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8:32:56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范文篇1

关键词:青少年;互联网;人肉搜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5月4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表明,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07亿,占总体网民规模的半数,是中国网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年龄群体。”〔1〕在Baidu、Google等智能化搜索引擎高度发达的今天,另一种更依赖于人工的搜索方式却出现了,它以青少年网民为主体,并且在网络上日渐盛行,Google、猫扑、新浪等网站都建立了自己的人肉搜索引擎网络。

一、什么是“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一词最早来源于小说《鬼吹灯》,该小说里介绍一种机关枪叫芝加哥打字机,后来网友把手打的《鬼吹灯》文稿称为“人肉打字机版”。“人肉”一词由此流传,并衍生出“人肉搜索”这样的词汇。一般来说,人肉搜索的起因是一起事件。这个事件可以是犯罪行为(如撞人后逃逸),或者是不违反法律,但为主流道德观所憎恶的行为(如丈夫婚外恋导致妻子自杀),甚至只是一个不合常理事件的主角(如很黄、很暴力)。事件发生后,相关人会对事情真相好奇者。〔2〕

“顾名思义,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3〕

二、“人肉搜索”的搜索方式

1.利用各种智能搜索引擎搜索各种网上信息

例如某个事件发生后,我们只知道该事件人物的名字,倘若该人是一位有着博士学历的学者。我们可以通过期刊网搜索其发表学术论文所附带的个人信息,可以找他同一个学校一块毕业的同学,可以找他的导师,还可以在其学校的论坛发帖求助。因为在现代信息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个人信息资料流落在银行、学校网站、通信服务商、网上商城等组织的网络上,而这些信息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各种智能搜索引擎检索到。

2.通过各种黑客手段获取各种信息

现代社会,每台电脑机器上的信息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借助各种网络技术手段,黑客可以通过攻击IP、破解博客密码、炸开邮箱、盗窃网上个人信息资料、偷窥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UC等即时通信软件)信息等方式,来获取各种个人信息资料。

3.广大网民自发提供的各种信息

在人肉搜索过程中,依靠广大网民有针对性的自发举报,搜索到的信息往往更为准确,各种搜索可以轻松地将目标对象锁定。在很多情况下,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都有可能出于热情或者义愤在网上大暴某人或某件事情的真相和信息资料。

三、网络“人肉搜索”飞速发展的原因

1.网民需求与现有搜索引擎不足的矛盾

一方面以Google、Baidu为代表的各种搜索引擎,不能满足人们的所有搜索需求。受人工智能发展程度的限制,现有的搜索引擎仅凭几个关键词很难完全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因此,很难提供准确的搜索结果。例如各种搜索引擎无法通过一张照片来确定某个人的身份。另一方面各种人际关系网络平台得到迅猛发展,例如现在的天涯社区、校内网等人际关系网络平台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这为人肉搜索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追求真相和人们的正义感是人肉搜索发展的原动力

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追求一些事件和人物的真相、隐私,互联网的存在为人们寻找知情人并通过知情人把这些真相、隐私公布于众提供了便利条件。透过网络上现有的大规模人肉搜索事件,可以发现参加者往往以道德审判者自居,往往是出于“义愤”而参与人肉搜索。因此,追求真相与正义,成为了人肉搜索最原始和最强大的动力。

3.网络“匿名性”特征的推动

在网络人肉搜索事件中,各种信息,不管是普通的个人信息还是涉及个人隐私的东西都能通过人肉搜索披露出来。网民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发表各种信息、言论,都是依仗其在网络上的匿名身份。广大网民可以不必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辞承担责任,风险几乎为零。

四、网络“人肉搜索”的特点

1.参与主体具有平等性

假如没有互联网的存在,人们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但是借助网络,各种作为稀有资源的信息走向大众化,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大降低。借助于互联网,广大网民可以平等的获得各种相关信息。

2.网络权力结构分散化

网络自身的各种特征决定了网络本身的结构就是去中心化。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中,每个网民都面对一台电脑,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IP地址,所有网民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搜索、发表各种信息。因此,网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网络权力结构也走向扁平化、分散化。

3.参与方式具有直接性

借助于互联网,广大网民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需要任何的。

4.搜索结果更准确

借助“人肉搜索”,不再像传统的搜索方式那样依靠某个程序和冰冷的网络数据库,而是依赖无数有着血肉之躯网民的真实参与。他们可以随时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渠道为提问者提供部分答案,再由其他网友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人肉搜索的答案往往更确切,更有针对性,更符合搜索者的实际需要。

5.信息提供无约束

在网络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中,网民都以自我为中心,而网络本身又缺乏对行为主体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人肉搜索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主要依靠网民的道德自律,所以网民传播信息具有自主性和无控制性。而网民一旦缺乏严格的道德和行为自律,就会出现传播不良和虚假信息、随意公布他人隐私、侵犯他人权利的现象。

五、“人肉搜索”的作用

“人肉搜索”的出现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人肉搜索”既有良好的效应,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1.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

(1)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广阔的信息资源。Google可以在0.00001秒内给你一个答案,然而人肉搜索引擎需要等待有人看到你的帖子,并找出结果才会有所反应。人肉搜索是采用由人工参与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果的搜索机制。由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聚集了大量不同阶层,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得到帮助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人肉搜索的答案往往更确切,更符合搜索者的实际需要。

(2)可以维护网络道德秩序并对现实生活秩序产生间接地影响。通过人肉搜索可以对网民产生潜在的威慑,间接地维护网络道德。在网络上发动人肉搜索,让整个互联网世界知道你是坏人,形成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

2.人肉搜索的消极作用

(1)的信息资源真假难辨,影响公众价值判断。对于虚假的事件进行人肉搜索,发动网民提供各种信息,进行谴责,往往会干扰当事人现实生活的秩序,会侵犯当事人私生活的安宁权、隐私权和人格尊严,会对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2)信息的提供超出事情本身范围,容易诱发过激的侵权行为。北京女白领姜岩自杀之前,在网络上写下了自己的“死亡博客”,并在自杀那天开放了博客空间。因为博客中公布有照片和姓名,很快,她丈夫王菲和“第三者”东方在同一公司工作、电话以及MSN等背景,都被网友们“扒”了出来,网友先是留言谴责王先生及“第三者”,并表示要支持姜家打官司。随着事件的扩大,更多的信息被曝光了出来,甚至包括王菲及东方家人的信息也没有幸免。当事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当事人不但双双丢了工作,甚至还被人在家门口涂写了标语。〔4〕

六、规范“网络人肉搜索”的措施

1.各大网上社区、论坛要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管理

网站是人肉搜索发起的平台,网站管理人员对网民发表网络言论的行为要进行技术性和文义性的审阅,对于明显的侵权行为就及时制止,可以有效防止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和权利的情况出现。

2.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要加强事前的监管。对于互联网信息的管理,我国已经先后颁行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在效率等级和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次,加强事后的责任追究。对待人肉搜索对受害者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和人格尊严的损害事件,要借助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及时进行查处,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

3.加强对网民的引导,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互联网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一是利用专业的新闻机构及时披露焦点人肉搜索事件的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完整;二是及时发现网络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回应,防止网上炒作;三是积极进行正面引导,搞好网上评论工作。

4.根本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广大网民的素质

要靠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广大网民的道德素质。网络搜索环境的净化根本上要靠广大网民的道德自律,尽量防止和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http://news.hexun.com/2008-05-04/105705212.html

[2]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0018515.html?fr=qrl&adt=0_898

人肉搜索范文篇2

(一)“人肉搜索”的概念

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千方百计的搜索体验。由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聚集了各地的不同阶层,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得到帮助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二)人肉搜索的现状

“人肉搜索”是近几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很多人把它误会成单纯的“寻人”机制,而实际上“人肉”的内涵远不止如此,它更多时候代表着依托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要寻找的目标。其实所谓“人肉搜索”是由人工参与解答的一种搜索方式。遇到困难的人会在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区或论坛上提出问题,有这方面知识或者经验的人会对其进行解答、分析。互联网专家指出,一般来说“,人肉搜索”的起因是一起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犯罪行为,如撞人后逃逸,或者是不违反法律,但为主流道德观所憎恶的行为,如丈夫婚外恋导致妻子自杀。

二、对“人肉搜索”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人肉搜索”不乏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可以维护道德秩序,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力量,将互联网“互动、分享”精神发扬光大。但是“人肉搜索”往往“暴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捏造事实,对人肉对象侮辱、诽谤,夸张声讨,肆意辱骂,甚至对现实住所进行滋扰,这一切早已经超出了正义的底线。在总体上支持“人肉搜索”这一“中国特色”的网络社区互动模式,其根据在于它提供了中国转型时期公民社会与政府体制“双重不规范”条件下公民生活的一种替代性机制,具有公益性和互助性,甚至具有刺激公民社会发育的独特功能。但同时,为求与公民隐私权的平衡,以及与中国正在生成的公民社会实体与政府实体的衔接,“人肉搜索”存在明显的规范化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层次的制度建设,尤其是网络社区的建设,抑制其负功能,彰显其正功能。

三“、人肉搜索”行为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

(一)人肉搜索侵权行为的特点

1“.人肉搜索”侵犯的客体具有多样性侵权行为人通过“人肉搜索”,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但直接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财产权、个人生活安宁等合法权益。

