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贞德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6:42:50

圣女贞德范文篇1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然而由于理性科技无法满足心灵,这也是一个迷信的时代。理性使我们不相信前一代宗教信仰的荒谬,却导致需要信仰的心灵走向新的一种荒谬;二十世纪出现许多势力庞大的新兴宗教,比起旧时代的迷信一点都不为过,差别只是新兴宗教有更好的说词可以解释科学新事实;而随著科学新事实典范更新,新兴宗教也随著典范更新。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来,这都是一个足以称之为迷信的时代。

曾经有一度人们认为智力研究这种科学新事实是真理,便据以对智力通不过该测验的人们强制节育;现在人们崇尚发泄论的心理动力思想来支持自由精神,迟早有一天也得面对社会学习论的心理动力新证据之批判。不仅对于新兴宗教而言这是迷信的时代,面对把科学研究当成真理的主观选择,这一样是一个迷信的时代。人,终究是有限的、易误的。

在迷信的时代中,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并据此形成新兴教派团体衍生各式各样的社会事件。欧洲也不例外,在欧洲这种神圣人物常常走向撒但教信仰,可以非常天真无辜地把别人的头割下来进行崇拜仪式,这种现像想必让卢贝松对于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深恶痛绝。因此,拍出这么一篇不同以往的『圣女贞德』,直指贞德的神圣天启不过是幼年心理创伤导致的残酷、自私与好战。为了表现这样的剧情,卢贝松安排一个黑衣人与贞德对话;对话到最后,贞德终于洞察自己的神圣天启不过是自我欺骗,因而恐惧无助地死在火刑台上。

卢贝松对于迷信的时代之反扑,正是理性时代对迷信时代的反扑;然而卢贝松出动的理性时代大军『黑衣人』,却也是造成死于绝望恐惧的力量。这样的矛盾表现中,让我们对卢贝松的心灵感到扑朔迷离:如果真的胸怀黑衣人这样的一个地狱,如何能承受得住呢?难不成要跟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的二哥伊凡一样,使用卡拉马助夫承受低卑的力量来承受这一个地狱?相信卢贝松末来的电影必然会反映最后的答案──承受,则走向虚无;挣脱,则走向救赎。我只能说,在卢贝松在这电影中,固然突显出贞德式神圣天启的矛盾,却也突显出黑衣人拆毁价值时残酷的绝望力量。

二、心灵的酷刑甚于肉体的酷刑

在贞德受审判刑的过程,对比于肉体上的酷刑,卢贝松著力刻划出另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灵酷刑;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是彻底毁掉贞德『超越的思想空间』。

贞德被抓后自知难逃一死,对死亡产生各种幻想;虽然是幻想但却是一种超越的思想空间,试想我们人人如果对于死亡认定只有留下腐败的身驱,意谓著死后一切虚无,那么活著有何意义与追求的价值?为了消解死亡彻底的否定力量,如贞德般单纯的信仰者相信死亡不是只剩下腐烂,还有来世还有审判;这种超越的思想空间正是支持一个人活在现世值得努力进行非利己行为的主因。结果,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就是否定死亡的幻想,肯定腐烂是死亡后唯一剩下来的;这种完全缺乏超越向度的冷酷答案,立刻使贞德警觉到来者不善而问:『你是谁?』。

于是黑衣人进行第二步心灵酷刑,变化成贞德看过的上帝形像,用意是让贞德单纯的信仰中无法分辨她看到的是真是假。我们当知道,如果我们曾经有复杂的心路历程而接受某一套价值系统,那么我们不会轻易相信反例;但是如果我们是单纯的相信某价值,那么反例的出现马上就会动摇我们对该价值的信心。贞德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她是一个受过高深学术论辩的学者、信仰漫游过各种宗教最后定命自己在上帝身上,这种复杂而多变的信仰者将不会轻易受黑衣人变化的形像所迷惑,自然可以指斥黑衣人装神弄鬼。但是贞德不过是一个不识字的单纯农村少女,如何能面对这种假扮形像在思想上的冲击?于是贞德很自然的反应:『撒但,走开!』,意思就是『别动摇我的信仰!』。

心灵酷刑的第三步,黑衣人抓住贞德的『撒但』,质问她凭什么分辨善恶?『以上帝的伟大,他需要你当他的使者吗?』,受此苦恼折磨的贞德大喊:『那你要我怎么样?』,黑衣人说:『我是来释放你的。』于是黑衣人用力打她一巴掌,立刻剪接到狱卒打贞德一巴掌,贞德被卖给英国人并受到教会审判。

黑衣人的思辩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问题却发生在他谬用『圣俗二分』来曲解基督教上帝,自然导致贞德成为自以为义的假先知。自希腊思想以来,思想家常常习惯圣俗二分的观点:意谓著存在一个理想世界,人类限于污秽的肉体而无法提升到理想世界,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最后才能解脱出肉体世界到达理想世界。按此观点上帝既然是无限美好的存在,自然不需要贞德这种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弄脏他神圣的光彩。可惜的是基督教的上帝完全与此观念相反。基督教精神中,上帝为了拯救永远无法自力得救的原罪人类不惜亲自降卑成为有限有罪的人类,并且死在残酷羞辱的十字架上;这就意谓著上帝不需要人类伟大的自我超越,而是需要谦卑自觉有罪地悔改。在这样的上帝观下,上帝当然可以透过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来讲话,就如同衪也愿意自己降生成一个卑微的木匠。

我如果是贞德,我自然可以反击黑衣人:『正是上帝无限的慈爱,衪必不轻视任何小农民的卑微。』,可惜贞德只有单纯的信仰而无论辩的功力,被黑衣人轻易导向完全错误的思考方式从而对自己的信仰过程产生怀疑,这正是『心灵酷刑』导向的结果。

三、彻底否定信仰的恐惧

被教会与英国军人折磨的贞德,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第一次上审判台时她勇敢面对教会的质问,但是无法告解与畏惧火刑的无助感,使她奋力用手铐磨出一个十字架,恳切祷告求上帝的帮助。结果黑衣人又出现了,他先断定上帝不会来,然后再度质疑尊贵伟大的上帝怎么可能需要一个卑微的小农民帮衪做事;最后,质疑她看到的神迹都是她自己主观的解释。于是贞德流下眼泪,动摇了上帝传她讯息的信念,对于教会审判的任何质问皆拒绝回答。

黑衣人在此使用的心灵酷刑是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神迹的信仰固然非常容易走向狂信盲信与非理性,然而神迹的信仰意义不在于它的超自然效果,而是在于它意谓著与上帝的连结关系。也就是说,当贞德认定草地之剑是神迹时,重点在于透过一把可能是随便掉落的剑,贞德把自己的意志敞开与上帝相遇;剑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贞德愿不愿意根据某种事件而与上帝心灵相遇。所以圣经上耶稣呼召门徒从不使用夸张的神迹,而是一句话:『你跟随我吧!』;这种事件固然可以说凭话语使人相从也是一种神迹,但无宁说更确切表现出神迹使人心对上帝敞开的真正奥密。

完全只靠神迹而相信某种价值固然是错误,但是以否定神迹来否定某种价值一样是无法洞察人心的偏见。

黑衣人诱导贞德完全走向否定自我的思考方式,避谈她相信神迹后与上帝的连结关系,强调她相信的神迹是假的,是她自以为是的。如果贞德受过神学论辩训练自然可以轻易破解黑衣人的误导,可惜她只是一个平凡人,肉体上的折磨再加上黑衣人洗脑式的心灵苦刑压力,她否定了她相信的神迹,切断上帝与她的连结关系。因此她第一次在火刑台上面对压力时,连续呼唤:『上帝你在那?』。这个无助的呼唤没有上帝回应,贞德彻底怀疑她被弃绝;以她单纯的信仰只知道望弥撒与告解是重回上帝怀抱之路,造成她为了望弥撒与告解签字否定自己所见所闻,彻底否定了自己。

四、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

黑衣人的心灵酷刑尚不止于此。第一次火刑台之前,教会质问贞德是否杀过人,贞德回答没有;于是黑衣人再度使用逻辑陷阱使贞德陷入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中,这种绝望就是地狱;所以电影最后的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只有驱魔用的十字架矗立在她面前。

黑衣人的逻辑陷阱就是使用『圣俗二分』来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从而彻底否定贞德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黑衣人的第一步是指出贞德的确『曾经』杀人、『曾经』狂舞利剑只想杀人,贞德回辩说她有自卫的必要;黑衣人便聪明的承认那些被杀的人是罪有应得,这里利用了贞德信仰上的矛盾──爱世人爱和平却得透过战争,贞德自然不能承认有些人『该死』。受不了这种思想上的心灵酷刑的贞德大叫:『你为什么要伤害我?伤害我对你有什么乐趣?』,黑衣人冷笑说:『什么是乐趣?心中有把剑怎会有乐趣?』,这一点正是贞德心中的隐痛,于是贞德彻底崩溃绝望,跪下来求黑衣人『释放她』。黑衣人答应:贞德,你会得到释放的。于是,贞德第一次站在火刑台,亲手签字否定她与上帝的连结关系。

原来是这样的『释放』,黑衣人的释放是意谓著贞德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释放掉。大获全胜的黑衣人对贞德说:『你知道你签字否定上帝了吗?』,贞德恐慌说:『我只是想要望弥撒重新回到上帝怀抱....』;黑衣人继续冷笑:『你觉得上帝只是一个谎言!』,贞德大喊:『我要收回我的签字!.....』

心灵被彻底剥夺的贞德,甚至连肉体上的衣服都被剥夺;被设计重新穿男装的贞德失去一切安慰与保护,无人能倾听她;上帝己被黑衣人杀死了,真实的世界只剩下黑衣人;除了向黑衣人告解外,还有什么能安慰绝望的贞德呢?

向黑衣人告解是要奉献牺牲的,黑衣人要的祭礼是什么呢?贞德告解说:『我是假装看到神迹的、打仗是出于报复、绝望....是为了让人民师出有名;所以我是骄傲、固执、自私....(黑衣人强迫)而且是残酷的....』。是这样的一个牺牲,黑衣人想要的是对自我彻底否定的虚无生命。

五、修行主义的谬误

彻底剥夺贞德的黑衣人思想,乍看合理,事实上却充满了谬误与矛盾。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问题是『修行主义的谬误』,正时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要确认贞德是不是上帝的使者,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居然是在一个可笑的伪神圣仪式确认她是无瑕的处女。所以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曾经』想杀人;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心中有复仇的念头......

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人,期待改革不完美的社会之改革者是完美的个人,正是严重犯了『修行主义的谬误』。

早在圣经旧约时代便记载著,伟大的犹太国大卫王,不但是妓女喇合的后代,自己也是谋杀人夫抢掳人妻的淫棍;这种家谱甚至传到救世主耶稣基督,衪一样是妓女的后代;圣经一点也没有为了大卫的『圣』或耶稣的『圣』而避谈他们家世或人格的丑陋,这就表明了基督教信仰是一种反对修行主义的信仰。

在西方中古世纪的基督教系统曾经走向修行主义,结果就是希腊式圣俗二分二元论与基督教思想相混,而产生各种教会成为社会罪恶共犯的事实。宗教改革后,无论新教或旧教皆重新回到走入苦难世界的救赎思想,方使基督宗教能在世界各地成为社会改革动力的一份子。台湾民主改革、社会改革中的基督教长老教会系统,正是最好的说明。

正因为改革不完美社会的个人永远是不完美的,所以个人修行的偏差只需要制度的制衡而非唯一、永恒的判决。贞德爱不爱杀人是她与上帝的事,不能据此否定把英国人赶出法国的社会正义判断;贞德是否有幼年心理创伤也是她与上帝的事,更不足以否定她在战胜后对战俘自然流露的悲悯。贞德是谦卑的,只是要为一时的骄傲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骄傲的。贞德是利他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中仇恨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自私的。贞德是仁爱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理创痛而残酷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残酷的。人永远无法成圣,所以上帝看重罪人从失败中的悔改而非看重义人永远光荣的胜利,这才是以上帝之尊却自愿被钉死十字架的真正奥密。

而黑衣人不是如此,他根据贞德的『不完美』扩大成贞德整个人生使命都是有问题的:因为贞德杀过人,所以她就是残酷的;因为贞德心中有幼年仇恨,所以她的事业全都是自私的。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思想,那我们用什么立场来反对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呢?有那一个反对者敢说他纯洁无瑕、无可指摘、完全圣洁地够资格反抗希特勒呢?这样的思想从来都只能带出完全虚无主义式的社会实践观,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历史正是见证这种修行主义式的虚无现象之巨大危害。

六、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黑衣人的思想是不难反驳的,然而,设身处地放在贞德的立场: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再加上牢狱折磨与审判之累,如何能要求她不受到这种心灵苦刑的击溃?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任何小农民在该情况下没有不被击溃的。

那么问题来了:卢贝松这部电影中的黑衣人传达怎样的绝望信息?如果每个小农民死前都要受到这种心灵酷刑,谁能免于崩溃?那,是否意谓『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历史上的贞德与当时的教会系统刚好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当时的教会系统主张,人没有能力直接阅读圣经并亲近上帝,只有透过拥有独特能力的教会人士才能正确阅读。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这部电影,教会人士质疑贞德:上帝为什么不透过『学识渊博的我们』而直接对『你(这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讲话?

世界上所有价值系统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一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修行取向』,一种是『救赎取向』。『修行取向』认为,人类处在无法超越的低层次,使用透过种种修行方法才能提升到有价值的高层次,修行的方法可以是希腊哲学主张的『爱智』、禅宗主张的『参悟』或传统儒家主张的『知礼』。『救赎取向』认为,人类无法靠自身能力用心得到提升,只有透过超越存在的一位神或灵体的主动帮助才能提升到有有价值的高层次;这种取向以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为代表。当然了,救赎取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人皆想成为那位无限权力的神,所以二十世纪许多新兴宗教固然强调修行,但依其对教主无限制的崇拜献身看来,实是以教主为一神尊的救赎取向宗教,从而产生种种荒唐的社会问题。

或许卢贝松正视这些灵异崇拜背后的问题,促使他采取『修行取向』来诠释历史上的贞德事件;以修行角度,自然可以永远的质疑:『一定存在修行层次最高的不流血改革方法,所以流血就必然代表贞德的修行有问题。』,因此黑衣人出现,促使贞德赤裸裸面对自己的修行问题,而尝试全新的自我提升。

但是正如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修行取向采取最高标准要求个人提升,这就注定了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贞德无法扺御黑衣人的论辩,从而产生一个矛盾:『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到救恩』。黑衣人对贞德内心的理解不会多于一个心理学家挖掘内心深层意识的能力,假如审判贞德的教会人士里有一个心理学家,那么是否历史上的贞德事件就会全面改写?

所以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贞德事件是一个『救赎取向』的事件,冥冥中有一位大能者保护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免于种种智慧论辩的拆解力量,促使一个单纯朴实的小女孩可以对抗整个高知识高修行的教会系统。

透过卢贝松的全新诠释,心灵上的黑衣人赢回历史上教会人士失败的一仗。黑衣人不像教会人士为了权力利益的私心而审判,更由于他绝对的真知灼见看透贞德所有不能成圣的性格偏差,这样完全公正冷客观的思辩,使黑衣人为『修行取向』赢回胜利的一仗。但同时,却是表明了『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能得到救恩』,因为他们得不到免于价值拆解的力量,他们不可能面对黑衣人的心灵酷刑。

这样的诠释不再是历史上的贞德,而更像是卢贝松的自我追寻。处在二十世纪种种价值拆毁的力量,知识份子死于绝望自尽不再是新闻,以堕落颓废自处来无言反抗更是常态。价值的虚无感同样会产生价值的狂信,二十世纪新兴宗教充满高知识份子早己司空见惯。卢贝松的贞德正确的反抗了狂信,但同时却陷入彻底的虚无,这是否透露了卢贝松自己的心语?

七、走进电影意涵的心灵渴求

透过黑衣人事件的分析,更突显出卢贝松这部电影的心灵渴求。黑衣人出现前的电影内容,全数集中在黑衣人与贞德的对话中指向特殊意涵。做为一个受过马克斯主义洗礼的现代知识份子,卢贝松绝对不可能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这种知识贵族的思想;那么,走向修行取向而拆解掉小农民生存意义的黑衣人事件,便很明显是卢贝松自己心声的诠释了。

贞德死于绝望、无助、恐惧,是怎样的一种悲剧?是否卢贝松进行自述表白,承认他自己因为价值拆解而陷入无比的恐慌?还是透过贞德之死,嘲笑二十世纪宗教信徒的荒谬?还是一种极为凄冷地悲剧历史观,表明贞德的悲剧就是二十世纪知识份子的悲剧?不同的悲剧取向决定我们如何感同身受电影的意涵,重新询问我们自己的心灵渴求。

无疑的,至少卢贝松清楚表明,一但面对黑衣人,就得承担一个难以负荷的地狱──这是杜斯妥也夫斯基使用『大宗教裁判官』描述过的,二十世纪的卢贝松使用黑衣人以二十世纪的语言重新说出来。一但选择面对黑衣人,个人的一切都要追求绝对的真实,凡自己的任何缺失不加以赤裸裸的全面检讨皆是伪善的表现。在这种心灵的冒险如果走不下去,将是死于绝望与恐惧。愿意负荷这种地狱的勇者在二十世纪是处处皆有,只是尼采预言的超人仍未产生出来;贞德的火刑台上,是千千万万知识份子的写照。

存在完全不同的『救赎取向』,自知能力有限永远无法成圣的罪人躲在一个非理性的保护伞下,面对勇敢走进黑衣人的勇士,只能自惭能力与勇气的不足了。只是我们皆无法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因此留下空间给自知能力有限的人们是必要的,否则另一种消灭品质不良人种的希特勒思想就再生了。当然我们更会看到种种虚伪的意见领袖滥用『救赎取向』造成种种悲剧,正如我们也只能悲悯地看待勇敢走进黑衣人的悲剧;也许二十世纪的心灵正是面临这种修行与救赎的抉择,是期待自己成为尼乎式的超人?还是自觉自己不比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更真实?决定了是否承担黑衣人的选择。无论选择何者,我们都期待没有人出现在贞德的火刑台上,那真的是一个太大的悲剧。

圣女贞德范文篇2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然而由于理性科技无法满足心灵,这也是一个迷信的时代。理性使我们不相信前一代宗教信仰的荒谬,却导致需要信仰的心灵走向新的一种荒谬;二十世纪出现许多势力庞大的新兴宗教,比起旧时代的迷信一点都不为过,差别只是新兴宗教有更好的说词可以解释科学新事实;而随著科学新事实典范更新,新兴宗教也随著典范更新。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来,这都是一个足以称之为迷信的时代。

曾经有一度人们认为智力研究这种科学新事实是真理,便据以对智力通不过该测验的人们强制节育;现在人们崇尚发泄论的心理动力思想来支持自由精神,迟早有一天也得面对社会学习论的心理动力新证据之批判。不仅对于新兴宗教而言这是迷信的时代,面对把科学研究当成真理的主观选择,这一样是一个迷信的时代。人,终究是有限的、易误的。

在迷信的时代中,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并据此形成新兴教派团体衍生各式各样的社会事件。欧洲也不例外,在欧洲这种神圣人物常常走向撒但教信仰,可以非常天真无辜地把别人的头割下来进行崇拜仪式,这种现像想必让卢贝松对于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深恶痛绝。因此,拍出这么一篇不同以往的『圣女贞德』,直指贞德的神圣天启不过是幼年心理创伤导致的残酷、自私与好战。为了表现这样的剧情,卢贝松安排一个黑衣人与贞德对话;对话到最后,贞德终于洞察自己的神圣天启不过是自我欺骗,因而恐惧无助地死在火刑台上。

卢贝松对于迷信的时代之反扑,正是理性时代对迷信时代的反扑;然而卢贝松出动的理性时代大军『黑衣人』,却也是造成死于绝望恐惧的力量。这样的矛盾表现中,让我们对卢贝松的心灵感到扑朔迷离:如果真的胸怀黑衣人这样的一个地狱,如何能承受得住呢?难不成要跟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的二哥伊凡一样,使用卡拉马助夫承受低卑的力量来承受这一个地狱?相信卢贝松末来的电影必然会反映最后的答案──承受,则走向虚无;挣脱,则走向救赎。我只能说,在卢贝松在这电影中,固然突显出贞德式神圣天启的矛盾,却也突显出黑衣人拆毁价值时残酷的绝望力量。

