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6:06:24

秦腔范文篇1

匆匆匆匆读过,闭目掩卷,书中的人物分明鲜活,故事的片段仿佛发生在身边。长篇小说《秦腔》由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沉寂3年、历经4次增删而成,以贾平凹生长于斯的故乡棣花街为原型,通过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近20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小说采取疯子引生的视角来叙述,但真正把所有情节穿起来的是一个个秦腔唱段。

《秦腔》并非写戏台上唱的秦腔,而是以凝重的笔触,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新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解读中国农村20年历史。,书这本书通过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揭示了秦腔与秦人在日常生活中血肉联系,秦腔根植于当地浓厚的传统文化,与秦人精神意识密切相连,而秦人离不开秦腔,及生存精状态和秦腔昔息相关,作者生动地展示了八百里秦川人潜藏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完整的自然的人文景观。

在作者笔下,秦腔不仅是传统民俗,而是一种民族气质的载体和象征,因此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充满生命气息。首先,作者不仅生动呈现秦腔的底蕴特点,而且突出人的意义,把秦腔与人的生存状态紧密联系,有这样的人,才有如此的秦腔,有这样的秦腔,才有如此的人,生动挖掘传统风俗和民族气质的联系。作者对传统风俗描绘时,与人民的情感世界相连,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秦腔舞台成了人性的舞台,情感的世界,秦腔是人生的艺术升华。作者表达出对这种传统风俗与民族气质熔铸一体的人文景观的独特理解,其中有着苦难的超越意识,苦难生活造就了秦腔,所以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表现作者仁道主义的精神。

秦腔范文篇2

凌晨五点,终于看完了《秦腔》全书。在专门安排的几个月用来学英语的时间内,看这种长篇的小说,实在是不应该,有不务正业之嫌。不过带着对新一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期待,上周末还是花全价买了本正版的《秦腔》,也显示对作者的尊敬。可是,看完之后,感到有些失望,和往届的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比较起来,实在不敢恭维。

基本上看完了前几届的矛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总体感觉,大部分作品,在看完以后都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优美的文字,动人的爱情,曲折的故事情节,史诗般的文化元素,让人思考,让人感叹,人世沧桑催人奋进,命运多舛让人执着。看完之后都久久不能忘怀。

也许是期望值太高,也许是对秦腔这种艺术的无知,在看完《秦腔》之后全然没有那种兴奋和激动。简陋的语言文字,感觉不到文学的优美,简单的故事情节,看不出什么深刻的内涵,融合于文中的秦腔文化元素,也感觉不出什么美感。贯穿全文的一个疯子的叙述,说爱好像是病,说病又感觉是情,说神不是神,说迷不是迷,虚无缥缈,模糊不清,理不出头绪。音乐和色彩融合于电影的故事之中,能给人你震撼,可是用简单的秦腔乐谱融合与小说之中,确实难于读懂。《秦腔》中有意对农村习俗进行一些详细的描述,但也许是我本身在农村长大的原因,总感觉文中的那些描述,过程细节不详,背景原因不明,只是一种简单的罗列。一部文学作品,无论长短,无论读者水平高低,看完之后大都能够明白小说中的主线,可看完《秦腔》之后,合上书,我就在思考,它的主线是什么呢?疯子引生对女主人公白雪的爱吗?好像不是,那最多是一种变态,一开始就知道没结果的神经病,说男人不是男人,说色鬼他还满是纯洁。是以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为主线吗?好像也不能成立,主要故事情节是一年之中的,前后不过几年的变化,以这么短的时间,描写农村的变化,未免太肤浅。整部小说的立意也无法理清,没有催人奋进的意图,没有叙述人世沧桑的深度,没有记录农村发展变化的长度,那一小段一小段的秦腔乐谱也不可能记录下秦腔艺术的精髓吧,即便是想作为一种色狼的发泄,那里面也只是一个一个粗糙的没有描写,低级的让人发呕,阴暗的没有一点快感的男女事实的罗列啊,无法尽兴,没有精彩可言。真不知就这样一部作品是怎么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也可能是我欣赏水平有限,不能理解大师级作家的内涵。你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可人家给你谈的是如何杀猪,那就是屠夫的专业了。

一般武林高手,最高的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一招致命。看完《秦腔》以后,真不敢想象作者是写作的高手,就这么一部作品,在后记中还详细记载,关门了一年,改了四遍才出炉。仔细想来,贾平凹以一部催人沉沦的《废都》成名于中国文坛,只是由于成名后不断有些散文和短篇出现,还能让人看到他的文字功底,对他多少还有些期待。但今天看完了这部其获得中国文坛最高荣誉的《秦腔》之后,脑子里唯一可以想象的是,其以中国著名作家自居,在觥筹交错的情景下,混迹于功利名义的场合之中,花天酒地,干些男娼女盗的苟且之事而已。江郎才尽,其实了了。

真想去找他退钱,三十六元,挺贵的,你要不信,也买本去看看,不过一定记着,只买盗版的就行,看完就可以厕所里见了。哈哈,权当笑谈!

秦腔范文篇3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是秦腔艺术的盛会,是首届秦腔艺术节的继续和发展,是全国瞩目的高规格、高水平、大规模的部级区域性盛会。它以党的十六大为契机,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导,以“创新、繁荣、协作、发展”为宗旨,以“精品荟萃,奖掖新人”为主题,集中展现了近几年来西北五省(区)戏剧事业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取得的优秀成果,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特别是西北人民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这次秦腔艺术节共演出剧目31台,其中参赛剧目25台,祝贺演出3台,晚会3台。在25台参赛剧目中,有13台大戏,12台折子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新疆建设兵团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精彩表演、优美唱腔,充分展示出了秦腔和西北地方剧种的无穷魅力和戏曲艺术广阔的发展前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呈现出精品荟萃、新人辈出的良好态势。

纵观此次秦腔艺术节,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突出地域特色

第二届秦腔艺术节期间,演出的大型剧目13台,除2台新编历史戏《敦煌魂》(甘肃省陇剧院)、《茸宝记》(兰州市秦剧团),一台改编剧目《王宝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一台移植剧目《金龙与蜉游》(新疆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一台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洪洲》(兰州市秦剧团)外,其余均为现代戏。这些现代戏的剧作家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生活,沉入生命,认真思索,密切关注和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塑造出一批当代生活的典型人物。《思源》、《黄花情》、《大棚情缘》、《郭秀明》、《湟水情》、《天山民警赵新民》、《无声的祁连》、《塞上南国人》等剧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出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大西北人民的情感、气质,体现出西北地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表达出西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对时代的理解,对观众审美需求的理解。《思源》(甘肃省秦剧团),真实感人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它紧紧抓住人物命运和情感,揭示人物之间感情矛盾的冲撞,塑造了田玉洁这样一个当代生活中的代表人物,使她成为一个从追求幸福到“富而思源”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人物。《大棚情缘》(宁夏青铜峡市文工团)是一幅明快的宁夏回族田园风俗画,极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一切情感的发展和纠葛都从戏剧化情节中表现出来。风格庄重而不失机趣,伤情处,催人泪下;戏谑处,令人开怀,极具艺术魅力。《郭秀明》(西安易俗社)以陕西农村为背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了一个一心为群众、一心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的优秀共产党人形象。情节真实生动,催人泪下。《湟水情》(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以家乡情、西部情为主线,贯穿以母子情、夫妻情、父母情、公德情,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它鲜明的青海地域特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角冲击和情感震撼。《天山民警赵新民》(乌鲁木齐秦剧团)则刻画了天山脚下优秀民警赵新民的不凡形象。

值得提出的是,《郭秀明》和《天山民警赵新民》,两台剧目都是以真人实事为原型创作的,但剧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事件的提炼、对情节的处理,都是按戏剧本体要求处理,真实而感人、生动而可信、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统一。

