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惠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9:58:26

强农惠农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强农惠农资金投入。我省是农业大省,强农惠农资金项目多、金额大、涉及面广,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关系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在我省的落实,关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关系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各地各部门务必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依法行政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上来,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确保强农惠农资金真正惠及农村和广大农民。

二、突出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重点

中央和全省各级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资金投入,包括全省各级发改、教育、科技、民族、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商务、文化、卫生、人口计生、广电、新闻出版、移民、畜牧、扶贫、农机、农村能源等有关部门分配下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救灾扶贫资金等强农惠农资金,都要纳入监管范围。当前,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管重点是:

1.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资金,主要是指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治理、洞庭湖区堤防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乡村清洁工程等资金。

2.涉农奖励补贴类资金,主要是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水稻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与扑杀补助、退耕还林补助、生态公益林补偿、产粮大县奖励、油料生产大县奖励、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

3.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类资金,主要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科技、新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等资金。

4.农业综合开发类资金,主要是指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等资金。

5.农村综合改革类资金,主要是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化解乡村债务、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等资金。

6.农业防灾救灾类资金,主要是特大防汛抗旱补助、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等。

7.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类资金,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改扩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农村环境保护、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等资金。

8.财政扶贫开发类资金,主要是中央和省财政用于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支出资金。

9.库区移民类资金,主要是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用于支持库区饮水、道路和困难移民住房等生活生产设施建设和移民后期扶持、口粮补贴的资金。

10.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类资金,主要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资金。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

1.明确部门监管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监管长效机制。财政部门负责强农惠农资金的申报、分配、拨付和监督检查等资金管理工作,凡能通过“一卡通”发放的补贴资金都要通过“一卡通”发放;强农惠农资金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强农惠农项目的立项申请、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项目管理工作,要切实加强内部监管;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的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确保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纠风、减负部门要加大综合监督力度,每年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因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2.实行信息公开制度

强农惠农资金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将重要的强农惠农资金用途、补助标准、补助对象以及其他要求以适当的形式予以公示,避免暗箱操作。强农惠农资金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县市区、乡镇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在强农惠农资金正式拨付后15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等方式向群众公开资金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强农惠农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资金使用情况。

3.实行备案制度

从年1月1日起,强农惠农资金业务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把强农惠农资金名称、来源、金额(包括本级安排)、项目安排等情况在资金正式拨付后的15个工作日内报同级纠风办和审计部门备案,惠农政策补贴、补偿和补助资金要同时报同级减负办备案。纠风办、审计部门、减负办和强农惠农资金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和条块管理的原则,分别建立项目资料档案,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4.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农惠农资金业务主管部门的纪检监察机制,要把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作为推动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的有力抓手,注重在审计、信访举报和新闻媒体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做到有线索必深究、有案必查处,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对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强农惠农资金的,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被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的专项资金要及时如数追回。通过查处案件,切实达到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完善机制、教育警示的目的。

强农惠农范文篇2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为着力点,以加大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理力度、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保障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为重点,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清查,力争实现政策制度设计更加完善、部门管理职责更加明晰、资金监管体系更加完备、资金统筹安排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显著、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分级负责,分口把关。专项清查工作实行区政府各部门分级负责、各相关涉农部门分口把关的办法,建立健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在全面彻底清查各级财政安排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的基础上,着重清查资金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努力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全面推进。

3、统筹分工,协调配合。建立专项清查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区政府各部门、办镇都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组织专项清查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配合,协调推进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4、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要认真查找当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要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解决强农惠农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和机制,确保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清查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清查范围。清查的范围为全区安排和使用强农惠农资金的办(镇)、部门和单位。主要包括财政、发展改革、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农业(含扶贫、农机、水产、水利、林业、畜牧)、文化、卫生等。

(二)主要内容

1.清理。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办(镇)对管辖范围内的强农惠农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2.检查。主要检查2007-2009年各级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资金(包括基建投资用于“三农”的支出)的使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一是对农民的补贴资金,主要包括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要包括农村“水、路、电、气、房”等资金;三是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财政扶贫资金;四是其他重点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被征地农民补偿费用等。

在专项清查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检查和纠正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管理制度是否完善;(2)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户;(3)是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4)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5)是否存在滞留、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6)财政预算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相关账户设置和资金划转存在的问题;(7)违反制度规定的其他问题。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清查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自年7月开始至年8月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一)部署启动阶段(7月中旬)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天桥区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专项清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区领导小组由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政府督查室、区审计局、区发改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农发局(含扶贫、农机、水产、水利、林业、畜牧)、区文化局、区卫生局等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在区财政局。各部门、办(镇)也要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成立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专项清查工作。单位领导小组成立情况和具体实施方案要及时上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全面动员部署。区领导小组召开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会议,部署全区专项清查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7月15日-7月22日)。

区级领导小组按照专项清查的范围、内容和要求,组织安排区级有关部门和所属单位开展自查自纠。主要工作包括:

1.梳理强农惠农资金项目。按照国家统一设计的表格组织填报相关信息资料。

2.积极开展“回头看”。对以前监督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分类梳理,逐项检查后续整改落实情况。对未及时纠正整改的问题,要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纠正。

