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1:04:46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1

它是西方敞廊式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商住楼房建筑形式,这种建筑适应南方潮湿多雨,夏季阳光强烈的天气和商业楼宇密集等情况而建造的。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防雨遮晒,方便顾客自由选购商品。是东南沿海城镇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形式。骑楼最先于英国传往印度,与当地建筑结合,以后传至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两广、福建和海南等地。

旅游一词古已有之,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社交活动。从最早的自然景观游览到社会景观感悟以及现在的文化遗产旅游,人们逐渐将视线从鬼斧神工的自然唯美,转向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社会景观美,而如今逐步倾向于文化历史的残缺美,对于现在层出不穷的文化遗址旅游我想就是这样的一个表现吧。

历经磨难而开始踏上坦途的人类社会,其实是建立在支离破碎的历史记忆和具象遗迹基础之上的。这一点,我们从世界性的文化巡游过程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华夏的圆明园废墟、埃及的卢克索神庙以及置放在法国罗浮宫内的断臂维纳斯……太多现实的历史图景在无声地向我们吟唱,前人所创造的璀璨文化流传至今的,往往是这一种残缺之美,虽是“文明的碎片”,但却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跌宕,却是一个城市的印记和符号,也是人们感情的寄托。正因如此,那些几近忘却的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前提下慢慢得到有效利用而向旅游产品转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资源逐步向旅游产品转化,将文化遗产开发为旅游产品已经成为当前旅游开发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如丽江古城的开发不仅完整的保留了文化遗产的历史性,也很好的开发了文化遗产的商业性,借此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各种旅游产品也在不断增多。

在这大背景下,文化遗产——骑楼的旅游开发,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骑楼”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南方多雨炎热地区邻街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将下层部分做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蔽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这是一种顺应近代南方经济繁荣需求而出现的商业建筑。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天津条约》签订以后,英法在海口设立领事馆,随后建有大量洋行、商厦、教堂、医院建筑,到20世纪30年代,已发展至现在的规模。

这些建筑风格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建筑历史和旅游开发价值。

对于海口骑楼文化遗产的开发,我想首先要看见它本身带有的历史性:一者,像骑楼这样的文化遗产是有别于兵马俑,莫高窟,乐山大佛等具有长时间的时代遗留物,或是宗教文化建筑。骑楼只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近代商业建筑。在现如今繁华的商厦帝国社会里,骑楼的存在有时就略显破落。骑楼的历史文化也许不及其他古迹,但是骑楼却显现了一个时代人们的智慧精华、情感归宿,我们应该看见她的商业性及她的审美价值。

二者,文物价值、遗产价值、文化价值并不等同于旅游价值,这是需要引起开发者注意的问题。对于海口的旅游大部分的旅客更关注的海南岛的阳光,沙滩,海水,往往忽略了一些历史的痕迹。而当某方面价值突出的文化遗产被开发出来,公之于众、示之于人时,它的价值并未转化成旅游价值,游客有时并不买账。因此,许多地方历史虽然非常悠久,文化积淀也非常丰厚,但是真正能够被发掘出来并能够被青睐的东西却非常有限,那么如何更好地向人们展现当时的历史文化就变成一个重要的话题了。

再者,对于骑楼的情感归宿是不可替代的。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曾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还有露天戏台和社区活动空间合二为一的宗庙空间;室外随处可见的土地爷祭拜点;“老爸茶”的独特风俗,以及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这些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也体现了海口城市区位与东南亚一体的热带地方特色。而如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也有人们居住在这样的商业骑楼里。人们对她寄托的情感不仅仅限于她的商业功能,还有叶落归根的归宿感,以及劳动与智慧结晶的成就感。

旧时的骑楼是洋行、茶楼、旅馆、货栈、戏院的聚集地。在那个年代,相当之繁华,街上甚至还有寺庙;而现在巷子仍有传统的裁缝店、各类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一家家生意兴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解放电影院”,仍以毛笔楷体写着宣传板招揽顾客,其实在骑楼这样的环境里常常会埋藏着百年老字号。虽然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但是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的,城市的文化只有把握住文化的时代性,才能够把握住当前社会的文化脉搏,因此,骑楼也需要与时俱进。既要保持南洋街上拥有的历史记忆,又要延续旧时南洋街的繁荣昌盛,充满魅力的展现海南人民沧桑而又美丽的百年风土人情文化。

首先我想对于骑楼的商业价值,依然是可以很好的保留。骑楼原本就是商住两用的建筑,外有特色的欧式刻画。现如今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有像骑楼这样有大面积的欧式商业气息的建筑群确实令人眼前一亮。

其次,骑楼的文化底蕴需要大家共同保护。例如坐落在得胜沙的“冼夫人庙”、琼剧戏院等,就连此街区埋存的名人轶事、社会风尚和民间风俗等人文资源,我想都是海口骑楼文化丰富内涵的体现。对于“冼夫人庙”的留存,如同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无论作为当地民众的精神寄托,还是作为岛外旅客的旅游地点,她都身兼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如,将那些民俗经过收集,通过举办展览或以骑楼博物馆的形式,对其进行宣传保护,展现海门作为百年商埠的历史故事,从而扩大海口骑楼的影响,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海口标志。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2

我国现有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人文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一、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1、人文活动可以满足游客的求知、求异、求新心理。旅游是休闲活动,也是文化活动,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话方式和独有的生活状态,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游客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认知心态,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体验其文化内涵。

2、人文活动是审美参照的对象,可以带给游客美的享受。旅游者进行旅游的目的就是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环境中美好的东西,以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3、人文活动会直、间接导致旅游资源产生,影响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活动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人们为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与结合点,具有更深的层次和内涵,就要借助文学的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把作为资源的“景”和作为旅游者的“情”,以及客观现实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实现情景交融,从而形成一种经人类“加工”的文学旅游资源,以提高观赏对象对游人的吸引功能。

4、人文活动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当地民风民俗,满足“求乐”的心理需求。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参与”。各地让游客对各种民俗事象不但要观赏、了解、领略,同时也让他们参与其中,在参与中比较地区间文化的差异,体验民俗的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性。比如让游客参与到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二、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还有一些地方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俗旅游活动项目,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管理得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有一些资源条件不错的地方,起步发展旅游的时间并不晚,但长期处于“温冷状态”。有的经营不当者盲目建设,急功近利。如在桂林有的地方,以民族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行“捐献”,结果是游客大呼上当,敬而远之了。有的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来的《三国演义》、《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陋,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色情的东西招徕游客,最终也是落得个惨淡收场。而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雷同化问题也是我国很多旅游景区中常见的现象,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败兴而归。

人文活动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开发应注重以下几点:

1、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性。

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无论就其“形”,还是“神”,只有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但在服务内容上则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人文活动类旅游活动恰好在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担任重要角色。在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对旅游项目内容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是当地文化中具有特色的部分。按照人类学的说法,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时将会产生的文化震撼,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文化震撼越强烈,而这种文化震撼的强度大小正是旅游部门策划民俗旅游项目的文化心理依据。如拉萨的大昭寺、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寨楼、藏族的碉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客家族的土楼等,都鲜明地体现出了本民族的建筑格调。而深圳民俗文化村中摩梭人入选民俗村,是因为至今仍然保持着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其民居建筑也比较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2、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在于真实性,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这种旅游项目必须特别重视保持其真实性,在一切细节上都要力求突出本民族的特点,力戒矫揉造作。民俗不能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会威胁着民俗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变成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来说,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从现在各地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的实践看,要成功举办一次民俗节庆活动,首先是要保持和弘扬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不宜人为地加以现代化或随意进行附加,把一个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搞成一个农民歌舞调演、农贸集市。对旅游地要相对封闭措施、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一种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旅游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粗放型旅游资源开发方式本质上是一条低层次重复性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造成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旅游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一是低水平。有的地方旅游业缺乏总体规划,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特色定位不明,景区功能不清,资源开发失控、设施建设失衡等问题;有的地方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入考察,不少地区的人造景观粗制滥造,杂乱无章。例如平武白马藏寨景区,山门左侧建了一座高高耸立的长颈鹿塑像,右边是一个现代加油站,这二者与整个景观和气氛极不协调,与白马人的文化生态环境格格不入[5]。二是破坏性。有的旅游区的政府和企业为了本地和集体的利益,不顾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实际承受能力,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方式,以获取局部的短期的利益;有的把风景区当作野外游乐场和“吃喝玩乐综合体”进行开发,结果造成风景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的下降,原貌严重受损,使那些传世数千年的风景区遭到破坏;有的景点所建的高层建筑、宾馆、发廊、桑拿等设施,往往与风景格调不和谐,破坏了景区的文化氛围。三是重复性。以九寨沟、黄龙旅游线上汶川、茂县、松潘、红原、理县等6县为例,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着随意开发、重复建设的问题。九黄线上的自然景区,无论是叠溪一松坪沟、大录神仙池;还是卡龙、牟尼沟等景区,如果单就某一个具体景区而言,都可以说美不胜收,但由于这些景区在地质地貌、海拔气候、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方面与九寨、黄龙基本类似,属于同质性旅游资源,这些景区(点)既不及九寨沟、黄龙那样精美、典型,与著名,又与九寨沟、黄龙相距不远,重复开发这些景区(点)的结果是分流客源,分割市场,加剧竞争,浪费投资。

