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8:52:43

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范文篇1

一、培养正确的审计职业判断意识

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制定,审计证据收集、评价和整理,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抽样审计,分析性复核等具体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要面对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因此,审计人员在主观上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并能够真正运用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审计人员必须要从过去只需要根据审计制度的明确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向职业判断迈进,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从更广泛和开放的视角思考审计环境。

二、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判断的基础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审计人员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即审计理论、审计准则、会计原理、经济管理、计算机操作及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知识,这是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基础。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持续的自学、后续教育、外出培训,吸收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从书本中学习有关审计判断的理论和方法,学习和领悟他人审计判断的技巧,以及形成审计结论的逻辑思维过程和判断过程,把握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把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在规律,明确审计责任,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有效完成工作。

审计经验是从审计实践中获得的,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在不断训练、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因此,审计人员更要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总结,积累经验,对审计中不断出现的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能够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经常探讨出现的新问题,做成功与失败的总结,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锻炼思维能力,积累起丰富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直接参与经验丰富、审计判断水平高的审计师的审计工作过程,从中边观察、边领悟,或在其亲自指导下开展工作,直接从审计过程中获得审计判断的经验,这是审计师提高职业判断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三、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只有诚信的审计人员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审计工作,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提倡和监督审计人员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是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夯实审计职业判断的精神基础,促进审计职业判断的健康发展。

判断能力范文篇2

关键词:财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策略研究

所谓财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便是会计人员在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范围内依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工作中的各种数据及信息进行准确整合判断的过程。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的支持。而高水准的会计工作要求财务会计既要有优秀的职业能力与道德素养,也要对财务信息有足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这对大大促进财务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迅速发展。

一、提升财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

(一)财务会计部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企业的财务部门是财务信息的传播者,往往会接触到很多的财务信息,关乎企业的规划与发展,所以若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将极大促进企业财务的进步。例如,财务人员需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财务信息进行职业判断并将其整合、核算资金以及绘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目标与路径。

(二)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每一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之中,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途。例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财务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有赖于财务信息的提供。如今,企业间的竞争日渐加剧,企业只有及时得到完整准确的信息才能够有长远的发展,而这些有效信息就依赖于财务工作者的职业判断,因此,企业财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不可忽视的。

(三)会计工作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波动,许多企业常常由于管理不当或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危机带来的影响而倒闭,这便会导致岗位减少,就业竞争加剧,因此,要想在不稳定的经济大潮中成功就业并站稳脚跟,就需要有过硬的自身能力。会计工作与财务信息密不可分,会计工作影响着企业的运行与发展前景,其重要性非同小可,对此,会计人员除了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具备精湛的分析判断能力,只有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才能获得企业的认可与赞同,才能在激烈的就业浪潮中守住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提升财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策略

(一)避免领导的不当干预

财务部门是企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乎企业的发展,因此,一些高层管理者不论是否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及正确的财务判断与分析能力都对于财务管理产生了过度的关心,并且对于财务分析及资金流向进行不当干预,他们自认为提出的是正确的想法,做出的也一定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决定,殊不知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不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反而在客观上对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阻碍财务判断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一些不懂财务知识的高层管理者完全有必要退出对财务工作的管理,选择专业的财务工作者对财务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管理。这对于提升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财务会计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

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财务工作者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财务工作者只有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深刻与清晰的认识才能避免出现于财务有关的经济犯罪。此外,财务工作者如果做出了与法律相违背的不当的财务信息判断,就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之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信誉损失。因此,财务工作者应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有深刻的理解。企业可以采取对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考察亦或问答等方法深化财务会计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以提高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提高财务会计正确运用职业判断方法和程序的能力

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需要会计工作者在面对复杂的数据和信息以及不同难度的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准确的进行职业判断,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信息。因此,对于财务会计进行专业的判断而言,准确的方法和相应的程序是不可或缺的。财务会计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程序对财务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一旦真正掌握了专业的财务判断方法和程序,便可以使得职业判断的能力与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总结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对财务会计的要求不断严格,财务会计具备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也日渐重要。财务会计只有拥有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妥善处理复杂的数据与信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发展数据,因此,财务会计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势在必行。

