时空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2:00:57

时空性

时空性范文篇1

一、导论

(一)研究经济法的时空性的目的和意义

经济法从历史的时空中走来,几经风雨,日臻成熟,其逐渐生成的足迹分明记录下了人们对自身生存境遇不断反思的心路历程。因此,经济法并非是高悬云霄的抽象之物,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的社会实践的对象化成果。对于这样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法律事象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维度揭示其丰富的个性,而时空这一哲学之维则有助于我们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广阔的空间感去认识经济法鲜活的本己性品格。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打算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经济法的时空性。围绕经济法的时空性,我们可以延伸出三个彼此相关的问题,那就是经济法之存在何以可能,经济法之认知何以可能,经济法之发展何以可能。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求解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的客观实在性,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之所在。同时,也就是通过对经济法时空性的诠释凸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之所在,这就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我们将看到经济法如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发挥其作用;在认识论意义上我们将获得对经济法的一种认知路径;在方法论意义上我们将获得一种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法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时间和空间的方式而存在的经济法,具体而言,亦即作为历史的和地理的法律事象而存在的经济法。历史的和地理的性质表明,经济法发展的大多数规律仅具有历史的暂存性,并与地方性的因素高度相关。例如,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经济法(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以完全理性假设,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和经济控制权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而现代经济法(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则是以有限理性假设、国家适度干预和经济民主为特征的。[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济法又会在趋同的走势下呈现出新的特征。从地理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法、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法、日本的政府主导经济法和瑞典的福利经济法表现出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由此可见,历史和地理的性质是经济法时空性的现实原型,而经济法的时空性则是经济法历史和地理的性质的思辨表陈。所以,对经济法时空性的研究应当以经济法的历史地理的表征为现实的起点,而对实际的经济法实践的指导则应当以经济法的时空性规律为逻辑的依据。

(三)研究的基本路径

由于经济法在现实中体现为一种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以国家适度干预为基本形式的感性的法律实践运动,因此人们不可能从对经济法实践的直观中直接达到对经济法时空性的系统而深入的认识,这就需要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考察、反思、解释时空性这一经济法的存在的基本形式。在本文中,笔者对经济法的时空性进行哲学研究分析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整体上遵循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也即按照普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三段式展开对此问题的研究。结合本文的考察对象,也就是以对时空性这一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阐释为逻辑起点,经由对经济法时空性内涵的界定,最后具体化为对经济法时空性的现实表现即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和趋同走势的论述。通过这样的研究理路,我们方可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质的规定性的理性把握,而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表象的片面感知。

其次,对于“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具体”部分的研究将采用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时空不可分的特性。其中,民族性强调在共时的空间结构中经济法在各个典型模式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发展模式。有必要指出是,经济法的民族性特色其实是该民族的经济法在该国形成的历史的沉淀。故而,可以说对该民族经济法特殊模式的研究就是对该民族的经济法史的研究。据此,我们所得出的结果就是关于经济法的“地方性知识”。相对于民族性而言,时代性强调在历时的时间——空间结构中各国经济法在特殊发展道路上的共性,即在时间序列(过去、现在、未来)中的可通约部分,在本文中具体指经济法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趋同走势。

二、时空:一种经济法的认知论

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外思想家们的关注。例如,在中国古代文献《尸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期人们对时空的认识——“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此处的“宇”即指空间,“宙”即指时间。在西方,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指出运动的本质是“空间和时间的直接统一”,由此揭示了时空与运动的本质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更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提出了符合物质世界客观实际的时空观,并深刻地揭示了时空的属人意义。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马克思的论述启发我们,不仅应看到时空性对物质世界的一般意义,更应看到它对人类社会实践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考察经济法的时空性就是要研究它对于经济法的存在的重要意义,进而对于人类为克服经济社会化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而为了认知经济法的时空性,我们就需要首先对一切物质都具有的时空性加以理解。在本文中,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一般理论作为进一步解析经济法时空性的逻辑起点。

(一)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一般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间和空间的解释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及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等几个方面的内容。[3]这些内容具体体现如下:

其一,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关系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性。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作为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运动的主体,总是以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五种基本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说,物质运动不能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时间和空间也不能离开物质的运动。结合本文研究的对象,我们将物质运动限定为社会运动这一形式,而法律实践则是社会运动的基本形态之一。它的存在总是离不开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它的特征总是由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法律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并不是什么绝对精神的定在,而是对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确证和反映。

其二,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时间的一般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并存的秩序。空间的一般特点是三维性或可逆性。时间和空间的这些特点,为人类所认知,为人类所利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于是时空的属人意义日益彰显。在当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时空的属人意义也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体而言,时间的属人意义的变化表现为人的寿命的延长和利用时间创造的财富的大大增值;空间的属人意义的变化表现为地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不断缩小,而广义的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正不断扩大。对于上述关于时空的本质规定和属人意义,我们在考察经济法律实践这一具体的社会实践形态时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即是说,我们必须注意到法律实践在时间维度上是沿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方向不可逆地发展的。因此,法律实践意味着传统的积累,当下的实施和未来的延伸;同时,法律实践在空间维度上是依民族、国家、地区及其之间的交往活动范围而确定的。因此,法律实践也意味着同一民族、国家、地区内法律实践的个性化存在和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法律实践的冲突与融和。

其三,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物质及其运动的存在是绝对的,而存在的具体形态是相对的、多样的。由于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根本属性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因此,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也是绝对的,其存在的具体形态也是相对的、多样的。时空的这一特性反映在社会活动领域就是指法律实践作为人的存在形式是绝对的,而其存在的具体形态则因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表现出相对性和多样性。在法律实践这一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内,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存在也为人们所关注。例如,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就曾指出法的精神与地理、地质、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商业等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则否认存在着一种不变的、适于所有民族的共同之法,而把法视为每一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之表现。由此可见,我们在考察法的时空性时,既要承认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也要看到其具体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即把握住法律实践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规律。

其四,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时空的这一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面,有限包含着无限。每一具体事物都由无限多的质和相应无限多的量所构成,因此是包含着无限的有限客体。另一方面,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总是由无数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构成,物质的时空有限性是构成无限性的环节、片断和部分。据此,可以说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整体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体现在各种形式的物质运动之中,这也是我们研究作为社会运动形式之具体表现的法律实践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这即是说,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法律实践反映了其中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教等诸多因素的客观实在性,并且,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促使法律实践也进行着相应的演变。同时,所有历时的、共时的法律实践形态构成法律实践的整体,并且表现出无限发展的趋势。由此,法律实践在时空中表现出无限性和有限性相统一的特征。

(二)经济法时空性的基本内涵

上述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一般理论反映了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性这一根本属性,它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经济法的时空性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而经济法时空性理论对于经济法来说,其重要性就在于它以哲学的时空之维揭示经济法的本质和本原,所以我们有必要廓清经济法时空性的基本内涵。根据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一般理论,笔者认为经济法的时空性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经济法的时空性与经济法在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下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分离的。恩格斯在谈到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时曾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4]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法的时空性本不是纯粹思辨的理论,而是与现实的经济法实践分不开的,它一定要在经济法的立法实践、执法实践、司法实践和守法实践中展现出来。因此,我们理解经济法的时空性就必须要回到现实的经济法实践之中,回到经济法实践得以生成的社会生活土壤之中。具体来讲,我们应当从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法的评介中追溯、确证经济法的时空性,从对经济发展国际化对经济法治的要求中展望经济法的时空性,并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法的完善中应用经济法的时空特性。质言之,只有通过经济法实践的感性活动,经济法的时空性才会现实地生成并为人所认识。

其二,经济法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含义。首先,经济法的时间性是指经济法实践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如果我们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认识国家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的历史,就可以使经济法的时间性尽展其中。易言之,我们可以一定标准把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的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古代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为维持国家生存,立法干预经济的“原始干预阶段”;第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为形成和巩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受重商主义经济学说影响,立法干预经济的“积极干预阶段”;第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受“反谷物法同盟”、“重农学派”、亚当·斯密等的自由放任主义影响的“消极干预阶段”;第四,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受德国历史学派影响制定经济统制法和受凯恩斯主义影响制定危机对策法的“全面干预阶段”;第五,二战以后,受美国供给学派、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思想等的影响,立法干预经济的“混合干预阶段”。[5]以上对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律手段演进史的介绍即反映出经济法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依序演进的时间性。其次,经济法的空间性是指经济法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地域上并存的秩序,其特点是三维性或可逆性,具体表现为国家间、民族间、地域间经济法的并存、交流、冲突和融合。如果我们以共时性的比较方法来认识国家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的实际状况,就可以使经济法的空间性尽显其中,这主要呈现为依各国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各国经济法具有发展的特殊道路,以及由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各国、各地经济法在相互接近中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趋同的特征。

