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8:49:41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范文篇1

马太效应的名字来源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这样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荣誉、地位等)获得进步和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相比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指导。教师在分配其关注、鼓励和指导这种微观层面的教育资源时所存在的马太效应,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重视。

2两种冲突的教育公平观

教育公平观,是指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的一种评价。①人们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其中两种主要的教育公平观是:基于平等的教育公平观和基于效率的教育公平观,两者是相互冲突的。

2.1基于平等的教育公平观

基于平等的教育公平观认为,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马太效应是不公平的,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落后的学生,都应该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这里所指的教育资源是班级教学中微观层面的教育资源。在班级教学中存在的马太效应是不公平的,教师不能简单的通过学习成绩而将学生加以区分。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方面,教师不能采取片面的观点,要从脉络的细节去加以考察,要考虑到影响学生成绩的诸多因素;另一方面,教师不能采取静止的观点,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其学习成绩。每一个人都永远走在其向一个真正人迈进的旅途中,因为每一个个体与过去相比,是一个既成,与未来相比,却是一个未成。②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也提出:“轻率地对孩子们下断语的人,是往往会判断错误的,这种人反而比孩子们还更加的幼稚”。学习成绩只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一个方面的体现,学生身上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等待教师去挖掘,如果教师仅仅凭借学习成绩而有所倾斜的分配教育资源,那么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才能被埋没,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

2.2基于效率的教育公平观

基于效率的教育公平观认为,班级教学中存在的马太效应是具有其公平性的,教师应该区别地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不加区别地分配教育资源,那么班级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教育资源,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又感到所得到的教育资源不足。教师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求平等,但不能只是追求表面的数量上的平等。真正的平等意味着任何学生都是他自己的主人,而不应该成为其他学生达到目的的手段。③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应该得到教师给予更多的教育资源,对他们施予充分的教育,以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尖端人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效率。如果一味地给那些成绩落后者提供教育资源,直到他们把握住机会为止,这种行为也就意味着剥夺了成绩优秀学生获得足够教育资源的机会,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效率也势必受此影响而降低。

3路径寻求: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和生活幸福

上面所述的冲突,是由于价值选择的不同而造成的,面对这样的冲突,我们力图寻找到一条适宜的路径,以给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提供一种研究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1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一种适合的教育

最公平的教育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最适合的教育,如果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一个物化的对象来进行整齐划一的教育,这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的休止。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班级教学中存在的马太效应公平与否,关键要看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了一种适合的教育,这种适合的教育是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出发点的。提供这种适合的教育,需要教师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树立一种人人均可成材,人人均能成材的观念。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④教师不能仅按照一种模式来塑造具有不同个性、不同潜质的学生,也不能以学习成绩这种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有些学生适合做科研,有些学生适合从事商业,所以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潜质,带着较少功利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对个体的差异平等地予以尊重,最终达到一种学生获得适合的发展与教师形成适当教学观的联动共生。

3.2关注学生生活幸福——构筑一种幸福观

马太效应范文篇2

关键词:风险投资;投资报酬;马太效应

一、风险-报酬权衡原则与马太效应

来自《新约•马太福音》的故事被经济学家定义为马太效应:即恒者恒强,弱者恒弱。这个理论通常用来强调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俗称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财务管理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有一系列的专业原则,其中最为人知的是风险-报酬权衡原则,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对等关系,投资人必须对报酬和风险作出权衡,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报酬。风险投资属于典型的高风险高报酬的投资类型,风险投资中承担了较大甚至很大的风险就一定能获得较高的报酬吗?本文以高风险投资为分析对象,利用马太效应理论来解答这个问题。风险投资是由金融资本家向新兴、高成长、具有巨大竞争优势的企业中投资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高风险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发源于美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于1946年。风投概念是在80年代进入中国的,至今仅30年的时间。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开始在中国飞速发展是最近15年的事。中国风险投资机构虽然发展时间不是特别长,但是发展迅猛。

二、马太效应在高风险投资中的表现

(一)马太效应在创业公司筹资中的表现

马太效应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就是赢家通吃,可以借用二八定律具体量化赢家的报酬水平,20%的人享有80%的财富。在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的资金时,20%的创业项目获得80%的风险投资资金。考虑到风险投资高度逐利的特点,马太效应表现出的二八定律会有更加极端的结果,极少比例的创业项目会获得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资金。网易云联合IT桔子的《2017年互联网创业群体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企业服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业开始热门,仅次于传统的电商和文化娱乐领域。同时风险投资呈现出马太效应,10%的项目拿走了90%的钱,投资向少数目标项目靠拢。报告还显示创业项目数量上从2016年开始持续下降,但获得金额却在增长,单一事件平均融资额相比2016年增长40%,创业公司仅有1%的上市比例。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马太效应在筹资活动的表现出的二八定律是更加极端的10%︰90%甚至是1%︰99%,创业公司只有做到行业的前两名才会受到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