四川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要吸取粗放型开发的教训,走出粗放型开发的误区,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一要打造精品。克服县县搞开发、乡乡抓旅游的现象,认真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重视和加强以品牌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进程,树立大旅游观念,努力使旅游资源开发向规模化、精品化方向迈进,培育旅游龙头景区和拳头产品。二要丰富内涵。在不增加或基本不增加景点和景区外延的情况下,以艺术、文学、民俗、建筑、宗教、政治等文化因素为内涵,对原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再开发,这既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深层次挖掘的过程,也是旅游产品的更新过程和深层加工过程。以甘孜州为例,甘孜州是藏族传统三大区域(卫藏、安多、康区)之一——康区的核心和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是川滇藏三省区联手打造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自古为“茶马古道”的中心,是英雄格萨尔王的故里[6],要深入挖掘康巴文化内涵,推出民风民俗之旅、民间节庆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做好“康巴狂欢节”、“国际赛马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打造康定情歌、茶马古道、格萨尔故里、德格印经院、丹巴古碉藏寨、泸定铁索桥六大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四川一些景区(点)给外地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并不是景区资源不吸引人,而是人性化考虑不够,对细节关注不够,引起了游客反感,破坏景区形象。要按照旅游星级厕所标准新建和改造好景区(点)厕所,解决好景区(点)厕所的水源和排污问题;要建好景区(点)游道、桥亭和休息凳椅,让游客既能安全游览观光,又能适时休息调整;要完善旅游标识和警示标牌,方便游客游览和提示游客遵守相关规定;要建设无障碍通道和各种紧急救援机制,方便残疾人旅游,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真正把四川旅游区建成文明安全旅游区。二、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

四川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各地普遍缺乏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随意开发、遍地开花的问题。有的地方只从自己狭小的市场半径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只要属于旅游资源就竞相开发,几乎三州地区县县搞开发,都在发展旅游,这种同类资源的单点式分散开发,既无鲜明特色,又无规模效益;既浪费了资金,又破坏了资源;既分流了客源,又分割了市场,造成景区竞争加剧,游客无所适从。

四川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要吸取单点式开发的教训,走出单点式开发的误区,实现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一要统筹规划。要在各市州、区县做好本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旅游经济区域的划分和旅游线路的形成,上级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制定旅游资源区和旅游经济带(线)总体旅游规划,对旅游资源具有同质性、旅游经济具有关联性的相邻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景区(点)在开发上的轻重缓急、旅游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旅游行业的协调管理、旅游产品的联合促销等内容进行合理部署、有序安排,以避免单点开发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破坏、资金浪费,实现资源整合,发挥资金最大效用。二要联动互补开发。联动互补开发模式是利用中心景点的较高知名度,进行旅游资源的滚动式开发,形成聚集规模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中心景点之所以在众多的旅游吸引物中处于中心地位,在于其一般同时具备资源的稀缺性、垄断性和市场号召力,中心景点既可以是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的“龙头产品”,也可以是景区开发的“中心产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心景点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能够产生较强的品牌效应。联动互补开发模式的实现,能够充分利用中心景点的品牌效应,以无形资产辐射带动有形资产的互补式聚集,起到以热点促冷点的效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区位规模经济[7]。当然,联动互补性开发切忌近距离重复建设和小范围项目雷同,切忌不顾环境容量的超负荷开发,为避免联动互补开发模式下的过度聚集现象,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聚集规模和聚集结构进行控制和调整。以阿坝州为例,要重视和加强以九寨沟、黄龙品牌为主的旅游产品系列化开发进程,在努力把九寨沟、黄龙培育成为四川省的国际旅游拳头产品的同时,充分利用九寨沟、黄龙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围绕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条主线,促进九黄沿线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互补开发和旅游经济的错位发展,使九黄线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形成功能互补耦合效应,既减轻九寨、黄龙中心景点的游客压力,又让周邻其他景区达到客源分享效果,既形成了聚集规模经济,又避免了简单重复开发。三要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旅游是吃、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的统一体,发达国家国内旅游收入中“吃、住、行”与“游、购、娱”基本上各占一半,而四川旅游业仍以“吃、住、行”为主,“游、购、娱”的比重还低。据2001年国内旅游者在川人次花费及构成统计表明:国内旅游者在川“吃”占17.4%,“住”占25.8%,“行”占19%,而“游”仅占8.6%,“购”占14.4%,“娱”占6.1%[8]。四川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克服就景区说景区的单向思维,认真研究六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组合。要加快旅游交通路网建设,尽快改善通往景区的支线公路,重视和加强信息传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景区的可进人性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组织专门力量去设计和开发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旅游商品,精化工艺,改进包装,提高旅游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要加快景区宾馆、游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文化演出,挖掘四川地方美食文化,让游客游在四川、乐在四川。

三、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

四川旅游资源开发过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简单化现象,有的地方缺乏旅游规划,打着“边开发边规范”的旗号,实则进行破坏性开发;有的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不重视人文内涵的保护,致使随着景区开发,当地原有的民族文化被迅速破坏;有的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乱砍乱伐,致使景区森林采伐过度,景区水位明显下降,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上述现象近年来有所改观,但并未完全杜绝。四川旅游资源要吸取过去曾经走过的简单化开发路子,实现由简单化向生态化开发方式的转变。一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学有关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已经表明,一个旅游地区(点)游人的增加或超量进入,必然导致旅游服务设施超载,废弃物、污染物以及对旅游区(点)生物种群干扰现象的增加,造成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乃至恶化。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会受到破坏,造成吸引力锐减,并逐渐衰亡。为此,四川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压力,达到将游人分流的目的,以维护旅游地生态平衡。二要科学开发。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生态旅游资源科学开发的原则和思路,做好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在规划阶段对各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既要考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合理布局设施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又要紧密结合区域所在的重点发展目标、相关行业配套,减少在实施项目中的盲目性、局限性及不必要的损失,求得科学与协调发展。三要持续发展。为了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对景区进行功能分区,坚决执行“区内游、区外住”的布局原则,以达到有效控制和减轻污染的目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内不能修建任何餐饮及住宿设施,以减少对生态旅游区的污

染和破坏。加强旅游区(点)及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如加速实施绿化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建立绿色天然屏障,从而改善生态大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9]。四要生态与人文并举。就四川的生态旅游资源来说,体现于自然层面的地域特点和体现于人文层面的民族文化特点息息相关,并存在结构性的内在联系。自然负载了人文,人文渗透于自然,并经自然而得以体现,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四川境内的生态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一种特有氛围。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

四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是四川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现实途径。因此,既要提倡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发展中提高发展质量,又要强调在资源开发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合理开发,优化利用。对多数旅游资源富集且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应通过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对少数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地区,实行封闭式的保护管理。切实做到有能力开发的就要很好地开发,暂时没有能力开发的,要很好地保护起来,等待后人去开发。那种绝对的保护、所谓纯自然主义的方式,既不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四川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应该和谐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指导思想和行动方案,以发展为前导,以保护为支撑,既使当代人脱贫致富,又把青山、绿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这才是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C·哈丁.公地的悲剧[J].科学,1968.转引自[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北京:三联书店,1994.714—718.

[2]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战略,1997,(4).

[3]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2).

[4]《九寨黄龙一线民族地区旅游业及其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关于进一步发展九寨黄龙一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意见建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7).

[5]李左人.四川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中共四川省党校学报,2004,(3).

[6]何志华,王康,陈晓莉.浅析甘孜州旅游资源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7]陈实.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4

湘潭市与长沙、株洲构成了湖南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金三角”地区。近年来,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目前,湘潭市旅游业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板块:以韶山为代表,以纪念馆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旅游;以湖南水府旅游区为代表,以湘潭农博园和昭山风景名胜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山水旅游;以齐白石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三大板块,构筑了湘潭旅游的大框架,特别是红色旅游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2005—2007这三年间,全市旅游总收入累计达到98.2亿元,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41324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2062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9262万人次),年均增长78%,旅游外汇收入1704万美元,年均增长79%。接待国内旅游者2187.18万人次,年均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97亿元,年均增长18%。仅2007年这一年,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2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8%。由此,旅游业以逐渐成为湘潭市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湘潭市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旅游经济观念模糊。湘潭市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商业和工业基础的城市。旅游业在近几年虽然稳步发展,成为“后起之秀”,但是“全民办旅游”的观念仍旧不强,普通市民大众参与旅游事业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这是政府或旅游局的事。笔者两年前曾经到过安徽黄山和广西桂林,这都是典型的靠旅游业起家的城市,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城市建在风景里。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自然是无法比拟,但另一点感触很深的就是在市区或景点停下来问路,市民都会给与你最诚挚的帮助,为你尽可能多的介绍相关情况。而在湘潭市,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们恐怕是没有时间耐心为你导游的。任何事首先在思想上给予重视才能有好的开端。