二、心灵的酷刑甚于肉体的酷刑

在贞德受审判刑的过程,对比于肉体上的酷刑,卢贝松著力刻划出另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灵酷刑;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是彻底毁掉贞德『超越的思想空间』。

贞德被抓后自知难逃一死,对死亡产生各种幻想;虽然是幻想但却是一种超越的思想空间,试想我们人人如果对于死亡认定只有留下腐败的身驱,意谓著死后一切虚无,那么活著有何意义与追求的价值?为了消解死亡彻底的否定力量,如贞德般单纯的信仰者相信死亡不是只剩下腐烂,还有来世还有审判;这种超越的思想空间正是支持一个人活在现世值得努力进行非利己行为的主因。结果,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就是否定死亡的幻想,肯定腐烂是死亡后唯一剩下来的;这种完全缺乏超越向度的冷酷答案,立刻使贞德警觉到来者不善而问:『你是谁?』。

于是黑衣人进行第二步心灵酷刑,变化成贞德看过的上帝形像,用意是让贞德单纯的信仰中无法分辨她看到的是真是假。我们当知道,如果我们曾经有复杂的心路历程而接受某一套价值系统,那么我们不会轻易相信反例;但是如果我们是单纯的相信某价值,那么反例的出现马上就会动摇我们对该价值的信心。贞德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她是一个受过高深学术论辩的学者、信仰漫游过各种宗教最后定命自己在上帝身上,这种复杂而多变的信仰者将不会轻易受黑衣人变化的形像所迷惑,自然可以指斥黑衣人装神弄鬼。但是贞德不过是一个不识字的单纯农村少女,如何能面对这种假扮形像在思想上的冲击?于是贞德很自然的反应:『撒但,走开!』,意思就是『别动摇我的信仰!』。

心灵酷刑的第三步,黑衣人抓住贞德的『撒但』,质问她凭什么分辨善恶?『以上帝的伟大,他需要你当他的使者吗?』,受此苦恼折磨的贞德大喊:『那你要我怎么样?』,黑衣人说:『我是来释放你的。』于是黑衣人用力打她一巴掌,立刻剪接到狱卒打贞德一巴掌,贞德被卖给英国人并受到教会审判。

黑衣人的思辩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问题却发生在他谬用『圣俗二分』来曲解基督教上帝,自然导致贞德成为自以为义的假先知。自希腊思想以来,思想家常常习惯圣俗二分的观点:意谓著存在一个理想世界,人类限于污秽的肉体而无法提升到理想世界,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最后才能解脱出肉体世界到达理想世界。按此观点上帝既然是无限美好的存在,自然不需要贞德这种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弄脏他神圣的光彩。可惜的是基督教的上帝完全与此观念相反。基督教精神中,上帝为了拯救永远无法自力得救的原罪人类不惜亲自降卑成为有限有罪的人类,并且死在残酷羞辱的十字架上;这就意谓著上帝不需要人类伟大的自我超越,而是需要谦卑自觉有罪地悔改。在这样的上帝观下,上帝当然可以透过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来讲话,就如同衪也愿意自己降生成一个卑微的木匠。

我如果是贞德,我自然可以反击黑衣人:『正是上帝无限的慈爱,衪必不轻视任何小农民的卑微。』,可惜贞德只有单纯的信仰而无论辩的功力,被黑衣人轻易导向完全错误的思考方式从而对自己的信仰过程产生怀疑,这正是『心灵酷刑』导向的结果。

三、彻底否定信仰的恐惧

被教会与英国军人折磨的贞德,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第一次上审判台时她勇敢面对教会的质问,但是无法告解与畏惧火刑的无助感,使她奋力用手铐磨出一个十字架,恳切祷告求上帝的帮助。结果黑衣人又出现了,他先断定上帝不会来,然后再度质疑尊贵伟大的上帝怎么可能需要一个卑微的小农民帮衪做事;最后,质疑她看到的神迹都是她自己主观的解释。于是贞德流下眼泪,动摇了上帝传她讯息的信念,对于教会审判的任何质问皆拒绝回答。

黑衣人在此使用的心灵酷刑是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神迹的信仰固然非常容易走向狂信盲信与非理性,然而神迹的信仰意义不在于它的超自然效果,而是在于它意谓著与上帝的连结关系。也就是说,当贞德认定草地之剑是神迹时,重点在于透过一把可能是随便掉落的剑,贞德把自己的意志敞开与上帝相遇;剑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贞德愿不愿意根据某种事件而与上帝心灵相遇。所以圣经上耶稣呼召门徒从不使用夸张的神迹,而是一句话:『你跟随我吧!』;这种事件固然可以说凭话语使人相从也是一种神迹,但无宁说更确切表现出神迹使人心对上帝敞开的真正奥密。

完全只靠神迹而相信某种价值固然是错误,但是以否定神迹来否定某种价值一样是无法洞察人心的偏见。

黑衣人诱导贞德完全走向否定自我的思考方式,避谈她相信神迹后与上帝的连结关系,强调她相信的神迹是假的,是她自以为是的。如果贞德受过神学论辩训练自然可以轻易破解黑衣人的误导,可惜她只是一个平凡人,肉体上的折磨再加上黑衣人洗脑式的心灵苦刑压力,她否定了她相信的神迹,切断上帝与她的连结关系。因此她第一次在火刑台上面对压力时,连续呼唤:『上帝你在那?』。这个无助的呼唤没有上帝回应,贞德彻底怀疑她被弃绝;以她单纯的信仰只知道望弥撒与告解是重回上帝怀抱之路,造成她为了望弥撒与告解签字否定自己所见所闻,彻底否定了自己。

四、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

黑衣人的心灵酷刑尚不止于此。第一次火刑台之前,教会质问贞德是否杀过人,贞德回答没有;于是黑衣人再度使用逻辑陷阱使贞德陷入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中,这种绝望就是地狱;所以电影最后的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只有驱魔用的十字架矗立在她面前。

黑衣人的逻辑陷阱就是使用『圣俗二分』来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从而彻底否定贞德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黑衣人的第一步是指出贞德的确『曾经』杀人、『曾经』狂舞利剑只想杀人,贞德回辩说她有自卫的必要;黑衣人便聪明的承认那些被杀的人是罪有应得,这里利用了贞德信仰上的矛盾──爱世人爱和平却得透过战争,贞德自然不能承认有些人『该死』。受不了这种思想上的心灵酷刑的贞德大叫:『你为什么要伤害我?伤害我对你有什么乐趣?』,黑衣人冷笑说:『什么是乐趣?心中有把剑怎会有乐趣?』,这一点正是贞德心中的隐痛,于是贞德彻底崩溃绝望,跪下来求黑衣人『释放她』。黑衣人答应:贞德,你会得到释放的。于是,贞德第一次站在火刑台,亲手签字否定她与上帝的连结关系。

原来是这样的『释放』,黑衣人的释放是意谓著贞德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释放掉。大获全胜的黑衣人对贞德说:『你知道你签字否定上帝了吗?』,贞德恐慌说:『我只是想要望弥撒重新回到上帝怀抱....』;黑衣人继续冷笑:『你觉得上帝只是一个谎言!』,贞德大喊:『我要收回我的签字!.....』

心灵被彻底剥夺的贞德,甚至连肉体上的衣服都被剥夺;被设计重新穿男装的贞德失去一切安慰与保护,无人能倾听她;上帝己被黑衣人杀死了,真实的世界只剩下黑衣人;除了向黑衣人告解外,还有什么能安慰绝望的贞德呢?

向黑衣人告解是要奉献牺牲的,黑衣人要的祭礼是什么呢?贞德告解说:『我是假装看到神迹的、打仗是出于报复、绝望....是为了让人民师出有名;所以我是骄傲、固执、自私....(黑衣人强迫)而且是残酷的....』。是这样的一个牺牲,黑衣人想要的是对自我彻底否定的虚无生命。

五、修行主义的谬误

彻底剥夺贞德的黑衣人思想,乍看合理,事实上却充满了谬误与矛盾。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问题是『修行主义的谬误』,正时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要确认贞德是不是上帝的使者,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居然是在一个可笑的伪神圣仪式确认她是无瑕的处女。所以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曾经』想杀人;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心中有复仇的念头......

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人,期待改革不完美的社会之改革者是完美的个人,正是严重犯了『修行主义的谬误』。

早在圣经旧约时代便记载著,伟大的犹太国大卫王,不但是妓女喇合的后代,自己也是谋杀人夫抢掳人妻的淫棍;这种家谱甚至传到救世主耶稣基督,衪一样是妓女的后代;圣经一点也没有为了大卫的『圣』或耶稣的『圣』而避谈他们家世或人格的丑陋,这就表明了基督教信仰是一种反对修行主义的信仰。

在西方中古世纪的基督教系统曾经走向修行主义,结果就是希腊式圣俗二分二元论与基督教思想相混,而产生各种教会成为社会罪恶共犯的事实。宗教改革后,无论新教或旧教皆重新回到走入苦难世界的救赎思想,方使基督宗教能在世界各地成为社会改革动力的一份子。台湾民主改革、社会改革中的基督教长老教会系统,正是最好的说明。

正因为改革不完美社会的个人永远是不完美的,所以个人修行的偏差只需要制度的制衡而非唯一、永恒的判决。贞德爱不爱杀人是她与上帝的事,不能据此否定把英国人赶出法国的社会正义判断;贞德是否有幼年心理创伤也是她与上帝的事,更不足以否定她在战胜后对战俘自然流露的悲悯。贞德是谦卑的,只是要为一时的骄傲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骄傲的。贞德是利他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中仇恨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自私的。贞德是仁爱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理创痛而残酷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残酷的。人永远无法成圣,所以上帝看重罪人从失败中的悔改而非看重义人永远光荣的胜利,这才是以上帝之尊却自愿被钉死十字架的真正奥密。

而黑衣人不是如此,他根据贞德的『不完美』扩大成贞德整个人生使命都是有问题的:因为贞德杀过人,所以她就是残酷的;因为贞德心中有幼年仇恨,所以她的事业全都是自私的。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思想,那我们用什么立场来反对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呢?有那一个反对者敢说他纯洁无瑕、无可指摘、完全圣洁地够资格反抗希特勒呢?这样的思想从来都只能带出完全虚无主义式的社会实践观,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历史正是见证这种修行主义式的虚无现象之巨大危害。

六、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黑衣人的思想是不难反驳的,然而,设身处地放在贞德的立场: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再加上牢狱折磨与审判之累,如何能要求她不受到这种心灵苦刑的击溃?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任何小农民在该情况下没有不被击溃的。

那么问题来了:卢贝松这部电影中的黑衣人传达怎样的绝望信息?如果每个小农民死前都要受到这种心灵酷刑,谁能免于崩溃?那,是否意谓『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历史上的贞德与当时的教会系统刚好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当时的教会系统主张,人没有能力直接阅读圣经并亲近上帝,只有透过拥有独特能力的教会人士才能正确阅读。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这部电影,教会人士质疑贞德:上帝为什么不透过『学识渊博的我们』而直接对『你(这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讲话?

世界上所有价值系统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一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修行取向』,一种是『救赎取向』。『修行取向』认为,人类处在无法超越的低层次,使用透过种种修行方法才能提升到有价值的高层次,修行的方法可以是希腊哲学主张的『爱智』、禅宗主张的『参悟』或传统儒家主张的『知礼』。『救赎取向』认为,人类无法靠自身能力用心得到提升,只有透过超越存在的一位神或灵体的主动帮助才能提升到有有价值的高层次;这种取向以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为代表。当然了,救赎取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人皆想成为那位无限权力的神,所以二十世纪许多新兴宗教固然强调修行,但依其对教主无限制的崇拜献身看来,实是以教主为一神尊的救赎取向宗教,从而产生种种荒唐的社会问题。

或许卢贝松正视这些灵异崇拜背后的问题,促使他采取『修行取向』来诠释历史上的贞德事件;以修行角度,自然可以永远的质疑:『一定存在修行层次最高的不流血改革方法,所以流血就必然代表贞德的修行有问题。』,因此黑衣人出现,促使贞德赤裸裸面对自己的修行问题,而尝试全新的自我提升。

但是正如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修行取向采取最高标准要求个人提升,这就注定了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贞德无法扺御黑衣人的论辩,从而产生一个矛盾:『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到救恩』。黑衣人对贞德内心的理解不会多于一个心理学家挖掘内心深层意识的能力,假如审判贞德的教会人士里有一个心理学家,那么是否历史上的贞德事件就会全面改写?

所以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贞德事件是一个『救赎取向』的事件,冥冥中有一位大能者保护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免于种种智慧论辩的拆解力量,促使一个单纯朴实的小女孩可以对抗整个高知识高修行的教会系统。

透过卢贝松的全新诠释,心灵上的黑衣人赢回历史上教会人士失败的一仗。黑衣人不像教会人士为了权力利益的私心而审判,更由于他绝对的真知灼见看透贞德所有不能成圣的性格偏差,这样完全公正冷客观的思辩,使黑衣人为『修行取向』赢回胜利的一仗。但同时,却是表明了『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能得到救恩』,因为他们得不到免于价值拆解的力量,他们不可能面对黑衣人的心灵酷刑。

这样的诠释不再是历史上的贞德,而更像是卢贝松的自我追寻。处在二十世纪种种价值拆毁的力量,知识份子死于绝望自尽不再是新闻,以堕落颓废自处来无言反抗更是常态。价值的虚无感同样会产生价值的狂信,二十世纪新兴宗教充满高知识份子早己司空见惯。卢贝松的贞德正确的反抗了狂信,但同时却陷入彻底的虚无,这是否透露了卢贝松自己的心语?

七、走进电影意涵的心灵渴求

透过黑衣人事件的分析,更突显出卢贝松这部电影的心灵渴求。黑衣人出现前的电影内容,全数集中在黑衣人与贞德的对话中指向特殊意涵。做为一个受过马克斯主义洗礼的现代知识份子,卢贝松绝对不可能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这种知识贵族的思想;那么,走向修行取向而拆解掉小农民生存意义的黑衣人事件,便很明显是卢贝松自己心声的诠释了。

贞德死于绝望、无助、恐惧,是怎样的一种悲剧?是否卢贝松进行自述表白,承认他自己因为价值拆解而陷入无比的恐慌?还是透过贞德之死,嘲笑二十世纪宗教信徒的荒谬?还是一种极为凄冷地悲剧历史观,表明贞德的悲剧就是二十世纪知识份子的悲剧?不同的悲剧取向决定我们如何感同身受电影的意涵,重新询问我们自己的心灵渴求。

无疑的,至少卢贝松清楚表明,一但面对黑衣人,就得承担一个难以负荷的地狱──这是杜斯妥也夫斯基使用『大宗教裁判官』描述过的,二十世纪的卢贝松使用黑衣人以二十世纪的语言重新说出来。一但选择面对黑衣人,个人的一切都要追求绝对的真实,凡自己的任何缺失不加以赤裸裸的全面检讨皆是伪善的表现。在这种心灵的冒险如果走不下去,将是死于绝望与恐惧。愿意负荷这种地狱的勇者在二十世纪是处处皆有,只是尼采预言的超人仍未产生出来;贞德的火刑台上,是千千万万知识份子的写照。

存在完全不同的『救赎取向』,自知能力有限永远无法成圣的罪人躲在一个非理性的保护伞下,面对勇敢走进黑衣人的勇士,只能自惭能力与勇气的不足了。只是我们皆无法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因此留下空间给自知能力有限的人们是必要的,否则另一种消灭品质不良人种的希特勒思想就再生了。当然我们更会看到种种虚伪的意见领袖滥用『救赎取向』造成种种悲剧,正如我们也只能悲悯地看待勇敢走进黑衣人的悲剧;也许二十世纪的心灵正是面临这种修行与救赎的抉择,是期待自己成为尼乎式的超人?还是自觉自己不比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更真实?决定了是否承担黑衣人的选择。无论选择何者,我们都期待没有人出现在贞德的火刑台上,那真的是一个太大的悲剧。

圣女贞德范文篇3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然而由于理性科技无法满足心灵,这也是一个迷信的时代。理性使我们不相信前一代宗教信仰的荒谬,却导致需要信仰的心灵走向新的一种荒谬;二十世纪出现许多势力庞大的新兴宗教,比起旧时代的迷信一点都不为过,差别只是新兴宗教有更好的说词可以解释科学新事实;而随著科学新事实典范更新,新兴宗教也随著典范更新。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来,这都是一个足以称之为迷信的时代。

曾经有一度人们认为智力研究这种科学新事实是真理,便据以对智力通不过该测验的人们强制节育;现在人们崇尚发泄论的心理动力思想来支持自由精神,迟早有一天也得面对社会学习论的心理动力新证据之批判。不仅对于新兴宗教而言这是迷信的时代,面对把科学研究当成真理的主观选择,这一样是一个迷信的时代。人,终究是有限的、易误的。

在迷信的时代中,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并据此形成新兴教派团体衍生各式各样的社会事件。欧洲也不例外,在欧洲这种神圣人物常常走向撒但教信仰,可以非常天真无辜地把别人的头割下来进行崇拜仪式,这种现像想必让卢贝松对于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深恶痛绝。因此,拍出这么一篇不同以往的『圣女贞德』,直指贞德的神圣天启不过是幼年心理创伤导致的残酷、自私与好战。为了表现这样的剧情,卢贝松安排一个黑衣人与贞德对话;对话到最后,贞德终于洞察自己的神圣天启不过是自我欺骗,因而恐惧无助地死在火刑台上。

卢贝松对于迷信的时代之反扑,正是理性时代对迷信时代的反扑;然而卢贝松出动的理性时代大军『黑衣人』,却也是造成死于绝望恐惧的力量。这样的矛盾表现中,让我们对卢贝松的心灵感到扑朔迷离:如果真的胸怀黑衣人这样的一个地狱,如何能承受得住呢?难不成要跟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的二哥伊凡一样,使用卡拉马助夫承受低卑的力量来承受这一个地狱?相信卢贝松末来的电影必然会反映最后的答案──承受,则走向虚无;挣脱,则走向救赎。我只能说,在卢贝松在这电影中,固然突显出贞德式神圣天启的矛盾,却也突显出黑衣人拆毁价值时残酷的绝望力量。

二、心灵的酷刑甚于肉体的酷刑

在贞德受审判刑的过程,对比于肉体上的酷刑,卢贝松著力刻划出另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灵酷刑;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是彻底毁掉贞德『超越的思想空间』。

贞德被抓后自知难逃一死,对死亡产生各种幻想;虽然是幻想但却是一种超越的思想空间,试想我们人人如果对于死亡认定只有留下腐败的身驱,意谓著死后一切虚无,那么活著有何意义与追求的价值?为了消解死亡彻底的否定力量,如贞德般单纯的信仰者相信死亡不是只剩下腐烂,还有来世还有审判;这种超越的思想空间正是支持一个人活在现世值得努力进行非利己行为的主因。结果,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就是否定死亡的幻想,肯定腐烂是死亡后唯一剩下来的;这种完全缺乏超越向度的冷酷答案,立刻使贞德警觉到来者不善而问:『你是谁?』。

于是黑衣人进行第二步心灵酷刑,变化成贞德看过的上帝形像,用意是让贞德单纯的信仰中无法分辨她看到的是真是假。我们当知道,如果我们曾经有复杂的心路历程而接受某一套价值系统,那么我们不会轻易相信反例;但是如果我们是单纯的相信某价值,那么反例的出现马上就会动摇我们对该价值的信心。贞德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她是一个受过高深学术论辩的学者、信仰漫游过各种宗教最后定命自己在上帝身上,这种复杂而多变的信仰者将不会轻易受黑衣人变化的形像所迷惑,自然可以指斥黑衣人装神弄鬼。但是贞德不过是一个不识字的单纯农村少女,如何能面对这种假扮形像在思想上的冲击?于是贞德很自然的反应:『撒但,走开!』,意思就是『别动摇我的信仰!』。

心灵酷刑的第三步,黑衣人抓住贞德的『撒但』,质问她凭什么分辨善恶?『以上帝的伟大,他需要你当他的使者吗?』,受此苦恼折磨的贞德大喊:『那你要我怎么样?』,黑衣人说:『我是来释放你的。』于是黑衣人用力打她一巴掌,立刻剪接到狱卒打贞德一巴掌,贞德被卖给英国人并受到教会审判。

