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8:37:13

评定问题

评定问题范文篇1

一、法律应当对鉴定时限进一步规范

(一)现行关于鉴定时限的相关规定

关于鉴定时限的定义,立法上并无明确规定。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26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完成鉴定的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细分析之,本规定只是司法鉴定结构接受委托之后完成鉴定的时间,实务中鉴定时限应当包括鉴定时机的选择、鉴定过程的进行和鉴定的完成等统一的过程。在刑事诉讼实务中,鉴定对象不同,鉴定时限亦有差异。若是固定不变的鉴定对象如痕迹、实物、文字等,鉴定时限对鉴定结果不会有太大影响;而对于处于变化中的鉴定对象,如人体损伤,在不同的时限鉴定会出现不同的伤情结果。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编著的《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人体损伤鉴定时限有专门的说明,该《指南》“总论—鉴定时限”部分提出:“凡不影响容貌和组织、器官功能的损伤,鉴定时限不超过1个月至3个月;凡影响容貌和组织、器官功能的损伤,鉴定时限不超过3个月至6个月;疑难复杂、一时不能确定的损伤,鉴定时限不超过1年。”《指南》在“毁人容貌、听力鉴定、视力鉴定”等部分,都对鉴定时限做出了说明,如“损伤后有视力下降的最好应在伤后1周左右进行常规视力检查,伤后3-6个月并临床治疗基本终结后,再经复查视力作出鉴定结论。”

(二)鉴定时限的实务意义与不足

由于人体损伤存在治疗康复过程,鉴定时限的选择对于伤害类案件的结果影响重大,过早进行鉴定伤害后果显示会很严重,治疗结束之后鉴定后果可能相对较轻。笔者办理王某伤害周某案件,王某造成周某左肘鹰嘴骨折,办案机关在进行鉴定时内固定尚未拆除,周某左肘无法活动,鉴定结果为重伤(六级伤残),等内固定拆除后重新鉴定时,周某左肘可以自由活动,鉴定结果为轻伤。由此,对于变化中的鉴定对象,尤其是伤害类案件的人体损伤鉴定,应当将鉴定时限作为必须考量的因素。其他鉴定,如法医病理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包括物证类鉴定、毒物鉴定等,鉴定时限选择对鉴定结果也具有直接的意义。

(三)对鉴定时限进一步规范的建议

在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作为主要的证据,直接关系到被告人定罪量刑,也关系到受害人权利保护和救济,鉴定制度的设计应当尽可能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中立、权威。目前,鉴定时限中暴露的问题尚未引起司法实务的足够重视。笔者建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时,对鉴定时限应当予以进一步规范。其一,应当统一鉴定时限的含义,即鉴定时限应当包括鉴定时机的选择、鉴定过程的进行和完成。其二,根据鉴定对象不同确定鉴定时机,对于活体类鉴定,如人体损伤鉴定,应当根据人体损伤康复治疗情况确定鉴定的开始点;对于非活体类鉴定,应先行确定鉴定时机是否成熟之后再进行鉴定。其三,鉴定过程进行和完成的时间,应根据鉴定对象不同而确定,应由法律做出规定,不应属于鉴定机构和委托人约定范畴。

二、法律应当对抽样鉴定做出规范

(一)涉及抽样鉴定的相关罪名

刑事诉讼中,有一类犯罪以特定对象达到一定数额作为追诉犯罪及量刑的标准。如走私淫秽物品罪(刑法152条)追诉标准是:走私淫秽录像带、影碟五十盘(张)以上的;走私淫秽录音带、音碟一百盘(张)以上的;走私淫秽扑克、书刊、画册一百副(册)以上的;走私淫秽照片、画片五百张以上的等。伪造有价票证罪(刑法227条)追诉标准是:车票、船票票面数额累计二千元以上,或者数量累计五十张以上的;邮票票面数额累计五千元以上,或者数量累计一千枚以上的;其他有价票证价额累计五千元以上,或者数量累计一百张以上的;非法获利累计一千元以上的等。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案(刑法177条)追诉标准是: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或者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或者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总面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数量在十张以上的;伪造信用卡一张以上,或者伪造空白信用卡十张以上的。上述犯罪,要求以违法行为涉及对象达到一定数额作为追诉的标准,如果达到该标准,即可按照刑事犯罪立案追诉;如果未达到法定标准,即属于普通违法行为处理;如果达到加重量刑的标准,要加重处罚。实务中的问题是,当违法行为所涉及对象数额确定后,是全部进行鉴定还是仅抽取部分进行鉴定;如果进行抽样鉴定,鉴定的数量如何确定;在抽样鉴定之后,是否能够直接推定所有对象与鉴定对象的同质性。

(二)抽样鉴定在实务中暴露的问题

笔者办理黄某传播淫秽物品案,黄某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制作了淫秽网站,并且上传了淫秽影片,该网站主页显示影片数量为3200部。公安机关网监支队查获后抽取了27部进行鉴定,结果为淫秽影片,即按照刑事案件侦查,后移送起诉至法院。法庭审理中控辩双方对定罪没有异议,但对量刑提出异议:控方认为应当按照全部3200部量刑;被告人及辩护人认为,侦查机关并未对全部影片进行鉴定,不能确定全部影片都是淫秽物品,量刑时应当按照已经鉴定的27部处罚。关于该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制作、传播淫秽视频文件10个以上,作为追诉标准,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数量达到50个以上时为“情节严重”,量刑标准是三年到十年;数量达到250个以上时为“情节特别严重”,量刑标准是十年以上。就黄某而言,按照27部和3200部定案处理相差甚大,法院审理时也无法统一观点,控辩双方的观点似乎都能成立。而案件的核心就在于鉴定时,鉴定数量应当是多少,抽样鉴定的结果是否能够直接推定为全部结果。与黄某案件类似,笔者办理王某非法储存爆炸物案,公安机关查获王某非法储存1200枚雷管,之后抽取了6枚进行了鉴定,该6枚全部能够爆炸,之后案件移送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时,被告人王某提出雷管在家里已经存放了多年,部分根本不能爆炸,公安机关仅抽取6枚鉴定,甚至没有达到定罪标准的30枚,对犯罪指控存在异议。而控方认为,应当按照全部1200枚定罪和量刑,量刑标准是十年以上。

(三)对抽样鉴定进一步规范的建议

刑事案件关系到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关系到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案件事实应当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对于上述抽样鉴定的质疑,笔者认为不无道理,故应当对刑事司法鉴定涉及的抽样鉴定予以规范。其一,抽样鉴定的数量首先应当达到追诉犯罪的数量,如前述王某非法储存爆炸物案,雷管鉴定的数量至少应当达到定罪标准的30枚,类似案件亦应如此。其二,在涉及加重量刑的情况下,抽样的数量也应当达到加重量刑的数量,如黄某传播淫秽物品罪,只有鉴定数量达到50个,才能在3年到10年量刑;鉴定数量达到250个时,才能在10年以上量刑。其三,应当确定科学的抽样机制,最好在当事人参与下进行抽样,保证侦查行为客观公正透明。

