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3:30:38

生产安全

生产安全范文篇1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是指各类煤矿(包括与煤炭生产直接相关的煤矿地面生产系统、附属场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根据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调查处理。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按照事故等级划分,分别由相应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未设立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履行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的职责。

第二章事故分级

第四条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煤矿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五条事故中的死亡人员依据公安机关或者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确定,重伤人员依据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确定。

第六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一)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含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二)善后处理费用,含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赔偿费用;

(三)财产损失价值,含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第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统计直接经济损失。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事故发生单位为省属以下煤矿企业的,其直接经济损失经企业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审核后书面报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事故发生单位为省属以上(含省属)煤矿企业的,其直接经济损失经企业集团公司或者企业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后书面报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特别重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八条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伤亡人数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第九条事故抢险救援时间超过30日的,应当在抢险救援结束后重新核定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新核定的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与原报告不一致的,按照重新核定的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确定事故等级。

第三章事故报告

第十条煤矿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煤矿负责人;煤矿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十一条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较大事故以上等级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接到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国务院。

第十二条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接到煤矿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全称、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能力、证照情况等);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类别(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其他);

(四)事故的简要经过,入井人数、生还人数和生产状态等;

(五)事故已经造成伤亡人数、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六)已经采取的措施;

(七)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以上报告内容,初次报告由于情况不明没有报告的,应在查清后及时续报。

第十四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或者续报。

事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应当在发生的当日内及时补报或者续报。

第十五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

第四章事故现场处置和保护

第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规定,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发生地有关人民政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

第十八条因事故抢险救援必须改变事故现场状况的,应当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抢险救灾结束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应当及时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抢险救援报告及有关图纸、记录等资料。

第五章事故调查

第十九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或者根据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较大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一般事故中造成人员死亡的,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没有造成人员死亡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可以委托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二十条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调查的煤矿事故。

第二十一条因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事故,依照本规定应当由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调查的,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二十二条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部等有关部门、全国总工会和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派员组成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事故调查组,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第二十三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事故发生单位和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二十四条事故调查组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三项基本要求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到诚信公正、恪尽职守、廉洁自律,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不得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

第二十五条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的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煤矿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人担任。委托调查的一般事故,事故调查组组长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确定。

事故调查组组长履行下列职责:

(一)主持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二)明确事故调查组各小组的职责,确定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分工;

(三)协调决定事故调查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四)批准事故有关信息;

(五)审核事故涉嫌犯罪事实证据材料,批准将有关材料或者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组坚持统一领导、协作办案、公平公正、精简高效的原则。

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查明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类别、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隐瞒事故的,应当查明隐瞒过程和事故真相;

(三)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四)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五)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六)在规定时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七条事故调查中需要对重大技术问题、重要物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或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进行技术鉴定的单位、专家应当出具书面技术鉴定结论,并对鉴定结论负责。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第二十八条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特殊情况下,经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第二十九条事故抢险救灾超过60日,无法进行事故现场勘察的,事故调查时限从具备现场勘察条件之日起计算。

瞒报事故的调查时限从查实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事故救援情况和事故类别;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三十一条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至负责事故调查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第三十二条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由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归档保存。归档保存的材料包括技术鉴定报告、重大技术问题鉴定结论和检测检验报告、尸检报告、物证和证人证言、直接经济损失文件、相关图纸、视听资料、批复文件等。

第六章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结案。

重大事故调查报告经征求省级人民政府意见后,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结案。

较大事故调查报告经征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意见后,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批复结案。

一般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批复结案。

第三十四条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的批复时限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事故批复应当主送落实责任追究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按照事故批复的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并及时将落实情况书面反馈批复单位。

第三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煤矿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生产安全范文篇2

今天,本人受曾路明县长和钟振宇、陈小杰副县长委托,主持召开全县第四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暨全县消防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贯彻全省今冬明春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市第四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精神,研究部署我县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刚才,县安监局局长叶夏鸣同志和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刘南安同志分别传达了全市第四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今冬明春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精神;叶局长、县公安局的范云光副局长和刘大队长还结合部门的实际,分别通报了全县1-10月份的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部署。讲得都很好,很客观,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此次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下面,我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刚才夏鸣同志通报今年以来我县各类安全事故的起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来看,四项控制指标均比上年同期呈上升趋势,死亡人数已经突破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全年事故死亡控制指标。特别是今年第三季度,接连发生了几起事故。“7·04”黄塘建筑施工工地2死5伤坍塌事故、“7·14”宝山铁矿4人死亡较大事故、“8·13”南岭镇王告村2人死亡民宅火灾事故、“8·27”柏埔镇东方村农网改造工地1死2伤触电伤亡事故、“9·30”瓦溪镇四联路段两车相撞造成3人当场死亡的较大交通事故。这些事故的接连发生,教训十分惨痛,给个人和家庭、给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极为严重而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同时也表明了我县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反思今年以来我们的工作,应该说,县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是高度重视的,召开的会议、下发的文件、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都比往年要多,仅安全生产基金,县财政在预算中就安排了100万元,并在各镇设立了安监站。各镇、各部门和各企业(业主)也作了较大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为什么我县还是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呢?这只能说明我们的认识还不到位,措施还不够有力,工作还做得不够有效,还存在较多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一是各镇、各部门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的程度和领导的力度不够;二是责任意识不够强,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抓安全工作的作风不深入、不扎实,安排部署多、督促检查少、工作落实差;四是缺乏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意识,风来抓一阵、风过就停止的“一阵风”现象较突出;五是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企业业主“重效益、轻管理,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仍然存在,普遍存在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六是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够到位,执法力度不大;七是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不够,群众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归根结底就是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作不落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县几起事故发生,造成我县安全生产面临非常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因此,各镇、各部门、各企业务必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牢固树立和增强“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和“不出事就是本事”的意识,始终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和松懈思想,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

秋冬季节是生产繁忙期,也是事故高发期。11月8日,省召开了今冬明春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接着市又召开了第四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各镇、各部门、各企业务必要增强忧患意识,按照省市会议精神和总体部署要求,结合实际,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对全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学校、锅炉和压力容器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用铁的手腕整治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安全生产“落实年”和“攻坚年”的收尾工作,做到“事故高发期事故不高发”,努力实现我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

