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7:44:30

商企范文篇1

[关键词]困难商家原因对策

南京新街口是南京市商业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汇聚了南京中央商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新街口百货公司、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近十家大、中型商业企业。新街口地区交通发达,人流如织。据我校2007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课题组的抽样调查分析,每天有约20万人次的市民因各种原因在新街口地区经过,这些人构成了庞大的显性和隐性消费群体。在这近十家商业企业中,绝大部分商家经济效益良好,但也确实存在举步维艰、惨淡经营的个案。经过全方位、多渠道了解,造成困难商家的主观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宣传包装不够

南京市的各大媒体尤其是电视传媒几乎每天都会有新街口部分商家的广告宣传。在传媒业如此发达的时代,潜在的消费群体是很难不被商家宣传的“糖衣炮弹”击中的。举例来说,南京中央商场在有关电视传媒上广为播放的“中央商场”MTV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消费者。这首MTV在相当多的年轻人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据我们对外地在宁高校的部分大学生以及南京建邺区部分普通市民的问卷调查,几乎无人不知道南京中央商场以及“中央商场”MTV。他们中70%以上的人表示,只要是去新街口地区购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是会去中央商场购物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商家反复宣传自身的极端重要性。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商业企业能够不惜巨资宣传自己,本身就说明企业关注消费者且它有实力,谁不愿和这样的商业企业打交道呢?

二、高层管理不善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离开一个好的管理层尤其是CEO是难以想象的。海尔、蒙牛、阿里巴巴、新东方等等成功的例子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商业企业当然也不例外。新街口地区部分困难商家的一些当家人也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有管理层自身违反企业制度,在重大经营决策上搞一言堂、乱拍板导致企业重大损失的;也有违反金融纪律,违规融资借资的。现代商业竞争激烈,稍有不慎,企业就可能招致重大损失甚至灭顶之灾。所以高层管理人员的德能勤绩十分重要。

三、企业定位不明

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壮大、成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商业企业来讲,概括起来就是为什么样的人卖什么样的商品的问题。我们认为,任何企业,不是要做大再做强,而是要做强再做大。首先是自身强了,才能发展壮大。新街口商业圈的苏宁和国美都是主打家电的商家,这两家企业是全国家电业销售的航母。企业定位十分明确,就是卖老百姓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电器产品。反观一些困难商家,贪图小而全,什么都搞,结果是企业毫无特色,千般雷同,没有自己的拳头销售业;另一个问题是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赚哪些人的钱,什么人的钱都想赚,结果可能是谁的钱都赚不到。这样的商企不困难才怪!

四、员工素质问题

在商场硬件设施普遍现代化的条件下,商业企业员工素质对商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流的服务技能、高超的销售技巧、令人称道的服务态度是商业企业员工高素质的表现。南京新百有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模范营销员,顾客评价说他的服务简直是一种享受。有这样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南京新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较好的。有些商企将商场柜台、柜组寻租出去之后,只管收取租金,对员工教育管理较少,部分员工本身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教育,综合服务素质不高,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惨淡。

既然问题已经分析得较为清楚,解决问题也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具体说来,解决主观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1.积极广泛宣传。商企必须和媒体保持密切接触和良好合作,让消费者始终和你一起律动。

2.提升全员素质。上至商企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都要不断提升素质。管理层要理论上、实践上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最好是读个MBA,而且要熟悉国家的经济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办事;另外要精诚团结班子,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普通员工可以从提升服务能力着手,开展岗位成才、岗位练兵活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相互学习,互传好的经验,共同提高。

商企范文篇2

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隐含在企业核心产品中的积累性学识和能力,特别是关于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某种技术的学识和能力。它来自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是企业获取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源泉。他们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给出了一个形象化的说明:如果说企业是一棵大树,那么,树干和主要支干是它的“核心产品”;较小的支干是组成它的不同的业务单位;树叶和果实是它的“最终产品”,而为这棵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成分并保证其稳固性的根系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以上认识,Prahalad和Hamel进一步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指开发、整合与核心产品有关的各种生产技能的知识。以日本索尼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的不同型号的小型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是其最终产品,生产小型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的部门构成其业务单位,微处理器是其核心产品,而全球闻名的微型化技术是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把上述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典定义运用于商业企业,可以看出,与工业企业一样,商业企业也有其最终产品——经过商业性服务转入消费者手中的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商品。而其各种商业性的服务活动,包括生产性服务活动如包装、保管、运输等和非生产性服务活动,如商品的销售,构成商业企业的核心产品,为商业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提供营养和支撑作用的是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活动方面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对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商业企业来说,如果哪个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活动方面掌握了先进的且别的企业难以模仿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其所从事的各种商业服务较之其他同类企业的服务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那么,上述知识便构成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企业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价值链或价值活动体系,其中包括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一个商业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即商业服务活动也是一个包括众多环节的价值链或价值活动体系。作为核心产品,一个商业企业的价值活动体系较之其他同类商业企业能否表现出高人一等的优势或与众不同的特色,该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企业的战略定位

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战略定位决定了企业价值活动体系的内容,即决定了企业对该体系内各个环节的取舍和安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基于需求即客户的定位;基于对客户接触途径的定位。无论哪一种战略定位,都必须建立在对市场即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已有需求和待开发需求的深刻认识、洞察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都应具有独特性和合理性。战略定位既受制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状况,又对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的构建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主导和关键性作用。

(二)价值活动的配合

即商业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高度匹配性。这种匹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每项活动与企业战略定位的一致性;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加强;超越了各项活动之间的总体优化,如活动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流、价值活动环节的事先最优设计等等。举例来说,沃尔玛的战略定位是向普通百姓提供价格低廉的各类消费品和快捷、便利的服务。这一战略定位是通过沃尔玛的核心产品即一整套商业运营活动或价值活动体系实现的。在这个复杂体系中,先进的卫星通讯、信息传输技术与现代物流技术的结合是其关键环节,其他环节的设计和取舍都与这一关键环节紧密适应和相互依存;此外,沃尔玛通过对其活动领域和经营空间的优化设计,以及对其供应链的高效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商业费用,实现了“天天低价”的战略目标。沃尔玛的竞争对手可以模仿沃尔玛商业运营中的某一项活动或做法,但要模仿沃尔玛的整个运营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很难达到沃尔玛那样的经营水平和绩效。

(三)先进的企业组织、制度和文化

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某些企业能够孕育、生成某种核心竞争力而另一些企业却不能?理论研究及大量企业案例都证明:企业通过不断建设、积累和变革、创新而形成的符合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要求的富有效率和活力的组织、制度和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萌发和生长的沃土。对商业企业而言,清晰的企业愿景和有号召力、凝聚力的使命、先进的商业理念和经营风格、具有高度内部协调性和良好外部适应性的组织结构、能够吸引和容纳优秀人才并激发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企业制度和文化,都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

(四)良好的硬件条件

即借助其完成企业运营活动的先进技术、设备与工具。试想如果不使用GPS,沃尔玛能够建立起强大、高效的全球配送系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上述4个条件是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整体,其中,正确的战略定位需要通过一系列独特而有效的价值活动来贯彻和实现,而所有的价值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组织、制度框架和文化系统内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进行。由此可见,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追求卓越表现和出色业绩的商业企业,对于这项工程既不可弃之不顾,也不能一蹴而就。