三、法律应当设置被告人参与鉴定的机制

(一)被告人参与鉴定的理论基础和实务中的不足

在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与政治领域民主化相应,诉讼领域中体现为司法的民主化,即公众对诉讼的参与。在刑事诉讼中,程序的运行最终关系到被告人的利益,被告人依法参与诉讼程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程序正义的应有之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各项权利,如侦查阶段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提出申诉控告,在审判阶段举证、质证、申请调取新的证据、申请证人出庭、申请重新鉴定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被告人对诉讼的参与。但在刑事司法鉴定的参与方面,立法尚有不足。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自侦自鉴”,被追诉方参与程度不够,鉴定程序由侦查机关依职权单方进行,被追诉方处于被动地位,权利义务不对等,被告人要求鉴定的权利仅仅规定在审判阶段,即庭审中被告人一方有权要求重新鉴定。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被告人参与鉴定的程序设置,即使鉴定结果客观、科学、权威,被告人一方亦心存疑虑不愿接受鉴定结论,而要求重新鉴定或不断上诉、申诉,影响诉讼效率,降低司法权威。笔者办理杨某交通肇事案件,某日凌晨一路口发现受害人尸体,经交警部门排查,杨某车辆案发时间经过该路口,于是交警部门对杨某驾驶车辆轮胎与受害人尸体上轮胎痕迹进行鉴定比对,鉴定结果为具有同一性,于是以交通肇事罪对杨某予以拘留。拘留后向杨某送达了鉴定书,杨某不服要求重新鉴定,公安机关委托上级公安机关进行重新鉴定,鉴定结果依然是具有同一性。本案中,交警部门第一次鉴定未通知杨某,第二次鉴定时杨某已被拘留,同样未参与鉴定。庭审中杨某认为自己并不知晓鉴定的具体过程,鉴定是侦查机关单方做出的,对鉴定结果不予认可,进而否认犯罪事实。

(二)被告人参与鉴定的制度设计

评定问题范文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软实力建设、教育和卫生制度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事业单位作为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肩负着“科教兴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1990年,我国就逐渐重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并开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1]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后期是否需要再进行职务聘任,对降低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提高学术水平、技能水平、工作积极性、工作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平稳有序地进行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事业单位的发展及其功能

事业单位(PublicInstitution)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政府领导,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在我国事业单位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具有经营业务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由于我国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职工总人数庞大,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有效地利用和培训开发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和做好“一带一路”相关工作的有效途径。我国事业单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由于在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中,职工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无价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着创新的重任。(2)为了优化事业单位的管理,我国开始了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管理,分为企业化管理和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财政拨付薪酬两类[2],而企业化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具有市场经营性活动的事业单位,传统的按照财政拨付薪酬的形式进行运作的主要是针对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等服务的事业单位。因此事业单位通过培训开发激励职工,使其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管理和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存在的问题。1.缺乏良好的内部执行控制。目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白领人员没有严格地按照内控制度中的相关要求和内容开展相应的控制管理工作。领导不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便导致了职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重视,因此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上就具有很明显的随意性,直接给规范性的管理加大难度。2.缺乏完善的预算改革制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内容,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又是其核心基础。结合目前的情况,很多事业单位盲目扩展项目,在决策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发展上,日渐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带来巨大的风险,导致事业单位财政的稳定性受到威胁。除此之外,事业单位[3]在实际的预算当中,弱化了对专项经费、公共经费、人员经费等各项支出项目的优化工作,使其存在严重的分散现象。3.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调查,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还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开展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时并没有完善的依据,其内容上并没有结合实际,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和优化。(二)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存在的问题。1.评价体系与发展目标不一致。在事业单位中,可通过职称评定对职工进行引导和激励,使职工行为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单位都没对单位发展的战略目标做顶层设计,都只是为了评定而评定,最终导致职称评价体系的设置与单位的发展目标无法同步。2.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在目前的事业单位职称资格评审中,职务聘任要素,如学习、数量,履职年限等被当作职称评定的固定化指标,而对于非高等院校等以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为宗旨的事业单位而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评职称而去进修获得高学历、发表了符合评定要求的论文[4],对于认定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岗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都有待商榷。标准设置不科学,重学历和科研成果,轻实际工作绩效和实践能力,职称评价体系单一是目前事业单位在技术人员评定职称中存在的通病。3.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虽然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大多是经由有关单位推荐确定的,但是单位一般都具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性,结合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我国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定工作主要是先筛选符合条件的人员,先内部进行差额投票,最后上报。这种参与职称评定的主体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问题的优化路径

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首先,要构建“三层独立”层层递进的控制层面,第一构建相应的事后监督部门;第二,构建相应的审计委员会;第三,构建以预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其次,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在内容上要结合实际情况,涉及资金安排等要明确审计流程和方法。最后,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事后控制工作,通过事后控制对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及时发现问题[5],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而针对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问题,首先,要加强经济效果在职称评价中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职称评定的标准大都是集中在理论知识层和论文的数量上,很少关注相关的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与理论知识产权是否能形成新的产品带来一定的价值,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职称评定的导向性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其次,要重视职工的开发与培训工作。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与培训,能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开发与培训上,首先得优化整体现有的培训体系[6],建立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多层次的开发培训体系。其次,对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师带徒”的培训机制,使上级对其有全方面的了解,在今后的职称评定上能客观全面地做出评价。最后,要建立职称评定的多主体参与评定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设置特殊人才定制化通道,打破传统的职称评定条件,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战略相匹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管理,提高职员的工作效率,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及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郑琴.事业单位职称管理的制度及其运行研究[D].云南大学,2016.

[2]夏婷婷.我国事业单位职称评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J].管理观察,2018(24):64-65.

[3]焦晶晶.铁路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5(02):2-3.

[4]陈建辉,王树金,徐海波.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问题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8(08):29-31.

[5]丁晶晶.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的政策演进和实践发展[J].中国人事科学,2018(08):23-32.

评定问题范文篇3

关键词:科技“核心期刊”;评定问题;遴选方法;指标体系建设

“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衡量一个杂志学术地位的基本指标。能否进入“核心期刊”的队伍,对一个杂志社,特别是学术期刊和技术期刊来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为被评为“核心期刊”就意味着杂志学术水平被社会承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得到中国所有的高校、研究所等职称评定机构的认可。杂志能否进入“核心期刊”,更是杂志社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导航标!

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加,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1949年建国时,我国有科技期刊80种,1956年增至200种。1978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对全国正式出版期刊进行了重新登记,换发了新的期刊登记证,获准正式出版期刊6000种,其中,自然科技期刊2800种(占48%),10年增长了7倍。2005年经过整顿提高,期刊稳定在4957种。[1]二是已办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期刊整体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期刊总量迅速上长的同时,如何有导向性提高期刊质量,成为期刊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评价“核心期刊”就产生了。

1992—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先后有4版问世。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特点显著:一是刊源数量不等:第1-3版《总览》的候选刊物约1万种,分别遴选出2174、1596和1571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约占期刊总量的21%、16%和15%。第4版《总览》待选刊源约1.2万种,最后筛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入选率为15%。[2,3]二是核心期刊的筛选指标不同:编制第1版《总览》,主要采用载文量、文摘量、引文分析综合筛选;第2、3版《总览》增加了“影响因子”;第4版《总览》将“他引量”和“获国家奖或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2项指标纳入筛选指标,去掉了“载文量”。[4,5]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引导效应不力

科技核心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期刊”战略的实施应该结合我国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科技发展的学科优势和新生长点的实际格局,遴选一批国内领先和国内重点培育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支持。可是,在我们现行的“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使其学术引导效应严重不力。

(二)“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作为“核心期刊”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分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二是分母,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有实质性的论文和述评的数量。活跃的学科其期刊的影响因子要大大超过不活跃学科的期刊。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比较窄,从事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数不是很多,即便所有有关的科学家都加以引用,其引用次数也不会很高。所以,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刊的总体质量高,并不能得出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质量都高。[7,8]

(三)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

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评判指标缺乏。期刊业是知识密集的智力型产业,采编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期刊出版质量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的科技“核心期刊”编辑部只有1个固定编辑,为了节约出刊成本,其他采编人员都是聘用无业人员,他们没有学术专长,也不懂期刊行业知识,只是完成错别字校对等低级工作。所以,科技“核心期刊”缺乏采编人员素质考量,“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四)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

