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性能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1:31:39

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范文篇1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建筑破坏调查,认为此次系列地震震害较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没有按规范建设,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规划和选址不当等。汶川大地震中因建筑损毁所带来的严重人员伤亡,建筑抗震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市民都认为高层比砖混好,其实不是这个道理。虽然砖的强度比混凝土弱一些,但是抗震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及承重结构的连接形式、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状态。而砖混结构的建筑,则通过增加圈梁、柱子的数量,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因此在设计规范中,不同建筑结构的楼盘抗震标准是一样的,建筑结构工程师都会保证抗震性能,没有“塔楼比砖混结构的多层效果好”等说法。本文结合实践,分别对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结构形式和应注意的几个要素分别进行了阐述。

一、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

目前,民用建筑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钢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这4种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

1、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钢结构建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可循环使用的建筑结构,符合发展节能省地建筑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钢结构建筑一是重量轻、强度高。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使用面积比钢筋凝土住宅提高4%左右。二是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从国内外震后调查结果看,钢结构建筑倒塌数量最少。从理论上讲钢结构的建筑比框架跟砖混的结构结实的多,使用年限也长。不过,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和其它原因,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将不断更新与变化,对建筑总体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钢结构建筑将是人们的首选结构形式。

2、框架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建筑。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可以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框架结构建筑的优点是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房屋的结构可以随客户的意愿而改变,大开间建筑均采用此结构。梁、板、柱等承重构件,可以预制,也可以浇注,现浇的房子抗震度比较高,防水性比较好,目前大多数框架结构都采用现浇。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建筑,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性能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3、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砖混结构是由砖墙支撑和现浇、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盖成的建筑。由于建材质量和施工质量的不同,抗震性能悬殊。砖的抗压性强,但韧性差,一遇到67度地震破坏就会局部开裂和散落,8度时裂缝会更大,稳定性差的会倒塌。但施工质量确实好,砖的形状规则,砂浆的强度高,灰缝均匀,这类房屋只有在10度时才会被严重破坏或倒塌。通常这种结构房屋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构件有:跨度大的横梁、楼梯间墙体和开有较大洞口的墙体等。地震发生时,住户应避开这些部位和构件进入结构稳定并具有小空间的部位,如厕所、小厨房等较安全。

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好于砖砌体结构,砖混结构在唐山地震经历了考验,受灾小很多,这种结构经济实惠,会便宜一些,冬暖夏凉,砖混结构建筑一般以多层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两者相对弱一些。底层框架的结构抗震最不利,主要是出于建筑使用功能才这么做的,底层柱子比较少,容易出现薄弱、破坏。一般首层破坏,上部结构就整体掉下去。

4、砖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此类建筑在我国的农村较为普遍,用砖墙、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这种结构建造简单,材料容易准备,费用较低,稳定性较差,6、7度地震时极易倒塌,所以这类房屋的住户在地震时特别要注意墙倒砸人。

二、与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要素

面对可能发生的破坏力巨大的地震,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够更加“坚固”一些,对此,我们可以注意这样几点:

1、房子的体形。体形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子抗震能力强。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体形叫竖向不规则,平面局部凸出的L形、“丁”字形体形叫平面不规则,一头沉一头轻的叫扭转不规则,不规则建筑抗震能力都较差。

2、地震除了和房子的建筑结构形式有关,与户型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有着平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的房子抗震性最好。

3、新房优于老房。较早的房子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增长,后建的房子抗震能力相对较强。一般说抗震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每10年进行一次调整,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它也是越来越严格,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从这一点来说,年代越是久远的房子抗震性能就要差一些。

4、建筑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标号够不够,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

5、房子的施工质量。住宅抗震性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照图施工、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质量差也会出问题。

6、居家装修也要防震。在房屋的设计中,有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屋内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一旦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极为危险。尤其是目前有不少临街居民楼将1层、2层改为商铺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的一户居民将承重墙拆除,将会导致该楼的抗震性能减弱和负荷应力出现异常,如果此时发生强震,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屋内墙上的门窗尺寸也不能随意拆改,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者另建门窗,这也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

7、“证件”齐全保平安。开发商是否能提供商品住宅楼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对于包括防震抗震性在内的房屋安全性能都会有较具体的说明。另外查验开发建设单位的相关验收手续,也是购房者对房屋的防震抗性能进行考察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总之,我们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执行设计要求,按抗震规范施工。在钢筋制作时,要注意柱竖筋驳接48d长度,梁钢筋入支座锚固48d长度,箍筋抗震钩要留够10d长度、弯钩够135度。柱与墙之间的拉结筋入墙不得少于1m,入柱不少于300mm,两头90度弯钩,水平每隔500mm两条一度。其它的施工操作必须要执行抗震规范及措施,房屋的抗震能力是设计、施工、监理、质检、业主共同作用的结果,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共同努力,造就美好的生活空间。

三、结语

多层砖房在城乡建设中量大面广,应加强多层砖房的抗震设计,使民用建筑的地震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应按照概念设计的原则重视抗震概念设计,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载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建筑物中的抗震薄弱环节,较好的控制震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抗震性能范文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鉴定;建筑加固改造措施

