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0:49:53

软基处理范文篇1

关键词:砂砾垫层软基处理设计与实践

1.0工程概况

廊泊公路是廊坊市通往南部地区的重要干线公路,也是沿线地区沟通天津、沧州等地的重要通道。廊泊公路廊坊市南出口至保津高速段是廊泊公路的一部分,是京津塘、保津和石黄三条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也是廊坊市公路网规划建设的主骨架公路之一。设计总里程全长41.768Km,均采用部颁平原微丘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00Km/h。路线自大王务村南的北小埝(桩号K5+010)进入永定河泛区,沿旧路行进至南辛庄村北处改走新线,跨越北遥堤(桩号K17+800)后走出泛区,泛区段长12.77Km。泛区地层为近洪积区、湖沼堆积,第四系湖海沉积相地质,区域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水位埋深基本在2.80~4.35m间,水位埋深受季节、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变化。持力层大致分为3层,第一层为表面耕植土,平均厚度约0.4m;第二层为黄色亚砂土,软塑至硬塑状态,平均厚度0.3~4.0m,承载力为130KPa;第三层为褐灰色亚粘土,软塑,局部硬塑,夹粘土薄层,平均厚度3.3m,承载力120KPa。

廊泊公路的泛区段路面结构设计高度为26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18cm厚石灰粉煤灰碎石,二灰碎石路基浅埋在第二层土上,路床地基之上为30cm厚隔离垫层。去年第一工期时间,第一公路工程公司在泛区段永定河大堤北侧K15+345——K17+240段长1895m范围内公路工程和涵洞工程不同程度地遇到故河道、暗沟、枯井、村落遗址、软土等异常地基。异常地基没有规律,故河道开挖后暴露的是松软的含水量达48%的粘土软基,深度较浅,厚度一般在0~1.3m之间,深浅分布不规律,是地基处理的难点。所以整段地基都需要进行这方面处理。软基数据见表1.1。

表1.1软基探坑位置及标高、厚度资料

K15+345——K17+240段软基计算(长度1895米)

桩号

现状地面标高

淤泥顶标高

淤泥底标高

路面设计标高

路床顶标高

软基挖坑探测厚度

现状地面至淤泥顶厚度

现状地面至路床顶厚度

路床顶至淤泥顶厚度

路床顶至淤泥底厚度

备注

K15+345

11.083

9.885

9.385

11.585

10.845

0.500

1.198

0.238

0.960

1.460

K15+410

11.155

9.860

9.360

11.551

10.811

0.500

1.295

0.344

0.951

1.451

K15+478

11.050

9.875

9.375

11.515

10.775

0.500

1.175

0.275

0.900

1.400

K15+558

11.040

9.890

9.090

11.473

10.733

0.800

1.150

0.307

0.843

1.643

K15+658

10.864

10.160

9.260

11.451

10.711

0.900

0.704

0.153

0.551

1.451

K15+748

10.954

10.069

9.269

11.451

10.711

0.800

0.885

0.243

0.642

1.442

K15+840

10.993

9.689

8.889

11.451

10.711

0.800

1.304

0.282

1.022

1.822

K15+900

10.948

9.628

9.228

11.451

10.711

0.400

1.320

0.237

1.083

1.483

K16+040

10.863

10.114

9.114

11.451

10.711

1.000

0.749

0.152

0.597

1.597

K16+200

10.947

10.222

9.322

11.451

10.711

0.900

0.725

0.236

0.489

1.389

K16+250

10.773

10.212

9.212

11.451

10.711

1.000

0.561

0.062

0.499

1.499

K16+300

10.847

10.350

9.350

11.451

10.711

1.000

0.497

0.136

0.361

1.361

K16+350

10.730

9.236

8.436

11.451

10.711

0.800

1.494

0.019

1.475

2.275

K16+470

13.219

10.616

9.116

11.440

10.700

1.500

2.603

2.519

0.084

1.584

K16+740

11.041

10.133

9.433

11.413

10.673

0.700

0.908

0.368

0.540

1.240

K17+070

11.259

10.368

9.668

15.000

14.260

0.700

0.891

-3.001

3.892

4.592

高填方

K17+240

10.787

9.939

9.139

16.800

16.060

0.800

0.848

-5.273

6.121

6.921

高填方

平均厚度

0.800

1.077

-0.159

1.236

2.036

2.0为什么选用砂砾垫层

上述地基中出现的暗浜、软基除少量小于0.25m深,且部分小段工程量可以挖除外,其余全部用砂砾垫层处理。这是因为:

2.1第二层的地耐力最大,但只平均0.67m厚度,往下是0.8m的软弱层,而采用挤密石灰桩基,又不经济;采用换填土,除耽误工期外,几十万方废弃土及好土的处置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2.2因为第三层粘土与砂砾垫层的压缩模量都在5~15KPa之间,局部地基处理后涵洞不会造成不均匀沉降。

2.3类似软基的处理,有的在基槽中抛填毛石,有的采用充填黄砂和石子的方法,但单纯的砂、石料体空隙率较大,很难捣实,导致涵洞及路基产生较大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采用人工级配的砂砾,不仅克服了上述缺点,而且经过处理的地基的抗剪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原材料广泛,运距也近。

2.4如果采用灰土处理,虽然经济,但当地粘土难与石灰掺和拌匀,技术难度较大,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容易耽误工期,受季节影响,不能及时晾晒。

3.0处理地基的挖深与探宽的原则及设计、实践

地基的挖深与挖宽的原则:①满足附加应力扩散的要求;②防止侧面土向外挤出;③地基中不留杂填土、粉砂等。

软土、故河道、暗沟、杂填土等完全清除后。当深度H>0.8m时,砂砾垫层与地基土进行踏步搭接。土力学研究的结果,虽然表明二灰碎石刚性基础的附加应力扩散角α=22o,但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理论方法计算砂砾垫层的宽度B’=B+2Htgα计算(B’、B、H及α见图3.1所示),如果两边是好的持力层土时,α取30o,如果四周都是回填土时,α取45o,以保证砂砾垫层受压后侧面不向外挤出。

桩号K17+070、K17+150、K17+200三处1—4.0m现浇板暗涵洞工程地基处理比较复杂,基坑的现场鉴别检验是该工程地基处理的关键,也是难点。因为涵洞前后两侧重力式涵墙身位置软基是分布及厚度都不均匀的含水量52%的夹有薄泥炭层的粘土,在湿润状态下与粉质粘土分界不明显。为把握起见,根据膨胀土失水收缩的性质,一般挖开基坑3~5天后,裂缝则小得多,为了保证基础受荷载后沉降均匀,把地基挖深晾晒处理,每隔1天检查含水量,之后反复翻耕晾晒压实,同时掺加少量砂砾,砂砾垫层必须入老土0.2m,以保证两者牢固结合,直到监理工程师检测含水量符合要求,再压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然后分两层做厚0.6m的砂砾垫层及0.2m厚素混凝土隔离垫层,实践证明这样处理完全可以做到。通过工程实践,这样处理能够达到预想的地基承载力200KPa以上要求。