一要继续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按照“五整顿、三加强”的要求和“抓道路,防特大;抓重点,保下降;抓落实,压势头”的工作思路抓住交通管理、交通设施、交通意识和事故处理四个环节,巩固“治超”成果。要加大对超载、超速、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校车和农用车的安全整治。抓紧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全面排查治理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切实加强对客运企业的安全监管,提高客运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此外,要加强对古竹榄溪、江口和临江码头船只的检查,严禁“三无”船只参与各种营运,确保渡口、渡船的安全。

二要继续抓好非煤矿山的排查整治。市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非常重视,抓得很紧,专门组织各县区到江西赣州参观学习考察,接着又组织由市党政领导挂帅的督查组到各县区现场检查。刘小华市长对矿产资源的整治提出要“铁腕整治、敢于碰硬、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由此可见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和态度。我们要按市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强力措施,铁腕整治,确保抓出成效。对无证照或证照不齐全、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矿山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闭,决不手软;对已排查出来的非煤矿山隐患,要切实抓好跟踪整改落实,以巩固今年以来特别是今年6月份以来的整治成果。

三要继续抓好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治理监控工作。要督促指导有关企业继续健全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档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和监控。对重大危险源,有关单位要每天一查,主管单位要每周一查,综合监管部门要每月一查,并记录在案,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及时报告并及时消除。对前段时间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排查出来的隐患,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督导,加强检查,督促各类相关企业认真搞好自查自改,彻底清查事故隐患,不留死角和后患。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切实按照“指定部门、挂牌督办、落实责任、限期整改、确保安全”的原则,切实抓好整改。

四要继续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县政府与各镇、各有关单位签订的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消防工作目标和任务。各镇要把消防工作纳入本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和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要严格贯彻“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机制,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办等七部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农村消防安全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范畴。按照广东省《消防工作“十一五”规划》(粤府办〔2006〕68号)的要求,中心镇要在今年底建立专(兼)职消防队,古竹镇已依托派出所建立了兼职队,蓝塘和龙窝两个镇要加大力度,务必在年内建立兼职队,其他条件较好的镇、村,也应该考虑成立专(兼)职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努力构建纵贯城乡的社会化消防控管体系;各镇要把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设施,纳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村庄整治到哪里,消防建设就跟到哪里”,切实提高农村防火灭火水平,全面提高农村抵御火灾的能力。各职能部门要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除加强对本系统的消防工作监督管理外,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审批发证规定,对消防安全不合格的单位和场所,一律不准发给相关证照,超出法律规定已发放的,要及时清理和整顿,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变更或吊销。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职权,加大消防执法力度,做到隐患必除,不留后患;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要时期以及重要时段的消防监督管理,从根本上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执法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三个必须,三个决不”:一是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不管有什么背景,都必须坚决依法处罚,决不姑息;二是对排查出来的火灾隐患,必须依法监督整改,决不手软;三是对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火灾隐患,必须坚决铲除,决不放过。工商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工作作为发放证照的前置条件;综治办要把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定期开展联合安全生产执法大检查,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要限期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县政府将对照《责任书》,定期对各级政府和消防安全责任人、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情况实施考评,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消防安全责任和防范措施不落实,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奖惩分明。

五要继续抓好建筑施工的监管。秋冬季节,历来都是建筑施工的黄金时期,也是易发生建筑施工事故的时期。从近期县对全倒户重建工作检查的情况来看,普遍反映建筑师傅难请的问题,表明当前全县在建工程多、建筑施工繁忙。各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吸取“7·04”黄塘建筑施工工地2死5伤坍塌事故血的教训,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对城乡建筑工地特别是无图纸、无规划、无报建、无监理、无资质等“五无”工程的整治;规划建设部门要对在建工程在企业施工资质、工程的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以及工程监理、施工现场、吊塔提升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严防建筑施工事故发生。

六要继续抓好烟花爆竹的专项整治。近段时间来,非法运输烟花爆竹有所抬头,从非法渠道进货现象时有发生。县禁燃办也对此作出了专门部署,加大了打击力度,并在短时间内在蓝塘、附城、乌石、瓦溪等镇所在的区域截获了价值20多万元的“私炮”,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各镇、各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突出烟花爆竹运输、销售两个环节,继续加强对烟花爆竹行业的监管,县安监、公安、供销、交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坚决查禁、取缔烟花爆竹非法销售网点,确保市场经营安全有序。

七要继续抓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7·14”宝山铁矿事故本是1人死亡最后却导致4人死亡的较大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该企业没有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缺乏应急救援能力所造成的。因此,各有关部门要督促未制订事故应急预案的企业抓紧制订;对已有应急预案但不完善、应付式的企业,要督促他们重新修订,加以完善。各部门要组织、督促企业进行应急救援演练,从而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出成效

今年初,县政府与各镇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会后,县政府还将与各镇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各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转变作风,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书规定的各项职责,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镇、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落实镇、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深入查找本镇、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加大投入,严防死守,做到人员、经费、措施、督查、事故隐患整改“五到位”,坚决遏制一般和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和个人,以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事故,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依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县政府已制定了《****县20****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工作方案》,即将下发到各镇各部门。今年的考核工作,县政府将专门成立考核小组,对各镇实行全面、严格的考核,请各镇高度重视,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完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规章制度,并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具体岗位;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排查、监控和整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要制定完善的事故抢险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抢险自救能力;要积极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要加大安全投入,确保人员到位、费用到位、管理到位。

生产安全范文篇3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9或死伤10人以上的事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29人或死伤30人以上的事故;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上述三类事故以下统称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入实施“六六决策”、全面建设“平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加强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一次性死亡3人(含)以上或可能发展成为重特大(特别重大)事故、需要市政府组织指挥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具体包括:

(一)超出事发地县(区)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跨县(区)级行政区的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三)已经或者可能导致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10人以上中毒(重伤)的事故。

(四)市政府领导认为需要由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处置的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减少伤亡。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三)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多方联动、快速反应。