3.认真排查解决新问题。从制度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对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对立即纠正确有困难的,要制定详细整改计划,严格落实整改责任,限期整改。

4.健全完善制度。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着眼于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和强农惠农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着力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

区有关部门要将自查自纠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7月24日前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重点检查阶段(7月25日-7月31日)。

区领导小组在区级有关部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全面检查,检查面100%。

(四)整改总结阶段(8月1日-8月20日)。

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市领导小组进行重点检查。区各有关部门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和各级检查组重点检查反馈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整改。区各有关部门于8月30日前将整改落实情况和专项清查工作总结报区领导小组。区领导小组在汇总区直有关部门、各办(镇)情况和重点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专项清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全面、客观评价当前我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现状,总结专项清查工作做法和成效,提出改进和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按要求及时报市领导小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专项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本部门专项清查工作的督导。区级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本区相关部门和乡镇清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专项清查工作实行区领导小组领导下,分片、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统一领导机制。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主动加强与区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清查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各环节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二是建立分片工作机制。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政府督查室、区审计局牵头负责对全区专项清查工作的指导、督促、重点检查等,区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负责对各自涉及的强农惠农资金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等工作;三是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清查工作中遇到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相关的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需要解决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予以支持。重点检查阶段,各成员单位除做好自身的重点检查外,还应根据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派人参与对其他部门的督导检查;四是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主动收集、整理本单位专项清查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并及时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向各成员单位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重要事项应及时向区领导小组报告。

(三)扎实开展工作。开展专项清查的措施要具体,工作要细致,精力要集中,人力要加强,切忌流于形式,避免花架子、走过场和敷衍了事。要严格按规定要求扎实做好各项统计数据的填报、审核、汇总、分析等工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查找问题不足,深入挖掘问题根源,积极进行整改落实。要抽调精干人员,组织专业队伍,全力抓好重点检查,确保专项清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各有关部门对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查办力度,既要认真组织整改,又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违规违纪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理;对于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要认真做好举报受理工作,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严格执行信访举报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强农惠农范文篇3

为切实解决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济政办发〔〕70号)要求。建立健全资金平安有效使用的长效机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专项清查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为着力点,以加大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理力度、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保证资金管理使用平安为重点,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清查,力争实现政策制度设计更加完善、部门管理职责更加明晰、资金监管体系更加完备、资金统筹安排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显著、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分口把关。专项清查工作实行区、街道(镇)分级负责、各相关涉农部门分口把关的方法,一是分级负责。建立健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突出重点。既要对各级财政布置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进行全面完全清查,二是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着重清查资金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努力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全面推进。

协调配合。建立专项清查工作组织保障机制,三是统筹分工。区、街道(镇)两级都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组织专项清查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配合,协调推进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纠建并举。要认真查找当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问题,四是标本兼治。既要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解决强农惠农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和机制,确保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民继续增收。

二、清查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清查范围。这次专项清查的范围为全区安排和使用强农惠农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安排强农惠农资金的部门主要包括财政(含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改革、教育、科技、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国土资源、水利(含水库移民)农办、农业、农机、蔬菜、文广新、卫生、环保、林业、商务、畜牧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二)主要内容。

1.清理。区直有关部门和各街道(镇)对管辖范围内的强农惠农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主要包括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业平安保费补贴。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检查。主要检查-年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各项资金(包括基建投资用于“三农”支出)使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一是对农民的补贴资金。主要包括农村“水、路、电、气、房”等资金。三是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平安补助、财政扶贫资金。四是其他重点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被征地农民弥补费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等。

要特别注意检查和纠正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管理制度是否完善;2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户;3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4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5否存在滞留、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6财政预算布置的强农惠农资金相关账户设置和资金划转存在问题;7违反制度规定的其他问题。专项清查工作中。

三、工作方法和时间安排

自年7月上旬开始至年9月下旬结束,这次专项清查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分四个阶段。

(一)布置启动阶段(7月上旬)

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区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专项清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各街道(镇)要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成立由分管领导挂帅的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外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和具体实施方案要及时上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统一思想认识,2.全面动员部署。区领导小组召开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会议。明确任务分工,布置启动全区专项清查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7月12日-7月23日)

组织安排区级有关部门和所属街道(镇)开展自查自纠。主要工作包括: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依照专项清查的内容和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区级领导小组依照专项清查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1.梳理强农惠农资金项目。依照国家统一设计的表格组织填报相关信息资料。

逐项检查后续整改落实情况。对未及时纠正整改的问题,2.积极开展“回头看”对以前监督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分类梳理。要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纠正。

对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3.认真排查解决新问题。从制度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对立即纠正确有困难的要制定详细整改计划,严格落实整改责任,限期整改。

要深入分析原因,4.健全完善制度。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着眼于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和强农惠农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着力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

依照抽查面不低于所涉及部门和街道(镇)总数的50%比例,区直有关部门和各街道(镇)要将自查自纠情况形成书面演讲于7月22之前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领导小组在汇总分析区直有关部门和各街道(镇)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检查对象。

(三)重点检查阶段(7月24日-8月15日)

