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8:16:13

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范文篇1

一、税务稽查在联动中的作用

(一)建立和完善稽查各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的联动机制,是实现税源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必由途径。国税机关通过对执法力量、执法手段和执法措施进行合理整合利用,避免交叉、无序工作和重复、无效劳动,不仅减轻一线人员和纳税企业的负担,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税源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二)建立和完善稽查在联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标准和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是有效实现联动目标的基础保障。稽查和评估联动的重点在于评估资料的及时移送及稽查落实情况的及时反馈。征管部门在重点行业、区域、阶段性税收分析和评估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或重要线索及时移送稽查,是提高稽查效能作用的前提,而稽查部门及时反馈选案质量、办案质量、稽查建议质量,以及在检查中虽查有问题但仍存在疑点、证据难以固定的案件,能够有效地促进征管部门提高税源管理效率。

(三)做好个案的稽查评估与联动管理,可以起到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税源征管质量的作用。通过对重点对象联评联查、对恶性案件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稽查,并加大涉税案件的宣传,能够起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导向效应和规范一个行业或地区的示范效应。

(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是联动机制的主要沟通方式,也是推动稽查与评估联动工作的有效形式。对一个时期所做的联动工作进行小结,组织回头看,找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不足,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重新确定新的、下一阶段联动工作重点,能够有效推动联动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强化稽查联动效应的主要方法

(一)以提高办案成效为导向,整合纵横联动机制

首先,应以稽查与征管分局联动为突破口,重点围绕税源分析、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之间的流程对接这一主线,突出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各自执法职能的互补,搭建流程对接平台和相关制度措施,共同推出《“四位一体”评估和稽查联动实施方案》,明确联动的指导思想,建立组织领导体系,细化联动工作内容和联动工作方式,制定联动工作流程图和网络图。一方面,通过评估与稽查之间建立的信息交换、联评联查、双向反馈等流程对接和互动平台,提高评估与稽查的互动效率,促使纳税评估为稽查及时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案源信息,有效提高移送案件的准确率。另一方面,稽查把评估反映的异常信息作为选案的重要来源和实施检查的突破口,能够有的放矢地组织力量实施重点稽查,提高稽查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双方在发挥各自作用时,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呼应、相互支持,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其次,要加强稽查与市局机关部门的横向联动。即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遇到重大案件或疑难案件,及时提请市局相关处室提前介入会审,以便在吃透政策精神、规范取证资料、审理定性定案方面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办案效率。

再次,要加强与公安、检察、地税等部门的紧密合作,邀请公安经侦支队同志对涉税刑事案件进行指导。借鉴公安办案经验,商请公安提前介入,借助司法机关的执法手段、技术优势提高办案威慑力,协作各方及时联系,联合开展侦查,保持严打涉税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二)加强纵向联动,提升整体办案效率

在指导跨地区涉税重大案件中,市级稽查局与县级稽查局之间应不断完善指导与执行、监督与反馈的管理体系建设,针对跨地区作案、涉票单位众多的特点,采取“单兵作战”与“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形成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呼应的统一办案模式。当个别线索有重大突破时,及时沟通案件信息,以“点”的突破来整体推进办案进度,形成相互印证的、严密完整的证据锁链,为提高成案率打下坚实的证据基础。同时还应对重大案件实行项目化管理,对税负长期偏低、税负偏离度大的行业和地区实行专项联动整治,要在检查力量、检查方向、案情线索等方面实行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形成上下协调、通力合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案件查处效率和质量。

三、以防范高风险对象为导向,不断完善联动措施

评估和稽查两个环节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行,是税源联动管理实现良性互动的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稽查局要逐一落实联动职责,充分发挥税务稽查在税源管理联动机制中促进、保障和反馈作用,并按照稽查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质量,建立稽查案件反移送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降低税源征管风险。

(一)运用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所提供的异常信息、风险预警和疑点线索,作为制定检查计划、确定稽查对象、明确检查方向的重要依据,提高选案准确率和稽查打击的针对性。对在评估环节已补申报的涉嫌偷税案件优先列入案源库安排检查,增强打击力度。利用征管分局提供的涉税信息,在下达检查计划时逐条列出评估案件所提出的疑点,检查人员针对疑点逐一进行核实检查,并在稽查报告书中逐条说明检查情况,最后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管理部门。在审理重大典型案件、疑难复杂案件时,及时邀请管理部门参加会审或旁听,对偷税频率高、数额大、税负长期走低、久亏不倒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幅度。

(二)运用稽查成果,不断摸索发案规律、特点、动向和趋势,充分发挥以查促管作用。针对案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当按照稽查建议制度的要求,实行大要案一案一建议、一般案件综合建议、特殊案件个案建议的要求,组织检查人员、审理人员认真分析案件高发、易发的环节、领域和手段,分析征管环节中还存在哪些需要加强有效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堵塞漏洞的整改建议。及时向征管部门传递规范格式的书面稽查建议,反馈稽查案件综合分析信息,为征管部门采取相应的征管措施、加强纳税辅导、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有效地发挥稽查在以查促管中的作用。

(三)建立稽查案件反移送机制,最大限度地挽回国家税款损失。当案件确因税负异常而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时,签于有些案件因失去最佳取证时效,或者虽有疑点但线索不明显,无法取到充分、确凿的证据,应将获取的部分证据及重点疑点及时反移送给征管部门,由征管部门采取针对措施对其进一步强化管理,从而形成一条相对完整、措施互补、监控严密的管理链条。

(四)采取联评联查措施,开展对重点行业、区域的税收专项整治。要选择适当时机,稽查局与征管分局联合开展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实施专项整治,重点选择低税负企业、高风险企业进行重点稽查。形成稽查、征管传动链条,逐步建立统一的接收、反馈和整合、机制,并按照各自职责有序地开展工作。

