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充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5:20:04

气瓶充装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组织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法律法规,突出重点、依法整治,巩固特种设备整治成果,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机制,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居民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规范和强化气瓶充装站的安全管理,巩固以气瓶充装站为安全责任主体的气瓶安全监管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充装站分类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气瓶充装站许可率、充装人员持证率、气瓶使用登记率和定期检验率,有效解决气瓶违法充装、超期不检、违规使用或修理改造报废气瓶等问题,遏止气瓶因充装和检验不当导致的事故。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1、督促气瓶充装站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督促气瓶充装单位按照国家质检总局638号文件规定的治理内容,进行认真的自查自纠。其中,重点围绕“两站”的资源条件、安全质量体系的制(修)订和运转以及报废气瓶处置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督促各气瓶充装站加强对过期钢瓶的管理,建立健全气瓶送检台帐,严禁充装过期、非自有产权气瓶。

2、严格气瓶报废制度。把抓好气瓶的报废工作作为整治工作的重点。要抓好报废气瓶的宣传动员工作,向用户做好宣传,杜绝充装报废气瓶,不得擅自放宽应报废气瓶的使用年限,同时要做好报废气瓶的处置工作。特别是各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要严格按照总局638号文件要求,在年9月底前完成液化石油气“螺丝瓶”报废工作,不得再对“螺丝瓶”进行充装,更不得将未经报废破坏处理的“螺丝瓶”转卖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整治中发现无自有产权气瓶、充装超期气瓶以及报废气瓶,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达不到气瓶充装条件的单位,责令停产停业,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予以立案查处,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向社会公开曝光,必要时向市局提出吊销或暂扣其许可证的申请。

气瓶充装范文篇2

关键词:气瓶;充装站;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对策

气瓶充装站聚集了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如各类储罐、瓶组、换热器、气瓶、运输罐车、储气井)、压力管道等诸多特种设备,气瓶充装站的自有气瓶数量很大。气瓶充装站如何管理这些设备,才能够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才能够保证气瓶充装站的工作质量,防止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气瓶充装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运行有效,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气瓶充装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种种问题,主体责任不能够有效落实,对保证气瓶充装站质量安全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可以这样说,凡是有气瓶充装事故发生的,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一定是有问题的。

1气瓶充装站质量管理体系重要作用

1.1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1],气瓶充装站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切实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转,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1.2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提出气瓶充装站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1.3建立健全气瓶充装站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资质的必备条件。质量管理体系与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密不可分。没有完善、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气瓶充装站的人员不可能按照分工履职尽责、怎么能够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问题隐患怎么能够及时发现处理,气瓶充装工作安全质量不可能得到有效保证和持续改进。这些运转,核心是人,关键在单位负责人的主体责任落实,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尤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不能够被金钱利益、违章指挥这些因素所干扰、影响,失去气瓶充装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应有作用!

2气瓶充装站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2.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面。2.1.1对TSG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2]、学习理解的不到位,只是参照其它单位的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照搬照抄,编制的“手册”与实际情况有脱节。有的“手册”没有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更新,有的“手册”没有受控,没有颁布令或者缺少单位公章、法人签字等;2.1.2质量管理体系图,不能够完整准确的反映气瓶充装站的质量安全要素,控制点不清晰。充装工艺流程图,不够全面规范,对工艺流程和关键节点描述不清。在质量手册的管理上,不能够正确有效地控制充装质量和安全;2.1.3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关系不明确,组织机构图不能够正确反映充装站的组织机构状况。尤其是充装站不是一级法人的情况,在母体组织中的关系、地位描述不清,任命人员与组织机构不符等;2.1.4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不够清晰、准确。存在对特种设备安全法关于主体责任落实理解的不够,对“许可规则”中明确要求的法人、站长、技术负责人等职责、权利、义务描述混乱、内容不具体,有的缺少安全员、检查员等重要岗位职责;2.1.5管理人员、责任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任命文件缺少法人签字和单位公章。有的任命人员与实际工作岗位不符,人员变化不能够及时任命、调整并到实际岗位。正式任命人员,熟悉相关法律、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不够,履行职责不到位,个别人员资格证超期或者无证上岗等;2.1.6“许可规则”规定的14项管理制度存在制度缺项、内容简单粗糙、与实际脱节。比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有的单位只是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没有制定相应的定期演练的范围、时间、程序、组织要求、资料保管等规定;2.1.7“许可规则”规定的6项操作规程、11项工作记录和见证材料,存在项目不全、内容不规范、操作性不强。比如,对盛装易燃、易爆介质的运输罐车的卸车工艺控制和卸车记录没有编制,没有明确要求对卸车软管定期检查、做耐压试验及相关记录等问题。2.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2.2.1对本充装站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组织学习、宣贯和执行的不到位,走过场,学习没有记录;2.2.2对法规标准等文件控制不到位,没有及时更新。更有甚者,已经作废的安全技术规范还在使用;2.2.3安全检查、教育培训、设备运行定期检查等项工作不实、不细,应急救援演练、各项检查等方面资料不全、存档不规范;2.2.4关键岗位人员履行职责不够好,人员发生变化后,没有及时调整任命到岗。只有充装人员持证充装,安全检查等工作疏于管理,出现空挡;2.2.5各项管理制度执行的不够好。比如,气瓶充装站对自有气瓶的计算机管理没有定期更新,气瓶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等状况不明;对强制检验的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仪表等没有登记台账。比如,气瓶充装前后检查登记,对气瓶的介质标识、制造日期、检验有效期、介质压力、气瓶重量、气瓶外观、安全附件等没有由专业人员认真检查登记,问题隐患不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由于没有发现气瓶颜色标识、瓶内介质的不同,或者发现后没有认真对待,没有坚持气瓶“七不准充装”,气瓶出现介质混充造成化学爆炸等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这一类事故教训是非常惨痛的,可以说《气瓶安全监察规程》[3]等法律法规是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各项制度一定要认真去执行;2.2.6各项操作规程掌握的不够认真、熟练。比如,乙炔瓶不补加丙酮或者少加丙酮,在丙酮不足的情况下超量充装从而带来事故隐患,严重的发生爆炸等恶性事故。充装过程没有控制流速、压力、重量,过量充装造成物理爆炸等事故;2.2.7工作记录和见证材料的填写不认真,项目空白,无法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追溯,问题隐患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2.2.8工作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受经济利益诱惑,或者工作人员素质低,工作态度马虎大意,违规充装、卸气、倒灌等,造成事故的后果难以估量!

