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外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9:55:20

巨额外汇

巨额外汇范文篇1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贸易顺差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导的资本顺差,双顺差格局反映了我国外部经济的失衡,直接导致高额外汇储备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上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奖出限入的成功经验,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利用FDI的政策,外贸顺差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外贸逆差之外,其余各年均为顺差。2000年-2004年贸易顺差在226-321亿美元之间波动。2005年,贸易顺差额呈现爆发性增长,达到1018.8亿美元的高水平,比2004年增加697,8亿美元,增幅高达217%。2006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继续高速增长,1-8月实现顺差9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8月进出口顺差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77.4%。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也稳:步上升,2005年高达603.2亿美元,比1990年的34.9亿美元增长了16倍。2006年1—8月,我国吸引FDI达371.9亿美元。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2005年中方协议投资额仅为69.5亿美元,约为FDI的1/10。

在贸易顺差的形成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贸易走的是粗放增长之路,一味追求贸易规模和顺差的扩大。这种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以数量增长为主,出口商品规模不断膨胀,但获益很低。从商品结构来看,“两高一资”产品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数量仍偏高。我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并被严重低估,不能够完全反映我国要素禀赋的实际状况。从贸易方式来看,主要赚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内生性出口增长能力欠缺。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顺差,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1-8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3141.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2.4%。加工贸易顺差为1112.3亿美元,是同期一般贸易顺差的2.5倍。我国加工贸易的迅速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关系,原先设在亚洲其他几个国家的加工出口产业大量转移到我国,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被加工装配后出口,而这些均被计入贸易出口,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贸易顺差的“虚增”。从贸易企业性质来看,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高达494。?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FDI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倾向,这将导致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又产生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

在资本顺差的形成方面,鉴于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的经验教训,我国选择了吸收FDI的弓I资政策。通过采取各种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优惠措施,我国已经连续15年吸收FDI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清理整顿等因素,近几年来FDI增速有所放缓。但鉴于我国吸引外资水平已经处在较高的摹数之上,因此其仍为构成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走高,我国市场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特别是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跨国公司投资将成为FDI的新亮点。我国吸收FDI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由于存在认识误区和不当的政绩评价标准,某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不计成本,不顾资源环境条件,未从引进技术、知识、管理经验角度出发,盲目追求数量,投资合作水平和质量低下。另外,汇率升值和产业升值预期造成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成为新增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以2006年前三季度为例,排除贸易顺差和FDI因素,估计尚有二三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热钱流入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入虽然增加了资金的融通性,但纯粹的投机资本隐含着经济风险,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短期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是债务性储备,到时需要还本、付息或利润汇回,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从总的趋势来看,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基本稳定,而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的贡献率在上升。

双顺差的外部失衡背后,高额外汇储备表现出我国经济的内部失衡。首先,国内经济部门间发展失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严重失调。能够创造外汇的制造业部门过度发展,不能创造外汇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则发展相对滞后,这势必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随着我国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持续膨胀,并替代和减少相关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而服务业长期以来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不力,市场化程度低,垄断经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60%-70%之间,而我国仅为40%左右。其次,储蓄过高而消费不足。消费既能消化过剩产能,又能扩大进口,但我国由于社会结构、家庭观念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大等诸多因素,居民消费不足或不敢消费。1990年至2005年,我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同时,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为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三高”的局面。储蓄率从1996年占GDP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储蓄是投资的主要来源,高储蓄率支持了高投资率,而高投资率造成的产能过剩又带来了高出口率。

巨额外汇储备隐忧凸显

第一,影响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它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项就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构成基础货币投放。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张,央行频频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扰动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我国2006年前7个月新增外汇储备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8000多亿元人民币。这加剧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第二,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和FDI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呼声愈演愈烈。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高涨,将刺激短期和投机性资本流入,进而造成过度投资,反过来会使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高额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涌入—更高外汇储备的恶性循环。

第三,外汇储备面临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两大风险。我国作为自身需求巨大的国家,却刻意压低本国成本,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地将产品卖到国外。我国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通过不等价交换得到大量外汇储备,却过度透支了国内资源,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外汇储备不得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让给美欧发达市场使用;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项目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却陷入资金困难,国民储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只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外溢,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法。如今,高额外汇储备更面临着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的风险。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债券,名义收益率仅为4%-5%。据统计,我国目前实际持有的大部分为美国债券,如果考虑到美国通货膨胀率和美元贬值,实际收益率将更低。同时,外汇储备的币种过于集中于美元。据测算,我国外汇储备中有70%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随着美国双赤字局面的继续恶化,美元可能继续贬值。这将增加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资产的汇率风险,削弱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

规模削减之道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列入其中,这意味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巨额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外在表现。外汇储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我国从外汇匮乏直到外汇充裕乃至规模过高、风险:加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正进入一个战略调整期。如何保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并对外汇储备进行科学管理,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首先,我国需要完成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到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转型的要点包括:既要重视出口,也要重视进口;既要重视引进资金、技术,也要大胆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重视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外贸政策方面,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仍是我国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对外贸政策进行小幅调整,改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为削减外汇储备存量并减缓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要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扩大先进技术、资本设备和战略资源进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高耗能、低层次的加工贸易规模加以控制,大力支持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重视本土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在外资政策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重视外资质量,有选择地吸引外资,限制无助于提升我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进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快实现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并轨,并吸引外资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放宽对外投资条件限制并创造便利,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在扩大内需方面,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缩短高低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卫生、医疗、教育等一系列保障政策,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第二,人民币合理小幅升值。目前,人民币小幅升值,既可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创新,又能缓解国际游资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减少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但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宜过大,以免经济波动过于剧烈,对出口和引资造成冲击,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自2005年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5%。今后可适度提高汇率浮动弹性,加大汇率波动空间,并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配合汇率调整。

巨额外汇范文篇2

高额外汇储备积累之因

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贸易顺差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导的资本顺差,双顺差格局反映了中国外部经济的失衡,直接导致高额外汇储备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鉴上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奖出限入的成功经验,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利用FDI的政策,外贸顺差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外贸逆差之外,其余各年均为顺差。2000~2004年贸易顺差在226~321亿美元之间波动。2005年,贸易顺差额呈现爆发性增长,达到1018.8亿美元的高水平,比2004年增加697.8亿美元,增幅高达217%.2006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继续高速增长,1~8月实现顺差9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8月进出口顺差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77.4%.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也稳步上升,2005年高达603.2亿美元,比1990年的34.9亿美元增长了16倍。2006年1~8月,中国吸引FDI达371.9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2005年中方协议投资额仅为69.5亿美元,约为FDI的1/10。会计论文网

在贸易顺差的形成方面,长期以来,中国贸易走的是粗放增长之路,一味追求贸易规模和顺差的扩大。这种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以数量增长为主,出口商品规模不断膨胀但获益颇低。从商品结构来看,“两高一资”产品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数量仍偏高。中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并被严重低估,不能够完全反映中国要素禀赋的实际状况。从贸易方式来看,“两头在外”主要赚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内生性出口增长能力欠缺。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顺差,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1~8月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3141.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2.4%。加工贸易顺差为1112.3亿美元,是同期一般贸易顺差的2.5倍。中国加工贸易的迅速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关系,原先设在亚洲其他几个国家的加工出口产业大量转移到我国,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被加工装配后出口,而这些均被计入贸易出口,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虚增”。从贸易企业性质来看,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高达494.7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FDI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倾向,这将导致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又产生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