制定重点检查方案,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区直有关部门和各街道(镇)自查自纠情况。确定重点检查的单位和方式。重点检查的面不低于所涉及区直部门和街道(镇)总数的50%对区直有关部门的重点检查,由区财政局、监察局、纠风办、审计局负责。对有关街道(镇)重点检查,由分片负责的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牵头,区财政局、监察局、纠风办、审计局分别派人参加。区领导小组根据重点检查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和街道(镇)立即整改,准备迎接上级有关部门的重点检查。

(四)整改总结阶段(8月16日-9月25日)

对存在问题进一步整改。区直有关部门和街道(镇)于9月15日前将整改落实情况和专项清查工作总结报区领导小组。区领导小组在汇总区直有关部门、各街道(镇)情况和重点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区直有关部门、各街道(镇)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和各级检查组重点检查反馈意见。对专项清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全面、客观评价当前我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现状,总结专项清查工作做法和成效,提出改进和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按要求及时报上级有关部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矛盾和问题,确保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专项清查工作实行区领导小组领导下。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清查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各环节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二是建立分片工作机制。区财政局、监察局、纠风办、审计局牵头负责对全区专项清查工作的指导、督促、重点检查等,区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各包一个街道(镇)负责对所包街道(镇)指导、督促和重点检查等工作。三是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清查工作中遇到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相关的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需要解决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予以支持。重点检查阶段,各成员单位除做好所包街道(镇)重点检查外,还应根据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派人参与对其他街道(镇)或部门的督导检查。四是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主动收集、整理本单位以及所包街道(镇)专项清查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并及时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向各成员单位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重要事项应及时向区领导小组演讲。

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各街道(镇)领导小组应参照区领导小组的做法。

(三)扎实开展工作。开展专项清查的措施要具体。精力要集中,人力要加强,切忌流于形式,防止花架子、走过场和敷衍了事。要严格按规定要求扎实做好各项统计数据的填报、审核、汇总、分析等工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查找问题缺乏,深入挖掘问题根源,积极进行整改落实。要抽调精干人员,组织专业队伍,全力抓好重点检查,确保专项清查工作取得实实在效果。

强农惠农范文篇4

一、政策兑现情况

(一)生猪良种补贴政策

2014年,省农业厅、财政厅下达我县生猪良种补贴资金150万元,按照每头能繁母猪每年使用4份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计划补贴母猪3.75万头。我县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了13家供精单位,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根据核定的配种情况及供精单位提供的精液生产情况登记表、人工授精配种签字记录表等有关凭证,2014年全县累计补贴母猪配种80629窝,计资金161.258万元(超过计划部分使用以往年度结余资金)。

为加强管理,我局成立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领导组、技术组和督导组,具体负责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任务指标下达、技术指导和项目的监督管理。按照《省生猪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制定了《县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的组织实施、人工授精站的条件、运行管理、资金报取、监督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了分级管理制度、招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保证金制度、督查制度、公示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能进能出制度等多个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生猪良种补贴工作。从2014年的情况看,该项政策宣传到位,资金管理规范,农户接受程度较高,资金效用发挥较好。

(二)奶牛良种补贴政策

2014年,省农业厅、财政厅下达我县奶牛良种补贴资金1.5万元,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每剂冻精补贴15元,计划补贴奶牛500头。奶牛良种补贴资金实行省级部门报帐管理。由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集中招标选购良种冻精,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冻精。由于资金下达较迟,加之目前我县繁育奶牛数量较小,该资金2014年尚未使用。

(三)能繁母猪(存栏)5头以上的补贴情况

根据市畜牧兽医局《关于下达能繁母猪补贴资金的通知》文件精神,市政府在市级价格调节基金中安排我县资金64.029万元,要求我县按市县3:7的比例配套资金,对全县2014年存栏能繁母猪5头以上的家庭牧场和规模养殖场饲养的能繁母猪给予临时性一次补贴,补贴标准100元/头。采取乡镇调查摸底统计→县上统计核查→返乡镇公示→按标准兑现资金(打入养殖场业主银行账户)的程序,我局协同财政局于2014年12月18日前已兑现26个乡镇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1966户,能繁母猪21319头,兑现补贴资金213.19万元。资金除市财政下达64.029万元外,县财政配套149万元、县畜牧兽医局配套1610元。因资金兑现公开透明,我局至今未收到举报或投诉。

(四)能繁母猪保险及育肥猪保险情况

严格按照宜县府办宜县府办〔2014〕16号精神,我局会同人保财险公司在2014年完成66879头能繁母猪、111091头育肥猪的政策性保险工作,全年理赔能繁母猪3610头、育肥猪5954头,为养殖业主理赔572.29万元。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能繁母猪保险保额为1000元/头,保费60元/头,保费农户承担20%,各级财政补贴80%(其中中央财政补贴50%,省级财政补贴18%,县级财政补贴12%);育肥猪保险保额为700元/头,保费28元/头(散户保费为35元/头),保费农户承担20%,各级财政补贴80%(其中:中央财政补贴50%,省级财政补贴15%,县级财政补贴15%)。2014年度我县能繁母猪参保66879头、育肥猪参保111091头,财政共计补贴保费5700444.8元,其中中央财政3562778元、省财政1189215.6元、县财政948451.2元。