2.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包括政府的管理和旅游企业的管理。就前者而言,现有的管理体制条块分隔,相对封闭,部门之间整体意识不强。后者则不适应产业化趋向,尚未抛弃旧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建立。(2)缺乏科学,高水平的旅游规划各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规划,但由于旅游区分属文化,城建,旅游等部门,迄今为止,湘潭高水平的,高质量的“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仍未出台。(3)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除个别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绝大部分普遍存在小(规模小,企业集团少,单兵作战多),散(分散经营,目标市场分散,针对性不强),弱(资本不雄厚,家底薄,竞争能力弱),差(管理差,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益差)的竞争劣势,严重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效益的提高。

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精品路线单调。湘潭市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种类齐,人文特色鲜明的特点,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手法上大同小异,没有突出景点的特色,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景点和路线尚未形成,一些原本十分著名的景点也因为没有进行包装和提升品位,缺乏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4.旅游促销宣传力度不大,整体品牌形象模糊。宣传对象没有细分,还是传统的“一揽子”宣传,旅游宣传缺乏了必要的针对性,既浪费了钱财又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湘潭虽有韶山等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观,但从整体上看,将湘潭市众多的旅游景区作为整体进行宣传还比较薄弱,长株潭一体化在旅游宣传方面力度还不够;在宣传策略上,缺乏灵活多样,覆盖面广,辐射度大和持续时间长的促销方式;促销宣传投入不足。上述问题使得本市的整体旅游品牌形象不够清晰,从而影响到旅游市场向广度,深度的拓展。

5.民俗饮食旅游开发程度尚低。只注重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是不健全的开发,民俗饮食的深度开发也可带来更多潜在效益。目前,湘潭民俗饮食产品开发精度不够,缺少参与性,公艺性,文化性,产业性,湘潭的名优特产也很多,最有名的恐怕要数龙牌酱油和灯芯糕了,早期的名牌发展到现在,在市场上很难再看到龙牌酱油的身影,缺乏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

三、对湘潭市今后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强化市民意识

政府主导是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核心。湘潭市政府和湘潭市旅游局要针对湘潭特色,制定出适合湘潭市现状的整体规划和发展计划,尽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各级领导对外开放任期目标责任制等。号召全市人民围绕“我是主席家乡人,我做文明湘潭人”的主题,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工程,增强全民旅游意识。在全市各行各业大力弘扬“花枝精神”,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内涵。

(二)加强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业是一个竞争激烈,其覆盖面广,关联度大,涉及到众多的类型的企业,如宾馆饭店、旅行社都是直接与游客打交道的窗口企业。这要求我们加强旅游企业的管理,顺应时代要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深化企业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开展行业竞赛,提高企业美誉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强化旅游产品建设,发展特色精品旅游产品

1.充分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品位。湘潭红色旅游的品牌目前已在国内旅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隐山湖湘文化区和白石文化产品的开发仍未完善。其中,隐山湖湘文化区的深入开发可以通过纪念馆红色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来带动隐山的开发,进一步挖掘湖湘文化源的文化内涵。湘潭市为白石文化的建设在前几年也付出了努力,建设齐白石纪念馆和白石文化广场,举办了两届“白石国际艺术节”。但是,这些工作并没有深入,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同类的名人纪念馆在全国有十七家,按个人历史地位和影响,齐白石当排首位,但按现状来看,该馆却排在末位,导致了宝贵的文化资源长期闲置和流失浪费,使金字招牌的“含金量”有所下降。

2.不断创新,开发新型特种旅游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些熟悉的线路已不能满足游客日渐增长的猎奇心理,每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都要充分考虑到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湘潭目前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工业,农业等资源优势,开发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例如,丰富湘潭农博园的农业旅游项目,带动城郊游和乡村旅游;开发槟榔加工生产现场和反映湘潭文化的工业旅游项目等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培育市场

宣传促销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有重要作用。国际旅游市场促销要坚持以周边国家,地区为主体,以欧美为两翼,重点抓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旅游市场开拓。国内要重视省内一些地区及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客源市场。增加市场开发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等各种促销活动。旅游、文化、外事、侨务、新闻等部门和单位要共同配合。

(五)高品位开发民俗饮食旅游资源

全方位研究客源市场的民俗饮食心态,一些游客喜欢了解民俗产品的来龙去脉,那么可以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从而提高游客参与性,趣味性,在进行民俗饮食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合理确定民俗食品开发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对不同类别的民俗旅游食品给予正确定位,适时举办民俗饮食文化节,保护有特色民俗食品制作工艺的传承。

(六)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湘潭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必经之路,也是湘潭市做大,做强旅游业应牢牢把握的原则。湘潭市旅游资源丰富,主要以人文资源和生态休闲资源为主,如果旅游资源开发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发展,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已经出现了因过度开发而被黄牌警告的反面教材。所以,笔者认为湘潭市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防微杜渐,科学,环保地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为我们谋福利。只有这样,我市的旅游业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湘潭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处在一个尚未成熟的阶段,换言之湘潭市旅游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湘潭市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重视完善自身建设,增强市民有关旅游发展的意识,旅游产品开发注重精品路线,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的城市,从而把湘潭市的旅游业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曹玲艺,袁亚忠.试论湘潭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R].潭社科研[2006]7号.

[2]刘双娥.试论湘潭民俗因是自愿的深度开发[J].学术纵横,2008,(5).

[3]谭业.试论湖南红色旅游的开发:第7卷[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3).

[4]中共湘潭市委党史办编.漫话湘潭[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5]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EB/OL]./cyfd/.

[6]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湘潭[EB/OL].湘潭旅游网,/Class.aspid=534.

[7]政务公开.旅游统计[EB/OL].湖南旅游网,/gov/stat/default.aspx.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5

关键词: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贵州

2020年贵州省旅游产业总收入5785亿元,旅游总人数61781亿,较2019年相比旅游总收入减少6534亿元,旅游总人数下降51746亿人次。一方面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市场影响,全国旅游业都受到较大冲击。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全国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创新产品和精品线路,缺乏持久的活力。贵州省作为旅游大省,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调整旅游战略,开发创新型的旅游资源,提高品牌吸引力。

一、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现状

(一)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共有12类旅游资源,其中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共424处,其中优良级(四、五级)旅游资源34处[1]。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深入开发利用休闲体育旅游的基础条件保障。如果合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能够帮助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二)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分类

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是“休闲体育资源+旅游资源”的融合,它们即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具备综合开发的基础和条件。其中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可以细分为丘陵山区资源、湖泊河流资源、田野乡村资源、农业公园资源、山地体育旅游资源、山地疗养度假资源、山地运动旅游资源、山地文化旅游资源等。丘陵山区资源可以利用丘陵和户外山地资源融合户外体育运动打造真人CS、森林徒步、丛林穿越、山地露营、户外马术、登山等项目;湖泊河流区资源可以结合休闲体育项目共同打造户外漂流、水上运动、龙舟、竹筏等当地少数民族类水上传统项目和节庆项目;田野乡村资源可以结合体育开发体验性项目,如户外露营基地、乡野汽车越野等休闲运动项目;山地公园资源可以以全民健身和体验项目为主,发展广场舞、健身气功、民族武术、各种球类运动、公园定向越野、陀螺轮滑等休闲项目。

二、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对休闲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增强产品竞争力。休闲体育旅游能够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促进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打造区域旅游新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对休闲体育和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可以重新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增加区域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丰富旅游产业布局[2]。开发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利于对各类体育资源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传承和保护。

(二)助推全民健身战略

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计划指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项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计划对全民健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吸引外来游客,增加经济收入,还能够惠及当地居民,利用当地体育旅游资源建设体育健身、体验、参与等体育项目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体育参与程度,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倡导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增强居民体质,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贵州省经济基础薄弱,传统经济过度依靠第一产业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依靠当地的土地、劳动力、旅游资源等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一种新的第三产业结构,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丰富第三产业支撑。

三、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

(一)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1.气候资源和地质特征优势贵州省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常年平均气温26℃左右,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尤其在夏天,很多外地人选择到贵州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避暑,“爽爽的贵阳”“凉都六盘水”均已名声在外。利用贵州的气候资源优势,以“避暑”品牌对外吸引游客,充分发挥避暑这一优势资源向周边辐射,从而能够带动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贵州俗称“地无三里平”说的就是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的城市,全省地形以山地、丘陵和高原等为主,山地户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目前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已处于起步阶段,能够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2.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条件优越根据旅游普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公有旅游资源共12大类,资源总数83000余处(见表1)[3]。上表显示,与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直接相关的资源有山地体育旅游资源共424处,其中优良级(四、五级)山地体育旅游资源34处。除了山地体育旅游资源类,乡村旅游、人文活动旅游以及康体养生旅游资源与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存在高度关联性,具备综合开发的潜质。3.政策支持力度大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化发展,给予旅游业诸多的政策支持,其中贵州制定的三大战略就包括“大生态”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贵州已将旅游产业作为省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7826.6亿元,第三产业收入9075.1亿元,占比50.91%,超过第一、二产业之和,其中旅游产业总收入5785.1亿元,占第三产业收入的63.75%,旅游产业总收入为贵州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重要力量(见表2)。