四、组织体系

(一)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特殊情况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安全监管局局长、事故应急救援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协管部门、应急救援保障部门和有关县(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必要时请驻舟部队领导参加。主要职责是:决定启动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实施监督和指导;紧急指挥调度应急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指挥调度、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必要时由市政府领导请示省政府,要求启动浙江省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市安全监管局在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主要职责是:承担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和管理全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适时组织演练;检查、督促、指导各县(区)及专业应急救援机构的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收集、分析全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相关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承担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建立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

市安全监管局根据需要,聘请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决策咨询和建议;参与有关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研判等工作;参与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三)相关单位职责。

1.市安全监管局承担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等工作外,负责组织协调工矿商贸领域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协调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保卫、交通管制等工作和组织协调火灾、道路交通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市城建委负责组织协调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城市公用事业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市交通委负责组织协调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和交通建设工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5.市民航局负责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急需用航空运输保障(直升机调用)的联系和协调,组织协调民航运输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6.**海事局承担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海区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7.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渔业船舶水上安全重特大(特别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海洋监测和海洋预报等工作。

8.市质量技监局负责组织协调特种设备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9.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协调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环境监测等应急救援工作。

10.市农林局负责组织协调农机等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1.市水利围垦局负责组织协调水利建设工程、水利设施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2.市电力公司负责组织协调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电力保障工作和市内电网重特大(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3.电信**分公司负责组织协调电信运营机构保障应急通信畅通和基础电信网络重特大(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4.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医疗卫生单位参加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病工作。

15.市民政局、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协调事故善后处置、工伤保险等相关工作。

16.市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保障和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

17.市气象局负责提供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气象监测和气象预报等技术支持。

18.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有关信息的对内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和对事故现场内外媒体活动的管理、协调和指导。

19.市监察局负责对各县(区)、市级各有关部门履行监督职能,及时查处违反本应急预案的行为,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违纪责任。

20.各县(区)政府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按照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在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下做好相关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应急联系工作机制,保证信息畅通(注:如需调用当地驻军进行救援时,由市领导与驻舟部队领导联系,统一由驻舟部队协调指挥)。

(四)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以属地为主,一般由事发地县(区)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县(区)政府负责人为总指挥,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

发生在民航、海上跨县(区)或影响特别重大的事故,根据需要由市政府或市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主要职责是:迅速确定应急救援方案,全力实施应急救援;划定事故影响范围,设置安全警戒线;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转移、疏散安全受到威胁的人员和财产;调集和配置有关应急救援资源,切断事故灾害链;组织事故善后处置,组织事故现场保护、事故调查工作;及时向市政府和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事态发展及救援进展情况;做好经验教训总结和评估报告工作。

五、应急救援

(一)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和预案启动。

1.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按照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法律、法规规定还应当报告其他有关部门的,应按其规定报告。

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县(区)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并按《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浙江省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浙政办发〔20**〕73号),通报相关部门,同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县(区)政府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如实向市政府报告。

2.有关县(区)政府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或组织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各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力量,应在事发地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控制事故灾难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的发生,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当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请示上一级政府,要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3.市安全监管局接到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政府报告,提出处置工作建议。并根据事态发展情况或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组织市有关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指导,协助事发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组织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4.市相关应急救援管理部门和单位接到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或应急救援指令后,根据各自的职责,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包括启动本部门相应预案,协调本部门或领域的应急救援力量,组织或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提出现场应急行动要求;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周边区域做好受威胁的危险源的监控工作;及时向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5.当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经先期处置仍不能控制时,经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启动本预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同时,立即开通与事发地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应急救援管理部门的通信联系,及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调集应急救援力量,参加和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政府或省有关部门报告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二)现场应急救援。

1.参与现场应急救援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可成立综合协调、专业抢救、医疗救护、安全保卫、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专家技术、新闻报道、后勤保障、事故调查、善后处理、预备机动等专业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具体职责如下:

(1)综合协调组: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应急救援情况,综合协调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2)专业抢救组:对事故进行现场救援,如:吊机、灭火、打捞、海上搜救、矿井打道、工程拆除、关闭毒气泄漏源等。

(3)医疗救护组:开展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护,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4)安全保卫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故现场。

(5)交通运输组:运送事故现场急需的物资、装备、药品等,输送现场疏散人员。

(6)通讯网络组: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网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

(7)专家技术组:成立若干个行业技术专家组,对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8)新闻报道组:组织新闻单位记者深入现场采访,及时报道抢险救援的有关情况。

(9)后勤保障组:负责指挥人员的现场食宿安排,保证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

(10)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等进行调查,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11)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后事,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12)预备机动组:由指挥首长临时确定,机动组力量由指挥首长调动、使用。

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组织做好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和相关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

4.现场应急救援根据不同事故、不同伤害应由不同的抢救部门来承担。

根据事故发生的不同原因应由不同的抢救部门来承担: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由该企业、企业主管部门、消防、武警承担;

(2)火灾事故由火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专业抢救组主要由消防、武警承担,水、电、交通等相关部门配合,从事登高、破拆、地下救生等救援灭火工作及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救援工作;

(3)道路交通事故主要由公安、交通、武警承担;

(4)水上交通、渔业船舶事故由海上搜救分中心统一指挥,专业抢救组主要由海事、渔监、交通、港务、武警承担,从事水上及水下等救援工作;

(5)建筑物倒塌事故专业抢救组主要由城建、消防、武警等承担;

(6)空难事故由市航空安全委员会统一指挥,专业抢救组主要由公安、武警、消防、民航、卫生、海事、交通承担。

对于不同伤害应由不同的部门来抢救:

(1)烧伤事故:医疗救护主要就近由所在县(区)及县级以上人民医院承担;必要时转送有烧伤病房的市级医院。

(2)中毒事故:医疗救护主要就近由所在地县(区)及县级以上人民医院承担;

(3)机械伤害事故:医疗救护主要就近由所在地县(区)及县级以上人民医院承担,必要时转送上级或专科医院。

(三)在各项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应急救援工作实施完毕、事故影响消除后,由市重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应急期结束。

六、附则

(一)本预案管理单位为市安全监管局。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市安全监管局要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生产安全范文篇4

关键词:生产安全现场;有效途径;履职效率

随着技术提升,公司的生产活动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不变的却是对安全的追求。当前更加精密的仪器,更加复杂的工序要求安全监管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为了能够合规生产,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就必须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监管质量,不断提高现场安全监管的履职效率。