科技“核心期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核心期刊”应该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人们对科技期刊多样化需求增大,综合科技期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专业期刊应运而生。同一行业、同一研究领域可能出现多种刊名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如何提升其质量,行业内的科技“核心期刊”的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同行业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高学术水准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

(一)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遴选办法

1.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遴选指标体系建设。(1)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图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图书馆收藏情况。(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遴选程序

1.自愿申报。由期刊主办单位直接向当年的“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资格审查。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按照遴选原则、范围和评定指标的要求对报送的“核心期刊”评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本着宁缺勿滥的责任精神严格资格审查。

3.评审。对于资格审查通过的申请材料,交送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由申报单位简介报送材料,然后进行评委质疑答辩,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核心期刊”。

4.公示。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评审通过的被选“核心期刊”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于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严格处理,还公正于民。

5.审定。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反馈意见,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上报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研究正式批准当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入选的期刊名单。

四、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工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政出多头,管理分散,即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部分大学图书馆、还有一些经济实体都可以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工作,形成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不仅给科技“核心期刊”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科技界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造成导向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笔者建议: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设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三年一度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个性化管理

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性质的期刊,有时缺乏可比性。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应对不同类型的科技“科技期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克服“一刀切”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科技期刊遵循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社会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其实施正确引导和宏观管理。

(三)强化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风向标作用

在核心期刊的评审中,期刊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杂志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杂志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一个杂志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变难度很大,很难想象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会选择一个非核心期刊来发表。提高杂志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读者能更方便地读到自己杂志,杂志文章被人阅读的多了,引用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扩散因子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读者来阅读杂志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到图书馆查阅或自己订阅,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到互联网上查看,而且到互联网上查询的比例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期刊编辑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扩散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管理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045-1049.

[2]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林被甸,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戴龙基,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公晓红,冯广京.我国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182-188.

评定问题范文篇4

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加,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1949年建国时,我国有科技期刊80种,1956年增至200种。1978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对全国正式出版期刊进行了重新登记,换发了新的期刊登记证,获准正式出版期刊6000种,其中,自然科技期刊2800种(占48%),10年增长了7倍。2005年经过整顿提高,期刊稳定在4957种。[1]二是已办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期刊整体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期刊总量迅速上长的同时,如何有导向性提高期刊质量,成为期刊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评价“核心期刊”就产生了。

1992—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先后有4版问世。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特点显著:一是刊源数量不等:第1-3版《总览》的候选刊物约1万种,分别遴选出2174、1596和1571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约占期刊总量的21%、16%和15%。第4版《总览》待选刊源约1.2万种,最后筛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入选率为15%。[2,3]二是核心期刊的筛选指标不同:编制第1版《总览》,主要采用载文量、文摘量、引文分析综合筛选;第2、3版《总览》增加了“影响因子”;第4版《总览》将“他引量”和“获国家奖或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2项指标纳入筛选指标,去掉了“载文量”。[4,5]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引导效应不力

科技核心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期刊”战略的实施应该结合我国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科技发展的学科优势和新生长点的实际格局,遴选一批国内领先和国内重点培育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支持。可是,在我们现行的“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使其学术引导效应严重不力。

(二)“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作为“核心期刊”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分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二是分母,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有实质性的论文和述评的数量。活跃的学科其期刊的影响因子要大大超过不活跃学科的期刊。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比较窄,从事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数不是很多,即便所有有关的科学家都加以引用,其引用次数也不会很高。所以,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刊的总体质量高,并不能得出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质量都高。[7,8]

(三)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

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评判指标缺乏。期刊业是知识密集的智力型产业,采编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期刊出版质量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的科技“核心期刊”编辑部只有1个固定编辑,为了节约出刊成本,其他采编人员都是聘用无业人员,他们没有学术专长,也不懂期刊行业知识,只是完成错别字校对等低级工作。所以,科技“核心期刊”缺乏采编人员素质考量,“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四)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

科技“核心期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核心期刊”应该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人们对科技期刊多样化需求增大,综合科技期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专业期刊应运而生。同一行业、同一研究领域可能出现多种刊名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如何提升其质量,行业内的科技“核心期刊”的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同行业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高学术水准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

(一)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遴选办法

1.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遴选指标体系建设。(1)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图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图书馆收藏情况。(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遴选程序

1.自愿申报。由期刊主办单位直接向当年的“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资格审查。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按照遴选原则、范围和评定指标的要求对报送的“核心期刊”评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本着宁缺勿滥的责任精神严格资格审查。

3.评审。对于资格审查通过的申请材料,交送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由申报单位简介报送材料,然后进行评委质疑答辩,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核心期刊”。

4.公示。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评审通过的被选“核心期刊”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于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严格处理,还公正于民。

5.审定。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反馈意见,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上报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研究正式批准当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入选的期刊名单。

四、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工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政出多头,管理分散,即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部分大学图书馆、还有一些经济实体都可以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工作,形成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不仅给科技“核心期刊”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科技界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造成导向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笔者建议: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设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三年一度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个性化管理

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性质的期刊,有时缺乏可比性。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应对不同类型的科技“科技期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克服“一刀切”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科技期刊遵循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社会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其实施正确引导和宏观管理。

(三)强化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风向标作用

在核心期刊的评审中,期刊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杂志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杂志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一个杂志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变难度很大,很难想象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会选择一个非核心期刊来发表。提高杂志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读者能更方便地读到自己杂志,杂志文章被人阅读的多了,引用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扩散因子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读者来阅读杂志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到图书馆查阅或自己订阅,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到互联网上查看,而且到互联网上查询的比例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期刊编辑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扩散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

摘要: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何评价期刊质量成了期刊界的重要课题。然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存在很多问题:学术引导效应不力,“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如何优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遴选原则、遴选范围、遴选指标体系建设、遴选程序等方面必须进行优化;而且需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实施个性化管理,强化争创科技“核心期刊”,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科技“核心期刊”;评定问题;遴选方法;指标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管理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045-1049.

[2]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林被甸,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戴龙基,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公晓红,冯广京.我国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182-188.