(五)完善联动基础工作制度,实现联动可持续良性循环。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阶段性工作特点和重点,共同商讨评估与稽查的联动方案,总结前期阶段性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双方形成一致改进意见,推动联动工作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各单位内部要建立与稽查联动台账和联动信息传递单,及时详细记载评估和稽查联动的工作事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积累联动资料,为不断修正、完善相关选案对象目标建立详实的资料。

四、以专项检查为抓手,联动取得新成效

(一)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取得新成效。稽查在联动机制中的效能与作用得以彰显。以泰州市为例,联动工作开展以来,稽查与一分局已联合开展了对海陵区九龙车件制造行业专项整治,共对50户企业、265户个体工商户评估调增税收374万元,其中企业214万元,个体160万元;联合开展的税收专项检查,共检查18户用废企业、2户房地产企业,查补税款390万元、罚款7.7万元、滞纳金3万元。与兴化市国税局联合开展的戴南镇不锈钢制造业区域税收专项整治,联查联评786户企业,补税、加收滞纳金、罚款计1522.1万元。

(二)专案稽查取得重大突破。一是稽查与地税联合对中国银行进行了专项检查,查补企业所得税30.6万元,对中石化企业检查查补企业所得税84.5万元;二是对1户商贸有限公司和1户面粉加工企业实施重点稽查,经外调取证,初步确认商贸企业采取账外账手段少申报销售额近2000万元,面粉工企业少报销售收入700万元,补税16万元;三是指导和督查兴化“4.2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到目前已查明兴化市风华物资有限公司和兴化市诚庆物资有限公司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兴化境内受票抵扣企业93户、本市其它地区已查增到企业188户,涉案发票1079份、涉案税额1336.92万元。目前已完成协查183户,涉案发票1034份,涉案补税额1294.86万元,检查有问题27户,涉案发票122份,补税115万元。

联动机制范文篇2

一、基本情况

(一)应急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我局成立应急联动处置领导小组,汪自力局长任组长,局属各科室单位直接受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局成立了专业的森林消防大队,下设三个中队,共50人,配备森林消防车3辆和相应的扑火工具,集中住宿、军事化管理。

2、在发生应急突发事故后,各专业应急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工作,并及时上报。

3、负责调查处理的应急预案实施人员,要迅速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受灾范围、初步提出分析、预测和处置建议,为处置领导小组进一步指挥和决策提供依据。

4、负责应急实施的保障人员、应做好保障工作,及时准备专用设备、车辆及其他物品、确保随时可调用。

(二)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针对林业工作实际,我局制定应急预案四项:分别是区林业局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区林业局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预案,区林业局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区林业局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三)应急演练情况

为了锻炼队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局不定期的开展应急演练。特别是森林消防大队,加强日常训练和管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通过演练,检验了我局应急指挥体系,信息报告体系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理的意识和能力,为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处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应急联动机制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林业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为防止和减少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林业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定期开展应急联动机制的综合监测和分析评价工作。定期开展应急联动机制的综合监测和分析评价工作,准确掌握全区林业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的全面数据和相关信息,对有可能引发林业突发事件和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情况和隐患,及时提出相应对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三)重点强化重要生态区域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重点加强天然林区、重点公益林区、生态极端脆弱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建立健全基层林业管理机构和森林管护队伍,完善地方政府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度,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责任。

(四)及时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执法检查和专项行动。根据需要及时组织开展森林采伐限额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执法检查、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定期组织开展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的专项打击行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和正常生产秩序。

(五)畅通林业突发事件、林业生态事故发生和发展信息报告渠道。建立从区到镇街林业站的相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随时报告制度。设立举报电话,确保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渠道的畅通。

(六)应急保障措施到位

制定了资金、装备、通信、队伍、技术五项目保障措施,确保一旦发生灾害、突发事件时各项措施到位。

三、我局应急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急联动机制预案》的落实不够。有些应急预案的建设和充实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联动机制范文篇3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保障援助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局《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431号)以及自治区党委第33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及时缓解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联动机制的意义和原则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有利于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对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要求,坚持“明确责任、改善民生,短期波动、发放补贴,持续上涨、调整标准”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依据,以低收入群众为对象的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在建立联动机制的同时,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各项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提高幅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基本同步的目标。

二、联动机制的补贴对象联动机制补贴对象主要包括由国家抚恤金保障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各地、州、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补贴范围,但不得缩小保障范围。

三、联动机制的启动和运行以居民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启动补贴联动机制的主要依据。尚未编制居民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指数前,暂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启动联动机制的依据。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4%,即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和失业保险金补贴。联动机制启动后,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回落至4%以下时,停止联动机制运行。连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一定时期以上时,各地要按照正常程序,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自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之日起,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具体时限由各地自行决定。各统筹地区要根据情况启动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程序,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以各地、州、市为单位,启动联动机制。启动联动机制前,各地、州、市需向自治区市场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报批(备案),自治区财政厅按审批(备案)情况下拨补助资金。

四、施行时间从年月日起启动实施,时间暂定3个月。

五、补贴标准人均标准为:城市低保对象、优抚对象不低于每人每月12元,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不低于每人每月8元。各地、州、市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提供的数据,科学测算不同价格涨幅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程度,合理划分补贴档次,制定不低于上述标准的具体实施办法。

六、资金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需补贴资金,按照自治区现行比例负担,其中南疆三地州所需补贴资金全部由自治区财政负担。优抚对象所需补贴资金全部由自治区财政负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补助所需资金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

七、发放办法联动机制启动当月,向补助对象一次性发放3个月的补贴。价格临时补贴与现行最低生活保障金、农村五保供养金、失业保险金和优抚人员抚恤补助金同渠道、同步发放。

八、部门职责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牵头建立补贴联动机制,协调和衔接各相关部门工作。做好当地居民主要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密切关注、准确测算价格上涨对当地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会同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启动或停止联动机制的建议,报请当地政府同意后实施。财政部门负责联动机制补助资金的预算,并负责协调补贴资金的安排落实及监督检查。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低收入群体基础数据,组织好价格临时补贴资金的发放,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数据、通报补贴资金发放情况。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工作。统计部门及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负责向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提供每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基础数据信息,抓紧编制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联动机制启动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要注意跟踪社会反映,及时研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及时发放补贴。补贴联动机制启动后,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开展相关工作,包括核定补贴对象、制定用款计划、落实有关资金等,确保9月底前将补贴及时足额发放。