在传统戏改编和新编历史剧方面,剧作家们也都立足深刻挖掘本土文化积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改编剧目《王宝钏》,本是典出长安、始于秦声的经典剧目,剧作家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审视传统,推陈出新,重构精典,精彩地演绎了王宝钏的传奇故事。而《敦煌魂》(甘肃省陇剧院)、《茸宝记》(兰州市秦剧团)都不约而同地把创作的目光聚焦在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敦煌魂》把保护人类文明和文化精华的壮丽行动融会在人物的感情交流和冲撞之中,融化在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融化在人物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中,给人以震撼和冲击。《茸宝记》第一次把敦煌壁画故事本体呈现在秦腔舞台上,第一次把创作的目光深入到敦煌文化本身之中,延续了壁画故事的原始生动性,将世界艺术珍品敦煌壁画与地方特色的秦腔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继承戏曲传统,致力开拓创新

秦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很有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秦腔又是一个覆盖地域广阔、观众人数众多、至今在民间和舞台上演出活跃的剧种,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秦腔艺术体现了古老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体现了发展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合。这次秦腔艺术节的最大收获是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表演、音乐与舞美,还是程式的运用,都具有在戏剧本体规律中“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特点。

折子戏和小戏,是历代众多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起来的戏曲艺术珍品,是最能体现戏曲艺术(包括秦腔和各地方剧种在内)优秀传统和艺术精华的形式之一。这次艺术节上,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几乎每一台折子戏,都显示出演员们不俗的艺术功力,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唱、念、做、打,把戏曲传统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细心的观众,则发现在熟悉的剧情和唱段中,演员们又增添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增添了对人物情感发展脉络和情感变化层次的把握,使传统的折子戏在基本功扎实、表演规范中又平添了几分现代的感情信息。

在秦腔艺术节上,对经典作品的现代诠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王宝钏》。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五位著名演员联袂主演的新编秦腔古装戏《王宝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近乎完满的舞台呈现,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画,唱腔、音乐的优美和创新,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站在当今时代观众的角度上,赋予这个戏以新时代的美感,力求表现出一个新的王宝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个戏的改编为经典作品的改编演出提供了经验。

在新创剧目中,《茸宝记》在继承传统运用程式上是比较成功的,如传统的翎子功对人物刻画中,在体现舞台整体美、体现人物性格和感情中,运用得很精练、优美,没有多余的一笔,没有刻意的炫耀。《金龙与蜉游》在运用程式和传统技巧上也很见功力,把人物性格刻画与程式、技巧的体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原作在二度创作中更加秦腔化。

戏曲程式是现实生活的戏曲化表现,是从生活中提炼和舞台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化的创造。这次参演的许多剧目中,有许多表演,堪称精彩,可以列入程式范畴,是创作剧目在表演上的创新成果。《思源》中的“婆姨舞”,在纳鞋底的动作中,显示出世故人情,显示出人物的情感取向和人心向背。《敦煌魂》中的“水袖舞”,既表现了黄沙滚浪,又充满情绪,是很戏曲化的表现形式。《大棚情缘》中的“抬担舞”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舞蹈中突出人物的内心感受,极具戏剧化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梅花朵朵争艳,蓓蕾竞相吐蕊

在参加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演员队伍中,有曾获中国戏剧家协会演员最高奖项“梅花奖”的演员和获得西北五省区各省不同奖项的演员,他们精湛的技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唱腔,字正腔圆的念白,精妙无比的做功,共同构成了金城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宝钏》由于有李梅、李娟两朵梅花的强强联合,老戏新唱,不仅使现代观众品味到了古老秦腔“吼一声乱弹寸断肠”的韵味,而且给人以秀媚婉转、缠绵悱恻的感觉,加上她们炉火纯青的表演,使该剧更具神韵。《思源》中“梅花奖”得主窦凤琴、谭建勋同台演出,一黑一白,风趣幽默。窦凤琴的表演庄重而温情,明丽而坚定;谭建勋的表演夸张而自然,忘形而富有生命,他们俩共同把“富而思源”的主题演绎得强烈生动、风情万种。《敦煌魂》的主演雷通霞,是陇原大地绽放的又一朵梅花,她以自己富有穿透力的明亮嗓音和精彩表演,把战争难以消亡文化的主题表现得悲悲切切,壮壮烈烈。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云集了西北五省一批优秀演员,王瑛、熊小玲、张涛、刘青、李小军、白凤英、任炳汉、穆小鹏、王建军、边霄、鲁小忠、张晓琴、王景旗、佟红梅,他们以各自的俏丽和风情,绽放于秦腔艺术舞台,使秦腔艺术的百花园更加春光无限。

四、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动力支持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又一收获是“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理论研讨会”和三次剧目评议会的隆重召开。它们使研究与探讨、批评与争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来自北京和中国剧协的专家学者、西北五省(区)、新疆建设兵团的戏曲理论工作者、各参演团领导、主创人员等百余人参加了“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与地方戏、与戏剧有关的文艺美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同时涉及文化产业及网络传媒、形态学等新兴学科,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态势。

“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被认为是支撑西部戏剧事业发展的一个支点和有极高魅力的文化品牌,它的召开将有利于西部文化与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这次论坛收到的论文,从数量、涉及学科之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充分显示了西北地区在戏剧理论研究方面的潜力和广阔前景,为今后戏剧的创作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

秦腔范文篇4

秦腔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原始娱乐性功能弱化,受众群体范围小。为了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应探究秦腔的审美价值,并以现在的文化追求方式进行创新性开发,对秦腔传统角色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我国注重对文化产业的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创意元素的融合,文化创意为传统文化提供了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使传统文化不再曲高和寡。文化创意的多元化,激活了传统文化资源的活态基因,提高了文化创意的民族辨识力和产业竞争力。本文针对秦腔艺术的文化及创意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的结合,为秦腔传统角色的文化创意设计提供发展思路,以促进秦腔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研究背景

(一)秦腔艺术的文化价值

秦腔拥有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具有地域特色的剧种,主要流行于西北地区。秦腔始于秦朝,经过演变,成为国剧开山鼻祖,文化气息浓重,韵味饱满悠长,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但秦腔的发展离不开大众的关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秦腔艺术面临着发展和传承危机,要想吸引青年观众,就要不断创新秦腔艺术研发,扩大秦腔的受众群体,让更多的人感受秦腔艺术的文化价值。

(二)秦腔文化创意设计的研究

陕西省对秦腔艺术做了初步研究,西安市档案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等单位正在启动秦腔文化创意设计相关课题。目前,秦腔文化创意设计及产品市场缺位,秦腔类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对剧种内涵与特征的深入探究,未能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产品生产与传播。

三、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结合的现状

(一)文化创意的基本概念文化创意包括文化和创意两方面,二者关系互融互通。文化包括知识、信念、价值观念等,还可以实物体现。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载体,融合多元视角进行创新的文化现象,是对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再创造。

(二)文化创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反映一个民族的地域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创意除了具备文化属性,还包括创意市场的民族辨识力。文化创意是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并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新设计。

(三)戏曲文化创意开发现状

秦腔具有广泛的文化市场和创意设计空间。针对秦腔类文化创意设计进行深入调研,文化创意开发应用前景广阔。首先,在戏曲动画文化创意开发方面,我国目前以昆曲为代表的《粉墨宝贝》戏曲绢娃,充分融合了动漫文化,对秦腔文化创意具有借鉴意义。不同戏曲种类,应遵循表演角色的服饰、装扮,符合审美特征,但目前都是参考表现,缺乏剧种的独特性。因此,戏曲文化创意设计应融合技术,把握秦腔文化内涵,突出设计感和文化内涵。

(四)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创意开发

优秀传统文化创意表达主要是彰显文创产品的张力,吸引用户关注,表达文创产品内涵,实现文化传播目的。文创产品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应蕴涵观念的表达,而不是表象的、符号化的对齐,应将重点落在“意”的表达上。艺术创新离不开当前社会的流行元素,应符合大众审美取向与时尚内涵,传统文化重构应消解高雅文化,缓解生活压力,给人以轻松、娱乐的文化氛围,让古籍中的经典篇章“活起来”,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突破口。(如图1所示)图1历史人物创