作者:李建舟 单位:荣成市石岛管理区财政局预算科

参考文献:

判断能力范文篇3

(1)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一定广度。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形成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使会计人员在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时能更快更好的解决。

(2)利益关联和职业道德。它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内部驱动力。会计人员在做出职业判断时,会受到自身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的双重影响。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石。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自觉抵制利益的诱惑和外界的干扰,排除个人主观意念及偏好,客观、公正的进行职业判断,作出会计处理,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2客观因素

会计事项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会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特别的问题,因为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解决它需要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而经常出现和已被充分定义的问题,解决它只需要一般的职业判断能力。

3环境因素

(1)会计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公司法》、《税法》等会计法律规范,以及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等会计技术规范。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规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低;而原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则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高。

(2)会计主体管理层的影响。由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同选择会调整经济利益格局,因此管理层基于经营者利益,会要求会计人员在法律法规的边缘打擦边球,干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选择,必然会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

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为增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各行业的会计科目,并对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来处理经济事项。此外,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也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从而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范围。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而在新形势下,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无处不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新思维方式,改变过去墨守陈规的旧习,积极主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2)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国家法规、新会计准则、企业管理等知识,为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会计实践,结合客观环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能力,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3)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行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在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坚守职业道德,依法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4)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有效的内控体系,可以降低会计职业判断的风险。完善的内控体系便于会计人员真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具体业务有更深、更多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完整、准确的职业判断。相互制约的会计岗位,也能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断。集体决策制度能防止因个体职业判断的局限性而造成重大事项的决策失误。

(5)加强企业外部会计监管。

要充分利用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法律规范的作用,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监管体系,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加强监督和检查企业对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的任意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完善法律规范,防止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蓄意做出错误的会计判断,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通过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健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实践中逐步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真实、客观、公允的进行会计选择。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

判断能力范文篇4

关键词:会计职业特点;职业判断;措施

一、会计职业判断理论的概述和特点

1.会计职业判断的概述。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企业财会人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基本要求为依据,充分地考虑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公司战略目标、生产经营特点等客观因素,对企业日常的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采取的处理方法进行判断的过程。2.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1)专业性这是会计职业判断最为显著的特点。需要财务会计人员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公司自身情况以及现行会计制度,做出最佳的合理判断。对财务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主观性在具体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较大的选择空间。在准则非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事项进行处理,以更好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这种选择并非随意决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的掺杂了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观性。(3)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是财务会计人员相对主观的思想,存在多方面的受限因素,例如国家的法规政策,政府监管,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4)信息性会计职业判断需要建立在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归纳整理等基础上,继而做出最终的判断。而在进行会计判断的全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利用可靠的信息来源进行判断。

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具体表现

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涉及面较广。从原始凭证真实性的识别,到登记会计账簿,账目核对,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全过程大部分都涉及不同程度的会计职业判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核算所遵循的原则以及所采用的会计处理办法,是进行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多样性以及自身的特殊性,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也是多样的。准则规定,企业可根据固定资产性质以及预期消耗方式,自行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通常影响当期的成本费用,继而影响当期的利润表,这种情况下,会计政策的选择需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实现。类似经济业务的选择没有固定性与唯一性,更无优劣之分,需要的是财务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准确判断,继而选择会计政策以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2.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准则规定,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列报,而不仅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若经济事项都参照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算,势必会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导致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融资租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租入资产而言,在法律形式上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由于融资租赁合同条款规定的租赁期较长,通常接近或涵盖了该资产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租赁结束时,租入方拥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权利。因此,从其经济实质分析来看,该资产应当视为企业的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在实际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必须依靠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3.会计估计方面。会计估计是指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有些经济业务存在不确定性,这时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财务会计人员根据当时的情况,用自身的实践经验作出必要的会计估计。进行会计估计时,以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例如:企业按备抵法计提坏帐准备、担保合同引起的负债、某一时期内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等。因此,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合理地进行会计估计,这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