黑衣人的思辩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问题却发生在他谬用『圣俗二分』来曲解基督教上帝,自然导致贞德成为自以为义的假先知。自希腊思想以来,思想家常常习惯圣俗二分的观点:意谓著存在一个理想世界,人类限于污秽的肉体而无法提升到理想世界,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最后才能解脱出肉体世界到达理想世界。按此观点上帝既然是无限美好的存在,自然不需要贞德这种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弄脏他神圣的光彩。可惜的是基督教的上帝完全与此观念相反。基督教精神中,上帝为了拯救永远无法自力得救的原罪人类不惜亲自降卑成为有限有罪的人类,并且死在残酷羞辱的十字架上;这就意谓著上帝不需要人类伟大的自我超越,而是需要谦卑自觉有罪地悔改。在这样的上帝观下,上帝当然可以透过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来讲话,就如同衪也愿意自己降生成一个卑微的木匠。

我如果是贞德,我自然可以反击黑衣人:『正是上帝无限的慈爱,衪必不轻视任何小农民的卑微。』,可惜贞德只有单纯的信仰而无论辩的功力,被黑衣人轻易导向完全错误的思考方式从而对自己的信仰过程产生怀疑,这正是『心灵酷刑』导向的结果。

三、彻底否定信仰的恐惧

被教会与英国军人折磨的贞德,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第一次上审判台时她勇敢面对教会的质问,但是无法告解与畏惧火刑的无助感,使她奋力用手铐磨出一个十字架,恳切祷告求上帝的帮助。结果黑衣人又出现了,他先断定上帝不会来,然后再度质疑尊贵伟大的上帝怎么可能需要一个卑微的小农民帮衪做事;最后,质疑她看到的神迹都是她自己主观的解释。于是贞德流下眼泪,动摇了上帝传她讯息的信念,对于教会审判的任何质问皆拒绝回答。

黑衣人在此使用的心灵酷刑是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神迹的信仰固然非常容易走向狂信盲信与非理性,然而神迹的信仰意义不在于它的超自然效果,而是在于它意谓著与上帝的连结关系。也就是说,当贞德认定草地之剑是神迹时,重点在于透过一把可能是随便掉落的剑,贞德把自己的意志敞开与上帝相遇;剑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贞德愿不愿意根据某种事件而与上帝心灵相遇。所以圣经上耶稣呼召门徒从不使用夸张的神迹,而是一句话:『你跟随我吧!』;这种事件固然可以说凭话语使人相从也是一种神迹,但无宁说更确切表现出神迹使人心对上帝敞开的真正奥密。

完全只靠神迹而相信某种价值固然是错误,但是以否定神迹来否定某种价值一样是无法洞察人心的偏见。

黑衣人诱导贞德完全走向否定自我的思考方式,避谈她相信神迹后与上帝的连结关系,强调她相信的神迹是假的,是她自以为是的。如果贞德受过神学论辩训练自然可以轻易破解黑衣人的误导,可惜她只是一个平凡人,肉体上的折磨再加上黑衣人洗脑式的心灵苦刑压力,她否定了她相信的神迹,切断上帝与她的连结关系。因此她第一次在火刑台上面对压力时,连续呼唤:『上帝你在那?』。这个无助的呼唤没有上帝回应,贞德彻底怀疑她被弃绝;以她单纯的信仰只知道望弥撒与告解是重回上帝怀抱之路,造成她为了望弥撒与告解签字否定自己所见所闻,彻底否定了自己。

四、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

黑衣人的心灵酷刑尚不止于此。第一次火刑台之前,教会质问贞德是否杀过人,贞德回答没有;于是黑衣人再度使用逻辑陷阱使贞德陷入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中,这种绝望就是地狱;所以电影最后的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只有驱魔用的十字架矗立在她面前。

黑衣人的逻辑陷阱就是使用『圣俗二分』来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从而彻底否定贞德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黑衣人的第一步是指出贞德的确『曾经』杀人、『曾经』狂舞利剑只想杀人,贞德回辩说她有自卫的必要;黑衣人便聪明的承认那些被杀的人是罪有应得,这里利用了贞德信仰上的矛盾──爱世人爱和平却得透过战争,贞德自然不能承认有些人『该死』。受不了这种思想上的心灵酷刑的贞德大叫:『你为什么要伤害我?伤害我对你有什么乐趣?』,黑衣人冷笑说:『什么是乐趣?心中有把剑怎会有乐趣?』,这一点正是贞德心中的隐痛,于是贞德彻底崩溃绝望,跪下来求黑衣人『释放她』。黑衣人答应:贞德,你会得到释放的。于是,贞德第一次站在火刑台,亲手签字否定她与上帝的连结关系。

原来是这样的『释放』,黑衣人的释放是意谓著贞德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释放掉。大获全胜的黑衣人对贞德说:『你知道你签字否定上帝了吗?』,贞德恐慌说:『我只是想要望弥撒重新回到上帝怀抱....』;黑衣人继续冷笑:『你觉得上帝只是一个谎言!』,贞德大喊:『我要收回我的签字!.....』

心灵被彻底剥夺的贞德,甚至连肉体上的衣服都被剥夺;被设计重新穿男装的贞德失去一切安慰与保护,无人能倾听她;上帝己被黑衣人杀死了,真实的世界只剩下黑衣人;除了向黑衣人告解外,还有什么能安慰绝望的贞德呢?

向黑衣人告解是要奉献牺牲的,黑衣人要的祭礼是什么呢?贞德告解说:『我是假装看到神迹的、打仗是出于报复、绝望....是为了让人民师出有名;所以我是骄傲、固执、自私....(黑衣人强迫)而且是残酷的....』。是这样的一个牺牲,黑衣人想要的是对自我彻底否定的虚无生命。

五、修行主义的谬误

彻底剥夺贞德的黑衣人思想,乍看合理,事实上却充满了谬误与矛盾。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问题是『修行主义的谬误』,正时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要确认贞德是不是上帝的使者,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居然是在一个可笑的伪神圣仪式确认她是无瑕的处女。所以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曾经』想杀人;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心中有复仇的念头......

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人,期待改革不完美的社会之改革者是完美的个人,正是严重犯了『修行主义的谬误』。

早在圣经旧约时代便记载著,伟大的犹太国大卫王,不但是妓女喇合的后代,自己也是谋杀人夫抢掳人妻的淫棍;这种家谱甚至传到救世主耶稣基督,衪一样是妓女的后代;圣经一点也没有为了大卫的『圣』或耶稣的『圣』而避谈他们家世或人格的丑陋,这就表明了基督教信仰是一种反对修行主义的信仰。

在西方中古世纪的基督教系统曾经走向修行主义,结果就是希腊式圣俗二分二元论与基督教思想相混,而产生各种教会成为社会罪恶共犯的事实。宗教改革后,无论新教或旧教皆重新回到走入苦难世界的救赎思想,方使基督宗教能在世界各地成为社会改革动力的一份子。台湾民主改革、社会改革中的基督教长老教会系统,正是最好的说明。

正因为改革不完美社会的个人永远是不完美的,所以个人修行的偏差只需要制度的制衡而非唯一、永恒的判决。贞德爱不爱杀人是她与上帝的事,不能据此否定把英国人赶出法国的社会正义判断;贞德是否有幼年心理创伤也是她与上帝的事,更不足以否定她在战胜后对战俘自然流露的悲悯。贞德是谦卑的,只是要为一时的骄傲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骄傲的。贞德是利他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中仇恨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自私的。贞德是仁爱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理创痛而残酷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残酷的。人永远无法成圣,所以上帝看重罪人从失败中的悔改而非看重义人永远光荣的胜利,这才是以上帝之尊却自愿被钉死十字架的真正奥密。而黑衣人不是如此,他根据贞德的『不完美』扩大成贞德整个人生使命都是有问题的:因为贞德杀过人,所以她就是残酷的;因为贞德心中有幼年仇恨,所以她的事业全都是自私的。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思想,那我们用什么立场来反对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呢?有那一个反对者敢说他纯洁无瑕、无可指摘、完全圣洁地够资格反抗希特勒呢?这样的思想从来都只能带出完全虚无主义式的社会实践观,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历史正是见证这种修行主义式的虚无现象之巨大危害。

六、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黑衣人的思想是不难反驳的,然而,设身处地放在贞德的立场: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再加上牢狱折磨与审判之累,如何能要求她不受到这种心灵苦刑的击溃?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任何小农民在该情况下没有不被击溃的。

那么问题来了:卢贝松这部电影中的黑衣人传达怎样的绝望信息?如果每个小农民死前都要受到这种心灵酷刑,谁能免于崩溃?那,是否意谓『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历史上的贞德与当时的教会系统刚好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当时的教会系统主张,人没有能力直接阅读圣经并亲近上帝,只有透过拥有独特能力的教会人士才能正确阅读。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这部电影,教会人士质疑贞德:上帝为什么不透过『学识渊博的我们』而直接对『你(这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讲话?

世界上所有价值系统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一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修行取向』,一种是『救赎取向』。『修行取向』认为,人类处在无法超越的低层次,使用透过种种修行方法才能提升到有价值的高层次,修行的方法可以是希腊哲学主张的『爱智』、禅宗主张的『参悟』或传统儒家主张的『知礼』。『救赎取向』认为,人类无法靠自身能力用心得到提升,只有透过超越存在的一位神或灵体的主动帮助才能提升到有有价值的高层次;这种取向以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为代表。当然了,救赎取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人皆想成为那位无限权力的神,所以二十世纪许多新兴宗教固然强调修行,但依其对教主无限制的崇拜献身看来,实是以教主为一神尊的救赎取向宗教,从而产生种种荒唐的社会问题。

或许卢贝松正视这些灵异崇拜背后的问题,促使他采取『修行取向』来诠释历史上的贞德事件;以修行角度,自然可以永远的质疑:『一定存在修行层次最高的不流血改革方法,所以流血就必然代表贞德的修行有问题。』,因此黑衣人出现,促使贞德赤裸裸面对自己的修行问题,而尝试全新的自我提升。

但是正如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修行取向采取最高标准要求个人提升,这就注定了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贞德无法扺御黑衣人的论辩,从而产生一个矛盾:『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到救恩』。黑衣人对贞德内心的理解不会多于一个心理学家挖掘内心深层意识的能力,假如审判贞德的教会人士里有一个心理学家,那么是否历史上的贞德事件就会全面改写?

所以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贞德事件是一个『救赎取向』的事件,冥冥中有一位大能者保护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免于种种智慧论辩的拆解力量,促使一个单纯朴实的小女孩可以对抗整个高知识高修行的教会系统。

透过卢贝松的全新诠释,心灵上的黑衣人赢回历史上教会人士失败的一仗。黑衣人不像教会人士为了权力利益的私心而审判,更由于他绝对的真知灼见看透贞德所有不能成圣的性格偏差,这样完全公正冷客观的思辩,使黑衣人为『修行取向』赢回胜利的一仗。但同时,却是表明了『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能得到救恩』,因为他们得不到免于价值拆解的力量,他们不可能面对黑衣人的心灵酷刑。

这样的诠释不再是历史上的贞德,而更像是卢贝松的自我追寻。处在二十世纪种种价值拆毁的力量,知识份子死于绝望自尽不再是新闻,以堕落颓废自处来无言反抗更是常态。价值的虚无感同样会产生价值的狂信,二十世纪新兴宗教充满高知识份子早己司空见惯。卢贝松的贞德正确的反抗了狂信,但同时却陷入彻底的虚无,这是否透露了卢贝松自己的心语?

七、走进电影意涵的心灵渴求

透过黑衣人事件的分析,更突显出卢贝松这部电影的心灵渴求。黑衣人出现前的电影内容,全数集中在黑衣人与贞德的对话中指向特殊意涵。做为一个受过马克斯主义洗礼的现代知识份子,卢贝松绝对不可能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这种知识贵族的思想;那么,走向修行取向而拆解掉小农民生存意义的黑衣人事件,便很明显是卢贝松自己心声的诠释了。

贞德死于绝望、无助、恐惧,是怎样的一种悲剧?是否卢贝松进行自述表白,承认他自己因为价值拆解而陷入无比的恐慌?还是透过贞德之死,嘲笑二十世纪宗教信徒的荒谬?还是一种极为凄冷地悲剧历史观,表明贞德的悲剧就是二十世纪知识份子的悲剧?不同的悲剧取向决定我们如何感同身受电影的意涵,重新询问我们自己的心灵渴求。

无疑的,至少卢贝松清楚表明,一但面对黑衣人,就得承担一个难以负荷的地狱──这是杜斯妥也夫斯基使用『大宗教裁判官』描述过的,二十世纪的卢贝松使用黑衣人以二十世纪的语言重新说出来。一但选择面对黑衣人,个人的一切都要追求绝对的真实,凡自己的任何缺失不加以赤裸裸的全面检讨皆是伪善的表现。在这种心灵的冒险如果走不下去,将是死于绝望与恐惧。愿意负荷这种地狱的勇者在二十世纪是处处皆有,只是尼采预言的超人仍未产生出来;贞德的火刑台上,是千千万万知识份子的写照。

存在完全不同的『救赎取向』,自知能力有限永远无法成圣的罪人躲在一个非理性的保护伞下,面对勇敢走进黑衣人的勇士,只能自惭能力与勇气的不足了。只是我们皆无法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因此留下空间给自知能力有限的人们是必要的,否则另一种消灭品质不良人种的希特勒思想就再生了。当然我们更会看到种种虚伪的意见领袖滥用『救赎取向』造成种种悲剧,正如我们也只能悲悯地看待勇敢走进黑衣人的悲剧;也许二十世纪的心灵正是面临这种修行与救赎的抉择,是期待自己成为尼乎式的超人?还是自觉自己不比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更真实?决定了是否承担黑衣人的选择。无论选择何者,我们都期待没有人出现在贞德的火刑台上,那真的是一个太大的悲剧。

圣女贞德范文篇4

时间:2003-11-1作者:苏友瑞

一、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也是一个迷信的时代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然而由于理性科技无法满足心灵,这也是一个迷信的时代。理性使我们不相信前一代宗教信仰的荒谬,却导致需要信仰的心灵走向新的一种荒谬;二十世纪出现许多势力庞大的新兴宗教,比起旧时代的迷信一点都不为过,差别只是新兴宗教有更好的说词可以解释科学新事实;而随著科学新事实典范更新,新兴宗教也随著典范更新。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来,这都是一个足以称之为迷信的时代。

曾经有一度人们认为智力研究这种科学新事实是真理,便据以对智力通不过该测验的人们强制节育;现在人们崇尚发泄论的心理动力思想来支持自由精神,迟早有一天也得面对社会学习论的心理动力新证据之批判。不仅对于新兴宗教而言这是迷信的时代,面对把科学研究当成真理的主观选择,这一样是一个迷信的时代。人,终究是有限的、易误的。

在迷信的时代中,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并据此形成新兴教派团体衍生各式各样的社会事件。欧洲也不例外,在欧洲这种神圣人物常常走向撒但教信仰,可以非常天真无辜地把别人的头割下来进行崇拜仪式,这种现像想必让卢贝松对于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深恶痛绝。因此,拍出这么一篇不同以往的『圣女贞德』,直指贞德的神圣天启不过是幼年心理创伤导致的残酷、自私与好战。为了表现这样的剧情,卢贝松安排一个黑衣人与贞德对话;对话到最后,贞德终于洞察自己的神圣天启不过是自我欺骗,因而恐惧无助地死在火刑台上。

卢贝松对于迷信的时代之反扑,正是理性时代对迷信时代的反扑;然而卢贝松出动的理性时代大军『黑衣人』,却也是造成死于绝望恐惧的力量。这样的矛盾表现中,让我们对卢贝松的心灵感到扑朔迷离:如果真的胸怀黑衣人这样的一个地狱,如何能承受得住呢?难不成要跟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的二哥伊凡一样,使用卡拉马助夫承受低卑的力量来承受这一个地狱?相信卢贝松末来的电影必然会反映最后的答案──承受,则走向虚无;挣脱,则走向救赎。我只能说,在卢贝松在这电影中,固然突显出贞德式神圣天启的矛盾,却也突显出黑衣人拆毁价值时残酷的绝望力量。

二、心灵的酷刑甚于肉体的酷刑

在贞德受审判刑的过程,对比于肉体上的酷刑,卢贝松著力刻划出另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灵酷刑;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是彻底毁掉贞德『超越的思想空间』。

贞德被抓后自知难逃一死,对死亡产生各种幻想;虽然是幻想但却是一种超越的思想空间,试想我们人人如果对于死亡认定只有留下腐败的身驱,意谓著死后一切虚无,那么活著有何意义与追求的价值?为了消解死亡彻底的否定力量,如贞德般单纯的信仰者相信死亡不是只剩下腐烂,还有来世还有审判;这种超越的思想空间正是支持一个人活在现世值得努力进行非利己行为的主因。结果,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就是否定死亡的幻想,肯定腐烂是死亡后唯一剩下来的;这种完全缺乏超越向度的冷酷答案,立刻使贞德警觉到来者不善而问:『你是谁?』。

于是黑衣人进行第二步心灵酷刑,变化成贞德看过的上帝形像,用意是让贞德单纯的信仰中无法分辨她看到的是真是假。我们当知道,如果我们曾经有复杂的心路历程而接受某一套价值系统,那么我们不会轻易相信反例;但是如果我们是单纯的相信某价值,那么反例的出现马上就会动摇我们对该价值的信心。贞德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她是一个受过高深学术论辩的学者、信仰漫游过各种宗教最后定命自己在上帝身上,这种复杂而多变的信仰者将不会轻易受黑衣人变化的形像所迷惑,自然可以指斥黑衣人装神弄鬼。但是贞德不过是一个不识字的单纯农村少女,如何能面对这种假扮形像在思想上的冲击?于是贞德很自然的反应:『撒但,走开!』,意思就是『别动摇我的信仰!』。

心灵酷刑的第三步,黑衣人抓住贞德的『撒但』,质问她凭什么分辨善恶?『以上帝的伟大,他需要你当他的使者吗?』,受此苦恼折磨的贞德大喊:『那你要我怎么样?』,黑衣人说:『我是来释放你的。』于是黑衣人用力打她一巴掌,立刻剪接到狱卒打贞德一巴掌,贞德被卖给英国人并受到教会审判。

黑衣人的思辩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问题却发生在他谬用『圣俗二分』来曲解基督教上帝,自然导致贞德成为自以为义的假先知。自希腊思想以来,思想家常常习惯圣俗二分的观点:意谓著存在一个理想世界,人类限于污秽的肉体而无法提升到理想世界,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最后才能解脱出肉体世界到达理想世界。按此观点上帝既然是无限美好的存在,自然不需要贞德这种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弄脏他神圣的光彩。可惜的是基督教的上帝完全与此观念相反。基督教精神中,上帝为了拯救永远无法自力得救的原罪人类不惜亲自降卑成为有限有罪的人类,并且死在残酷羞辱的十字架上;这就意谓著上帝不需要人类伟大的自我超越,而是需要谦卑自觉有罪地悔改。在这样的上帝观下,上帝当然可以透过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来讲话,就如同衪也愿意自己降生成一个卑微的木匠。

我如果是贞德,我自然可以反击黑衣人:『正是上帝无限的慈爱,衪必不轻视任何小农民的卑微。』,可惜贞德只有单纯的信仰而无论辩的功力,被黑衣人轻易导向完全错误的思考方式从而对自己的信仰过程产生怀疑,这正是『心灵酷刑』导向的结果。

三、彻底否定信仰的恐惧

被教会与英国军人折磨的贞德,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第一次上审判台时她勇敢面对教会的质问,但是无法告解与畏惧火刑的无助感,使她奋力用手铐磨出一个十字架,恳切祷告求上帝的帮助。结果黑衣人又出现了,他先断定上帝不会来,然后再度质疑尊贵伟大的上帝怎么可能需要一个卑微的小农民帮衪做事;最后,质疑她看到的神迹都是她自己主观的解释。于是贞德流下眼泪,动摇了上帝传她讯息的信念,对于教会审判的任何质问皆拒绝回答。

黑衣人在此使用的心灵酷刑是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神迹的信仰固然非常容易走向狂信盲信与非理性,然而神迹的信仰意义不在于它的超自然效果,而是在于它意谓著与上帝的连结关系。也就是说,当贞德认定草地之剑是神迹时,重点在于透过一把可能是随便掉落的剑,贞德把自己的意志敞开与上帝相遇;剑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贞德愿不愿意根据某种事件而与上帝心灵相遇。所以圣经上耶稣呼召门徒从不使用夸张的神迹,而是一句话:『你跟随我吧!』;这种事件固然可以说凭话语使人相从也是一种神迹,但无宁说更确切表现出神迹使人心对上帝敞开的真正奥密。

完全只靠神迹而相信某种价值固然是错误,但是以否定神迹来否定某种价值一样是无法洞察人心的偏见。

黑衣人诱导贞德完全走向否定自我的思考方式,避谈她相信神迹后与上帝的连结关系,强调她相信的神迹是假的,是她自以为是的。如果贞德受过神学论辩训练自然可以轻易破解黑衣人的误导,可惜她只是一个平凡人,肉体上的折磨再加上黑衣人洗脑式的心灵苦刑压力,她否定了她相信的神迹,切断上帝与她的连结关系。因此她第一次在火刑台上面对压力时,连续呼唤:『上帝你在那?』。这个无助的呼唤没有上帝回应,贞德彻底怀疑她被弃绝;以她单纯的信仰只知道望弥撒与告解是重回上帝怀抱之路,造成她为了望弥撒与告解签字否定自己所见所闻,彻底否定了自己。

四、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

黑衣人的心灵酷刑尚不止于此。第一次火刑台之前,教会质问贞德是否杀过人,贞德回答没有;于是黑衣人再度使用逻辑陷阱使贞德陷入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中,这种绝望就是地狱;所以电影最后的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只有驱魔用的十字架矗立在她面前。

黑衣人的逻辑陷阱就是使用『圣俗二分』来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从而彻底否定贞德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黑衣人的第一步是指出贞德的确『曾经』杀人、『曾经』狂舞利剑只想杀人,贞德回辩说她有自卫的必要;黑衣人便聪明的承认那些被杀的人是罪有应得,这里利用了贞德信仰上的矛盾──爱世人爱和平却得透过战争,贞德自然不能承认有些人『该死』。受不了这种思想上的心灵酷刑的贞德大叫:『你为什么要伤害我?伤害我对你有什么乐趣?』,黑衣人冷笑说:『什么是乐趣?心中有把剑怎会有乐趣?』,这一点正是贞德心中的隐痛,于是贞德彻底崩溃绝望,跪下来求黑衣人『释放她』。黑衣人答应:贞德,你会得到释放的。于是,贞德第一次站在火刑台,亲手签字否定她与上帝的连结关系。

原来是这样的『释放』,黑衣人的释放是意谓著贞德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释放掉。大获全胜的黑衣人对贞德说:『你知道你签字否定上帝了吗?』,贞德恐慌说:『我只是想要望弥撒重新回到上帝怀抱....』;黑衣人继续冷笑:『你觉得上帝只是一个谎言!』,贞德大喊:『我要收回我的签字!.....』

心灵被彻底剥夺的贞德,甚至连肉体上的衣服都被剥夺;被设计重新穿男装的贞德失去一切安慰与保护,无人能倾听她;上帝己被黑衣人杀死了,真实的世界只剩下黑衣人;除了向黑衣人告解外,还有什么能安慰绝望的贞德呢?

