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0:31:59

民盟范文篇1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在2010年新春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迎佳节,畅叙友情,展望未来,感到格外高兴。首先,我谨代表民盟××市委会,向出席茶话会的各位领导和关心、支持民盟事业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工作了一年的全市盟员,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

2009年,在中共××市委和民盟广西区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共××市委统战部的指导和帮助下,民盟××市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自身建设的科学发展。同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积极参与“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盟××市委会因此荣获民盟中央授予的“全国盟务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全体盟员的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党委的正确领导与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值此机会,我代表民盟××市委会,向全市盟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民盟广西区委会、中共××市委统战部和各县区统战部,向对口联系单位市建委、市教育局,以及军民共建单位广西军区东葛路干休所的领导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民盟范文篇2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必须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民盟作为统战的成员,一定要按照统一战线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民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民盟界别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民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原则要求十分明确,重点措施和实施办法切实具体。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都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盟界别优势,运用民盟资源,把工作领域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把工作内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局延伸,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盟员积极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2、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必然要求。我市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各类组织普遍兴起,特别是个体户、民营企业和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这都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盟工作的战略任务,作为民盟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谋发展局面的形成,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民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市民盟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和统战工作精神,及时部署实施,充分发挥了民盟人才智力优势、科技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智力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一是积极提交提案。年以来共向市政协提交42篇有关农业或农村工作的提案,并被市政协采纳。年以来提交市政协提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关于发展和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年月市政协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专题督办《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这份提案,《日报》年月日以《让林改继续走在前头》报道了此信息。盟市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等3篇提案获市政协—年度优秀提案奖。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近年来民盟共组织开展了有关涉农方面专题调研近10项,如《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医疗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推进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课题调研报告》、《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关于我省山垅田低产改造的若干意见和建议》等。其中《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粮食安全问题调研报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等三篇调研论文在第三、四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上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还获年市“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重点课题调研成果三等奖。三是积极反映有关农村农业方面的社情民意。年以来盟市委会有6篇信息被盟中央和盟省委采用,曾获得民盟组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组织二、三等奖。

2、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民盟特色,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民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盟员结合本职工作和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中我们注意准确定位,选好切入点,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多做中间服务和拾遗补缺的工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意发挥民盟优势、突出党派特色。通过深入开展“为党增光辉,为盟添光彩”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服务工作。民盟每年都组织盟员开展了以智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医疗下乡”三下乡活动,先后赴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累计达数十场次,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3、发动广大盟员开展爱心捐助,真心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盟市委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服务进农村活动,受益农民群众上千人。为贫困村捐赠科技书籍500余册、书写春联近1000余幅;发放农业资料和疾病防控书籍和宣传材料近1000份;开展水产、农产品栽培、科普知识、讲座20多场次。每年不定期地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药品近3000元。广大盟员积极开展向弱势群体献爱心、赈灾捐款和“两节”送温暖活动,累计捐款达30000余元。盟市委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树立了盟的良好形象,扩大了盟的影响,得到了受助群众的好评。

尽管市民盟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民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在实际工作中,民盟工作也深刻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危机。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认为只需搞一些活动、抓一下教育、稳定一下人心就可以,农村改革发展了解和参与一下就够了。二是由于基层组织外部工作环境较差、干部兼职过多等主客观因素,服务经济无有效载体。三是部分盟员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民盟工作关系不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创新意识不强,使得服务新农村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2、服务农民缺乏有效途径。一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意识,找准影响和制约民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办法,使民盟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重点突破,并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服务手段单一。对农民急需的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等缺乏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影响大、生命力强的品牌工作不多;三是服务机制僵化。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够,整合资源能力不强,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3、组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对民盟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服务“三农”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区位联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和支持盟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在发挥盟员作用方面,办法和措施不够多,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农村改革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期待。

三、对策与思考

如何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推进民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实效,确实还有不少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用心策划,狠抓落实的。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和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等,按照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寻求新的对策,着力解决民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工作。

1、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始终保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勇气,自觉做到分析和研究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武器,谋划和部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检验和评价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标准,努力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相对齐备的优势,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的实现。要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帮助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要积极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减少交叉,整合资源,加强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二是加强工作指导,明确重点,理顺思路,利用并发挥已有的工作网络,进一步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依托互联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经济、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3、统筹好理论政策研究和农村改革实践,推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总结历史和现实中为“三农”工作服务的成绩和经验,把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转化为经常之举、普遍之举,并不断加以完善。要结合中央的新精神,着眼农村的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努力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创建新载体,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最容易见实效的事做起;要高起点、多视角、多类型、多模式、有特色地制定分期实施的方案;要从农民最有积极性,基层干部最主动,主客观条件也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始,设置试点,培植典型,探索经验,取得可靠阶段性成果后,再逐步推开,不断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工作引向深入。