(二)马太效应在风投公司投资报酬中的表现

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在权衡风险与报酬时,之所以选择承担高风险,是为了追求高报酬,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二八定律或一九定律,10%人挣到90%的钱。首先,风险投资整个行业的报酬数据表现出二八定律的特征。风险投资机构顾问剑桥协会的数据显示:“只有大约20家机构——或者说风险投资公司总数的3%——收获了该行业95%的回报,而3%的顶级公司的‘垄断’现象,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拥有最优秀人才的高素质初创企业会被风投公司过去的成功所吸引,而这种投资上的成功又会自我强化,且良性循环下去。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到更聪明的初创企业,实际上会让风投机构变得更聪明,拥有更好的模式鉴别技能和判断力。其次,单个风险投资公司的回报也表现出二八定律的特征。比如说就看FoundersFund2005年的投资,最好的一笔投资价值大概等于剩下的总和;第二好的一笔投资也大概等于第三名及其他所有的总和。所以说,风险投资行业普遍有着这样的说法,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只有在他最好的项目报酬大于其他所有之和的情况下才能赚钱。而从公司的角度来讲,以PayPal为例,它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Ebay,而它的早期风投从这笔交易中的所得全都超过了整个风投的价值。最后,创业公司的成功的比例也表现出二八定律的特征。行业中的前两名创业公司获得最好、最多的资源,获得回报也是最多的,因为只有少数优秀的创业公司收到大多数消费者的关注。从传统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到当下的阿里和京东。当然,除了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技术的原因之外,还有运气的因素在内。

三、马太效应对高风险投资报酬的影响

马太效应对风险报酬产生分化效果,20%的投资者获得80%的报酬。一般情况下,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中只有20%的少数者获得高报酬,80%的多数者获得低报酬甚至亏损。实际的高风险投资中,二八定律往往会表现为更加极端的比例。例如个人理财中常用的股票投资也是一种高风险投资方式,二八定律体现为10%的股民是盈利的,10%的股民是盈亏相抵的,80%的股民是亏损的。可见股民中获得高报酬的比例低于10%。以往,风险-报酬权衡原则告知风险偏好型投资者高风险高收益。理性的理解应该是投资者为追求高报酬而承担较大的风险,其结果可能是高报酬,也可能是高损失。高报酬与高损失发生的概率并不十分清晰,有可能给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带来过高的期望值。马太效应下,承担高风险投资者获得高报酬的概率有了相对清晰的范围,一般会低于20%。这个结论指出了高风险投资的残酷性,需要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进行更强的心理建设。

高风险投资成功概率如此之低,减少风险意味着减少报酬,如何能降低风险水平同时增加报酬,最常使用的理论就是投资组合理论,俗称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高、中、低水平的风险投资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尽可能分散系统性风险,抵消部分非系统性风险。近年来,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日趋波折、环境压力持续上升等等风险因素大幅增加,投资者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急速放大,很难通过投资组合完全分散掉,投资组合理论应更加重视规避系统性风险,尽可能增加低风险投资所占的比重,降低高风险投资所占比重。中低风险投资占比80%左右,高风险投资占比20%左右,以平衡马太效应在高风险投资中带来的二八定律。

参考文献:

[1]搜狐财经.风险投资的马太效应——10%的人挣了90%的钱[EB/OL].2018-05-12.

[2]网易云,IT桔子.2017年互联网创业群体调查报告[EB/OL].2017-10-12.

马太效应范文篇3

关键词:市场营销;马太效应;名牌效应;协和效应;扎堆效应

马太是圣经故事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是个税吏。他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国王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出门。三人回来时,第一个人用这锭银子赚了10锭,国王奖给他10座城堡;第二个人用这锭银子赚了5锭,国王奖给他5座城堡;第三个人的那锭银子一直包着末动,国王将他那仅有的一锭银子夺过来赏给了第一个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让他多多益善。”[1](新约32-33)这就是马太效应。

在当今市场营销过程中,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马太效应的特征,这就是品牌营销中的名牌效应、市场竞争中的协和效应、经营选址中的扎堆效应。

品牌营销中的“马太效应”———名牌效应我国的市场营销从价格大战开始,逐步进入非价格竞争时代[2]161,其中品牌营销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品牌形象一经确立,其价值也就随之上升。具有吸引力的、被公认为高质量的品牌占据着极为有利的地位。在市场上毫无影响力、缺乏知名度的产品品牌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同类名牌产品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压价销售,但压价销售是以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代价的,它意味着同样的投入,却不能得到名牌产品企业同样的回报。经过长期的竞争,企业将逐渐耗尽利润,缺乏发展的后劲,产生“马太效应”,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家电行业开始快速发展起来,据统计,1995年,国内的家电品牌有200多个。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经历了一个混乱的“战国时期”后,近几年里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几大家电产品已纷纷回归了马太效应:市场份额向大品牌集中,强的越强,弱的更弱。2007年,海尔、格力、美的三大国内空调巨头中央空调的销售收入均超过或接近30亿元,同期,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已形成均分市场的态势。……[3]。“2009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研究报告显示,品牌价值集中度愈来愈高。根据榜单数据统计,仅海尔、联想、国美、TCL五大家电及相关行业的品牌总价值为2917亿元,远远超出排行榜后70个品牌2363亿元的价值总和[4]。