1引言

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普通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使得房屋建筑成为了影响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的关键性因素。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是震惊国内外的灾难性事件,据民政局统计,汶川大地震期间,因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数量高达535.22万间,结构受到损坏的房屋数量高达2044.72万间,造成财物损失与人员伤亡若干,引发了社会民众以及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对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以及房屋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又一轮关注[1]。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以及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及时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检测与鉴定,对抗震性能较弱的房屋建筑及时采取加固改造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房屋建筑的防震抗震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震导致房屋建筑损伤或倒塌而带来的财物损伤与人员伤亡。

2我国房屋建筑结构抗震现状分析

我国地处亚欧板块,周围环绕的地震带较多,包括华北太行山沿线与京津唐地震带、台湾和福建沿海地震带、西南青藏高原与四川、云南西部地震带、西北新疆、甘肃与宁夏地震带,地震带的广泛分布使得我国饱受地震灾害的侵袭。建筑年代较早的房屋并未充分考虑其抗震性能,即使有将抗震性能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一部分,其房屋建筑抗震规范也仅仅规定了震级为7级以上的地震区,也未曾对抗震性较差的房屋建筑进行加固处理,使得早期的房屋建筑无论是抗震性还是耐久性都存在较大的缺陷。我国早期的房屋建筑多采用预制板,与框架结构相比,预制板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在面临强烈地震波时,以预制板为结构的房屋建筑容易发生倒塌,虽然现今很多房屋建筑已经开始采用框架结构,但是仍有很多县城与乡村沿用早期的预制板,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较差,也未曾采用抗震技术进行加固处理。同时,与多地震国家相比,我国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标准设置较低,例如2001年制定的各地区建筑抗震标准中将成都市的房屋建筑抗震标准设置为100伽,而周边的绵阳、重庆等地区房屋建筑抗震标准设置为50伽,远低于日本等国所设置的300~400伽[2]。较低的房屋建筑抗震标准使得国内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面对强震时容易发生结构损坏或房屋倒塌现象。

3房屋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基本要求与应注意问题

抗震鉴定是房屋建筑结构设抗震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检测方法,其主要用于对房屋建筑在防震抗震方面的缺陷进行深度诊断,主要流程如下:①全面收集房屋建筑的原始资料,包括房屋建筑工程的初始地形勘探勘验报告、工程施工设计图、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记录、工程竣工图、工程质量验收报告等,作为房屋建筑结构抗震鉴定的基本参考。当记录或者资料不齐全时,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补测,以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抗震鉴定的参考资料。②实地调研、勘测房屋建筑现状,对比房屋建筑实地调研结果与前期收集的原始资料,评估实际调研与原始设计之间的吻合程度,进而评价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维护状况,并对非抗震质量问题进行重点关注[3]。③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结合前期收集的房屋建筑原始资料以及建筑实测数据,运用抗震性能分析模型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数值量化计算,将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运用抗震概念进行定性评估与等级划分。④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治理,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鉴定结论,以结论为依据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维修与加固改造,以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内部稳定性与结构稳定性。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鉴定的目标在于,科学客观地鉴定出符合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标准的房屋建筑,使得评定为抗震性能良好的房屋建筑能够在一定烈度与震级的地震波影响下不至于发生严重损坏或者倒塌,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鉴定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重点检查房屋建筑的高度、层数以及抗震墙的厚度,确保房屋建筑的结构尺寸符合房屋建筑抗震标准,以砌体结构为例,需要重点检查房屋建筑的抗震墙厚度是否低于抗震标准厚度120mm等[4],通过定量指标的校核与对比作为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评估的重要参照依据。②重点检查房屋建筑的墙体在相交处的连接稳固程度、交接处的咬合是否牢固、房屋是否有通向外部的烟囱或者通风道、墙体布置是否规则、墙体尤其是承重墙是否有裂缝、结构中的钢筋是否露出结构表面、钢筋是否存在锈蚀现象等,通过细致化地实地调研与勘测,为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鉴定与评估提供全面而详细的参考依据。