四、秦腔传统角色文化的基本认识

(一)秦腔传统角色的分类及特点

行当是戏曲中形象的规范化与艺术化体现,具有一定的表演程式。戏曲表演应在人物塑造上从年龄、性别、身份上进行把握,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类。随着表演艺术的积累和实践,细化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十三门角色,其中生分为须生、武生、小生、娃娃生;旦分为彩旦、正旦、花旦、小旦、武旦、老旦;净分为大净、毛净;丑分为小丑、武丑、文丑、老丑,讲究神韵与做派,优美中尽显肃穆之势,矫健中尽显伟岸之韵。

(二)秦腔传统戏曲服饰的分类及特征

为了表达戏曲的内涵,服装对人物塑造作用较大,可以烘托角色性格特点,表达角色人物年龄、民族、身份等。秦腔服饰不断发展和传承,服饰体系完整,华丽不失古朴,见证了华夏民族服饰文明,具有历史时代特点,又不失生活特色,是极高的美学追求。秦腔戏曲服装分为蟒、靠、帔、褶四大类。正色分为黄、红、绿、白、黑五种,副色分为紫、蓝、粉红、湖色、古铜五种,穿插刺绣等各种中华传统纹样。秦腔冠帽有冠、盔、帽、巾四类,鞋分为靴、鞋、履三类。服装有铠、八卦衣、斗篷、宫装、马褂、裙、坎肩等。不同服饰装扮,表现的人物形象不同,因此,抓住服饰审美特点才能领会戏曲意蕴。

(三)秦腔的舞台表演对角色的塑造

秦腔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四功,为了表达舞台角色形象,通过手、口、眼、身、步五法表达人物角色和剧情体现,四功五法作为表演与特技的融合,提高人物角色的艺术效果。秦腔舞台表演是从生活中提炼,顶灯、吹火、甩发等表演绝技增强了舞台表演效果。秦腔装扮中胡须表演分为摆须、噙须、摇须等近二十种。不同胡须表演角色表达不同,其中噙须表示暗下决心,摆须表示急切的神态,等等。表演程式包括角色举手投足间的情感表达,所有的表演动作都有一定的章法,符合戏曲规范,能塑造丰满的舞台人物形象。

(四)秦腔传统角色服饰与地域民间艺术

秦腔创意设计不能与地域审美割裂,要符合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西北地区浓郁的文化风俗,赋予了秦腔无拘无束的风格。秦腔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与民间艺术不断交融借鉴,汲取了民间艺术精神内核,反映了秦地百姓淳朴自然的生活。秦腔传统角色包括陕西民间剪纸艺术、关中皮影艺术、陕西农民绘画艺术、陕西刺绣艺术,不同的民间艺术运用到秦腔传统角色服饰中的内涵不同,例如《白蛇传》充分运用了剪纸艺术。皮影色彩包括红、绿、黄、黑、白等颜色,不同颜色表达的角色身份不同。《回荆州》是明朝凤翔民间艺人创作的,对秦腔戏曲服装影响较大。刺绣文化运用在秦腔戏曲服饰中,例如,皇室贵族运用龙团凤纹样,文官运用仙鹤纹样,武将运用狮子、麒麟纹样等,普通人家小姐运用喜鹊。刺绣图案及方式不同表达人物的性格与身份也有所区别。

(五)秦腔艺术的写意与装饰特征

秦腔舞台艺术特征注重对人、事、物的提炼,秦腔服饰、脸谱有各种丰富的色彩和线条,通过对服装颜色、纹样、装饰的表现,塑造不同角色性格。秦腔的装饰性除了包括服饰装扮,还包括场景布置、道具的使用等,彰显了地域特点与民族特点,使用传统图案和工艺技法,提高秦腔的舞台艺术魅力。

五、秦腔传统角色的文化创意设计策略

(一)秦腔文化创意设计的意义

秦腔受众群体越来越趋于老年化,剧院里缺乏秦腔文化创意类产品,不能将秦腔传统角色素材及时转换为有吸引力的产品。因而要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提高秦腔艺术的影响力,让更多青年群体了解秦腔文化,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提高秦腔艺术的活力与价值。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种短视频满足了人们娱乐生活,弱化了秦腔的娱乐功能,但艺术价值尚存。要迎合社会大众的需求,对秦腔艺术进行创意转化与价值重构,拓展秦腔文化的传播范围,为融入大众提供新路径,激活秦腔的艺术魅力。其次,与现有的文化创意相融合。借助文化IP孵化概念,对秦腔文化内容进行转化,扩大秦腔文创产品的影响力,借鉴现有戏曲类文化创意开发模式。最后,以秦腔艺术为传播媒介,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秦腔艺术搭建宣传新渠道。

(二)秦腔传统角色的文化创意设计思路

首先,应塑造秦腔舞台的艺术角色。秦腔发展艺术体系健全,为文化创意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秦腔舞台表演,对秦腔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感悟,为角色塑造提供了指导。从角色姿态上塑造表演程式,包括“子午相”姿势设计,精气神的提炼等,总结出戏曲美学特点。秦腔的角色个性要通过戏服色彩来塑造,从传统五蟒五靠扩展到十蟒十靠,色彩、纹样更加丰富,给大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塑造秦腔角色的气质,让角色充满对生命的敬畏、渴望与激情,突出关中人的独特气质。其次,文化创意创作要点应从视觉元素、多元化角色形象、角色形态的动态效果三方面进行把控。打破传统思维窠臼,从二维角色向三维角色改变,衍生更多的秦腔文创产品。

(三)秦腔传统角色的文化创意设计流程

秦腔艺术文化创意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应全面分析当前戏曲类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动向、潜在的开发倾向和同质化现状。应对秦腔传统角色文化创意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创新设计出有秦腔韵味的角色形象。第一,应做好市场调研。对秦腔传统角色文化创意有基本的认识,结合商业案例及市场潜在需求调研分析,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思路。第二,整合资料。应对秦腔传统文化创意的内涵、现状、发展路径、开发思路和目的进行分析,从舞台表演、角色造型、艺术装饰等方面进行资料整合。第三,文化信息转化。应对秦腔角色文化视觉符号及文化创意设计开发要点进行分析,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传播方式。第四,角色概念设计。借助文化信息转换,发挥秦腔文化的多元化艺术特征,将文化特色融入文化创意,提高秦腔艺术的影响力。第五,创建三维数字模型,提高秦腔角色的艺术美感。第六,孵化角色IP,创建文化内容输出平台,培育角色性格,不断创新发展秦腔文化内容。

(四)秦腔传统角色文化创意设计的关键

首先,应把握秦腔传统角色文化及设计符号转换,包括服饰、色彩、头面等文化信息,应从秦腔文化出发,提取和转换秦腔视觉元素。其次,设计方案应融合数字化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建模,将秦腔角色创新设计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寻求恰当的载体,促进秦腔文化内涵,创新传承与发展。(如图2所示)

六、结语

本文从秦腔传统角色与文化创意设计出发,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创意设计的转化,扩大秦腔的受众面,帮助人们深刻认知秦腔传统角色的艺术造型与文化认知。在实践中汲取素材,融合现代流行趋势及思维模式,对秦腔传统角色进行创意设计,挖掘秦腔传统角色的审美内涵,促进后续秦腔文化的推广与宣传。

参考文献:

[1]张健,严思琪,卫倩茹.秦腔戏曲文化的地域特征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05):87-92.

[2]冶刚.“一带一路”视域下非遗类作品传承及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秦腔为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0,34(03):66-71.

[3]张健,卫倩茹,芮旸,李同昇.文化消费者对秦腔展演空间的感知与地方认同——以“易俗社”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例[J].人文地理,2018,33(01):31-42.

[4]兰宇.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8,32(01):30-38.

