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声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7:15:21

拟声词范文篇1

饶勤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一文,以《马氏文通》为始将发表的有关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著作论文进行概述。论文将这些拟声词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898~1949年、1950~1990年及1990年以后,认为前两阶段“拟声词经历了从附属于其他词类到独立列为一类的过程”,第三阶段以熙《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孟琮《北京话的拟声词》和马庆株《拟声词研究》等三篇论文为代表,开拓了将汉语拟声词放在语音系统中进行分析的视角。

综述中围绕拟声词的词性及其句法功能的问题,认为拟声词的词性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拟声词语法功能的认识。但事实上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讨论不仅局限于此。正如汉语方言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方言系属问题作为争论的焦点,这种一开始就确立了某种方言系属权威性的作法,会导致其后的调查研究局限在某个框架内,从而限制方言研究的灵活性。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应将精力放在汉语各方言特别是一些濒临消失或者具有混和性质的方言特点的探讨上,构建新理论。拟声词研究也应如此,词性问题固然重要,但拟声词特殊性质的讨论更有意义,因此探讨拟声词应从多方面角度进行。

就普通话拟声词自身结构特点的研究,目前探讨的范围主要有四方面:(1)词性问题;(2)构词方式;(3)语音形式结构;(4)修辞功能。而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多有异同。

二、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

1.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总况。方言拟声词研究从80年代才刚起步,至近几年才逐渐展开,但发表的文章并不多。由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系列共收集了全国四十多个方言点的词汇,其中也包括拟声词的材料,但并无专门的著作文章对这些方言的拟声词进行分析探讨。

更多的文章将拟声词作为一种构词法平面描写,如《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歙县方言的AAB、BBA式结构》《略论厦门话的构词手段和方法》《闽中、闽北方言的分音词》《闻喜方言中的“圪”与“古”》《夏县话里“圪”的用法》《大同方言中的“圪”“忽”“达”缀词语的附加意义》《武宁话的重叠式》《宜都话的两种状态形容词》《宜昌话“AA神”式论析》《汩罗长乐话中的“AA哩”重叠式》等。这些论文仅介绍某一方言拟声词的构词形式,并未对该方言拟声词的整体特点深入探讨,因此也只能作为一种方言调查材料。

专门对方言拟声词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是从《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和《北京话的拟声词》两篇相呼应的文章开始。但这些研究并未被马上继承,直至《吴语拟声词的状态标记“叫”》《潮阳方言的象声词》以及中国社科院王晓君的博士论文《汉语方言拟声词调查与研究》等文章的出现,使语言学界才真正开始关注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

2.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具体方面。(1)构词法描写。与普通话拟声词研究相似,大多数方言拟声词的研究都局限于特殊构词法的描写及语法功能的简单介绍:

例如山西大同方言中以“圪”为前缀的“圪A”和“圪A圪A”两种构词法;闻喜方言以“古”作为词缀的“古A”“古里古A”“古古AA”等结构。吉林方言的“一AA”式和“一AB”两种格式中各字的声调是固定,为“一35A51A0”“一35A51B0”。安徽歙县方言主要结构为“拟声词A+动词性B/形容词性B”的“AAB”式和“动词性B/形容词性B+拟声词A”的“BAA”式。江西武宁方言为AA式、ABAB式和AABB式,仅作状语和定语。湖北宜昌方言的结构为双音拟声词加后缀“神”,主要充当补语和谓语;宜都方言也有“AAs?圮n”式的重叠式拟声词。湖南汩罗长乐方言主要以“哩”为后缀,结构为“AA哩”,语音为“中重轻”的格式。厦门方言的结构则分“一字格”“二字格”“三字格”及“四字格”,等等。

这类文章对拟声词的讨论较拘泥,仅从字面构词的特点进行描写,未对这些拟声词具体特点进行研究,因此无法揭示出该方言拟声词在词法和语法的特殊功能。

(2)词汇化。随着词汇化语法化在语言学界的兴起,方言拟声词的研究也开始关注词汇化。在调查中发现某个方言中存在着几种不尽相同的拟声词格式,或者几个方言中存在着相似或相异的拟声词格式,若将这些格式对比分析,往往可能发现不同拟声词之间亲疏关系,从而可揭示出某类拟声词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所属的阶段特征。这样,一些论文开始从这种动态研究的角度对拟声词构词特点进行解释。

江西赣语新余方言介绍了三种格式:重叠式、A沙式和AA叫式。文章指出AA叫式拟声词与普通话不同在于,“叫”在新余话中已语法化为一个词缀。通过对比赣语吴语中AA叫式拟声词在语法语义上的差异,试图解决“AA叫”式语法化的历史过程。

北部吴语嘉善方言中的拟声词的状态标记是“-叫”,文中指出双音节拟声词与“叫一记”在组合的过程中日趋紧密词,并发生词汇化,“一”语音弱化读轻声,所有后附于拟声词的“叫”都可以用“叫一记”来替换,而语义没有变化。所以,文章认为,“叫”已经语法化为一个状语标记,而“叫一记”则在使用中词汇化,也开始逐渐接近于一个状态标记。这些论述揭示出吴语中这两种拟声词所形成的不同阶段和相互关系。

(3)语音层面分析。拟声词最初表达的是要摹拟自然界某种声音的某些属性,本质上与声音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各方言拟声词在语音和韵律上的独特之处,这把对拟声词的认识推进了一步:河南获嘉方言中的拟声词的词头是一种表音字,拟声词若以这类词头为第一音节的时候,第二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就会受到严格限制,但文中对这种限制并未进一步讨论。闽中闽北方言的拟声词中存在着一种分音词,将一个音节分成声母韵母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又各自扩充为一个独立的音节,第一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双声叠韵,第二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叠韵。声母固定为1,并且新的两个音节均与原单音节词同调”。

马庆株以北京话拟声词为案例,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从音素的角度切入,把拟声词看成一个语音单位,根据北京话拟声词的发音机制,分析了各拟声词声母韵母各自的特点。研究发现这些拟声词的声母多以塞音边音塞擦音充当,韵母多为无韵尾,有韵尾则多以ng尾为主的客观情况,并通过对不同音节中各相应的语素进行对比,总结了不同音节声母和韵母的特点及各自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文章从音素的角度看待重叠,得出变韵重叠(语素重叠)和变声重叠(音节重叠),这些变形重叠后的完全再重叠就发展至文字形式上的拟声词重叠。

张盛裕对粤东闽语潮阳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同样以音素为单位。他指出除了无固定格式的纯粹模拟声音的结构外,潮阳话主要有①A下叫,②AA叫,③IA叫,④IA1A2叫四种格式。其中,后三种格式在语音上各有规律,除去词缀“叫”,拟声词每个音节的声韵调有固定的音变规律,并重点论述④式拟声词的语音结构中声母与韵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文章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到的所有拟声词的声韵调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比较,并联系人类发音机制特点进行解释。

王晓君通过170多个词条将调查所得的53个方言点的材料进行分析,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方言的一般拟声词、摹拟动物叫声的拟声词和使唤动物声的语音使用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语音规律。此外,论文将拟声词的音节分为主音节和次音节(包括衬饰音节、衍生音节、前缀音节和后缀音节等),并运用主音节和次音节的概念分析了汉语拟声词的韵律构造

以上的文章都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拟声词声韵调等各个音素进行了频率统计分析,这是以往拟声词研究中所不曾运用的方法。拟声词一般是用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人类选择以哪种语音表示哪种自然界事物的声音通常也带有随意性。但是语言又是约定俗成的,在任意选择语音的同时,又受到人类自身的认知及所处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制约,具有某些优选的规律性,显示出语言的排除机制。用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事实上是将拟声词的研究与普通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从方言中一些现象总结人类对语言的选择方式和接受程度。

三、研究方法的总结

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与方言调查的开展有很大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只重视语法结构描写以及在普通话拟声词的研究模式下进行两者对比,并没有立足方言自身内部特点的探讨。此外,对拟声词在语法修辞上描写也过于笼统。事实上,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应有自身的特色,可从多角度展开探讨。

1.历时研究。由于拟声词是用自己的方言去模拟某种声音,这种模拟必然带上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从音素到音节到字词,都受到形成该方言的社会心理文化意识影响,因此,不同的方言都可能具有不同的格式。然而,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渗透使得一些方言带上相似的语言现象,系属相近或同属一方言的方言小片中的许多语言现象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将这些特点系连在一起,则可能为某种语言现象展示了一个历时的动态过程。王福堂①从方言语音演变中得出:“多数方言中音变过程完成后,原来的具体情况已经不复可知。需要借鉴其他方言的情况才有可能对音变过程的某些阶段加以复原”。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同样具有历史性。例如吴语、赣语、闽语中都存在着以“叫”为后缀的拟声词结构,但在语法上又有差异性。从历史移民的考证中,古代时就存在着一批移民从长江中下游区迁往江西最后再迁至闽地的历史情况。拟声词在某些方面的一些相似的特点,是同源的关系,还是仅为偶合,这需要结合文化历史的进一步证明。可见,将不同方言中拟声词的结构特征串连起来,能为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语言事实材料。

从历史层次上分析,突破了拟声词仅关注平面研究,从而把拟声词的研究引进历史变化发展的动态立体研究中,对于认识汉语拟声词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2.语音韵律研究。国外拟声词的研究一般从音素入手,而现代汉语普通话拟声词的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字词组合上的结构。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这让汉语研究者通常关注以字为单位符号的汉语,着眼于字面上的汉语,忽视语音层次上更具有变化意义的语言价值。与其他词类相比,拟声词之所以具有特殊性,就是因为它是以声音作为产生载体和条件,因此对语音深入探讨才是真正认识拟声词特点的研究。

石毓智②以广泛存在于各方言的拟声词、联绵词和分音词为基本材料,提出大音节结构这种韵律单位,认为在这个结构中,音节与音节间相应的位置上的音素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从普通话拟声词中归纳出五条音节配合规律,然后从历史材料及闽语吴语等方言材料中印证了这些原则。这种从音系学和韵律的角度探讨了拟声词及其相关的问题,为进一步认识汉语方言拟声词的共性及拟声词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

由最小的语音单位分析至词组合层级分析法,事实上与国外语言学研究方法接轨。拟声词的研究,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汉语方言,都应跳出字词上的局限,将语音引入,结合词法语法进行研究。

3.类型学研究。汉语从古代开始就存在着各种方言,千年来各方言自身变化不断,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类型各异。汉语方言的丰富性,不仅数量上而且类型上也为汉语的研究提供大量了的语言材料。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拟声词,是对汉语拟声词认识的总结。

方言拟声词的调查研究目前尚未深入展开,但已初步总结出一些类型,包括:各种没有固定格式的纯粹模拟声音的结构、重叠式(常式和变式;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缀式(前缀、后缀和镶嵌词缀等)、分音词等。可见,除了字词上的格式外,我们更应将语音和词汇化引入,从微观的动态中进行研究。

随着方言拟声词调查的广泛展开和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拟声词结构将被逐渐揭示出来,这就为语言类型比较的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这种类型学的研究角度研究应该成为方言拟声词研究的重要方向。这对进一步揭示和认识汉语拟声词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

注释:

①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第21页,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②石毓智:“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曹文安:“宜昌话‘AA神’式论析”,载《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陈山青:“汩罗长乐话中的‘AA哩’重叠式”,载《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贺巍:“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载《方言》1980年第1期。

4.刘新友:“吉林方言里的一类象声词”,载《四平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

5.马庆株:“拟声词研究”,见《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孟庆惠:“歙县方言的AAB、BAA式结构”,载《安徽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7.孟淙:“北京话的拟声词”,见吕叔湘等:《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8.饶勤:“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9.任林深:“闻喜方言中的‘圪’与‘古’”,载《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0.阮绪和、陈建华:“武宁话的重叠式”,载《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1.邵敬敏:“拟声词初探”,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4期。

12.石毓智:“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13.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

14.王洪君:“汉语常用的两种语音构词法”,载《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15.王洪君:“汉语语音词的韵律类型”,载《中国语文》1996年第3期。

16.王晓君:“汉语方言拟声词调查与研究”,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07年。

17.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8.杨树森:“论象声词与感叹词的差异性”,载《中国语文》2006年第3期。

19.杨文娟:“大同方言中的‘圪’‘忽’‘达’缀词语的附加意义”,载《大同职业技术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0.姚洁青:“吴语拟声词的状态标记‘叫’”,载《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1.张盛裕:“潮阳方言的象声词重叠式”,载《方言》1982年第3期。

拟声词范文篇2

饶勤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一文,以《马氏文通》为始将发表的有关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著作论文进行概述。论文将这些拟声词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898~1949年、1950~1990年及1990年以后,认为前两阶段“拟声词经历了从附属于其他词类到独立列为一类的过程”,第三阶段以熙《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孟琮《北京话的拟声词》和马庆株《拟声词研究》等三篇论文为代表,开拓了将汉语拟声词放在语音系统中进行分析的视角。

综述中围绕拟声词的词性及其句法功能的问题,认为拟声词的词性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拟声词语法功能的认识。但事实上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讨论不仅局限于此。正如汉语方言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方言系属问题作为争论的焦点,这种一开始就确立了某种方言系属权威性的作法,会导致其后的调查研究局限在某个框架内,从而限制方言研究的灵活性。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应将精力放在汉语各方言特别是一些濒临消失或者具有混和性质的方言特点的探讨上,构建新理论。拟声词研究也应如此,词性问题固然重要,但拟声词特殊性质的讨论更有意义,因此探讨拟声词应从多方面角度进行。

就普通话拟声词自身结构特点的研究,目前探讨的范围主要有四方面:(1)词性问题;(2)构词方式;(3)语音形式结构;(4)修辞功能。而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多有异同。

二、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

1.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总况。方言拟声词研究从80年代才刚起步,至近几年才逐渐展开,但发表的文章并不多。由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系列共收集了全国四十多个方言点的词汇,其中也包括拟声词的材料,但并无专门的著作文章对这些方言的拟声词进行分析探讨。

更多的文章将拟声词作为一种构词法平面描写,如《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歙县方言的AAB、BBA式结构》《略论厦门话的构词手段和方法》《闽中、闽北方言的分音词》《闻喜方言中的“圪”与“古”》《夏县话里“圪”的用法》《大同方言中的“圪”“忽”“达”缀词语的附加意义》《武宁话的重叠式》《宜都话的两种状态形容词》《宜昌话“AA神”式论析》《汩罗长乐话中的“AA哩”重叠式》等。这些论文仅介绍某一方言拟声词的构词形式,并未对该方言拟声词的整体特点深入探讨,因此也只能作为一种方言调查材料。

