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宾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2:52:36

鲁宾逊范文篇1

《鲁宾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著作,该故事讲述了他去南美洲探险时,遇上狂风暴雨,船沉没了,孤身一人被冲上了无人小岛,一个人在这座荒无人烟、远离大陆的孤岛上,独自在生活恶劣艰苦的环境中生活了二十多年。他以无比顽强的毅力,和一双勤劳的手重新生活,克服种种困难,把小岛经营成乐园。

鲁滨逊长达二十几年对生的希望让他自力更生,不畏艰险,成为“岛主”,在逆境中成就了事业。鲁滨逊的人生经历真可谓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但是再读后却发现鲁滨逊的人生经历也可以说是“有了彩虹,还去经历风雨!”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当地可以称得上是名门望族,这种优裕的生活是许多人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终身的。鲁滨逊的两个哥哥一个战死,另一个失踪,他是家产的唯一继承者。“父母在,不远游”,承受丧子之痛的双亲更需要他的照料。可这个鲁滨逊就是不懂得安分守己,好好的福不去享非去遭罪,真是叛逆。倘若这么想一定会被鲁滨逊瞧不起的。鲁滨逊的不安分固然有追求新鲜、刺激的冒险因素,更多的是不满足于现状,是锐意进取、积极开拓、和命运挑战的鲁宾逊精神!平静、安逸的生活反而令他“对一切都不敢兴趣”,父母的忠告、哀求和初次航海的可怕经历动摇不了他热衷出海闯天下的愿望不甘平庸的他“明知大难临头,还自投罗网”。公务员之家

故事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正处在不但扩张、不断攫取原始积累时期,《鲁宾逊漂流记》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向海外殖民扩张的意识,著名学者伊安·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一书中指出:“鲁宾逊的‘原罪’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的能动倾向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鲁宾逊也可以称得上是西方扩张思想的代言人。而中国人历来尊崇隐忍、谦让,《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被传诵至今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安分守己,见好就收,知足常乐被当作民族文化的精髓,恪守我不犯人,人不犯我。可是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无情地打破了中国人美好的幻想,屈辱的近代史告诉我们:闭关守成永远挨打,中国近代史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国防大学教授马骏谈西方战略思想》说过这样一句话:扩张是西方战略思想永恒的主题。扩张去除掉侵略成分,就是可贵的进取精神。古今中外的历史史实说明了一个深刻道理,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就会落后挨打,由繁荣走向衰亡。进取精神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国之进取精神寓于民之进取精神。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振聋发聩地写道:“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同样,少年进取则国进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植进取精神于学生心中责无旁贷。

鲁宾逊范文篇2

岁月如水,年龄渐增,当我从浮躁的心态中慢慢地走出来,再回头重读《鲁宾逊漂流记》,不禁顿生感概。这些年接触太多的繁华字块,眼前笛福你平实直白的文字,倒让我油然而生返璞归真之感了。

与诸多巨匠大师相比,笛福缺乏的也许是才气,学养和思考。然而,他确实具有繁锐的目光、丰富的阅历、执着的热情。谁有能说拥有了这些不能创作传世巨著呢?“鲁宾逊”数百年来作为文艺殿堂燿燿生辉的艺术家之一,其为人知的程度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莫里哀的“达尔杜拂”。

我细细探寻这部作品何以能风靡后而世而不衰的缘由,最后终于明白了。以勤劳智慧的双手建造幸福理想的家园,这本是人类千百年来最美好也是最朴素的愿望。诚然,在大肆略夺自然资源的现在,希望的原野也日渐减少,但我们仍企望着广阔的净土,在那里,我们也能像“鲁宾逊”一样,依靠勤劳智慧和诚实的劳动来兴建家园。

我不仅心驰与美丽的家园,更令我神往的是“鲁宾逊”生命力量的庄严与强悍。当生命频临绝境,生命的焰火却燃烧得越是炙热,它促使着人释放了体内蕴含的所有潜能,包括人类某些最可贵的品质——勇敢、智慧、坚强、勤劳、沉稳。那是生命回复到本原状态才能焕发的“野性”力量,在现代人的身上似乎无法再现了。现代生活的繁华与富裕让我们沉浸在物质的享受之中,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生命的退化,更难有人体会到创造才是弥足珍贵的。只有用拼搏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人才能深切懂得,生命火花洴射时的璀璨夺目;才能体会到,做一个驾驭自己命运的强者是多么美好!我读“鲁宾逊”心中常有无法遏止的激动,那种惊心动魄的生命已蒙上了悲壮的色调。它美丽诱人,它可歌可泣,它让我感叹生命在安逸的状态的渺小卑微!

因为太孤独,为了生存,“鲁宾逊”不得不于自然相依、相融、相博、相抗;而大自然

鲁宾逊范文篇3

英国十八世纪伟大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宾孙漂流记》历来受到广大中国读者的青睐,,并不是因为其文学语言上的造诣,而是它深刻的打破旧时代开创新时代的历史印记,作者笛福给人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生存状态形式,他作为一位多才多艺有着敏感的时代潮汐洞察力的笔者,迅速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及时地用一种虚构的手法给世人描绘出来。他将自我的灵魂附着于克鲁梭的肉体,在茫茫的开拓海洋上,打捞着资本主义者血与泪的文字,进行着意识上的殖民罪恶,最终把这些东西凝结成《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来阐发其资本主义者乌托邦似的经济、社会理想,现在我就个人的观点对这部旷世小说进行细致地分析。

《鲁宾逊漂流记》给我们阐发的人生价值观是这样的:个人以勤勉工作来追求物质财富并将其作为人生而降世的唯一的内容。在故事中,克鲁梭以个人为船体,在“金钱欲”诱饵的刺激下,手撑着清教主义和经济个人主义两只浆,以智慧作船帆,在昼夜交替的生存海洋上,打捞着黑白不晰的财富,不知疲倦地驶向生命终结的尽头。这正是一幅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者敛财、罪恶、单一的生存画卷,这也是马克斯所说的人由“对物的依赖阶段”到“自由人阶段”①克鲁梭的经历是一部商业日志,他用精确浩繁的数字深刻的表达了资产者精明的商业态度,他从不张扬,从不安于现状,他有着惊人的自觉反悟能力和冷静理性的自制能力,有着不懈的寻找激情的原动力和优化生存的创造力,正是这种资本主义精神和其滋生出来的资本主义能力,才最终完美的塑造出克鲁梭这一资产者形象。

1.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个人主义、经济合理主义

克鲁梭不顾家中父母的劝告,踏上出海冒险的道路,来到异国他乡几经挫折几经成功,疯狂的根深蒂固的不安定心理,让他鬼使神差地出海贩奴,最终流落孤岛,在岛上度过整整二十八年的岁月,其中他完全是受自己支配的,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展开生活的,作者安排了他身为人子而不孝的“原罪伏笔”,使克鲁梭所屡次遭受挫折得到合理化,于是他的勤奋和虔诚就是其“救赎”的第一步,当他对上帝的感激达到标准时,上帝便赐予了他辉煌的事业,这是第二步,这是一部完整的基督徒的人生史诗。除了宗教的力量之外它拥有开天辟地重塑个人生活的魄力,拥有一点一滴艰苦创业的耐力,拥有不畏艰险埋头苦干的毅力,拥有制造工具精致生活的智力,拥有传经布道宣扬基督的训教力,它集五力于一身,打造了一个坚强勇敢、刚毅、勤劳、智慧的完美个人,一种无所不能的挑战欲燃起他对生存的美好盼望,在其奋斗的过程中把人的能力推到了顶点。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具有繁衍性,善待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②,克鲁梭完全成为“劳动雇佣的工人”,不计较劳动的大小与成败,只关注每项劳动的内容,以此来获得道德和精神上的满足,克鲁梭由一无所有失魂落魄几近被恐惧孤独而毁灭,到慢慢成为“主人”、“总督司令”,其间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内发的清教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世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③他以工作涵盖其整个生命的内容,抛弃家庭,随意婚姻成为一个纯粹的“劳动狂”,不计个人幸福的冷血无情,使他抹上了一层“孤胆英雄”的光辉,清教徒不同于以往教会成员的最重要的精神面貌,是他们不认为“多挣钱的机会不如少劳动的机会更有吸引力”④,他的惊人的创造力和忍耐力,是新型中产阶级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及至发挥。