向黑衣人告解是要奉献牺牲的,黑衣人要的祭礼是什么呢?贞德告解说:『我是假装看到神迹的、打仗是出于报复、绝望....是为了让人民师出有名;所以我是骄傲、固执、自私....(黑衣人强迫)而且是残酷的....』。是这样的一个牺牲,黑衣人想要的是对自我彻底否定的虚无生命。

五、修行主义的谬误

彻底剥夺贞德的黑衣人思想,乍看合理,事实上却充满了谬误与矛盾。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问题是『修行主义的谬误』,正时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要确认贞德是不是上帝的使者,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居然是在一个可笑的伪神圣仪式确认她是无瑕的处女。所以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曾经』想杀人;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心中有复仇的念头......

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人,期待改革不完美的社会之改革者是完美的个人,正是严重犯了『修行主义的谬误』。

早在圣经旧约时代便记载著,伟大的犹太国大卫王,不但是妓女喇合的后代,自己也是谋杀人夫抢掳人妻的淫棍;这种家谱甚至传到救世主耶稣基督,衪一样是妓女的后代;圣经一点也没有为了大卫的『圣』或耶稣的『圣』而避谈他们家世或人格的丑陋,这就表明了基督教信仰是一种反对修行主义的信仰。

在西方中古世纪的基督教系统曾经走向修行主义,结果就是希腊式圣俗二分二元论与基督教思想相混,而产生各种教会成为社会罪恶共犯的事实。宗教改革后,无论新教或旧教皆重新回到走入苦难世界的救赎思想,方使基督宗教能在世界各地成为社会改革动力的一份子。台湾民主改革、社会改革中的基督教长老教会系统,正是最好的说明。

正因为改革不完美社会的个人永远是不完美的,所以个人修行的偏差只需要制度的制衡而非唯一、永恒的判决。贞德爱不爱杀人是她与上帝的事,不能据此否定把英国人赶出法国的社会正义判断;贞德是否有幼年心理创伤也是她与上帝的事,更不足以否定她在战胜后对战俘自然流露的悲悯。贞德是谦卑的,只是要为一时的骄傲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骄傲的。贞德是利他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中仇恨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自私的。贞德是仁爱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理创痛而残酷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残酷的。人永远无法成圣,所以上帝看重罪人从失败中的悔改而非看重义人永远光荣的胜利,这才是以上帝之尊却自愿被钉死十字架的真正奥密。

而黑衣人不是如此,他根据贞德的『不完美』扩大成贞德整个人生使命都是有问题的:因为贞德杀过人,所以她就是残酷的;因为贞德心中有幼年仇恨,所以她的事业全都是自私的。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思想,那我们用什么立场来反对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呢?有那一个反对者敢说他纯洁无瑕、无可指摘、完全圣洁地够资格反抗希特勒呢?这样的思想从来都只能带出完全虚无主义式的社会实践观,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历史正是见证这种修行主义式的虚无现象之巨大危害。

六、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黑衣人的思想是不难反驳的,然而,设身处地放在贞德的立场: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再加上牢狱折磨与审判之累,如何能要求她不受到这种心灵苦刑的击溃?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任何小农民在该情况下没有不被击溃的。

那么问题来了:卢贝松这部电影中的黑衣人传达怎样的绝望信息?如果每个小农民死前都要受到这种心灵酷刑,谁能免于崩溃?那,是否意谓『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历史上的贞德与当时的教会系统刚好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当时的教会系统主张,人没有能力直接阅读圣经并亲近上帝,只有透过拥有独特能力的教会人士才能正确阅读。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这部电影,教会人士质疑贞德:上帝为什么不透过『学识渊博的我们』而直接对『你(这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讲话?

世界上所有价值系统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一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修行取向』,一种是『救赎取向』。『修行取向』认为,人类处在无法超越的低层次,使用透过种种修行方法才能提升到有价值的高层次,修行的方法可以是希腊哲学主张的『爱智』、禅宗主张的『参悟』或传统儒家主张的『知礼』。『救赎取向』认为,人类无法靠自身能力用心得到提升,只有透过超越存在的一位神或灵体的主动帮助才能提升到有有价值的高层次;这种取向以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为代表。当然了,救赎取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人皆想成为那位无限权力的神,所以二十世纪许多新兴宗教固然强调修行,但依其对教主无限制的崇拜献身看来,实是以教主为一神尊的救赎取向宗教,从而产生种种荒唐的社会问题。

或许卢贝松正视这些灵异崇拜背后的问题,促使他采取『修行取向』来诠释历史上的贞德事件;以修行角度,自然可以永远的质疑:『一定存在修行层次最高的不流血改革方法,所以流血就必然代表贞德的修行有问题。』,因此黑衣人出现,促使贞德赤裸裸面对自己的修行问题,而尝试全新的自我提升。

但是正如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修行取向采取最高标准要求个人提升,这就注定了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贞德无法扺御黑衣人的论辩,从而产生一个矛盾:『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到救恩』。黑衣人对贞德内心的理解不会多于一个心理学家挖掘内心深层意识的能力,假如审判贞德的教会人士里有一个心理学家,那么是否历史上的贞德事件就会全面改写?

所以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贞德事件是一个『救赎取向』的事件,冥冥中有一位大能者保护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免于种种智慧论辩的拆解力量,促使一个单纯朴实的小女孩可以对抗整个高知识高修行的教会系统。

透过卢贝松的全新诠释,心灵上的黑衣人赢回历史上教会人士失败的一仗。黑衣人不像教会人士为了权力利益的私心而审判,更由于他绝对的真知灼见看透贞德所有不能成圣的性格偏差,这样完全公正冷客观的思辩,使黑衣人为『修行取向』赢回胜利的一仗。但同时,却是表明了『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能得到救恩』,因为他们得不到免于价值拆解的力量,他们不可能面对黑衣人的心灵酷刑。

这样的诠释不再是历史上的贞德,而更像是卢贝松的自我追寻。处在二十世纪种种价值拆毁的力量,知识份子死于绝望自尽不再是新闻,以堕落颓废自处来无言反抗更是常态。价值的虚无感同样会产生价值的狂信,二十世纪新兴宗教充满高知识份子早己司空见惯。卢贝松的贞德正确的反抗了狂信,但同时却陷入彻底的虚无,这是否透露了卢贝松自己的心语?

七、走进电影意涵的心灵渴求

透过黑衣人事件的分析,更突显出卢贝松这部电影的心灵渴求。黑衣人出现前的电影内容,全数集中在黑衣人与贞德的对话中指向特殊意涵。做为一个受过马克斯主义洗礼的现代知识份子,卢贝松绝对不可能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这种知识贵族的思想;那么,走向修行取向而拆解掉小农民生存意义的黑衣人事件,便很明显是卢贝松自己心声的诠释了。

贞德死于绝望、无助、恐惧,是怎样的一种悲剧?是否卢贝松进行自述表白,承认他自己因为价值拆解而陷入无比的恐慌?还是透过贞德之死,嘲笑二十世纪宗教信徒的荒谬?还是一种极为凄冷地悲剧历史观,表明贞德的悲剧就是二十世纪知识份子的悲剧?不同的悲剧取向决定我们如何感同身受电影的意涵,重新询问我们自己的心灵渴求。

无疑的,至少卢贝松清楚表明,一但面对黑衣人,就得承担一个难以负荷的地狱──这是杜斯妥也夫斯基使用『大宗教裁判官』描述过的,二十世纪的卢贝松使用黑衣人以二十世纪的语言重新说出来。一但选择面对黑衣人,个人的一切都要追求绝对的真实,凡自己的任何缺失不加以赤裸裸的全面检讨皆是伪善的表现。在这种心灵的冒险如果走不下去,将是死于绝望与恐惧。愿意负荷这种地狱的勇者在二十世纪是处处皆有,只是尼采预言的超人仍未产生出来;贞德的火刑台上,是千千万万知识份子的写照。

存在完全不同的『救赎取向』,自知能力有限永远无法成圣的罪人躲在一个非理性的保护伞下,面对勇敢走进黑衣人的勇士,只能自惭能力与勇气的不足了。只是我们皆无法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因此留下空间给自知能力有限的人们是必要的,否则另一种消灭品质不良人种的希特勒思想就再生了。当然我们更会看到种种虚伪的意见领袖滥用『救赎取向』造成种种悲剧,正如我们也只能悲悯地看待勇敢走进黑衣人的悲剧;也许二十世纪的心灵正是面临这种修行与救赎的抉择,是期待自己成为尼乎式的超人?还是自觉自己不比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更真实?决定了是否承担黑衣人的选择。无论选择何者,我们都期待没有人出现在贞德的火刑台上,那真的是一个太大的悲剧。“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圣女贞德范文篇5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然而由于理性科技无法满足心灵,这也是一个迷信的时代。理性使我们不相信前一代宗教信仰的荒谬,却导致需要信仰的心灵走向新的一种荒谬;二十世纪出现许多势力庞大的新兴宗教,比起旧时代的迷信一点都不为过,差别只是新兴宗教有更好的说词可以解释科学新事实;而随著科学新事实典范更新,新兴宗教也随著典范更新。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来,这都是一个足以称之为迷信的时代。

曾经有一度人们认为智力研究这种科学新事实是真理,便据以对智力通不过该测验的人们强制节育;现在人们崇尚发泄论的心理动力思想来支持自由精神,迟早有一天也得面对社会学习论的心理动力新证据之批判。不仅对于新兴宗教而言这是迷信的时代,面对把科学研究当成真理的主观选择,这一样是一个迷信的时代。人,终究是有限的、易误的。

在迷信的时代中,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并据此形成新兴教派团体衍生各式各样的社会事件。欧洲也不例外,在欧洲这种神圣人物常常走向撒但教信仰,可以非常天真无辜地把别人的头割下来进行崇拜仪式,这种现像想必让卢贝松对于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深恶痛绝。因此,拍出这么一篇不同以往的『圣女贞德』,直指贞德的神圣天启不过是幼年心理创伤导致的残酷、自私与好战。为了表现这样的剧情,卢贝松安排一个黑衣人与贞德对话;对话到最后,贞德终于洞察自己的神圣天启不过是自我欺骗,因而恐惧无助地死在火刑台上。

卢贝松对于迷信的时代之反扑,正是理性时代对迷信时代的反扑;然而卢贝松出动的理性时代大军『黑衣人』,却也是造成死于绝望恐惧的力量。这样的矛盾表现中,让我们对卢贝松的心灵感到扑朔迷离:如果真的胸怀黑衣人这样的一个地狱,如何能承受得住呢?难不成要跟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的二哥伊凡一样,使用卡拉马助夫承受低卑的力量来承受这一个地狱?相信卢贝松末来的电影必然会反映最后的答案──承受,则走向虚无;挣脱,则走向救赎。我只能说,在卢贝松在这电影中,固然突显出贞德式神圣天启的矛盾,却也突显出黑衣人拆毁价值时残酷的绝望力量。

二、心灵的酷刑甚于肉体的酷刑

在贞德受审判刑的过程,对比于肉体上的酷刑,卢贝松著力刻划出另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灵酷刑;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是彻底毁掉贞德『超越的思想空间』。

贞德被抓后自知难逃一死,对死亡产生各种幻想;虽然是幻想但却是一种超越的思想空间,试想我们人人如果对于死亡认定只有留下腐败的身驱,意谓著死后一切虚无,那么活著有何意义与追求的价值?为了消解死亡彻底的否定力量,如贞德般单纯的信仰者相信死亡不是只剩下腐烂,还有来世还有审判;这种超越的思想空间正是支持一个人活在现世值得努力进行非利己行为的主因。结果,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就是否定死亡的幻想,肯定腐烂是死亡后唯一剩下来的;这种完全缺乏超越向度的冷酷答案,立刻使贞德警觉到来者不善而问:『你是谁?』。

于是黑衣人进行第二步心灵酷刑,变化成贞德看过的上帝形像,用意是让贞德单纯的信仰中无法分辨她看到的是真是假。我们当知道,如果我们曾经有复杂的心路历程而接受某一套价值系统,那么我们不会轻易相信反例;但是如果我们是单纯的相信某价值,那么反例的出现马上就会动摇我们对该价值的信心。贞德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她是一个受过高深学术论辩的学者、信仰漫游过各种宗教最后定命自己在上帝身上,这种复杂而多变的信仰者将不会轻易受黑衣人变化的形像所迷惑,自然可以指斥黑衣人装神弄鬼。但是贞德不过是一个不识字的单纯农村少女,如何能面对这种假扮形像在思想上的冲击?于是贞德很自然的反应:『撒但,走开!』,意思就是『别动摇我的信仰!』。

心灵酷刑的第三步,黑衣人抓住贞德的『撒但』,质问她凭什么分辨善恶?『以上帝的伟大,他需要你当他的使者吗?』,受此苦恼折磨的贞德大喊:『那你要我怎么样?』,黑衣人说:『我是来释放你的。』于是黑衣人用力打她一巴掌,立刻剪接到狱卒打贞德一巴掌,贞德被卖给英国人并受到教会审判。

黑衣人的思辩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问题却发生在他谬用『圣俗二分』来曲解基督教上帝,自然导致贞德成为自以为义的假先知。自希腊思想以来,思想家常常习惯圣俗二分的观点:意谓著存在一个理想世界,人类限于污秽的肉体而无法提升到理想世界,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最后才能解脱出肉体世界到达理想世界。按此观点上帝既然是无限美好的存在,自然不需要贞德这种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弄脏他神圣的光彩。可惜的是基督教的上帝完全与此观念相反。基督教精神中,上帝为了拯救永远无法自力得救的原罪人类不惜亲自降卑成为有限有罪的人类,并且死在残酷羞辱的十字架上;这就意谓著上帝不需要人类伟大的自我超越,而是需要谦卑自觉有罪地悔改。在这样的上帝观下,上帝当然可以透过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来讲话,就如同衪也愿意自己降生成一个卑微的木匠。

我如果是贞德,我自然可以反击黑衣人:『正是上帝无限的慈爱,衪必不轻视任何小农民的卑微。』,可惜贞德只有单纯的信仰而无论辩的功力,被黑衣人轻易导向完全错误的思考方式从而对自己的信仰过程产生怀疑,这正是『心灵酷刑』导向的结果。

三、彻底否定信仰的恐惧

被教会与英国军人折磨的贞德,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第一次上审判台时她勇敢面对教会的质问,但是无法告解与畏惧火刑的无助感,使她奋力用手铐磨出一个十字架,恳切祷告求上帝的帮助。结果黑衣人又出现了,他先断定上帝不会来,然后再度质疑尊贵伟大的上帝怎么可能需要一个卑微的小农民帮衪做事;最后,质疑她看到的神迹都是她自己主观的解释。于是贞德流下眼泪,动摇了上帝传她讯息的信念,对于教会审判的任何质问皆拒绝回答。

黑衣人在此使用的心灵酷刑是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神迹的信仰固然非常容易走向狂信盲信与非理性,然而神迹的信仰意义不在于它的超自然效果,而是在于它意谓著与上帝的连结关系。也就是说,当贞德认定草地之剑是神迹时,重点在于透过一把可能是随便掉落的剑,贞德把自己的意志敞开与上帝相遇;剑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贞德愿不愿意根据某种事件而与上帝心灵相遇。所以圣经上耶稣呼召门徒从不使用夸张的神迹,而是一句话:『你跟随我吧!』;这种事件固然可以说凭话语使人相从也是一种神迹,但无宁说更确切表现出神迹使人心对上帝敞开的真正奥密。

完全只靠神迹而相信某种价值固然是错误,但是以否定神迹来否定某种价值一样是无法洞察人心的偏见。

黑衣人诱导贞德完全走向否定自我的思考方式,避谈她相信神迹后与上帝的连结关系,强调她相信的神迹是假的,是她自以为是的。如果贞德受过神学论辩训练自然可以轻易破解黑衣人的误导,可惜她只是一个平凡人,肉体上的折磨再加上黑衣人洗脑式的心灵苦刑压力,她否定了她相信的神迹,切断上帝与她的连结关系。因此她第一次在火刑台上面对压力时,连续呼唤:『上帝你在那?』。这个无助的呼唤没有上帝回应,贞德彻底怀疑她被弃绝;以她单纯的信仰只知道望弥撒与告解是重回上帝怀抱之路,造成她为了望弥撒与告解签字否定自己所见所闻,彻底否定了自己。

四、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

黑衣人的心灵酷刑尚不止于此。第一次火刑台之前,教会质问贞德是否杀过人,贞德回答没有;于是黑衣人再度使用逻辑陷阱使贞德陷入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中,这种绝望就是地狱;所以电影最后的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只有驱魔用的十字架矗立在她面前。

黑衣人的逻辑陷阱就是使用『圣俗二分』来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从而彻底否定贞德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黑衣人的第一步是指出贞德的确『曾经』杀人、『曾经』狂舞利剑只想杀人,贞德回辩说她有自卫的必要;黑衣人便聪明的承认那些被杀的人是罪有应得,这里利用了贞德信仰上的矛盾──爱世人爱和平却得透过战争,贞德自然不能承认有些人『该死』。受不了这种思想上的心灵酷刑的贞德大叫:『你为什么要伤害我?伤害我对你有什么乐趣?』,黑衣人冷笑说:『什么是乐趣?心中有把剑怎会有乐趣?』,这一点正是贞德心中的隐痛,于是贞德彻底崩溃绝望,跪下来求黑衣人『释放她』。黑衣人答应:贞德,你会得到释放的。于是,贞德第一次站在火刑台,亲手签字否定她与上帝的连结关系。

原来是这样的『释放』,黑衣人的释放是意谓著贞德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释放掉。大获全胜的黑衣人对贞德说:『你知道你签字否定上帝了吗?』,贞德恐慌说:『我只是想要望弥撒重新回到上帝怀抱....』;黑衣人继续冷笑:『你觉得上帝只是一个谎言!』,贞德大喊:『我要收回我的签字!.....』

心灵被彻底剥夺的贞德,甚至连肉体上的衣服都被剥夺;被设计重新穿男装的贞德失去一切安慰与保护,无人能倾听她;上帝己被黑衣人杀死了,真实的世界只剩下黑衣人;除了向黑衣人告解外,还有什么能安慰绝望的贞德呢?