商业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商业企业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应始终紧密围绕以上4个主要因素进行外,还应注意恰当地运用以下方法:

组建战略联盟。对于执行相同或相近战略、优势互补的商业企业来说,通过组建战略联盟或实行某种形式的合作,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引进”和形成。

进行品牌建设。企业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起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因此,离开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去搞品牌建设实际是舍本求末。但是,不可否认,品牌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应以核心竞争力为坚实基础并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开展品牌建设。

商企范文篇3

我国的商业企业集团通常为,以知名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为龙头、以百货零售为主业的单元核心型企业集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商业经营技术的进步以及商业经营环境的变迁,我国商业企业集团在从事百货零售经营的过程中,组建配送中心及大型物流中心,开拓小批发业和配送业;商业企业集团的经营组织结构由原有的单店经营形式向连锁经营形式逐步地转化和演变,其经营业态从单一向多元不断地进行着创新的尝试。在商业企业集团追求保持竞争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的努力中,其成本控制战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商业企业集团战略态势分析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零售商业呈现出空前繁荣与活跃的局面,社会投资大量涌入,外商外资也相继进入,商业设施四处兴建、改建,社会商品零售额连年大幅度增长。但是经过几年强劲的超常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的商业转入了竞争激烈、效益滑坡、经营惨淡的状态。1997年下半年我国的买方市场形成,物价持续走低,消费者需求变化迅速,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家打折、降价,用尽营销策略,使尽浑身解数,终于无法从根本上摆脱“难卖”、“卖难”的困境。销售难于实现,利润自然下降。据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200家大型商场的调查显示,1998年1月—10月份,29.3%的商场亏损,66%的商场利润比上一年同期下降。国外一些大的商业机构对国内零售商业的冲击也是商业企业集团经营环境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国外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掌握着最先进的商业经营管理技术,充分利用着最新的通讯信息技术,同时又经历了长期的竞争经济洗礼,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因此象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外国大零售商的进入,确实对我国的商业企业构成严重的威胁。宏观商业经济环境的变迁固然对零售商业提出了挑战,一些城市大型零售商业过于集中、过于趋同、商店过剩、竞争过度,也是商业企业集团外部经营环境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利因素。北京曾经有个在全市建一百家大商场的规划,然而一百家店还未建齐,已经建成的一些店就开始纷纷倒闭,其他的一些城市大型零售商店过于密集、数量过多的情况也很普遍,以致于我国某些城市的人均百货商场面积竟然高达发达国家的十倍。商业企业集团经营环境中的外部威胁(Threats)是明显而严峻的。

商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的劣势(Weaknesses)也不容忽视。一些商业企业集团经营战略不确定,盲目地涉足于与商业经营无关、自己并不熟悉的其它领域;一些商业企业集团不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不做长远的发展规划、不认真地进行新的营销策略的探索和新的经营方式的尝试,似乎“老字号”的商誉可以永享不尽;一些商业企业集团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特色,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邯郸学步,只有模仿没有创新;而商业集团普遍存在的问题则是管理效率低、成本费用高、经济效益差。

采用战略态势的SWOT分析方法,我们分析了影响商业企业集团竞争地位的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即外部的威胁(Threats),但是从辩证的角度看同样也存在着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零售业的开放,国外商业机构的介入,对我国的本土商业确实产生了一些冲击,但也为我国商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商业经营管理思想和技术,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商业向正规化、连锁化、顾客导向化以及商业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舞台和背景,创造了环境和机会。按照现代商业的竞争规律,分析我国商业企业内部存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对测度,可以认为在开放的零售商业的市场中,商家经营的好与差、商场的开张与关张是极其自然、极其正常的事情。1998年初商场“开业大挤”,“1998年是大型商场的倒闭年”不幸被言中,而1999年初一批大型商场又卷土重来。虽然商业竞争加剧,但有的商家却并不怕与别人挤市场;虽然都在搞连锁、搞超市,但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虽然零售商业对外开放,“狼来了”,但有的商家却能够与狼共舞;虽然大型商场过量而又集中,但“错位经营”却使商业的良性竞争初露端倪。对于商业企业集团来说,关键的问题是确立科学的企业战略观,在战略态势分析的基础之上,准确地掌握企业经营环境中的S、W、O、T,合理地设计和构建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有效地进行企业的战略管理,适当地确定经营定域、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竞争优势、发挥协同作用,才能在新的经营环境中,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可简略地图示如下:

战略态势分析是商业企业集团进行战略构思与设计、战略的选择与评价、战略的实施与控制的基础和手段。前述的战略态势分析中所识别的因素:买方市场的形成,国外大零售商的进入,行业的成熟与集中,消费需求的变化,价格竞争的加剧等不利因素;以及国际竞争舞台的初步形成,国外先进的商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引入,商业经营的连锁化、信息化、自动化趋势与前景,商家良性竞争策略的选择、自发、自觉的良性竞争行为的出现等有利因素,共同构成了商业企业集团的外部战略态势。由上图可知,认识和把握这种态势将有助企业的主要战略问题的识别,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评价与选择,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有助于企业的战略资源的利用与配置。

二、商业企业集团成本控制战略重点的确定

商业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应力求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较高的附加值,使企业的价值活动产生尽可能多的溢价,从而保持和提高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集团价值的最大化。根据企业的战略态势分析,商业的行业结构的特征,包括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态、新加入的外商企业的竞争威胁、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议价能力等决定了商业的盈利潜力,以及商业企业集团的低成本战略或差别战略的必然选择。商业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可采用差别战略,而其财务战略则必须采用低成本战略。零售商业的差别战略要求企业以与众不同的方式提供顾客满意的商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而低成本战略则要求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与其竞争对手相同的商品和服务。较典型的例子,国外Nordstrom公司采用差异战略,强调为顾客提供超高质量的服务,而Filene公司地下商店作为打折零售店则纯粹凭低成本竞争,国内的燕莎搞高档精品商店实行差别战略,而1998年12月开张的国内第一家主题折扣店则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以有保证的质量取信于消费者。传统的企业战略观认为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二者是相互排斥的,但近年来企业战略倾向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并特别强调成本领先战略对于差别战略的支持作用。商业经营技术的进步和经营业务的革新,使得低成本追求与差异化追求的目标有可能趋于一致,使低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别化经营战略有可能形成最佳的战略组合。国外的大零售商沃尔玛就是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成功地取得了高质量的商品、优良的服务与低价格的有机结合。基于前述的商业企业集团的外部战略态势,差别经营战略的实施,差别商品和服务的提供,其成本也应当低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其价格也应当表现出足够的竞争优势,即以追求经营差异为目标的商业企业战略也必须密切地关注和严格地控制成本,只有在企业可承受的成本的基础之上,在低成本的企业的价值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差异战略的优势。

商企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机制完善、基础扎实、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反映快速、上下联动的安全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实保障消费场所中的公共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工作原则。坚持责任明确、教育广泛、规范治理、制度健全、工作持续、超前建设的工作原则。

二、长效机制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1、组织领导。

加强对商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本前提。按照我区现有商业系统的组织序列,建立三级组织领导机制。