“我通常要花上两天的时间才能看下颌运会一跟木头,再用一天的时间把它打入地下;我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艰苦工作,终于修筑好了我的围墙;但是当我历尽艰辛,把这项工程完成时,独木舟是一动不动的就像我去搬在沙滩上搁浅的那艘小艇一样,所有的辛苦都付诸东流了”这一系列他在孤岛上不计大小不计成败的劳动努力,都体现了清教徒劳动天职论的价值意义。在资本主义的世界工厂中,工作内容是劳动,规章制度是新教教义,工资便是从一生紧密快节奏的搜集财富过程中得到的“金钱欲”满足的快感,当时历史还是一个没有盛行消费享乐的资本主义生活状态,处在一个以生产积累为主要目的的阶段,就像中国农村为孩子辛勤劳作的父亲一样,没有孩子成龙成凤的详细预见,而只是有“卖命积累对孩子将来是有用的”这一几乎宗教式的信仰动力,在这一层面上克鲁梭所具有的盲目但抱定有意义的劳动与那些父亲同样具有歌颂价值。

新教派可以说是纯粹合理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一个阶段,经济合理化不服从道德甚至法律的合理化,在英国当时是十分明显的,克鲁梭为了小岛以后将带给他的利益,将船上本应该处死的叛徒免除死刑,并且像父亲一样传授自己经营小岛的生活经验,给他们留下火药、枪支、酒、食品等等,这样他以经济目的宽容了法律禁忌,以一种新即位的君王的姿态赦免了他们,重新依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法规”给于他们存活的机会,并赋予他们劳动这一清教徒天职的履行机会,这样在此道德法律给经济做出了重大让步,经济个人主义打破了禁锢其发展的传统主义,这也是作者借克鲁梭之手,拉开创造一种新经济秩序和新社会秩序的序幕。最大限度地追求财富的积累增值,提高增值效率是当时那个时代资产者所绞尽脑汁所思考的问题,他们将善与恶的评定标准直接交由“经济获利度”来判别,新的价值评估体系在他这里初步形成,把道德法律的触犯置于“服从经济利益”这一主流前提之下,一切财富至上,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那样“资本主义的‘至高之善’即尽量地赚钱,加上严格规避一切本能的生活享受,毫无幸福可言的混合物,更不用说享乐了”⑤。伊恩.瓦特在其《小说的兴起》中曾这样说到“一切最高精神价值附属于日常工作的完成,那么作为自己的主人,他下一步就会把他的成就认作是准神性的对环境的制服”⑥,克鲁梭一步步地实力膨胀,一步步地走向准神的自我评定地位,在孤岛上当他得到一只鹦鹉时他得到第一个第二者的称呼“鲁宾逊.克鲁梭”,当他救了“星期五”后得到了第二个称呼“主人”,当他救了船长和大副后,得到了第三个称呼“总督”,甚至有人称他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他登上准神宝座的脚步声,他于是就以个人为中心,以自己的个人能力为半径,画了一个自己绝对统治的殖民管辖圈,这正是作者笛福那个时代经济个人主义的强大磁力,正是这磁力才最终给他们带来了大笔大笔的财富。

2.清教主义

克鲁梭那种不重享乐忽略个人幸福,不盘算如何以最舒服和最少劳动方式取得报酬的生活工作态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宗教长期教育的结果,克鲁梭流落孤岛后饥饿难耐,当他看到几株麦苗飘动在眼前时,他渐渐地感受到了上帝的恩泽,也逐步地在内心深处萌发了感恩上帝的虔诚麦苗,这样两株物质和精神的麦苗奠定了他新生活的双基,也预示着整个新兴中产阶级生活典范的萌生,克鲁梭拿起《圣经》诵读的瞬间,也预示着整个这一时代人们新教的确立。

小说中有四次较有深刻内涵的《圣经》的出现,展现了克鲁梭整个基督洗礼深化的过程,从他流落荒岛算起,第一次是克鲁梭从他们的沉船上找到并顺便将找到的三本保存比较好的《圣经》带回岛上,这里好像我们能体会到这三本《圣经》的重要意义,这里的《圣经》是清教对基督教本质的继承,表示清教的血脉中依然流淌着主耶稣的血液。当他听到炮声随后顺着枪声得到二十加仑地酒、一把火炉铲、一把火钳、两个铜壶、铜锅和烤架的时候,正是克鲁梭在读《圣经》的时候,好像精灵念完咒语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一样巧合一样具有魔力,这里是小说在这一阶段第二次提及《圣经》,这里便是克鲁梭得到的上帝的馈赠,当小说第三次提及《圣经》时,是在克鲁梭受到恐怖和疾病的威胁,性命岌岌可危的时候,好像是作者安排的一场恶魔撒旦的一次客串,是克鲁梭为人子而不孝的“原罪”的又一次惩罚,抑或是他得到上次上帝的馈赠而对上帝感恩不够的后果,此时也是他下决心会更加虔诚的起点,这便呼应了《圣经》里的话“在你患难时呼唤我,我就会来救你,而你要赞美我”,冥冥之中笛福安排了一次人与上帝的诚信交易,但是克鲁梭在这次交易中表现的诚信不是很充分,所以在上帝预先付给他那些等价财富后,对其的不很诚信给予了惩罚。“真正支配了人的是使他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孤独的东西”⑦,克鲁梭在读《圣经》时感到了恐惧与孤独,于是耶稣基督此时真正支配了他,这样的人与上帝的市场交易在小说里还有,比如葡萄牙船长救起克鲁梭并且给与他金钱财富,帮他重获新生,重获发展的机会,老船长是出于对上帝的一种诚信,于是这次船长在与上帝的交易中,得到克鲁梭后来给他每年100枚金币和给他儿子每年50枚金币的回报。笛福将神圣的上帝纳入到经济市场当中来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可是资本主义并不是决定了基督教,而其中的关系是基督教以一种非理性的人文因素,一种被利用的文化手段而伴随并促进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当资产者意识到这点时,他们便开始对异教和天主教徒进行清教的灌输,当克鲁梭面对“星期五”和“西班牙人”时,他都将自己的《圣经》拿出来,替上帝抑或是自己进行传经布道,这是小说在此阶段第四次出现《圣经》,此时克鲁梭不只是一个清教徒而且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有感染力的传教士,也正式走入了基督教辅助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中来。

让我们了解一下,人、宗教、财富三者在小说中的内在联系:人追求财富,财富引诱人的“金钱欲”,宗教禁欲主义促进了财富的积累,人在追求财富过程中宗教是其精神动力,给人以精神的充实,而财富给人以物质上的满足,这便是整个小说最深层次三者的运转构架。

3.伪善

马克思.韦伯曾经有这么一个逻辑推理:“只要诚信的外表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则由此外表就足够了,不必要的过分的宣传这种美德显然是无效的浪费”⑧。我们不难找到这句话在克鲁梭身上的投射,小说中两处是很能体现这种流于形式的伪善的,一个是他对摩尔少年修瑞的出卖,小修瑞是随克鲁梭一起出逃海盗魔掌的那个孩子,可以说是克鲁梭的恩人,当修瑞想拿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对克鲁梭的忠诚时,克鲁梭决定要“从那以后一直爱他”并允诺要把它培养成一个大人物,可当葡萄牙船长拿出金币并且是相当可观的数目,想买下修瑞时克鲁梭那种被迫的不得不要在此时显得仁慈怜爱的潜道德命令,强迫着他作出转着眼珠的犹豫,呈现出一幅相当诚信的外表,随后在船长允诺“只要那个孩子改信基督教,那么十年以后便给他自由”时,他终于给自己不愿扮演的女人般的怜悯找到了台阶走下良心的表演台,那一点犹豫与不舍的诚信表面,足以让可怜的修瑞的愤怒得已平息,这样这种对个人有着实际用处的善良美德,给克鲁梭带来一笔不小的财富,他用一种肤浅的诚实,换得了良心的廉价满足,换取了高额的实际财富。

另一个例子是他在离开孤岛之后又重新找到那位当年救他的老船长,克鲁梭听着老人的痛苦经历和其正直的财产报告,克鲁梭留下了眼泪,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他问的第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你有没有这笔财富,拿出这笔钱会不会是你手头拮据?”,此时老船长已是将他船的股权转让拿出来的悲惨情况,他却不是给于安慰和同情,反而问得是这样一个问题,与其说克鲁梭的泪是出于对老船长的同情和感动,倒不如说是出于要回金钱的央求,是一滴讨债的泪,最终宗教对他的道德约束屈从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动机。