最新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乳业的前四强———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市场份额已逾50%,而前十名的总体份额则高达62.73%。这表明,中国乳业已进入品牌化时代,形成强者愈强的品牌马太效应。

服装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低级企业卖产品,高级企业卖技术,顶级企业卖品牌。名牌是企业通过艰苦努力而创造出来的,名牌的维系同样需要企业的不懈努力。任何名牌都不是创造出来之后,都有它的成长、成熟和衰退期,做好名牌延伸,让名牌日久常新,就要“真诚到永远”。否则,一旦当名牌失去了消费者认同的时候,它就不再是名牌了。因此,名牌是要用心维系的。要使人们对名牌有持久的认同感,名牌就必须是“民牌”。

有些企业当名牌被人们认同之后,往往不注重维系名牌,结果使消费者慢慢失去了对名牌的认同和信任。“秦池”曾被某机构评为价值几十亿元,最后以三百多万元的价格将其出售。

市场营销专家的研究表明,许多产品需要花数十年才能在市场上打开销路,才能树立起名牌的形象,成为行业中的市场领导者。

创名牌难,保名牌更难。保名牌难就难在如何保证名牌产品的质量几十年如一日,经受住时间、市场以及消费者的长期考验,绝不能忽优忽劣,甚至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须臾的松懈。前一段时间丰田汽车的大量召回事件,彻底将丰田拖入了深渊,值得我国企业认真借鉴、思考[5]。

一个名牌的真正创立,需要企业数十年的精心培育,需要经历一次次的市场考验,需要面对竞争者一次次的挑战,需要经受消费者反复的筛选和认同,才能最终修炼成为名牌。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是名牌信誉的保证。否则,如果质量不稳定,就会失去公众的信任,失去牌子、市场和企业生存的土壤。

市场竞争中的“马太效应”———协和效应市场竞争格局中的马太效应特征,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个是规模效应,另一个是强强联合所形成的协合效应。

规模效应表现最典型的当数“蓝色巨人”IBM。

了解IBM的人几乎没有人不发出这样的感慨,IBM既大,又快,更强。仅仅是IBM的全球服务部(IGS)包括“整合技术服务”(ITS)、“业务咨询服务”(BCS)及“战略外包服务”(SO)三大部分。其中的业务咨询服务部,前身是业务创新服务部(BIS),在其以35亿美元并购了普华永道咨询以后,将二者重新整合成了BCS。BCS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组织,在世界各地有大约60000人左右的咨询顾问队伍。IBM的目标,不是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拔尖,以及每个服务不断创新,做一个最好的服务方案给客户,IBM是最具典型性的领袖型企业[6]。

强强联合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1.品牌联合所谓品牌联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企业品牌,通过相互联合,相互借助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品牌[7]。其中一种品牌可以借助于其他一些品牌来丰富自己品牌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表明产品的品质或特性、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以更好实现“1+1>2”的协和效应。正如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所言:“当品牌单独出现没有说服力时,联合品牌可以更好地标明商品的品质。”[8]从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业巨头英特尔公司与计算机制造商推出联合品牌开始,到现在,联合品牌的运营已进入各个行业,且品牌联合主体的实力也越来越强,真正体现了强强联合。如长城与韩松电子共同推出面向高端用户群的“金长城-HANSOL”联合品牌显示器;联想集团与D-LinK公司联合缔造的“联想-D-LinK”联合品牌网络产品开始上市;海尔与万达集团联姻,共同进军房地产行业,推出其联合品牌产品“万达·海尔房”;世界第三大移动电话制造商爱立信公司在日本与索尼联合推出“索尼-爱立信(简称索爱)”高端彩屏CDMA移动电话等。

2.企业联合

企业之间通过不断整合、兼并、收购、联合,形成体系竞争优势,可看作是“马太效应”特征的具体表现。企业兼并、收购与战略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已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经久不衰的话题[9]。近年来,全球企业的并购、合并、联合的浪潮更是愈演愈烈,波音兼并麦道、宝马收购劳斯莱斯、花旗集团兼并旅行者公司、惠普并购康柏、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公司合并,美洲银行和国民银行合并,等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这些大手笔的并购案例,造就了全球性的经济巨头。以1998年4月花旗集团并购旅行者公司为例,其并购总额达830亿美元,使花旗一跃而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毋庸置疑,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技术优势的互补,增强并购公司的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全球产业的组织结构,并对同行业竞争提出了严重挑战。公务员之家