其三,经济法时空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经济法时空性的绝对性表明,经济法作为诞生于现代社会,具有公、私法兼容性质的“第三法域”,是应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局限之需而适时形成的,是在出于“对‘社会法’的追求”,为打破“私法与公法、民法与行政法、契约与法律之间的僵死划分”并使“这两类法律逐渐不可分地渗透融合”[6]的法律实践中生成的。其形成和发展总是以时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经济法时空性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经济法时空性的相对性表明,经济法作为具体的历史的法律事象,必然以具体的形态体现出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精神。而这些具体形态又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经济法时空性也是相对的。经济法时空性的这一特征在现实中可还原为“三对并存”,即经济法的统一性与地域性的并存,经济法的协调性与冲突性的并存,经济法的移植性与本土性的并存。这三对并存将在下文作详细的论述。

其四,经济法时空性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一方面,经济法时空性的无限性表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经济法在其各自的质的规定上总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质和量的内涵,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揭示;同时,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法发展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向,在本质上是其自身为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日渐增多、急待调整和缓和此类矛盾的需求而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这表明经济法在其存在的历史区间内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另一方面,经济法时空性的有限性表明,整部经济法的发达史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经济法构成,具体历史和地理条件下的经济法的存在是构成经济法时空无限性的环节、片断和部分。由此可见,经济法时空的有限性是局部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经济法时空的无限性是整体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经济法时空性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在现实中还原为经济法的现实性与超前性特征和经济法的统一性与地域性特征。

三、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各国的特殊道路

前文所阐释的经济法时空性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一般性知识。事实上,一般性知识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方性知识”之中的,由此,体现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蕴含上述辩证关系的各国经济法进行研究。而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国别经济法,其“地方性”亦符合美国人类学者吉尔兹对这个问题的一般看法。他认为,地方性“不仅指地方、时间、阶级与各种问题而言,并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能力相联系”。[7]从吉尔兹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律这一“地方性知识”是以空间(地方)、时间为其存在的基本形式的,而其中“事情”的发生以及“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能力则表明“地方性知识”是人的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的成果,这一结果具有相对性、有限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我们研究经济法在各国发展的特殊道路,其实就是对其存在的时空特性和“当地人”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的独到见解的考察。至此,我们实际上开始以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经济法的时空性。关于比较的方法,德国法学家克茨和茨威格特认为,“在法律上只有那些完成相同任务、相同功能的事物才是可以比较的。”[8]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部分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就将比较共时的世界范围内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法在四维时空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样式。

(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法

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法有其特定的时空存在方式,那就是在美利坚合众国这一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发达统一的市场范围内,政府以经济法律手段维护自由市场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行或应对某一时期的经济困难。在此,我们可以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史中去把握其经济法的时空性的具体形态。

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是当今发达国家四类典型市场经济模式(即美国、德国、日本、瑞典四种模式)之一,它的基本特征是:私人垄断资本占踞绝对优势,国有经济的比重很小;政府鼓励自由经济,努力营造市场竞争的公平环境;政府以刺激有效需求,鼓励消费和投资为主要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政府根据短期经济形势,以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对经济施以灵活干预。[9]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政府以法定化的干预手段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法的时空性存在方式的具体表现:第一,在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美国独立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主导的转变。其间,美国政府为建立和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自由经营的场所,制订了《州际贸易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克莱顿法》等经济法律。第二,在国家直接干预增强的市场经济时代(20世纪30—70年代),美国为摆脱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其后的大萧条的冲击,于1933年3月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实践推动了以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的产生,由此促发随后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盛行。其间,美国经济法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危机对策法”,如为重建金融银行制度,颁布《葛拉斯——史蒂格尔银行条例》、《存款保险法》、《银行法》;为管制黄金,颁布《黄金法令》;为调整农业生产,颁布《农业调整法》;为调节工业,颁布《全国产业复兴法》;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颁布《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障法》等。总之,这一阶段的经济法集中体现了完全理性假设、全面干预、经济控制权高度集中的特色。第三,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市场经济时代(70年代末),“滞胀”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权威地位,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依据。其间,国家干预的法律形式也转变为适度干预的现代模式。第四,在政府干预与自由竞争相混合的市场经济时代(90年代初至今),美国政府总结战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方面的经验,并为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了介于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其间,美国政府适时地以经济法律介入经济的发展,如为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联邦政府已开始进行电子商务立法的工作,又如,美国鉴于最近发生的包括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和施乐复印公司在内的诸多大公司蓄意造假帐等一系列丑闻,造成股市暴跌的情况,通过法案重拳出击惩治违规企业。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调节,如果对它放任不管,结果肯定会出现重要问题”。[10]“有形的政府之手”的情况下,乃是美国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法演进过程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经济法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情势和其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变化而发挥着现实的作用,表现出极强的回应性和灵活性,而其中始终不变的是干预法治化的至上性,这也正是美国经济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和遇到经济困难能及时转危为安的关键所在。

(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法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法是德国的传统经济法在二战后发展的新形态,它既保留了“国家干预经济之基本法律形式”的本质,又适应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典型市场模式的时代要求。因此,从时间的角度看,它体现了时间的持续性与顺序性或者说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从空间的维度看,它体现了“经济法母国”的新的范例为现代经济法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当我们对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法进行研究时,不能回避对二战前的传统经济法的评价,因为正是传统经济法为社会市场经济法作了实践和理论上的铺垫。回顾德国现代经济史,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大规模集中发展之时,德国即已形成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理念。其后,在一战期间和一战以后,德国颁布了适应战时需要和战后经济恢复需要的经济统制法。在随后的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期间,德国延续了以国家公权全面干预经济和颁行相应经济统制法的做法。这一立法现象引起德国法学界的广泛注意,并把它称为“经济法”引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从而使经济法这门新兴法律学科,进入了世界法学研究领域。二战以后,德国奉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由此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德国战后经济法的新面貌正是以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缔造与运作为契机的。关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它是二战后德国首创并践行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强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应当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的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由此形成“自由加秩序”的市场经济。[11]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下,德国经济法改变了全面干预与经济高度集中的做法,实行国家适度干预与经济民主相结合的调整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为适应自由竞争的要求,确立规制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如在竞争法方面颁布《反对限制竞争法》、修改《反对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颁布《损害赔偿责任法》、《德国产品责任法》。第二,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要求确立规制社会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如在规范企业法律形态方面,修正《公司法》,制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明确国有企业必须以竞争者身份参与生产经营;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方面,颁行《企业责任法》、《营业场所租凭法》、《标准合同条件法》、《机动车货运法》等法律。第三,为适应社会安全的要求,确立社会分配调控的法律,如颁行《解雇保护法》、《就业促进法》、《严重伤残法》、《农民养老救济法》、《社会法典》等法律。第四,为适应国家适当调节经济的要求,确立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如颁行《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价格法》、《预算法》、《税法》、《投资法》、《计划法》、《外贸法》等法律。[12]

综上所述,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法以其特殊的发展道路表明它在世界经济法史上的原创性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注重概念、结构的精巧,追求体例、理论的缜密,这一切源自德意志民族精神(Volksgeist),为德国经济法的生成提供了肥沃的理论土壤。变动不居的社会结构,史无前例的经济模式,又更有力地触发了德国经济法的充分发展。鉴此,德国被世人誉为“经济法母国”。[13]

(三)日本的政府主导经济法

日本的政府主导经济法也是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地方性知识,它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立法对政府主导经济体制给予回应的成果。在历史渊源上,日本的政府主导经济法导源于二战前的传统经济法,但在立法内容与立法宗旨上已超然于前者,由此体现了日本经济法也具有时间序列上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属性。从这一属性出发,我们可以寻求到对日本政府主导经济法进行研究的合理的历史的起点。

日本早期市场经济(明治维新至二战前)和相应的日本传统经济法作为这样的历史起点有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这一时期的市场经济是高度集中的统制经济,具有明显的统制性、垄断性、封建性和军事性特色。与此相应,日本传统经济法也是作为危机对策法和战时统制法而存在的。但是,从二战结束开始,日本的市场经济和经济法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观。战败的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组织下实行了以、解散军阀和推行劳资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由此消除了战前“统制经济”和封建残余的桎梏。在此基础上,日本政府为恢复市场经济,自主地创造性地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并沿袭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逐步地确立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具体而言,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但政府以主导性的地位通过强有力的调控系统对资源配置实行导向,以实现国家的经济战略目标。[14]日本的政府主导经济法就是应这一经济体制的要求而生成的。它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与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市场主体规制法。其中,私有制企业的组织形式为现代公司法律制度所规定,同时政府以法定形式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此外,存在于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依据特殊法律而建立,以国家出资的经济法人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第二,与维护自由竞争秩序相适应的市场秩序规制法,具体有《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不正当竞争防止法》、《消费者基本法》、《计量法》等法律。第三,与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相适应的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法,如《农业基本法》及其配套法、《外汇、外贸管理法》、《科学技术基本法》、《银行法》、《环境基本法》等。其中,产业政策法在整个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第四,与社会分配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分配调控法律制度,如《劳动关系法》、《社会福利事业法》、《租税特别措施法》等。