向黑衣人告解是要奉献牺牲的,黑衣人要的祭礼是什么呢?贞德告解说:『我是假装看到神迹的、打仗是出于报复、绝望....是为了让人民师出有名;所以我是骄傲、固执、自私....(黑衣人强迫)而且是残酷的....』。是这样的一个牺牲,黑衣人想要的是对自我彻底否定的虚无生命。

五、修行主义的谬误

彻底剥夺贞德的黑衣人思想,乍看合理,事实上却充满了谬误与矛盾。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问题是『修行主义的谬误』,正时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要确认贞德是不是上帝的使者,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居然是在一个可笑的伪神圣仪式确认她是无瑕的处女。所以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曾经』想杀人;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心中有复仇的念头......

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人,期待改革不完美的社会之改革者是完美的个人,正是严重犯了『修行主义的谬误』。

早在圣经旧约时代便记载著,伟大的犹太国大卫王,不但是妓女喇合的后代,自己也是谋杀人夫抢掳人妻的淫棍;这种家谱甚至传到救世主耶稣基督,衪一样是妓女的后代;圣经一点也没有为了大卫的『圣』或耶稣的『圣』而避谈他们家世或人格的丑陋,这就表明了基督教信仰是一种反对修行主义的信仰。

在西方中古世纪的基督教系统曾经走向修行主义,结果就是希腊式圣俗二分二元论与基督教思想相混,而产生各种教会成为社会罪恶共犯的事实。宗教改革后,无论新教或旧教皆重新回到走入苦难世界的救赎思想,方使基督宗教能在世界各地成为社会改革动力的一份子。台湾民主改革、社会改革中的基督教长老教会系统,正是最好的说明。

正因为改革不完美社会的个人永远是不完美的,所以个人修行的偏差只需要制度的制衡而非唯一、永恒的判决。贞德爱不爱杀人是她与上帝的事,不能据此否定把英国人赶出法国的社会正义判断;贞德是否有幼年心理创伤也是她与上帝的事,更不足以否定她在战胜后对战俘自然流露的悲悯。贞德是谦卑的,只是要为一时的骄傲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骄傲的。贞德是利他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中仇恨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自私的。贞德是仁爱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理创痛而残酷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残酷的。人永远无法成圣,所以上帝看重罪人从失败中的悔改而非看重义人永远光荣的胜利,这才是以上帝之尊却自愿被钉死十字架的真正奥密。

而黑衣人不是如此,他根据贞德的『不完美』扩大成贞德整个人生使命都是有问题的:因为贞德杀过人,所以她就是残酷的;因为贞德心中有幼年仇恨,所以她的事业全都是自私的。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思想,那我们用什么立场来反对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呢?有那一个反对者敢说他纯洁无瑕、无可指摘、完全圣洁地够资格反抗希特勒呢?这样的思想从来都只能带出完全虚无主义式的社会实践观,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历史正是见证这种修行主义式的虚无现象之巨大危害。

六、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黑衣人的思想是不难反驳的,然而,设身处地放在贞德的立场: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再加上牢狱折磨与审判之累,如何能要求她不受到这种心灵苦刑的击溃?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任何小农民在该情况下没有不被击溃的。

那么问题来了:卢贝松这部电影中的黑衣人传达怎样的绝望信息?如果每个小农民死前都要受到这种心灵酷刑,谁能免于崩溃?那,是否意谓『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历史上的贞德与当时的教会系统刚好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当时的教会系统主张,人没有能力直接阅读圣经并亲近上帝,只有透过拥有独特能力的教会人士才能正确阅读。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这部电影,教会人士质疑贞德:上帝为什么不透过『学识渊博的我们』而直接对『你(这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讲话?

世界上所有价值系统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一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修行取向』,一种是『救赎取向』。『修行取向』认为,人类处在无法超越的低层次,使用透过种种修行方法才能提升到有价值的高层次,修行的方法可以是希腊哲学主张的『爱智』、禅宗主张的『参悟』或传统儒家主张的『知礼』。『救赎取向』认为,人类无法靠自身能力用心得到提升,只有透过超越存在的一位神或灵体的主动帮助才能提升到有有价值的高层次;这种取向以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为代表。当然了,救赎取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人皆想成为那位无限权力的神,所以二十世纪许多新兴宗教固然强调修行,但依其对教主无限制的崇拜献身看来,实是以教主为一神尊的救赎取向宗教,从而产生种种荒唐的社会问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或许卢贝松正视这些灵异崇拜背后的问题,促使他采取『修行取向』来诠释历史上的贞德事件;以修行角度,自然可以永远的质疑:『一定存在修行层次最高的不流血改革方法,所以流血就必然代表贞德的修行有问题。』,因此黑衣人出现,促使贞德赤裸裸面对自己的修行问题,而尝试全新的自我提升。

但是正如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修行取向采取最高标准要求个人提升,这就注定了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贞德无法扺御黑衣人的论辩,从而产生一个矛盾:『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到救恩』。黑衣人对贞德内心的理解不会多于一个心理学家挖掘内心深层意识的能力,假如审判贞德的教会人士里有一个心理学家,那么是否历史上的贞德事件就会全面改写?

所以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贞德事件是一个『救赎取向』的事件,冥冥中有一位大能者保护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免于种种智慧论辩的拆解力量,促使一个单纯朴实的小女孩可以对抗整个高知识高修行的教会系统。

透过卢贝松的全新诠释,心灵上的黑衣人赢回历史上教会人士失败的一仗。黑衣人不像教会人士为了权力利益的私心而审判,更由于他绝对的真知灼见看透贞德所有不能成圣的性格偏差,这样完全公正冷客观的思辩,使黑衣人为『修行取向』赢回胜利的一仗。但同时,却是表明了『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能得到救恩』,因为他们得不到免于价值拆解的力量,他们不可能面对黑衣人的心灵酷刑。

这样的诠释不再是历史上的贞德,而更像是卢贝松的自我追寻。处在二十世纪种种价值拆毁的力量,知识份子死于绝望自尽不再是新闻,以堕落颓废自处来无言反抗更是常态。价值的虚无感同样会产生价值的狂信,二十世纪新兴宗教充满高知识份子早己司空见惯。卢贝松的贞德正确的反抗了狂信,但同时却陷入彻底的虚无,这是否透露了卢贝松自己的心语?

七、走进电影意涵的心灵渴求

透过黑衣人事件的分析,更突显出卢贝松这部电影的心灵渴求。黑衣人出现前的电影内容,全数集中在黑衣人与贞德的对话中指向特殊意涵。做为一个受过马克斯主义洗礼的现代知识份子,卢贝松绝对不可能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这种知识贵族的思想;那么,走向修行取向而拆解掉小农民生存意义的黑衣人事件,便很明显是卢贝松自己心声的诠释了。

贞德死于绝望、无助、恐惧,是怎样的一种悲剧?是否卢贝松进行自述表白,承认他自己因为价值拆解而陷入无比的恐慌?还是透过贞德之死,嘲笑二十世纪宗教信徒的荒谬?还是一种极为凄冷地悲剧历史观,表明贞德的悲剧就是二十世纪知识份子的悲剧?不同的悲剧取向决定我们如何感同身受电影的意涵,重新询问我们自己的心灵渴求。

无疑的,至少卢贝松清楚表明,一但面对黑衣人,就得承担一个难以负荷的地狱──这是杜斯妥也夫斯基使用『大宗教裁判官』描述过的,二十世纪的卢贝松使用黑衣人以二十世纪的语言重新说出来。一但选择面对黑衣人,个人的一切都要追求绝对的真实,凡自己的任何缺失不加以赤裸裸的全面检讨皆是伪善的表现。在这种心灵的冒险如果走不下去,将是死于绝望与恐惧。愿意负荷这种地狱的勇者在二十世纪是处处皆有,只是尼采预言的超人仍未产生出来;贞德的火刑台上,是千千万万知识份子的写照。

存在完全不同的『救赎取向』,自知能力有限永远无法成圣的罪人躲在一个非理性的保护伞下,面对勇敢走进黑衣人的勇士,只能自惭能力与勇气的不足了。只是我们皆无法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因此留下空间给自知能力有限的人们是必要的,否则另一种消灭品质不良人种的希特勒思想就再生了。当然我们更会看到种种虚伪的意见领袖滥用『救赎取向』造成种种悲剧,正如我们也只能悲悯地看待勇敢走进黑衣人的悲剧;也许二十世纪的心灵正是面临这种修行与救赎的抉择,是期待自己成为尼乎式的超人?还是自觉自己不比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更真实?决定了是否承担黑衣人的选择。无论选择何者,我们都期待没有人出现在贞德的火刑台上,那真的是一个太大的悲剧。

圣女贞德范文篇6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然而由于理性科技无法满足心灵,这也是一个迷信的时代。理性使我们不相信前一代宗教信仰的荒谬,却导致需要信仰的心灵走向新的一种荒谬;二十世纪出现许多势力庞大的新兴宗教,比起旧时代的迷信一点都不为过,差别只是新兴宗教有更好的说词可以解释科学新事实;而随著科学新事实典范更新,新兴宗教也随著典范更新。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来,这都是一个足以称之为迷信的时代。

曾经有一度人们认为智力研究这种科学新事实是真理,便据以对智力通不过该测验的人们强制节育;现在人们崇尚发泄论的心理动力思想来支持自由精神,迟早有一天也得面对社会学习论的心理动力新证据之批判。不仅对于新兴宗教而言这是迷信的时代,面对把科学研究当成真理的主观选择,这一样是一个迷信的时代。人,终究是有限的、易误的。

在迷信的时代中,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并据此形成新兴教派团体衍生各式各样的社会事件。欧洲也不例外,在欧洲这种神圣人物常常走向撒但教信仰,可以非常天真无辜地把别人的头割下来进行崇拜仪式,这种现像想必让卢贝松对于自命受到天启的神圣人物深恶痛绝。因此,拍出这么一篇不同以往的『圣女贞德』,直指贞德的神圣天启不过是幼年心理创伤导致的残酷、自私与好战。为了表现这样的剧情,卢贝松安排一个黑衣人与贞德对话;对话到最后,贞德终于洞察自己的神圣天启不过是自我欺骗,因而恐惧无助地死在火刑台上。

卢贝松对于迷信的时代之反扑,正是理性时代对迷信时代的反扑;然而卢贝松出动的理性时代大军『黑衣人』,却也是造成死于绝望恐惧的力量。这样的矛盾表现中,让我们对卢贝松的心灵感到扑朔迷离:如果真的胸怀黑衣人这样的一个地狱,如何能承受得住呢?难不成要跟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的二哥伊凡一样,使用卡拉马助夫承受低卑的力量来承受这一个地狱?相信卢贝松末来的电影必然会反映最后的答案──承受,则走向虚无;挣脱,则走向救赎。我只能说,在卢贝松在这电影中,固然突显出贞德式神圣天启的矛盾,却也突显出黑衣人拆毁价值时残酷的绝望力量。

二、心灵的酷刑甚于肉体的酷刑

在贞德受审判刑的过程,对比于肉体上的酷刑,卢贝松著力刻划出另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灵酷刑;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是彻底毁掉贞德『超越的思想空间』。

贞德被抓后自知难逃一死,对死亡产生各种幻想;虽然是幻想但却是一种超越的思想空间,试想我们人人如果对于死亡认定只有留下腐败的身驱,意谓著死后一切虚无,那么活著有何意义与追求的价值?为了消解死亡彻底的否定力量,如贞德般单纯的信仰者相信死亡不是只剩下腐烂,还有来世还有审判;这种超越的思想空间正是支持一个人活在现世值得努力进行非利己行为的主因。结果,黑衣人心灵酷刑的第一步,就是否定死亡的幻想,肯定腐烂是死亡后唯一剩下来的;这种完全缺乏超越向度的冷酷答案,立刻使贞德警觉到来者不善而问:『你是谁?』。

于是黑衣人进行第二步心灵酷刑,变化成贞德看过的上帝形像,用意是让贞德单纯的信仰中无法分辨她看到的是真是假。我们当知道,如果我们曾经有复杂的心路历程而接受某一套价值系统,那么我们不会轻易相信反例;但是如果我们是单纯的相信某价值,那么反例的出现马上就会动摇我们对该价值的信心。贞德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她是一个受过高深学术论辩的学者、信仰漫游过各种宗教最后定命自己在上帝身上,这种复杂而多变的信仰者将不会轻易受黑衣人变化的形像所迷惑,自然可以指斥黑衣人装神弄鬼。但是贞德不过是一个不识字的单纯农村少女,如何能面对这种假扮形像在思想上的冲击?于是贞德很自然的反应:『撒但,走开!』,意思就是『别动摇我的信仰!』。

心灵酷刑的第三步,黑衣人抓住贞德的『撒但』,质问她凭什么分辨善恶?『以上帝的伟大,他需要你当他的使者吗?』,受此苦恼折磨的贞德大喊:『那你要我怎么样?』,黑衣人说:『我是来释放你的。』于是黑衣人用力打她一巴掌,立刻剪接到狱卒打贞德一巴掌,贞德被卖给英国人并受到教会审判。

黑衣人的思辩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问题却发生在他谬用『圣俗二分』来曲解基督教上帝,自然导致贞德成为自以为义的假先知。自希腊思想以来,思想家常常习惯圣俗二分的观点:意谓著存在一个理想世界,人类限于污秽的肉体而无法提升到理想世界,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最后才能解脱出肉体世界到达理想世界。按此观点上帝既然是无限美好的存在,自然不需要贞德这种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弄脏他神圣的光彩。可惜的是基督教的上帝完全与此观念相反。基督教精神中,上帝为了拯救永远无法自力得救的原罪人类不惜亲自降卑成为有限有罪的人类,并且死在残酷羞辱的十字架上;这就意谓著上帝不需要人类伟大的自我超越,而是需要谦卑自觉有罪地悔改。在这样的上帝观下,上帝当然可以透过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来讲话,就如同衪也愿意自己降生成一个卑微的木匠。

我如果是贞德,我自然可以反击黑衣人:『正是上帝无限的慈爱,衪必不轻视任何小农民的卑微。』,可惜贞德只有单纯的信仰而无论辩的功力,被黑衣人轻易导向完全错误的思考方式从而对自己的信仰过程产生怀疑,这正是『心灵酷刑』导向的结果。

三、彻底否定信仰的恐惧

被教会与英国军人折磨的贞德,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第一次上审判台时她勇敢面对教会的质问,但是无法告解与畏惧火刑的无助感,使她奋力用手铐磨出一个十字架,恳切祷告求上帝的帮助。结果黑衣人又出现了,他先断定上帝不会来,然后再度质疑尊贵伟大的上帝怎么可能需要一个卑微的小农民帮衪做事;最后,质疑她看到的神迹都是她自己主观的解释。于是贞德流下眼泪,动摇了上帝传她讯息的信念,对于教会审判的任何质问皆拒绝回答。

黑衣人在此使用的心灵酷刑是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神迹的信仰固然非常容易走向狂信盲信与非理性,然而神迹的信仰意义不在于它的超自然效果,而是在于它意谓著与上帝的连结关系。也就是说,当贞德认定草地之剑是神迹时,重点在于透过一把可能是随便掉落的剑,贞德把自己的意志敞开与上帝相遇;剑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贞德愿不愿意根据某种事件而与上帝心灵相遇。所以圣经上耶稣呼召门徒从不使用夸张的神迹,而是一句话:『你跟随我吧!』;这种事件固然可以说凭话语使人相从也是一种神迹,但无宁说更确切表现出神迹使人心对上帝敞开的真正奥密。

完全只靠神迹而相信某种价值固然是错误,但是以否定神迹来否定某种价值一样是无法洞察人心的偏见。

黑衣人诱导贞德完全走向否定自我的思考方式,避谈她相信神迹后与上帝的连结关系,强调她相信的神迹是假的,是她自以为是的。如果贞德受过神学论辩训练自然可以轻易破解黑衣人的误导,可惜她只是一个平凡人,肉体上的折磨再加上黑衣人洗脑式的心灵苦刑压力,她否定了她相信的神迹,切断上帝与她的连结关系。因此她第一次在火刑台上面对压力时,连续呼唤:『上帝你在那?』。这个无助的呼唤没有上帝回应,贞德彻底怀疑她被弃绝;以她单纯的信仰只知道望弥撒与告解是重回上帝怀抱之路,造成她为了望弥撒与告解签字否定自己所见所闻,彻底否定了自己。

四、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

黑衣人的心灵酷刑尚不止于此。第一次火刑台之前,教会质问贞德是否杀过人,贞德回答没有;于是黑衣人再度使用逻辑陷阱使贞德陷入彻底自我否定的绝望中,这种绝望就是地狱;所以电影最后的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只有驱魔用的十字架矗立在她面前。

黑衣人的逻辑陷阱就是使用『圣俗二分』来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从而彻底否定贞德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黑衣人的第一步是指出贞德的确『曾经』杀人、『曾经』狂舞利剑只想杀人,贞德回辩说她有自卫的必要;黑衣人便聪明的承认那些被杀的人是罪有应得,这里利用了贞德信仰上的矛盾──爱世人爱和平却得透过战争,贞德自然不能承认有些人『该死』。受不了这种思想上的心灵酷刑的贞德大叫:『你为什么要伤害我?伤害我对你有什么乐趣?』,黑衣人冷笑说:『什么是乐趣?心中有把剑怎会有乐趣?』,这一点正是贞德心中的隐痛,于是贞德彻底崩溃绝望,跪下来求黑衣人『释放她』。黑衣人答应:贞德,你会得到释放的。于是,贞德第一次站在火刑台,亲手签字否定她与上帝的连结关系。

原来是这样的『释放』,黑衣人的释放是意谓著贞德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释放掉。大获全胜的黑衣人对贞德说:『你知道你签字否定上帝了吗?』,贞德恐慌说:『我只是想要望弥撒重新回到上帝怀抱....』;黑衣人继续冷笑:『你觉得上帝只是一个谎言!』,贞德大喊:『我要收回我的签字!.....』

心灵被彻底剥夺的贞德,甚至连肉体上的衣服都被剥夺;被设计重新穿男装的贞德失去一切安慰与保护,无人能倾听她;上帝己被黑衣人杀死了,真实的世界只剩下黑衣人;除了向黑衣人告解外,还有什么能安慰绝望的贞德呢?

向黑衣人告解是要奉献牺牲的,黑衣人要的祭礼是什么呢?贞德告解说:『我是假装看到神迹的、打仗是出于报复、绝望....是为了让人民师出有名;所以我是骄傲、固执、自私....(黑衣人强迫)而且是残酷的....』。是这样的一个牺牲,黑衣人想要的是对自我彻底否定的虚无生命。

五、修行主义的谬误

彻底剥夺贞德的黑衣人思想,乍看合理,事实上却充满了谬误与矛盾。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问题是『修行主义的谬误』,正时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要确认贞德是不是上帝的使者,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居然是在一个可笑的伪神圣仪式确认她是无瑕的处女。所以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曾经』想杀人;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心中有复仇的念头......