一、生产安全现场监督管理

(一)监管内容。安全生产监管主要是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对生产设计、项目审批以及验收进行监管,对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对潜在风险进行把控整改,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对不合规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理,对生产活备案进行梳理审查。总而言之,安全监管就是对整个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管,把控,排除风险因素,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1](二)生产安全规范化管理。一是编制试运转生产及安全保护方案后完成联合调试,同时编写其总结报告,并向有关部门申请验收,最后完成项目竣工验收。二是加强对有关生产安全活动的评审、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的资质管理以及日常监督管理,针对违反规定的单位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通报批评、降级或取消资质等惩罚。[2]三是有关部门要最大程度的正视对生产安全活动的监督管控,严肃对待执行政府监管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其的监管力度。

二、提升生产安全现场监管履职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系统、完整的现场监管制度。为了能够让现场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就必须要制定系统、全面、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合理的现场安全监管条例,通过制度为抓手来清晰权责。让管理人员能够参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当然,在进行安全管理时,也只有清晰了权责,明确了规章,才能够让安全管理更加的条例化,精细化,清晰化。(二)强化培训措施,制定系统培训计划。员工是安全生产的核心,也是管理的难点。为了能够强化安全意识,深化安全举措,就必须强化培训措施,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让员工熟悉《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同时,也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让管理人员能够熟悉管理流程,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条例,熟悉生产流程,通过这种系统培训让管理人员能够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隐患点以及紧急事故处理方式做到心中有数。(三)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监管力度。对于企业来说,要强化内控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通过完善监管体系来对整个生产全过程就行动态监管,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实时把控,对安全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监管体系既要将管理人员纳入到管理维度内,检查管理人员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合规操作,也要对生产工人进行监管,检查操作流程是否符合标准。其次,对于政府方面来说,也要强化主体责任,发挥政府职能,利用政府监管来降低安全风险事故。政府要强化监管机制,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安全责任宣传力度,降低安全生产事故。[3](四)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容错率。一是要加强人员管理,构建人员管理体系,对员工进行动态管理,减少不合规操作。二是要建立生产数据信息库,将生产、管理、人员等信息进行统筹,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滞后。三是要建立生产规范制度,例如在用电设备方面,要遵守用电规定,同时确保电缆电线的绝缘性,不能出现破裂、烂皮及露头等情况;在生产设备方面,要严格按照操作守则操作,及时的进行机器的维护。四是要坚持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原则及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构建责任联系点制度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强化落实地方各级行政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4]五是要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形成书面文件,按章办事,并且就伤及批复进行及时的整改。通过安全防范措施的建立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容错率。(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对于现场的安全成产管理来说,其影响因素是较为复杂的,而一个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共同造成的,具备偶发性,往往安全风险事故的诱发因素不同,形成路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同。正是因为风险因素的偶发性,以及安全事故的不确定性,导致许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在进行监管时难度较大。为了能够提高履职效率,提高安全监管质量,就需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一是要对成产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能够让管理人员能够从生产档案中寻找信息,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二是要对风险安全事故进行建档,为后续工作提供清晰案例,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以此来提高管理质量,提高履职效率。

三、结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不变的主题,而生产安全现场监管则是提高企业容错率,降低企业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安全现场监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生产安全现场管理的履职效率,就必须要制定系统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强化培训措施,制定系统培训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焦洪岭.我国简政放权背景下的海事现场监管规范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2]安德尧.如何有效提升生产安全现场监管履职效率[J].低碳世界,2017(34):321-322.

[3]任志伟.建筑安全生产政府监管博弈分析与路径选择[D].山东建筑大学,2013.

生产安全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有关法律、法规对消防、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交通、民用航空以及职业病防治、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建设工程等安全生产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

本市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四条安全生产应当以人为本,从业人员享有安全生产的平等权利。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对本市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督促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管理,业务上接受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

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受区、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委托,协助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报告和协助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办理其他受委托的事项。

第八条各级工会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对本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民主监督,依法参加事故调查,维护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单位应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安全生产的氛围,并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安全生产规定:

(一)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二)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四)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

(七)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并定期研究安全生产问题,向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工会、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有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二)协助制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有关业务部门及时整改;(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经验;(五)参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管理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六)协助调查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提出报告;(七)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的责任、检查、教育培训、奖惩以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管理、事故报告处理等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等高度危险性行业(以下简称高危行业)和金属冶炼、船舶修造、电力、装卸等较大危险行业(以下称较大危险行业)以及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三百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工会代表及从业人员代表组成。

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查本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实施、重大安全生产技术项目、安全生产各项投入等情况,研究和审查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督促落实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安全生产委员会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应当有书面记录。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资金纳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

安全生产资金用于安全生产的技术项目、设施和设备,宣传、教育培训和奖励,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应急救援器材、物资的储备,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方面。安全生产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下的,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上的,至少配备三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至少配备八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五千人以上的,至少配备十五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较大危险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上的,至少配备两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至少配备五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五千人以上的,至少配备十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两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上的,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至少配备两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五千人以上的,至少配备五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七条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任职前应当参加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在任职三个月内,应当参加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前应当参加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中,载明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工伤社会保险等事项;(二)了解其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应急措施,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检举和控告;

(四)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要求,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时,可以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五)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提出赔偿要求;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拒绝从业人员的合理要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关部门和工会应当维护从业人员依法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及时制止生产经营单位侵害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行为。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下列人员及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一)新进从业人员;

(二)离岗六个月以上的或者换岗的从业人员;

(三)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后的有关从业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第二十条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或者相关的行业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一条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基本技能和安全技术基础知识,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应当记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记录卡,记录卡应当由考核人员和从业人员本人签名。

第二十二条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和建筑施工等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前,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为大型公共活动所设的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应当经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第二十四条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在报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时,应当提供有安全生产评价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出具的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报告。审查部门对审查结果负责。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对项目中的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项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二十五条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委托具有安全生产评价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对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并由该机构出具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的现实危险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整改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将安全评价报告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下列监控措施:

(一)建立运行管理档案,对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二)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

(三)定期进行安全评价;

(四)定期检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

(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委托具有安全生产评价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和安全评价,并提出完善监控的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报告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实施情况。