(二)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

1.旅游资源缺乏深加工目前,贵州山地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多以粗放型为主,即主要利用天然形成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未经过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未能与文化、科技、旅游、养老等资源开发进行深度融合。且当前的资源开发利用多数受季节、节庆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每年仅有一两个月的旺季,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种被搁置的状态,缺乏持久性活力。2.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品牌目前,贵州省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大同小异,多集中于户外马拉松、越野、山地自行车、漂流、汽车露营等项目,没有地区优势和民族特色,项目开展多集中在夏季,冬季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如滑雪等项目开展滞后,未能打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质品牌项目。3.服务质量不高,专业人才匮乏贵州省旅游产业的管理与服务团队,尤其是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与服务团队严重匮乏,缺少专业性的人才进行管理和服务,不能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贵州省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院校不多,每年毕业生不足百人,并且多数人员进入教育行业,最后进入体育旅游产业的较少,专业性人才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目前贵州省内开设体育旅游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大多都是非专业性人员,极大地限制了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四、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一)发挥“多彩贵州”品牌的引领作用

“多彩贵州”文旅品牌是为提升贵州形象,打造贵州文旅影响力,建设文化强省,举全省之力打造的贵州区域文旅品牌[5]。目前,“多彩贵州”已具备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利用“多彩贵州”这个品牌,为休闲体育旅游项目进行宣传,增加民族体育文化表演、山地户外体育体验等,在“多彩贵州”文旅品牌的引领下能够快速促进休闲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以休闲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力量

目前,贵州已有地区开始尝试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如贵州关岭冰雪旅游度假村,该项目是当地政府与企业共同打造的惠及当地居民的惠民项目,该项目利用当地休闲体育资源打造“4+1”模式,包括室内滑雪场、马术俱乐部、露营房车营地、准军事训练拓展中心、山地自行车赛道、徒步登山道路、卡丁车、热气球观光等体育旅游综合项目。但是开发过程中存在产权不清、财政资金不到位、企业资金筹措困难等情况,进而导致项目建设滞后甚至烂尾等情况。为更充分地对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本,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负责运作实施,才能更好地对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获得市场的认可。

(三)深入挖掘“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

贵州省气候湿润,温度适宜,以往的旅游资源开发多以避暑品牌为主,但单一的产品不具备持久的吸引力,单独开发旅游资源或体育旅游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全国同质化产品较多,缺乏竞争力。要以避暑资源开发为主,围绕避暑资源丰富旅游产品。贵州地形多高原、山地、丘陵和湖泊等,户外山地资源丰富,且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充分利用各种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以休闲体育为基础、体育旅游为引导、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业融合项目能够丰富全域旅游产品,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四)打造休闲体育旅游综合体,助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综合体以休闲、体育、娱乐、体验、观光等为主导,对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休闲体育旅游特色产品[6]。同时,各个地区之间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发具有区域、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开发垂钓、马场、农产品采摘、农事体验等休闲体育旅游项目[7]。各个产品之间通过组合、衔接共同形成若干条旅游路线,将各区域之间串联起来,形成个性鲜明、民族文化凸显、体育参与性强的休闲体育旅游综合体,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五、结语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基础薄弱,以第一产业为主。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及大数据产业。贵州省旅游产业基础好,发展速度快,但多以粗放式发展为主。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将休闲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其对于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彩贵州”品牌引领、社会资本注入、产业融合以及休闲体育旅游综合体等方式能促进对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而推动贵州省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琦,张世俊,杨兵,等.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实施背景、技术要求与主要成果及意义[J].贵州地质,2018(2):145-152.

[2]李小红,韦艳.《贵州省旅游资源地图册》主题旅游地图内容表示和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17):122-123.

[3]黄鹂,马学智,张成明.新时代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3):19-23.

[4]周阳,唐建军,古松.我国乡村体育旅游价值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6):93-98.

[5]曹庆荣,齐立斌,念贵.乡村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7):81-84.

[6]彭发胜.广西乡村体育旅游综合体多元化发展策略[J].体育科技,2020(3):105.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6

(一)总体描述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介于黄海和渤海之间,陆域面积506.77平方千米(包括龙王塘街道80平方千米)。属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地形是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峰为海拔465.6米的老铁山。海岸线长169.7千米,有岛屿礁砣13个。森林覆盖率为46.44%,是第三批部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11万人次,总收入6.2亿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自然旅游资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完成的大连旅游资源普查结论是:旅顺口区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1个,优良级22个.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优于数量见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类型与赋存状况

1、数量与品质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单体总数量为20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占31个单体。

本表统计中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1可以看出,水域风光类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虽然不多。数量上在全区中不占优势,但在品质上优于全区和大连市。

2、空间分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在5个镇、7个街道(未含龙王塘街道)、1个开发区的分布情况见下页表2。

本表统计中未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2可知,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全部13镇、街道和开发区中,除3个单体为共有外,只在7个镇(街道、开发区)中有分布,分布不平衡。德胜、铁山两街道和双岛湾镇都是5个单体,北海镇是4个单体,主要集中在这4个镇(街道)。

二、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及开发潜力

在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中。其优良级(三级以上单体)景观资源主要有:

水域风光类:月亮湾浴场(五级单体)、老铁山温泉(五级单体)、黄渤海分界线(四级单体,评价时放人地文景观中,但从景观效果角度放人此类中)、老虎尾海滨(四级单体),北海大潮口海滨浴场、黄金山海水浴场、西湖山庄浴场和龙引泉均为三级单体。

地质地貌类:蛇岛和老铁山为四级单体,鸟岛和白玉山为三级单体。

生物景观类:蛇岛一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五级单体)、老铁山鸟栈(四级单体)、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和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三级单体。

天象气候景观类:旅顺口避暑地为四级单体。

可以看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特点和开发潜力:

一是数量不多,类型较全,品质较高。这便于综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二是可供开发的海滨浴场资源丰富,这与旅顺口区三面环海有关,可以充分的开发。海滨浴场的旅游开发方向主要是休闲度假。

三是生物景观资源分布较集中。蛇岛上的黑眉腹蛇、老铁山“鸟栈”及鸟岛上的海鸥、渤海中的班海豹等景观特色鲜明,具有开发的潜力。基本上都分布在区内的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部级森林公园。这一类景观资源可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四是地质地貌景观具有一定品级和开发潜力。这类景观资源主要有蛇岛、鸟岛、老铁山、老虎尾、白玉山等。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园区(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滨、旅顺口)之一。这类景观主要可以开发为观光旅游,但也可以同其他景观资源组合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

五是温泉和气候景观资源品级较高,可以进行休闲度假旅游和保健养生旅游开发。

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同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三、开发对策

(一)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政策

旅游政策被列为旅游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列第71位(全部124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竞争力仍不是很强,而在旅游政策一项评价中中国列第97位。这一方面说明旅游政策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通过旅游政策来提升竞争力的余地非常大。旅顺口区如何培育自己旅游竞争力,这是值得政府、旅游企业、学术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规律的相应政策与法律法规。要大力发展旅顺口区的旅游业,就必须在政策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省、市和旅顺区政府先后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提出了许多扶持旅游业政策措施,保障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许多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也是为了保障。现实中一提到政策或法律法规就与优惠挂钩,而对规范重视的不够。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地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保障,用好政策,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和执行。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尤其旅顺口区拥有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贯彻落实和执行好国家和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旅顺口区旅游网站上还看不到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人宣传不到位之嫌。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尤其是《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件》等法律法规。

某项事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好的政策会促进事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落后的政策会对事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对已有的政策要进行清理,凡是对旅游发展能继续发挥其作用,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要坚决取消。考虑到旅顺口区即将迎来全面开放,应该及时从战略层面制定旅游强区政策,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以增加旅游业在旅顺口区旅游业中的贡献率,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使用政策,如地热资源的使用问题等。

(二)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

策划、规划、开发、营销、管理等组成旅游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在旅游发展中不但缺一不可,还要做的好,有特色,有创新,最后才能有发展。

1、旅游策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方面旅游业要引领旅游消费。另一方面,旅游业又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在这种旅游需求动态变化的时代,要想能不断适应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仍停留在原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和开发模式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近年来.旅游策划这门技术性强、理论要求高的学科正在发展和完善。策划介入到旅游之中,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旅顺口区深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必须重视策划工作,要舍得花钱请智引技,把旅顺口区的旅游大计用智慧和技术描绘出来。做好形象策划、项目策划、产品策划、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策划工作。比如项目策划问题,旅顺口区缺乏具有旅顺口资源特点和高品质的旅游项目,这就需要大手笔、高水平的策划。等着开发商拿的项目是一种开发,但这究竟还是被动的,也有一些开发商在不断地找项目,我们把项目策划好了与开发商的对接或许更容易。如蛇岛开发策划、老铁山开发策划、地质公园开发策划、森林公园开发策划、气候资源开发策划等。

2、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重视。关键是如何规划,又该如何根据规划去进行开发,实践中往往差距很大。旅顺口区已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旅顺口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7月举行了初稿汇报会。这是一个关于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全面的规划,希望能尽快完成,以使旅顺口旅游业发展有个总的遵循。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应做好具体的规划。主要包括《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旅顺口区老铁山一蛇岛旅游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海滨观光游憩地开发规划》(或《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部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地质公园开发规划》,原则上应在《旅顺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来规划。