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人,期待改革不完美的社会之改革者是完美的个人,正是严重犯了『修行主义的谬误』。

早在圣经旧约时代便记载著,伟大的犹太国大卫王,不但是妓女喇合的后代,自己也是谋杀人夫抢掳人妻的淫棍;这种家谱甚至传到救世主耶稣基督,衪一样是妓女的后代;圣经一点也没有为了大卫的『圣』或耶稣的『圣』而避谈他们家世或人格的丑陋,这就表明了基督教信仰是一种反对修行主义的信仰。在西方中古世纪的基督教系统曾经走向修行主义,结果就是希腊式圣俗二分二元论与基督教思想相混,而产生各种教会成为社会罪恶共犯的事实。宗教改革后,无论新教或旧教皆重新回到走入苦难世界的救赎思想,方使基督宗教能在世界各地成为社会改革动力的一份子。台湾民主改革、社会改革中的基督教长老教会系统,正是最好的说明。

正因为改革不完美社会的个人永远是不完美的,所以个人修行的偏差只需要制度的制衡而非唯一、永恒的判决。贞德爱不爱杀人是她与上帝的事,不能据此否定把英国人赶出法国的社会正义判断;贞德是否有幼年心理创伤也是她与上帝的事,更不足以否定她在战胜后对战俘自然流露的悲悯。贞德是谦卑的,只是要为一时的骄傲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骄傲的。贞德是利他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中仇恨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自私的。贞德是仁爱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理创痛而残酷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残酷的。人永远无法成圣,所以上帝看重罪人从失败中的悔改而非看重义人永远光荣的胜利,这才是以上帝之尊却自愿被钉死十字架的真正奥密。

而黑衣人不是如此,他根据贞德的『不完美』扩大成贞德整个人生使命都是有问题的:因为贞德杀过人,所以她就是残酷的;因为贞德心中有幼年仇恨,所以她的事业全都是自私的。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思想,那我们用什么立场来反对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呢?有那一个反对者敢说他纯洁无瑕、无可指摘、完全圣洁地够资格反抗希特勒呢?这样的思想从来都只能带出完全虚无主义式的社会实践观,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历史正是见证这种修行主义式的虚无现象之巨大危害。

六、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黑衣人的思想是不难反驳的,然而,设身处地放在贞德的立场: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再加上牢狱折磨与审判之累,如何能要求她不受到这种心灵苦刑的击溃?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任何小农民在该情况下没有不被击溃的。

那么问题来了:卢贝松这部电影中的黑衣人传达怎样的绝望信息?如果每个小农民死前都要受到这种心灵酷刑,谁能免于崩溃?那,是否意谓『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历史上的贞德与当时的教会系统刚好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当时的教会系统主张,人没有能力直接阅读圣经并亲近上帝,只有透过拥有独特能力的教会人士才能正确阅读。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这部电影,教会人士质疑贞德:上帝为什么不透过『学识渊博的我们』而直接对『你(这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讲话?

世界上所有价值系统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一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修行取向』,一种是『救赎取向』。『修行取向』认为,人类处在无法超越的低层次,使用透过种种修行方法才能提升到有价值的高层次,修行的方法可以是希腊哲学主张的『爱智』、禅宗主张的『参悟』或传统儒家主张的『知礼』。『救赎取向』认为,人类无法靠自身能力用心得到提升,只有透过超越存在的一位神或灵体的主动帮助才能提升到有有价值的高层次;这种取向以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为代表。当然了,救赎取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人皆想成为那位无限权力的神,所以二十世纪许多新兴宗教固然强调修行,但依其对教主无限制的崇拜献身看来,实是以教主为一神尊的救赎取向宗教,从而产生种种荒唐的社会问题。

或许卢贝松正视这些灵异崇拜背后的问题,促使他采取『修行取向』来诠释历史上的贞德事件;以修行角度,自然可以永远的质疑:『一定存在修行层次最高的不流血改革方法,所以流血就必然代表贞德的修行有问题。』,因此黑衣人出现,促使贞德赤裸裸面对自己的修行问题,而尝试全新的自我提升。

但是正如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修行取向采取最高标准要求个人提升,这就注定了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贞德无法扺御黑衣人的论辩,从而产生一个矛盾:『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到救恩』。黑衣人对贞德内心的理解不会多于一个心理学家挖掘内心深层意识的能力,假如审判贞德的教会人士里有一个心理学家,那么是否历史上的贞德事件就会全面改写?

所以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贞德事件是一个『救赎取向』的事件,冥冥中有一位大能者保护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免于种种智慧论辩的拆解力量,促使一个单纯朴实的小女孩可以对抗整个高知识高修行的教会系统。

透过卢贝松的全新诠释,心灵上的黑衣人赢回历史上教会人士失败的一仗。黑衣人不像教会人士为了权力利益的私心而审判,更由于他绝对的真知灼见看透贞德所有不能成圣的性格偏差,这样完全公正冷客观的思辩,使黑衣人为『修行取向』赢回胜利的一仗。但同时,却是表明了『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能得到救恩』,因为他们得不到免于价值拆解的力量,他们不可能面对黑衣人的心灵酷刑。

这样的诠释不再是历史上的贞德,而更像是卢贝松的自我追寻。处在二十世纪种种价值拆毁的力量,知识份子死于绝望自尽不再是新闻,以堕落颓废自处来无言反抗更是常态。价值的虚无感同样会产生价值的狂信,二十世纪新兴宗教充满高知识份子早己司空见惯。卢贝松的贞德正确的反抗了狂信,但同时却陷入彻底的虚无,这是否透露了卢贝松自己的心语?

七、走进电影意涵的心灵渴求

透过黑衣人事件的分析,更突显出卢贝松这部电影的心灵渴求。黑衣人出现前的电影内容,全数集中在黑衣人与贞德的对话中指向特殊意涵。做为一个受过马克斯主义洗礼的现代知识份子,卢贝松绝对不可能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这种知识贵族的思想;那么,走向修行取向而拆解掉小农民生存意义的黑衣人事件,便很明显是卢贝松自己心声的诠释了。

贞德死于绝望、无助、恐惧,是怎样的一种悲剧?是否卢贝松进行自述表白,承认他自己因为价值拆解而陷入无比的恐慌?还是透过贞德之死,嘲笑二十世纪宗教信徒的荒谬?还是一种极为凄冷地悲剧历史观,表明贞德的悲剧就是二十世纪知识份子的悲剧?不同的悲剧取向决定我们如何感同身受电影的意涵,重新询问我们自己的心灵渴求。

无疑的,至少卢贝松清楚表明,一但面对黑衣人,就得承担一个难以负荷的地狱──这是杜斯妥也夫斯基使用『大宗教裁判官』描述过的,二十世纪的卢贝松使用黑衣人以二十世纪的语言重新说出来。一但选择面对黑衣人,个人的一切都要追求绝对的真实,凡自己的任何缺失不加以赤裸裸的全面检讨皆是伪善的表现。在这种心灵的冒险如果走不下去,将是死于绝望与恐惧。愿意负荷这种地狱的勇者在二十世纪是处处皆有,只是尼采预言的超人仍未产生出来;贞德的火刑台上,是千千万万知识份子的写照。

存在完全不同的『救赎取向』,自知能力有限永远无法成圣的罪人躲在一个非理性的保护伞下,面对勇敢走进黑衣人的勇士,只能自惭能力与勇气的不足了。只是我们皆无法同意『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因此留下空间给自知能力有限的人们是必要的,否则另一种消灭品质不良人种的希特勒思想就再生了。当然我们更会看到种种虚伪的意见领袖滥用『救赎取向』造成种种悲剧,正如我们也只能悲悯地看待勇敢走进黑衣人的悲剧;也许二十世纪的心灵正是面临这种修行与救赎的抉择,是期待自己成为尼乎式的超人?还是自觉自己不比无知无识的小农民更真实?决定了是否承担黑衣人的选择。无论选择何者,我们都期待没有人出现在贞德的火刑台上,那真的是一个太大的悲剧。

圣女贞德范文篇7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共25题,参考时限10分钟)

请开始答题:

1.北京奥运会“和”蕴含的思想源自:()。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学

2.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A.上海

B.安徽

C.广东

D.浙江

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生产力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A.20世纪50-60年代

B.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时期

5.从2014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朝的按亩纳税

D.西汉的编户齐民

6.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海南岛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机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B.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C.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以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

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英国的工业革命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9.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

A.主权问题

B.宗教问题

C.人权问题

D.民族问题

10.以下节气按照时间顺序排解正确的是()。

A.立冬小雪小寒冬至

B.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小暑大暑处暑立秋

D.立春惊蛰雨水春分

11.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权

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好龙→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12.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

C.正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D.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逐年减少

13.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A.医用酒精加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金属中毒现象

C.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D.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14.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15.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

B.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

C.美国西海岸有暖流,东海岸有寒流通过

D.飓风指的是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

16.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A.CPI反映一定时期为考试/大收集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取指数商品价格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17.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A.隐形飞机机身涂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电磁波

B.混沌理论在很多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

C.u盘格式化后,信息不可恢复

D.土星环是圆的

18.下列能够依次展示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是:()。

A.感恩节、巨石阵、卢浮宫、浮世绘

B.硅谷、哈佛大学、白金汉宫、东照宫

C.爵士乐、金色大厅、圣女贞德、新干线

D.劳斯莱斯、芭比娃娃、巴尔扎克、桂离宫

19.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设为首页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C.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20.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行为是不合法的:()。

A.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

B.国务院某部门制定规章设定行政许可

C.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014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21.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

A.某直辖市代表大会

B.某省人大政府的工作部门

C.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22.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据此,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暂扣违章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

B.对醉酒的人约束至酒醒

C.对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

D.对到期不缴纳税费的纳税人,按日加收滞纳金税款数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3.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A.赵某,30岁,醉酒驾驶撞死路人

B.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

C.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

D.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24.甲被车撞伤倒地,行人乙拦下一辆出租车,将甲送往医院,乙支付了车费,其间,甲的手机丢失,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车费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由乙赔偿

B.车费不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由乙赔偿

C.车费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不由乙赔偿

D.车费不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不由乙赔偿

25.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发事件即为紧急状态

B.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从高到低一次用红色、橙色、蓝色、黄色来标示

圣女贞德范文篇8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学

2.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B)。

A.上海B.安徽C.广东D.浙江

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C)。

A.生产力发展B.效率的提高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

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C)。

A.20世纪50-60年代B.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D.时期

5.从2014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A)。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朝的按亩纳税D.西汉的编户齐民

6.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A)。

A.青藏高原B.海南岛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A.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机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B.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C.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以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C)。

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英国的工业革命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9.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A)。

A.主权问题B.宗教问题

C.人权问题D.民族问题

10.以下节气按照时间顺序排解正确的是(B)。

A.立冬小雪小寒冬至B.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小暑大暑处暑立秋D.立春惊蛰雨水春分

11.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C)。

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权

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好龙→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12.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B)。

A.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

C.正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D.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逐年减少

13.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B)。

A.医用酒精加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金属中毒现象

C.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D.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14.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B)。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15.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B.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

C.美国西海岸有暖流,东海岸有寒流通过D.飓风指的是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

16.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C)。

A.CPI反映一定时期为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取指数商品价格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17.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C)。

A.隐形飞机机身涂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电磁波

B.混沌理论在很多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

C.U盘格式化后,信息不可恢复

D.土星环是圆的

18.下列能够依次展示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是:(A)。

A.感恩节、巨石阵、卢浮宫、浮世绘

B.硅谷、哈佛大学、白金汉宫、东照宫

C.爵士乐、金色大厅、圣女贞德、新干线

D.劳斯莱斯、芭比娃娃、巴尔扎克、桂离宫

19.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C.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20.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行为是不合法的:(B)。

A.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

B.国务院某部门制定规章设定行政许可

C.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014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21.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B)。

A.某直辖市代表大会

B.某省人大政府的工作部门

C.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22.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据此,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

A.暂扣违章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

B.对醉酒的人约束至酒醒

C.对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

D.对到期不缴纳税费的纳税人,按日加收滞纳金税款数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3.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A)。

A.赵某,30岁,醉酒驾驶撞死路人

B.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

C.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

D.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24.甲被车撞伤倒地,行人乙拦下一辆出租车,将甲送往医院,乙支付了车费,其间,甲的手机丢失,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D)。

A.车费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由乙赔偿

B.车费不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由乙赔偿

C.车费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不由乙赔偿

D.车费不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不由乙赔偿

25.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突发事件即为紧急状态

B.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从高到低一次用红色、橙色、蓝色、黄色来标示

C.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D.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得越级上报

101.5,12,21,34,53,80,(D)

A.121B.115C.119D.117

102.7,7,9,17,43,(C)

A.119B.117C.123D.121

103.1,9,35,91,189,(B)

A.361B.341C.321D.301

104.(暂缺)

105.(暂缺)

二、数学运算

106.(暂缺)

107.小王忘记了朋友的手机号的最后两位,只记得手机号的倒数第一位是奇数,那么小王最多要拨打多少次才能保证打通朋友的电话?()

A.90B.50C.45D.20

107.【答案】B

108.用六位数字表示日期,比如980716表示1998年7月16日,用这种方法表示2014年的全部日期,那么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同的日期有几天?()

A.12B.29C.0D.1

108.【答案】C

109.甲乙共有图书260本,其中甲有专业书13%,乙有专业书12.5%,那么甲的非专业书有多少本?()

A.75B.87C.174D.67

109.【答案】B

110.一条隧道,甲用2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乙用1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现在按照甲挖一天,乙再接替甲挖一天,然后甲再接替乙挖一天…如此循环,挖完整个隧道需要多少天?()

A.14B.16C.15D.13

110.【答案】A

111.甲乙有相同数目的萝卜,其中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后来甲乙一起以2元5个的价钱把萝卜卖了出去,结果比预期的收入少了4元钱。问:甲乙共有萝卜多少个?()

A.420B.120C.360D.240

111.【答案】D

112.甲购买3支签字笔、7支圆珠笔、1支铅笔共花费32元,乙购买同样价格的笔,其中签字笔4支,圆珠笔10支,铅笔1支,共用去43元,问:单独购买签字笔、圆珠笔、铅笔各一支共需多少钱?()

A.21B.11C.10D.17

112.【答案】C

113.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A.14%B.17%C.16%D.15%

113.【答案】D

114.某公司甲乙两个营业部共有50人,其中32人为男性,已知甲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5:3,乙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2:1,问甲营业部有多少名女职员?()

A.18B.16C.12D.9

114.【答案】C

115.厨师从12种主料中挑出2种,从13种配料中挑选出3种来烹饪某道菜肴,烹饪的方式共有7种,那么该厨师最多可以做出多少道不一样的菜肴?()

A.131204B.132132C.130468D.133456

115.【答案】B

116.如图所示,X、Y、Z分别是面积为64、180、160的三个不同形状的纸片,覆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290,其中X与Y、Y与Z、Z与X重叠部分的面积依次是24、70、36,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5B.16

C.14D.18

116.【答案】B

117.甲乙丙丁四个队植树造林,已知甲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的四分之一,乙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三分之一,丙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一半,丁队植树3900亩。那么甲的植树亩数是多少?()

A.9000B.3600C.6000D.4500

117.【答案】B

118.100个人参加7个活动,每人只能参加一个活动,并且每个活动的参加人数都不一样

样,那么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多少人?()

A.22B.21C.24D.23

118.【答案】A

119.某市水库水量的增长速度是一定的,可供全市12万人使用20年,在迁入3万人之后,只能供全市人民使用15年,市政府号召大家节约用水,希望将水库的使用寿命延长至30年,那么居民平均需要节约用水量的比例是多少?()

A.2/5B.2/7C.1/3D.1/4

119.【答案】A

120.学校用从A到Z的顺序给班级编号,再按照班级号码在后面加01、02、03…的顺序给学生编号,已知从A—K每个班级是按照15的数量依次递增1人,之后依次递减2人,那么第256名同学的编号是多少?()

圣女贞德范文篇9

“爱米丽·布兰”的微笑

与蒙娜丽莎神秘莫测、含蓄内敛的充满成熟女人韵味的微笑不同,《爱米丽的传奇命运》(2001)的海报上爱米丽·布兰的微笑却带有某种荒诞、精怪、夸张和顽皮的漫画色彩,特别是在那圆溜溜的黑眼睛、齐刷刷的黑刘海儿以及红彤彤的绒线衣的衬托下,再加上那布满小星星的草绿色背景的辉映。当然,这跟导演让-皮埃尔·儒内是漫画家出身不无关系,也跟他从影之后的一贯风格——《美味肉食店》(1991)或《异形4》(1997)——相吻合。然而,正是爱米丽·布兰的完全不同于蒙娜丽莎的半女人半顽童式的微笑,在新的世纪初,征服了法国,征服了欧洲,征服了大半个世界。她一改法国电影近些年来老气横秋、愁眉苦脸的面孔,把一种更大众化的、更愉悦的观影趣味还给观众。尽管像《电影手册》这样极其严肃的电影理论杂志对此片的态度大不以为然,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惊人的数字:在2001年,世界上有五千多万观众在电影院里观看了当年出品的法国影片,而其中就有一千多万是爱米丽·布兰的观众。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包括影片的其他音像制品(如录像带、DVD等)的观众。爱米丽·布兰的微笑也是法国电影的微笑。1999年和2000年,在法国境内的电影市场上,观众人次超过二百万的法国电影分别只有3部,而到了2001年,则有10部法国影片的观众人次超过了二百万,除《爱米丽的传奇命运》外,还包括《我说的谎话也是真的2》、《狼族盟约》、《下岗风波》、《企业战士》、《唐基》等影片。而这一年的法国观众的总人次更是达到了186,000,000的新纪录。在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总的来说,法国电影市场的形势一直相当乐观,尽管其中有间断性的波动,比如,2000年法国电影在其国内的市场由1999年的32.4%下降到28.5%,然而到了2001年,又猝然上升到41.5%,达到了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可思议的是,2001年法国电影的空前盛况似乎诞生在传统的法国电影资助制度(票房预付款制度(注:在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从每张电影票(5—6欧元)中抽取11%的税金,形成两个主要资助基金:自动资金和选择资金,前者自动返回制作者,跟票房直接挂钩;后者主要是票房预付款制度,即国家电影中心预先支付给制片人影片预算的一部分资金(一般占5—6%),如果影片可以盈利,制片人需将所借资金还给国家电影中心,如果影片失败,制片人则不必还钱。)+法国电视4台(注:即CANAL+。为收费频道,主要设置电影、体育、色情节目等频道。CANAL+一般以合拍和预购两种方式参与一部影片的投资,前者一般不超过影片预算的8%,后者一般大于影片预算的30%。)+一家免费电视频道(注:法文为UNECHAINEENCLAIR,指法国电视1台(TF1),法国电视2台(F2),法国电视3台(F3),法国电视5台(F5即ARTE)和法国电视6台(M6)。这些频道的节目收看是免费的,但有义务对电影制作进行不同程度的资助。)+一家影视投资公司(注:法文缩写为SOFICA(SOCIETESPOURLEFINANCEMENTDUCINEMAETDEL’AUDIOVISUEL)。在法国,非影视公司没有权利直接投资电影,必须通过SOFICA投资影片的制作,SOFICA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投资影片,一是成为制片公司的股份。但不管怎样,SOFICA的投资一般不能超过影片预算的50%。)受到威胁和动摇之际。多年来,法国电影之所以能够维持一种较稳定和较繁荣的发展状况,并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好莱坞电影进行抗衡,主要是受益于法国政府的“文化例外政策”(EXCEPTIONCULTURELLEFRANCAISE)。这项政策旨在表明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需要相当规模的投资的一种文化产品,与其他行业的产品不同。一些工业或农业产品,如汽车、服装、食品等,需要按照市场规律,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辐电影则应受到政府的特殊保护与资助。法国电影正是通过国家电影中心(注:法文缩写为CNC,即CENTRENATIONALDELACINEMATOGRAPHIE。)对电影生产的宏观调控,以及电视台(尤其是法国电视4台)、民间影视投资公司等多种渠道的资助,求得生存的。这与好莱坞电影业完全靠市场规律自我调节截然不同。2000年12月,让-马丽·梅斯耶购买了美国娱乐网(USANETWORKS),合并了威王帝—环球公司(VIVENDI-UNIVERSAL),形成了包括水、移动通讯(SFR)以及影视娱乐业等多项产业的跨国公司。鉴于美国电影业的经验,梅斯耶提出了“文化例外政策的衰亡”的口号,并解雇了在法国电影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法国电视4台的老板皮埃尔·莱斯居尔,这在法国电影界中一度引起恐慌,一时间,法国的各种媒体纷纷扬扬、一片沸腾。试想,如果法国电视4台改变政策,停止对电影业投资的话,法国的电影业无疑将遭受重大的创伤。但是,由于梅斯耶的主张不得人心,也由于法国的电影资助制度太根深蒂固,所以,迄今为止,除了人员上的变动外,法国电影的政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2001年法国电影的大丰收(共出品了204部影片,创下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更使法国电影界的人士扬眉吐气,大受鼓舞。