联动机制范文篇4

一、油运价格联动机制的实施原则

有利于合理疏导成品油价格变动对出租汽车和道路班车客运营运成本的影响;有利于保持出租汽车和道路班车客运价格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监督。

二、油运价格联动的方式

新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完全确立之前,当成品油价格变动对出租汽车和道路班车营运成本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主要通过燃油附加费的方式,疏导出租汽车和道路班车客运价格。新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完全确立之后,按现行的运价调整机制,疏导出租汽车和道路班车客运价格。

三、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具体实施办法

(一)燃油附加费的标准,根据我市本级地域范围内出租汽车平均每载客车次的耗油量及燃油代表品的价格变动情况确定。燃油附加费的计价单位为元/载客车次,为便于实施,燃油附加费按每载客车次0.50元及其倍数设定计价单位。

(二)根据我市本级实际情况,确定90号汽油为燃油代表品,以2006年6月20日4.59元/升的价格为基期价格。

(三)根据我市本级客运出租汽车平均日耗油量及日载客车次,当90号汽油价格的上涨达到或高出基期价格0.60元/升及其倍数,并持续两个月以上,且在现行运价水平内难于消化时,可加收0.50元/载客车次及其倍数的燃油附加费;当90号汽油价格回落,未超出基期价格0.60元/升及其倍数,并持续两个月以上时,相应降低或取消燃油附加费。

(四)加收燃油附加费的具体标准和执行时间,由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按照上述办法提出申请,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交通局批准后执行。燃油附加费实施前,应向社会公告。燃油附加费实施后,经营者应按规定明码标价。

四、道路班车客运燃油附加费具体实施办法

(一)燃油附加费的标准,根据一定地域范围内道路班车客运企业的平均人公里耗油量及燃油代表品的价格变动情况确定。燃油附加费的计价单位为元/人公里。

(二)因燃油价格上涨增加的支出,原则上先在现行道路班车客运基准运价上浮的幅度内疏导,在现行道路班车客运基准运价的上浮幅度内难于疏导时,再收取燃油附加费;燃油价格回落,相应降低或取消燃油附加费。

(三)跨省、市道路客运班车燃油附加费的具体实施时间、标准,按照省物价局、省交通厅的实施办法执行。

联动机制范文篇5

【关键词】SDN-NFV;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构建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国民经济不断上涨之下,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也在不断的增多。用户的增多对移动流量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这让移动核心网所面临的业务压力也不断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引进SDN-NFV,在SDN-NFV基础上建设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满足更多用户对流量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促使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基于SDN-NFV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在移动互联网用户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网络就存在了拥堵的现象,同时也让运营商面临了很大的压力,移动网络服务质量也在用户数量增多之下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很多用户都对移动网络速度有意见。就当前形势来看,移动核心网中业务数量比较庞大,并且模式也十分复杂,加之固化的网络构架,这些方面对移动网络的性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经过对SDN与NFV技术的运用,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移动网络灵活性,但是也会存在困难。在这其中系统结构优化、资源整合以及复杂性业务都是需要关注和考虑的重点。除此之外,当前的移动网络所实施的模式有两种,具体是用户驱动以及业务驱动两种。这两种模式都有一定的实施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模式。在SDN-NFV基础上设计和构建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这样能够提高网络灵活性与可延伸性。但是新的架构也产生了新的挑战,怎样设计和构建出科学的系统结构,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的联动机制,这是当前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怎样制定联动机制,把分类测量和业务链综合在一起,以此实现网络动态部署与调整也是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二、SDN-NFV基础上的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分析

1、设计目标。平台设计的目标在于经过SDN和NFV技术的引进,以此实现网络联动机制,对移动核心网的复杂业务链进行支持,实现动态性与可延伸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其需要达到的目标有以下几种:其一是对控制面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联动机制。将SDN和NFV引入其中,可以为控制面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信息。比如NF数控分离可以让NF控制器获得对应数据面信息,SDN控制器得到的网络资源信息,计算资源管理器获得计算资源信息。要想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控制面模块的有效联动,在此基础上对计算资源与传输资源进行控制。其二是实现业务链基础上的通信模式。移动核心网中,基于业务链通信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功能。经过联动机制能够实现逻辑业务链和匹配测策略到物理转发路径映射,让特定数据流通过网络功能组建,在此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基本业务链通信。2、数据平面结构。和控制平面结构相比,数据平面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种:其一是网络资源,网络资源中具备了网络转发设备,网络转发设备能够转发数据,并且精准反映出网络状态;其二是NF数据面实体,其是网络功能中间件,有利于NF功能的充分发挥;其三是计算资源,这种功能属于底层设备承载容器,可以为CPU提供计算资源。数据平面中网络转发设备与NF数据面实体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其一是使用虚拟化技术,其二是依靠物理硬件。还有一种是策略生成器,策略生成器是控制平面结构中的一个关键模块,主要是复杂业务链的产生与匹配策略制定。策略生成器自身有静态支配业务链和匹配策略功能,能够进行思想设置。更加关键的是,经过整合控制平台其他模块信息,能够进行网络联动机制,可以即时生成业务链和策略动态匹配。3、原型系统。依据上面所介绍的控制平面结构与数据平面结构,对当前的原型系统进行简单的介绍。在整个系统中,SDN控制器将开源项目OpenDaylight作为主体,计算资源管理器则是由开源平台OpenStack中管理节点来管理,策略生产器依靠OpenDaylight来开发,各个NF控制器依据功能要求来单独开发。在系统中有一个服务器作为OpenDaylight控制器和策略生成器,各个NF控制器也可以和OpenDaylight控制器处于一台服务器中,也能够在其他服务器中进行独自启动。数据平面整体依靠OpenDaylight来构建底层网络。OpenStack计算节点复杂计算机资源承载与规划,各个NF数据实例用虚拟机模式在OpenStack中运行,网络转发设备也能够在OpenStack中当做OpenvSwitch虚拟化实现。在这其中每个计算节点都可以运行在一台服务器之中。在计算机资源平台中,将开源OpenStack系统中的计算节点当做主体,计算节点复杂部署虚拟机运行组件,这里包含了虚拟转发设备OpenvSwitch。计算节点经过物理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全部计算节点都接受计算资源管理器,也就是管理节点控制管理。

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引用SDN-NFV来构建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在设计目标、数据平面结构以及原型系统等相关基础上,以此构建灵活性和延伸性的核心网联动机制,满足更多网络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谢凡,李勇,柳嘉强,等.基于SDN-NFV的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7,43(2):144-149.