1.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大量的会计核算业务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事项,要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首先,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会计具体准则的准确把控;其次,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经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形成完整的会计学科知识体系;最后,在熟练掌握财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相关专业的知识面,对财政、税收、贸易、外汇等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过程,需要财务会计人员不断的学习和积累。2.重视会计实践活动。会计理论源于会计实践,实践中结合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和领悟,从实践中全面采集需要的有关信息。通过实践中的调查研究,拓宽知识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3.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良好的职业判断意识能够帮助会计人员做出较为准确的职业判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的环境、市场拓展的范围、营销的模式都在逐渐的改变,这必然导致会计环境的变化,因此要求财务会计人员转变原有的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主动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判断意识。4.采取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程序。会计的职业判断是一个系统的方法。首先,要明确该经济事项的总体情况、所处经济环境、以及影响判断结果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等;其次,要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规章制度,会计人员根据现场的情况,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法规条款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所处行业的惯例及某些约定俗成的标准,也可以作为判断依据;最后,财务会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应法规条款,纵观全局规避风险,继而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5.完善会计监管体系。会计监管体系可分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大方面。首先,明确政府监督职责,合理分工,加强对企业的税务监管,财政监督以会计信息质量为主要对象,约束企业的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其次,应尽快加强和规范社会监督,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资料真伪性的审计,树立权威,以约束和监督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最后,应完善内部监督制度,一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提升会计监督水平,二是提升高层对于会计核算的重视,三是提升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6.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参与实践,树立正确的判断意识以外,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也是财务会计人员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对正确进行职业判断十分重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律法规,熟悉相关的财经法规,依法依规核算相关经济业务,客观公正地处理各利益相关方的利害关系,不受利益的驱动以及权势的影响,以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判断对于财务会计人员而言,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另一方面,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对企业周边的客观经济环境与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进行透彻的了解。因此,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全面提升职业判断的能力,以促进会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瑛.如何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J].当代经济,2005,(7):66.

[2]符凯.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5):41-44.

[3]王晶.论如何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J].经济视野,2013,(1):133.

[4]才红,王海胜.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之浅见[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4):25.

判断能力范文篇5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现状;遵循的原则;思考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会计人员面临的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提高,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趋复杂。另一方面,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原则”为会计基础,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大大增加,在许多方面,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为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1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及现状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依据企业的特点和目标,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涉及到方方面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专业性。会计职业判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它对于事物的判断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执业经验之上的。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通过自己对企业日常事项的了解,同时又结合自己对准则、制度要求的掌握,做出的一种合规性的判断。

(2)主观性。作为一种判断本身就具有主观性。而在会计事项的处理过程中,这种主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会计准则、制度赋予了会计单位较大的选择会计方法的空间,允许企业会计人员为了更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事项进行处理。比如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和消耗方式自行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但是使用不同的方法会输出不同的结果,哪一种方法能使结果更贴近实际,只能由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掺杂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性。

(3)权衡性。只要存在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会计选择,管理当局就会选择其一操纵会计信息来使自己的效用满意化。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选优,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除了希望判断、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外,还希望通过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更有效地维护和提高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有时甚至做假账,这其实也是一个会计人员权衡的结果。所以说,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权衡的过程。

(4)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主观的东西,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而且受到会计人员某些自身特征、职业道德水准和政府会计管制水平的制约。

(5)风险性。会计职业判断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手段,不同的判断结果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换句话说,会计职业判断是有经济后果、有风险的。这种风险的大小从主观上看,会受到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业经验、判断技巧、工作责任感以及会计人员对客观情况的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看,会受到判断对象的复杂程度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广泛性等因素的影响。

会计职业判断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信息失真,但在我国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未给予职业判断应有的重视,且会计职业判断的总体水平不高。不少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仅仅局限于会计专业范围之内,忽视了与之密切联系的环境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且在遇到一些会计准则尚未做出规定的新事物或复杂业务时,只是试图从现有制度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从制度制定机关、会计管理部门寻求现成答案,而不是凭借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职业经验进行判断,有时甚至不考虑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将其他企业对相类似业务的处理方法照搬过来,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业判断。主要表现在:制度缺失;会计人