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鲁宾逊丑陋的灵魂,但大多数世界译文都截取了其中的教育意义,以自己社会文化背景的需要,而把克鲁梭那开拓进取,智慧勇敢的一面当作发展各自社会的注射剂强心针,这种文化过滤是这部小说历久仍辉的深层原因。在布罗代尔的《资本主义的动力》中,有这么一段话“资本主义是世界不平等的产物,为了自身的发展,它需要国际经济的默契"⑨,在一个显然非常巨大的空间里,它是专横组织所剩下的儿子,若不借助别人"卖身"的劳动,他大概根本就成长不成”,小说中克鲁梭的发展,也是依靠他人的卖身而取得的,首先是小修瑞的买身换来了救命钱,然后是“星期五”的卖身为奴,让他得到了一个贴身的保镖和苦力,然后留在荒岛上的反叛者,使克鲁梭得到了一个繁荣的个人殖民地,一步步地克鲁梭依赖别人的卖身劳动成长起来,这部小说是一部殖民者的辉煌创业史,更是一部被殖民者的血泪史,不管克鲁梭是怎样的英勇顽强,都不能洗掉其殖民者的丑恶灵魂。

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上,我们需要理性地客观地全面地对这部小说进行分析,我们的小学教科书中有《鲁滨逊漂流记》的节选课文,是植根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只截取了一部分,对其正面的教育意义进行了片面的提取,导致了在众多的中小学生读后感中很难发现对克鲁梭批判的声音,相反他们有的只是敬仰崇拜和赞叹,把克鲁梭当成心目中勇敢坚强的大英雄,例如在一篇读后感中有这样的遐想,是写给克鲁梭的赞美之语“鲁宾逊,你怎么那么勇敢,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放弃,你真是太棒了,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⑩我们把《鲁宾逊漂流记》当成一部立志小说来加以描绘,这样中小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误读,就是当他们读到“星期五”叫克鲁梭“主人”时,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深层次的理解这部小说的复杂性,当“星期五”受到克鲁梭奴化的时候,他们还在因其中“星期五”的笨拙与落后而开怀大笑,殊不知我们在历史上,自己也多多少少有“星期五”的缩影,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这部小说的跨文化传播,有其教育的肤浅性我们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全方位地为我们的中小学生对克鲁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析,而不能只是一种卡通动漫式的代替,像小说中有大量的美化词语,如“花园”、“城堡”、“庄园”等,加上其中冒险猎奇的故事情节,很容易误引读者产生一种对克鲁梭生活田园诗般美好的向往,而我们的中小学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误读,甚至有些成年人还向往那种回归大自然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

在《鲁宾逊漂流记》与后殖民主义的关系上,我们也应该从精神层面上,持一种客观理性不掺杂个人感情的态度来加以审视,在精彩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了解到殖民主义者的狡诈与阴险,他们一改火药枪炮的武力强夺手段,换一副慈祥和善的面目来进行他们不可告人的殖民罪恶,在他们手中《圣经》已不再是那神圣普世爱人的经典,而成为他们手中进行殖民奴化的文化武器,这场殖民战争没有硝烟,但要比有硝烟的战争更为可怕更具毁灭性。在小说中“星期五”作为一个被殖民者,失去了其原有的民族特性,丢弃了其原有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受克鲁梭的同化奴化成为一个清教徒,在大部分读者站在“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是“星期五”的进步,但这恰恰是殖民者所设计并希望大家掉进去的陷阱,企图让我们领略到他们使“野蛮人”进化成“文明人”的丰功伟绩,进而掩盖其罪恶的殖民本质。但作为世界上的一种文化,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克鲁梭认为那些“食人生番”是落后的野蛮的,那是因为他们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别人的文化宗教,认为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他异类都是蛮夷都应受到他们的教化,就像克鲁梭所说的那样“在我心中,似乎随时都做好了要一口气杀掉二三十个赤身裸体的野蛮人的惊天伟业的准备。至于他们范了什么罪过,我却未曾仔细想过,只是当初看到这些野蛮人伤天害理的恶俗,使我的情绪先恐惧继而愤怒。”,克鲁梭只是因为他认为那是伤天害理的,就连具体的罪过是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可以看出其自我准神性的文化霸权,可以看到其后殖民主义的影子。

在后来的克鲁梭和“星期五”大战群狼,戏弄大熊的那个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殖民统治的一种形式,“星期五”首先作为一个野蛮人被奴化,然后又背起他克鲁梭主人的枪,担当起克鲁梭的保镖或者干脆是走狗,来残暴地屠杀狼群尽情地戏弄大熊,替主人卖命,竭尽全力地“要让主人乐一乐”,以讨得主人的欢心,而克鲁梭口中骂他是“你这狗东西!”,“星期五”并没有反抗,因为它已经彻底被奴化了,成了克鲁梭的刽子手,我们能体会到那些可怜的狼和那只大笨熊在世界殖民史中的影射,那就是第三世界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而“星期五”便是殖民者在第三世界众中所奴化的帮凶走狗的影射。

4.结论

克鲁梭的物质积累和宗教深化,并不只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而且更是整个笛福时代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积累和清教革新的历程,他身上被赋予新兴中产阶级和清教徒的双重人格,但也承载着殖民主义者的罪恶本质,是整个笛福时代资本主义精神具体全面的概述,《鲁宾逊漂流记》的文化成就,不只单纯是文学的成就,还有历史、宗教、哲学等许多方面它在世界上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应该站在精神层面上深刻地对其进行分析,而不能陷入表面的精彩故事陷阱,来引导学生全面地肯定其英雄形象。理性、客观、公正地对待小说,对待历史才是明智之举。

注释:

①(《马克思选集》第一卷)的演化进行时的具体描摹。

②(《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马克思.韦伯彭强、黄晓京译第19-20页第二段)

③(《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马克思.韦伯彭强、黄晓京译)

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马克思.韦伯彭强、黄晓京译第32页倒数第2句)

⑤(《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马克思.韦伯彭强、黄晓京译第25页第2段)

⑥(《小说的兴起》伊恩.瓦特三联书店高原、董红钧翻译1992年版第76页第3段)

⑦(《小说的兴起》伊恩.瓦特三联书店高原、董红钧翻译1992年版第96页第1段)

⑧(《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马克思.韦伯彭强、黄晓京译第24页第2段)

⑨(《资本主义的动力》布罗代尔杨起翻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2页第1段)

⑩(摘自上海市闵行区梅隆中学初5班张琦的《〈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

参考书目:

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马克思.韦伯彭强、黄晓京译

2、《资本主义的动力》布罗代尔杨起翻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3、《小说的兴起》伊恩.瓦特三联书店高原、董红钧翻译1992年版

4、《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古天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

5、《马克思选集》第一卷

鲁宾逊范文篇4

以下的经典数学结果依照阿罗、德布鲁五十年代的定义和证明,本文只对表述方式作了一定的修改。

商品空间R是l维Euclid空间。

经济e=[<Xi>,<≥i>,<Yj>,w]

i=1,2,3.....,n;j=1,2,3.....m

是消费者i的消费集;是生产者j的生产集;≥i是消费者i的偏好关系;w是经济的总禀赋。满足:

(1)Xi凸,闭且下有界;

(2)≥i连续,凸;

(3)

(4)凸,闭;

(5)

(6)。

可行状态(,)满足:且。

帕累托效率(最优)状态()是可行状态,且不存在可行状态()满足有,并有。

瓦尔拉斯均衡(,p*)是私有制经济下的一个均衡,其中消费者i以股份θij拥有企业j,满足:

(A)在i的预算集{}上使偏好≥i极大,

其中。

(B)使j的利润极大;

(C),是i的初始禀赋。

Arrow-Debreu一般均衡存在性定理:上述经济(条件(1)~(6)成立)中,如果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没有充分满足的消费束,且在其消费集内部都有一个初始禀赋,那么上述定义的瓦尔拉斯均衡存在。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上述竞争均衡配置是帕累托效率的。

下面是一个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错误的模型。

[模型S]生产–交换经济e。

商品:x,y,z,v,w。

当事人:消费者A,B;厂商X,Y。

偏好:A的偏好函数

B的偏好函数。

生产函数:X的生产函数(α)x1是投入;y1,z1是产出

Y的生产函数(β)v2是投入;y2,w2是产出

初始禀赋:A,B各自完全拥有企业X,Y。

A初始拥有xA=0.5,,B初始拥有vB=1。

以上的假设均满足Arrow-Debreu模型条件。记瓦尔拉斯均衡状态为“*”。

论证:如果本模型存在瓦尔拉斯均衡,根据是否为0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一)先设瓦尔拉斯均衡价格≠0。显然有

