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7:52:09

面子范文篇1

应该说,王书记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面子”问题,可谓“一针见血”。而在不少地方,官员讲“面子”已成为阻碍解放思想的公

害。

细析一些地方之所以不敢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不敢邀请媒体进行监督,也不愿听到公众的批评,爱“面子”是要害。比如,王金山书记谈到,“有的事情基层已经成功实践,而我们有些同志却抱着怀疑的眼光和责难的态度,还在质疑能不能干,怎么干”。笔者分析,为什么一些官员对基层的成功实践者抱怀疑与责难,除了观念陈旧之外,恐怕基层成功实践与他过去的工作思路不那么相符或者对他的某些主张“相抵触”,也就是说,基层的成功使他的“面子”过不去。或许由于这个“面子情结”,使某些官员对基层改革新经验眼看不顺,耳听不入。由此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对生气勃勃的改革创新局面泼冷水,成了解放思想的障碍。

本来,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从善如流是执政党一向的传统作风。比如,史称“7000人大会”的年月日至月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据悉会议原来议题是解决粮食等问题,后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带头在会上进行“自我批评”,对存在问题主动承担责任,在会议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一次解放思想,民主求实的会议,因此较好地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为纠正“”的错误做法创造了空前未有的民主氛围。那么,为何一些官员每遇具体问题就首先想到自己的“面子”?应该说,在“面子”背后,折射的是官本位观念。在一些官员心目中,解放思想只能围绕着官员的调子转,只能对官员的“面子”有益,不能对官员的“面子”抹黑。一旦出现有损官员颜面的话及主张,轻者斯文婉拒,重者发话反击,其美名曰“与领导保持一致”。可见,只有彻底去掉“官本位意识”,才能吸进新鲜空气,才能接纳批评官员自己的益言。

“官本位意识”害人不浅。“官本位”是与执政为民相对立的一种陈旧意识,抛弃“官本位”,需要换上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观念,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有了这种意识,那么,就会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

面子范文篇2

1.1样品、仪器与试剂

人面子茎皮样品,采自广西龙州县城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经该校黄秋婵讲师鉴定为Dracontomelondao(Blanco)Merr.etRolfe;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5973MSD,美国Hewlett-Packark公司);无水乙醚、无水Na2SO4均为分析纯。

1.2挥发油的提取[3]称取人面子主干上的外皮100g,切碎,放入蒸馏烧瓶中,水蒸气蒸馏近6h,馏出液由浑浊变为澄清,即停止蒸馏,得馏出液950ml,用20ml无水乙醚萃取3次,加入少量无水Na2SO4干燥12h。过滤,所得滤液减压蒸馏,得淡黄色油状物,具有特殊香味,称量得0.1368g,得油率为0.1368%。

1.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4]

1.3.1色谱条件HP-FFAP30m×0.25mmi.d×0.25μm弹性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即80℃10℃/min150℃6℃/min250℃(3min);气化室温度250℃;柱前压为63kPa;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量为1.0ml/min;进样量为0.4μl;分流比为80∶1。

1.3.2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子轰击源(EI);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eV;电子倍增器电压1460V;接口温度270℃;溶剂延迟时间3min;扫描范围40~550u。

2结果

按以上条件对人面子茎皮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经计算机检索KIST98和WILEY275图谱库,并且与标准图谱对照,从中鉴定出多种挥发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测得各组分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人面子茎皮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图见图1,成分及相对含量见表1。表1人面子茎皮挥发油成分及相对含量(略)

3讨论

从茎皮中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中酸类4个,占总油量的83.09%;烃类6个,占总油量的12.71%;酯类3个,占总油量的4.21%。其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46.13%)、十八烯酸(15.44%)、(E)-9-十八烯酸(13.73%)及(Z,Z)-9,12-十八碳二烯酸(7.79%)。人面子茎皮中含有丰富的正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为有效的灭蚊剂[5],具有抗肿瘤活性,在高浓度时能将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在G2/M期并诱发tsFT210细胞发生凋亡[6]。

通过对人面子茎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探索其治病的作用机理和人面子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0977.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

[3]黄琼,林翠梧,黄克建.牡荆叶茎和花挥发油成分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807.

[4]吴琴,叶冲,宋培浪.白鲜皮挥发油成分的SPME-GC-MS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37.

[5]RahumanAA,GopalakrishnanG,GhouseBS,etal.EffectofFeronialimoniaonmosquitolarvae[J].Fitoterapia,2000,71:553.

[6]刘睿,顾谦群,崔承彬.密脉鹅掌柴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草药,2005,36(3):328

面子范文篇3

国人历来看重面子,中国的历史有多长,面子的历史就有多长。有同事的面子、朋友的面子、亲人的面子、领导者的面子……面子可谓无处不在,在有利益的场合各种面子就会纷纷粉墨登场。不要小看了面子,面子可以让你平步青云,面子可以让你沉入地狱。

曾读一篇寓言故事,一天,一只鹰紧紧追赶一只兔子,要吃掉兔子。兔子遇见一只屎壳郎,要屎壳郎为它说情,请鹰爪下留兔。屎壳郎觉得自己和鹰有一定的关系,于是答应了兔子的要求。但鹰一点情面也不给屎壳郎,当着屎壳郎的面吃掉了兔子。屎壳郎觉得很没面子,他气坏了。从此以后,它专门盯着鹰巢,见有鹰蛋就推出鹰巢摔碎。鹰急得没有办法,只得求众神之父宙斯保护。屎壳郎飞到宙斯的头上面扔下一个粪球,宙斯抖掉它,鹰蛋也摔碎了。鹰没有给屎壳郎面子,子孙后代都遭到了屎壳郎的报复,面临灭种的危险。可见面子的威力有多大。

法官面临的面子很多,但是领导和同事的面子是最难对待的。同事,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薄了面子,见面时往往不好意思尴尬万分。领导,掌握着你的前途和政治命运,如果薄了面子,你的前途往往也就完了。

徐州中院能从大局出发,从领导做起,不怕得罪人,敢于和面子作斗争,为法官办案排除人情干扰排除面子干扰,对司法公正来说具有很好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面子范文篇4

一死。一般情况下,求生绝对是人的第一本能。不到自认为生不如死的情况下,谁会轻易选择自杀呢?但富士康的员工卢新跳楼了,这是富士康今年的第八起死亡事件。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富士康里的年轻生命选择了死亡?

员工自杀,谁之过?

知名企业富士康的员工意外死亡,几年来已经不是新闻。尽管富士康的高管沉痛地表示,“这次,我们真的尽力了”,善良的人们也不会怀疑富士康愧疚的诚意,但是,面对员工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死亡,人们有理由担心:如果富士康不认真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不久的将来,噩梦会不会再次降临到富士康的头上?