一级为区政府主管商业工作的部门。该部门为全区重点商业安全工作的监管部门。同时区消防、工商、卫生、城管等职能部门同为区域内商业安全工作的监管部门。

政府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传达上级关于做好安全工作的指示决定,分析区域内商业系统安全工作形势,研究布置安全工作,协调处理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督促检点商业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级为商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为本企业安全工作的主体,主要负责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工作责任制、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并实施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检查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确保所属企业不发生各类责任事故、制定并实施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级为各经营场所。各经营场所为安全工作的直接实施单位,主要负责各项制度的落实,设施设备的完好,对安全工作进行直接治理和落实。

以上各级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行政一把手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

2、教育培训。

广泛深入的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培训,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

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在商业系统全员上下进行普法教育,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其中对新上岗人员尤其是各级治理人员要先学习教育,后上岗工作,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熟悉有关规章和操作规程。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二是做好消防、食品卫生、预防传染性疾病等相关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教育培训工作,使全体人员懂得相关专业知识,基本会操作使用相关设施设备。专业人员达到熟知条规,熟练操作。

三是做好电、水、气、监控设备等非凡工种的业务培训,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设施设备。

消防系统、电路系统、压力容器、电梯等设施设备开业前必须由专业部门进行验收,达标后方可开业。开业后按照法规进行年检,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维修。杜绝系统未验收开业和系统带故障运行。

4、制度建设。

主要包括国家和市有关法规的落实措施,企业内部安全工作治理规章,值班、检查和操作程序等制度建设。使企业内部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操作合法。

5、专业队伍。

大中型企业要建立一批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安全工作队伍。一方面进行日常检查工作,另一方面作为突发事件应急抢救工作的专门队伍。专门队伍人员要相对稳定,加强相关业务练习,适时组织演练。

三、保证措施

采取多项落实措施是作好经常性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1、为确保商业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顺利实施,建立区商业系统公共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区政府商业、工商、消防、卫生、市政部门负责人和各大中型企业法定代表人参加。会议主要是分析各单位内安全工作形势,传达市区的相关工作要求,协调重大问题的处理办法,提出做好安全工作的要求。

2、将安全培训教育纳入企业教育和法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并进行,确保教育工作的经常化,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区政府监管部门对大中型企业的法人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

商企范文篇5

一、商业企业的行业特点

商业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流通经营的社会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是企业的基本目标。商业企业作为厂家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核心功能便是商品中介,即企业从厂家购进商品,然后利用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将商品买给用户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商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正体现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赚取买卖之间的差价。

二、商业企业内部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企业内部,商业企业同样面临来自交易成本和企业利润的双重压力。传统管理难于适合现代商业企业的需要,网络时代迫使企业转变管理观念,对其传统的组织结构、作业流程等管理体系进行重组和再造。在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供货商、商业企业、运输和分销公司以及客户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价值链。其理想状态是链条中的所有环节应该统一管理、协同工作,并表现出敏捷的市场反应速度,让客户能够在很短的时问内,以最优的价位,获取最好的商品或服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时常还需要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的商业企业供应管理由于技术落后和观念落后,根本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对于商业企业来说,供货商和客户更多地是被分割成孤立的外部环节,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增加了运营成本和库存费用,难于在最短的时问内赢得市场。具体表现在:

1.技术支持:在信息化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巨大的信息流通量,企业缺少合适的资料工具,难以对商品信息及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和运用。

2.财务管理:传统的商业企业难于做到资源共享,每个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和资料需要在各自的管理系统中重复录人,造成劳动力的极大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又难以及时作出准确的财务报告。因此无法随时掌握企业的资金状况并及时对市场作出反应。同样由于供应管理控制乏力,表现在应收款控制缺乏力度以及无法统筹安排企业货币资金收付,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常常陷人困境。

3.仓储:由于组织模式及信息流通的障碍,企业不能及时监控库存状态,也难于合理分配存储空问。

4.采购:传统的企业处于信息孤岛状态,不能根据销售状况适时制定采购计划;另外,由于缺乏供应商管理手段,难以评价供货商的供货信誉,确定最佳的供货渠道。

5.销售规划:由于缺乏对商品有效实时的控制,也缺乏对客户资源科学完备的统计,无法对客户的购买力、信用度进行准确的评价,因而不能对不同的客户及不同的商品提出不同的报价,也不可能建立灵活的销售体制。更无从准确统计销售业务,预测市场趋势。

6.决策:传统商业模式的缺陷导致信息延误和失真,使得企业决策层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渠道策略、销售策略、价格策略等市场策略,导致对市场反映迟钝,甚至因决策失误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7.成本费用难于控制:臃肿的组织机构以及滞涩的操作流程必然会导致企业成本费用的提高。

三、商业企业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把买卖做到网络上,手指动几下,生意成交,这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带给人们的惊喜和神奇。电子商务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在商贸领域中应用的产物。而Intranet(企业内部网)则是这个时代的新名词,它是将Intemet(互联网)的概念与技术应用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交换业务中,形成的企业内部网络。它既具有传统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又具备Intemet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而且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是传统管理信息系统所不及的。为了将企业、供应商、业务伙伴有效地纳人同一个价值链。诞生了Extranet(企业外部网)技术,它作为Intranet的一种扩充,允许来自防火墙外部的访问,并赋予外部访问者经过授权访问该企业内部网络的信息和资源的能力。简言之:Iniranet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Extranet是满足企业之间商务活动的需要,Intranet与Extranet组成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各部分关系如图l所视。随着形势的发展,商品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建立更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物流组织渠道,提高营运效率,有效降低成本,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基于上述目标,提出商业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模型如下图2所示。互联网将企业、供应商、客户纳人同一个价值链中,企业内部的Intranet运作过程如下:技术支持层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支持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层和其他层次,财务管理层又支持着其他业务层,而仓储层又是采购、销售层必不可少的环节。决策层作为最高层次,在其他层次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企业所有环节进行监控,并据此作出相应决策。各层次之问通过网络信道达成共享。客户和供应商也可以通过网络信道(Intemet渠道运作等)和企业内部各层次发生关系,其中包括物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电子数据交换。对照环境并针对商业企业管理环节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1.采购:

及时准确采购:传统商业模式以“推”为主,即商家将商品推向市场,由用户来挑选。而新的经济时代的经济模式以“拉”为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客户的需要,发掘市场潜力,及时向客户提供商品,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必须以准确及时的采购为基础。方案中必须包括对采购进行监控的软件,据此安排和调整采购,并以零库存作为管理目标。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供货商管理:一个完备和顺畅的供货商体系是企业及时准确完成采购任务的前提,方案中应该建立完备的供货商体系来强化对供货商的管理。通过供货商供货执行情况及质检合格率的统计分析,对供货商进行质量认证,确定其供货信誉,并设置采购询价功能,从众多的供货商中选择价格最优惠者。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对供货商的综合统计及供货历史资料的分析来强化供货商管理,真正优化供应链。使供货商与企业协同工作、协同管理。共同赢得市场,达到双盈目的。

(2)利用价格调控来控制采购成本:从营利的目的出发,商家总是要严格控制采购成本,对每次发生的采购业务均希望对其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价格过高,确需进行调整的要确定调价原因。商品采购业务频繁,采购量巨大,部门领导或有关人员不可能一一进行核对,采购成本很难控制,方案中设置软件对采购价格进行自动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核对工作量,避免了不必要的采购费用发生,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