秦腔范文篇5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是秦腔艺术的盛会,是首届秦腔艺术节的继续和发展,是全国瞩目的高规格、高水平、大规模的部级区域性盛会。它以党的十六大为契机,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导,以“创新、繁荣、协作、发展”为宗旨,以“精品荟萃,奖掖新人”为主题,集中展现了近几年来西北五省(区)戏剧事业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取得的优秀成果,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特别是西北人民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这次秦腔艺术节共演出剧目31台,其中参赛剧目25台,祝贺演出3台,晚会3台。在25台参赛剧目中,有13台大戏,12台折子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新疆建设兵团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精彩表演、优美唱腔,充分展示出了秦腔和西北地方剧种的无穷魅力和戏曲艺术广阔的发展前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呈现出精品荟萃、新人辈出的良好态势。

纵观此次秦腔艺术节,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突出地域特色

第二届秦腔艺术节期间,演出的大型剧目13台,除2台新编历史戏《敦煌魂》(甘肃省陇剧院)、《茸宝记》(兰州市秦剧团),一台改编剧目《王宝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一台移植剧目《金龙与蜉游》(新疆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一台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洪洲》(兰州市秦剧团)外,其余均为现代戏。这些现代戏的剧作家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生活,沉入生命,认真思索,密切关注和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塑造出一批当代生活的典型人物。《思源》、《黄花情》、《大棚情缘》、《郭秀明》、《湟水情》、《天山民警赵新民》、《无声的祁连》、《塞上南国人》等剧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出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大西北人民的情感、气质,体现出西北地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表达出西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对时代的理解,对观众审美需求的理解。《思源》(甘肃省秦剧团),真实感人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它紧紧抓住人物命运和情感,揭示人物之间感情矛盾的冲撞,塑造了田玉洁这样一个当代生活中的代表人物,使她成为一个从追求幸福到“富而思源”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人物。《大棚情缘》(宁夏青铜峡市文工团)是一幅明快的宁夏回族田园风俗画,极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一切情感的发展和纠葛都从戏剧化情节中表现出来。风格庄重而不失机趣,伤情处,催人泪下;戏谑处,令人开怀,极具艺术魅力。《郭秀明》(西安易俗社)以陕西农村为背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了一个一心为群众、一心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的优秀共产党人形象。情节真实生动,催人泪下。《湟水情》(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以家乡情、西部情为主线,贯穿以母子情、夫妻情、父母情、公德情,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它鲜明的青海地域特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角冲击和情感震撼。《天山民警赵新民》(乌鲁木齐秦剧团)则刻画了天山脚下优秀民警赵新民的不凡形象。

值得提出的是,《郭秀明》和《天山民警赵新民》,两台剧目都是以真人实事为原型创作的,但剧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事件的提炼、对情节的处理,都是按戏剧本体要求处理,真实而感人、生动而可信、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统一。

在传统戏改编和新编历史剧方面,剧作家们也都立足深刻挖掘本土文化积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改编剧目《王宝钏》,本是典出长安、始于秦声的经典剧目,剧作家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审视传统,推陈出新,重构精典,精彩地演绎了王宝钏的传奇故事。而《敦煌魂》(甘肃省陇剧院)、《茸宝记》(兰州市秦剧团)都不约而同地把创作的目光聚焦在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敦煌魂》把保护人类文明和文化精华的壮丽行动融会在人物的感情交流和冲撞之中,融化在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融化在人物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中,给人以震撼和冲击。《茸宝记》第一次把敦煌壁画故事本体呈现在秦腔舞台上,第一次把创作的目光深入到敦煌文化本身之中,延续了壁画故事的原始生动性,将世界艺术珍品敦煌壁画与地方特色的秦腔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继承戏曲传统,致力开拓创新

秦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很有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秦腔又是一个覆盖地域广阔、观众人数众多、至今在民间和舞台上演出活跃的剧种,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秦腔艺术体现了古老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体现了发展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合。这次秦腔艺术节的最大收获是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表演、音乐与舞美,还是程式的运用,都具有在戏剧本体规律中“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特点。

折子戏和小戏,是历代众多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起来的戏曲艺术珍品,是最能体现戏曲艺术(包括秦腔和各地方剧种在内)优秀传统和艺术精华的形式之一。这次艺术节上,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几乎每一台折子戏,都显示出演员们不俗的艺术功力,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唱、念、做、打,把戏曲传统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细心的观众,则发现在熟悉的剧情和唱段中,演员们又增添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增添了对人物情感发展脉络和情感变化层次的把握,使传统的折子戏在基本功扎实、表演规范中又平添了几分现代的感情信息。

在秦腔艺术节上,对经典作品的现代诠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王宝钏》。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五位著名演员联袂主演的新编秦腔古装戏《王宝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近乎完满的舞台呈现,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画,唱腔、音乐的优美和创新,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站在当今时代观众的角度上,赋予这个戏以新时代的美感,力求表现出一个新的王宝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个戏的改编为经典作品的改编演出提供了经验。

在新创剧目中,《茸宝记》在继承传统运用程式上是比较成功的,如传统的翎子功对人物刻画中,在体现舞台整体美、体现人物性格和感情中,运用得很精练、优美,没有多余的一笔,没有刻意的炫耀。《金龙与蜉游》在运用程式和传统技巧上也很见功力,把人物性格刻画与程式、技巧的体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原作在二度创作中更加秦腔化。

戏曲程式是现实生活的戏曲化表现,是从生活中提炼和舞台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化的创造。这次参演的许多剧目中,有许多表演,堪称精彩,可以列入程式范畴,是创作剧目在表演上的创新成果。《思源》中的“婆姨舞”,在纳鞋底的动作中,显示出世故人情,显示出人物的情感取向和人心向背。《敦煌魂》中的“水袖舞”,既表现了黄沙滚浪,又充满情绪,是很戏曲化的表现形式。《大棚情缘》中的“抬担舞”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舞蹈中突出人物的内心感受,极具戏剧化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梅花朵朵争艳,蓓蕾竞相吐蕊

在参加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演员队伍中,有曾获中国戏剧家协会演员最高奖项“梅花奖”的演员和获得西北五省区各省不同奖项的演员,他们精湛的技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唱腔,字正腔圆的念白,精妙无比的做功,共同构成了金城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宝钏》由于有李梅、李娟两朵梅花的强强联合,老戏新唱,不仅使现代观众品味到了古老秦腔“吼一声乱弹寸断肠”的韵味,而且给人以秀媚婉转、缠绵悱恻的感觉,加上她们炉火纯青的表演,使该剧更具神韵。《思源》中“梅花奖”得主窦凤琴、谭建勋同台演出,一黑一白,风趣幽默。窦凤琴的表演庄重而温情,明丽而坚定;谭建勋的表演夸张而自然,忘形而富有生命,他们俩共同把“富而思源”的主题演绎得强烈生动、风情万种。《敦煌魂》的主演雷通霞,是陇原大地绽放的又一朵梅花,她以自己富有穿透力的明亮嗓音和精彩表演,把战争难以消亡文化的主题表现得悲悲切切,壮壮烈烈。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云集了西北五省一批优秀演员,王瑛、熊小玲、张涛、刘青、李小军、白凤英、任炳汉、穆小鹏、王建军、边霄、鲁小忠、张晓琴、王景旗、佟红梅,他们以各自的俏丽和风情,绽放于秦腔艺术舞台,使秦腔艺术的百花园更加春光无限。

四、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动力支持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又一收获是“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理论研讨会”和三次剧目评议会的隆重召开。它们使研究与探讨、批评与争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来自北京和中国剧协的专家学者、西北五省(区)、新疆建设兵团的戏曲理论工作者、各参演团领导、主创人员等百余人参加了“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与地方戏、与戏剧有关的文艺美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同时涉及文化产业及网络传媒、形态学等新兴学科,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态势。

“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被认为是支撑西部戏剧事业发展的一个支点和有极高魅力的文化品牌,它的召开将有利于西部文化与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这次论坛收到的论文,从数量、涉及学科之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充分显示了西北地区在戏剧理论研究方面的潜力和广阔前景,为今后戏剧的创作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