3、旅游开发

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前题下进行,没有策划就是盲目开发,没有策划的规划也是缺乏内涵的空规划。山林草兽、石洞海泉、日出日落、月色气候……移步换景,处处是资源,步步是景观。要有全新的资源观、规划观和开发观,不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要看到“全息的森林”。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这样五个子系统构成:气候予系统、海滨游憩子系统、森林生态子系统、地质地貌子系统和泉水地热子系统。具体见下图。

旅顺口区还有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虽然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老铁山岬观黄海日出和渤海日落、大潮口湿地等。

通过前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应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资源、蛇、鸟资源,以及海滨浴场和温泉资源。所以,未来旅顺口区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应在这几个资源上下功夫,而气候资源则是控制和影响着这些资源的面貌。

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到:

(1)选准开发方向(定位)——休闲度假;

(2)要引智创意策划——不能走简单的山水观光开发之路,创意要新、项目要新;

(3)科学规划、加强保护;

(4)加强环境建设和市场管理——建设标准要高,管理要到位;

(5)树立精品意识——推出重量级、高质量的产品;

(6)加强营销——要了解竞争对手,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

(7)进行资源整合——区内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深度开发自然资源,提升人文资源,系统开发),与区外加强合作。

(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建议

纵观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总结为:青山、碧海、茂林、温泉、地貌。在此基础上,大力构筑森林生态、海滨休闲度假、温泉养生度假三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1、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

旅顺与大海相伴相依,应该发展亲海型休闲度假旅游,看海、玩海、吃海、闹海。旅顺口区拥有众多海滨浴场,但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在大连市众多海滨浴场中地位并不突出。旅顺口区旅游要发挥好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必须做好海滨浴场的文章。

海滨浴场的提升改造。按照《大连市夏季“3s”旅游示范单位评定暂行办法》的标准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海滨浴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保证海滨浴场的沙滩沙质、海水质量,同时,提高海滨浴场的服务质量,按照服务标准规范服务。

区分大众和高端海滨浴场。针对未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区应坚持大众化,免费开放。同时,要对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细分,选取一定的区域或单独开辟建立高端海滨浴场。高端海滨浴场选址建议选择在月亮湾海滨浴场。

海洋体育休闲。海滨浴场不仅作为洗浴之地,在海上还可以发展海钓、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冲浪、滑水、划船和水上飞机等运动;在沙滩可发展沙滩拔河、沙滩跳伞、沙滩排球等活动。

海洋美食休闲。旅顺沿海盛产鱼虾,蟹类和海珍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如烧海参、烤大虾、蒸鲍鱼、爆干贝、炒香螺、涮文蛤、扒鱼翅等。应根据不同消费层次游客开设高、中、低档海味餐馆,有条件的还可在高档餐厅席间辅以适当表演,介绍旅顺海鲜特色及传统趣闻。也可以建立美食街,形成观光、游览、水产购物、海鲜美食一条龙。

海洋民俗休闲。旅顺渔民在长期征服海洋、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渔家民俗风情,如起锚拉网吹号子、请海神等。可以举办“渔家乐”民俗体验游,让游人随船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

在旅顺口选取适当的地域,建立部级旅游度假区。大连市已拥有金石滩部级旅游度假区,金州区也正在开发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旅顺口区应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建立部级的旅游度假区。这个旅游度假区选址可以考虑包括老铁山温泉、月亮湾海滨浴场、老铁山海岬等。目标高端,兼顾大众。在度假区内要选择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深挖温泉文化内涵,发展温泉养生度假旅游;建立高尔夫球场和海上游艇俱乐部;建立旅游度假酒店(村)和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开拓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

3、深挖森林文化内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立足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将老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开发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文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有市场影响力的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议在森林生态旅游内涵上多做文章。少上开发建设项目,做到森林资源旅游价值的最大发挥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4、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旅顺口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有林场、果园、农业园区、渔村等,是吸引大连市民及外地来连游客开展乡村旅游的好去处。旅顺口区乡村旅游开发应采取扶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只要条件具备的乡村都可以开展乡村旅游。旅顺口区的乡村旅游中要加强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编制旅顺口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推出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旅游示范村,重点发展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产品,与当地历史文化等景观资源组合开发,加大宣传与营销力度。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7

一、文学地理学与文学旅游

(一)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新兴分支,是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的组成、风格和特色,探讨不同地域文学表现出的地域特征和差异[1]。我国学者对文学和地理学间关系的关注和研究,大体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最早提出“文学地理”的概念,开创了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把地理元素作为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重点关注地理环境和地域差异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作家创作思维和构思方式的影响,又包括作家在作品中对某一地理空间的创造性建构。作家所处的现实空间会对作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会使作品呈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共性特征;同时作家在作品中建构的虚构地理空间,是作家个人审美倾向和创作目标与现实地理环境有机融合的结果。

(二)文学旅游

文学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亚类[2]。文学与旅游渊源深厚,随着文学地理学和旅游美学等交叉学科的兴起与壮大,文学与旅游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文学,因此,文学资源成为承载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文学旅游资源概念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文学旅游资源外延的界定基本一致,即文学旅游资源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密切相关,文学旅游资源属于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体系,而且体系的核心是作品和作家,其他资源都是在这一核心资源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3]。因此,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文学资源包括知名作家、经典作品、人物形象、情节内容以及故事发生的真实或虚构场所,这些因素也成为文学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

二、陕西当代文学旅游资源的地域划分

陕西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许多陕西作家的创作既包含对前辈作家的承续,也提出了独到的艺术创作见解,为之后的作家继续开拓新的创作思路和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作家群奠定了基础。此外,许多陕西当代作品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描写十分出色,作家普遍侧重对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挖掘与表现,流畅的文字蕴含作家对乡土故园的缱绻深情。从地域视角出发,可以将陕西当代文学大体划分为陕北文学、关中文学和陕南文学三个板块。陕北的粗犷苍凉、关中的深沉沧桑和陕南的朴素自然,在作家笔下得到了艺术化的呈现,使得陕西山水风物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充分提升,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学旅游区域。

(一)陕北文学旅游

陕西北部地区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区域,是“革命老区”,主要城市有榆林市和延安市。这里诞生了思想,孕育了延安精神,“延安文学”引领第一代陕西当代作家走上文学道路。这一地区除了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外,人文景观多以红色展馆为主,有多条经典红色旅游线路。陕西当代文学作品中,对陕北地区的描写以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为代表。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刻画了陕北乡村劳动者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奋斗者形象,也为读者展现了陕北高原的地貌特征。沟谷发达、色彩单调的黄土高坡以及粗犷刚毅、心胸宽广的陕北人,成为这一地区标志性的形象符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重走红色道路、体验纯朴民风。小说中描绘的村镇“双水村”位于陕西省黄原地区原西县石圪节公社,“黄原”是现在的延安市,“双水村”的现实原型也随着作品知名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文化游客的青睐。随着同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陕西榆林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得到关注并逐渐开发,包括窑洞分布密集而且保存相对完整,代表古老的陕北农村形态的郭家沟村、榆林红石峡摩崖石刻、高家堡古镇、沙家湾小学旧校舍等旅游景点,这些经典景点为旅游市场开拓、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二)关中文学旅游

“秦中自古帝王州”,关中地区见证了13个王朝的荣辱兴衰,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旅游市场成熟,特别是著名的“关中八景”,涵盖了人们一年四季的旅游选择。关中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富,文化价值观稳定持重,文化土壤与历史文化深厚,“关中环线”的建设更是带动了这一地区生态旅游和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来看,关中地区是陕西地形最优越、最富饶的区域之一,中原文明与西域文化曾在这里交汇,文化的包容传统源远流长,文学基调宏大、雅健,呈现“重质轻文”的文学地域特征。关中文学作品以陈忠实的《白鹿原》最为瞩目,小说细腻真实地描绘了关中人民的生活图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关中人民的生命意志。如今,这些艺术形象在白鹿原影视城中得以重现。其中白鹿村的建设以小说为原型,再现了关中平原上传统的自然形态与生活方式。除白鹿村外,影视城中还建有滋水县城、景观步道、创意文化区、游乐园等多个主题区域,集关中地区的建筑、历史、宗法文化以及居住、饮食、曲艺等民俗特色于一体,意在彰显“身在白鹿,远望天下”的景观文化。除《白鹿原》外,作家冯积岐的《关中》《村子》也充分展示了关中的别样风情。

(三)陕南文学旅游

陕南气候温暖湿润,有高峻挺拔的秦岭,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生产方式多样,生活方式自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陕南文学语言颇具灵动感。王蓬笔下的陕南汉水流域和贾平凹笔下的秦巴山地都洋溢着浓郁的地域风情,一脉相承的民俗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学作品人物的言行举止间展现得淋漓尽致。陕南文学以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为代表,贾平凹的艺术创作涵盖了多种地理变化,从自然到人文,从乡村到城市,从政治到世情,形成了较为完整且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学旅游研究资源。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清雅幽怨、古朴秀美、真实自然,使商州的远古与今朝、历史与民风广为人知。棣花镇是贾平凹的故乡,也是陕西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历史上曾是宋金和议时的一个商贸榷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棣花镇的古镇景区自2013年试营业以来,逐渐被打造成文、旅、商、农多个产业集聚的综合体[4]。而在叶广岑的小说《青木川》问世前,青木川这个陕西最西的古老驿镇,曾深藏于秦巴山脉深处,无人知晓。《青木川》让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深山古镇六七十年间的人文地理、历史风貌。特别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代枭雄》,让这个古老小镇一跃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此外,无论是汉中的油菜花海、佛坪自然保护区、金丝峡谷、高原草甸之类的自然景观,还是两汉三国主题文化遗产、盐茶古道、秦巴古镇,都能让人们从文学角度体验不一样的陕西故事。