本段道路去年提出切合实际的砂砾垫层施工方法,施工单位进行500m实验段,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证明这样处理后的地基达到路基承载力要求,通过施工单位春季施工的努力合作,公路路床软基的处理非常及时,各道工序严格按设计施工,通过砂砾垫层标高复测、二灰碎石层标高复测,路基没有沉降现象。

4.0砂砾垫层的施工方法

砂砾垫层目的是把原始软土地基配合砂砾形成一个人工密实的整体。原材料要求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水搅拌;搅拌均匀的砂砾分层铺筑在挖好的基槽(坑)内,每层虚铺厚度0.2m,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至不再下沉,然后再逐次铺筑上一层,施工顺序先深后浅的原则,分段施工时,接茬处作成斜坡,每层错开宽出0.5~0.8m。砂砾垫层施工完毕,立即进行混凝土隔离垫层施工,以防地基扰动。

软基处理范文篇2

1.工程概况

此次实施工程的对象区域内土地规划均为居住、商业、办公用地,区域内的规划为:规划居住区建于玉兰路两侧,截至目前为止,区域内已建成林业新村东西两个小区,并且预计将儿童公园建立在道路终点南侧。道路全长1011.316m,从南北向,将道路等级规划为城市次干路I级,道路红线宽度为24m,横断面设置为单幅路形式,双向四车道:2×7.5m(机动车道)+2×4.5m(非机动车及人行道)=24m,工程采用沥青砼路面。经过仔细的勘察,我们发现线路分布的主要地层有素填土、耕土、淤泥质土,第四系(Q)洪冲积粉质黏土、圆砾以及第三系(E)湖相沉积的强风化泥岩、粉砂岩互层,地层自上而下描述为:

1.1素填土①:灰色、灰黄色、灰褐色、褐色、黄褐色,稍湿~湿,土质较为松散,局部属于稍密、一直到中密状,主要组成物质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黏性土、圆砾等。局部地段含有约15%的砾石,部分地段还夹杂了很少的断砖头、瓦砾碎片等建筑垃圾,局部地段夹0.10m~0.50m厚的铁锰质或钙质胶结层。

1.2耕土①:褐黄色,微湿,稍密状,主要由粉性土及砾石组成,含有少量植物根系和有机质,该层场地内主要分布于原山坡地、果园等现状地形未遭受破坏的地段,厚度徘徊于0.20m~0.80m之间不等,平均厚度达到0.38m,具有高压缩性。

1.3淤泥质土②:深灰色、灰色,很湿~饱和,主要为软塑状,局部呈现流塑状,组成物质为黏性土、粉土等,含腐殖质、炭化物和有机质,强度较低。

1.4粉质黏土③:黄、红黄色,主要为硬塑状,局部呈现可塑状,黏性和韧性都属于中等水平,干强度较高,湿水后稍具砂感。

1.5圆砾④:灰黄色,主要为中密状,局部地段为稍密状,微湿~饱和,泥质胶结。

1.6泥岩、粉砂岩互层⑤:棕黄色、灰色等,较强的风化性。以下为该项目的主要不良地质路段的分布:填方区:K0+180~K0+340,填方地段与设计路面最大高差约为4.50m,填土至设计路面标高后,软弱土层(素填土①、淤泥质土②)最厚处达16.20m;K0+120~K0+180及K0+340~K0+640段路基开挖至设计路面标高的出露岩土层为素填土①,边坡出露岩土层也为素填土①,边坡高度大部分为0.50m~1.50m,K0+640末端的附近可达到6.00m,这些都需要对设计路面以下的软弱土层进行地基处理。

2.软基处理设计

2.1确定软基处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某市玉兰路工程中,我们发现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软弱土层最厚处可达16.20m。玉兰路位于已建成的东西两个小区之间,建筑与道路红线的距离仅20m左右。为确保处理方案的实施不会对两侧小区建筑的安全以及居民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我们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提出了3种方案进行比选。

2.1.1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的施工原理是通过将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使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强制拌和软土和固化剂,通过使软土硬结而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处理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来说效果显著,处理后便可很快投入使用。

2.1.2换填垫层法。换填垫层法还可以称之为换土法。我们所说的换土法是指用稳定性好的土、石代替路基范围内的软土,在清除软土的同时回填并将其压实或夯实。在道路施工中,通常会开挖并换填天然沙砾或石头,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用挖掘机挖除影响路基稳定性的软土,并将其替换为天然沙砾或石头。开挖换填深度应当控制在4m以内,我们将采用“3个分层法”进行是施工,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压实度的方法施工,通过层层递进、加固从而达到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的目的。本次方案主要是采用50cm片石替换已经被挖除的路基范围内路槽底以下3m范围内的软弱土,换填后回填土方,换填施工后应当在其自然沉降稳定后再进行修筑路基。

2.1.3强夯法。所谓的强夯法也可以称之为动力固结法,其主要原理是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角架、龙门架)将8t~40t夯锤起吊到6m~25m的高度后自由落下,通过给地基以强大冲击能量的夯击,造成土中产生冲击波和冲击应力,并迫使压缩了土体的孔隙,液化了局部的土体,巨大的冲击力会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能自然的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溢出,将会重新排列土粒,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本次方案采用三遍强夯,单点夯击能3000kN/m,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等于50mm。目前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最常用的、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加固方法之一。

2.1.4方案对比。通过对上述三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较得知:深层搅拌法更适用于处理居住区之间的城市道路的软土路基,因其对地层扰动较小而使得处理效果显著,且经处理后可以很快投入使用。工程施工中,我们推荐采用深层搅拌法用于对玉兰路的软基处理。主要原因在于深层搅拌法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对周边的影响、缩短路基处理的施工时间。

2.2道路一般路段路基处理

现场土路基的现状表现为“地表硬壳层”分布薄弱,有的部位甚至没有“地表硬壳层”,由于地基土的软弱给宕渣填筑压实加大了难度。尽管大部分地表都有硬壳层,但其厚度也仅1.0m左右。我们需要针对现场土基表面的各种不同情况,进行土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现场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淤泥质土基顶面模量为3.0MPa;有硬壳层土基顶面模量也仅为8.0~10.0MPa,此项结果表明,测试结果都未达标,我们应当采用路用性能好的填料进行路基填筑或换填。

