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5:20:53

集雨工程

集雨工程范文篇1

(一)世界水资源告急

1997年1月,联合国在《对世界水资源的全面评价》的报告中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也许有人会问: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江海湖泊还会出现水资源的紧缺吗?回答是不但紧缺,而且告急。据《中国水利大百科全书》介绍,地球总储水量约13.86亿立方公里,但96.54%的水储存在低洼的海洋中,而且97.47%(分布于海洋、地下水和湖泊水中)为咸水,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35%,且主要分布在冰川与永久积雪(占68.70%)和地下(30.36%)之中,如果考虑到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实际上人类可利用的淡水量远低于此理论值,主要是因为在总降水量中,有些是落在无人居住的地区如南极洲,或者降水集中于很短的时间内,由于缺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大量降水很快地流入到河流海洋中去。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多,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

虽然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但更新时间长短不一。据1993第一期《水污染、世界环境》杂志介绍,大气中的水只需8天时间就更新一次,永久积雪更新一次需要9700年,地下水更新一次需要1400年。这种更新周期告诉我们,对于近似于不可更新的水资源而言,在开发利用时,必须慎之又慎。

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即水资源丰富国、水资源脆弱国、水资源紧缺国、水资源贫乏国,按此评价法目前世界上有5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缺水。目前的趋势和预测已经表明,到21世纪,水危机将成为几乎所有干旱半干旱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增至83亿,生活在水源紧张和经常缺水国家的人数,将从1990年的3亿增加到2025年的30亿,后者为前者的10倍。发展中国家城市面积也将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利用淡水资源,控制对江河湖泊的污染,否则,全世界将有3/4的人口遭受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总之,从全球来看,水危机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水环境污染局势的加重,水资源危机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如何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水源,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严肃课题。

(二)中国水资源告急

我国是个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受缺水困挠,水资源紧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缺水地区迅速由点到面,几乎成为全国性问题。按人均水资源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在世界排行第109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1.城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告急,威胁社会可持续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供求总量更加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的增长速度。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水卷资源》一书介绍,2002年,全国需水量为7096.19亿立方米,但只能供6677.97亿立方米,缺水418.22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000亿元。仅胜利油田1995年因黄河断流就减产30亿元。据统计,目前农业灌溉缺水800亿立方米,工业城市缺水300亿立方米,600余座城市中400座缺水,严重缺水的有200余座。其次是整个北方和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缺水状况将更加严重,这些地方地域性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激化,将严重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第三是人口压力对发展耕地灌溉事业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而工业城市用水量猛增,将对农业灌溉用水构成严重威胁。2.用水浪费惊人。

中国水资源虽不算丰富,但如果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不致造成今天这种窘迫局面。可以说,中国水资源的紧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造成的。主要是:低效率使用,重点是农业的大水漫灌和工业生产中的低重复使用。万元GDP用水量,发达国家一般在50立方米(其中瑞士为5立方米,日本为21立方米,以色列为24立方米,法国为29立方米,英国为13立方米),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730立方米。我国工业万元用水量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巴基斯坦等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农业用水也是如此,不仅浪费大,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不适当的种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开办用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对水资源开发管理不当,一条水系上游不顾中游,中游不顾下游,各自为政,各取所需。许多地区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土地生态急剧恶化。水价过低,也是造成水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3.局部地区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供水不足除了因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因素外,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国污水排放量达到数百亿吨。8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河湖海中。北方的辽河、汾河、海河、淮河、白洋淀以及部分水库如官厅水库、漳河水库等的水体已被严重污染。目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城市所在附近的河流或河谷多成为排污沟渠。

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如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管理上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资源将很难支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危机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它不但威胁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还将威胁我国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前景令人十分忧虑!