由是观之,日本的政府主导经济法是应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形势之需而生成的,同时它也促进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它以其间具体的单行法的形式而存在,并作用于某一具体的经济公益性社会关系,由此体现了经济法以具体的时空方式而存在的根本属性。

(四)瑞典的福利经济法

北欧国家瑞典以独具特色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瑞典模式”闻名于世,这一模式被誉为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典型。瑞典的福利经济法与之相伴而生,有其独特的时空存在形式。

概而言之,以瑞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国家干预经济学说为理论支点的“瑞典模式”肇始于1932年瑞典社会执掌国家政权之时。自此以后,“瑞典模式”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对瑞典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瑞典的福利经济法是从立法上对这一模式的确认。因此,我们研究瑞典经济法的特殊发展道路时就应当从瑞典模式这一独特的市场经济体制着手。所谓瑞典模式,简单说来就是指瑞典所实施的福利国家的经济政策。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即混合经济体制,社会民主主义,以及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与之相对应,瑞典经济法也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第一,与混合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立法。瑞典的混合经济体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经济为主导,以公共经济和合作经济为补充的经济体制。相应地,瑞典经济法也对以这三种经济成分为基础的企业形式作出法律上的规制。第二,与社会民主主义传统相适应的经济立法。瑞典的社会民主主义传统表现为工会、雇主协会和政府构成瑞典的三大权力中心。其中,雇员组织和雇主组织能够基于“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的共识而在劳动市场上通过集体订约的方式实现双赢。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瑞典模式的本质是劳资权力的均衡,其表现为福利”。[15]这种权力均衡的劳资关系在法律上即为劳动法所确认。第三,与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财政法和金融法。具体而言,社会保障法包括失业救济、养老救济、住宅福利、医疗保障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等方面的法律。同时,由于瑞典是以高税收维持高福利,故而财政税收法对于维持福利政策也有其重要意义。此外,“充分就业”既是瑞典的一项社会福利目标也是一项经济发展目标,因此政府采取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兴建公共工程、补贴解救私人企业等措施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即需要建立和完善财政、金融方面的经济法律。[16]由是观之,瑞典福利经济法的特色就是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反映出来,这也是瑞典经济法时空性存在方式的具体表现之所在。综上所述,我们之所以要对资本主义世界比较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及其经济法作如此分析,旨在表明,任何国家经济法的发展都表现出时空性的特征。

四、经济法发展的趋同走势: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

如果说前文对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的考察集中反映了各国经济法对二战后各国逐渐形成的典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回应。那么,同样是在二战后,面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法还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趋同走势,即各国经济法在框架体系和价值理念上具有了越来越多的相同之处。这种现象折射出经济法时空性上的特点就是以时间上的演进和空间上的并存为前提的无限发展的趋势。

(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对经济法治的要求

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作为一个历史的现象,体现了“国民经济对外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17]这一过程发展的高级形态就是始于二战后60—7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因此,对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的研究具体地就是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在此,我们将从全球化的特征和中国的时代定位两方面来谈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对经济法治的要求。

首先,从全球化的特征来看。经济全球化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跨国公司和跨国区域性经济组织作用增强和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确立的条件下生成的。经济全球化的生成促使民族历史进一步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在这种世界性的经济融合之中,一方面各国表现出经济的开放性、生产组织的跨国性、交往主体的多样性、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以及相应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核战危机等严重威胁整个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18]由于各国间的联系已如此紧密,以致于全球化进程中正效应的协调和负效应的消除都不可能仅凭一国之力就能达到,这就需要世界各国以全球性的意识来应对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是故,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必将逐渐增多。

其次,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定位来看。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身份自觉地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其目的是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而纵观各国经济发达史,在一国经济由弱变强和维护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时,无不是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原则的。总体而言,国家利益原则在内涵特征上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外向性和权威性;在整合功能上就经济发展方面而言具有倡导市场经济道德观念、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优化产业结构、扶持核心企业、抑制市场过分竞争、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国家利益原则作为全球化竞争中的生存发展法则,通过弥补个体缺陷、发挥整体优势而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19]中国在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时,也应该立足于国情,以国家利益原则参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往。这就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和协作程度,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从而提升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正是上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国家在全球化中的立场给经济法治提出了要求,给政府干预经济的法治化提出了要求。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要符合法治的基本规定。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法治的一般内涵包含以下三点:第一,“法治就是法律与秩序,它与无政府状态相互区别”。第二,“法治意味着法律下面的政府”。第三,“法治意味着法律秩序的某种内在属性,或者说法律体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价值观念”。[20]由此可见,法治具有以作为正式规则的法律,规制政府行使权力,规范个人行使权利,实现社会秩序,体现法律价值的丰富内涵。就经济法治而言,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具备完善的现代经济法律体系。当达市场经济国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对市场主体制度、市场秩序制度、宏观调控制度、社会分配制度等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表明,确立必要的、完备的经济法律制度是实现经济法治的前提条件。第二,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的法律规制。这一点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其一,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抽象政府行为和具体政府行为都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其二,政府在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过程中,不管是采取公权介入的方法还是采取私权介入的方法都必须以法律加以确定;其三,对于政府根据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具体情况,确定干预的范围和程序,这也必须以法律加以确定;其四,对于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的责任必须以法律进行规范;[21]第三,经济法治的社会作用在于维护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秩序。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法治意味着经济法律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过程中确立了一定的秩序。这种秩序包括形成市场主体法律形态的秩序、市场准入的秩序、企业运行的秩序、市场竞争的秩序、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的秩序、社会分配的秩序以及政府依法干预的秩序。正是在这种各个社会主体共同接受的秩序中,社会主体平等地遵守法律从而赢得各自利益和事业的发展。第四,经济法治在伦理意义上意味着经济法律价值的实现。这种价值是经济法律在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过程中实现的以实质正义为统率的价值系统,包括经济自由、经济安全、经济效率、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民主。

总之,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标志着市场主体的跨国经济活动的增多,标志着市场准入范围的扩大,标志着市场主体竞争空间的拓展,标志着整合优化促进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迫切性的增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合作之必要性的提高,标志着社会保障问题共同点的增多。这一系列现象均产生自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之中,对这些共通性问题的解决要求各国调整相应的经济法律,厉行经济法治,由此即演绎出经济法发展的趋同走向的时代特色,这种特色也是经济法空间性的必然延伸。

(二)WTO规则对经济法治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作为全球性贸易规则体制的WTO应运而生。这一规则体系对所有成员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权利义务作了规定。其作用就在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以及限制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不当的约束。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必须按照WTO规则来参与国际经贸交往,必须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来调整经济法律制度,实现经济法治,这也是适应经济法发展趋同走势的必要步骤。当然,对经济法治的推进离不开对WTO规则与经济法律制度关系的认识。因为对这一关系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营造与WTO规则相协调的国内经济法律环境,有助于我们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事实上,WTO规则与经济法律制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那就是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之间的张力。因为从WTO的结构与功能来看,它强调的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而从经济法律的结构与功能来看,它强调的则是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由此我们似乎看到了WTO规则与经济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实,矛盾恰恰意味着对立基础上的统一。也就是说,WTO规则与经济法律制度从不同侧面致力于维护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二者的共同价值指向都在于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有效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WTO规则对中国经济法治的影响就在于通过推进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贸易的自由化来促使中国政府重新界定其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重新确定其在经济生活中依法发挥作用的界域和程式。

具体而言,中国经济法治的建构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中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必须符合WTO规则的要求,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根据WTO多边货物贸易协定的要求,取消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建立登记制,赋予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外贸经营权,履行降低关税的承诺,取消配额、许可证一类限制进口数量的非关税措施。第二,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的要求,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服务贸易等外商投资领域的立法,通过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取消当地成分、外汇平衡、当地股权等要求,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的替代进口数量要求和出口实绩要求。第三,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的要求,在知识产权法律方面加强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22]第四,根据加入WTO后维护本国经济秩序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修改公司法、破产法;制定反垄断法、期货交易法、商业秘密保护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法,制定国有资产法、投资基金法、信贷法、外汇管理法等法律。通过制定、修改与WTO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废除违反WTO规则和与我国对外承诺不一致的经济法律、法规、规章,从而为实现加入WTO后的经济法治提供必要的法律制度条件。

其次,为实现符合WTO规则要求的经济法治,还必须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加以限制,防止和纠正政府失灵的现象。政府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和现代化发展中处于十分复杂的位置。一方面经济转型的市场化走向要求政府由“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全面管制经济的模式,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必要的、有限的、适度的干预;另一方面,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实现又需要政府自觉地预设、有力地推行其进程。由此可见,如何以加入WTO为契机,进一步摆正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位置就是建构符合WTO规则的经济法治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此问题而言,WTO规则以及法治原则已给我们提供了求解的思路。WTO规则的透明度原则规定成员方政府应迅速公布有关国际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判决、行政程序等,WTO规则的通知要求则是要成员方向世贸组织的有关机构通知其法律法规情况,WTO规则的贸易政策评审制度规定贸易政策评审机构定期对成员的贸易政策和做法进行审查,以上措施使得成员方政府的行为能公诸于世,接受监督。同时,法治原则也对限制政府权力和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要求,本文在此不再赘述。总之,政府按WTO规则要求和法治原则依法实施干预经济的行为将是实现经济法治的关键。