(二)发挥优势,增强合力,找准服务农村的着力点、切入点

中央、省、市委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有效模式,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民盟工作的强大动力,找准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着力点、切入点,破解难题,谋划新举措,推进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果。团结广大盟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农村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农村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发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界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引导盟员围绕农村改革发展,提高农民生产发展能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培育新型农民等事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研究,多献务实之策,帮助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盟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要更好地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盟员立足本行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拓发展之路。要为盟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支持、帮助盟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事业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3、发挥民盟优势,群策群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相当部分盟员本身处于农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广大盟员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如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投资项目、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二是发挥广泛性和包容性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全面协调处理好各类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发挥盟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地区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是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过大、农民增收乏力、村财薄弱,农村教育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民盟服务新农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村级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村级“两委”主要干部与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为人品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带领致富能力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功能、农村党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弱化,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有所抬头的,制约着农民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盟可以在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民族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村班子建设,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使农民群众逐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努力在文化教育、政策宣传、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联动活动。五是推进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闽台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六是积极倡导、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3、重视改革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根本要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训劳力就业技能是当务之急。”教育制度设计不公平,农民教育权利受侵害,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改革扭转这一不合理状况。要整合统一战线教育资源,着眼于服务农民成才增收,着眼于培训新型农民,着眼于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努力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是加强调研,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需求。二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形式就业创业。积极有效引导以到工业园区就业创业为主的多形式就近就业创业活动。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立足我市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推动包装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商贸、运输、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切实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免费介绍和宣传用工信息,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提供给农民工,让农民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5、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互助联动活动,带动农村产业延伸提升。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农业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力度。协助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创新,通过改造提升和延伸传统农业产业,力争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上促进我市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村帮扶结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工业、农业双赢的态势,实现以工补农、富农目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对农产品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带动当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民盟范文篇3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必须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民盟作为统战的成员,一定要按照统一战线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民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民盟界别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民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原则要求十分明确,重点措施和实施办法切实具体。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都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盟界别优势,运用民盟资源,把工作领域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把工作内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局延伸,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盟员积极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2、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必然要求。我市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各类组织普遍兴起,特别是个体户、民营企业和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这都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盟工作的战略任务,作为民盟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谋发展局面的形成,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民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市民盟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和统战工作精神,及时部署实施,充分发挥了民盟人才智力优势、科技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智力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一是积极提交提案。年以来共向市政协提交42篇有关农业或农村工作的提案,并被市政协采纳。年以来提交市政协提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关于发展和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年9月市政协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专题督办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这份提案,日报年10月10日以让林改继续走在前头……报道了此信息。盟市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等3篇提案获市政协—年度优秀提案奖。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近年来民盟共组织开展了有关涉农方面专题调研近10项,如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医疗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推进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福建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课题()调研报告、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关于我省山垅田低产改造的若干意见和建议等。其中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福建粮食安全问题调研报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等三篇调研论文在第三、四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上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还获年市“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重点课题调研成果三等奖。三是积极反映有关农村农业方面的社情民意。年以来盟市委会有6篇信息被盟中央和盟省委采用,曾获得福建省民盟组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组织二、三等奖。

2、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民盟特色,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民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盟员结合本职工作和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中我们注意准确定位,选好切入点,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多做中间服务和拾遗补缺的工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意发挥民盟优势、突出党派特色。通过深入开展“为党增光辉,为盟添光彩”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服务工作。民盟每年都组织盟员开展了以智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医疗下乡”三下乡活动,先后赴永安大湖镇、永安畲族青水乡、梅列区台溪村、沙县夏茂镇、尤溪县洋中乡桂峰村、三元区蕉坑村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累计达数十场次,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3、发动广大盟员开展爱心捐助,真心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盟市委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服务进农村活动,受益农民群众上千人。为贫困村捐赠科技书籍500余册、书写春联近1000余幅;发放农业资料和疾病防控书籍和宣传材料近1000份;开展水产、农产品栽培、科普知识、讲座20多场次。每年不定期地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药品近3000元。广大盟员积极开展向弱势群体献爱心、赈灾捐款和“两节”送温暖活动,累计捐款达30000余元。盟市委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树立了盟的良好形象,扩大了盟的影响,得到了受助群众的好评。

尽管市民盟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民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在实际工作中,民盟工作也深刻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危机。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认为只需搞一些活动、抓一下教育、稳定一下人心就可以,农村改革发展了解和参与一下就够了。二是由于基层组织外部工作环境较差、干部兼职过多等主客观因素,服务经济无有效载体。三是部分盟员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民盟工作关系不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创新意识不强,使得服务新农村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2、服务农民缺乏有效途径。一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意识,找准影响和制约民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办法,使民盟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重点突破,并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服务手段单一。对农民急需的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等缺乏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影响大、生命力强的品牌工作不多;三是服务机制僵化。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够,整合资源能力不强,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3、组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对民盟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服务“三农”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区位联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和支持盟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在发挥盟员作用方面,办法和措施不够多,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农村改革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期待。

三、对策与思考

如何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推进民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实效,确实还有不少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用心策划,狠抓落实的。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和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等,按照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寻求新的对策,着力解决民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工作。

1、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始终保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勇气,自觉做到分析和研究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武器,谋划和部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检验和评价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标准,努力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相对齐备的优势,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的实现。要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帮助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要积极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减少交叉,整合资源,加强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二是加强工作指导,明确重点,理顺思路,利用并发挥已有的工作网络,进一步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依托互联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经济、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3、统筹好理论政策研究和农村改革实践,推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总结历史和现实中为“三农”工作服务的成绩和经验,把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转化为经常之举、普遍之举,并不断加以完善。要结合中央的新精神,着眼农村的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努力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创建新载体,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最容易见实效的事做起;要高起点、多视角、多类型、多模式、有特色地制定分期实施的方案;要从农民最有积极性,基层干部最主动,主客观条件也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始,设置试点,培植典型,探索经验,取得可靠阶段性成果后,再逐步推开,不断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工作引向深入。