3.合作营销

合作营销是企业之间更加战略性的营销合作关系。营销专家艾略特·艾登伯格在其著名的《4R营销》一书中指出:“合作营销将是后经济时代新的大趋势。”[10]164在过去的几年间,全球领先的运营商纷纷开始了合作营销的实践。韩国的主导运营商SK电讯每推出一种增值电信业务,如专为已婚女性量身定做的CARA(关爱)移动电话服务,除了在手机上为女性用户提供定制的女性页面和关于女性美容护肤的短信、图片外,还联合一大批专为女性服务的商户,为CARA的女性用户提供包括美容、餐饮、购物、文化、旅游等会员服务和优惠,使通信服务产品大大增值。水平合作营销的目标是通过联合相关公司的品牌来提高某种产品和业务的参与程度。单独品牌也许不会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是这些品牌联合起来,就会形成非常强的合力。

经营选址中的“马太效应”———扎堆效应销售商特别强调说销售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地点,地点,还是地点”。对批发商而言,他们选择位置时主要考虑其所处位置是否能发挥运输、存储功能,并考虑是否能节省费用,降低成本;对零售商来说,必须为自己商店选择最有利的地点。他们可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设店地点进行评估,如统计交通流量、顾客流量、调查顾客购物习惯、分析有竞争能力的地点等[11]149。

经营选址中的马太效应更多地体现在扎堆经营,即所谓“越扎越多,越多越扎”。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东莞市南城区的富民步行街的资料介绍中可以反映出马太效应的扎堆特征。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王府井大街的著名商场有百货大楼、东方广场、新东安市场、世都百货、工美大厦、好友世界等,还有瑞蚨祥、盛锡福、中国照相、四联美发、瑞士名表中心等多家老字号。王府井大街上有国内最大的儿童用品商店、亚洲最大的体育用品商店。此外还有东华门小吃夜市一条街、王府井小吃城等。经营品种有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名贵药材、风味肉食、钟表眼镜、照相器材、文化用品、现代家电、室内家具、风味小吃等等。王府井已成为一条立体型,多功能,环境高雅,明亮多彩,变幻丰富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商业大街。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商业功能大大拓展。南京路步行街已经突破了原先单一购物的局限,向购物、旅游、文化、商务、展示5大功能综合推进。南京路步行街的中小百货减少了50%。餐饮营业面积新增13700平方米,休闲娱乐业的经营面积从原有的5000平方米猛增到14000平方米,增幅达到180%。

美国的必胜客、日本的缘禄寿司、新加坡的音乐酒吧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品牌相继在此“落户”。上海南京路现代商业街“吃、喝、玩、乐、游、闲、买”的综合优势正逐渐形成。

一条华南地区最长的欧陆风情商业步行街———南城富民步行街,在东莞市南城区建成。南城富民步行街是东莞市南城区改造旧城区、大力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工程,全长1.2公里。它由300多个商铺、酒吧街、休闲广场、林荫大道、花径、钟楼、舞台、灯饰等构成,集合了购物、休闲、观光等特色,环境幽雅、文化韵味浓厚。其经营范围包括中外名牌服装、首饰精品、皮具、通讯器材、摄影器材、眼镜、钟表、餐饮、超市等。入驻的品牌包括法国小马车、松鹰、雅戈尔、点将、老爷车、老船长、卡丹奴、柯达、莎琪贝尔、永艺、以纯、麦当劳等。

业内人士分析,在经营选址中,除了交通便利、购买力集中等方面的因素外,扎堆效应也是吸引商家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Z].南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3.

[2]杨勇.价格竞争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3]赵君利.2008年,空调市场“马太效应”的黎明?[N].中国建设报,2008-05-27(7).

[4]程武.我国品牌价值集中度日渐增强[N].中华工商时报,2009-12-7(1).

[5]唐伶.丰田召回事件的背后[J].企业管理,2010(3).

[6]中外管理编辑部.IBM“蓝色的”的领袖气质[J].中外管理,2004(10).

[7]杨勇,赵文奎.关于战略联盟公司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1997(3).

[8]芮新国.当你的品牌没有说服力时请联合一个强势品牌[Z].博锐管理在线

[9]杨勇.关于战略联盟公司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1997(3).