专门对方言拟声词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是从《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和《北京话的拟声词》两篇相呼应的文章开始。但这些研究并未被马上继承,直至《吴语拟声词的状态标记“叫”》《潮阳方言的象声词》以及中国社科院王晓君的博士论文《汉语方言拟声词调查与研究》等文章的出现,使语言学界才真正开始关注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

2.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具体方面。(1)构词法描写。与普通话拟声词研究相似,大多数方言拟声词的研究都局限于特殊构词法的描写及语法功能的简单介绍:

例如山西大同方言中以“圪”为前缀的“圪A”和“圪A圪A”两种构词法;闻喜方言以“古”作为词缀的“古A”“古里古A”“古古AA”等结构。吉林方言的“一AA”式和“一AB”两种格式中各字的声调是固定,为“一35A51A0”“一35A51B0”。安徽歙县方言主要结构为“拟声词A+动词性B/形容词性B”的“AAB”式和“动词性B/形容词性B+拟声词A”的“BAA”式。江西武宁方言为AA式、ABAB式和AABB式,仅作状语和定语。湖北宜昌方言的结构为双音拟声词加后缀“神”,主要充当补语和谓语;宜都方言也有“AAs?圮n”式的重叠式拟声词。湖南汩罗长乐方言主要以“哩”为后缀,结构为“AA哩”,语音为“中重轻”的格式。厦门方言的结构则分“一字格”“二字格”“三字格”及“四字格”,等等。

这类文章对拟声词的讨论较拘泥,仅从字面构词的特点进行描写,未对这些拟声词具体特点进行研究,因此无法揭示出该方言拟声词在词法和语法的特殊功能。

(2)词汇化。随着词汇化语法化在语言学界的兴起,方言拟声词的研究也开始关注词汇化。在调查中发现某个方言中存在着几种不尽相同的拟声词格式,或者几个方言中存在着相似或相异的拟声词格式,若将这些格式对比分析,往往可能发现不同拟声词之间亲疏关系,从而可揭示出某类拟声词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所属的阶段特征。这样,一些论文开始从这种动态研究的角度对拟声词构词特点进行解释。

江西赣语新余方言介绍了三种格式:重叠式、A沙式和AA叫式。文章指出AA叫式拟声词与普通话不同在于,“叫”在新余话中已语法化为一个词缀。通过对比赣语吴语中AA叫式拟声词在语法语义上的差异,试图解决“AA叫”式语法化的历史过程。

北部吴语嘉善方言中的拟声词的状态标记是“-叫”,文中指出双音节拟声词与“叫一记”在组合的过程中日趋紧密词,并发生词汇化,“一”语音弱化读轻声,所有后附于拟声词的“叫”都可以用“叫一记”来替换,而语义没有变化。所以,文章认为,“叫”已经语法化为一个状语标记,而“叫一记”则在使用中词汇化,也开始逐渐接近于一个状态标记。这些论述揭示出吴语中这两种拟声词所形成的不同阶段和相互关系。

(3)语音层面分析。拟声词最初表达的是要摹拟自然界某种声音的某些属性,本质上与声音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各方言拟声词在语音和韵律上的独特之处,这把对拟声词的认识推进了一步:河南获嘉方言中的拟声词的词头是一种表音字,拟声词若以这类词头为第一音节的时候,第二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就会受到严格限制,但文中对这种限制并未进一步讨论。闽中闽北方言的拟声词中存在着一种分音词,将一个音节分成声母韵母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又各自扩充为一个独立的音节,第一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双声叠韵,第二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叠韵。声母固定为1,并且新的两个音节均与原单音节词同调”。

马庆株以北京话拟声词为案例,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从音素的角度切入,把拟声词看成一个语音单位,根据北京话拟声词的发音机制,分析了各拟声词声母韵母各自的特点。研究发现这些拟声词的声母多以塞音边音塞擦音充当,韵母多为无韵尾,有韵尾则多以ng尾为主的客观情况,并通过对不同音节中各相应的语素进行对比,总结了不同音节声母和韵母的特点及各自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文章从音素的角度看待重叠,得出变韵重叠(语素重叠)和变声重叠(音节重叠),这些变形重叠后的完全再重叠就发展至文字形式上的拟声词重叠。

张盛裕对粤东闽语潮阳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同样以音素为单位。他指出除了无固定格式的纯粹模拟声音的结构外,潮阳话主要有①A下叫,②AA叫,③IA叫,④IA1A2叫四种格式。其中,后三种格式在语音上各有规律,除去词缀“叫”,拟声词每个音节的声韵调有固定的音变规律,并重点论述④式拟声词的语音结构中声母与韵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文章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到的所有拟声词的声韵调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比较,并联系人类发音机制特点进行解释。

王晓君通过170多个词条将调查所得的53个方言点的材料进行分析,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方言的一般拟声词、摹拟动物叫声的拟声词和使唤动物声的语音使用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语音规律。此外,论文将拟声词的音节分为主音节和次音节(包括衬饰音节、衍生音节、前缀音节和后缀音节等),并运用主音节和次音节的概念分析了汉语拟声词的韵律构造。

以上的文章都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拟声词声韵调等各个音素进行了频率统计分析,这是以往拟声词研究中所不曾运用的方法。拟声词一般是用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人类选择以哪种语音表示哪种自然界事物的声音通常也带有随意性。但是语言又是约定俗成的,在任意选择语音的同时,又受到人类自身的认知及所处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制约,具有某些优选的规律性,显示出语言的排除机制。用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事实上是将拟声词的研究与普通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从方言中一些现象总结人类对语言的选择方式和接受程度。

三、研究方法的总结

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与方言调查的开展有很大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只重视语法结构描写以及在普通话拟声词的研究模式下进行两者对比,并没有立足方言自身内部特点的探讨。此外,对拟声词在语法修辞上描写也过于笼统。事实上,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应有自身的特色,可从多角度展开探讨。

1.历时研究。由于拟声词是用自己的方言去模拟某种声音,这种模拟必然带上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从音素到音节到字词,都受到形成该方言的社会心理文化意识影响,因此,不同的方言都可能具有不同的格式。然而,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渗透使得一些方言带上相似的语言现象,系属相近或同属一方言的方言小片中的许多语言现象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将这些特点系连在一起,则可能为某种语言现象展示了一个历时的动态过程。王福堂①从方言语音演变中得出:“多数方言中音变过程完成后,原来的具体情况已经不复可知。需要借鉴其他方言的情况才有可能对音变过程的某些阶段加以复原”。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同样具有历史性。例如吴语、赣语、闽语中都存在着以“叫”为后缀的拟声词结构,但在语法上又有差异性。从历史移民的考证中,古代时就存在着一批移民从长江中下游区迁往江西最后再迁至闽地的历史情况。拟声词在某些方面的一些相似的特点,是同源的关系,还是仅为偶合,这需要结合文化历史的进一步证明。可见,将不同方言中拟声词的结构特征串连起来,能为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语言事实材料。

从历史层次上分析,突破了拟声词仅关注平面研究,从而把拟声词的研究引进历史变化发展的动态立体研究中,对于认识汉语拟声词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2.语音韵律研究。国外拟声词的研究一般从音素入手,而现代汉语普通话拟声词的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字词组合上的结构。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这让汉语研究者通常关注以字为单位符号的汉语,着眼于字面上的汉语,忽视语音层次上更具有变化意义的语言价值。与其他词类相比,拟声词之所以具有特殊性,就是因为它是以声音作为产生载体和条件,因此对语音深入探讨才是真正认识拟声词特点的研究。

石毓智②以广泛存在于各方言的拟声词、联绵词和分音词为基本材料,提出大音节结构这种韵律单位,认为在这个结构中,音节与音节间相应的位置上的音素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从普通话拟声词中归纳出五条音节配合规律,然后从历史材料及闽语吴语等方言材料中印证了这些原则。这种从音系学和韵律的角度探讨了拟声词及其相关的问题,为进一步认识汉语方言拟声词的共性及拟声词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

由最小的语音单位分析至词组合层级分析法,事实上与国外语言学研究方法接轨。拟声词的研究,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汉语方言,都应跳出字词上的局限,将语音引入,结合词法语法进行研究。

3.类型学研究。汉语从古代开始就存在着各种方言,千年来各方言自身变化不断,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类型各异。汉语方言的丰富性,不仅数量上而且类型上也为汉语的研究提供大量了的语言材料。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拟声词,是对汉语拟声词认识的总结。

方言拟声词的调查研究目前尚未深入展开,但已初步总结出一些类型,包括:各种没有固定格式的纯粹模拟声音的结构、重叠式(常式和变式;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缀式(前缀、后缀和镶嵌词缀等)、分音词等。可见,除了字词上的格式外,我们更应将语音和词汇化引入,从微观的动态中进行研究。

随着方言拟声词调查的广泛展开和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拟声词结构将被逐渐揭示出来,这就为语言类型比较的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这种类型学的研究角度研究应该成为方言拟声词研究的重要方向。这对进一步揭示和认识汉语拟声词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

[论文关键词]方言;拟声词;构词法;词汇化;语音韵律。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从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三大方面:构词法、词汇化及语音韵律对近几十年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揭示历史研究、语音研究及类型学研究对方言拟声词研究的重要性。

注释:

①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第21页,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②石毓智:“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曹文安:“宜昌话‘AA神’式论析”,载《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陈山青:“汩罗长乐话中的‘AA哩’重叠式”,载《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贺巍:“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载《方言》1980年第1期。

4.刘新友:“吉林方言里的一类象声词”,载《四平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

5.马庆株:“拟声词研究”,见《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孟庆惠:“歙县方言的AAB、BAA式结构”,载《安徽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7.孟淙:“北京话的拟声词”,见吕叔湘等:《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8.饶勤:“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9.任林深:“闻喜方言中的‘圪’与‘古’”,载《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0.阮绪和、陈建华:“武宁话的重叠式”,载《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1.邵敬敏:“拟声词初探”,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4期。

12.石毓智:“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13.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

14.王洪君:“汉语常用的两种语音构词法”,载《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拟声词范文篇3

一、词汇偏离

词汇是构成语言中概念和范畴的最基本单位,也是语言交际和文学创作的基石,各民族语言在自己的基本词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或固定短语既有总体组合上的凝固性,又有因为组成成分各有意义而产生的某种程度上的松散性。在特定语境下,语素才可以临时当做一个词来使用,并且在语义上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或增加,或萎缩,或转换,或模糊。词汇前景化是语言运用在词汇层面上的表达形式和意义内容的偏离。鲁迅作品中比较独特的词汇偏离有拆词变异、构词变异、色彩变异、仿词变异、飞白变异等。语言中新词的产生通常是约定俗成的结果,然而文学作品中为了寻求独特的表达效果,往往会在特定语境中采用超常规的、无固定理性意义的“造词”,即构词变异,如“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越喜欢玩笑他”。(《阿Q正传》)“主义”一词本指“系统的理论或主张”,且文辞正式、语域固定,但此处阿Q的“怒目”显然谈不上什么“系统性、科学性和理论性”,鲁迅冠之以“主义”,通过前景化的偏离方式创造出一个令人捧腹又发人深省的词语,让阿O妄自尊大、精神胜利的劣根性跃然纸上。在《阿长和(山海经)》里,鲁迅故意用别字,采用飞白变异的前景化手段记录阿长的不准确的语音“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了”,增强了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二、语音偏离

在对语言界定中离不开口语的第一性。人类语言的源起也是自语音始。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偏离是语言运用的外在形式变异,这种语音前景化的修辞手法在鲁迅的作品中得到了超乎寻常的使用,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其语音偏离主要体现在音位、拟声、超音段音位三个方面。汉语作为声调语言的代表,其音系系统与其相对的如英语等语调语言的音系系统存在着鲜明差异。汉语中音变的情况少之又少,因而一旦前景化则更加凸显。如在《阿Q正传》中的音位偏离就匠心独运:“……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溯古观今,并不曾存在所谓的“柿油党”的党派。为表明以未庄为代表的普通百姓对当时种种政党的无法理解,让读者深刻体会其时中国民众对于政治的愚昧无知,揭示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鲁迅此处独辟蹊径,将音位有意偏离,把“自由党”中“自”字的声母刻意误为“sh”,在音节内部结构上进行了变异。这种前景化的艺术手法使得原本是常规术语的“自由党”,完全被“以讹传讹”,蜕变成了一个毫无理性意义的“柿油党”了。语音的前景化在拟声词的辞格上也有积极意义的体现。拟声词因其对声音的“模拟”而非“实录”,故而内在具有可偏离性,不同人感受不同,主观色彩不同,对拟声词的使用也不同,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尤为突出,如《离婚》中:“‘呃啾’的一声响,爱姑明知道是七大人打喷嚏了,但不由得转过眼去看。”此处拟声词的选用方式看似平淡,实则见奇,旨在更好刻画故事中的这一要人吸鼻烟,玩“屁塞”,横行乡里,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恶势力的代表。

拟声词范文篇4

形容词的两叠“AA”式,在北京话及其他方言区极为普遍,玉环话也不例外。但玉环话里有“AAAA”式四叠结构,这在北京话中没有,在其他方言地区也比较少见,就是在吴语其他区也不常见。四叠式能进一步加深加重形容程度;四叠式只在口语中使用,且在说话人语气急促或夸张时用得多;年轻人用得多,中老年用得少。

(一)单音形容词的四叠:AAAA

玉环话里并不是所有的单音节形容词都可以四叠,且只用于口语词中。如:里——里里里里、直——直直直直、吵——吵吵吵吵、重——重重重重。格条路哟直直直直格,格格物事突重重重重噢。

从以上例句可看出,单音节形容词四叠后,在句中大多作谓语,不作定语、补语,且四叠形式虽已表示程度的加深,但却还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程度副词“哟”、“突”等。

(二)双音形容词前词素的四叠:BBBBA

这种四叠结构多见于偏正式复合形容词中,第一词素的四叠和中形素构成了玉环话的“BBBBA”式五字格形容词。其中的四叠成分“BBBB”读得较快,听感上结构紧密,形成了一个语音块,以致同后面的中心语素“A”之间有个很短暂的停顿。如:笔直——笔笔笔笔直、蜜甜——蜜蜜蜜蜜甜、蜡黄——蜡蜡蜡蜡黄。格碗菜雪雪雪雪淡格;我喜欢碧碧碧碧绿格颜色。