在资本顺差的形成方面,鉴于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的经验教训,中国选择了吸收FDI的引资政策。通过采取各种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优惠措施,中国已经连续15年吸收FDI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清理整顿等因素,近几年以来FDI增速有所放缓。但鉴于中国吸引外资水平已经处在较高的基数之上,因此其仍为构成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走高,中国市场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特别是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跨国公司投资将成为FDI的新亮点。中国吸收FDI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由于存在认识误区和不当的政绩评价标准,某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不计成本,不顾资源环境条件,未从引进技术、知识、管理经验角度出发,盲目追求数量,投资合作水平和质量低下。另外,汇率升值和产业升值预期造成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成为新增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以2006年1~8月为例,排除贸易顺差和FDI因素,估计尚有二、三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热钱流入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入虽然增加了资金的融通性,但纯粹的投机资本隐含着经济风险,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短期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是债务性储备,到时需要还本、付息或利润汇回,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从总的趋势来看,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基本稳定,而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的贡献率在上升。

双顺差的外部失衡背后,高额外汇储备表现出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首先,国内经济部门间发展失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严重失调。能够创造外汇的制造业部门过度发展,不能创造外汇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则发展相对滞后,这势必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随着中国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持续膨胀,并替代和减少相关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而服务业长期以来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不力,市场化程度低,垄断经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60%~70%之间,而中国仅为40%左右。其次,储蓄过高而消费不足。消费既能消化过剩产能,又能扩大进口,但中国由于社会结构、家庭观念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大等诸多因素,居民消费不足或不敢消费。1990至2005年,中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同时,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为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三高”的局面。储蓄率从1996年占GDP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

巨额外汇储备隐忧凸现

第一,影响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它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项就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体部分。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张,央行频频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扰动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中国2006年

前7个月新增外汇储备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8000多亿人民币。这加剧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第二,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和FDI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国际社会中人民币升值呼声愈演愈烈。经验证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高涨,将刺激短期和投机性资本流入,进而造成过度投资,反过来会使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高额外汇储备一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热钱涌入一更高外汇储备的恶性循环。会计论文网

第三,外汇储备面临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两大风险。中国作为自身需求巨大的国家,却刻意以政府补贴以及政治制度因素压低本国成本,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地将产品卖到国外。中国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通过不等价交换得到大量外汇储备,却过度透支了国内资源,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更可悲的是,一方面,外汇储备不得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让给美欧发达市场使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核心项目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却陷入资金困难,国民储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只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外溢,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法。如今,高额外汇储备更面临着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的风险。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债券,名义收益率仅为4%~5%.据统计,我国目前实际持有的大部分为美国债券,如果考虑到美国通货膨胀率和美元贬值,实际收益率将更低。同时,外汇储备的币种过于集中于美元。据测算,中国外汇储备中有70%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随着美国双赤字局面的继续恶化,美元可能继续贬值。这将增加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资产的汇率风险,削弱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

规模削减之道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列入其中,这意味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巨额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外在表现。外汇储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从外汇匮乏直到外汇充裕乃至规模过高、风险加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正进入一个战略调整期。如何保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并对外汇储备进行科学管理,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首先,中国需要完成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到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转型的要点包括:既要重视出口,也要重视进口;既要重视引进资金、技术,也要大胆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重视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外贸政策方面,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仍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对外贸政策进行小幅调整,改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高耗能、低层次的加工贸易规模加以控制,大力支持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重视本土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在外资政策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重视外资质量,有选择地吸引外资,限制无助于提升中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进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快实现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并轨,并吸引外资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放宽对外投资条件限制并创造便利,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在扩大内需方面,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缩短高低收入差距。

第二,人民币合理小幅升值。目前来说,人民币小幅升值,既可以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创新,又能缓解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减少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但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宜过大,以免经济波动过于剧烈,对出口和引资造成冲击,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自2005年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5%,今后可适度提高汇率浮动弹性,加大汇率波动空间,并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配合汇率调整。

巨额外汇范文篇3

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贸易顺差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导的资本顺差,双顺差格局反映了中国外部经济的失衡,直接导致高额外汇储备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鉴上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奖出限入的成功经验,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利用FDI的政策,外贸顺差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外贸逆差之外,其余各年均为顺差。2000~2004年贸易顺差在226~321亿美元之间波动。2005年,贸易顺差额呈现爆发性增长,达到1018.8亿美元的高水平,比2004年增加697.8亿美元,增幅高达217%。2006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继续高速增长,1~8月实现顺差9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8月进出口顺差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77.4%。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也稳步上升,2005年高达603.2亿美元,比1990年的34.9亿美元增长了16倍。2006年1~8月,中国吸引FDI达371.9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2005年中方协议投资额仅为69.5亿美元,约为FDI的1/10。

在贸易顺差的形成方面,长期以来,中国贸易走的是粗放增长之路,一味追求贸易规模和顺差的扩大。这种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以数量增长为主,出口商品规模不断膨胀但获益颇低。从商品结构来看,“两高一资”产品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数量仍偏高。中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并被严重低估,不能够完全反映中国要素禀赋的实际状况。从贸易方式来看,“两头在外”主要赚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内生性出口增长能力欠缺。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顺差,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1~8月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3141.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2.4%。加工贸易顺差为1112.3亿美元,是同期一般贸易顺差的2.5倍。中国加工贸易的迅速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关系,原先设在亚洲其他几个国家的加工出口产业大量转移到我国,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被加工装配后出口,而这些均被计入贸易出口,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虚增”。从贸易企业性质来看,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高达494.7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FDI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倾向,这将导致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又产生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

在资本顺差的形成方面,鉴于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的经验教训,中国选择了吸收FDI的引资政策。通过采取各种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优惠措施,中国已经连续15年吸收FDI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清理整顿等因素,近几年以来FDI增速有所放缓。但鉴于中国吸引外资水平已经处在较高的基数之上,因此其仍为构成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走高,中国市场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特别是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跨国公司投资将成为FDI的新亮点。中国吸收FDI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由于存在认识误区和不当的政绩评价标准,某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不计成本,不顾资源环境条件,未从引进技术、知识、管理经验角度出发,盲目追求数量,投资合作水平和质量低下。另外,汇率升值和产业升值预期造成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成为新增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以2006年1~8月为例,排除贸易顺差和FDI因素,估计尚有二、三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热钱流入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入虽然增加了资金的融通性,但纯粹的投机资本隐含着经济风险,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短期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是债务性储备,到时需要还本、付息或利润汇回,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从总的趋势来看,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基本稳定,而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的贡献率在上升。

双顺差的外部失衡背后,高额外汇储备表现出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首先,国内经济部门间发展失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严重失调。能够创造外汇的制造业部门过度发展,不能创造外汇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则发展相对滞后,这势必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随着中国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持续膨胀,并替代和减少相关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而服务业长期以来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不力,市场化程度低,垄断经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60%~70%之间,而中国仅为40%左右。其次,储蓄过高而消费不足。消费既能消化过剩产能,又能扩大进口,但中国由于社会结构、家庭观念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大等诸多因素,居民消费不足或不敢消费。1990至2005年,中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同时,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为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三高”的局面。储蓄率从1996年占GDP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

巨额外汇储备隐忧凸现

第一,影响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它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项就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体部分。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张,央行频频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扰动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中国2006年

前7个月新增外汇储备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8000多亿人民币。这加剧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第二,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和FDI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国际社会中人民币升值呼声愈演愈烈。经验证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高涨,将刺激短期和投机性资本流入,进而造成过度投资,反过来会使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高额外汇储备一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热钱涌入一更高外汇储备的恶性循环。

第三,外汇储备面临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两大风险。中国作为自身需求巨大的国家,却刻意以政府补贴以及政治制度因素压低本国成本,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地将产品卖到国外。中国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通过不等价交换得到大量外汇储备,却过度透支了国内资源,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更可悲的是,一方面,外汇储备不得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让给美欧发达市场使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核心项目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却陷入资金困难,国民储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只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外溢,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法。如今,高额外汇储备更面临着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的风险。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债券,名义收益率仅为4%~5%。据统计,我国目前实际持有的大部分为美国债券,如果考虑到美国通货膨胀率和美元贬值,实际收益率将更低。同时,外汇储备的币种过于集中于美元。据测算,中国外汇储备中有70%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随着美国双赤字局面的继续恶化,美元可能继续贬值。这将增加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资产的汇率风险,削弱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