马太效应范文篇4

关键词:马太效应;物流企业;并购失败;规避策略

近年来,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本与技术双重博弈的大背景下,物流行业逐渐打破资源分散、体系混乱的境况,行业进一步加速迭代,朝着资源集中、体系规范、开放生态的市场格局发展。而在此过程中,物流企业间的并购无疑加速了这一迭代过程。物流企业有效的并购可以实现资源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加速市场拓展,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但数据表明,许多物流企业的并购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在并购过程中不乏失败的案例。许多物流企业在经历并购后,核心业务逐渐脱离,内部冲突迭起,最终导致企业走向破产重组的边缘,而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马太效应”是致使企业并购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1“马太效应”的内涵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首提“马太效应”来概述一类社会现象:“声名显赫的研究者相对于那些默默无闻的研究者,通常可以获得更多社会声誉,即使两者所做出的贡献相同”,即趋于有利条件时就会愈发有利,不利时就会变得更加不利的惯性累积现象。“马太效应”一经提出便被广泛应用到心理学、教育学、金融、信息科学等领域。

2“马太效应”在物流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表现

物流行业有标准化、协同化、网络化以及规模化等鲜明特点,“马太效应”规律在物流行业中反应更为强烈。在全球价值链持续延伸的大背景下,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走上转型升级的道路,从最原始的行业内并购扩展到跨行业并购、从国内并购延伸到国际间并购、纵横并购延伸到混合型并购,并购的模式愈发多元化。在此过程中,“马太效应”表现出积极的部分亦表现出消极的部分。2.1物流企业并购中的积极“马太效应”。(1)降低运作成本。物流行业的发展以规模经济基本规律为基础。物流企业在并购后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对企业资源进行统一分配和集中管理,极大地缩减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单位损耗,规模效益凸显。尤其是大型的跨国物流企业,将价值链延伸到其他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相对较低的国家,使得服务产品更具竞争力。再者,并购是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的一种战略行为,实施高效并购可以有效减少投资成本,极大缩短投资时限,迅速达到扩张的目的。(2)业务多元化。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倒逼着物流企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当前的物流企业已不再是单一仓储或运输型的企业,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朝着一站式价值链提供商转变,不具备供应链一体化运作能力的物流企业注定被市场淘汰。企业在经历并购后,业务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拥有进入其他领域的能力。与此同时,在维持原有业务的基础之上,也进一步巩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之与其他企业相比更具竞争优势。(3)网络效应凸显。物流行业是追求网络化运作的行业,尤其是拥有全球性业务网络的跨国物流企业,其拥有国际间标准化运作的能力,擅长国际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国际大客户更倾向于这类物流企业,其行业地位难以撼动。而通过并购,物流企业可以迅速获得某一企业、某一地区甚至全球性的业务网络,极大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巩固了行业地位。2.2物流企业并购中的消极“马太效应”。(1)业务逐渐脱离核心。过去,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倾向于多元化发展,认为多元化发展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营业利润,因此在并购过程中多以并购后可能获得期望利润的多少作为并购的标准,较少考虑并购企业的业务是否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致使企业进入不可能盈利的领域。而企业一旦在并购过程中战略上出现失误,进入不利的领域,模糊企业的业务边界,将使企业资源配置进一步分散,致使企业出现危机。(2)企业管理冲突不断。并购不仅涉及不同企业之间财与物的归并,还涉及企业间文化、价值观、技术等隐形因素的归并。另外,无论何种形式的并购,其核心都在于人的并购,人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这些因素处理失当的综合表现就是并购后管理的失衡,并且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扩大,企业原有的冲突因素也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大,最终导致企业隐患的大爆发。(3)企业未定隐患加剧。未定隐患指在并购过程中已经发生,可能对企业今后的营业带来损失的事项。首先,在并购过程中,被并购方往往负债累累,因此极有可能对企业资产进行虚假评估,对企业原本存在的生产隐患进行刻意隐藏。其次,涉及跨国兼并的大型物流企业涉及目标国市场政治、法律、自然危害等可抗或不可抗因素的不确定性博弈,进一步加剧了并购后的经营隐患。