三、陕西当代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产品个性化与品质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具有文化赋能的旅游产品有持久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能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持续推动文化、文学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重要母题的进程,加快文学资源的旅游化进程,为当代文学开拓更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文学与旅游的结合顺应了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读者与游客的双重身份使游客既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开展审美想象,深度体验旅游景观内文化的形成,还可以借助现实可感的景观和环境来达成对抽象作品的审美理解,在传统游览观赏的基础上加深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从文学地理的视角审视文学旅游资源,可以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拓展旅游产品创意提供新思路、开辟新路径。

(一)依托文学作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将文学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把丰富的人文资源转化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的长期目标。目前,陕西当代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流形式尚停留在静态景观营造层面。如延安的路遥文学纪念馆、西安市蓝田县的白鹿原影视城以及陕南地区的古村古镇等,缺乏动静结合、多角度与多种元素融合、能让游客参与体验的复合型产品。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都应在深入挖掘特色文学旅游产品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文旅产品的形式与内容,活化文学旅游产品的表现方式。1.陕北地区文学旅游的开发结合陕北地区红色文化,开发游客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主题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形式。如采用“听一节党课”“住一天窑洞”“做一天双水村人”等活动形式,使游客在红色旅游沉浸式的体验中感知“延安精神”,体味时代变革中普通人的奋斗精神。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陕北地区旅游产品的层次与结构,还能以动态的方式展现陕北文化的内涵与底蕴。2.关中地区文学旅游的开发关中地区可基于时间和地理空间双重维度,立体化打造文学旅游产品,整合自然景观、文化休闲以及地域民风等多种元素,推出综合型、复合型产品系列。注重横向延伸产业链,依托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研发文创产品,实现文、旅、商协同发展,增强景区文学旅游辐射范围,在更多的情境空间中推出吃、住、游、看、听、说、学等具体参与或体验性旅游项目,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如白鹿原影视城研发、推出了多种动态参与式活动与旅游项目,如“住王府客栈、品华阴老腔”,无论是“黑娃豆腐坊的蘸汁豆腐”,还是“蓝田饸饹”,都能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回忆。3.陕南地区文学旅游的开发陕南地区文学作品中描绘的自然山川与人文历史极具吸引力,汉中、商洛、棣花、青木川、古道以及秦腔,都充斥着故事与见闻。叶广岑在小说《青木川》中描绘了古镇的生活百态,在这个被称为“遗落风尘的净土”的小镇上开发“静心休闲之旅”项目活动,能为游客描绘出一幅远离城市喧嚣的画卷,让游客在“先秦遗风尚存,青山风貌依旧”的静谧安详中体味杜甫诗句“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的意境。这种景观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激发潜在游客的出游动机和再游意愿。

(二)借助文景融合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价值

在文学作品构建出的想象空间中,“因文设景”具有较高的审美意义,即实现“因文成景,文传景名”的效果[5]。将文学作品构建的空间维度当作一个整体旅游景观看待,将文学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融合,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以及特色地域文化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价值,借助文学作品的知名度及相关衍生作品的广泛传播,打造旅游目的地IP(IntellectualProperty)形象。旅游IP作为一种独特识别物,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产品。根据陕西不同区域文学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景区特色,可实施不同的品牌化战略,如陕北的“旅游+红色文化”IP与“旅游+黄土地文化”IP、关中的“旅游+历史文化”IP、陕南的“旅游+民俗文化”IP等。同时,还可以发挥文学和旅游资源充分融合后的产业联动效应,吸引外部关联IP集聚,建立“旅游+”新业态。如“旅游+影视文学”形式,依托相关影视文学作品打造文化旅游专线,通过旅游体验提升沿线市、县、镇、村的旅游审美价值和特色文化传播;“旅游+美食”形式,以地方特色美食小吃为标志,打造目的地美食IP;“旅游+特色民宿”形式,满足游客在自然人文观光基础上的对旅游要素的完整体验需求。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受众群体相对固定,而文学旅游属于高品位旅游形式。借助文学作品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通过产业融合采取多种开发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需求疲软问题,利于开拓中高端消费市场,也有机会逐步面向低端消费群体。在今后的陕西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中,应不断更新和调整策略,使各地旅游IP逐渐丰满、市场认知度不断提升。拓展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广度与深度,逐渐将文学作品人物与事件涉及的县域、地域、市域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与设计,能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

四、结语

文学本质上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要想获得良好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效果,吸引更多游客,应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增加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借助现代化的创新形式对文学资源进行再开发。文学旅游不仅能使更多游客找到心中的“诗和远方”的现实寄托,还能在弘扬精神文化、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璐.陕西文学地理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8(1):100-106.

[2]杨悦.近十年国内外文学旅游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34(2):83-86.

[3]王丽霞.文学名著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地方实践与提升路径:山东例证[J].改革,2019(9):115-127.

[4]徐翔.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陕西当代文学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2):42-44.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8

[关键词]产业经济;信阳;旅游;茶文化;旅游资源

一、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一)信阳茶资源情况。信阳市位于河南省的最南部,东部紧邻安徽省,南部与湖北省相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既有山地又有丘陵,既有平原又有洼地,且日照时间充分,有“茶都”、“茶乡”之称,生产的茶叶久负盛名,一向受人欢迎。特别是信阳毛尖茶更是被称为茶中精品,于1958年被评定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9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近年来,信阳市创建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茶产业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信阳地区内茶叶的种植面积超220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茶量和产茶值也在随之增加,每年的产茶量约为6万吨,而产茶值将近百亿元。区域内的个体茶叶种植场所和乡村专业茶叶种植基地共有1200多家,茶叶加工与包装的企业也达到了560家,培育部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部级示范合作社9家,省级示范社9家,为信阳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二)信阳茶文化情况。信阳自古以来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故乡,有着“中国毛尖之都”的美誉,不仅茶资源丰富,而且茶文化也十分深厚。信阳茶文化节是该地区在每年4月28—30日举办的大型茶文化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第一届信阳茶文化节于1991年12月开始筹备,1992年5月15日正式开幕。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信阳茶文化节采用了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形式改变但没有缺席。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提升了信阳的城市知名度,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座城市,推动了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在茶产业从业人士、旅游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茶文化旅游事业持续向好,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各种茶文化发展组织与协会团体陆续成立,一些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茶文化讨论会、茶文化旅游节和茶文化博览会也相继在此成功开展。这些都得益于信阳独一无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