设模型的另一个状态为,并保持Y的生产和B的所得不变,则有

说明该状态优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二)再设瓦尔拉斯均衡价格=0,此时

因当事人均为“价格领受者”,=0意味着y不被生产,

设模型的另一个状态为并保持X的生产和A的所得不变,则有

说明该状态优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综合以上情况,说明本模型的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如果存在,其必定是非帕累托效率的。

[结论]在符合Arrow-DebreuModel标准假设的情况下,瓦尔拉斯均衡未必是帕累托效率的,即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不成立。或者Arrow-Debreu一般均衡存在性定理不成立。

我们把上述论证翻译成关于一般均衡的ADM模型反例的一个寓言:

鲁宾逊A、鲁宾逊B分别生活于两个孤岛A、B。

假定:

(1)岛A上有1个单位的不可运输的生产性资源(x),如该岛上的土地

A掌握的技术,使他可以运用资源x生产面包(y)或黄油(z),其生产函数为;

A初始拥有1个单位的黄油(z)

对A而言,黄油和面包是补充品,A的效用函数为

(2)岛B上有1个单位不可运输的生产性资源(v),如该岛上的土地。

B掌握的生产技术,使他可以运用资源v生产面包y或奶酪(w),其生产函数为;

B初始拥有为0;

对B而言,面包和奶酪是可替代的,其效用函数

(3)产品的运输和交易是完全无成本的;

(4)存在一个完全无成本并不谋求自身利益的定价者P。

该经济可以按照两种模式运行,即

(甲)“鲁宾逊模式”,即A、B各自以封闭的方式生产消费而不理会P所的价格。

(乙)“瓦尔拉斯模式”,即A、B作为价格领受者,完全依据P的价格信号生产,并试图以交易改善自身的境况。

显然,依照(甲),A最大化的满足是自己生产1单位的面包并与初始拥有1个单位黄油同时消费;B最大化的满足是自己生产1单位的面包。

依照(乙),如果P的价格中面包的价格不为0,B将生产1单位的面包;A将生产少于1单位的面包,但其生产的一小部分黄油,却无法交换出去,A比模式(甲)的满足程度为低。“瓦尔拉斯模式”将劣于“鲁滨逊模式”。

如果P的价格中面包的价格为0,A的满足同于模式(甲);但B将生产1单位的奶酪,这时B的满足又将低于模式(甲)。

这样,完全市场方式的“瓦尔拉斯模式”劣于“鲁宾逊模式”,经济退回至鲁宾逊的自足经济中。这当然也构成了对Arrow-Debreu模型的一个反例。

进一步的讨论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考虑模型S中消费者直接生产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批评认为:由于消费者分别完全拥有厂商,故厂商的生产决策由消费者直接作出。又由于该经济是自给自足经济,利润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所以消费者都应该在自己的禀赋及生产集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于是反例不再生效。

事实上,根据Arrow-DebreuModel的标准假设,效用最大化和生产最大化是分离的,厂商和消费者一样是完全独立的当事人,它的行为不受所有者的直接控制,不论消费者是否完全拥有企业,他绝对不可能直接按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来确定厂商的行为,厂商的行为必须也只能按利润最大化来决定。除非批评认为反例中的厂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设而加以取消。但这批评只需将模型S稍作变形便可化解。

为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只要把原经济放大N倍,A和B各变成N个孪生兄弟(但不是复制经济,厂商仍只有两个),他们各拥有1/N的股份,其余不变。

[模型N]生产–交换经济e。

商品;x,y,z,v,w。

当事人:消费者Ai,Bj,其中i,j=1,2,…,N;厂商X,Y。

偏好:Ai的偏好函数

Bj的偏好函数。

生产函数:X的生产函数(α)x1是投入;y1,z1是产出

Y的生产函数(β)v2是投入;y2,w2是产出

初始禀赋:Ai,Bj分别拥有企业X,Y各1/N的股份。

每个Ai初始拥有xA=0.5N,,Bj初始拥有vB=1。

论证同于模型S,反例依然有效。N>1时厂商的生产决策必须服从利润最大化,特别是N极大时厂商的生产决策直接由消费者作出是极其荒谬的。

其次讨论模型假设的现实性。

对于大多数把理论作为预言和解释工具的现代学者而言,假设的现实性不值得加以考虑。但在模型构造过程中,现实性的考虑有助于模型不被当成“畸型”的特例而排除掉。

就本文的模型而论,两种商品成为补充品是普通的。一种商品为某消费者必需却被另一消费者视作无价值可以因为禁忌(如宗教原因禁食某类食品),也可以因为它尚未被接受。至于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产品则几乎是古代一直到现在制造业的共性。

最后我们考虑凸性。

在严格凸性要求下,本反例并不成立。寓言中补充品造成某种商品(y)价格为0。B作为价格领受者,依据价格信号生产并试图使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可能的设想是让w的价格为0,但这很容易造成价格系统的崩溃。可设想位于孤岛C上的鲁宾逊C可利用岛上的资源v’生产w和w’:v’=w+w’,但C更偏好w’,这又使w’的价格为0。设定一串“岛链”后以此类推,价格体系则不再能成为指导生产和消费的信号系统。三

现代经济科学的核心无疑是一般均衡理论,它主要研究竞争性均衡的存在及其效率的特性。阿罗-德布鲁理论(Arrow-DebreuModel)则在寻求其数学阐述方面取得了迄今为止最满意的进展,就形式的优美、表述的简洁、概念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方法的有效性及逻辑上的严谨而言,被誉为经济理论皇冠上的明珠。

这个反映新古典主义最古老、最重要思想的现代均衡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它在获得“边际革命”(特别是瓦尔拉斯)的推动和现代数学工具的有力帮助后迅速发展。整个学说发展史与一大批杰出的、富有才华的经济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一般均衡经济理论领域也肯定是最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领域。其二十世纪的主要贡献者,象萨缪尔森、希克斯、阿来、纳什、阿罗和德布鲁等都因此(或部分地因此)摘得诺贝尔奖的桂冠。

由于Arrow-DebreuModel成功,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特别是几乎所有的数理经济学家已经接受了如下基本信条:

在新古典的框架内(即新古典的假设范围内,指个人理性、完全竞争、新古典偏好和私有制企业、规模不经济等)可数学证明竞争均衡的存在、效率和活力。正如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基本定理所表述的:瓦尔拉斯均衡状态与私有经济的帕累托效率(又称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致。在恰当的形式化后,竞争均衡的存在和效率被演化为几个数学定理。瓦尔拉斯均衡的意义就在于:市场价格体系充当“看不见的手”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

本文构造的数理模型指出,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或者Arrow-Debreu一般均衡存在性定理的数学证明有错误,两个定理不能同时成立。这个结果显然对于微观经济学有很大的影响,它意味着Arrow-DebreuModel应当进行重大改造,而这种改造无疑会在一般均衡经济学领域中引发一场重大的理论革命。

参考文献

[1]Arrow,K.:AnExtensionoftheBasicTheoremsofClassicalWelfareEconomics,1951.InP.Newman,eds.:ReadingsinMathematicalEconomics.Baltimore:JohnsHopkings.

[2]Arrow,K.andG.Debreu,“Existenceofequilibriumforacompetitiveeconomy”,Econometrica,1954,22,265-290.

[3]Arrow,K.andF.Hahn:GeneralCompetitiveAnalysis.SanFrancisco:Holdon-Day1971.

[4]H.Varian:MicroeconomicAnalysis.NewYork:W.W.Norton&Company1992.

[5]安德鲁.斯-科莱尔,迈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微观经济学》,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鲁宾逊范文篇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其实这本书,在初一时已经接触过了,但当时对于剧情的繁杂很没有耐心,看了几章就没有了兴致,便一直搁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不过再看开头几章时还是觉得很无趣,到后来才明白这里是在为以后的情景埋伏笔。一眨眼,三十几章已经过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显地被作者刻画出来了。这本书中似乎只有两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骗子韦翰也许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可笑他的话里充满破绽,而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虽能与彬格来小姐辩驳,与咖苔琳夫人顶撞,却还是被韦翰牵着鼻子走。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伊丽莎白被骗说明他是一个“愚人”。人,总是先入为主,达西先生傲慢、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伊丽莎白的头脑,还怎么对他产生好感?对于旁人的点评又怎能轻易的置若罔闻?对达西产生偏见是很正常的。我说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韦翰了。不可否认,韦翰长着一张英俊的脸,表面上也装得非常“绅士”。虽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说可就连我这个活在二十一世纪,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这个故事,仍然对韦翰产生好感,又岂能怨伊丽莎白这一个生活在过去时代的姑娘?