2.3桥接坡路段地基处理

对于路堤较高的道路桥接坡路段来说,尽管我们曾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固软基,如水泥搅拌桩、碎石桩、CFG桩等,但从多年建设情况来看,其产生的效果实属一般。采用上述做法加固软基的例子很多,但最终仍然会出现“桥头跳车”、路面平整度差等现象,比如:宁波绕城高速、世纪大道及环城北路等施工路段,都曾采用上述做法。究其根本,是由于地基土含水量过高、地基过软而引起的,恰好这类复合地基法加固不能完全打穿软土层,这使得竖向地基加固桩体容易出现“悬浮桩”的现象。其实,如若采用排水固结法应对这种深厚超软土的地质条件,效果要较复合地基法更好。通过对地质资料的认真分析以及对方案的反复论证,针对桥后深层软基的处理方法,我们决定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排水固结法的处理方案,这项方案既能节省时间,加速地基固结、又能降低工程造价。此次设计中所涉及的施工对象还包括沿线的4座桥。具体桥台后地基处理的方案为:20m处是作为与一般路段过渡的衔接段,截至桥后40m处为处理段,桥后60m为地基加固范围。依据软土层分布的厚度,我们将排水板的深度设计为12.0~15.0m,排水板间距为1.3m和1.5m。抽真空10~15d后填筑路堤,当开始抽真空时即进行现场沉降观测。西大河桥接坡东西两侧最大填土高度分别为3.5m和4.0m,开始填筑粉煤灰路堤需要在抽真空2个星期后开始实施;方家河桥桥接坡东西两侧最大填土高度分别为3.5m和3.0m,同样的,在开始填筑宕渣路堤时需要在抽真空2个星期后,填筑期一个月左右。实测沉降曲线表明,在真空荷载的作用下,地基在开始2周内沉降明显;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沉降速率开始放缓;但在2周后开始填筑路堤荷载后,沉降的速率又开始加速运动,一直到近3个月的时候,沉降速率开始趋于稳定。沉降曲线表明:在采用了粉煤灰轻质材料填筑后,尽管西大河桥头比方家河桥头填土高度大0.5m,但相较于总沉降量,结果反而有所减少。

3.道路软基设计处理原则

3.1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首先要弄清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便按分区不同再区别的予以处理。地质工作做得不够深,在施工时一旦发现可做些补充勘查及勘探工作,对地质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

3.2设计方案要经济又要合理,还要切实结合当地的实际。

3.3所用材料数量要够、质量要能够保证;施工机械数量、规格、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3.4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办事,以保证良好的质量,软土地段特别要注意控制填土的速率,避免和产生其它意外的事情。

3.5监理的工作要跟上,观测仪具事先要埋置好,及时进行监理和记录,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软基处理范文篇3

关键词:淤泥;软土地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0工程概况及初步分析

某地区建筑场地拟建二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平面,室外标高为8.4m(±0.000),根据地质资料,现有场地标高为1.64m,需填土6.76m,土层依次如下:第一层为素填土,厚度0.5m;第二层为淤泥,厚度为11.4m,为高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1.73MPa,固结系数Ch=Cv=1.0x10-3cm2/s;第三层为粉质黏土夹碎石,厚度为4.6m,为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4.96MPa;第四层为淤泥质黏土,厚度为2.5m,压缩模量Es=1.85MPa;第五层为粉质黏土,厚度为5.4m,压缩模量Es=4.3MPa;第六层为淤泥质黏土,厚度为3.2m,压缩模量Es=1.85MPa;第七层为粗角砾土,厚度为2.2m,压缩模量Es=10MPa;第八层为粉质黏土,厚度为12.9m,压缩模量Es=4.8M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于高压缩性土地基,框架结构相邻柱基沉降差为0.003L(L为相邻柱距),经过初步估算,柱底内力标准值分别约为600KN和1000KN,柱距6米,容许的沉降差为18mm。

在施工主体结构基础前期,由于场地需要回填土而且较厚,在回填施工时期,回填土属于外加荷载,此时按荷载考虑计算场地的沉降,总沉降量达到1316.34mm。各层沉降量为:第一层淤泥沉降量为946.9mm,占总沉降量的71.9%;第二层淤泥沉降量为131.6mm,占总沉降量的10.0%;第三层淤泥沉降量为189.4mm,占总沉降量的14.4%;第四层淤泥沉降量为48.4mm,占总沉降量的3.7%。此过程为固结排水沉降过程,随时间的发展场地土趋于稳定。在沉降基本完成时,进行主体结构基础施工,此时场地土体性质发生变化,此时各层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会有所增加,假设均比原来土体增加1.1倍此时按回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估算C轴交5轴及6轴柱基础A、B大小,分别为2m×3m和4.0m×4.0m,柱基A总沉降量为55.24mm,占回填土沉降量的4.2%,柱基B总沉降量为71.34mm,占回填土沉降量的5.4%,沉降差16.1mm,小于规范容许值18mm。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未进行任何地基处理的情况下,前期沉降占绝大部分,而后期采用独立扩展基础已能满足承载力且无软弱下卧层和变形要求。因此,地基处理的重点在于加速固结排水过程,减少回填土引起的沉降。

1地基处理措施

1.1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目前,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砂石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旋喷桩法、桩基法及其他地基处理法。

换填垫层法是挖除软弱地基土,采用砂石、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矿渣等材料进行换填作为垫层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换填软弱地基土的变形变成垫层地基的变形,因此能够减少地基的沉降。本工程软弱地基土层埋深0.5m,层厚11.4m,首先需要挖除9725.9m3,回填土需要9725.9m3。可见挖土及回填方量相当大,从经济上考虑该方法不适用于该工程软弱地基处理。

堆载预压法是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有效措施,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活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通常,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0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0m时,为加速预压过程,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井排水预压法处理地基。本工程淤泥层厚度为11.4m,适合用排水预压法。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而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此两种方法都采用夯击的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因此都有一定的加固深度,本工程软弱土层为淤泥层,该土性质不适用夯击方法加固,而且土层深度较深。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本工程软弱土层为欠固结土层,在回填土回填至设计标高时,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进行排水固结,土层压缩,因此不适用。

水泥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和粉体喷搅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