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等危险作业的,应当确定专人进行现场施工的统一指挥,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并由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施工。委托其他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的,应当与施工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或者接受委托的施工单位在危险作业前应当制定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并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

从事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等危险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当服从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并严格遵守作业方案、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出租厂房、场所给其他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其出租的厂房、场所应当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租赁双方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出租方应当查验承租方所从事的生产经营范围,统一协调、管理同一区域多个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发现承租方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并向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承租方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质和条件,并服从出租方对其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协调、管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如实报告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第二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现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生产经营单位在购买劳动防护用品时,应当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并归档保存。

第三十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定期进行专业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跟踪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并记录在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制订整改计划,明确专人负责,并落实整改措施。

第三十一条高危行业、较大危险行业以及轨道交通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应急救援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及定期演练、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和经费保障。

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第三十二条本市实行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度。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承担主要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三条区、县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和情况,研究、部署防范重大、特大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案,协调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十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以及容易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场所或者施工的设备、设施和场所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可以实行联合检查,并采用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的方式,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第三十五条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向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性质严重的典型事故及时予以通报。

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生产安全状况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对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性质严重的典型事故的有关信息应当及时公布。

第三十六条本市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监管系统,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市和区、县两级监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审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情况。

第三十七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根据市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建立应急指挥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职责,成立应急救援队伍,确定应急救援技术专家、建立抢险装备等信息数据库,确定交通、医疗、物资、经费、治安等保障措施,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第三十八条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登录制度,在安全生产网页上记载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有关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查询。

第三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对举报有功人员,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者保密。

第四十条本市鼓励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促进生产经营单位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

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依法处以罚款,罚款额按未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人数计,每少配备一人罚款五千元。

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安全培训的,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该单位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依法处以罚款,罚款额按未培训从业人员人数计,每少培训一人罚款五百元。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进行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等危险作业,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设置作业现场安全区域的,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和接受委托的施工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对受伤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或者当事人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生产经营单位或者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泄露举报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安全范文篇6

(一)为了预防和减少因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农业生产事故发生,迅速有效处置农业生产事故,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农业法》、《产品质量法》、《省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凡本县区域内发生的农业生产事故的预防、控制及应急处置工作适用本预案。

(三)本预案所称农业生产事故主要指因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农作物损害的突发性农业事故。

(四)根据农业生产事故发生程度分为三级:

1、县域内农作物受灾面积10000亩,或成灾面积5000亩,或绝收面积3000亩以上的为Ⅰ级;

2、县域内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亩(含)以上10000亩以下,或成灾面积2000亩(含)以上5000亩以下,或绝收面积1000亩(含)以上3000亩以下的为Ⅱ级;

3、县域内农作物受灾面积1500亩(含)以上4000亩以下,或成灾面积800亩(含)以上2000亩以下,或绝收面积400亩(含)以上1000亩以下的为Ⅲ级。

受灾指产量损失10%以上,成灾指产量损失30%以上,绝收指产量损失80%以上。

二、组织体系和职责

(一)成立县农业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府办、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财政局、公安局、民政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统一组织、协调农业生产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处置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由县农业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农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实施,事故发生时,提出应急工作计划;负责农业生产事故信息、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信息监测汇总工作,及时掌握农业生产事故发生情况;开展农业生产事故处置工作宣传、预防措施技术咨询,做好信息报送、传递等工作。

(三)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应急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划分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县府办负责牵头,由各成员单位派人参加。

主要职责:检查督促各成员单位对农业生产事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协调新闻宣传报道,维护社会稳定;督查事故处置经费、物资储备到位和使用情况。

2、事故调查组:县农业局牵头,由县工商局、质监局等组成。

主要职责:调查农作物受害情况,组织技术专家组开展事故鉴定,查找事故原因,提出生产补救措施;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决策咨询。

3、事态控制组:县工商局牵头,由县农业局、公安局、质监局等组成。

主要职责:依法查清经营单位违法行为,对致害农业投入品进行控制,追查源头;做好农业投入品抽样送检工作;协调赔偿损失,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4、物资保障组:县财政局牵头,由县民政局、农业局等组成。

主要职责:筹措事故防控和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经费;协调监管紧急物资发放和处置经费的使用;负责对事故发生后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救济。

三、应急响应

(一)信息报告:县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事故信息报告体系,公开事故举报电话,各乡镇政府要安排专人负责农业生产事故的信息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疑似Ⅲ级以上农业生产事故发生时,应在6小时内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办公室在接到报告后6小时内组织有关部门派员到现场开展调查核实,确认事故。确认后应在4小时内将发生情况向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

(二)预案启动:

发生农业生产事故,各应急工作小组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按下列程序处理:

1、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及时掌握受害农作物种类、症状、危害程度、面积等情况,特别是对引发事故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施用情况进行重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评估受害程度,根据受害程度划分事故等级。

2、控制事态。事态控制组对导致农业生产事故的农业投入品采取控制措施,暂时停止该产品销售、使用。

3、生产自救。农业部门根据受害原因及时提出相应的技术补救措施,出台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措施;事发地乡镇政府,根据农业部门提出的技术补救措施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有关部门及时调拨生产补救所需物资。发生Ⅱ级以上农业生产事故时,新闻单位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宣传资料,在媒体上向全县开展宣传、提醒,指导农户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防止受害面积扩大。

4、责任追究。由工商部门牵头,会同农业、质监等部门对造成事故的农业投入品进行抽样检验;对经营单位进行立案调查,追查源头,依法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同时督促事故责任方及时补偿农民损失,事发地乡镇政府协助做好补偿工作。

(三)善后处理:

农业生产事故发生后,乡镇政府应做好灾情调查统计工作,对生产生活困难的农户,上报县民政部门,给予相应救助。

(四)应急结束:

整个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办公室应提出结束应急的报告,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

(五)信息和新闻报道:

农业生产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及时掌握事故调查进展等信息,迅速向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并通报给新闻媒体,新闻报道应准确、客观、全面。

四、应急保障

(一)组织保障:按照本预案要求,加强农业生产事故决策指挥体系、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各成员单位要将责任落实到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技术保障:县农业部门建立农业生产事故专家鉴定组,成员在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具有相应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中聘请,对农业生产事故原因作出鉴定,为应急处理提供相应的决策建议。县专家组不能确认的,应及时向上级农业部门报告要求派专家进行鉴定。