2“.人肉搜索”的侵权行为人具有广泛性侵权行为人不但包括网络服务提供商,还包括众多网民。

(二)侵权责任的承担———从侵权行为人的类型出发

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侵权的主体,言论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度”,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1.网络服务提供商侵权责任的承担网络服务提供商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业,因此,在“人肉搜索”问题上,其行为的违法性主要是指提供的信息具有内容上的瑕疵,互联网站应当对评论信息和传播信息承担责任,如果不及时删除有关评论信息,互联网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网民侵权责任的承担网民在参与“人肉搜索”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承担的责任也应有区别。根据发挥作用的不同,这些网民可以大体区分为以下四类:第一

人肉搜索范文篇3

关键字人肉搜索个人隐私保护媒体素养网络自律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独特的互联网现象,伴随着一些网络事件已经成为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的热点。“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网络社区,2001年该社区建立了一种“赏金猎人制度”,由信息征集者借助网络平台提出问题,由信息搜集者通过人工搜索给出答案,从而获得一定数量虚拟货币。早期搜索的对象多是音乐、歌曲、图片,到了后期,由于信息搜集者增多,信息来源更广泛,搜索效率更高。网民逐渐利用“人肉搜索”开始调查个人的背景身份或探求公众事件的真相。“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反映了网络对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实践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

1.“人肉搜索”及其特点

古时江湖上被悬赏缉拿的逃犯,一般称被缉拿者为“人肉”。从“人肉”这个词的来源上看,有两个特点:“非官方”和“嫌犯”。现在把搜索方式冠之为“人肉”,既区别于传统的机器搜索,又包含上述两层意思,还带有黑色幽默以及调侃的味道。2008年,Google给出了人肉搜索的定义:“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万颗心”的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是相对于机器搜索而言的,“人肉搜索”和传统的机器搜索引擎相比,具有群体性、信息传播的迅速性、结果的两面性和自力救济性等的特点。

(1)群体性。“人肉搜索”是针对个体事件的集中搜索,但却不是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它是依托成千万网民的自发性和集体性来完成,具有群体性,体现的是群体的心理、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2)主体行为的复合性。“人肉搜索”的参与主体有四个:网络平台的提供者、信息征集者、信息回复者和论坛参与者。每一次人肉搜索都是由信息征集者发动搜索主题,信息回复者通过搜集、调查而作答,论坛参与者对事件本身发表评论。在搜索过程中,多方主体的行为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事件的发展。

(3)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人肉搜索”一般在知名网络平台上提出,这些网络平台往往具有很高的点击率;在进行人肉搜索时,信息的征集者为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常常起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标题,被“人肉搜索”的主人公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夸张嫌疑。这些都使得“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力极强。

2.“人肉搜索”影响的二重性

对于“人肉搜索”的影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认为它弘扬了网络正义,有人认为它侵犯了个人隐私。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两种情况确实存在。“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搜索机制,不仅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新的言论自由的平台,拓展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但也无可避免的涉及公开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问题。对于“人肉搜索”人们形象地描述道,“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它的积极的作用表现在:

(1)提高公民民主参与意识。互联网作为人类最重要、最丰富和最便捷的信息平台,它提供了低成本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同时,也为信息公开和民意的充分表达提供了媒介。“人肉搜索”体现了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的信息权利。虽然网上民意的表达有的不是那么贴切得体,有时语言还很尖锐,充满火药味,却体现了现代公民积极地参与公共管理的愿望,是网民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的起步与开端。

(2)体现了网络的互助合作精神。当信息的征集者启动搜索引擎时,网民不求回报参与其中(早期是网友通过悬赏“社区币”),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的互助精神--信息共享与互助合作。

(3)推动了公众监督。《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现今“人肉搜索”已成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人肉搜索,我们不会认识猥亵女童还口出狂言的深圳海事局的林嘉祥、没有人肉搜索我们不会认识“说风凉话、抽天价烟、戴名牌表”的周久耕,他们被“人肉搜索”后都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而林、周的“落马”,也再一次见证了公众监督的力量,也凸显“人肉搜索”在反腐倡廉中的强大威力。[]

“人肉搜索”一方面在公众监督、民主参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它的消极作用也不能坐视不见,如网络暴力、信度的缺失等。

(1)消解传统主流道德。现代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倾向,人们更注重个体的差异。文明社会需要对个人价值观的予以承认和尊重,但同时更需要一种主流的声音,一种核心的价值观,比如正义、勇气、信心、同情,这些美好的品行,它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而这些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和发扬光大。人肉搜索在事件的传播中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拜金主义、恶性竞争、黄色庸俗等方面的内容,在各种回复中充满对事件当事人的谩骂和肆意的攻击,这些行为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和褒扬,这必然会渐渐颠覆传统主流道德。

(2)引起社会信度的缺失。社会学中的匿名理论认为,当个体处于匿名地位时,不必承担破坏规则的后果,就降低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因此,网络中的这种匿名参与的搜索方式受到大家的追捧,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不必担心承担任何的后果,另外大多数的网站还是要以赢利为目的,以点击率的多少论英雄成败的。这些网站常常以媚俗为取向,任意夸大事件或以传播虚假信息吸引眼球,骗取点击率。这些网站上的“人肉搜索”事件扩散了缺失的社会信度。如果任由这样的人肉搜索在网络上泛滥,必会使公众处于情绪焦虑,安全感缺乏的状态之中。

(3)侵犯个人隐私、引发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事件中信息提供者的虚拟性、隐蔽性让网络成了部分网民不负责任的宣泄工具,起哄、谩骂、造谣甚至恶意中伤屡见不鲜。而网络监督一旦超出了公共事务的范围,即使其初衷是出于高尚的目的,其后果仍可能是侵犯了公民的权利,甚至演变为网络暴力。当网民自认为站在维护道德的层面上对当事人进行横加指责,甚至侮辱、诽谤时,当事人处于网民谴责和声讨中,但此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最终会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人肉搜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需要政府介入规范“人肉搜索”,发挥作为一种搜索机制在事件传播中的积极作用。2009年1月《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立法禁止“人肉搜索”。有的学者大声叫好,但有的学者认为人肉搜索从本质上讲,只是一个网络工具,重要的在于法律的规范、相关部门的监管、媒体的素养和网民的自律。

3.规范“人肉搜索”的几点建议

3.1通过法律途径规范“人肉搜索”中言论自由权和个人隐私权

从言论自由方面来说,“人肉搜索”的滥用主要是因为现实中公民话语权的缺失和网络中言论自由限制的缺位造成的。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的言论自由难以通过大众传媒来释放出来。“人肉搜索”为公众的言论自由权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现实中缺失的自由权在网络中被完全释放,任何人可以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分享网络中的信息。在网络上公众摆脱了对传统媒介的依赖,网络上的言论自由权无限放大,必然会侵犯隐私权。[]

在我国,言论自由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可侵犯。而对隐私权没有做出具体界定,相对于言论自由权来说,隐私权在“人肉搜索”中一直被漠视。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以及《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规定:“用户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他人隐私。”但是,这些规定由于法律位阶过低,显然不能系统地对网络隐私权加以保护,在法律实践中可操作性也不强。

随着对个人权益保障的日益重视,公民的隐私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作为单独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要规范“人肉搜索”必须从法律上明确公民隐私的范畴,明确侵权者的责任及后果,只要这样才能对公众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

3.2通过制度途径规范网站建设,明确网站及管理者责任

网站在“人肉搜索”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每一次“人肉搜索”所带来的轰动效应背后,总能看到某些大网站的影子,轰动效应的产生与各大网站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人肉搜索”的“人海战术”决定了参与者众多,同时,搜索事件层出不穷,直接追究相关参与者的责任的难度极大。监管部门通过规范网站管理的角度来规范“人肉搜索”中的搜索行为,应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首先,规范网络媒体“把关人”角色。《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中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因此,对于类似天涯论坛这种社区网站,它的大量内容由网民提供或是转载,如果其中内容违反法规,应要求网站管理员及时删除,如果不删除或引起侵权行为的出现,应当追究网站责任。网站必须接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监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营造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舆论和媒介环境。

其次,规范网络媒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是社会学概念,它强调了个体对群体的影响。在人肉搜索事件中,一些资深网友事实上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论坛上,他们的观点代表着众多民意,在网民中也有一定的声望。网站管理者应寻找恰当的方式与这些“意见领袖”良好沟通,让网民中的“意见领袖”多一些建设性意见,少一些破坏性意见。可以考虑把意见领袖吸纳为VIP会员或纳入实名制管理,在享受论坛中一些VIP待遇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规范以及发挥他们在论坛中的作用。

3.3通过宣传教育途径引导网民自律,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环境

作为“人肉搜索”的参与主体,网民的参与方式以及网民的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人肉搜索”发挥作用的积极与否。因此,通过宣传教育途径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也是规范“人肉搜索”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提升网民良好的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是指使网民使用媒体的能力,媒体素养重要的就是对信息选择、理解、质疑、思辨和反应的能力。例如,路见不平这样的事情,当事人是不是就要拔刀相助?从人道的角度来看,肯定相助。但相助可以分为直接相助和间接相助,直接相助又分为拔刀相助、夺刀相助、口头相助等方式,而间接相助则可去打110。做这件事有多种选择,当事人就要根据当时的情境做恰当的判断和处理。相助之前多问个为什么,克服单纯的线性思维方式,多一些网络交叉式和纵横式比较。对事件及个体进行“人肉搜索”时,网民就会相对理性而至于不盲从[]。