强农惠农范文篇5

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集中整治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市上“惠农政策情况通报”会议的精神,查找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全面促进全区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会前区委常委会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过一会唐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重点就加强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切实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惠农政策,及时制定了配套措施,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利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区委、区政府也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安排区纪委等相关部门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但从检查情况看,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政策有偏差,低保和相关惠农补贴发放存在暗箱操作、虚报冒领等现象,村干部家属享受低保、优亲厚友等问题还很突出;家电下乡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运行还不规范;二是资金管理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一册明、一折通”方式发放,不同程度地存在村干部代领、发放不及时,甚至挤占挪用、截留套取惠农资金的问题;三是利用职权谋私利,个别部门、乡镇、村组干部在落实惠民政策的过程中,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借机吃拿卡要、谋取私利;四是为民服务跟不上,政策宣传走过场,群众知晓率低,公开公示做样子,流于形式,档案管理混乱,表册卡信息不准,对群众反映问题漠不关心、敷衍了事;五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个别干部思想认识不明确、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督检查还不深入、不全面;工作主动性不够、不精细。

这些问题是惠农政策落实中出现的问题,但已不仅仅是工作落实、干部能力的问题,而是政治态度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是对党的惠农政策的亵渎,是对人民群众严重的犯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党员干部为民意识谈薄,纪律意识不强,谋私心理严重;另一方面,是个别部门和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执行政策不严格,监督检查走过场;从根本上来讲,是工作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力造成的。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毁坏党的形象,后果非常严重。如何解决,根本只有一条,就是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让各级各部门有责任、受监督,让与民争利的没有机会,履职不利的受追究,顶风违纪的受惩处,确保党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市上通报了古浪县新堡乡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发放中违纪违规的问题,区上分两次对12起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分别给予了党政纪处分,对触犯刑律的相关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了刑事责任,教训十分深刻。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研究解决,就会使强农惠农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势必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各部门、各乡镇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对于强化农业基础、改善群众生活、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惠农政策落实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正视工作差距,深入查找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抓好整改落实。

二、加强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涉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有针对性地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乡镇是主体,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对本乡镇的惠农政策落实负主体责任;区委农办对惠农政策负有组织协调和监督之责,各涉农部门对本部门主管的惠农政策负有组织落实和监管之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及监管责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深入查找落实惠农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每个补贴项目、每笔补助资金、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都有有效的监督,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职能,严明纪律要求,严格责任追究,切实为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二要加大监督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中央、省、市、区安排的所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分层次、分区域经常性开展监检查。要吸取几起典型案件的教训,把具有审批权、执行权的涉农部门和乡镇、村组的领导、干部作为监督的重点,把人、财、物管理部门作为重点领域,坚决防止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套取惠农资金问题的发生。要牢固树立监督检查是职责所在的意识,根据工作落实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提前开展检查,不要等到问题发生后再进行检查,切实加强源头管理。要改进监督检查方式,坚决杜绝走马观花的一般性督查,精心开展追根究底式的实质性督查,特别是要采取随机抽查、暗访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深入查找问题,及时督促纠正。要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好群众的监督作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惠农资金的专项审计监督,原则上每年对各项补贴资金的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一次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党委、政府、纪委,抄送各主管部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出击,坚持常年开展明查、暗访和抽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及时通报,限时整改,确保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三要严格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市、区纪委也出台了《市惠农政策落实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从制度上保证了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并对各类违反惠农政策的行为做出了严格的责任追究规定。各级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分级负责,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执行政策不力、监管不严、作风不实、暗箱操作、优亲厚友、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服务不周以及滞留、截留、挪用、套取惠农资金等各类违规行为,无论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哪个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责任追究要坚持直接责任和监管责任同时追究的原则,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分管领导、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违纪政纪的给予党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追究刑事责任。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不仅要严肃查处,而且要公开曝光,加强警示教育。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明的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党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坚决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迅速安排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全力推动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农惠农范文篇6

为强化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保证强农惠农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渝办发〔〕323号)相关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认识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大量涉农专项资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但也有个别部门和乡(镇)在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责不够明确,资金管理分散导致资金安全风险加大;责任不够落实,只重视资金安排、拨付,不重视资金管理、使用、监督;管理不够规范,资金申报、分配、拨付、使用、检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存在一定漏洞;监督管理不够到位,存在挪用、骗取、套取、贪污、侵占强农惠农资金的行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强农惠农资金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强化强农惠农资金是“高压线”的法纪意识,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强农惠农资金真正惠及农村和广大农民。

二、明确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的对象和范围

我县涉及强农惠农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加强监督管理的对象。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是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乡镇及其工作人员、村(社区)及其干部、实施项目的业主单位或个人。中央和市、县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资金投入,包括各级财政、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供销、交通、人力社保、教育、科技、民族、民政、国土房管、城乡建设、商务、文化、卫生、人口计生、广播电视、移民、环保、气象等有关部门分配下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救灾资金、扶贫资金等强农惠农资金,都要纳入监督管理范围。

当前,全县各有关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10类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资金。主要包括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治理、农村能源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水土保持、乡村公路建设、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等方面的资金。