规模削减之道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列入其中,这意味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巨额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外在表现。外汇储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从外汇匮乏直到外汇充裕乃至规模过高、风险加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正进入一个战略调整期。如何保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并对外汇储备进行科学管理,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首先,中国需要完成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到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转型的要点包括:既要重视出口,也要重视进口;既要重视引进资金、技术,也要大胆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重视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外贸政策方面,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仍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对外贸政策进行小幅调整,改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高耗能、低层次的加工贸易规模加以控制,大力支持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重视本土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在外资政策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重视外资质量,有选择地吸引外资,限制无助于提升中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进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快实现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并轨,并吸引外资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放宽对外投资条件限制并创造便利,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在扩大内需方面,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缩短高低收入差距。

第二,人民币合理小幅升值。目前来说,人民币小幅升值,既可以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创新,又能缓解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减少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但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宜过大,以免经济波动过于剧烈,对出口和引资造成冲击,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自2005年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5%,今后可适度提高汇率浮动弹性,加大汇率波动空间,并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配合汇率调整。

巨额外汇范文篇4

高额外汇储备积累之因

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贸易顺差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导的资本顺差,双顺差格局反映了中国外部经济的失衡,直接导致高额外汇储备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鉴上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奖出限入的成功经验,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利用FDI的政策,外贸顺差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外贸逆差之外,其余各年均为顺差。2000~2004年贸易顺差在226~321亿美元之间波动。2005年,贸易顺差额呈现爆发性增长,达到1018.8亿美元的高水平,比2004年增加697.8亿美元,增幅高达217%。2006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继续高速增长,1~8月实现顺差9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8月进出口顺差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77.4%。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也稳步上升,2005年高达603.2亿美元,比1990年的34.9亿美元增长了16倍。2006年1~8月,中国吸引FDI达371.9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2005年中方协议投资额仅为69.5亿美元,约为FDI的1/10。

在贸易顺差的形成方面,长期以来,中国贸易走的是粗放增长之路,一味追求贸易规模和顺差的扩大。这种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以数量增长为主,出口商品规模不断膨胀但获益颇低。从商品结构来看,“两高一资”产品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数量仍偏高。中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并被严重低估,不能够完全反映中国要素禀赋的实际状况。从贸易方式来看,“两头在外”主要赚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内生性出口增长能力欠缺。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顺差,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1~8月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3141.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2.4%。加工贸易顺差为1112.3亿美元,是同期一般贸易顺差的2.5倍。中国加工贸易的迅速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关系,原先设在亚洲其他几个国家的加工出口产业大量转移到我国,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被加工装配后出口,而这些均被计入贸易出口,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虚增”。从贸易企业性质来看,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高达494.7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FDI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倾向,这将导致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又产生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

在资本顺差的形成方面,鉴于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的经验教训,中国选择了吸收FDI的引资政策。通过采取各种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优惠措施,中国已经连续15年吸收FDI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清理整顿等因素,近几年以来FDI增速有所放缓。但鉴于中国吸引外资水平已经处在较高的基数之上,因此其仍为构成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走高,中国市场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特别是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跨国公司投资将成为FDI的新亮点。中国吸收FDI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由于存在认识误区和不当的政绩评价标准,某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不计成本,不顾资源环境条件,未从引进技术、知识、管理经验角度出发,盲目追求数量,投资合作水平和质量低下。另外,汇率升值和产业升值预期造成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成为新增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以2006年1~8月为例,排除贸易顺差和FDI因素,估计尚有二、三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热钱流入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入虽然增加了资金的融通性,但纯粹的投机资本隐含着经济风险,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短期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是债务性储备,到时需要还本、付息或利润汇回,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从总的趋势来看,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基本稳定,而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的贡献率在上升。

双顺差的外部失衡背后,高额外汇储备表现出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首先,国内经济部门间发展失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严重失调。能够创造外汇的制造业部门过度发展,不能创造外汇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则发展相对滞后,这势必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随着中国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持续膨胀,并替代和减少相关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而服务业长期以来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不力,市场化程度低,垄断经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60%~70%之间,而中国仅为40%左右。其次,储蓄过高而消费不足。消费既能消化过剩产能,又能扩大进口,但中国由于社会结构、家庭观念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大等诸多因素,居民消费不足或不敢消费。1990至2005年,中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同时,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为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三高”的局面。储蓄率从1996年占GDP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

巨额外汇储备隐忧凸现

第一,影响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它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项就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体部分。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张,央行频频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扰动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中国2006年

前7个月新增外汇储备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8000多亿人民币。这加剧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第二,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和FDI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国际社会中人民币升值呼声愈演愈烈。经验证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高涨,将刺激短期和投机性资本流入,进而造成过度投资,反过来会使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高额外汇储备一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热钱涌入一更高外汇储备的恶性循环。

第三,外汇储备面临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两大风险。中国作为自身需求巨大的国家,却刻意以政府补贴以及政治制度因素压低本国成本,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地将产品卖到国外。中国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通过不等价交换得到大量外汇储备,却过度透支了国内资源,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更可悲的是,一方面,外汇储备不得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让给美欧发达市场使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核心项目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却陷入资金困难,国民储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只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外溢,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法。如今,高额外汇储备更面临着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的风险。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债券,名义收益率仅为4%~5%。据统计,我国目前实际持有的大部分为美国债券,如果考虑到美国通货膨胀率和美元贬值,实际收益率将更低。同时,外汇储备的币种过于集中于美元。据测算,中国外汇储备中有70%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随着美国双赤字局面的继续恶化,美元可能继续贬值。这将增加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资产的汇率风险,削弱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

规模削减之道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列入其中,这意味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巨额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外在表现。外汇储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从外汇匮乏直到外汇充裕乃至规模过高、风险加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正进入一个战略调整期。如何保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并对外汇储备进行科学管理,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首先,中国需要完成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到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转型的要点包括:既要重视出口,也要重视进口;既要重视引进资金、技术,也要大胆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重视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外贸政策方面,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仍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对外贸政策进行小幅调整,改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高耗能、低层次的加工贸易规模加以控制,大力支持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重视本土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在外资政策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重视外资质量,有选择地吸引外资,限制无助于提升中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进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快实现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并轨,并吸引外资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放宽对外投资条件限制并创造便利,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在扩大内需方面,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缩短高低收入差距。

第二,人民币合理小幅升值。目前来说,人民币小幅升值,既可以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创新,又能缓解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减少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但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宜过大,以免经济波动过于剧烈,对出口和引资造成冲击,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自2005年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5%,今后可适度提高汇率浮动弹性,加大汇率波动空间,并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配合汇率调整。

第三,加强外汇储备的结构和收益管理。正确测算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佳规模,在此基础上渐进实行外汇储备多元化,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增加外汇储备收益。在结构方面,部分减持美元资产,增加欧元资产比重。出于保持外汇资产稳定性的目的和调整的敏感性,币种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新增的外汇储备中,同时可以考虑增加石油、黄金等战略资源储备。在收益方面,在最佳规模之内,为保持外汇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应主要用于购买外国证券和用于外汇存款,以保证外债清偿、支付进口等实际需要,同时适当提高外国证券比重;在最佳规模之外,应注重储备资产的收益性,开拓新的投资领域,降低机会成本。

巨额外汇范文篇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空前激增,自2006年2月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以后,到2006年底,我国已有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达13326亿美元。

