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5:55:50

黎族范文篇1

黎族民间故事中,神话是远古时期黎族人民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黎族神话与自然结合的很紧密,保持着一种童真和天性。“童真和天性”是基于人类“童年期”的蒙昧无知所致,这与儿童幼年的无知而天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由稚拙引发的“泛灵观”和“任意逻辑”的思维在民间神话中较为普遍,它是构成黎族民间故事稚拙美的主要因素。稚拙美是天然拥有的一种美学特质,稚拙是幼稚而拙朴的意思,稚拙美在神话故事中主要表现在其思维的特点、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上,三者结合构成一种大巧若愚、浑然天成的美学境界。如流传于黎族杞方言区的神话《螃蟹精》,描述了远古时期,一只无恶不作的螃蟹精被雷公操起的大铁锤砸死,一肚子的黄水四处横溢泛滥成灾,滔滔的黄水淹没了大地。只有一对兄妹躲进葫芦里才侥幸得以生存。洪水退后,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这对兄妹不得不遵从雷公的旨意结婚,生下了没有手脚也没有鼻子眼睛的肉团,恐惧的哥哥便将肉团剁成块抛到山下,然而一群乌鸦将这些肉团衔到山上,一些肉团则落到水里飘到平原。结果落到山里的肉团变成了现在的黎人和苗人,而流到山下平地里的肉团则变成了汉人。洪水是由大自然生成的一种时常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灾害。洪水神话是具有广泛世界性的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广泛流传着类似的神话,它们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体验。属于热带气候的海南岛自古以来一直遭受着来自大自然的台风、暴雨的危害,因此在黎族神话中,洪水神话占有相当的比例,黎族各支系均有流传。在黎族民间,人类的起源大多来自于洪水的神话,此外,《黎母山传说》中表述的却是另外的一种“卵生说”的观念:雷公击破蛇卵,从蛇卵里跳出一个姑娘,她就是黎族的祖先“黎母”。“黎母”的神话故事的观念,它与汉族洪水的神话中的女娲造人的表述虽然不同,但其本质却相同,都是原始初人幻想的结果。在人类愚昧无知的童年时期,人们渴望弄清诸如人类起源问题及种种自然现象,他们在探究宇宙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程中,带有许多疑问然而却不得其解,因此,人们只有通过幻想的方式来自我释怀。这种异想天开,理所当然的幼稚的思维模式在神话传说中最为突出。又如黎族神话《大力神》是这样阐释天地起源的:盘古时期,因为天地之间相隔很近,只有那么几丈远,所以大力神就“把身躯伸高一万丈,于是天便也高出了一万丈”。后来,又因为天上有太多的太阳和月亮,使得大地炎热寸草难生,白昼不分扰乱了人类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大力神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便用弓箭把多余的日月射了下来。

《大力神》与其它民族神话《盘古》内容相似,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恶劣环境以及人类与自然抗争的伟大精神。显然,人类童年时期,人在自然面前往往显得相当弱小和无助。虽然自然主宰着人类,然而这并不能停止人类征服自然的决心。于是人们把希望寄予“幻想”之中。在精神世界里,架构起了许多能够慰藉心灵的偶像。如《大力神》中的“大力神”、《雷公神》中能与“雷公神”抗衡的智者、《台风神》中降服台风神的兄弟等等。显然神话传说中所极力塑造的超人体拟人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幻想只不过是原始初人惯用的表述他们的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自我认识的一种方式。尽管神话中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在今人看来似乎都是些毫无科学依据的胡说八道,然而却依旧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并且一代一代地口耳相传。这就像现实生活里,人们明明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却又总喜欢听鬼神的故事一样,尽管知道故事是瞎编的但它却生动、有趣,能够满足人们好奇的审美心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不发达的年代里,神话故事作为口头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至少能够给百姓枯燥而单调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神话中常常把原本毫无任何联系的两种事或物联系在一起,如《螃蟹精》中把洪水想象为螃蟹体内黄色的体液;黎、苗、汉族兄弟都是同宗同源的洪水后裔。大力士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壮举,虽然都是些幻想,但却同样能够震慑人心而令人钦佩。黎族神话中这些别开生面、离奇荒诞的幻想,体现了原始初人笨拙的认识观,而其稚拙的思维模式则构成了黎族民间文学荒诞、有趣的的审美意蕴。黎族民间文学里,这种稚拙而荒诞的审美意趣主要表现于民间故事里特殊的思维模式上。任意逻辑是民间故事特有的思维形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在幻想中把一切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本来,人死了却不能复生,然而在民间故事里,善良的人就是死不了的,即使人死了,但他们的魂还在,还可以变成其它美好的事物,并且还可以变回人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似乎是全人类民间故事的共同主题,也是古典文学普遍的一种审美价值观。

黎族民间故事《龟女婿》描述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阿密的故事:阿密收养了一只小乌龟,这只小乌龟在主人精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长大后的乌龟为报答主人而变身成为英俊的小伙子并与之结为连理,他们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生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男孩。然而阿密幸福的生活却遭来姐姐的嫉妒,并且还设法把她推下水井溺水身亡。死后的阿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出了井口,不断用哀伤的歌声向亲人诉说真相。结果,作恶多端的姐姐受到了惩罚,小鸟终于又变回美丽的阿密姑娘,与亲人团聚并且幸福地生活。《龟女婿》反映了现实社会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好的期待,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全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追求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时,总会借助幻想,把一切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以此来满足其审美的心理。这点与儿童的幻想思维及其审美的特征极为相似。除《大力士》、《螃蟹精》外,还有许多作品都是如此,如《雷公根》、《兄弟星座》、《雷公为什么在天上叫》、《黎母山传说》《鹿回头的传说》《七仙岭的传说》等作品。这些黎族民间故事其内容、情节、形象一般都是虚拟的。但却是反映了远古时期黎族人民对于人类起源与发展、对于自然万象的主观的认识。尽管他们的认识水平很低而显得很幼稚和可笑,然而正是由于原始初民的幼稚和无知,才有了神话传说中充满了艺术的奇思妙想,那些幼稚而不着边际的幻想及其不符合逻辑的阐释和推论,使得万物变得神秘莫测、情节也变得有趣和精彩起来,人类的精神世界也由此变得多姿多彩。万物有灵和崇拜自然的思想使得天下万物皆生辉,这种由稚拙引发的幻想所带来浪漫的艺术元素构成了稚嫩朴实却能够慰藉心灵和带来惊喜的审美效果。黎族民间故事表现了黎族人民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方式、意义和价值。远古时期的黎民把人的感性的生命本质扩张到了自然万物中。大千世界,我即宇宙,宇宙即我。日月星辰、山川树木、鸟兽虫鱼,都被包容到人类主体感性的生命本体中。因此其文学艺术经常去表现在行为的时空中奉献自我的崇高精神;表现在想象的虚拟领域中燃烧本我的自由情欲。似乎醉心于怪异、遥远的奇迹般荒诞的幻想目标。黎族神话中超人体形象“大力神”的开天辟地、改变自然恶劣环境的壮举正是表现出远古时期人类心想超越自我的努力,表现了以人性自我去同化外部自然,最后达到人性自我的升华,并与宇宙精神、与无所不在的生命精神合二为一体的崇高境界,由此也构成了黎族民间文学的又一美学特质———崇高美。

