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人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6:51:24

三无人员

三无人员范文篇1

一、供养机构及对象

本意见所指供养对象为市直属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三无人员”(不含孤残儿童)。市直属社会福利机构包括市社会福利院、精神病院、市广慈医院。

二、供养标准及资金来源渠道

1.生活费。“三无人员”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生活费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随着低保标准的增长而增长。户籍在市的人员,生活费由供养机构与户籍所在地政府结算;外地户籍或无户籍人员,生活费由市财政负担。上述所需经费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中列支。

2.医疗费。户籍在市的“三无人员”按以下步骤实施救助。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级政府资助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三无人员”应纳入各级政府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其医疗费用由居民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按规定,给予一定救助。

(3)医疗救助制度之外的医疗费自付部分,在公立医院就诊的,属于医院人力成本支出(含住院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等)的部分由医院给予减免。

(4)“三无人员”医疗费经居民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医院减免后,剩余部分由市财政承担。

外地户籍或无户籍人员医疗费,实行定额补助,由市财政按照不低于每月300元的标准进行保障。

三无人员范文篇2

为切实做好我市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完善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制度的重要意义,把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作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抓好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城镇“三无”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二、规范认定程序

城镇“三无”人员是指具有城镇户籍,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抚(扶)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确定城镇“三无”人员,并纳入供养范围。本着本人自愿的原则,对城镇“三无”人员的供养实行分散供养和福利机构集中供养两种方式。到市社会福利院实行集中供养的城镇“三无”人员,由市民政局负责审批并颁发《城镇“三无”人员供养证书》。对县(市、区)应享受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待遇的,由本人申请或居民小组提名,经居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居委会初审,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核,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并颁发《城镇“三无”人员供养证书》。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要作为乡镇政务、居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三、明确供养标准

根据我市实际,从2012年1月1日起,分散供养城镇“三无”对象(孤儿除外,下同)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建立供养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上一年度物价上涨指数,及时调整城镇“三无”人员的供养标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市级财政负责市福利院集中供养经费的落实,三区负责本辖区内分散供养经费的落实。各县(市)负责各自辖区内分散和集中供养经费的落实。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设施设备以及城镇“三无”人员供养经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齐配合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全力推进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国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项目审批,编报基本建设计划;民政部门负责国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相关经费;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应就近就地入学,学校免收其杂费、课本费和寄宿费,将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对被国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录取的孤儿给予教育救助,并优先为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对儿童福利机构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办的特教班给予指导和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按照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患大病住院的城镇“三无”人员,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医疗保险资金和医疗救助资金按原渠道解决。

三无人员范文篇3

为切实做好我市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工作,进一步提升福利化供养保障水平,现就建立城市“三无”人员政府供养保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三无”人员政府供养保障机制,提高供养保障水平,使城市“三无”人员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全市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即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所需供养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属地管理原则,即各市区(含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下同)分别负责辖区内城市“三无”人员的供养保障工作;本人自愿原则,即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由供养对象自主选择供养方式;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即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二、保障范围

保障范围为城市“三无”人员,即具有我市城市户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或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或扶养义务人,但法定义务人无赡养或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生活来源不包括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收入、社会养老保险金收入、高龄补贴收入及其他政府性生活补助收入;老年人指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指年满18周岁以上的残疾人,包括精神和智力残疾人。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供养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集中供养的城市“三无”人员按每人每月840元的标准保障;分散供养的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保障。

(二)实行分类供养。坚持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以集中供养为主。市社会福利院和各市区的社会福利中心承担集中供养任务。原则上,全市城市“三无”人员中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在市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其他类型的残疾人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会福利中心集中供养。

(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供养对象的供养经费由其户籍所在市区财政负担。市社会福利院原供养人员的供养经费继续由市财政负担。分散供养经费实行社会化发放,集中供养经费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供养机构。对需要特殊护理的供养对象,特殊护理费按照福利机构代养社会人员的标准,由其户籍所在市区财政负担。供养对象从享受政府供养待遇的当月起,不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四)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将供养对象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并将供养对象中的大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供养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其户籍所在市区财政负担。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困难居民救助的意见》规定,对供养对象给予各项诊疗费用减免、优惠。