从以上例句可看出,“BBBBA”式形容词可作谓语、补语、定语。

(三)双音形容词后词素的四叠:BAAAA

这种结构也多见于偏正式复合形容词中,第二词素的四叠和中心词素构成了玉环话的又一五字格形容词:“BAAAA”式。上述的“BBBBA”式皆可表达成“BAAAA”式,两者没有大的区别,只是重叠成分的不同,使得强调点有些不同,但中心形素都是“A”,表达效果也是一样的。如:雪白——雪雪雪雪白、雪白白白白,笔直——笔笔笔笔直、笔直直直直。

“BAAAA”重叠结构还见于少数非偏正式形容词中,如:闪亮——闪亮亮亮亮、热闹——热闹闹闹闹、吵轰轰——吵轰轰轰轰。

“BAAAA”式同“BBBBA”式的语法功能一样,可作定语、谓语、补语,可参照“BBBBA”式中的例句,这里不再赘举。

(四)拟声词的四叠

拟声词即象声词,它的四叠能收到风趣幽默、惟妙惟肖的表达效果。拟声词的四叠结构多用于单音节词:啦啦啦啦、咚咚咚咚、啪啪啪啪。昨夜雨哗哗哗哗格落了一夜;大会堂响起了啪啪啪啪格掌声。

从以上例句中可看出,拟声词的四叠可作定语、状语。

二、“形补同形”结构:A了格A

玉环话里,为表示形容程度的加深加重,有一种“形补同形”的特殊结构:在形容词后面加上助词“了格”后,再加上该形容词充当前形容词的补语,形成“A了格A”式。用这个结构时,说话人带有想极力说服你相信他说的话之目的,带有很强的强调意味,表明了说话人对事物情状的深信不疑和口气的坚定。这种结构大多用于单音节形容词,也存在于部分双音节口语词:歪了格歪、冷了格冷、辣了格辣、迟了格迟、高兴了格高兴、小气了格小气、中意了格中意。

口语中能说的形容词都可套入该结构,书面语词一般不能套入该结构,如不能说:伟大了格伟大、绚丽了格绚丽、壮大了格壮大。

玉环话里的口语动词也有表面相似结构:V了格V。如:抖了格抖、摇了格摇、晃了格晃、想了格想。“V了格V”和“A了格A”虽然都用助词“了格”连接两个相同的词,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结构:“V了格V”是个无心并列结构,两个V的地位是平衡的,相当于普通话的“V了V”或“V了一下”,表示动作的重复、短时、少量等语法意义;而“A了格A”是个向心结构,前A处于核心地位,后A是它的补语成分,相当于普通话的“A得很”、“A极了”。

“A了格A”在句子中只能做谓语。如:格人小气了格小气;格天价冷了格冷。

三、加深形容程度的表现方式

(一)程度副词

同普通话一样,玉环话里也常用程度副词来表示形容程度的加深加重。按程度副词带有的主客观色彩,将玉环话里的程度副词分为两大类:客观描述、主观评价。

1.客观描述

由这类程度副词构成的形容词性结构,是对客观情状的描述,多是陈述语气。玉环话里这样的程度副词有以下几个:

最:最大、最亮、最闹暖、最老、最坏、最冷清;

哟:哟大、哟亮、哟闹暖、哟老、哟坏、哟冷清;

关意:关意大、关意亮、关意闹暖、关意老*、关意坏*、关意冷清*;

蛮:蛮大、蛮亮、蛮闹暖、蛮老、蛮坏、蛮冷清;

有眼:有眼大、有眼亮、有眼闹暖、有眼老、有眼坏、有眼冷清;

形容程度由高到低:最A>哟A>关意A>蛮A>有眼A。

其中“最”程度最高,是顶级;“哟”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关意”相当于普通话的“相当”,它不能用来修饰贬义形容词,所以不能说“关意老、关意坏、关意冷清”,而且用“关意”时,是说话者在自己的判断标准下对事物情状的客观描述;“蛮”相当于普通话的“挺”;“有眼”相当于普通话的“有些、有点儿”,程度最低。

2.主观评价

玉环话里有些程度副词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说话人的一种评价、态度、取舍。这样的程度副词有:

突:突烫、突暖、突差、突糊涂、突漂亮*、突好听*、突新鲜*;

死:死烫、死暖、死差、死糊涂、死漂亮*、死好听*、死新鲜*;

移格:移格烫、移格暖、移格差、移格糊涂、移格漂亮、移格新鲜。

这类程度副词表现了说话者鲜明的态度,其中“突”、“死”只用于贬义,说话者有嫌过头之意;“移格”可用于称赞,也可用于贬义,说话者往往带有夸张的语气。

(二)程度副词的四叠

程度副词的四叠是玉环话里表现形容程度加深的特色形式,它只在口语中运用,一般是单音节程度副词的四叠,且只用来修饰单音节的形容词。如:最最最最、哟哟哟哟哟、蛮蛮蛮蛮、突突突突。格条路蛮蛮蛮蛮直格;格碗菜突突突突咸。

四叠的程度副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夸张的说法,表现了说话者对事物情状的深信不疑,它多在青少年的口语中出现。

(三)其他固定结构

玉环话里还有一些固定结构表示形容程度的加深,这些结构虽不是由程度副词构成,但是语法意义相当于程度副词。主要有以下结构:

1.A得来

如:好得来、大得来、白得来、高兴得来、香得来、细得来、漂亮得来、难过得来、好听得来、坏得来。

“得来”原来应是带程度补语的结构助词,用在这里表示程度的加深。如:格梨酸得来;格人瘦得来。

“A得来”后面往往还要加上句子,做补充说明。如:佢拉两个好得来像一个人样格;格梨酸得来我牙齿都快落噢。

2.A弗过

“弗过”一般放在表示感觉的形容词及心理动词后面,相当于普通话的“A得恨”、“A得厉害”。如:气弗过、高兴弗过、痒弗过、暖弗过、痛弗过、难过弗过、讨厌弗过、恨弗过。“A弗过”常用于因果复句的偏句末。如:我实在痛弗过噢,我要望医生;佢难过弗过噢,连饭都啜弗落。

在“A弗过”的基础上,玉环话里还有“最A弗过”结构,程度更深一步了,相当于普通话的“再……也没有了”,有“A得不得了”的意思。如:格种苹果最甜弗过噢;佢格人最老实弗过哦。

参考文献:

[1]闭思明.广西横县方言的程度表示法.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

[2]徐波.宁波方言的语缀.宁波大学学报,1998,06.

拟声词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思维品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思维品质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绘本具有语言鲜活、图文结合、贴近生活且内涵深刻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思维和想象空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绘本学习,对儿童语言发展、思维提升、成长需求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仍然存在强调语言能力发展,忽视思维品质培养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从教学策略角度思考如何抓住发展思维品质的关键点,优化绘本教学以实现两者平衡,从而解决思维品质培养被忽视的问题。

一、思维品质的含义及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绘本教学设计往往以分析绘本的主题意义和语言知识为起点,对呈现内容进行取舍。为了优化绘本教学,教师在分析绘本时还需要明确其所承载的发展思维品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依托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发展思维品质。思维活动非常多,本文借鉴夏谷鸣提出的英语学科的思维活动(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概念建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将思维品质的培养活动界定为:逻辑性思维主要在观察、对比、预测、推断、分析和概念架构等活动中得到培养;批判性思维主要在评价人物特性、明确作者写作意图等活动中得到提升;创新性思维则在创造性表达、想象等活动中得到激发。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根据绘本的特点设计合适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发展小学生相应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逻辑性思维的策略

1.分析语篇的逻辑。小学生常用的绘本主要有训练自然拼读技能的绘本、故事绘本和科普知识绘本,分别对应不同的语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等),而不同的语篇结构会影响学生对于主题意义的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能“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不同文体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篇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类型的绘本,分析其语篇结构,进而梳理其逻辑;以语篇逻辑为关键点,在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以《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三级的故事类绘本AHouseforHedgehog为例,故事讲述了小刺猬发现自己的家里太冷了,所以去拜访它的朋友们的家,朋友们都邀请小刺猬来住,可是小刺猬都不喜欢,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觉得还是家里舒服。这是典型的故事类体裁绘本,故事开端主人公小刺猬有了一个问题,结尾时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语篇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在文字中定位语篇结构的转折词but,在绘本图片中对比小刺猬的神态变化和不同场景的变化,还可以圈出文字中的语气词和形容词或图中对应处,去梳理语篇结构的逻辑。以分析出的图片和文字中承载的语篇结构逻辑为关键点,引导学生在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比如,观察图片中小刺猬表情的变化,推断小刺猬会说的话,提问引导学生从情节线或者情感线给出原因;读完绘本,在理解故事情节线的基础上预测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情节;借助维恩图,通过观察文章的图片和衔接词but,对比小刺猬的家和朋友们的家的不同,总结特点并记录在维恩图里,小组分享讨论,最后全班讨论等。2.观察词汇的变化规律。绘本出现新词、难词时,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对照图片猜词意,圈出重复出现的词和句型发现变化规律,如词性相同等。圈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活动过程。还是以上面的故事类绘本为例,小刺猬去拜访每个朋友家,都会用一个形容词描述这个家的特点,学生在图片环游时可以接触到非常多形容词,如toowet、toosmall等,结合绘本形象的图片,词汇变化的逻辑清晰浮现。依据以上词汇变化规律,在具体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如在观察词汇变化的活动中,对比朋友们家的特点,说一说为什么小刺猬要用这些形容词,还可以用什么词进行代替;或者只给出图片,鼓励学生推断otter等生词的含义。学生可以根据文章中出现的朋友的名字都是动物这个逻辑线索,推断出otter这个词也是一种动物的名称,并结合生活经验明白其意思。3.建构独特的文化概念。每门语言都有其特有的概念系统。英语绘本中有着丰富的英语概念,有些概念和汉语中的概念不同,其原因是文化的不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绘本中出现的独特文化概念,可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对比中国文化、建构新的概念,从而促进逻辑性思维的发展。例如,《牛津英语话中国level1》中的Hello,Beijing!这个绘本故事中出现了学生熟悉的概念,比如noodles。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对比中外noodles的区别,引导学生建构全新概念,实现在挖掘独特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三、发展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绘本语言图文呼应,更加形象具体地传递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人物特性的变化以及故事场景的变化等信息,这些都是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点。尤其要注意教学中的意义建构,因为批判性阅读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意义建构活动,批判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社会价值认同。1.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绘本图片和文字背后隐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识别图片中的人物、事件、情感信息,并与文字信息相对应,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态度,从而进行批判性意义建构。以绘本LlamaLlamaredPajama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绘本图片和文字,发现小羊驼折腾的原因是想要妈妈陪伴自己,明确作者通过描述“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应该独立自主”这一主题。基于此,教师设计相应活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小组讨论“小羊驼的做法是否恰当”并给出评价和理由,以角色扮演尝试更好地演绎对妈妈的依赖之情等活动。还可以拓展主题,进一步建构“陪伴”,甚至“良好的睡眠习惯”等的意义概念。2.评价人物变化的合理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人物变化的依据,从而对人物特性作出有理有据的评价;还可以依据图片和文字提供的信息,批判性地分析绘本中出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行为与事件关联性等。以《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三级中的小故事Jakecanbake为例,它讲述了男孩Jake想要为妈妈做一个生日蛋糕,但是遇到了困难,他就去请教亲人帮忙做蛋糕,但是大家都不会,最后他自己独立完成了蛋糕,妈妈特别开心地称赞了他。故事主人公Jake的变化深入人心,图片细腻呈现了他最开始的满心期待,中间遇到困难不放弃,最后没有得到帮助依然敢于尝试的行为以及表情变化。文字则通过多种语气词反映了人物的变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Jake的变化之后,可以设计学生评价活动,依据变化给出合情合理的评价;还可以分析Jake与Nan、Dad的互动以及其如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评价过程中,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建构批判性社会文化意义,促进批判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3.把握事实的准确度与观点的清晰度。科普类绘本有大量的事实类信息。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可以就事实是否准确、充分、典型、科学、合理、可验证以及有没有反例等进行多方面批判性分析。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二级1中的WorldofFootball为例。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图片判断这是科普类绘本,然后评价图片和文字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全部事实。例如,学生可以轻松发现绘本第一句“每个人都踢足球”不符合中国实际,此观点不准确。下一步,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给出对此句的评价,讨论“作者是否想要展示国外小朋友对足球这门运动的热爱”,然后运用语言评价对作者观念的看法,比如“自己要怎么做”,从而建构正确的运动观。

四、激发创新性思维的策略

1.妙用绘本图片的留白处和转折点。绘本图片留白处可用于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地方。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或场景去补充空白,基于故事结尾去续写下个故事等等,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以《多维阅读》第8级的绘本MoonMouse为例,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老鼠上了太空被发现,被人类带回地球成了明星老鼠。故事没有呈现小老鼠是怎么到太空舱里的,而小老鼠在太空的生活也仅有一幅图片。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图片的留白处来提问,鼓励学生想象并联系已有的关于太空的知识去表达个人想法。故事类绘本中还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情节转折。以《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一级中的AdamandtheBear为例,故事一开始,小男孩Adam看到了一头熊,他非常害怕就一直跑,最后这头熊竟然追到了Adam家,从窗户那里还回来Adam的背包,原来它追Adam的原因是要还包,这个特别的情节转折点也是要挖掘的关键点。可先围绕这个转折点进行讨论,然后再续写这个故事。2.找到绘本文字的新颖点。原版引进的英文绘本中存在很多拟声词、形容词、动词,这些词在教材中不会出现,甚至在汉语里也难以找到对应的表达。例如兰登书屋出版社出版的StepintoReading系列1中的APhonicsReader:MouseMakesWords里出现了很多小老鼠搬运字母过程中小动物们发出的拟声词。这些新颖点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成为学生模仿和创造的起点。基于此,学生可以自由创造拟声词,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思维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6):73-79.

拟声词范文篇6

关键词:英诗;衔接;连贯

引言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Halliday和Hasan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以形成语篇的意义关系,而语篇连贯则通过语言形式上的衔接得以实现。在《英语的衔接》(1976)[1]一书中提出了五种衔接手段:指示、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但这些衔接模式较偏重于语言内部的,尤其是词汇句法层的体现过程。胡壮麟在Halliday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语言是多层次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也必然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反映。他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994)[2]中分别从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音系层和社会符号层探讨了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其中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和音系层的连贯通过明显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而社会符号层的连贯则有赖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属于隐含性连贯[3]。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典型地体现了语言的音乐美和视觉美。诗歌的衔接与连贯方式较其他文体更为多样,除了词汇、句法、格律、音韵和逻辑连接等明显的衔接手段外,还包括语境、意象等隐含性的连贯方式。另外,视觉诗也是常见的衔接手段。

一、英诗的衔接

1.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方式可分成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同义性、近同义性、反义性)、可分类性(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集合关系、一致关系)和搭配五大类[2]。重复是诗歌中常见的衔接手段,重复的词汇往往在诗行和诗节中表现着一定的意义,如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TheTyger

TygerTyger,burningbright,

Intheforestsofthenight;

Whatimmortalhandoreye,

Couldframethyfearfulsymmetry

TygerTyger,burningbright,

Intheforestsofthenight:

Whatimmortalhandoreye,

Dareframethyfearfulsymmetry!