其次,规范网民行为,增强网民自律能力。人们生活在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由于“人肉搜索”引擎的出现和网上越来越强大的民意表达方式,使网民对社会的干预力度和影响力不断加大,使虚拟世界也延伸为现实的一部分,同时网络行为也是现实行为的延伸。网上道德秩序的维护,归根结底还要靠现实中的我们的自省和自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持社会道德底线,要诚实、正直、不损害他人的权益和社会利益,遵纪守法。从社会自主管理的角度考虑,网民有自觉承担起维护网络秩序的责任。互联网需要秩序,需要良好的对话交流环境,需要依法管理,在网络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情况下,网站和网民也需要积极自律,自觉成为和谐社会之一员,开展良性互动。

如果网民借助网络的隐匿性,肆意渲染和放纵自己的言行,在情节比较轻微的时候有必须受到网络监管者的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靠技术手段,必需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肉搜索范文篇4

关键词人肉搜索;犯罪侦查;隐私权保护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开始在人类社会普及,中国的网民数量在逐年增加,来自国家工信部的最新互联网产业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总数已达4.04亿,社交网站用户群达1.91亿。截至2009年底,国内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年增长率12.3%。网络世界貌似虚拟,却亦真实,网络普及虽能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但它同样需要社会的道德和法律来规范和制约。

一、“人肉搜索”的产生及其内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肉搜索”提供了发展平台。本文所讲的“人肉搜索”是区别于机器搜索(即我们中国网民经常用的如百度、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之外的另一种搜索信息方式。众所周知,人肉搜索一词早在2007年6月出于中国华讯互联旗下网趣,后来中国有一个叫猫扑的论坛,人气非常旺。人肉搜索引擎的概念就由此产生了。

从2001年的“陈自瑶事件”,之后又出现“虐猫事件”、“谭静坠楼事件”、“铜须门事件”、“辽宁女事件”、“华南虎事件”,最后到北京朝阳法律审理的“死亡博客第一案”、“汶川大地震中亲人联系”等等,“人肉搜素”已经逐渐凸显出了它的强大的威力。有的网友也把它视为维护社会主义道德审判,并大力进行支持。而有的网友则认为它是一种网络暴力,坚决予以抵制与反抗。而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和评论,甚至鉴于“人肉搜素”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有人大常委建议把它写进刑法,并追究其形式法律责任。

无论是网民的态度还是传媒的评论人大的建议,其实都是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评判的。“人肉搜索”是一种调动人机结合的社会资源寻找和筛选信息的手段。在网络上,它运用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方式,通过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对搜索引擎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删选、提纯、整合。除了以上的技术性定义,目前,它又“特指网民自发参与对某一人物、事件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查证并在网上公布的机制。”[1]。

侦查中的“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由侦查部门在互联网上发帖,提供发案时间、发案地点、犯罪嫌疑人特征等相关案情,发动网民根据这些犯罪线索,结合自身掌握的案件情况,参与信息反馈;侦查部门在网监等部门的协助下,对网民提供的线索展开甄别和排查,梳理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最终定位到现实中的自然人,从而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

二、“人肉搜索”

在侦查中的价值

(一)“人肉搜索”在犯罪侦查中的作用

1.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为了加强对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公共场所普及了视频监控系统。在侦查实践中大量存在一些通过监控录像获取到犯罪嫌疑人外貌特征,但却难以查证其身份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人肉搜索”能够协助侦查部门迅速、准确地查清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2.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直接抓获嫌疑人。现代社会交通便利,犯罪分子可以在犯罪后迅速逃离犯罪地点,逃往外地。这对于确定犯罪分子位置非常不利。通过“人肉搜索”寻找犯罪嫌疑人,可以消除地域限制,节约侦查时间。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经过公布,可以在众多网民的头脑中留下印象;因此,广大网民在社会生活中如果遇到犯罪嫌疑人,就有可能报警或者直接将其扭送至司法机关。

3.扩大破案线索。群众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对于部分破案线索模糊的案件。“人肉搜索”能够帮助侦查部门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活动规律,从而梳理出重要的破案线索和可疑信息,直接服务于侦查破案。

4.查明被害人身份。查明犯罪被害人的身份,往往是侦破无名尸体案件的关键。“寻人”是“人肉搜索”的一个主要功能,“人肉搜索”可以集中群众的力量,协助侦查部门在尽快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线索、查清无名尸体的身份。

5.寻找被害人、证人。在某些案件中,被害人不止一人,或者被害人基于各种原因,在遭受犯罪侵害后不向公安机关报案。在抓获犯罪嫌疑人之后,为了获取足够证据,将犯罪分子绳之以非法,需要寻找被害人或者证人的,可以通过“人肉搜索”的方式进行查找。

(二)“人肉搜索”在侦查取证中的意义

1.降低侦查成本,提高侦查效率。效率是侦查工作的生命。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网民的数量也在急速增加。2009年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已达到2.98亿人,手机网民数则首次超过1亿人,中国的网民人数拥有很深的群众基础。[3]

人肉搜索范文篇5

广义的“人肉搜索”,是指基于互联网络,通过求助、发问的方式获得网友的帮助和回答;这也是人肉搜索最为主要的应用,其大部分时候是在为广大网民提供帮助。而通常所提到的在社会层面寻找具体的人和线索的人肉搜索机制,只为狭义的“人肉搜索”(本文中论述的概念主要指狭义上“人肉搜索”),在实际应用当中只占相当小的比例。它具有以下几种特质:

第一,“人肉搜索”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搜索工具。它依托于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第二,其建立目的在于通过网站搜索功能,不断变换输入关键词来搜索目标,或通过一些较受欢迎的网络论坛来交换信息,从被搜索的目标对象入手,搜查其本人及朋友的博客、论坛等,从而找出搜索目标的所在地、工作、背景、详细身份资料等。

第三,“人肉搜索”无用户身份的限制,其对参与者学历、性别、能力无特别要求,男女老少皆可参与。此特点有利用在最短时间内发动一定数量个体,迅速揭露一些法律无法触及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同时还可延伸至网络无法触及的地方,拓宽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发动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扬光大。在地震发生后,“人肉搜索”跨越时间空间限制,协助很多灾区人民亲友团聚,这是对人肉搜索好处的充分体现。而其不利之处则在于经过搜索,一些未经授权公开的个人资料暴露于网络是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犯,而人肉搜索的参与者们也将有成长为网络暴民的趋势。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人肉搜索”的发展现状及负面影响

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了3.38亿,位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也带动了“人肉搜索”的崛起。

正是因为广大网民的广泛参与,在重要信息查询、社会舆论监督、推动法制建设等方面,“人肉搜索”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了“草根”们将爱心、热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有效渠道。但与此同时,近年来“人肉搜索”催生的一些网络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可怕:从2006年的“虐猫”事件到“铜须门”事件,从2007年底自杀的北京女白领姜岩到2008年的“辽宁骂人女”,每一次的“人肉搜索”都会详细公布目标人信息,包括姓名、照片、家庭、住址等等都无所遁形。这些信息的公布的确使当事人受到了道德上的制裁,而这种制裁甚至比法律的制裁还要严重,以至于当事人自杀。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大部分网民的初衷是善意的,想通过网络宣扬惩恶扬善的社会正义,通过发掘细节使真相大白,而忽略了可能对当事人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

其次,不排除部分网民及部分传媒的目光集中于“寻人”问题上,较少关注“人肉搜索”的公益性质、资料共享及问题解答功能,以偏概全的结果必然产生对“人肉搜索”的无限妖魔化。

再次,在“人肉搜索”是否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界定问题上,目前缺乏明确的依据与手段。关于隐私权,实践中如何界定仍有很大争议,哪些属于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要承担怎样的责任,以及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有无区别,尚无明确界定。

最后,对于“人肉搜索”的暴力倾向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监管手段。缺少法律环境约束的网络“寻人”已有演变为网上暴力的趋势,彰显绝大多数网民的以暴制暴心态,从而藉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三、“人肉搜索”回归正常职能,首要问题在于明确公民隐私权含义

无论是提高网民自律意识,还是加强法制建设,必须首先明确隐私权的含义,让大家清楚的认识这条不可触摸的红线。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无提及隐私权字眼的明文条款。据查,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但以上内容中并未提及、明确何类信息、内容属隐私权的问题。需要先明确以下问题:

1.要平衡公民言论自由及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以上两个公民权利都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这决定了社会不能以隐私权为由而否定言论自由,这两者处于同等重要地位,不可偏废。当言论自由不侵害公民合法的隐私权时,原则上都是自由的,应当受到充分的保护。当二者产生冲突时,应视个体实际情况,决定以上两种权益的优先与让渡。如国家公务人员,按照法律界人士说法“因为他们作为人民公仆时等于已让渡了一部分隐私,以便于公众监督”,因而,对于此部分个体,无论采用何种评价介质,都不能以借口保护隐私权逃避。

2.区分开个例中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的客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秘密信息,其基础在于其客观性和秘密性,如果被公开就丧失了秘密性的基础,即不再成为隐私,所以是无法通过以上方法来补救的,也即侵犯隐私权是“一旦侵权永远侵权”的。而个人信息为姓名、单位、电话等属于商务交流的内容范畴,如将以上信息公布于众,是否即刻上升为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范畴?实际中,以上两者有无区别,也尚无明确界定。就如“死亡博客案”中,被告律师辩称的“名誉不能等同于美誉,一个人的名誉是和他的言行相符的,原告因婚外情导致妻子自杀,本来就是违背社会道德的,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给他带来了负面社会评价,不能被看作是名誉受损。而当事人,披露这些信息并不属于侵犯王菲的隐私权所属道理。