3对策

(1)落实主体责任。广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结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取证、换证强化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结合事故案例、应急处理演练,保持警钟长鸣。主要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履职尽责,加强日常检查,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排除金钱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转,防止质量管理体系失效、运转失控,带病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可以保持人员、设备仪器和工作环境等满足质量安全的充装要求;(2)充分发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开展特种设备的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加大安全投入,采用物联网、可视化、GPS定位等新技术对移动压力容器(汽车罐车等大型设备)移动监管;(3)加强气瓶充装站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强化气瓶充装许可证的取证、换证和获证后的监管,督促检查气瓶充装站主体责任的落实,促进气瓶充装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切实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Z】.

[2]TSG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S】.

气瓶充装范文篇3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市50家气瓶充装单位的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气瓶充装单位安全管理,规范气瓶充装行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气瓶的充装和使用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时间安排:

(一)企业自查时间:2012年4月12日至5月12日。

(二)监督检查时间:2012年5月13日至6月30日。

三、工作内容:

(一)企业自查的内容:

1、根据《气瓶充装单位自查项目表》(见附件1)的内容,从许可资格、人员资格、质量管理、资源条件、气瓶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

2、充装许可证已超期或未办理充装许可证的单位要根据《市气瓶充装许可实施细则》和《气瓶充装许可证申请材料》(见附件2)的内容,使资源条件达到许可要求,在5月13日前完成气瓶注册登记及充装许可证的申请。

(二)监督检查的内容:

1、许可资格。各气瓶充装单位是否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严禁无证、超范围充装,无气瓶充装许可证及许可证超期的单位应立即停止充装。

2、人员资格。气瓶充装单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充装站要求配备两名安全管理人员,两名检查人员(其中必须有一名专职检查人员),两名充装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3、资源条件。检查主要充装设备、设施是否符合许可条件,检验检测设备、仪器、仪表是否满足要求,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是否办理使用登记并有有效的检验合格报告。

4、气瓶管理。充装站应采用计算机对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按照《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R5001-2005)的要求,到我局特监科办理使用登记,禁止使用未办理注册登记的气瓶,严禁充装非自有产权、超期未检、超过使用年限的气瓶。检查气瓶收发、存放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5、标示、标记。充装站应负责涂敷、打气瓶标识标记,并保持气瓶颜色、标识标记清楚。气瓶标识标记要达到“四个一”要求,即“一码、一签、一卡、一牌”。

“一码”,即气瓶代码。充装站应对自有产权气瓶在瓶体上喷涂代码,同时用钢印打在气瓶护罩上。

“一签”,即警示标签。充装站应将警示标签粘贴于气瓶护罩上。

“一卡”,即充装标签、安全使用须知卡。

“一牌”,即检验合格标志牌。经检验合格的气瓶,由气瓶检验单位在气瓶瓶嘴处固定检验合格标志牌。检验合格标志牌注有本次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

6、救援预案。检查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有无演练记录。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管理。目前,我市共有气瓶充装单位50家,其中,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42家,其他工业气体充装单位8家。在2011年气瓶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我市有11家充装单位顺利完成取证工作,同时有5家充装站已提交申请在办理过程之中。各充装单位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专项监督检查活动,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加大自查力度,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责任感,明确任务,周密部署,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气瓶充装范文篇4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科室、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气瓶充装环节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活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严格落实责任,认真开展气瓶充装站和检验站治理工作,从源头上把好气瓶安全使用关。

二、明确范围,突出重点

本次主要检查全县气瓶充装站资源条件、安全质量体系的制(修)订和运转以及报废气瓶处置等情况。

三、检查时间及方式

本次检查时间自即日起到年10月20日结束。

检查方式是首先由企业进行自查自纠,在企业自查自纠工作的基础上,各科室、队组织对辖区内的气瓶充装站进行监督检查。

四、监督检查工作要求

1、督促充装站开展企业自查自纠。各科室、队要督促辖区内气瓶充装站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围绕资源条件、安全质量体系的制(修)订和运转以及报废气瓶处置等情况开展。督促气瓶充装站加强对过期钢瓶的管理,建立健全气瓶台账、严禁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超期和报废气瓶。气瓶充装站在自查自纠过程中要认真填写《气瓶充装单位自查记录表》,各科室队于6月23日前将企业自查表报送特监科。