(二)发挥优势,增强合力,找准服务农村的着力点、切入点

中央、省、市委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有效模式,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民盟工作的强大动力,找准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着力点、切入点,破解难题,谋划新举措,推进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果。团结广大盟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农村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农村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发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界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引导盟员围绕农村改革发展,提高农民生产发展能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培育新型农民等事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研究,多献务实之策,帮助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盟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要更好地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盟员立足本行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拓发展之路。要为盟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支持、帮助盟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事业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3、发挥民盟优势,群策群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相当部分盟员本身处于农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广大盟员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如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投资项目、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二是发挥广泛性和包容性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全面协调处理好各类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发挥盟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地区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是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过大、农民增收乏力、村财薄弱,农村教育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民盟服务新农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村级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村级“两委”主要干部与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为人品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带领致富能力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功能、农村党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弱化,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有所抬头的,制约着农民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盟可以在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民族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村班子建设,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使农民群众逐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努力在文化教育、政策宣传、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联动活动。五是推进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闽台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六是积极倡导、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3、重视改革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根本要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训劳力就业技能是当务之急。”教育制度设计不公平,农民教育权利受侵害,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改革扭转这一不合理状况。要整合统一战线教育资源,着眼于服务农民成才增收,着眼于培训新型农民,着眼于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努力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是加强调研,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需求。二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形式就业创业。积极有效引导以到工业园区就业创业为主的多形式就近就业创业活动。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立足我市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推动包装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商贸、运输、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切实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免费介绍和宣传用工信息,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提供给农民工,让农民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5、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互助联动活动,带动农村产业延伸提升。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农业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力度。协助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创新,通过改造提升和延伸传统农业产业,力争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上促进我市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村帮扶结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工业、农业双赢的态势,实现以工补农、富农目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对农产品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带动当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民盟范文篇4

切实做好新形式下民盟组织工作

民盟九届四次中常会从民盟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需要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人才兴盟、人才强盟”战略,确立了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在盟的自身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这是盟中央在新形式下对全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部署,对全盟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人才兴盟、人才强盟”战略,民盟##市委注重以增强盟的活力、凝聚力,扩大盟的影响力入手,不断创新组织工作思路,在组织发展、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去年荣获全省盟务工作优等奖,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一、关于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条件。组织发展工作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盟员队伍的水平,决定着盟的干部队伍的水平,最终也将决定到盟的参政议政水平,关系到民盟能否更好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责。为此,盟市委高度重视组织发展工作,制定了2004——2007年组织发展规划和2004年、2005年组织发展计划,对组织发展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在组织发展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组织发展程序,有计划地稳步发展,并着重做好“五抓”:(一)抓学习,明确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二)抓质量,明确质量是派发展工作的生命线;(三)抓重点,正确处理重点界别与非重点界别的关系问题;(四)抓重点人物、扩大民盟的影响力。通过“四抓”,我市高校新盟员发展总数和比例有所上升,现有高级职称的新盟员人数也增多了,盟员的人才结构也更趋合理。

二、关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盟的巩固与发展,是盟的自身建设中的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意义十分重大。我们按照盟省委的要求,始终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盟市委的主要工作,常抓不懈。

(一)把组织发展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组织发展是干部队伍的源头。盟市委非常重视从发展这个源头上抓起,克服等人上门再考察发展的“自然发展”状况,以积极主动的发展,及时发现和延揽一批有代表性的中青年非党知识分子,为选拔、培养盟的后备干部奠定队伍基础。近两年,我市共发展盟员30名,全部是有中级以上职称,平均年龄不足40岁。他们都是单位骨干,有的现已充实到盟的基层领导班子中。目前,我市组织发展呈现质量提高、年龄下降、界别拓宽的良好态势,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奠定了浑厚的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队伍档案

盟市委每年都要制定一个计划,对全市45岁以下的盟员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主要是谈心、召开座谈会和征求基层中共组织的意见。通过谈心、座谈,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思想作风,了解他们的参政党意识以及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了解他们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征求单位党组织的意见。通过这样较全面的综合调查考核,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筛选拟定后备干部初选名单,提交盟市委主委会议讨论确定,最后形成一支既符合近期发展需要,又适应长远规划的后备干部队伍,并在不断调整充实加以完善。

(三)抓培养、促提高

有了人才,培养就是关键。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后备干部和中青年盟员的培养和提高工作。每年都要举办中青年盟员培训班、新盟员培训班及基层干部学习班,并积极选派骨干盟员参加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坚定他们做好统战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们还筹措经费,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

在抓培训学习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创造条件,给后备干部布置任务、压担子、搭舞台,如组织他们参加和主持社会调查及专题研讨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提高成长。