3.要尽快明确何为侵犯隐私权范畴

参照国外法律,侵犯隐私权的范畴大致包含: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四、规范“人肉搜索”,还需多管齐下

不可否认,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自律意识对于规范使用“人肉搜索”具有巨大的作用。如果公民隐私权得以明确和宣贯,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认识到,要想更好的发挥“人肉搜索”的功能,仅仅依靠网民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

1.通过政府立法,保护公司个人信息等隐私权力

人肉搜索引擎作为一种工具,与所有群体性活动一样,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和道德规范。政府立法工作所要做的,是要确立网络媒体,包括具有交流平台性质的网络论坛在内的法律责任。

如果网络媒体直接参与了报道、评述,给他人造成损害,可适用新闻法的规则承担法律责任,即不实报道者,要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如果没有直接参与报道、评述,只提供了一个交流服务平台,则其责任在于管理,包括特别提醒参与者要善意针对他人隐私的陈述、评述,否则将限制或取消其参与资格;另外,允许受害权利人在加入注册发表异议声明后,暂停相关的论坛交流,直至删除相关信息。在此,网络媒体应享有一定审查权。如果网站未尽到善意管理的义务,如相关信息在受害人提请网站注意后仍未删除,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人肉搜索”立法进程中也应注意“度”的问题。网络知识共享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互联网也最完美地体现了知识共享的前景。针对目前社会上要求将“人肉搜索”进行刑事立法一说,此事甚为不妥。参照法学专家观点:如果人肉搜索事件本身已突破了起码的道德底线,用刑法来规范无可非议。但如完全扼杀“人肉搜索”,则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互联网信息共享就不再是信息民主时代。在法治社会中,任何现象与行为需要法律的规范,但需适当权衡,正所谓民法层面可解决的问题,无需上升为刑法范畴;毕竟民主社会中需要更多真实的声音与想法,妥善引导而不是扼杀与削弱,这才是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符合全球经济共同体发展的标准。

此外,严格保护公民隐私权同时要避免抹杀“人肉搜索”存在的合理性。对于普通个体,利用“人肉搜索”的出发点是作为一种实现正义的手段,也是一种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的手段,而被搜索的对象往往也恶意挑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如“虐猫人”、谩骂灾区民众的女孩等,而法律此时无力介入的时候,众多网友因此才发出“网络通缉”,也是自由表达个人意愿的述求。因此,不应全盘否定人肉搜索的积极功能,如果“人肉搜索”加以有效引导和法律约束,会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高效有益的网络互助模式,同时成为一种有效的舆论监督武器。

避免抵消“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就应重点理清以下问题:

第一,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诽谤罪、侮辱罪均属自诉案件,即“民不告,官不究”,对“人肉搜索”中的侵犯隐私,也应遵循这一规定;

第二,如有被搜索对象起诉,其追究对象只能是最初者;

第三,如有证据表明被搜索者确有道德劣迹或违法事实,法庭应在一定程度减免搜索者的法律责任;如确系造谣、扰乱公共秩序,则可参照诽谤罪、侮辱罪所列条款给予处罚。

2.明确网站管理者义务,加强网站内容的监管与正面引导

从商务角度分析,“人肉搜索”是一种新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的服务模式,且各国的电子商务立法都是以鼓励促进为原则。而作为人肉搜索的载体,网站管理方势必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提炼和萃取人肉搜索获得的资源,约束不当言论和行为,维护网络搜索平台秩序。而事实上人肉搜索引擎从诞生起就不可避免地触及到隐私问题,网站负责人应明确立场、加强内容的管理和正面引导,对于牵涉到侵犯个人隐私的内容,一律做删除和屏蔽处理。

对于网站监管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一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如淫秽信息;另一类为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内容;还有一要类为这两类信息的交叉,具体认定的时候存有一定困难。对于开放论坛式网站,应严格遵循《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中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对于网站内有违反法规的内容,网站管理员要及时删除。同时,对网站管理员应对网站内容中界定、辨别威胁、中伤、诽谤、猥亵或其他有悖道德、违犯法律行为的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培养。

人肉搜索范文篇6

“人肉搜索”,指的是通过大量人工参与来寻找问题答案的网络机制,即根据网络上的一张照片、一个视频场景、一个网名甚至一个QQ号码,网民们互通信息进行寻找,往往可以挖掘出目标人物在现实中的真名实姓、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甚至此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亲朋好友等私人信息也一概会“暴露于阳光之下”。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人肉搜索”现象呢?它的存在合乎道德吗?更重要的是,合法吗?

一、从社会学的角度,如何看待“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肯定涉及多种社会因素,但就其得以发生的条件来看,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

首先,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原本人们认为是“深不可测”的互联网等高技术信息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日益“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使各种社会信息迅速得到更大范围地传播和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社区”进行各种形式的超时空的社会互动成为现实。可以说,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达是“人肉搜索”这种新社会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其次,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过渡转型时期,由于思想多样、价值多元、规范缺失、道德弱化等原因,出现了一些社会失范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比如,前段时间被“人肉搜索”曝光的一些轻视生命、婚外恋、造假、不遵守公共规则、以强欺弱以及违反基本道德的事件,就是如此。人们为什么对此高度关注?我认为主要是这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物质以外的社会价值普遍关注与追求,比如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

再次,产生“人肉搜索”现象的直接动因应该是网民的广泛参与。从微观心理层面来看,为什么网民乐于广泛参与此事呢?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猎奇探究的心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打破沙锅一探到底,是每个人自然产生的、普遍具有的心理活动。二是减压宣泄的心理。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讲的“投射”。将自己积累在心中的压抑情绪,发泄到网络上声讨的那个人身上,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三是平等参与的心理。每个人都盼望获得平等和尊重,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发言权。“网络社区”给予了人们平等参与的权力,使人们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主动的信息提供者,自我成就感得以提高。四是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看重自己的价值,都有施展能力、实现目标的本能愿望。竞争日趋激烈和相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充满了变数,实现自我价值并非易事。相对而言,虚幻的网络世界所创造的独特的网络沟通环境,却正好能够满足网民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要求,他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自身具有的潜在能力,品尝到自我“义举”被网友认同的自我价值感。

二、有人说,“人肉搜索”是“天使”,能在最短的时间揭示真相,看上去“恐怖”,实际却很“正义”;有人说,“人肉搜索”是“魔鬼”,是“网络暴力”。如何评价“人肉搜索”?

社会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社会事物和现象都具有社会正功能和负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应客观辩证地去看待它的社会作用,对待“人肉搜索”也是如此。如果“人肉搜索”超越一定界限,甚至向“私刑”的性质发展,就会伤害当事人、激化矛盾;而运用得当,又确实能对社会有所帮助。所以,我们对其社会功能应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人肉搜索”的社会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社会的假、丑、恶等现象进行揭露,起到社会舆论监督与制约作用。二是对广大普通网民来说,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规范或矫正自己的言行。三是可以促进真善美、公平正义等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弘扬。

人肉搜索范文篇7

关键词:隐私权;侵权;权利保护

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搜索引擎技术的提升,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人肉搜索”便是这方面的代表:如“小月月事件”、“虐猫事件”、“华南虎照事件”以及“南京局长天价烟”事件、“死亡博客”案等。

不可否认,“人肉搜索”自产生伊始为搜寻失散亲人、监督官员的职务廉洁性提供了便捷渠道,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目前却已成为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代名词。笔者曾尝试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自己的姓名进行初级搜索,几秒钟内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就读学校和职务等个人信息便跃然“网”上。可见,若由成千上万的网民集体发起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在极短时间内就可让公民的个人信息无所遁形,有时更伴随过激评论与行为,令搜索对象遭受巨大社会压力,由此引发的有关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令人深思。

一、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布兰代斯和沃伦在1890年《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论隐私权》中首次提出:“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都被赋予决定自己所有的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目前,隐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在许多国家已经上升为一项宪法性权利。

国内关于隐私权的概念,学者众说纷谈,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梁慧星认为,隐私权为现代人格权的一种。所谓隐私,又称个人秘密,指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知悉的秘密,包括私生活、日记、照相簿、生活习惯、储蓄、财产状况、通信秘密等。

王泽鉴认为,隐私权是人格权分化过程中,“新生的”一种人格权,是一个发展形成中有待类型化的概念,它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因人们对于暴露的焦虑以及私人空间的渴望而产生的人格权。

张新宝认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二、“人肉搜索”对隐私权的侵犯

(一)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人肉搜索”行为本身并不是违法行为或者是侵权行为,只有在其符合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即主观过错、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时,才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第一,行为人要有主观过错,故意实施了这种人肉搜索与泄露行为。第二,具有加害的行为,即在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对他人个人隐私信息实施了泄露行为。第三,损害事实,即对被泄露信息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实质侵害,包括有形事实与无形损害。第四,因果关系,即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具有直接关联性。