评定问题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定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战略的关键力量,在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驱动下,人才评价、选拔、培养等环节都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一直都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难点与重点,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能起到导向、激励的积极作用,如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凝聚学科优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大家一直思考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到教育政策环境、高校自身特点、管理者的认知水平、评价体系设计等因素的影响,职称评审存在程序复杂、评价指标单一、评价结果不客观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而且还影响到高校职称评审体系的科学性评判。为了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必须要加快高校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尽快破除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近年来,围绕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评价等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深刻转变。2017年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规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高校副教授、教授评审权不应下放至院(系)一级,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要“切实把师德评价放在首位”。这是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高校自主办学的重要举措。高校对职称评审的自主权得到明确,根据岗位结构和学科发展规划自主组织职称评审、按岗聘用。这让高校在选人用人上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清晰、效果更加显著,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真正给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随之而来,各地高校纷纷出台相应的改革措施。江苏省从2017年起,下放所有本科院校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包括教学、科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和实验技术职称系列高、中、初级职称评审权。湖北省进一步向高校下放职称评审权,高校自行组建相应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及评委会办公室,并按管理权限逐级备案。针对传统的“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倾向,很多高校开始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同行评议等多元化评价机制,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评价倾向,鼓励长期积累、潜心研究。笔者认为,各种改革措施的出台并不意味着职称评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逐步取消外语水平、出国经历、任职年限等条件之后,申报职称门槛随之降低,原有职称评定制度和方法不再适用,人事部门面临着更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尽快适应改革要求,围绕双一流建设根本目标,结合学科发展的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师评价与评审体系,通过创新人才激励手段来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水平与办学质量。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职称评审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才激励的效果。很多高校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方法传统、指标单一,往往忽视了学科、岗位、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实际差异,造成评价体系不科学,结果不客观,效果不明显。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学科差异大、岗位类型多、发展不平衡,职称评审工作显得尤为复杂。有很多大学将教师岗位制定的比较细致,根据教师工作性质和岗位任务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型等几个类型,有的学校还分出艺术设计型和国防科技类型,不同的类型之间成果评价差异性很大,制定职称评审体系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各种差异,充分考虑各种要素,细化评价标准,结合各学科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职称评审体系。(二)评价标准不够科学。为使教师职称评定尽量公平公正,大部分高校采取量化形式来设置评价标准。在教学方面,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有很多实际教学工作难以量化评价,如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活动等,难以制定合理的量化标准。老师们只是片面地追求完成工作量,而没有在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上下功夫,让教学成了走过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有悖于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科研方面,评价标准主要看论文、专利、项目,采用量化的评价方式容易造成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有些人论文数量多,但内容东拼西凑,学术含量低,对学科发展的意义不大,这种量化考核方式一旦固化,相反制约了对教师的全面选拔与培养,不利于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三)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对高校人事部门来说,每年的职称评审都是个庞大的工程,很多高校采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式来处理审批数据,然而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化共享程度不高,数据不准确、内容重复,影响到评审工作效率。随着职称评定制度的改革,学院的评审权利将逐渐由学校收回,在学校评审环节,出于对评委人数和投票程序的要求,往往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事实上,同一领域的学科分支有很多,不同学科的评委对于跨学科领域不一定有相同的认识和一致的评价标准,容易造成“外行评内行”的局面,造成评价结果差异很大。由于时间安排紧、评审材料多、指标要求严,评委们没有时间将申报材料认真审阅、详细比较,只能粗略翻阅、凭印象打分。评委们因为专业不同、情况不熟,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二、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改革思路

在职称评定改革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观念,聚焦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来进行规划和布局,与此同时,职称评定内容与形式也即将发生一系列转变,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们必须认识到改革的意义和重点,积极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相应的变化。(一)突出教学地位。在教师晋升过程中,很多教师受到论文和项目的限制,达不到晋升的要求,但是他们在教学岗位上潜心教书数十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怎样满足这部分老师的晋升需要、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2018年6月,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大计,本科为本”,高校逐渐在资源配置、考核机制方面要向本科教学倾斜。为了引导教师投入教学工作,很多高校都在探索提升教学地方式方法,有些高校制定分类管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学型的老师单独建立岗位评审体系,一方面引导教师在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为他们规划合理的职业晋升途径,让他们的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老师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知识体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传承优良的师德师风,弘扬教书育人的工匠精神。(二)制定多元化评价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评价指标化和代表性成果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前者列出各种申请条件,以及教学、科研等业绩的等级与标准,其不足之处是过于强调成果数量、缺乏差异化,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而代表性成果评审机制则是构建以质量为主的评价体系,围绕某一领域的重要创新、关键性突破、重大成果等,组织校内外同行业专家开展评审,能反映出教师的代表性成果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真实水平。需要充分结合这两种评价方式的优点,在量化评价的同时凸显代表性成果的意义,让职称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三)加强激励与管理。职称评定的目的是让教师获得应有的激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出积极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在获得晋升之后安于现状,工作热情降低,其工作业绩与职称待遇并不匹配。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招生、科研、课题申报方面具有资源优势,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有利资源推动学科发展,相反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阻碍。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发挥绩效管理的驱动力,将职称管理与岗位聘用、绩效考核联系起来综合评价,采取职称灵活聘用的方式,定期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制定升降级制度,提升职称岗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职称晋升不仅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评判,也是提高教育水平的一种激励机制,高校需要建立良好的师资管理制度,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保持一定的水平,这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历经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时代,应着力于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要务,深刻理解教育改革的目的,认真分析面临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出改革方案,让职称评定体系真正起到“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宝,武毅英.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J].中国高教研究,2017(2):82-86+98.

[2]刘紧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逻辑、变革与瓶颈[J].中国高教研究,2017(7):81-86+93.

评定问题范文篇6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我国乡村中小学教师在相对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仍坚守在基础教育的第一线上,理应得到社会尊重和公平待遇,尤其在职称评定方面更应得到与城镇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一样公平公正的评审标准。为弄清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笔者深入到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某乡村中学和小学进行了细致调查研究。

1我国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概述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是通过对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教学工作能力等的一系列综合评价来确定教师职称等级的一种制度。教师的职称不仅关系到教师工资的高低,更是职业价值的标尺,对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更是如此,既有精神层面的慰藉,也是物质生活的依托。我国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扩大。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2013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计划在2014年全面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正式施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等级设置上,中小学教师在职称等级上将分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此外还辅以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1]

2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乡村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的欠佳,所在学校的相关管理不尽科学,地区经济落后等都使乡村教师发展得不到社会的有力支持和公平对待,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也就伴随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职称评定工作中指标不均衡、标准难度大以及评定方式不完善。

2.1职称指标分配不均衡

乡村教师晋升机会少是其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像学校这种事业单位,尤其是乡村学校中高级职称指标普遍偏紧。在调查问卷中显示,该小学的初、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比例为7:2.5:0.5,中学为6.5:3:0.5,两所学校的中高级职称教师都很少,因为指标分配是根据该校现有职工总人数和相应级别职称人数确定,也就是各级别的职称数是有固定数量限制的,如果已经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上级也就不再分配给学校名额。然而这些乡村中小学本身教师数量就少,所以具备中高级职称评定资格的教师迟迟得不到分配指标(见图表1)。同时依照惯例,指标是人事部门按照省市县乡逐级下放,往往是城镇学校多于农村学校,重点多于普通,这种方式容易产生对职称指标的截留与挪用。水平资质相当的教师能否更快的评上高一级职称,就要看自己处于什么水平的学校了,这种情况会使越来越多的现农村教师想办法转入条件和机会优于乡村的城镇学校,同时应届大学毕业生也都更青睐于工资高、发展机会多的城镇学校,从而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年轻师资供应不稳,教学质量下降,加剧城乡间师资力量的不平衡。

2.2职称评定标准难度大

在职称评定中,城乡中小学教师有着同样的评定标准,但由于地区经济和其他方面发展的落后,恰恰是这种“平等”带来了评比中的不平等。我们在调查咨询中发现,评定中高级教师职称标准的难度大使得这里的乡村教师面临着与其他地区乡村教师同样头疼的难题。第一,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难度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国家对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掌握水平要求也提高,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对于教师的应聘及职称评定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想要晋升中高级职称,计算机等级证书是晋升之路上的一道坎。而对于部分地区的乡村教师来讲,有的甚至连电脑都没摸过,别提参加更深难度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了。第二,难度大。论文是我国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的重要一环,它反映教师在所处学科领域的科研水平及见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解掌握程度。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中,对于参评中高级职称的教师都要求在教育教学类CN期刊上独立发表本学科教研论文,或正式出版教育教学著作,或参编经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地方课程等。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反映很多大学教师涉嫌学术论文抄袭,那么本身水平就不高的乡村教师来说,要写一份如此高难度的论文很是为难。问卷显示,此中学的中学教师在职期间发表文章著作三篇以上的占9%,一篇到两篇的占15%,剩下的近70%没有文章发表经历。笔者在调研中还看到,乡村学校很少有一定规模的阅览室,更不必提图书馆了,很多教师都是资料无处查,图书无处找,写一篇具有学术性质的论文真是难上加难。而且写论文需要有大量时间。在农村,通常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往往“身兼数职”,在一些小学,一个老师往往要承担一整个年级甚至多年级的教学,除了超额完成教学工作外,部分本地教师还得在农事繁忙期间兼顾农活。