因此本工程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可选用堆载预压法。

1.2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排水板预压法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排水系统是在地基中设置排水体,利用地层本身的透水性由排水体集中排水的结构体系,根据排水体的不同可分为砂井排水和塑料排水带排水两种。下面介绍效益较高塑料排水板处理淤泥软基方法,插入软基排水板,当填筑基础及上部建筑物时,荷载作用软基,地下水由于受挤压和毛细作用沿塑料排水板上升至砂垫层内,由砂层向两侧排出,从而提高基底承载力,塑料排水板要在砂垫层完成后施工,由测量人员测量出需处理范围,标出每根排水板具体位置,插板机对中调平,把排水板在钻头安放好,开动打桩机锤打钻杆,将地面上塑料排水板截断,并留有一定富余长度,在塑料排水板四周填砂后即完成本工程施工。目前,塑料排水板有以下规格、型号,SPB-A型-宽度100mm,厚度3.5mm,可打入软基15m;SPB-B型-宽度100mm,厚度4.0mm,可打入软基25m;SPB-C型-宽度100mm,厚度4.5mm,可打入软基35m。本工程适合采用SPB-B型,塑料排水板按等边三角形排列,间距取1.0m,主要受压层淤泥层层厚11.4m,塑料排水打穿受压土层,深度取H=11.4m。加载过程按图3所示进行加载,图4为固结度Ut与t之间的关系。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在加载70天时,固结度U70=0.74;在加载800天时,固结度U80=0.81;在加载100天时,固结度U100=0.90;在加载120天时,固结度U120=0.95。在固结度U100到达0.90时,可以认为符合设计要求,此时沉降已经大部分完成。该处理方法成本估算,需使用SPB-B型塑料排水板27600m。

2结束语

地基处理措施应该根据工程场地软土地基的土的性质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案,可以到达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果,以上的分析结果是基于规范的理论分析方法,实际处理后的地基处理效果应经过现场的试验和检测,得到相关的数据后判断是否能到达设计要求后,才能够用于工程之中。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007年10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软基处理范文篇4

关键词:道路桥梁地基处理

一、前言

软土对公路的危害,引起我国公路方面各具部门的重视,科研、设计、施工等单位全力以赴,协同作战,经过多年努力,已摸索了不少对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科研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组织机关。交通部下属科研院、所有之,为了承担软土科研及试验工程临时组成科研小组也有之。近年来为集设计、科研与施工为一体专门服务于软基,也兼作其它特殊性岩土处治工程而纷纷出现一些新型的岩土公司,在广东、湖南、辽宁、陕西等省均有,这样的联合配套公司,给软基处理带来新的生机。

(二)勘察设计部门利用他们勘察单位的优势,采用多种勘探,测试手段,尤其近年来不仅用单一的钻探方法而且更广泛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旁压等原位测试仪具以及多种土工仪器进行原状土和扰动土的物理、力学、水理试验项目,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各种必需的土工试验数据,大大提高设计成果的可靠度。在设计方法方面更有大的突破,过去对软土的沉降、稳定计算,多用手算,现在采用计算辅助设计,不仅加快了设计进度,而且便于优化设计,且能迅速提供设计成果,也元形中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三)施工部门由于目前软土部门趋向专业化。公路部门有,航务、铁道、市政、水电……等部门也有。它们拥有专门的施工机械,可使用多种材料进行软基处理施工,并能埋置检测观察仪具体进行监测,从而也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四)其他部门在学术活动方面,不少学会或有关情报单位,不时地举行软土地基经验次序或专题研究会,以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并收到取长补短加快信息传递的多方面的效果。

在管理工作方面:交通部急生产单位之所急,最近正组织几个单位,经过三年努力,编制出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它的即将颁布与出版,将使我国公路软基无论在设计方面或施工方面,出现了有章可循的局面。

二、路基处理

(一)处理的一般原则

1.以时间换金钱,早在10年前,日本著名换金钱处理软土路堤的方法。即尽早用堆载预压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以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是一种最经济也简单的方法。但我国公路基本建设的程序不能尽早拔款、征地、从容施工,而一旦工程项目付诸实施时,又往往限于工期,一般情况用自然沉降法将难以实现。

2.以金钱赢得时间:即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除非个别低路堤地段高度在临界高度以下,可不作地基处理。桥梁采用基础处,其余软土都需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只不过可用多种方案进行优选。

(二)勘察、设计和施工

1.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首先要弄清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还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便按分区不同在区别地予以处理。在勘察设计时如地质工作做的不够深,在施工时一旦发现,可作些补充勘察及勘探工作,对地质情况作进一步了解。

2.设计方案要经济又要合理切合当地实际情况。

3.所用材料数量要够、质量要保证;施工机械数量、规格、性能均要满足要求。

4.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办事,以保证良好的质量,软土地段特别要注意控制填土速率,避免和产生路堤滑移或发生其它意外事情。

5.监理工作要跟上,观测仪具事先要埋置好,及时进行监理和记录。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如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将上述几项工作做好,应该说软土路基施工,可以达到安全、优质的目的。

(三)处理方案的评价

1.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在公路方面是排水固结,多用各种不同长度和间距的袋装砂井(直径7~10cm)或塑料排水板(宽10nm,厚4.5~6.0)与砂垫层(厚30~80cm)相结合,虽然这些方法是一般的,但却是有效的经济的。

为了加快固结而且可提高地基承载力,也可用直径30~50cm或更小一些的砂桩或碎石桩,但造价比上述常用方法要增加至少3~5倍。

2.轻质路堤:我国轻质路堤采用的材料一般是粉煤灰,国外也有用大块型硬质泡沫塑料。粉煤路堤有三种类型,即单一的、土和粉煤灰互层的和土砂及粉煤灰等混合的。

轻质路堤的作用是减轻路堤自重,减小或加速软土沉降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同时它作为填料还有节约投资、减少占地等效益。

3.其他辅助方法:土工布(分有纺和无纺的两种,一般多用编织的,个别的也有两种类型组合的,可以达到优点互补)还有一材料是塑料加劲格栅,实际上类似“柴排压枝”的作用,这些材料可提高地基整体性,减少地基不均匀的沉降,对防止滑移尽快施工也有好处。

此处还有浅层拌合和换填优质材料及抛石排淤等处理浅层软土。有的为深层还设有反压护道。

三、桥涵通道处的处理

在软土地区的桥梁,由于基础埋置较深,已穿过软土层,故一般无大沉降。而在桥头与路堤接合处由于沉降差异较大,往往出现台阶在车辆通道处多出现纵坡突变,在车速过快时出现车辆“切线抛出”感觉很不舒适,人、车安全受到影响。

在此接合处处理的方法一般有:

1.涵洞、通道处与路堤一样同时填筑施工,后期再开槽做基础;在桥台处最好前后都填土,或在桥台后背填以渗水性好的砂砾材料。

2.在这些人工构造物处采用超载预压,桥头两侧引道80~100m范围也宜如此,以加速固结,减小通车后过大的沉降。

3.路堤如过高,下部软土层厚、沉降量过大,沉降期过长、如处理地基费用过高,且效果不一定好时就不如改用桥梁跨过,京津塘高速公路软土地区,路堤如超过6.0m,就用桥跨通过。广深高速公路也将不少高路堤设计路段,改用了高架桥方案。

4.桥台处路堤处理:为了加快地基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减轻路堤与桥台间沉降差,在桥台处的一定距离内采用砂桩,粉喷桩、旋喷桩等加固地基。