五、结论:时空观在经济法发展中的运用

通过前面对经济法时空性的内涵、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和经济法发展的趋同走势的研究,我们实际上已经了解了经济法的存在的现实性和对经济法进行认识的可能性。这就为确证时空观在经济法发展中的可运用性准备了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而承认并表述出经济法时空性在指导经济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原则也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一)经济法的现实性与超前性

从经济法在时空中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属性出发,可以得出经济法的现实性与超前性的运用原则。经济法的现实性是指经济法在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利益性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有效性,它表现了经济法应现实经济社会化协调运行之需而生成的特点。因此,经济法的现实性是我们化解现实中经济社会化与个人利益之间矛盾时的立足点。但是,问题并不仅仅停留在当下的状态。经济法的发展也必然经由克服经济法自身的异化、克服社会化大生产的异化而实现。所以,我们还必须以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23]可见,经济法的现实性也具有暂时性,它必然会随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此认识为依据,我们可以知道在对现实性进行批判的反思和借助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指导的基础上,经济法还表现出超前性。经济法的超前性是指在面对必然出现但尚无法律可调整的社会公共利益性问题时,经济法“先在”地生成并表现出科学的合理的前瞻性的特点,它表明了经济法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动的规范作用。总之,经济法的现实性与超前性是我们发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已为我们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法等法律问题时所运用。

(二)经济法的本土性与移植性

从经济法在时空中存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属性以及无限性和有限性属性出发,也可以得出经济法的本土性与移植性的运用原则。从前文对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和趋同走势的研究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法在具体的每一个国家中的生成和发展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本土性,表现出法的民族精神。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各国经济法在应对相同的社会公共利益性问题时也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解决方法,正是这种共同性为经济法的移植、借鉴提供了可能。由此,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概括出经济法的本土性与移植性运用原则的概念。其一,经济法的本土性是指促成一国经济法形成的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本国经济法自身的特殊性。它表明我们在经济法的发展中应当考虑一个国家的本土资源。其二,经济法的移植性是指在经济法的发展中要善于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符合市场经济普遍要求的经济法的共通性因素。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得知,经济法的本土性问题在中国表现为一方面我们不可能以传统的人治观念、集权意识和等级观念来发展经济法;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来发展经济法。经济法的移植性问题在中国表现为中国经济法也要符合现代经济法的有限理性假设、适度干预和经济民主三个特征,同时也要借鉴和移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法的成功经验。[24]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经济法发展进程中,把经济法的本土性和移植性推向极至都是不正确的。

(三)经济法的统一性与地域性

从经济法在时空中存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及无限性和有限性属性出发,我们也可以得出经济法的统一性与地域性的运用原则。该原则表明各国经济法的生成和发展都既有体现共性的一面,又有体现个性的一面。其中,共性的一面也就是经济法的统一性,也就是经济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功能发挥、价值追求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点,我们可以把这些共同点叫做经济法的一般性知识。同时,个性的一面也就是经济法的地域性,也就是各国经济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功能发挥、价值追求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点,我们可以把这些特殊点叫做经济法的地方性知识。关于经济法的统一性及其表现出的一般性知识以及经济法的地域性及其表现出的地方性知识,我们已经从本文的研究中得到确证。这就为我们发展经济法提供了一种可运用的方法论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比较中发现经济法的共性,以一般性知识来修正本国经济法的不足;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比较中发现经济法的个性,以地方性知识来保持本国经济法的本己性特色。经由这样的发展理路,我们看到的经济法就呈现出多样性的统一的繁荣景象。

(四)经济法适用中的协调性和冲突性

同样是从经济法在时空中存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及无限性和有限性属性出发,我们还可以得出经济法适用中的协调性和冲突性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而言,协调性是指经济法适用中各国经济法的兼容性和合作性。冲突性是指经济法适用中各国经济法的相互独立性和相互排斥性。协调性和冲突性表明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时空距离近一步拉近,因此协调与冲突就变得更加频繁,并且成为我们发展经济法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而对此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看到经济法发展中的统一性和地域性并存的特征。因为正是统一性使我们看到了经济法适用中协调的可能,那就是以一般性知识作为协调各国经济法的理论依据;同样,地域性使我们看到了经济法适用中发生冲突的必然性,那就是地方性知识相遇时总会发生相互碰撞和排斥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在经济法的适用中尊重地方性知识的相对独立性。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发展经济法时将会面对各国经济法之间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在经济法的适用中处理好协调性与冲突性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各国经济法在求同存异中得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J].法学研究,1999,(3).88—89.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3]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6.

[5]李昌麒.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A].杨紫煊.经济法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7.

[6][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7.

[7][美]吉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73.

[8][德]海因·克茨,康拉德·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高鸿钧,贺卫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6—57.

[9]金波.美、日、法经济体制异同分析及我国的借鉴意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8(9).

[10]多米尼克·普利翁.新资本主义出现严重障碍[N].参考消息,2002—7—26(4).

[11]金硕仁.政府经济调控与市场运行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43.

[12]何勤华.德国法律发达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01—311.

[13]何勤华.德国法律发达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83.

[14]金硕仁.政府经济调控与市场运行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45,150.

[15]孙炳耀.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62.

[16]孙炳耀.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41,246.

[17]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

[18]陈晏清,王南堤,李淑梅.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0.

[19]陈维.以国家利益原则整合社会经济——论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J].上海经济研究,2001,(7):6—10.

[20]吴玉章.西方的法治理论[A].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06.

时空性范文篇2

关键词:舞蹈艺术艺术发展时空关照

不言而喻,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舞蹈构成于“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总体来看,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生成与发展,恰恰又是舞蹈艺术本身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的相互关照、协调统一的结果。有鉴于此,本文将在中华舞蹈艺术发展的空间范围内,依循艺术发展的时间线索来探究它的时空关照问题。

一、舞蹈艺术发展的时间性

舞蹈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依附社会的发展,在生活中通过劳动而达到目的的,所以舞蹈艺术本身不可避免地留有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间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烂的舞蹈文化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沉积、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舞蹈,夏商时代才进入表演艺术领域,出现专业舞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生动而传神地记载了这一史实。尽管当时他们的身份是奴隶,但是他们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传,夏桀时期的舞蹈是“以炬为美,以众为观”。可见当时舞蹈的发展已具相当水平,否则是达不到这种审美要求的。至于商代,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神权盛极的时代,巫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能够用占卜来传达神旨的,都是一些巫师,巫师都是舞蹈家。《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巫咸是传说中的商代大知识分子,天文学家,他的名字也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条,举有十巫,能升降于天,这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巫师有特殊的步伐,即通过巫舞而步入天堂,又归到地上,所以学巫先需学舞。在巫人的祭祀中有“巫舞”和“傩舞”,同属巫舞,但由于傩舞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抗争精神,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流传至今,并影响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到了宋代以后,作为“傩舞”这个较有影响的艺术形式,受到了时间的考验。它被融入了当时的戏曲之中,发展成为“傩戏”。正因为这一发展,使这个极具生命力的戏引起了世界、特别是亚洲的极大关注。周代是我国舞蹈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汇集整理了从原始时代以来有代表性的乐舞。其中《大韶》、《大夏》、《大武》最具代表。当时还创出了雅乐体系,雅乐由于艺术感染力差,不具欣赏价值而逐渐衰落。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人们已不再关注它了,在雅乐衰退的同时,民间舞蹈蓬勃兴起。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长的朝代,同时也是我国舞蹈艺术的第二个集大成时代,“百戏”是当时最盛行的表演艺术形式。其中最著名的舞蹈名目有《盘鼓舞》、《巾舞》、《bǐng@①舞》、《拂舞》、《铎舞》。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巾舞》是今日《长婴》的源头。《bǐng@①舞》是一种鼓舞,如同今日的太平鼓。《拂舞》是执拂而舞,我们现在见到的戏曲中神仙、和尚、尼姑等角色常常拂尘舞蹈,也许与这种古老的传统有关。《铎舞》是执铃而舞,至今土家族还有《八宝铜玲鼓》,藏族“热巴”也有摇铃动作。汉族《巫舞》也有摇铃的痕迹。古今映证就会发现,我国许多种民间舞都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在这千百年的历史之中相互影响,不断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唐帝国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舞蹈艺术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可以说是我国舞蹈艺术的又一高峰阶段。它继承了周汉传统,发展了舞蹈艺术,其中最具影响的有《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等。此外还有《踏谣娘》等颇具戏剧因素的歌舞戏,在当时也很流行。沿着这种趋势,到了宋元以后,直到明清时代,戏曲兴起,而原来的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的舞蹈逐渐趋于衰落,但是被吸收、融合在戏曲中的舞蹈,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训练体系和表演方式及程式。作为戏曲主要表演手段的唱、念、做、打四功,其中的做与打都是舞蹈或舞蹈性极强的动作。