2、开展监督验收工作。在企业自查自纠工作的基础上,各科室、队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省气瓶充装单位年度监督检查指南》的相关规定,重点检查气瓶充装许可是否在有效期内,气瓶及其它特种设备是否办理注册登记、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以及超期气瓶,对报废气瓶的处置等情况。执法人员认真填写《气瓶“两站”治理工作情况汇总表》,并于9月28日前将监督检查相关材料报送县局特监科。

气瓶充装范文篇5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即双体系或双重预防机制,在2016年提出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八大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积极响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号召,努力开展特种设备双体系的建设,实现安全关口前移,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1]。加气站作为车载气瓶充装的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主要有LNG储罐、CNG储气瓶组和压力管道等,还有连接特种设备且具有较大危险的加气机。加气站储存有大量的CNG气体和LNG液化气体,并且经常进行CNG和LNG的车载气瓶充装,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所以建立特种设备双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加气站与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相比具有较大差别,人员来往频繁,危险性也相对较大,一旦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且更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不利于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2主要建设过程

加气站车载气瓶充装双体系建设过程见图1。2.1基本要求和建设前的准备。在建设加气站车载气瓶充装双体系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加气站人员成立双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配备双体系建设和后期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等,并明确上述人员在双体系建设中的各项责任和职责,做到责任清晰、明确,让所有的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其次就是建立双体系建设方案,把需要做的各项事情罗列清楚,包括目标、步骤、进度、措施等,让参与人员明白怎么去干。在制度方面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和考核奖惩制度,保证方案的顺利进行。最后进行内部培训和邀请外部专家培训,保留相关的各项培训资料。2.2双体系建设过程。双体系建设过程包括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和文件管理。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建设方案和培训的情况,开展具体的建设过程,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2.2.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气站风险点登记台账包括设备设施类和作业活动类。设备设施类特种设备主要有LNG储罐、CNG储气瓶组、压力管道、压缩机泵等,包括安全技术规程规定可以不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如简单压力容器),详细登记特种设备的名称、种类、类别、品种、型号、所在位置等。作业活动类则主要包括CNG和LNG卸车作业、充装前的检查、充装过程和充装后的检查,主要登记活动内容、地点和活动频次。随后根据登记的风险点登记台账进行每个风险点的危险源识别,对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和分级,风险等级对照表如表1所示。并根据识别的危险源按照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环境措施和应急措施进行管控措施制定,最终得到风险分级管控清单。2.2.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隐患类别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基础管理类主要包括使用登记、相关制度、作业人员配置、安全技术档案、应急救援预案等。生产现场类则包括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内容等。隐患分级主要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和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大,无法立即整改和排除,需要停止卸载和充装作业,并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方能排除的隐患。隐患排查类型主要是日常排查和专项排查。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定好隐患排查清单和计划,按照排查周期和排查类型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3文件管理

体系建设完成后整理所有资料文件,分类建档管理。

4评审、更新、沟通和信息化管理

建设完成后每年至少对体系进行一次评审或更新,不同职能部门要建立沟通机制。5总结通过对加气站车载气瓶充装特种设备双体系的建设过程,较全面的梳理了一遍加气站特种设备的种类和作为特种设备这个风险点所带来的危险源,并实行了分级管控和排查治理,建设完成后通过试运行阶段可以使隐患排查人员系统、全面的排查隐患,不断进行检查和隐患治理,形成了一个安全闭环。切实减少了加气站车载气瓶充装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贾丙丽,田洪根,李光华,等.浅谈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J],化工装备技术,2019(3),45-47.

[2]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S].

[3]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S].

[4]DB37/T3078—2017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S].

气瓶充装范文篇6

第一条为加强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保证气瓶安全使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稬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的气瓶(不含仅在灭火时承受压力、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灭火用气瓶)。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船舶和海上设施使用的气瓶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其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检验等各项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范围内气瓶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瓶实施安全监察。

第二章气瓶设计与制造

第五条气瓶设计实行设计文件鉴定制度。气瓶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第六条气瓶制造单位申请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提交齐全的设计文件和产品型式试验报告。气瓶设计文件应当包括:

(一)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图样(含钢印印模图样);

(三)设计计算书;

(四)设计说明书;

(五)标准化审查报告;

(六)使用说明书。

改变气瓶瓶体主体结构、设计厚度、瓶体材料牌号时,气瓶制造单位应当重新申请设计文件鉴定。

第七条气瓶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求。

第八条液化石油气气瓶上应当设计装配防止超装的液位限制装置;易燃气体气瓶和助燃气体气瓶的瓶口螺纹和阀门出气口应当设计成不同的左右螺纹的旋向和内外螺纹的结构。

第九条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及其附件(包括气瓶瓶阀、减压阀、液位限制阀等,下同),其境内外制造企业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方可从事制造活动。气瓶及其附件的制造许可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从事气瓶焊接和无损检测的人员,应当经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第十条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应当按照我国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暂时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应当制定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企业标准。

第十一条在符合有关气瓶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条件下,气瓶制造单位可按气瓶充装单位的要求,生产专用标识气瓶。

第十二条气瓶及附件正式投产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改变设计文件或者主要制造工艺或者停产时间超过6个月重新生产时,应当进行气瓶的型式试验。

第十三条研制、开发气瓶及其附件新产品,应当进行型式试验和技术评定。

第十四条气瓶应当逐只进行监督检验后方可出厂(出口气瓶按合同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气瓶出厂时,制造单位应当在产品的明显位置上,以钢印(或者其他固定形式)注明制造单位的制造许可证编号和企业代号标志以及气瓶出厂编号,并向用户逐只出具铭牌式或者其他能固定于气瓶上的产品合格证,按批出具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和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及产品标准的规定。