联动机制范文篇6

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缓解燃油价格波动对本市出租汽车行业的影响,促进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和发展,根据国家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本市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体现企业、乘客和驾驶员合理分担,化解油价风险的运价油价联动机制。具体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根据“价格联动、合理分担、建立机制、确保稳定、促进发展”的要求,联动机制体现以下原则:

1、建立长效机制。联动机制不是应对一次性调价,而是着眼于长效运作。

2、对应联动,同向运行。即出租车运价与油价实行挂钩联动。运价随油价的涨跌作同向调整。

3、统筹兼顾,合理分担。企业、乘客和驾驶员合理分担油价上涨因素,体现风险共担。

4、运价调整收入只用于消化油价因素,用于稳定驾驶员收入不受油价变动影响,不用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

二、联动公式

运价油价联动机制通过公式计算。以现行本市出租汽车基本运价结构为基础,通过起租价和超起租公里单价两部分,实行运价与出租汽车一定时期内使用的燃油(含燃气,下同)平均价格水平进行挂钩和联动。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每车次运价调整公式

(报告期平均油价-基期平均油价)×油耗量

每车次运价调整额=

车次

2、超起租公里单价调整公式

出租汽车有关运营指标说明

每车次运价调整额:每服务车次起租价调整数;

报告期平均油价:前一轮运价调整后,至拟调整运价时的市场平均油价;

基期平均油价:前一轮运价调整时的市场平均油价;

油耗量:单车平均单耗乘以日均行驶里程;

车次:单车日均载客次数;

每公里单价调整额:起租费外每公里单价调整数;

行驶里程:单车日均行驶公里;

载客率:车辆载客运营里程占行驶里程的比例;

联动机制范文篇7

一、坚持“三个加强”,保障机制运行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市、县、分局局长为联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以行政管理权力理顺业务管理关系。坚持以行业管理为主线、以行业分析为重点、以行业管理为方向,不断加强对行业管理模型的研究,努力实现解剖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以查找管理薄弱环节为重点的税收综合分析。建立涵盖任务、督查提醒、预警信息、参考信息、动态通报、规章制度、经验交流等板块的联动管理信息平台。自联动机制运行以来,我局共了16期《联动工作动态》,省局也转载了我局4期联动工作专题简报。

2.加强统一指挥,把握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市局联动管理办公室参谋部、指挥部和作战部的职能作用,使之成为联动工作运转的中枢,认真筹划年度、季度推进的工作重点,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整合各项任务,确定工作优先级,统一对下。适时召开联动工作现场会,推动面上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对重要管理工作事项,超前研究,完善措施,指导各级税源管理工作。

3.加强特色活动,拓展工作内涵。为了保证税源管理联动工作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我局组织开展了年度优秀税收分析报告、优秀纳税评估案例、优秀税务稽查案例和税收管理员论坛等系列竞赛活动。今年,市局还自主开发了纳税评估交流平台、税源管理分析平台和一般纳税人风险等级评价系统,为广大干部研究、掌握纳税评估、税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原理、操作规程和实务要点,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园地。

二、突出“三个注重”,提高工作水平

1.注重任务的科学性。始终着眼于解决申报不实、管理遗漏、税负偏低等问题,有机地整合省局下发的任务、预警、参考类数据信息。在工作数量上,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为各地国税分局留有自主确定工作重点的空间;在工作质量上,力求评查一户企业,解决全部问题,行业平均税负和企业单户税负能够高于省控指标下限。今年上半年,我们重点对批发、零售、砼结构和房地产4个行业2862户一般纳税人实施了联动管理,共查补税款4293万元,加收滞纳金、罚款173万元,提出管理建议32条。批发、零售、砼结构行业的平均税负由1.41%、1.37%、2.65%,分别上升到1.6%、1.51%、4.44%,均高于全省行业平均税负水平,房地产行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由15%上升到25%以上。

2.注重内外联动的实效性。对外,积极拓展第三方信息来源渠道,加大税收关联分析力度。20*年,在国税部门的积极倡导下,盐城市政府发文明确了房产局、医保中心、公安局车管所等26个市直部门协税、护税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了信息交换平台,明确了信息交换的方式、内容、时限和责任。通过从房产局获取开发、预售信息,对房地产企业申报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控;从医保部门获取划卡信息,对全市各药店销售收入进行了有效监控;从车辆管理部门获取上牌信息,对电动车销售企业进行了全面监控。通过追踪外部信息,全市今年上半年共对385户企业进行了专项评查,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2395万元,移送稽查立案19户。对内,积极推进行业分类管理,培养既熟练掌握税收政策,又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业务骨干,分行业组建评估、稽查团队,对行业典型户、重点税源户、税负异常户开展深度剖析,重点突破、总结经验,迅速推进行业管理。同时,联动工作团队的工作成果又反向检验了日常税源管理的质量。

3.注重模型建立的全局性。今年,我们进一步充实完善去年已建立的68个行业管理参数模型,各县(区)局、市局分局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力争将占全市税源总量80%的企业全部纳入模型管理。如今,我们正在组织业务、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专题攻关,开发行业模型管理软件,努力实现模型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模型参数的动态化,模型与企业财务指标比对的智能化,增强模型建立的规范性和维护的及时性。