2.3职称评定方式不完善

现在的教师职称评定一般以专家评审为主,评审组由本市重点中学优秀教师和教研室的教研员组成,评审现场会有多位评委打分,打分前各评委会互相交流。调查中有一多半的教师认为其评审方式不完善,由于职称评定是教师间激烈的竞争,它不光是教师社会地位的体现,更与利益相挂钩,所以经常会出现部分教师弄虚作假的现象,部分参评教师会在提前通过非正常手段达到为自己加分的目的,而评审组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教师的各项资料进行严谨的分析,自然会对找过“关系”的教师有较深的印象。同时,评定方式的不完善还体现在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在评定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无记名投票方式,难以对评审团队进行监督。

3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的主要措施

3.1均衡分配职称评定指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2]职称数量和等级应向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一线教师队伍倾斜,落实《教师法》中关于教师职称“定期晋升”的规定。第一,提高乡村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对符合评比职称的乡村教师予以政策上倾斜,让符合一定标准的教师都能够在职称上有所收获,改善论资排辈、年轻教师评不上职称的现状。第二,对负责下发职称指标的各级部门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督,对擅自截留职称指标的更要严肃处理,不能让那些符合标准的乡村教师无职称可评,要让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3.2合理制定职称评定标准

国家对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近年来从未停歇。新华社北京2015年9月2日电,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完善评价标准,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职称制度,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对农村教师适当倾斜。[3]笔者认为,对乡村教师评价标准的倾斜应体现以下三方面:第一,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与城镇教师的标准分离。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应符合实际情况,降低论文、计算机、英语等证书级别要求,尤其在偏远地区应取消对一定等级刊物发表数量上的要求。人事部职称处郑富仕说,1986年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的原国家教委中小学教师职务实行条例中提出,论文并不是必要条件,现在这种“轻教学,重论文”的做法,是简单操作、照搬高校的做法,根本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的职业特点。[4]第二,取消“工龄论”“奖状论”。一些并不擅长科研的一线乡村教师,往往他们的教学方法更受学生欢迎,却在评定过程因为工龄或证书没能得到肯定,所以乡村教师的评定标准应淡化工龄以及所谓的“带头人”“优秀公开课”等奖项,而是根据工作态度以及取得的教学成绩综合评定。第三,“软硬”结合考察。学校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还有精神知识的传播,担负着育人的任务。农村学生相比于城市学生更需要教师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引导,所以对参评教师的考察要软硬兼备,注重个人能力的同时,应将个人素质的考核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3.3规范职称评定方式及过程

2011年7月1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会表示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5]对于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这样的改革不仅需要落到实处,还需要根据乡村教师评定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内容形式:第一,要规范专家评审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评审中的外部利益及人情因素的干扰,可以跨地区选聘专家及优秀教师入选评定队伍,不断更新队伍成员,对评审人员的身份进行保密。第二,完善评审监督机制。引入社会监督,向公众公开评审的程序,全面推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有序操作,规范执行。第三,创新评价方法。在新的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创新评价机制,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方式[6],所以在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中我们不仅可以组织参评教师进行现场授课、答辩等,还应大胆创新,多听听学生的评价,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引入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中。总之,乡村教师的权益如果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努力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会使城乡教育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均衡。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保证评定中的公平性,做到客观实际透明。妥善解决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是促进教育资源城乡均衡的重要步骤。为了我国乡村基础教育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给那些默默坚守在乡村讲台第一线上的教师们以相关政策,去重视并支持他们。

作者:丁山 杜桂娥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思琴.教育叙事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再审视[J].教师教育论坛,2014,(12):50.

[2]刘奕湛.我国将改善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工作教育的待遇[J].农村实用技术,2010,(26):28.

[3]新华每日电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N].中国新闻,2015-09-03(8).

[4]叶万军.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论文并非必要条件[J].教师博览,2000,(4):30.

评定问题范文篇7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刑事责任能力法律关系评定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于青壮年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中约占70%。患者往往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常常出现伤害、凶杀、强奸、放火等严重危害的行为,成为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涉及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有的因外伤或其它原因而发病,而涉及法律关系评定问题。以下,笔者试述之。

一、精神分裂症概述

精神分裂症属于内因性疾病。一般认为,遗传、个性缺陷等内在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躯体因素、社会因素等外在因素是诱发原因。

该症患者通常意识清晰、智能良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其病程分持续进行和间断发作两种形式。持续进行者病程往往迁延不愈,逐渐呈精神衰退状态。间断发作者在病情发作一段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缓解期精神活动可基本恢复正常,也可遗留一定的精神症状或精神缺损。但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部分患者可逐渐出现精神衰退;也有的仅发作一次,缓解后不再发作且无精神缺损者。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所实施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辨认能力以及有意识的控制能力。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一是医学要件,即必须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二是法学要件,即造成危害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据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有以下三种分法:

(一)无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且作案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或者患者处于衰退期,精神活动不稳或残余病态观念诱使,可能作出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在这些情况下,该患者不负刑事责任,即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患者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但又因疾病的原因使这些能力有所减弱的,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但作案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间歇期缓解不全,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的。在这些情况下作案,其辨认能力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削弱,应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间歇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间歇期且无任何后遗症状;或者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病程完全平息,在这些情况下,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应评定为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以上只是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一般原则,但每个安静都具有特殊性,要具体案件具体,依据我国《刑法》第18条的精神,首先确定医学诊断,明确是否具有精神分裂症,作案时处于何种病程阶段。然后分析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与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因果关系进行评定。

三、精神分裂症法律关系的评定

法律关系是指公民涉及的精神损害及相关的问题。精神损害是人体受机械、理化、生物或心理等致病因素作用后出现的精神障碍。法律关系的评定将直接关系到对加害人的法律责任及赔偿问题。其评定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精神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如果重度颅脑损伤以后出现了精神分裂症或分裂症样精神病,应评定为重伤。后果较轻的,可根据实践情况评定为轻伤或轻微伤。需要注意的是,对颅脑损害所致精神障碍程度评定,一般需由损失起经过半年以上的观察后方可作出评定。

(二)精神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存在间接因果关系的

由于精神损害的特殊性,在评定只有间接因果关系的案件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伤害后果、过错原则等具体情况,全面,综合评定。如果轻微或轻度颅脑损伤,或躯体损伤后出现了精神分裂症,则可参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作出相应评定。如果精神创伤后出现精神分裂症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则可评定为轻微伤,但加害人必须承担“一次性”精神损害赔偿金。

由于关系的评定十分复杂,而我国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只能根据“伤”与“病”的关系,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实事求是地作出评定。

结语

精神分裂症是典型且高发的精神疾病,同时也是涉及各种法律最多的一组疾病。有效地探讨和精神分裂症及其刑事责任能力和法律关系等相关问题,不仅能推动我国司法实践中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也能保障广大公民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合法利益,更能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进而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

1、《司法精神病学》曾绪承主编群众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2、《司法精神医学基础》郑瞻培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精神疾病患者刑事责任能力和医疗监护措施》林准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4、《精神病人的法律能力》孙东东主编出版社1992年版