员素质不高;利益驱动,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被滥用等方面。

2会计职业判断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会计职业判断存在于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基础、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方方面面,所以,会计职业判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独立原则。独立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具体表现在:不要盲目依从单位领导的态度和意见而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业判断责任;排除从他心理,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下合理借鉴其他企业对同类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要被过去的判断方法和结果所束缚,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会计职业判断。

(2)客观原则。会计职业判断必须遵守客观性原则,即必须以本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同时还要重视对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分析利用,才能作出合乎理性的判断。

(3)合法原则。会计职业判断必须是在会计规范、相关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作出的判断,一旦滥用就会变成企业操纵利润、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

(4)谨慎原则。会计职业判断是有风险的,判断失误不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可能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和损失。因此,会计人员在进行判断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对每一判断都有相应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和现实依据做支持。

3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

3.1树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要提高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首先应当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客观上不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主观上会计人员头脑中也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会计制度本身也在由“一包到底”的状况向提供确认、计量的方向发展,会计人员也由过去“照本(指会计制度)执业”向职业判断方向迈进。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就很难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正确确认和计量,因而也就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3.2自觉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及专业业务知识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管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会计理论不断丰富,会计方法不断更新,会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会计核算手段也趋于电算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及专业业务知识,以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信心和能力。为此,会计人员既要自觉学习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和制度,又要自觉接受岗位培训和积极参加后续教育,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会计工作对职业判断的要求。

3.3善于积累执业经验

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有技巧,有理论不一定有经验。经验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积极总结执业经验,以丰富执业经验。为此,一方面企业应当有计划地对会计工作岗位进行轮换,以促使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应当总结执业经验,并经常交流执业经验,以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4以法治会,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权。因此,国家在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时应尽量缩小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的空间范围,以减少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可操作性,避免企业利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本身的缺陷来调节盈余、操纵利润。

3.5以德治会,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有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权,这其中也包括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权。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空间的存在,为企业人为操纵利润提供了便利。为了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人为操纵利润,维护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就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讲求职业道德,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审慎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为此,会计人员必须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讲究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总之,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会计人员改变原来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业判断能力,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面临不确定经济事项时做出合理的判断,以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同时,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和提高信息质量,应加强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规范和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永强.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

[2]徐晓敏.我国财务会计新课题:职业判断[J].当代财经,2002,(5).

[3]唐国琼.简论会计职业判断[J].河北财会,2001,(1).

判断能力范文篇6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1会计职业判断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1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由于客观经济的复杂性和各个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可以允许的范围内对同一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而现行会计制度没有对多种方法的选用标准作出具体规定,会计人员只有在工作中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在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根据本企业当时所处的特定经济环境以及某类业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以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相关。

1.2会计估计中的体现会计估计是指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根据经验,作出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进行会计估计的基础可能会发生变化,会计人员经常需要依据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对具有结果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重新作出判断。常见的需要估计的项目有:坏账、存货减值、或有损失、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净残值、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等等。这些项目都必须通过会计人员合理预测与推断加以确认、计量,才能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1.3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重要性原则要求对那些预期可能对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应单独反映或重点说明;对于不太重要的经济事项,可以在会计记录或报表上予以简化或省略。于我国会计准则未对重要性作出明确的定义,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事项判断其重要性的标准也会承受着时间、地点、经济环境、业务性质等等而不同。

2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2.1会计法律、制度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采用会计制度规范的模式,会计人员很少有财务决策的自主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作出详细的限制性规定,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仅需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作出简单的是非判断,并参照会计制度的现成模式进行记录,很少或根本不需要深入思考各个会计问题蕴含的经济实质、会计观念和可选择的方法,会计成了僵化的教条和固定的模式,会计人员养成了“逆来顺受”的被动思维习惯,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意识就很弱化。

2.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内部治理机制主要是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虽然会计活动本身并不属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环节,但由于很多契约的确立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又存在事实的雇佣关系,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会影响某些会计行为的发生。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使权利上的制衡机制被削弱,会计人员常常屈从于管理当局的压力,甚至和管理当局合谋进行盈余管理,现实中滥用会计职业判断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管理当局的会计选择行为凌驾于会计职业判断基础之上的结果,会计职业判断成了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工具,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就成为事实。