第十五条气瓶及其附件制造单位必须对设计、制造的气瓶及其附件的安全性能和产品质量负责。气瓶阀门制造单位应当保证气瓶阀门至少安全使用到气瓶的下一个检验周期。

第三章气瓶制造监督检验

第十六条承担气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监检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监检机构所监督检验的产品,应当符合受检单位所取得的制造许可证书所规定的品种范围。

第十七条监督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气瓶制造过程中涉及安全的水压试验、气瓶出厂编号和打监督检验钢印等重要项目进行逐只监督检验;

(二)对气瓶材料的复验、气瓶爆破试验和产品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其他理化性能测试进行现场监督确认;

(三)对受检单位的气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

气瓶制造监督检验报告应当包括上述3项内容和结论。

第十八条监检机构应当加强对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根据受检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派出相应的监督检验人员,及时完成监督检验任务;应当对监督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为检验人员配备必要的检验和检测工具,确保监督检验工作质量。监检机构应当对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负责。

第十九条监督检验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检验到位。应当根据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要求实施监督检验,认真做好监督检验记录,对受检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等应当妥善保管,并予以保密。

签发监督检验报告的检验人员,应当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检验师证书。

第二十条监督检验人员发现受检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转失控而影响产品质量时,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受检单位改正,并报告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发证部门。监督检验人员在监督检验中发现零部件存在安全质量问题时,有权制止零部件流入下道工序。

第二十一条在监督检验过程中,受检单位和监检机构发生争议时,可提请受检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质监部门处理。必要时,可提请上一级质监部门处理。

第二十二条监检机构所在地的地(市)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监检机构和受检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监检机构不能履行职责和受检单位逃避监督检验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报告监检机构的核准部门和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发证部门。

第四章气瓶充装

第二十三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省级质监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充装许可书面申请。经审查,确认符合条件者,由省级质监部门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未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第二十四条《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前,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原批准部门申请更换《气瓶充装许可证》。未按规定提出申请或未获准更换《气瓶充装许可证》的,有效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第二十五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营业执照;

(二)有适应气瓶充装和安全管理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有与充装的气体种类相适应的完好的充装设施、工器具、检测手段、场地厂房,有符合要求的安全设施;

(三)具有一定的气体储存能力和足够数量的自有产权气瓶;

(四)符合相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的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向气体消费者提供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

(二)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和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

(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负责做好气瓶充装前的检查和充装记录,并对气瓶的充装安全负责;

(四)负责对充装作业人员和充装前检查人员进行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五)负责向气瓶使用者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并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六)负责气瓶的送检工作,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送交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指定的气瓶检验机构报废销毁;

(七)配合气瓶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它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履行上述规定的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七)项义务。

第二十七条充装单位应当采用计算机对所充装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负责涂敷充装站标志、气瓶编号和打充装站标志钢印。充装站标志应经省级质监部门备案。鼓励采用条码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保持气瓶充装人员的相对稳定。充装单位负责人和气瓶充装人员应当经地(市)级或者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第二十九条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

第三十条气瓶充装前和充装后,应当由充装单位持证作业人员逐只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超装、错装、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的,要立即进行妥善处理。

充装时,充装人员应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充装。对未列入安全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的气体,应当制定企业充装标准,按标准规定的充装系数或充装压力进行充装。禁止对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再次进行充装。

第三十一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保证充装的气体质量和充装量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装气瓶或将报废气瓶翻新后使用。

第三十三条地(市)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辖区内的气瓶充装单位进行年度监督检查。年度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自有产权气瓶的数量、钢印标志和建档情况、自有产权气瓶的充装和定期检验情况、充装单位负责人和充装人员持证情况。气瓶充装单位应当按照要求每年报送上述材料。

地(市)级质监部门每年应当将年度监督检查的结果上报省级质监部门。对年度监督检查不合格应予吊销充装许可证的充装单位,报请省级质监部门吊销充装许可证书。

第五章气瓶定期检验

第三十四条气瓶的定期检验周期、报废期限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承担气瓶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经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核准,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规定,从事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

从事气瓶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应当经总局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取得气瓶检验人员证书后,方可从事气瓶检验工作。

第三十六条气瓶定期检验证书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前,检验机构应当向发证部门申请办理换证手续,有效期满前未提出申请的,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气瓶定期检验工作。

第三十七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有与所检气瓶种类、数量相适应的场地、余气回收与处理设施、检验设备、持证检验人员,并有一定的检验规模。

第三十八条气瓶定期检验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气瓶定期检验标准对气瓶进行定期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二)按气瓶颜色标志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去除气瓶表面的漆色后重新涂敷气瓶颜色标志,打气瓶定期检验钢印;

(三)对报废气瓶进行破坏性处理。

第三十九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定期检验。检验气瓶前,检验人员必须对气瓶的介质处理进行确认,达到有关安全要求后,方可检验。检验人员应当认真做好检验记录。

第四十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和检验安全,保证经检验合格的气瓶和经维修的气瓶阀门能够安全使用一个检验周期,不能安全使用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和阀门应予报废。

第四十一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不合格的报废气瓶予以破坏性处理。气瓶的破坏性处理必须采用压扁或将瓶体解体的方式进行。禁止将未作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交予他人。

第四十二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的要求,报告当年检验的各种气瓶的数量、各充装单位送检的气瓶数量、检验工作情况和影响气瓶安全的倾向性问题。