(四)积极做好内用和外举工作

培养后备干部的目的在于使用。我们一方面把后备干部逐步充实到盟的各级班子中去;另一方面与中共统战部门协商,极力向外举荐作实职安排。通过内用和外举,一批后备干部脱颖而出,陆续走上领导岗位。目前,我市在职盟员中,副地级有1人,正县级有5人。

三、关于基层组织建设

盟的基层组织是盟在地方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盟市委出台了基层工作手册,健全基层工作机制,并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定期召开基层组织工作会议,研究基层工作,及时交流、总结、推广基层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坚持专职干部联系基层制度。专职干部下基层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知,充分发挥联系纽带作用。同时要检查、督促、指导基层工作,并及时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民盟范文篇5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政治交接教育活动

在新形势下,民盟作为参政党要不断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保持冷静的政治头脑和热情的参政议政意识。年,民盟未央工委紧密围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如下学习教育工作:

1、根据民盟市委的安排,民盟未央工委组织盟员认真学习了省人大副主任、民盟省委、西安市委主委张道宏的文章《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并将此文章在未央民盟的博客中发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讨论。

通过学习,解决了部分盟员思想中的一些认识问题,进一步坚定了广大盟员对多党合作事业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

2、结合“口号发表周年纪念活动,召开了专题学习座谈会。

3、结合奥运,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针对民盟盟员文教界数量多的特点,工委号召广大盟员在本单位立足本职,开展“讲文明、知礼仪”活动,树立广大盟员的良好形象。

4、结合支部活动,开展盟史等常规学习教育活动。同时,有目的的组织广大盟员学习民盟章程,学习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二、加强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民盟未央工委盟员队伍逐步实现年轻化、专业化,文化水平逐步提高,本科占到80%以上。

1、盟员队伍逐步扩大,截止年月,在职、在册盟员共有53名。月底对工委盟员信息库进行了更新。

2、基层组织结构健全,三桥、七十五中、凤城支部人员配备到位,工作开展扎实。

3、工委负责人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能力。

4、工委主委贾友民和副主委陈曦接受区委统战部走访两人两次,接受区政协副主席走访两人两次。增强了民盟负责人的工作信心和坚持多党合作体制的决心。表示在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做好派工作,促进我区协调发展。

三、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

建言献策是派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发挥参政党的职能,民盟未央工委结合自身,积极建言献策。

1、在未央九届政协二次会议上,共提交集体提案2份,个人提案6份,均立案。

2、提案涉及面广,有文教、公共事业、城建等方面,在区政协提案提交会上,民盟未央工委的提案都予以答复。

3、先后视察重大项目建设两次,视察了团结库改造工程、城中村改造工程。在视察后的座谈会上,民盟提出的“关于与大项目衔接,做好桃园路、劳动路北延伸线道路治理”的发言得到关注。

4、为民盟西安市委上报集体提案4份。其中关于“加快西咸一体化公交先行”的提案受到重视,并得到落实。

5、副主委陈曦的诗歌和散文在未央政协的机关刊物《未央政协》上发表,扩大了民盟未央工委的影响力,成为工委的亮点。

四、精心筹划,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年活动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民盟未央工委根据上级的安排,精心组织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

1、月,组织全体盟员到蓝田塘子村参观,感受改革开放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

2、积极参加民盟市委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周年座谈会,与会人员通过自身的感受,畅谈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3、积极参加区政协、区委宣传部、民盟西安市委举办的“我与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送交散文、小说、诗歌等共三篇。

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

中共全会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将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此,民盟未央工委组织盟员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民盟西安市委的领导进行讲解,并给每个支部下发了学习资料。主委、副主委积极参加统战部组织的学习讨论,会议发言反响良好。

六、情系灾区,奉献爱心

民盟范文篇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央统战部《关于认真组织和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广泛调动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明性,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民盟市委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开展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效果。如何进一步发挥民盟优势,利用民盟资源,调动广大盟员积极性,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建设新农村,民盟调研课题组,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并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

一定要依照统一战线的布置要求,民盟作为统战的成员。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布置上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民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民盟界别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意义重大: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民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内涵丰富,原则要求十分明确,重点措施和实施方法切实具体。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都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盟界别优势,运用民盟资源,把工作领域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把工作内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局延伸,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盟员积极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2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肯定要求。市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各类组织普遍兴起,特别是个体户、民营企业和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这都要求我更加自觉地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盟工作的战略任务,作为民盟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谋发展局面的形成,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民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效果以及存在困难和问题

市民盟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和统战工作精神,近年来。及时布置实施,充分发挥了民盟人才智力优势、科技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示在以下三个方面:

深入调查研究:1发挥智力优势。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一是积极提交提案。年以来共向市政协提交42篇有关农业或农村工作的提案,并被市政协采用。年以来提交市政协提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关于发展和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年月市政协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专题督办《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这份提案,日报》年月日以《让林改继续走在前头》报道了此信息。盟市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等3篇提案获市政协年度优秀提案奖。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近年来民盟共组织开展了有关涉农方面专题调研近10项,如《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医疗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演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推进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省粮食平安问题研究课题调研演讲》省原中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演讲》关于我省低产改造的若干意见和建议》等。其中《省原中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演讲》粮食平安问题调研演讲》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等三篇调研论文在第三、四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上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还获年市“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重点课题调研效果三等奖。三是积极反映有关农村农业方面的社情民意。年以来盟市委会有6篇信息被盟中央和盟省委采用,曾获得省民盟组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组织二、三等奖。