诗人在开头重复“Tyger”一词以押韵而具强调的效果,并在第六节再次重复以实现首尾呼应,互相衔接,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迷惑不解的心情之延续。

除重复外,在亨利·霍华德的《爱的忠诚》一诗中其他几种类型的词汇衔接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如诗的二、三两节:

Setmeinhigh,oryetinlowdegree;

Inlongestnight,orintheshortestday;

Inclearestsky,orwherecloudsthickestbe;

Inlustyyouth,orwhenmyhairsaregrey:

Setmeinheaven,inearth,orelseinhell,

Inhillordale,orinthefoamingflood;

Thrall,oratlarge,alivewheresoIdwell,

Sickorinhealth,inevilfameorgood,

HerswillIbe;andonlywiththisthought

Contentmyselfalthoughmychancebenought.

诗中有许多反义词和词组,如high(高贵)和low(低贱)、longestnight(长夜)和shortestday(短暂的白天)、hill(高山)和dale(低谷)、sick(患病)和inhealth(健康)等,还有heaven(天堂),earth(人间)和hell(地狱)三个既有相似性又有对照关系的词,而sky(天空)和clouds(云)又具有搭配关系,这一系列的词汇将诗句有机地衔接起来,使意义更加一致、连贯。

2.句法衔接

有时句法的重复和相似性也可以使诗歌达到连贯的效果,并能充分强化诗歌的主题。如威廉·华兹华斯的《我心雀跃》:

MyHeartLeapsupwhenIbehold

Arainbowinthesky;

Sowasitwhenmylifebegan;

SoisitnowIamaman;

SobeitwhenIshallgrowold,

Orletmedie!

TheChildisfatheroftheMan;

AndIcouldwishmydaystobeBoundeachtoeachbynaturalpiety.

其中三个“sobeit”句式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初生、成年和老年联结起来,和结尾一句中的“mydaystobeBoundeachtoeach(将我生涯的每个日子串联起来)”形成呼应,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强烈的心跳节奏,使整首诗的意义和情感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3.节奏与音韵衔接

诗歌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音韵上,并常通过格律实现其衔接。一首诗往往包含若干诗节或诗行,每行又由若干音步组成,音步则是通过重读和非重读音节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而成的。英诗的节奏格式依照重读音节(扬)和非重读音节(抑)的排列可分为抑扬格(×/)、扬抑格(/×)、扬抑抑格(/××)、抑抑扬格(××/)、抑扬抑格(×/×)等[4]。不同的节奏格式可为诗歌渲染出不同的气氛,如抑扬格常表现庄重,铿锵有力的节奏,如丁尼生的《鹰》中的第一节:

×/×/×/×/

Heclaspsthecragwithcrookedhands;

×/×/×/×/

Closetothesuninlonelylands,

×/×/×/×/

Ringedwithazureworld,hestands

而抑抑扬格则多表达凝重、忧郁的情绪。爱伦·坡为悼念其亡妻所作的《安娜贝尔·李》采用的就是抑抑扬格,营造出哀婉回环的旋律。如诗中最后两句:

××/××/××/

Inthesepulchertherebythesea

××/××/××/

Inhertombbythesideofthesea.

音韵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而产生的,常见的类型有头韵、复韵、脚韵。韵式又可分为连续韵和交叉韵。如《鹰》第一行中的clasps,crag和crooked,第二行中的lonely和land均属于头韵,并且每一行的末尾词hands,lands和stands都包含了相同韵脚,属于连续韵。莎士比亚在其十四行诗中也大量采用了abab,cdcd,efef,gg的交叉韵式。这些音韵的重复对于构成诗歌的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

押韵不但能增强诗歌的节奏性,还可以通过拟声达到音乐效果,使诗行之间产生相似性,具有连贯功能。如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在其长诗“ThepiedPiperofHamelin”中大量运用拟声手法来描绘群鼠肆虐的景象。

Andevenspoiledthewomen’schats

Bydrowningtheirspeaking

Withshriekingandsqueaking

Infiftydifferentsharpsandflats.

Youheardasifanarmymuttered;

Andthemutteringgrewtogrumbling;

Andthegrumblinggrewtoamightyrumbling;

Andoutofthehousestheratsaretumbling.

诗中先是用shrieking和squeaking两个基本拟声词摹拟老鼠最初试探性的小规模的嘎吱声,开口度较小而尖锐的元音和令发音器官紧张的/s/、/k/和/g/等音位让人感到紧张刺耳、顿生厌恶。后面又连续运用一系列的拟声词,muttering-grumbling-rumbling-tumbling,营造出一个老鼠声音愈来愈大、活动愈来愈猖獗的动态意象[5]。

4.逻辑连接

语义层的逻辑连接在诗歌中主要体现在时空衔接上。语篇中存在着种种简单的和复杂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时间关系,和事物在空间的位置[2]。事物的发展往往遵循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移动顺序。时空的有序性使以此为背景创作的诗歌实现了连贯。如艾米莉·迪金森所写的《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中的第三节:

WepassedtheSchool,whereChildrenstrove

AtRecessintheRing

WepassedtheFieldsofGazingGrain

WepassedtheSettingSun

诗人将这段行程分为三步。早上他们经过学校,看到晨曦中嬉闹的孩子们,中午路过稻田,看到沉甸甸的庄稼,傍晚乘着缓缓下落的夕阳向暮色深处驶去,这一连串意象又象征着少年、中年和暮年三个富有代表性的人生阶段[6]。这首诗中的时空转换及其意象将学校、孩童,庄稼、落日等不相关的事物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清晰地表达了作者想要描绘的人生之旅。

在惠特曼的《山腰宿营》中,作者又采用了视线移动的方式将不同的画面衔接起来。

BivouaconaMountainSide

Iseebeforemenowatravelingarmyhalting,

Belowafertilevalleyspread,withbarnsandtheorchardsofsummer,

Behind,theterracedsidesofamountain,abrupt,inplacesrisinghigh,

Broken,withrocks,withclingingcedars,withtallshapesdingilyseen,

Thenumerouscamp-firesscatter''''dnearandfar,someawayuponthemountain,

Theshadowyformsofmenandhorses,looming,large-sized,flickering,

Andoverallthesky--thesky!far,faroutofreach,Studded,breakingout,theeternalstars.

首先诗人看到眼前有一支行军的队伍正在宿营,往下看是山谷、谷仓和果园,展现出一派田园气息,往后看又有山峦、松雪和岩石,接着又将目光转向了营火和兵马,使战争的气氛渐渐显露出来,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万里云天,面对浩渺的星空思索战争的意义。整首诗的思想随着诗人的视野转换不断深化,也使诗中的情景更加连贯。二、英诗的连贯

1.通过文化语境建立的连贯

文化语境是实现英语诗歌连贯中常用的隐含手段。读者对于诗歌文化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连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的英国文学与圣经、希腊神话以及亚瑟王传说有较深的渊源,因此英语诗歌中也蕴涵了大量相关的典故,读者掌握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诗歌。如威廉布·莱克的《羔羊》中的第二节:

LittleLamb,whomadethee?

Dostthouknowwhomadethee?

LittleLamb,I''''lltellthee,

LittleLamb,I''''lltellthee:

Heiscalledbythyname,

ForhecallshimselfaLamb.

Heismeekandheismild;

Hebecamealittlechild.

Iachildandthoualamb.

Wearecalledbyhisname.

LittleLamb,Godblessthee!

LittleLamb,Godblessthee!

诗的第一节由一个小孩向一头羔羊发问,是谁创造了它,并在第二节中作了回答,他也叫羔羊。这里的“他”指的是耶稣,在《新约》中,耶稣多次称自己为羔羊,如《启示录》5:8-13“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如果读者对圣经和诗人的宗教背景较熟悉,就不难将整首诗理解贯通。

又如拜伦的长篇叙事诗《唐·璜》中的一节:

PlacemeonSunium’smarbledsteep,

WherenothingsavethewavesandI

Mayhearourmutualmurmurssweep;

There,swan-like,letmesinganddie:

Alandofslavesshallne’erbemine—

DashdownyoncupofSamianwine!

诗中一处用典,即“There,swan-like,letmesinganddie(我愿似天鹅,哀歌而死亡)”,出自希腊神话传说:天鹅垂死时曾作哀鸣。诗人借此来描述自己在民族战争中宁死不做亡国奴的决心,烘托出高贵、悲壮的气质。如果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2.通过意象建立的连贯

诗歌的意象是连接感觉与思想的桥梁,是对感觉经验的示意。人的感觉经验来源众多,因而意象的种类也并不单一。从感觉出发,意象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触觉意象、味觉意象、动觉意象,此外还有温度、压力、距离等方面的意象,以及直接作用于理智的抽象意象等[5]。这些意象以形象化的语言暗示读者进行联想与想象,全面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各种意象交织成为一个整体,以达到语境上的连贯。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的《春》就是很好的一例:

Spring

Spring,thesweetspring,istheyear’spleasantking,

Thenbloomseachthing,thenmaidsdanceinaring.

Colddothnotsting,theprettybirdsdosing:

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

ThepalmandMaymakecountryhousesgay,

Lambsfriskandplay,theshepherdspipeallday,

Andwehearaybirdstunethismerrylay:

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

Thefieldsbreathesweet,thedaisieskissourfeet,

Youngloversmeet,oldwivesa-sunningsit,

Ineverystreetthesetunesourearsdogreet:

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

Spring!ThesweetSpring!

诗中所包含的几种意象:

视觉意象,诗中有姑娘(maids)、老妇(oldwives)、小鸟(birds)、羊羔(lambs)、棕榈树(palm)、雏菊(daisies)、村舍(countryhouses)、田野(fields)等。

听觉意象,读者可以听到牧童的笛声(theshepherdspipe)、百鸟欢歌(aybirdstunethismerrylay)。

味觉意象,读者可以品味到甜美之春(sweetspring)。

嗅觉意象,读者仿佛闻到田野的馨香(thefieldsbreathesweet)。

触觉意象,读者可以感受雏菊轻轻吻脚上(thedaisieskissourfeet)。

动觉意象,诗中有一些动态景象,如姑娘们舞翩跹(maidsdance),羊羔欢跃(lambsfriskandplay)等。

抽象意象,其中一些超感官意象直接作用于读者的理智,如村舍生气盎然(countryhousesgay)。

整首诗从不同角度大量使用各种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生机盎然的春天,全身心感受春天的气息,并对诗人所描绘出的一幅完整的春景图体会的更加深刻。

三、视觉诗

除以上涉及的层次和范畴外,字音层对实现视觉诗的衔接和连贯也甚为重要[7]。视觉诗以超文本的视觉形式向读者暗示其特殊意义,通常采用模拟图形,文字符号的重排,模拟音响效果等方式实现其整体性。如英国诗人赫伯特所写的《复活节的翅膀》,诗行被排列成一对翅膀的形状,巧妙地用图形表达了整首诗的意义。R.亨利克也将诗《永诀》排列成了墓志铭的形状,用整体的视觉形式强化了诗的主题。

UponHisDepartureHence

ThusI

Passby

Anddie

Asone

Unknown

Andgone

I''''mmand

Ashade

Andlaid

I''''th''''grane1

Therehave

Mycave

Wheretell

Idwell

Farewell

又如肯明斯的《正值》,在这首诗中他把两个男孩的名字(Eddie和Bill)和两个女孩的名字(Betty和Isbel)分别排列在一起,成为eddieandbill和bettyandisbel,使人从视觉上产生出群体的形象,为整首诗所描写的春日图景增添了动态和活力。

诗歌还常常以其视觉形式来摹拟相关的音响效果,如兰斯顿·休斯的《紫色幻想曲》:

FantasyinPurple

Beatthedrumsoftragedyforme.

Beatthedrumsoftragedyanddeath.

Andletthechoirsingastormysong

Todrowntherattleofmydyingbreath.

Beatthedrumsoftragedyforme,

Andletthewhiteviolinswhirthinandslow,

Butblowoneblaringtrumpetnoteofsun

Togowithme

tothedarkness

WhereIgo.

这首诗在形式上模仿了黑人音乐布鲁士的格式,第一、二行是布鲁士典型的重复格式,全篇节奏舒缓、沉浑、回环,最后一行诗分三行排列,摹拟出布鲁士音乐中那种形断神连的断奏音,使整首诗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5]。

四、结束语

本文分别从词汇、句法、格律、逻辑连接、语境、意象和视觉诗等方面,对英语诗歌的衔接与连贯进行了探讨。由于诗歌表现形式多样,往往一首诗包含多种衔接和连贯方式。并且随着现代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新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超现实、意识流、非正常时序等,都要求诗歌摆脱传统格律的束缚,采用更加灵活多变、新颖自由的表达方式。如垮掉派诗人金丝伯所使用的意识流、内心独白等手法,使许多诗行看似是狂人呓语或幻觉,许多似乎是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诗行被突兀地排列在一起,使人感到语无伦次,跳跃性很大[8]。这样的诗虽然缺少逻辑联系和理性的安排,但更强调读者的主观感受和潜意识的联想。因此在现代诗歌中衔接与连贯的手段都更加隐晦,但读者在欣赏诗歌时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仍可以在杂乱无章的表面下找到内在的联系。

英诗的衔接与连贯使其达成一致及整体性,因此了解各种衔接与连贯的手段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掌握其意义,并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诗歌。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inEnglish[M].Longman:London,1976.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03-115.

[3]姚琴.语篇连贯: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J].江苏大学学报,2005,(6):78.

[4]邵锦娣,白劲鹏.AnIntroductiontoLitera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54.

[5]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66-86.

[6]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11.