(3)可以根据销售毛利,以采购数量为基础,考核了解采购业务员的工作实绩。

2.库存:

(l)库存状态监测:一个运作良好的企业除了有充足的资源,良好的市场外,不压货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也就是说加快商品的周转,使库存尽可能为零状态。不能实现零状态目标时,也要将其降到一个合理稳定的水平。因此我们的方案中提供了全方位的库存管理功能。为采购销售提供实时准确的库存信息,以使整个库存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而同时又能满足各个客户及分销商的要求,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同时还应提供详尽的库存商品状态分析(比如对某批次商品进行购销统计),判断商品是否积压或畅销。为企业及时提供商品采购销售及市场战略的决策依据。

(2)货位管理:方案提供详细灵活的货位管理功能,根据各货位的存储条件,合理安排各种商品的存储,并可随时进行调整,对商品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管理,实现仓储空间最优化。

3.销售:

(l)合理的销售计划:从客户需要出发来规划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大量的客户信息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销售计划。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由于接触客户最多,也最了解客户的需要。因此,销售计划的制定应该建立在他们信息反馈的基础上,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定单越来越普及,方案中的定单管理系统自动收集这类信息,同时,这种信息反馈也是采购计划和市场战略的重要决策依据。

(2)客户管理:方案中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客户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将分散的客户与企业紧密地联系为一个虚拟的实体。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客户就是普通消费者,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信道(多种方式)来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并对其购买力作出分析,确定消费能力强的群体,提供优惠。对批发企业,则通过对客户的综合考评及历史交易记录来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并据此确定其信用额度,信用期限。随时跟踪客户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并进行查询。

(3)灵活的价格控制体系:根据不同的用户为其提供“产地价”、“出厂价”、“批发价”、“一级批发价”、“二级批发价”、“另售价”等六种销售价格,每一级价格都可以在上一级的基础上根据加价率自动生成。其生成的价目表可以直接作为给客户的报价单,十分方便。另外,销售管理还应提供灵活特价定义功能,根据商品的分类、数量区间、时间区间三个因素,定义商品在不同销售季节和不同销售数量范围内的折扣,进行特殊业务价格处理,在销售开单时,通过特价处理功能自动触发所定义的扣率,超出时问区间后,则此折扣就不再被执行,加强了价格的灵活性。通过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对最高扣率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核对工作量,避免无谓的销售损失,保证企业实现最大利润。

(4)严格的信用控制:方案通过给客户设置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加强业务控制。并根据对客户历史资料的综合考评,随时调整其信用额度及信用等级,在订货、发货、开票时都可以根据此客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来控制业务的发生,从而有效的减少呆帐、坏帐的发生。

(5)发货销售控制:方案中设置方便灵活的销售模式,既可以适应零售企业现结的需要,也可以满足批发分销的先发货后结算而且可分批结算的需要。对网上定货,则首先完成网上结算,再发出商品。

(6)对销售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案通过销售增长分析、市场分析、销售毛利分析等纵向统计资料,进行趋势分析,既可以按年度进行汇总比较,也可以按时段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可按部门柜组哑务员喀户等不同目标统计出发货数量,发货金额,开票数量,开票金额,发货未开票金额及回款金额等等,以次考核内部的业绩。

4.财务:

(l)应收款的控制与管理:方案中设计了应收款管理功能,提供以下四方面职能:

1)在销售环节方面,通过客户信用的控制将应收帐款的发生额降低到最低程度。

2)加强已发生的应收款管理,对到期未还款的客户立即停止供货。

3)通过网络信道向用户发出催款单,组织追款。

4)对于信用期限和折扣期限到期的单据给予报警,达到控制应收款的目的。

(2)合理的付款管理:

方案以最优的方式来控制付款的时间及数目,综合考评供货商的信誉及应付款情况,来组织付款节奏。并通过对已付款的分析来确定对自身最为有利的付款方式。依据供货商的信誉确定预

付款的发生情况。在争取最优惠的付款方式的同时,降低了不必要的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5.成本控制:

(l)降低成本费用:利用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加强价值链各方相关企业的资源管理。建立更加完善和集成化的供销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将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有效结合,制订最优化的供应链流程,将经营费用降低到合理的水平。

(2)控制采购成本:通过将成本落实到每笔业务每种商品,及时准确地计算付笔业务或全部业务的成本,分析销售利润,对于过高成本的业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以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6.决策:

通过网络交互传递,企业管理者可以随时从资料仓库中获取最直接、最准确的内部信息。还可随时掌握外部市场的变化,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业务及财务报告,年报,季报,月报,时报可以是实时地生成。供领导决策之需。以合理地市场策略来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7.网络财务势在必行:

商企范文篇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要求,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在推进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中,烟草行业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2006年全国烟草科技大会上,国家局向全行业发出了“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行业而努力奋斗”的号召,2007年全行业深入开展了“创新年”活动。姜成康局长多次强调“坚持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已成为能否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烟草工商企业是烟草行业推进自主创新的主体。长期以来,工业企业对以技术为核心的自主创新高度重视并积极实践,商业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不足对创新活动则相对忽视,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不充分。因此,烟草商业企业要牢固树立创新主体意识,强化企业是自主创新投入、资源整合利用和成果应用主体的认识,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培育企业自主竞争实力,为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烟草商业企业推进自主创新的主要实践路径有哪些?解答这一基本命题,需要从烟草商业企业当前的基本使命出发,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专卖制度、积极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这个发展主线,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市场监管创新、营销服务创新为核心,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文化创新与人才创新为保障,积极有效地推进要素创新,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能力成长型转变。

一、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实施自主创新,要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观念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转换,涉及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改变。例如:××省局(公司)自2007年以来提出“由增长型组织向成长型组织转变”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次巨大的观念创新,也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创新,对提升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科学发展水平起到了强大的引导作用。

烟草商业企业要实现观念创新,首先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必须性,自觉地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彻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其次要确立正确的创新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烟草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诸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枪打出头鸟”等中庸思想,致使部分干部职工在工作中按部就班,因循守旧,被动执行,缺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因此,既要在企业内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氛围,倡导全员创新,全面创新,将创新作为一种企业精神长期培育,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创新的原则,遵循企业创新系统化规律,不胡乱创新,不盲目创新。

第三要关注两个创新源泉。烟草商业企业自主创新有两大思想源泉:一个是市场需求,对基层企业来说,市场需求永远是创新的思想源泉,因此,要不断深化对卷烟市场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深入把握消费需求;一个是以人为本,任何创新都要通过人的努力去实现,要使企业的创新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就要把企业管理的侧重点由“物”转向“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

二、推进市场监管创新,提升市场管理效率

执行好烟草专卖制度,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是国家赋予烟草行业的神圣责任。因此,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市场监管理念、内涵与方式,是烟草商业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推进市场监管创新,从而有效履行专卖职能,切实提升市场管理效率?