2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民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盟员结合本职工作和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中我注意准确定位,选好切入点,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多做中间服务和拾遗补缺的工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意发挥民盟优势、突出党派特色。通过深入开展“为党增光辉,为盟添光彩”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服务工作。民盟每年都组织盟员开展了以智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医疗下乡”三下乡活动,先后赴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累计达数十场次,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3发动广大盟员开展爱心捐助。每年组织开展服务进农村活动,受益农民群众上千人。为贫困村捐赠科技书籍500余册、书写春联近1000余幅;发放农业资料和疾病防控书籍和宣传资料近1000份;开展水产、农产品栽培、科普知识、讲座20多场次。每年不定期地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药品近3000元。广大盟员积极开展向弱势群体献爱心、赈灾捐款和“两节”送温暖活动,累计捐款达30000余元。盟市委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树立了盟的良好形象,扩大了盟的影响,得到受助群众的好评。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时深入,尽管市民盟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民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面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实际工作中,民盟工作也深刻感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危机。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农村改革发展了解和参与一下就够了二是由于基层组织外部工作环境较差、干部兼职过多等主客观因素,服务经济无有效载体。三是局部盟员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民盟工作关系不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创新意识不强,使得服务新农村建设处于主动状态。

2服务农民缺乏有效途径。一是发挥作用方面。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意识,找准影响和制约民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方法,使民盟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重点突破,并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服务手段单一。对农民急需的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守业等缺乏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影响大、生命力强的品牌工作不多;三是服务机制僵化。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够,整合资源能力不强,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3组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对民盟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方,服务“三农”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区位联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组织和支持盟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发挥盟员作用方面,方法和措施不够多,不能完全满足他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农村改革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期待。

三、对策与思考

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如何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推进民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实效,确实还有不少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值得我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用心筹划,狠抓落实的

一提高认识。

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和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等,依照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寻求新的对策,着力解决民盟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做好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工作。

大胆创新,1解放思想。开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始终坚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勇气,自觉做到分析和研究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武器,谋划和布置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检验和评价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标准,努力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相对齐备的优势,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的实现。要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助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要积极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协作机制,2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明确职责,减少交叉,整合资源,加强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二是加强工作指导,明确重点,理顺思路,利用并发挥已有的工作网络,进一步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依托互联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经济、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推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总结历史和现实中为“三农”工作服务的效果和经验,3统筹好理论政策研究和农村改革实践。把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转化为经常之举、普遍之举,并不时加以完善。要结合中央的新精神,着眼农村的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努力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创建新载体,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最容易见实效的事做起;要高起点、多视角、多类型、多模式、有特色地制定分期实施的方案;要从农民最有积极性,基层干部最主动,主客观条件也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始,设置试点,培植典型,探索经验,取得可靠阶段性效果后,再逐步推开,不时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工作引向深入。

二发挥优势。找准服务农村的着力点、切入点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民盟工作的强大动力,中央、省、市委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安排。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有效模式。找准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着力点、切入点,破解难题,谋划新举措,推进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果。团结广大盟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农村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引导盟员围绕农村改革发展,提高农民生产发展能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培育新型农民等事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研究,多献务实之策,协助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盟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安排的重大意义,不时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要更好地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盟员立足本行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拓发展之路。要为盟员发挥作用发明条件,积极引导他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支持、协助盟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事业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3发挥民盟优势。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相当局部盟员自身处于农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要充分发挥他积极性,组织广大盟员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如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投资项目、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二是发挥广泛性和容纳性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全面协调处置好各类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发挥盟员与同胞、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地区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工作实际。

农业生产利息过大、农民增收乏力、村财薄弱,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单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缺乏。农村教育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民盟服务新农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村级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1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村级“两委”主要干部与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为人品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带领致富能力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功能、农村党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弱化,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有所抬头的制约着农民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盟可以在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民族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村班子建设,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使农民群众逐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努力在文化教育、政策宣传、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联动活动。五是推进激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闽台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六是积极倡议、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提升农民素质,重视改革农村教育。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根本要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训劳力就业技能是当务之急。教育制度设计不公平,农民教育权利受侵害,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改革扭转这一不合理状况。要整合统一战线教育资源,着眼于服务农民成才增收,着眼于培训新型农民,着眼于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努力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守业。一是加强调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解他就业守业需求。二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守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转移培训工作,不时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形式就业守业。积极有效引导以到工业园区就业守业为主的多形式就近就业守业活动。引导返乡守业农民工立足我市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推动包装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商贸、运输、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切实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守业扶持力度,免费介绍和宣传用工信息,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提供给农民工,让农民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民盟范文篇7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必须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民盟作为统战的成员,一定要按照统一战线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民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民盟界别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民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原则要求十分明确,重点措施和实施办法切实具体。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都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盟界别优势,运用民盟资源,把工作领域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把工作内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局延伸,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盟员积极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2、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必然要求。我市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各类组织普遍兴起,特别是个体户、民营企业和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这都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盟工作的战略任务,作为民盟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谋发展局面的形成,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民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市民盟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和统战工作精神,及时部署实施,充分发挥了民盟人才智力优势、科技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智力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一是积极提交提案。2005年以来共向市政协提交42篇有关农业或农村工作的提案,并被市政协采纳。年以来提交市政协提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关于发展和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年9月市政协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专题督办《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这份提案,《日报》年10月10日以《让林改继续走在前头……》报道了此信息。盟市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等3篇提案获市政协2005—年度优秀提案奖。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近年来民盟共组织开展了有关涉农方面专题调研近10项,如《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医疗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推进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福建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课题()调研报告》、《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关于我省山垅田低产改造的若干意见和建议》等。其中《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福建粮食安全问题调研报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等三篇调研论文在第三、四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上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还获年市“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重点课题调研成果三等奖。三是积极反映有关农村农业方面的社情民意。2005年以来盟市委会有6篇信息被盟中央和盟省委采用,曾获得福建省民盟组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组织二、三等奖。