拟声词范文篇7

如果说,标准是课程的灵魂,那么教材就是课程的血肉。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是整个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整个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这两者在课改这个大背景的支撑下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纵观国外的课程改革,其教材的建设和完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因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对我国的教材编制明确指出: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等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的领导与专家以开放的心态,世界的眼光、民族的灵性在不断地学习国外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深刻地反思传统教材建设中的弊端的基础上,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能体现新思想、实践新理念的小学语文和数学教材。这套教材在我县通过一年的实验证明:苏教版教材较之传统教材,更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她给我县的新课改实验带来了激情和灵感,为全县参加实验的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留下了开发、选择、拓展的空间,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可能。具体地说:苏教版小学语文、数学实验教材的开放性及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走向童心,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打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数学实验教材,我们欣喜地发现:整套教材真是趣如童话,美如诗。其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场景和小动物,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刚刚跨进小学校门的小朋友尚沉浸在儿童乐园的滑梯上,沉浸在幼儿园阿姨的童话世界中,他们在这里感觉有些新鲜,有些好奇,又有几份不安-------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呢?严厉的老师?沉重的作业?可是当他们拿到新教材时,他们兴奋了--------卡通人物正向他们招手呢?小猴子和熊猫在此谁摘的玉米多;哈哈,大笨熊和小白兔正比跳绳呢?小白兔跳了23下,熊只跳了2下,可真笨……小朋友一下子就乐了,我们的新书真有趣,就像幼儿园阿姨的童话一样。老师呢,也不必师道尊严一脸严肃,尽可以发挥想象的翅膀,把一颗颗的童心引入课堂,引出课外,去解决一个个有趣的问题。二、走向生活,提供了学生建构认知的源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学习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传统的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也明确地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主动建构认知作好铺垫。苏教版小学语文、数学教材充分注意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删去了传统教材中出现的人为编造、脱离实际的课例和练习,增加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与此同时,教材还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去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知并建构自己的认知。[案例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4学习字词句这一环节中,教材安排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练习,这道综合练习有三项内容:一是看图读词学动物的叫声,然后联系自己的经验学学其它动物的叫声;二是通过表示动物叫声的拟声词,感受汉字(形声字)构字的巧妙;三是在句子中加上小动物的叫声(拟声词)再读一读。孩子们都爱动物,都愿意和动物交朋友,于是老师尝试着创设了一个情景:今天森林里举行动物演唱会,所有的动物都参加了,咱们去瞧瞧吧!师: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呢?生:小鸟、小山羊、小象------师:小动物们在树林里玩得开心吗?它们的演唱会都有谁来登场?他们都表演了什么有趣的节目呢?课堂在孩子们的议论和争辨声中推向了高潮。老师卡住话题,引导孩子们打开课本,观察:这些是什么动物?它们的叫声怎样?还激励他们亮开嗓门儿学学,孩子们都绘声绘色,模仿鸽子、小鸡、小猫、青蛙的叫声。然后出示四个拟声词“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老师融入孩子们当中,一起探讨;“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探究出规律后,老师启发学生自学:“你还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吗?”于是各种小动物都出来啦!生1:小鸟唱歌,喳喳喳------生2:鸭子叫,嘎嘎嘎------生3:早上公鸡啼,喔喔喔------生4:小山羊找妈妈来啦,咩咩咩-------------好一段“森林奏鸣曲”![案例二]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叫足球》一课中,学生由于“前期经验”情不自禁地说起了足球。从足球的样子、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及我国的足球比赛,学生们滔滔不绝。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年纪可有一大把喽”提出疑问,激起学生读书探究的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2001年10月7日,我国足球冲出亚洲昂首走向世界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情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足球为我们所带来的欢乐。最后老师让学生以“我……”或对话形式来介绍足球的外形特点及发展概况。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学生抱着足球走上讲台娓娓向大家道来:“嘿,小朋友,我叫足球,别看我身子圆圆的,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组成……”有的学生快步走向讲台急切地就“我叫足球,我出生在中国……”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足球。学生甲:“喂,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学生乙:“我叫足球。别看我这么小,我已经有3500多岁喽……”学生入情入境的演说中,不仅明白了足球的样子,而且知道了足球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教师也找到了教学的最佳着力点,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参与,学生在向别人介绍时,语言训练得到了落实,还主动建构了一个关于足球的来源、发展的认知体系。三、走向实践,搭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数学教材在编排时非常注意以上这两个理仿,努力给学生提供、搭建了诸如打听、设计、角色扮演、文集收集与分析、询问、观察、报刊编辑、绘画等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机会去亲自探究,去实验操作、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如语文中的:《秋姑娘的信》——课后,教材要求学生采集几种落叶,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三个小伙伴》——朗读课文,再演一演课文;练习6(第一册)第3题——先涂上颜色,再写词;《一株紫丁香》——找一些赞美老师的诗句,读一读,抄一抄……请看下面两个案例:[案例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最后一道题:教材要求学生根据文字画猜出相应文字后,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把这些文字画整合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最后让同学向同学、同学向老师介绍自己的画。有一位学生画了一幅很奇特、使人意想不到的画,就是他画的太阳,其光芒不是直线的,而是曲线的。老师问:太阳的光为什么会是曲线的呢?这位学生一字一顿地回答了老师:因为太阳刚烫过头发……全班同学都笑了。[案例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让小朋友们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接着请几个小朋友到台上来表演,有好几个同学就自然而然的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创新,”夏天真热。“就有的同学擦汗,有的同学扇风,有的舔嘴唇(大概是想喝水),”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文章只描写了两种搬粮食的方法,可小朋友们的表演却百花齐放,有双手放在背后(拉或背)的,有双手举在头顶托的;有扛的,捧的,推的,抬的……学生表演丰富,兴趣陡增。在数学教材中,类似语文的可供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地方也很多,如《加减法》中的“摆一摆”;《统计》中的勾一勾;《认识物体》中的“拼一拼”……请看下面几个案例:[案例三]:第一册“认物体”这一单元,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后,为了使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及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教材安排了“有趣的拼搭”这一实践活动课。在教学这一课时,有位老师让学生准备了各种形体的学具,全班同学分组合作学习。先把各种形体的学具在一块斜板上“滚一滚”,滚完后说一说,谁滚得快,并说明理由。学生体会到平面滚得慢,曲面滚得快,从而体会到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及这些形体的不同特征。再让学生“堆一堆”,看看哪种最难堆?学生通过“堆一堆”逐步知道“平的”容易堆,“圆的”难堆。突出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球这些不同形体的一些本质属性。再让学生蒙住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或指定摸出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游戏,让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形体特征的认识,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应战精神。接下来再进行“数一数”、“搭一搭”活动,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体会到不同形体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四]又如:第二册“认图形”一单元,教材中有一题让学生用“一张长方体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什么图形?”我在教学中先帮助学生弄懂什么是对折两次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操作,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折法在班内交流。当时最先发言的学生只想出一种折法,即只朝一个方向对折两次折出了4个长方形。我及时表扬并进行激励:“你的折法真不错,老师想信你除了这种折法,一定还能想出其它折法!”没想到这句话给全班同学起了一个推动作用,几十只高举的小手忽然放下,课堂上雅雀无声,个个都在埋头紧张操作。不一会儿,几十只小手高高举起,个个涨红小脸,非常激动地把自己的折法展示给大家。有的说:除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折法,还可以横对折,再竖对折,折出4个正方形。有的说:朝不同方向对角折,折出4个三角形……。我接着又出示:“用一张长方形纸,让你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你能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兴趣盎然。[案例五]:再如《统计》一课,教材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寻求记录的操作方法,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这样,同学们兴致盎然,方法众彩纷呈。有的说:组长报一个图形,就画一个图形,画完之后再分别数。有的说:先分类,组长报什么图形就在这一类上打“√”或画“×”。还有的说:把图形分成三行,三角形一行,正方形一行,圆形一行等等。紧接着我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学生思维被激活了,讨论得非常热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分行画图形的方法不够好,一个一个图形都要画,太累人。有的说:先分类,一种图形就一种符号表示的方法很好,清楚,一目了然,而且速度快。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走向综合,涌动了学生体验感悟的情感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中普遍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苏教版小学语数教材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教学论思想,将知识、能力、情感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使学生不仅从一个主题出发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体验和感悟。如《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学生学完此课后,至少可以体验、感悟到三点:1.懂得了七星瓢虫、青蛙、蜜蜂对生态环境、对人类的贡献,激起了爱护环境的责任感;2.如何跟别人进行口语交际,3.体会到“做什么最快乐”的真正内涵,教育自己今后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再如《他得的圈圈最多》一文,学生学完此课,也能体验和感悟到以下几点:1.对邓小平爷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懂得了写好字的技巧和方法;3.激发了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愿望。五:走向冲突,创设学生生成问题的情境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一切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创新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教材的编写是引起学生产生问题的窗口。苏教版小学语、数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创造一些能生成问题的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理论与实际冲突的情境。[案例一]如第一册教材第四章《认识位置》第4题:“都靠右边走,谁错了?”初一看,好象没有错误,学生的实践经验与教材发生了冲突,产生了问题意识,这时老师只要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挖掘,学生自己就能够弄懂谁错了?为什么错了?怎样错了?怎样改正?同时学生也容易接受“观察事物在多方位、多角度才能深刻认识事物”这一抽象的哲理。[案例二]又如某位老师执教《秋姑娘的信》一课时,由于秋姑娘用枫叶写信与学生已有的写信经验构成了冲突,所以有的学生提出:“秋姑娘为什么用枫叶给她的朋友们写信呢?”问题一提出,教师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同学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刚开始,没有人举手,这位老师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后再说,但还是只有少部分同学举手,于是这位老师干脆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到田野里,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经过一番探寻同学们终于解开了谜团。有的说:“因为秋天到了,枫叶就红了。”有的说:“因为秋姑娘很漂亮,枫叶比不过她,所以红了脸去向朋友们报信。”还有的说:“因为秋风一吹,枫叶飘飘荡荡的,向各处飘去……”哦!多么富有诗意的回答,这时,这位老师又相机提问:“那么,同学们猜猜看,秋姑娘还会用什么给朋友信写信呢?”“菊花”、“梧桐叶”、“稻谷”……五:走向空白,插上了学生想象创新的翅膀《教育参考》2000年第5期《构建主义教学哲学探讨》中有一句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或补充的空间,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走向空白,留有余地是苏教版教材开放性中一个显著的特征。纵观苏教版教材,从课例到练习都非常简约,课文精悍短小,课后练习目标突出,仅有写字、朗读、背诵、实践活动方面的练习,这为教师和学生留出想象、拓展、创新的空间,尤其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的词串识字,更具有生动的创意和丰富的内涵。如:金秋烟波水乡芦苇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表面上看这些词似乎没有多大联系,但只要细细一读,这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一些要素,在这个画面中,它们是形断意连的,而且这些词语之间的空白是一个个可让人自由畅想的空间。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一幅画:金秋,我们乘着小船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听到了……,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当然,有些空白是隐形的,需要老师去挖掘:[案例一]有位老师在教学《鲁班和橹班》一文时,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大发明家鲁班在学生脑子里扎下了根,树立了创新对人类有帮助的思想后,再让学生到课外搜集有关发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老师告诉孩子们,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事,生活、学习中时时处处都存在创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创新家、发明家。鲁班发明了橹板使人们驾驭省力,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的思维被再次激活,“给船装上发动机!“用不浸水的纸做船。”“请神仙帮忙。”(这个请神仙帮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利用太阳能呢?)由此老师相到了创新起源生活。就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有的同学说书包里的书太重,用什么办法解决呢?有的说:把这些书制成一块碟片。也有的说:把这些书压成一本小字本,打开时又能像压缩饼干一样膨胀……多么富于时代感的创新。[案例二]: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时,有位老师先让学生把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蒙上,只学习前面四个自然,带着小青蛙的问题,反复朗读前4个自然段,然后模仿教材构建了一个虚拟空间,小蜜蜂跳到菜地里问七星瓢虫:“瓢虫阿姨,做什么事最快乐?”瓢虫说:“”。小蜜蜂跳到问:“?”说:“。”小青蛙摸了摸头,高兴地说:“哈哈,我知道了,做的事,就会觉得最快乐。”因为有了前面4个自然段做铺垫,加上情境练习题,披文入情,理在情中,学生很自然、很积极、很快活地学懂了课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三]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一共60个灯柱,工人叔叔带来了320盏灯。带来的灯够不够?经过学生几分钟的独立思考:生1:可以先求出60个灯柱一共需要装多少盏灯,然后把所得的结果与工人叔叔带来的320盏作比较,列式为:5×60=300(盏),因为300<320,所以带来的灯够了;教室里沉默了。这时,老师让学生讨论交流: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成功得出了结论:生2:先求出带来的320盏灯可以装多少个灯柱,然后把所得的结果与要装的60个灯柱作比较,列式为:320÷5=64(个)。因为64>60,,所以带来的灯够用;生3:可以假设带来的320盏灯平均装在60个柱上,每具灯柱上可以装多少盏,然后把结果与每个灯柱装5盏作比较,列式为:320÷60=5(盏)……20盏。因为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还剩20盏灯,所以带来的灯够用。总之,苏教版小学语、数教材的编写,始终坚持一句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并大胆地跳出了“学科中心论“的束缚,主动地敞开心扉,和优秀文化对话、和科技成果对话、和人类对话、和自然对话,走向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凝聚力的新领域、新天地。

拟声词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节奏;标点;虚词;比较诗学

一、廓清“节奏”和“格律”概念的含混状况

在古典诗歌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节奏”和“格律”的概念一直含混不清。作者在绪论中指出:“回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历程,我们会发现,节奏与格律的关系最为夹缠,节奏原理的解析最为感性”,“现代诗歌节奏研究首先要理清‘节奏’与‘格律’的关系,最起码应该先把‘节奏’从‘格律’的挟持下解救出来。”[1]13-14作者从“节奏”一词的词源学辨析出发,从术语层面梳理了其意义流变,试图沟通古今和中外节奏诗学。通过对“节奏”与“Rhythm”的辨析,“中国古代的‘节奏’与西方的‘Rhythm’交汇在现代中国语境中,语义发生了叠合变异,‘节奏’的外延扩大,在广义上,现代中西方的节奏观取得了一致”[1]22,使中国现代诗歌从传统格律的桎梏中解放开来,现代诗歌创作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另一方面,诗歌节奏又是一个专门的概念,胡适、郑振铎、郭沫若、闻一多、陈梦家等学者早已关注到节奏对于诗歌的特殊作用,但他们对于节奏概念的界定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如何界定“节奏”这个诗学概念,是我们在进行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节奏与格律并非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廓清二者之间的含混状况,是为了探究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建设的规律。面对语言工具的革新,古典格律的种种束缚越来越不适用于现代诗歌,因此,现代诗歌节奏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诗歌节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中,语音、语体、语形、语意要素形成的节奏侧重于诗歌本体意义,情绪(情感)和生理要素形成的节奏侧重诗歌的功能意义。”[1]36就节奏系统的构成来说,“语音、语体、语形要素形成的节奏属于外节奏,语意、情绪(情感)、生理要素形成的节奏属于内节奏,以上诸方面的综合运用,就构成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系统。”[1]36节奏内涵的丰富,无疑扩大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表达空间和表达容量。诗歌节奏是由音节、音步、诗行、诗节、诗篇构成的层级结构,诗行的长短,语形的整齐与错落,节奏呈现的外在形态和诗歌的形式同构。但同时,诗歌节奏不仅仅是形式问题,诗歌意义的传达与情感的抒发同样可以形成节奏。对诗歌节奏的考察,不能忽视诗歌的内容。形式和内容是一种辩证关系,即形式不仅为表达内容服务,形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如果说作者对语音、语体、语形等外节奏形态的关注是一种对现代诗歌常态形式的关注,那么对“标点符号”和“虚词”的关注则是从现代语言层面关注现代新诗的特殊节奏形式。