我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居多,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研究院关志雄2004-2005年的推算,美元资产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占了60%的比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将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增值意味以美元为主的储备若换成人民币,那这笔财富将大幅贬值。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连创新高,对外负债迅速扩大,美元将呈长期贬值的趋势,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汇率风险将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传统的外汇管理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性,所以大多数都是债权投资,主要投资于美国的短期和中长期国债、机构债券,收益率非常低。根据史焕平教授的计算,如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率10-12%,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为3.62-4.29%,同时不考虑汇率变动可能的损失,也不考虑我国央行因买进外汇储备而进行冲销发行央行票据的成本,则我国在利用外资与持有外汇储备的可能损失为6.38-7.1%,即每年的国民福利损失在7%左右。如果这是在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也无可厚非,因为外汇储备就是应该先虑安全性和流动性,后考虑收益性。

2对于如何利用好外汇的讨论

我国正处于井喷似的出口增长期,外汇增长不会放缓。可见,我国的外汇储备还会继续增大。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如此之大,而且持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使得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加剧,宏观经济的调控增加了困难,也对外汇存量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回避风险,实现保值和增值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合理的外汇储备必须要满足一定的需求动机,在这方面挪威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以需求动机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适当的投资组合。挪威的经验显示,针对不同外汇储备需求动机,建立不同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是提高外汇储备管理运用效率,减小外汇储备资产管理风险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外汇储备的各个需求动机都相对较高,所以对不同需求动机建立不同投资组合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按照挪威模式将外汇储备从总体上分成几大部分,分别用于满足交易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求。严格区分又不完全割裂,以便于动态调整。

而对于盈利性动机而言,众多的经验则显示建立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公司模式是比较有效的。在国外一般是由中央银行指定专业银行或者是设立专门的投资机构,如日本就指定大和商业银行经营外汇储备;而新加坡则专门设立政府投资公司和金融管理局一起对外汇储备进行投资与管理。

其中,新加坡的投资管理公司模式可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近年来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与研究。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并已迈入世界高外汇储备国家的行列。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新加坡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了1374.8亿美元。针对外汇市场及外汇储备的管理,新加坡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措施。为确保外汇储备的安全并使其增值,保证储备资产购买力的稳定,新加坡的外汇管理分属三大机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负责外汇流动性管理,手中的外汇出要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和作为货币督察局发行货币的保证,追求流动性,并且随着世界主要币种币值的变化随之及时地调整外汇储备币种。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则负责外汇储备长期管理,全球6个海外机构,进行固定收入证券、房地产和私人股票投资,确保所管理外汇的保值增值和长期回报。其一半资金投资在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国家占25%,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占25%。根据不同的收益预期设定资产组合,设定全球股票、固定收入和全球现金资产的长期权重。从成立至去年止,该公司实现的年均收益率(以美元计算)为9.5%。另外一大机构淡马锡控股是三大机构中最为人称道的。2007年8月2日,淡马锡正式《淡马锡2007年度回顾》披露淡马锡投资组合净值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股东总回报达27%,集团财富增值达230亿新元,直接投资所获财富增值达70亿新元。淡马锡主要职能是对本国战略性产业进行控股管理,同时提升新加坡企业的盈利水平和长期竞争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淡马锡控股开始利用外汇储备,投资于国际金融和高科技产业。旗下有20多个子公司,涵盖新加坡和全球多个经济组织、国家和地区。除了投资新加坡本地市场外,淡马锡控股把大约一半的资产投到了新加坡以外的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等地区。目前淡马锡在80家公司持有5%~100%的股权,涉及产业包括金融、电信、工程、运输等。不断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发展策略与投资目标,实行内外搭配,平衡投资组合,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在公认全球经济最活跃的中国,我们随处可见淡马锡的身影。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太平洋保险,东方航空,长城航空,恒大地产,中信能源股份,中国燃气,大连港务,灵通网,上海的购物中心…哪里有高额稳定的资产汇报,哪里就能看到淡马锡。中国经济的发速发展也给淡马锡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最新统计显示,淡马锡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组合额已经高达75亿新元(约合49.6亿美元)。仅2006年在中国就新增投资约11亿美元。

淡马锡之所以迅速崛起并获得公认的成功,有效的海外股权投资就是其秘诀之一。所谓股权投资,就是指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企业。而海外股权投资,就是如果国家投资公司能够成立,其代表国家利益作为一个企业对海外的其他企业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国家的企业。股权投资与其他投资工具相比有着收益高、风险低、且操作容易等特点。中国汇金公司对国有银行上市注资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汇金公司对建行和中行各注资225亿美元,对工行注资150亿美元以帮助这些银行成功上市,当这些国有银行成功上市后,汇金公司可以从其在国有银行的股份中获得高额的回报,也是对外汇储备的有效利用。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股权投资还刚起步,并且一如既往走得谨慎,甚至有些放不开手脚。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股权投资比重相对于债权投资所占比重太低。我国在美国的证券投资中股权投资仅占总投资的0.57%;而发达国家英国和加拿大分别占到46.43%和71.75%;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股权投资比重分别61.81%和23.96%;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的股权投资比重也达到了16.25%,远远高于我国。鉴于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全球外汇储备已超过应对金融危机所必需的水平,各经济体央行开始寻求摆脱过去大多用于购买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券的旧思路,并希望从外汇储备中获得更高的回报。而股权投资,这是一块刚进入人们眼中并具有丰厚利润回报的宝地,我们一定要抢占先机。权威的央行杂志CentralBanking日前公布的一项对全球各央行外汇储备经理的调查显示,各经济体央行正在更加积极地管理其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寻求提高资产收益率。包括日本,俄罗斯等已经闻风而动。

除了进行海外股权投资,把外汇投向世界上经济发展活跃有潜力的地区和企业之外。我们都不应该忘了中国才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汇金公司动用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三家国有银行注资,使得这几家银行成功上市,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使得国家和国民都直接受惠。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近期有学者提出,外汇可投资国内B股的建议,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多少热钱暗中涌入,急于分享中国高速发展的这一羹粥,我们为什么要放弃眼前这块香馍馍,让给别人呢。B股市场上值得投资的好企业不少。特别是对于关乎国家战略发展的好企业,那些具有潜在价值的技术型,资源型企业,对于有海外扩张战略,需要利用外汇进口技术和资源的国内企业,完全可以给予投资。并鼓励更多的有潜力的国内企业在A股和B股同时上市。不仅如此,基于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需要,还可以吸引有潜力的优秀国际知名企业到B股上市,做强做大中国的金融行业,并且这些企业也可以是外汇投资的好去处。

与中国制造业的强国大国地位相比,中国的金融业和投资行业显得落后而薄弱,长此以往,必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现在的相对落后正好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刚建成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改变我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被动局面。在自己的地盘上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一方面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一方面又达到了使得巨额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目的。甚至可以有导向的引导着某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世界强国近代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金融不应是被经济需求所被动地驱动,金融也可以引领经济发展,金融系统的优先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发展如果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必须有新的驱动力来牵引,而金融深化改革所释放的能力和活力正可以为我们所用。也许,巨额的外汇储备正是我国发展成为一个金融强国的好契机。

2007年8月20日,外汇管理局批准我国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我国充裕的外汇资金也为境内个人开展对外证券投资提供了条件。2006年吴晓灵正式提出“藏汇于民”后,让居民放心持有外汇,给持有的外汇一个出口。放宽个人对外投资的汇兑限制,是促进境内个人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优化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金收益的有益尝试,也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重要举措。

当然以上种种的建议,都有一个前提,我国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金融管理人才。在实现巨额外汇储备增值保值,我国向金融强国努力的过程中,风险与收益的可能性并存,出现一时一地某些交易中的失误在所难免,但是管理水平不能停滞不前。国家外汇公司是一个肩负着特殊公共职责、掌握巨大社会资源的政府部门,责任更加重大。因为其投资不仅资金巨大,而且任何损失都将由全民买单。国家投资公司入股黑石,恰逢黑石股价大跌,引来舆论一片质疑,也不足为奇。以此为契机,逐渐健全投资决策体系,风险监控与评估机制。加快加大培养具有全球性战略眼光的专业投资和金融管理人才是一件急迫的任务,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朱邦宁.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2]梁峰.国际金融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袁征.超额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策略[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

[4]巴曙松.外汇储备管理的多层次需求分析框架:挪威、新加坡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济观察报.