文化靠不断积累、艺术要不断发展、创作要不断革新,整个文化的发展是随时代进程而发展的。纵观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历史时期流行的舞蹈形式都不仅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还保留和发展了前代的舞蹈艺术,这就是舞蹈艺术发展的时间性,它不仅是某个时代的代名词,更是一个流动的时间概念的体现。在这个流动的历史过程中,舞蹈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不仅如此,舞蹈艺术的欣赏与创作也离不开舞蹈艺术的时间性的研究。如果不能把握好舞蹈艺术的时间性特征,就无法准确地去欣赏、创作和发展舞蹈艺术。

二、舞蹈艺术的空间特征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人类的舞蹈艺术正是从这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要想使舞蹈艺术的欣赏、创作、发展达到较高的境界,仅仅注意舞蹈艺术的时间性还不够,还要注意到舞蹈艺术发展的空间性。

舞蹈不但是艺术形式,它还反映生活,有历史背景。特别是民间舞蹈,它与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生产劳动、宗教信仰等紧密结合,这便是舞蹈的空间特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艺术。如汉族的《秧歌》、《狮舞》、《龙舞》,藏族的《锅庄》,蒙族的《安代》、《查玛》,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芦笙舞》,朝鲜族的《农乐舞》,壮族的《蟆拐舞》,满族的《太平鼓舞》,彝族的《跳左脚》等等。这些舞蹈形式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千百年来深深根植于社会生活中的各族民间歌舞,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传承发展。从各民族所居住的地域范围讲,这些舞蹈具有鲜明的空间性。恰恰是这些地方舞蹈的个性差异和相互兼容,才使得我国舞蹈艺术的百花园姹紫嫣红、长盛不衰。透视舞蹈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此类现象俯拾皆是,屡见不鲜。择其典型,当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舞蹈类型最具代表性。其时,国家分裂为两部分,乐舞也形成了南北两种鲜明特色:南朝继续保留着汉代的舞蹈传统,北方因为多是胡族统治地区,所以胡乐大盛。

南朝宋武帝时代,一直续承着汉族的乐舞传统。南朝统治者崇尚歌舞,因此把南朝盛行的《清乐》也带到了江南。《清商乐》原是汉魏时在汉族地区的传统歌舞形式,东晋之后传到了南北朝。清商乐者“南朝之旧乐也,永嘉之乱王都沦丧,遗声旧制,散落江左”。可见是晋代东迁才把这种歌舞形式带到南方。南方的歌舞具有温柔典雅的情调,因此大量的南方原有的民间歌舞形式,都被吸收到《清商乐》这一表演形式中,经过加工成了精致、优美的舞蹈。

在北朝的统治中,北方的少数民族乐舞大量涌入中原,城市内外“胡乐胡舞”普遍盛行。特别是到了公元六世纪中叶的北周时,更是盛极一时。当然,传入少数民族的乐舞不是从南北朝开始的,而是早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已带回西域乐舞资料,但是在那时还是少量和间接的,到了南北朝期间,丝绸之路已经畅通,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已经交流频繁,西域诸国来朝,于是龟兹、疏勒、安国、唐国之乐,大聚长安,著名的龟兹乐人苏祗婆,就是这一次随从突厥皇后阿史那氏来到中原的。自此形成了女爱胡装,伎务胡乐的风尚,促进了中原乐舞与外域乐舞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如《西凉乐舞》不是西凉的乐舞,而是龟兹乐与中国乐混合而成。

龟兹舞乐当是舞蹈地域空间交流的典型代表。龟兹舞乐是诞生于我国古代新疆地区的舞蹈和音乐,是以龟兹人为代表的我国新疆古代民族的伟大创作,也是西域史上著名的龟兹文化和西域舞乐的杰出代表。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所带来的东方艺术西渐,或西方艺术东渐,沟通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古代西域正是这一文化交流聚集融汇的地方。这便是舞蹈艺术发展的空间作。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龟兹舞乐得天独厚,受东西方艺术之熏染,汲取东西方艺术之精华,经过数百年的广采博取,融汇提炼,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或为西域舞乐史上一个辉煌的无可再现的高峰。丰腴多姿,舞彩缤纷的龟兹舞乐,充分体现了以龟兹人为代表的我国新疆古代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它遍及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东西方乐舞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

舞蹈艺术的完善与发展,包括创作都离不开艺术的时空关照。靠一种单一舞蹈艺术的发展,或仅靠几种不同形式舞蹈的交流都是无法达到舞蹈艺术发展的完美境界。只有既注意到舞蹈的时空性,又注意到舞蹈的空间性,舞蹈才能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在我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对外贸易发达,国家强盛,文艺有了很大发展,乐舞也呈现了一个鼎盛局面。

当时隋朝的乐舞,基本上是把南北朝留下来的乐舞和百戏集中起来加以发展,隋文帝开国初年制定出《七部乐》即《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龟兹伎》、《文康伎》、《高昌伎》,到了隋炀帝杨广时,又增加《康国伎》和《疏勒伎》成为《九部伎》。这些乐部,每部都包含舞蹈,来自不同地区与民族。

隋炀帝杨广,是个极会享乐的人,对于乐舞方面,感到周齐音乐都杂有胡歌胡音,便吸收民间乐歌加以改造。从大业二年开始集中乐工,收留在太常寺,还收了许多学徒,称为博士弟子,专门学习技艺,因此创作了许多新曲。隋炀帝大制艳篇,他对前代的乐舞有了改革。

此外,唐代很流行的《柘枝舞》的发展、完善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特性。

《柘枝舞》传入中原以后,在广泛、长期的流传中已逐渐发展变化。从保持原有民族风格的单人《柘枝舞》,到由二人表演的《双柘枝》,此外还有儿童舞蹈《屈柘枝》(或作《屈枝》),可能由于表演风格不同,《屈柘枝》不属“健舞”类,而属于“软舞类”。据《乐府诗集》引《乐苑》曰:“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biàn@②转有声,其来也于于二莲花中藏,花坼则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健舞”《柘枝》与“软舞”《屈柘枝》,一为羽调,一为商调。实际是舞蹈伴奏乐曲采用不同调式,其主旋律还是同出一源的。从舞蹈的内部关联讲,《屈柘枝》是从《柘枝》发展变化而来,舞蹈表演形式比较大。“健舞”《柘枝》是比较地道的西域民间舞,“软舞”《屈柘枝》则与汉族传统舞蹈相融合,表演时用两个女童,先藏莲花中,花瓣慢慢张开,女童从花中钻出来进行舞蹈,它的特点不是矫捷明快,婀娜多姿,而是“雅妙”。从舞蹈到布景装置都按中原人民的审美要求做了较高的艺术加工。

今天西安博物馆的唐兴福寺残碑中的汉族儿童和西域人像,两人舞姿相同,这就说明唐代的汉族人和西域人都在跳一样的舞蹈。这两个不同民族的人站在一起本身就创造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美,给人们创造了一种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敦煌莫高窟中的盛唐壁画中有两个站在莲花上跳舞的伎乐天,实际上这是一对被神化的舞人形象,正是它启发着我们去想象唐代《柘枝舞》的风貌。

唐代的《柘枝舞》的表演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经过各地不同风格的表演形式的交叉、交流、交融,《柘枝舞》成了当时既流行、又有相当品味的舞,没有较深的功底是表演不了的。不仅如此,《柘枝舞》还成了当时即流行又有相当品味的舞,没有较深的舞蹈功底是表演不了的。不仅如此,《柘枝舞》还成了当时极具生命力的舞蹈。经盛唐,直至晚唐,《柘枝舞》仍盛行不衰,生命力极强且流行甚广。当时京都长安以及同州、常州、杭州、潭州、四川等地均有人表演《柘枝舞》。这种舞蹈历经唐代、宋代,直到明清之际,还有伎人朗圆舞时穿《柘枝》服装的记载,可见影响之深远。

《柘枝舞》在中原的流传发展中形成的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极强的生命力以及创造的广阔的审美空间,都证实了艺术发展的一条规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舞蹈,传入另一个民族和地区时,必然会相互影响,无论是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都会按照流传地区人民的传统艺术形式及欣赏习惯发展变化,并加以创新,经长时间的融合、完善,进而达到完美阶段。

考察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有两条主线贯穿其中:其一就是发展(即舞蹈艺术的时间性);其二就是交融(即舞蹈艺术的空间性)。作为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华舞蹈艺术,在很大程度是得益于烂灿的中华文明的艺术底蕴,没有这个底蕴就谈不上舞蹈的发展,所以挖掘、继承、发展古代传统的舞蹈艺术是极其重要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的差异使舞蹈艺术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性,随着国家的统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历史的机遇。它必然会在不断交流中不改进、提高、创新,通过舞蹈艺术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相互关照,协调统一,使舞蹈艺术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美]葛罗莉亚·斯坦能.内在革命[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陆思贤.对甲骨文中舞蹈的若干认识[J].舞蹈论丛.1983,(1).

