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兔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0:04:54

肉兔产业

肉兔产业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加快肉兔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肉兔养殖具有饲料来源广、繁殖能力强、产出率高、生产周期短、调整迅速等优势,其营养结构丰富而全面,深受广大消费群体的重视和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肉兔产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三大优势,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的优选项目之一。我镇肉兔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强的潜力。加快肉兔产业发展,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破解农民增收缓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镇直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全镇肉兔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力量,细化措施,抓住关键,千方百计促进肉兔产业的发展。

二、明确肉兔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我镇肉兔产业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家庭养殖为基础,以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口,以规范众帮兔业合作社运行为总抓手,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加强品种引进、改良、饲料供应、养殖技术和动物防疫等薄弱环节,按照产业化思路、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原则,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改进方法、优化服务,加快肉兔产业化经营步伐,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发展模式。以农户庭院养殖为主,积极培植养殖大户。以众帮兔业合作社为龙头,积极与各大肉兔龙头企业联合,实现全镇肉兔养殖“产、供、销”和技术服务一条龙,努力把我镇建成全市最具影响力的肉兔生产专业镇。

(三)工作目标。2012年将全镇没有固定产业的40个村,培养成为肉兔养殖专业村,实现出栏优质商品肉兔400万只左右。肉兔生产专业村的标准是:村两委主要干部参与肉兔养殖,养殖肉兔2组以上的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并建成5个年存栏基础母兔100只以上的养兔大户。

三、突出肉兔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众帮兔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肉兔养殖专业村要以村为单位成立肉兔养殖协会。按照“入社自愿、民主管理、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实现“技术、信息、防疫”和“良种引进、饲料供应、肉兔收购”全方位服务,促进肉兔养殖利润和养殖效率最大化。

(二)强化良种引进繁育体系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和培育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优良品种,种兔良种率达到80%。同时,强化种兔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养殖户利益。

(三)培育发展肉兔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户饲养、连片集中、适度规模、配套服务”的原则,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繁育用种、统一防疫用药、统一专用饲料、统一收购加工),大力培育发展肉兔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

(四)切实加强肉兔防疫工作。建立镇、村肉兔防疫体系,严格执行肉兔防疫目标责任制。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作用,坚决防止疫情发生和大面积扩散蔓延的现象。健全疫情测报网络和疫情报告系统,建立肉兔疫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兔用药监督管理,确保肉兔产业健康发展。

(五)完善科技服务功能。健全肉兔养殖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康大集团、聘请专门技术专家指导我镇肉兔产业的发展,加快肉兔产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建立健全肉兔产业信息网络,打造信息交流平台。

四、落实肉兔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一)加大项目资金扶持政策。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建设生态养兔示范园,支持肉兔产业发展。二是对鸡棚改造和大棚养殖大户,提供三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予以重点支持。

(二)建立养殖大户扶持政策。对年内建成规模以上(基础母兔100只,或出栏商品肉兔5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享受众帮兔业合作社给予社员的一切优惠待遇,并由众帮兔业合作社提供上门技术服务和销售便利支持。

(三)实行防疫体系建设扶持政策。对规模养殖户(基础母兔100只,或出栏商品肉兔5000只以上)年内对商品肉兔和种兔提供免费防疫;对年出栏商品肉兔5000只以下,500只以上,或存栏2组以上基础母兔的养殖户,年内提供商品肉兔和种兔免费防疫药品;对不能形成规模的散户,只提供商品肉兔防疫药品。

(四)加大物质和政策激励。年内全镇交售商品肉兔40万只以上,年终按每只肉兔0.2元奖励协会负责人。对加入众帮兔业合作社的社员,提供零利润肉兔饲料,零利润优质种兔,免费技术培训,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肉兔,并签订肉兔保护价收购合同。

五、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肉兔产业发展快、带动强,是农民群众增效促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肉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监管、政策制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特点,抓好肉兔发展的相关工作。达到肉兔养殖专业村标准的村庄要成立兔业协会,并推选出协会负责人,没有达到专业村标准的村庄,要推选出一名骨干代表。协会负责人和骨干代表为本村肉兔养殖直接责任人,负责对本村肉兔产业发展的组织指导和服务管理,参与众邦兔业合作社的管理和议事。

肉兔产业范文篇2

为加快全县兔业发展步伐,培育壮大肉兔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建成“西部地区肉兔养殖基地”。现就推进我县肉兔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肉兔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肉兔养殖具有饲料来源广、繁殖能力强、产出率高等优势,其营养结构丰富而全面,深受广大消费群体的重视和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肉兔产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三大优势,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的优选项目之一。我县是全国种草养畜科技扶贫项目建设示范县,肉兔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强的潜力。加快肉兔产业发展,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破解库区产业空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全县肉兔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力量,细化措施,抓住关键,千方百计促进肉兔产业的发展。

二、明确肉兔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我县肉兔产业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规模生产为基础,以国家种草养畜科技扶贫示范县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口,以建设和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以科技和人才为依托,加强品种引进和改良、肉食品加工出口和动物防疫等薄弱环节,按照产业化思路、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改进方法、优化服务,加快肉兔产业化经营步伐,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到20**年全县实现出栏优质商品肉兔500万只以上,建成存栏基础母兔5000只的核心场1个,基地乡(镇)建设二级扩繁场8个,年出栏优质商品肉兔1-3万只的养殖场(户)150个,年出栏3-6万只的养殖场(户)70个,年出栏6万只以上的养殖场(户)20个;2009年实现出栏优质商品肉兔1000万只以上,建成年出栏1-3万只的肉兔养殖场(户)150个,年出栏3-6万只的肉兔养殖场(户)100个,年出栏6万只以上的养殖场(户)40个;2011年,实现出栏优质商品肉兔2000万只,建成年出栏1—3万只的养殖场(户)700户,年出栏3—6万只的养殖场(户)350户,年出栏6万只以上的养殖场(户)80户,积极培育两家以上县内龙头企业,努力把开县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肉兔出口基地县。

三、突出肉兔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抓好肉兔发展布局。按照“南部柑桔生猪、北部中药肉兔,平坝猪、中山兔、高山羊”的总体布局,建立以**等为主的养殖基地乡镇,培育5—10户规模养殖大户;其余乡镇、街道在适宜发展肉兔的区域培育3—5户规模养殖大户。

(二)强化良繁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国家种草养畜科技扶贫示范县项目建设,建设高标准的肉兔核心种场和扩繁场,引进和培育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优良品种,种兔良种率达到100%。同时,强化种兔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养殖户利益。

(三)培育发展肉兔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集中建设、分户饲养、连片集中、适度规模、配套服务”的原则,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布点、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繁育用种、统一防疫用药、统一专用饲料、统一收购加工),大力培育发展肉兔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

(四)突出发展肉兔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加快肉兔加工厂建设。积极促成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中远大国际贸易公司合作建设肉兔加工厂,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打开出口通道,全面拉动肉兔产品提质增效。加快无公害基地和“出口备案场”认证步伐,建立健全肉兔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提高肉兔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切实加强肉兔防疫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肉兔防疫体系,严格执行肉兔防疫目标责任制。畜牧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作用,坚决防止疫情发生和大面积扩散蔓延的现象。健全疫情测报网络和疫情报告系统,建立肉兔疫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兔用药监督管理,确保肉兔产业健康发展。

(六)完善科技服务功能。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大专院校、聘请畜牧技术专家指导我县肉兔产业的发展,加快肉兔产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建立健全肉兔产业信息网络,打造信息交流平台。加快“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实现草兔配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开展退耕还草、建立优质牧草、专用饲料基地建设。