(五)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各级社会福利机构要有计划地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吸纳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供养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从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供养服务,为供养对象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六)切实保障供养对象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城市“三无”人员的财产权益。对集中供养对象个人的房产和其他财产,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交由供养机构代管。供养人员个人财产的经营性收入及在征地拆迁中获取的拆迁补偿款,应优先用于补偿其供养费用支出,补偿供养费用支出后的剩余部分由本人支配。

四、审批程序及资金管理

(一)规范供养审批程序。申请人申请政府供养时,应向户籍所在地的居(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居(村)委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报经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审核后,上报各市区民政部门审批。对符合供养条件的,及时办理相关供养手续;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做出不予批准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由居(村)委会送达申请人。

(二)强化供养资金管理。每年10月份,各市区民政部门结合当年的供养情况,根据下年度的供养需求,提出下年度供养资金安排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供养资金使用情况要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民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供养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三无人员范文篇4

××——竞聘派出所所长的演讲辞

×郭丰德

×

×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我叫郭丰德,现任××派出所副所长。

×我非常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这次竞聘所长的机会。原创://我也非常感激领导和同志们在我任副所长期间给我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

×我年于省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安派出所工作,已经整整年了。在这年里,我认真虚心地向老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因而,很快就熟悉了派出所工作。为此我感到非常地欣慰。在这年工作期间里,我先后荣立三等功次,受到嘉奖次,先后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年度考核又连续年获得优秀。

×我认为我胜任派出所所长的工作,因为我熟悉大安辖区的情况,我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我懂得法律,同时又熟悉公安派出所业务,而且我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如果我能担任所长,我一定要做好如下几件工作:

×

×一、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

×派出所民警队伍建设非常重要,民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派出所工作的质量,因此,我上任后,一定要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法律和公安业务知识,使干警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固地掌握法律和公安业务知识,做到既能严格执法,又能热情服务,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

×二、加强户籍管理,杜绝“三无人员”

×

×户籍是派出所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辖区的平安。因此,我上任后,一定要加强户籍管理,除了对常住户口的管理外,要特别加强对暂住人口的管理,对暂住人口

要进行统一登记,并定期检查验证。“三无人员”是辖区不安定的因素,因此辖区严格杜绝“三无人员”,发现一个,遣送一个,使“三无人员”无法在辖区内安身。

×

×三、加强责任制,实行分片管理

×

×为了搞好辖区内治安,建立民警责任制,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片段,由民警负责片段内的治安。民警的奖惩直接与所管理的片段的治安状况结合起来。原创://治安状况好的,给予奖励;

不好的,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处理,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四、加强治保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治保组织作用

×

×基层治保组织是确保辖区治安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上任后,一定要加强对基层治保组织的建设。辖区内单位已有治保组织的,对他们进行完善和巩固;尚没有的,在一定的时间

内建立。派出所定期对治保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并经常给予指导,使治保组织在辖区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

三无人员范文篇5

一、民生工程工作开展情况

(一)扶贫解困工程

1.城市医疗救助工作。1-10月,共对42人次患病城市低保户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73万元,其中住院救助累计支出5.73万元。救助对象住院累计自付费用8.71万元,城市低保户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65.79%,完成目标任务的127%。

2.农村医疗救助工作。1-10月,共对9446人次患病农村特困居民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81.48万元,其中资助参合8162人,资金57.13万元。住院救助累计支出124.35万元。救助对象住院累计自付费用224.83万元,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55.3%,完成目标任务的106%。

(二)社会保障工程

1.城市低保工作。促进城市低保工作更加规范,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1-11月,累计保障人次达9923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234.34万元,人均补助达236.16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8%。

2.农村低保工作。在保持现有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1-11月,累计保障人次达84359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764.18万元,人均补助达90.59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1%。

(三)19件民生实事

1、新增改造养老床位13张,每张5000元,合计6.5万元用于改善敬老院的设施设备资金。已落实资金下拨完成购置,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2、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分别是城市社区以中心敬老院为依托,拟设在幸福社区;农村社区在香巴拉镇村,已完成挂牌和设施设备购置,正投入运行,完成目标任务100%。

3、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100人,每人300元。我局为202位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费,完成目标任务的202%。

4、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每人每月生活费标准提高。全县有城镇三无人员130人,集中供养25人,全县有五保对象209人,集中供养42人,集中供养标准达437元每人每月,完成目标任务的109%。1-11月,按月足额发放五保供养金71.59万元。