4房屋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

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后,需要对抗震性能较差的房屋建筑进行修缮、加固处理,使得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有所提升,超过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标准规范。现有的房屋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主要包括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与减少地震作用的加固方法两大类。4.1增加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增加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是指从房屋建筑内在结构的稳定性出发,通过增强结构自身的整体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常见的增加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包括外包加固法、增设构件加固法、增强自身整体性加固法等,外包加固法例如对房屋建筑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或者钢筋水泥砂浆面层,通过外包加强层提升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以及抗形变能力。增设构件加固法例如增设墙体加固法、增设拉杆加固法等,通过对房屋建筑的原有结构构件以外增设构件,以对原始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与负荷能力进行补充,从构件层面提升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形变能力。增强自身整体性加固法例如压力灌注水泥浆加固法、压力灌注环氧树脂浆加固法等,如图1所示为压力灌注水泥浆加固法施工图,通过对房屋建筑结构中现有的缺陷进行修补与完善,使得实地勘测下的结构裂缝或缺陷得以修复与加固,通过结构的完整性修复提升结构的整体承载力与抗震能力。4.2减少地震作用的加固方法。减少地震作用的加固方法不再着眼于房屋建筑稳定性的增强,而是转换思路,着眼于减少地震对房屋建筑的影响力与破坏力。常见的减少地震作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刚性材质加固法、隔震加固法、消能减震加固法、橡胶加固法等,刚性材质加固法是指利用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所筑钢管作为刚性材质,高度关联刚性材质与高层房屋建筑,使得高层房屋建筑在面对地震、强震时能够依靠刚性材质减弱振动与摇晃。隔震加固法是运用铅芯阻尼橡胶支座延长房屋建筑的自振周期,借助隔震支座的变形减少地震对房屋建筑的破坏力。消能减震加固法是采用消能器对地震下的房屋建筑结构变形进行控制,增大结构阻尼,减少房屋建筑结构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摆动。橡胶加固法是在房屋建筑的采用高强度橡胶作为抗震材料,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借助橡胶的缓冲能力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一半,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起到加固改造作用。

5结论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鉴定与评估,对鉴定不合格的房屋建筑应采用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与减少地震作用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改造,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亮昊.探究房屋建筑砌体结构的加固工程与施工技术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22):11-12.

[2]林剑榕.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J].福建建材,2018(01):39-40.

[3]谢辉强.浅析房屋加固施工技术与改造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52):10-11.

抗震性能范文篇3

【关键词】山区高墩;抗震分析;抗震性能评价

1背景分析

目前,对高墩桥梁进行地震反应分析主要以规范公式法和静力推倒分析法为主。对于桥墩抗震性能的评价,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1】并没有给出量化的计算方法,只是提出了两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抗震设计理念。实际发生破坏性地震时,虽结构未倒塌,但因损伤过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超出建设单位的承受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尝试引入量化指标对桥墩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可作为社会经济性评价参考。本文研究分析山区桥梁中普遍存在的柱式墩、薄壁墩,指出了其在高烈度地震下可能会出现非设计的预期结果,并从构造措施上给出了优化抗震建议。

2典型山区高墩桥梁

本桥是贵州山区某高速上1座非常典型的高墩桥梁,上构为40m预制T梁,单向2车道,桥宽12.25m,全桥共3联:2×(3×40m)+4×40m;上部结构采用结构连续T梁。本地区场地类型为Ⅱ类,地震参数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墩高分为空心薄壁墩(6.5m×3.0m,壁厚0.5m,墩身主筋HRB500D32)和双柱式墩,该类桥墩均为贵州山区非常常见的桥墩。全桥下构共9个桥墩,1~5#和9#墩为圆柱墩,直径2m;6~8#墩为6.5m×3.0m空心薄壁墩;3#、6#为分联墩;7~9#墩梁固结;1~9#墩高分别为:13.5m、27.2m、17.1m、11.9m、27.4m、56.2m、67.1m、59.8m、33.3m。

3动力特性

动力特性是抗震性能评价的基础,本桥考虑X方向(纵桥向)和Y方向(横桥向)各35阶的模态。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X、Y方向有效参与质量合计分别为92.85%、93.24%,纵桥向和横桥向均获得了90%以上的参与质量,可满足规范要求。前5阶振型频率分别为0.32Hz、0.39Hz、0.4Hz、0.43Hz、0.62Hz,周期分别为:3.11s、2.53s、2.48s、2.29s、1.60s,前5阶振型描述分别为:全桥纵向振动、全桥纵向振动、全桥横向振动并有扭转、全桥纵向振动、全桥横向振动并有扭转。山区桥梁桥墩一般都比较高,纵向刚度较柔,可从全桥的动力特性分析得出纵向与横向刚度的差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桥桥墩普遍较高,桥墩较柔,因而自振频率较低;1~2阶振型皆为纵向,说明本桥纵向刚度小于横向刚度;横向振型中出现扭转,以第三联最为明显,是第三联桥墩刚度差异过于明显所致。