二、探究“标点符号”和“虚词”特殊的节奏意义

现代汉语的生成,是一个由文言到白话、由“欧化”到“化欧”的过程。对于中国现代诗歌来说,标点符号的使用和虚词的大量涌入,是这个过程的生动显现。“标点符号和虚词,本身参与节奏单元的建构,成为节奏形态的一部分,又由于其语法功能的特殊性,在节奏体系中起着协调各种节奏形态的作用。”[1]112新诗创建之初,对于是否使用标点,引起过很大的争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穆木天主张“废句读”,追求诗歌的朦胧性和暗示性;闻一多则主张使用标点符号,认为标点符号不但可以划分句子,而且有助于诗歌节奏的生成。总的来说,标点符号进入现代诗歌,使诗歌的语意表达更为明晰,更有助于语意节奏和情绪节奏的生成与识别。不同的标点符号有不同的作用,“逗号、分号、句号、问号、破折号的运用,标示出不同的停顿和延时,节奏十分鲜明,倘若去掉,则意思不清,语句夹绕。”[1]122同时,作者注意到标点符号如若使用不当,会对诗歌节奏的生成产生不良影响,极具反思精神。比如新诗对于感叹号的使用,大有泛滥化的不良趋势,作者以徐志摩的《自然与人生》一诗为例,指出“标点使用过度,会成为碾碎语音节奏和语形节奏的帮凶”[1]126,因此,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在达意的前提下,要注意停顿时值上的搭配,语气情绪上的配合,不可过频过滥,尽量在情绪节奏、语意节奏、语音节奏、语形节奏中寻找平衡。”[1]127这些,都是作者在细致考察标点符号功用后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客观评价了标点符号进入现代诗歌的历史作用,对当下的创作也有借鉴价值。在诗歌的现代化转型中,虚词的大量涌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现代汉语虚词的普遍运用,成为现代汉语诗歌形式区别于古典诗歌形式的重要特征,它直接参与并影响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形成。”[2]古典诗歌由于平仄的考量,虚词极少入诗,但以现代汉语为语言工具的现代诗歌,虚词的使用在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这其实反映了欧式语法对现代汉语的渗透,“各种定语、状语、补语径直挂靠在主谓宾上,成分完备而句子变长,影响着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建构。”[1]127音步作为节奏的基本单元,虚词的使用首先影响到音步的划分,例如“的”、“和”等虚词的音步归属问题,是划分在上一个音步,还是划分到下一个音步,作者梳理了孙大雨、罗念生、朱光潜、卞之琳、何其芳等人对此类问题的看法,指出划分音步的几个原则,即“意义完备性原则、自律性原则、自然性原则”[1]131,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说明了作者不仅仅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还具有解决问题的思量。虚词的涌入,对现代诗歌的韵式建构也提出了挑战。现代诗歌并没有放弃对韵律的追求,作者考察了现代诗歌“阴韵”的演化和建构。早在《诗经》中,便有“阴韵”这种韵式的使用,但在古典诗歌由古体诗向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虚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以虚词做韵脚更是少之又少,“阴韵”的使用因此逐渐减少。在中国现代诗歌中,面对现代汉语的变革,“阴韵”这种韵式又重新焕发了生机。“阴韵”是双音节押韵,一般前一个音节为实词,后一个音节为虚词,在实际的诗歌创作中,有的是实词虚词分别相押,有的是实词虚词互押,哪一种押韵方式更为合理,目前尚无定论。从语音节奏出发,虚词对现代诗歌的押韵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情绪节奏来看,虚词同样参与到诗歌节奏的生成。虚词一般是非重读音节,“在汉语诗歌里有意安排这些成分,则会带来节奏的轻重变化”[1]136,节奏的轻重变化,可以很好地传达诗人的情绪,促进诗歌的表情达意。拟音词和叹词在中国现代诗歌中具有重要的节奏意义和诗学意义。虚词是一个极为综合的词类,下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大亚类,因此对中国现代诗歌中虚词的考察,不仅要关注“的”、“了”等常见的虚词,对“拟声词”、“叹词”和“连词”等虚词的考察也尤为重要。作者首先注意到中国现代诗歌中“拟音词”的使用与古典诗歌的不同,指出古典诗歌的拟音词使用“以象征为主要特征,不以在声效上如何逼真为旨归,而以象征、比喻的方式为最高境界,让读者在想象中体会声效”[1]138,这固然和中国古典诗学重体悟的诗学特性相关,但同时也掩盖了拟音词本身生动的诗学意义。在中国现代诗歌中,拟音词获得了独立的词类地位,白话新诗派主张诗歌表情达意的清楚明白,刘半农等人的民歌体实验,郭沫若等诗人豪放的自由诗体创作,大量拟音词被上述诗人不约而同应用到诗歌之中,拟音词“在功能上具有独用性,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原声为准”[1]141,这和现代汉语诗歌中“叹词”的使用异曲同工,“哎呦”、“呸”、“哼”、“嗯”等词进入中国现代诗歌,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现代人的语气神态。”[1]141叹词和拟声词的独立使用,突破了古典诗歌韵律的限制,使现代诗歌的句式更加自由,诗形更加多元,节奏更加富于变化,表情达意更加妥帖自然。连词的使用,为中国现代诗歌增添了逻辑思辨色彩。诗歌所传达的内容,以抒情、叙事、议论、说理四旨为要,不同主题的诗歌各有侧重,如胡适便主张诗歌要用具体而非抽象的方式说理,纯粹的议论不是诗;闻一多将情感作为评诗的标准,认为诗不要有太多的说理教训;康白情主张诗是主情的文学,诗人就是宇宙的情人;俞平伯认为诗是人生的表现,郭沫若则主张诗是自我表现。总的来看,在强大抒情传统的影响之下,抒情依旧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内容。但随着虚词涌入现代诗歌,诗歌的表达容量大大提升,通过使用连词,将清晰准确的逻辑关系引入诗歌,有助于诗歌的议论与说理,为现代诗歌注入更多的智性之力。同时,虚词的使用也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作者在书中引用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指出该诗通过使用大量的连词,显现出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假设,或并列,或递进,有力抒发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作者很有创见地发现了“标点符号”和“虚词”对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乃至中国现代诗歌的特殊意义,标点符号的使用,有助于把握语意节奏,模拟语音节奏,表现情绪节奏;拟音词和连词等虚词的使用,“为现代汉语诗歌带来明晰性、逻辑性选择的可能,同时也强化了表达声气的功能,似乎是对古代文气的继承,对虚词原始功能的激发。”[1]144-145无疑,上述探究,已经触及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语言物质和诗学精神层面,这是以往研究极其薄弱之处,在此书中,得到了深入和扎实的拓展。

三、在比较视野下构建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美学

中国现代诗歌从来不是一座孤岛,中国现代诗歌的发生与发展,既有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批判性继承,也有对西方诗歌资源的借鉴、吸收与转化。作者从比较视野出发,考察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生成过程,揭示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成的鲜明的“中国”底色和“现代”特征,以期为新诗创作提供参照。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对古代诗歌节奏的批判性继承,表现为“由‘格律’系统向‘节奏’系统的转变。”[1]324作者指出,在古典诗歌向现代诗歌的转换过程中,以“‘音数律’、‘押韵律’、‘音调律’为核心的古代‘韵律’转变为以‘音节数’、‘韵’、‘平仄’为核心的现代‘节奏’系统。”[1]324-325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语言的发展使平仄难以统摄声律,平仄律解体,平仄已经不适用于大多数的诗歌创作,但是如果有意识地使用平仄,还是会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当平仄失去统治力之后,韵起到了适当的补偿作用”[1]328,现代诗歌虽然有押韵和不押韵的自由,但押韵所带来的形式上的整饬,朗读时的流利和谐,依然是很多诗人追求的目标,这从侧面反映出形式美学对于中国文学根深蒂固的影响。在“韵”的现代性转换中,主要的变化在于韵目和韵式,以“十三辙”和“十八韵”为主的现代用韵标准,“规则趋于简化,与现代语音同步,使得韵在中国现代诗歌中极具活力。”[1]328在音节方面,由于汉语音节的“音节等时性”、“音节界限的明晰性”、“音节与汉字的对应性”等特质,和西方的音节概念有很大的差别,“在节奏齐整化的追求中,以音节数还是音步数为标准”[1]329-333,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显然,这些思考是有益的,预示着该课题继续延展的空间。在“中国现代诗歌对传统节奏形式与技巧的借鉴”方面,作者完整梳理了林庚的“半逗律”诗歌建行策略以及卞之琳提出的“顿数的规律化”和“参差均衡律”,这些建构诗歌节奏的形式和技巧,在以往的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中虽有所尝试和总结,但都并未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讨论,本书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工作,但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于建构中国现代诗歌节奏,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这也是本书留下的有待深耕的领域。在继承中国古代节奏理论的同时,中国现代诗歌对西方诗歌节奏理论的借鉴与转化,同样不可忽视。在中国现代诗歌中,语形节奏开始受到重视。在中国古典诗学中,“音数律”有着严格的规定,五言诗每句五个音节,七言诗每句七个音节,在视觉上力求齐整,这是不成文的规定。但在经过诗体大解放之后,这种严格的限制失效了,诗歌的“视觉形态”获得了独立的审美意义。作者考察了新诗发生期诗歌“视觉呈现方式”的变化,包括“外形、字体、版式等。”[1]343无论是诗歌的分行,还是横排取代竖排,抑或是“回文诗”、“宝塔诗”等先锋性的诗歌实验,都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形体的自觉以及由编辑排版所凸显的强烈的文体意识。“跨行和默行”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形式,对诗歌的表情达意有着特殊的功能。作者指出,“‘跨行’显然是欧化的产物”[1]345,由于欧式语法的繁杂,较之于简短的文言,现代汉语的句子大有增长的趋势,而句子太长,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语形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因此,将一个句子拆分成多行,避免诗句的冗长,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同时,“跨行”对于诗歌的抒情达意,也具有特殊的效果,“在勾连诗行、组织诗体、突出语词方面往往可以起到奇警效果。”[1]348在默行方面,这种特殊的节奏形式“是对原有节奏的一种改变,增强了诗歌与读者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戏剧化效果。”[1]350当然,跨行和默行也应该审慎使用,不能损害诗体节奏的统一。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形式建设,作者摆脱了图像思维的束缚,转而从形式本体的自我确认和建构入手,探究了新诗形式本体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这种研究思路对形式研究也颇具启发性。

四、结语

总的来说,《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一书,作者的研究视野是开阔的。在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既关注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对古代诗歌节奏的批判性继承,又关注到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对西方诗歌节奏的借鉴与吸收;在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态的诠释方面,注意到现代诗歌节奏具有心理节奏和生理节奏的特点,运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独到的分析,同时,诗歌是一种语言现象,在分析诗歌时,作者对相关语言学理论的运用很贴切实用。总之,作者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不单是一种论述技巧,而是为了更好地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诚如作者所言,该书的重点工作是“建立了一个节奏研究的框架,使之成为各种节奏理论和实践对话交流的平台。”[1]367从比较视野的研究路径出发,无论是中国现代诗歌节奏概念的阐释,还是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形态和功能的梳理,以及“自然音节节奏论”、“情绪节奏论”、“谐和节奏论”三种节奏范式的归纳总结,可以看出作者所言非虚。诸如“作为一种节奏学说,‘情绪节奏’丰富了诗歌节奏理论;作为一种节奏现象,‘情绪’与‘节奏’之间的互动和转换机制值得深究”[3],而该著则从“情绪节奏”的理论内涵、“情绪”与“节奏”之互动机制与其创作实践展开探赜。可以说,《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一书所做的工作,便是对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该书所建立的节奏研究框架,为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的方向之一。当然,中国现代诗歌节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诗学问题,特别在“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经过三次讨论热潮后,新时期以来走向相对沉寂”[4]的形势下,作者行文中也提出很多值得思考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且现代汉语诗歌依然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不时会出现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因此本书的论述不可避免地会有缺漏或不当之处,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笔者认为,本书的作者一定乐于看到后来者在本书所形成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为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雪松.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2]王雪松.现代汉语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J].文艺研究,2018(5):50-61.

[3]王雪松.新诗“情绪节奏”的内涵、机制与实践[J].文学评论,2022(3):107-115.

拟声词范文篇9

幼儿时期的思维能力活跃,记忆力强,在这时候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反之,如果在幼儿时期不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那么,就会让学生错失最佳学习语言的良机,让他们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机会。

二、语言表达能力关系着幼儿能否和别人顺畅地沟通

幼儿表达自己心意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用语言来表达,如果幼儿的表达能力不够,就会影响到与他人的沟通,等他们渐渐长大,更会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涯,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关系着他们的一生。

三、语言表达能力关系到幼儿的潜能是否能够得到开发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他们蕴藏着无数的潜能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去探索。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老师来发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很多,教师自己很难对幼儿的潜能都了如指掌,如果幼儿有比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就很容易向老师表达清楚自己的爱好兴趣,让教师知道从哪方面对自己进行引导和帮助。教师发现了有潜力的孩子之后,比较容易尽自己的能力来教育和启发学生的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关系到幼儿的自身安全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丢失孩子的新闻,如今的社会,危害儿童的安全隐患到处存在,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照顾只能尽力保护,不少孩子在跟自己的家人分离之后,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清楚,错失了和自己家人团聚的机会。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是他们与社会接轨的一个途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他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法宝。既然幼儿时期开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呢?