黎族范文篇2

关键词:黎族民歌;文化叙事;历史;艺术;民俗

海南黎族民歌是对海南黎族人生活、居住地区所流行的各种不同内容、体裁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的泛称。其不仅限于演唱体裁的范畴,还包括舞蹈、器乐表演等形式。海南省是黎族人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域,海南黎族民歌一方面有着与大陆文化不同的气质特征;另一方面,也保留着大陆文化的精神底蕴。这是因为海南虽然偏安一隅,却从未阻断与大陆的密切联系。我国古代百越人移居海南的后裔——土著黎族人身上传承着祖辈的精神气质,使得海南这片土地上的黎族民歌兼具黎族民族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共性特征。

一、海南黎族民歌中的历史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首先呈现的是历史叙事特征,其中传承着黎族人民所特有的奋斗、团结精神,是海南黎族人的精神载体,在海南黎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起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叙事意义。海南地区的黎族人很多是从东南沿海移民到海南岛上生活的,他们身上保留着浓重的传统民俗、历史和艺术特征,民歌中带有强调文化族属的倾向和较鲜明的传统文化、历史印记,凸显出海南黎族民歌在传承黎族文化“传统主义”方面所持的文化价值观[1]。千百年来,众多的黎族民歌发展成为海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灵动的载体形式。海南黎族民歌中具有明显的“黄道婆文化”精神内涵。由于海南当地的黎族人民在历史上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字,因此口头传承成为其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民歌中的历史事件与文化叙事,是黎族人在有语言、无文字的情况下进行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内容。虽然这种文化传承比较简单,而且不够系统,往往只能依靠祖辈的口耳相传而延续,但是不可否认,黎族民歌中保留了悠久的海南黎族历史文化。在这些非典籍性的民歌作品中,其精神内涵来自于大陆的百越祖先,因此没有因为记载信息的缺乏使其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反而以民歌形式的传承获得了新的发展[2]。“黄道婆文化”是人们了解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借助当地的民歌艺术,黎族人千百年来的耕织生活景象展现得更为生动。海南地区自古注重耕织生产活动,黄道婆是重要的象征性人物,其在海南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她的研究、传授等活动,使黎族人获得了先进的织锦技术,并且世代相传,展现出精湛的黎族织锦技艺。随着这些织锦技术在其他区域逐渐流传,黄道婆成为黎族人敬拜的文化楷模和精神偶像。典籍记载中黄道婆创造的黎锦图案有20多种,而民歌中提到的有100多种。比如,在民歌《织女歌》《黄道婆》《黎族花》《织锦娘》《海魂婆》等歌曲中,都有关于黄道婆遗留下来的若干不同织锦名称的记载,形成了口头对黎族织锦文化的传承,对于海南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歌曲在记录黎族的历史文化过程中,呈现出两个音乐层面的特点:首先,黎族民歌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传承当地的艺术形态与精髓。无论是有关劳动或黎族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还是反映历史英雄人物、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等内容,从中都能听到海南黎族人较为熟悉的黎歌音调特点和旋法特征,带有典型的黎族音乐气质[3]。其次,这些歌曲中绝大多数保留着黎语演唱的习惯。黎语在黎歌中的原生态意义与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黎语具有自身的发音规律,对于民歌演唱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黎族民歌中的黎语往往带有深层次的语境特点和历史信息,折射出黎族文化的自觉与选择。这一类黎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历史发展中移民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文化特征。