(三)资金保障:县政府财政要确保农业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主要用于事故调查、专家鉴定、产品检测、农户救灾补助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应急处置储备等支出。

(四)物资保障:建立粮食作物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应急处置储备制度,并及时更新,以保障应急使用。

五、监督管理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人员负责应急工作,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本预案落实到位,并接受县政府的监督。

六、附则

生产安全范文篇7

一般情况下,远程检测是一套独立的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实时对生产情况和过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无疑会大大增强安全生产的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生产现场的环境发生变化达到预警条件时,各种采集信息的报警程序立即启动,如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风机风门开停等,指挥人员根据各种报警信息和现场图像,可以根据评价系统的辅助来准确判断事件发生概率,如果产生较高的危险事故等级,便于人员的及时疏散,避免人员伤亡。同时信息上传上级管理部门,便于上级领导进行决策,并实施一体化的可视化指挥,从而将危险消灭于萌芽状态。目前,在煤矿“数字化矿井”的建设中,大部分煤矿已经建设了瓦斯监控、通风检测、人员定位、程控电话、视频监控、数字移动指挥等系统都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应用,但各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不能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进行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随着煤矿数字化矿山的进程,互联网延伸成为物联网,融合的内容将更加扩大。井下所有动态的、静态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都将纳入到这个系统之中。从分立的网络到融合的网络,任意点对点的控制,多样化、个性化、不同需求的终端将实现信息共享的系统。展望煤矿物联网的发展,融合是关键点和突破口。加强煤矿信息化和物联网的建设,普及到井下任何人、物环境的安全评价及应急处理是避免事故及安全避险的基础[2]。因此,一个高效的煤矿安全生产安全评价平台应该能够将已建的各种系统进行完好的融合,提高有效信息的利用率,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实时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依据,并最终实现事前安全防范,事中及时排查,事后妥善处理的目的。煤矿生产安全评价系统是在严格围绕国家2004年颁发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相关的煤炭行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煤矿行业安全运行的实际需求,实现对煤矿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六大专业安全质量实时评价,动态反映煤矿安全运行状况。结合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本系统以煤矿生产过程实时监控为核心,以本质性安全的煤矿为目标,全面整合煤矿安全相关系统的信息,不断消除和控制安全健康危害、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本系统是融计算机技术、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软件设计技术、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于一体,采用基于跨平台的软件架构设计方法,整个系统的安全信息展现采取多视图机制,满足煤矿企业各级领导、监控中心及现场实施人员对安全信息的个性化需求,确保安全指标简单明了,为企业安全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并且容易与其它煤矿软件整合共同使用,本系统由实时评价模块、数据上报监控模块、小项监控模块、关键指标监控以及数据维护等主要功能模块组成,能够实时动态监督评价煤矿的安全生产环境。主要包括:开采、通风和瓦斯、粉尘安全监控、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的突出防治、防灭火、防止水、爆炸材料和井下爆破、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电气、煤矿救护、设备检修和职业危害等11部分的评价。

2安全评价系统目标

辅助建立煤矿质量标准化体系与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管理体系对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因素进行辩识和风险评价,加强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风险评价的分值为各项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为持续改进煤矿安全管理绩效提供衡量基准。实时采集现场生产数据,并根据配置好的安全条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安全评价和监控,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对煤矿的安全进行监控,并有助于用户进行安全警示的分析,找出煤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相应的处理。提供数据上报(日报,月报,半年报,年报等)缺失信息的报警管理。完善各级各部门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安全检查与安全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安全管理协同办公平台。辅助煤矿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加强对煤矿一通三防的监督与管理,提高煤矿一通三防管理水平,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3安全评价系统结构

采用B/S结构搭建软件系统是实现煤矿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集中化的有效手段,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其表现层为WEB浏览器,逻辑层是由位于WEB服务器上的各种服务器端应用程序来实现,数据层是由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提供。采用B/S结构搭建的安全评价系统具有:系统安装和维护得到简化,B/S模式系统只需将软件在服务器上,客户通过浏览器就能进行系统给定的一般性操作,且只需对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进行维护,管理模式更趋一致性,系统将界定统一的数据存储和显示格式,克服不同煤矿企业数据千差万别的情况,有利于煤矿及各级监管部门管理,信息的共享更为畅通,处理结果及信息查询更具开放性,如图1所示。安装路径可以任意指定,避免系统盘损坏的尴尬。支持煤矿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六大专业安全运行数据的实时考核与评价。系统设计方案采取完全开放化策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与煤矿现有系统(比如:瓦斯监控系统、皮带运输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进行无缝对接,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煤矿也提供了开放式数据上报接口,系统完全支持国家--省--集团--煤矿四级数据联动共享服务。系统为企业不同人员(高层领导、一级监控、二级监控、数据维护等)提供了不同的数据视图[3]。

4安全评价系统实现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数据实时评价:通过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数据的采集,着眼于全局,实现对各个专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实时评价,将评价结果以带有不同颜色的柱状图显示,形象、直观。0-69分为黑色;70-79分为红色;80-89分为黄色;90-100分为绿色。通过柱状图,安全生产情况一目了然。该视图主要为集团领导及一级监控中心服务,如图2所示。(2)细节数值分析:查看各个煤矿专业上报的各个小项数据的具体得分情况,通过细节数值的分析,着眼于基层,了解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基层的安全生产状况细节。该视图主要为煤矿的二级监控中心及具体指标(比如:采煤专业质量管理工作)监督人员服务。系统提供了实时评分、显示,锁屏追踪安全隐患的功能。(3)关键指标监控:显示煤矿各个专业的具体得分,和柱状图结合起来,使煤矿的安全实施评价更具体。该视图主要为用户提供指定指标的实时跟踪监督功能,系统提供了各级指标的实时评价及评价实时数据的跟踪功能,如图3所示。(4)数据上报监控:对影响煤矿安全评价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和提醒,对未及时上报数据的指标进行语音提醒,督促数据上报人员及时上报数据。该视图主要为煤矿的二级监控中心及具体数据上报人员服务。图2安全数据实时评价界面(5)查看基本矿图:提供基本矿图的上传和下载功能,通过本系统,能查看各个地区的基本矿图。(6)新增规程提醒:系统及时显示上报的新增规程,用来提醒领导人员及时了解规程,早做决策。(7)数据维护功能:数据维护主要是将煤矿各项指标按照隶属关系分为四级菜单,以树型结构的形式展现出来,用户可以通过树形结构打开要维护的指标,实现对数据的输入输出,以及数据的修改和查询功能。该视图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有效降低了系统培训成本,为企业用户提供了简单的使用视图。