正常的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某种角度而言,自杀属于个人行为,是对家人、朋友、企业、社会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死者以“一了百了”的方式得到解脱,活着的人却要背负所有的责任和痛苦。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过分指责和苛求轻生者个人,那样不仅不人道,而且对解决后来的问题不利。

对于此次卢新的自杀事件,富士康表示:“频发的员工跳楼事件已经不单单是企业的自身问题,而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希望政府或是更多的社会机构能参与、关心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群策群力帮助年轻人走出心理困境,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见《南方都市报》5月7日相关报道)

诚然,自杀事件的产生,除了个人原因、企业原因以外,确实还有社会原因。比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与政治改革、法治建设滞后而出现的深层矛盾;社会上“潜规则”、“丛林法则”盛行致使公平与正义的底线被践踏;学校教育中对“重精英、轻平民”情结的渲染和导向;大量贪官、富豪和“富二代”奢华生活的负面效应;社会上弥漫的浮躁、暴富和“急富”心理与现象;年轻一代追求的“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等等,都给很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以巨大的冲击。

但对员工个体而言,企业是更重要、更直接的“社会”。所有企业面对的都是一个共同的社会,当企业自身出现问题的时候,企业更应该深入思考的是:为什么老是我(出问题)?我们有理由认为,作为企业管理者,一方面应该重视这些社会问题给员工教育带来的影响,但更应该检讨企业文化中深层的死亡原因,而不是用“社会原因”来掩盖“企业原因”。

“面子工程”vs“里子工程”

如果指责富士康一点都不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那也有失公允。作为一个知名企业,富士康也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优化和美化员工生活。比如某位离职员工有过这样的评价——“宿舍环境很好,寝室里有空调电扇,每层楼都有饮水机。富士康还有阅览室和台球厅供员工学习和娱乐,更不错的是这里还有专门的洗衣公司免费为员工清洗衣物”。浏览富士康的官方网站,企业文化中不缺乏“爱心”、“关爱员工”等口号和内容。这样的企业为什么还会屡屡有员工自杀?说到底,企业的“面子工程”代替不了“里子工程”。富士康“面子工程”的光鲜,与“里子工程”的溃疡,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对员工的冲击是巨大的,有时甚至能摧毁某些员工的求生本能。

以下是网上某位在富士康生活过的员工眼中的富士康:

“从(入职培训)一开始,每天都是坐在教室里看光盘,不停地接受宣导,被公司爱心、信心、决心的经营理念及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的成长秘诀所灌输,所接受的培训说白了就是规章制度外加公司的自吹”。

“在接受了近十多天的培训后,我们被分入生产线,刚进去我就真的被雷倒了,看似不起眼的建筑物里,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太惊叹了,进去有种中暑之感觉,但慢慢就适应了。我们所在部门叫DSC,主要从事连接线生产,刚开始很不适应,有种想死的感觉。几天后,一起来的每个人就只有一个念头——离开富士康,还好我们都扛住了,渐渐的适应了不少。”

富士康普工“所开的工资都很低廉的。淮安是700,最高的深圳也就960,还要扣除113+4元的社保基金,还剩多少自己算吧。先告诉你在淮安富士康,如果没有加班的话每月只能拿到583元,哈哈!吓人吧?”

“‘头重脚轻’的人力资本策略跟IE部门的结合,已经让富士康将人力成本压缩潜力挖掘殆尽,甚至把普通操作工们逼到了极限。”

企业所有员工谋求的都是在企业中能较好地生存与发展,生存的残酷使员工被“雷倒了”,那么发展呢?

“富士康内部有很严格的层级,参照组长—课长—专理—副理—经理—协理依次往上走。一般大学毕业生工作1-2年后会升为组长,若干年后成为课长。大陆的员工做到课长就基本到头了,能做到副理的寥寥无几……可惜的是,很多问题高层看不到,或者说高层视而不见,而中下层只能看着高层的脸色行事,所以,谁有办法呢?”

“为了笼住核心经理团队,富士康除了给予丰厚的年薪外,每个入职的经理级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股权。2008年经济形势不好,富士康利润直线下降,但在富士康1月份公司年会上,据说郭台铭还是拿出400张鸿海股票、市值近两三千万元新台币,总奖额近3亿元新台币(约合6000万元人民币)的大红包来犒赏那些核心员工。”

透过富士康离职员工的简单描述,我们或多或少能隐约看到富士康员工“自杀”的一些原因。当然,具体到轻生员工的全面原因总结,还需要企业自己的全面调查和分析,外人的推测只能是管中窥豹。不过生存的残酷与理想的破灭,希望与绝望之间的落差一定是员工自杀的隐形推手。

按理说,在当代中国,有很多企业的生存条件远比富士康差多了,比如,某些黑煤窑、黑包工队等,但从媒体上看到的多是这些企业因事故导致人员伤亡,而较少员工轻生的报道。为什么偏偏是条件比黑煤窑好很多的富士康的员工,屡屡选择了自杀?

我们作为富士康的局外人,从有限的网上信息推测,富士康员工因为工资过低、劳动强度过大、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工作无保障、上升通道无望等现实原因,无情地粉碎了某些对富士康抱有巨大幻想的员工的希望,一旦这样的员工不能从“希望—绝望”的麦田怪圈中摆脱出来,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如何阻止跳楼事件的频发?

在做了简单的叙述后,如何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其他制造型企业又有哪些可以引以为鉴的教训呢?

首先,提高员工的工资,特别是一线普通员工的工资。别说是在大城市深圳,别说是在富士康这样的大企业,就算是小城市、小企业,普通员工月薪1000元以下都算是低工资了,何况企业的工作还非常累、非常不稳定。

第二,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加班加点的时间。确实,每个人都想挣钱,都想改变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但人毕竟不是机器,机器还需要维修保养,还有极限,何况人呢?

第三,尽量保持企业员工贫富差距可接受程度的平衡。作为企业,对改变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可能无能为力,但解决企业内部的差距过大,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经理年薪200万,普工年薪2万,相差100倍。这种差距对普通员工的冲击影响不可小觑。

第四,降低对企业的“美化”宣传度,对企业的宣传要更实事求是一些,以此降低新员工不切实际的期望值,避免对新员工产生负面的心理冲击。比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先不要搞那些“自吹自擂”的形式,先带领新员工到那些一线岗位上观摩,使其对企业有真实的全面的了解,然后再让员工决定去留。这样,留下的员工心理承受力会强一些。

第五,高度重视发现问题苗头的员工的生命安全。我们不能说富士康不重视员工生命,但屡屡出问题,说明企业重视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漠视生命永远是企业的大忌,当代中国应该不是70年前夏衍所描写的《包身工》时代了。

第六,充分发挥现有心理咨询等组织的作用,除了富士康已有的经济互助组织之外,还要成立心理互助组织,让产生心理问题的员工有倾诉、求助的渠道。中国没有牧师、神父这样的宗教人员,但牧师、神父这样的职能还是需要有人来承担。公务员之家:

改革开放以前,国营企业中的党组织、团组织部分承担了牧师、神父这样的职能,党团组织的骨干成员,都有做职工思想工作的基本任务。尽管在特殊的年代,上述人员的思想工作中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其缓解企业矛盾的做法,有时还是很有效的。当代企业应该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眼界。

第七,将企业真实情况告诉员工,得到信任,避免员工产生猜测心理。企业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快乐情绪会传染,消极情绪也会传染。在企业某个问题屡次爆发的时候,所有相关部门一定要特别引起重视。

解决富士康员工跳楼问题,绝对不是上述寥寥几条就能做到的,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定会涉及上述几条。富士康以代工起家,靠中国大陆低廉的劳动力赢利,在全球经济赢利链条中,处在赢利的最末端。由于国际分工、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种种变化,由于中国大陆劳动力越来越不再甘于只是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富士康类企业的盈利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珠三角出现的劳工荒就说明,在卢新等人用极端的方式反对富士康模式的同时,珠三角更多的底层劳动者用脚投票,以反抗“血汗工厂”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面子范文篇5