合上这本书,仔细地品味一番,方才发现,整部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为它轻松幽默的格调。伊丽莎白的嘲笑讽刺,正将那些自视绅士、淑女的贵族的本来面目暴露无疑。而伊丽莎白的父亲班纳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儿为家庭快乐,幸哉?不幸哉?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欧也妮•葛朗台》

利用假期我把《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一气呵成的读完。在知道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文章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巴尔扎克选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他的悭吝性格。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葛朗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中。这种吝啬的可恶在于贪得无厌地赚钱。

小说中描写到葛朗台一见到金币眼睛就放射出光芒就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特点。在小说中葛朗台似乎是个很勤劳能干的人,但他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对于金钱的看法,我想假如有一天葛朗台失去了所有的积蓄,他面临的就会是精神的崩溃。葛朗台称雄一世,积累了万贯家则,一文也不带进坟墓,除了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可以说一无所获。葛朗台从不欠人家什么,当然不让别人欠他,他从不到别人家去,不搞吃请,他决不动别人的东西。意思是绝对尊重财产私有权。然而他毫无顾忌地无偿占有旁人的劳动,毫无顾忌地把私人的白杨种到河边公家的土地上。他认为手生来是捞钱的,让钱从自己的手指缝漏出去是不可饶恕的错误。所以欧也妮把私蓄送给堂兄弟自然是“罪大恶极”的了。

葛朗台这样的人,表面上是金钱的主人,其实是金钱的奴隶.可怜的女儿守着他的巨额财产,却既无家庭也无幸福,只能成为一帮利欲熏心之徒追捕围猎的对象!

《麦琪的礼物》

他们用自己美丽的心灵赠给对方的是一件无价之宝。而这件无价之宝,确实世间任何自认聪明或富有的人永远不会,也不能给予的礼物。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12月25日,人们都会在欢乐的气氛中互赠礼物以表祝福。那些各种各样的礼物把寒冷的平安夜变成温暖的天堂。但是,怎样的礼物才是最珍贵的呢?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普通却内意深刻的故事——《麦琪的礼物》。耶酥诞生之日,三位麦琪赠送给他三样礼物,那些礼物预示着耶酥的一生。而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中所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圣诞节里发生在社会下层的小家庭中荒唐却感人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仅够维持生活的小职员,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贤惠善良的主妇。他们的生活贫穷,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拥有一样极珍贵的宝物——吉姆祖传的一块金表就算“地下室堆满金银财宝、所罗门王又是守门人的话,每当吉姆路过那儿,准会摸出金表,好让那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德拉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则可以“使那巴示女王的珍珠宝贝黔然失色”。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他们都为对方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毫无作用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吉姆和德拉都很“傻”,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最最宝贵的东西,欧亨利的小说似乎显得荒诞无意义。其实不然,故事里出现的有些夸张的偶然,让两位生活在困窘中的主人公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通过这个带着些悲剧情调的故事,我们从一个角度感受到欧亨利为我们传达的从苍凉中透出的温暖——关于“礼物”的价值。

吉姆和德拉,即使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却拥有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对方的深爱,在这些温暖的感情面前,贫困可以变得微不足道。在圣诞节前夕,两个人还想着要为对方买一件礼物互赠,多么浪漫多么温馨。即使这一份礼物似乎失去了使用的价值,它们却成了世间最珍贵的礼物,变成一份真挚的爱赠给了对方。

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而我们的吉姆和德拉,虽然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用自己美丽的心灵赠给对方的是一件无价之宝。而这件无价之宝,确实世间任何自认聪明或富有的人永远不会,也不能给予的礼物。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的小说主人公原名叫阿伦索•吉哈达,是一个乡坤,他读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邻村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堂吉诃德还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作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初看《堂吉诃德》,我认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经质的“勇敢精神”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越发看不起他。但是细细品味,又觉得书中蕴涵了一种道理。人们的最基本的本质就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它。在实现的过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粱杆儿似的游侠骑士,那位奇想联翩的绅士,时刻体现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这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因为太单纯了,才闹出许多笑话。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时,为的是打击、讽刺胡编乱造、情节离奇的骑士小说及其在人们中造成的恶劣影响。本打算写成几个短篇故事,后来写着写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都写进去了,思想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现实,直至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西班牙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部百科全书。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一方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德,歌颂了黄金世纪式的社会理想目标。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时空,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现实感。相隔四个世纪之后,仍感动着每一个读者。《堂吉诃德》中出现了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我想:正是这个原因促使这部作品被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名作家推选成为最优秀的经典文学名著。

《浮士德》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发魔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能否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针对我学的不良现象,面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光辉作品。

我用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我合上书,不禁惊叹,这个久居深山,几乎从不和外界接触的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说呢?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

《呼啸山庄》到底凭借什么成为了一部不朽之作呢?首先它没有受到城市里大众化的影响和控制,完全描绘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山村荒野的景象。使人们领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保留着原始的性格: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这些长期受到传统礼仪的约束的人们看来就显得非常特别,非常有新鲜感。有人说《呼啸山庄》是“人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要我说这都要归功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极丰富想象力;极强烈的激情;极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她那把主题升华的才华和能力。我认为这些也就是为什么《呼啸山庄》能如此畅销的原因了。

当我回味着这本书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时,我发现在《呼啸山庄》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它教会了我保持人性的尊严和心灵的自由。无论我们面临着多么严峻的挑战或是多么残酷的考验,我们都应该向往自由。

《鲁滨逊漂流记》

春节放假,我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一次航海中,鲁宾逊所乘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养了宠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鲁宾逊是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他从一帮食人族手中救下一个俘虏,所以就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他忠实的伙伴和仆人。鲁宾逊还教他学会了说英语。不久,他又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几个俘虏,和他们一起劳动.后来,一艘英国船只经过荒岛,鲁宾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鲁宾逊从落难荒岛到返回英国,这段时间竟长达二十多年。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是个活泼,可爱的犹太女孩.由于德国法西斯残暴地屠杀,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以及邻居们躲进了“后屋”.在后屋的生活必定是艰苦而又难熬的。他们白天不能开窗,晚上不能开灯,天天说话只能低声细语,一个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渐短缺,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仍然随时一丝不苟地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纠正错误,每天仔细记日记。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行为是少见的。就这样,这个少女用自己的日记,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了。

当我读到“1943年11月27日”的日记,“当昨晚我睡觉的时候,莉丝的样子忽然十分清楚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她枯瘦的脸上满是褶子,她睁大眼睛,无助地看着我,轻轻地说’安妮,为什么你要丢下我?你倒是把我拉出这个地狱呀!帮帮我吧!’可是,我确实帮不了她,而我也很想帮她,用自己的关爱弥补以往的过错。”时心动了一下,安妮是个多么善良的人啊!她想用自己的爱心补足以前的错失,不像很多人,一件事错了,一声“对不起”就万事大吉了。她却在自己都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想着比自己还糟的同学,这样的事就更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了。从这一段日记看来,安妮是一个富有爱心、能及时改正错误的人。

当我又读到“1943年12月27日”的日记“卡尔顿旅馆被完全炸毁了,两架德国飞机把携带的大量燃烧弹分毫不差地倾泻在了这个“军官之家”里,它全被烧焦了,连我们这儿都闻得着糊味儿”。读到这儿,我开始憎恨起德国人了,一枚燃烧弹就可以炸掉一个单元的房子了,还把大量的弹药往下投。我想,当时,旅馆一定是尸体全无了。可见,他们是多少残暴的人。且不说犹太人,就是他们自己的德国军官也要死伤很多。他们对待犹太人更是残忍,先用鞭子抽,然后绞,最后都得死。一个个志向远大,才智过人的犹太青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恶啊!