软基处理范文篇5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过程;软土路基;处理施工

近些年我国不断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人们也开始重视公路工程建设工程,通过控制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软基处理技术,结合软土路基特点,明确软基处理施工要点,保障软基处理施工效果。提升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1概述软土路基的特点

自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软土路基内部具有较多的水分,因此在处理软土路基的过程中,会增大整个路基的空隙,从而降低路基的抗剪强度。在处理软基过程中,因为路基地层具有较厚的黏土层,黏土层还具有蠕动性,处理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升公路工程的承重性和稳定性,需要及时处理软土路基,降低软土路基的水分含量,提升土层的稳定性。软土路基底层具有明显的颗粒,这样加大了公路工程施工结构的控制难度。软土路基具有一定的特点,一方面具有较大的孔隙,自身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因为软土路基主要包括淤泥和粘土,土层颗粒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比较差,在处理软土路基的时候,可能会弱化公路工程整体的抗剪强度。最后软土路基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整个结构不够稳定,无法保障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效果。

2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2.1表层处理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利用表层处理法,主要是在地表面使用。结合排水和材料增添等方式处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使地表整体强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需要找到铺垫材料,设置铺垫砂层,构建砂层,可以实现排水固结的效果,使填土层的水位由此降低,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选择砂层材料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粗砂和中砂等,保证颗粒的均匀性。提高保证软基表层处理效果,工作人员可以土工织物铺设在软基的表层,工,降低土工织物的抗拉强度充分发挥出来,再加上土工织物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可以避免软土路基发生沉降问题,提高整体路基的承载力。在表层排水工作当中,需要设置表层的建设排水系统,将粘性添加剂融入到表层中,使土质密度由此提升,解决软土路基的压缩性能,这样也可以路基强度由此提升。工程人员也可以利用石灰和水泥等,通过产生化学反映,使软土路基的含水量由此减少,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在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在地表开挖沟槽用于排水,这样也可以使软土路基的含水量由此降低,根据现场地理条件,顺利实现表层排水。2.2置换法。利用优质的土方置换软土,提供软土路基的稳定性,控制沉降量。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挖掘置换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可以短时间达到施工效果。如果软土层范围比较小,并且保证软土厚度在3m以内,可以清理软土地基当中的软土,将稳定性较强的土或者石回填在原地,再通过夯实措施,提高土层的稳定性。这种方法适合处理浅层的地基,利用置换法要严格选择垫层的材料,同时需要控制分层填筑的密实度。2.3排水固结法。利用这种昂发,需啊哟布置竖向的排水井,将软土空隙中的水排出来,固结成型软土地基,使软土的地基的承载力由此提升。排水固结法使用低饱和土层处理过程中。在公路工程施工当中,可以联合堆载排水板,这样有利于保障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效果,但是这种方法的施工时间比较长,还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2.4强夯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过程中利用强夯法,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利用合理的工程机械设施,根据操作规范进行夯实即可,但是利用这项技术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和振动,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不易控制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弹簧土,土壤很难成形,不利于工作人员施工,公路工程施工效果也会受到影响。2.5真空预压无排水砂垫。这项技术属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的新工艺,施工时间比较短,成本也比较低,对比其他工艺,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同时可以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的承载力,保障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3优化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

3.1CFG桩。在处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过程中,根据一定比例混合粉石和粉煤,再加入一定的水泥进行搅拌,利用机械控制碎石桩,随后在软土路基施工范围内注入,再铺设垫层,夯实原有的路基,满足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路基夯实要求,在淤泥较厚的软土路基当中适合利用这项技术,可以保障路基的夯实效果,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3.2PHC桩。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利用PHC桩处理软土路基,需要利用特定桩锤设备,在软土路层中注入PHC桩,疑问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承载性,注入地下之后,可以明显增强地基的创投李和抗打击性,原有的路基因为挤压的作用,可以使涂层密度由此提高,满足软土路基夯处理的目的。3.3双向搅拌桩。首先利用机械设备搅拌水泥,增大桩体的上半身截面,制成钉子形状的形状,可以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控制公路工程施工中地基的承载力。利用这项技术,不会产生较大的施工噪声,原有结构也不会遭到破坏,避免产生环境污染。

4结束语

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重难点,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就会破坏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合理的措施处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贾艳霞.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概述[J].价值工程,2018,37(35):247-248.

[2]周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38-39.

软基处理范文篇6

[关键词]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施工管理

1软土路基的基本论述

1.1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

在软土路基中,从客观上可以看出来,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便是软土,这是因为湖河和沼泽等多种压缩性比较高的路基之间的缝隙距离比较大,抗剪强度比较弱,而且自然的含水量会比较强,因此细粒土大多数是软土。在比较弱的土层中,绝大部分包括很多有机物质,但是在软土路基中,存在比较明显的特点,本身的承载力较低,因此,软土对于路基的施工管理影响比较大。

1.2软土对路基的施工影响

一般情况下,因为软土地基自身的承载性能比较低,而且强度还不是很高,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含水量比较高,受到的压缩性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透水性比较弱,因此,软土地基是不能够作为天然路基应用到公路工程中。不过,路基本身稳定性对于路面的运行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为这样的条件下,软土负荷能力和承载力强度不够。如果负荷处于提高的状态,那么会使得路基发生沉降现象,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到塌陷。

2关于我国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分析

2.1换填法

一旦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深度不够的话,这个时候可以使用换填方法进行处理。需要先将软质土层进行开挖,然后再进行测量,因为要在确保测量准确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碎石等多种有关材料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最后完成相应的回填流程。如果深度处于不够的情况下,那么软土路基的表面不会出现硬壳,当然,更需要使用抛石的手段,在路基下适当的抛洒出一些碎石。这样可以结合碎石的方式把软土中存在的淤泥进行处理,可以使得公路达到预期的目标。

2.2灌浆法

在这个方法中,其过程是要根据液压或者是气压的方法来把浆融合到软土路基所有缝隙过程中,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使得软土路基的性能发生变化,而且加上外界因素的原因,浆液可以最大程度上克服阻力,与此同时,可以适当的沿着剪切的方向混入到软土路基中,同时可以使得软土路基性能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地基的加固目的。

2.3深层搅拌法

在固化剂固化的情况下不断发挥出其优势,当然,需要根据软土路基和固化剂的有机结合实现软土和砂浆的搅拌过程,从而使得软土可以达到硬结的效果,还需要不断实现地基强度的提高。在进行深层搅拌的时候,可以使用水泥浆湿法或者是水泥的方法进行处理。另外要考虑到在冬季进行施工时低温度下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先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2.4排水固结法

从软土路基的处理方式上来讲,具体的工作过程是对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进行结合,当然,还需要将其加载到地基的排水方向中,同时会导致缝隙中保留的水流出来,进而会导致地基出现变形情况,而且一直到水完全清理干净以后,这个时候会实现缝隙体积小的效果。