[3]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时空性范文篇3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可以从2个层次来看待,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包含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与城市的面貌息息相关;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是城市中的具体景观节点的体现,例如:城市道路绿化、街头游园、城市公共公园、居住区绿化等。自英国工业革命带动整个社会发展至今,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5大发展理念,其中明确将环境生态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而针对目前中国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态势,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势必要顺应改革发展的潮流。指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由此,城市绿地景观便需要着力解决人居学、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综合性问题。此外,应该去多多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最需要去守护的东西。基于此,伴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设计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便呈现出多种模式,具体为功能趋势、生态趋势、人文趋势。

1.1功能趋势

任何设计不能离开功能这一特质,设计的首要目的便是满足相关的功能需求。从罗马建筑的“适用、坚固、美观”原则到我国提倡的“适用型经济”,两者都把功能放在首位[1]。当然,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也是如此。例如在城市滨水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中务必要考虑水系的航运、防汛、灌溉等一些最为基本的功能,其次再满足游憩休闲的功能。

1.2生态趋势

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设计两者彼此联系,为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拓展了全新的方向与思路。因此,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始终把城市绿地景观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进行谋划,从宏观上调和人与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在传统意义上是用全新的事物代替原有的事物,用通俗些的话语来说就是人工形式替换自然形式的事物;而生态型的设计方式则是用自然生态的原理来设计自然,其中所体现的是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以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区域中自然特征较为丰富的绿地类型之一,因而在设计时要以乔灌木和地被造景为主,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大环境的生态修复,通过合理地运用地形及错落有致地种植,形成滨水绿地景观特有的韵律美。再者,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以乡土植物为主,坚持生物多样性,通过模拟河流生态群落结构,着力恢复城市滨水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实现城市绿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3人文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地景观的定位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功能上,设计必须还原以人为本的本质,其归根结底也是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追求精神文化的结果。由此,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便开始往人文趋势的方向发展。其设计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及内心的诉求,并且城市绿地景观设计还要兼顾不同阶层及地域对人文绿地景观不同的需求。同时,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所能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也是这个设计本身的独到之处,可以看出人文与景观设计两者是互为需要,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文精神是无形的,它需要景观设计这个具象的事物来表达,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如果缺少了人文精神的支撑,其同样也是单薄的,无法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如此,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便向人文趋势方向发展。

2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模式的特点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结起来便是以下3点:创新性、艺术性、时空性。

2.1创新性

在现代城市中,设计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设计是在改变原事物的基础上使其发生变化的创造性活动,使设计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艺术活动[2]。创新是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东西,它是设计的根源。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创新不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打破常规,更需要打乱后重新组合自己所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以全新的面貌创造出新的作品,以突出这个时代独特的个性。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其实设计本身就需要去创新,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设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味地求创新,求标新立异,反而会失去一个民族的特质,所创造出的作品自然也就没有了价值;而只追求设计不追求创新,也会使人们对周边的景观产生麻木感,从而使人产生定向思维,此番种种对社会及人本身都没有好处。同样,对于广大设计师而言,每一次设计就是对自己思想的挑战,能否突破固有模式的束缚决定了设计作品的好坏。当今景观设计的发展给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样景观设计的创新更需要与当今的时代不断地进行交融,使绿地景观设计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发展空间。

2.2艺术性

艺术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艺术也是一种语言的运用,是全球不同种族通用的语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说过:“不论走到哪里,单凭《国际歌》那熟悉的曲调就能找到朋友。”艺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综合程度较高的艺术。由此,艺术在绿地景观设计中,不应只是景观小品般的零星摆设,也不能只是形势感的来源,而应上升到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层面。景观的功能再多,如果没有内在的精神与思想,也不外乎是一具行尸走肉。艺术对人们精神的满足,发掘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对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对开辟人们创造力和想象力,才是艺术对绿地景观设计发展的借鉴意义之所在。

2.3时空性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时空性是指绿地植物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所呈现出来的生长效果。中国古典园林在植物的选择上采用的是传统的植物,契合了其园林意象与园林意境;在居住区所选择的植物类型多采用观赏性较强的植物,模拟其自然生长的形态,构建生态的植物群落,植物季相分明,使人一目了然;在防护型地块上所选用的植物类型多为常绿和生命力强的植物,当然也要考虑植物的防护功能。另外,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需注意要在最大程度上选用地方植物营造景观,这有利于当地植物的保护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在条件的允许下,可适当引进与当地土壤及气候相适应的外来树种,以丰富当地的植物配置及生态群落。

3结语

绿地景观设计模式的特点是对如今景观设计的归纳与总结。由此,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便呈现出多种模式。随着人们日益强调景观设计的功能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及人们逐渐加深对城市的依赖水平,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发展的模式将是向生态主义发展,注入人文自然的特征,运用现代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追求景观的形式和功能的平衡。

作者:赵鸿凯 杨文君 吴海潮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时空性范文篇4

艺术,是指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生活,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及价值取向的一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其中塑造形象是手段,表达思想情感及价值取向是目的。艺术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而言,人们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将艺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文学属于艺术,是用语言表现的艺术形式。也有人根据艺术的时空性质,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综合艺术。而时间和空间是以距离的形式而存在的,所谓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在本质上就是距离的艺术。艺术具有美的属性,是追求真、善、美的。既然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在本质上就是距离的艺术,那么艺术美在本质上也就是距离美。

艺术的核心任务是塑造艺术形象。无论是艺术形象所反映的思想,还是塑造形象所使用的手段、即艺术创造方法,都反映了距离产生艺术美。我们从艺术形象塑造的方法看:表演艺术如音乐旋律要通过高低、长短、快慢、升降来表现距离的变化,以达到状物象形、表现情景的效果。舞蹈要通过时空的排列组合、动作幅度和距离大小的变化,来创造运动的节奏与形态的美感。造型艺术如绘画要根据距离和光线的透视规律,从二维的平面反映出三维的景深和层次,从而表现出立体感;要用距离对比的手法,反映画面的疏密、远近、虚实关系,所谓“密不透风,疏能走马”即是此义。

语言艺术如文学创作更是在变换时空距离中创造成果,使用倒述、插述手法是变换时间距离,天南地北切变描写是变换空间距离。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是运用变换时空距离的手法。还有科幻故事如《寻秦记》《魔幻手机》等,利用现代关于时空隧道的科学假说,大胆构想,对历史或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创造出种种千奇百怪的故事情节。综合艺术如戏剧的“三一律”法则,是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要在一个时间(一昼夜)、一个地点(一个场景)完成一个故事(情节一致),还要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这虽然存在人物性格类型化、戏剧结构程式化等弱点,但在艺术上却体现了时间和空间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的优点。是高度把握时空距离的高超艺术。我国戏剧家曹禺的《雷雨》,基本上就是按“三一律”的古典原则写成的。后人突破了“三一律”的规范性,享有了更多的处理时空距离的艺术灵活性,创造了更广泛的艺术成就。但无论是“三一律”的规范性,还是后人创造的灵活性,他们都属于戏剧创作在处理时空距离上的艺术性。都反映了距离产生美。

又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是一种将摄影机拍摄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美学原则及作者的观点倾向联结起来的手段。镜头的取景有不同的角度,如正拍、仰柏、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有不同的距离,如远景、近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等;有不同的时间长短,如长镜头、短镜头等。这些对角度与时空距离的选择运用,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可见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凭借蒙太奇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段,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这种时间和空间所产生的电影艺术的美,也就是距离产生美。

时空性范文篇5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而叙事文学中需要巧妙的调动时空的艺术手法。我们认为,时空的艺术包括两个层次,即故事原型的发生时空和被写成小说的时空,两个时空交互转换。时空转换的艺术对小说的构造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时空的转换能为小说的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空间,去发挥想象。另一方面,时空的穿梭可以为读者创造奇特的感受,去领略层叠的历史与艺术。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我们就能体会到这样独特的时空艺术,通过她那富有年代感的语言文字,读者感受到了穿梭时空的奇妙,体味到那个年代的人与事;通过不同时代文字表达的方式,读者领悟小说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思考。