【关键词】人面子挥发油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人面子Dracontomelondao(Blanco)Merr.etRolfe是漆树科植物,又名人面树,为常绿大乔木,高达20m,生于海拔120~350m林中[1],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1]。其果实、果核、叶及根皮均有药用,根皮味苦、性凉,具有解毒消痈功能,主治乳痈[2]。有关人面子根的化学成分研究尚未见有报道。为了开发人面子植物的资源,探索其治病的作用机理,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人面子根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仪器与试剂人面子根的样品采自广西龙州县城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经该校黄秋婵副教授鉴定为Dracontomelondao(Blanco)Merr.etRolfe;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5973MSD,美国Hewlett-Packark公司);无水乙醚、无水Na2SO4均为分析纯。

1.2挥发油的提取[3]称取新鲜的人面子根185g,切碎,放入蒸馏烧瓶中,水蒸气蒸馏近6h时,馏出液由浑浊变为澄清,即停止蒸馏,得馏出液1450ml,用20ml无水乙醚萃取3次,加入少量无水Na2SO4干燥12h。过滤,所得滤液减压蒸馏,得淡黄色油状物,具有特殊香味,称量得0.1983g,得油率为0.1072%。

1.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4]

色谱条件:HP-FFAP30m×0.25mmi.d×0.25μm弹性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即80℃10℃/min→150℃6℃/min→250℃(3min);气化室温度250℃;柱前压为63kPa;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量为1.0ml/min;进样量为0.4μl;分流比为80∶1。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子轰击源(EI);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eV;电子倍增器电压1460V;接口温度270℃;溶剂延迟时间3min;扫描范围40~550u

2结果与讨论

按以上条件对人面子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经计算机检索KIST98和WILEY275图谱库,并且与标准图谱对照,从中鉴定出多种挥发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测得各组分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人面子根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图分别见图1,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见表1。

从根中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中酸类5个,占总油量的48.43%;酯类6个,占总油量的35.99%;烃类2个,占总油量的3.14%;胺类1个,占总油量的2.46%;酮类1个,占总油量的0.52%;醇类1个,占总油量的6.65%;吡咯类1个,占总油量的0.90%;呋喃类1个,占总油量的0.56%;嘧啶类1个,占总油量的1.35%。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28.41%)、(Z,Z)-9,12-十八碳二烯酸(15.50%)、1,2-苯二羧基丁基2-乙基已基酯(14.06%)及(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1-醇(6.65%)。表1人面子根挥发油成分及相对含量由表1可知,人面子根的挥发油含有较多的工业原料及活性物质。如含有胡椒胺、2,3-二氢-1-甲基-1-吡咯。胡椒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用它可以合成抗氧化剂和药物中间体芝麻酚,制备抗菌药奥索利酸和西诺沙星,合成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以及抗肿瘤的药物[5];吡咯衍生物单体是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在医药、食品、农药、日用化学品中被广泛应用[6]。人面子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为有效的灭蚊剂[7],具有抗肿瘤活性,在高浓度时能将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在G2/M期并诱发tsFT210细胞发生凋亡[8]。

通过对人面子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探索其治病的作用机理和人面子根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7.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

[3]徐位良,李坤平,袁旭江.广西鹅掌柴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中药材,2005,28(6):471.

[4]查建蓬,付焱,吴一兵.欧亚旋覆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J].中药材,2005,28(6):466.

[5]吴作林,韩德彰,冯柏成,等.胡椒胺的合成工艺进展[J].辽宁化工,2004,33(6):364.

[6]蔡超君,胡炳成,吕春绪.吡咯及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5,25(10):1311.

面子范文篇6

中国人爱讲面子,受传统道德礼仪的熏陶。爱面子本来是件好事,说明人懂得自尊自爱,然而,中国人的面子往往会走到极端,多和排场、虚荣心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一个希望小学的建成本是一件好事,解决了贫困农村学生的上学问题,然而村领导却要大做“面子”文章,欲为自己挣足面子。却不知,挣回那面子的7万多元是一个农村家庭的几年收入或又可以添置多少文具桌椅。笔者认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这种摆阔、虚荣的“面子观”危害至深,应当摒弃。

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这种“面子观”造成的资源和经济的损失无以计数。大到国家经济建设,小到家庭个人生活问题无不被这种虚荣的“面子观”所充斥着。本是高尚无瑕、天作之合的婚姻,却要拿豪华轿车来充当门面。殊不知,几十辆豪华的轿车不但造成了经济的浪费,而且还辱没了婚姻的真谛。本是急需发展、经济落后的小城市,市长和书记却要拥有远远超过需要的办公室。殊不知,这豪华舒适并且“会议室”般的办公室不但不能提高领导为人民服务的效率,而且还滋生了享乐腐败的作风。

如何要面子,需要怎样的“面子观”,前人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记者见桌子上放着一支派克牌钢笔,便不怀好意地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笑了笑说:“提起这支钢笔,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想拒绝,哪知那位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生产的这支笔。”民主人士梁漱溟是当代的大儒,妄想利用他来批林批孔,可梁老只批林,不批孔,面对“”的淫威,他正气凛然地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次答记者问,涉及到国家的面子问题,但是委婉含蓄地回答了美国记者的问题,保全了国格,又讽刺了美国。梁漱溟也用自己的人格保全了自己做为当代大儒的颜面。可见,要得到“面子”上的光荣,靠的是智慧和高尚的人格,而非铺张浪费造就的大排场。

面子范文篇7

[关键词]面子保全理论;教师课堂用语;威胁面子的行为

一、引言

教师课堂用语的使用对教学和师生关系都有直接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对话互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威胁彼此面子行为。本文应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来探讨英语教师如何建构课堂用语来维护学生面子,从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保证教学效果。

二、面子保全理论

Brown和Levinson在面子保全理论中指出参与言语交际的“典型人”(ModelPerson),为了满足面子的需求会采取一系列理性行为,从而达到保留会话参与者“面子”的目的。面子威胁行为指的是:人们的一些言语是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Acts)。Brown和Levinson(1987)在著作中还提出了人们交际中会应用的五种补救面子策略:(1)直接实施威胁面子的行为;(2)使用积极的礼貌策略来威胁面子;(3)使用消极的礼貌策略来威胁面子;(4)使用非公开策略进行面子威胁;(5)没有施行威胁面子的行为。何兆熊(2007)概括了Brown和Levinson礼貌策略的三个参数:对话者之间的权势关系、人际关系距离的远近和言语对面子冒犯的不同程度。