5、孤儿集中供养每人每月生活费标准达1130元。我县目前有集中供养孤儿9名,每人每月生活标准达1130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分散供养孤儿251人,每人每月按678元给予保障,1-9月,发放生活保障金157.22万元。年初全额资助孤儿参保参合,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6、两年内新增农村敬老院床位160张,每张3.5万元,计划投资56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交县项目推进办落实,预计今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现正落实选址工作。

7、两年内新建儿童福利机构床位300张,计划投资2600万元,用于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2014年拟完成项目前期的规划和可研工作。目前正在申报立项、选址工作。

二、新型城镇化工作开展情况

1、完成好建镇工作,力争保二进一,目前两乡已通过州级评审,申报省政府审批阶段中。2、严格按照《地名管理条例》,对县城街道、广场、居民住宅区规范命名,设置街道、避难场所标牌。3、认真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工作法》和《省村务公开条例》,提升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水平,成立3个城镇社区,并落实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设备,解决社区干部工资待遇,深化换届后的村务公开制度,于今年4月对89名新当选的村委会和社区主任实施了培训。

三、爱心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对照工作要点对一年来的爱心帮扶活动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孤儿帮扶

一是为强化孤儿动态管理,根据相关政策,全面完成孤儿核查认定工作,截止目前共认定孤儿274名,并按照每人每月678元的标准,通过农行一卡通的形式将孤儿基本生活费逐月发放到孤儿手中。以70元的参合标准资助全部孤儿参合,共资助参合金1.953万元。各爱心爸妈在开学初期,逢年过节和假期先后5次深入孤儿所在学校、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孩子交心谈心,在交谈中了解存在的困难,把握孩子的心愿,主要为孩子添置衣物和购买学习用具。二是“关爱成长”志愿者深入12所中心校、2所村小开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共建美丽幸福新”活动,进行了“圆梦香巴拉”助学、“爱国守法感恩团结”、“中国梦我的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发放羽绒服464件,折合人民币18.56万元;发放米奇书包和文具用品220套,折合人民币2.45万元;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82名,助学金10.01万元;积极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募集校服1400余套,共计发放1033套,折合人民币15万余元。

(二)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户”帮扶

一是今年1月起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250元/月/人提高到300元/月/人,城镇“三无”人员保障标准由450元/月/人提高到500元/月/人。全额资助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人员”共计337人参合参保,城镇“三无”人员全部免费参保,农村五保户资助标准为每人70元,共代缴参合费14490元。二是县财政配套60万元用于改善及提升敬老院设施设备建设,将自愿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同时,改善了中心敬老院院内下水管道,购买新式全自动洗衣机,灭火器,电视机,换新配齐厨房用具等。另从慈善基金中每月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补贴100元/人的生活费来改善院内老人生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志愿者赴敬老院开展“团聚藏历木马年爱心温暖香巴拉”、“暖冬志愿活动”等为主题的慰问活动,为17位老人进行义诊,发放了价值700余元的药品。为每位孤寡老人和敬老院工作人员送去价值700余元的冬帽和手套。四是我县藏区新居建设共计290户(全县散居五保危房户已纳入其中)。经核查上报的290户与前几年上报的危房户无重复户,由县发改局牵头会同住建局、扶贫移民局、县农办、民政局深入各乡、村、户对290户危房户进行核查,目前在各乡各村进行公示。

(三)残疾人帮扶

一是进一步强化残疾人保障,将符合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将残疾等级为三级的100人纳入“阳光家园”计划,共计发放资金6万元。二是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拐杖、坐便器、儿童助行器、儿童淋浴凳等80余件辅助器具。对全县脑瘫儿童发放轮椅、座便器、助行器康复辅助器12件,并救助定波乡脑瘫儿童1名,发放救助金2万元。三是为2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共支出残疾人危房改造款12万元。按楼梯扶手、室内门框适当拓宽能进出轮椅、平房院内路面平整硬化、配发所需的轮椅、手杖等,为4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每户不低于2500元,共兑现10000元。四是县残联招募助残志愿者151名,全部录入量服平台,下一步将结合结对认亲、爱心帮扶等活动开展志愿助残爱心帮扶活动。与残疾人爱心结对的干部职工在“助残日”都看望慰问了各自的爱心对象。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带领下,今年“助残日”共慰问特困残疾人家庭8户,送去慰问金4000元。五是认真实施计划生育特别帮扶制度。将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纳入特别帮扶对象。一年来,共有12个特扶对象(其中:伤残3人,死亡9人),已按伤残家庭每户每年3360元,死亡家庭每户每年4200元的标准,共兑现47880元。