二、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一)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独特。信阳年均气温为15摄氏度,一年中有超200天的温度适宜茶树生长;年均降水量为1134毫米,多集中于茶叶生长的季节;每年的日照时长达到超260天,有效太阳辐射达到43.74千卡/cm2;海拔50—1000米不等,多集中于300—800米之间。研究表明:海拔300—800米的山间才能产出品质最为卓越的茶叶。原因有四点,一是高山处气温低,多雾水。湿润的空气令茶叶充盈饱满,保持较长时间的鲜嫩。二是山区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大,促使营养成分流失量降低,将有效成分更多地保留在茶叶中,更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叶的香味。三是由于高山密林,树木茂盛,枯枝树叶腐烂后形成的草炭土机质丰富,土壤松软且营养丰富,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四是由于山间降水量丰富且日照时长充足,使得信阳茶叶的有机营养物质含量极高,茶水香味够更加浓厚。这些自然条件是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所在。[4](二)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信阳地区茶树种植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便有人开始种植茶叶,当时的茶树种植集中于云贵地区。唐朝时期,茶叶的发展进入到鼎盛时期,当时信阳生产的茶叶因质量上乘成为贡品。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常被用来借物抒情,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就是借饮茶的恬静淡然反衬了自己内心无限的感慨和离骚。新中国成立后,得益于国家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信阳茶叶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国家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采取的是统购统销策略,信阳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建立了四个茶乡;1970—1976年,信阳茶叶的种植面积从3.5万亩猛增到21万亩。2018年10月信阳市浉河区印发《建设茶叶标准化初制加工厂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鼓励建厂企业带动周边农户脱贫攻坚,2019年对72家加工厂进行核查验收,对核验通过的企业和相关县镇进行现金奖补,共计2297.88万元。2020年,对各建厂茶企、茶合作社带贫延期追加奖补资金430.6万[5]。得益于政府对茶产业的关注,信阳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步伐加快。长期的种茶史使得信阳地区的人都喜欢喝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饮茶习俗和饮茶文化。比如在喝茶之前会重视茶具的选择,从材质看包括玻璃、陶土、瓷器、紫砂和金属制品等。品茶之前讲究“洗茶”,用沸水将茶叶表面的杂质洗干净,让茶叶更加的卫生。[6](三)旅游资源丰富,组合条件优越。信阳市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造就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国家4A级风景旅游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高,是当地居民的天然氧吧,被誉为“云中公园”,可提供登山、观茶园、品香茗等活动;南湾湖被誉为“中原第一湖”,景区内存有大片的茶园,并提供茶艺表演等,非常适合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旅游活动;汤泉池风景优美,非常适合开发以洗浴和饮茶为主题的茶乡休闲游项目。被朱元璋称为“圣寿禅寺”的灵山寺,粤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信阳新县等都为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奠定了基础[7]。(四)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总体看,消费者对于饮茶的需求并不具有季节性。饮茶有春花、夏绿、秋青、东红之说。春花是指花茶,春季人们普遍感觉乏力,而花茶能够使人精神振奋、大脑清晰。夏绿是指绿茶,夏天燥热难挡,人们体力消耗大,而绿茶属于寒性,并且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能够增加营养。秋青是指乌龙茶,是秋天比较适合饮用的一种茶,因为秋天气候干燥,而乌龙茶具有润肺生津之效。冬红是指红茶,可以暖胃御寒,而且还可以增强抵抗力。信阳地区能够生产各种类型的茶品,可以满足游客一年四季的不同需求。从旅游需求角度来看,消费者更成熟,需求也更多样化、专业化,而信阳茶文化主题旅游活动的开展恰好能够满足游客的这一需求,通过参观茶文化博览会、参与采茶品茶等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吸引世界各国茶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游览。由此可见,信阳茶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三、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基建资金短缺。景区内部的开发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以及便利性等方面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严重制约当地茶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档次和质量均有待提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银行等贷款机构所给予的放款支持很多都是短期内的流动资金,使得一些中长期的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会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开展;另外在一些投资性的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通常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牵头,自身资金实力的薄弱使得他们很难吸引资金,使得很多前景较好的项目无法开发运行。(二)茶文化旅游内涵不足。茶文化旅游的重点在于茶旅文化,目前信阳地区的茶文化旅游文化内涵不丰富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很多茶旅产品在设计之初就缺少文化内涵,缺少赋予文化的过程。例如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很多旅行社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注重产品形式是否丰富,活动开展是否方便,致使很多游客来到信阳地区,名义上是感受信阳茶叶的生产历程,实际上最后只品尝了茶叶的味道,而没有看到茶叶的采摘、加工、制作过程,这就使得很多旅游产品缺少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参与性娱乐活动项目。另一方面,以茶文化旅游资源为主题的各类活动中,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单单停留在销售茶叶这一层面上,参加的人员多限于一些相关的记者、工作人员及少部分茶叶爱好者,没有形成较大的吸引力。(三)茶文化旅游产品同质性高。目前信阳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茶旅融合开发力度不足。近些年,虽然已经建成了环南湾湖茶岛和百里茶廊等项目,但南湾湖茶岛规模较小,部分景观人造气息严重,茶旅相关活动缺乏创新,产品开发层次较低,茶文化气息不够浓厚等问题还十分严重。百里茶廊主要展现的是茶乡盛景,活动项目包括游览茶园、观赏茶叶加工、品尝茶园农家饭等,缺少互动性和参与性,没有真正地展现出信阳地区茶文化所具有的特色,旅游项目和产品也都大同小异。(四)品牌营销力度不足。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品牌营销对于企业发展愈发重要,因此品牌形象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目前,信阳茶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范围不够广泛。部分游客会在景区商品区购物,各种各样的茶产品会使游客感到眼花缭乱,难以真正了解各类茶产品的实际效用和口感;二是销售渠道单一化,目前大多茶叶销售是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的营销渠道,茶文化旅游项目或产品在省外并没有竞争力,其知名度和品牌识别力也相对较低,同时也缺少对外商合作和跨区域营销的模式;三是导游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游客对于当地文化知识的了解,多数来自于导游的讲解,如果导游人员不熟悉专业知识,就很难向外来游客清楚讲述深层的文化内涵,因此很难成为优秀的茶文化旅游向导。(五)茶文化旅游参与性不高。旅游项目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活动满意度。信阳市的茶文化旅游景点多为喝茶、出售茶叶的茶馆,这些场所完全不能为游客提供采茶、炒茶等参与性活动。信阳地区最早开发的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采茶活动的景点为集云山,但参与时间仅限于茶叶节期间。在南湾湖景区的茶岛上,虽然每天都会有茶艺表演和对山歌的活动,但这纯属于欣赏性质的活动,而缺少参与性的机会。因此,在游客需求越来越多样性的今天,要想使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更加兴盛,就应该对其茶文化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

四、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形象和服务质量。旅游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方面,也是人们用来评价旅游产品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硬件设施包括景区停车场、公厕、旅游引导标识系统、景观建设、配套设施等有形因素。景区在建设之初,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充分考察、调研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合理的规划、布局景区基础设施,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来满足游客高质量旅游经历的同时,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未充分发挥效果的旅游项目或资源,可设置更多的旅游引导标识等。软件设施则侧重于服务方面,如预订系统、监控系统、景区讲解系统等。可借助高科技产品来完成对支持性产品的提供。例如:可以借助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地发挥智慧旅游的潜力,提供景区的景点讲解、线路指南、门票预定、酒店住宿等更具有人性化的服务;实现景区文化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让游客的旅行过程更加便利。(二)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丰富茶文化旅游内容。茶文化旅游要想创新发展,就要有针对性地在茶文化旅游的内容下功夫,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的层次和内涵。一是茶文化艺术层面,包括采茶歌、茶戏等。茶歌、茶戏属于茶文化发展演进过程中人为创造出来的文化,可以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对茶歌、茶戏的编排,使其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文化性;二是茶文化风情层面,包括茶艺、茶仪等,这是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所保留下来的文化,对于这类历史遗存性文化应尽量保持其原貌;三是茶文化景观层面,传统的观光景点包括生态茶园、茶博物馆等,作为茶文化的有形因素,管理中应提高外形设计上的民族化,地方化元素,在内部设计上应根据游客的日常生活来设计,以尽量保持熟悉感为原则。(三)多元化创新,打造产品定位新路径。茶旅产品的定位可从多条路径来进行分析。从旅游产品看,旅游市场中有亲子游、会议游、休闲游和研学游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同一地区可能吸引多种不同类型的游客。例如山东地区,可以凭借孔子故乡之称,成为研学旅游的首选之地,也可凭借泰山之名成为很多年轻人健身旅游的极佳之所。对于信阳,应同时设计不同类型的旅游线路,确定该地区的旅游定位,例如,将信阳茶旅游资源定位为研学旅游资源,凭借该地区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并将茶叶的种植、采摘、晾晒、泡制等一系列技术贯穿于整个游览活动中,在学习茶文化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加茶叶加工制作技术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也可将其定位为休闲旅游之地,由于该地特殊的气候以及茶树种植所需要的地形条件,将游客的住宿之地采用多种建筑风格的形式安置于茶园之中,伴着茶叶的清香,加之极佳的气候,推门可见的茶园,提供休闲养生的场所,通过这种有形因素与无形因素的组合,来打造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不同的形象。(四)改变营销模式,不断开拓茶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该地区的潜在客户。信阳市开拓茶文化旅游市场,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采取互动营销、眼球营销的策略。比如在疫情期间,各个地区、行业抖音直播带货成为热潮,信阳地区可以以茶叶为媒介,以茶山为直播场地,直播带货过程中以讲授茶叶的种植、采摘等为主干,传递信阳的优美风景和悠久的茶叶种植文化,提升真实感和参与感,扩大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市场。(五)优化游客体验,致力于提升参与度。提升游客的参与度,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以茶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以茶文化旅游活动为媒介,通过茶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可以根据乡村地形及该地区茶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筹建登山步道和环茶区自行车骑行绿道等绿色旅游线路。旅游企业除自身需要根据游客的需要来组织对路的旅游产品之外,还要对游客参与度高、建设较好的单项旅游产品经营者进行激励,借助旅游产品整体性的特点,带动游客整体旅游活动参与度的提高。同样是参观茶园,遥远的观望茶农繁忙的劳作场景与亲自跨上竹筐、戴上帽子采茶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应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共同努力,促进茶文化旅游参与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清改.信阳茶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

[2]郭师绪.品山品水品毛尖信阳茶艺纵古今[J].新产经,2018(6):80-81.

[3]逸茗.借力信阳茶文化节打造产业新格局[J].茶博览,2018:4-10.

[4]华萍.提升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度对策研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J].对外经贸,2015(6):68-71.