三、面子保全理论在英语教师课堂用语中的应用

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用语语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面子威胁行为普遍存在。我们从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礼貌策略的三个参数为出发点,用课堂教学实例来探讨降低学生面子威胁的策略,进而正确建构课堂用语,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改变会话参与者之间的权势关系。教师授课开始会使用导入话题用语来引入课文主题或者口语话题。请看下面的例子:(1)T:TellmehowmuchyouknowaboutChineseculture?Couldyoupossiblyshareyourviewswiththewholeclass,Michael?S:TheGreatWallisafamousculturesymbolofChina.Itisover2000yearsoldandmorethan4500mileslong.T:Perfect.TheGreatWall,China􀆳sgreatestwonders,wase⁃lectedasaWorldHeritageSitebyUNESCOin1987.教师用Tellme———?这个祈使句给学生发出指令,威胁了学生的面子。为了不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感到紧张,这时教师采用面子补救策略,用了情态动词Could的问句,使语气更为礼貌。同时把me改为thewholeclass,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路分享给全班同学。该问句改变了会话参与者之间的权势关系,学生要面对的不是比自己权势高一级的老师而是处于同一相对权势级(relativepower)的同学,进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给出反馈评价Perfect,采用积极礼貌策略(positivepoliteness)维护了学生的正面面子,并给用英语发言的学生以鼓励。(二)改变人际关系距离。教师最常使用改变人际关系距离的策略是幽默话语。在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时候,教师讲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看下面的例子:(2)T:AnEnglishwomanvisitedaChinesefriend􀆳shome.Shewasofferedsometea.Whenthefirstcupwasgoingtofinish,moreteawasoffered.Soshedrankthesecondcup.Thenthehostfilledthecupforthethirdtime.Thevisitorreluctantlydrankthethirdcupoftea,andshequitefull.Why?WillyousummarizethedifferencesinfoodculturebetweenChinaandwesterncountries?教师讲完这个故事,听懂的同学都笑了。一个故事巧妙地告诉学生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这比直接介绍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理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幽默故事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口语焦虑,使同学们踊跃地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跟学生打招呼,教师用了一句惯用语。(3)T:Hi,Dianna.What􀆳sthegoodword?S:I􀆳velearnedEnglishvocabularyforCET4,Ithinkadvancedvocabularyaregoodwordsthatwecanuseinourdailylife.T:InAmericanEnglish,“What􀆳sthegoodword?”isagreet⁃ing,whichmeans"What'sup?".Buttheinquirerdoesn'texpectyoutotellhimallthehappythingsthathappentoyou.It􀆳sawaytosayhello.Similarly,Chinesepeoplemaygreetyoubysaying“Haveyoueaten?”.Theyarenotinterestedinyourmeal,andit􀆳sjustawaytosayhello.教师强调英语中存在大量的惯用语,而惯用语不能从字面理解其含义,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多加总结。教师解释了“What􀆳sthegoodword?”这句惯用语在英语中的含义,它是打招呼常用的惯用语,教师同时列举了汉语中我们的一句类似的打招呼惯用语,“Haveyoueaten?”,两个例子幽默地解释了惯用语的特点,并且指出如果不熟练掌握惯用语的含义,在交际中很容易闹出笑话。(三)降低言语行为冒犯面子的程度。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方法降低言语行为冒犯面子的程度。请看以下例子:(4)T:whatareyourviewsonovertime?S:Punctualityisavirtue.It􀆳simpolitetoarrivelate.T:Overtimeistimethatyouspenddoingyourjobinadditiontoyournormalworkinghours.S:IfitisnecessaryI􀆳mwillingtoworkovertime.例(4)中教师使用了“非公开策略”(offrecord),用提示和解释词组的方式达到交际目的,同时维护了学生的面子。(5)T:Whyisitconsideredbadlucktoseeablackcatcross⁃ingthestreet?Ryan,findtheanswerinparagraphfour.S:It􀆳sacommonsuperstition.T:Youransweriswrong.例(5)中教师使用直接祈使句:Ryan,findtheanswerinparagraphfour,这样的指令语会增加学生答题的压力,可以加上“please”弱化指令的强度。Youransweriswrong.在教学中应减少这样的直言不讳实施威胁面子的评价。教师可以使用疑问句式减少言语冒犯面子的程度,例如wouldyoupleaseexplainitindetails?这句指示既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会增强学生答题的意愿。(6)T:Whyarepeoplesofrightenedbyearthquake?S:Becauseearthquakeisaterriblenaturalcatastropheanditcausesgreatdamages.T:Good.Thencanyouexplainthespecificdamagesthatearthquakecauses?S:Theearthquakeincurredgreatlossestothenationaleco⁃nomicconstructionandthelifeandpropertyofthepeople.T:Welldone!例(6)中教师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答案不准确的问题,而是用了Good.这样的课堂用语维护了学生的正面面子。教师使用了“非公开策略”,用提示语来保全学生面子,并且达到交际目的。教师使用了Thencanyoutellmewhatspecificdamagesitcauses?这样的课堂用语,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把笼统的回答具体化,这次回答符合教师的预期,教师进一步给出积极反馈语:“Welldone!”。

四、结论

在英语课上师生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威胁面子行为的,进而让学生产生口语交流的焦虑,影响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以面子保全理论为指导,建构合适的课堂用语,来维护学生的面子,让学生积极乐观的参与课堂活动,这样才能使以师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Brown,P.&Levinson,S.Politeness: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M].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

[2]Brown,P.&Levinson,S.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M].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面子范文篇8

[关键词]唠叨言语;面子保全论;礼貌补救策略

Abstract:BasedonBrownandLevinson’sFace-savingTheory,thisarticlediscussesthespeechactofnagging.Thenaggeroftenthreatensthehearer’spositiveandnegativeface,whichannoysthehearerandretardstheprogressofcommunication.Theauthor,inthispaper,pointsoutthattakingrightremedialmeasureisimportantformaintaining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parentsandchildren,teachersandstudentsets.

Keywords:naggingwords;face-savingtheory;remedialmeasure

1关于唠叨言语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手段,是人们实现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运用于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言语活动[1],如采访、演讲、谈判、法庭辩论、聊天、唠叨等。唠叨是指说话人希望他人改变态度甚至行为而说话繁复,没完没了,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唠叨通常发生在社会距离较近的人之间,如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室友之间等。例如母亲、老师或妻子等希望对方(子女、学生或丈夫)去做某事而没有得到回应,不停地通过言语活动来提出要求、命令甚至是警告等,或者对听者的言行进行批评、指责、侮辱等。有媒体报道,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2]。在现实生活中因唠叨而产生的师生矛盾和夫妻矛盾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唠叨并不受欢迎,是失败的言语交际。唠叨为何那么令人反感,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呢?下面笔者将运用语用学中的面子保全理论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研究。

2Brown&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

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通常称为“面子保全理论”(Face-savingTheory)。“面子保全论”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典型人是“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这种典型人具有两种特殊的品质:面子(face)和理性(rationality)。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争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他们把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face)两类[3]。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积极面子则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干涉了听话人行动自由的那些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提醒、建议、劝告、威胁和警告等。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表明他不关心听话人的感情、需求等,如表示不赞同、批评、蔑视、抱怨、指责、侮辱、反驳等。其“理性”是指在特定情景下典型人所具有的推理、判断能力和为达到既定交际目的而选择、采用最佳策略的能力。

Brown和Levinson认为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礼貌则是指说话者采取某种语言策略以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听者面子带来的威胁,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即礼貌具有策略性。Brown和Levinson还提出5种礼貌补救策略,分别为:(1)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2)积极礼貌策略;(3)消极礼貌策略;(4)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5)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4]。

3面子保全论视角下的唠叨言语

3.1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

母亲、妻子、老师等唠叨者坚信自己对某些问题认识正确,因此如果出现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事情,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为了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他们通常会选取这样一种策略:通过言语活动影响对方的思想,改变他的行为。唠叨者往往首先对听者的行为作出负面评价,其言语行为通常表现为不赞同、批评、抱怨、指责等等。这样一来,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受到威胁,听者出于本能就会尽力挽救自己的积极面子,采取与说者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态度,使说者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从而导致言语交际失败。

例1妻子:“懒死了。吃了饭怎么不去洗碗啊?”

丈夫:“等会儿吧”

妻子:“看你,多浪费洗洁精。那几个碗一勺洗洁精就够了”

丈夫:“多半勺又咋啦?”