首先要创新市场监管理念。一是克服重“外打”、轻“内管”的倾向,做到“内外监管”并重;二是克服重监管、轻服务的倾向,做到管服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三是克服重结果、轻程序的倾向,做到结果与程序并重,依法行政,公正公平执法;四是克服重走访、轻分析的倾向,做到走访与分析并重,对市场精耕细作。

其次要创新市场监管机制。例如,××省六安烟草近年来通过构建卷烟市场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实现了市场监管机制的创新,通过加强标准化基层队所建设,架构城乡卷烟市场监管网;通过开展“送法下乡”,推动法制化进程;通过完善政法烟草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制度,开展协同执法等,使六安卷烟市场监管形成了依靠多方力量进行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第三要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在管理方式上,根据烟草行业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健全监管制度,规范监管流程,突出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企业执行能力的提高,力求标本兼治。从具体做法上,要适应新的市场监管形势,积极开拓新思路,研究新办法,在客户管理、法制宣传、专销协同、专卖队伍建设、装备水平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三、推进营销服务创新,提升营销服务水平

现代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是烟草商业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因此,以全面提升网络建设为重点不断进行营销与服务创新,既是烟草商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烟草商业企业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保证。

首先要创新营销理念。在“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全新业务模式下,烟草商业企业的营销理念要完成五个转变与创新:由传统计划销售向市场订单营销转变;由单向电话销售向互动整合营销转变;由粗放产品销售向精细品牌营销转变;由零售终端销售向区域深度营销转变;由工商终端分离向工商协同营销转变。

其次要创新营销机制。其关键是要建立适应市场运作的营销机制,增强市场调控能力与操作能力。加强市场诊断与调研,寻找掌握卷烟市场的变化规律,做好市场分析与预测,从而更好地响应市场,驾驭市场,满足需求。完善品牌进入及退出管理制度,建立品牌导入市场前景预测机制与品牌市场退出分析评估体系。以终端建设为重心,建立集市场调研、客户服务、品牌培育于一体的规范化操作模式。深化客户关系管理,细化客户分类,优化货源供应,加强经营指导,在差异化服务中有效提升客户价值。积极推进工商协同营销,在品牌发展规划和目标、市场需求预测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工商协同营销机制。

再次要创新营销组织体系。一是完善营销中心建设,突出营销责任主体的作用;二是建立起以业绩考核为基础、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综合绩效管理体系;三是加强以客户经理为核心的营销队伍建设,积极打造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营销队伍。

第四要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服务创新无止境,目前烟草商业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承诺、服务方式、服务监督、服务评价等方面都有创新与改进的空间,要通过服务创新,建设品质一流、形象一流、识别鲜明的烟草服务品牌。

第五要创新物流体系。在建设“经济、实用、低成本”的现代物流体系中充分发挥科技作用,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优化流程为主线,推行业务新模式,实现整体业务流程低成本、高效率,提高卷烟物流体系的科技水平。

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如果说工业企业的创新重点是技术创新,那么商业企业的创新重点则是管理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这一总体要求为烟草商业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依法管理和实施管理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烟草商业企业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规范和约束企业管理行为。坚持把规范经营作为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增强责任意识,在法制、规范的轨道上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省局2009年在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开展“全面规范梳理年”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规范建设创新活动。

其次管理创新要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实施管理创新,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管用,取得实效。要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对本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科学总结,梳理管理思路和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实际效果,反对照抄照搬别的企业的管理经验的盲目做法。

第三管理创新要狠抓基础管理。强化基础管理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按照国家局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全面覆盖、全员执行、全程控制”的制度体系。强化基础管理要把贯彻iso9001标准作为重要抓手和切入点,通过贯标积极构筑企业基础管理平台,优化工作流程,形成行为规范,推进管理创新。例如:六安烟草作为××烟草商业系统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打造一个全面规范导向的企业管理平台,力求使质量管理体系更符合行业要求与企业实际需要,与各项实际工作实现无缝链接,较好地发挥了质量管理体系在夯实基础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要重视管理细节创新。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精细化、精益化。烟草商业企业要善于从细节入手,强化管理执行力,把各种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发挥实效,尤其是要在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费用上取得突破,实现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当前烟草行业开展的“对标”活动为开展精细化管理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五、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建设现代烟草流通企业

排除烟叶生产经营领域,烟草商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多体现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同时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都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予以实现。因此,技术创新在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作用。

技术创新要围绕建设现代烟草流通体系进行。姜成康局长深刻指出:“要提高网建的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对传统商业实行彻底改造,提高商业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新形势下,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与现代流通建设已经融为一体,现代流通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信息化是开启现代烟草流通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在网建全面提升过程中,如何将信息化手段与工具全面导入到卷烟营销与服务的过程巾,还有广阔的创新空间。

要把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和企业前进的两只车轮。烟草商业企业要认真落实《数字烟草发展钢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管理创新作支撑,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来改造企业,推动管理现代化,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六、以文化与人才创新为保障,提供发展动力与活力

自主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文化。烟草商业企业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人才为根本,以文化为土壤的,只有建立了人才创新机制与文化创新机制,企业发展才具有不竭的动力与活力。

创新人才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占有物质资源的竞争转为争夺优秀人才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竞争力。烟草商业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从价值理念上真正承认人才的地位,营造平等和谐的用人环境,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创新人才选拔和培育机制,做到企业内外部并重,尤其对创新性人才,要不拘一格选拔,大胆培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对称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商企范文篇7

“全市人民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固树立崇商重企的时念,要像崇文重教一样崇商重企,推动梅州山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市委书记刘日知在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振臂疾呼。这一紧扣时代脉搏、催人奋进的时念,得到全市上下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拥护。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的组织部,更要紧紧围绕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四个梅州”发展战略,深入研究组织工作如何为“崇商重企”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环境,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抓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崇商重企实践中的战斗堡垒和核心骨干作用。**年11月,刚刚到任的刘日知书记就提出“谁与企业过不去,就是与市委、市政府过不去”的响亮口号,拉开了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经济建设帷幕。“崇商重企”理念是几年来梅州工业发展中的一次理论升华,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最终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好的政治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组织部门要着力抓好各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在崇商重企实践中战斗堡垒和核心骨干作用,为崇商重企提供良好的政治氛围。一是要引导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五届二次会议提出的主题开展党的工作,努力使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上都适应崇商重企的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增强党的基层组织与各类经济组织的有机联系,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重点是要抓好“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和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三是要大力抓好党员思想教育,发挥党员在树立和落实崇商重企中的旗帜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本单位本部门的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二次会议精神,提高党员对崇商重企理念的认识,教育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使广大党员成为生产尖兵、技术尖子、改革闯将。