巨额外汇范文篇6

高额外汇储备积累之因

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贸易顺差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导的资本顺差,双顺差格局反映了中国外部经济的失衡,直接导致高额外汇储备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鉴上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奖出限入的成功经验,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利用FDI的政策,外贸顺差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外贸逆差之外,其余各年均为顺差。2000~2004年贸易顺差在226~321亿美元之间波动。2005年,贸易顺差额呈现爆发性增长,达到1018.8亿美元的高水平,比2004年增加697.8亿美元,增幅高达217%。2006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继续高速增长,1~8月实现顺差9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8月进出口顺差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77.4%。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也稳步上升,2005年高达603.2亿美元,比1990年的34.9亿美元增长了16倍。2006年1~8月,中国吸引FDI达371.9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2005年中方协议投资额仅为69.5亿美元,约为FDI的1/10。

在贸易顺差的形成方面,长期以来,中国贸易走的是粗放增长之路,一味追求贸易规模和顺差的扩大。这种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以数量增长为主,出口商品规模不断膨胀但获益颇低。从商品结构来看,“两高一资”产品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数量仍偏高。中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并被严重低估,不能够完全反映中国要素禀赋的实际状况。从贸易方式来看,“两头在外”主要赚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内生性出口增长能力欠缺。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顺差,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1~8月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3141.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2.4%。加工贸易顺差为1112.3亿美元,是同期一般贸易顺差的2.5倍。中国加工贸易的迅速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关系,原先设在亚洲其他几个国家的加工出口产业大量转移到我国,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被加工装配后出口,而这些均被计入贸易出口,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虚增”。从贸易企业性质来看,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高达494.7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FDI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倾向,这将导致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又产生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

在资本顺差的形成方面,鉴于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的经验教训,中国选择了吸收FDI的引资政策。通过采取各种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优惠措施,中国已经连续15年吸收FDI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清理整顿等因素,近几年以来FDI增速有所放缓。但鉴于中国吸引外资水平已经处在较高的基数之上,因此其仍为构成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走高,中国市场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特别是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跨国公司投资将成为FDI的新亮点。中国吸收FDI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由于存在认识误区和不当的政绩评价标准,某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不计成本,不顾资源环境条件,未从引进技术、知识、管理经验角度出发,盲目追求数量,投资合作水平和质量低下。另外,汇率升值和产业升值预期造成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成为新增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以2006年1~8月为例,排除贸易顺差和FDI因素,估计尚有二、三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热钱流入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入虽然增加了资金的融通性,但纯粹的投机资本隐含着经济风险,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短期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是债务性储备,到时需要还本、付息或利润汇回,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从总的趋势来看,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基本稳定,而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的贡献率在上升。

双顺差的外部失衡背后,高额外汇储备表现出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首先,国内经济部门间发展失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严重失调。能够创造外汇的制造业部门过度发展,不能创造外汇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则发展相对滞后,这势必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随着中国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持续膨胀,并替代和减少相关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而服务业长期以来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不力,市场化程度低,垄断经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60%~70%之间,而中国仅为40%左右。其次,储蓄过高而消费不足。消费既能消化过剩产能,又能扩大进口,但中国由于社会结构、家庭观念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大等诸多因素,居民消费不足或不敢消费。1990至2005年,中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同时,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为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三高”的局面。储蓄率从1996年占GDP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

巨额外汇储备隐忧凸现

第一,影响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它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项就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体部分。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张,央行频频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扰动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中国2006年

前7个月新增外汇储备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8000多亿人民币。这加剧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第二,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和FDI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国际社会中人民币升值呼声愈演愈烈。经验证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高涨,将刺激短期和投机性资本流入,进而造成过度投资,反过来会使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高额外汇储备一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热钱涌入一更高外汇储备的恶性循环。

第三,外汇储备面临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两大风险。中国作为自身需求巨大的国家,却刻意以政府补贴以及政治制度因素压低本国成本,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地将产品卖到国外。中国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通过不等价交换得到大量外汇储备,却过度透支了国内资源,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更可悲的是,一方面,外汇储备不得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让给美欧发达市场使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核心项目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却陷入资金困难,国民储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只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外溢,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法。如今,高额外汇储备更面临着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的风险。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债券,名义收益率仅为4%~5%。据统计,我国目前实际持有的大部分为美国债券,如果考虑到美国通货膨胀率和美元贬值,实际收益率将更低。同时,外汇储备的币种过于集中于美元。据测算,中国外汇储备中有70%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随着美国双赤字局面的继续恶化,美元可能继续贬值。这将增加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资产的汇率风险,削弱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

规模削减之道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列入其中,这意味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巨额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外在表现。外汇储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从外汇匮乏直到外汇充裕乃至规模过高、风险加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正进入一个战略调整期。如何保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并对外汇储备进行科学管理,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首先,中国需要完成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到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转型的要点包括:既要重视出口,也要重视进口;既要重视引进资金、技术,也要大胆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重视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外贸政策方面,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仍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对外贸政策进行小幅调整,改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高耗能、低层次的加工贸易规模加以控制,大力支持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重视本土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在外资政策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重视外资质量,有选择地吸引外资,限制无助于提升中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进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快实现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并轨,并吸引外资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放宽对外投资条件限制并创造便利,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在扩大内需方面,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缩短高低收入差距。

第二,人民币合理小幅升值。目前来说,人民币小幅升值,既可以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创新,又能缓解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减少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但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宜过大,以免经济波动过于剧烈,对出口和引资造成冲击,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自2005年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5%,今后可适度提高汇率浮动弹性,加大汇率波动空间,并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配合汇率调整。

巨额外汇范文篇7

【关键词】外汇储备;贸易顺差;藏汇于民;国内需求

自2002年起,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激增阶段。尤其是2004年以后,外汇储备以20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2007年增长幅度甚至达到4619.05亿美元。纵观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国家,充足外汇储备作为发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及充当一国对外借债和偿债资信保证起到重要作用。但根据国际上传统的一国外汇储备满足3个月进口额或占40%左右的外债余额标准来衡量,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17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720.8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巨额外汇储备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一)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表1)

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总储蓄率居高不下,储蓄与投资差额进一步扩大,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货物贸易顺差增加。通过表1可以看到,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较大规模。2007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其中,直接投资顺差509亿美元,增长64%。这些是决定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基本因素。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

“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中国等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一商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贸易顺差逐年递增,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世界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发高涨。2003年,第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来自日本。原因来自于中国成本低、质量高的商品大大冲击了日本制造业,但日本并不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是希望通过人为打压本币来削弱他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日元汇率贬值,缓和通货紧缩的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初,日本财相正式提出要求中国货币升值。而美国不断积累的贸易逆差和不断降息,激发了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自2005年7月正式与美元脱钩以来,对美元中间价已从8.2765上升到7.109,已经累计升值超过14%,预期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这是导致中国外汇储备长期增长的心理因素。

(三)强制性结售汇制度

中国1994年开始实施的银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即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除国家规定的可以开立外汇账户保留的以外,均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银行平盘后将多余的头寸卖给国家,另外中国还对个人购汇、用汇实行严格管制。1994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516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到了10366亿美元,2007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更高达13326亿美元,已较1994推行强制结售汇之时增长了26倍。在这种“藏汇于国”的政策下,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数量激增。这是形成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制度因素。