二、张爱玲作品中的“苍凉”时间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张爱玲是一个很注重时间观念的人。因此,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对于时间的概念是非常明显的,被经常的强调。对于“苍凉”一词,张爱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对时间的流逝人们往往无可奈何,但所有生活的积累是靠时间来完成的,看到了、听到了、经历了,才会真正体会到人世间的苍凉。对于蛮荒时代,张爱玲曾在《我看苏青》里这样描述:文明的日子就如在十字布上挑花,规规矩矩,她不喜欢。而蛮荒的日子则更加自由,没有时间的束缚,可以悠闲的欣赏自然的优美风光。蛮荒时代指经济不发达、文明程度不高的年代。在文明的时代里过着蛮荒时代的生活,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境,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不同的感受?我们能从张爱玲的小说中品味到,并能感受到她对此生活的向往。日常的电车也能让张爱玲体会到时空的存在,如小说《封锁》中的描写:电车就像一个隔绝物,将人的时间和空间切断,如果没有乘客摇铃、碰封锁的话,那么在电车的乘客就仿佛是一直存在于自己的独有时空里,不被外在的一切所干扰,可是终究还是有人打破这一幻想。在那固定的电车空间里,若没遇到封锁,时间好像就静止在那了,没有了人世间的复杂、凌乱的社会关系,一切的凡尘琐事都没有了干扰的意义,时间与空间被切断,过去和未来的所有事物也失去了原有的影响力,人们只是电车里失了灵魂的躯体,因生活而产生的虚无、苍凉的感觉也被封锁在了电车里,再也没有了困扰人们的功能。然而,封锁了,铃响了,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三、张爱玲作品中的“独处”空间艺术

时空性范文篇6

一、遵循道德发展的物质规律,认识腐败现象的根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掌握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统一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道德发展与消除腐败现象的本质所在。

在物质世界中,道德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物质因素而独善其身的。道德作为调节社会伦理关系的一种方式,发挥着广泛的社会作用,维护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其真理性与指导性存在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矛盾之中,时刻接受经济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检验。道德的稳步与发展无时不受到物质的作用而产生影响,同时物质社会有序健康地发展也时刻受到道德因素的反作用力。因此,道德实践的全部使命不仅在于道德本身,而在于为其赖以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是维持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构成社会先进生产力关系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之一。道德不仅仅是属于精神的,更是属于生产力的。我们应以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和方法来揭示传统道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马克思物质决定论认为,道德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充分证明了道德因素在物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这一哲理中不难理解和发现,两者的紧密联系具有“同步性”。所以,在科学把握物质关系与道德意识发展相联系的过程中,脱离了物质规律去谈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或脱离了道德因素去谈物质关系的发展,是一种脱离了联系与发展的关系,既物质与意识的根本统一性,都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传统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发展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道德价值本身的发展,从根本上得不到物质力量的根本性转换,所以,不能为人们的道德理想、信念、意志和情感提供真正科学的指导方法,导致了传统道德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虚幻性。

道德的发展具有物质性,物质具有“两重性”。物质因素是道德发展的生命和源泉,是促进道德稳步发展的根本;而物质因素又会诱导道德异变,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以新加坡为例:为有效遏制国家公务员滋生腐败现象,新加坡政府采取“高薪养廉”的办法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取向,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这一做法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因为它不能正确揭示物质与道德价值发展规律的根本性问题,即道德发展的这种价值与物质性的最高形式的统一。它只仅仅建立于为防止非道德产生与发展,尽力满足于公务员的物质需求,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间可能行之有效,具有遏制腐败现象的作用,但它不是真正的科学。它脱离了物质与意识联系与统一的根本性问题,犯了一种片面的、孤立的方法错误,在科学面前是站不住脚的,必然会受到违背这一规律的无情打击和报复。如何认识道德与价值观的科学意义呢?笔者认为,这种道德与价值观应遵循“同步性”的基本规律,即实现物质与意识转换的高度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道德发展的物质规律,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最高形式的反映,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所在。

二、遵循道德发展的等级化规律,认识腐败现象的特殊性。

在马克思论述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性规律的启示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道德发展也是从一种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这种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同样具有等级性规律。道德等级化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同我国在农业领域产生与发展一样。如:普通农工、农艺工以初级形式向高级农艺师形式的发展过程,它们既有形式上的趋同,也有本质上的区别。道德在人性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更加发达,更加丰富的智力资源,道德的等级化发展规律更具有思想性、普遍性和权威性,对促进道德的稳步发展更具有科学意义。

道德等级化发展一方面是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的基本概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道德发展规律为主体的道德发展体系;另一方面是遵循一般性的以阶梯式的道德发展规律为主体的道德发展体系,即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由社会主义道德所引伸的道德发展体系。道德发展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不单是道德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核心问题是揭示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道德发展的相对性,这是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全部意义所在,是实现道德稳步发展最高形式的统一。

1、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特殊性和一般性。道德的发展具有广义性,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的道德领域所产生的道德矛盾也有所不同。所谓的特殊性是指道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即给社会伦理道德和伦理经济秩序和谐、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行为和现象。如在经济领域涉及的拜金主义、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在作风领域涉及的官僚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其次是社会上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偷、抢、诈、骗等违法现象,这些矛盾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必然归宿,这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特殊性,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加以解决。由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立场、方法和观点的不同,所引伸的道德矛盾,并不会给社会伦理道德和伦理经济秩序的和谐、健康发展构成较大作用,这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一般性,只须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教育的力量来维持即可实现。

2、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监测功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建立道德等级化监测机构,通过对道德与非道德发生、发展的监测,以获得人民群众对道德发展与反腐败斗争的支持提供对策建议,为党和国家从战略上谋划道德发展与反腐败具体决策建立有效机制而提供智力支持。

3、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升级与改造功能。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升级与改造功能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人们道德理想、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树立科学意义上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自觉的溶入到道德等级化的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对整个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实际水平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以便及时调整在社会主义初级道德等级化向高级道德升华的成功转型而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三、遵循道德发展的时间规律,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道德的稳步发展和消除腐败现象无不与时间有紧密的联系,道德的发展过程无时不受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影响。当某种道德的产生与发展的时间较短,此时道德发展空间就小,则作用力也小,消极因素也少。反之,各种消极因素会随之增大。因而,道德的稳步发展过程具有时空性。

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人们的道德发展一开始是不会,也不容易产生较大的道德异变。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个时期人们对道德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精神的追求,并能自觉的遵守和坚持道德这一朴实的伦理观,有抵制非道德的侵蚀的能力,是道德发展最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时期。但世上没有“永恒”的道德存在,任何道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经济政治生活的复杂矛盾中,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吸收和再认识过程,并伴随着密切的物质利益关系和时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并在思变中获取新的道德价值取向。因此,任何道德与非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总是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起作用。

道德产生与发展的时间过程越长,道德思想发展的空间与不确定因素必然增大,就容易产生异变而失去根基,越发变得空洞无力。这时再先进的道德理论、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也难以有效调节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为人们、以及个体的道德生存提供有效的意义和指导。而异变引伸出的各种错误观念便会滋生蔓延,对精神文明及其健康的伦理道德构成严重的破坏,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

时空性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允价值融资决策影响因素

2007年以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逐渐在我国公司中推广,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这种计量模式的应用必将对我国上市公司产生融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一、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1.估计性。公允价值一般都不是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而是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采用某种估价技术估计得出的。从会计报告日这一特定计量日来看,大多数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都是靠估计得出的,因此,估计性往往被认为是公允价值的一个重要特征。

2.公允性。公允价值是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自愿形成的交易价格,以这样的价格进行会计计量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对企业各利害相关人都是最为公允和可接受的,公平交易是公允价值取得的一个前提条件。

3.时空性。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在于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能够满足决策需要的信息,必须是与决策相关的、及时的信息。它反映现行经济情况对资产或负债的影响在市场上的评价,今天的公允价值可能在时空和经济情况的变化下变得不再公允了,在新的时点上又会产生新的公允价值。

4.交易事项的虚拟性。形成公允价值的交易及交易双方,并不一定是特定的或现实的交易及交易双方,而可以是假定的或虚拟的交易及交易双方。而在历史成本会计中,对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是在交易真实发生时进行的。

二、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财务融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在融通资金过程中,使筹集资金的资本成本最低、营运资金的资本结构最佳、财务风险最低企业实现的价值最大。影响上市公司融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成本因素。所谓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资本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两部分。资金筹集费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过程中支付的各项费用。而资金占用费是企业使用资金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分析资本成本的重要性在于:一是企业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等融资决策分析的重要因素;二是企业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三是企业评价投资项目可性行的衡量标准。当企业筹资数额很大,资本结构又有既定目标时,可以通过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确定最优的筹资方式组合。

2.资本结构因素。资本结构包括企业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券资本两个部分,企业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必然会引起其资本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资本结构理论是解决企业能否通过筹资来源组合比例的变动来影响企业的总价值和总成本的问题。不同的资本结构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从筹资角度分析主要有单纯普通股结构、普通股加优先股的资本结构和普通股加优先股加负债的资本结构三方面。稳定、健康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而脆弱、病态的资本结构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企业价值因素。企业投资分散,经营风险大幅度提高,最终将会导致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企业资本及股东权益实际上已经贬值,即企业价值下降。相反,另一个经营多种业务企业销售收入未必作到第一,但经过资产与业务重组,减少了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从而,增加了企业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使企业价值上升。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

基于以上对公允价值特征的描述和上市公司融资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新会计制度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上市公司融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不稳定。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最为广泛而深入。表使用者常见的金融工具是短期股票投资,新准则下,对于“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市价与成本的差异均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市价与成本的差异均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损益,影响净资产。

2.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尚未在账面充分体现。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它是一下上市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一方面,由于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将使费用减少,各期利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公允价值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当期损益,报表使用者就要结合宏观环境、行业政策、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3.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应用影响重组当年业绩。新会计准则规定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不仅支付的对价与债务的差额可以计入当期损益,而且所支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也计入损益。这样,绩差公司或债务重组负担严重的公司可能通过债务重组行为增加当期利润。这使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得不到体现,可能会夸大其内在融资内力。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固有特征使得上市公司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和价值都收到影响,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其融资决策。因此,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条件下进行融资决策时,必须考虑到公允价值的运用对其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4.