第六章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

第四十三条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气瓶的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气瓶安全工作,定期对气瓶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人员进行气瓶安全技术教育。

第四十四条充气气瓶的运输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

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气瓶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和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

第四十五条储存充气气瓶的单位应当有专用仓库存放气瓶。气瓶仓库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气瓶存放数量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第四十六条气瓶或瓶装气体的销售单位应当销售具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合格气瓶和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鼓励气瓶制造单位将气瓶直接销售给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充装单位。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购买具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合格气瓶,气体使用者应当购买已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第四十七条气瓶使用者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严格按照有关安全使用规定正确使用气瓶;

(二)不得对气瓶瓶体进行焊接和更改气瓶的钢印或者颜色标记;

(三)不得使用已报废的气瓶;

(四)不得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或直接由罐车对气瓶进行充装;

(五)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第七章罚则

第四十八条气瓶充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充装,直至吊销其充装许可证。

(一)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

(二)对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再次进行充装;

(三)充装前不认真检查气瓶钢印标志和颜色标志,未按规定进行瓶内余气检查或抽回气瓶内残液而充装气瓶,造成气瓶错装或超装的;

(四)对气瓶进行改装和对报废气瓶进行翻新的;

(五)未按规定粘贴气瓶警示标签和气瓶充装标签的;

(六)负责人或者充装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

第四十九条气瓶检验机构对定期检验不合格应予报废的气瓶,未进行破坏性处理而直接退回气瓶送检单位或者转卖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责令改正,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

第五十条气瓶或者瓶装气体销售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下罚款。

(一)销售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气瓶或者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二)收购、销售未经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或者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以及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

第五十一条气瓶监检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监督检验资格。

(一)监督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失控,未对气瓶实施逐只监检的;

(二)监检项目不全或者未监检而出具虚假监检报告的;

(三)经监检合格的气瓶出现严重安全质量问题,导致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被吊销的。

气瓶充装范文篇7

第一条为加强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保证气瓶安全使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的气瓶(不含仅在灭火时承受压力、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灭火用气瓶)。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船舶和海上设施使用的气瓶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其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检验等各项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范围内气瓶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瓶实施安全监察。

第二章气瓶设计与制造

第五条气瓶设计实行设计文件鉴定制度。气瓶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第六条气瓶制造单位申请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提交齐全的设计文件和产品型式试验报告。气瓶设计文件应当包括:

(一)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图样(含钢印印模图样);

(三)设计计算书;

(四)设计说明书;

(五)标准化审查报告;

(六)使用说明书。

改变气瓶瓶体主体结构、设计厚度、瓶体材料牌号时,气瓶制造单位应当重新申请设计文件鉴定。

第七条气瓶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求。

第八条液化石油气气瓶上应当设计装配防止超装的液位限制装置;易燃气体气瓶和助燃气体气瓶的瓶口螺纹和阀门出气口应当设计成不同的左右螺纹的旋向和内外螺纹的结构。

第九条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及其附件(包括气瓶瓶阀、减压阀、液位限制阀等,下同),其境内外制造企业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方可从事制造活动。气瓶及其附件的制造许可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从事气瓶焊接和无损检测的人员,应当经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第十条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应当按照我国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暂时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应当制定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企业标准。

第十一条在符合有关气瓶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条件下,气瓶制造单位可按气瓶充装单位的要求,生产专用标识气瓶。

第十二条气瓶及附件正式投产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改变设计文件或者主要制造工艺或者停产时间超过6个月重新生产时,应当进行气瓶的型式试验。

第十三条研制、开发气瓶及其附件新产品,应当进行型式试验和技术评定。

第十四条气瓶应当逐只进行监督检验后方可出厂(出口气瓶按合同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气瓶出厂时,制造单位应当在产品的明显位置上,以钢印(或者其他固定形式)注明制造单位的制造许可证编号和企业代号标志以及气瓶出厂编号,并向用户逐只出具铭牌式或者其他能固定于气瓶上的产品合格证,按批出具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和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及产品标准的规定。

第十五条气瓶及其附件制造单位必须对设计、制造的气瓶及其附件的安全性能和产品质量负责。气瓶阀门制造单位应当保证气瓶阀门至少安全使用到气瓶的下一个检验周期。

第三章气瓶制造监督检验

第十六条承担气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监检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监检机构所监督检验的产品,应当符合受检单位所取得的制造许可证书所规定的品种范围。

第十七条监督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气瓶制造过程中涉及安全的水压试验、气瓶出厂编号和打监督检验钢印等重要项目进行逐只监督检验;

(二)对气瓶材料的复验、气瓶爆破试验和产品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其他理化性能测试进行现场监督确认;

(三)对受检单位的气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

气瓶制造监督检验报告应当包括上述3项内容和结论。

第十八条监检机构应当加强对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根据受检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派出相应的监督检验人员,及时完成监督检验任务;应当对监督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为检验人员配备必要的检验和检测工具,确保监督检验工作质量。监检机构应当对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负责。

第十九条监督检验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检验到位。应当根据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要求实施监督检验,认真做好监督检验记录,对受检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等应当妥善保管,并予以保密。

签发监督检验报告的检验人员,应当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检验师证书。

第二十条监督检验人员发现受检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转失控而影响产品质量时,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受检单位改正,并报告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发证部门。监督检验人员在监督检验中发现零部件存在安全质量问题时,有权制止零部件流入下道工序。