妻子:“你看看你,那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你该这样……”

丈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丈夫甩手而去)

例1中妻子有3句话直接威胁到丈夫的面子。其中贬义词如“懒死了”、“多浪费”对丈夫的负面评价严重威胁到了丈夫的积极面子,丈夫每一次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需求都做了消极对抗。妻子最后一句话“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使丈夫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心中的怒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使他们的言语交际冲突达到了高潮。当然,丈夫的言语也使妻子的面子受到威胁,这次言语交际显然没有达到妻子的预期目的,反而使得夫妻关系紧张。

3.2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消极面子需求

唠叨言语一般都是父母、老师等说话者要求听者做某事,但没有得到回应,再重复提醒、劝告、威胁和警告等或表达对听者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憎恨、发怒等。

例2(1)“你的数学卷子呢?”

(2)“在这儿,92.5分”

(3)“怎么才考这么点分呢?跟上次差整整三分呀!”

(4)“这回题目很难啊,班上最高分才95”

(5)“我看你是发高烧,头脑发热吧。今天给我做30道口算和笔算,错一道罚10道,口算错一道罚15道题。”

(6)“喂!墨水不能打太多,多了会漏墨的。”

(7)“知道了”

(8)“书写要工整,少打黑疤疤!”

(9)“妈妈,求求你别说了!”[5]

此例中母亲的话语属于典型的唠叨言语,它既威胁到了女儿的消极面子需求,也威胁到了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母亲认为女儿数学考试应该取得更高的分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她对女儿实施了要求、命令、提醒等言语行为。这些言语行为不可避免地干涉到了女儿的行动自由,威胁到了听者对消极面子的需求。第(3)句,母亲对女儿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否定的评价(这是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第(4)句女儿辩解之后,第(5)句母亲又一次对女儿进行指责(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然后还用了一个祈使句来命令女儿做30道口算和笔算,这一次威胁到了女儿的消极面子需求。女儿打墨水时,即第(6)句,母亲表面上没有直接命令,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女儿。第(8)句,母亲提醒女儿书写要工整。母亲每一次讲话都直接威胁到女儿的面子需求,没有采取任何补救策略。在母亲的唠叨下,女儿最后极其厌烦地说道“求求你别说了”。可以看出女儿对母亲的言语具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她即使做了那30道题,也是不乐意的,其交际效果可想而知。

唠叨之所以不受欢迎、令人讨厌,甚至使参与交际的各方之间关系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唠叨者在言语使用上对面子威胁行为没有采取合适的补救策略。

4适当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面子,提高唠叨言语的可接受性

在Brown&Levinson提出的5种礼貌补救策略中,第一种策略其实就是没有使用补救策略。但是在会话中,如果一方直截了当地向另一方说明自己的意图,不加任何的修饰,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使用礼貌补救策略。比如例2中,母亲直接指责女儿考试成绩差,并命令女儿做30道题,使女儿的面子受到了损害,例1中妻子对丈夫所用的几个贬义词显然也威胁到了丈夫的面子,她们的言语是不礼貌的,不利于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第五种策略,最具礼貌性,因为说话人不使用任何言语,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对听话者面子的冒犯。但是由于说话者没有说明自己的意图,听话者可能无法理解并得知说话者的意图,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下面笔者着重举例探讨第二、三、四这三个策略。

4.1积极礼貌策略

积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在维护听话人积极面子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与听话人存在某些共同之处,言语中多具有赞赏、赞同等意思。

例3Mum:Susan,you’vegotanewhat?

Daughter:Yes,mum.whatdoyouthinkofmynewhat?

Mum:It’slovely.Butnotmyfavourite.

此例中母亲想对女儿的新帽子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因为自己的看法可能会伤及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引起两人的争执。所以她没有直接作出负面评价,而是用了个小策略:用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句子“you’vegotanewhat”引出话题,从而让女儿主动问母亲对帽子的看法,然后母亲又采用了一个礼貌程度较高的策略,即积极礼貌策略。对女儿的帽子作了“lovely”的称赞性评价之后顺带了一句“Butnotmyfavourite”,隐含着“Actually,yourhatisnotgood”的意思。这位母亲运用礼貌策略,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又避免了因不同意见给女儿带来的不愉快,维护了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

例4Wife:TherewasacallfromABCcompany.

Husband:Really?ButIwonderifIhavebeenemployedbythecompanyoutofthefourcandidates.

Wife:Infact,noneofthefourcandidateshasbeenemployed.[6]

在这个例子中,妻子的目的是告诉丈夫其应聘失败的消息,但考虑到这会威胁丈夫的面子,伤害他的自尊心,因此她没有直接告诉丈夫这个消息。而是用“TherewasacallfromABCcompany”引起丈夫的急切询问,然后适时告诉他四名应聘者都没能被公司录用,一方面含蓄地道出了事实,达到本次言语交际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丈夫的积极面子需求,同时又安慰了丈夫。

4.2消极礼貌策略

消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不干预听话人的行动自由来满足其消极面子需求,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例5Wife:Johntoldmeyouweregoingswimmingthisweekend.

Husband:Yes,darling,wouldyouliketogowithJohn,Mikeandme?

Wife:Iprefertogowithyou.

妻子得知丈夫要与John和Mike周末一起去野餐,由于种种原因她不愿意和John、Mike一起去,但她并没有因为不愿意和John、Mike一起去而向丈夫发出威胁。同样,她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料到丈夫定会邀她同去,然后她抓住时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Iprefertogowithyou”。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妻子在回复中故意省去John和Mike的名字,让丈夫揣摩自己的真实意图,并把决定权交回给丈夫,而没有任何要干涉他行动的意思,这就维护了丈夫的消极面子需求。

4.3非公开威胁面子策略

这种策略的言语行为比较模糊,采用此策略说话人既可避免对听话人潜在面子的损害,同时又会使听话人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其面子补救性比较强。

例6Mum:John,you’relisteningtomusic!

Son:Yes,mum.

Mum:RockandRoll?

Son:Yeah,Ithinkitiswonderful.

Mum:Well,IamafraidIdon’thaveanearforRockandRoll.

母亲不喜欢听摇滚乐,但她没有直接反对儿子,只是说“IamafraidIdon’thaveanearformusic”,这种模糊的话语提供了多种理解的可能性,避免了对儿子潜在面子的损害。一方面,儿子可以理解为母亲是说自己不会欣赏摇滚乐,另一方面,儿子也很容易想到母亲不喜欢听摇滚,自己吵到了母亲,她希望自己关掉或关小音量。在需要对他人的意见作出反应,但又不赞同他的看法的时候,使用一些模糊言语,这种策略既可缩小和他人的分歧,维护听者面子,又不会掩盖住自己的本意。

在上述四个例子中说者为了表达自己在“本质上”可能威胁听者面子的观点,可谓用了心机。她们都是首先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避免使用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然后在听者谈论此话题时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礼貌补救策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既维护了听者的面子,免去了争执的尴尬,又让听者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5结语

虽然在关系较近的人之间说话不用那么礼貌,可以不讲那么多礼节,但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适时运用礼貌补救策略,适当维护对方的面子需求,尊重对方,能够减少言语冲突,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目标,这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13.

[2]请妈妈们少些唠叨好吗?[EB/OL].[2008-08-17]..2007-08-17.

[3]BrownP,LevinsonS.QuestionsandPoliteness:StrategiesinSocialInterac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56-29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30.