2.3会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二是职业道德。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大大提高,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趋复杂。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也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许多方面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而我国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参与意识不强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理论上讲,无论会计系统在哪个环节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为准绳。但一些会计人员超出会计准则、制度和法律法规所允许的空间,歪曲会计职业判断的实质,利用职业判断灵活的特点,进行会计操纵,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对会计质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3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几条思路

3.1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增强职业判断的意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知识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过去的“记账、算账、报账、用账”的“管家型”会计人才已不合时宜,需要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管理,具备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顺应时展的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思维模式,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3.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管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与管理层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为会计造假创造了条件,可能会带来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权力分配、权力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迫使管理层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尤其是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判断能力范文篇7

一、培养正确的审计职业判断意识

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制定,审计证据收集、评价和整理,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抽样审计,分析性复核等具体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要面对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因此,审计人员在主观上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并能够真正运用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审计人员必须要从过去只需要根据审计制度的明确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向职业判断迈进,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从更广泛和开放的视角思考审计环境。

二、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判断的基础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审计人员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即审计理论、审计准则、会计原理、经济管理、计算机操作及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知识,这是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基础。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持续的自学、后续教育、外出培训,吸收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从书本中学习有关审计判断的理论和方法,学习和领悟他人审计判断的技巧,以及形成审计结论的逻辑思维过程和判断过程,把握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把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在规律,明确审计责任,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有效完成工作。

审计经验是从审计实践中获得的,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在不断训练、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因此,审计人员更要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总结,积累经验,对审计中不断出现的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能够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经常探讨出现的新问题,做成功与失败的总结,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锻炼思维能力,积累起丰富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直接参与经验丰富、审计判断水平高的审计师的审计工作过程,从中边观察、边领悟,或在其亲自指导下开展工作,直接从审计过程中获得审计判断的经验,这是审计师提高职业判断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三、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只有诚信的审计人员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审计工作,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提倡和监督审计人员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是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夯实审计职业判断的精神基础,促进审计职业判断的健康发展。

判断能力范文篇8

推理能力在数学运算和数学观点证明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数学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推理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将相似性较强的内容归类,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到解题的办法,进而举一反三。如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只为学生讲解圆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相关特征,让学生通过推理来判断正多边形和扇形的特征。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学习上的自信。

二、选择判断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中涉及到大量的选择判断类习题,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选择判断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在解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具备一定的选择判断能力就能更好地掌握完整的解题思路,判断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选择判断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首先,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仍处于发展状态,判断能力较为薄弱,教师要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与之交流谈心,纠正其思想上的偏差。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数学思维来思考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习题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让学生将数学思维运用到数学学习中去。再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三、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中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使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将抽象的问题简化,提高解题的速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教授完一个章节后,为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关联性,以便更好地记忆知识点。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章时,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为学生归纳总结各种线段和角的特点,建立知识构成图,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建立专属的知识构成图,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根据学生的总结,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不足,并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特点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章节归纳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数学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难免会出现知识点遗忘的现象,教师要定期为学生归纳教学内容。如在学习完《二次函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忆起旧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其知识概括的能力。

四、探索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逐渐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设计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画笔、剪刀和硬纸板,让学生动手设计轴对称图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并对制作成果进行评比。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也提高了动手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索性的任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布置书写作业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尝试布置具有探索价值的课题,让学生通过研究和调查来解决相关问题。如在学习《从三个方向看》一课后,学生学会了从三个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生活中物体”的任务,让学生画出自己生活中某一物体的三视图。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探索能力,对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判断能力范文篇9