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从某种层面而言,是对黎族人生活、生产、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记载。这些深刻体现黎族人劳动、生活的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黎族人民的内在精神世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内容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成为这些民歌基本的形态依据。这些民歌在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社会所做出的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与艺术创造。这些歌曲超越了朴实的日常生活,是一种超越外在形态的、有选择的创造,折射出黎族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作品中,还体现出人们对生活、自由、爱情、亲情以及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善良、真诚等品性的追求,满足了黎族人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体现出对于社会现实与人们内心世界的观照。在黎族民歌关乎艺术叙事的作品中,歌唱爱情和有关民间故事、传奇的内容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一类型的民歌不仅在艺术叙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而且数量较多。例如,歌曲《牛郎织女歌》《情人歌》《疼爱歌》《放寮歌》,以及表现真挚、美好爱情的歌曲《龙子和少女之恋》《布隆闺之歌》和《高燕真苦情歌》等被海南黎族青年男女广为传唱。这些不同风格、形态的爱情歌曲可以运用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由此构成了形式各异、风格多样的民歌体裁[4]。此外,还有针对儿童演唱的儿歌等。这些歌曲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情感抒发的需要。黎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独特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尤以大力神、雷公根、黎母山传说等最具代表性。大力神是黎族原始先民心目中的一位开天辟地的巨人,他气概不凡、具有回天之力。在完成开天辟地之后,脚划群山,凿通沟谷,建起茂密森林,汇成奔腾江河,让宇宙万物充满生机。黎族民歌中有很多表现大力神的歌曲,是艺术叙事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这类歌曲流传范围较广,能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神话传说依靠口头文学和民歌演唱的方式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建构了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其他类型的艺术叙事歌曲还有《游灯歌》《猜情歌》《十怨歌》《正月歌》《钓鱼》等,这些歌曲反映了特定的生活场景。在演唱不同类型的民歌时,除了诠释出人们的日常活动情景外,还要将人们对这些场景的美好情感,以及在交往活动中获得的美好体验、对生活的感知等传达出来。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场景中,蕴含了黎族人对于本民族婚丧嫁娶等生活礼仪的感悟,体现了黎族人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同时记录了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顽强毅力,揭示出黎族人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三、海南黎族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除了记录黎族织锦技艺、历史文化、艺术观念等信息外,还有很多民俗文化内容。黎族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叙事,使其作为一种传承黎族历史的载体而具有了独特意义。海南黎族的民俗文化从族属方面而言,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民俗生活是黎族民族文化的根基。从民俗文化中可以看到海南黎族的内在文化发展脉络。民歌作为黎族人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传统,其内容、形式、风格等都是人文历史发展的产物,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心理特征相适应。因此,黎族民歌可以被视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5]。第一,海南黎族民歌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有关黎族先民的神话传说和生活习俗,其中包括传统习惯、生活风俗、处事观念、人文常识等方面。这些以常识、审美、历史、娱乐等为基础的歌曲,均具备重复性、自在性、自觉性、经验性特征,并且具象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情风俗、岁时节日等内容。虽然有些歌曲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抽象化特征——将日常生产、生活进行抽象表现,但是从中能够窥探到特定的历史时空、社会语境下黎族人受到各类民俗文化的影响。第二,这类民歌记录了海南地区黎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等情况,是一种对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民歌反映了黎族人不同时期的民俗特点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是黎族民俗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此外,也有很多歌曲记载了黎族人日常的交往活动,“包含了闲聊对话、礼尚往来、情感交流、聚会游戏等信息,可以从歌曲《出海歌》中得到印证。”[6]在这首歌曲中,还从侧面体现了黎族人从事的生产活动如耕种、捕鱼、狩猎等。第三,海南黎族民歌对民俗礼仪等进行记录,黎族人在生产劳动中抒发对于各类劳动对象的感激之情。比如,在歌曲《插秧歌》《出海歌》中,传播了农事、海事规则,表达了珍惜生活、爱惜劳动成果等;在歌曲《砍山栏》《犁田歌》《放牧歌》《舂米谣》中,体现了欢快的节日场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舂米谣》(图1、2、3)是海南黎族的经典民歌代表作之一,歌曲采用海南琼中地区的红毛民歌调,也称为“红毛调”进行创作。20世纪60年代,原海南省歌舞团的创作人员深入琼中红毛地区采风2个多月创作而成,后又经海南黎苗音乐创作者何丕杰记谱整理。可以说,这首民歌是海南文艺工作者在音乐创作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这首民歌通过舂米这样一个生活场景的对比,表达了黎族妇女在新旧社会中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境遇,歌词节奏欢快、铿锵有力、富有激情,整首曲子充盈着丰收的喜悦之情。这类黎族民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歌曲节奏型多样,乐句长短不一,而且有很多特殊的段落结构,音程相对多样,旋律风格十分丰富。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黎族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特点,既包括黎族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又充分体现出海南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以及黎族文化本身所赋予人们的丰富情感、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等。其次,这些民歌大多采用黎语进行咏唱,在演唱中可以加入很多即兴元素,使演唱者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传统民歌往往无固定的句数或段落,有的短至两三句,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运用一定演唱技巧并进行二度创作。在较为古老、原始的劳动歌曲中有很多重复,形成两三个乐句的不间断重复进行。也有的歌曲篇幅稍长,有四五个乐句,或是十几、几十个乐句,需要几个人一起配合演唱。因此,在演唱中需要针对每句的音符和歌词数目进行特别设计,歌词不能过长,一般为三言、五言,亦有较为规整的七言、九言或是十言的歌词乐句。最后,这类叙事歌曲具有严格押韵的格律特点。在不同题材的歌曲中,由于叙述内容、场景不同,歌词的长短也是不同的,但无论何种叙事歌曲都要遵从严谨的韵脚。黎族民歌中的押韵规律颇为独特,与其他民歌的韵脚、韵字大多处在乐句的末尾不同,黎族民俗叙事歌曲中的韵字并不固定出现在句末位置,也未必一句中只有一个字押韵。从黎族民歌的歌词规律来看,许多民歌往往是以“ei”“ao”“yi”等作为歌曲的主要音节,这种音节作为母音可以使演唱者的口腔张得更开,不仅有利于发出高亢的声音,同时也体现出黎族民歌合唱的恢弘气势。此外,许多歌曲广泛使用了“来”“哈”“咯”“咧”等作为词句的韵脚,这种语气词可以使歌曲更具有传唱性,十分朗朗上口,有效创设了优美的歌曲意境,降低了歌曲的学习难度,增强了歌曲的传唱度[7]。

参考文献:

[1]刘长瑜.海南黎族民歌的发展及多样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2]方丽珠.浅谈海南黎族原生态歌曲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8(21).

[3]王晔菁.浅析海南黎族舞蹈《打柴舞》的独特魅力[J].大众文艺,2015(16).

[4]杨桂兰.浅谈海南黎族民间歌曲的曲调特点[J].黄河之声,2014(12).

[5]张睿.论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中大可作为——以海南黎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

[6]谭晓静.黎族民歌语境下的日常生活[J].琼州学院学报,2011(2).

黎族范文篇3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黎族音乐;文化保护;传承

少数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保护历来是文明建设的重点,基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形态各异的条件,各种区域文明以及文化的保护程度参差不齐,传承的思想以及文化的把握都没有形成良好的稳定效果。

一、“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一)信息化。“互联网+”的信息化内容主要体现在技术革新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化覆盖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很多社会资源以及物质和精神内容都整合在了互联网平台上。这种资源的整合并且现实结合虚拟的内容就会形成一种信息集群,这种信息集群和环境就是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表现,现代物质文明已经充分覆盖了这种信息化的理念,并且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二)开放性。“互联网+”的环境中,应该充分地重视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且根据主要的思想条件和文化的模式进行资源的梳理,这种互动和模式就是一种开放式体现。网络信息平台和人们在数字信息建设中的具体要求都是形成资源调整的重要标志,根据现实中的网络应用习惯,针对音乐文化和少数民族开发的方向,“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将是非常有效的科技环境和手段应用。(三)跨界结合。“互联网+”能够根据主要的思想内容和建设方向形成一定的跨界分析和融合,当对位的目标和文化内涵之后,可以实现针对网络技术和应用的现实拓展,并且根据网络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建设要求标准,形成了一种文化的需求和不同领域的契合。在信息网络、艺术领域、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都进行整合,带动了跨界的整合进程以及针对互联网+环境的特征进行摸索。(四)创新驱动。“互联网+”是新时代的技术研发土壤,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很多高新技术以及应用的内容都会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进步和创新,互联网的疏通和调整能够在第一时间形成一种文化的整合。互联网+能够为各种高新技术提供交流平台,并且在交流和互动中完善各种科技环节的对比,这种对比是比较透明的,不同的思维样式能够顺应这种创新思想的容纳,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五)全民参与。“互联网+”能够充分地提供这种新技术和思想的整合,能够实现全民的互动,在全民互动的情况下进行艺术创作的梳理。根据互联网的操作内容以及主要的思想规划,形成主要的文化互动,“互联网+”的开放性能够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中找到这种完美的契合,运用主要的艺术形态和全民参与的内容进行关注和总结,最终形成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互联网+技术环境。