四、落实肉兔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一)加大项目资金扶持政策。一是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种草养畜科技扶贫示范县项目建设,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效益。二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整合有限资金,支持肉兔产业发展。三是根据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产业发展基金安排范围内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二)建立种养大户扶持政策。对20**年12月31日前建成规模以上(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良种繁育场、基地扩繁场和基地规模养殖场(户)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财政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县兔业发展办公室会同县财政局另行制定。

(三)实行防疫体系建设扶持政策。对规模养殖场(户)肉兔(年出栏1万只以上)实行免费防疫,对年出栏1万只以下的肉兔养殖户提供免费防疫药品,所需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安排。

五、抓好肉兔生产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肉兔产业发展快、带动强,是农民群众增效促收的有效的途径之一。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县政府决定成立肉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夏郑峰任组长,县政协副主席陈彩范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发改委、科委、农办、移民局、财政局、畜牧兽医局、环保局、国土房管局、扶贫办、科协、工商局、林业局、农业局、水务局、农综办、兔办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兔业发展办公室内,由兔业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协调、监管、政策制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特点,抓好肉兔发展的相关工作。各镇乡街道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重点基地乡镇要实行领导责任制。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畜牧兽医站长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内肉兔产业发展的组织指导和服务管理。

肉兔产业范文篇3

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工作中牢牢把握科技发展服务农村、服务中心、服务企业的方针,依法行政,真抓实干,认真履行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

1、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深入实施

为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实现共同跨越,立足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实际,不断寻求科技与“三农”相融互通的结合点。保证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今年共投入农业科技项目32项127万元,占县本级经费总额63.5%;争取省市农业项目33项280万元。一是加快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计划。“文成县肉兔产业的提升与发展”去年作为省科技富民强县培育项目以后,今年我县已正式被列入省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试点县,并向国家财政部、科技部推荐。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我们着重抓好双凤公司的肉兔加工企业、8个标准化示范基地、肉兔生态养殖小区、种兔场建设、示范户带动以及科技培训与平台建设,进一步带动我县兔农的增收致富。“肉兔养殖加工及综合利用成果”被评为文成县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十大成果”之一。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通过实施“出口番薯粉丝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扩大粉丝出口,获得“文成粉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无公害金银花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已列入省网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东魁杨梅精准修剪规范化技术研究”等14个项目列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贯彻落实省、市自主创新大会精神,结合文成实际,分析研究自主创新的工作思路。一是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今年成功培育省级农业科技企业2家、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单位2家和市级技术服务中心1家以及县级企业研发中心4家。文成县日省名茶开发有限公司和浙江山哥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浙江双凤兔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中心、浙江冰洋竹制品科技研发中心等被列入省级农业研发中心建设单位,文成县星火兔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温州市兔行业技术服务中心。二是出台自主创新相关政策。建议县委、县政府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以及和县财政局联合出台《文成县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首期设立全面创新基金150万元,其中专利专项资金30万元。三是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组织召开了文成县企业自主创新座谈会,12月25日、26日带领二十多位企业家到金华参观考察青春集团,并参加由文成县人民政府与浙江师范大学共同创建五大科技合作交流服务平台的签约仪式与座谈会,结成校地长期科技协作关系,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我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文成经济转型升级。

3、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今年入驻我县省科技特派员18名、市科技特派员5人、县级科技特派员10人。我们在原来科技特派员六大服务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提高科技特派员工作绩效。据初步统计,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省市科技扶贫项目23个,争取经费130万元,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76项(个),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38次,累计培训(咨询)8350人次,项目带动农民增收1820万元。一是提出“五个一”管理新要求。要求每一位科技特派员要:“做好一次调研、报好一个项目、上好一堂课、创好一个基地、写好一篇信息”。二是发挥科技特派员联合服务作用。组建了畜禽养殖、蔬菜水果、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6个专业技术联合服务组,针对产业特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技术攻关和联合服务。三是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在去年创建18个省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宣传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5个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宣传基地,以示范基地的创建带动我县产业的发展及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

4、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得到增强

创新科技项目申报与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据统计,2010年安排县级科技项目55项200万元;争取省市项目38项,经费363万元。如“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文成县肉兔产业提升与发展项目”和“省级肉兔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两个大项目成功列入省级科技项目并各获得省级50万元扶持经费以及市里25万元经强费的配套,同时第二期的50万元也逐步到位。在项目的申报与管理中:一是在项目立项环节突出主导性。深入各乡镇、企业、农村,开展科技项目调研,严格项目论证、立项程序。注重项目的先导性对我县主要产业的引领作用,加强肉兔、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阀门等生态工业的项目实施。二是在项目实施环节突出效益性。积极推动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对列入省级的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2个研发中心建设单位和2家省级科技农业企业分别给予资金配套。三是在项目结题环节突出规范性。严格督办,加强项目审查,规范经费使用,确保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

5、科技影响力不断提升

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技培训,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一是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围绕节约能源、循环经济、抗震减灾等方面举办2010年文成县科技(科普)活动周,并组织科技人员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全年科技人员下乡35场次,发放科普资料8000余份,服务群众约5100余人。二是发挥科技信息化服务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县科技信息网和文成网上技术市场的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积极扩展科技信息的范围,提高信息质量。推广科技信箱,今年全县科技信箱的新注册用户数320人,建立管理站(点)30个,科技人员的注册使用率达到90%以上。依靠网上网下的牵线搭桥,促成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三是开展科技“二传手”培训。创建了文成县科技培训中心,完善培训学校软硬件设施,加大农民及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邀请原中国兔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杜玉川教授及省农科院专家对我县兔农进行多次“二传手”培训,邀请中国农科院茶科所韩文炎教授对我县茶农进行培训,现已开设兔业、茶叶、中药材、蔬菜、水果、机械加工等科技“二传手”培训班8期520人次。

6、防震减灾及科技民生工作得到落实

以地震台网建设为科技民生工程的突破口,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安居工程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完善地震台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5个地震监测台网、1个gps基准观测站、1个钻孔应变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管理和观测质量管理,保障台网稳定、可靠地运行,及时保证向上级报告准确的震情信息。二是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安居工程建设。今年5月,经省地震局和省建设厅组织联合验收,文成珊溪岭坳门的防震避险小区被认定为浙江省首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区,命名为“浙江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文成岭坳门示范区”。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倍受媒体关注,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温州日报》都安排了专门版面对此作专题报道,省府办主办的《昨日要情》第96期也将该信息作为典型加以宣传,“地震及震后重建”被评为文成县改革开放30周年“十件大事”之一。

7、干部作风得到不断提高

全局上下紧密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首先是尽力摆正学风,按照年初制定的党的工作计划和理论学习计划,巩固、完善夜学制度,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开展了以党的十七大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科技业务知识以及与科技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其次是极力改进作风,以“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为主题的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经常深入基层、企业了解情况,破解科技难题,落实帮扶项目和资金。其三是强力端正政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做到依法从政,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实行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促使干部的行为有规范、办事有准则,服务有目标、考核有办法,全县的科技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以上是我对2010年科技工作的简要汇报,我认为经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已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但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以及本局的实际工作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县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经费虽然年年增长,但与省市要求达到财政支出的2.5%的标准远远不够。二是企业产业结构层次低,主要工业产业科技含量与集约化程度低,高新技术产业尤其薄弱。企业科技人才,特别是真正在科研第一线做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缺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科技管理人员少,知识产权工作尚无专门编制人员,专利工作落后于其他兄弟县市区。四是科技影响力仍震扩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及科技应用推广有待加强。

二、2009年工作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加倍努力,组织全局干部深入调研,倾听基层对科技工作的想法、意见和需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大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全县农村科技整体水平,使全县科技工作向纵深发展,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以科技富民强县“文成县肉兔产业的提升与发展”建设为契机,积极发挥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文成县肉兔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作用,着重抓好浙江双凤公司、8个标准化肉兔示范基地、肉兔生态养殖小区、种兔场建设、肉兔示范户带动以及科技培训与平台建设,以进一步带动兔农的增收致富。