(二)侵犯隐私权的内容

一些学者认为,对于“人肉搜索”中涉及的公布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问题,应该区分公布的信息类型及公布信息行为与后续的信息滥用行为。基于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而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行为本身是合法的、正当的和必要的;而只有擅自公布他人与人格尊严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才属于隐私侵权行为。另一些学者如姚辉则持相反观点,认为隐私是一种不愿意他人知悉的个人信息,只要未经许可或违反主体意愿擅自刺探、公布主体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是隐私侵权行为。公务员之家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除涉及公共利益外,不论是否与人格尊严有直接关系均应受到绝对保护,未经当事人允许不得擅自公布。此外,公众人物由于被知晓程度较高,其隐私权限制相对非公众人物较小,但他们的个人信息等隐私仍需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得到保护。具体而言,公民隐私权受到“人肉搜索”侵犯的内容为:生活安宁权、私生活秘密权、空间隐私权。

三、我国隐私权立法现状

关于隐私权,我国没有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在民法通则中也未作明文规定,而是分散在宪法、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相关条款中。并且,隐私权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而是纳入到名誉权中进行间接保护。

《民法通则》未直接规定隐私权为公民的人格权,仅规定了姓名权、名称权、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采取了变通方式,对名誉权作了扩张解释:侵害他人隐私权,造成名誉损害的,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并追究民事责任。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虽然其并没有将隐私权完全作为自然人独立的人格权确定下来,但将隐私和名誉区分开来,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而最高人民法院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在人格权纠纷部分单独将隐私权作为独立案由,更表明我国对隐私权重要性的认识正逐步加深。

《宪法》则对隐私权作了原则性保护,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另外,刑法中对隐私权内容也作了相关规定。如2009年2月28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也是我国首次将出售公民隐私权等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四、完善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前文已述,我国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相对滞后,亟待健全的法律予以规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民法体系下给予隐私权专门保护非常必要,但同时应注重公民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平衡。针对“人肉搜索”网络化的特性,还应对互联网的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加强监管力度。

(一)给予隐私权专门立法保护

对于“人肉搜索”等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妨碍他人个人信息支配权的行为,应在法律中加以明确保护。在立法层面,一些学者认为应针对隐私权进行单独立法,如制定《隐私权法》。笔者认为,对隐私权单独立法并无必要。较可行的做法是将隐私权从名誉权等人格权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独立的人格权。这既符合目前主流的学理观点,同时也和司法实践相一致。在目前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还应加强与其他法律部门的衔接,拟定相关条例、决定或司法解释,填补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漏洞。此外,立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公民隐私权的影响。

(二)健全隐私侵权的法律救济

由于隐私权属于私权利范畴,若一味通过国家公权力干预并不妥当。较实际的做法是对于网络运营商和侵权人的行为进行规制。

首先,网络运营商对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负有跟踪审查的义务。若网民在“人肉搜索”过程中出现了侵权行为的内容,网站有义务及时予以删除。如果权利人已经要求网站删除侵害人的言论,或网站明知人肉搜索已经侵害了他人的人格权,但网站仍然没有进行处理,放任侵权结果的发生或者扩大,就构成侵权责任。权利人可以向网络服务商主张停止侵害,若网络服务商怠于停止侵害造成受害人损失的扩大,受害人可以向其主张损害赔偿。

其次,对于侵权行为人,权利主体可提起名誉侵权之诉,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若侵权行为人存在侮辱、诽谤等行为并触犯刑法,权利人可以依据刑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三)平衡公民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

2009年1月18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该法规一经公布,网民普遍认为这是对“人肉搜索”行为的限制,侵犯了公民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等多项权力,使这部地方性法规面临尴尬境地。

不可否认,“人肉搜索”不乏其积极作用,合理运用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也是寻找失散亲人的重要渠道。网络监管部门应对“人肉搜索”实施正面引导,让网民用理性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道德行为的谴责,而非一味防堵。因此,隐私权立法既要尊重和保护公民隐私,又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便利行使。

“人肉搜索”究其本质只是一种技术方式,是科技进步造就的时代产物,其从侧面反映出的个人隐私保护的缺失则值得警醒。公众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道德自律与法律意识不足、网络运营商行业自律意识淡薄,是导致网络成为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助推剂。只有加强各类网络参与者的法律、道德意识,才能为网络的良性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人肉搜索”或褒或贬姑且不论,但其对我国的隐私权保护的推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注释:

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440页.

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王泽鉴.债法原理(三)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133页.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刘德良.人肉搜索中的隐私权问题思考.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4页,第619页.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吴志鹏.谁动了徐州网民的“奶酪”?——从“囚徒困境”看网络信息安全立法.

参考文献:

[1]王利明.隐私权的新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7(3).

[2]刘培合,田一宁.人肉搜索司法第一案之分析.当代法学.2009(5).

人肉搜索范文篇8

[摘要]:“人肉搜索”这一网络集群行为被社会广泛关注源于2006年4月的“虐猫事件”,而同年同月发生的“铜须门事件”使它有了“网络暴力”之称,参与者被称为“网络暴民”。但网民并未因此而进行反思,反而于2007年之后发动了范围更大、影响更广的“人肉搜索”。何谓“人肉搜索”?“人肉搜索”为何会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试图分析“人肉搜索”这一网络集群行为的成因及其信息传播特点,并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简要来说,“人肉搜索”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意见的表达。这种网络集群行为成因包括心理、社会、媒介、技术四个方面,同时,“人肉搜索”的信息传播具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个性化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弥补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匮乏;二是传播众主体关系提升、信息反馈得到充分表达;三是大规模自发的人工参与促使信息传播渠道有机融合;四是网络信息的把关弱化导致部分虚假信息的存在及漫延;五是与传统媒介互动日趋紧密、互设“议程”。

"Humanfleshsearch":Interpretationofinternetgroupbehavior

Abstract:Theinternetgroupbehaviorof"Humanfleshsearch"startedtoattractwideattentionfromthesocietyinApril2006duetothe"cat-abusingcase".The"BronzeDoor”casewhichhappenedinthesamemonthmadethisgroupbehaviorknownas"Internetviolence",andtheparticipantsbeingreferredtoas"Internetmob."However,someinternetusersdidnotreflectonthisbehavior,instead,"humanfleshsearch”activitieshavebeenlaunchedinabroaderscaleandwithabiggerimpactinandafter2007.Whatis"humanfleshsearch"?Why"Humanfleshsearch"happensmoreandmoreoften?Thispaperattemptstoanalyzethecausesof"humanfleshsearch"andit’scharacteristicsofinformationdissemination.Brieflyspeaking,the"humanfleshsearch"isessentiallyanexpressionofmoralopinions.Thebehaviorhasitspsychological,social,media,technologicalroots."Humanfleshsearch"has5charactersininformationdissemination.Firstly,theneedofpersonalizedinformationhasbeenmettomakeupfortheinformationscarcityintheageofinformationexplosion.Secondly,theriseofcommunicationsubjectandthefullexpressofinformationfeedback.Thirdly,large-scaleofspontaneousparticipationmakestheconvergenceofinformationcommunicationchannels.Fourthly,theweakeningofinternetinformationgatekeeperscausestheexistenceandspreadofsomefalseinformation.Finally,theInternetinteractswithtraditionalmedia,settingagendaforeachother.

Keywords:"Humanfleshsearch",Internetgroupbehavior,causesofbehavior,informationdisseminationcharacters,moralexpression.

伴随着我国网民群体的逐渐壮大,诸多源发于网民的网络集群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思想、生存与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络以信息共享为出发点,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为人类拓展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交往空间。在网络平台上,人人可以自由信息、表达意见并形成需求共鸣。本文所讨论的“人肉搜索”一词即来源于网络,是网络集群行为的典型代表。

“人肉搜索”及其发展历程

和传统的搜索相比,“人肉搜索”是作为基于网络互助与知识分享精神而诞生的一种新的信息搜索方式,是一个依托大规模人工参与而不再单纯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类型,按照Google公司的说法,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广义的“人肉搜索”是指在网络社区通过求助、发问的方式请网友帮忙找一些资料、文章,或者找一首歌,“人肉搜索”的业务起源于此,这也是其最主要的应用。像百度“知道”、新浪“爱问”、雅虎“知识堂”等从本质上说都属于“人肉搜索”范畴。而狭义的“人肉搜索”,即通常我们提到的社会层面的寻找具体的人和线索的搜索,虽然这在“人肉搜索”的应用中仅占据很小的一部分,但引发的社会影响却最大。本文取其狭义概念。

我国“人肉搜索”的发端可追溯到2001年曝光微软公司的“陈自瑶事件”。2001年,有网民在论坛贴出一张美女照片,并声称是自己的女朋友。结果,明眼人很快即查清此照片属于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且贴出了陈的大部分个人资料。陈自瑶事件也被公认为互联网“人肉搜索”的首次小试牛刀。由此,这种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的方式开始真正向“人肉”上发展。这种搜索便是最具争议的对“人”的搜索,即无数的人从不同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地毯式搜索”,进而很快获得一个人的一切信息。

自“人肉搜索”登场以来,已在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信息传播的奇迹。假如说早期的“人肉搜索”内容以戏谑、娱乐为主的话,那么2006年以后的“人肉搜索”题材则向更广阔的空间迈进。“从‘虐猫事件’开始,‘人肉搜索’的题材从最初的戏谑、娱乐迅速转换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秩序维护和构建为主。”①在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钱军打人事件、流氓外教事件、谭静事件、华南虎事件、死亡博客事件、张殊凡事件、天价头事件、香水门事件、藏独女生王千源事件、对袭击金晶的藏独分子搜索事件、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的辽宁女骂人事件、深圳海事局局长事件及史上最牛房产局长等网络集群事件中,“人肉搜索”对事件的走向和最终演化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分析以上案例可以发现,“人肉搜索”被社会广泛关注源于2006年4月的“虐猫事件”,而同年同月发生的“铜须门事件”使它有了“网络暴力”之称,参与者被称为“网络暴民”。但网民并未因此而进行反思,反而于2007年之后发动了范围更大、影响更广的“人肉搜索”。“人肉搜索”为何会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试图分析“人肉搜索”这一网络集群行为的成因及其信息传播特点,并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