二、抓干部队伍建设,为崇商重企实践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是崇商重企实践中的重中之重。刘日知书记指出的“认识欠缺、服务欠缺、诚信欠缺、维权欠缺”,说到底就是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崇商重企的认识欠缺、观念滞后,部门利益严重等方面造成的结果。为此,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一是要选准用好干部。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选贤任能,重点选配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从整体上增强领导班子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在干部考察、考核、任用、监督等方面广泛听取商企界人士的意见,听取他们对干部的评价,把那些在崇商重企、完善投资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工作中状态良好、政绩突出,得到企业认可的干部,及时提拔重用,把他们派往经济建设主战场。对那些与企业过不去,故意刁难企业的干部,要进行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采取严厉的组织措施。二是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和教育使用干部,造就一批有真实本领,善于掌握经济规律,驾驭市场经济的行家里手。三是坚持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原则。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四是重视和加强干部的培训。要把崇商重企纳入干部培训内容,提高干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干部崇商重企的理念。一定要使干部深刻认识到,崇商重企是梅州山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选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举措,不断提高为企业全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抓商企界人士社会地位的提高,不断拓展他们参政议政的平台。商企界人士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中非常活跃的因素,是解决梅州当前主要矛盾的重要力量,理应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商企界人士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的职责,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把商企界人士聚集到党的事业中来。要切实提高商企界人士的社会地位。一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商企界人士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与经贸、企业、工商、工商联等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通过采取组织措施、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创业典型等方式,关心、信任商企界人士,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积极为商企界人士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要适当提高商企界人士党代表、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政协委员、政协常委的比例,充分调动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真正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尽力创造更加有利于他们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抓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为崇商重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知识分子之家,在新的形势下,还应成为商企界人士之家。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敢于和企业家交朋友,为企业家说公道话,帮企业解决问题,要善于和勇于向企业家学习,努力做企业家的贴心人。一是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寻找组织工作与崇商重企紧密结合的新途径、新办法作为大事来抓,增强组工干部崇商重企理念并为之服务的观念。二是要优化组工干部队伍结构。既要有熟悉党建工作、干部工作方面的人才,又要有懂经济工作方面的人才;既要有基层工作实践经验,又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领导能力,努力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相互补充,专长搭配得当,公道正派、廉洁高效、崇商重企的组工干部队伍,为提高组织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打好坚实基础。三是要树立参与和服务意识。广大组工干部要及时了解掌握全社会崇商重企的新情况,从组织工作的广泛联系上和组织工作与崇商重企的特定关系上,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经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四是要加强组织部门作风建设。要破除旧的思维方式,树立新的观念,不断适应新形势、创造新经验;要摒弃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广大组工干部明确责权利,充分发挥组织工作为崇商重企服务的效能,促进广大组工干部为建设梅州,开创梅州事业的新局面而建功立业。

商企范文篇8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茶叶;策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诸多茶企的产品销售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茶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同时,在茶叶物流管理环节也逐步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从目前的反馈中可知,其主要包括:茶叶物流成本控制问题、茶叶货损率控制问题、茶企补货响应时效问题等。由于上述问题的成因具有相互关联性和内隐性,使得依靠传统模式来给予一一破解存在着较大难度,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来给予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化处置,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解决方向。在辩证视角下来看待供应链,其内含有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那么,在遵循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展开对上述问题的破解,则成为了本文在茶叶物流管理策略构建中的中心思想。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茶叶物流管理所存在主要问题的解析

针对上文所提出了三个问题,这里对其进行问题解析:

1.1对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解析

众所周知,物流成本控制面临着“冰山效应”的影响。由日本经济学家西泽修所提出的该效应指出,物流成本构件中的隐性部分权重占比显著,所以成为影响物流成本控制绩效的直接诱因。同理,茶叶物流成本控制问题也可由该效应来做解析,并需要在系统视域下来寻求解决方案。为此,以供应链为整体的成本控制模式应成为解决方案的基础。

1.2对茶叶货损控制问题的解析

显而易见,茶叶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所出现的货损将折算为茶企的物流成本,而该成本属于显性范畴。但需要强调的是,若是茶企物流所产生的货损率过高,将直接影响到下游中间渠道商的利益,从而将对茶企的客户关系管理带来负面干扰。茶叶货损的引致因素主要为,仓储环节和装卸搬运环节。因此,这同样需要在供应链视角下开展纵向质量管理。

1.3对茶企补货时效问题的解析

在线下渠道中,茶企补货的下游经济组织为茶叶专卖店和各大零售卖场。在线上渠道中,茶企补货的下游经济组织则可以为零售型配送中心。由于茶企补货响应时效问题,则可能会制约自身市场份额的拓展,甚至在销售旺季会压缩自身的市场份额。供应链作为网络化形态的纵向联盟系统,则可以在信息共享和节点布局上帮助茶企解决补货时效问题。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现状反思具体而言,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反思:

2.1对茶企流通运营能力现状的反思

我国占比2/3权重的茶企都属于有限责任公司产权形态,这就意味着,物流成本构成了企业经营管理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茶企现阶段的流通运营能力现状来看,其流通运营资源的配置绩效需要得到提升。在商流决定物流、物流支撑商流的逻辑关系下,流通运营资源配置需要对标企业商流的实际状况。而企业商流的动态演变,又直接受到市场需求环境的作用。

2.2对茶企外包物流结构现状的反思

以资源指向作为选址原则,决定了我国诸多茶企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或高寒地区。受到该区位比较劣势的影响,茶企往往需要以“自营物流+外包物流”的形式,来完成销售物流环节中的产品输送任务。茶叶货损问题的出现,不仅需要从物流技术层面来寻找原因,还应从外包物流结构所内含的“委托关系”中来寻找诱因。

2.3对茶企物流信息平台现状的反思

通过调研发现,不少茶企所面临的补货时效问题,部分归因于对物流节点布局缺乏综合考虑,另一部分则归因于未能与下游渠道商建立起信息共享和交互的电商平台。目前现状则是,茶企以接收下游要货订单的方式来给予补货,而这便增加了“订单处理+准备货源”的时间向量。因此,建立虚拟化的一体化库存管理平台则成为茶企今后的重点工作。

3优化茶叶物流管理模式的着力点

在以上反思基础上,优化茶叶物流管理模式的着力点可归纳如下:

3.1着力于强化对企业商流的研判能力

在供应链视角下来考察茶叶物流管理要求,则应建立起需求拉动型的供应链运营模式。这里的“需求”来自于下游节点的需求,而下游节点的需求又根源于市场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因此,茶企若要规避“牛鞭效应”所带来的持货成本高企的问题,则需要强化对企业商流变化趋势做出研判。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茶企的物流资源配置绩效。

3.2着力于完善与外包物流商合约管理

随着供应链系统的逐步下沉,使得茶企所面对的茶叶物流环境得到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化运营要求也对茶叶货损控制带来了影响。茶企在合理建构自营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应强化与外包物流商之间的合约管理。当然,该合约管理是否有效,还取决于茶企与外包物流商之间议价能力的对比关系。

3.3着力于客户分类管理搭建电商平台

前面已经指出,需要建立虚拟库存管理平台,来实现茶企对下游客户库存信息进行时时监控。然而,在搭建电商平台时不仅会面临大量的前期投资,还将因电商平台的专用性而产生沉淀成本。因此,这里需要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将客户分为优质和普通两类,来着重为前者提供虚拟库存监管服务。

4实施策略根据以上所述,优化茶叶物流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重视企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正如本文在开篇之处所提到的,我国茶企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该变化一方面来源于国家层面的战略推动,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信息化技术的大力支撑。因此,茶企管理层需要重视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措施可以围绕着:增强对商流趋势的追踪和研判能力,以及强化其供应链节点布局规划能力上下功夫。与此同时,茶企还应组建专门的流通部门,为物流管理人员培养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4.2借助大数据分析挖掘企业商流信息

为了防止在销售物流环节出现“牛鞭效应”,茶企物流管理人员则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分析企业商流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主要涉及:茶叶销售量的环比数据、茶叶销售量的同比数据,以及样本年度内所呈现出的茶叶制品结构和销售数量的变化规律。在商流决定物流的逻辑下,茶企便可以通过研判近期的商流变化趋势,而为物流资源的配置做好前期准备。大数据分析的依据则来源于茶企的电子订单数据库,所以还需强化企业数据库管理。