[2]杨敏.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回顾及启示[J].会计之友,2008,(3).

时空性范文篇8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历史时序性强调在时间背景下把握历史发展,在历史叙述中树立时间意识,学会运用时间来陈述历史,在分析历史时重视历史叙述中时间表达的价值与作用[2]。(一)准确理解表述专业术语。历史教学中有较多时间术语,如世纪、时代、公元、纪年、中叶、中世纪等,这些专业术语看似简单却有着特定的含义与使用范围,教师应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专业术语,正确表达,合理使用,使学生借助专业的语言对历史事实进行准确理解、描述与分析,形成历史时空观念,进行历史学习。(二)正确计算历史时间问题。历史时间的计算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虽然是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是也有着特殊之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时间计算,可以直接相减。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至2019年时已建国70年(2019-1949=70)。如果计算的年代涉及公元前后,需要将数字相加后减1。例如,西汉在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它持续了210年(202+9-1=210)。(三)善用历史年表。历史年表是帮助学生有效把握历史时序性的常用方式,它包括历史大事年表和时间轴。历史大事年表是把某一单元或某一阶段的重要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发展脉络,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清晰认识,同时避免遗漏重要的知识点,全面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构建历史时空观念。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时,因为本课朝代更迭频繁,学生容易混淆各个朝代,教师可利用历史大事年表使学生一目了然。历史时间轴是历史年表的一种,它把数学中的“数轴”概念引入历史学习中,把数字转化为时间,使时间线索更形象地呈现,帮助学生树立时空意识,梳理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内在联系。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的时间、事件较多,学生容易混淆,就需要教师建立时间轴,让学生清楚地掌握战争开始与结束的时间,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重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

二、重视历史的空间性

历史空间观念主要通过历史地图来培养。历史地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可明确指出具体的地域空间,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识别历史地图中的各种信息,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时空观念。教师在解读历史地图时,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关注地图的图名。历史地图的图名不仅说明了地图的主体,而且包含了重要的时间信息。即使是同一地域的历史地图也会因制作的时间不同而在范围、名称等方面有所不同。例如,今天地图上的黄河与长江,在东汉时期的地图上则标位河水与江水。因此,在解读地图时,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图名确定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范围。第二,阅读图例。图例是地图上各种符号的解释说明,不同的符号有着不同的含义,在阅读地图主体之前,学生要明确各个图例的具体含义,否则无法正确解读地图所要表达的信息。第三,阅读地图主体。解读地图主体信息要依据不同的主题而各有侧重。只有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地图,能够准确解读历史地图蕴含的信息,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空间观念。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时,由于本课涉及三国时期两次较大的战役,所以战争形势图就非常重要。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教师通过对“官渡之战形势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与“三国鼎立形势图”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关键地理位置对于战胜胜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观察官渡之战前后军阀势力范围的变化,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情境教学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运用插图、地图、表格等直观材料,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其学习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3]。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提及秦的暴政与农民起义的关系问题时,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假如你是秦朝末年的一位农民,生活在严苛的赋税和残酷的统治之下,日常温饱无法保障,生存也受到威胁,你会怎么做?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普遍会积极参与,很多学生都会回答起义或反抗,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秦的暴政与农民起义的关系,进而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是为了反抗秦的暴政。在讲到陈胜吴广起义原因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如果没有暴雨,工期也没有延误,还会有这次起义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起义不仅仅是因为陈胜、吴广因为走投无路而冒险起义,遭遇大雨而耽误期限只是一个导火索,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通过历史现象来发掘历史的本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也提高了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

四、综合考察历史发展

历史现象发生的时空是相互交织的,历史教学要遵循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规律,让时间与空间相结合,使学生建立全球意识,这样才能准确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分开的,这很难让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行有效对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历史时空交集,加强中外历史的比较,综合考察历史发展。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时空性特点,历时四年,涉及30多个国家,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以时空为重点展开教学,通过时间轴和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战争过程,使其掌握关键战役,从而建立历史时序性;通过不同时期地图的比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战前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了解世界战争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全球性的历史时空观念,进而让学生对于战争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让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认识、分析历史现象,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总之,时空观念是历史认知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深入进行历史探究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就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时空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利用多种途径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魏恤民,吴美娟.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时空性范文篇9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教学

微课是当前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的载体是视频。微课教学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环节根据需要穿插进一些小视频,视频的内容和教材的知识紧密相关,教师穿插进小视频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上的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生动化和有趣化。微视频的时间很短,但是传达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在微视频中获得的地理知识是很丰富的。微视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是课前的导入、课中的教学和课后的总结和归纳,或者作为课后的延伸和拓展。总之微视频根据教学的需要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小视频纳入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并且在课前制作好课堂教学需要的小视频。

一、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们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尝试和探究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微课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一中教学模式,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引入,是教师注重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表现。教师秉承生本理念的教学思想,从调动起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入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在新课程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要实现全面地发展和提高,当以为教师注重微课教学,就是把学生当作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开拓视野和思维。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环境中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而是积极探求,各方面能力都有所发展的人。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是一种有声、有形的教学资源,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引入让高中地理教学生动化,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像一些地域性的文化通过视频资料展现出来,让学生的视觉得到最好的享受,让学生快乐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微视频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其它没引用微视频的教学内容中学生也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

微课把其它地域文化和这个地球上其它空间的事物带到学生课堂上来,学生的思维你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课本,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和锻炼。学生仿佛置身于另外的空间里,和里的事物进行对话,融入那里滴世界,实现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地里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到飞跃和跨时空性的发展。

二、微课对高中地理教师素质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要对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进行熟悉,并且通过自己的讲解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往往比较被动,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记忆达到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要具备一定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且还要具备把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进行融合的能力。作为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师,要具备开放性的教学思想,不能把教学局限于教材,还应该从旷阔的网络资源撷取教学资源,加强自身教师素养的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想要把微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教师要懂得视频剪切制作的基本知识,以便能把自己想要的素材通过微视频展示给学生。

三、微课教学具体实施的方法

(一)微视频导入,增强课堂教学氛围

视频比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要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作为课堂教学导入部分的存在,为整堂地理课堂创设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所要教学的新课上,为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埋下伏笔。如:《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用一些著名景点的小视频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视频把学生带到了旅游景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进而能够进行接下来的课堂学习。

(二)微视频教学中引入,地理知识形象化

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把这些地理知识制作成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地理知识进行掌握。如:《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这样的地理知识,教师就可以制作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来理解什么是公转,什么是自转。

(三)微视频课后引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在上完一些新课后,教师会叮嘱学生下去自己复习,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下去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但是学生一般没没人会自觉地去复习。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可以同课后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教学的不同需求制作一些小视频,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总之,微课是一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作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师素养,具备良好的微课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微课资源的利用,让微课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生动化、有趣化,让学生在有微课参与的地理教学中实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作者:朱文斌 单位:昭阳区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时空性范文篇1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也为人类开拓了另一个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感觉不到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存在,使得整个地球成为一个大的村落。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本身就具有跨时空性、实时交互性、自主性、及其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等等特点,就使得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和信息。真正让我们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在短时间内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也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想看时事新闻的、娱乐资讯的,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便可无所不知;想写作的,便可在博客、论坛空间里洋洋洒洒尽显自己的才华;想做生意的,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使用网络交易平台便可轻松进行交易等等。网络带给人们诸多的便利,真正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

然而网络却是一个纷繁精彩,让人喜忧参半的世界,它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使遥远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改变了人们传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空间,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性,使得人们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局限,尽情扮演着自己心中所想的角色,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压力,进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从而对网络形成了一种心理依赖。这种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过分依赖会导致人格扭曲,角色混乱,分不清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使得人的性格脱离社会而产生异化,使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变得混乱不堪。另外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辐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人体的各种机能,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情绪急躁,神经紊乱,抑郁等,对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网络的便利性,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开放性,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与泛滥,使得各种有益信息和有害信息、有用信息和垃圾信息、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都混杂在一起,越来越多的未经过过滤的信息的出现使得它们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网络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同样让网络成为了信息污垢的滋生繁衍和传播之地。这不仅造成整个网络信息资源的混乱,还严重妨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根本条件。人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鉴别和抵御有害信息,避免垃圾信息的误导和侵蚀,使得自己不迷失,身心不受到伤害,才能防治信息污染,美化网络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