评定问题范文篇8

本文作者:岳元德周晔工作单位:泸州医学院体育系

体育学科的特性与体育成绩评定课题

由于体育学科有上述比较明显的多种特性,因此,体育成绩评定体系建设面临着与其密切关联的一些特殊的问题。体育成绩评定范围的确定问题体育成绩评定范围的确定,是关系到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同其他课程共同组成学校教育。体育成绩的评定既有对学生学力的评价,也有对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评价,甚至对整个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提供检验依据。因此,对于哪些应该作为和不应该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它们所占的比例应该是百分之几等问题争论不息。从1987年出台的过渡性体育教学大纲中形成“四合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到“多元评价”体系的提出,无一不是在探索体育成绩内容评定的范围,以此拓宽评定视野、丰富评定内容、改革评定方法。据称“四合一”的考核体系也是“为反映教学目标的多元要求”,是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能力相结合,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相结合”。其共同的目标都是让体育成绩评定“多元化”。积极倡导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要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把出勤情况、课上表现、学习态度、体育道德作风和课堂纪律以及社会、心理等作为体育成绩的评价范围,由于“多元”体系未明确“重点”,其“多元化”体系的自身是否逻辑自洽,各评定对象是否位居同一层次等问题尚待研究,于是在具体的成绩评价中形成评定范围过宽泛而难于突出学科特点、评定方法过于复杂而难于操作、评定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使体育考试的“‘硬指标’逐渐被削弱’‘学习目标具有‘软’的特征’‘学习评价有‘统一标准’向‘关注个体差异论’转变”等趋势,难免会引起对体育成绩评定的真实性产生争议。例如,张洪潭等人从技术健身论的观点、课程考试要旨等角度,对当今学校体育考试范围、评定方法、评定标准等一些不成熟的改革,提出缩小体育成绩评定的范围的观点,是值得体育界人士注意的。体育成绩评定内容宽泛性的问题“由于体育运动素材的量很大,而且只要场地器材的条件允许,绝大部分的项目都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有乐趣的运动”,都可以作为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因此,体育考试在内容的选择上比其它学科更容易更宽泛。但从理论依据的说明方面要比其他学科难(因为选择的依据和目的也很多)。绝大部分的项目都能互换、颠倒、重复,可从不同方面对人体产生影响。由于目标、目的、对象、年龄、需要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哪些内容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内容,至今没有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科学选依据,仅有几条空泛的选择原则,缺乏具体的标准,更缺乏有效的程序和方法。我们现在的体育考核内容确定、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程度上是按传统和按经验来进行的。使体育成绩评定体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好像哪项都可作为体育评价内容,但又不能“一刀切”,如身材高大的同学考体操、身材矮小的同学考排球扣球、身体肥壮而体重的学生考长跑、体瘦的学生考铅球等。如何鉴定他们体育成绩的好坏?为什么要考核100m、100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min跳绳、铅球等项目?可不可以换成其他项目?哪些项目对体育成绩评定更科学、更客观、更有效、更实际、更合理等问题讨论,是当前体育成绩评定内容选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统一评定标准与个体差异的问题考试的目的是为发现学生学业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给学生以反馈,进而有争对性地帮助学生完善其学业。从理论上说,体育成绩的评定应该通过规定的考试,考试是对人的某种能力的公平检验,既然是公平检验,那就要有时间上、方式上、内容上、评判标准上的同一规定。否则,就很难成为一种公平的检验的手段。体育成绩的评定通常都是对学生运动能力和学力的评定,而由于以运动能力为代表的体育的能力与人的天生的遗传,后来的体育环境、营养、生活习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联系往往大于与每周2小时的体育课的联系,因此对运动能力的评价有时很难反映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力水平以及学习态度,而且运动能力与人的体质又不同(如在铅球、长跑成绩评定中,身体肥胖与体瘦学生同一评分标准等项目差异),因此对学生的体育评价有逐渐脱离教学评价的趋势。用什么指标来评价“体育成绩”就成为体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体育统一评定标准与个体差异的问题,就成为我们体育工作者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体育成绩评定方法,通常有定量评定法和定性评定法2种考核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有客观评定标准和经验评定标准之说,前者是“指对以各种客观指标确定成绩的项目按其客观成绩制定相应评分的标准”;后者是“指以教师的主观经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基本分析和评定的标准”。而体育评定内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平行的关系而不是逻辑的关系,因此在评价方法上,只要在规则、器材和动作上加以改造,哪个项目都可以变得很难或很容易,其在评定方法都可因不同条件、不同对象而有所不同。加之我们的“客观”平分标准和“主观经验”的缺实,许多的客观标准和量化指标都是未经效度检验的,其本身设置尚不可靠,使我们的成绩评定方法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在体育成绩评价的形式中,教师是唯一的参与者、主评者,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对与错、好与坏都是教师自己说了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甚至被忽视的地位,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在此有的学者提出学生的“成绩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以及与家长的评价”,然而这看视全面地评价,其评价标准怎样定?其客观性怎样把握?大学生家长地处祖国各地,其评价信息如何收集?为我们体育成绩评定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对体育成绩评定的策略思考

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目的,特别是普通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在考试评价方面过分强调,不是强调运动本身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主体必须参与活动才能有成效。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身体变得更强壮,身材因此而得到改善,心肺机能因此而不断增强。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体育成绩评定的目的所在。树立体育成绩评定新理念以“健康第一”和“使每个学生从体育学习中受益”的为出发点,结合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对现有体育成绩的评价方法和形式提出新的理念,把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作为杠杆,把督促学生经常性参加锻炼作为重点,将终期一次性考试定“终身”的方式变为多次随堂测试的形式,这里的“多次”就是重复测试,以此增加练习次数。例如,800m、1000m的考核,在一个学期的体育课中分多次进行随堂测验,并将每次所测的成绩记录下来,不要过于强调能跑多快,只要求保持或稍有提高,重点是要每次完成全程,将次数和每次的成绩作为期末评定体育成绩的依据和参考,这不仅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克服对中长跑的恐惧,以减轻对学生的心理压力。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学生体质的提高体育教学主要就是2个直接目的,一个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一个是让学生学好有用的运动技术,而其他的目标和目的,如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是伴随上述2个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体育课考核的目的,一是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二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体育考核范围和评价设计的重点以运动技术学习、身体锻炼和运动能力为主。“根据教育部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正确的、客观的考试成绩评分标准和计分方法,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并使其成绩呈正态分布。”且评价标准和要求是每位大学生通过一定的体育学习应该达到的,也许有些考核项目对于个别学生不太适合,甚至是他们的短处,他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努力达到规定要求,而决不能以“个体差异”“课堂表现、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来“弱化”评价标准。这样说并非忽略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只是它们与实际学业中并非同质事物,其评价标准更难以统一,如果评价标准都不统一,还谈什么评价呢?

评定问题范文篇9

一、评定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各部门同心协力

纳税信用等级联合评定工作是进一步鼓励、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企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行等级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依据,也是借以达到守法经营、公平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税收环境的重要手段。

今年的全市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是四区税局联合评定,我局上下充分认识到本次评定工作的重要性,在接到《联合评定纳税信用等级的通知》后,迅速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传达文件精神,及时与市国税局取得联系,召开国家税务局“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联席会”,联合区国税局成立了纳税信用联合评审委员会。制定了全市纳税信用评定工作安排,对评定对象、评定程序、评定标准、时间安排进行了逐一布置。确定了各单位联系人,成员包括纳税服务局、征收管理科、税政科、法规科、计划财务科、信息管理科和稽查局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局内各相关部门派出业务骨干直接参与当中的具体工作。与此同时,各基层分局按照区局的统一部署,从相关股室抽调业务骨干,与分局长、管理股长组成评定纳税信用等级小组,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按照省局时间安排开展联合评定工作,使本次纳税信用等级联合评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的认知

为做好这次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四区税务局多渠道积极做好相关的工作宣传,使广大纳税人充分认识到不同的纳税信用等级之间的差别,让广大纳税人了解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促进纳税人今后诚信纳税有积极意义。