关键词:新准则职业判断能力思考

在学习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体会到:在原来以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习惯于按章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会计准则改革的现实。新准则下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其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进行合理且合法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国家的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会计标准愈加准确、简练,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加大,会计职业判断存在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如:在会计的确认阶段,会计人员首先确认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判断其性质,确定会计要素,以便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在计量阶段,会计职业判断体现在要根据会计要素类别,确定其合适的计量属性,按规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手段,准确的计量会计要素的价值;在会计的记录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对各项会计要素按其性质进行正确的分类,准确的登记在与其相应的账户体系中;在报告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要确定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选择说明或披露的信息,使会计报告相关使用者正确理解和掌握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又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和弃置费用、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实质重于形式的判断和运用,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即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不能简单地以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或一般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而是应该以其经济实质作为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依据;再如: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的选择、重大或非常交易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标准、存在争议的领域对会计估计的计量及判断的依据等都存在会计职业判断的情形。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对财务成果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优化经济后果,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但是长期以来的客观条件及主观因素,会计人员侧重于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将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更多的作为操作技术,没有从更广泛和开放的视角思考会计环境,缺乏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的判断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不具备达到准确进行职业判断的水平。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如何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是会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

通过分析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从而为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和对策提供借鉴。

从客观因素分析:首先,是会计法律、法规及其制度的影响。(1)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2)规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低;而原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则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高。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会计人员应转变理念、思维方式,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整体全面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其次,是会计主体管理层的影响。由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同选择会调整经济利益格局,因此管理层基于经营者利益,会要求会计人员在法律法规的边缘打擦边球,干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选择,必然会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新准则体系的原则导向属性,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对新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挑战。

(1)切实加强监管。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如建立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建立会计资格综合认定制度等等,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的相对主观,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

(2)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继续教育和会计执业资格考核评聘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学习,培养会计人员的自律品质。

(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效的内控制度及措施,可以降低会计职业判断的风险。首先,内控体系的设计要使会计人员便于熟悉企业组织的不同部门和业务流程,真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具体业务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有较深的了解,具有全局性观念,其作出的职业判断才是完整的、准确的。其次,在会计机构中增设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或岗位,对已做出的职业判断进行验证分析,评估并修正职业判断,同时会计岗位也能相互制约,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断。另外,建立对重大的不确定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防止因个体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失误。由企业财务会计决策中心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多渠道采集信息,按程序规范操作,确定多个方案的比较及优选,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决策。最后,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职业判断的有关信息,包括重大会计政策的选择、重大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或有事项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等,让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理解掌握会计信息,认识到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及选择的结果,避免发生法律纠纷,满足不同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判断能力范文篇10

【关键词】起重机械作业Delphi法职业适性指标

StudyonTestIndexesforOccupationalAptitudeofCraneman

JinHuiqingDaiPingTianDi

(AnhuiSanlianInstituteofAccidentPrevention)

AbstractTestindexesforoccupationalaptitudeofcranemanarestudiedbyDelphimethod.Theimportanceofthegivenindexestowork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incidenceofaccidentandthegivenindexesareevaluatedbyadvisoryexperts.Theessentialresultsareasfollows:(1)Theexpertsdisplaygoodinitiativeandtheirconsultationsarefairlyconcentrated.(2)Therearegoodconsistencyandpositiverelationbetweentheorderofimportanceatworkandtheaccidents.Accordingtotheorderofimportanceratedbyexperts,andthroughexpertsmeetingsandonsiteverification,asystemoftestindexesfortheoccupationalaptitudeofcranemanisfinallydetermined.

Keywords:CraneoperationDelphimethodOccupationalaptitudeIndex

1引言

职业适性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时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特征。它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职业适性检查是通过一系列有关生理、心理素质的检测来判定人对某种职业的能力倾向和职业适应程度,使人职匹配合理、科学,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

国内从80年代初,开始了有关驾驶员适应性研究,发现并证实在中国存在事故倾性驾驶人群,并揭示了事故倾性驾驶员具有易发事故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而提出并建立了事故倾性的“特性-环境-时期”三维模型假设,即事故倾性是指在一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具有诱发事故的潜在生理和心理素质特征[1]。此项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管理,对降低交通事故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并推动了我国有关职业适性和事故倾性研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参照职业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安全、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选择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适性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研究。

2方法

本研究指标体系的确定采用德尔菲(Delphi)法[2-4]。通过匿名方式进行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将每轮意见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寄发给专家进行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意见;如此多次反复,意见逐步趋于一致,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的结论或方案。