2、以县政府与浙师大科技合作五大平台建设为契机,贯彻落实好《中共文成县委文成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县的自主创新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申报省市科技攻关及推广项目,以进一步促进我县企业转型升级及提高企业整体实力。

3、以文成科技培训中心建设为契机,整合培训资源,针对我县产业发展情况,组织专家编写“科技二传手”培训教材与开展培训,为我县的农村及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同时,将在文成电视台开通“科技在线”栏目,以进一步增强公众的科技意识与实用操作技能。

4、以继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契机,在六大服务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的“五个一”管理要求,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切实抓好农村科技培训及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民及企业的科技水平。

5、以加强科技项目申报管理与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根据我县产业发展的状况,积极提炼课题,申报国家、省、市项目。同时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我县科技服务经济的能力。

肉兔产业范文篇4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精品、高效、规模的三维发展思路,以现代畜牧业的“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产业化”为内容,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重点,以生猪产业为主导产业,原生鹅、生态肉兔为特色,牛羊草食牲畜为补充,以推行寄养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手段,把*建成全省丘区现代畜牧强县。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发展方向:

1、继续加快养殖业由传统分散型养殖向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转变。力争“十二·五”末期适度规模和标准化养殖率达80%。

2、积极发展现代养殖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引进繁育市场主体,建立工厂标准化大型养殖场,组织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业主寄养制。

3、加快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重点利用*土壤、空气、水等自然生态优于国家规定的自然生态标准和被整体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的良好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生猪,绿色原生态鹅、土鸡、肉兔、山羊等,力争“十二五”末养殖业绿色品牌达60%。

4、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培育发展与现代畜牧业有关的衍生配套服务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县建成有绿色生猪、原生态鹅、生态肉兔、土鸡、黑山羊等精深加工企业各一家。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畜牧业应实现以下目标:

1、建成PIC优质生猪产业基地:年出栏200万头,建成屠宰加工企业1家,加工和商品率达80%。

2、发展原生态鹅产业:年出栏200万只,建成深加工企业1家,加工和商品率达80%。

3、建成生态肉兔基地:年出栏600万只,建肉兔精深加工企业1家,加工及商品率达80%。

4、发展土鸡(跑山鸡)产业:年出栏800万只,商品率达80%。

5、发展草食牲畜产业:年出栏黑山羊50万只,西杂肉牛5万头,建成精深加工企业1家,加工及商品率达80%。

6、到2015年,畜牧业良种化率、标准化率和规模化出栏率分别达80%以上,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5%,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2000元以上。

7、畜牧业安置就业人数12万余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36%以上。

三、现代畜牧业生产和加工销售规划

(一)现代畜牧业产业布局:

*是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生产区,是种养业能相互利用其废弃物的区域。因此,全县31个乡镇均为以PIC生猪产业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基地。但根据水资源和土地对养殖业粪污承载力以及电力、交通等条件全县分适度规模养殖区、养殖企业发展区(包括业主寄养区)。

1、适度规模养殖区:

适度规模以饲养PIC种猪26—100头,年出栏商品肉猪500—1000头为宜;饲养原生态肉鹅每批存栏200—1000只为宜;饲养肉兔存栏种兔20只—200只,年出栏600只—6000只为宜;跑山鸡(土鸡)年出栏500—1000只;黑山羊年出栏30—100只,肉牛50—100头为宜。主要布局为全县31个乡镇的495个村(大中型水库周边村除外),每个村发展适度规模养猪户3—5户,其余养殖种类各10—20户。

2、养殖企业发展区:

饲养种猪300—1000头(年出栏商品猪1万—2万头)原生态鹅(包括种鹅)存栏2000—5000只(年出栏6000—15000只),饲养兔存栏种兔3000—5000只(年出栏10万—15万只);饲养跑山鸡存栏1万—3万只(年出栏3—9万只),饲养黑山羊出栏1000只以上,饲养肉牛存栏200头以上。具体布局如下:

(1)PIC猪养殖企业布局区域:G318线*段的宝梵镇、大石镇(吉祥镇);县道蓬红线的常乐镇、天福镇、红江镇;省道304线的任隆镇(高升乡)、蓬南镇、群利镇共10个乡镇。到2015年分别建成万头养殖场20个,5000头—10000头养猪小区10个,带动农户寄养2000户。

(2)原生态鹅养殖企业布局区域:G318线*段宝梵镇、赤城镇、新会镇、下东乡;县道蓬红线的明月镇、(回水乡)、常乐镇(板桥乡、槐花乡)、群力乡;省道304线、任隆镇、高升乡、三凤镇、蓬南镇、金龙乡、群利镇共16个乡镇,建成5万只种鹅基地,100万只原生态商品肉鹅基地。

(3)生态肉兔养殖企业布局区域:G318线*段宝梵镇(吉祥镇);蓬红路常乐镇(槐花乡、板桥乡)、天福镇、红江镇(群力乡);省道304线、金龙乡、农兴乡、蓬南镇、高坪镇、黄泥乡共13个乡镇,建成年出栏10万只兔场1个,万只以上兔场100个。

(4)跑山鸡养殖企业布局区域:G318线*段赤城镇、新会镇、下东乡、宝梵镇、大石镇、吉祥镇;蓬红线天福镇、群力乡、红江镇;蓬文线文井镇(新星乡、新胜乡、罗戈乡);省道304线三凤镇、金龙乡、农兴乡、荷叶乡、高坪镇共18个乡镇,建成万只以上养鸡场100户。

(5)草食牲畜养殖企业布局区域:重点在省道304线的任隆镇、黄泥乡、金桥乡、三凤镇、荷叶乡、金龙乡、蓬南镇、农兴乡、群利镇、鸣高路的鸣凤、吉星、高升、蓬文线的文井、新星、新胜、罗戈共15个乡镇,建年出栏1000头肉牛场1座,年出栏200头以上户50户。

(二)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规划:

1、中通农牧在上游工业园建PIC猪精深加工企业一座,年加工PIC生猪50万头以上。

2、由飞鸿鹅业有限公司在*选址建原生态鹅加工销售企业一个,年加工、销售肉鹅200万只以上。

3、由发联农牧在*建生态肉兔加工企业一座,年加工肉兔200万只以上,同时建生态肉兔配合饲料加工厂一座,年加工饲料1万吨以上。

4、引进业主在*文井建跑山鸡(文井土鸡)繁育场和销售企业一个,年繁育文井土鸡50万只,销售土鸡200万只以上。

5、以蓬南向前养羊合作社为龙头在蓬南镇建成山羊(肉牛)加工销售企业,年加工销售山羊30万只、肉牛3万头以上。

四、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主要措施

(一)狠抓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1、全面实现畜禽良种化:良种化率达80%以上。

(1)生猪:坚持以PIC配套系为重点品种。

(2)原生态鹅:以天府白鹅和四川白鹅为主。

(3)生态肉兔:以齐卡兔、四川黑兔为主。

(4)跑山鸡:以文井地方品种选育为主。

(5)草食牲畜:以*黑山羊与努比羊杂交为主,本地黄母牛与西门塔尔牛杂交为主。

2、强力推行建圈标准和设施配套化:规模养殖标准化率达100%。

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坚持按国家农业部的《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1167—2006)、《禽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T1169—2006)等标准统一选址、设计。

3、全面推广养殖业生态化,规模养殖面污染治理率达100%。

按照农业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1168—2006)的规定处理畜禽粪便。同时,必须全面推广“生态养殖+沼气池+绿色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按每25头种猪(年出栏500头)配套沼气池120立方米,配套种植土地15—20亩。

4、强制实施畜禽产品安全化:安全化率达100%

(1)按照《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和《畜禽饮用水质》(NY5027)、《猪饲养标准》(NY/T65—2004),对规模养殖场统一规范饲养管理及饲料。