2、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民盟特色,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民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盟员结合本职工作和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中我们注意准确定位,选好切入点,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多做中间服务和拾遗补缺的工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意发挥民盟优势、突出党派特色。通过深入开展“为党增光辉,为盟添光彩”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服务工作。民盟每年都组织盟员开展了以智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医疗下乡”三下乡活动,先后赴永安大湖镇、永安畲族青水乡、梅列区台溪村、沙县夏茂镇、尤溪县洋中乡桂峰村、三元区蕉坑村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累计达数十场次,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3、发动广大盟员开展爱心捐助,真心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盟市委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服务进农村活动,受益农民群众上千人。为贫困村捐赠科技书籍500余册、书写春联近1000余幅;发放农业资料和疾病防控书籍和宣传材料近1000份;开展水产、农产品栽培、科普知识、讲座20多场次。每年不定期地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药品近3000元。广大盟员积极开展向弱势群体献爱心、赈灾捐款和“两节”送温暖活动,累计捐款达30000余元。盟市委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树立了盟的良好形象,扩大了盟的影响,得到了受助群众的好评。

尽管市民盟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民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在实际工作中,民盟工作也深刻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危机。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认为只需搞一些活动、抓一下教育、稳定一下人心就可以,农村改革发展了解和参与一下就够了。二是由于基层组织外部工作环境较差、干部兼职过多等主客观因素,服务经济无有效载体。三是部分盟员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民盟工作关系不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创新意识不强,使得服务新农村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2、服务农民缺乏有效途径。一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意识,找准影响和制约民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办法,使民盟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重点突破,并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服务手段单一。对农民急需的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等缺乏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影响大、生命力强的品牌工作不多;三是服务机制僵化。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够,整合资源能力不强,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3、组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对民盟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服务“三农”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区位联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和支持盟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在发挥盟员作用方面,办法和措施不够多,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农村改革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期待。

三、对策与思考

如何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推进民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实效,确实还有不少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用心策划,狠抓落实的。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和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等,按照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寻求新的对策,着力解决民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工作。

1、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始终保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勇气,自觉做到分析和研究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武器,谋划和部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检验和评价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标准,努力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相对齐备的优势,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的实现。要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帮助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要积极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减少交叉,整合资源,加强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二是加强工作指导,明确重点,理顺思路,利用并发挥已有的工作网络,进一步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依托互联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经济、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3、统筹好理论政策研究和农村改革实践,推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总结历史和现实中为“三农”工作服务的成绩和经验,把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转化为经常之举、普遍之举,并不断加以完善。要结合中央的新精神,着眼农村的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努力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创建新载体,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最容易见实效的事做起;要高起点、多视角、多类型、多模式、有特色地制定分期实施的方案;要从农民最有积极性,基层干部最主动,主客观条件也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始,设置试点,培植典型,探索经验,取得可靠阶段性成果后,再逐步推开,不断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工作引向深入。

(二)发挥优势,增强合力,找准服务农村的着力点、切入点

中央、省、市委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有效模式,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民盟工作的强大动力,找准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着力点、切入点,破解难题,谋划新举措,推进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果。团结广大盟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农村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农村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发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界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引导盟员围绕农村改革发展,提高农民生产发展能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培育新型农民等事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研究,多献务实之策,帮助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盟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要更好地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盟员立足本行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拓发展之路。要为盟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支持、帮助盟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事业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3、发挥民盟优势,群策群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相当部分盟员本身处于农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广大盟员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如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投资项目、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二是发挥广泛性和包容性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全面协调处理好各类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发挥盟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地区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是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过大、农民增收乏力、村财薄弱,农村教育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民盟服务新农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村级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村级“两委”主要干部与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为人品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带领致富能力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功能、农村党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弱化,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有所抬头的,制约着农民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盟可以在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民族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村班子建设,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使农民群众逐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努力在文化教育、政策宣传、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联动活动。五是推进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闽台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六是积极倡导、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3、重视改革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根本要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训劳力就业技能是当务之急。”教育制度设计不公平,农民教育权利受侵害,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改革扭转这一不合理状况。要整合统一战线教育资源,着眼于服务农民成才增收,着眼于培训新型农民,着眼于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努力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是加强调研,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需求。二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形式就业创业。积极有效引导以到工业园区就业创业为主的多形式就近就业创业活动。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立足我市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推动包装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商贸、运输、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切实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免费介绍和宣传用工信息,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提供给农民工,让农民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5、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互助联动活动,带动农村产业延伸提升。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农业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力度。协助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创新,通过改造提升和延伸传统农业产业,力争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上促进我市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村帮扶结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工业、农业双赢的态势,实现以工补农、富农目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对农产品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带动当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民盟范文篇8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市镇西北部,由原来的、三村合并,全村面积10.5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00余人。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交通通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村级经济实体,该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年村民人平纯收入仅780元,是当年省级贫困村之一。年,民盟省委正式与我镇村建立帮扶关系,至今已有八年时间。八年来,民盟省委与我镇形成了不是亲人胜亲人的友好关系,民盟省委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引项目、争资金,为我镇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镇党委政府以及村支村委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民盟省委感觉到投身村建设有所值。