三、构建“三个保障”,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人力资源保障。首先是选拔人才,占领高点。按照公开择优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了30名直接从事税收分析、责任区管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业务的骨干,成立了市局人才库,定期下发调研提纲,组织专题调研。其次是按需施教,分类培训。结合省局“五员”培训、竞赛活动,先后展开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财会知识,增值税、所得税业务,稽查专业技能和各项经济社会指标分析等培训,有效提高了干部的税收分析和案件突破能力。最后是活化形式,强化考核。建立每周半天的业务学习制度,以分局为单位展开集中学习;选拔43名所得税业务骨干到*省税务学校进行10天的脱产培训;今年8月上旬,组织财务会计业务骨干培训班;成立了市、县局督查小组,以随机抽考的形式定期评价干部在岗学习效果;建立了专项奖励办法,促进更多的干部在省局竞赛中脱颖而出。

2.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内控质量保障。积极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全面整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废旧物资抵扣、农副产品抵扣、运费抵扣、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间费用、固定资产、第三方信息十二个方面的系统基础数据,将基础数据分为税源税基分析类、预警监控分析类、第三方信息分析类、行业模型分析类四大类别,开发了《税收分析监控平台》。该平台以各级国税机关为对象,监控分析收入进度及区域税负、行业税负变动趋势;以纳税人为对象,实施数据统计分析和重点税源监控。

联动机制范文篇8

**镇党委根据党员流入社区的数量不断增多的新特点,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稳定社会、保障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创新五种载体,全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的联动机制,使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⑴联合式载体。以街道办事处党总支为核心,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领导、组织办事处下辖各社区党支部以探索、研究、交流党建工作,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围绕工作重点,定期开展活动,促使社区各单位党组织的优势统一,协调配合。⑵协约式载体。由社区党支部与驻地单位党组织以协议的形式,结成共建对子,利用党的工作影响力,做到“六个联”,即:党员教育联搞、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贫困对象联帮、文明社区联建。达到“五个深入”,即把党的建设深入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深入到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中、深入到化解社区各类矛盾的过程中、深入到居民群众自治管理的实践中、深入到发展社区经济和搞好社区服务的环节中去。⑶扩展式载体。紧紧围绕社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逐步由机关党组织向基层党组织、在职党员向居民区离退休党员、街道向社区扩展,广泛开展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活动,以情感人,以心聚人,充分发挥党员在城区工作和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城区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⑷填补式载体。在新经济组织、新社团组织中组建党的组织,通过开展活动,发挥党员骨干作用来增强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向无支部、无党员企业委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消除党建的“空白点”,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⑸志愿式载体。通过与城区各学校党团组织联系,组织青年志愿者行动;通过与工矿企业党组织联系,组织青工夜间义务治安巡逻;通过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服务队、帮教组;通过发动机关党员和驻区单位党员开展帮贫助困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社区困难家庭等等;以各种形式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增进人们对党组织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联动机制范文篇9

近年来,专员办以建立健全三项制度为重点,强化与“一行三会”派出机构、审计署特派办、省政府金融办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提升监管合力,扎实推进财政金融监管联动机制建设。

一、健全监管事项通报制度。一是实施定期通报制度,年初召开联席会议,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相互通报上年度金融监管工作情况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并就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进行研讨,共享监管成果,形成监管共识,避免重复检查。二是实施专项通报制度,对于专员办在检查或调研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向监管部门通报,尤其是对地方金融企业存在的问题,分专题向当地政府及其金融办通报,提升监管层次,拓展监管功效。三是实施监管文件抄送制度,相互抄送重要的文件资料,共享金融监管信息。尤其是最近两年,专员办以转发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为契机,对查处的违法违纪问题在辖区内70余家金融机构范围内进行专题通报,提出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监管工作的要求,并将通报文件专门抄送省政府金融办等相关监管部门。

二、健全重大事项移送制度。专员办在实施日常监管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对于发现的重大金融业务问题,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移送其行业监管部门处理处罚,并动态跟踪督导,确保落实到位。这种联动监管方式不仅有效扩大了财政监督影响,而且从整体上提升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综合成效。

三、健全金融监管互助制度。财政金融监管与金融行业监管各有侧重、互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既可以发挥财政监督涉及面广的优势,加大对贷款企业延伸检查力度,又可借助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的专业视角与技术手段,及时揭示金融业务的财政风险,共同分析研究金融企业存在的财政金融问题。工作中,专员办一方面强化与“一行三会”派出机构的沟通交流,动态分析掌握全省金融行业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提高财政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主动邀请“一行三会”派出机构的业务能手,为全办同志专题讲解金融业务监管知识,提升业务技能。

联动机制范文篇10

一、充分认识联动机制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

推进税源联动管理,目的在于解决现实税源管理问题,挖掘管理潜力,通过税收分析查找问题,税源监控发现问题,纳税评估解决问题,税务稽查堵塞问题。

(一)推进税源联动管理是落实科学管理、促进依法治税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税是税源管理的根本准则,推进依法治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加深对税源管理内在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税源管理机制;以科学的精神,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从管理机制上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推进工作落实;以科学的办法,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具体到日常税源管理工作,税务机关内部有着明确的职能分工,有着规范的操作规程,也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但在系统内部、职能部门、上下层级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推进上仍显不足。推进税源联动管理,在内部各职能环节“动”起来的基础上,以“联”的方式,各职能环节的工作质量相互验证、完成任务相互促进,环节互动、整体联动,建立了科学的税源管理组织体系、流程设计和目标管理体系。

(二)推进税源联动管理是集聚管理要素、增强管理合力的必然选择。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是税源管理的主要职能环节,工作各有侧重,方法不尽相同。税收分析的作用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入手,揭示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税源监控的作用在于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掌握纳税人各类动态的、静态的涉税信息,从源头上规范纳税行为;纳税评估通过案头分析、约谈说明、实地核查等工作步骤,解决一般性的税收违章问题,发挥以评促查、以评促管的作用;税务稽查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为目标,以打击各类涉税违法为重点,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推进税源联动管理,按照目标一致、工作协同和实效管理的要求,发挥税收分析的指导作用,税源监控的基础作用,纳税评估的查纠作用和税务稽查的保障作用,突破了职能管理的局限性,形成了“一体化”的税源管理格局。