(二)涉农奖励补贴类资金。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基础能力建设资金、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畜禽良种补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补助、渔业补助、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与扑杀补助、“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资金、退耕还林补助、天然林保护资金、“森林”建设资金、林权制度改革资金等方面的资金。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类资金。主要包括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科技、新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的资金。

(四)农业综合开发类资金。主要包括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资金。

(五)农村综合改革类资金。主要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化解乡村债务、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等方面的资金。

(六)农业防灾救灾类资金。主要包括特大防汛抗旱补助、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救济资金、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等。

(七)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类资金。主要包括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民工培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医疗救助、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改扩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巴渝新居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

(八)财政扶贫开发类资金。主要是中央和市、县财政用于支持扶贫工作重点的资金。

(九)库区移民类资金。主要包括中央和市、县财政安排用于支持库区饮水、道路、困难移民住房等生活生产设施建设,库周绿化带建设和移民后期扶持、口粮补贴的资金。

(十)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类资金。主要包括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方面的资金。

三、强化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

抓好强农惠农资金监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心通力协作,盯牢各个资金流向节点,确保每个环节都监管到位。

(一)明确责任。各乡镇、各县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负责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县财政局负责强农惠农资金的申报、分配、拨付、监督检查等资金综合管理监督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到位。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乡镇、村级组织负责本辖区和本单位强农惠农资金、项目的立项申请、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廉洁实施、资金安全运行、工程优质高效。审计局要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的专项审计,确保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县监察局、纠风办要加大综合监督力度,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采取督促整改、查办案件、责任追究等措施,为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供有力保证。

(二)加大宣传教育。各乡镇要把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教育作为党风廉政教育、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实施。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召开院坝会、组织文艺演出、编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农惠农政策的教育培训,把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民群众,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严格执行强农惠农政策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强农惠农资金是“高压线”的意识,提高掌握运用政策、监督政策执行的水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规范资金运行。要按照“分级负责、各负其责、职务行为终身负责”、“管事、管钱、监督相分离”和简便、易操作的原则,认真查找强农惠农资金运行中的廉政勤政风险点,制定完善资金申报、审核、立项、分配、拨付、实施、使用、管理、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流程式管理、全过程监督的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规范资金申报、审核、立项、分配工作。县财政局、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和乡镇、村(社区)对上报资金项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负责,特别要严禁多头申报、重复申报和虚报。对直补类资金,县农委要会同县财政局做好有关数据的调查、统计和核实工作;对工程类项目资金,县财政局或主管部门在立项时应实行公示公告制、现场核查制和专家评审制,提高立项环节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对其他非工程类项目资金,应根据有关资金管理要求,综合各项因素,科学合理测算资金需求,制定定额或定项补助标准。强农惠农资金实行规范化分配。强化资金申报、审核、立项、分配的内部制约机制,实行集体研究制度,增加资金管理与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规范资金拨付。县财政局要按照强农惠农资金计划进度下达资金,应及时、足额将强农惠农资金拨付到位。各乡镇和县级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或项目建设年度自查验收情况,按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核审批手续后拨付资金。对农民个人的直接补贴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任何部门或单位严禁以直接补贴资金抵扣农户的任何税费和债务。

规范资金使用。要坚持专款、专户、专账、专管、专用的原则,严禁任何部门、单位自行将上级部门下达已指定专项用途的强农惠农资金挪用于非扶持对象及项目,变更资金用途,或违规将资金通过所属单位划转其他部门使用;严禁将资金以工作经费、管理费、会费、赞助费等名目通过下级部门或有关企业、个人转回本单位使用;严禁以编造虚假补贴对象、虚增工程量、实报少支等弄虚作假的方式骗取、套取资金;严禁以任何形式将强农惠农资金(含保证金)设置账外账和私存私放;严禁将强农惠农资金用于购买装修办公用房和公务车辆,发放公务人员工资、津补贴、福利,用于办公经费开支以及其他违反规定的支出。

规范工程类项目资金管理监督。除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要求由业务主管部门实施外,工程类项目的实施原则上由主管部门管理监督,乡镇组织实施,项目业主具体实施,县监察局、县政府纠风办和人民群众参与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纠正整改。业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县财政局加强事中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项目完工后,由项目业务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对照项目设计、招标文件、项目合同逐一验收工程内容、数量和质量。一个项目有多个渠道资金来源的,实行多部门集中验收制度,禁止多头、分散验收,防止出现同一项目以不同名目重复接受检查验收的弄虚作假行为。建立完善竣工结算审计、决算价款超合同价款多部门会审、资金项目绩效评估等制度。对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资金项目效益发挥较差和严重违反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的乡镇、村(社区)、业主单位、施工队伍、中介组织和个人,要通过行政处罚、列入“黑名单”、扣减所拨资金,次年不予下达或减少下达资金项目安排计划等方式加大处罚力度,严重违纪者要给予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县财政局要保障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乡镇、村级组织的工作经费,确保其正常运转,严禁以项目资金折抵工作经费等费用。