从这本日记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常人相同,有自己爱的、敬佩的人,就比如她爸爸、邱吉尔、米普等,有自己讨厌甚至厌恶的人,比如希特勒、范丹太太等。但是和常人不同的是,她虽然身陷逆境,却仍然有颗善良、爱学习、随时约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错事或把话说重了,自己都会认真地面对,及时纠正,还要自己反省,并为之道歉。这一切,我却做得很不够,但是,我一定会向这个方向努力。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安妮还能静下心,认真反省自己,仔细记下成长的每一天。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生活、学习中,我以后都要像安妮一样,学习自省。我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将永远和平。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后来和夏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能给我们做模范,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地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那无辜的罪犯沫夫彼得。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看来,汤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孩子的顽皮有时候正好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能让我们找到的,就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甜蜜回忆。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艰苦,回想起来你也会很开心。谁没有在小时候做过一件半件的傻事?当你越长大,你就会越觉得这些傻事有趣。我说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时隔越久,尝起来就越香,越纯,越让人回味。

鲁宾逊范文篇6

一般说来,人们对科学决策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决策的方法和程序符合科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决策的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前者一般不容易产生歧义,而后者却容易产生歧义。当然,就前者来说情况也是很复杂的。科学方法有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区别,人们只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而不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否合理呢?对信息的归纳、整理和分析也有不同的方法,有量化分析的方法,也有一般的归纳与综合的方法。使用一般的归纳与综合的方法是否就不科学呢?例如过去的革命战争时期,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政治环境纷纭复杂,然而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和归纳综合的方法制定了正确的政治的战略策略和军事的战略策略,从而赢得了革命和战争的胜利。我们都知道的《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发展作了多么英明的预见,历史证明,后来抗日战争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一预见实现的。我们能说这样的决策不科学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说量化分析的方法不科学,虽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关于决策方法的科学性的问题便是一个值得深入地讨论的问题。

对于后一个问题,即关于决策结果的科学性的问题,就不仅复杂,而且还会产生歧义了。这里涉及到对实际情况的看法问题。从决策者的角度来说,似乎决策的对象──包括环境和人都是纯粹的客体。他们只有在一定政策的作用之下才会产生这样和那样的反应。这样,就可以把每一项决策和客体的反应之间的联系作相关的细致的分析,并且将这一过程变成完全可以重复进行实验的过程。只有作这样的设想时,才能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考察决策结果的科学性。这也就是把决策的过程和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提并论。这样做在一些人看来才是完全符合科学的,因而是科学决策的本意。然而,问题在于,是否能够把决策的对象看成纯粹的客体?实际上恐怕不能这样看。因为决策的对象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或人群。他们不仅仅可以对决策者的行为做出一定的反应,同时,他们还能以主体的姿态对决策者施加影响,并且力求达到预期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总的权力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实际上已形成一种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互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过程已经不是原来人们所设想的单向的运动,而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并且是一种往复不断的双向运动了。而在双向的运动中,原来的所谓决策的科学性便不见了。第一,因为决策者通过一定的决策并不一定能从决策对象方面得到预期的反应;第二,决策者的决策动机本身便要受到决策对象反作用的影响。这样,便使得决策者和决策对象双方的地位都变得相对化了。因而,决策过程便伴随着决策者和决策对象双方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现实的决策状况。这个问题,我是受启发于詹姆斯·不坎南的《自由、市场与国家》。他在书中分析了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指出,经济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完全看成像自然对象一样的纯客观对象。因此,其所研究的就是每一项政策对客体作用之后所产生的反应。而且这种作用与反应的内容是可以重复的,也就是说,不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用同样的政策得到同样的反应。这样,决策过程就变成了与自然科学实验一样的过程了。然而不坎南认为,这种对科学的追求实际上是并不科学的。因为作为经济政策的对象的人们,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对象,而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体。他们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经济政策的作用,而且也在把决策人当作实验的对象。他以《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和星期五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当鲁宾逊开始遇到星期五的时候,由于无法进行语言的交流,他只能对星期五进行作用与反应的实验以探索交流的途径。这样看来他似乎是在进行一种纯粹的自然科学的实验。而经济学便类似这样一种实验。但是,不坎南指出,实际上,当鲁宾逊在进行这种实验的时候,反过来星期五也在对鲁宾逊作着同样的实验。也就是说双方都在寻找交流的途径。这样便很快找到了交流的途径,并发展为语言的交流。不坎南指出,这种情况正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这样便把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这就说明:如果说经济学所追求的是只能有唯一答案的科学真理,那么,政治经济学所追求的却是利益的交易。这就是不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出发点。不坎南的这一思想对我们研究决策问题显然是有很大的启发性的。如果说在经济领域中情况是如此,那么作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对象的政治领域就更加如此。所以,政治决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的交易过程。是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利益交易的过程。因此,虽然基本上说来决策是在政治管理的权力的框架内运行的,也就是说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地位不可能是平等的,但是其中已在很大的程度上渗透进了交易的内容,从而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权力关系。面对这样一种实际的情况,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就有可能走人歧途。因为科学性所追求的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把并非唯一正确的答案当作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自认为自己已经真理在握的人,就会把其它的可能答案当作谬误去排斥和打击。因为真理是从不妥协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一定要碰壁的。正如不坎南在上述的书中指出的,不注重利益交易而只注重追求真理的政治学,很容易变成专制主义的政治学。这种说法也适用于对所谓科学决策的评价。名义上追求科学性的决策,很可能变成专制主义的决策。这样,所谓的科学决策不但不等于正确的决策,而且还同民主决策完全对立起来了。如果说真理是决不妥协的,那么利益却是可以妥协的。交易就是利益妥协的最经常和最方便的办法。所以,对科学决策这一提法需要慎重对待,应该仅仅从前一种意义上即决策方法的科学性的意义上来使用,而不应该将其意义延伸到决策的结果方面来。同时,我们在研究决策的结果时,则应把决策的结果看作是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围绕着利益问题的互动过程的一种合力,也就是双方反复进行利益交易的结果。从这方面来说,并不存在追求真理和追求科学性的问题,而是追求利益的协调,即追求双方都能或都愿意接受的结果。这才应该是正确决策的最后的衡量标准。这样一种认识应该始终贯彻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中来,使公共决策真正能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良好的、积极的作用。

关于决策民主化的问题与上述问题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民主从操作的意义上说就是人民对政府的制约。也就是在政治管理权力运行的框架之内相对于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权力而存在的自下而上的制约权力。因此,民主的实质在在于制约。而一般所理解的民主决策一个是指采纳群众的意见;另一个是指按照民主的程序进行决策。然而采纳群众的意见,完全可以是单向地即自上而下地实现的,而并不体现自下而上的制约。也就是说收集意见的过程很可能是上级提出要求,而下级提供材料,而与广大群众没有直接的联系。至于按程序决策,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直接联系的。所以,按照民主的精神,民主决策应该体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制约,而人们对于民主决策的习惯看法却与这种制约没有直接的联系。这在认识上便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为了要真正实现民主决策,首先便需要使人民对决策过程发挥制约的作用,体现出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双方的互动关系。其次,作为民主决策来说,一般地、笼统地指出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还是很不够的,而是还必须解决如何互动的问题。因此,所谓民主决策问题就是要解决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之间如何互动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互动的内容、方式、程度、幅度等等问题。那么,在民主决策中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呢?

第一,在民主决策中人民与政府互动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双方的利益交易上。当政府从国家或政府某一部门的利益出发要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必然会触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于是,人民群众便会针对这个利益问题对政府提出要求。从而引起双方的利益博弈。如果政府不顾人民群众的意见,而强行贯彻自己的政策时,就会形成零和博弈的局面。相反,如果政府能够很好地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那么就会形成正和博弈,也就是形成交易的局面。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被政府所承认并对政府产生实际的影响。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人民群众要有足够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并有相应的机制使政府不能不考虑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实现双方的利益交易,形成正和博弈的结局。

第二,在民主决策中,人民群众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同政府之间实现利益的交易呢?首先,人民群众应该在不同的程度上组织起来。如果人民群众处于一种无组织状态,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形成比较强大的力量,从而他们的利益要求也就很难引起政府的注意和被政府所采纳。这样便提出了社会结构多元化的任务。也就是在政府之外,需要形成多种多样的群众的社会组织的政治组织,从而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强有力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次,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和政治机制,使得政府官员的利益与其对民意的态度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政府官员不能不考虑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一般地说,这种机制是来自竞争性的民主选举制度。再其次,在上面两点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交易呢?这方面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通过代议机构向政府施加影响;可以是某种具有制度性的协商方式;可以是群众组织与政府官员之间的某种个别的接触;可以是非制度化的某种压力行动;可以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来对政府施加影响;以及人们能够想到的其它一切方式,等等。所有这一切归纳到一点,就是要使决策过程贯彻民主的精神,使决策过程本身实现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利益交易,这样所产生的决策,就能既符合于政府的利益,又符合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三,在民主决策中,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交易究竟能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到什么程度?这就涉及到利益交易的深度的问题。当我们一开始提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进行利益交易问题的时候,其中就潜藏着一个矛盾:即如何解释政府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我国政府建立的宗旨来说,政府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特殊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矛盾实际上是人民群众自身的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利益交易便容易得多。但是,实际上,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远远不止这些。其中很大一部分矛盾是政府各部门的特殊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关于政府各部门的特殊利益问题,我曾在一些文章中多次做过解释,这里不再赘述。所以,在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发生利益矛盾的时候,实际上是这两方面的情况交织在一起的。在利益矛盾的双方进行交易的时候,如果是只涉及到长远与目前、整体与局部的利益矛盾时,在双方的利益交易中,对于政府来说并不存在利益损失的问题,而只存在妥协的问题。但是,如果双方的利益交易涉及到政府各部门的特殊利益时,则在交易中双方都存在利益损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利益交易便会产生很大的困难。由于无论如何政府在权力的格局中总是占居主导地位的,因此,人民群众要想在利益博弈中占上风,一般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决定了这种利益博弈的反复性和长期性。也就是说通过反复、长期的利益博弈,才能使政府的决策越来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这一点,只有在民主决策的条件下才能逐渐地达到。