1、最重要的是幼儿教师要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多,是一个集体的环境,这个环境对于活泼爱动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欢乐的地方,但对于一些性格想对比较孤僻的孩子来说,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作为教师,应该顾及到大多数学生的性格特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语言的环境。在课堂上鼓励幼儿多多进行发言,在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语言之后,无论说的内容如何,都要对他们的勇气和决心点赞。号召其他的小朋友对自己的同伴鼓励,赞美,已达到鼓励幼儿大胆发声的目的。

2、运用阅读材料,丰富幼儿的词汇量语言都是由一个个的词汇组成的,只有幼儿的词汇量丰富了,才能说出流利的语言来。那么幼儿的词汇量应该从哪里来呢?除了在生活中受到老师和家长的熏陶,其他的就应该从课本中来寻找了。幼儿的课本相对来说非常丰富多彩,童话和故事居多。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多多利用这些教材。让幼儿在听老师读故事的时候,边听边积累学习新的词汇,比如,一些拟声词在故事中非常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所以,教师在读故事的时候,讲到那个地方的时候要稍微停顿一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记忆,这样容易让幼儿的记忆深刻。

3、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拟声词范文篇10

aldialectsinChina.ThesameistruefortheotherAsian-PacificlanguagesoftheSino-Tibetan

,Malayo-PolynesianandSouth-Asianlanguagefamilies.Reduplicationcanbedividedintothree

types,morphological,lexicalandclausal.Thisarticle,however,mainlystudiesthelexicalred

uplication.Itsmainfunctionistochangethesize,thequantity,thefrequency,thedegreeorth

etime-durationwhichthebaseformdenotes.Thisarticlemakesanattempttosubcategorizelexi

calreduplicatesinChineseinthehopethatthesesubcategoriescouldthemselvesformasystem

withenoughexplanatorypower.

1.词语重叠与“量”范畴

1.1词语重叠

重叠是使某语言形式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是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

、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常见的现象。重叠之前的形式称为“基式”、重叠之后的形式称为“重叠式”

。由基式到重叠式的生成过程、重叠式的语言表现和重叠的作用等异常纷繁复杂,但从语言的不同层面看,

大约可分为非词重叠、词语重叠、语句重复三类。

a)非词重叠:非词重叠的基式为一个音节(如“猩、乎”)或一个语素(如“哥、妈”),重叠后构

成一个词(“猩猩、哥哥、妈妈”)或一个构词成分(“乎乎”)。显然非词重叠是构词法层面的重叠。

b)词语重叠:词语重叠的基式为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重叠后构成一个超词成分,如:

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通红——通红通红(的)

一口——(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家、通红”都是词,“一口”是数量短语,它们的重叠式都不是一个词,而是超词。由此可见,词语

重叠不是构词手段,而是属于构形法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手段。

c)语句重复:语句重复的基式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句群,重叠之后构成一个短语

、一个句子、一个句群、甚或语篇,属于句法和超句法层面的重叠。语句重复的特征之一是重叠式中间可以

有停顿,如:

你做什么呀?放下!放下!

走哇走哇,一直走了三天三夜。

“放下!放下!”中间用“!”标明停顿;“走哇走哇”也可以说成“走哇,走哇”,中间可以有停顿

。因此,从本质上说,语句重复与前两种、特别是词语重叠的最大差别,不在于基式和重叠式所代表的语言

单位的大小,而在于这种停顿所包含的许多语法性质的不同。

本文主要在普通话的范围内讨论词语重叠现象。考虑到关于重叠形式的研究已有不少,本文把讨论的重

点放在重叠的表义功能上。

1.2重叠意义的确定

确定重叠意义的基本方法,是比较基式和重叠式的表义差异,这种意义差异就被认作是重叠的意义。因

此,基式和重叠式的确定都相当重要。在确定基式和重叠式上必须注意:

a)词语重叠的基式必须是一个词或短语。如“红通通”的基式是“通红”而不是“红通”,因为“通

红”成词而“红通”不成词。所以“红通通”是BAA式重叠而不是ABB式重叠。

b)注意多义基式和同形重叠式。当基式不只一种意义或用法时,重叠只可能在一种意义或用法上进行。

如“精神”是多义词,分属名词和形容词;“精精神神”是在形容词的意义和用法上的重叠。再如“上上下

下”是同形重叠式,一是双音节方位词“上下”的AABB式重叠,重叠式含有“所有、每一”(“上上下下

都是一条心”);一是动词“上”和“下”分别重叠以后再并立合用到一起,表示多次反复(“他上上下下

跑了好几趟”)等。

c)没有基式就没有重叠式。如“热腾腾”从表面形式看与“红通通”相似,但是“热腾”、“腾热”

都不成词,因此,“热腾腾”不是词语重叠式,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d)共时性观念。本文不把基式和重叠式看作语言发生学上的历时性概念,而是看作语言共时系统中的

两种相关的现象。比如“喷香”,即使是在语言发展史上后于“香喷喷”产生,仍把它看作是“香喷喷”的

基式。

不同的语言手段可能与重叠同时或先后发生作用,因此有必要甄别哪些意义是重叠造成的,哪些是其他

语法手段造成的。比如:

短短儿的眉毛黄黄儿的脸

短眉毛黄脸

“短短儿、黄黄儿”同“短、黄”比较,有程度减弱、情感亲昵等差异。不能把这两种差异都看作是由

重叠造成的。“短短儿、黄黄儿”是先重叠后儿化,因为有

短短的几个月人就变了个样。

脸黄黄的,难看死了。等只重叠不儿化的现象存在,而没有作形容词用的“短儿、黄儿”等形式存在,

可见,重叠的作用只是减弱程度,亲昵是由儿化造成的。

重叠的语法意义是有层次的,本文试图把不同层次的语法意义梳理成由基本意义引申发展而形成的系统

,并希望这一系统对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也有一定的解释力。这一目标决定了在确定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

引申方式时,不仅要有系统的观念,而且也要有类型学的观念,即不仅要有普通话的根据,同时也要有方言

和其他语言的旁证,虽然文章中并不一定要处处把旁证材料都列举出来。本文重在考察重叠的语法意义,但

是,也兼顾到对于确定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引申方式有帮助的语用意义。

1.3“量”范畴

“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范畴,这种认知范畴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就形成语言的范畴。表达量范畴的语

言手段很多,词语重叠就是这诸多手段中的一种。所有的词语重叠都与量的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

可以说,词语重叠是一种表达量变化的语法手段,“调量”是词语重叠的最基本的语法意义。

不同词语的重叠、词语的不同重叠方式、重叠式出现的不同的句法位置,都会带来表量的各种差异和由

此而生的其他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a)次范畴不同。量的次范畴可以分为四种:物量、数量、度量、动量。

b)量变维度不同。量变维度有两种:加大、减小。

c)引申的语法意义不同。

d)附加的情感色彩不同。

下面分别讨论四种次范畴的具体情况,并注意量变维度和引申意义,必要或方便时也兼顾情感色彩。

2.物量

具体事物都具有空间性。空间性是指事物的长、宽、高及由此形成的面和体等。空间性具有一定的量,

这种量称为物量。物量的变化从理论上讲有加大(空间的拓展)和减小(空间的收缩)两个维度,但是由词

语重叠所表达的物量变化没有加大的〔1〕,只有减小的。如:

(A)纸条儿——纸条儿条儿

(手里攥了一把纸条儿条儿)〔2〕

烟末儿——烟末儿末儿

(漏下来的都是些烟末儿末儿)

水泡儿——水泡儿泡儿

(河里冒出很多水泡儿泡儿)

圆圈儿——圆圈儿圈儿

(纸上画满了圆圈儿圈儿)

(B)洞儿——洞儿洞儿

(小洞儿洞儿里掏出个大螃蟹)

面儿——面儿面儿

(石头都碾成了细面儿面儿)

(A)类的基式是双音节儿化名词,采用ABB方式重叠后一儿化音节;(B)类的基式是单音节儿化名词

,采取AA式重叠。在实际话语中,重叠式前常带有形容词修饰语。两类基式的意义都表示细小的事物,其重

叠式的意义比基式更显细小。在西北和西南方言中,这种重叠相当普遍,并具有极强的构词和构形功能;徐

州话甚至还可以有“边儿边儿边儿、头儿头儿头儿”的AAA式重叠;但普通话中却相当有限,这大约是普

通话中有较为发达的“子”尾,在形式上限制了这种重叠的运用。

3.数量

事物、处所、时间、行为等,都可以以一定的单位进行多少的计量,这种量可称为“数量”。物量表达

的是物体自身的大小,数量表达的是物体等的多少,二者是不同的“量”。词语重叠表达的数量变化,基本

上是向加大的维度变化〔3〕,有“多数”、“所有”(包括“每一”)、“定量反复”、“逐一”等次数

量范畴。

3.1多数

“多数”是词语重叠数量变化的核心语法意义,量词、数量结构、个别数词、代词等重叠都可以表示多

数。表多数的量词重叠式一般用作描述性谓语和定语。能这样用的量词是一部分单音节的自然量词,包括借

用的名量词。度量衡量词、多音节量词无此用法。例如:

白云朵朵,锣鼓声声。

阵阵春风拂面,缕缕清香扑鼻。

数量结构常用ABB式重叠,也可用ABAB式重叠。数词限于“一”,量词的范围比上述量词单独重叠

时稍宽。这种类型的重叠式常作定语和状语,但有时也可作谓语。例如:

一枝枝怒放的梅花,争艳斗丽。

草叶上挂着一珠珠鲜红的血。

脸上被荆棘划破,一道道的渗出血来。

三叶树环绕山丘,一行行,一层层,郁郁葱葱。

算你们运气,人家也当兵,一茬一茬的复员了,都没有赶上打仗,偏偏让你们这一茬的赶上了。

电话线被坦克轧得一节一节的。

“数量名”结构也可重叠表多数,例如:

他只管一封信一封信地往外寄,不管人家看不看,回不回。

数量结构的ABAB式重叠和“数量名”结构的重叠,其间常可加进“又、接、连”等词语。能重叠表多

数的数词不多,常见的是由两个位数词构成的合成词“千万”、“万千”的重叠,如“千千万万、千千万、

万万千千、万万千”等。〔4〕

“谁、什么、哪里、哪儿、怎么”等;“这么、这么着、某、某人、如此、等”等代词重叠可以表示虚

指的多数,这与藏缅语族的一些语言(如藏语、傈僳语、载瓦语、景颇语等)用疑问代词重叠表示“复数”

是同样的现象。一般是重叠两次,但也可见到重叠三次的,重叠三次所表示的数量并不比重叠两次的更多。

例如:

他们一见面,就是谈论谁谁买了什么什么,谁谁又怎么怎么了。

谈起小学的同学,某人某人现在搞什么工作……

谁谁谁去北边那条路,谁谁谁去南边那条路,谁谁谁去镇南堡,谁谁谁朝东北方向追。

3.2“所有”和“每一”

“多数”是一种模糊量,当对多数引进新的计量观念时,就会由此衍生出一些新的语法意义。一是把多

数推向极限引申出“所有的”周遍意义,一是引入“批量”的观念而引申出“定量反复”的语法意义。先说

极限引申。

词语重叠可以由表“多数”衍生出表“所有的”周遍意义。单音节的具体名词、时间词、量词等,都有

此种重叠式〔5〕。重叠式一般是作主语、定语和状语,作定语和状语时一般不能加“的”或“地”,一般

不单独作宾语〔6〕。例如:

人人都是英雄汉。

篇篇文章都充满了激情。

这种事总不能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如果是多音节词,只选用其中的一个语素进行重叠,如“学校

、商店”只能重叠为“校校、店店”。

单音节方位词不能重叠,用对举方式构成的双音节方位词可有AABB式重叠,如“里里外外、前前后后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等。这种重叠同“家家户户、村村户户、秒秒分分、岁岁年年”等不同,“家户、

村户、秒分、岁年”都不成词,可见它们是AA重叠式的合用,〔7〕其功能与AA式大体相当。

“所有”和“每一”是对周遍意义的两种不同角度的表述,前者的着眼点在总体上,后者的着眼点在个

体上。汉藏语系的许多语言,凡有此种重叠式的都往往表示“所有”和“每一”两种意义,是具有较大普遍

性的。

3.3“定量反复”和“逐一”

“定量反复”是由“多数”加入“批量”观念后衍生出的一个次数量范畴。数量结构的ABAB式重叠和

数量名结构的重叠,都可以表达这种语法意义。例如:

饭不能两口两口地吃,要一口一口地吃。

时间很紧,得三辆车三辆车地并排往前开。

当数词是“一”时,常可由“定量反复”引申出“逐一”的意义,数量结构也可采用ABB式重叠。例如

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搜过来,看他往哪儿躲。

车厢一节节地搜过来,看他往哪儿躲。

单一个数词“一”重叠,也可表达“逐一”的意思:

他把事情一一交待清楚了才离开。

表达“定量反复”和“逐一”的词语重叠式,多作状语,并常带“地”字。

4.动量

动量〔8〕,是指动作行为的力度、涉及的范围、活动的幅度、反复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长等。动词是句

子组织的中心,句子中所出现的成分几乎都可能与动量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物量、数量和下面要

讨论的度量的变化,都可能与动量有关。这里主要讨论动词重叠对动量的影响。

能重叠的动词主要是可控性动词。单音节动词有AA、A一A、A了A、A了一A等重叠式。一般的双音节动词

有ABAB、AB了AB等重叠式,“理发、游泳、鞠躬、睡觉、散步”等用AAB式重叠。〔9〕动词重叠最常

见的作用是“减小动量”,即赋予基式所代表的动作行为以反复次数少(次少)、持续时间短(时短)的意

义,但也有“加大动量”的现象。

4.1次少时短

一般说来,持续性动词的重叠,多表示持续的时间短,非持续性的动词具有可反复性,重叠多表示反复

的次数少。〔10〕但是,动词的持续性与否不是一刀两断的。许多动词在不同的角度看或在不同的语境下,

或是持续性的,或是可反复性的;如“闻”,在“闻了一会儿”中是持续性的,或是强调它的可持续性的一

面;在“闻了一次、闻过几回”中,是反复性的,或是强调它的可反复性的一面。有些动词是持续性的还是

可反复性的,其特征并不明显,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如“动员、理发”等。因此,许多动词重叠式可以兼表

次少时短,或不能清楚地分出是表次少还是表时短。例如:

她凑近玫瑰花闻了闻,香,真香。“闻了闻”既表示闻的次数少(至少一次),也表示闻的时间短,难

以分清或根本不需要分清是表示次少,还是表示时短。

动词加“着”常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它的重叠式不仅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而且还意味着一个新的事件出

现。例如:

说着说着,他就来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扯着扯着,就把衣服给扯破了。这是减小动量在进行体中的一种表现。而且持续性和非持续性的动词都

有此种用法,因为持续的时间短,必然是持续,反复的次数少,必然在反复。持续和反复都可能与进行体发

生关联。属于南岛语系的台湾高山族布嫩语、百宛语等,可用重叠动词词根的方式表示进行体,可见从语言

类型学上看,动词重叠本身就可能与“进行体”有关联,只不过它在普通话中还没有发展为一个语法范畴。

4.2轻微和尝试

表示次少时短,并不必然地伴随着动作的力度小、幅度小,例如:

陶坷庄严地向母亲点点头。“庄严”这一修饰语说明“点头”的力度和幅度不会小。但是,表示次少时

短的动词重叠式,在大部分情况下确实包含着动作的力度和幅度的减小,从而使这些重叠式具有“轻微”“

不经意”等意味和使语气缓和、委婉的作用,并成为祈使句的一种重要的礼貌表达式。例如:

进屋避避雨吧!