第二十一条在监督检验过程中,受检单位和监检机构发生争议时,可提请受检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质监部门处理。必要时,可提请上一级质监部门处理。

第二十二条监检机构所在地的地(市)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监检机构和受检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监检机构不能履行职责和受检单位逃避监督检验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报告监检机构的核准部门和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发证部门。

第四章气瓶充装

第二十三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省级质监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充装许可书面申请。经审查,确认符合条件者,由省级质监部门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未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第二十四条《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前,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原批准部门申请更换《气瓶充装许可证》。未按规定提出申请或未获准更换《气瓶充装许可证》的,有效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第二十五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营业执照;

(二)有适应气瓶充装和安全管理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有与充装的气体种类相适应的完好的充装设施、工器具、检测手段、场地厂房,有符合要求的安全设施;

(三)具有一定的气体储存能力和足够数量的自有产权气瓶;

(四)符合相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的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向气体消费者提供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

(二)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和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

(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负责做好气瓶充装前的检查和充装记录,并对气瓶的充装安全负责;

(四)负责对充装作业人员和充装前检查人员进行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五)负责向气瓶使用者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并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六)负责气瓶的送检工作,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送交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指定的气瓶检验机构报废销毁;

(七)配合气瓶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它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履行上述规定的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七)项义务。

第二十七条充装单位应当采用计算机对所充装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负责涂敷充装站标志、气瓶编号和打充装站标志钢印。充装站标志应经省级质监部门备案。鼓励采用条码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保持气瓶充装人员的相对稳定。充装单位负责人和气瓶充装人员应当经地(市)级或者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第二十九条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

第三十条气瓶充装前和充装后,应当由充装单位持证作业人员逐只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超装、错装、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的,要立即进行妥善处理。

充装时,充装人员应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充装。对未列入安全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的气体,应当制定企业充装标准,按标准规定的充装系数或充装压力进行充装。禁止对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再次进行充装。

第三十一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保证充装的气体质量和充装量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装气瓶或将报废气瓶翻新后使用。

第三十三条地(市)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辖区内的气瓶充装单位进行年度监督检查。年度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自有产权气瓶的数量、钢印标志和建档情况、自有产权气瓶的充装和定期检验情况、充装单位负责人和充装人员持证情况。气瓶充装单位应当按照要求每年报送上述材料。

地(市)级质监部门每年应当将年度监督检查的结果上报省级质监部门。对年度监督检查不合格应予吊销充装许可证的充装单位,报请省级质监部门吊销充装许可证书。

第五章气瓶定期检验

第三十四条气瓶的定期检验周期、报废期限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承担气瓶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经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核准,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规定,从事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

从事气瓶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应当经总局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取得气瓶检验人员证书后,方可从事气瓶检验工作。

第三十六条气瓶定期检验证书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前,检验机构应当向发证部门申请办理换证手续,有效期满前未提出申请的,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气瓶定期检验工作。

第三十七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有与所检气瓶种类、数量相适应的场地、余气回收与处理设施、检验设备、持证检验人员,并有一定的检验规模。

第三十八条气瓶定期检验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气瓶定期检验标准对气瓶进行定期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二)按气瓶颜色标志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去除气瓶表面的漆色后重新涂敷气瓶颜色标志,打气瓶定期检验钢印;

(三)对报废气瓶进行破坏性处理。

第三十九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定期检验。检验气瓶前,检验人员必须对气瓶的介质处理进行确认,达到有关安全要求后,方可检验。检验人员应当认真做好检验记录。

第四十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和检验安全,保证经检验合格的气瓶和经维修的气瓶阀门能够安全使用一个检验周期,不能安全使用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和阀门应予报废。

第四十一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不合格的报废气瓶予以破坏性处理。气瓶的破坏性处理必须采用压扁或将瓶体解体的方式进行。禁止将未作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交予他人。

第四十二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的要求,报告当年检验的各种气瓶的数量、各充装单位送检的气瓶数量、检验工作情况和影响气瓶安全的倾向性问题。

第六章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

第四十三条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气瓶的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气瓶安全工作,定期对气瓶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人员进行气瓶安全技术教育。

第四十四条充气气瓶的运输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

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气瓶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和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

第四十五条储存充气气瓶的单位应当有专用仓库存放气瓶。气瓶仓库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气瓶存放数量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第四十六条气瓶或瓶装气体的销售单位应当销售具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合格气瓶和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鼓励气瓶制造单位将气瓶直接销售给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充装单位。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购买具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合格气瓶,气体使用者应当购买已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第四十七条气瓶使用者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严格按照有关安全使用规定正确使用气瓶;

(二)不得对气瓶瓶体进行焊接和更改气瓶的钢印或者颜色标记;

(三)不得使用已报废的气瓶;

(四)不得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或直接由罐车对气瓶进行充装;

(五)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第七章罚则

第四十八条气瓶充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充装,直至吊销其充装许可证。

(一)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

(二)对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再次进行充装;

(三)充装前不认真检查气瓶钢印标志和颜色标志,未按规定进行瓶内余气检查或抽回气瓶内残液而充装气瓶,造成气瓶错装或超装的;

(四)对气瓶进行改装和对报废气瓶进行翻新的;

(五)未按规定粘贴气瓶警示标签和气瓶充装标签的;

(六)负责人或者充装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

第四十九条气瓶检验机构对定期检验不合格应予报废的气瓶,未进行破坏性处理而直接退回气瓶送检单位或者转卖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责令改正,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