(三)推进税源联动管理是加强分工协作,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措施。联动管理机制实现了税源管理从职能导向型向流程导向型的转变。职能导向型管理的局限性在于强调职能分工,工作联系与协调主要通过行政组织体系来推进,从业务操作层面割裂了税源管理业务流程。流程导向型管理的优越性在于强调职能划分,更重视职能整合,所有职能工作都成为联动“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不论什么部门、什么岗位的干部,工作不努力,就会被倒逼着前进;工作有缺陷,就会被倒逼着查纠;工作有过错,就会被倒逼着追究。在税源管理职能明确划分、职责明确定位的情况下,推进税源联动管理,职能工作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税源管理工作的集约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技能,履行好岗位职责和义务,达到税源管理工作的最佳状态。

二、推进税源联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在探索建立“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多个环节协调运作,多个税种联动管理”工作格局过程中,各地税务机关以联动管理为抓手,在提升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机制,整合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对照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联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既有职能环节“动”上的问题,更有流程管理“联”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分析能力不强,税收分析大而化之,从统计数据到分析数据,发现不了问题,指导不了工作;二是干部管理能力不强,税源监控深度不够,不会管、不善管,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控制税源;评估、检查的突破能力不强,一次不到位的评估、检查造成了对纳税人偷逃税的变相保护;三是联动整合不够到位,在内部,部分干部未能从税源管理的全局考虑问题,做好工作,对上下环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全面、深入、及时地揭示,工作合力有待加强;在外部,信息交换、案件移送、协税护税等工作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严重制约了税源联动管理上层次、上水平。分析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一)税源管理机制的影响。既定的管理机制对有效组织税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税源管理机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和资源配置,与联动管理、整体优化的要求相比,现阶段,税源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一是管理机构(岗位)设置上,各级税务机关自上而下设置了众多的层级管理岗位,赋予了内部行政、业务管理职责,越是基层干部,承担的管理事项越多,不可避免地挤占了税源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税源管理流程设计过繁,职能划分过细,控制“节点”过多,一方面加强了对干部执法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内部衔接的难度,容易造成管理力量的内耗,对税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二是人员配备上,部分基层税务机关基于全局工作权重的考虑,在管理人员数量、能力、结构配备上有所侧重。在推行分类管理、集中管理过程中,一般地说,对重点税源集中区、基层管理分局(局)所在地的地区,管理力量配备较强,管理工作集约化程度较高,而对一般税源、零散税源,投入的管理力量和精力相对不足,管不住、管不严、管不深、管不透现象也比较突出。三是资源配置上,有向市、县主城区,经济开发区等税源集中区集聚的倾向,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配置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干部管理能力的影响。税源联动管理对干部的管理思想、工作技能、岗位责任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客观地讲,部分干部的现有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一是管理思想亟待更新。很多干部缺乏对经济运行规律、税收管理规律的研究和掌握,“人管机器”、“机器管人”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对辖区内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跟踪管理、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不深入,坐等纳税人上门申报,处理工作流,导致大量税源在纳税人生产过程、流转环节被隐匿、转移,加大了事后查处的难度和执法责任上的风险。二是工作技能亟待提高。一些干部对税收政策、财经法规一知半解,机械地按照管理工作流程开展税源管理工作,一方面,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纳税人各类涉税信息,导致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对已有的各类涉税信息缺乏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水平,造成信息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有些干部思想上不思进取,工作上得过且过,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基层干部,没有职务、荣誉追求,甘愿从事一些辅助性的管理工作,加大了基层干部人力资源配置的难度。三是管理责任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收入实绩,轻管理质量;重收入进度,轻管理效率等问题。征管质量考核、年度综合考评失之于宽,失之于泛,考核(评)不严格,奖惩不到位,奖优罚劣的干部管理机制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导致一些税务人员在岗不尽职、爱岗不敬业,失职、渎职、违法乱纪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收入任务计划管理的影响。组织收入是各级税务机关的中心工作任务,各级税务机关既有自上而下的收入计划,更有各级地方政府下达的财政预算税收收入计划,且一般要高于税务机关下达的计划指标,并以行政的力量督促税务机关去完成。实际工作中,长期以完成税收收入计划为主要目的来指导税源管理工作,势必会造成一些基层税务机关在申报税源充沛时,日常税源管理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甚至于留一手、放一码;而申报税源停滞时,则思想上骤然紧张,管理上四处出击,执法上严处,甚至于寅吃卯粮、违规征税,满足了地方财政预算平衡,破坏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的工作原则。

(四)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纳税人的税收遵从,不论是自觉行为,还是慑于税法尊严的遵从行为,对于优良的税收管理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经过各级税务机关多年来深入持久的税收宣传,绝大多数纳税人能够自觉地遵从税法,履行纳税义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经济主体中私有成份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由于私有性质所固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本质属性,一些不法纳税人千方百计地打国家税收的主意,有的借税收筹划的名义规避税收,有的采取各种手法隐瞒收入、所得偷逃税款,有的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拉拢、腐蚀税务干部,获取不正当的税收利益。这类纳税人数量虽少,但是危害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直接加大了税源管理、干部管理的风险和难度。