5结束语

生产安全范文篇8

第一条为严格规范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做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必须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第三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企业申请、一级发证、属地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全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称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第二章安全生产条件

第五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下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和安全评估制度、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以及原材料、辅助材料购买、检验、使用和保管制度;

(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四)符合《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要求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投入应当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七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确定安全生产主管人员;

(二)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1%以上且至少有1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配备相当数量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八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

烟花爆竹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等工序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烟花爆竹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其他岗位从业人员须经本岗位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九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生产设施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相适应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生产厂房和储存仓库;

(二)生产厂房、储存仓库、燃放试验场的内外部安全距离、厂房布局、建筑结构、生产工艺布置、安全疏散条件、消防设施以及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符合《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的要求;

(三)危险品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有火源区与禁火区、生产车间与仓库(中转库或收发室)、危险工序与普通工序应当分离;

(四)不得改变工厂设计方案规定的厂房、仓库的功能和用途;

(五)A级建筑物应设有安全防护屏障;

(六)A2级建筑物应单人单栋使用;

(七)A3级建筑物应单人单间使用,并且每栋同时作业人员的数量不得超过2人;

(八)C级建筑物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平方米;

(九)工房按规定的用途进行标识;

(十)生产厂房和仓库的周边应有相应的防火隔离措施;

(十一)生产区域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警示标语,危险工序现场应牢固张贴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十二)具有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设备、仪器和工艺装备;

(十三)用于加工药物或与药物接触的设备应符合《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的要求;

(十四)电器设备及机械加工设备中的电器部分应符合《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的要求;

(十五)机械制造含高氯酸盐引火线的每栋工房内不得超过2台机组,制造硝酸盐引火线的每栋工房内不得超过4台机组,机组间应当用实墙隔离,每栋工房定员1人,其他工序(如机械造粒、混合、压药、筑药等直接机械加工药物工序)的每栋工房内不得超过1台机组;

(十六)特种设备应定期检验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条件;

(十七)严禁在危险场所架设临时性电气设施。

第十一条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和厂址、厂房、储存仓库等设施的设计与测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设计和测绘工作;

(二)专业机构提供的文件、图纸、技术资料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三)设计图纸和测绘图纸应有设计单位、测绘单位及其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审核单位及审核人的签章。

第十二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工厂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下列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一)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采取监控措施;

(三)为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四)在安全区内设立独立的操作人员更衣室。

第十四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第十五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制订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第十六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符合《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发

第十七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三份);

(二)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复制件);

(三)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目录清单;

(四)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的证明材料;

(五)特种作业人员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证明材料,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证明材料;

(六)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证明材料;

(七)特种设备检测、检验合格证明材料(复制件);

(八)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九)厂区设计图纸;

(十)公安部门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工厂周边安全距离的审核意见。

第十八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提交的申请书及文件、资料,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出具不予受理的书面凭证,并告知申请人向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或者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并即时出具受理的书面凭证;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或者按照要求全部补正的,自收到申请材料或者全部补正材料之日起为受理。

第十九条对已经受理的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在征得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同意后,指派有关人员对申请材料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需要到现场审查的,应当到现场进行审查。

第二十条负责审查的有关人员应当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提出审查意见。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对有关人员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讨论,并在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颁发或者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对决定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或者通知申请人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不予颁发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经审查符合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向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于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三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符合下列条件的,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一)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实施办法;

(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

(三)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未发生死亡事故。

第二十四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变更主要负责人的;

(二)变更隶属关系的;

(三)变更企业名称的;

(四)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经验收合格的。

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的,自工商营业执照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变更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应当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验收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

申请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的,应提供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和主要负责人考核合格证明材料;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二)、(三)项的,提供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变更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应提交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五条对已经受理的本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的变更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在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审核后,即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

对已经受理的本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变更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本实施办法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条的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二十六条对决定批准延期、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收回原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分为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正本为悬挂式,副本为折页式。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和编号。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审查书、延期申请书、变更申请书等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统一格式。

第四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已经建成投产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期间,应当依法进行生产,确保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进行整改并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进行生产。

第二十九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不得转让、冒用、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三十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审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不得索取或者接受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一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已经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超越职权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三)不具备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第三十二条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注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终止烟花爆竹生产活动的;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被依法撤销的;

(三)安全生产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

第三十三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不予受理,该企业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

第三十五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每6个月向社会公布一次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情况。

第三十六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情况通报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七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

第三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行政区域内上年度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情况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九条监察机关依照《中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本实施办法规定的职责实施监察。

第四十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本实施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举报。

第五章罚则

第四十一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不符合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发现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生产活动,不依法处理的;

(三)发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企业不再具备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依法处理的;

(四)接到对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处理的;

(五)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接受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第四十二条承担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单处或者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员造成损害的,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

第四十三条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限期整改:

(一)发生重大事故的;

(二)不再具备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

第四十四条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三)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未按期整改或者逾期仍不再具备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

第四十五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烟花爆竹生产的;

(二)接受转让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三)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四)使用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第四十六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负责人、隶属关系、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未按本实施办法规定申请、办理变更手续的,责令限期办理变更手续,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已经验收合格,未按本实施办法规定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擅自投入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办理变更手续,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变更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生产安全范文篇9

大家好!