3“马太效应”影响下的物流企业并购策略

(1)回归企业核心业务。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回归核心是采取一切战略的前提与基础,回归核心的目的是辨别扩张的业务是否与当前的核心业务在战略上保持一致,是否有利于核心业务群的扩张,并购的业务是否满足经济学中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一般特征。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重新界定核心业务,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寻找可能进入的领域。当企业在经历并购后,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改变,必然经历企业内部结构与业务上的进一步提炼,而提炼的目的是为了打造差异化的竞争战略,进一步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回归核心业务并不意味着否定多元化扩张战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必要的扩张与投资,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规律。(2)相关多元化发展。企业在业务扩张时有非相关多元化发展模式(即拓展与原有业务无关的业务)以及相关多元化发展模式(即拓展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业务)。从实践来看,业务间相关度越高往往越能规避并购中的风险。首先,相关多元化发展模式下拓展的业务与原有的业务在管理以及技术上存在相当的契合度,能够快速将其与原有业务进行融合重组,资源利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协调性,有利于统一调度,实现规模效益。其次,相关多元化发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所并购企业的了解不足而产生的未定性隐患。最后,相关多元化发展也是巩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业务脱离企业的核心业务。但也必须指出,从长远战略维度来看,在不影响企业核心业务群的情况下,适时地从战略的高度开展非相关多元化发展,促使企业进入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亦是在企业转型与整合过程中值得考虑的发展方向。(3)采取市场细分战略。市场细分战略由美国学者温德尔•史密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主要的理论出发点是基于顾客需求的异质性以及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的有效性。在现实并购环境中,所有采取并购策略的物流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基本抉择,即并购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和哪些业务上进行。并购的方向与业务的选择决定着并购的失败与否,影响着物流企业今后一段时间的服务结构,也影响着企业利用“马太效应”带来的积极因素去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行业差异上来看,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而言,突出的特点是市场的高度细分,任何一家大型的物流企业都难以垄断整个市场的容量。因此,由物流行业的细分而产生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成为了许多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创新的热点,近些年来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佐证。在物流企业并购时采取市场细分战略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考虑:按客户所属行业进行细分;按物流业务功能进行细分。前者主要体现并购中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后者则体现了物流企业并购业务上的选择。只要采取适当的市场细分战略,就可以很好地利用“马太效应”带来的累积优势,进一步塑造企业细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构筑细分市场壁垒。(4)前瞻性转型。物流企业的并购要有先见性,在并购之前就应考虑未来产业的核心能力。就目前的物流行业的整个发展形式来看,行业的跨界融合、产业协同、资源共享以及运作过程自动智能是发展的大趋势。另外,短期的积极“马太效应”并不一定能给企业并购带来好处,其潜藏的隐患是长期的,一旦危机爆发往往难以逆转,这给企业并购活动带来极大的挑战,稍有战略上的失误,便会将企业引入深渊。例如长期在港口运营上处于垄断的物流企业,如若一味沉溺于自身累积的优势而采取保守发展,在全球价值链的大背景下,容易受到远洋运输企业、内陆快运企业的牵制,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这客观的要求物流企业在并购时必须站立在足够高的战略角度上,采取前瞻性的转型,这对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4结语

由于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马太效应”,因此物流企业在选择并购作为自身扩张手段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分析在兼并过程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即充分利用“马太效应”带来的积极因素,规避“马太效应”带来的消极因素。同时也应指出,当目标行业拥有强大对手时,应该另辟蹊径,努力去寻找对方的弱点,发掘自身的优势,避免正面的冲突,也是企业并购中“马太效应”给予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严鼎程.默顿马太效应的多元视角解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5.

[2]李广正.企业并购中的马太效应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2).

[3]杜培枫,李贵春.业务整合下物流企业归核与细分战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5,35(4).

[4]袁红,吴明明.用户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及实证分析[J].情报科学,2011,29(11).

[5]杜培枫.转型与整合:跨国物流集团业务升级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马太效应范文篇5

觉得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不行动,就永远也不会“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因此也不会有后来的“积累”,更遑论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只有行动才是一切价值的真正,只有行动才会使“马太效应”成为现实。那么,到底怎样“行动”才能把我们成功的彼岸呢?首先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必须是个性化的、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这就需要与自己“沟通”,即明确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究竟想要什么,25岁前想要什么,30岁前想要什么,35岁前想要什么------当想明白这一切后,就可以确立自己行动的目标,它应该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它的作用是,保证我们的行动有明确的指向性,使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始终保持清醒。

在明确了目标之后,我们还要具体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具备了完成这个目标的条件,即是否拥有足以完成既定目标的知识和技能。作者西武在书告诉我们:“如果你能够比别人更专业,就会取得决定性的,并利用取得发展机会,从而使不断扩大。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个不断专业化的进程。”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今的世界是个万花筒,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与其这山着那山高,“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的精力,全力以赴、埋头苦干,肯定可以取得杰出成绩”。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即根据自己的既定目标,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为成功夯实基础。

当我们具备了实现目标的有利条件后,最重要的“下一步”就是“行动”。无数事实,任何空想都是没有用的:无论多么优秀的天赋,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显示其优越性,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使其成为现实。而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用辛勤的汗水才能培育出成功的果实。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这样的例证我们俯拾即是:司马迁的《史记》几乎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他不辞辛劳几易其稿的结晶;袁隆平获得“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的原因,就写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就刻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上;刘翔如旋风般冲过终点、将成功定格在12秒9的那一刻,不会忘记,这一个12秒9是从无数个12秒9中诞生的------请读者朋友原谅,在有限的篇幅里实在无法用我的列举出数不胜数的事实,我只能再说一遍: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用辛勤的汗水才能培育出成功的果实。

毫无疑问,莫顿的“马太效应”使每一个渴成功的人看到了希,而《马太效应》的编著者使我进一步找到了实现这希的路,那就是行动的三部曲:确定目标——分析条件——付诸行动。我把这样的行动称为“清醒的行动”。我深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人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更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态势,坐而论道是无济于事的,唯有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有“获得成功和进步”的可能。而只有清醒的行动,才是成功的保障,才能把我们成功的彼岸——这就是我读《马太效应》的最大收获。