二、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负面效应

(一)降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情况下,一方面中央银行被动增加由自2002年起,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激增阶段。尤其是2004年以后,外汇储备以20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2007年增长幅度甚至达到4619.05亿美元。纵观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国家,充足外汇储备作为发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及充当一国对外借债和偿债资信保证起到重要作用。但根据国际上传统的一国外汇储备满足3个月进口额或占40%左右的外债余额标准来衡量,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17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720.8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巨额外汇储备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给本币带来升值的压力,另外,还会加强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促使机构、企业和个人进一步改变资产结构,减持外汇资产,增持人民币资产,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加贸易摩擦。如此会导致中国技术含量不高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从而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利于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对本币升值的预期还会促使大量国际游资流入中国,进行各种投资和投机活动,导致资产泡沫化,这样极易引发金融危机。近年来,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状况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热钱的涌入已十分明显,长久如此将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汇率风险上升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中主要以美元为储备货币,美元汇率的变动,往往带来外汇储备价值的变动。近几年来,随着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不断增大,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纵容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断降低,使我国蒙受了巨额的外汇损失。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跌。如按中国外汇储备的70%为美元储备计算,则从2005年7月到2007年7月,中国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本币贬值已造成高达1571.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中国外汇储备越多,则暴露在汇率风险面前的潜在损失越高,外汇风险越大。

三、改善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应对策略

(一)改善人民币汇率体制,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现行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的重要因素。随着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结售汇制度将由现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过渡到未来的比例结汇或意愿结汇。根据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实际状况,扩大或缩小结汇比例。这样使企业增加持有外汇的数额,大大减轻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扩大居民、企业的用汇范围。藏汇于民的一个重要涵义在于:从国家持有外汇为主逐渐放宽持有与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换句话说,国家可利用市场化手段分化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合理的外汇储备,让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多地持有并进入外汇市场。当然,藏汇于民的另一个重要涵义在于:扩大外汇储备持有与投资的主体,促使储备投资主体与策略的多元化,提高储备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如何更好地做到藏汇于民,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增加外汇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鼓励民间藏汇、用汇。目前,QDII制度的出台,为减轻外汇储备压力全部集中于国家身上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利用金汇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我国黄金需求严重不足,未来对黄金需求将有很大空间,以藏金于民推动藏汇于民。二)提高国内有效需求,实现内外均衡发展

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在于存在一个“挤出效应”问题,即目前国内储蓄大于投资,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从而投资产生的过剩产能只好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寻求价值实现。同时,由于国内需求不足,进口商品也出现了被国内商品所取代的现象。因此,在消费疲软所导致的内需不振以及投资膨胀所导致的产能快速扩张的双重作用下,部分国内商品将被从国内市场“挤出”到国外市场,而部分进口商品也将被从国内市场“挤回”到国外市场。可见,把中国外汇储备激增完全归因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的贸易顺差是错误的,根本在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当前,只有有效扩充内需,消除内需疲弱的“挤出效应”,才是打开外汇储备过剩的金钥匙。在传统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启动内需成效有限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从投资领域向消费领域转变才是明智之举。政府一方面应实行减税、藏富于民、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刺激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同时完善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增加教育公共支出,减轻老百姓对消费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外汇储备才能回归到一个合理的规模。只有内外均衡发展,才能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巨额外汇范文篇8

关键词:外汇储备中日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9-033-03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它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的主要功能包括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币汇率;作为国家信用保证。

根据IMF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球外汇储备最大的10个经济体拥有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67.6%,最大的两个持有经济体(中国内地和日本)拥有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39.9%。日本在1993年末外汇储备已达95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从此日本就一直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中国外汇储备在2006年2月底达8536亿美元,日本截至2月底的外汇储备为8501亿美元,首超日本,居世界第一。2006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

一、中日巨额外汇储备成因的比较

从国际收支的视点来看,外汇储备的增加通常出现在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经常收支顺差大于资本收支逆差;第二,资本收支顺差大于经常收支逆差;第三,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同时为顺差。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外汇储备增加主要出现在前两种情况下,而双顺差属于非常罕见的现象。

1.日本外汇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就一直是经常收支盈余大国和海外纯资产大国,2005年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盈余为18.479万亿日元,在经常项目收支中,贸易盈余是10.350万亿日元,所得盈余为11.3595万亿日元("所得收支盈余"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在海外获得的直接投资分红和债券利息等收益的总额减去支付给外国企业或个人在本国的直接投资分红和债券利息等收益后的余额,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经常转移并列为一国国际经常项目收支的四大子项),这是日本外汇储备增加的两个主要来源。而从外汇储备的三大功能来看,由于贸易入超应急性对外支付或是从准备偿还到期外债方面,日本都没有再增加外汇储备的实际需要,那么外汇储备剩下的一个功能就是干预外市场,遏制日元升值。实际上,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大幅升值以来,日本银行就有了一个新任务,这就是干预外汇市场遏制日元升值,大量抛出本币,买进美元。由此可见,为遏制日元升值,而大量买入美元是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

2.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规模较小阶段(1978年-1993年)。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努力增加出口,控制进口,我国外汇储备逐渐增加,1983年达到89亿美元。当时认为储备过多,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到1986年下降至21亿美元,此后,逐渐恢复并一直维持在一二百亿美元的水平。

——较快增长阶段(1994年-1997年)。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汇率并轨、取消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成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等举措,国家外汇储备获得了较快的增长。至199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由1993年的211.99亿美元增长到1398.9亿美元,增加了5.6倍,国家外汇储备进入了较为宽松的时期。

——缓慢增长阶段(1998年-2000年)。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从1998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增量明显减缓。1998-2000年,国家外汇储备年增长额仅为50.97亿美元、97.15亿美元、108.99亿美元,只相当于1997年外汇储备增加额的14.62%、27.87%、31.27%。尽管如此,至2000年末,外汇储备还是增加到1655.74亿美元,居世界各国前列。

——大幅度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从2001年起,我国外汇储备进入了大幅度增长阶段,且增长速度惊人。2001年-2005年,国家外汇储备年增长额分别为465.91亿美元、742.42亿美元、1168.44亿美元、2066.81亿美元和2089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来自于经常收支和金融、资本收支的双顺差。首先是经常项目收支的明显改善。2000-2005年经常项目收支盈余累计为3486亿美元,其次是来自金融、资本项目的顺差,2000-2005年金融、资本项目顺差为2953亿美元。除1998年以外,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了双顺差的格局。观察下图,可以看出,到2000年为止,对外汇储备的贡献度经常收支顺差要高于金融、资本收支顺差,2000年开始发生了变化,2001年、2003年和2004年金融、资本收支顺差规模都超过了经常收支顺差。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比2004年上涨了134%,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占国际收支中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

从更深层次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在于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政策导向的因素。从新中国成立,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外汇短缺在我国几乎成为了一种常态。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所以长期以来比较看重外汇储备的功能,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外汇储备的增长等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外汇储备可以维护本国信誉等,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轻易动用。在政策上表现为实行强制性结汇制,银行、企业与居民都不能意愿地持有外汇,而中央银行则以国家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相当数量的外汇。

(2)非弹性汇率制度的因素。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阻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人民币汇率遭遇了强烈的贬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被迫偏离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设计初衷,逐渐变相成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而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非弹性汇率制的存在,因为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经常收支顺差(逆差)必然等于金融、资本收支逆差(顺差),外汇储备原则上不发生变化。但在非弹性汇率制下,为维护某一基本不变的汇率水平,政府必须买入超过需求的外汇供给,否则外汇汇率要下跌,本币汇率要上升,其结果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就转化为外汇储备。