4.3长期合约下形成重复合作博弈格局

茶叶制品的货损主要从使用价值下降和销售品相下降等两个方面来体现,而这又主要发生在仓储和装卸搬运环节。这两个环节位于流通领域,茶企无法对其实施追踪监管。因此,则需要通过与外包物流商建立长期合约,在重复合作博弈的格局下实现(合作,合作)的纳什均衡。为此,茶企在前期完成外包物流商有效识别的基础上,应与之一次性签订3—5年的合约。由于物流服务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所以这也不会显著增大茶企的合约退出成本。

4.4针对优质客户来建构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提高茶企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应针对优质客户主动为其提供虚拟库存监管服务。优质客户的筛选标准为:茶叶需求量稳定的客户,或者茶叶需求量相对较大的客户,或者回款及时的客户等。在满足以上一项标准的同时,茶企可以综合评价客户的商誉,来决定为其提供及时补货服务。在供应链视角下,这里就体现为连接客户仓库管理的信息平台终端,在信息共享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前置性的货源准备和外包物流服务。

5小结

本文认为,在茶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同时,在茶叶物流管理环节也逐步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茶叶物流成本控制问题、茶叶货损率控制问题、茶企补货响应时效问题等。因此,应在供应链管理环境来给予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化处置。优化茶叶物流管理模式的着力点包括:强化对企业商流的研判能力、完善与外包物流商合约管理、客户分类管理搭建电商平台。在此基础上的实施策略,可围绕着:重视企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借助大数据分析挖掘企业商流信息、长期合约下形成重复合作博弈格局、针对优质客户来建构信息共享平台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杨春雷.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研究[]].知识经济,2013,(19):26-27.

[2]赵奕凌.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商企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工商为主线,以全市部分重点企业作为联络服务对象,通过建立“工商助企联络员”制度,帮助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规范、帮助企业解难,促进工商部门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工商干部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工商部门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使企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并建立工商部门服务企业成长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工商助企联络员”的选派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在全市369家市级领导包项目范围的重点项目、争创驰、著名商标企业和全市具有一定影响、规模较大、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建立“工商助企联络员”制度,按照市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干部每人联系部分企业的原则,确定联系帮扶对象并进行指导服务。“工商助企联络员”经企业认可后予以确认(具体联系对象见附件)。

三、充分认识“工商助企联络员”的重要意义

(一)“工商助企联络员”是工商业务的办事员。“工商助企联络员”代表工商部门加强同企业的联系,能充分利用了解办理工商业务流程和要求的优势,督促和帮助所联系企业按规定及时办理企业开业、变更、注销、年检等手续,负责企业涉及工商部门有关问题的协调和处理,使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等业务更加方便和高效,与工商部门的沟通联系更加快捷和畅通,从而实现工商服务与企业要求的双赢。

(二)“工商助企联络员”是企业信息的反馈员。“工商助企联络员”能及时将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向上级报告,便于工商部门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主体的发展动态,为企业做好问题的协调和答复,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工商助企联络员”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工商助企联络员”利用自己熟悉了解的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向企业进行宣传,帮助企业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工商助企联络员”是政风行风的监督员。“工商助企联络员”通过深入企业,能更加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工商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便于工商部门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四、“工商助企联络员”的基本要求和职责

(一)开展政策法规宣传。通过走访所联系的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和法规咨询服务,并根据企业需求,举办工商法律法规知识专题讲座,促进企业规范经营。

(二)做好登记注册服务。采取主动上门指导、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全程化帮扶等举措,帮助企业办理登记注册和企业年检手续。同时,充分发挥工商部门与市场主体联系紧密、市场信息来源广泛等优势,积极为企业生产经营进言献策。

(三)帮助企业创立品牌。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创立自主品牌,提高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加强商标培育和发展,不断提高商标注册申请量。引导企业运用商标使用许可等方式,盘活注册商标。帮助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积极与企业联合开展保护商标专用权的执法行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推行合同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按照“一类产品一类订单”的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使用合同示范文本,鼓励订单农业发展,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利益联接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五)引导实施广告宣传。积极开展广告内容审查,简化广告登记备案手续,组织企业参加项目推介会、产品博览会等宣传活动,帮助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

(六)加大诚信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诚信私营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的创建活动,积极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守法经营。

(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与企业建立打假联动机制,大力开展打假治劣行动,帮助企业抵制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行为,及时调处企业申诉和举报。

(八)着力解决企业困难。积极开展“助商强企十亿送贷”、商标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和向银行推荐诚信文明企业的“三押一推”融资活动,充分利用各类融资服务、法律维权服务、企业管理和人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破解企业管理、人才瓶颈、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事先做好法律风险防范、避免权益损失。

(九)积极探索和谐监管。运用公开信息、行政建议、警示告诫、引导规范等方式方法,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教育、协调等手段,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做到对法律负责与对经营者、消费者负责的统一。

(十)强化行政指导工作。进一步拓宽行政指导的适用范围,优先选用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手段,尽可能以协商教育等方式解决问题,以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实现管理目的。

(十一)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把联系服务企业作为了解企业和市场信息的重要调研渠道,及时发现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及深层次的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工商助企联络员”对联系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牢固树立心系企业、服务企业的理念,充分认识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在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服务机制等方面有更新的认识、更实的措施、更好的效果。要把转变职能与改善服务结合起来,增强工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构建新形势下科学合理的长效企业成长服务体系,在服务发展中体现责任、体现能力、体现作为。

(二)加强督查考核。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和落实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将确定的联系服务企业落实到个人,把联系服务企业工作纳入“红盾责任岗”的工作范畴,全力做好企业帮扶、消保维权、市场巡查等全方位的监管服务。市局将对各“红盾助企联络员”建立联络企业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联系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生产经营情况及其他有关情况、工商联络员所做工作记录等)情况、帮助企业建立商标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合理注册、正确使用商标、开展打假维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情况、帮助联络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情况、建立健全商品质量、内部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尊重消费者权益、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情况、指导企业办理变更登记及年度检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日常督查、专项考核与企业评议相结合,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通报,交流帮扶经验,完善帮扶举措,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提高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把考核结果纳入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表彰一批优秀“工商助企联络员”。

(三)认真履行职责。“工商助企联络员”要经常深入企业,每年到联系企业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4次,解难题办实事不少于3件。定期制发《工商部门征求企业意见书》,广泛征求企业对帮扶工作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需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企业提出的服务要求要快速反应,不限时服务,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应提出解决的方案并承诺解决时限。对超越职责权限的应及时汇报,在承诺时限内予以明确答复,并主动协调解决。

商企范文篇10

关键词:渠道理论;营运资金管理;茶叶

科学合理的营运资金方式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抑或是死亡,然而,就目前阶段来说,该方面的各国内外学者由于总是针对各种运营资金项目进行孤立研究,导致对茶叶营销过程中的资金运营管理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但在现实运营市场中,各企业对茶叶营销的实际销售过程采取了相关措施,使得茶企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得到了不断改善,当然,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渠道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理念与措施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本文从茶企营销的渠道搭建的角度出发,试图将渠道搭建与企业的运营资金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针对我国目前茶企营销过程中渠道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将现代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措施应用于茶企的营运渠道管理和资金管理,提出了构建我国茶企营运资金管理体系的系列措施,初步建立了一个渠道搭建基础上的资金管理体系模型。