4桥墩抗震性能评价

在基于性能抗震的设计理论中,现行规范并没有在这方面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要求,一般情况下可用来衡量性能的参数有:变形、承载力、延性、曲率、阻尼比、有效刚度、能量等。本文采用墩顶延位移性系数和墩顶位移角2个指标来评定桥墩抗震性能。墩顶延性位移系数定义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墩顶的最大位移与桥墩墩身首次进入屈服状态时墩顶位移的比值,即u=um/uy。对于常规的桥墩构件,悬臂墩或框架墩的纵桥向计算在墩底截面刚刚屈服时,可认为曲率沿墩高线性分析,可得到墩顶屈服位移uy=(1/3)准yH2,其中,H为墩高;准y为桥墩的屈服曲率,可由桥墩的弯矩-曲率曲线得到,对于框架墩横桥向屈服位移需要做pushover分析得出。本文位移角可定义为墩顶位移与墩高的比值。综合参考文献【2,3】,对位移延性系数定义为完好(0,1]、基本完好(1,1.2]、轻微破坏(1.2,3]、中等破坏(3,4]、严重破坏(4,6]5类性能水准,位移角限值定义为完好1/500、正常使用1/400、修复后使用1/175、生命安全1/100、防倒塌1/505类性能水准。本桥墩高超30m为非规则桥梁,地震分析方法运用MIDASCIVIL软件采用时程分析。由贵州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3组时程波计算(按100a超越概率10%水平向峰值加速度),计算结果取3组的最大值。时程分析墩顶位移见表1。从时程分析结果来看,不同的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反映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本桥的位移延性系数指标均可满足完好指标,但位移角却存在不同的评价,总体上都能满足修复后使用要求。由于现行抗震规范并没有在桥墩抗震性能评价指标上有具体的规定,所以需要综合多种指标来评价分析,并确保每项指标都能满足最低目标性能要求。从桥墩类型抗震性能角度分析,空心薄壁墩比圆柱墩的延性更好,其变形为弯曲破坏,能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圆柱墩如果墩身过矮则有可能发生剪切破坏,这不是期望的破坏结果。圆柱墩抗震性能不仅与墩高有关,还与上部构件连接的边界条件有关,并且同一联不同刚度桥墩还会相互影响,但是,总趋势是墩身较高的圆墩抗震性能比较低的要好。

5框架墩横向抗震分析

双柱或者多柱墩是非常常见的桥墩形式,在贵州山区高墩中往往有墩高达30~40m的情形,通常会设置2~3道中系梁,中系梁的存在可减小圆柱墩横桥向长细比,提高稳定性,但其会改变桥墩的侧向刚度。以本桥的9#墩为例,通过桥墩的横向抗震分析发现,当墩顶位移达到14cm,桥墩中系梁附近会提前出现屈服,甚至会优先于墩顶底位置屈服,这显然是对抗震性能不利的。对比其他有中系梁的圆柱墩亦有类似情况,即中系梁附近可能会先于桥墩顶底位置发生屈服。贵州高速公路圆柱墩习惯上采用密系梁,即桥墩系梁间距控制的很小,通常在12m内。这对于抗震而言并无益处,中系梁的存在会造成墩身刚度沿高度上发生突变,柱弯矩、剪力在此位置都会有突变,使得墩身系梁位置在地震荷载下会产生更大的水平力,而墩身系梁上下位置一般不会加强,这导致系梁上下附近的墩身变成薄弱区,易形成新的塑性铰区域。中系梁往往尺寸很大但长度又较短,造成中系梁刚度与柱刚度相差很大,而刚度差异越大,墩柱在中系梁附近越易形成薄弱层(形成塑性铰或剪坏)。此外,对于多柱墩,中系梁的存在还会造成墩柱轴力上发生剧烈的变化。综上分析,对于桥墩中系梁宜尽量少设,最好不设,对已设中系梁桥墩,墩身在中系梁附近宜进行箍筋加强,系梁两端也宜进行箍筋加强,避免剪切先于弯曲破坏。

6高墩的墩顶允许位移

山区高墩常见的有实心矩形墩、空心矩形墩,这类桥墩刚度通常很大,按公路桥梁抗震细则规定,塑性铰区域的最大容许转角与极限破坏状态的曲率、等效屈服曲率、等效塑性铰长度有关。本文以7#高墩为例,7#墩高67.1m,设计为空心薄壁墩(6.5m×3.5m)。利用MIDASCIVIL做弯矩-曲率分析,可得出该墩在横向位移下,等效屈服曲率为0.00057m-1,极限曲率为0.0035m-1。利用MIDASCIVIL做墩顶容许位移分析时,认定当桥墩墩身任意位置曲率达到极限曲率的一半时即到达设计容许曲率,此时墩顶位移即为容许位移。以此计算出7#墩顶横向容许位移约为1.9m,纵向容许位移会更大,原因是桥墩纵向刚度比横向小,纵向的等效屈服曲率和极限曲率都比横向要大。由此可见,由于薄壁墩墩身很高,导致计算出墩顶容许位移非常大,这意味着薄壁墩墩身并不容易发生破坏,而桥墩连接上构的支座(分联位置会设置,其他位置一般固结)却无法适应如此大的位移。在桥墩抗震概念设计理念中,按能力保护原则,一般会要求桥墩的盖梁、挡块、桩基、支座等不应先于桥墩墩身破坏,显然对于挡块、盖梁等可以通过尺寸增大、配筋加强来提高,但对于本桥的支座,要适应如此大的位移,支座设计本身将会十分困难,这亦说明支座是高墩桥梁抗震的一个非常脆弱的环节,应尽量避免设置支座。

7结语

本文通过贵州山区一典型实际桥梁的桥墩抗震分析,从不同类型桥墩抗震性能指标评价、圆柱墩系梁的设置、墩顶横向位移3个方面深入研究讨论,分析的结论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可供工程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

【2】刘艳辉.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城市高架桥抗震性能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抗震性能范文篇4