(三)国地联动、精诚协作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是由国、地税两个部门联合开展的一项工作,缺一不可,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要树立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加强国、地税之间的密切配合,积极沟通信息。在区局层面,我局纳税服务与征收管理等部门就联合发文的内容、计算机后台的数据提取、交换和对碰,以及评定工作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和问题,曾多次主动上门与国税局纳税服务部门进行反复磋商、达成共识,并充分考虑国、地税基层分局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工作压力,按照省、市局的要求,既做到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又能坚持原则、统一标准,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基层分局层面,当接到上级的任务后,迅速成立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及时与国税分局取得联系,对评定对象、评定程序、评定标准、时间安排进行了逐一部署,尤其是对2003年以来历次评定工作中国税、地税两大系统的相关征管要求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务求对各等级的评定从历史的深度与国、地税两局管理上的横向层面综合了解,从而对数据分析过程的先后次序有了清晰的概念和统一的规划,使评定工作在四区局的密切配合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坚持原则、严守标准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是税务机关以纳税人遵守和履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等法定义务的综合评定,是对企业提供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领购、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的信誉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必须坚持依法、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根据省局的部署,评定工作要一如既往地按照《办法》的要求,坚持“两个严格”,即严格评定程序、严格评定标准,要结合税收经济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抓住税收管理的关键环节,富有成效地开展评定工作。

市区在征收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个别级次的初评结果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认识上的不同,为此,区国、地税两局多次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协作,共同核定最终的结果。

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国、地税间密切配合,保证评定工作的优质高效

区国、地税局在拟定评定标准,收集整理评定依据等方面密切配合,保证了国、地税局之间的评定工作遵循“一套标准、一套依据、一个结果”。

(二)合理设置区局和分局的分工

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本次工作采用区局负责整理明确评定标准,检索整理相关基础数据提供给分局,根据基础数据对照评定标准生成评级结果,整理并明确《纳税信用等级的税务管理激励与监控制度》等工作,分局负责补充区局不能从国税的CTAIS和地税的大集中系统中提取或不能从稽查局取得的信息。

(三)提取数据,分步评定。

我区信用等级评定采取电脑筛选和人工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准确的数据源作为评定分析工作的基础,对评定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区国、地税两局信息管理部门按照《办法》规定的评定内容与标准,分别从CTAIS系统和大集中系统中将纳入评定范围的纳税人相关信息查询输出统计数据,另由稽查局提供符合D级评定条件的纳税人,一并交由基层分局分步骤筛选出A、B、C、D各级别纳税人。基层分局对于区局数据源并没有采取随手即用的“拿来主义”,而是在对政策的全面掌握过程中得出了评估分析的具体思路,提出评定工作的“三有”方针。即有计划的分析、有标准的筛选、有目的的对碰。其主要步骤包括:有计划地按等级次序对数据进行分析;有统一的标准通过排除法先后得出A、D、C、B级纳税人名单;有目的地与国税分局的初评结果逐一对碰,按照从低原则最终确定纳税人的级别。

三、存在问题和矛盾

(一)《办法》中纳税信用等级量化评定项目和指标设置有待改善,打分方式较为简单,未能完全反映出纳税人实质性的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逐一甄别,增加了工作难度。

(二)计算系统中没有纳税信用评级模块,评定等级的量化指标不能够快捷而准确地从操作平台上较好体现,既影响了评定工作的效率,也弱化了评定后的动态管理。

(三)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工作对税收专业的要求较高,没有一个相对专门的评定管理机构或者一支相对固定的专职人员队伍,临时组织人力在不到两个月内完成全辖区近三万户纳税人的评定,其工作的细致性受到限制。

(四)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对象虽然是纳税人,但无需纳税人提出申请,由税务机关直接将纳税人评定等级,纳税人参与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纳税人参与的积极性。

四、意见及建议

(一)成立专职的评定机构。成立专职的评定机构是做好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前提。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评定的结果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才能够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可。成立专职的管理部门,使信誉等级评定工作的审核、评议、确认形成分层管理,各层分工合理,各层职责明确,使评定工作的管理纳入管理的正常轨道。

(二)设置顺畅的工作流程和合理的分类形式。结合现实的工作情况,研究并制定出一整套的信用等级管理工作流程,因为,纳税信用等级管理是一项完整的工作体系,他的触角不仅涉及到信用等级的评定,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税收的征收管理。因此在纳税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得个个环节,都应当设置出顺畅的工作流程,便于管理和操作。

(三)现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打分方式需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打分方式较为简单,仅仅是把各项指标列出,分配分数,然后打分加总得出结果。这种打分方式过于简单,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纳税人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评定上会有所疏漏,从而影响到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四)把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与税收管理员制度相结合,与管理员的责、权、利相结合,与管理员的各种考核、评比相结合,切实革除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调动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评定问题范文篇10

关键词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问题;对策;浙江

为了引导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规范发展,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其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带动作用,2007年12月浙江省开始实施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根据农家乐特点和市场特性,从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来认定。迄今为止,全省累计认定“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145个、“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点”145个;评定高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148家,其中四星级126家、五星级22家。通过星级划分与评定,转变过去只是“钓鱼、打牌、搓麻将、喝茶、聊天、吃顿饭”的农家乐经营方式,使浙江农家乐营销方式日益成熟。许多旅游村(点)纷纷举办各类赏花节,如桃花节、樱花节、杜鹃花节、荷花节;举办采摘农产品的枇杷节、杨梅节、葡萄节,或举办融文化于一体的品茶节、“开洋节”祭祀仪式等活动。浙江省已涌现了一大批周边环境好、农耕文化浓、接待设施全、体验项目多、服务质量优的农家乐旅游村、点(农庄、山庄、渔庄等),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富有乡村特色的休闲、度假、养老、养生之地。

浙江省农家乐的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的开展,使得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市场竞争趋向理性,发展趋向优质,促进了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仅2009年,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创造直接营业收入超过49亿元,同比增长20.55%,平均每户农户增收4万多元,极大增加了浙江省旅游经济的效益,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现状

虽然农家乐休闲旅游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范与引导,农家乐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差;从业人员知识欠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内容单一,管理不规范;建设无序,缺少规划;环境问题与安全问题突出等。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将饭店宾馆的星级评定标准引入农家乐休闲旅游管理之中,出台并实施了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即对农家乐进行等级划分,分类、分等对农家乐经营户进行综合评价。对农家乐进行星级划分与评定,大多都是从经营场地、服务设施、环保安全、服务项目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规范和明确地要求,提高农家乐休闲旅游规范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农家乐休闲旅游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出台顺应了农家乐蓬勃发展的态势,符合农家乐休闲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引导农家乐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1浙江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政策及标准

为进一步促进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规范和提升,2005年10月浙江省出台《浙江省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之后又相继出台《浙江省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办法》《浙江省省级农家乐特色村认定办法》《浙江省省级农家乐特色点认定办法》和《浙江省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这些政策对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点)、四、五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和精品培育项目评定和创建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不仅规范了浙江省各地农家乐的建设和管理,还进一步提高了浙江农家乐经营服务水平。

《浙江省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对农家乐的吃、住、玩都设定了量化的规范标准。标准通过对农家乐经营户(点)的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要求、特色项目6个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进行综合评判,评定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服务质量星级等次。用1颗五角星(符号为“★”)表示一星级,以此类推,最高级别为五星级,星级越高,表示旅游服务档次越高。农家乐经营户(点)星级评定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一、二星级由所在县农办会同县旅游局负责评定,三星级由所在市农办会同市旅游局负责评定,四、五星级由省农办会同省旅游局负责评定。农家乐星级评定有效期限为3年。期满进行复评,每年复核1次。这样可有效地监督农家乐经营户(点)的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