爱米丽·布兰的微笑意味着法国类型电影的回归,尽管《爱米丽的传奇命运》本身并非典型意义上的类型片。儒内因其过于丰富的想像力被作者电影们嗤之以鼻,而正是因为他那非同寻常的想像力,又很难将他的电影简单地划归类型。爱米丽·布兰就是这样一个精妙奇伦的诞生物。她精力充沛,智力超群;虽非天生丽质,却魅力难挡;看似新潮叛逆,却充满了怀旧色彩。在经历了形形色色的现代或后现代主义的思潮的颠簸后,人们在她的身上重新发现了最纯粹意义的真善美。多年以来,法国的大部分电影都极度个人化、内心化,而忽略了大众审美趣味的培养,仿佛一提观众,作者的身份就会受损。不可否认,法国的作者电影贡献非凡,在电影史上流下了串串闪亮的足迹;但也不可否认,很多所谓的“作者电影”都自生自灭,非常短命,观众还未能认识,就已经销声匿迹。能够真正放下作者的架子,实实在在为观众也为自己拍电影的人为数并不太多。吕克·贝松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一位。作为导演,他拍摄的《杀手莱昂》(1994)、《第五元素》(1997)和《圣女贞德》(1999)等影片为法国电影创下的辉煌有目共睹;作为制片人,他监制的《出租车》(1998)、《出租车2》(2000)、《企业战士》(2001)和《龙的致命之吻》(2001)等,也都是近几年来在法国最卖座的影片。尽管贝松可以用英语拍片,也可以接受好莱坞的电影观念,但他拍的向来都是地地道道的法国出品的影片。正当法国上下为“文化例外政策”所面临的危机惶惶不安的时候,贝松却坦然地与威王帝公司的老板让-马丽·梅斯耶签订合约,在诺曼底建立欧洲最大的数码电影制片厂,甚至在日本建立他的欧罗巴影片公司的日本分公司。贝松的努力旨在扶植多年来呈畸形发展的法国类型电影,把它重新纳入大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并将之推向国际市场。国际化似乎是当今电影市场的潮流,尽管人们对此心怀忐忑。国际化意味着话语权的集中与统一,这无疑会削弱民族声音的力度。但反过来看,如果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多增加一些不同民族的声音,从而扭转好莱坞电影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证明,法国影片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的大都是类型片:动作片,神怪片,科幻片等,如《第五元素》(1997),《圣女贞德》(1999),《爱米丽的传奇命运》(2001),《狼族盟约》(2001),《紫流》(2000),《龙的致命之吻》(2001),等等。这些影片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亚洲的不少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地,都相当卖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国本土最具生命力、最具号召力的类型片之一——喜剧片,却很难在法国以外形成大的气候。这也许跟喜剧片带有更浓厚的文化色彩有关系,比如,像《被诅咒的阴毛》(1995)、《唐基》(2001)和《下岗风波》(2001)等影片就仅在拉丁语系的地区,如西班牙、意大利、南美等地大受欢迎。如果运气好的话,也会被美国观众所接受,例如,巴拉丝蔻在美国就很有观众缘。《阿斯德利克斯和奥贝里克斯反抗恺撒》(1999),因为有德国的投资,在莱茵河彼岸也颇为成功。而有些喜剧片,却很难冲出国界,如托马斯·吉洛的《我说的谎话也是真的》(1997),即使在意大利,此片也仅仅只有一千多名观众,在西班牙就根本没有能够发行。而《我说的谎话也是真的2》(2001),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家购买此片的发行权。总的来说,法国的喜剧片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更倾向于商业化,如让-玛丽·普瓦雷的《来访者》(1993),《阿斯德利克斯和奥贝里克斯》的不同版本:克劳德·齐蒂的《反抗恺撒》(1999)和阿兰·夏巴的《克雷奥帕特里任务》(2002),弗朗西斯·韦伯的《混球的饭局》(1998)和《下岗风波》(2001)等;另一类更倾向于作者性,如80年代曾经拍摄过《生活是一条宁静的长河》(1988)的艾蒂安·夏蒂里耶在2001年推出了《唐基》,虽然影片的商业性大大增强,但还是容纳了相当的社会内涵。再如,《人人都找她的猫》(1996)的导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施的新作《西班牙客栈》(2001),也在抒发“世界青年”的“世纪郁闷”的同时,捎带着嘲讽了法国社会的官僚作风。事实上,许多法国喜剧片都不纯粹是搞笑,而是了作者的相当严肃的思考,这也是它不像其他类型片那样容易走俏国际市场的原因。但不管喜剧片的国际市场如何,喜剧片作为一种类型,都在法国电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使有一天,法国的其他类型电影因其国际化而丧失了民族特性的时候,喜剧片也会保持其本色。因为说到底,法国喜剧片是法兰西文化的特有产物。

“屁股”时代的作者们

1999年,法国女导演瓦莱莉·莱默斯耶拍摄了一部影片,叫《屁股》。这部影片的片名虽然起得极其恶俗,但片子倒拍得相当干净。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女扮男装的女主人公,在旅途中从汽车上下来,当着车上的两个男人的面,在路边的一棵小树前撒尿。这一场景看似猥亵,但女导演却把它处理得充满了诗情画意:荒凉的旷野上,一棵摇曳的小树前,站立着一个身穿牛仔服的“少年”,“他”蹶起屁股,装出一副要撒尿的架势。因为镜头很远,我们几乎看不清动作的实际情形,我们只能想象一个女人要站立着撒尿的不堪后果。另一个相关的场景,是女主人公终于脱下男装,赤身裸体出现在餐桌旁的众目睽睽之下。但是,这一场景拍得同样简洁明快,没有任何撩拨之意。事实上,真正掀起“屁股”时代“性”时尚的并不是这部名叫《屁股》的影片,而是一部片名要斯文得多的影片《罗曼史》(1999)。卡特琳娜·布雷亚一向以性事贯穿自己的创作历程。从七八十年代的《一个真实的女孩》(1976)、《深夜喧闹》(1979)和《三十六个少女》(1988),到90年代的《像天使一样肮脏》(1991)、《完美的爱情》(1996)和《罗曼史》(1999),再到近两年的《致我的姐姐》(2001)和《性是一出喜剧》(2002),布雷亚一直在人的、尤其是女性的感官世界中流连忘返。尽管作为导演,她在电影语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建树,但在镜头前对性的探讨上,她却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轰动一时的《罗曼史》几乎就是一部大观:性饥渴,性冷淡,性放纵与性虐待,面面俱到;手淫,强奸,施虐与生产,无所不有。女主人公在短短的银幕时空中匆匆走过了从淑女到妓女、再从妓女到妈妈的人生历程。在男男女女的性器官面前,布雷亚的摄影机不再像前人那样躲躲闪闪,而是虎视眈眈,毫不畏惧。镜头与物体的距离越拉越近,当一向被严肃电影视为禁忌的生殖器官用特写放大到布雷亚那充满唯美色彩的银幕画面上时,就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果说《罗曼史》不是一部标准意义上的色情片(注:在法文中,“色情电影”有两个对应的词:LECINEMAPORNO(硬色情)和LECINEMAEROTIQUE(软色情)。两者的基本区别是,前者多用特写,后者多用中景;前者拍生殖器,后者拍裸体。)的话,那是因为影片中增加了更多的心理透视,尽管人物的情感逻辑似乎并不是那么值得推敲。

当然,法国电影历来在性的表现上不拘一格,早在“新浪潮”之前,就出现了像《上帝创造女人》(1956)和《情人们》(1958)这样大胆前卫的作品,从而造就了碧姬·芭铎这样的性感女神和让娜·莫罗这样的一代荡妇。裸体、床上戏、随手拈来的性噱头,几乎成了法国电影的家常便饭。有哪一位观众不对那些女演员(缪缪、艾玛妞·贝阿、朱丽叶特·比诺什、伊莎贝尔·阿佳妮、苏菲·玛索等)的乳房了如指掌呢?没有身体的暴露,没有色情的渲染,电影仿佛就缺少了某种调味品,变得难以下咽。这似乎成了法国特色。就连罗麦尔这样严肃的作者,也常常在片名上做点儿手脚,加入某些色情的暗示,如《女收藏家》(1967),《穆德家之夜》(1969),《克莱尔的膝盖》(1970),《午后的爱情》(1972),《盈月之夜》(1984),等等。与那些总是穿着衣服在床上搂搂抱抱的好莱坞电影相比,法国电影自然要更生活、也更实质。色情在法国电影中的泛滥要追溯到1968年“五月风暴”,这一政治运动对电影艺术的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实”和“自由”成为艺术创作的总方针,于是,电影中“性”表现的真实与自由就成了电影创作者需要向世界打开的另一个窗口。这使得70年代的色情片在法国风靡一时,而正是这些色情片哺育了今天的众多的屁股作者们。但是,在当时,严肃的电影作者对性的探讨还是停留在另一个层面,如让·厄斯塔什的那部“长篇巨著”《妈妈与妓女》(1973)或贝尔唐·布里耶的那部出手不凡的《华尔兹舞女》(1974)(注:《华尔兹舞女》是法文LESVALSEUSES的直译。事实上,LESVALSEUSES在法文的俚语中是睾丸的意思,而本片的片名用的也是“睾丸”之意,但因为此片被介绍到国内时,一直用的是“华尔兹舞女”的译名,所以这里还是沿用前人的译名,以免造成混乱。)。虽然到了80年代,性的表现在作者电影中继续有突破,如让-雅克·贝内克斯的《早晨37度2》(1986)或西里尔·科拉德的《野兽之夜》(1992);但是,只有到了90年代后期,“性”才在法国电影中呈星火燎原之势,铺天盖地地蔓延起来。而到了本世纪初,法国电影可以说真正迎来了它的“屁股”时代,其标志就是众多的作者们开始在他们的影片中严肃地讨论屁股问题。据说是卡特琳娜·布雷亚的《罗曼史》把色情电影“作者”化了,就连大洋彼岸、一向对法国的作者电影态度冷漠的美国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布雷亚热。这非同小可,因为对美国人来说,长年以来,法国电影对他们只意味着一个名字,那就是特吕弗,只意味着一部电影,那就是《四百下》(1959)。不过,在法国,除了像《正片》或《电影手册》等几本杂志认可布雷亚外,一般观众并不买她的账。但是,今天的作者就是这样,观众越不买账,你的身价似乎就越高。“告诉我你怎样在影片中表现‘性’,我就可以评判你作为导演的现代性。”虽然法国人在21世纪初提出这样的口号并不能算是前卫,因为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帕索里尼就用他的《萨罗或索多姆的120天》(1975)等作品证明了他的现代性。但是,不管怎么说,“最后一班地铁”还是要赶的。为了不落伍,为了追赶时代潮流,为了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作者,就要在自己的影片中学会变着法子拍屁股。事实上,与其说是布雷亚把色情影片“作者”化了,还不如说,一位“才”不惊人的导演如何借助“色情”才脱颖而出,尽管她的勇气可嘉,她的电影也并非一无是处。然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尚的魅力也难以抗拒。“屁股”似乎使困难重重的法国作者电影绝路逢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时间,法国的银幕上下充满了五花八门的性。谁能把“性”拍得更狠更酷,好像谁就更现代。

如果说七年前,阿尔诺·德斯普莱欣的那部野心勃勃的长片《我怎样争吵…(我的性生活)》(在美国则干脆译为《我的性生活》)还相当书卷气的话,今天的作者们仿佛都吃多了生猛海鲜,一个比一个来势凶猛,一个比一个手段毒辣。当然,这也可能是跟萨德侯爵的后代多少有点儿关系。性已经不再是一种调味品,而是影片的重大主题。换言之,性不再为话语服务,而其本身就是话语。过去的大多总是跟美好的感情相提并论,而今天,性似乎已经不再需要情感做铺垫,而直接跟动物本能、跟欲望、跟暴力、跟血腥相关联。比较温和的,可以像帕特里斯·谢侯的《亲密》(2001)一样,把人拍得如同肮脏的牲畜,任凭原始的肉体冲动所支配;而真正强硬的,则一定要血花飞溅。看到迈克尔·哈尼克的《钢琴教师》(2001)的开头,你的感觉可能还四平八稳,但当伊莎贝·于佩在浴室里用刀片割破自己的阴道时,你就坐立不安了。从此以后,只要一看到于佩那张冷俊的面孔,你就会觉得她的下体在流血。像《钢琴教师》这样血淋淋的影片充斥了戛纳电影节这样高雅的艺术殿堂。2001年的另一部参赛影片《天天麻烦》更是登峰造极。克莱尔·德尼充分发挥了贝阿特丽斯·达勒那张大嘴的优势,把它变成了一张名副其实的血盆大口。自从两个无名之辈的一部臭名昭著的《操我》在2000年一炮打红后,强奸便成了屁股电影的最热门的话题。2002年,戛纳电影节的参赛影片《不可逆转》就以意大利美女莫妮卡·贝卢奇被“强奸”长达8分钟之久制造了这座久负盛名的海滨小城的最大丑闻。奥利维埃·阿萨耶斯和菲力普·格朗德里欧虽然不像前者那样哗众取宠,也分别在他们的影片《魔鬼情人》(2002)和《新生活》(2002)中,结结实实地拍下了强奸这种不堪入目的暴力场面。强奸在这些作者们的眼里成为一种最时髦的、垃圾式的审美经历和生命体验,构成了所谓的现代电影的黑色地平线。观众在这里不再是偷偷摸摸的观淫者,而仿佛身临其境,成为人性暴力的见证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具有暴力倾向。法国电影的可爱之处也在于此。潮流归潮流,个性归个性。为追赶潮流而丧失个性,那可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作者的原则就在于一不媚俗,二不起哄。布雷亚在《罗曼史》中实打实干之后,在《性是一出喜剧》中,却转向了形而上的表现,“怎样拍一场性交的场面呢?是真实表现还是扮演?”当格雷戈里·科兰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裸露着导演给他安上的假阴茎道具,在摄制组全体成员面前大摇大摆地晃来晃去的时候,性在电影中就变成了喜剧:一切都出于电影,一切都为了电影。贝尔唐·布奈卢在《色情片导演》(2002)中,探讨了同样的问题,但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让-皮埃尔·莱奥扮演的70年代的色情片导演在其事业将要终结时,才发现其实这种电影根本不需要导演,不需要场面调度,更不需要剪辑,只要让演员们在那里自愉自乐、尽情发挥就足够了。80年代末,让-克劳德·布里索在其《白色婚礼》(1989)中精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的情感世界,而在其新作《秘事》(2001)中,却把镜头对准了人的感官世界。为了拍摄此片,他观摩了大量的色情片,而他发现,这些影片除粗制滥造外,还矫揉造作,完全失真。那些色情片导演总是在不该剪辑的地方剪辑,使观众根本无法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而那些女孩子们总是伪装达到,使人想起《当哈里遇见萨丽……》(1989)中,梅格·瑞安在餐桌旁假装的滑稽表演。在布里索看来,只有少数导演的影片真实地表现了肉体的愉悦,比如说,约翰·B·胡特的《法国美人》(2002),而后者也毫不隐晦地宣称,在他的拍摄现场,女演员们总是能不停地达到。在布里索的《秘事》中,屁股就是屁股,高潮就是高潮,丝毫都不搀假。但是,影片区别于一般色情片之处在于,导演不仅表现了感官的享乐,而且还表现了感官的苦楚。性与欲望、与情感一样,都会变成一种失落的幻觉。人类的软弱与宿命就在于无法超脱各种各样的骗局的诱惑,而布里索的摄影机所要记录的就是这种诱惑的过程。性与电影的结合在布里索的影像世界里是诗意的、充满激情的。这种大手笔在当代的法国导演中是相当罕见的。

“别人的口味”

正当时髦的作者们掀起轰轰烈烈的“性”时尚之际,演员出身的阿涅斯·雅维在2000年推出的导演处女作《别人的口味》,在法国电影界引起了另一种轰动。这部小巧玲珑、诙谐幽默的作品虽然称不上是一部大师之作,也不像时下流行的其他作者电影那样具有爆炸性,但是,它对法国电影界以至对法国整个文化界的震撼都是非同小可的。这部看似心平气和、平淡无奇的作品实际上蕴涵了巨大的能量,其犀利的针砭锋芒直接指向法国社会的上上下下,从平民百姓、资产阶级一直到所谓的文化精英们。像法国这样一个文化和艺术高度发达的国家,自然而然会形成某种“文化的霸权”甚至“文化的暴力”倾向,人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品味优越于别人,自己体验的是人生真谛,而别人都是被蒙蔽被愚弄的。所谓的精英意识也因其过分膨胀而走向庸俗。在这个社会中,人人都竭力冒充高雅,追赶潮流,充当时尚代言人,这虽然在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但也在另一方面助长了被这种文化所熏陶的人的盲目、狭隘、势力与虚荣。看一看《别人的口味》中这些充满了喜剧色彩的人物,有哪个不是现实生活的人的真实写照呢?让-皮埃尔·巴克里扮演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粗暴蛮横、牢骚满腹,天生憎恨同性恋者、艺术家、知识分子和无产者,却鬼使神差地爱上了一个恃才自傲的女演员,并被这种一相情愿的痴情搞得可怜兮兮;而孤傲自负的女演员(安娜·阿尔瓦罗饰)对别人冷嘲热讽、拒之千里的结果就是始终落得个孤家寡人;愤世嫉俗的前警察(杰拉尔·朗万饰)当了老板的保镖后,仍然正义凛然,但这位充满男性魅力的硬汉却在情感上伤痕累累;阿兰·夏巴扮演的司机是一个木讷迟钝、暧昧不清的人物,既可以把有过肌肤之亲的女人忘得一干二净,又可以像小男生那样痴痴地等待远方的女友,虽然干的是单调乏味的工作,但业余时间却偷偷地学起长笛,玩一把高雅;最后,阿涅斯·雅维扮演的那个生活在乌烟瘴气之中的女招待,虽然看似堕落:倒卖、放荡不羁,但却真心未泯,一脸的强硬,但却脆弱得不堪一击。

圣女贞德范文篇10

“爱米丽·布兰”的微笑

与蒙娜丽莎神秘莫测、含蓄内敛的充满成熟女人韵味的微笑不同,《爱米丽的传奇命运》(2001)的海报上爱米丽·布兰的微笑却带有某种荒诞、精怪、夸张和顽皮的漫画色彩,特别是在那圆溜溜的黑眼睛、齐刷刷的黑刘海儿以及红彤彤的绒线衣的衬托下,再加上那布满小星星的草绿色背景的辉映。当然,这跟导演让-皮埃尔·儒内是漫画家出身不无关系,也跟他从影之后的一贯风格——《美味肉食店》(1991)或《异形4》(1997)——相吻合。然而,正是爱米丽·布兰的完全不同于蒙娜丽莎的半女人半顽童式的微笑,在新的世纪初,征服了法国,征服了欧洲,征服了大半个世界。她一改法国电影近些年来老气横秋、愁眉苦脸的面孔,把一种更大众化的、更愉悦的观影趣味还给观众。尽管像《电影手册》这样极其严肃的电影理论杂志对此片的态度大不以为然,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惊人的数字:在2001年,世界上有五千多万观众在电影院里观看了当年出品的法国影片,而其中就有一千多万是爱米丽·布兰的观众。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包括影片的其他音像制品(如录像带、DVD等)的观众。爱米丽·布兰的微笑也是法国电影的微笑。1999年和2000年,在法国境内的电影市场上,观众人次超过二百万的法国电影分别只有3部,而到了2001年,则有10部法国影片的观众人次超过了二百万,除《爱米丽的传奇命运》外,还包括《我说的谎话也是真的2》、《狼族盟约》、《下岗风波》、《企业战士》、《唐基》等影片。而这一年的法国观众的总人次更是达到了186,000,000的新纪录。在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总的来说,法国电影市场的形势一直相当乐观,尽管其中有间断性的波动,比如,2000年法国电影在其国内的市场由1999年的32.4%下降到28.5%,然而到了2001年,又猝然上升到41.5%,达到了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可思议的是,2001年法国电影的空前盛况似乎诞生在传统的法国电影资助制度(票房预付款制度(注:在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从每张电影票(5—6欧元)中抽取11%的税金,形成两个主要资助基金:自动资金和选择资金,前者自动返回制作者,跟票房直接挂钩;后者主要是票房预付款制度,即国家电影中心预先支付给制片人影片预算的一部分资金(一般占5—6%),如果影片可以盈利,制片人需将所借资金还给国家电影中心,如果影片失败,制片人则不必还钱。)+法国电视4台(注:即CANAL+。为收费频道,主要设置电影、体育、色情节目等频道。CANAL+一般以合拍和预购两种方式参与一部影片的投资,前者一般不超过影片预算的8%,后者一般大于影片预算的30%。)+一家免费电视频道(注:法文为UNECHAINEENCLAIR,指法国电视1台(TF1),法国电视2台(F2),法国电视3台(F3),法国电视5台(F5即ARTE)和法国电视6台(M6)。这些频道的节目收看是免费的,但有义务对电影制作进行不同程度的资助。)+一家影视投资公司(注:法文缩写为SOFICA(SOCIETESPOURLEFINANCEMENTDUCINEMAETDEL’AUDIOVISUEL)。在法国,非影视公司没有权利直接投资电影,必须通过SOFICA投资影片的制作,SOFICA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投资影片,一是成为制片公司的股份。但不管怎样,SOFICA的投资一般不能超过影片预算的50%。)受到威胁和动摇之际。多年来,法国电影之所以能够维持一种较稳定和较繁荣的发展状况,并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好莱坞电影进行抗衡,主要是受益于法国政府的“文化例外政策”(EXCEPTIONCULTURELLEFRANCAISE)。这项政策旨在表明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需要相当规模的投资的一种文化产品,与其他行业的产品不同。一些工业或农业产品,如汽车、服装、食品等,需要按照市场规律,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辐电影则应受到政府的特殊保护与资助。法国电影正是通过国家电影中心(注:法文缩写为CNC,即CENTRENATIONALDELACINEMATOGRAPHIE。)对电影生产的宏观调控,以及电视台(尤其是法国电视4台)、民间影视投资公司等多种渠道的资助,求得生存的。这与好莱坞电影业完全靠市场规律自我调节截然不同。2000年12月,让-马丽·梅斯耶购买了美国娱乐网(USANETWORKS),合并了威王帝—环球公司(VIVENDI-UNIVERSAL),形成了包括水、移动通讯(SFR)以及影视娱乐业等多项产业的跨国公司。鉴于美国电影业的经验,梅斯耶提出了“文化例外政策的衰亡”的口号,并解雇了在法国电影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法国电视4台的老板皮埃尔·莱斯居尔,这在法国电影界中一度引起恐慌,一时间,法国的各种媒体纷纷扬扬、一片沸腾。试想,如果法国电视4台改变政策,停止对电影业投资的话,法国的电影业无疑将遭受重大的创伤。但是,由于梅斯耶的主张不得人心,也由于法国的电影资助制度太根深蒂固,所以,迄今为止,除了人员上的变动外,法国电影的政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2001年法国电影的大丰收(共出品了204部影片,创下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更使法国电影界的人士扬眉吐气,大受鼓舞。