(2)按照国家《动物防疫法》、《饲料及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T16549)、《畜禽消毒规范》(GB/T16569)等法律法规推进疫病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和畜禽及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对所有规模养殖场建立电子蕊片耳标溯源管理,到2015年规模场养殖溯源管理覆盖率达100%,使所有畜产品做到“三无”即无病、无残留、无污染。

5、加快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步伐:2015年无公害产品认证率达80%以上,绿色畜禽产品认证率60%以上。。

(1)所有规模养殖场必须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

(2)所有万头猪场,10万只兔场,万只以上原生态鹅场和跑山鸡场,年产10万只山羊合作社,必须通过绿色畜产品认证。

(二)狠抓合作化组织体系建设

1、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业主及农户应按照“三民四自”和“政府引导、会员(社员)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全部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

2、到2015年全县建成规模大、运作规范、示范带动作用强、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成绩显著的PIC猪、原生态鹅、生态肉兔、跑山鸡(土鸡)、黑山羊、肉牛、养殖合作社各1—2个。

(三)狠抓品牌化的市场体系建设

1、畜禽品种品牌化:将PIC猪、原生态鹅(天府白鹅、四川白鹅)、文井土鸡、生态肉兔(齐卡兔、四川黑兔)、蓬南黑山羊定为*畜禽品种培育品牌,除PIC猪外其余畜禽到2015年前完成地方标准制定并。

2、畜禽产品品牌化:支持引导企业注册“外五元”、“高峰山道家老腊肉(华盛农牧)”、“二郎神猪肉产品(中通农牧)”、“一品原生态鹅”、“文井土鸡”、“生态肉兔(发联农牧)”、“黑山羊(向前养羊合作社)”等畜禽产品品牌。

(四)政策激励措施:

(1)用地政策:凡从事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的用地通过土地流转程序,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

(2)项目支持:凡从事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并实施种养配套发展立体循环养殖业的,优先安排中、省、市发展项目,集中打捆安排农村沼气建设,红层找水、社道路建设,环保项目建设等项目。

(3)优惠政策:对现代规模养殖项目免征各种建设费用,用电按农业生产用电优惠价格等。

(五)技术保障措施

(1)无偿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入户工作;

(2)免费做好畜禽良繁体系、畜禽场选址、圈舍设计和疫病防控等技术指导工作。

(3)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专家大院解决养殖业中重大技术问题和新技术转化。

肉兔产业范文篇5

**省畜牧兽医局这次“欠发达乡镇兴牧富民”送服务活动,主要面向文成县、景宁县少数民族的养殖农户开展,通过赠予种畜禽、现场科技咨询、进村入户指导服务、召开恳谈会和现场走访、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进行。

“欠发达乡镇兴牧富民”活动是建立在**全省实施山区海岛畜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的。20**-20**年,**省农业、财政两厅共安排山区海岛畜牧业扶贫项目专项资金4240万元,扶持文成、景宁、泰顺等全省34个山区海岛欠发达县(市、区)的158个乡镇发展特色畜牧业,惠及1**多个农户。通过项目的扶持,科技示范户年均增收2.5万元,一般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项目的实施已有效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并为加快当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优化了畜牧业区域布局。长期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和山区畜牧业发展滞后于浙西北地区,全省畜牧业内部结构以猪为主,牛羊兔等草食动物比例偏低。山区海岛县充分利用当地的草山草坡和丰富的牧草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促进了畜牧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推进了全省畜牧大产业“西进东扩”发展战略,推动了山区海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通过项目实施,温州市文成、泰顺、平阳等县已成为**最大的肉兔生产基地,20**年肉兔饲养量达210.09万只,其中出栏136.17万只,比项目实施前的**年分别增长54.6%和199%,占全省总饲养量的16.4%。永嘉县20**年存栏山羊4.04万只、出栏3.18万只,分别比项目实施前增长34%和33%。常山县全面推广园地生态养鸡,土鸡饲养量占全县家禽饲养量的70.96%。

二、提高了农民科学养畜水平。项目实施后,通过引进新西兰肉兔、日本大耳兔、比利时肉兔、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等优良品种,使原有地方品种得到改良。同时通过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改传统的地面平养为离地笼养,改单一饲喂粗饲料为精粗料搭配,改单纯的疾病治疗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使项目实施乡镇的畜禽饲养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其中肉兔繁殖率提高8%,成活率提高10%,生长速度提高12%,山羊提前3-4个月出栏。文成县通过7年的发展,肉兔良种覆盖率从**年的15%提高到现在的70%,规模饲养户的饲养量占全县饲养量的38.7%。

三、开辟了弱势群体的脱贫致富门路。山区海岛因地制宜发展草食动物,饲养规模可大可小,饲养方式灵活多样,适合一些低保户、残疾人、老人和妇女,是农村弱势群体的一条就业门路。据测算,不包括劳动力成本,放牧饲养一只山羊利润一般有200-300元,中等规模养殖户年出售山羊20只左右,年收入在4000-6000元之间,达到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山区利用果园、茶园、林地养殖土鸡,只均纯利润2-5元,高的可达10多元。如常山县白石镇小白石村一位眼睛有残疾的年青人刘建仁,在项目的扶持下,刻苦钻研养鸡技术,现已建成标准鸡舍1000平方米,20**年出栏6万只,获纯利10万余元,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饲养一只肉兔,每年可增收15元左右,饲养100只兔即可增收1500元。文成农民自编的一段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养兔产生的经济效益,“家养一只兔不愁油盐醋,家养十只兔不愁衣和裤,家养百只兔走向致富路。”发展山区海岛畜牧业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形成自我发展机制。

四、培育了一批新型的科技致富规模户。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涌现出一批发展特色畜牧业科技大户,成为山区海岛科技致富的“领头羊”。景宁县存栏20只以上的规模户从项目实施前的61户增加到现在的218户,规模户饲养量占总饲养量比例从实施前的8.2%提高到20**年的29.5%,效益也明显提高。发展特色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引起了读师范专业的龙泉大学生潘德桩的极大爱好,大学毕业后他自学畜牧兽医技术,返乡办养鸡场,成立了龙泉生命之源土鸡合作社,在今年全国养鸡不是很景气的情形下,经济效益仍较好,短短二年时间,饲养规模已经扩大了3倍。平阳县闹村乡大施村养殖大户周青忠,从20**年项目支持的50只种兔起家,发展到目前年出栏肉兔3000只、出栏肉鸽18000只的家庭牧场,年养殖利润10万多元,成为所在村的首富。

五、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山区海岛地区发展草食动物的优势在于草养资源与自然环境,劳动力价格低廉,但劣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为此,各地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帮助养殖户架起通向市场的桥梁,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农家乐+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通过统一供给苗鸡,统一供给饲料,统一技术服务,以保护价与项目区养殖户签订长期的土鸡购销合同,使养殖户放心生产,公司同时扩大了生产销售规模,在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开设了专卖店,知名度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松阳县早上好鹊山鸡合作社,通过及时为养殖户提供苗鸡、防疫免疫、产品购销等服务,为养殖户解除产品销售等后顾之忧,使全县鹊山鸡养殖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县从事鹊山鸡养殖农户达300多户,存栏鹊山蛋鸡10万多只,鹊山鸡养殖成为了松阳县畜牧业主导产业之一。