(一)钢结构建筑抗震级别★★★★

钢结构建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可循环使用的建筑结构,符合发展节能省地建筑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钢结构建筑一是重量轻、强度高。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使用面积比钢筋凝土住宅提高4%左右。二是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从国内外震后调查结果看,钢结构建筑倒塌数量最少。从理论上讲钢结构的建筑比框架跟砖混的结构结实的多,使用年限也长。不过,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和其它原因,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将不断更新与变化,对建筑总体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钢结构建筑将是人们的首选结构形式。

(二)框架结构建筑抗震级别★★★

即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建筑。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可以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框架结构建筑的优点是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房屋的结构可以随客户的意愿而改变,大开间建筑均采用此结构。梁、板、柱等承重构件,可以预制,也可以浇注,现浇的房子抗震度比较高,防水性比较好,目前大多数框架结构都采用现浇。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建筑,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性能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三)砖混结构建筑抗震级别★★

砖混结构是由砖墙支撑和现浇、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盖成的建筑。由于建材质量和施工质量的不同,抗震性能悬殊。砖的抗压性强,但韧性差,一遇到67度地震破坏就会局部开裂和散落,8度时裂缝会更大,稳定性差的会倒塌。但施工质量确实好,砖的形状规则,砂浆的强度高,灰缝均匀,这类房屋只有在10度时才会被严重破坏或倒塌。通常这种结构房屋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构件有:跨度大的横梁、楼梯间墙体和开有较大洞口的墙体等。地震发生时,住户应避开这些部位和构件进入结构稳定并具有小空间的部位,如厕所、小厨房等较安全。

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好于砖砌体结构,砖混结构在唐山地震经历了考验,受灾小很多,这种结构经济实惠,会便宜一些,冬暖夏凉,砖混结构建筑一般以多层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两者相对弱一些。底层框架的结构抗震最不利,主要是出于建筑使用功能才这么做的,底层柱子比较少,容易出现薄弱、破坏。一般首层破坏,上部结构就整体掉下去。

(四)砖木结构抗震级别★

此类建筑在我国的农村较为普遍,用砖墙、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这种结构建造简单,材料容易准备,费用较低,稳定性较差,67度地震时极易倒塌,所以这类房屋的住户在地震时特别要注意墙倒砸人。

面对可能发生的破坏力巨大的地震,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够更加“坚固”一些,对此,我们可以注意这样几点:

(一)房子的体形。体形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子抗震能力强。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体形叫竖向不规则,平面局部凸出的L形、“丁”字形体形叫平面不规则,一头沉一头轻的叫扭转不规则,不规则建筑抗震能力都较差。

(二)地震除了和房子的建筑结构形式有关,与户型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有着平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的房子抗震性最好。

(三)新房优于老房。较早的房子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增长,后建的房子抗震能力相对较强。一般说抗震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每10年进行一次调整,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它也是越来越严格,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从这一点来说,年代越是久远的房子抗震性能就要差一些。

(四)建筑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标号够不够,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

(五)房子的施工质量。住宅抗震性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照图施工、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质量差也会出问题。

(六)“证件”齐全保平安。开发商是否能提供商品住宅楼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对于包括防震抗震性在内的房屋安全性能都会有较具体的说明。另外查验开发建设单位的相关验收手续,也是购房者对房屋的防震抗性能进行考察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七)居家装修也要防震。在房屋的设计中,有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屋内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一旦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极为危险。尤其是目前有不少临街居民楼将1层、2层改为商铺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的一户居民将承重墙拆除,将会导致该楼的抗震性能减弱和负荷应力出现异常,如果此时发生强震,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屋内墙上的门窗尺寸也不能随意拆改,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者另建门窗,这也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

综上所述,房屋的抗震能力是设计、施工、监理、质检、业主共同作用的结果,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共同努力,造就美好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抗震性能范文篇5

1工程概况

某桥桥宽12m,上构采用3×3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下构为双柱式桥墩,墩高18m,墩身1.5m,基础采用m法模拟,桩径1.8m。如图2所示。