二、“互联网+”思维下黎族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黎族区域闭塞制约民族音乐开放。黎族地区的音乐文化种类繁多,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在黎族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风格的转化以及音乐的整合方面受到了黎族区域位置的影响。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非常优秀的文化,但是基于市场条件的约束以及黎族区域的位置闭塞,很难实现音乐的开放型拓展。黎族地区交通闭塞,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音乐文化的向外推广和发扬,这也形成了外界对黎族音乐文明的一知半解,从文化和艺术交流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相互的阻滞,影响文化交流。(二)黎族区域教育不足人才匮乏。黎族区域教育没有做到真正意义的人才传承与培训,在黎族地区的教育背景中,往往在基础教学以及其他教学领域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对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很多时候,这种文明的表现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价值操作和文化的形成,其中的主要问题和调整的约束都没有完成,黎族地区的教育方式也没有得到普及,音乐文化的传承效果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人才的培养以及文化的进步中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条件,也是制约区域音乐人才建设的主要难题。(三)信息交流不畅,音乐文化无法和时代接轨。在黎族地区及其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没有实现信息疏通以及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音乐的文化思想以及黎族音乐的文化内部不能充分发挥和拓展,信息的不畅通会直接影响文化内容以及艺术表达的效果。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建设中形成的思想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不能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传播,只是停留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中,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文化效应和自我状态的规避,这种信息的阻滞不仅不利于自身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得不到外界的信息沟通与认可。(四)传统固化没有相对的创新。在黎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很多音乐文化的内涵以及信息交流都出现了问题,其中音乐文化的本族意识过强,即在文化发展中黎族人民过于注重自我保护,对外封闭,始终保持着自我的文化发展习惯和历史的传承,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建设性意义和发展的需求意向。在文化和历史背景中产生滞后的前因,黎族文明的文化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进行音乐的梳理和归纳,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转移和创新还存在很大的障碍。

三、“互联网+”思维下黎族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主要策略

(一)开放民族音乐文化与外界融合。针对黎族音乐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思维下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民族文化的沟通和外界融合入手,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疏导和外界文化的融合,应该在黎族文化理解以及部分文明传承中形成一种平衡,针对黎族文化的主要思想以及在“互联网+”中的主要应用需求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梳理,调整对外开放的民族音乐文化方式,根据在主要策略和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思想以及统一的文化,根据实际建设需求进行调整,在黎族音乐文化找到一种平衡,形成与外界的紧密相连,达到一种文化的统一和开放的最终效果,完成黎族音乐的可塑性与音乐文化的拓展效应。(二)与现代化音乐教育接轨。在现代化音乐教育中,应该强化其中的音乐教育类型,形成现代化建设资源与音乐的统一,建设高端的现代化教学,运用合理的资源以及文化交流方法,采取电信化和网络化的运筹,在“互联网+”环境中找到现代化元素并且加以充分运用。运用“互联网+”技术,保证音乐文化的教育整合,在网课中表现音乐内容以及黎族风情,带动大家对黎族文化进行了解,建设主题性思想,并且在实践中进行音乐教学和文化的融汇,形成一定的条件规划和音乐文明的塑造。(三)结合多媒体信息跟随时代步伐。现代化媒体资源在信息融合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艺术类别,在艺术文化塑造以及多媒体应用过程中,应该强化其中的主导思想,并且进行时代脉搏的摸索。主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自媒体平台、通信信息、多媒体娱乐应用,建设性资源的整合与调整,配备音乐文化的主要思想和拓展思路。运用多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融合现代艺术应用,形成具有象征性和开发功能的时代艺术信号,在这种艺术模式下,可以实现黎族地区和外界的沟通,充分运用这种沟通的内容形成建设性资本,推动在信息时代和音乐文化的整合。(四)在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形成创新。根据传统音乐的主要特征和形态的多样化,对黎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摸索和探讨,形成思想内容进步。主要在传统音乐模式的梳理和文化表达中找到文化创新样式,再根据音乐文化的水平和基础推动文化内容的塑造和重新定位。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容,应该形成对基础音乐和黎族文化的一种充分认知,只有达到这种认识水平,才能够从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在传统音乐文化和思想建设中的创新定位和文明建设的需求,可以在教学和社会实践中设计模拟操作和艺术比赛等多种形式,根据主要的传统文化音乐内涵进行整理,实现最终的艺术创新目标。

四、总结

综合全文的整理和理论分析,需要从技术和理论方面入手,形成对黎族地区音乐文化的剖析,根据在建设中的主要思想问题和主要的建设意见进行总结。从文化保护方面入手,强化黎族人民对自身音乐文化的思想和感受,保证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中找到发展的创新模式。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能够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播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以黎族为代表的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都应该充分地利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和媒体,将自身的艺术文化发扬光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知名度,也能够将精彩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这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象征,更是新时代艺术推广和文艺复兴的重要举措,这其中不仅需要少数民族人们配合文化发展的方针,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大众的文化理念的督促。

参考文献:

[1]梅玉倩.“互联网+”背景下畲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教育,2018(17):58-59.

[2]董怀岩.“互联网+”思维下的黎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J].戏剧之家,2018(8):62,64.