六、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特色畜牧业,农民忙于种植牧草、养兔放羊、园地养鸡和学习技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畜牧业生产上,没有时间打扑克、搓麻将了,农民富了、眼界宽了、纠纷少了、邻里更和谐了,同时也改变了欠发达地区农民“等、靠、要”的思想,熟悉到要靠自己的双手,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也能勤劳致富。常山县小白石村处在丘陵山地,胡柚柑桔园地面积大,生态环境良好,在项目的推动下,全村62户从事了园地养鸡,20**年全村土鸡饲养量达50万只,出栏42万只,年销售收入55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64万元,被常山县人民政府授予“土鸡养殖专业村”的荣誉称号。养殖富裕起来的村民,按照村统一规划,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小白石新村,20多幢连体别墅整洁划一,绿化率高达60%,各种物业治理和城里居民小区的物业治理不相上下,生活垃圾有专人清理,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液化气,全村主要道路都已硬化。村委建起了200多平方米新办公大楼,设有村民阅览室、活动室、会议室、村民学校,还设有城里一般社区未曾见到的残疾人康复室。村民安居乐业,和谐安康,生活美满。

肉兔产业范文篇6

一、典型示范,扩大科学养兔规模

##农民养兔虽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由于缺乏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又不明显,仅局限于自养自给,一直以来形不成规模。而省农科院提供的肉兔,品种优良,养殖方法与农民常规的不同,科技含量很高。为此,我们首先从科技示范上着手。1997年,从省农科院引进新西兰肉兔只,率先在岚岩村选择等名农业示范户中进行科学试养。同时,我们乡政府与省农科院、县农业局一起投资万元,兴建了**县益民良种兔繁育场,乡农科干部带头示范养殖。通过这种典型引导,加上经济效益明显,很快就带动了科学养兔规模的扩大,目前,全乡10个行政村都发展了肉兔养殖业,已有养兔专业户户,最大规模的达只;养殖的品种也从1个增加到20多个。新西兰、日本大耳兔、虎皮黄、比利时等良种兔已推广到全县20多个乡镇及周边的瑞安、乐清、景宁、福鼎等9个县、市。

二、狠抓培训,提高科学养兔水平

养兔有没有效益,关键取决于市场和养殖技术,市场是无形的,而养殖技术是看得见的,所以,在发展肉兔养殖业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和科技素质。一是充分利用乡科技活动室这个阵地,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邀请省、市、县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乡里进行技术讲课22次,受训人员达27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100多份。二是组织养殖大户到外地去学习先进经验。先后组织8人到省农科院学习培训、组织3人到桐庐冠华兔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通过他们再将外地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各养殖户中。三是乡里专门为养殖户征订了《农民文摘》、《浙江科技报》、《新农村》等多种科技报刊,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通俗易懂的《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购买VCD片赠给养殖户,鼓励引导养殖户提高自我获取实用技术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我乡大部份养殖户都掌握了科学养兔的技术,一些养殖户还成了其他乡镇养兔的辅导员。

三、凝聚合力,营造科学养兔氛围

肉兔产业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市“解放思想、勇争一流”暨经济工作目标考核兑现大会精神,积极对接西海岸经济新区这一更高平台,按照“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的要求,把“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作为一种不懈追求和持久动力,作为贯穿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畜牧工作的主线和主调,突出强调“责任、压力、激情、作为”,持之以恒地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抓好各项工作推进落实,努力推动全市畜牧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二)目标任务

1、在思想境界上要有新提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比学赶超、勇争一流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2、在进位争先上要有新举措。在全市打造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和抢抓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大环境下,要对照、全省和全国的先进县市找位置、比高低,创新落实各项赶超措施,全面推动全市畜牧业后发赶超、转型跨越。

3、在改革创新上要有新局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在现代畜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着力解决影响转型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

4、在干部作风上要有新转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饱满的精气神推动各项工作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努力营造支持、配合和参与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1、着力强化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积极参与和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每月一讲”、机关干部“以讲促学、以学促干”、党校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学习活动,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市讯、畜牧信息网等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着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服从和服务于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这一工作大局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进全市乃至新区畜牧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来。

2、全力支持和配合新区畜牧业发展。在新区工委、管委的统一领导下,强化经济区意识、淡化行政区概念,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创新工作,加强配合,主动加强与黄岛区有关方面的对接,探索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构筑畜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努力提高服务新区畜牧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对照先进找差距,自我加压促发展。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高绩效机关创建等活动,动员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全市和新区畜牧业建设,在全系统形成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三大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加快开发高端特色品牌畜牧业

1、做大生态养猪产业。用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大力推广“标准化产房+断奶后发酵床+标准化育肥舍”的养殖新模式,新建发酵床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重点在大村镇东白马村和六汪镇店子村分别建成一处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在宝山镇白家屯建成一处存栏母猪500头,年供应商品仔猪1万头的种猪场一处。

2、构建高端肉兔产业体系。继续巩固肉兔国内一流、亚洲领先地位,加快肉兔配套系扩繁推广,在镇村配套建设一处现代化肉兔繁育中心,辐射带动全国肉兔发展,祖代种兔存栏规模达到2万只;在泊里镇周家村建设一处占地205亩、存栏种兔3万只、年出栏肉兔150万只的现代化高效肉兔养殖基地;在王台镇前营村建成一处年出栏50万只以上的商品兔标准化示范场。借助普惠担保公司融资平台加大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基地,力争本埠实现屠宰增量500万只以上。

3、推进琅琊鸡保种与产业化开发。在巩固现有保种规模的基础上,搞好琅琊鸡扩群繁育。组织搞好“琅琊鸡”地理标志商标管理和运营,重点依托集团龙头带动,借助“鲤鱼门”高端酒店打响琅琊鸡品牌,大力拓宽销售渠道,尽快把琅琊鸡做成一个大产业。

4、推进畜牧业品牌建设。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年内完成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各2个。开展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培育肉兔、亿联梅花鹿、琅琊鸡等特色高端产业品牌。

(三)突出抓好标准化创建和“退户进区”,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1、抓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环境生态化”标准,新建、改扩建40处标准化养殖场,积极争创、省、部级示范场,加快规模养猪场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因地制宜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扩大健康养猪规模。

2、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市政府“双百双千”工程要求,突出抓好大村东白马、六汪店子2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泊里、王台高效肉兔养殖基地和大村李家埠6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3、加大“退户进区”工作力度。配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改造和整合4处规范化养殖小区。加大粪污综合处理力度,新建大中型沼气池1处,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四)抓好畜牧业经营体制创新,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1、指导畜牧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加强对现有合作社的指导管理,指导和支持20家畜牧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创建2家达到“四化”要求的示范性畜牧专业合作社,争取纳入市“双百双千”扶持培育范围。

2、支持畜牧业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服务。重点推广六和、正大、集团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畜牧业发展担保公司的经验,按照“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鼓励更多的龙头企业建立专业担保公司,完善以畜禽活物为抵押物的担保机制,为畜禽养殖场户提供融资服务。

3、推进市场运营模式机制创新。创新完善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场(基地)”的肉兔产业化生产模式和“企业、政府、担保公司、银行、专业镇、合作社+养殖农户”的“6+1”发展模式,推进养殖方式由零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五)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1、完善动物饲养与程序化免疫监管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设置,提高动物饲养与程序化免疫监管系统的运行水平。扎实推进程序化免疫工作,逐步实现动物强制免疫由春、夏、秋季三次集中免疫向程序化免疫转变。

2、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新建45立方冷库1处,进一步完善冷链体系。完成市级兽医实验室改造和基层动监站规范化建设,使其具备基本的检测能力。加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管理,健全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和淘汰机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3、加强疫病监测和预警。开展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动物疫情信息;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要动物疫病病原学检测,科学评估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按照国家规定的抽样比例,完成春、秋两次动物免疫效果监测任务;按照国家规定的病种对种畜禽场进行疫病监测,监测覆盖面达100%;育成奶牛及成年奶牛布病、结核病检疫率和健康卡持有率达到100%。