请您给咱看看,指点指点。

当人们表意的侧重点转移到这些伴随性的意义、色彩上时,次少时短的意义就会退居到次要的地位或者

完全被忽视,于是便可能引申出新的语法范畴。“尝试”就是从中引申出的一个语法范畴〔11〕。动词重叠

一般表示命令、请求,或者希望进行的尝试,其后可加“看、看看、试试”等。例如:

不信,你病病看?要不了三天你也得瘦一圈。

你踩踩试试,破不了,结实着呢。能这样用的动词范围较大,一些非可控动词(如“病、咳嗽、梦、醒

”等)也可重叠表尝试。重叠式嵌“了”,可在一定语境中表示刚进行过的尝试。例如:

他踩了踩,没破,还算结实。

我试着张了张嘴,果真张不开。

此外,一些跟心理感受有关的双音节动词或形容词的ABAB式重叠(如“高兴高兴、欢喜欢喜、喜欢喜

欢、快乐快乐、舒服舒服、新鲜新鲜、幸福幸福、温暖温暖”等),当带有“使动”意味时,常表示让他人

或自己有某种体验或经历,例如:

只是觉得在知青户太闷人了,想换个环境,新鲜新鲜。

难道我们相互温暖一下,或者说是让我来温暖温暖你,一切就会好起来的吗?这种重叠意义虽然与上面

所言的“尝试”有所不同,但也可归入广义的尝试范畴。

4.3多量

动词重叠也有“加大动量”的情况。两个意义相近、相反的单音节动词重叠合用,表示动量繁多,如“

吵吵闹闹、拉拉扯扯、搂搂抱抱、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出出进进”等。

两个动词重叠式的先后位置,理论上是不固定的,但有一些在习惯上是有序的,如“吃吃喝喝、说说笑

笑、来来回回”等一般都不倒过来说。这常使人们把这种重叠合用式当做一个整体看待,生发出一种整体的

抽象或比况的意义,某些动词的意义也逐渐非实指化。

动词或简短的动宾结构重叠三次以上,表示反复的次数多,并有厌烦之意。例如:

结婚结婚结婚,一张口就是结婚,烦死了。

吵吵吵吵,一天到晚就知道吵,叫人耳根清静一会儿不行吗?这是典型的口语格式,在许多方言中也都

可见到。

4.4惯常

动量加大并不必然地伴随着动作的力度和幅度都加大。只表示反复次数多但不表示动作的力度和幅度加

大,并附带有“轻微”或“不经意”意味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经常性、习惯性或悠闲性的动作行为。这种

语法意义可以称为“惯常”。例如:

人老了,养养鸟,种种花,下下棋,聊聊天,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

清晨起来,到处走走,打打拳,踢踢腿,一天都舒服。大约是受“养养鸟、种种花”之类重叠方式的影

响,一些动宾式的双音节动词多依AAB方式进行重叠,如“上上课、唱唱歌、跑跑步”等。

5.度量

形容词和一些副词,用来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等的各种各样的性状。性状各异,有色度、深度、长度、

亮度、硬度、速度……,但都具有一定的程度性。度量就是指这些各种各样的程度的高低。刻画度量有多种

语言手段,但无疑重叠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表达度量的重叠以形容词重叠为主。因此,下文主要讨论形容

词重叠,其他词类的重叠随文说明。

形容词常分三大类:非谓形容词(或称“区别词”),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非谓形容词不能重叠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多数能重叠,重叠方式为AA〔12〕;重叠式也可合用为A(,1)A(,1)A(,2)A(,2),如

“瘦瘦小小、胖胖大大、高高大大、高高低低、红红绿绿”等。一些单音节副词也可AA重叠,如“最最、白

白、狠狠”等。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约有1/6可以重叠〔13〕,主要重叠方式为AABB;一些消极意义的形容

词可有AXAB式重叠,且含贬义,如“马里马虎、土里土气、糊里糊涂”等,个别形容词还可有ABB式重

叠〔14〕,如“干净净、硬棒棒、暖和和”等。

在状态形容词中,后加叠音语缀或无意义音缀的不能重叠,如“水汪汪、臭哄哄、黑咕隆冬、酸不啦唧

”等;其他常用ABAB的方式重叠,如“雪白雪白、碧绿碧绿、笔挺笔挺、通红通红、喷香喷香、锃亮锃亮

”等〔15〕;个别可有BAA重叠式〔16〕,如“喷香→香喷喷、闪亮→亮闪闪、冰凉→凉冰冰、崭新→新

崭崭”等。

5.1程度加强

度量的重叠形式虽然复杂多变,但表达的意义却比较单纯,一般都是表程度加强。双音节重叠式都加强

程度,例如:

一对细长细长的眼睛,那么明亮,脸上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肖群秀摸她脸,滚烫滚烫,……

当孩子的时候,衣服总是整整齐齐的。

欢欢喜喜退出了掩蔽部。

暖和和地睡一觉。

副词“非常”和许多带程度副词的形容词短语也可这样重叠表程度加强,如“非常非常(聪明)、最大

最大、很高很高、顶红顶红”等。两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重叠合用表示复杂多样,这也是程度加强的一种表

现。例如:

数过了伤口,大大小小挂花四十四处。

路面高高低低,崎岖难走。

入夜,红红绿绿的彩灯,编织着城市的梦。

单音节形容词和副词,重叠后作状语或补语,一般表程度加强。例如:

高高地坐在一辆弹药车上。

他悄悄过去,冷不防卡住了那个报话兵的脖子。

三令五申讲了,偏偏还要违反,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断头处燎得黑黑的。

把钢盔压得低低的。

此外,单音节拟声词可用AA式重叠,如“啪啪、叮叮、嘀嘀”等。有时还可有AAA式重叠,例如:

接着格格格地笑起来,……

双音节拟声词有AABB和ABAB两种重叠方式,如“叮叮当当/叮当叮当、咕咕噜噜/咕噜咕噜、劈劈

啪啪/劈啪劈啪”等。拟声词重叠有使所拟声音加长、多变的作用,意义与上述的形容词重叠大体相似,也可

归入形容词重叠这一类中。

5.2程度减弱

单音节形容词,有不少并不是因调量的需要而重叠的,而是句法上要求重叠。例如:

远远向将军伸出一支干瘦的小手。

一头青丝在短短几天之内,以至是一夜之间化为霜雪。

她们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这就难了。以上句子中的形容词不重叠,句子就不成立或不顺畅。在此种

情况下,重叠式也可能兼表程度加强,也可能不明显地表示程度加强。虽然“远远、短短、空空”都可能表

示较大的度量,但在程度上与其基式“远、短、空”有多大的不同,并不是很容易说清楚的,最大的差异主

要是“生动”与否。这种现象为重叠表示程度减弱提供了重要的中介。熙(1956)指出,性质形容词重

叠式用作定语和谓语,“不但没有加重、强调的意味,反而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这些被称为“形容词生

动形式”的重叠式作定语和谓语是描写性的,从而加强了本有的“生动性”。

6.总结

词语重叠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调量”,使基式所表达的物量、数量、动量、度量向加大或减小两个维度

上发生变化。

词语重叠对物量的调整非常有限,只能让它向减小的维度变化,表达空间缩小的意义。对于数量,词语

重叠只能让它向加大的维度变化,核心语义是表“多数”,并由“多数”加入定量观念而引申出“所有”(

包括“每一”)、“定量反复”和“逐一”等次范畴。对于动量,词语重叠可让它向减小和加大两个相反的

维度发生变化。减小动量的基本语义是表示“次少时短”(动作反复的次数少、持续的时间短)。由次少时

短派生出“轻微”、“不经意”的语用含义,并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尝试”语法范畴。加大动量的基本语义

是表“多量”,并由多量与“轻微、不经意”结合引申出“惯常”的语法意义。对于度量,词语重叠主要是

让它向加大的维度变化,表达“程度加深”。由于句法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词语重叠也可使度

量向减小的维度变化,具有“减弱程度”的功能。

词语重叠的表义体系可以简略图示如下:*

减小

┌─物量───空间缩小

│加大定量┌─所有(每一)

├─数量───多数──┤

│└─定量反复──逐一

调理─┤

│加大轻微

│┌───多量───────惯常

├─动量─┤

││减小轻微

│└───次少时短─────尝试

│加大

│┌───程度加深

└─度量─┤

└─────程度减弱

句法需求

附注

〔1〕用词语重叠表示物量加大变化的现象,在全世界语言中也很罕见。原因大约是语言中有大量的表

示物量变化的手段,如数量词语的修饰描述、形容词及其重叠式的修饰描述等。因此,下文要谈到的用词语

重叠表示物量减小变化的现象虽然存在,但也相当不发达。

〔2〕凡用例标出“儿”的是必须儿化的,其他情况一般不标出。

〔3〕“一点儿点儿”也许是个向缩小的维度变化的特例。

〔4〕参见卢卓群(1979)。“三三两两”因“三两”不成词,不属此类。

〔5〕在河南泌阳话中,不仅有AA式重叠,还有AAA式重叠,而且重叠式中的每个音节都可儿化。AA

A比AA多点强调意味,因为AA已表“所有的”,不可能再增加数量。徐州等方言也有AAA式重叠。

〔6〕汉语的主语位置一般是有定的,宾语位置一般是无定的。周遍意义属于有定范畴,因此作主语最

为顺当。“把”的宾语可以是有定的,“你总不能把篇篇都读到”也成话,但不如“你总不能篇篇都读到”

来得自然。至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说法,只是特例。

〔7〕这种形式应记为A(,1)A(,1)A(,2)A(,2)。但是,这种形式与AABB式的分野也不是绝对的。在

语言的发展演变中,“日夜、分秒、村寨、时刻”等,已经成了词或逐渐词化,“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村

村寨寨、时时刻刻”也便可以视为ABAB式重叠。

〔8〕熙(1982:66—67)把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称为“动量”,把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称为“时

量”。本文“动量”的含义与之不同。

〔9〕动词的这些重叠式,在动量的表达和其他语法功能上都有种种差异。萧国政、李汛(1988)就曾

讨论过动词V—V式重叠与VV式重叠的不同。因篇幅所限,本文对这些差异不作深究。

〔10〕刘月华(1983)指出:“如果动词表示的是持续性动作,重叠后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如

果动词表示非持续性的、但可以反复进行的动作,重叠后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少。”

〔11〕壮语、布依语、畲语、拉珈语等语言,都有动词重叠表尝试的现象,不独汉语一种语言所有。此

外,黎语动词重叠表示“不经意”,跟尝试也相当接近。

〔12〕徐州方言可有AAA式重叠。厦门方言可有AAAAA式重叠。

〔13〕见李大忠(1984)。形容词能否重叠的规律尚不明晰,大约与四个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音节数

目、意义类属、内部结构、语体色彩。

〔14〕在中原官话等方言中,ABB式相当发达,如“整齐齐、结实实、四方方、现成成、囫囵囵”等

。李宇明(1995a)曾对河南泌阳话中的这种重叠式进行了论述。

〔15〕有些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也可ABAB重叠,重叠之后所表意义类似于动词重叠的“尝试”义,如“

漂亮漂亮、辛苦辛苦、痛快痛快”等,可看作形容词的动词化的一种表现。李宇明(1995b)已专文讨论。

〔16〕吴方言浦田话等方言中,还有大量的AAB式重叠,如“血血红、碧碧绿、笔笔直”等。在浦田

话中,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甚至也可较自由地AAB式重叠,如“认认真、大大方、普普通、狡狡猾”等。

参考文献

蔡权(1990)廉州方言形容词的特殊形式及其用法,《方言》第4期。

陈亚川郑懿德(1990)福州话形容词重叠式的音变方式及其类型,《中国语文》第5期。

陈淑梅(1994)湖北英山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方言》第1期。

戴庆厦徐悉艰(1992)《景颇语语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范方连(1964)试论所谓动词重叠,《中国语文》第4期。

范继淹(1962)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中国语文》12月号。

何汝芬陈康(1981)台湾高山族的阿眉斯语,《语言研究》第1期。

李蓝(1987)贵州大方方言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式,《方言》第3期。

李大忠(1984)不能重叠的双音节形容词,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1995a)泌阳话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及有关的节律问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1

995年10月,武汉)论文。

——(1995b)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ABAB式重叠,待发表。

李人鉴(1964)关于动词重叠,《中国语文》第4期。

梁德曼(1987)成都方言名词的重叠式,《方言》第2期。

刘村汉等(1988)广西平南白话形容词的重叠式,《方言》第2期。

刘丹青(1986)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1988)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语言研究》第1期。

刘月华(1983)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动词重叠,《中国语文》第1期。

刘自力(1987)仁寿方言名词的重叠式,《方言》第2期。

卢卓群(1979)说十百千万的组合,《语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

吕枕甲(1988)运城方言重叠式的韵律特征,《语言研究》第2期。

施其生(1988)汕头方言动词短语重叠式,《方言》第2期。

唐志东(1988)信宜方言前字变音重叠式,《语言研究》第2期。

涂光禄(1987)贵阳方言的名词重叠式,《方言》第3期。

汪平(1987)湖北省西南官话的重叠式,《方言》第1期。

汪国胜(1994)大冶方言语法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还(1963)动词重叠,《中国语文》第1期。

萧国政李汛(1988)试论V—V和VV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邢福义(1990)《形容词短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现代汉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发兴(1987)湖北长阳方言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式,《方言》第3期。

詹伯慧等(1991)《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

张宁(1987)昆明方言的重叠式,《方言》第1期。

张惠泉(1987)贵阳方言动词的重叠式,《方言》第2期。

张光明(1992)忻州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方言》第1期。

张树铮(1990)山东省寿光方言的形容词,《方言》第3期。

甄尚灵(1984)遂宁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方言》第1期。

郑懿德(1983)福州方言单音动词重叠式,《中国语文》第1期。

——(1988)福州方言形容词重叠式,《方言》第4期。

中国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198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四川民族出版社。

熙(1956)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1961)说“的”,《中国语文》12月号。

——(1982a)《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