面子范文篇9

[关键词]新闻访谈;含糊;面子

新闻访谈在西方一直是新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重点研究对象。许多学者以其为文本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Bavelas等人的含糊理论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Bavelas以及其同事(Black,Bryson和Mullett)提出的含糊理论(theoryofequvocation)比较引人瞩目。该理论于1988年首次提出,1990年发展成熟,其核心思想为:当人们在被采访的过程中处于两难境地——每一种回答都有消极影响但又非回答不可时,就要使用含糊行为。为进一步阐释两难境地,Bavelas等人以政治性访谈为例。他们指出,选民分成几派,针对这几派就有不同的政治立场,政治家通常不正面支持或批评每一种立场,以免惹恼大批选民;另一种情况是由回答的时间限制引起的,如果政治家被问到一复杂的问题但又被要求答得简洁,他就必须在两种不大有利的办法中作出抉择——回答得简单、不完满或者规避(冗长、绕弯子);而且,如果这个政治家对一个政治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他(或她)还必须在承认无知或临时应付一个回答间进行不幸的选择。

Bull等人的个案研究

1996年,Bull等人(Bull,Elliott,Palmer和Walker)选取新闻访谈中比较常见的政治性访谈(1992年英国大选中3个主要政党领导人JohnMajor,NeilKinnock和PaddyAshdown的18次访谈)作为个案,对Bavelas等人的含糊理论进行验证,其结果证实了该理论在政治性访谈中的可信性。更重要的是,Bull等人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掘,认为之所以在政治性访谈中会出现含糊现象,主要是面子(face)问题,面子理论(theoryofface)为Bavelas等人提出的导致含糊的两难境地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石。

在该个案研究中,Bull等人从两个方面对面子在政治性访谈中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政治性访谈中面子意义的理论阐释

Bull等人认为,在政治性访谈中,面子是最为重要的。

他们的理论基础首先来自Jucker对面子理论的研究。Jucker于1986年研究了政治家、专家、新闻记者的访谈,他作了大量的分析,包括做了一个访谈的结构流程图,研究话语中“好”(well)、“现在”(new)、“但”(but)等词的功能,另外还区分了访谈过程中政治家面子有可能受到威胁的13种方式。

通过分析,Jucker认为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就是面子。他进一步深入说:“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是被采访者的‘积极面子’”。(根据Brown和Levinson在1978年提出的观点,“积极面子”就是获得别人的尊重,而“消极面子”就是有行动的自主权。)Jucker认为,对由公众选举出来的政治家来说,在新闻采访中获得“积极面子”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的政治生命要靠他们选区中大多数选民的支撑。而消极面子在新闻访谈中则意义不大,因为既然答应了接受采访,就是已同意了将自己的行为交由访谈的约束。

由上可知,Jucker的理论又建立在Brown和Levinson1978年的观点即礼貌理论上,该理论认为保持面子是交往中达到目的的最重要条件。Brown和Levinson还认为,面子在所有文化中都是重要的,它可以失去,也可以保持,也可以提升。他们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一些行为从本质上会威胁面子因此需要软化”。Brown和Levinson专注于研究通过积极或消极的礼貌策略实施的个别的威胁面子的行为。比如说命令和抱怨行为,他们还详细列举了有关积极或消极面子的专门的话语艺术;实际上,在他们的礼貌理论里,一些详细而精确的话语艺术都是用面子理论来解释的。

然而,政治性访谈中面子重要的观点并不是就单纯起源于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Brown和Levinson的研究还建筑在一篇Goffman1967年发表的很有影响的论文——《面子建构》上,Goffman在文中认为:在所有的社会场合中关注面子都是第一位的。而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维护自己的面子,还维护其他人。在政治性访谈中,政治家往往维护同僚和本团体的面子,同时他们不愿意维持他们认为利益不一致者的面子,比如说政治对手。Goffman进一步指出,在许多团体中,大家其实共享一个面子,所以如果有第三方在场时,一个成员举动不当将使全体蒙羞。这在英国政体中政党最重要的理念下尤其明显。在该理念下,在电视上露面的政治家是作为本政党的一个代表来提升全体的面子。最终,在Goffman论断的基础上,可以说,以下政治家需关注三方面的面子:他们本人的、本政党中重要人物的以及他们代表的整个政党的。

事实上,面子在政治性访谈中比Goffman和Brown、Levinson所推断的还要重要。对这三个人来说,保持面子更多地只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约束或条件,而不是交往的目标。而Pearson在1988年提出:保持面子可以被从更积极的角度看成一种策略,谈话者在社会交往中熟练操作它们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实际上,还可以比Pearson更进一步认为,在政治性访谈中保持面子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目标。从这点出发,政治家的最高目标就是为自己和自己的政党展示最好的面子,并通过打击政治对手的面子来提高自己的。

由此看来,面子在政治性访谈中最为重要的论断就有了一个层次分明而且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该论断可为前文中Bavelas等人提出的导致含糊产生的两难境地提出一个理论基石。比如说,Bavelas等人指出不同的选民有不同的政治观念,这种情况下政治家总是小心翼翼地不去发表让大量选民感到受了冒犯或不可接受的言论,这完全可理解成为保持面子才这么做的。再比如采访中回答的时间限制问题,政治家自己的面子最重要,因为他们自己不希望被视为不称职(对问题进行简单、不完满的回答)或在故意回避(冗长、绕弯子);如果候选人被问到一个自己缺乏了解的问题,他的面子就要受到威胁——要么面临被视为不称职的危险(当众承认无知)或在将来丢脸——如果一旦检验出当时的回答并不足够正确的话。

实际上,面子理论不但可用来解释含糊产生的原因,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政治家要回答问题。比如说,如果一个政治家被要求解释一项政策,不能作出一定合理解释将被视为不称职,或被人认为政策本身不大高明,或两者都有。

2、政治性访谈中威胁面子问题的结构分析

Bull等人将政治性访谈中有可能威胁面子的因素作为一种独立类型提出来进行研究。这个研究类型建立在对1992年英国人选的3个主要政党领袖的18次访谈中。这一套研究材料的好处在于可在三个政党之间进行系统的对比,因为每个政治家都被相同的6个人采访。

Bull等人从这18次访谈的所有问题中共找出19种有可能威胁面子的因素,按政治家必须维护的面子分成3个大范畴:自己的面子,政党中重要人物的面子,所代表的政党的面子。有了这个比较细致的分类做参照,就可对访谈中所有问题进行区分:怎样回答都危及面子和可以不危及面子。

[page_break]

(1)怎样回答都危及面子的问题

在这18次访谈的所有问题中,怎样回答都危及面子的问题占了40.8%。比如说,RobinDay就给工党候选人Kinnock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问道,在一个工党政府领导下,工会是否能得到像撒切尔政府之前的那许多权利。如果Kinnock答“是”,他将冒触犯反对工党的选民的危险,这将有极大的不良影响;若回答“不”,他将冒触犯拥护工党的选民的危险,同时又触犯了工会本身以及自己党内的工会支持者;如果不回答,他将被看成刻意回避。于是,每一种回答都会对面子构成威胁,最终,Kinnock险中取胜,仅仅阐述了工党的工会政策,而没有明确答复工会在工党政府下是否重新得到在撒切尔政府前的权利。