2柱系梁设置对墩柱受力的影响

2.1力学模型。双柱式墩的超静定结构简化模型如图3、图4所示,可知在横桥向平面内通过适当地调节柱系梁位置以及柱系梁尺寸来改变柱与系梁间的弯矩分配,可有效减小墩身弯矩,进而实现在横向作用力下的“多道防线设防”,柱系梁作为第一道防线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力中先于墩柱屈服。2.2分析模型。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第9.6.5条“柱式墩台的柱身间设置柱系梁时,其截面高度和宽度可分别取0.8~1.0倍和0.6~0.8倍的柱直径”和以往设计经验,分别建立以下3个模型:模型1:桥墩间不设置柱系梁,只保留地系梁。模型2:桥墩间于0.5H(H指墩高,下同)位置处设置柱系梁,系梁尺寸为1.2m×1.4m。模型3:桥墩间于0.3H和0.7H处设置柱系梁,系梁尺寸为1.2m×1.4m。2.3动力分析。结构的振动周期、振型等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参数,是评价桥梁动力性能的重要依据。本文对模型1、模型2、模型3等3种桥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从3种模型的周期及振型的分析比较得知,有柱系梁的柱式墩相较于无系梁的柱式墩,其自振周期明显减小。这说明柱系梁的存在增强了墩柱的刚度,提高了双柱式墩的整体受力能力。2.4反应谱分析。假定桥址区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Ⅱ类。按多振动反应谱法分别得到E1、E2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如图5、图6所示。将其按照横桥向输入到以上3个模型中,得到各墩身及柱系梁梁端的最大弯矩值。其结果如表2~3所示。由表2和表3可知,在E1横桥向地震作用下,与无柱系梁的双柱式墩相比,随着柱系梁的增加,墩底弯矩分别减少12.9%、12.0%;墩顶位移分别减少28.5%、37.6%。由表4、表5可知,在E2横桥向地震作用下,与无柱系梁的双柱式墩相比,随着柱系梁的增加,墩底弯矩分别减少13.9%、22.4%;墩顶位移分别减少28.5%、37.7%。综上可知,双柱式墩增加柱系梁有益于减少横桥向墩底弯矩和墩顶位移。随着柱系梁根数的增加,墩顶位移和墩底弯矩减少得更明显。

3柱系梁尺寸对墩柱的影响

本文设置了3个不同柱系梁尺寸的模型,研究柱系梁刚度对墩柱的影响。模型1: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9.6.5条的建议,柱系梁尺寸为1.2m×1.4m,于0.5H位置处设置。模型2:柱系梁尺寸为1.5m×2m,于0.5H位置处设置。模型3:柱系梁尺寸为0.3m×0.4m,于0.5H位置处设置。由表6、表7可知,1.2m×1.4m柱系梁的墩柱与0.3m×0.4m柱系梁相比,墩底弯矩分别减小了8.93%(E1)、9.16%(E2);与1.5m×2m的柱系梁相比,其节点处墩柱上下端的弯矩分别减少了15.46%(E1)、17.29%(E2)。由此分析得出结论:墩柱与盖梁形成的框架结构体系是多次超静定结构,系梁的刚度与墩柱刚度的相对大小会影响到结构内力的分配。刚度过大的系梁会使节点处柱端先于梁端破坏;刚度过小的系梁分配的力矩小,墩柱先于系梁破坏,系梁没有发挥作用。合理的系梁刚度应是系梁分配到的力矩使系梁屈服破坏,同时墩柱未发生破坏。

4结语

(1)从动力特性分析:在双柱式墩之间设置柱系梁,能增强桥墩的刚度,提高整体受力性能。(2)根据反映谱结果分析,在双柱式墩设置系梁,有益于减少墩顶位移和墩底弯矩。并且随着柱系梁根数的增加,墩顶位移和墩底弯矩减少得更明显。(3)合理的柱系梁尺寸在抗震设计中能有效地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过大的系梁尺寸会使节点处墩柱先于系梁破坏,过小的系梁尺寸发挥的作用不大。

参考文献

[1]JTG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2]JTG/TB02-02-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

[3]雷俊卿,宋力勋.汶川百花大桥震害分析与抗震性能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1):1-5.

抗震性能范文篇6

一、鉴定排查工作组织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县水利局负责全县病险水库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的协调、指导及督促,成立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防办、工管所、水电股等相关科室的工作小组。县水利局负责红旗水库、水库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各乡镇负责本辖区内病险水库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县雷公井水电有限公司负责雷公井电站水库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县九井岗水电有限公司负责九井岗电站水库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清风岩、大关等管理范围内电站水库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

县水利局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管理所负责联络、协调、汇总及上报。

二、鉴定排查实施范围

全县2013年底以前在册的中、小型水库。但近五年内已除险加固并竣工验收合格的水库原则上可不再进行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近五年内已安全鉴定但未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安全鉴定中抗震安全复核结论可作为抗震性能鉴定排查的依据;其余水库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

三、鉴定排查的内容和方式

内容: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和地震局《关于开展病险工程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执行。

方式:抗震性能排查工作由水库管理单位或所在乡、镇自行组织,水库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复核。对排查出的病险水库抗震性能鉴定工作建议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查、复核,水库管理单位或乡镇也可自行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复核。

抗震性能范文篇7

摸清我市城市房屋抗震设防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市农村危险房屋(以下简称危房)基本状况,分类制定城市房屋抗震鉴定和加固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HTH〗

二、组织领导

此次调查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为了完成好各项具体工作,成立*市城市房屋抗震性能和农村危房调查工作领导组。

组〓〓〓长:*(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地质灾害治理办主任)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房产物业管理局局长)

*(市建设局副局长)

*(市地震局局长)〖ZK)〗

常务副组长:*(市建设局局长)

成〓〓〓员*(市财政局局长)

*

**

各驻地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办公室主任:李云(兼),副主任:*(兼)、刘永进。办公室下设四个组,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组:组长*(兼);农村危房调查组:组长*(兼);技术指导组:组长郭天礼;统计汇总组:组长刘永进。

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组下设四个调查工作组。调查组工作人员由市建设局、地震局、房产物业管理局、各街办、社区、居委会相关人员组成。