马太效应范文篇6

关键词:马太效应;差异化;唐探宇宙;核心价值

电影的品牌营销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建构以突出差异化为目的的品牌识别体系,二是开发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主体的品牌资产。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以下简称《唐探》)系列也正是利用这两个层面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就了《唐探》三部曲的票房帝国。

1资本问题与差异化体系

资本对世界的秩序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中,也深受资本规则的制约。当资本大量累积时,其所带来的驱动力能够轻易影响整个电影市场。而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资本是否充足也能使电影走向不同结局,高投资制作的电影往往会在内容上精益求精,营销环节所投入的资金更是能直接影响电影的票房。陈思诚造就了新的差异化品牌识别体系。在《唐探》系列之前,市场对于悬疑与喜剧这两个元素是分开认知的。悬疑片有着悬疑片的精彩,喜剧也自有喜剧的独特,不会有人能在观看一部毛骨悚然的悬疑片时而哈哈大笑,而陈思诚的出现,打破了常规的体系,其把悬疑与喜剧结合在一起,使这两种元素共生在一部电影上,这种大胆的选择最终构建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差异化品牌识别体系。《唐探》系列最初的差异化体系在如今已经成为令人追捧的标签。而《唐探》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其中就离不开资本的问题。从差异化品牌识别体系开始,《唐探》要想在电影市场上获得认可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种新的题材电影出现,哪怕内容质量上有所保障,但没有一定的营销手段,那么无人问津是极有可能的,而影响营销最为直接的就是资本投入。《唐探1》可以说是整个唐探宇宙的根源,如果没有《唐探1》的成功,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唐探》系列,现如今我们回过头看看《唐探1》的经验,或许离不开优秀的电影内容,但是其中所蕴含的资本运作同样不能小视。《唐探1》的上映时间是2015年12月3日,而我们第一次可以在媒体上听闻《唐探》的影子是在2015年6月1日,从2015年6月到电影正式上映,唐探就没有停止过宣传,具体如表1所示。这样频繁的宣传活动,使得《唐探1》在上映前就引起了观众的关注,相比同一天上映的喜剧《一念天堂》与悬疑片《索命暹罗之按摩师》,《唐探1》可谓抢占了先机,最终也以巨大优势成为跨年贺岁档的票房榜首。《唐探》在这一年可以说是一战成名,陈思诚成功地把喜剧与悬疑结合在一起,给予观众和市场新的选择,单一属性的《一念天堂》与《索命暹罗之按摩师》被《唐探1》远远甩在身后。或许影片质量是制胜法宝,但是详细探究,这两部电影的早期宣传就少得可怜,而要吸引第一批吃螃蟹的《唐探》片方,在同年6月就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影片宣传,长时间的营销策略使《唐探》早早就站在了市场的中心,慢慢吸引到足够的关注度,最终获得成功。透过现象看本质,大量的营销手段可以增加影片的票房以及知名度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而为什么同时期只有《唐探》知道这样去做,这无非就是资本的问题。《唐探》构建出差异化的品牌识别体系,其实是很难被市场所接受的,但是陈思诚却能和他的《唐探》成功逆转,击败同天上映的喜剧电影《一年天堂》与悬疑电影《索命暹罗之按摩师》,无疑是资本在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长时间的营销需要大量的金钱来运作,就算是一场简简单单的路演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员、精力才能取得成功,《唐探》也没有辜负片方与市场的期待,其成功地给予观众特殊的心理感受,用悬疑探案与喜剧两种属性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鲜明、丰满的品牌符号。

2马太效应与《唐探》的核心价值

马太效应广泛存在于社会中,在电影市场中,马太效应同样适用。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如果要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那么就必须在某一领域迅速做大,直到成为当前领域的领头羊后,就算回报率相同,也能轻易获得比弱小同行更多的利益。《唐探》的核心价值毋庸置疑,那就是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唐探宇宙。要想在一个导演身上找到独有的品牌标签,绝不是靠一部作品就能够轻易形成的。《唐探》系列发展至今,可以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就拿网剧《唐人街探案》来说,一方面它是对《唐探2》侦探情节内容的补足,同样也是对《唐探3》的一种宣传,也正是在这种相互交错的影片联系中,《唐探》系列最终形成了它的核心价值和唐探宇宙,而这种核心价值也为唐探的整个营销寻求到了更多的赢利点。对于市场与观众来说,也更乐于见到这种有着独特品牌标签的作品出现。唐探宇宙作为《唐探》系列的主题部分,它能够让观众明确、清晰地识别记住《唐探》系列的个性,并最终驱动观众认同、喜欢上整个《唐探》系列。陈思诚清楚地知道马太效应这一规则。因此在《唐探1》之后,相继出现了《唐探2》、网剧《唐探》,还有尚未上映的《唐探3》,或许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唐探》系列。但只论当下,《唐探》就已经获得了绝对的成功,但凡提到探案、喜剧、贺岁片等字眼,《唐探》必然是最前列的。纵观种种,大胆地说,陈思诚与其所拥有的唐探宇宙已经成为国内喜剧侦探片的领头羊也丝毫不为过。《唐探1》《唐探2》以及网剧的,已经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结构与框架,这样的过程给整个《唐探》系列积累了大量粉丝,如果同时去比较侦探悬疑、喜剧这两个标签,那么陈思诚的唐探宇宙无疑超越了同类电影。所以,唐探宇宙顺应了马太效应,在侦探文化与喜剧文化的结合中实现了一家独大与“赢家通吃”。当唐探宇宙逐渐成型时,《唐探》系列无疑会成为同类主题电影中最受追捧的电影之一,也成就了陈思诚在侦探与喜剧结合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与功劳。