秦腔范文篇6

(一)遵守表演规范。每个行当都有自己严格的行当规范,只有按照行当的要求进行表演,才能够表演出符合艺术形式的角色。秦腔表演也是这样,秦腔表演具有很严格的表演规范,秦腔小生在进行舞台表演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舞台的表演规范,通过程式体现人物的个性。小生是秦腔中很有代表性的角色,在刻画和表演中都有固定的规范,对特定的环境场所、时间内容、历史情境、人物群像等方面都有严谨的规定。小生的表演非常讲究,例如在舞台招式、舞台步伐等方面的表演节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小生要想很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就必须加强对人物的历史了解,增强人物的情感体会,掌握人物的程式表演。

(二)塑造人物性格。每个人的表演风格和表现的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小生表演的人物形象也存在很多的差异,因为人物的意识和思想不同,所以小生在表演中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问题。小生必须紧紧地抓住人物的性格,通过了解人物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到人物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在不同的环境和事件中,同一个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小生在进行表演的时候要寻找人物的差异性和共性,注重人物的刻画。小生在定位人物的背景和角色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表演过程中,加强对人物的刻画,尽量在情感和性格方面给人真实的感受。小生要还原人物的喜怒哀乐,若是小生表演的是充满活力、性格阳光的青年群体,就要充分体现年轻化的特点;若是表现沉稳的性格,小生要避免出现过多的焦灼状态。在声音的运用中,青年阳光活力应该是使用有朝气、刚劲、清脆的声音,不能柔媚。在行为举止方面武生要体现性格的果敢,文生则要体现温文尔雅的特点。小生要根据表现的艺术形式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增强人物的感染能力。

(三)感悟人物情感。秦腔小生表演的感情是舞台风格的第一要素,感情主要包括爱情、亲情等。因为人对环境和思想意识的接纳程度和适应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小生只有将这些感情都表达出来,才能够让人物表现得更加真实。人物主要通过事件表达感情,具有感情的生物才是有魅力的,将感情表现出来才能够打动观众。在秦腔表演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情有很大的关系,表演者要通过事件来展示人物的个性,对人物的情感进行分析。小生在表演的时候,要认真揣摩人物在感情和性格上的内心变化,通过这些细致的刻画,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戏剧表演不仅是演绎他人的生活,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感悟,所以小生要将角色视为一个有生命的人,要能够将人物的表现经历和情感的变化进行融合,从而让观众能够通过事件感受到人物的感情。小生要对每个动作和情节进行细致认真的刻画,一点一滴地展示人物的感情。(四)情景交融表演。小生在表现人物形象的时候,要通过行为、动作、语气、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因此小生要认真审视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要对剧情有深刻的认识,对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进行深刻的分析。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表演功底和人物个性进行结合,能够真实、生动、灵活地展示人物的个性。演员要将形和情进行良好的结合,做到情景交融,提高人物的可塑性,能够顺利地完成舞台的表演。

二、在作品中探究小生表演

(一)《宝玉哭灵》。宝玉出生在大家族,因为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他的性格肆无忌惮。因此小生表演的时候就要展示宝玉这种肆无忌惮的性格。宝玉知道自己被欺骗之后,他一下子感受到了生活的痛苦,感觉到了生活的绝望,就开始痛不欲生。小生在表演的时候,就要演绎出这种感情的变化,让观众能够一下子感受到宝玉的痛苦,增强表演的感染力。在哭灵的过程中,这种痛苦难以排解,从而体现了他们二人之间真挚的感情。

秦腔范文篇7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是秦腔艺术的盛会,是首届秦腔艺术节的继续和发展,是全国瞩目的高规格、高水平、大规模的部级区域性盛会。它以党的十六大为契机,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导,以“创新、繁荣、协作、发展”为宗旨,以“精品荟萃,奖掖新人”为主题,集中展现了近几年来西北五省(区)戏剧事业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取得的优秀成果,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特别是西北人民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这次秦腔艺术节共演出剧目31台,其中参赛剧目25台,祝贺演出3台,晚会3台。在25台参赛剧目中,有13台大戏,12台折子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新疆建设兵团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精彩表演、优美唱腔,充分展示出了秦腔和西北地方剧种的无穷魅力和戏曲艺术广阔的发展前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呈现出精品荟萃、新人辈出的良好态势。

纵观此次秦腔艺术节,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突出地域特色

第二届秦腔艺术节期间,演出的大型剧目13台,除2台新编历史戏《敦煌魂》(甘肃省陇剧院)、《茸宝记》(兰州市秦剧团),一台改编剧目《王宝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一台移植剧目《金龙与蜉游》(新疆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一台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洪洲》(兰州市秦剧团)外,其余均为现代戏。这些现代戏的剧作家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生活,沉入生命,认真思索,密切关注和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塑造出一批当代生活的典型人物。《思源》、《黄花情》、《大棚情缘》、《郭秀明》、《湟水情》、《天山民警赵新民》、《无声的祁连》、《塞上南国人》等剧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出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大西北人民的情感、气质,体现出西北地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表达出西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对时代的理解,对观众审美需求的理解。《思源》(甘肃省秦剧团),真实感人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它紧紧抓住人物命运和情感,揭示人物之间感情矛盾的冲撞,塑造了田玉洁这样一个当代生活中的代表人物,使她成为一个从追求幸福到“富而思源”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人物。《大棚情缘》(宁夏青铜峡市文工团)是一幅明快的宁夏回族田园风俗画,极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一切情感的发展和纠葛都从戏剧化情节中表现出来。风格庄重而不失机趣,伤情处,催人泪下;戏谑处,令人开怀,极具艺术魅力。《郭秀明》(西安易俗社)以陕西农村为背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了一个一心为群众、一心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的优秀共产党人形象。情节真实生动,催人泪下。《湟水情》(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以家乡情、西部情为主线,贯穿以母子情、夫妻情、父母情、公德情,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它鲜明的青海地域特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角冲击和情感震撼。《天山民警赵新民》(乌鲁木齐秦剧团)则刻画了天山脚下优秀民警赵新民的不凡形象。

值得提出的是,《郭秀明》和《天山民警赵新民》,两台剧目都是以真人实事为原型创作的,但剧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事件的提炼、对情节的处理,都是按戏剧本体要求处理,真实而感人、生动而可信、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统一。

在传统戏改编和新编历史剧方面,剧作家们也都立足深刻挖掘本土文化积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改编剧目《王宝钏》,本是典出长安、始于秦声的经典剧目,剧作家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审视传统,推陈出新,重构精典,精彩地演绎了王宝钏的传奇故事。而《敦煌魂》(甘肃省陇剧院)、《茸宝记》(兰州市秦剧团)都不约而同地把创作的目光聚焦在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敦煌魂》把保护人类文明和文化精华的壮丽行动融会在人物的感情交流和冲撞之中,融化在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融化在人物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中,给人以震撼和冲击。《茸宝记》第一次把敦煌壁画故事本体呈现在秦腔舞台上,第一次把创作的目光深入到敦煌文化本身之中,延续了壁画故事的原始生动性,将世界艺术珍品敦煌壁画与地方特色的秦腔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继承戏曲传统,致力开拓创新

秦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很有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秦腔又是一个覆盖地域广阔、观众人数众多、至今在民间和舞台上演出活跃的剧种,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秦腔艺术体现了古老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体现了发展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合。这次秦腔艺术节的最大收获是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表演、音乐与舞美,还是程式的运用,都具有在戏剧本体规律中“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特点。

折子戏和小戏,是历代众多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起来的戏曲艺术珍品,是最能体现戏曲艺术(包括秦腔和各地方剧种在内)优秀传统和艺术精华的形式之一。这次艺术节上,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几乎每一台折子戏,都显示出演员们不俗的艺术功力,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唱、念、做、打,把戏曲传统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细心的观众,则发现在熟悉的剧情和唱段中,演员们又增添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增添了对人物情感发展脉络和情感变化层次的把握,使传统的折子戏在基本功扎实、表演规范中又平添了几分现代的感情信息。