“人肉搜索”的网络集群行为成因

一、心理原因

“人肉搜索”的心理成因首先是由于“舆论领袖”的引导,形成“沉默的螺旋”。“人肉搜索”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初期很难有巨大的爆发力和杀伤力,而且呈现分散化和碎片化的状态。如何化分散为聚合,这就需要“舆论领袖”的力量。在网络群体事件中,“舆论领袖”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并乐于为网民提供详细内幕和细节及其结果的网民。有了舆论领袖,网络舆论就有了风向标,才有可能形成舆论风暴,才能使网络舆论发挥巨大的作用,如虎照事件中打虎派的代表傅德志、郝劲松等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虎照进行分析,引领网民对虎照进行批判,从而对事件的最终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由于“人肉搜索”事件中,道德表达的事件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因此也可以换一种角度讲,“道德标杆”本身也可以成为“舆论领袖”,因为它本身就是过去多年来群体意志积累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态度。当“舆论领袖”的信息在网络上发出,就会像一个“导火索”被迅速引爆。其他的网民如同“选择性接触理论”所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人群及内容加以接触,从而形成了群体认同。

勒庞认为,“群体事件中,人们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会使集群心理朝某一方向发展,并将暗示的观点立即转变成行动的倾向”。②或许参与“人肉搜索”事件的一些网民开始只是凑热闹,或者只是关注事件结果,但迈入群体中的“他”常常会受到“舆论领袖”所引领的群体气氛感染,无意识地将总体的意志当成了个人的理智所确立的真理,彻底地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形成群体意志对个人意志的支配。

因此,即使网络上的讨论是匿名状态,个人也可以感觉到人数众多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真正的威胁,许多人有被淹没的感觉”。③在这种压力下,有理智的个人会意识到无法沟通而退出讨论,而意志不够坚定、不能够抵挡群体压力和暗示的网民就怀疑自己而产生从众现象,形成“沉默的螺旋”。

“人肉搜索”心理成因的第二个方面是人数众多导致个体责任意识的消失。对于处于群体中的网民而言,“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他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进一步说,单单是他变成一个有机群体的成员这个事实,就能使他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好几步。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抢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使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④人数众多使网民逐步丧失个体责任意识。

由于“人肉搜索”行动依托于网民的大规模参与,因此势必以“人多力量大”为出发点。而“人肉搜索”行动极少失败,这不仅验证了人多势众的有效性,也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网民身处群体中而产生的力量感和责任分散心理,使他们更加漠视社会规范及个体责任。同时,由于公众的窥伺心理,对于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大家总想了解得更多,在网民丧失责任感的前提下,会出现大量不顾他人感受、超出道德底线对他人隐私、名誉侵犯,甚至威胁和人身攻击等过激行为,造成“误伤”。

二、社会原因

网民的群体“人肉”行为,多是出于道德表达的本质。在那些引发网民强烈愤慨及关注的“人肉搜索”事件中,大都具有挑战传统或主流道德的成分。如“虐猫事件”挑战了人们的善良,“华南虎事件”挑战了社会的公信力,“3377事件”的行为无疑与传统的家本位思想相冲突等等。大量网民为匡扶自己心中的正义和保护弱小,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人肉搜索”的滚滚洪流中去。因此,“人肉搜索”事件如果不具有道德意义,很难将众多背景各异的网民集中于对普通人个人生活事件的讨论下,“人肉搜索”必须也只能基于道德意义。

网民群体意见的逻辑是,具体(但匿名)的人和事件由于触犯了道德命题而在网络上被“通缉”,网民将会形成集体意见在道德上谴责当事者及其行为,但也不乏最终落实于直接影响了具体个人(当事者)的现实生活,并间接地作用于整个社会环境。社会道德既是“人肉搜索”的出发点,又是其必要的中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断裂,新旧价值观相互冲突,“失范”现象不断出现,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在法律无法企及之处,网民群体试图通过放大道德威慑力,通过对失范者的自发惩罚来呼唤理想的社会秩序,使法律的空白部分得到补偿。因此,“人肉搜索”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传统道德弱化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在这之前,道德更多地是一种自律,因为“人肉搜索”,道德开始变成他律。有了“人肉搜索”的存在,即使你已离开现实世界中对你注视最多的环境,你依然要时刻警惕为自己“可能”的不当行为买单。这些"单"大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却往往有着比法律责任更为沉重甚至可怕的后果。虽然在“人肉搜索”过程中,群体意见的简单、粗暴及个体网民责任意识丧失,导致了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伦理的另一种破坏,但这并不违背其道德维护的出发点。网民在用网络审判消除了“人肉搜索”的事件本身,最后娱乐的是“审判”这个过程。

三、媒介原因

“人肉搜索”的媒介成因是由于传统媒介的失语,主要表现为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局限性与信息传播的滞后。

2007年10月起沸沸扬扬至今的“华南虎事件”是体现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局限性的经典案例之一。“华南虎事件”中,最初的新闻方是山西省林业厅,具有官方性质,传统媒体一般不有疑于他;就算有个别传统媒体怀疑虎照有假,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充足的证据资料并将其公布于众,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而“人肉搜索”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扬光大,通过网民的群体力量从而使“华南虎事件”得以层层推进、逐步深入,这其中充分体现了“人肉搜索”这一网络集群行为对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局限性的有利补充。

此外,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滞后,尤其是其在敏感政治事件上的“迟钝”使得“人肉搜索”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2008年,“人肉搜索”开始深度介入政治现实。如藏独女生王千源事件以及对袭击金晶的藏独分子搜索确认,都显示出了众多网民关注政治、关注国家命运的思想转向。⑤这些过于敏感的内容,传统媒介为求稳,一般不会主动去涉及,无法及时满足受众的需求,造成了信息传播的滞后或失语。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受限于种种现实条件,在对新闻事实的取舍详略标准上,往往与受众的需求有着某种偏差,于是受众自发组织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予以跟踪和深挖。因此,“人肉搜索”的出现,一方面与受众的信息接触偏好有密切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传统媒介的缺位或失语。这种网络集群行为是网络传播发展初期的一种怪胎,也是传统媒介的缺位或失语下受众本能的一种自救反应。⑥

四、技术原因

“人肉搜索”是受众公共话语空间提升、社会民主进步的反映。网络技术是“人肉搜索”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的互联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信息讨论中心。网络环境赋予个人更多的权利,它鼓励和刺激人们去参与、想象和革新,网络从技术上提供了一种集体民主的可能性。⑦

另一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的效率高,成本低。经营网站或者开办个人网页相对容易,⑧四通八达的网络使“世界是平的”,这都使得网络搜索和言论可以轻易实现,复制传播的成本几乎为零。经济学的需求法则是:做某件事情的成本增加时,人们会选择降低做此事的频率。由于“人肉搜索”所依托的网络技术的便捷及低成本,以及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被传播的内容不受传播者现实身份的限制,更放纵了社会长久压抑后的网络“宣泄需求”,导致“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的盛行。

“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的信息传播特点

一、个性化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弥补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匮乏

数字时代,人们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十分匮乏。以Goggle为代表的机器搜索引擎,虽然响应速度快,但它毕竟是建立在网络数据资源的基础之上,通过简单的机器运转人们很难又快有准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传统的机器搜索在搜索范围和搜索能力上都是有限的。但“人肉搜索”的出现却可以将网络数据资源和现实社会资源结合起来,集聚各地不同阶层、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动用各自掌握的信息、知识、网络技术乃至现实的社会资源,通过人工介入极大地提高对搜索需求的理解和信息的提纯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揭露事实真相。因此,“人肉搜索”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弥补了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匮乏。

二、传播众主体关系提升、信息反馈得到充分表达

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属性,传者与受者界限模糊,传受一体的格局出现。相对于传统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之间二元论的、分离的主客体关系之分,在网络集群行为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本质都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都以各自的方式积极参与了“人肉搜索”事件的创造、生成及共享。在这一过程中,通畅的信息平台使网民的自由交流得以实现,信息反馈得到充分表达。

三、大规模自发的人工参与促使信息传播渠道有机融合

正如Goggle对“人肉搜索”描述型定义中所指出的,“人肉搜索”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大规模自发的人工参与”可以算是“人肉搜索”这一网络集群行为最炫目的特点了。2008年3月5日,仅318元和1848元的两笔未付香水货款因一个网上求助的帖子引发了一场“人肉搜索”总动员,演绎出了天涯“香水门”事件。44万次网民浏览,超过2万个网民回帖,跟贴页面多达105页,多家传统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相比求助者向当地公安机关求助而无果,“人肉搜索”从事件发贴到追回第一笔未付款仅用了13个小时,显示了网络集群行为的强大力量。