如上所述,在这40.8%的问题中,政治家所能采取的任何一种回答方式(包括不回答)都会某种程度危及面子。对这些问题来说,很难明确指出哪种回答最少危及政治家面子,因为这些威胁面子问题的不同是很难比较和评估的。这些问题就导致了Bavelas等人所提出的两难境地的产生,而根据Bavelas等人的理论,此时会出现含糊行为。从这个分析的统计结果看,这些问题中有44.9%没有得到回答,进一步18.9%被以含蓄的方式回答或回答得不完全。在Bavelas等人的含糊理论里,这63.8%(44.9%+18.9%)都被看成是含糊行为,于是,只有约36%的问题得到了直接回答。这63.8%的含糊机率,是我们平时想当然所认为的两倍之多。应该说,这次分析的具体结果为Bavelas等人的假定——遇到两难类问题时就给含糊提供了有力佐证。

(2)可以不危及面子的问题

当然,并非所有问题都将政治家置于两难境地,也有一些问题政治家可以回答而不会危及面子,即回答时不会触发上述19种面子威胁因素。这种问题在本研究中被称为“不必然威胁面子”问题。

比如说,有些问题是很有利的,这就给了政治家积极展现他(或她)自己以及所代表的政党的机会。例如,Day问Major,“为什么您领导下的保守党能获得现代英国人从未给过别的政党的‘厚爱’——连续四届任期?”回答这个问题,Major就有了给自己和保守党挣面子的机会。当然,这个问题回答失败将会极大危及面子,因为这将意味着他和保守党政府都不配连续四届任期。

在18次政治访谈中,“不必然威胁面子”的问题占到问题总数的59.2%。这些问题是很关键的,因为它们可用来直接检验面子理论的一项基本原则:政治家总是选择“不威胁面子”的回答。这次分析的结果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有可能选择一种“不威胁面子”的回答,不管是直接还是含蓄的方式,这都会是政治家的选择。比如说,最经常发生的“不必然威胁面子”问题都被表达成是或不是的形式(占66%)(Quirk,Greenbaum,Leech和Svarivik1985年的研究结果)。对这种问题有3种回答形式:予以肯定(一般答“是”)、予以否定(一般答“不”)或用一些模糊行为不正面回答。如果一个问题被认定是“不必然威胁面子”问题,那就可以用上面3种形式之一进行回答而不会危及面子,从而每一种“不必然威胁面子”式回答的机率是约33%。实际上,最终统计结果表明,对这些是或不是形式的问题采用“不必然威胁面子”式回答的机率为86.8%。这就有力支撑了上述本研究的主要假定——当不必然威胁面子的回答成为可能时,不管是何种回答形式(直接、含蓄或不做回答),政治家肯定会选用。

从对以上两类问题的定量分析,我们可知道在政治性访谈中,Bavelas等人的含糊理论——当要回答两难类问题时就得含糊是站得住脚的,也知道政治性访谈中政治家的原则:尽可能选择不危及面子的回答方式,后者也使我们认识到了面子的重要性。

通过对政治家访谈的个案分析,Bull等人就得出如下结论:其一,Bavelas等人的含糊理论对分析政治性访谈具有一定实用性;其二,在政治性访谈中,面子最重要,面子理论为Bavelas等人提出的导致含糊的两难境地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Bavelas,J.B.,Black,A.,Bryson,L.,&Mullett,J.(1988).Politicalequivocation:Asituationalexplanation.JournalofLanguageandSocialPsychology,7,137-146.

2.Bavelas,J.B.,Black,A.,Chovil,N.,&Mullett,J.(1990).Equivocalcommunication.NewburyPark,CA:Sage.

3.Beattie,G.W.(1982).Turn-takingandinterruptionsinpoliticalinterviews-MargaretThatckerandJimCallaghancomparedandcontrasted.Semiotics,39,93-114.

4.Beattie,G.W.(1989a).Interruptionsinpoliticalinterviews:Thedebateends?JournalofLanguageandSocialPsychology,8,327-339.

5.Beattie,G.W.(1989b).Interruptionsinpoliticalinterviews:Thedebateends?JournalofLanguageandSocialPsychology,8,345-348.

6.Beattie,G.W.,Cutler,A.,&Pearson,M.(1982).WhyisMrs.Thatcherinterruptedsooften?Nature,300,744-747.

7.Brown,P.,&Levinson,S.C.(1978).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Politenessphenomena,InE.Goody(Ed.),Questionsandpoliteness(pp.56-310).Cambridge,MA: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8.Brown,P.,&Levinson,S.C.(1987)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suse.Cambridge,MA: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9.Bull,P,E.(1994).Howtoidentifyquestions,repliesandnon-repliesinpoliticalinterviews.JournalofLanguageandSocialPsychology,13,115-131.

10.Bull,P,E.(1997).Queenofheartsorqueenoftheartsofimplication?ImplicitcriticismsandtheirimplicationsforequivocationtheoryintheinterviewbetweenMartinBashirandDiana,PrincessofWales.SocialPsychologicalReview,1,27-36.

11.Bull,P,E.&Elliott,J.(1994,September).IsJohnMajoramajorface-sauer?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conferenceoftheSocialPsychologySectionoftheBritishPsychologicalSociety.

面子范文篇10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手段,是人们实现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运用于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言语活动[1],如采访、演讲、谈判、法庭辩论、聊天、唠叨等。唠叨是指说话人希望他人改变态度甚至行为而说话繁复,没完没了,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唠叨通常发生在社会距离较近的人之间,如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室友之间等。例如母亲、老师或妻子等希望对方(子女、学生或丈夫)去做某事而没有得到回应,不停地通过言语活动来提出要求、命令甚至是警告等,或者对听者的言行进行批评、指责、侮辱等。有媒体报道,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2]。在现实生活中因唠叨而产生的师生矛盾和夫妻矛盾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唠叨并不受欢迎,是失败的言语交际。唠叨为何那么令人反感,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呢?下面笔者将运用语用学中的面子保全理论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研究。

2Brown&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

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通常称为“面子保全理论”(Face-savingTheory)。“面子保全论”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典型人是“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这种典型人具有两种特殊的品质:面子(face)和理性(rationality)。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争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他们把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face)两类[3]。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积极面子则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干涉了听话人行动自由的那些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提醒、建议、劝告、威胁和警告等。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表明他不关心听话人的感情、需求等,如表示不赞同、批评、蔑视、抱怨、指责、侮辱、反驳等。其“理性”是指在特定情景下典型人所具有的推理、判断能力和为达到既定交际目的而选择、采用最佳策略的能力。

Brown和Levinson认为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礼貌则是指说话者采取某种语言策略以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听者面子带来的威胁,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即礼貌具有策略性。Brown和Levinson还提出5种礼貌补救策略,分别为:(1)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2)积极礼貌策略;(3)消极礼貌策略;(4)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5)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4]。

3面子保全论视角下的唠叨言语

3.1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

母亲、妻子、老师等唠叨者坚信自己对某些问题认识正确,因此如果出现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事情,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为了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他们通常会选取这样一种策略:通过言语活动影响对方的思想,改变他的行为。唠叨者往往首先对听者的行为作出负面评价,其言语行为通常表现为不赞同、批评、抱怨、指责等等。这样一来,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受到威胁,听者出于本能就会尽力挽救自己的积极面子,采取与说者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态度,使说者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从而导致言语交际失败。

例1妻子:“懒死了。吃了饭怎么不去洗碗啊?”

丈夫:“等会儿吧”

妻子:“看你,多浪费洗洁精。那几个碗一勺洗洁精就够了”

丈夫:“多半勺又咋啦?”