第五十条气瓶或者瓶装气体销售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下罚款。

(一)销售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气瓶或者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二)收购、销售未经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或者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以及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

第五十一条气瓶监检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监督检验资格。

(一)监督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失控,未对气瓶实施逐只监检的;

(二)监检项目不全或者未监检而出具虚假监检报告的;

(三)经监检合格的气瓶出现严重安全质量问题,导致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被吊销的。

气瓶充装范文篇8

气瓶作为气体包装,是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特种设备,气瓶的介质是高压、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一旦发生气瓶事故,会产生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丧命、受伤,住房、车间轻则被破坏,重则被夷为平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气瓶的数量、种类越来越多,气瓶事故隐患也越来越多,电视和报纸上报道的气瓶事故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可怕。原因何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计划经济时代,气瓶是在政府和企业严格管理之下,气瓶从制造、使用、检验、报废等环节,均在严格的控制之中,那时的气瓶事故率很低。

现在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已是今非昔比了,但气瓶事故却居高不下,问题出在气瓶安全管理机制上。实行市场经济后,种类气体充装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气瓶也分散到千家万户,气瓶的产权不再是充装站,充装站无权对气瓶一一加以严格的管理了,大量存在严重缺陷的气瓶得不到检验、处理,气瓶事故隐患就这样越来越庞大,气瓶事故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经济决不是放纵的经济,是法制经济,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气瓶安全管理无序、混乱的局面,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气瓶充装单位为气瓶安全责任主体的气瓶管理新模式,全面实现气瓶充装单位拥有气瓶产权,气瓶用户租赁气瓶使用;由气瓶充装单位建立气瓶档案,对气瓶进行登记、编号、维护保养、送检等工作;强化气瓶充装站对气瓶的安全管理责任,从而达到杜绝充装不合格气瓶、超期气瓶、非自有气瓶的现象。

气瓶充装范文篇9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普查整顿工作的通知”,我们在完成了锅炉、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普查整顿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锅函[2003]287号“关于开展气瓶普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着手部署开展了气瓶普查整治工作。到目前止,已全面完成了宣传发动、学习教育、表单设计、电脑录入、整治验收工作。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基本摸清了全市的气瓶底数。全市目前经安全注册的气瓶充装站有3家,其中2家为液化石油气站,一家为甲胺充装站,还有一家液化石油气刚投入试充装尚未经安全注册,有液化石油气钢瓶54937只,焊接气瓶124只,动员覆盖率达到了100%,充装自有气瓶率100%,气瓶充装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气瓶普查整治验收率100%,普查登记率达到了99.93%。二是强化了安全意识,消除了事故隐患,通过宣传教育,打击违章,各充装站及经销点的安全意识明显加强,市场上已不再有超期未检瓶和超期服役瓶,在用气瓶定检率达到了100%。三是严格了规章制度,实行了规范化操作,各充装站都借这次东风,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重申规定、重明纪律,切切实实做到了“三检查”即充装前检查,充装过程检查和充装后检查,严格把关,确保安全。四是结合气瓶普查登记,做好固定充装工作,各充装站已基本按照固定充装的要求在进行运作。

二、主要做法

㈠领导重视,整体推进

早在开展锅容管特普查整顿的同时,于去年初,我们考虑到气瓶特别是液化石油气钢瓶分散在千家万户中,隐患多,监管难,势必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才能确保其安全使用。为此,我们把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作为一个重点来抓,经过充分论证,根据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市政府以江政办发[2002]1号文件,转发质监局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随后市质监局发出了《关于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实行集中管理的通告》,规定从2002年5月1日开始,对全市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主要是实行三个管理制度,即固定充装制度、钢瓶产权转移制度、钢瓶检验费由钢瓶产权拥有者承担制度。在产权转移中,实行折价收购和托管两种形式并存的方法,为促进这一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我们加强宣传,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上通告,刊登签记者问,连续9期刊播系列问题解答,印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通告1100多份进行发放和张贴,液化气公司还印制钢瓶集中管理服务指南2万多份发给用户,并先后在市区和峡口镇、长台镇等十多个乡镇举行寓教于乐的宣贯《瓶规》和钢瓶集中管理为内容的有奖竞猜活动,举办了一条街咨询活动,强化了宣传、营造了氛围,特别是今年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颁布施行以来,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发表电视讲话,在报纸刊登专文,并拨款5万元给质监局,以加大宣传力度和教育力度,使气瓶产权转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求质监、建规、消防、交通等部门加大对液化气市场监管力度,多次开展了对液化气充装站、经销户和酒店大排档等液化气集中点的检查,从严查处无证经营、违规充装、超期未检钢瓶及超期服役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钢瓶,从而维护了液化气经营市场,做到合理有序竞争,同时,杜绝了钢瓶事故隐患。