(六)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1、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以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为重点,开展“四个全面排查”。建立以“八项管理制度”为核心的长效监管机制,突出抓好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主体监管、检验检疫同步监管、“瘦肉精”黑名单监管和案件移送查办等制度的落实,制定和细化监管措施。

2、强化重点环节监管。加强屠宰环节检验检疫同步监管,扩大“瘦肉精”检测项目,严格依据检验报告出具检疫证明。深入开展“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清查收缴活动,完善落实监测制度,加大抽样检测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各级下达的畜产品监督抽查任务。

3、抓好种畜禽监督管理。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年内开展种畜禽执法检查2次以上,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劣质种畜禽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继续开展种畜禽质量诚信承诺活动,全市种畜禽场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持证率达到100%,种畜禽质量诚信承诺书签订面达到100%,种畜禽场档案制度建设合格率达到100%。

(七)持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坚决克服自满自足、自私自利、自怨自弃、自说自话等阻碍思想解放的深层次问题,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公”字当头、“快”字当先,全身心投入到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努力营造心齐劲足、风正气顺、合力干事的良好局面。

2、持续加强软环境建设。把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深入开展“兴牧惠民”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以“科技兴牧、三百惠民”为主题,组织百名畜牧科技人员每年联系百个标准化饲养场每年培育百个示范户。深入开展治理庸、懒、散、慢、拖、瞒活动,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将治理庸懒工作纳入科室、单位年度考核,保障和推动各项工作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

3、推进机关规范化建设。以制度化、具体化、精细化为抓手,抓好科室规范化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科室内部科学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将机关规范化建设向站所延伸,各站所结合实际开展规范化建设。把规范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结合起来,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推动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

三、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下旬—5月上旬)。各科室、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解放思想、勇争一流”暨经济工作目标考核兑现大会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对实施意见中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逐项梳理,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

(二)落实达标、创标阶段(5月中旬—12月中旬)。各科室、单位按照年度达标计划和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狠抓工作推进落实,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进行全程跟踪督查。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下旬)。各科室、单位对全年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局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查看文件、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验收,验收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调整完善局“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各科室、单位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充实力量,健全制度,强化措施,确保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科室、单位“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抓具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肉兔产业范文篇8

一、实施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工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1、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立足资源和区域优势,以外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2000万只无公害肉鸡、1000万只肉兔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以百万头优质猪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人工授精改良,实现“一稳两提高”(稳定数量,提高瘦肉率和经济效益);稳定蛋鸡生产,建设年存栏300万只以上的蛋鸡生产基地;因势利导,建设年存栏100万头(只)以上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大力发展节粮型、食草型肉牛、奶牛、肉羊养殖业。

2、落实畜牧业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生猪、奶牛良种补贴及能繁母猪、奶牛政策性保险等惠农政策,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及时足额补贴到养殖场(户)。

二、实施经营体制创新工程,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抓好畜牧龙头企业培育。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生产技术水平高、经营管理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畜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生猪、肉鸡、肉兔产业化经营体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围绕肉兔良种配套系培育及扩繁基地项目建设,加强协调服务。

2、注重畜牧业经营体制创新。依托技术服务部门、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培育畜产品销售型、畜牧业投入品供应型、产加销一体型的合作组织。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养殖小区”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养殖方式由零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3、促进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鼓励引导农村集体组织、龙头企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畜牧从业人员兴办专业合作社,加强对现有合作社的指导管理,创新和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培育“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畜牧专业合作社1家,新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4家,指导和支持20家畜牧专业合作社按“四化”要求规范运作。

三、实施生态环保养殖示范工程,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1、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标准,新建、改建和整合标准化养殖场40个,积极争创国家、省、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其中,达到部级示范场标准20个。大力倡导养殖场(户)“退村进区”,集中力量改造和整合规范化养殖小区4个,努力转变养殖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

2、发展生态环保养殖。加快规模养猪场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因地制宜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发酵床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加大粪污综合处理力度,鼓励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废水回用、卫生防疫等设施,新建大中型沼气池1处,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3、抓好畜牧业品牌建设。积极组织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无公害产地和畜产品品牌认证、商标注册,大力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发展,年内完成畜禽无公害产地认定2处,完成畜产品无公害认证2个,创建畜产品品牌1个以上。做大做强牌冷冻调理鸡肉制品、“嘉府”肉兔品牌,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有竞争力的肉鸡、肉兔加工出口基地。

四、实施畜禽良种产业开发工程,提升科技化发展水平

1、加强生猪良种体系建设。美邦良种推广中心种公猪站存栏规模扩大到120头,年供精液20万份以上;搞好20处改良站(点)规范化建设;扩建改良网络,人工授精配种点达到50个,人工授精覆盖面达到95%以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参照村防疫员补助办法,提高配种员待遇,稳定人工授精队伍,力争将我市的生猪良种体系建成第一、省内一流。

2、推进肉兔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发展。支持集团发展壮大肉兔产业,年内新建2处年出栏60万只商品兔的自属养殖场,新建1处年出栏4万只祖代兔的配套系原种场,存栏原种兔达到2000只,新建1处年屠宰能力1000万只的肉兔加工厂,带动肉兔年出栏400万只以上,促进农民增收;年内进行肉兔良种四系配套系、实验动物技术体系和环境控制体系三项科技鉴定。

3、加快琅琊鸡良种产业化开发。充分发挥琅琊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搞好产业化开发,年内实现琅琊鸡保种选育规模达到6000套,年可供种50万只。扶持琅琊鸡品牌认证,打响绿色、无公害地方“品牌鸡”,把琅琊鸡做成一个大产业,打造出我市乃至我省的地方良种亮点工程。

4、进一步完善改良服务体系。加强配种站(点)建设,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人工授精服务网络。全面推广家畜改良技术,大力推广良种冻精改良奶牛、黄牛技术,年内改良黄牛2万头、奶牛1000头;推进肉羊杂交改良工作,年内杂交改良本地山羊2万只;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年内改良生猪4.6万头。

五、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工程,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1、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春、夏、秋三次集中强制免疫,借助“动物饲养与程序化免疫监督管理系统”在全市大力推广程序化免疫,确保全市应免畜禽免疫率均达到100%、牲畜标识佩戴率达到100%、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

2、加强疫病监测和预警。开展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动物疫情信息;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要动物疫病病原学检测,科学评估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同时,按照国家规定的抽样比例,完成春、秋两次动物免疫效果监测任务;按照国家规定的病种对种畜禽场进行春秋疫病监测两次以上,监测覆盖面达100%;育成奶牛及成年奶牛布病、结核病检疫率和健康卡持有率达到100%。

3、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市级兽医实验室建设,争取早日建成病源学快速检测实验室;二是加强冷链建设,新建45立方米的冷库1处,其中,冷藏30立方米,冷冻15立方米;三是加强基层动监站规范化建设,年内完成三处以上动监站规范化建设任务。动监站化验室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化验员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检测能力。

4、完善动物饲养与程序化免疫监控体系建设。完善“动物饲养与程序化免疫监管系统”,对全市畜禽饲养和防疫工作实行网络化监管。深化系统升级开发,完善动物饲养、免疫、检疫功能,按照每个防疫小组3—4人的标准,在全市设立150个系统数据录入组(端),全部配备上网设备,尽快与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互联关系,推动全市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5、抓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机制,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制度,建立规范齐全的培训考核记录以及每月工作绩效考评记录,实行微机化管理。与村级防疫员逐一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和任务到人,实行报酬与绩效挂勾,优胜劣汰。加强村级防疫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所有村级防疫员全部轮训一遍,提高其业务工作水平。

六、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大养殖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官方兽医监管,落实饲养场备案制度,建立健全养殖备案、档案管理制度,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全面监管;积极推行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和数据上传工作,实现对动物疫病及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