(四)强化监督检查。

落实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和县财政局应将对农民的直补类资金名称、用途、标准、对象、资格条件以及其他要求通过媒体全面公开;对不涉密的其他资金的名称、用途、来源、数量、安排等情况要以适当形式予以公示,避免暗箱操作。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强农惠农资金安排后15个工作日内,将强农惠农资金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列出清单,通过政府公众信息网站、政务公开栏、广播电视、报刊等方式向群众公开。不涉密的工程类项目还应在开工前将建设内容、投资、工期、质量、参建单位、受理举报电话、监督部门、责任人等内容在当地主要媒体和所在村(社区)予以公示。实施时间超过一年的项目,要在实施中期择时公布实施情况。项目竣工验收后15个工作日内要向群众公布实际工程量、资金决算等情况,对项目建设中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查处并回复检举人,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查处情况。

实行备案报告制度。从年1月1日起,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要会同县财政局,把上级财政及主管部门、本级财政安排以及其他途径安排的强农惠农项目的计划文件和资金文件,在正式文件下发后的15个工作日内报县监察局和县审计局备案。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和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等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和条块管理的原则,分别建立项目资料档案,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每年年底,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要将当年度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监督等工作情况书面报送县政府纠风办。

强化农民群众监督。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的渠道。对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类资金,应在乡镇、村级组织的领导、指导下由所在村(社区)村民或村民代表公开评议并在乡镇、村(社区)公示。对粮食直补等涉农奖励补贴类资金,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等支持农村社会发展类资金,重大投资项目资金,以及其他非工程类的建设资金,要有农民代表参与监督管理并切实保障其监督权。对不涉密的工程类建设项目资金,要实行村级义务监督小组监督制度,由项目所在地村民选举公道正派、廉洁奉公、有一定威信和监督能力的村民代表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县监察局、县政府纠风办和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要组织或邀请有关部门、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和农民群众,通过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评议、全面督查、专项督查、分类自查、交叉互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要限期整改到位,严重问题要从严处理。

(五)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县监察局、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的纪(工委、纪委)检组、县审计局和司法机关要把严肃查处强农惠农资金违纪违法案件作为推动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执纪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相互通报、移送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制度,注重在监督检查、审计、信访举报和新闻媒体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做到有信必查、有案必办,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贪污、侵占强农惠农资金的行为,以及在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失职渎职、以权谋私、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等行为。被截留、挪用、挤占、骗取、套取、贪污的专项资金要及时如数追回,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要充分发挥查处案件的治本功能,达到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完善机制、教育警示的目的。

四、切实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县级相关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县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的统筹、协调、检查、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政府纠风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强农惠农范文篇7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为着力点,以加大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理力度、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保障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为重点,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清查,力争实现政策制度设计更加完善、部门管理职责更加明晰、资金监管体系更加完备、资金统筹安排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显著、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分级负责,分口把关。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实行市政府、、分级负责、各相关涉农涉牧部门分口把关的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既要对各级财政安排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进行全面清查,又要突出重点,着重清查资金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农牧民关心、社会各界关注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三是统筹分工,协调配合。建立专项清查工作组织保障机制,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组织专项清查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分工,相互配合,协调推进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认真查找当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要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切实解决强农惠农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和机制,确保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

二、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此次专项清查范围包括全市安排和使用强农惠农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安排强农惠农资金的部门主要包括财政、发改、农牧业、林水、国土、环保、人民银行、扶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文化、教育、科技、商务、计生等部门,使用强农惠农资金的单位由各镇场根据专项资金的具体情况划定具体范围。

(二)内容。

1、清理。各有关部门要对管辖范围内的强农惠农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2、检查。主要检查—年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三牧”各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一是对农牧民的补贴资金。如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牧业保险保费补贴。二是农牧业和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牧区“水、路、电、气、房”等资金。三是牧区社会事业投入。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财政扶贫资金。四是特别要注意检查和纠正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对农牧民各项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户;是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滞留、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财政预算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相关账户设置和资金划转存在的问题;违反制度规定的其他问题。

三、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清查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自年6月开始至年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一)部署启动阶段(6月中旬—7月中旬)。

由市政府组织成立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并部署和启动实施专项清查工作。成员为财政、发改、农牧业、林水、国土、环保、人民银行、扶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

(二)自查自纠阶段(7月中旬—8月25日)

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专项清查的范围、内容和要求,组织安排相关部门开展自查自纠,覆盖面达到100%。

主要工作为:一是梳理强农惠农资金项目。按照盟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设计的表格填报。二是认真排查解决新问题。要从制度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对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能立即纠正的要立即纠正;对当前立即纠正有困难的问题要落实整改责任,制定详细整改计划,限期整改。三是健全完善制度。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着眼于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和强农惠农资金效益最大发挥,着力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

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在相关部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抽查,抽查面不低于所涉及部门总数的50%。

(三)重点检查阶段(8月20日—8月31日)

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有关部门自查自纠情况,制定重点检查方案,确定重点检查地区和检查方式,协调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由辖区负责部门牵头的检查组,对重点检查地区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根据重点检查情况,督促进一步整改。重点检查镇场不低于全市总数的50%。