在秦腔艺术节上,对经典作品的现代诠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王宝钏》。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五位著名演员联袂主演的新编秦腔古装戏《王宝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近乎完满的舞台呈现,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画,唱腔、音乐的优美和创新,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站在当今时代观众的角度上,赋予这个戏以新时代的美感,力求表现出一个新的王宝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个戏的改编为经典作品的改编演出提供了经验。

在新创剧目中,《茸宝记》在继承传统运用程式上是比较成功的,如传统的翎子功对人物刻画中,在体现舞台整体美、体现人物性格和感情中,运用得很精练、优美,没有多余的一笔,没有刻意的炫耀。《金龙与蜉游》在运用程式和传统技巧上也很见功力,把人物性格刻画与程式、技巧的体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原作在二度创作中更加秦腔化。

戏曲程式是现实生活的戏曲化表现,是从生活中提炼和舞台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化的创造。这次参演的许多剧目中,有许多表演,堪称精彩,可以列入程式范畴,是创作剧目在表演上的创新成果。《思源》中的“婆姨舞”,在纳鞋底的动作中,显示出世故人情,显示出人物的情感取向和人心向背。《敦煌魂》中的“水袖舞”,既表现了黄沙滚浪,又充满情绪,是很戏曲化的表现形式。《大棚情缘》中的“抬担舞”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舞蹈中突出人物的内心感受,极具戏剧化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梅花朵朵争艳,蓓蕾竞相吐蕊

在参加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演员队伍中,有曾获中国戏剧家协会演员最高奖项“梅花奖”的演员和获得西北五省区各省不同奖项的演员,他们精湛的技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唱腔,字正腔圆的念白,精妙无比的做功,共同构成了金城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宝钏》由于有李梅、李娟两朵梅花的强强联合,老戏新唱,不仅使现代观众品味到了古老秦腔“吼一声乱弹寸断肠”的韵味,而且给人以秀媚婉转、缠绵悱恻的感觉,加上她们炉火纯青的表演,使该剧更具神韵。《思源》中“梅花奖”得主窦凤琴、谭建勋同台演出,一黑一白,风趣幽默。窦凤琴的表演庄重而温情,明丽而坚定;谭建勋的表演夸张而自然,忘形而富有生命,他们俩共同把“富而思源”的主题演绎得强烈生动、风情万种。《敦煌魂》的主演雷通霞,是陇原大地绽放的又一朵梅花,她以自己富有穿透力的明亮嗓音和精彩表演,把战争难以消亡文化的主题表现得悲悲切切,壮壮烈烈。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云集了西北五省一批优秀演员,王瑛、熊小玲、张涛、刘青、李小军、白凤英、任炳汉、穆小鹏、王建军、边霄、鲁小忠、张晓琴、王景旗、佟红梅,他们以各自的俏丽和风情,绽放于秦腔艺术舞台,使秦腔艺术的百花园更加春光无限。

四、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动力支持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又一收获是“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理论研讨会”和三次剧目评议会的隆重召开。它们使研究与探讨、批评与争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来自北京和中国剧协的专家学者、西北五省(区)、新疆建设兵团的戏曲理论工作者、各参演团领导、主创人员等百余人参加了“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与地方戏、与戏剧有关的文艺美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同时涉及文化产业及网络传媒、形态学等新兴学科,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态势。

“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被认为是支撑西部戏剧事业发展的一个支点和有极高魅力的文化品牌,它的召开将有利于西部文化与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这次论坛收到的论文,从数量、涉及学科之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充分显示了西北地区在戏剧理论研究方面的潜力和广阔前景,为今后戏剧的创作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

秦腔范文篇8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是秦腔艺术的盛会,是首届秦腔艺术节的继续和发展,是全国瞩目的高规格、高水平、大规模的部级区域性盛会。它以党的十六大为契机,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导,以“创新、繁荣、协作、发展”为宗旨,以“精品荟萃,奖掖新人”为主题,集中展现了近几年来西北五省(区)戏剧事业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取得的优秀成果,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特别是西北人民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这次秦腔艺术节共演出剧目31台,其中参赛剧目25台,祝贺演出3台,晚会3台。在25台参赛剧目中,有13台大戏,12台折子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新疆建设兵团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精彩表演、优美唱腔,充分展示出了秦腔和西北地方剧种的无穷魅力和戏曲艺术广阔的发展前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呈现出精品荟萃、新人辈出的良好态势。

纵观此次秦腔艺术节,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突出地域特色

第二届秦腔艺术节期间,演出的大型剧目13台,除2台新编历史戏《敦煌魂》(甘肃省陇剧院)、《茸宝记》(兰州市秦剧团),一台改编剧目《王宝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一台移植剧目《金龙与蜉游》(新疆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一台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洪洲》(兰州市秦剧团)外,其余均为现代戏。这些现代戏的剧作家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生活,沉入生命,认真思索,密切关注和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塑造出一批当代生活的典型人物。《思源》、《黄花情》、《大棚情缘》、《郭秀明》、《湟水情》、《天山民警赵新民》、《无声的祁连》、《塞上南国人》等剧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出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大西北人民的情感、气质,体现出西北地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表达出西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对时代的理解,对观众审美需求的理解。《思源》(甘肃省秦剧团),真实感人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它紧紧抓住人物命运和情感,揭示人物之间感情矛盾的冲撞,塑造了田玉洁这样一个当代生活中的代表人物,使她成为一个从追求幸福到“富而思源”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人物。《大棚情缘》(宁夏青铜峡市文工团)是一幅明快的宁夏回族田园风俗画,极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一切情感的发展和纠葛都从戏剧化情节中表现出来。风格庄重而不失机趣,伤情处,催人泪下;戏谑处,令人开怀,极具艺术魅力。《郭秀明》(西安易俗社)以陕西农村为背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了一个一心为群众、一心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的优秀共产党人形象。情节真实生动,催人泪下。《湟水情》(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以家乡情、西部情为主线,贯穿以母子情、夫妻情、父母情、公德情,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它鲜明的青海地域特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角冲击和情感震撼。《天山民警赵新民》(乌鲁木齐秦剧团)则刻画了天山脚下优秀民警赵新民的不凡形象。

值得提出的是,《郭秀明》和《天山民警赵新民》,两台剧目都是以真人实事为原型创作的,但剧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事件的提炼、对情节的处理,都是按戏剧本体要求处理,真实而感人、生动而可信、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统一。

在传统戏改编和新编历史剧方面,剧作家们也都立足深刻挖掘本土文化积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改编剧目《王宝钏》,本是典出长安、始于秦声的经典剧目,剧作家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审视传统,推陈出新,重构精典,精彩地演绎了王宝钏的传奇故事。而《敦煌魂》(甘肃省陇剧院)、《茸宝记》(兰州市秦剧团)都不约而同地把创作的目光聚焦在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敦煌魂》把保护人类文明和文化精华的壮丽行动融会在人物的感情交流和冲撞之中,融化在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融化在人物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中,给人以震撼和冲击。《茸宝记》第一次把敦煌壁画故事本体呈现在秦腔舞台上,第一次把创作的目光深入到敦煌文化本身之中,延续了壁画故事的原始生动性,将世界艺术珍品敦煌壁画与地方特色的秦腔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继承戏曲传统,致力开拓创新

秦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很有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秦腔又是一个覆盖地域广阔、观众人数众多、至今在民间和舞台上演出活跃的剧种,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秦腔艺术体现了古老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体现了发展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合。这次秦腔艺术节的最大收获是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表演、音乐与舞美,还是程式的运用,都具有在戏剧本体规律中“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特点。