黎族范文篇4

倘若小伙子与姑娘情意相投的话,小伙子必须告诉家长,然后请两名媒妁。她们是善于言辞,见缝插针的。穿着漂亮的花桶裙,戴着崭新的精制斗笠。用两条新毛包头上四个要好的槟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试探女方父母对此婚事的态度)若女方家长辈开毛贴吃槟榔,则表示同意,接着双方就可商定放槟榔的时间及议价。时间多定于农历六月或八月的双日,象征成双成对。

放槟榔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结婚问日

男方筹足资金后,便于农历十二月份,又派两名媒妁挑着一对鸭、两小坛米酒、八个槟榔往女方家“问日”(问日包括择日,议商品价)。一般情况下,还得交给女方家400至600元人民币,桶裙两套,戒指一只,百斤以上的猪一头,米酒八坛,待男方家许诺后,女方家方同意择定吉日,多定龙、牛、马、羊双日。

结婚、鸳鸯圆梦

结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议价物品给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结婚日。

黎族范文篇5

倘若小伙子与姑娘情意相投的话,小伙子必须告诉家长,然后请两名媒妁。她们是善于言辞,见缝插针的。穿着漂亮的花桶裙,戴着崭新的精制斗笠。用两条新毛包头上四个要好的槟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试探女方父母对此婚事的态度)若女方家长辈开毛贴吃槟榔,则表示同意,接着双方就可商定放槟榔的时间及议价。时间多定于农历六月或八月的双日,象征成双成对。

放槟榔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结婚问日

男方筹足资金后,便于农历十二月份,又派两名媒妁挑着一对鸭、两小坛米酒、八个槟榔往女方家“问日”(问日包括择日,议商品价)。一般情况下,还得交给女方家400至600元人民币,桶裙两套,戒指一只,百斤以上的猪一头,米酒八坛,待男方家许诺后,女方家方同意择定吉日,多定龙、牛、马、羊双日。

结婚、鸳鸯圆梦

结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议价物品给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结婚日。

黎族范文篇6

从作品的内容与文化的关系上看,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出不同的文学作品,比如人类在原始文化时期,文学作品包含有神话内容,这是因为原始文化中人类是以幻想的方式去看待和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农耕文化时期,以及后来的工业文明阶段,文学也有相对应的农耕文化及工业文明的内容。我们经常提到的文学的“时代性”、“民族性”等,实际上是文学的“文化性”的一部分。相对来说,文学的形式与文化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直接,但也是文化的产物,而且是在更为深入的层面上产生的联系。文学结构、风格色彩等诸多问题,都可以在文化中找到根源。第二,文学创作是作家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主观的选择、加工并表现出来。从创作成作品,到发行流通,再到读者阅读接受,文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读者将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对客观世界的解读带到阅读接受中,赋予了作品新的意义,形成了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读者的阅读效应又作为客观世界文学信息的一部分,影响作家的文学选择和表现。在这个双向的文学活动过程中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可以看到文化的作用和渗透。由此,我们能看出文化对文学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从根本上说,文学受制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或许较为容易消失,并且不停地变化,但是宗教信仰、价值体系、文化传统等精神文明的成果会相对长久的留存下来。对这些精神文明成果的认同是决定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各个民族创造的文化被该民族所继承、发展、延绵不断,一旦民族文化没有了,这个民族的个性特征也就不复存在了,可见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黎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十分注重对黎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黎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黎族人民长期生活中创造和积累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风尚、价值、信仰、心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等,即黎族的文化,一直影响和制约着黎族作家们的文学创作活动。黎族作家文学作品中对黎族传统文化的记录、传承、保护和新的思考,体现出黎族的传统文化对黎族作家文学的深刻影响,也体现出黎族作家对文学民族性的坚持。

一、黎族传统美德对黎族作家文学的影响

黎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优秀的传统美德,在民间世代相传,长久以来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准则。黎族作家龙敏的一系列小说创作都是以黎族传统的优秀的品德、价值观等作为思考的起点。他的短篇小说《年头夜雨》中的黎族青年阿元,在黎族乡村土生土长,受到民族的教养,曾是个“连掉在地上的青芒都不敢碰一下”的老实人,“路不拾遗,见难相助”的黎族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在“四害”横行的动乱年代,黎族传统美德在他身上泯灭了,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风气又重新走上了正轨。阿元回归了常态:捉田鸡“捉公留母”、“母的留做种哩”;替别人的渔笼除水蛇:他“微笑一下,一手从笼里抽出一条一尺多长的大水蛇”、“迅速抽出尖刀把水蛇斩成两段”、“蛇腹里塞满了死鱼。他边擦着尖刀边哼哼地说:‘坏种,差点把鱼吃光了’。……‘我们这一带谁不知道?人家的好东西不能拿,人家坏了的东西不要夸,这是祖先立下的规矩嘛!”;路过南丰河,又帮助“守渔床”,丝毫不要求回报。还有《黎乡月》中的秀嫂,为了成全阿良和清玉而忍痛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同名》中的亚因,不仅以亲生母亲般的行动消除了丈夫对孩子遭后母虐待的担忧,而且还与丈夫齐心走向致富路。在其他作家的多部作品中也都有体现黎族人民传统美德的描写。黎族传统文化中,赞扬人性的善,也唾弃人性的恶。龙敏的《黎山魂》中对“宰合牛”的描写就是如此:那改看见该来的人都来了,就大声对他们说:“叔伯兄弟们,今天是大年三十,是宰合牛的日子。宰合牛,不仅是为了过年吃肉,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我们所有的人都要懂得,不要顽,不要犟,不要惹出麻烦事,不要得罪人家,不要偷,不要抢,不要打人骂人,不要放牲畜去田间糟蹋别人的庄稼,不要欺老,不要辱小,年轻人不要去勾引人家的老婆……一句话,不要做坏事。你们都知道,这几头牛都是它们的主人干了坏事而挨罚的。我们吃了它们的肉,就要牢牢记住,犯了逆是要罚牛的,大家听到了吗?”这席话,在每年宰合牛前都必须由奥雅重复一遍。上述作品中对人物形象以及社会生活的描写,体现了作家们用本民族那些足以展示人们品德、情操的传统美德作为标尺,从多视角、深层次,刻画人物,使主人公形象闪现出本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蕴含的思想火花和精神风貌,形象更加丰满而富有活力,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民族特色。

二、黎族传统信仰对黎族作家文学的影响

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还有黎族的民间信仰。黎族同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有着自己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这种原始宗教延续了几千年,其原始宗教的质地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演化,以致原始“宗教性”淡化,许多观念及行为演变为民间民俗,成为黎族民间具有很强的民众性的民间信仰。因此,把黎族的原始宗教,称为“民间信仰”更为恰当。黎族民间信仰的核心是“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这种“灵魂”被黎族人统称为“鬼”。在黎族人看来,凡是有灵性的自然物、实物以及其鬼魂都会作祟于人,导致人生病。为了消灾避祸,唯一的方法就是对这些自然实物之“鬼”顶礼膜拜。这些传统的民间信仰已经渗透到黎族人的血液中,融入到黎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日常言行中也透露出对“鬼”的敬畏。