妻子:“你看看你,那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你该这样……”

丈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丈夫甩手而去)

例1中妻子有3句话直接威胁到丈夫的面子。其中贬义词如“懒死了”、“多浪费”对丈夫的负面评价严重威胁到了丈夫的积极面子,丈夫每一次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需求都做了消极对抗。妻子最后一句话“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使丈夫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心中的怒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使他们的言语交际冲突达到了高潮。当然,丈夫的言语也使妻子的面子受到威胁,这次言语交际显然没有达到妻子的预期目的,反而使得夫妻关系紧张。

3.2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消极面子需求

唠叨言语一般都是父母、老师等说话者要求听者做某事,但没有得到回应,再重复提醒、劝告、威胁和警告等或表达对听者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憎恨、发怒等。

例2(1)“你的数学卷子呢?”

(2)“在这儿,92.5分”

(3)“怎么才考这么点分呢?跟上次差整整三分呀!”

(4)“这回题目很难啊,班上最高分才95”

(5)“我看你是发高烧,头脑发热吧。今天给我做30道口算和笔算,错一道罚10道,口算错一道罚15道题。”

(6)“喂!墨水不能打太多,多了会漏墨的。”

(7)“知道了”

(8)“书写要工整,少打黑疤疤!”

(9)“妈妈,求求你别说了!”[5]

此例中母亲的话语属于典型的唠叨言语,它既威胁到了女儿的消极面子需求,也威胁到了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母亲认为女儿数学考试应该取得更高的分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她对女儿实施了要求、命令、提醒等言语行为。这些言语行为不可避免地干涉到了女儿的行动自由,威胁到了听者对消极面子的需求。第(3)句,母亲对女儿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否定的评价(这是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第(4)句女儿辩解之后,第(5)句母亲又一次对女儿进行指责(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然后还用了一个祈使句来命令女儿做30道口算和笔算,这一次威胁到了女儿的消极面子需求。女儿打墨水时,即第(6)句,母亲表面上没有直接命令,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女儿。第(8)句,母亲提醒女儿书写要工整。母亲每一次讲话都直接威胁到女儿的面子需求,没有采取任何补救策略。在母亲的唠叨下,女儿最后极其厌烦地说道“求求你别说了”。可以看出女儿对母亲的言语具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她即使做了那30道题,也是不乐意的,其交际效果可想而知。

唠叨之所以不受欢迎、令人讨厌,甚至使参与交际的各方之间关系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唠叨者在言语使用上对面子威胁行为没有采取合适的补救策略。

4适当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面子,提高唠叨言语的可接受性

在Brown&Levinson提出的5种礼貌补救策略中,第一种策略其实就是没有使用补救策略。但是在会话中,如果一方直截了当地向另一方说明自己的意图,不加任何的修饰,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使用礼貌补救策略。比如例2中,母亲直接指责女儿考试成绩差,并命令女儿做30道题,使女儿的面子受到了损害,例1中妻子对丈夫所用的几个贬义词显然也威胁到了丈夫的面子,她们的言语是不礼貌的,不利于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第五种策略,最具礼貌性,因为说话人不使用任何言语,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对听话者面子的冒犯。但是由于说话者没有说明自己的意图,听话者可能无法理解并得知说话者的意图,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下面笔者着重举例探讨第二、三、四这三个策略。

4.1积极礼貌策略

积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在维护听话人积极面子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与听话人存在某些共同之处,言语中多具有赞赏、赞同等意思。

例3Mum:Susan,you’vegotanewhat?

Daughter:Yes,mum.whatdoyouthinkofmynewhat?

Mum:It’slovely.Butnotmyfavourite.

此例中母亲想对女儿的新帽子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因为自己的看法可能会伤及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引起两人的争执。所以她没有直接作出负面评价,而是用了个小策略:用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句子“you’vegotanewhat”引出话题,从而让女儿主动问母亲对帽子的看法,然后母亲又采用了一个礼貌程度较高的策略,即积极礼貌策略。对女儿的帽子作了“lovely”的称赞性评价之后顺带了一句“Butnotmyfavourite”,隐含着“Actually,yourhatisnotgood”的意思。这位母亲运用礼貌策略,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又避免了因不同意见给女儿带来的不愉快,维护了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

例4Wife:TherewasacallfromABCcompany.

Husband:Really?ButIwonderifIhavebeenemployedbythecompanyoutofthefourcandidates.

Wife:Infact,noneofthefourcandidateshasbeenemployed.[6]

在这个例子中,妻子的目的是告诉丈夫其应聘失败的消息,但考虑到这会威胁丈夫的面子,伤害他的自尊心,因此她没有直接告诉丈夫这个消息。而是用“TherewasacallfromABCcompany”引起丈夫的急切询问,然后适时告诉他四名应聘者都没能被公司录用,一方面含蓄地道出了事实,达到本次言语交际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丈夫的积极面子需求,同时又安慰了丈夫。

4.2消极礼貌策略

消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不干预听话人的行动自由来满足其消极面子需求,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例5Wife:Johntoldmeyouweregoingswimmingthisweekend.

Husband:Yes,darling,wouldyouliketogowithJohn,Mikeandme?

Wife:Iprefertogowithyou.

妻子得知丈夫要与John和Mike周末一起去野餐,由于种种原因她不愿意和John、Mike一起去,但她并没有因为不愿意和John、Mike一起去而向丈夫发出威胁。同样,她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料到丈夫定会邀她同去,然后她抓住时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Iprefertogowithyou”。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妻子在回复中故意省去John和Mike的名字,让丈夫揣摩自己的真实意图,并把决定权交回给丈夫,而没有任何要干涉他行动的意思,这就维护了丈夫的消极面子需求。

4.3非公开威胁面子策略

这种策略的言语行为比较模糊,采用此策略说话人既可避免对听话人潜在面子的损害,同时又会使听话人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其面子补救性比较强。

例6Mum:John,you’relisteningtomusic!

Son:Yes,mum.

Mum:RockandRoll?

Son:Yeah,Ithinkitiswonderful.

Mum:Well,IamafraidIdon’thaveanearforRockandRoll.

母亲不喜欢听摇滚乐,但她没有直接反对儿子,只是说“IamafraidIdon’thaveanearformusic”,这种模糊的话语提供了多种理解的可能性,避免了对儿子潜在面子的损害。一方面,儿子可以理解为母亲是说自己不会欣赏摇滚乐,另一方面,儿子也很容易想到母亲不喜欢听摇滚,自己吵到了母亲,她希望自己关掉或关小音量。在需要对他人的意见作出反应,但又不赞同他的看法的时候,使用一些模糊言语,这种策略既可缩小和他人的分歧,维护听者面子,又不会掩盖住自己的本意。

在上述四个例子中说者为了表达自己在“本质上”可能威胁听者面子的观点,可谓用了心机。她们都是首先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避免使用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然后在听者谈论此话题时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礼貌补救策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既维护了听者的面子,免去了争执的尴尬,又让听者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5结语

虽然在关系较近的人之间说话不用那么礼貌,可以不讲那么多礼节,但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适时运用礼貌补救策略,适当维护对方的面子需求,尊重对方,能够减少言语冲突,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目标,这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运用语用学中的面子保全理论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指出唠叨言语之所以令人反感是因为它常常直接威胁到听者的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并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的面子需求,尊重对方,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唠叨言语;面子保全论;礼貌补救策略

[参考文献]

[1]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13.

[2]请妈妈们少些唠叨好吗?[EB/OL].[2008-08-17]..2007-08-17.

[3]BrownP,LevinsonS.QuestionsandPoliteness:StrategiesinSocialInterac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56-29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