(3)升值预期因素。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的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又助长了外汇储备的增加。我国结售汇顺差远大于贸易顺差,转移收入明显增多,错误与遗漏项目从流出转为流入,2002年、2003年及2004年误差与遗漏项目差额都出现在贷方;外汇储备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新增储备的贡献度,资本顺差贡献度上升,经常项目顺差贡献度下降。

二、中日外汇储备运用的比较

各国的外汇储备一般都存款于外国银行(包括本国的境外银行和外国的境内银行)或投资于外国的有价证券,"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是外汇储备管理的主要原则。由于国债等有价证券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性也较好,所以各国外汇储备大都用于购买外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等有价证券。

日本作为多年来的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如何经营管理巨额外汇储备?日本外汇储备的“三原则”是外汇储备必须具备“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首先要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在日元汇率暴跌的时候能够迅速投入使用,通过市场进行汇率干预,在最大限度地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还应追求外汇储备的收益性,努力促使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升值。日本外汇储备一般用于购买外国国债、政府机构债券或存放在外国中央银行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包括美国国债在内的美元资产。日本的外汇储备包括有价证券、外币存款、黄金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等。截至2006年3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为8520.3亿美元,其中持有的美国国债等外国债券高达7120亿美元。

从实际情况来看,巨额外汇储备不仅没有给日本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带来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保证了资产增值。首先由于日元汇率相对疲软,日本外汇储备没有出现因本币大幅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反而因持有的外汇升值带来了投资收益。而且,由于日本大量买入美元遏制了日元升值,起到了支持日本出口产业的出口,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景气回升。其次,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实施零利率政策,加上股市长期低迷,富裕资金在国内资本市场难以实现保值和增值。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日本外汇储备一般用于购买外国国债、政府机构债券或存放在外国中央银行。所以日本是在资本过剩的情况下大量增加外汇储备的,是在大量资本输出的情况下购买美国国债的。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海外高信用等级的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等金融资产,操作上始终坚持长期及战略发展的经营理念。在储备管理上,坚持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原则,不以短期盈利为目标。中国外汇储备除了要考虑国家在贸易头寸上的支付需要、外债偿付的需要外,还要考虑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需要。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外汇储备的结构,但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05年10月,中国保有的美国国债为2476亿美元(约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三成),而如果综合考虑通过第三国名义购买的国债以及除国债外的债券部分,那么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远远高于这一数字。从外汇储备额的变动与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的相关关系推算,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重约为60%,日元与欧元的比重分别约为15%和25%。

与日本的资本过剩相比,中国长期苦于资本不足,在总体上是一个资金短缺的国家,几乎每年都要向国外借新债,但同时中国是一个资金净流出国。因为一国的外汇储备是该国对外的资本流出,而外商直接投资则是资本流入。中国在1985-2005二十年中增加的外汇储备为8162.28亿美元,多于外商直接投资6444亿美元,意味着中国是个资金净流出国。所以,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流出,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实际上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国内企业资金多得用不了。可见中国是在资本不足、大量输入资本的情况下用大量储备外汇来对外间接投资的。

庞大且激增中的外汇储备从利的方面分析,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增强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收外商投资,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主要的负面效应是:

一是巨额外汇占款严重干扰货币政策顺利实施。外汇储备增加是以增加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为代价,基础货币投放速度加快,助长了通货膨胀风险,尽管政府可以通过“对冲”政策吸收过多的货币,但货币当局没有足够的金融工具可供使用,没有有效的资产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必须要等到中国的债券市场有了大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果对冲量不足,易引发国内通货膨胀,当前直接的压力是房地产资产价格的上升;如果对冲量激增,一是政府利息成本提高,二是推动市场利率上升,在升值预期下外汇迅速流入,又抵消了对冲效应。

二是对国家的整体福利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不是用来购买外汇储备,而是用来购买政府债券,中央银行按流通需要发行的基础货币就可以为政府财政提供一份额外的收入,用以满足对政府财政开支的各种需要。所以过多的外汇储备实际上耗费了政府财政可以动用的一份重要资源,对国家的整体福利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巨额外汇范文篇9

高额外汇储备积累之因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贸易顺差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导的资本顺差,双顺差格局反映了我国外部经济的失衡,直接导致高额外汇储备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上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奖出限入的成功经验,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利用FDI的政策,外贸顺差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外贸逆差之外,其余各年均为顺差。2000年-2004年贸易顺差在226-321亿美元之间波动。2005年,贸易顺差额呈现爆发性增长,达到1018.8亿美元的高水平,比2004年增加697,8亿美元,增幅高达217%。2006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继续高速增长,1-8月实现顺差9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8月进出口顺差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77.4%。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也稳:步上升,2005年高达603.2亿美元,比1990年的34.9亿美元增长了16倍。2006年1—8月,我国吸引FDI达371.9亿美元。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2005年中方协议投资额仅为69.5亿美元,约为FDI的1/10。

在贸易顺差的形成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贸易走的是粗放增长之路,一味追求贸易规模和顺差的扩大。这种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以数量增长为主,出口商品规模不断膨胀,但获益很低。从商品结构来看,“两高一资”产品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数量仍偏高。我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并被严重低估,不能够完全反映我国要素禀赋的实际状况。从贸易方式来看,主要赚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内生性出口增长能力欠缺。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顺差,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1-8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3141.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2.4%。加工贸易顺差为1112.3亿美元,是同期一般贸易顺差的2.5倍。我国加工贸易的迅速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关系,原先设在亚洲其他几个国家的加工出口产业大量转移到我国,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被加工装配后出口,而这些均被计入贸易出口,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贸易顺差的“虚增”。从贸易企业性质来看,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高达494。?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FDI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倾向,这将导致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又产生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

在资本顺差的形成方面,鉴于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的经验教训,我国选择了吸收FDI的弓I资政策。通过采取各种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优惠措施,我国已经连续15年吸收FDI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清理整顿等因素,近几年来FDI增速有所放缓。但鉴于我国吸引外资水平已经处在较高的摹数之上,因此其仍为构成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走高,我国市场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特别是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跨国公司投资将成为FDI的新亮点。我国吸收FDI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由于存在认识误区和不当的政绩评价标准,某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不计成本,不顾资源环境条件,未从引进技术、知识、管理经验角度出发,盲目追求数量,投资合作水平和质量低下。另外,汇率升值和产业升值预期造成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成为新增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以2006年前三季度为例,排除贸易顺差和FDI因素,估计尚有二三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热钱流入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入虽然增加了资金的融通性,但纯粹的投机资本隐含着经济风险,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短期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是债务性储备,到时需要还本、付息或利润汇回,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从总的趋势来看,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基本稳定,而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的贡献率在上升。

双顺差的外部失衡背后,高额外汇储备表现出我国经济的内部失衡。首先,国内经济部门间发展失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严重失调。能够创造外汇的制造业部门过度发展,不能创造外汇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则发展相对滞后,这势必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随着我国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持续膨胀,并替代和减少相关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而服务业长期以来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不力,市场化程度低,垄断经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60%-70%之间,而我国仅为40%左右。其次,储蓄过高而消费不足。消费既能消化过剩产能,又能扩大进口,但我国由于社会结构、家庭观念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大等诸多因素,居民消费不足或不敢消费。1990年至2005年,我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同时,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为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三高”的局面。储蓄率从1996年占GDP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储蓄是投资的主要来源,高储蓄率支持了高投资率,而高投资率造成的产能过剩又带来了高出口率。

巨额外汇储备隐忧凸显

第一,影响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它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项就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构成基础货币投放。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张,央行频频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扰动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我国2006年前7个月新增外汇储备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8000多亿元人民币。这加剧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第二,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和FDI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呼声愈演愈烈。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高涨,将刺激短期和投机性资本流入,进而造成过度投资,反过来会使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高额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涌入—更高外汇储备的恶性循环。