二、主要做法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统战力量是我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为使这支队伍继续发挥应有的效力,我镇对统战对象的一贯态度是政治上高看一眼,竭尽所能为他们开展工作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成立了镇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统战委员任常务副组长。为切实加强对村统战工作的指导,镇统战委员兼任村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定期研究统战工作制度,统战委员每季度与村支村委对如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争取民盟省委的更大支持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同时,还注意挖掘该村的特色工作及时向省民盟汇报。例如,该村为转变村民观念、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富农增收,提出了试点种植美国红提的设想,得到省民盟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技术方面支持,如今18亩美国红提全面挂果,每年可以为该村创收十余万元,对于推动该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二)行动上积极作为

“要想得到别人一如既往的支持,就必须要让别人的付出有回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他们的投入有所值。”这是镇党委书记、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春明同志在村一次统战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这些年,村正是把持了这一社交“规律”,赢得了省民盟的大力支持,与省民盟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民盟省委联系的这八年时间,每一年都可以看到村新的变化:从年第一条村级主干道硬化竣工到目前全村基本实现水泥路组组通、户户通;从年村民种田灌溉难、放水难到目前阡陌交通、水利纵横;从年村民清一色的黑瓦土墙到现在错落有致的农民别墅群;从年农民人平收入780元到2010年人平收入达到8000元;从年……。这些都体现了村支村委带领全村人民务实奋进、积极作为的精神风貌。有付出就有回报,有成绩就有价值。这些年村的发展变化是省民盟大力支持的结果,但同时也是人民积极作为、主动争取的结果。

(三)感情上加强联络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这些年,村与省民盟从陌生到相知,从相知到相识,从相识到“相亲”是镇党委与人民把握机遇、珍惜缘分的结果,是加强与省民盟交流沟通、感情联络的结果。每逢重大节日或是开展大型活动,我们都要把他们请来共同庆贺,同时,我们还组建了一支女子腰鼓队,夹道欢迎他们莅临参加。省民盟下乡开展调研,村民们总是做上最丰盛的一桌菜,一定要留“亲人”到自家吃上一顿不可。逢年过节,村民们还会把自家的土特产统统搬出来,捎村干部帮忙带过去。虽然只是点滴心意,但却折射出浓浓的“故乡情”。省民盟也竭力发挥在教育、科技文化和艺术等行业拥有一大批杰出专家盟员的优势,为“家乡”争项目、筹资金、送技术、传文化……。多次请法律界盟员作普法讲座,请商学院盟员讲授商品经济知识,请医卫盟员讲授医疗知识、开展大型义诊,请土建专家编制了专业的村未来20年发展规划,帮助成立了老协、科协、妇协等群众性组织。民盟省委常委、师范大学教授杨君武还把自己的课堂搬到了村,定期现场为村民讲授涉农政策、法律法规,有效增强了农民法律意识。

民盟范文篇9

“5.12”,一个令世界为之震惊的日子,一个惨绝人寰的日子。在大地的剧烈颤抖中,千万条道路顷刻断裂,千万间房屋顷刻垮塌,千万条生命顷刻消失,千万个声音在瓦砾中呻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民盟绵阳市委主委*同志用忠诚编织爱心,用汗水抒写忠诚。在绵阳市”512“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民盟老一辈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谱写了一曲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恪尽职守、关爱民生、勇于奉献的时代高歌。

一、不辱使命切实担当起领导责任。面对分散在个单位的盟员,如何引导每一位盟员都积极融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中来?如何发挥民盟组织的整体功能?如何为政府分忧解难?如何使受灾群众尽快得到救助和关爱?大地震发生之后,*同志一面向民盟省委主委吴正德同志报告灾情,一面迅速成立了民盟绵阳市委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指示盟市委立即发出了《紧急动员立即投身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对民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向全市盟员发出了为抗震救灾积极捐款的倡议。5月13日凌晨和5月16日,盟中央副主席、盟省委主委吴正德同志先后两次来电对绵阳盟员表示慰问,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5月17日,艾主委在连续几个通宵达旦工作的间隙,专门主持召开部分支部主委和盟务骨干工作会议,传达了吴主席的慰问,并要求各支部和盟务骨干在抗震救灾中要充分发挥组织和骨干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每一位盟员,并组织广大盟员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5月20日、30日,又先后利用晚上召开民盟抗震救灾工作汇报会,并对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及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和堰塞湖避险工作进行了部署。