3软土路基施工管理的具体方法

3.1需要建立起路基施工管理的体系制度

建立健全软土路基是整个施工管理体系,不单单可以带动施工的质量,还可以确保施工管理的具体目标最大化的实现。因此,在现阶段的公路管理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通过软土路基的处理方式和技术的特点全面掌握好管理的体系内容。基于此,有关施工企业在实际制度中,需要确保施工单位质量控制部门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并且需要合理的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做好软土路基工作同时,还需要确保软土路基施工管理的质量问题。

3.2需要重视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在公路实际建设过程中,有关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内容,而且更需要根据软土路基的质量控制重点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按照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来完全掌握到软土路基的质量控制要点,需要对软土路基重点进行完善,更需要对施工管理质量进行正确的指导。另外,需要加强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更需要进行优化,从而可以为后续的施工管理打下了基础。

3.3需要严格控制软土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特别是在施工管理中,大多数应用的机械化水平也处于提升的状态,所以,要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质量需求,重点需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当然,还需要按照路基施工中应用到的具体处理技术进行建设,并且进行管理。另外,在具体的施工阶段,需要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运行,不仅仅可以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符合要求,还可以不断带动我国公路工程基础建设的顺利运行。

4结语

以上所述,在本文中,重点分析了我国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特点,并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在软土路基中,分析了处理的方法和具体的施工管理方法。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带动我国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红.软土路基处理及路基施工管理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03):50-51.

软基处理范文篇7

关键词: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软基处理的几种方法

1.1表层处理法①表层排水法。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②砂垫层法。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③敷垫材料法。对于地基土层不均匀,可能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位,可利用所敷垫材料的抗剪和拉抗力,来增强施工机械的通行,均匀地支承填土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以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敷垫材料主要有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被广为采用。④添加剂法。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在表层粘性土内渗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以保施工机械的行驶。同时也可达到提高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添加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拌和或厂拌,除了降低土壤含水量、产生团粒效果外,对被固结的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性固结,使粘土成分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土体稳定。

1.2置换法本法是以优质土置换软弱土,确保填土稳定和减少沉降量。施工方法分有人工挖掘置换和借填土自重或用爆炸法将软弱土挤出的强制置换。其施工都比较容易,多数情况下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所要求的目的。从可靠性来说人工挖掘置换较优。置换材料应采用即使受到水浸也不致降低承载力的粗粒土。但必须进行充分压实。

1.3加载法加载法是为了预先促进软土地基沉降,增加地基强度,以防止设置在填土上或邻接填土的路面和构造物或者埋入填土内的构造物发生有害沉降而导致破坏。促进地基固结沉降的方法有:在地基上增加总压办法;减少土中的间隙水压提高有效应力法等。前者用填土荷载时,一般为填土加载法,后者又可分通过井点,竖井等的降低地下水法和在地表面铺砂,覆盖不透水膜使之形成真空,依靠大气压力加载来促进固结的大气压加载法。采用填土加载法时,须注意地基的稳定状态。而降低地下水法和大气压加载法则不必担心地基遭到破坏,但受到地基适应性的限制且工程费用大,一般不采用。上述方法,都很少单独采用。

1.4砂井排水法砂井排水法根据砂井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打入式、振动式、螺旋钻式、水射式及袋装式等。

本法很少单独使用,多与加载法或缓速填土法并用,对层厚大,均质的粘土地质最为有效;对泥炭质地基效果稍差。粘性土层固结所需时间t与垂直方向最大排水距离D的平方成正比。很清楚,粘土层越厚,所需固结时间就越长。

2施工现场常用处理软土路基方法

在施工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多数不是软土地基,因为如果有软土地基一般情况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地质资料,提出处理方法。多数情况是有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出现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不畅,原有地基土质渗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软弹(翻浆,弹簧土地段)。根据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换填。②抛石填筑。③盲沟。④排水砂垫层。⑤石灰浅坑法。

3实际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

3.1挖除换填碎片石方法对于深度不太大的软基工程,在路堤范围内,将需要处理的软土挖除,动力触探合格后,用碎片石换填,可采用分段挖除,分段分层回填的方法。用于换填的石料强度应不小于15MPa,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石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层厚的2/3。依据规范,分层回填的碎片石应碾压合格,表面石块嵌挤紧密无松动,用镐刨不动,一般采用激震力320kN以上的压路机强震碾压无轮迹。

软基处理范文篇8

1软土的概念

在讨论对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对策之前必须对软土的概念进行了解,因为只有正确了解软土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软土【softsoil】是淤泥(muck)和淤泥质土(muckysoil)的总称。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对于软土地基的问题,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工程地质手册》指出,软土地基是一种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一种软塑状态的粘土,如淤泥。

2软土地基对公路施工的危害

软土地基有着极强的变化性,会随着沉积年代和气候不同而产生不同性质的变化,所以对于软土地基,现阶段没有标准的解决办法,只能对症处理,解决不妥就会给公路建设带来巨大的危害。

2.1影响公路建设勘察数据报告的准确性

公路建设的基础在于勘察数据报告,如果勘察数据报告出现了错误必然对整个公路建设中设计和处理办法造成不良影响,最坏的结果是对整个公路建设的质量造成下沉、倾斜和塌方一系列的破坏。而软土有其厚度、固结和沉降等一系列的变化性,可能会对公路建设的勘察数据报告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出现误差过大的情况。

2.2出现返工工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润成为主导社会经济的主要因素,所以在一些公路建设工程中,施工单位把施工的重点放在了利润的最大化上,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往往在软土地基还没有完全固结的情况下就开始下一步施工,导致填土过快,碾压不牢,这种仓促情况下施工很容易出现变形和下沉等质量问题,造成这些公路建设工程只能进行返工,这种不良返工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且使道路出现歪歪的现象,影响老百姓的出行和经济发展。

3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及对策分析

3.1严把勘察、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关

勘察、设计是整个公路建设的开始阶段,只有严把开始阶段才能为以后的公路建设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严把勘察、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关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公路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要结合当地的地质实际情况,要做到特殊地质特殊对待。②对公路建设全段的软土情况进行勘查,如果软土条件比较复杂多样,施工单位可以把整个全段公路按照软土地质的不同进行分段,不同的地段实行不同的施工方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工程质量。如果勘查工作出现错误,施工单位必须进行补充勘查,做到对施工地段地质的准确了解。③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对于施工机械的数量、性能也要给于足够的重视,只有做好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为以后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④充分发挥监理的职责作用,要对施工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整理。⑤公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3.2公路软土地基表层处理办法

软土地基的表层处理办法有很多种,如砂垫层法、表层排水法、添加剂法等,公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自身所擅长的技术进行选择。