农村危房调查组下设十四个(三镇、四办、七乡)调查工作组。调查组人员由各乡镇主要领导、各乡镇包村领导、各村镇民政、国土助理员、各村(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以及村官大学生组成。

技术指导组由十四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由市建设局负责抽调。

三、调查范围

(一)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各类民用建筑,包括城中村及各驻地单位的各类民用建筑。

(二)农村危房调查范围:以上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区域范围以外的所有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的房屋。

四、调查内容

(一)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主要为房屋的结构类型、建成年份、层数、建筑面积、抗震设防烈度、是否经过抗震加固及采取的主要加固措施、质量现状等基本信息。

(二)农村危房调查:

1、农村危房基本情况。主要是危房结构类型、危房等级、危房总数、建筑面积、建造年代。

2、农村危房户基本情况。主要为户主姓名、家庭住址、家庭人口数、家庭类别、家庭年收入、是否有残疾人等。

3、农村危房改造建议。主要针对农村危房和危房户基本情况,提出实施改造的具体建议,包括拆除原址重建、异地新建、局部维修以及新建房屋结构类型。异地新建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节约利用土地,不得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严禁超标准面积建设。

五、调查方式

(一)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由市政府组织调查,由市建设局、地震局、房产物业管理局、驻地单位与相关部门组成城市调查组,通过查看图纸、现场调查,对城市房屋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是否进行过抗震加固、采用了哪些抗震加固措施,对城市房屋抗震设防情况进行调查。

(二)农村危房调查。由市政府组织调查,各乡镇、街办负直接责任,各村(居、社区)负具体责任,由市建设局、地灾办、民政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残联等部门负相关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部门所属乡镇管理人员、各村委主要负责人等组成农村危房调查组,对农村危房等级逐一进行登记、分类汇总,确保调查充分、真实。

六、调查的技术标准和依据

(一)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以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为依据。

(二)农村危房调查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为依据。

七、调查程序

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由各调查工作组对调查对象按照调查技术标准逐一审核登记,上报市城市房屋抗震性能和农村危房调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由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组组长审核签字后报太原市调查组。

农村危房调查:由各村危房调查小组人员按标准对危房进行逐一登记后,由村委两委班子(居委会)负责人签字,并张榜公示,包村(居委会)领导审核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市城市房屋抗震性能和农村危房调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由农村危房调查组组长审核签字后报太原市调查组。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及技术标准培训阶段

9月2日,召开技术标准培训会。

9月3日,各乡镇、街办,驻地单位等进行安排部署,成立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组和农村危房调查组,制定调查计划,并确定调查人员等。

第二阶段:全面调查阶段

9月4日——9月24日,各乡镇、街办组织调查人员进村入户,集中开展农村危房调查,认真填写调查登记表。

9月16日——9月26日,由市地震局、房产物业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对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进行调查,认真填写调查登记表。

9月26日前,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组和农村危房调查组完成汇总,认真填写汇总表,报市城市房屋抗震性能和农村危房调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审查、录入阶段

9月26日——9月30日,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审查,存在问题要及时纠正。审查合格的及时录入调查信息系统软件,形成分析汇总表,并上报太原市调查组。

九、工作要求

1、市建设局负责实施和技术指导;

2、市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村庄整体搬迁安置的相关信息;

3、市地质灾害治理办公室负责提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的相关信息;

4、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全市农村居住地地质情况的相关信息;

5、市民政局负责提供全市村庄(行政村、自然村)居民的居住情况等;

6、市残联负责提供残疾人的相关信息;

7、市地震局负责城市房屋抗震性能的核查工作等;

8、市房产物业管理局负责提供城市房屋的登记及相关资料;

9、市财政局负责城市房屋抗震性能调查和农村危房调查费用的落实;

抗震性能范文篇8

确保我市既有建筑物和新建工程抗震防灾质量,全面提高我市既有房屋和城乡建设工程防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既有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市规划建设委主任

*市地震局局长

成员:*市规划建设委副主任

*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纪检委常委

*市公安局副局长

*市财政局副局长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

*市广电中心副主任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市安监局副局长

*市粮食总公司副总经理

*市审计局副局长

王*市民政局纪委书记

*市文体局副局长

*市工商局副局长

*市交通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建设委,办公室主任由*兼任。成员有:规划建设委建工科科长孙其钧,质量监督站副站长、检测中心主任高齐翔,质量监督站副站长杨立新,建筑设计院院长姜英,仁和建设监理公司经理王克均。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我市辖区普查工作的监督管理、技术指导、数据汇总和上报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普查范围

1、全面普查既有建筑物的数量和基本情况,重点是校舍工程。

2、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包括学校(幼儿园)、火车站、汽车站、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大型商场、综合办公场所、会展场馆、社会福利机构场所(含敬老院、孤儿院、残疾人活动场所)等。

3、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对城市功能、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供电、供水、交通、通讯枢纽、广播电视、医疗卫生、消防、粮食等工程,以及城区市政桥梁、各级防灾指挥系统等建设工程。