爱米丽·布兰的微笑意味着法国类型电影的回归,尽管《爱米丽的传奇命运》本身并非典型意义上的类型片。儒内因其过于丰富的想像力被作者电影们嗤之以鼻,而正是因为他那非同寻常的想像力,又很难将他的电影简单地划归类型。爱米丽·布兰就是这样一个精妙奇伦的诞生物。她精力充沛,智力超群;虽非天生丽质,却魅力难挡;看似新潮叛逆,却充满了怀旧色彩。在经历了形形色色的现代或后现代主义的思潮的颠簸后,人们在她的身上重新发现了最纯粹意义的真善美。多年以来,法国的大部分电影都极度个人化、内心化,而忽略了大众审美趣味的培养,仿佛一提观众,作者的身份就会受损。不可否认,法国的作者电影贡献非凡,在电影史上流下了串串闪亮的足迹;但也不可否认,很多所谓的“作者电影”都自生自灭,非常短命,观众还未能认识,就已经销声匿迹。能够真正放下作者的架子,实实在在为观众也为自己拍电影的人为数并不太多。吕克·贝松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一位。作为导演,他拍摄的《杀手莱昂》(1994)、《第五元素》(1997)和《圣女贞德》(1999)等影片为法国电影创下的辉煌有目共睹;作为制片人,他监制的《出租车》(1998)、《出租车2》(2000)、《企业战士》(2001)和《龙的致命之吻》(2001)等,也都是近几年来在法国最卖座的影片。尽管贝松可以用英语拍片,也可以接受好莱坞的电影观念,但他拍的向来都是地地道道

的法国出品的影片。正当法国上下为“文化例外政策”所面临的危机惶惶不安的时候,贝松却坦然地与威王帝公司的老板让-马丽·梅斯耶签订合约,在诺曼底建立欧洲最大的数码电影制片厂,甚至在日本建立他的欧罗巴影片公司的日本分公司。贝松的努力旨在扶植多年来呈畸形发展的法国类型电影,把它重新纳入大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并将之推向国际市场。国际化似乎是当今电影市场的潮流,尽管人们对此心怀忐忑。国际化意味着话语权的集中与统一,这无疑会削弱民族声音的力度。但反过来看,如果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多增加一些不同民族的声音,从而扭转好莱坞电影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证明,法国影片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的大都是类型片:动作片,神怪片,科幻片等,如《第五元素》(1997),《圣女贞德》(1999),《爱米丽的传奇命运》(2001),《狼族盟约》(2001),《紫流》(2000),《龙的致命之吻》(2001),等等。这些影片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亚洲的不少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地,都相当卖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国本土最具生命力、最具号召力的类型片之一——喜剧片,却很难在法国以外形成大的气候。这也许跟喜剧片带有更浓厚的文化色彩有关系,比如,像《被诅咒的阴毛》(1995)、《唐基》(2001)和《下岗风波》(2001)等影片就仅在拉丁语系的地区,如西班牙、意大利、南美等地大受欢迎。如果运气好的话,也会被美国观众所接受,例如,巴拉丝蔻在美国就很有观众缘。《阿斯德利克斯和奥贝里克斯反抗恺撒》(1999),因为有德国的投资,在莱茵河彼岸也颇为成功。而有些喜剧片,却很难冲出国界,如托马斯·吉洛的《我说的谎话也是真的》(1997),即使在意大利,此片也仅仅只有一千多名观众,在西班牙就根本没有能够发行。而《我说的谎话也是真的2》(2001),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家购买此片的发行权。总的来说,法国的喜剧片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更倾向于商业化,如让-玛丽·普瓦雷的《来访者》(1993),《阿斯德利克斯和奥贝里克斯》的不同版本:克劳德·齐蒂的《反抗恺撒》(1999)和阿兰·夏巴的《克雷奥帕特里任务》(2002),弗朗西斯·韦伯的《混球的饭局》(1998)和《下岗风波》(2001)等;另一类更倾向于作者性,如80年代曾经拍摄过《生活是一条宁静的长河》(1988)的艾蒂安·夏蒂里耶在2001年推出了《唐基》,虽然影片的商业性大大增强,但还是容纳了相当的社会内涵。再如,《人人都找她的猫》(1996)的导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施的新作《西班牙客栈》(2001),也在抒发“世界青年”的“世纪郁闷”的同时,捎带着嘲讽了法国社会的官僚作风。事实上,许多法国喜剧片都不纯粹是搞笑,而是了作者的相当严肃的思考,这也是它不像其他类型片那样容易走俏国际市场的原因。但不管喜剧片的国际市场如何,喜剧片作为一种类型,都在法国电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使有一天,法国的其他类型电影因其国际化而丧失了民族特性的时候,喜剧片也会保持其本色。因为说到底,法国喜剧片是法兰西文化的特有产物。

“屁股”时代的作者们

1999年,法国女导演瓦莱莉·莱默斯耶拍摄了一部影片,叫《屁股》。这部影片的片名虽然起得极其恶俗,但片子倒拍得相当干净。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女扮男装的女主人公,在旅途中从汽车上下来,当着车上的两个男人的面,在路边的一棵小树前撒尿。这一场景看似猥亵,但女导演却把它处理得充满了诗情画意:荒凉的旷野上,一棵摇曳的小树前,站立着一个身穿牛仔服的“少年”,“他”蹶起屁股,装出一副要撒尿的架势。因为镜头很远,我们几乎看不清动作的实际情形,我们只能想象一个女人要站立着撒尿的不堪后果。另一个相关的场景,是女主人公终于脱下男装,赤身裸体出现在餐桌旁的众目睽睽之下。但是,这一场景拍得同样简洁明快,没有任何撩拨之意。事实上,真正掀起“屁股”时代“性”时尚的并不是这部名叫《屁股》的影片,而是一部片名要斯文得多的影片《罗曼史》(1999)。卡特琳娜·布雷亚一向以性事贯穿自己的创作历程。从七八十年代的《一个真实的女孩》(1976)、《深夜喧闹》(1979)和《三十六个少女》(1988),到90年代的《像天使一样肮脏》(1991)、《完美的爱情》(1996)和《罗曼史》(1999),再到近两年的《致我的姐姐》(2001)和《性是一出喜剧》(2002),布雷亚一直在人的、尤其是女性的感官世界中流连忘返。尽管作为导演,她在电影语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建树,但在镜头前对性的探讨上,她却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轰动一时的《罗曼史》几乎就是一部大观:性饥渴,性冷淡,性放纵与性虐待,面面俱到;手淫,强奸,施虐与生产,无所不有。女主人公在短短的银幕时空中匆匆走过了从淑女到妓女、再从妓女到妈妈的人生历程。在男男女女的性器官面前,布雷亚的摄影机不再像前人那样躲躲闪闪,而是虎视眈眈,毫不畏惧。镜头与物体的距离越拉越近,当一向被严肃电影视为禁忌的生殖器官用特写放大到布雷亚那充满唯美色彩的银幕画面上时,就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果说《罗曼史》不是一部标准意义上的色情片(注:在法文中,“色情电影”有两个对应的词:LECINEMAPORNO(硬色情)和LECINEMAEROTIQUE(软色情)。两者的基本区别是,前者多用特写,后者多用中景;前者拍生殖器,后者拍裸体。)的话,那是因为影片中增加了更多的心理透视,尽管人物的情感逻辑似乎并不是那么值得推敲。

当然,法国电影历来在性的表现上不拘一格,早在“新浪潮”之前,就出现了像《上帝创造女人》(1956)和《情人们》(1958)这样大胆前卫的作品,从而造就了碧姬·芭铎这样的性感女神和让娜·莫罗这样的一代荡妇。裸体、床上戏、随手拈来的性噱头,几乎成了法国电影的家常便饭。有哪一位观众不对那些女演员(缪缪、艾玛妞·贝阿、朱丽叶特·比诺什、伊莎贝尔·阿佳妮、苏菲·玛索等)的乳房了如指掌呢?没有身体的暴露,没有色情的渲染,电影仿佛就缺少了某种调味品,变得难以下咽。这似乎成了法国特色。就连罗麦尔这样严肃的作者,也常常在片名上做点儿手脚,加入某些色情的暗示,如《女收藏家》(1967),《穆德家之夜》(1969),《克莱尔的膝盖》(1970),《午后的爱情》(1972),《盈月之夜》(1984),等等。与那些总是穿着衣服在床上搂搂抱抱的好莱坞电影相比,法国电影自然要更生活、也更实质。色情在法国电影中的泛滥要追溯到1968年“五月风暴”,这一政治运动对电影艺术的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实”和“自由”成为艺术创作的总方针,于是,电影中“性”表现的真实与自由就成了电影创作者需要向世界打开的另一个窗口。这使得70年代的色情片在法国风靡一时,而正是这些色情片哺育了今天的众多的屁股作者们。但是,在当时,严肃的电影作者对性的探讨还是停留在另一个层面,如让·厄斯塔什的那部“长篇巨著”《妈妈与妓女》(1973)或贝尔唐·布里耶的那部出手不凡的《华尔兹舞女》(1974)(注:《华尔兹舞女》是法文LESVALSEUSES的直译。事实上,LESVALSEUSES在法文的俚语中是睾丸的意思,而本片的片名用的也是“睾丸”之意,但因为此片被介绍到国内时,一直用的是“华尔兹舞女”的译名,所以这里还是沿用前人的译名,以免造成混乱。)。虽然到了80年代,性的表现在作者电影中继续有突破,如让-雅克·贝内克斯的《早晨37度2》(1986)或西里尔·科拉德的《野兽之夜》(1992);但是,只有到了90年代后期,“性”才在法国电影中呈星火燎原之势,铺天盖地地蔓延起来。而到了本世纪初,法国电影可以说真正迎来了它的“屁股”时代,其标志就是众多的作者们开始

在他们的影片中严肃地讨论屁股问题。

据说是卡特琳娜·布雷亚的《罗曼史》把色情电影“作者”化了,就连大洋彼岸、一向对法国的作者电影态度冷漠的美国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布雷亚热。这非同小可,因为对美国人来说,长年以来,法国电影对他们只意味着一个名字,那就是特吕弗,只意味着一部电影,那就是《四百下》(1959)。不过,在法国,除了像《正片》或《电影手册》等几本杂志认可布雷亚外,一般观众并不买她的账。但是,今天的作者就是这样,观众越不买账,你的身价似乎就越高。“告诉我你怎样在影片中表现‘性’,我就可以评判你作为导演的现代性。”虽然法国人在21世纪初提出这样的口号并不能算是前卫,因为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帕索里尼就用他的《萨罗或索多姆的120天》(1975)等作品证明了他的现代性。但是,不管怎么说,“最后一班地铁”还是要赶的。为了不落伍,为了追赶时代潮流,为了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作者,就要在自己的影片中学会变着法子拍屁股。事实上,与其说是布雷亚把色情影片“作者”化了,还不如说,一位“才”不惊人的导演如何借助“色情”才脱颖而出,尽管她的勇气可嘉,她的电影也并非一无是处。然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尚的魅力也难以抗拒。“屁股”似乎使困难重重的法国作者电影绝路逢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时间,法国的银幕上下充满了五花八门的性。谁能把“性”拍得更狠更酷,好像谁就更现代。

如果说七年前,阿尔诺·德斯普莱欣的那部野心勃勃的长片《我怎样争吵…(我的性生活)》(在美国则干脆译为《我的性生活》)还相当书卷气的话,今天的作者们仿佛都吃多了生猛海鲜,一个比一个来势凶猛,一个比一个手段毒辣。当然,这也可能是跟萨德侯爵的后代多少有点儿关系。性已经不再是一种调味品,而是影片的重大主题。换言之,性不再为话语服务,而其本身就是话语。过去的大多总是跟美好的感情相提并论,而今天,性似乎已经不再需要情感做铺垫,而直接跟动物本能、跟欲望、跟暴力、跟血腥相关联。比较温和的,可以像帕特里斯·谢侯的《亲密》(2001)一样,把人拍得如同肮脏的牲畜,任凭原始的肉体冲动所支配;而真正强硬的,则一定要血花飞溅。看到迈克尔·哈尼克的《钢琴教师》(2001)的开头,你的感觉可能还四平八稳,但当伊莎贝·于佩在浴室里用刀片割破自己的阴道时,你就坐立不安了。从此以后,只要一看到于佩那张冷俊的面孔,你就会觉得她的下体在流血。像《钢琴教师》这样血淋淋的影片充斥了戛纳电影节这样高雅的艺术殿堂。2001年的另一部参赛影片《天天麻烦》更是登峰造极。克莱尔·德尼充分发挥了贝阿特丽斯·达勒那张大嘴的优势,把它变成了一张名副其实的血盆大口。自从两个无名之辈的一部臭名昭著的《操我》在2000年一炮打红后,强奸便成了屁股电影的最热门的话题。2002年,戛纳电影节的参赛影片《不可逆转》就以意大利美女莫妮卡·贝卢奇被“强奸”长达8分钟之久制造了这座久负盛名的海滨小城的最大丑闻。奥利维埃·阿萨耶斯和菲力普·格朗德里欧虽然不像前者那样哗众取宠,也分别在他们的影片《魔鬼情人》(2002)和《新生活》(2002)中,结结实实地拍下了强奸这种不堪入目的暴力场面。强奸在这些作者们的眼里成为一种最时髦的、垃圾式的审美经历和生命体验,构成了所谓的现代电影的黑色地平线。观众在这里不再是偷偷摸摸的观淫者,而仿佛身临其境,成为人性暴力的见证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具有暴力倾向。法国电影的可爱之处也在于此。潮流归潮流,个性归个性。为追赶潮流而丧失个性,那可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作者的原则就在于一不媚俗,二不起哄。布雷亚在《罗曼史》中实打实干之后,在《性是一出喜剧》中,却转向了形而上的表现,“怎样拍一场性交的场面呢?是真实表现还是扮演?”当格雷戈里·科兰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裸露着导演给他安上的假阴茎道具,在摄制组全体成员面前大摇大摆地晃来晃去的时候,性在电影中就变成了喜剧:一切都出于电影,一切都为了电影。贝尔唐·布奈卢在《色情片导演》(2002)中,探讨了同样的问题,但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让-皮埃尔·莱奥扮演的70年代的色情片导演在其事业将要终结时,才发现其实这种电影根本不需要导演,不需要场面调度,更不需要剪辑,只要让演员们在那里自愉自乐、尽情发挥就足够了。80年代末,让-克劳德·布里索在其《白色婚礼》(1989)中精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的情感世界,而在其新作《秘事》(2001)中,却把镜头对准了人的感官世界。为了拍摄此片,他观摩了大量的色情片,而他发现,这些影片除粗制滥造外,还矫揉造作,完全失真。那些色情片导演总是在不该剪辑的地方剪辑,使观众根本无法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而那些女孩子们总是伪装达到,使人想起《当哈里遇见萨丽……》(1989)中,梅格·瑞安在餐桌旁假装的滑稽表演。在布里索看来,只有少数导演的影片真实地表现了肉体的愉悦,比如说,约翰·B·胡特的《法国美人》(2002),而后者也毫不隐晦地宣称,在他的拍摄现场,女演员们总是能不停地达到。在布里索的《秘事》中,屁股就是屁股,高潮就是高潮,丝毫都不搀假。但是,影片区别于一般色情片之处在于,导演不仅表现了感官的享乐,而且还表现了感官的苦楚。性与欲望、与情感一样,都会变成一种失落的幻觉。人类的软弱与宿命就在于无法超脱各种各样的骗局的诱惑,而布里索的摄影机所要记录的就是这种诱惑的过程。性与电影的结合在布里索的影像世界里是诗意的、充满激情的。这种大手笔在当代的法国导演中是相当罕见的。

“别人的口味”

正当时髦的作者们掀起轰轰烈烈的“性”时尚之际,演员出身的阿涅斯·雅维在2000年推出的导演处女作《别人的口味》,在法国电影界引起了另一种轰动。这部小巧玲珑、诙谐幽默的作品虽然称不上是一部大师之作,也不像时下流行的其他作者电影那样具有爆炸性,但是,它对法国电影界以至对法国整个文化界的震撼都是非同小可的。这部看似心平气和、平淡无奇的作品实际上蕴涵了巨大的能量,其犀利的针砭锋芒直接指向法国社会的上上下下,从平民百姓、资产阶级一直到所谓的文化精英们。像法国这样一个文化和艺术高度发达的国家,自然而然会形成某种“文化的霸权”甚至“文化的暴力”倾向,人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品味优越于别人,自己体验的是人生真谛,而别人都是被蒙蔽被愚弄的。所谓的精英意识也因其过分膨胀而走向庸俗。在这个社会中,人人都竭力冒充高雅,追赶潮流,充当时尚代言人,这虽然在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但也在另一方面助长了被这种文化所熏陶的人的盲目、狭隘、势力与虚荣。看一看《别人的口味》中这些充满了喜剧色彩的人物,有哪个不是现实生活的人的真实写照呢?让-皮埃尔·巴克里扮演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粗暴蛮横、牢骚满腹,天生憎恨同性恋者、艺术家、知识分子和无产者,却鬼使神差地爱上了一个恃才自傲的女演员,并被这种一相情愿的痴情搞得可怜兮兮;而孤傲自负的女演员(安娜·阿尔瓦罗饰)对别人冷嘲热讽、拒之千里的结果就是始终落得个孤家寡人;愤世嫉俗的前警察(杰拉尔·朗万饰)当了老板的保镖后,仍然正义凛然,但这位充满男性魅力的硬汉却在情感上伤痕累累;阿兰·夏巴扮演的司机是一个木讷迟钝、暧昧不清的人物,既可以把有过肌肤之亲的女人忘得一干二净,又可以像小男生那样痴痴地等待远方的女友,虽然干的是单调乏味的工作,但业余时间却偷偷地学起长笛,玩一把高雅;最后,阿涅斯·雅维扮演的那个生活在乌烟瘴气之中的女招待,虽然看似堕落:倒卖、放荡不羁

,但却真心未泯,一脸的强硬,但却脆弱得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