(四)重大疾病患者帮扶

一年来,累计救助农村重大疾病患者28人次,支出救助金14.88万元。按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每人每天补助17元,其他城乡低保对象每人每天补助7元的标准,共兑现了城乡困难群众州内医院住院期间生活补贴15005元,其中三无人员补助支出1122元,农村五保补助支出2550元,城乡低保救助支出11333元。

三无人员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为目标,加强医疗救助工作的规范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断提高救助水平,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目标任务

坚持“重点救助大病患者,重点救助困难群众”的原则,完善梯度救助办法,提高对重点人群的救助水平。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比例;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做好医疗救助与其它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全年直接用于救助困难群众看病的医疗救助金不低于医疗救助金总支出的70%,医疗救助金结余不高于全年医疗救助金总收入的10%。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医疗救助对象。凡持有本区常住户口且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均为救助对象。

因违法犯罪、自残自杀、打架斗殴、酗酒、吸毒、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适用本方案。

(二)完善梯度救助办法。根据患者的困难程度和住院治疗的病种,确定不同的救助比例和年最高救助限额;对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城镇三无人员、特困劳动模范等重点困难人群实施重点救助,其它低收入群众适度救助。具体救助标准为:

1.市区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特困劳动模范治疗大重疾病的,每人每年累计救助金额最高为4万元;住院治疗其它疾病的,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限额为3万元;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特困劳动模范享受医疗救助的比例为在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内个人实际负担部分的70%,三无对象为100%。

2.非低保对象治疗大重疾病的,在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内个人实际负担医疗费超过家庭当年实际可支配收入部分(可支配收入指家庭当年总收入—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2个月,下同)按60%救助,每人每年救助限额最高为3万元;非低保对象住院治疗市、区医疗救助机构同意救助的其它疾病的,在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内个人实际负担部分超过1.5倍家庭当年实际可支配收入部分按50%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金额为2万元。

大重疾病指恶性肿瘤(含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脑中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严重心脏病、重症肝炎及其并发症、艾滋病、晚期血吸虫病、重症精神病、内脏器官移植及其抗排异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三)加大对重点困难人群的救助力度。对14周岁以下儿童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且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按原比例救助,每年最高封顶线统一提高到5万元。

(四)加强医疗救助与其它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继续资助低保对象、三无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代其缴纳部分(三无对象为全部)个人参保费用。

四、简化救助程序

对低保对象、三无人员(含原五保对象)等救助对象,在医疗救助结算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病的,救助金可在该医疗机构医疗救助结算窗口进行“一站式”结算;对非“一站式”救助的申请对象,要简化审核审批程序,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各级医疗救助审批部门均应在规定时限内尽量提前完成本级审核、审批,严禁超期审核、审批。

申请人可向户口所在的村(社区)或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站提出救助申请。自接到申请人书面申请、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后,村(社区)及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站应分别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审核工作;每月上旬区民政局召开一次办公会议,完成当月医疗救助审批工作,特殊情况可临时召集会议审批。区财政局接到区民政局的审批资料后,通过惠民直达平台发放医疗救助金。

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要书面说明理由,通知申请人。

三无人员范文篇7

为切实保障社会散居“三无对象”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依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镇三无人员和城乡孤儿普查发证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认定标准

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1)有区常住户口的城镇居民;(2)无法定抚养、赡养人,或者虽有法定抚养、赡养人,但法定抚养、赡养人无抚养、赡养能力的;(3)无劳动能力的;(4)无生活来源的(低保收入不计算在内)。

老年人原则上指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残疾人指持有二级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的残疾人。18周岁以下孤儿及18周岁以上仍在校就读的孤儿,依据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文件执行。

二、明确审批程序

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资格申请审批,履行以下程序:

(一)申请。由本人向居住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智力残疾等无法表达意愿的,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亲友等其他人员代为提出申请,并填写《区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申请表》,同时提供下列证明材料:(1)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份,本人近照1寸免冠照片3张。(2)有残疾、疾病的提供残疾证及二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原件及复印件3份。(3)有住房的提供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3份。其中住房属私有房产的,需出具房管部门发给的私有房屋产权证;属租住公有住房的,需出具房管部门发给的房屋使用证。(4)申请人拥有其它个人财产的,需出具财产清单(或由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组成财产清理小组负责清查登记)。(5)申请人如有法定扶养、赡养或抚养义务人以外的非直系亲属,其非直系亲属需出具对申请人财产和赡养等事宜的处理意见书。(6)区民政局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证明材料。

经社区居民委员会入户调查,并与申请当事人见面,经社区民主评议,对符合条件的,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公示;无异议的,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所在街道办事处审核。

下列人员不得申请:(1)将私有财产变卖并挥霍一空的;(2)各类服刑、劳动教养期内人员;(3)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从事影响社会稳定活动的;(4)参与盗窃、抢劫、破坏公共设施,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5)参与或组织各种形式、、、吸(贩)毒活动的;(6)拒绝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管理机关进行调查、核查的;(7)将私有财产赠予他人的(赠予市、区慈善总会除外)。

(二)审核。街道办事处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报区民政局审批。

(三)审批。区民政局对符合条件的,与申请人签订区城市“三无对象”保障协议,申请人所在的社区、街道监证。协议签订后,发给《老年福利证》。因智力残疾等无法表达意愿的申请人,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或亲友代签保障协议。

各街道、社区要分别建立“三无对象”档案(纸质和电子),并报区民政局备案。“三无对象”档案是“三无对象”身份的原始凭证,作为永久档案保存。

三、明确“三无对象”基本生活费标准

自年起,为全区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发放基本生活费。

(一)发放标准。经研究决定,我区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基本生活费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同时建立基本生活费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二)资金发放。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按季度发放基本生活费。

(三)动态管理。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基本生活费发放实行动态管理,各街道要深入调查了解城区散居“三无对象”保障情况,及时上报区民政局,按程序和规定及时办理增发或停发手续。区民政局每年12月份将对城市“三无对象”进行审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收回《老年福利证》,终止保障:(1)有了法定抚养、赡养、扶养人且法定抚养、赡养、扶养人有抚养、赡养、扶养能力的;(2)重新获得生活来源的。

四、明确责任

(一)责任主体。区民政局主管全区的城市“三无对象”保障工作;各街道办事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社区居民委员会对辖区内的限制或丧失行为能力的城市“三无对象”有监护义务。

三无人员范文篇8

(一)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

1、不断加大低保对象核查、监督力度,严格审批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干部及其亲属享受低保待遇备案管理机制,健全分类施保管理机制,最低保障标准达到城镇370元/月,农村190元/月,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做好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有机衔接,将贫困人口中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兜底”的家庭,通过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将其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二)扎实开展城乡医疗救助

1、巩固扩大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成果,大力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切实做好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医保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扩大医疗救助受惠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救助水平。

2、建立完善针对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及其他政策性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确保病困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三)切实加强特殊人员供养工作

1、认真做好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工作,将符合政策的“三无人员”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额支助“三无人员”参保。

2、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本着自愿的原则,将符合集中供养政策的五保对象纳入县福利中心进行集中供养,并按照足额发放五保供养金。

3、不断加强孤儿保障工作,完善孤儿信息,全额支助孤儿参合,按时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助,确保孤儿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四)及时开展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工作。按照“扶贫帮困,分类施救”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工作,将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作为救助的重点,在救助资金和救助力量上尽量倾斜,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五)加强救灾应急机制建设,明确灾情速报职责;规范灾害救助申报审批程序,确保拨付及时、专款专用。做好应急抢险和防汛工作,做好汛期值班,切实加强救灾应急物资的管理工作。

(六)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认真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劝返和护送工作。

二、加快社会福利和老年事业发展

1、切实加强福利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做好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的入住、管理工作,集中供养五保老人标准达到400元/人.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建立健全高龄老人补贴的监督保障制度,加大老年维权力度,营造全社会爱老助老氛围,切实做好扩面提标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工作,及时足额发放高龄津贴。

三、巩固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1、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认真落实安置政策,强化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模式,做好退役士兵、军休干部的接收工作。

2、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待抚恤金,切实保障涉军群体各类优抚待遇的落实。

3、按照安置条例安置转业士官及城镇退役义务兵,确保接收安置率达100%。

四、夯实基层政权

1、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突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