黎族范文篇7

时间多定于农历六月或八月的双日,象征成双成对。

放槟榔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结婚问日

男方筹足资金后,便于农历十二月份,又派两名媒妁挑着一对鸭、两小坛米酒、八个槟榔往女方家“问日”(问日包括择日,议商品价)。一般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情况下,还得交给女方家400至600元人民币,桶裙两套,戒指一只,百斤以上的猪一头,米酒八坛,待男方家许诺后,女方家方同意择定吉日,多定龙、牛、马、羊双日。

结婚、鸳鸯圆梦

结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议价物品给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结婚日。

黎族范文篇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平面设计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分离出来,近些年,由于社会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量增加.平面设计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现在有近700所高校拥有平面设计专业,而且每年的招生量都在增加,平面设计专业呈现出较好的势头。但发展的背后也有隐患,盲目的兴办专业、盲目的扩招,最后带来了很多问题,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不是很明确。其次,专业规划没有突出区域特色。再次,课程设置上和其他院校没有区别,不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都很类似。这里就体现个问题,我们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办学区域也都分布在各省各地,有的甚至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但是办学的目标和培养方案都差不多,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出现,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专业中的缺失,现在的平面设计专业。很少有把民族文化课纳入教学体系中,学生在学校学习四年.却对当地文化表现出不了解,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尤其是在目前的大背景下、经济文化呈现出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我们的专业怎样面对机遇的同时,更好的去发展?笔者认为,艺术这门学科.不论是纯绘画还是设计,体现的都是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说是思想的问题,绘画或者设计都是作者表达思想的手段。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提高自身对艺术的认识,认识艺术的根本问题.提高了认识也就提高了觉悟,这样才能创造出有思想的艺术作品。那么怎样提高认识?除了加强学生的鉴赏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外,民族文化是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因为民族文化里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和底蕴,是平面设计取之不尽的创作来源。

2.黎锦图案具备艺术功能

黎族原始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经过有目的的劳动和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在解决温暖问题的情况下制作了黎锦,在原始审美意识的驱使下创造出了艺术的黎锦图案,这些图案充分地反映出了黎族妇女对生活、劳动及大自然的热爱。据资料显示黎锦图案共有160多种,其中包括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生产工具纹,直线、平行线、曲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的几何纹样、汉文字所组成的花纹图案。但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这些图案主要用在黎族妇女服饰和龙被上、织锦壁挂、织锦挂包以及各种装饰物品上。多以吉祥物体为主。

2.1黎锦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不拘泥一格,整体造型美观、大方、不论是人形纹、几何纹、动物纹还是植物纹,黎族妇女在创作图案造型的时候,事先并没有整理好构思,而是凭着自身的感觉走,在造型上有具象造型,也有抽象造型,但都十分重视形式感的处理、重视形式美的规律、注重实用的适应性、注重点、线、面及形式要素的处理,大多由简单的直线、平行线和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造型独特、简洁、大方,体现了黎族妇女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

2.2黎族织锦图案色彩的搭配和使用也非常讲究。黎族人民有自己的色彩观,创造出的五彩相缀的黎锦、黎筒裙早就闻名遐迩,色彩搭配上注重补色关系的对比.同时又注重同类色和邻近色的使用,织锦多以黑色或棕色做底色,图案用青、红、黄、白、绿等色相同配置,使黑白色产生明暗的对比、红绿产生互补色的对比,在色彩的调和使用上,以红黑等纯度相近的色彩进行稳重配合.使其色彩产生明度、纯度的基础上,又有补色的强烈对比,使创造出的黎锦在色彩上产生稳健、成熟又活泼的艺术效果。黎族文化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黎族人民对色彩情感的认识也趋于相同,但还保留着自己民族的认识。比如黎族人民认为黑色代表吉祥、永久、庄重与驱邪逐妖;红色代表认得尊严、权贵、亦可赶恶挡魔;黄色代表男性的健美和精力的充沛;绿色代表人的生命;白色代表妇女心灵纯洁和吉祥如意。可见,黎锦图案色彩不但具有象征性,同时还具备民族特有的神秘性。

2.3受环境、气候、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影响,黎族人民形成了其民族特色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首先谈的是自然美,黎族人民有的居住在山中,有的生活在水旁,山水带给黎族人民取之不尽的生活食粮.在山水的文化中,黎族人民对山水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依山膀水的自然生活条件使黎族人民对自然风光有了独特的审美认识,从黎族织锦中我们看到,锦上展示出绚丽的热带风光自然美,诸如花鸟鱼虫、山川河流,以及牛羊鹿群、槟榔、椰树和木瓜等动植物,这些形态美观的纹饰图案,体现了黎族人民自然美的审美价值取向。其次谈社会美,黎族织绣妇女满怀热情地将先辈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劳动成果纳入视野从事创作,这就是社会美的一种体现,同时黎族妇女也直接参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对此不仅熟悉了解,而且深有体会和感受.比如渔猎、农耕、放牧等,以及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在劳动中创造的物质产品,它们都在黎锦创作中用相应的图案表示出来,她们把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脉络记载下来,借以展示本民族的社会美。

2.4象征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是艺术表达的一种手法。在黎锦图案创作中,黎族妇女往往采用以彼物比此物,以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生态习性,取其相似或相近加以类比,表达诸多的吉祥含义,使象征内容更加强烈、集中。黎族人民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接触中,对大自然一切事物的认识有了特定的含义,这些认识反映在黎锦图案中,使图案有了自己的寓意和象征性。黎族人民认为白鸽是吉祥的象征。因为自鸽的习性是常成群飞翔,它们团结、友爱、亲和有善,所以人们常以白鸽作为和平、友好的象征,而黎族妇女创作白鸽纹饰图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蛙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黎族织锦纹样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蛙纹。许多织锦图案上都离不开青蛙纹,她们把青蛙通过各种造型,各种色彩织在织锦上,青蛙是黎族人民崇拜的吉祥物,认为蛙神能保佑人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反映出入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3.平面设计专业开设黎锦图案课的必要性