鲁宾逊范文篇7

关键词:数学课堂心理调控

一、问题提出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工程要综合研究2个并行的基本过程:一是运用自然规律的工程技术,另一个是对工程技术的控制过程。对应于课堂教学系统,可以分为课堂常规流程与教学调控过程,课堂常规流程较多采用复习一引入一新课一总结一布置作业5段式,但是必须指出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它情形:教学调控过程一般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进度控制,教学的评价和教学反馈等。2者的关系如图l所示。

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而对于教学调控过程的研究与分析就显得比较薄弱。

二、数学课堂学生心理调控

研究数学课堂心理调控首先应该明确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环境的区域、构成的要素、结构等等。目前关于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心理研究,主要有2种倾向。一种是,根据普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进行阐释或分析课堂中学生心理现象及其所产生的外显行为,提出一些对策;另一种是从学生内在思维变化进行研究,这2种方式缺一不可。影响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心理,课堂上重构的知识以及教师。事实上,在讨论某一个系统时,关键在于分析该系统所要表现出的价值高低,而价值高低主要是由系统内部的结构所决定的。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环境,至少有以下几个结构:学生群体结构;知识的重构过程;个体认知的子调控系统。

数学课堂心理调控是指在数学课堂实际情境中,根据师生共同营造的学习氛围,结合知识重构的各个环节,按照系统工程方法论,结合普通心理和数学学习心理进行分析和管理课堂教学。

三、数学课堂学生心理调控过程

根据前面的分析,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环境中,至少有以下几个结构:学生群体结构,知识的重构过程,个体认知的子调控系统。

1、群体离散状态与课堂教学流程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4类:

(1)积极参与型:该类型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应,学习主动性好,把课堂看作学习社交的主要场所,喜欢与同学和教师合作;

(2)独立自主型:该类型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遇到自己已掌握的教学内容经常表现出不屑一顾;

(3)依赖型:该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按部就班,对教师的讲授很少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尔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其原因是思维的持久性较差,个人心理不稳定等;

(4)流离型:该类型的学生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的讲授内容不感兴趣。究其产生原因,大致有3点:多次遭受学习挫折,对数学失去兴趣;自信心较差,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对数学的认识不正确,歧视或对数学厌恶。

影响合拍过程的变量主要从学生与教师2方面进行分析。与学生有关的因素有:学生的思维水平、兴趣、需要、情感、态度以及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其中核心成分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对于教师而言,影响合拍的关键因素是教育观念,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教学风格等。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的教师,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要使处在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都尽量与教学过程合拍,教师要努力营造好课堂的教育环境。本着为了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起师生之间互助配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良好关系。国外有学者认为影响教学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与学生生活风格有密切关系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如果与学生生活风格密切联系的学习风格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适应,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更顺利和容易。也就是说,如果教师能认识到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生活风格,他就会依据这些差异对教学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个体对于数学的态度与数学知识的发生

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是决定其进入数学知识学习状态深浅程度的关键要素。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试想:要让学生实现“再创造”,在人类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个体对数学的态度与数学知识的发生的啮合过程应该是至关重要的起始点影响上述2者的啮合过程的因素有:个体数学学习的经验,课堂提供的知识情境,知识情境的复杂程度等。

数学包括数学的知识成分和数学的观念成分。其中数学的知识成分是指,数学的命题、方法、问题、语言等;而数学的观念成分是指,个体对数学的认识和对数学所采取的态度。观念成分中包含2部分,即个体的数学哲学观点与个体对学习、使用数学的态度。观念成分是课堂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的最直接因素。事实上,数学的知识成分对数学的观念成分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数学的观念成分又是数学的知识成分形成的条件之一。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此不很重视,或者自己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比较模糊,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数学观念的培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的意义,这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前提条件。以往我们不提啮合过程是由于更多采用的是传授式教学,没有考虑学生为什么学以及学习需求的产生。优秀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学习的作用来激励其学习。

3、个体原有数学知识结构与课堂知识发展

认知心理学派首先提出知识结构概念,并指出:学习是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加以重新组织,形成结构,对基本现象进行整体把握,提炼思想原理、简化思维、加强记忆、提高效率。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的少得可怜的寿命。”言下之意是知识结构远比那些知识点重要。虽然知识结构是由知识点累积起来的,但它不是知识点的简单堆积,而是经过个体重新组织过的,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体。教师传授知识时,不仅要考虑传授当堂课的知识,更多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结构的重构与扩充。

课堂知识发展的载体是“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的依托是“学习任务”,联系着师生教与学的纽带应该是“任务”,任务的合理与否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前提以及建构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心理变化,解决任务所处的状态可以分为低认知水平状态与高认知水平状态。对于高认知水平状态的保持与低认知水平向高认知水平状态的转化是教师应该思考和总结的。一般认为,影响上述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先前的学习经验,教师为学生所搭建的脚手架,完成任务的时间,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支持、示范等。

4、不同问题阶段中个体能力的调节过程

奥苏伯尔和鲁宾逊曾经把问题解决过程模式分为4个阶段:首先,呈现问题的情境命题,这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其次,要明确问题的目标和条件,在这个阶段,学生搜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策略以及相关的问题延拓到现行问题的技术;第三。阶段叫做填补空隙过程,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过程。这里所讲的空隙是指在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存在的一个认知空隙,空隙填补,就意味着问题基本解决。“填补”实质上是个体修整与创造能力显露的过程,是一种实质性的发现学习。第四阶段为检验阶段。检验的内容是问题的目标是否达到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推理是否正确。

而笔者认为,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学习阶段分法在实际学习中并非如此排序,应该是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后面3个阶段多次循序渐进,直到问题解决。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明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调节的成分,占用本应该属于学生搜索、修整的时间,代替学生“创造、检验”。上述4个过程与心理环境结构的对应关系为:课堂心理环境结构中的学生群体结构,知识的重构过程和个体认知的子调控系统分别对应课堂心理调控过程的合拍、啮合、耦合、调节。

综上所述,我们把上述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状态变化的4个过程简单称为合拍过程、啮合过程、耦合过程以及调节过程。

四、现实意义

1、突出教师的机智

数学教学评价不能仅局限在教学常规,更应该突出教师的机智。现实教育中,我们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按照我们的习惯定式在评判其他教师,对于不习惯与不熟悉的场景就进行批评与指责。这样的评价,将原本正在尝试或探索的新的教育方法扼杀在萌芽状态。教师的课堂机智实质上就是教师的调控能力。现在的公开课,新授课多,综合课少;概念课多,习题课少。新授课、概念课往往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较少,容易把握,教师们往往感到“有备无患”,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2、鼓励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应鼓励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深刻了解基础上形成的。虽然我们分析了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的4个变化过程,但仅仅是采用了描述性的方式,而实现4个过程的度的问题,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策略。