二、城乡同步实施集雨工程是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几种水资源开发方案之比较)

(一)种种引水方案虽思路开阔,设想胆大,但实施起来困难太大

1.南水北调耗资巨大,短期内难以实现。

把我国南方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水引到干旱的北方来,是多少代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一个美好梦想。但是南方水走到北方来,不知要经过多少崇山峻岭,跨过多少万丈沟壑,其艰难的程度,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具体方案据有关资源料介绍如下:

从长江引到西北、华北的南水北调工程,它是一个具有多条线路引水的工程计划。大体上归纳为三大线路,即西线、中线与东线。每条线路又包含多种渠线方案。一是西线方案,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境内的黄河上游干流,线路400km,最大可调水量约200亿m[3],工程条件十分艰巨,需要在冻土区建选200~400m以上的高坝和又长又壮的隧道工程,由通天河联叶到入黄河的章安河,全长400km,仅隧洞长度就要占200km。二是中线方案,设想中线调水分为近期引汉(丹江口水库)和远期引江(三峡水库)工程。中线引汉是以丹江口水库的陶叉向北引水,经过南阳、云城、郑州过黄河、在京广铁路西侧并与之平行到北京,在河北徐水分流到天津,干渠全长1241km。与东线相比,中线调水需新建又长又壮的特大输水管道,运行成本及工程造价极高。三是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引水、在江苏江都的三江营抽水,基本上沿大运河向北送水,途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的上级与下级湖与东平湖,有13级梯级,25个特大泵站,采用河下隧洞穿越黄河输水,多级扬水需要大量能耗,运营费用极高,在长江下游感潮河段上方取水,但这里的水质条件较差,线路偏东,走势低,存在着沿线水源严重污染问题,有人担心会出现“污水北调”。

总之,南水北凋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国家已作出了实施的决定,但完工尚在半个世纪之后,其中西线工程是将部分长江水引入到黄河之中,受益范围仍然相当有限。

2.炸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引来西南亚印度洋暖湿气流,仅是个科学奇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冯雷、刘春兰、冯正祥经多次实地考察,最后得出结论: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大气环流,阻碍了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欧亚腹地,造成世界性灾难。只有炸开喜马拉雅山的十余座山峦屏障,亚洲季风才能飞度“玉门关”,东线水汽形成的湿舌才能伸进整个西北干旱区。他们建议:铲除东线水汽输送路径上的十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把亚热带分界线推到柴达木盆地。实施地球工程,拦腰截断雅鲁藏布江,沿途分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黄河、直冲塔里木河下游,经甘肃、宁夏、内蒙古,连接吉林、呼林河之源,使整个大西北变为雨水丰沛的水乡泽国。同时连通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形成世界第一的黄金水道。

这个考察是他们呕心历血,历尽艰辛的结晶,也是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具体表现。这个建议虽令人十分鼓舞,但要把奇想变为现实困难太大,需要不知多少代人的努力。

3.引黄、引洮等解决局部地方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方案也费用高昂,国家难以支付。

不要说是引黄,就是定西地区的引洮工程,要逢山钻洞,遇沟架桥。早在解放前就有人提出。1958年定西地区就向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申请建议,直到现在还未立项,可见其工程艰难的程度有多大。

(二)收集天上水则是一条现实的便捷之路

1.农村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成功为乡镇、城区做出了榜样,也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1995年试验并取得成功的通渭县碧玉乡景木岔集雨节灌工程是甘肃省第一个集雨节灌工程示范点。从那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正式在全省号召推广。甘肃的定西、平凉、庆阳、天水等地州市先后积极行动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肃和北方广大农村集雨节灌工程的实践为乡镇、城区做出了榜样,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宝贵的经验。同志在1999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干旱缺水的地方,要千方百计蓄水、保水、节水。我在甘肃定西看到,山坡地修成水平梯田,一次降雨三四十毫米,可以做到水不下山。有些农民修水窖集蓄雨水效果也很好。”