第三,外汇储备面临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两大风险。我国作为自身需求巨大的国家,却刻意压低本国成本,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地将产品卖到国外。我国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通过不等价交换得到大量外汇储备,却过度透支了国内资源,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外汇储备不得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让给美欧发达市场使用;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项目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却陷入资金困难,国民储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只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外溢,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法。如今,高额外汇储备更面临着收益率低和资产缩水的风险。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债券,名义收益率仅为4%-5%。据统计,我国目前实际持有的大部分为美国债券,如果考虑到美国通货膨胀率和美元贬值,实际收益率将更低。同时,外汇储备的币种过于集中于美元。据测算,我国外汇储备中有70%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随着美国双赤字局面的继续恶化,美元可能继续贬值。这将增加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资产的汇率风险,削弱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

规模削减之道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列入其中,这意味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巨额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外在表现。外汇储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我国从外汇匮乏直到外汇充裕乃至规模过高、风险:加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正进入一个战略调整期。如何保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并对外汇储备进行科学管理,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首先,我国需要完成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到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转型的要点包括:既要重视出口,也要重视进口;既要重视引进资金、技术,也要大胆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重视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外贸政策方面,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仍是我国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对外贸政策进行小幅调整,改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为削减外汇储备存量并减缓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要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扩大先进技术、资本设备和战略资源进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高耗能、低层次的加工贸易规模加以控制,大力支持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重视本土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在外资政策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重视外资质量,有选择地吸引外资,限制无助于提升我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进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快实现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并轨,并吸引外资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放宽对外投资条件限制并创造便利,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在扩大内需方面,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缩短高低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卫生、医疗、教育等一系列保障政策,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第二,人民币合理小幅升值。目前,人民币小幅升值,既可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创新,又能缓解国际游资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减少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但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宜过大,以免经济波动过于剧烈,对出口和引资造成冲击,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自2005年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5%。今后可适度提高汇率浮动弹性,加大汇率波动空间,并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配合汇率调整。

巨额外汇范文篇10

【关键词】外汇储备;贸易顺差;藏汇于民;国内需求

自2002年起,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激增阶段。尤其是2004年以后,外汇储备以20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2007年增长幅度甚至达到4619.05亿美元。纵观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国家,充足外汇储备作为发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及充当一国对外借债和偿债资信保证起到重要作用。但根据国际上传统的一国外汇储备满足3个月进口额或占40%左右的外债余额标准来衡量,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17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720.8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巨额外汇储备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一)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表1)

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总储蓄率居高不下,储蓄与投资差额进一步扩大,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货物贸易顺差增加。通过表1可以看到,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较大规模。2007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其中,直接投资顺差509亿美元,增长64%。这些是决定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基本因素。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

“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中国等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一商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贸易顺差逐年递增,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世界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发高涨。2003年,第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来自日本。原因来自于中国成本低、质量高的商品大大冲击了日本制造业,但日本并不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是希望通过人为打压本币来削弱他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日元汇率贬值,缓和通货紧缩的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初,日本财相正式提出要求中国货币升值。而美国不断积累的贸易逆差和不断降息,激发了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自2005年7月正式与美元脱钩以来,对美元中间价已从8.2765上升到7.109,已经累计升值超过14%,预期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这是导致中国外汇储备长期增长的心理因素。

(三)强制性结售汇制度

中国1994年开始实施的银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即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除国家规定的可以开立外汇账户保留的以外,均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银行平盘后将多余的头寸卖给国家,另外中国还对个人购汇、用汇实行严格管制。1994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516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到了10366亿美元,2007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更高达13326亿美元,已较1994推行强制结售汇之时增长了26倍。在这种“藏汇于国”的政策下,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数量激增。这是形成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制度因素。

二、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负面效应

(一)降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情况下,一方面中央银行被动增加由自2002年起,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激增阶段。尤其是2004年以后,外汇储备以20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2007年增长幅度甚至达到4619.05亿美元。纵观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国家,充足外汇储备作为发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及充当一国对外借债和偿债资信保证起到重要作用。但根据国际上传统的一国外汇储备满足3个月进口额或占40%左右的外债余额标准来衡量,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17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720.8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巨额外汇储备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给本币带来升值的压力,另外,还会加强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促使机构、企业和个人进一步改变资产结构,减持外汇资产,增持人民币资产,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加贸易摩擦。如此会导致中国技术含量不高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从而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利于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对本币升值的预期还会促使大量国际游资流入中国,进行各种投资和投机活动,导致资产泡沫化,这样极易引发金融危机。近年来,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状况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热钱的涌入已十分明显,长久如此将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汇率风险上升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中主要以美元为储备货币,美元汇率的变动,往往带来外汇储备价值的变动。近几年来,随着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不断增大,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纵容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断降低,使我国蒙受了巨额的外汇损失。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跌。如按中国外汇储备的70%为美元储备计算,则从2005年7月到2007年7月,中国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本币贬值已造成高达1571.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中国外汇储备越多,则暴露在汇率风险面前的潜在损失越高,外汇风险越大。

三、改善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应对策略

(一)改善人民币汇率体制,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现行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的重要因素。随着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结售汇制度将由现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过渡到未来的比例结汇或意愿结汇。根据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实际状况,扩大或缩小结汇比例。这样使企业增加持有外汇的数额,大大减轻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扩大居民、企业的用汇范围。藏汇于民的一个重要涵义在于:从国家持有外汇为主逐渐放宽持有与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换句话说,国家可利用市场化手段分化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合理的外汇储备,让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多地持有并进入外汇市场。当然,藏汇于民的另一个重要涵义在于:扩大外汇储备持有与投资的主体,促使储备投资主体与策略的多元化,提高储备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如何更好地做到藏汇于民,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增加外汇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鼓励民间藏汇、用汇。目前,QDII制度的出台,为减轻外汇储备压力全部集中于国家身上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利用金汇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我国黄金需求严重不足,未来对黄金需求将有很大空间,以藏金于民推动藏汇于民。

(二)提高国内有效需求,实现内外均衡发展

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在于存在一个“挤出效应”问题,即目前国内储蓄大于投资,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从而投资产生的过剩产能只好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寻求价值实现。同时,由于国内需求不足,进口商品也出现了被国内商品所取代的现象。因此,在消费疲软所导致的内需不振以及投资膨胀所导致的产能快速扩张的双重作用下,部分国内商品将被从国内市场“挤出”到国外市场,而部分进口商品也将被从国内市场“挤回”到国外市场。可见,把中国外汇储备激增完全归因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的贸易顺差是错误的,根本在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当前,只有有效扩充内需,消除内需疲弱的“挤出效应”,才是打开外汇储备过剩的金钥匙。在传统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启动内需成效有限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从投资领域向消费领域转变才是明智之举。政府一方面应实行减税、藏富于民、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刺激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同时完善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增加教育公共支出,减轻老百姓对消费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外汇储备才能回归到一个合理的规模。只有内外均衡发展,才能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三)改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长期以来,中国外贸增长方式采取以量取胜原则,大部分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虽在一段时间大大缓解了外汇紧张局面,但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却越走越远。在外汇储备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要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关键技术,如环保、冶金、计算机、精密机床制造等方向的技术,切实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促进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增长。立足由以量取胜模式转变为以质取胜模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与此同时,政府要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一方面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培育我国的跨国企业,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外汇储备增多,应以有效利用国内资金资源、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和控制金融机构借用短期外债的行为,以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政府承担外汇储备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彭菲娅.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风险及前景预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2]郭海峰.扩大内需与我国内外经济均衡问题研究.武汉金融,2007(2).

[3]2007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

[4]祝恩民.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对策.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周济.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中国外汇,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