2、加大动物卫生执法力度。

一是严格落实动物产地和屠宰检疫工作制度,加强产地检疫报检点建设,提高产地检疫率;进一步规范动物屠宰检疫,坚持检疫与屠宰同步,检疫部位齐全,出证规范。

二是加强流通环节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运输、销售病死畜禽及其产品以及各种逃避检疫的行为。年内查处动物卫生违法案件15起以上,且案卷材料齐全规范。

三是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每月对规模养殖场、生猪定点屠宰厂、大型肉类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及收奶站等进行畜产品安全的例行抽样检测。加强生鲜乳收购、储运环节监管,完成对现有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改造,提升生鲜乳常规性质量检测能力。

四是加强动物卫生执法人员考评和管理。建立动物卫生执法人员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和优胜劣汰机制,对年度业务绩效考评不合格的,取消其监督员检疫员资格。按照农业部《官方兽医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大对动物卫生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力度,对检疫、监督工作有严重失误,执法时不到位或者违反规定执法的,取消其官方兽医资格。

3、抓好种畜禽监督管理。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年内开展种畜禽执法检查2次以上,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劣质种畜禽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种畜禽场相关档案及制度建设,开展一次种畜禽场档案制度建设专项执法大检查,确保种畜禽场各项记录档案建设完备。继续开展种畜禽质量诚信承诺活动,全市种畜禽场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持证率达到100%,种畜禽质量诚信承诺书签订面达到100%,种畜禽场档案制度建设合格率达到100%。

4、严格兽药监督管理。

一是落实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严格监督兽药生产企业按规范生产,确保辖区内初检和复检的兽药生产企业通过农业部GMP验收。

二是推进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指导兽药经营企业开展GSP建设,到年底兽药经营企业全部通过省局GSP认证。

三是继续推广“一卡三档三书”畜禽用药监管模式,完善畜禽养殖环节购进和用药等记录制度,实行兽药微机化管理,推广完善兽药监管责任网络化工作机制。

四是开展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兽药拉网式执法大检查,严厉查处兽药生产经营违法案件。

五是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兽药质量抽检任务,对部、省、市抽检不合格的兽药及群众举报的兽药安全事件,在规定时间内依法查处并及时上报市局,处罚文书符合相关规定。

六是完善兽用生物制品经营工作机制。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监管,形成国家强制免疫用兽用生物制品实行政府采购分发使用,非强制免疫用兽用生物制品全部实行一级销售合同的机制,其经营单位必须持有省局颁发的《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打击、取缔无证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行为。

七是对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继续实行产品质量承诺制,对畜禽养殖一体化企业和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养殖大户继续实行《安全用药责任书》制度,“兽药质量承诺书”和“安全用药责任书”书面签订率达100%,不断完善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诚信档案制度。

5、加强饲料行业管理。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新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提高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

二是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对饲料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实施官方监管,年内对饲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各检查4次以上,对养殖单位检查3000个次以上,对获证企业按照《现场审核表》的要求组织一次全面检查,监管档案健全规范。

三是开展饲料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每半年开展一次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饲料安全专项整治拉网式大检查,严厉查处在饲料生产、经营环节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化合物的行为,确保饲料安全。四是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扩大检测覆盖率,增加检测频次,全面完成各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抽检任务,对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罚并及时向市局上报结果,处罚文书符合相关规定。

四是积极开发新型饲草饲料资源,完成玉米秸秆青贮任务。

五是积极做好饲料质量安全网络软件的推广使用工作,建立饲料质量安全网络监管体系企业数据库,按时完成数据资料上传工作,备案企业生产统计网络直报率达到90%以上。

六是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继续实行饲料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倡导企业诚信和自律意识,确保全市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承诺书签订率达到100%,年内对饲料生产企业开展一次质量安全承诺执行情况大检查。

七、实施“兴牧惠民”服务品牌创建工程,为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创建“兴牧惠民”服务品牌。深入开展“兴牧惠民”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以“科技兴牧、三百惠民”为主题,组织百名畜牧科技人员每年联系百个标准化饲养场每年培育百个示范户,把问题想在群众前面,把服务做到群众心里。开展科室(站所)联企、联场、联社“三联”活动,着力构建产、加、销于一体的产业服务链,满足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需求。

2、加大治理干部庸懒行为力度。针对存在的“四不问题”,在全系统强化“六种意识”、增强“五种能力”、倡树“三种作风”,提高干部个体素质,增强整体战斗力。将治理庸懒工作情况纳入对各科室、站所的年度考核,强化日常监督,把治理庸懒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全员工作目标、岗位职责、效果检查、绩效考核等执行管理工作模式,落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3、推进机关规范化建设。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力度,提高机关规范化建设水平。实行会议、文件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做好工作目标考核,优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办法;加强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和年度考核,使考核真正落到实处。

肉兔产业范文篇9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做精农业支柱产业,不断推进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生态小康县的步伐,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适应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发展和壮大龙头加工、购销企业,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调整政策、增加投入、改善环境、优化服务,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促进全县经济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围绕“建设生态小康县”的总体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全县茶叶年产量达到2500吨,年产值l.2亿元,茶园面积发展到5.8万亩,其中良种茶园3.2万亩以上;蔬菜年产值8000万元,面积稳定在28000亩左右;全县肉兔存栏达到50万只,出栏达150万只;山羊存栏6.5万头,出栏5万头,形成产业优势,努力使我县成为山羊基地县。

二、加快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一)做好产业布局规划。

1、茶叶产业。以xx,xx.xx等乡镇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茶叶生产布局。在xx茶场基础上,以筱村镇、万排乡为重点开发有机茶;在山洋坪茶场基础上,以xx,xx、xx等乡镇为重点开发绿色食品茶叶。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区域,重点种植早生、特早生品种,发展早茶;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区域,发展高山茶.以生产名茶为主的区域,重点发展良种茶园;以生产优质茶和大宗茶为主的区域,在发展良种茶园的同时,保留并选育推广本地群体种茶园。

2、蔬菜产业。我县区域内,海拔600米以上地区可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产,4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以发展大棚蔬菜为主,海拔400-600米之间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和蔬菜发展水平,可酌情发展大棚蔬菜或高山蔬菜。

3、食草动物产业。以丘陵山地为特征的泰北区,可利用草场1.17万公顷,以xx等乡镇为重点建设山羊西北产区;低中山的泰中部,可利用草场0.82万公顷,以xx等乡镇为重点建设山羊西南产区,拟扩大现有种羊场的规模,努力使我县成为浙南闽北山羊繁育中心。肉兔生产以xx及xx公路沿线两侧地区为重点,形成肉兔产业集中产区。

(二)加快基地建设。

1、茶叶基地建设。鼓励开发新良种茶园,成规模、新开发的良种茶园,作为新开耕地予以落实扶持政策,新发展良种茶园基地面积200亩以上的,县政府给予奖励;鼓励成片开发茶园,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的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并向茶叶种植大户集中,推进茶叶规模化经营;鼓励繁育xx本地良种茶苗,加快良种化步伐。对建立无性系良种扦插苗圃2亩以上的,每亩补助400元;对争取到的省市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县财政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

2、蔬菜基地建设。以乡镇为单位建设大棚或高山蔬菜基地,并且达到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要求的,年生产规模达1000亩以上的,当年给予建设单位1万元的奖励,年生产规模达2000亩以上的,当年给予3万元的奖励。

3、食草动物基地建设。依托省山区海岛特色畜牧业(食草动物)项目建设的契机,创建山羊和肉兔示范乡,带动和辐射全县发展食草动物。鼓励发展食草动物,凡每户饲养山羊在100头以上、肉兔400只以上的,每户给予一次性棚舍补助款2000元;山羊200只以上,肉兔500只以上的,每户给予一次性棚舍补助款3000元。扶持食草动物良种场的发展,鼓励人工栽培牧草,对种植优良牧草的,每亩补助种子费10元,牧草新品种引进试种一个品种10亩以上,每个品种补助500元。建立xx县食草动物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引进繁殖优质种苗、先进技术推广、贫困户养殖食草动物小额贷款的贴息补助,同时,设立食草动物基地奖励基金,以乡镇为单位建设食草动物基地。山羊存栏3000头以上或肉兔存栏2万只以上当年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山羊存栏5000头以上或肉兔存栏5万只以上当年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