2.乡镇、城区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条件远比农村优越。

所谓集雨工程,就是通过屋顶、庭院、街道、广场和公路等把雨水径流汇集到能够调蓄的水池或水窖中,实现雨水叠加利用。对收集雨水的要求条件并不高,只要有集流场的地方都可以搞。工程的关键是把蓄水池、调蓄池等筑标准,筑坚固,达到不破不裂,不渗水。另外,还有集流场面积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等等。相比之下,乡镇、城区高大的楼房房顶、宽阔的庭院街道,公路以及大大小小的广场都是天然的优质雨水集流场,这些条件远非农村所能比。另外,乡镇城区一般靠近河滩,修筑集雨窖等所需的沙子、石头、水泥等材料运输起来,路程又近,运费又低,而农村的有些村社往往要到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远的地方去运输。乡镇城区居住的人,相对素质高。雨水集流工程在农村能搞,在乡镇城区也能搞,而且应该比农村搞得更好。

长期以来,人们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产生了很多的误区。例如,许多人以为地表水、地下水是无限的,所以使用的时候不注意节约,大手大脚,像世界各国今天这样的发展建设,恐怕等不到循环更新,地下水早就枯竭了。还有的人以为只有农村山区缺水,他们应该搞集雨工程,乡镇、城区不缺水,不必劳民伤财搞集雨工程。或者一提到水利,就先想到了南水北调、引黄、引洮和打井提灌,而想不到还可以收集天上水。这些观念、看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必须予以克服。

3.在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乡镇、城区提出与实施集雨工程,这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工作思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首先是由长期以来侧重抓地表水、地下水到同时抓天上水,拓宽了水利建设的新领域,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举措。其次是乡镇、城区和广大农村一道在发展农林牧业上由消极被动抗旱到积极主动抗旱,开始对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水实施人工调控,运用科学有效的抗旱措施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为乡镇、城区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林果蔬菜、药材和其他种养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第三是广大城乡联手一道向原先干旱、半干旱地区恶性循环的模式注入水资源,使原先的纯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农牧业的转变奠定基础,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和改善整个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水源保证。转二是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发展。集雨工程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对乡镇、城区来说,收集的大量雨水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提取,可用于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城乡绿化,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对城乡郊区和广大农村来说,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农业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集雨工程同农林牧、种养加,同梯田地膜等其他农业适用科学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有效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还可直接带来粮食和其他林果蔬菜业的丰收或者产量的增加。据调查,经集雨节灌的作物增产增收幅度一般在25%左右,粮食作物增收100公斤,经济作物增收500元以上,典型的例子如甘肃通渭县平襄镇一农民利用地埂、道路收集的雨水,在1.5亩川地里发展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每年收入过万元。通渭县李店乡是一个干旱乡,且地下水苦咸,该乡各村和乡政府所在地用集雨窖彻底解决了人畜饮水和部分粮食蔬菜的灌溉。甘肃定西县1999年在县城西郊1万平方米的地方上,利用集流蓄水技术,建成集雨窖38座,建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15座,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现代农业,成为定西县高科技农业的窗口。

三是城乡普遍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首先,通过打窖、修建大小蓄水池、拦洪坝、减少了地表径流和暴洪对山川土壤的冲刷。蓄水工程的实施,还可以消减洪峰,调节河川径流,降低河流的含泥沙量,减轻大江大河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和压力,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其次,由于集雨节灌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能源和口粮问题,草木的被破坏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的修复和再生有了保证。

总之,集雨工程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世间最深厚、最雄伟的力量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只要中国的每个村、每个乡、每个县、每个省都真正行动起来,我们把地球总水量13.86亿立方公里的百分之一的淡水资源中属于中国的那部分都蓄积起来,用于国民经济中需水的各个部门,那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三、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在全国城乡同步实施集雨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因工程量大面宽,所以没有党和国家的统筹规划,该工程是难以完成的。当党和国家作出决定后,各级领导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该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级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搞好宣传是前提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阻力。在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也不例外,这是一项偿试性的、开创性的工作,如果不把中外水资源告急的现状、不把开发、利用天然降水、实施集雨工程对工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向广大干部群众说清讲透,在实施的具体工作中将会遇到很大阻力,这就要求各级党政组织以及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实施集雨工程的重大意义,宣传集雨工程四省(省工、省肥、省水、省钱),一高(高效益)的优越性。通过宣传,使人人明白“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人多水少”也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从而调动和激发全民大搞集雨工程的积极性、创造性。