鲁宾逊范文篇8

二战以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突现,促使林业经济学科在研究林业生产和贸易经济的同时,发达国家开始把注意力逐步转向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如美国的《森林资源经济学》(G•鲁宾逊•格雷弋里著;许伍权等译。《森林资源经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年版)。日本的《现代林业经济论》(铃木尚夫编著;陈陆圻等译《现代林业经济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40年代,朱江户和王长富等老一辈林学家将国外林业经济思想带入国内,并在农林院校开设林业经济及林政学等课程,使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始了中国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林业经济研究及林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推动了学科发展。早在1955年,苏联林业经济专家(谢•瓦•马雷歇夫)在我国东北林学院(现为东北林业大学)开办了林业经济研究生班和教师进修班,为我国培养出第一批本学科的教师,形成了本学科的骨干队伍或创业者。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当时我国成立的北京林学院(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学院和南京林学院(现为南京林业大学)都选拔了少量年轻教师到农业经济学科方向进行学习,而后又都集中到东北林学院培训学习(张建国,2004)。1957年,张建国先生试编了第一本林业经济学教材。20世纪60年代,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相继招收了林业经济本科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生产关系和林业计划经济管理作为核心,以林业生产组织作为主体内容,并受到计划经济和木材利用思想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变革及林业发展催生了新一轮林业经济研究高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也得到较大发展。北京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南京林学院和福建林学院(现为福建农林大学)相继在本科生培养的基础上,招收了硕士研究生(张建国,2004)。1979年创办《林业经济》期刊,1980年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成立;1981年,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与福建林学院联合主办《林业经济问题》期刊。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建国先生主编出版《中国林业经济问题》(1985),廖士义先生主编出版《林业经济学导论》(1987),东北林业大学主编出版《林业经济学》(1987)。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版了一批教材和论著等理论成果。就教材而言,包括谢家祜先生主编的《林业经济管理学》(1995),张建国先生主编的《中国林业经济学》(1996),邱俊齐主编的《林业经济学》(1998)等。在诸多论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包括张建国先生出版的《现代林业论》(1995),雍文涛先生出版的《林业分工论》(1992)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教学改革,撤销了林业经济专业而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研究生培养上,按新的学科划分体制,新建了管理类“林业经济管理”则作为“农林经济管理”的二级学科(张建国,2004)。进入21世纪以来,学科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得以进一步丰富。其中,高岚教授于2005年出版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祝列克先生于2006年出版了《林业经济论》。上述学科成果继承了以往林业经济学精华,结合了我国林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林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体系结构等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和探索,也推动了学科发展。目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学校都设立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部分学校还获准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博士一级学科点,每年获取林业经济管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百人(谢屹等,2007)。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于2007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随着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及林业快速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开启,如何结合相关科学发展,特别是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构建和发展新的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现代林业发展已成为林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文作者:高祥工作单位:汪清林业局

鲁宾逊范文篇9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县教研室和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中的有关内容为切入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把本组打造成为我校教科研的一处亮丽的风景。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进一步完善读书学习制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我们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将进一步完善读书学习制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把语文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的教研组,形成学习上的互动、联动。继续充实语文组图书角的数量和质量,继续向老师推荐一些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网站,继续不定期发放相关学习资料并集中组织学习,把校本培训与平时学习结合起来,要求每位语文老师每周读一篇有关新课程的教学论文,每月至少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至少读一部教育理论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促进语文学习的健康发展。

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要求学生要有书法练习本、周记本、语文摘抄本(素材积累)和作文本。不定期举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3、继续抓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效能。

集体备课是上年度我们语文组的薄弱环节,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本学期要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首先备课组长思想上要重视,措施要到位,其它老师要紧密配合,讲究求真务实,对各种课型都要进行研讨,采取“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总体思路思路。让教师沿着“备课——评议——修改——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4、重视课堂视导工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本学期要继续开展听、说、评、讲等教研形式,继续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探讨初中语文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名著导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专题学习课的教法、学法和评课标准。

5、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活动,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

为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我们教研组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活动,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配合学校对校级和县级课题进行跟踪和督助,每种材料都要定期上交,并进行阶段成果汇报。防止“死课题”现象发生。

6、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挖掘课外语文学习资源。

本学期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挖掘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上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7、重视名著阅读活动,为学生今后人生打好精神底子。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重点放在名著阅读,根据各年级的名著导读篇目每学期推荐两本,建议人手一本,可借可买,期中考试前阅读完一本,期中考试后阅读完一本,每读完一本,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讲故事,谈体会,读完两本举行一次名著知识竞赛。这样五个学期(九年级第二学期不再推荐)下来至少可读10本名著,中考名著的考试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具体推荐如下:

七(上)《爱的教育》、《西游记》七(下)《繁星春水》《巨人三传》

八(上)《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八(下)《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九(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

8、加强作文教学的改革,探索作文教学新途径。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小对学生业余的束缚,的。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作文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鲁宾逊范文篇10

我们都知道,演讲是件很难的事。但是请听听丹尼尔·韦伯斯特是怎么说的吧:“如果有人要拿走我所有的财富而只剩下一样,那么我会选择口才,因为有了它我不久便可以拥有其他一切财富。”那么,为什么许多有才华的人偏偏害怕演讲呢?

二、开头要为听众解释关键术语。如果演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听众能否理解演讲中的某些术语或概念,那么在演讲开头时对关键术语加以解释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例如,一位公司副总裁在就记者招待会的用途发表演讲时,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技巧:

公共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指“与公众的关系”,即任何涉及到公司或个人的关系。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地利用媒体——最常见的是书面形式——为公司谋取最佳印象或形象。

三、开头要为听众提供背景知识。演讲时,演讲者被认为是专家或权威。因此,如果听众对演讲的主题不熟悉或是知之甚少,那么很有必要在开头部分对听众讲述与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它们不仅是听众理解演讲所必需的,而且还可以体现出主题的重要性。美国空军少将鲁弗斯·L·比拉普斯在夏努特空军基地的一次宴会上作演讲时,就对“黑人遗产周”的有关背景知识及其对美国空军的重要性作了介绍:

我很高兴来到此地,同时我也很感谢应邀和在座各位讨论有关美国黑人问题。为保持和增进民族间的理解,美国各大州又开始纪念“黑人遗产周”。在这夏努特空军基地,我们庆祝它则可以对美国空军进行完整无缺的教育。

我们民族的主旋律是:“黑人历史,未来的火炬。”

这个已成为美国人民生活一部分的纪念活动,是弗吉尼亚州纽坎顿市卡特·G·伍德森最先提出并计划的,他现在被誉为美国“黑人历史之父”。伍德森先生于1915年成立了“美国黑人生活和历史协会”。后来,他又于1926年发起了“黑人遗产周”纪念活动……

四、开头要为听众阐述演讲结构。演讲时,应当利用开头部分对演讲内容加以概述,让听众了解演讲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特别是当演讲的主题很复杂,或是专业性较强,或是需要论证几个观点时,这样做就能使演讲显得清楚而易于理解。例如,汉诺威信托制造公司的主席及总裁约翰·F·麦克基里卡迪在一次演讲的开头中就很明了地陈述了他演讲的结构及范围: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我很荣幸应科里曼主任的邀请来参加这个在我国很有权威的商业论坛——在见解上它可以与底特律和纽约的经济俱乐部相提并论。

首先,我将对最近的国内经济形势加以展望。我认为它并非人们有时所想象的那样严峻。

第二,谈谈近期欧佩克的经济增长对国际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许多国家来说是件痛苦的事,但又是完全有办法应付的。

第三,对总统的能源建议作几点评论,我认为它既令人鼓舞,又令人失望。

最后,我将就演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必要的现象以及美国的现状谈一点个人看法。

五、开头要为听众说明演讲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演讲的开头应揭示出演讲的目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听众要么会对演讲失去兴趣,要么会误解演讲的目的,或者甚至于会怀疑演讲者的动机。美国快递公司主席詹姆斯·鲁宾逊三世在短短的15秒钟内便把他的演讲目的陈述给听众: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谢谢大家给予我这个露面机会。美国广告联盟是美国传播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美国传播工业还面临许多问题,而重担则落在大家的肩上。我今天演讲的目的便是就这些问题及它们呈现出的挑战谈谈我的看法。

六、开头要能激发出听众的兴趣。从本质上说,听众是很自私的,他们只是在感到能从演讲中有所收获时才专心去听演讲。演讲的开头应当回答听众心中的“我为什么要听?”这一问题。在对美国会计协会罗切斯特分会的一次演讲中,演讲顾问唐纳德·罗杰斯通过表达他对听众需要的关心而激发起了他们的兴趣:

我今晚要演讲的题目是“信息的透露”。确定这个题目之前,我先是查阅了本地的会计年鉴分册和全国会计协会的学术专刊,然后又询问了我的同事亚历克斯·莱文斯顿和戴夫·汉森:“今晚来听演讲的人都有哪些?他们希望我讲什么?”他们告诉我在座的各位都是些很热心的人,希望我的演讲有趣而富有启发性。因此,我将告诉大家一些有用的知识,我也同时希望我的演讲简明扼要,并留给大家一定的提问时间。

七、开头要能争取到听众的信任。有时候,听众可能会对演讲者的动机发出疑问,或是与演讲者持相反的观点。在诸如此类的场合——特别是想改变听众的观点或行为时——要使演讲成功就需要建立或是提高听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杰弗里和彼得森两位专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下面几条建议:

(A)承认分歧的存在,但是着重强调共同的观点和目标。

(B)对那些连演讲还没有听就对演讲者的名声和所作所为进行攻击的行为加以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