(四)整改总结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各有关部门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和重点检查反馈意见,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于10月15日前将专项清查工作总结上报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在汇总各有关部门情况和重点检查结果基础上,对专项清查工作进行总结,全面客观评价当前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现状,总结专项清查工作做法和成效,提出改进和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意见和建议,并上报盟级领导小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专项清查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实施。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本地相关部门清查工作的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此项清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健全工作机制。专项清查工作实行在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分片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一是统一领导机制。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主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和联系,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清查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各环节工作指导、协调和督促。二是分片工作机制。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成员单位负责各自辖区指导、督促、重点检查等工作。三是协调配合机制。各成员单位在清查工作中遇到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相关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予以解决。在重点检查阶段,各成员单位除了做好分管辖区重点检查以外,还应根据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派人参与其他辖区检查。四是定期通报机制。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主动收集、整理分管辖区专项清查工作有关情况、信息以及清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上报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向各成员单位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重要事项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三)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各有关部门对自查和重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查办力度,既要认真组织整改,又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违规违纪的,要给予党政纪处理;对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强农惠农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纠防结合、注重预防的方针和全面检查、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以检查农村土地政策和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为重点,紧紧抓住“教育、自纠、规范、查处”四个关键环节,通过扎实有效的监督检查活动,全面了解掌握我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切实解决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规范和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管机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

二、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

重点检查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和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农民土地承包、流转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关于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检查下列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1、扶贫开发资金;2、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3、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4、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7、农村卫生体系建设专项资金;8、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9、水稻良种和油菜种植补贴资金;10、能繁母猪饲养补贴;1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12、农村沼气项目资金;13、农村文化专项资金;1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1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7、退耕还林资金;18、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9、乡镇“三院”建设资金;20、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资金等。

三、检查时间和方法步骤

监督检查工作从2008年3月份开始至8月底结束。共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学习培训阶段(3月底四月初)。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和培训,下发区实施方案。各镇及有关部门要在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及时成立本单位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办事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要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组织学习有关文件、资料、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强农惠农资金拨付的程序和管理使用的规定,了解掌握所检查区和各镇的基本情况,不断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区广播电视局要积极配合,营造监督检查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各镇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名单以及联络员(一名)名单要于4月10日前报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纠风办,联系电话:、传真电话:)。

(二)摸清底数、自查自纠阶段(5月25日以前)。各镇和区有关部门要按照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在土地政策落实方面,主要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落实,具体看重新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是否按省政府要求落实到农户,承包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随意调整和收回农民承包地的问题;是否存在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或截留农民流转收益的问题;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抵扣农民征地补偿安置款或补偿不到位的问题。在强农惠农资金管理方面,主要看是否有挤占、挪用问题;是否有套取、截留问题;是否有抵扣、代扣其他款项问题;是否有贪污、私分问题;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拨付、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有救灾资金和其他经费混账管理、公款私存和个人保管等问题;各项惠农资金发放的时间、对象、标准、范围、方式是否符合规定,等等。各镇及有关部门对出台的涉农项目、资金方面的政策规定进行全面清理,重点自查本级以下地方政府和部门出台的政策性规定是否与中央、省和市、区有关法规、政策相符。各有关涉农资金的主管部门或单位要把近年来所有下拨政策性资金的项目、每年到位强农惠农资金的种类、数额和发放标准,列出清单,上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镇及有关部门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并形成资金管理使用和土地政策落实情况自查自纠书面报告,于5月10日前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交叉检查、督促整改阶段(7月25日以前)。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采取自下而上组织交叉检查。先由各镇及有关部门进行交叉检查;再由区组织各镇及有关部门进行交叉检查。在交叉检查和督查中,要对所检查镇及有关单位的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逐项进行核实,全面掌握每年到位的资金种类、数额和发放标准,核实各镇及有关单位资金的管理发放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各镇及有关单位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认真提出处理意见,对一般性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限期整改到位。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私分强农惠农资金以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对顶风违纪的、查出问题不及时纠正的、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一律依纪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总结评估、深化提高阶段(8月底前)。各镇及有关部门要对开展交叉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情况认真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围绕监督检查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措施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各镇及有关部门的总结评估报告于8月5日前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区政府将对各地的总结评估情况通报全区,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各镇、各有关部门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明显成效。

(二)组织领导要坚强有力。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各地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1、建立责任制度。监督检查工作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镇政府主要领导是本镇的第一责任人,区直各涉农资金的主管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该项资金整改到位的第一责任人。逐级建立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区直各涉农资金的主管部门(单位)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镇及有关单位的督查指导,开展自查工作。

2、加强组织协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综合协调组、农村土地政策督查协调组、涉农资金督查协调组,加强对各镇及有关部门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协调组设在区监察局(区政府纠风办),由区委农工部、纠风办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主要负责全区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研究和宣传、情况综合以及对违规违纪问题的督促查处等工作;协调农村土地政策督查协调组和涉农资金督查协调组的监督检查工作。农村土地政策督查协调组设在区农业局,由区农业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主要负责全市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培训和政策性指导;汇总填报《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自查自纠登记表》;每个阶段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对自查自纠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涉农资金督查协调组设在区财政局,由区财政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主要负责全市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培训和政策性指导;负责填报区本级《强农惠农政策管理资金使用情况自查自纠登记表》及各镇及有关部门自查自纠情况汇总;每个阶段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对自查自纠工作中发现的截留、挪用、贪占或瞒报不报等违纪违规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各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主动参与,认真履行职责。