1渠道营销与资金管理概述

1.1渠道营销

茶叶营销渠道是促使茶叶产品和销售服务能够发挥其最大价值,在消费与使用过程中能够相互依存的网络组织系统,充分利用营销渠道组织有利于大幅度地减少消费者与茶叶生产企业之间的交易次数,节约交易时间,降低茶叶销售的分销成本,为广大消费者节约财富。渠道搭建主要涵盖了营销渠道结构、渠道行为与营销渠道关系三大要素,要通过生产销售关系促进生产厂家与中间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信赖依存,形成系统连续的供应链渠道。但是,由于营销渠道中的各阶段成员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极容易促使渠道组织成员间出现利益冲突,从而严重影响营销渠道畅通,所以,采取科学手段建立无缝渠道成为了各茶企努力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渠道组织成员之间多加沟通,相互信任,明确自己在渠道组织系统中的所占地位及自己拥有的权利与义务,为着一个大家共同认可发展目标而努力。总的来说,搭建科学实用的茶叶营销渠道就是要在合作、利益与冲突三个方面加强协调管理。如此一来,将茶企营销渠道搭建理论应用于资金管理,必须建立系统的生产厂家、企业、中间销售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控制网络,在整体上掌握住茶叶运营的资金流转机制。

1.2资金管理

茶企的运营资金是茶企在茶叶的生产销售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所占据的部分,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也叫做毛营运资金,是茶企运营的总流动产金额;狭义上也叫做净营运资金,是总流动产中除去流动负债的金额数量,所以,可以说茶叶营销资金管理不仅包括流动产的管理,还包括流动负债的管理。茶企中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运营占用时间短,容易转换成现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产品运营降低财务风险,主要由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账款、短期投资和存货等组成;流动负债则指的是短期融资,即在茶叶营销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必须偿还的债务,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票据及短期融资券是其重要组成成分,是一种成本较低但需要短期偿还的债务形式,是必须要加强管理、严格管理的部分,否则,极易导致茶企遭受较大的财务风险冲击。

1.3渠道营销与资金管理的故事逆袭

为构建科学实用的营销渠道搭建基础上的茶叶营销资金管理系统,我们借鉴了美的集团在运营资金管理体系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从企业营销的渠道管理入手,总体上整合优化渠道组织系统的营销平台,保证采购、生产与销售的整体高效运转,提高投资资金管理的管理效率,并将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营销的其它工作业务理念与实施运作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内外资源互换缓解持续增加的集团营运资金给集团造成的巨大压力,扩大企业的资金管理在营销过程中的整体效应,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与市场竞争优势。

2目前我国茶企渠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渠道成员难以达成一致目标,合作受到阻碍

在茶企营销的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渠道组织系统中的各成员之间没有同样的奋斗目标与发展利益,经常会出现渠道冲突现象,使各成员或组织之间不能有效的进行合作,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有关于销售回款冲突。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都希望各中间分销商能够越快回款越好,以促进自身资金加快周转速度,然而,与企业愿望相反的是,分销商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拖延付款时间,严重时甚至存在恶意占用与拖欠等情况,给茶企带来了严重的坏账威胁,难以将已经完成的销售业绩变成实际的销售收入。长此以往,茶企与中间销售商之间必将对彼此缺乏应有的信任,阻碍合作的正常进行,而在整个渠道中一旦阻碍了沟通,也会使企业的业务发展缺乏一定的基础,影响茶叶产品的销量,阻碍企业增长业绩,拓展规模。在茶企的渠道搭建中,有合作即有冲突,渠道成员需要根据各自需要通过沟通达成利益分配共识,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茶叶营销渠道管理方法,探索解决利益冲突的最佳方法,在合作中寻求双赢,互惠互利。

2.2渠道运作暗含多种不确定性

茶叶经营运作渠道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主要包括茶企内部的茶叶生产环节的不定性、市场需求变化、供应商不确定性和其它渠道合作组织成员的变化衔接,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将会严重影响茶企的茶叶产品库存数量,从而进一步影响茶企营运资金。

2.3渠道信息传递容易出现滞后和失实

在茶企渠道构建中,信息传递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与渠道组织系统中的上下游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都需要通过渠道管理来实现,以及时获得准确的物资及市场信息。否则,信息传递的滞后或误差都将导致茶企的经营渠道管理难以达到企业生产销售需求。从生产角度来看,信息的滞后会导致茶叶生产商不能及时的获得市场需求等反馈信息,从而失去对市场偏好的把握,生产出不受大众所偏爱的茶叶产品,在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的情况下,使产品滞销、积压,并造成恶劣的资金占用情况,为资金管理带来困难,更严重的是,渠道下游的变化经信息偏差传递后,会使恶劣后果不断放大,最终形成信息扭曲的不利状况。

3基于营销渠道视域下的茶企资金管理策略

3.1建立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筛选程序,加强渠道成员间的合作

在茶企渠道管理的基础看待经营管理问题,生产商、茶企与分销商之间需要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供应链,共同面对茶叶市场,所以,只有这三者之间及时沟通交流,紧密合作,提升三者间的合作聚集度,互惠互利,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营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受住来自茶叶市场的各种考验。

3.2重视产品管理,防止产品对营运资金的过度占用

实际上,茶叶产品会占据一定的企业营运资金,而且产品的数量越大,则占用情况越加明显,影响也会随之增大,直接导致茶企营运资金的周转速度减缓。企业要尽可能地减少产品对营运资金的占用量,最重要的是要在茶叶的生产流程上进行控制优化改造,对此,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实行了拉式管理,即依照后一个流程的生产需求制定前一个流程的产品生产进度,从而在完成一个环节后迅速的进入下一个环节,减少生产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产品对运营资金的占用。将此拉式管理应用于茶叶的营销中,也就是通过销售来带动生产,根据生产需求安排采购数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营销线路上的产品堆积数量,避免大规模存货挤占茶企营运资金。

3.3加强对渠道中供应商、客户的信用期管理

茶企在经营茶叶的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会带来极大数量的应收、应付账款,我们在进行茶企的经营资金管理时,可以明显的发现这些账款对营运资金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着企业营销的正常进行。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实际经营研究表明,应收、应付账款的收回和支付与茶企的健全的客户信用期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在这样的营销背景条件下,茶企更应该格外的注重对茶叶供应商和消费客户的信用期管理,虽然至今为止我国也没有统一完善的企业信用期管理标准,但茶企要想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必须依照企业自身的营运资金运行状况,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双方的营销环境制定出系统的适合茶企自身经营的信用期政策。

4结语

茶叶企业的运营资金的运行好坏是由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管理决定的,即茶叶供应商、茶企、茶叶消费者三者之间建立的供应链、营销关系与客户关系直接影响着茶企资金管理。目前,随着茶企的营销渠道、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逐渐完善,在搭建营销渠道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茶企资金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通过茶企的产业融合,加紧企业营销上下游成员产业的链条衔接,有利于实现从茶叶生产到市场销售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及时的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全面分析业务管理问题缺陷,并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

作者:梁释心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J]会计研究,2007(12):69-75.

[2]王兴俊,王奇,张新英.浅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制定[J].商业经济,2010(8):73-74.

[3]徐丽萍,陈洁.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思考[J].财会通讯,2010(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