(五)社会法治环境的影响。税收作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运行、调节收入分配的最主要手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社会法治环境对税收管理,尤其是税源基础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税收管理有赖于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二是税源管理工作面广量大,税收专业管理难以全面监控,需要社会各界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尤其是不法纳税人偷逃税的信息和线索;三是偷税与反偷税的斗争,需要国家相关执法部门的大力配合,提高执法刚性,加大打击力度;等等。现阶段,社会法治环境不断优化,但也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表现在税收管理上,部分社会公众对税收工作的关心不够,群众性协税护税基础较为薄弱,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人视不法纳税人偷逃税为能事,缺乏主人翁意识;部分执法机关不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持税收执法,基层税务机关普遍存在着案件查处难、移送难、执行难等难题,且长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弱化了税收执法的刚性;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收入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下达了不切合税源实际的收入任务;还有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过程中,过多地以税收优惠吸引投资,造成了一些纳税人在税收上的投机行为,利用各地税收优惠政策的差异,人为调节、转移税收,谋取不正当的税收利益,等等。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影响到我们的税收管理工作。

三、对优化税源联动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税源管理工作基础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各级国税机关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以更加进取的精神、科学的办法、务实的作风,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联动管理的整体效应。

(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激发全员参与税源联动管理的工作热情。要把联动管理的组织能力作为检验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把管理职能落实能力作为在加强税源管理中检验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扎实推进税源联动管理工作。

1、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市、县税务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担任税源联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承担起直接的领导责任。“一把手”要抓好面上联动管理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联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分析研究问题,制定工作决策,同时,要抓好事关全局的重点税源地区,主要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源管理工作,建立起个人的“管理责任区”,深入管理一线,把握税源动态,切不可坐听报告,当“甩手掌柜”。一个单位税源联动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取决于主要负责同志的认知程度和组织水平。

2、建立精干的联动工作办公室。市、县税务机关要抽调责任心强、政策业务水平高的同志,专职从事联动管理组织工作。在税源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履行好指挥部、参谋部、作战部的职能。要挑选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基层分局领导、业务骨干作为联络员参与联动管理组织工作。按照统一信息采集、统一项目分析、统一数据口径、统一平台的工作规范,抓好联动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调研和督办工作。

3、机关职能部门发挥骨干作用。各级税务机关职能部门在税源管理中有着重要的组织、指导、督查工作职责,要将职能管理融入到联动管理之中。机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上级领导讲话、会议、文件精神,把握精神实质,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各项职能工作事项,由各级税源联动管理办公室进行有机整合,确定工作优先级,统一联动管理工作任务。

4、细化各层级的工作职责。深化税源管理是全体干部共同的责任,每一个部门、岗位、干部在税源管理中都担当着一定的角色,人人都要找准在联动管理中的位置。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分管工作首先要“联”起来,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中心意识,围绕中心工作推进职能工作事项。基层分局的分局长、副分局长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投入到税源管理工作之中,当好“指挥员”,更当好“指战员”,参加工作编组,负责重点工作。全体干部要按照分层分级管理的要求,围绕联动工作计划和方案,统一接受联动工作任务,按照规定的要求、时限、途径完成各自的任务,上报工作结果,接受督查指导。

(二)着力提高职能管理工作水平,夯实税源联动管理工作基础。在联动管理机制下,税源职能管理工作质效,影响着其它职能环节的工作,也影响着税源整体管理水平。税源联动管理工作成效要通过职能管理作用的发挥来实现。

1、发挥税收分析的指导作用。通过税收分析启动、指导、评价联动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税源管理工作。以宏观税负、行业税负和重点税源企业微观税负分析为重点,及时掌握税源分布、结构和变动情况,把握税源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以税收弹性分析、关联分析为手段,处理好组织收入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解决好企业财务核算、纳税申报中的异常情况以及税款征收中的问题,增强税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以解决税源管理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目标,对照分阶段、分事项税源联动管理工作方案,动态评价各个职能工作环节的质量与效率,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2、发挥税源监控的基础作用。要按照管理工作流程,把管理工作事项、标准、时限、责任等要求落实到责任区管理员,建立起管户巡查、信息采集、税法宣传、政策咨询、纳税服务相融合的管理工作操作规范。责任区管理员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监控税源,通过日常管理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产(进)销量、成本、费用、能耗、物耗等各类与税收相关的数据信息。加强出口退税管理,注重征税与退税部门的工作衔接,防范出口骗税;加强各类发票管理,以票控税,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废旧物资经营和使用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民政福利企业等税收风险点管理,最大限度地化解征纳双方的税收风险。

3、发挥纳税评估的查纠作用。纳税评估是解决申报不实、管理遗漏、税负偏低等一般性税源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查找稽查案源线索的主要途径。市、县局要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评估工作小组,以行业性评估、各税种联合评估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案头评估、实地评估、解剖性评估工作,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能力、投入产出关系、评估指标预警值对比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判断,核查纳税申报的真实性。评估必须提交评估报告,提出明确的处理处罚意见,要坚决杜绝出于收入目的,“协商”评税行为;要严格执行评估移送稽查管理办法,规范移送行为,防止人为划短评估时间段,拆分评估税款,规避移送案件行为,发挥以评促查、以评促管、以评促收的作用。

4、发挥税务稽查的保障作用。一要提高选案的准确性。选准案源是提高稽查效能的前提。要积极地从税收分析排查、纳税评估移送、计算机随机选案中确定检查对象。注重对重点、典型企业的解剖性检查,发现税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总结经验,迅速推进相同或相近行业的税收检查。二要注重检查的规范性。检查环节是税务稽查的核心环节,也是稽查工作发生不廉行为的“高发区”。要加强检查预案研究,确定检点;全面推行“定式”检查,对全部检查事项实行“表列式”管理,固定证据,明确责任;适时组织开展抽复查,严肃查处检查人员瞒案不报、查多报少、避重就轻等行为。要严格执行检查工作日报告制度(也可二、三日一周期),防止久查不决、久拖不结,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查补税款,必须提交稽查报告,坚决杜绝“协商”补税行为。三要提高审理的精确度。严格执行三级审理工作制度,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市、县局审理委员会集体审定。加大实地审理工作力度,检验检查工作的质量,加大对检查环节的监督。四要保证执行的到位率。强化执限意识,重视部门协作,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措施、保全措施、强制手段开展执行工作,巩固稽查工作成果。要大力推进行业稽查,培养既熟悉一个或多个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稽查技能的专业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案件突破能力和办案质量,以行业主查制推进日常稽查工作。各级稽查局必须下达查补收入任务数,强化检查人员的工作责任,但要坚持“打击型”稽查的工作方向,以严厉打击偷税、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发挥以查促收职能。要强化稽查建议制度,所有稽查案件暴露的问题,都必须对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分类标准进行归集,深入研究问题性质、法律责任和加强管理的对策,发挥其在税源联动管理中的重要反馈和以查促管作用。