1)砂垫层法。使用砂垫层法在进行机械施工时,施工单位在确定砂垫层厚度之后,要对施工机械的重量和偏心程度,软土地基地面重量的承受度有一个了解。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发现软土地基相对比较软,如果只是单纯为了保证大型施工机械通行问题,就使用大量的砂垫层,这对施工成本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施工单位在使用砂垫层法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结合表层排水法等其他处理办法一起使用。其次,施工单位在进行砂垫层法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安装样板。因为在公路地基施工中推土机和自卸汽车联合进行作业是一种常规模式,所以,这两个设备进行联合作业的时候最好能够保持一致。在进行填装透水性较差的粉土时,多出来的土很容易对坡脚附近的砂垫层进行掩埋,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侧向排水的畅通性,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施工单位对砂垫层的端部进行正确的处理。

2)表层排水法。有的地区软土层的土质相对比较好,造成含水量比较高,形成软土地基。对于这种类型的软土地基,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在地基表层挖一个排水道,对地表的积水进行排除,达到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的目的。同时,公路施工单位在进行回填的时候,要填上透水性比较好的碎石或者是沙砾。

3.3竖向排水固结法

公路施工单位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可以使用竖向排水固结法,通过设计一个垂直的排水柱来帮助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同时缩短排水的距离和增加看见的强度。一般情况下,竖向排水固结法主要是纸板排水和砂井排水两种,主要是竖向排水固结办法。公路施工单位在使用砂井排水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可以先行设计一个砂井数据,如砂井直径、具体的施工方法、数据修正范围和排水所需要的距离。如果施工过程中不能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施工单位可以进行数据的修正。

3.4针对不同地质和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处理办法

针对不同地质和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处理办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公路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尽量避免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对施工进程进行合理安排,如果进程要求太紧可能会出现事故,如果过松可能会延误工期。在材料上,公路施工可以根据公路设计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最好能够就地取材,这样可以节省工程成本,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②施工单位在选好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之后,要做到对工程的科学管理,因为管理的不善可能会造成机械行走路线出错和地基扰动,这些可能会造成地沉降不均匀和地基加固不均匀。③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具体说就是注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新填土可能会和原先存在的道路造成沉降或者侧向挤压位移等一些问题。

软基处理范文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技术;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较多内容,其中关键的就是地基结构,随着水利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地基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因选址的特殊性,导致多数项目会遇到软土地基,此种地基土质疏松、荷载力弱,导致施工风险的增加,如果未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还会由于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安全事故。各类地基处理技术由于对不同软土地基适用性不同,需要提前进行勘察,并对软土特点进行全面掌握,同时对影响因素全面进行分析,并根据经验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提升结构的稳定性,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

1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危害性

1.1土质分布不合理

软土地基土层结构较为复杂,且由多种类型的土壤混合而成的,依据深度分布,各层间性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且密度不均匀,不同土质间的承载性也不同,对基础产生较大影响,施工开始前,如果未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就会造成地基承载力达不到相关标准,水利工程施工后期也会产生一定的塌陷问题,不利于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的提高。

1.2强度较弱

水利工程对质量与使用年限都具有较高要求,由于软土地基组成成分的限制性,其含水量又较高,导致强度较弱,早期沉降可能不会明显,但受到外力及荷载作用,易产生变形,甚至引发裂缝与塌陷,尤其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其安全风险更大,对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1.3透水性较差

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含有淤泥,且含水量比较高,进而导致其透水性较差,表层水不能向下渗透,地基存在严重的积水问题,对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且上部工程设施因与雨水长期接触而导致损坏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的使用性能,所以,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做好排水工作,这就增加了施工成本与时间。

1.4沉降率高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较长,且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部分在施工以后存在沉降现象,且软土地基的强度不高,土壤承载力不强,随着工程施工的推进,受到外部荷载与上部荷载的影响,软土地基承载力降低,不能承受工程结构自重,一旦沉降值超出安全标准,就会引发坍塌等问题,并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对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2.1地基处理要求

a.质量方面。水利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软土地基有较高的技术标准。对软土地基处理要高度重视,针对各类因素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保证软土地基质量,避免给后续施工带来安全风险。b.工期方面。在软土地基建设水利工程,完善的施工计划至关重要,因此,需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在人员与物资方面,科学进行配置,确保地基处理技术合理应用;严格遵循各项指标与要求,避免返工,确保工程计划与进度保持一致。

2.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合理选择

a.通过勘测,全面掌握水文、地质等情况,选择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同时对方案是否可行作出评估,对各项参数进行调整,依据标准要求,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配备地基处理方案所需的物质条件,确保处理工作的合理推进。b.对现场环境及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影响处理效果的不利因素进行控制,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产生意外,即使存在问题,也要及时做出处理,确保工程进度。

2.3地基处理过程的有效控制

a.结合水利工程类型,确定质量要求。依据标准要求、用途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造价、进度等进行合理控制,保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满足建设标准。b.强化软土地基监管,对施工数据密切监测,杜绝安全隐患。

3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3.1排水固结技术

水利工程产生沉降的概率较高。排水固结技术能够有效处理软土地基不稳定性,对于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排水固结技术的重点是加压与排水系统,加压方法有真空、超载以及降水预压法三类。真空法是较为常见的加压方法,在地基表层铺设砂垫层,埋设排水管道,采用封闭薄膜使其与大气产生隔绝,再采用真空抽气装置进行抽空,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超载预压技术虽然效果比较明显,但超载阀控制较为困难。降水预压法与真空预压法相似,须在软黏土上面设置塑料排水以及砂井,并结合项目实际要求进行处理。

3.2化学固结技术

化学固结技术投入会更多,但效果也会更加明显。通常来说,其他方案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使用此技术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新型材料来说,此技术能够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可用化学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硬化处理,采用深层搅拌技术将固化剂融入到地基中,同时利用高压喷射技术将裂缝进行填充,提升其整体承载能力,降低地基沉降问题,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3.3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应用较为常用,根据灌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渗入型注浆、水泥搅拌技术等。渗入型注浆适用于缝隙较多的地基,能够确保原结构不受破坏。水泥搅拌是当前较常用的一类技术,以水泥为主要材料,通过对软土的搅拌,使软土与水泥产生反应,将软土层中的水分排除,从而改善软土结构性能,提升承载能力,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为了有效提升整体效果,施工开始前,先要做好勘察工作,并选择适合的固化剂,对浆液进行有效调配。另外,选择适合的注浆方法,对灌浆压力以及注浆量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密实性,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3.4换填技术

换填技术操作简便,技术性不强,且成本低,通常适用于较稀薄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强度较高的砂石等材料替换黏土,提升地基整体强度。处理中强化分层压实质量的有效管理,合理控制单次填料的厚度,选择适合的碾压设备进行压实,同时对平整性与压实性进行检验,并对地基做好夯实处理,保证每一层换填压实都达标,形成良好的地基持力层,提升地基结构强度;为了避免冻胀土问题,要将积水、浮土等进行排除。

3.5加筋技术

加筋技术即在软土地基中采用钢筋进行网状作业,以提升软土层的荷载力和地基的稳定性。加筋技术虽然能够降低软土层的沉降,但也存在技术成本较高、适用范围小的问题。因此,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要综合分析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

4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需注意的事项

a.做好数据的调研工作。水利项目施工初期,采用先进测绘技术与数据统计方法,对现场进行勘查,尤其要获取含水度、承载性等重要参数。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判断,选择适合的处理技术。b.做好施工分析与规划工作。选定处理技术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全面探究,制定完善的进度规划。c.对极端环境作出预测分析。软土地基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施工季节选择要慎重,同时要做好气象因素影响应对措施,保证施工进度。5结语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要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案,满足软土地基处理要求,保证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何正恒.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2):242.