3.1弘扬黎族文化、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片面的认识.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认为大学四年能学会设计出作品、学会使用几个软件、懂得实际操作就可毕业了,却没有认识到设计的真正内涵,导致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但实际上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唯一标准。黎锦图案的内蕴,是现代平面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图案表面看来是些自然形象的简单组合,但却是黎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黎族文化的精髓、是黎族文化的视觉反映,体现出黎族人民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它形态多样、内涵丰厚、历史悠久、贮存了可贵的知识情感和科学技术,蕴含着我们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源的精神。作为地方高校,我们有权利和义务来传承黎族的精髓文化,可以把这些经典文化纳入我们课程体系中,首先可增强学生的理论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因为艺术修养是构成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次加深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因为地域文化会带给我们艺术创作灵感;再次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更深层次的了解,可以把中国博大的文化融汇贯通;对于平面设计专业来说,可开设黎锦图案课程,把图案理论与现代平面设计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对图案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从实践中去领略传统文化的精华,黎锦图案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对黎锦图案的学习.不仅弘扬了黎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重新认识黎锦图案。将图案赋予现代社会所蕴含的意义,设计出符合新时期的艺术创作形式.找到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精神。

3.2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艺术这门行业总体来讲,是一个相对抽象的专业,它要求艺术工作者不但要有实际的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纵观国内外的艺术大师,不论是音乐还是美术、还是设计,这些大师哪个不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设计师,想象力的培养不容忽视。黎锦图案就是黎族妇女丰富想象力的结果、是黎族精神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气息,黎族人民正用他们饱经沧桑而又极为乐观的智慧创造出民间艺术殿堂和美丽的梦,黎锦图案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源远流长,象征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又洋溢着黎族艺术单纯、率真、稚朴的工艺。正是因为图案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深入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这种想象力的由来,并做到举一反三。对图案进行在创造,用现代艺术的审美标准重新诠释这些图案,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民族认同感的、地域特色鲜明的艺术作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黎族范文篇9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各种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的人文景观[1]。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生动地反映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活动特征。按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人文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以下4大主类:(1)遗址遗迹;(2)建筑与设施;(3)旅游商品;(4)人文活动等。

二、优越的人文资源禀赋

保亭县是海南土著民族——黎族最集中的地区,素有海南“黎族首府”之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民俗风情,其境内拥有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保亭县人文旅游资源可分3个主类、10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67个资源单体(见表1),并已成功开发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与经济价值的人文项目。

1.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2012年2月7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呀诺达旅游景区“5A级”称号,自此保亭拥有了“钻石”级别的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呀诺达的发展最突出特点在于把“黎峒文化、南药文化、生肖文化”等黎苗族优秀文化理念融进天然的热带雨林风光,使景区焕发文化魅力,成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人文旅游中心。它是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复合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主题景区。同时,也是海南省独特的热带雨林及绿色生态文化全面展示的综合性主题景区。

2.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

槟榔谷被称为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是海南本土传统文化展示及演示场馆。“谷里”一切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海南味”。这里再现了黎族原始而淳朴的生活方式、娱乐项目以及织锦等手工技艺历史场景,洋溢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人体艺术的敦煌壁画”活化石——黎族文身。它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这种文身作为文化现象,在世界民族中也是罕见的。文身是黎族母系社会遗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带有原始宗教的艺术气息,是黎族历史的见证与延续的标志。(2)谷仓群。海南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谷仓群,这些饱经沧桑的谷仓群至今已逾百年,更是黎人良好民风的见证。

3.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亭的民间工艺类别多且富有民族特色,如纺染织绣、雕刻、制作陶器等。其中,有三项已经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表2)。黎人具有高超的纺织技艺,“黎锦”是黎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黎锦”中的龙被,非被,实为绣幅或挂幅,亦称“广幅布”、“崖州被”、“大被”,更是代表了黎族传统织锦技术最高成就的艺术珍品,亦是封建时代进贡皇家的贡品之一。

4.七仙温泉嬉水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仙温泉嬉水节”是保亭黎、苗族的共同节日,也是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节庆。这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这洋溢着浓浓的民俗风情南国聚居地保亭,人们以温泉泼洒自己的心上人,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把甜美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在2010年荣获“中国十大著名节庆品牌”称号,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等评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民间节会”,是保亭一张亮丽的黎苗文化名片。

三、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实可能性

保亭优越的人文资源禀赋,可以说是具备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

1.“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为保亭旅游业发展提

供了有利机遇2010年1月4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步入正轨,国家出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把海南岛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省又一次面临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保亭作为海南岛旅游业重点开发地之一,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容错过的良好机遇。

2.三亚对保亭起着带动与示范作用

三亚是一座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保亭毗邻三亚,区位优势显著。根据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三亚和保亭将构建“蓝色三亚、绿色保亭、浪漫天涯、蓝绿共赢”的“蓝绿”特色旅游格局,保亭将作为大三亚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互依互补的双赢局面。“大三亚”的战略必将带动保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保亭亦可依托三亚旅游宣传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借鉴三亚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展示与推广保亭人文旅游资源。

3.“黎学研究”正蓬勃发展

“黎学”是专门研究黎族的学问,“黎学研究”受到海南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海南省社科组织领导部门、高等院校、科研以及出版单位等都在拟订“黎学研究”的规划与方案。黎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此(旅游业)无疑将给予热情关注,将对该县(保亭县)和黎族地区各市县旅游产业的兴办,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2]。把“黎学”这种民族文化符号赋予保亭人文旅游开发,势必增强其人文旅游的独特性与发展的持续性。

四、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保亭拥有丰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具备了开发的有利条件,适时探讨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有助于保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保亭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人文环境保护力度

人文资源的完整性是旅游价值开发的前提。一种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时间历史积淀的产物,破坏容易,恢复却异常困难。为此,做好保亭人文资源保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以立法的形式,加强人文环境的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法》等政策法规。同时,尽快制定符合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际情况的保护办法和实施细则[3]。(2)以文化保育为核心,系统地保育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4]。第一,政府主导,并统一规划与管理[5]。适度扶持黎苗村寨人文建设,整合人文资源,维护本民族特色。第二,黎苗民俗“生活化”。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优秀文化遗产,认识自身文化的重要性,提升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第三,举办人文资源保护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居民保护人文资源意识,进一步弘扬黎苗人文文化。

2.挖掘提升人文资源品味

(1)加强“黎学基础研究”。保亭人文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关键在于要加强“黎学基础研究”,为生态游附加人文价值。例如,七仙岭美丽传说的编撰,为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增加文化内涵;保亭“三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操作性与可参与性及实践的研究;黎苗族服饰、饮食、文身等民俗风情及特色节庆生活化的研究;温泉康体疗养融合本地“南药文化”的研究等。(2)举办文化节,旅游产业化。可寻求省外合作,推广黎苗文化。如打亲情牌,发挥海南保亭“黎族首府”优势,与贵州、广西等黎族聚集地定期举办“黎族文化交流游”,形成特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