2.1专家咨询表的编制

本研究指标的拟定,生理指标参照国家劳动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起重机械作业安全技术考核标准中所规定的身体条件[5];心理素质指标参照国内外有关特殊职业适性和一般职业适性检查的研究资料及安全心理学、事故倾性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与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专业人员的座谈,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走访和现场调查,最终拟定了32项指标,以此制定专家咨询表。

2.2咨询专家的确定

参照有关劳动厅提供的劳动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专业专家库清单,结合本研究主题要求确定专家名单。遴选专家时,要求专家在该领域有从事10年以上工作的经历,考虑到无应答因素,确定第一轮函询对象70名左右,规定最终有效问卷样本不少于30例。

2.3项目评价方法及检测指标的评定

2.3.1指标重要性排序方法

对32项备择指标,针对工作重要程度按:重要、较重要、一般、较不重要、不重要五个等级排序;针对与发生事故关系按:关系密切、关系较大、一般、关系较小、无关五个等级排序。专家在进行分析排序后将排序结果填在表上(在相应位置打“∨”),等级赋值开始采用1、2、3、4、5等加数列,后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此种方法不宜把分数分开,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分辨率不强,故在进行指标对工作重要性的分析时,采用等比数列,并确定最高分为50分,最低分为10分,求出等比系数D=1.49,即五个等级分别为10,15,22,33,50。

2.3.2指标重要性排序的一致性分析

将各项目对事故重要性及对工作重要性排序结果,应用史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进行评价分析。

2.3.3各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的确定

依照专家对“重要性”的排序,从得分最高的指标开始累计积分,得到总积分的70%时,认为重要指标均包含在内[6]。将这些指标筛选出来,进行细化研究,再通过专家会议与现场考证等方法对所取指标进行讨论,最终确定适性指标体系。

2.4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评价方法

2.4.1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评价方法

判断专家意见是否趋于集中,采用四分位法[5]:Q+,Q-分别为专家打分数列的上、下四分位数,a1、an为该数列的最小、最大值。如果Q+-Q-<a(an-a1),其中0<a<1,可认为这个数列反映的意见集中,否则便还不够集中。如专家意见不够集中,需再进行下轮咨询并请专家重新对项目进行评价,再次综合意见,直至趋于一致。本研究取a=0.3,最大值an为5,最小值a1为1。因此,(an-a1)*a=1.2,当Q+-Q-<1.2时,即认为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2.4.2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评价方法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评价采用下述方法,以C值的大小来评价全体专家对全部J个指标评价意见的协调程度,C值越小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

式中,σj——n个专家对第j个指标评分均数的标准差;mj——n个专家对第j个指标评分的均数;j=1,2,3,4,……,j。

表1咨询专家构成及应答情况

专业调查对象职称工作重要性事故重要性

人数分布应答人员职称分布应答人员职称分布

高级中级高级中级高级中级

心理学8533131

生理学9634241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10645252

事故预防9545252

劳动保护8534241

安全管理8624241

起重作业与安全技术10645242

合计62392330132910

表2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检测指标二轮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判断表

指标第一轮第二轮

下四分位Q-上四分位Q+下四分位Q-上四分位Q+

Q-Q+Q+—Q-Q-Q+Q+—Q-

性别341>1.2341<1.2

年龄341<1.2341<1.2

身高132>1.2121<1.2

体重132>1.2121<1.2

智力341<1.2341<1.2

向性341<1.2341<1.2

指尖灵敏度34.51.5>1.2231<1.2

手腕灵活性3.551.5>1.23.551<1.2

眼手协调性451<1.2451<1.2

空间形状判断能力451<1.2451<1.2

物体形态感知能力451<1.2451<1.2

外界反应能力44.50.5<1.2451<1.2

运动速度估计能力451<1.2451<1.2

注意的集中能力451<1.2451<1.2

注意的分配能力451<1.2451<1.2

注意的持续能力451<1.2451<1.2

对光、声危险信号反应451<1.2451<1.2

物体空间距离判断能力451<1.2451<1.2

物体水平距离判断能力451<1.2451<1.2

明暗视觉适应能力341<1.2341<1.2

血压352>1.2451<1.2

对颜色分辨能力341<1.2341<1.2

视野451<1.2451<1.2

听力451<1.2451<1.2

心功能341<1.2341<1.2

肺功能33.50.5<1.233.50.5<1.2

视力451<1.2451<1.2

远视力34.51.5>1.244.50.5<1.2

立体视力451<1.2451<1.2

握力341<1.2341<1.2

背肌力231<1.2231<1.2

安全态度530<1.2550<1.2

表3生理、心理指标对起重作业的事故影响重要性排序(n=39人)