[5]区林茶局.关于对第二批助力脱贫浉河区茶叶标准化初制加工厂(含产业链)建设项目拟奖补对象的公示[EB].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

[6]honglijia.Studyofriseofteacultureanddrivingefffectoftourism[R].2018.7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9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部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珠海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网络。

首先是小网络,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西部和东部的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唐家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原唐家旧镇、共乐园、淇澳白石街、金鼎会同村等,珠海国际赛车、珍珠乐园等旅游资源也有待于整合)、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大学园区、南方软件园、科技创新海岸等)和南湾旅游新区(包括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游、北山杨氏大宗祠、湾仔花卉公园、海鲜干货市场购物游等)、横琴特色旅游区。

其次是中网络。也就是“两区一岛”,即斗门区、金湾区和东区海岛的旅游开发。斗门区的白藤湖旅游区已经配套成熟;御温泉也已名扬海内外;黄杨山-金台寺旅游区正在完善之中;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金湾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旅游开发也呈现良好势头。亚马逊热带风情园起步看好;平沙温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资改造气势恢弘;飞沙滩也渐渐游人如过江之鲫;长达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工业园区,也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整个大西区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珠港大道、湖心路、黄杨大道构成的“U”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的闭环,将湖光山色、寺庙温泉、港口海滩等山水景观和文化景观、城市景观串联起来,而后向外辐射。东区海岛开发还需加大力度。从目前已开发的东奥岛、桂山岛、万山岛和外伶仃岛看,基础设施不足、水电供应、交通、污染等问题有待解决,旅游项目的开发尚待挖掘,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特别是要乘港珠澳大桥的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游环线。

第三是大网络,就是整个大珠三角旅游资源的连线成网。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广深珠和粤港澳的旅游资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广深珠万人美食游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网络化,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会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可分成三类: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像威尼斯一样,将白藤湖水乡内的道路、桥梁由企业为主体兴建。小游船的经营权则由政府垄断,拍卖给企业经营。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如城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4、为开发而保护。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栏岛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东区海岛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

项目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时,要设立谁最具有开发能力,谁设计的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第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把这两个标的统一起来,最后确定开发单位。

如为开发而保护,就要停止“石头经济”、“泥沙经济”、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发展,把郁郁葱葱的山头搞成癞痢头,那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这些低层次的开发、破坏性的开发,必须停止,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生态旅游是珠海的重头戏。珠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而且与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是互补的。在发展生态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

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过去许多景区乱砍乱伐,禁而不止,最后政府出一点资金,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护山队,允许他们在景区划定的地点开设小店做些土特产和旅游品的生意,结果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岛的奴萨杜阿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这一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综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人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到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入。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在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来划分,珠海的城镇可以分为三类;

1、资源驱动型。自然与文化资源有独特性,如金湾区、香洲区的唐家湾镇、东区海岛等可划为这一类。

2、经济驱动型。主要为购物流通,如斗门城区、前山城区、湾仔镇等是典型的经济驱动型。

3、都市综合型。既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又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的景点。如香洲主城区。

这些城镇的建设应分门别类,都要摸清本地的资源。如横琴的蚝、湾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门的荔枝、重壳蟹等独具特色的资源,要找出其历史痕迹,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写成动人的故事篇章,推陈出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色。根据统计资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已超过杭州。我们为什么会超过杭州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确立了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成为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体化的战略。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在硬件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设,没有一点旅游景观的意识。市区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条排水沟,仅仅做成一项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生态上的遗憾。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经验,如将已变成臭水沟的护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环城公园。第二是环境意识。大连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去游览参观?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到了丽江以后,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复建了。为什么?因为丽江利用民居的结构完全展示了古城独特的风貌,形成了异于其他城市的肌理,给人以另类城市的感觉。所以丽江古城对中外游客的聚集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强。而其他许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断了自身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从而也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国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数,水景资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地,水景资源极为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水景观资源充分发掘出来,利用起来,那珠海就是独一无二的。珠海难以与国内其他城市比硬件设施建设的规模。在文化建设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民居都要体现岭南水乡的风格,亚热带风情,形成新式粤派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岭南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塑造市民内在的文化素质,展示珠海独有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一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旅游资源。对珠海而言,主要是“特区精神”的外在化,要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为什么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去旅游?就是因为当地的文素质特别好,使得人们非常愿意到那里去。

——严格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定要有便利性,可达性,保证安全畅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西北旅游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于当地的治安环境。

——热情好客,培育地区信用。如游客到了珠海,购买的旅游品应没有赝品。就像在香港购买黄金饰品,都同时附有成分比例的标签,哪一家商品只要欺瞒顾客一次,香港旅游协会就会取消其经营黄金饰品的资格,管理非常严厉,所以在香港购买黄金装饰品,完全是货真价实的。而如果是珠海也能做到这一点,成为一个童叟无欺、诚信卓著的城市,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卖点。

——成功举办各种旅游节。江西推出“四时连八节”很值得学习。珠海也要造就季季有节,月月都有高潮的旅游气氛。各个区镇的旅游活动都要注意质量,相互之间都要有内容和时间上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要大力开拓会展业。珠海完全有能力、有资源、有潜力去发展会展业。我们要从办好珠海国际航展、国际赛车做起,从办好“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做起。

——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高雅与通俗相结合。高雅的文化活动,有一台戏可以做,那就是继续办好“珠海国际电影文化节”。还有常年都有二十多个剧组在珠海拍戏,珠海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很好的影视基地。丽江把纳西古乐捣鼓得如此的热,成为丽江旅游的必游项目,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又喷发生机活力的美丽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没有一台自己的拿手好戏,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通俗文化,就是南方杂技、广场文化、民间歌舞等,也是一台好戏。深圳华侨城的这台戏就非常好,有震撼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法国巴黎的红磨房,也是到巴黎的许多游客必看的。

——要有整洁的市容市貌。像新加坡、澳门等旅游城市,城市建筑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清新整洁。城市绿化、街道铺装、灯饰、广告牌也要与城市整体格调相谐调。比如商业步行街就可与澳门接轨,有鹅卵石铺装成彩色图案,给游客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挖掘和改进传统名菜。近十年来,清淡可口的粤菜已为珠海广大的移民们所接受。而移民们又带来了各自的家乡菜和洋菜式,可谓南北交汇,东西融通,精彩纷呈。但要真正形成本地区民俗食风,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骛的美食天堂还需要全市各界共同进一步努力。近年来,组织的几界珠海美食风情节,评选出的珠海名菜、珠海名小吃,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公务员之家

——要优化景点的管理。对同类的有可比性的景点,就要搞最佳、最差景点的评比,由游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个机制,促进其加强和改善管理。

同世界上其他旅游城市一样,不断地举办国际活动,创新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必将为珠海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

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经济,是创意经济。谁的创意好,谁就能发展。珠海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对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确定了许多目标,但实施过程不清楚,发展主体不落实。如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几界政府就已提出,但没有人去研究产品的开发过程,由谁来开发产品也没有搞清楚,结果是空喊了十多年,痛失了许多机遇。传统思维与经济转型的不协调,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讲,同样的旅游资源,由谁来开发,以什么样的机制来开发,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块玉石原料,由高手来雕刻,就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品;如由泥水匠来雕刻,就会糟蹋了这一块玉。斗门温泉的几次开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御温泉”的火爆成功就是因为客商的灵活机制所致。所以,机制不一样,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服务设施,同样的员工队伍,谁来经营,用什么机制来经营,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梅溪牌坊”只投入几百万元资金进行开发,而且搞得很成功。而如果由国有单位去搞的话,起码要一千几百万元。如某景点为国有单位,门票价格是由物价局定的,几十元一张门票,不管旅游旺季与淡季,不分早上与晚上,也不论市民与外地游客,谁都不能改变。这是什么机制?能适应市场吗?如果采取承包或出让的办法,经营者早就会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自我调节了。

同样的景点,谁来建设,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强调,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但为什么总是不可避免呢?因为造成重复建设的,往往都是财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投资的,投资以后,能否收回投资,投资是否对路,没有人来负责;没有经过科学认真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情势及时进行调整。

要转换旅游资源开发的旧机制,必须实行开发权的拍卖、产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承包租赁制和名店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大胆推开,公开操作。如名店的委托经营,我们的一些饭店宾馆,一旦委托境外的著名管理集团经营管理,接待水平马上就会提高,而且世界范围内的连锁经营,也带来了客源的增加。珠海这几年国有资本从流通领域退出就很有效,旅游饭店宾馆也不例外。

从一个时期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旅游管理体制比工业体制还保守。因此,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防止封闭操作。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搞封闭改革,不仅会因为低水平和资金不足而对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造成浪费甚至破坏,同时在时间上也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次,要防止没有约束条件的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权的拍卖,一方面要公开论价,另一方面要对其提出的开发方案进行专家论证,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公开竞争择优确定开发单位。同时,要防止守株待兔的意识。要扩大对外招商,范围越大,引进的开发者水平越高,带来的资金越雄厚,开发项目的档次和质量也会越高。要防止自建自用的倾向,把旅游项目搞成部门的小金库,搞点创收。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3]陶汉军·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

[4]仇保兴·简论旅游资源开发[J]·风景名胜,2000年第三期。

旅游资源开发范文篇10

1.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与环境方面。

2.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可得出三个结论:

1.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动不能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基本结论给我们提出了对旅游活动进行管理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旅游地这个生态系统中,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三、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评价

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为美国所创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影响的联邦建议、立法方案和重大联邦行动都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包括该建议或行动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拟议中的行动选择方案。实施这一制度是对传统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已成为国际环境管理一种惯例。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贵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2]http:///Article/es/esbase/resource/11/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