5、发挥联动机制的深化作用。体现在:一是抓住重点,抓住影响税源管理全局性、阶段性的重点问题,推进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职能工作的落实;二是破解难题,对事关全局、制约或困惑税源管理的一些难点问题,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管理问题,从更高的层面,开展深度的分析研究,提出管理对策;三是放大“亮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总结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固化为管理制度和办法,更加有效地指导税源管理工作;四是拉长“短板”,通过工作督查、联动管理检验,发现某一职能部门或工作环节工作的不足,从主客观两方面认真排查问题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三)认真研究优化税源管理的方式方法,着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税源联动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拓展管理内涵,释放机制活力。

1、坚持务实管理,以阶段性“战役”推进税源联动管理。坚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解决问题,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整顿规范,实践证明是一个成功的办法。要通过分地区分行业宏观税负、重点税源企业微观税负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案例解剖分析,找准区域、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主攻方向。要针对区域经济的特点、税源管理的重点,按照重点税源重点管,以重点的人管;异常税源优先管,以异常的办法管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年度、季度、月度联动管理工作重点。对列为重点监控对象的重点行业和企业,出现税负异常情况的,市局、县局要以“派工单”形式,责成相关管理单位组织管理巡查、纳税评估,提交工作报告,对不能解决问题或者合理解释税负异常情况的,适时组织重点解剖检查,彻底搞清问题。

2、坚持科学管理,在税源联动管理工作中体现鲜明的行业特色。推进行业管理,培养精通行业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是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现实选择。要严格按照国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范进行企业认定,准确划分行业类别。要加强行业分析报告研究,采集行业和企业主要产品的平均物耗率、平均能耗率、平均投入产出率、平均资产报酬率、平均销售毛利率、平均成本利润率、平均税负率等通用指标和各行业个性指标,以图表、数据和文字的形式形成行业分析报告,为行业管理和检查提供比对参数。要加大评估模型的研究,抓住行业、企业的创利能力,也就是创税能力,从地区间行业对比中、从历年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报告中,认真测算,确定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合理税负预警值控制区间。研究取数不可是一个或几个企业申报数据的简单加权平均。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各级管理人员、评估人员、稽查人员要真正掌握行业分析报告、评估模型的研究原理,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准确把握关键环节,能够在工作中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在税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行业管理、税种联动管理的特色。

3、坚持创新管理,提高税收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数据增值利用能力。计算机是不可或缺的税源管理资源,要充分运用计算机强大的储存、统计、比对分析功能,处理“海量”的税源管理工作任务。要全面实施纳税人涉税信息“一户式”存储管理,根据税源监控需要,在纳税人申报信息基础上,设计信息数据采集的定式表格,对数据采集进行细化和分类。对纳税人申报的静态涉税信息,管理人员不定期进行核实检查;纳税人生产经营动态信息,管理人员定期深入一线实地调查。信息采集必须真实、准确、实时,全面反映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要加快推进预警平台建设,满足税源管理静态数据查询、统计,工作流、工作时限提醒等基本需求,同时,通过设定一些相关监控指标和提醒标志,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使分散的数据信息,集中产生税源管理预警和提示信息,方便各管理层级对税源管理实施动态监控,更好地指导税源管理工作。市、县局要加强税源管理联动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平台开展任务、结果反馈、提交管理建议、工作督查、情况通报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把预警信息、数据模型、分析成果、管理经验等链接在平台上共享,方便基层和业务部门利用数据信息加强税源管理。

4、坚持协同管理,增强税源联动管理的合力。税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内联外延、齐抓共管,集聚各方面的管理资源,提高税源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要自觉接受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国税工作的领导,依靠党政领导的支持推进税源管理工作,保证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要大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先进典型,曝光偷逃税典型案件,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公众税收意识。要加大领导干部服务性调研、基层管理分局(局)税收政策、法规咨询解读工作力度,帮助纳税人提高税收遵从度和办税能力。要加强与工商、公安、银行、质检、海关等部门的配合,对各部门拥有的管理信息,加大交流的范围与层次,加大与税收的关联分析,从中发现税源管理问题。要巩固完善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换征管信息,及时解决税源管理中出现的各类争议,扎实开展各类联办管理工作。要严格标准,扎实推进纳税信誉等级管理,落实差别的税收管理措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要依法开展委托工作,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提高政府基层组织和市场管理部门参与个体税收征管的积极性。要依法支持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发展,规范中介机构参与经济税收活动行为。

5、坚持长效管理,强化联动工作的督查考核。要认真研究税源管理减负增效办法,整合工作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明晰工作职责、权限、任务、时限、目标等基本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考评制度。各级税源联动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联动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主要的、重点的工作事项要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不但要考核结果,同时要关注并考核过程,分时段进行督查考核。督查中,对消极怠工贻误时机、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失职渎职造成后果的,要认真严肃地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

(四)加强干部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干部税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税源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要求高,要立足于现有干部人力资源,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深化税源管理的能力。

1、抓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要从税收使命、工作职责、执法风险、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干部认识到仅有干好工作的态度和热情,没有干好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管理质量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执法盲动和草率就会客观存在;管理风险和隐患就会此落彼起,执法责任和追究就会不可避免,促进“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思想转变。

2、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分层分级的教育培训工作格局,结合各地干部状况和培训需求,制订好教育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市、县局要发挥远程网络教育的优势,发挥兼职教员、本单位业务骨干的专长,开展各种形式的互教互学和实战练兵。要把教育培训作为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情况和实际效果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