排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合计总分

132安全态度194

214注意的集中能力182

323视野179

49眼手协调性177

527视力171

617对光、声危险信号反应170

718物体空间距离判断能力169

810空间形状判断能力167

919物体水平距离判断能力167

1013运动速度估计能力165

1111物体形态感知能力162

1216注意的持续能力159

1315注意的分配能力156

148手腕灵活性155

1529立体视力155

1624听力153

1712外界刺激反应能力152

185智力150

1928远视力150

2020明暗视觉适应能力146

217指尖灵敏度142

2221血压142

2322对颜色分辨能力132

242年龄131

256向性130

2625心功能125

2730握力121

2826肺功能116

291性别106

3031背肌力104

314体重81

323身高75

总分4684

3结果与分析

3.1专家构成及应答情况

由表1可见,专家就各指标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工作重要性咨询表总应答率为69.35%,对事故重要性咨询表总应答率为62.90%,表明专家积极程度良好。应答者中对工作重要性的咨询,专家有高级职称者占69.77%,对事故重要性的咨询,专家有高级职称者占74.36%。

3.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结果见表2,表明经两轮专家函询征求意见后,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良好。

3.3各指标重要性排序

咨询专家对32项备择指标排序结果见表3和表4。通过计算史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对事故重要性与对工作重要性排序结果一致性良好,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522。

3.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如上所述,咨询专家对32项指标排序结果表明,对事故重要性与对工作重要性排序呈高度正相关,因此,在计算协调程度C值时,仅对工作重要性排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咨询专家对起重作业人员32项指标评价意见协调程度良好(C=0.388)。

3.5适性指标的确定

根据表4所示,初步筛选出:安全态度,眼手协调性,对灯光、声音信号危险情况的反应速度,对物体空间距离判断能力,视力,对物体水平距离判断能力,运动速度估计能力,空间形状判断能力,物体形态感知能力,听力,注意的持续能力,注意的分配能力,立体视力,手腕灵活性,血压,视野等16项指标。将这些指标筛选出来,在通过专家会议与现场考证等方法对所取指标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为:视力,血压,色觉,听力,肺功能,心功能,复杂反应,操纵机能,深视力,动视力,眼手协调性,空间知觉,安全态度等13个生理、心理指标。

表4生理、心理指标对起重作业的工作重要性排序(n=43人)

排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合计总分累计积分累计积分

百分比

132安全态度2022

29眼手协调性1755

314注意的集中能力1755

417对光、声危险信号反应1755

518物体空间距离判断能力1605889220%

627视力1541

719物体水平距离判断能力1445

813运动速度估计能力1434

910空间形状判断能力1424

1011物体形态感知能力1412

1124听力12051735350%

1216注意持续能力1134

1315注意的分配能力1130

1429立体视力1130

158手腕灵活性1089

1623视野1085

1721血压10402396170%

4小结

本研究是建立在多年驾驶适性研究基础上,参照职业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安全、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选择起重机械作业作为本次研究的特殊职业。咨询专家根据32项备择指标,采用Delphi等方法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13项对起重作业有重大影响的身心素质指标。这为选拔起重机械人员将提供科学依据。

当然,对这些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研究。笔者认为,职业适性研究的未来发展,将会在新的测试手段、测试数据处理、评价方法与标准及测试管理等几个方面取得进展。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作者地址:安徽合肥市环湖东路45号三联大厦职办;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邮编:230081)

参考文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金会庆.驾驶适性.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蔡辉、张颖、倪宗瓒等.Delphi法中评价专家的筛选.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5,1:49~55.

3侯定丕.管理科学定量分析引论.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4王有森.德尔菲法.医学科研管理学(刘海林主编.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7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