由于“大规模自发的人工参与”,“人肉搜索”的信息呈爆炸式扩散,并带来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机融合。如在“香水门”事件中,网友发贴求助,其他网民跟贴交流看法、提供帮助,这是典型的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方式;而在短短的时间内,事件被迅速传播,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传统媒体介入,迅速追回香水款,这里的信息传播明显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此外,一些经典的“人肉搜索”事件中(如华南虎事件)还会进行分工、协作,这又具有了“组织传播”的意味。以上信息流动的特点表明,“人肉搜索”这一网络集群行为中的信息传播具有多种传播渠道融合的属性。

四、网络信息的把关弱化导致部分虚假信息的存在及蔓延

“人肉搜索”事件的导火索一般来自对某一“事实”的披露。由于网络信息的把关弱化,网络信息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并且其消息来源和真实性往往得不到验证。特别是近年来的许多事件的引发点均来自于论坛或博客,对其内容的审查更难以进行,导致部分虚假信息的存在及蔓延。当网民在看到一些“爆炸性”的信息时,通常直接展开讨论,并在“舆论领袖”的号召下采取“道德审判”、“惩罚”等行动,既不去考虑消息来源真伪,也不考虑审判与惩罚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更有甚者并不是就事论事地进行讨论或者判断,而是在其中掺杂了很多的个人情绪,以之作为泄愤的工具,使原本正常的争议和批评可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助长了虚假信息的蔓延之势。

如“张殊凡事件”中,仅仅由于这个13岁的小女孩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很黄很暴力”一词被怀疑为配合采访编出来的词,质疑之声隧在网上传开。关于该女孩的视频、图片、信息、恶搞漫画、帖子一夜之间泛滥成灾,甚至张殊凡的出生年月、出生医院、所在学校、平时成绩等一一也被公布在网上,引发出民众“一个孩子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的反思。

五、与传统媒介互动日趋紧密、互设“议程”

“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自2006年进入公众视线以来,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日趋紧密。分析“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与传统媒介的互动,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2007年10月的“华南虎事件”之前的“人肉搜索”中,网络抢占先机。从第一枪质疑声在网络打响,网络舆论开始逐步摆脱传统媒体的“束缚”,独立呈现舆论的强大效应,甚至让传统媒体跟在其后面,亦步亦趋。网络就像是指挥官,枪指到哪儿,传统媒体便跑向哪儿。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人肉搜索”对传统媒体进行了“议程设置”。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标志着网络舆论开始由幕后走向前台,日益呈现主流舆论特质。2007年末以后,传统媒体努力转变这种被设置的局面,加强挖掘信息的主动性,在与网络进行议程互动中开始把握一定的主动权。因此,“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与传统媒介的互动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部分事件开始由传统媒体提供由头,然后网民去深挖新闻事件中他们感兴趣而传统媒体没有提到的信息,如“谭静裸身跳楼事件”即属此种类型。

此种趋势表明,“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一方面持续对传统媒体施加影响,而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也开始反作用于它,两者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而两者的交互作用之所以能实现,在于它们各自都拥有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媒体,“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依托于网络,有较大的自由表达空间,网民更容易利用网络传播信息,这正是质疑声经常首现于网络的原因。当然,传统媒体的一些优势也不是网络媒体所能望其项背的。传统媒体的首要优势在于它的公信力,正是它的把关力度大成就了它的权威性。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参与,很多“人肉搜索”事件的娱乐性将高于严肃性,这显然是与事件的核心问题所背离的。网络与传统媒体相互依托各自优势,增加了信息交换的筹码,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地位平等。⑩

对“人肉搜索”的网络集群行为的思考

“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它是群体作用的产物,也是社会问题的折射。“人肉搜索”蓬勃于网上,并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传播特点,这些特点也将助长于“人肉搜索”未来的发展之势。

在许多经典的网络集群行为案例中,“人肉搜索”发挥出积极作用,它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事件背后的真相,并且很大程度上是网民群体实现正义的手段。人们通常把网络称为虚拟世界,然而“人肉搜索”让我们明白,网络并不虚拟,它就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看到,每一次成功的“人肉搜索”,都似乎成为一次网民集体主义的胜利,网民们所代表的草根群体这一社会力量俨然已经崛起,社会民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在看到“人肉搜索”道德表达的良好愿望的同时,也要关注在其过程中表现的各种暴力对社会生活的破坏。由于“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的特殊性和一呼百应的影响力,使得这种行为变得更为复杂,也愈发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

由于网民对人肉搜索的滥用和数不清的争议,种种为消除这一网络集群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社会伦理消极影响的举措开始浮出水面。2009年1月1日,有网友自发组织制订了“人肉搜索公约”,试图规范网络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加深大众对“人肉搜索”正确定义的理解,使“人肉搜索”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地服务大众。“人肉搜索公约”是网络公民意识的觉醒,公约发出后,得到不少网民的支持。

此外,已有一些网站开始进行“人肉搜索”商业模式的尝试,为“人肉搜索”找到“绿色而充沛”的动力来源,避免暴力搜索的出现。比如,塔基草根专家网设立的运作模式:对于普通网民,注册不收费,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到造诣,就可能为自己带来咨询费的收入。而对于机构或企业,塔基采取收费模式来保证用户有问必答和回答的质量。⑨

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开始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法制建设,强化市民的隐私意识。如2009年1月18日,《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经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于2009年6月1日开始执行。该条例明文规定: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散布他人隐私,或在网上提供或公开他人的信息资料。这一条例也同样说明网友们一贯使用的“人肉搜索”也将被禁止。

从以上的种种措施的出现及“人肉搜索”近几年的发展可见,“人肉搜索”已真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总的来说,要想消除“网络舆论暴力”绝非易事,它既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需要人类文明的发展。由于“人肉搜索”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传统道德弱化和社会秩序的破坏,网民群体希望可以通过网络舆论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对失范者的自发惩罚来呼唤理想的社会秩序。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徐州市新近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未》未必是一种有效的调控手段,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大力倡导网民的自律行为,强化网络活动的自我净化功能,从内在驱动力上规范“人肉搜索”的使用;其二,关注参与“人肉搜索”事件的网民结构,正如本文在前面所述:“人肉搜索”事件中存在“舆论领袖”并导致形成“沉默的螺旋”,“有理智的人”参与到“人肉搜索”事件中的多寡将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发展趋势起到关键性作用,优化“人肉搜索”事件中的参与者结构至关重要;其三,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日趋加强,界限日益模糊,可使民众的公共话语空间进一步提升,使“人肉搜索”所承担的过度“社会使命”得以疏散。这样,极端“人肉搜索”行为无的放矢,旨在交换知识和信息以及承载道德监督使命的良性“人肉搜索”将生生不息,造福国人。

[注释]

①杨艳、刘思远:《人肉搜索正义审判?发泄借口?》,《天府早报》2008年5月8日.

②③古斯塔夫.勒庞著(法);冯克利译.《乌合之众》[M].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

④塞奇.莫斯科维奇著(法);许列民薛丹云等译.《群氓的时代》[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⑤⑥杨孟尧:《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初探》,《东南传播》2008年第7期.

⑦⑧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人肉搜索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空间隐私权人肉搜索

近几年的中国,各类网络隐私权案件层出不穷,在这些案件背后暗含着法律和道德的交错。在中国,由于公众的法律根基不牢固,加上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导致在网络隐私权这一领域出现了法律权威与道德评价的混乱。

一、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我国的相关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规定:对于在“人肉搜索”中擅自公布他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身高、年龄、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侵害他人私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可以依照司法解释追究侵权人的侵权责任。

(二)外国的立法实践

美国和欧盟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保护模式。结合我国在网络隐私权领域的的立法和司法现状,这些先进经验可以给我们以示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建我国的立法和保护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是指业界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自己的个人资料的收集、利用、交换方面的行为,达到保护隐私权的目的豍。美国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主要原因在于其信息技术发达,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用立法的方式来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一定得限制,不利于其在网络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巩固。在网络个人隐私缺乏有效的立法规制的情况下,行业自律不失为一种有效地规制模式。

欧盟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典型代表是《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该指令不仅要求各成员国立法管理个人数据,而且要求各成员国以此为依据修订各国的隐私权保护法,以使全欧洲联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能够相互协调。该指令几乎囊括了可能对个人资料的处理方式,并明令禁止个人资料流转至未达到隐私保护标准的国家。欧盟对网络问题的各种管制措施和规范,被视为最大、涉及国家最多、层次最高的网络管制方案。

二、从“人肉搜索”看网络隐私权中的道德问题

(一)新环境下的道德制裁

人肉搜索“通过将偏离社会准则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激起公众的谴责,将违反规则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使其感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从而起到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豎在网络无限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随时的、匿名的发表自己的道德评判,而通过网络,这种评判会得到迅速的传播,道德制裁的主体与程度也就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而近年来愈演愈热的“人肉搜索”就是侵犯网络隐私权最典型的代表。

(二)关于公众态度的社会调查

为了更客观的了解人们对网络隐私权中暗含的道德问题的的看法,我设计了一份精简的调查问卷,调查的关键词就是“人肉搜索”,主要考察人们对网络隐私权的了解程度和所持态度,还有人们对于法律问题的道德敏感度。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调查结果:

在调查中,大多数受访人还是对人肉搜索有一定了解的,如今网络效应已经作用于大部分群众,其影响范围已经大大扩张。另外,我们可以看出人肉搜索的支持者大大多于反对者。所以,结论是: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影响范围之广、受众群体之多,使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具有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了解人肉搜索的人们,我也设计了几个问题,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受访者支持或反对的原因以及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态度。

下面是五个问题及其调查结果。

问题1:你认为网民的道德标准可信吗?