4、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滑坡、崩塌、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疫情及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5、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二)普查时间

2009年10月至12月。

1、10月25日前,各普查单位将普查结果及抗震加固实施情况的书面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建设委三楼,电话*)。

2、11月,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报材料进行梳理、汇总;对抗震鉴定及加固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责成普查单位及时整改。

3、12月,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上报普查工作,并做好迎接营口市抗震防灾办公室检查验收准备。

(三)普查形式

1、采取检查既有建筑物工程现状、工程设计图纸的形式进行。没有工程设计图纸、抗震性能未达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工程项目,由主管部门组织产权单位呈报,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抗震鉴定单位进行抗震性能鉴定;需要加固的,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加固设计、设计审查、加固施工和峻工验收的程序进行抗震加固,费用由产权单位承担。

2、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本辖区、本部门、本单位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并填写《既有建筑物抗震性能自查登记表》;有下辖单位的,其主管部门要填写《既有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汇总表》,同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3、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既有建筑物普查情况,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需要抗震鉴定的项目。需要修复或抗震加固的建筑物,经认定后,产权单位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抗震加固,由产权单位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整改落实,费用由产权单位承担。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本次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时间紧,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人员、经费、办公条件到位。

抗震性能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新兴中等城市的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完善地震工作三大工作体系,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做好全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防震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防震减灾提供基础数据库,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谐调发展。

二、活动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2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辽政发〔20*〕1号)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县级以上城市建筑物和村镇民居及公共设施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的通知》(铁政办明电〔20*〕9号)。

三、工作目标

此次普查,将普查全市城乡建筑物总量、规模、建筑年代、抗震性能及人口、经济、国民生产总值等社会环境信息。包括:

(一)市直及各社区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

(二)各乡镇街村镇民居及公共设施抗震性能普查。

四、方法步骤

本次活动由市地震局统一负责业务指导、问题处理及建立基础数据库。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市直及各社区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

由市地震局牵头,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社区抽调人员,组成15个普查小组开展普查工作。

1、宣传发动阶段(4月15日----4月18日)。召开市直各部门及各社区普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普查工作具体事项。

2、普查工作实施阶段(4月19日----5月10日)。按普查工作具体实施要求,开展普查工作。

3、建立基础数据库阶段(5月11日----5月16日)。市直各部门及各社区将基本普查数据上报市地震局,录入电脑统一汇总。

(二)村镇民居及公共设施普查

以各乡(镇)街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每个乡镇街组成3—5个普查小组来开展普查工作。

1、宣传发动阶段(5月17日——5月20日)。召开各乡(镇)街普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普查工作具体事项。

2、普查工作实施阶段(5月21日——6月10日)。按普查工作具体实施要求,开展普查工作。

3、建立基础数据库阶段(6月11日——6月20日)。各乡(镇)街要于6月15日前将纸介质基本普查数据上报市地震局,录入电脑统一汇总。

要求市地震局于6月25日前完成全市抗震性能普查数据录入汇总工作。

五、组织领导

为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开原市抗震性能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乡(镇)街、市直各有关单位普查工作;掌握各地区普查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各乡(镇)街、市直各有关单位按时完成普查总体工作任务;总结普查工作经验。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政府办副主任

*市地震局局长

成员:*市建环委副主任

*市房产局副局长

*市财政局副局长

*市统计局副局长

*市发改委副主任

*市计生委副主任

*市规划局副局长

抗震性能范文篇10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新兴中等城市的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完善地震工作三大工作体系,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做好全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防震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防震减灾提供基础数据库,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谐调发展。

二、活动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意见的通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及《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县级以上城市建筑物和村镇民居及公共设施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的通知》。

三、工作目标

此次普查,将普查全市城乡建筑物总量、规模、建筑年代、抗震性能及人口、经济、国民生产总值等社会环境信息。包括:

(一)市直及各社区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

(二)各乡镇街村镇民居及公共设施抗震性能普查。

四、方法步骤

本次活动由市地震局统一负责业务指导、问题处理及建立基础数据库。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市直及各社区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

由市地震局牵头,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社区抽调人员,组成15个普查小组开展普查工作。

1、宣传发动阶段(4月15日----4月18日)。召开市直各部门及各社区普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普查工作具体事项。

2、普查工作实施阶段(4月19日----5月10日)。按普查工作具体实施要求,开展普查工作。

3、建立基础数据库阶段(5月11日----5月16日)。市直各部门及各社区将基本普查数据上报市地震局,录入电脑统一汇总。

(二)村镇民居及公共设施普查

以各乡(镇)街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每个乡镇街组成3—5个普查小组来开展普查工作。

1、宣传发动阶段(5月17日——5月20日)。召开各乡(镇)街普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普查工作具体事项。

2、普查工作实施阶段(5月21日——6月10日)。按普查工作具体实施要求,开展普查工作。

3、建立基础数据库阶段(6月11日——6月20日)。各乡(镇)街要于6月15日前将纸介质基本普查数据上报市地震局,录入电脑统一汇总。

要求市地震局于6月25日前完成全市抗震性能普查数据录入汇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