三、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绿色产业

根据绿色农业的要求,推广和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鼓励和扶持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安全、卫生认证。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颁证的按照泰委[2003]17号文件规定予以奖励。

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推进支柱产业发展

(一)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每个产业培育2个以上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

1、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用地,需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上缴县本级的土地出让金,给予返还95%,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企业一次性上交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可以分期分批缴纳,分期分批及时返还。也可以通过租赁使用土地方式,县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给予优先办理有关手续。

2、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对从事农业支柱产业生产的重点龙头企业,县内征收的政策性规费按最低限的30%收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按私建项目标准计算),税务部门要对新办农业支柱产业的企业采取减征、免征所得税或先征后返的形式,予以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改善服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引进、兴办的各类企业注册的条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电力、电信、水务等部门要予以优惠和照顾。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100万元农业产业化资金,专门用于支柱产业的产业化和规模经营项目的扶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农业基建和支农国债等农业专项资金,在不改变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性质的前提下,要重点用于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业主的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科技培训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县财政按企业对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给予相应奖励,奖励金额按企业当年比上年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增长部分的30%计发。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实力强、资信好的企业核定授信的额度。允许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有关部门要做好权证确认和相关服务工作。

4、实施人才支持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龙头企业就业,人事关系允许挂入县人才交流中心,企业科技人才的管理纳入正常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范围,技术工人可以通过培训参加工人技术等级、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龙头企业业主及企业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的子女,由教育部门就近安排学校就学,并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农业主管部门要统筹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力量,定期组织一批技术骨干到重点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增强龙头企业的技术力量。

5、落实奖励措施。县财政要安排2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主要是2006年xx农业博览会),从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20万元对在经营业绩和带动作用等方面成绩突出的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对获得市级、省级和部级龙头企业称号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3万元和10万元。蔬菜加工企业和本县农户实行“订单”生产,并且年带动发展蔬菜3000亩以上的,当年给予2万元的奖励。

(二)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发展农产品购销队伍。认真贯彻《xx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经营大户、科技人员领办或参与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从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5万元用于奖励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对带动力强、农民参与面广、成效显著的合作社、专业协会,经县农业部门考核后,给予适当补助。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营销队伍,对购销量大的购销大户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县政府每年开展一次全县“十佳”农产品经营大户评选表彰活动,受表彰的“十佳”每人颁发奖金3000元。

(三)加快茶叶初制厂标准化改造建设。狠抓标准化茶厂建设和茶厂改造,引导家庭型向工厂化加工转化,稳定提高茶叶质量。鼓励兴建标准化新茶厂或对符合要求的茶厂进行改造。新建或改造茶厂达到省级茶叶加工厂标准的,县财政按实际投资额予以贴息二年,年贴息率为5%。今年继续从扶贫资金中安排2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安排10万元、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20万元,统筹使用,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用于扶持茶厂优化改造。对已通过QS认证的茶厂,县政府给予奖励。

(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三杯香”茶叶和“九峰”牌蔬菜品牌,要千方百计把xx茶叶统一到“三杯香”品牌上来,并集中各方力量,加大对这2个品牌的宣传力度。县政府安排一定的经费做好“三杯香”证明商标申报,启动“三杯香”茶原产地域保护工作。对新获得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或新获省、市名牌产品的,分别予以奖励10万元和5万元。

五、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一)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依托“农民知识化”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采取多样形式,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力争使每个农户都掌握一到两门农业支柱产业开发方面的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为农业支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服务保障。

(二)开展科技示范。茶叶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纳税10万元以上,带动两个专业合作社、茶农100户以上,给予奖励5万元,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户10户以上,使每个农户增加收入500元以上的,给予2000元奖励。年种植蔬菜15亩以上,在当地起到蔬菜生产科技示范作用,生产效益在当地蔬菜生产平均效益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定为蔬菜科技示范户,给予2000元的奖励。兔年出栏200只、羊年出栏100头以上,在当地起到养殖科技示范作用,生产效益在当地养殖业平均效益以上的养殖大户,定为养殖科技示范户,对给予2000元的奖励。对科技示范户安排科技人员直接进行技术挂沟,在受到自然灾害危害造成经济损失,优先给予安排救灾资金。开展科技示范户生产备案,实行动态管理。

(三)加快名优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加快建立名优茶品种试种基地,在试种成功的基地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名优茶品种,不断提高全良种茶园覆盖率。鼓励优良品种的引种和推广,引进一个蔬菜优良新品种,在全县内推广面积达5000亩以上,且单位产量和产值比原品种提高10%,一次性给予奖励3000元;引进一项蔬菜生产新技术,在全县内推广应用面积达10000亩以上,并使我县蔬菜生产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一次性给予奖励3000元。引进食草动物原(纯)种的给予20%的资金补助,引进良种公母羊的每头补助200元,引进良种肉兔的每组补助220元。增加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科技三项经费中每年用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引进和推广资金不低于该资金总额的20%。

(四)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农民信箱”工程和“xx农业信息网”的建设,推进信息入乡、进村、到企工程,建立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制度,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和管理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做好信息服务。

肉兔产业范文篇10

一、领导高度重视,夯实工作责任

我办把精准扶贫工作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多次专题研究,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余晓龙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办公室副主任朱甲玉同志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格局,余晓龙主任多次赴乡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和走访活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二、工作情况与成效

(一)抓规划计划制订,明确扶贫目标任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村村情,制订了精准扶贫五年规划和2015年度帮扶计划,根据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建立帮扶台帐,认真分析量身定做各户贫困户的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了以发展肉兔养殖和烟叶种植为主导产业的脱贫帮扶计划,并逐一落实了包扶责任,为2015年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群众脱贫致富。村是乡贫困村之一,山多地少,发展落后,缺少能够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综合开发办驻工作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组织群众到兴国养殖户家现场取经;然后邀请兴国盛达兔业有限公司到村现场考察、技术培训,并促成养殖帮扶协议,由他们提供养殖设备、技术、饲料、兔种,所养殖的肉兔由他们进行统一收购,解决了村民养殖的后顾之忧;我们了解到村民发展资金困难后,又自掏腰包10000余元帮助村民垫付兔种购买款,在我们的努力下,目前养殖肉兔达500余只、种植烟叶40余亩。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群众脱贫信心。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得实惠”的服务宗旨,我们积极为村里争资金争项目共计197万元。争取扶贫资金50余万元,用于大屋、松山排等小组2000米水渠硬化,及青山背自来水改造;争取农网改造资金80余万元,用于电网改造工程;向上争取农业开发办资金64万元,用于笠婆任、新屋等小组3900米水渠硬化;争取“三送”工作3万元办实事项目资金,用于焦坑300余米水渠硬化。出资1.5万余元帮助村委完善办公条件,添置电脑、打印机,改善了他们的办公条件。

半年来,我办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委和基层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们还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执行党的农村政策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影响精准扶贫工作质量。二是村经济薄弱,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主要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工作推动难度大。三是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群众思想工作不到位。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村“两委”建设,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水平。健全工作机制,协助村委认真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设。

二是抓好村集体项目建设,增强群众发展后劲。建造惠及村民集体设施。重点是笠婆任、新屋、蕉坑等小组水渠硬化,把此项工作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和落实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着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切实增强群众发展后劲。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多方筹集资金物资,对困难党员、低保户、特困难户、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等家庭或人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增加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