3、强化督促检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四月份起抽调农工部、监察局、纠风办、农业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领导和熟悉农村土地政策和财会专业的领导干部组成三个督导组,分阶段对各镇及有关部门是否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宣传发动、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总结评估等进行全面检查督导,对检查督导中发现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实行查纠责任包干制度,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环环相扣、整体推进。市直各涉农资金的主管部门和土地政策主管部门要切实对本行业和部门监督检查。

强农惠农范文篇9

一、以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为手段,着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以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为手段,着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是我县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今年3月份以来,我县纪委监察局会同财政、审计、农工部等部门,组成六个工作组,对全县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时发现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落实执行强农惠农政策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我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铺面、抓线、看点的工作方法,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采取建立涉农资金流向图,按资金流向逐个程序监督检查的工作方式,从涉农资金的来源到资金的审批、拨付和使用,逐一核查落实,并就发现如扶贫资金的使用有些乡经管站未建辅助帐,有关资金支出没有施工合同、验收单和结算凭证,甚至没有审批人员的签字的问题;有些单位将涉农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问题等。进行逐一分析,找出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在整改阶段,实行纠建并举,有针对性地健全和完善了一批老制度;建立了项目督办、情况反馈等一批新制度,创新改进了资金审批管理制度,确保了村务“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夯实了廉政建设的基础。

二、以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为抓手,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

将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与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行为相结合,是我县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色。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县将开展强农惠政策监督检查工作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相结合,加大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力度,努力提高强农惠政策监督检查工作的成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中,将在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管理使用中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重点监督检查的内容。通过采取分类自查、交叉互查和随机抽查的形式,对20项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农村土地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如对“一卡通”存折的发放进行监督,防止“一卡通”截留在村组干部手中;对农村土地承包证的换发进行检查,防止承包合同签订不规范或随意调整和收回农民承包地、随意抵扣农民征地补偿安置款等问题的发生。对截留、挪用强农惠农资金的问题,我们坚决予以纠正,并视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洋门乡槎江村和钱山乡南山村将“三清三改”扶贫开发资金,用于建村办公楼。此事被发现后,县强农办立即责令两村分别将用于建办公楼的4.8万元和6.7万元,归还到村里的改路、改水和改厕的项目上来,同时对两个村的主要村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县农业开发办和县老建办挪用涉农专项经费的问题,也分别由市纪委和县检察院予以了查处。通过在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中,加大纠正和查处一些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以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为动力,切实转变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扎实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推动了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是我县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新成果。通过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和党纪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在自查自纠和整改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在思想作风上有了明显的转变,大大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能积极倾听群众的诉求,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强农惠农政策的监督检查,加大了案件的查处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以一些典型事例作为反面教材,教育了一批干部,让他们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使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了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不能为;为群众办事不尽心不尽力不可取;漠视群众、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准有的思想。同时,由于通过强农惠农政策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了一套监督制度,有效的对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效能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使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也大有提升。

强农惠农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农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质为抓手,坚持纠防结合、注重预防的方针和全面检查、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以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保障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为重点,紧紧抓住“教育、自纠、规范、查处”四个关键环节,通过扎实有效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全面了解掌握我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切实解决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规范和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管机制,努力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

二、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

主要检查年以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资金(包括基建投资用于“三农”的支出)的管理使用情况。重点检查:

(一)对农民的补贴资金,主要包括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二)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要包括农村“水、路、电、气、房”等资金;

(三)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财政扶贫资金;

(四)其他重点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被征地农民补偿费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产粮奖励补助资金等。

三、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自年1月开始,至年5月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宣传发动阶段(年1月底前)成立全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办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各村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办事机构,认真调研和梳理。切实加强学习培训,熟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强农惠农资金拨付的程序和管理使用的规定,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群众参与专项监督检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自查自纠、全面整改阶段(年3月底前)

从制度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对年以来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和纠正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强农惠农政策宣传落实是否到位,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2)各项惠农资金发放的时间、对象、标准、范围、方式是否符合规定,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户;

(3)是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等问题;

(4)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抵扣代扣其他款项以及贪污、私分资金等问题;

(5)财政预算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相关账户设置和资金划转存在的问题,有无和其他经费混账管理、公款私存、个人保管等现象;

(6)违反制度规定的其他问题。

(三)重点检查、督促落实阶段(年4月底前)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办事处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采取随机抽查、进村入户调查等方式,对相关强农惠农资金从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到资金拨付、使用和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检查核实。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各村自查自纠阶段前已经整改到位或正在进行整改的,从轻处理;对自查自纠阶段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一律依纪依法从重处理。

(四)建章立制、总结提高阶段(年5月底前)

重点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健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配套措施,规范和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管机制,进一步巩固专项监督检查成果。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办范围内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各村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克服畏难情绪和侥幸过关心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办事处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明显成效。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各村要把这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目标管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要逐级建立责任制,明确工作规范,落实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