3.实现保亭与三亚的对接

充分利用三亚宣传平台,加大保亭人文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为此,保亭应做好如下对接工作:(1)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如保亭县旅游局、旅游协会与三亚市旅游局、旅游协会及新闻单位对接,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参加彼此举办的节庆活动、旅游博览会,互相推荐旅游路线等;(2)民间旅游企业的对接,特别是旅行社以及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宣传营销以及旅游信息网站对接等。

4.精心打造文化传播策略

黎族范文篇10

一、我县被列入非遗传承项目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申报成功10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是《黎族民歌》;被列为省级保护名录的有9项,分别为《咚铃伽》(舞蹈类)、《王妚大的民歌》(音乐类)、《黎族婚俗》(礼俗类)、《苗族三月三》(岁时节令)、《苗族蜡染刺绣》(民间技艺)、《黎母神话》(民间文学类)、《黎族骨伤疗法》(民间医药类)。2011年,又积极开展第四批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公布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苗族民歌》。

(二)确认了10个非遗项目的县级传承人105人。其中《黎族民歌》部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人,县级传承人36人。《黎族婚俗》省级传承人1人,县级传承人1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28人,《苗族蜡染剌绣技艺》传承人13人,《咚铃伽》传承人2人,《黎族骨伤疗法》传承人1个,《苗族民歌》传承人13人,《黎母山神话》传承1个,黎族苗族民间舞蹈传承人7人。2007年我县黎族歌后王妚大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杰出民间艺人”,2009年王妚大又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成为名符其实的黎族歌后。

(三)开展文化遗产书籍的整理编纂工作。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文化书籍的出版,《黎母山神韵》已经正式出版发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汇编》、《县民间故事集》和《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图文集》初稿完成,正在进入审核阶段。我县还录制了一批DVD光碟包括《醉美》主题晚会,《民歌精选》,《县第三届民间文艺展演》,另外《王妚大晚年专辑》完成录制。

(四)实现原民族歌舞团整体划转工作。我县原民族歌舞团承担着全县歌舞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为完成国家文化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2012年我县原民族歌舞团整体划转到文化馆,更名为民歌展演团,工作内容以保护和传承民歌为主,兼传承展演其它非遗项目和黎族苗族民间歌舞。

(五)确认93处不可移动历史文物点。近年来,我县根据国务院总体工作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第三次全县文物普查。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全县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登记,确认了93处不可移动历史文物点,并建立了三普数据系统,为保护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大量近现代重要历史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点。

(六)命名8处文物遗产保护单位示范点。今年经县委、县政府批准通过,首批启动对8个文物点进行挂牌保护,具体名单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示范点正在挂牌命名当中。

二、我县民族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一)民族传统节日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我县重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多样化于民间,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我县三月三期间都举行盛大的活动,通过歌舞表演、文艺体育竞赛、文化旅游展、文化传承展、投资洽谈会等内容,展示我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经济、体育竞技、文化艺术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和推介良好的自然环境及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人文优势和区位优势。“三月三”传统节日已成为传承和弘扬黎族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体育、展示民族地区经济成就、促进旅游交流发展、增进民族友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正逐步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知晓的民族文化品牌。

(二)全县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每年一届的全县传统体育趣味运动会和全县少数民族农民文艺示范村文艺队汇演也是我县重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展示传统体育竞技发展和文化艺术成就的重要平台。每年“三月三”的文艺体育竞赛活动为我县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而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则对文艺队伍和运动员队伍进行检阅和选拔,集中培养优秀人才,荟萃少数民族题材文体艺术精品,推动文体活动蓬勃发展,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

(三)参加全国大型赛事成绩显著。2011年,我省参加在贵州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县运动员代表省参加了射弩、押加、板鞋竞速等3个竞技项目的比赛。在比赛期间,我县运动员们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勇创佳绩,获得板鞋竞速一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四)文艺精品不断呈现。2012年省首届艺术节在海口举行,我县参赛的大型舞蹈诗《奔格内·待内典》获得广泛好评,并荣获艺术节优秀服装奖、优秀道具奖等项奖。同年我县代表全省赴央视参加“庆祝十八大召开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通过参加全省及全国的大型比赛荣获佳绩,充分展示了我县少数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我县赢得了荣誉。

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一)大力推进民族体育培训基地建设。从2012年起,我县积极投入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础设施,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少数民族运动员和教练员,为省少数民族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截止目前,各类场馆设施有:游泳馆1座、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门球训练比赛场地2个、板鞋训练比赛场地1个、射弩训练场地1个。近年我县不断加快民族体育场地的建设,但仍然无法满足各项民族体育运动的需要,严重制约我县民族体育项目的正常开展。

(二)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我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县所有的乡镇都设有综合文化站,覆盖率为100%;52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县行政村文化室的覆盖率将达90%以上。在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县民歌展演团2012年完成改制后,继续承担我县民族文化传承展示活动,每年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推动民族文化进一步繁荣。尽管我县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是我县文化基础设施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县文化馆、图书馆仍然没有独立的场馆,场地设施严重制约各项活动的开展,场地设施严重滞后于全省各市县的场地发展。

四、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技艺的传习和培训活动。采取因地制宜、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针对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方法,多点多面多层次的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在学校,民歌民舞民服等“三进校园”已进入小学、中学教育课程;我县什运乡与省民族技工学校合办“黎锦技艺培训班”,在全乡尝试推广,通过设立黎锦纺织技术专业班,培养专业黎锦人才队伍;在什运、红毛等乡镇,县文化馆积极筹建民族技艺传习所和培训基地,开展黎锦、苗绣、器乐等传习活动,培养传承人,促进农村就业;鼓励民间创作和民间传唱,开展黎族苗族传唱及舞蹈创作培训班,举办了县、乡两级培训班13期,为高品质、具有原创力的文艺创作的产生、传播搭建平台。经过多年的积累建设,培养了一批懂技艺、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建设国际旅游岛大市场竞争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黎族苗族传统技艺特色产业的发展。

五、文化旅游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近年来,我县黎族苗族文化在特色村寨、旅游手工艺品和纪念品、民族传统节日、演艺等方面的旅游开发力度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我县在保护原有历史、艺术、技艺真实性和生产劳动完整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族风情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什寒村等一系列民族风情旅游景区,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探密寻幽、民情民俗等条件于一体,成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齐全的综合性度假休闲胜地;我县织贝黎锦技艺公司还研发了一大批黎锦、苗绣等民族特色旅游产品。这是旅游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共赢发展的成功典范,成为乡村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切实带动了当地百姓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