二、做好表率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根据市委的安排,*主委于13日零凌晨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组织领导工作中,并作为社会捐赠和救灾物资接受的第一责任人。真是大灾有大爱啊!那真是一段爱心涌动的日子,那是一段令绵阳人始终难忘的日子。每天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1000余辆汽车和100余个火车皮的救灾物资昼夜不停、源源不断的涌向绵阳。工作人员严重不足!装卸力量严重不足!运输力量严重不足!如何确保救灾物资既不能出差错,又保证救灾物资能及时送到灾区和灾民的手中,他既是组织者,又是搬运工。他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呼吁有更多的人参加到志愿者的行列里来,他直接组织志愿者骨干招募志愿者。他协调各县预备役加班加点抢装抢卸,他协调交通运输快装快运。连续四个昼夜,废寝忘食,他面容憔悴;连续烈日的暴晒和蚊虫叮咬,他双手起浓疮,无暇医治;但看到积压货场和仓库的救灾物资一天天减少,他心中充满了欣慰。面对唐家山堰塞湖的威胁,按照市委的安排,他在负责物资接受的同时负责江油九岭镇一万余名群众的防洪避险工作的检查督促,为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常常披星戴月,走村串户,深入到各个安置点检查、说服,并努力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最终确保了零死亡的工作目标,并把老百姓的财产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情系灾区彰显民盟整体形象。在艾主委的组织和领导下,民盟各总支、支部积极行动起来,盟员们纷纷向灾区捐钱捐物。西科大老盟员蒋诚正老师一人就捐款8000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盟员共捐款6.85万元;盟员们积极参加和组织志愿者,了解灾情、组织灾民安置、发放救灾物资、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转移受伤群众和堰塞湖淹没区群众。据不完全统计仅盟员组织的志愿者就有近万人次。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民盟市委办公室主任魏东,家属李春山小腿部粉碎性骨折,送到医院三天,身边无人照顾,缺医缺药,魏东无法分身,全身心投入接送各地领导、各地物资的紧张行列。民盟绵阳师范学院总支主委王小林组织心理学专家在天府学院、东方双语学校、职业中学开展心理干预达6000人次。民盟机关总支主委谢普组织单位所属职工深入七曲村查看灾情、安置灾民、抢救财物、监控险情、组织宣传,多次积极参加市文化系统组织的赈灾义演,个人捐款1000元。民盟机关总支副主委、自然天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万伟,她在北川的企业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她不仅冒着余震和滚石、滑坡的危险,亲自率队前往救援,还将获救而无家可归的300多茶农和员工及其家属安置在绵阳总部。民盟机关总支一支部主委徐洪波,每天组织300多名志愿者参加物资装卸,连续奋战10余个昼夜。

短短近一个月里,发生在绵阳民盟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不可胜数。每每谈及,*主委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在512大地震中,我们民盟是铁肩担重任,赤胆写忠诚。“5.12”大地震中我们民盟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绵阳民盟这支队伍是一支合格的队伍、优秀的队伍,是一支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心系祖国、情系人民的队伍,是一支能与执政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的队伍。同时,此次抗震救灾也锻炼了这支队伍,广大盟员在生死考验面前受到了洗礼,在爱的洪流中经受了陶冶,他相信,绵阳民盟将更加团结、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将会为绵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盟范文篇10

一、设身处地,积极捐物

在5.12地震发生后,接连几个阴冷天气,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捐赠御寒冬衣,安抚北川、安县撤离出的灾民,我们多位盟员拿出了较新的衣物,并送到九州体育馆。本想一对一的捐赠给最需要的灾民,由于当时难以进入体育馆内,改道把衣物送到了捐赠点。当我们的盟员看到捐赠点缺乏系统的组织管理时,当即与志愿者进行沟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捐赠的实物应该有后续的管理措施,把得到的物品分类、整理、消毒处理、及时发放,否则这些爱心物品将会成为一堆废品和垃圾。其建议当时就得到了几位志愿者的肯定,并立即动手把不同类别的捐赠物搬到了不同的区域。

二、奉献爱心,踊跃捐款

当民盟市委发动每一位的盟员捐款时,我们支部积极响应,虽然大家都心有佘悸的分散在不同地方的震棚内,但大家相互转告,捐款十分踊跃,当天下午我们支部就收到1100.00元捐款,第二天上午就及时把捐款送到了民盟市委办公室,由于这次捐款时间紧,有几位盟员稍后交来捐款,还有盟员表示要二次捐款,因此我们将尽快把第二批捐款上交。

三、牵线搭桥,争取外援

我单位与印尼的AG集团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有几位盟员长期在印尼的AG集团的属下子公司SAS公司工作。当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在印尼工作的盟员率先把这个情况向SAS公司进行了通报,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AG集团和旗下公司及员工纷纷捐款捐物,他们共筹集资金五佰多万人民币。在5月29日向绵阳市政府捐款10万美金,同时向绵阳市政府捐赠了灾区最需要的医用口罩14600个(专程用4万多人民币从福建购进),当天下午我支部盟员又和AG集团一道,向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侨联捐款500.00万人民币,在整个捐赠过程中,我支部盟员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使捐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