㈡抓住充装环节,带动经销环节

一方面,我们根据国家及上级的新规定、新精神,经常召集充装站负责人进行座谈学习,明确气瓶普查整治的目标,要求气瓶充装单位全面拥有气瓶产权,并且对自有产权气瓶的安全负责,充装站成为气瓶使用的责任主体。各充装站根据这一总体目标,结合固定充装要求,积极行动,广泛收集材料,设计表卡,组织人员进行登记建档,同时做好瓶体标识标志工作,特别是液化石油气钢瓶,面广量大,几万只钢瓶普查工作量很大,但充装单位在理解了普查整治的重要意义后都毫无怨言地主动想办法加以克服,象市区站钢瓶数量最多,在人手不足情况下,仍抽调相关人员进行加班加点,确保了工作进度,特别是广泛开展了气瓶产权转移工作,积极动员用户进行钢瓶折价收购,做到一步到位,并在门市部电脑设计专门软件,随时可查阅每个用户及钢瓶情况,只要接到用户电话,输入电话号码,就知道用户地址,非常便于及时送气,城区用户一般在5-7分钟就可送气到户,全面实现“三免”,即免费电话、免费送气、免费修理。目前该站已从原334只自有钢瓶通过折价收购达到了28393只,占自有瓶数79.4%,大大稳固了固定充装工作。再如峡口站原先未配电脑,为了完成普查任务,立即将电脑购进,在无人会操作的情况下,就聘请人员进行电脑数据录入工作。质监部门也及时进行检查指导,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目前基本完成了气瓶普查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对经销点实施了安全注册,《衢州市气体气瓶固定充装和经销单位安全注册实施办法》下发以后,我们及时召集各气体气瓶充装经销单位,会同市建设规划局、公安局、工商局、经贸局、交通局等部门共同召开了宣贯会,进行发动和部署,同时还举办了两期共161人参加的气体经销人员培训班,向他们宣传了国家法律法规、气体安全使用常识、气瓶检查检验等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经销人员的安全素质,也进一步夯实了气瓶普查整治和固定充装制度的群众基础,现在全市93个液化石油气经销点均已填报安全注册申请表,经销人员都已取得安全操作证,且均与相应的充装站签订有固定充装协议,营业执照、经营资质、企业代码、安全管理制度等一应俱全,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经营道路。

㈢加强监管,查打结合

通过宣传教育,大多数单位都能做到规范经营,定点充灌,但也有少部分的经销户受利益驱动,私自将钢瓶拉到外地储灌站去充灌,改变了瓶体标识及原自编号,且短斤少两,从而扰乱了市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气瓶的普查及固定充装。为此,我们采取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多种监管手段,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先后3次对全市城乡3家液化气充装站、93家经销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执法检查,不定期的对充装站进行监督抽查,促进固定充装和气瓶产权制度的落实,并由充装站承诺各自充装的钢瓶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受到的经济处罚,由充装站负责解决和承担。我们先后查获无证经营单位2家,查处超运输距离灌气的经营点3家,查处计量不足钢瓶15批次、263只,查处无充装标签钢瓶8只,立案及现场处罚违规经营单位11家,计罚款13733元,有力地支持了气瓶普查整治及固定充装制度的实施。

㈣抓检验机构建设,促气瓶检验治理

气瓶普查,目的在于摸清充装气瓶的安全状况,对在用气瓶进行检验治理,做好到期气瓶的定检工作,将超过使用寿命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予以查封或报废,消除事故隐患。为了保证检验治理质量,我们对原来的**液化气公司钢瓶检验站进行了改制改造,淘汰了陈旧设备,新添了成套的先进检测设备,并经省质监局批准,改制为**市方圆燃气具检测有限公司,使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检验机构,实现了充检分离,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检验机构的督促检查,实行钢瓶检验质量跟踪管理,增强了检验机构的安全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今年以来共检验钢瓶90233只,其中市内2个充装站检验14321只,确保了在用气瓶的定检率。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气瓶普查整治工作已暂告一段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一是此项工作单家在搞,孤军作战,在力量上、声势上不足,社会上的认可度还不够,特别是个别经销户联合起来搞对抗、反宣传,向市领导写信,到信访局及经济发展中心上访投诉,牵扯了大量的精力。二是经营单位布点过多,原先就有93个,今年招商引资一家充装站,又新批8个经销点,目前经销单位已超百家,市区16家,乡镇85家,造成“僧多粥少”的窘迫局面,导致经销单位要挟充装站,钢瓶产权不转移,几个站轮流灌,哪家差价大就到哪家灌,严重影响了钢瓶的普查工作。三是充装站担心,充装站花钱收购了钢瓶,但收购的瓶老是被别的站占用,永久性标识又很难搞,等检验期到了,瓶子又流回来了,又得承担检验费。四是**与**交界,个别乡镇时常有**气冲击**市场,老百姓到邻县去换气,登记的钢瓶又乱了套。

气瓶充装范文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气瓶的数量、种类越来越多,气瓶事故隐患也越来越多,电视和报纸上报道的气瓶事故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可怕。原因何在?

在计划经济时代,气瓶是在政府和企业严格管理之下,气瓶从制造、使用、检验、报废等环节,均在严格的控制之中,那时的气瓶事故率很低。

现在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已是今非昔比了,但气瓶事故却居高不下,问题出在气瓶安全管理机制上。实行市场经济后,种类气体充装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气瓶也分散到千家万户,气瓶的产权不再是充装站,充装站无权对气瓶一一加以严格的管理了,大量存在严重缺陷的气瓶得不到检验、处理,气瓶事故隐患就这样越来越庞大,气瓶事故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经济决不是放纵的经济,是法制经济,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气瓶安全管理无序、混乱的局面,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气瓶充装单位为气瓶安全责任主体的气瓶管理新模式,全面实现气瓶充装单位拥有气瓶产权,气瓶用户租赁气瓶使用;由气瓶充装单位建立气瓶档案,对气瓶进行登记、编号、维护保养、送检等工作;强化气瓶充装站对气瓶的安全管理责任,从而达到杜绝充装不合格气瓶、超期气瓶、非自有气瓶的现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