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在阳光和雨露的照耀下,生命逐渐从幼小的苗圃茁壮成长为璀璨而又鲜艳的花朵,绽放出引人注目的美丽。生命是顽强的,但也同时是脆弱的,它就像一支坚硬的冰峰,在尖锐的同时也容易被折碎。在一场生命的路程中,每个人都具有壮志豪情的梦想、都有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们每个人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们是儿女、是丈夫或是妻子、我们是父母、我们是职员、也许我们的生命多姿多彩、我们的角色多种多样,然而,不论我们在生活中是一种怎样的角色,对于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亲人、朋友、以及同事来说,我们都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因此,无论我们对于未来又怎样的努力,我们都不能忘记在这个过程中,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因为生命,它会在我们不经意之间,用一种悲状、惨烈、和不屈的方式诠释着它的脆弱与珍贵,从而让我们追悔莫及。

可曾有人想过,在珍惜生命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健康、是幸福、是感情,但是我要说那是安全,一个人只有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够完美的完成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希望。

那么,安全到底是什么?它又具有着怎么样的意义呢?我认为安全就是生命的护航,是生命质量的红线,它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它是对企业的一种要求,它与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安全生产已逐渐成为了现代企业生产的标准线,它关乎着企业的效益、推助着企业的发展。安全系于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失去了责任的企业就像是一个泥潭,剩下的只有沉重和悲痛。

还记得在XXX年XX月18日上午7时45分,清河特钢生产车间内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故: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在吊运过程中,整体平移到铸锭台上方时,突然全部脱落,温度高达1500℃的钢包内的钢水倒向正开班组会的交接班室,造成屋内32人死亡,6人受伤。在事故发生后,辽宁省有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据辽宁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事故现场钢水温度很高,救援人员搜救及其困难。虽当地政府已安排遇难工人家属对尸体进行DNA鉴定,并以每人1万元的标准,将首笔抚恤金发放到死者家属手中,同时,当地政府还安排机关干部包户包人深入到死者家中,对其家属进行了思想安抚工作,但是却依然不能弥补失去生命的遗憾和痛楚。一位记者从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了解到,在钢包脱落事故中受伤的伤者,在这里接受紧急抢救,最重一人烧烫伤面积为60%,其余分别为40%、30%和20%,入院的时候伤者身上的衣服都烧焦了,医院立即采取紧急补液、建立静脉通道等紧急抢救措施,以维持伤者生命体征。具医生介绍,伤者主要是头、四肢、躯干被钢水、热钢渣等烧烫伤,要经过48小时的抗休克治疗,虽然他们病情相对平稳,但也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据幸存者回忆那惊魂的一刻:“眼瞅着钢水砸向交接室,接班的工友肯定都完了,只有我们这些交班的才有幸跑出来!”38岁的矫正岩是清河特钢铸锭班的班长,是钢包脱落事故中的几名幸存者之一,正在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接受紧急治疗。在采访中,他说“当时还差十几分钟就8点了,最后一包钢水铸成钢锭后我们就交班了,工友们是眼瞅着那包钢水砸向交接班会议室的!”、另一位工友回忆到“当时我在钢包附近正在哈腰拿工具,突然听到钢包吊车闸发出尖叫声,钢包快速下滑,吊车闸失灵了!我抬脚就跑,钢包下坠过程中好像磕到了台车上,一下子倾斜,钢水就涌向附近的会议室了。钢水1500多摄氏度啊,落到地上,再溅身上,热浪涌上来,把衣服都烤着了,我什么也顾不上了,只顾往前跑,才捡了一条命。”受伤相对较轻的周晓飞回忆说:“当天估计还有十多分钟就要下班了,工友们正在准备交班,突然我就听‘嗡’的一声,我一下子意识到不好,拔腿就拼命往厂外跑,滚烫的钢渣溅到身上,像用铁块击打一样疼,当时头脑一片空白,根本没时间回头看一下,要是回一下头,恐怕命早就没了。”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回忆,这一位位失去亲人与朋友的悲伤,无一不重现着那悲伤的瞬间。一声声哀痛的呼唤,无一不诉说着失去亲友的哀伤,就像是一块块寒冷的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每当这一连串的数字符号不停地在我们脑海里翻滚,我们无一不感叹着生命的脆弱,警醒着安全的井绳!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伤亡事故的背后,回首这事故产生的因果。我们发现,那是因为我们肩扛的安全责任不到位才使我们成为了事故的罪魁祸首、是因为我们对安全生产一时的淡薄,对细微安全事故的侥幸麻痹才导致了工友与员工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因为企业对安全责任落实的疏忽,对安全生产教育的松懈才导致了企业人才的丧失,利益的损失。

曾经说过说:“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而这条红线正是一条生命质量的标准线,是一条安全生产的责任线。在企业的发展与生产过程之中,我们要紧密围绕安全思想理念,全面落实红线意识,吸取安全经验教训,牢记安全准则,认真做好每一项安全生产防范工作,用规程来保证生产安全,让安全生产成为企业一切工作和发展的根基。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井绳,安全是建设员工生命的红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这责任之上,承担的是每位生产职工的生命与健康,担负的是每个家庭的幸福与美满,推进的是企业的兴旺与发达。安全事故是一面镜子,教训是明灯,“前车之签,后事之师”,“安全”关乎着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细节,关乎着作为企业员工或是领导职位上的你、我、他的切身利益。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与缺失,都有可能让你、让我、让他,甚至更多的无辜生命付出代价,也许你今天在岗位工作细节上的一个小小疏忽,就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留给你一世的苦痛与不幸。虽然安全问题日日讲、安全教育常常开、安全红线强落实,但是“安全”二字决不能仅是说说而已,它不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项指标,它是一种任务,它是一种责任。只有当我们正确的认识到了安全的意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我们才能做到将安全红线意识牢记于心,切实将安全生产放于心底,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伤亡的降临。

对于我XX企业来说,落实安全红线意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更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和责任。安全责任重在落实,在企业着力完善安全责任制的同时,我们更要坚持常态化的教育学习,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安全警弦紧绷,用刻不容缓地执行保证安全责任的落实,保障安全责任传递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岗位职责中、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中。此外,我们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强化遵守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企业的责任落实,深化安全生产保障工作。

生产安全范文篇10

1、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2、组织制定、修订和审批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3、坚持贯彻“五同时”原则,监督检查生产职能部门安全职责履行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生产中的失职和违章行为。

4、组织生产职能部门对报总公司以上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安全和生产部门报告。发生上报总公司重大生产事故时,到总公司汇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5、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重大生产事故隐患的整改,负责审批特级动火。

6、负责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工作。定期到承包单位检查落实安全管理及隐患问题整改情况。

7、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