折子戏和小戏,是历代众多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起来的戏曲艺术珍品,是最能体现戏曲艺术(包括秦腔和各地方剧种在内)优秀传统和艺术精华的形式之一。这次艺术节上,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几乎每一台折子戏,都显示出演员们不俗的艺术功力,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唱、念、做、打,把戏曲传统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细心的观众,则发现在熟悉的剧情和唱段中,演员们又增添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增添了对人物情感发展脉络和情感变化层次的把握,使传统的折子戏在基本功扎实、表演规范中又平添了几分现代的感情信息。

在秦腔艺术节上,对经典作品的现代诠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王宝钏》。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五位著名演员联袂主演的新编秦腔古装戏《王宝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近乎完满的舞台呈现,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画,唱腔、音乐的优美和创新,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站在当今时代观众的角度上,赋予这个戏以新时代的美感,力求表现出一个新的王宝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个戏的改编为经典作品的改编演出提供了经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新创剧目中,《茸宝记》在继承传统运用程式上是比较成功的,如传统的翎子功对人物刻画中,在体现舞台整体美、体现人物性格和感情中,运用得很精练、优美,没有多余的一笔,没有刻意的炫耀。《金龙与蜉游》在运用程式和传统技巧上也很见功力,把人物性格刻画与程式、技巧的体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原作在二度创作中更加秦腔化。

戏曲程式是现实生活的戏曲化表现,是从生活中提炼和舞台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化的创造。这次参演的许多剧目中,有许多表演,堪称精彩,可以列入程式范畴,是创作剧目在表演上的创新成果。《思源》中的“婆姨舞”,在纳鞋底的动作中,显示出世故人情,显示出人物的情感取向和人心向背。《敦煌魂》中的“水袖舞”,既表现了黄沙滚浪,又充满情绪,是很戏曲化的表现形式。《大棚情缘》中的“抬担舞”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舞蹈中突出人物的内心感受,极具戏剧化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梅花朵朵争艳,蓓蕾竞相吐蕊

在参加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演员队伍中,有曾获中国戏剧家协会演员最高奖项“梅花奖”的演员和获得西北五省区各省不同奖项的演员,他们精湛的技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唱腔,字正腔圆的念白,精妙无比的做功,共同构成了金城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宝钏》由于有李梅、李娟两朵梅花的强强联合,老戏新唱,不仅使现代观众品味到了古老秦腔“吼一声乱弹寸断肠”的韵味,而且给人以秀媚婉转、缠绵悱恻的感觉,加上她们炉火纯青的表演,使该剧更具神韵。《思源》中“梅花奖”得主窦凤琴、谭建勋同台演出,一黑一白,风趣幽默。窦凤琴的表演庄重而温情,明丽而坚定;谭建勋的表演夸张而自然,忘形而富有生命,他们俩共同把“富而思源”的主题演绎得强烈生动、风情万种。《敦煌魂》的主演雷通霞,是陇原大地绽放的又一朵梅花,她以自己富有穿透力的明亮嗓音和精彩表演,把战争难以消亡文化的主题表现得悲悲切切,壮壮烈烈。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云集了西北五省一批优秀演员,王瑛、熊小玲、张涛、刘青、李小军、白凤英、任炳汉、穆小鹏、王建军、边霄、鲁小忠、张晓琴、王景旗、佟红梅,他们以各自的俏丽和风情,绽放于秦腔艺术舞台,使秦腔艺术的百花园更加春光无限。

四、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动力支持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又一收获是“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理论研讨会”和三次剧目评议会的隆重召开。它们使研究与探讨、批评与争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来自北京和中国剧协的专家学者、西北五省(区)、新疆建设兵团的戏曲理论工作者、各参演团领导、主创人员等百余人参加了“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与地方戏、与戏剧有关的文艺美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同时涉及文化产业及网络传媒、形态学等新兴学科,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态势。

“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被认为是支撑西部戏剧事业发展的一个支点和有极高魅力的文化品牌,它的召开将有利于西部文化与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这次论坛收到的论文,从数量、涉及学科之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充分显示了西北地区在戏剧理论研究方面的潜力和广阔前景,为今后戏剧的创作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

秦腔范文篇9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进入国家政策层面。加入教科文组织后一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这两项政策的带领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规范化。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相关社会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一套属于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具规模。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标志着我国非遗进入法制化层面。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不少基础政府与地方性协会、非政府组织也在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对于列入名录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针对性保护与发展,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机制。

二、秦腔的由来与现状

秦腔起源于西秦腔,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的发源与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因为秦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和地域印记。秦腔起源于古代的陕西、甘肃一带,是古代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演奏者以当地的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故又名“梆子腔”。秦腔在当时以戏剧的形式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在鼎盛时期,秦腔文化曾享誉中外。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它在融合了我国著名诗词、歌赋的基础上,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形式,以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形成了秦腔独特的声腔风格。但随着现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秦腔的认知度与受众越来越小,其自身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秦腔的起源与发展都有赖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与地域,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秦腔艺术由于其带有明显的方言特性导致其受众群体有了一定的限制,使得秦腔文化的影响力与支持力受到了限制。其次,在秦腔艺术表演中,打击乐在整体的演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秦腔打击乐,如秦腔司鼓,不同于其他乐器的学习与掌握。但秦腔打击乐器的传承与创新、乐器的演奏技巧与演奏风格的继承与创新都存在一定文题。再者,随着文化的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民的文化娱乐方式也日渐多元化,导致具有地方特色但以方言为表达形式的秦腔在群众基础方面日渐薄弱,其中秦腔受众中老年化问题突出;第三,秦腔本身创新不足,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时代的发展和坏境的变迁,使得这个地域的发展受限,人才的匮乏和理念的落后再加上体制导致秦腔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文化条件不断丧失。最后,第一,现如今多元文化的交融,娱乐形式多样化,人们的娱乐活动丰富多样,致使秦腔这一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被人民所忽视。

三、秦腔艺术保护的对策

(一)完善政策保护。秦腔作为秦腔是我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是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秦腔艺术也是在保护我国优秀文化,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国家立法逐渐完善的历史趋势下,当地政府应当紧跟国家步伐,加快当地政策法规的完善。立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器,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陕西政府应当立足于地域文化背景,当地秦腔发展的实际情况,确保秦腔保护的内容与范围。(二)保护秦腔传承人。加强秦腔传承人政策,像秦腔这样以口相传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是十分重要的。传承人直接决定了秦腔是否可持续发展与是否能创新发展。传承人作为秦腔文化的承载者,一旦传承人的培养与教育出现了断层,那么秦腔艺术的也会面临巨大的绝迹风险。因此保护秦腔艺术,关键在于保护秦腔艺术传承人,保护方言,陕西政府应当加快出台传承人认定、审批政策,给予秦腔文化传承人法律认可,并由政府牵头、社会资本推进,将秦腔的唱腔、秦腔的带乐器进行教育与培训,从而使得秦腔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扬与创新。(三)加强资金扶持。秦腔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同样也离不开资金的扶持。国内戏曲研究学者在谈到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提出,秦腔艺术的发展应立足于民间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保存其发展的自然规律,融入多元文化,而不腻将其过分商业化和产业化。如今的秦腔艺术多以民间活动为主、在传承人的发展培育、秦腔活动演出的策划、秦腔曲目的创新都缺乏人才和资金的扶持。因此,政府应当鼓励社会资本加入秦腔艺术的传承保护行列,利用民间资本帮助秦腔艺术。同时,政府也应当设立相应的保护基金,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四)鼓励秦腔艺术创新发展。秦腔自发源起就植根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反映了三秦地区的政治、历史文化与经济的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秦腔可以在内容、语言、乐器等方面进行创新。一些表现形式应当与当今时代的发展来进行变革,与其他戏曲学习碰撞,提升秦腔的文化品位,丰富秦腔曲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其中,可以从秦腔的唱腔上进行创新,通过唱腔的变化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传达三秦文化、传统文化。再者可以从秦腔曲目上进行创新,经典的秦腔曲目大多是文化故事、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传统秦腔的曲目都是由秦腔吟唱人根据当地的文化进行创作,在内容、情节和结构都不甚完美。随着文化自信战略的提出,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视,秦腔曲目应当不再局限于当地文化。其次,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现在已经有很多能力出众的创作人,不少优秀的乐器演奏者,利用多方人才,讲好传统故事,将秦腔曲目更新创作,也是秦腔艺术迸发活力的一个途径。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中央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相关保护政策文件的完善,相关资金的扶持,秦腔已经引起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的重视。加强对秦腔的政策保护,对秦腔传承人的培养,不仅对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对其他以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完善与更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彭金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若干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06,(1).