3结语

品牌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不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事情。在社交网络时代,品牌的构建越来越难,任何负面情况都会被无限放大,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品牌构建的重要性。对于影视作品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品牌营销传播的力量。张艺谋与他的民族电影、冯小刚与他的贺岁片,他们用一部部作品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而这种核心价值一旦形成,观众就愿意为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而产生的作品买单。《唐探》系列所建构的差异化品牌识别体系以及唐探宇宙所形成的品牌核心价值,在面对电影市场时迅速扩展自身优势,实现了票房名誉双丰收的优势局面。在中国电影未来的品牌传播营销过程中,《唐探》所带来成功模式值得思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唐瑶.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与对策[D].沈阳:辽宁大学,2012.

[2]杨晓茹.中国电影品牌定位研究[J].当代电影,2015(11):92-96.

马太效应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市场经济马太效应宏观调控

引言

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怎样认识和解决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的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教育领域来看,怎样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1.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它是竞争性价格,市场供求,市场体系等一系列市场要素及相互关系的总和[1]。它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关系市场化。竞争性市场是全部经济关系的凝结点,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中;全部生产要素都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而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2]。简单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在供求关系上,市场要素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量的关系上表现为一个自动调节的过程;在资源配置上,则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

2.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2.1市场经济使得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进一步加重

从目前来看,农基础教育未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获得快速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同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种失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牺牲了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使占同龄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儿童享受不到较好的教育。这种失衡显然有悖于基础教育的宗旨[3]。市场经济,消除了计划经济中大多的限制性因子,使得资源的自由流动性得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市场机制的内在动力下,大批教师尤其是青年优秀教师纷纷流向城市,表现出了极为严重的"缺钙"和"骨质疏松"症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城市的师资力量在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加强。

2.2市场经济运行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场经济由于其存在明显的竞争机制,使得原来人才与岗位之间"一对一"的分配关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对一"的竞争型关系。需求方在供求关系上表现出更大的选择的主动权,从而使得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而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先天条件的限制,素质教育的实施表现出明显的有心无力。所以,看似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在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是一筹莫展,仍旧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农村教育如何面对当代社会对人才的严格挑选一个严峻,亟待解决的问题。

2.3市场经济的运行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增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由于增长率的不同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九五"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1996年的2.51倍上到2000年的2.79倍,2003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2004年为3.21倍,2005年为3.22倍。经济条件是制约现代教育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作后盾,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设施便无从改善,师资力量得不到补充,教育质量的提高将受到极大的束缚。

3.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简而言之即是指"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就城乡教育而言,城市教育由于基础条件、教师资源的优势,会取得更大的教学成就,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和创新促进教学的更大进步。而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足,导致教师资源流失,从而加重了农村教育的不景气。这样就出现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两极分化现象,即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这种效应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出现,而同时,城乡教育体制没有完善,农村教育建设滞后造成的。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应当说是要极力避免和防止的,因为这种现象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社会的不公平、不稳定,如果不妥善解决会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4.应对策略

4.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

私以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政府须发挥有形手的作用。首先,政府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其次,给农村教师增加工资并及时发放,允许农村教师有第二副业以达到增收的目的,避免农村教师为了生计而奔入城市的现象发生。第三,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能够安心塌实地留在农村。公务员之家

4.2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

农村教师一般学历不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与城市教师有较大差距。通过实施对农村教师的切实有效的再培训与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从根本上缩小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再教育可以使在职农村教师的思想得到升华,责任感加强,从而投身农村奉献教育的决心更加坚定,避免农村教师的过度流失,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4.3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使农村孩子上的起学

农村居民(包括教师)的经济收入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经费问题和教师的流动问题,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给农村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竞争,获取更多的经济增长的成果才是缩小平服差距的根本方法。

5.小结

基础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是中国能否真正富强的根基,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体制上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努力创设良好的城乡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干忠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P30.

马太效应范文篇8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马太效应范文篇9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马太效应范文篇10

一、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二、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四、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五、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

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六、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七、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八、霍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