[2]范中斌.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技术研究,2019,2(5):161-162.

[3]李碧豪.基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289-290.

软基处理范文篇10

1软土地基的特点

1.1孔隙比高。同一环境下,软土孑L隙比一般要比重塑土孔隙比高2o%N40%,软土的这一特性是因为在土质缓慢沉积过程中,土质中的颗粒接触点形成了胶结而缺乏跟重塑土类似的压密步骤。

1.2压缩性高。软土压缩曲线很有特色,其初始段平缓,当压力超过某一应力时出现陡降段,压力过后又出现另一个陡降段,这样在经过过了一段压力区间后,软土土样的压缩曲线斜率就呈现出突变到渐变的特性。

1.3透水性低。软土抗剪强度多在20kPa以下,透水性能弱,竖向渗透系数在l0—8—6em/s之间,不利地基排水,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较高,影响了地基的沉降,使得建筑物沉降时问也延长。

1.4灵敏度高。软土的高灵敏度体现在触变性上,振动原状软土,破坏了软土结构的连接,会使软土的强度降低甚至把软土变成稀释状,这样易导致沉降、侧向滑动、基底面侧向挤出。

2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可分为稳定处理和沉降处理,稳定处理原理是阻止强度降低、控制剪切变形、增加抗滑阻力、促进强度增长,沉降处理原理是减小总沉降量、加速固结沉降。常见的方法有:

2.1桩基法。当淤土层较厚难以进行大面积深处理时,可以采用桩基法,早期的桩基法包括木桩、砂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进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成为近几年普遍采用的方法,其桩基原理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成孔,在软土地基中灌人混凝土,混凝土的放热与离子交换作用能够改善桩基周围软土的力学性质,形成复合型的混凝土桩地基,这样能够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混凝土承载力较强,施工速度快,投资成本不高且可以保证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能够抵抗水闸水压产生的水平荷载,具有水平稳定作用,因此在水利施工中使用较普遍。

2.2换土垫层法。软土层厚度较簿宜采用换土垫层法,即用灰土粗砂、砂壤土、水泥土换填技术对软土层进行地基处理,实施换土垫层法时,要对换填的土层同进行压实处理,以形成地基改造后的良好持力,改变原有软土层的承载力性质,提高稳定和抗变形能力,换土垫层法的操作原理是,先将基础底面一定范围的软土及不良土挖去,用强度较高、具有抗侵蚀性、质地坚硬、压缩性较小、性能稳定的砂砾、卵石、碎石、灰土、索土、矿渣、煤渣等材料分层填充,并以机械或人工振动夯实填充层,使其密实度增加,形成符合施工要求的人工地基,换土垫层可以有效扩散地基的基底压力,具有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加速软土的排水同结、消除膨胀土的胀缩、防止冻胀等作用,适用于软土浅层地基处理。

2.3旋喷注浆法。旋喷注浆法的操作原理是,利用电化学手段、液压、气压将能可以同化的浆液注入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或地基介质中,通过提升旋转形成摆喷、定喷、旋喷,用喷射浆液构造人工复合地基,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旋喷注浆法的浆液可以是粘土水泥浆、水泥浆、粘土浆、水泥砂浆以及各种术质索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等化学浆材,旋喷注浆法适用于淤泥、粘性土、淤泥质土、粉土、砂土,黄土、碎行土、人工填土等软土地基,如地基土层中含有大块石或土层有机质含量较高,要在施工前确定其适用性,旋喷注浆法对淤泥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地基的基础沉降。

2.4加筋法。加筋法的操作原理是,将抗拉能力强的金属板条、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埋置于地基土层中,利用土层颗粒拉筋与位移产生摩擦力,使加筋材料与土层形成紧密结合的整体,这些加筋材料通过受拉作用调整了地基底层的应力分布,能够减少地基的侧向位移,减少地基变形与沉降,增强地基土层稳定性,提高土层承载力和强度。

2.5加载预压法。加载预压法的操作原理是,在工程建设之前,地基土层在预压负载的作用下进行压密、固结,地基土层发生变化,强度得到提高,卸去预压负载后再进行工程建设,工程完工后地基不发生变形位移,其承载力也比较稳定,预压负载也可以利用建筑物自重进行,如果地基土层渗透性较小,为缩短土体排水距离,加速土体排水固结,可以在地基土层中挖设竖向排水通道,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普通砂井等形式都比较常用,因此竖向排水也分别叫做塑料排水板法袋装砂井法、普通砂井法,加载预压法适用于粉土、泥炭土杂填土、冲填土、软粘土等地基土层,垫层材料选用渗透系数大、级配较好、含泥量小的中粗砂,竖向排水通道砂井法中也需要同类型的砂,袋装砂井法需要聚丙烯机织土工物,塑料排水板法需要塑料排水带。

2,6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有两种,喷浆搅拌法与喷粉搅拌法,其操作原理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石灰或水泥与地基土层原位搅拌,以形成格栅状、圆柱状、连续墙水泥土增强体,深层搅拌法适用于淤泥质土、淤泥、地基承载力不大含水量较高的粉土、粘性土等软土地基,特别适合粉细砂地区水工建筑物的防渗处理与地基加固。

2.7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的操作原理是,在软粘土地基土层中铺设竖向排水通道(塑料排水带或砂井)与砂垫层,上面覆盖不透气密封膜,再利用砂垫层的排水管进行不间断排水和抽气,使砂井和砂垫层形成负气压,从而加速软粘土层的排水固结,真空预压法适用于软杂填土、粉土、泥炭土、冲填土、粘土等地基土层,需要的主要材料,竖向排水通道与垫层材料同于加载预压法,不透气密封膜材料为线性聚乙烯薄膜或聚氯乙烯薄膜,需要的主要设备器械有集水管、滤水管、真空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