2、进一步指导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拜访老党员、老干部、妇女代表等形式,集思广益,全县81个村都完善了本村的村规民约,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工作新格局。

3、加强村务公开的指导监督,成立“村务公开”工作检查小组,对各村村务公开内容审核、程序规范、形式确定、时限界定和运作监督等进行监督检查。

五、加强社会服务功能

1、加强婚姻登记的规范化建设,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运作,确保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不出现一例违法办理婚姻登记。

三无人员范文篇9

一、扶贫解困工程

1.城市医疗救助工作。1-11月,共对52人次患病城市低保户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04万元,其中住院救助累计支出6.04万元。救助对象住院累计自付费用9.63万元,城市低保户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62.72%,完成目标任务的121%。

2.农村医疗救助工作。1-11月,共对9620人次患病农村特困居民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84.65万元,其中资助参合8162人,资金57.13万元。住院救助累计支出127.52万元。救助对象住院累计自付费用228.41万元,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55.83%,完成目标任务的107%。

二、社会保障工程

1.城市低保工作。促进城市低保工作更加规范,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1-11月,累计保障人次达9923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234.34万元,人均补助达236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8%。

2.农村低保工作。在保持现有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1-11月,累计保障人次达84359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764.18万元,人均补助达90.59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三、19件民生实事

1、新增改造养老床位13张,每张5000元,合计6.5万元用于改善敬老院的设施设备资金。已落实资金下拨完成购置,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2、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分别是城市社区以中心敬老院为依托,拟设在幸福社区;农村社区在镇村,已完成挂牌和设施设备购置,正投入运行,完成目标任务100%。

3、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100人,每人300元。为202位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费,于9月底发放,完成目标任务的202%。

4、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每人每月生活费标准提高。全县有城镇三无人员130人,集中供养25人,全县有五保对象209人,集中供养42人,集中供养标准达437元每人每月,完成目标任务的109%。1-11月,按月足额发放五保供养金71.59万元。

5、孤儿集中供养每人每月生活费标准达1130元。我县目前有集中供养孤儿9名,每人每月生活标准达1130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分散供养孤儿251人,每人每月按678元给予保障,1-9月,发放生活保障金157.22万元。年初全额资助孤儿参保参合,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6、两年内新增农村敬老院床位160张,每张3.5万元,计划投资56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交县项目推进办落实,预计今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现正落实选址工作。

三无人员范文篇10

(一)成立了领导小组。为全力助推镇安全社区创建活动顺利开展,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确保辖区社会稳定,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司法局关于镇安全社区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做好镇辖区内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以及配合镇政府做好安全社区创建的宣传工作。

(二)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镇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逐步建立完善规范的公共安全体系,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结合工作职能制定了《县司法局关于镇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细化了责任,落实了措施,为创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对辖区内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进行了需求评估。

一是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无缝矫正监管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定期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心里健康疏导、干预,掌握其思想、生活、工作状况;二是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教育,健全矫正体系。在日常工作中,规范交付接收工作,完善管理台账,推进社区矫正评估工作,严格落实惩处措施,有针对性的制定矫正方案;三是建立健全危险性评估机制,对其犯罪背景、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及再犯罪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估,确保矫正措施落实。

(四)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并完善了帮扶台帐和记录。

一是对有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落实基本生活保障措施,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二是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对于重点帮教对象及时与社区安帮组织沟通,保证工作衔接紧密,联系社保、民政等部门为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并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落实帮教措施;三是对特殊人群特别是“三无人员”健全帮扶的相关措施,适时开展了“送温暖”活动,重点帮助“三无人员”落实临时住所、救助等过渡性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基础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各单位、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上还存在着不全面的情况;

(二)司法所业务繁忙,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人手缺少,导致一些工作推进不够及时;

(三)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还不够。在罪犯来我局办理社区矫正报到手续时,我局虽然向他们详细告知了社区矫正需要遵守的细则,但部分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对社区矫正缺乏认识,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因此执行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监管措施存在难度。

三、整改措施及计划

(一)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小组成员进行座谈,对服刑人员的思想、工作、家庭进行综合评价。

(二)创新教育方法,除了开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外,组织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参与法律宣传、现身说法等公益活动,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服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