问题2:你是否在网上参与过人肉搜索活动?

问题3:你认为网民是否有权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随意加以评论?

问题4:你认为人肉搜索是一个法律问题吗?

问题5:你认为人肉搜索是否会对中国法治进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家对网民的道德准则还是持保守态度的,说明大家对网络事件有自己的看法,而不会盲从网络评论,这样无疑会使对人肉搜索的规制更加具有可行性。但是,仍有不少人相信网民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必须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使他们区分好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不盲从、不跟风。第二,人肉搜索虽然观众很多,但参与者只是少数,这能减少我们规范网络社会时的难度。然而,多数人认为网民有权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随意加以评论,这表明,大家确实重视了自己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但是却忽视了相对人的权利和隐私,这也是人肉搜索之所以风起云涌的原因之一吧。第三,对于人肉搜索这一社会问题,将之与法律联系起来考虑的群众却不占多数,那么人们的道德准则就难免与法律规定发生冲突,这会加大对网络隐私权立法和司法保护的难度,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法治进程。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人肉搜索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人们却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法律敏感度。虽然人肉搜索的实际参与者并不多,但人们普遍觉得自己是在网络社会中是有很大话语权的,并且大家并没有很好的厘清在网络中道德评价和法律规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轻视网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同时也必须看到法律强制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道德评价与法治的平衡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漏洞,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首先,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其次,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最后,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重一方;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二)网络社会中对道德和法律的平衡

(二)网络社会中对道德和法律的平衡

在上文已经提到,“人肉搜索”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与此息息相关的还有网民的道德准则,我们面临的是法律权威和道德评价的平衡。这是传统法律与道德论题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极具时代性。在“人肉搜索”面前,道德与法律的矛盾更显突出。公民的隐私权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而然,“人肉搜索”问题的根源在于网民内心的道德准则,他们的内心标准不是法律标准,道德与法律的交锋也就集中在了搜索人的行为准则上。

新环境下的道德制裁发生了扩张,其主体与程度都出现了无限扩大的趋势。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限度来规制道德审判。道德制裁的最低限度是使个人利益不损害社会利益,最高限度是使社会利益不损害个人利益,合理限度是使个人对其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承担适当的责任。豏在操作中要把握好这一限度,我们最需要的是法律的规制。仔细审视一系列的人肉搜索案例,只有法律能让人肉搜索停止运行,能让搜索风波得到平息。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大多数网民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他们是依据自己最朴质的道德感来伸张自己所认定的正义。我们不能完全忽视公众的声音和评价,毕竟法律也是以道德作为基础的,所以,在规制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中,我们要考虑大众的道德准则,只有这样的立法能被人们所理解和遵守。

(三)平衡道德和法治的意义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我们需要的是法律界限和道德规范,网民们在参与人肉搜索,或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能以侵害他人的权利为代价。如果人们利用网络匿名发表言论而不需要负责,理性就极有可能偏离正常的轨道,原本出于正义的批评就有可能演化为网络暴力,进而可能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法治是我国坚定不移选择的前进方向。在法治环境下,人肉搜索的发展绝对不应该违反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

基于传统道德启动的这一类人肉搜索,最终以走向法律秩序为结束,这是事物发展合理性的必然趋势。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做法是让日益完善的各种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并在法律的配合下抑制其消极面。如果能很好的平衡道德和法治,那么人肉搜索将会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工具,我们可以靠它来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揭露不良现象,匡正社会风气,树立法律和正义的旗帜。

在处理现有案件的时候,我们必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网络隐私权保护这一课题带来的法律影响和社会影响。在我国,零散的规定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在操作中很难做到统一裁判和真正的公平公正。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讨论如火如荼,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这些都是有利于加快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进程的。立法保护是必然归宿,在过程中我们要看到道德评价的作用和影响力,不能忽视民意,也不能以德代法,如何做好二者的平衡,仍是今后立法道路上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肖红.论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机制的构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

[3]蒙晓阳,李华.人肉搜索与法治.学术研究.2009(5).

人肉搜索范文篇10

一、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我国的相关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规定:对于在“人肉搜索”中擅自公布他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身高、年龄、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侵害他人私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可以依照司法解释追究侵权人的侵权责任。

(二)外国的立法实践

美国和欧盟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保护模式。结合我国在网络隐私权领域的的立法和司法现状,这些先进经验可以给我们以示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建我国的立法和保护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是指业界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自己的个人资料的收集、利用、交换方面的行为,达到保护隐私权的目的豍。美国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主要原因在于其信息技术发达,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用立法的方式来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一定得限制,不利于其在网络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巩固。在网络个人隐私缺乏有效的立法规制的情况下,行业自律不失为一种有效地规制模式。

欧盟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典型代表是《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该指令不仅要求各成员国立法管理个人数据,而且要求各成员国以此为依据修订各国的隐私权保护法,以使全欧洲联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能够相互协调。该指令几乎囊括了可能对个人资料的处理方式,并明令禁止个人资料流转至未达到隐私保护标准的国家。欧盟对网络问题的各种管制措施和规范,被视为最大、涉及国家最多、层次最高的网络管制方案。

二、从“人肉搜索”看网络隐私权中的道德问题

(一)新环境下的道德制裁

人肉搜索“通过将偏离社会准则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激起公众的谴责,将违反规则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使其感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从而起到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豎在网络无限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随时的、匿名的发表自己的道德评判,而通过网络,这种评判会得到迅速的传播,道德制裁的主体与程度也就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而近年来愈演愈热的“人肉搜索”就是侵犯网络隐私权最典型的代表。

(二)关于公众态度的社会调查

为了更客观的了解人们对网络隐私权中暗含的道德问题的的看法,我设计了一份精简的调查问卷,调查的关键词就是“人肉搜索”,主要考察人们对网络隐私权的了解程度和所持态度,还有人们对于法律问题的道德敏感度。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调查结果:

在调查中,大多数受访人还是对人肉搜索有一定了解的,如今网络效应已经作用于大部分群众,其影响范围已经大大扩张。另外,我们可以看出人肉搜索的支持者大大多于反对者。所以,结论是: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影响范围之广、受众群体之多,使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具有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了解人肉搜索的人们,我也设计了几个问题,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受访者支持或反对的原因以及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态度。

下面是五个问题及其调查结果。

问题1:你认为网民的道德标准可信吗?

问题2:你是否在网上参与过人肉搜索活动?

问题3:你认为网民是否有权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随意加以评论?

问题4:你认为人肉搜索是一个法律问题吗?

问题5:你认为人肉搜索是否会对中国法治进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家对网民的道德准则还是持保守态度的,说明大家对网络事件有自己的看法,而不会盲从网络评论,这样无疑会使对人肉搜索的规制更加具有可行性。但是,仍有不少人相信网民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必须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使他们区分好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不盲从、不跟风。第二,人肉搜索虽然观众很多,但参与者只是少数,这能减少我们规范网络社会时的难度。然而,多数人认为网民有权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随意加以评论,这表明,大家确实重视了自己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但是却忽视了相对人的权利和隐私,这也是人肉搜索之所以风起云涌的原因之一吧。第三,对于人肉搜索这一社会问题,将之与法律联系起来考虑的群众却不占多数,那么人们的道德准则就难免与法律规定发生冲突,这会加大对网络隐私权立法和司法保护的难度,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法治进程。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人肉搜索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人们却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法律敏感度。虽然人肉搜索的实际参与者并不多,但人们普遍觉得自己是在网络社会中是有很大话语权的,并且大家并没有很好的厘清在网络中道德评价和法律规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轻视网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同时也必须看到法律强制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道德评价与法治的平衡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漏洞,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首先,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其次,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最后,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重一方;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二)网络社会中对道德和法律的平衡

(二)网络社会中对道德和法律的平衡

在上文已经提到,“人肉搜索”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与此息息相关的还有网民的道德准则,我们面临的是法律权威和道德评价的平衡。这是传统法律与道德论题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极具时代性。在“人肉搜索”面前,道德与法律的矛盾更显突出。公民的隐私权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而然,“人肉搜索”问题的根源在于网民内心的道德准则,他们的内心标准不是法律标准,道德与法律的交锋也就集中在了搜索人的行为准则上。

新环境下的道德制裁发生了扩张,其主体与程度都出现了无限扩大的趋势。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限度来规制道德审判。道德制裁的最低限度是使个人利益不损害社会利益,最高限度是使社会利益不损害个人利益,合理限度是使个人对其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承担适当的责任。豏在操作中要把握好这一限度,我们最需要的是法律的规制。仔细审视一系列的人肉搜索案例,只有法律能让人肉搜索停止运行,能让搜索风波得到平息。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大多数网民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他们是依据自己最朴质的道德感来伸张自己所认定的正义。我们不能完全忽视公众的声音和评价,毕竟法律也是以道德作为基础的,所以,在规制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中,我们要考虑大众的道德准则,只有这样的立法能被人们所理解和遵守。

(三)平衡道德和法治的意义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我们需要的是法律界限和道德规范,网民们在参与人肉搜索,或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能以侵害他人的权利为代价。如果人们利用网络匿名发表言论而不需要负责,理性就极有可能偏离正常的轨道,原本出于正义的批评就有可能演化为网络暴力,进而可能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法治是我国坚定不移选择的前进方向。在法治环境下,人肉搜索的发展绝对不应该违反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