[2]乔全龙.秦腔的发展与传承保护[J].戏剧之家,2017(18):40.

[3]乔全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看秦腔的文化创新[J].戏剧之家,2017(02):43.

秦腔范文篇10

关键词:《秦之声》传播学;电视戏曲;秦腔

一、研究背景

中华戏曲来自远古时期的原始文化,当它一出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就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繁衍至今,进化成一种具有东方审美特性的独特艺术样式。秦腔作为最具西北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在经历过“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的繁盛时期后,秦腔和众多传统戏曲一样,逐渐衰败,受众群体也逐渐缩小,以老龄化为主,缺乏主流消费群体。作为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介的传播主体,电视戏曲为传统戏曲的发扬和传播做出了优秀的成绩。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在创办初期成绩喜人,但是随着人民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也渐渐进入衰退阶段,影响力日渐衰弱,传播效果也逐日缩小。

二、陕西电视台戏曲栏目《秦之声》特性分析

(一)《秦之声》栏目的主体分析。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戏曲栏目创办于1979年,是全国创办最早,历时最长的电视戏曲栏目,其片尾曲“千年古都气象雄,秦人秦风秦之声,豪情满怀春潮涌,喜看三秦百业兴。”对于地道的陕西人来说耳熟能详。早期的《秦之声》以戏曲欣赏为主要内容,将舞台上传统折子戏、现代戏等秦腔表演,以电视为传播媒介每周五晚间播放,剧种丰富,同时邀请了众多秦腔名家进行表演。《秦之声》掀起的秦腔热,对秦腔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进入现代传媒主宰的信息时代后,栏目组另辟蹊径,将重点放置在业余秦腔爱好者的竞赛上,“发现了新人,推崇了名师,整理挖掘并升华了秦腔作品精华。”(二)《秦之声》栏目的内容分析。《秦之声》栏目是以秦腔为核心内容,说到其内容分析,那就不得不详细介绍一下三秦之声———秦腔。陕西地域辽阔,南北纵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环境。关中平原作为陕西经济文化中心,深厚的历史沉积和众多丰富文化的融合,孕育出了独特的民间传统戏曲艺术———秦腔。秦腔的唱腔讲究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情的风格。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京剧等其它戏曲的营养,唱腔兼有缠绵悱恻,轻快活泼的特点,既保持原有风格,又融入了新的格调,是各地民间艺术土壤中孕育出的宝贵文化财富。在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大潮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产生于农耕文化背景,具有草根民间性质的曲艺艺术,更是面临失传和消亡的生存危机。1.《秦之声》栏目的传播媒介。电视的出现使大众传播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变革。德国社会学家林哥斯将电视和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它作为传播媒介,不仅承载着新闻和信息服务,对于人的娱乐享受和消遣也能够给予满足。电视对受众文化水平的要求比印刷媒介低,所以对受众的数量获取程度也更高。秦腔这个传统戏曲艺术,搭载了电子媒介,就被赋予了新的生机。电子媒介的优势首先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秦腔地域性强,传播效果受限,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再加之互联网的影响,其传播范围乘以倍数的扩大。因为电视对受众进行的是感官刺激,所以受众群体没有语言限制,社会各个阶层都可以成为秦腔表演的观众。2.《秦之声》栏目的受众分析。和传统戏曲一样,《秦之声》栏目面临着观众专业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专业化观众即是传者也是受传者,这部分大多数是秦腔的表演者,专业秦腔演员因为职业原因会长期关注,且有很大几率登台表演。在《秦之声》栏目近期开展的草根竞赛中,部分秦腔爱好者也得到了从受传者变为传者的转变机会。在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前提下,电视戏曲观众老龄化是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关于电视戏曲老龄化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年轻一代被外来文化洗脑,导致传统戏曲无人问津。电视戏曲老龄化的必然性不仅来源于“爱好”的情感层面,更重要的是,源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3.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活动的技巧性很强,不同的传播方式会对传播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想得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正确的传播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在面对以戏曲为传播内容时,山西电视台《伶人王中王》借助了数字传媒这一现代传播方式,在保存戏曲自身格调的基础上运用媒介传播的技巧,采用多渠道的宣传模式,微博、微信、移动终端、各大视频网站等平台对受众进行轰炸宣传,提高节目知名度。在观看节目中可以发现,舞台上灯光舞美的设置也别有新意,其明暗色调的对比会对受众产生视觉刺激以加深印象,多样化竞技模式中,各个剧种的较量、淘汰制的取消以及对伶人全程跟拍,令观众接触到油墨重彩面具下真实的戏曲艺术家,使观众产生了极大的情感共鸣,继而提升对节目的关注度。4.传播对象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受众的差异与特征是左右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受众制定栏目内容细节是栏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多媒体电子信息时代来临下,电视传播已成为家家户户低成本的娱乐方式,是大众可以接触到最为“接地气”的文化载体。而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其农村人口占据了全省人口70%以上,且河南省人才输出现象十分明显,留守现象也较为严重。心理学普遍认为老人和儿童因自身能力的弱势,听从性要高于青壮年人群。电视戏曲的乡村化和老龄化恰好符合这一特征,传播对象的“量身定制”,也是《梨园春》不可或缺的成功条件之一。

三、《秦之声》栏目现存问题与思考

(一)传统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得青年人者得天下,电视戏曲自身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秦之声》栏目形式单一,缺乏创意,“戏迷大叫板”虽曾获得好评但后期并无改进,而是原地不动的固步自封。演出剧目重复验证,以传统剧目为主的秦腔表演很难吸引青年一代的注意力。戏曲频道推出的戏曲改良娱乐节目《叮咯咙咚呛》,中韩明星集体参与,跨界体验型真人秀,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流行元素完美融合,受到了年轻人的一致欢迎,堪称电视戏曲史无前例的创举。作为曾经陕西电视台的金字招牌,缺乏创新精神是导致《秦之声》的衰落的重大原因。(二)新媒体时代下单一的宣传方式。媒介传播如今已进入到一个多渠道的时代,电视、电脑、手机、广播、纸质媒介等多媒体格局已经产生,同一主体的多渠道传播也并不罕见。《秦之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传的资料均为个人账户,微博“陕西广电秦之声”仅有1507个粉丝,十三条微博,最近一次更新在2011年7月27日。其微信公众号于2017年5月31日开始运作,阅读量大多在千人以内。《秦之声》在陕西网络电视台内板块,点击进入后并无栏目介绍,只是陈列着每期节目视频。传播途径单一导致《秦之声》关注度日益减少,年轻的电视观众对《秦之声》栏目的存在也相知甚少,小众化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四、结语

戏曲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衰退,只有随着时代不断创新和创造才能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机。秦腔作为优秀的三秦文化根基,本文利用传播学知识分析了《秦之声》栏目主体,同时对国内的电视戏曲栏目针对其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和整理,对未来戏曲电视的发展和改革提出针对性问题。对电视戏曲的传播学分析,也就是对戏曲艺术最好的保护,做好秦腔传播工作,向年轻人传播秦腔艺术和知识,才能真正保护秦腔的繁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持续发展。也希望《秦之声》栏目越办越好,重新燃起活力,继续肩负起三秦文化的传承大旗。

参考文献:

[1]杨志烈,何桑.中国秦腔史[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2]吴群刚.陕西文艺节研讨《秦之声》现象[J].当代戏剧,2000,(03).

[4]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