1.2其他地方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情况

自2000年以来,农家乐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农家乐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卫生、环保等诸多问题,各地政府也认识到了对农家乐休闲旅游进行统一监管和指导的重要性。2004年3月上海市了国内首个《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地方标准,其后,北京了《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村评定标准》和《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标准》;成都也于2004年6月开始实施《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成都市农家乐服务质量管理办法》《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等地方标准。这些地区通过制定地方性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农家乐休闲旅游市场秩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的意义

自2003年以来,国内众多省市都先后出台了农家乐地方标准。浙江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的开展给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市场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和实施,对规范和引导农家乐发展、提高农家乐经营服务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

2.1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农家乐经营者对经营场地、客房、厨房、餐厅、公共厕所等设施,按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经专门设计,按服务功能进行布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2.2安全管理明显提升

农家乐经营户(点)根据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要求,建立突发事件处理应急机制,备有紧急疏散通道;建立住宿游客登记制度,建立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制度;制定游客安全事故及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2.3环境保护科学合理

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的开展,使农民群众更加注重保护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农家乐经营户(点)不仅在农家乐经营范围内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卫生改厕等项目,还安排专人打扫经营场地,维持场地无垃圾、无异味的良好环境;对生活污水及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对基础设施进行科学合理布局,环保设施做好防渗、密封等工作。同时,农家乐经营户(点)也开始加强保护经营服务活动周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特色建筑物。

2.4服务水平跨跃发展

农家乐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对服务理念的认识不深。农家乐经营户(点)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从经营业主到从业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行为都做了详细规定,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旅游接待服务基本知识培训,并设置旅游服务质量投诉电话和意见薄,促使农家乐经营户(点)及时改进服务,促进农家乐人性化交流式服务的发展。

2.5品牌培育积极创建

按照《浙江省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的要求,农家乐休闲旅游必须做到设施齐备、安全有序、卫生达标、服务规范。近几年,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的开展不仅使农家乐发展得到了提升,还涌现了一大批服务质量好、基础设施硬、娱乐活动多的农家乐经营户(点)。这些农家乐具有较强龙头示范和带动作用、较高品牌享誉度、较好发展前景,促进了浙江农家乐精品化发展,推进了浙江省农家乐特色品牌的创建。

三、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开展对农家乐经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农家乐休闲旅游迈向标准化发展的关键一步。由于目前我国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成长阶段,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处于较低的层次,农家乐休闲旅游星级划分与评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3.1农家乐经营户对标准了解程度不高

浙江省2009年农家乐经营户10877户,现在高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仅148家,占总数的1.36%。从这个比例中可以看到,浙江省农家乐经营户对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的参与程度偏低。目前,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质量星级划分和评定工作是政府主导型的活动,每年浙江省农办为农家乐积极参与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做了大量的宣传。但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大部分农家乐层次较低,高星级农家乐还是少数,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农家乐其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各方面都达不到星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农家乐经营者又不愿意增加投资改善其软硬条件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有些农家乐经营者对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不熟悉,甚至不知道,致使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

3.2标准内容与农家乐发展实践存在脱钩现象

由于标准的制定存在时间滞后性、人为主观性等问题,这些标准对于日益发展变化的农家乐来说,往往出现不能操作,或者是标准制定不全面的问题。比如,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环境容量问题,致使经营较好的农家乐日接待游客量远远超出了其接待能力,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加剧,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3.3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和细化

农家乐旅游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但是针对农家乐星级评定的标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来规范这些活动的服务要求。此外,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多元化,也使现有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较少。现有农家乐休闲旅游划分与评定标准还存在标准条例不够细化和量化的问题,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经营服务活动等能保护好周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特色建筑物”规定较泛,没有细化和量化如何保护、保护效果怎样等问题。

3.4划分与评定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现行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有效期是3年,期满进行复评,每年复核1次。虽然实行了年度复核制度,但在实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监督和日常监管,有一些农家乐经营者到了复核时期就做表面工作应付相关部门审查,致使本来是为了提升农家乐经营服务质量的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成了服务质量差、经营管理不完善的农家乐经营户的保护伞。因此,现行的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要加强监管工作的规定,并严格实行动态淘汰机制。

四、浙江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对策

4.1加强星级划分与评定管理部门的建设

以实施星级农家乐的划分与评定为契机,星级划分与评定管理部门要完善星级评定实施办法,加强职能部门建设。加强星级划分与评定队伍,对星级划分与评定队伍定期进行教育培训,了解最新知识和农家乐发展动态。同时,开展对农家乐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农家乐经营户申报星级评定工作。

4.2完善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体系

制订完善的星级农家乐划分与评定内容和质量标准,分门别类细化评星内容,注重农家乐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是划分与评定标准适应农家乐市场的环境变化与竞争的要求。加快制订住宿型星级农家乐、精品星级农家乐、主题星级农家乐、星级农家乐等配套标准,逐步建立完善适应不同类型星级农家乐发展的标准体系,提升规范化水平,引导和促进星级农家乐业标准化、精品化、特色化发展。同时,制订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处理、污染物排放等相关标准,使农家乐活动的相关标准构成一个结构合理、覆盖广泛、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

4.3加强各管理机构的协调

农家乐休闲旅游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由于各部门管理职能存在交叉,给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标准和修改时要加强与质监部门、旅游部门的联系。在监督检查时,要加强与工商、药监、消防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4.4完善复评、复核检查制度

星级农家乐挂星后,授星管理部门应适时严格复评、复核机制,对发现的问题,限时纠正,对已走下坡路的星级农家乐,要提出改进建议,大力支持星级农家乐经济发展,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复评、复核工作应对大型农家乐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制订出具体的服务规程,从而明确和规范星级农家乐的服务产品。鼓励农家乐经营户建立完善的日检、周检和月检质量检查管理体系,由农家乐户主负责,实施全面督导检查。此外,还可以聘请业内同行、星级农家乐评定员或农家乐常住客人等,对星级农家乐的服务质量、卫生质量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便及时修正、改进星级农家乐的整体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4.5建立健全星级激励机制

采取多种形式,对星级农家乐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星级农家乐打造一支有较高管理能力、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和质量意识的管理队伍,做好绩效考评和个性化激励,加强星级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进取意识、自尊意识,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视各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市场规律建立浙江省星级农家乐的排名,通过市场竞争实现星级农家乐的优胜劣汰。

4.6培育星级农家乐品牌

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是规范农家乐发展的一种手段,应通过标准化发展,进一步发掘文化内涵,创造独特的星级农家乐品牌。通过制订实施星级农家乐(管理公司)等级评价标准,促进星级农家乐品牌提升。积极鼓励五星级农家乐融资等方式,实施星级农家乐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加强星级农家乐集团系统建设,保持标准一致性,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单体星级农家乐要注重市场定位,创造特色,保证服务质量,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竞争。

4.7规范硬软件建设

星级农家乐的硬件设施有很大进步,但在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厨房、卫生间设施布局及操作流程、厨房煤气瓶放置和连接标准、客房卫生间“干湿分离”标准、电力线路安全标准、活动场所警示标志等方面,仍需要重点加以规范。

4.8星级农家乐要自觉纳入组织建设

星级农家乐要善于通过农家乐协会、农家乐促进会、农家乐合作社等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指导经营。经营者要按农家乐划分与评定内容标准开展经营。由农家乐组织代表农家乐经营者与旅行社、客运公司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利于各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协调好农家乐经营户与非经营户的关系,支持经营户吸收当地劳动力就业,引导其他农户围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种养业,推进分工分业、共同致富。

五、参考文献

[1]谢凤云.论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57-59.

[2]朱彬.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模式探析——以成都近郊“农家乐”旅游策划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0(8):285.

[3]姜文华.重庆南岸区“农家乐”的建设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05-14007.

[4]于涵.论吉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10(8):64.

[5]张瑞,杨涟,何磊,等.云南省宾川县寺前村农家乐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