集雨工程范文篇2

(一)世界水资源告急

1997年1月,联合国在《对世界水资源的全面评价》的报告中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也许有人会问: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江海湖泊还会出现水资源的紧缺吗?回答是不但紧缺,而且告急。据《中国水利大百科全书》介绍,地球总储水量约13.86亿立方公里,但96.54%的水储存在低洼的海洋中,而且97.47%(分布于海洋、地下水和湖泊水中)为咸水,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35%,且主要分布在冰川与永久积雪(占68.70%)和地下(30.36%)之中,如果考虑到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实际上人类可利用的淡水量远低于此理论值,主要是因为在总降水量中,有些是落在无人居住的地区如南极洲,或者降水集中于很短的时间内,由于缺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大量降水很快地流入到河流海洋中去。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多,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

虽然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但更新时间长短不一。据1993第一期《水污染、世界环境》杂志介绍,大气中的水只需8天时间就更新一次,永久积雪更新一次需要9700年,地下水更新一次需要1400年。这种更新周期告诉我们,对于近似于不可更新的水资源而言,在开发利用时,必须慎之又慎。

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即水资源丰富国、水资源脆弱国、水资源紧缺国、水资源贫乏国,按此评价法目前世界上有5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缺水。目前的趋势和预测已经表明,到21世纪,水危机将成为几乎所有干旱半干旱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增至83亿,生活在水源紧张和经常缺水国家的人数,将从1990年的3亿增加到2025年的30亿,后者为前者的10倍。发展中国家城市面积也将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利用淡水资源,控制对江河湖泊的污染,否则,全世界将有3/4的人口遭受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总之,从全球来看,水危机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水环境污染局势的加重,水资源危机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如何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水源,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严肃课题。

(二)中国水资源告急

我国是个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受缺水困挠,水资源紧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缺水地区迅速由点到面,几乎成为全国性问题。按人均水资源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在世界排行第109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1.城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告急,威胁社会可持续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供求总量更加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的增长速度。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水卷资源》一书介绍,2002年,全国需水量为7096.19亿立方米,但只能供6677.97亿立方米,缺水418.22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000亿元。仅胜利油田1995年因黄河断流就减产30亿元。据统计,目前农业灌溉缺水800亿立方米,工业城市缺水300亿立方米,600余座城市中400座缺水,严重缺水的有200余座。其次是整个北方和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缺水状况将更加严重,这些地方地域性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激化,将严重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第三是人口压力对发展耕地灌溉事业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而工业城市用水量猛增,将对农业灌溉用水构成严重威胁。

2.用水浪费惊人。

中国水资源虽不算丰富,但如果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不致造成今天这种窘迫局面。可以说,中国水资源的紧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造成的。主要是:低效率使用,重点是农业的大水漫灌和工业生产中的低重复使用。万元GDP用水量,发达国家一般在50立方米(其中瑞士为5立方米,日本为21立方米,以色列为24立方米,法国为29立方米,英国为13立方米),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730立方米。我国工业万元用水量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巴基斯坦等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农业用水也是如此,不仅浪费大,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不适当的种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开办用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对水资源开发管理不当,一条水系上游不顾中游,中游不顾下游,各自为政,各取所需。许多地区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土地生态急剧恶化。水价过低,也是造成水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3.局部地区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供水不足除了因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因素外,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国污水排放量达到数百亿吨。8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河湖海中。北方的辽河、汾河、海河、淮河、白洋淀以及部分水库如官厅水库、漳河水库等的水体已被严重污染。目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城市所在附近的河流或河谷多成为排污沟渠。

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如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管理上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资源将很难支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危机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它不但威胁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还将威胁我国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前景令人十分忧虑!

二、城乡同步实施集雨工程是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几种水资源开发方案之比较)

(一)种种引水方案虽思路开阔,设想胆大,但实施起来困难太大

1.南水北调耗资巨大,短期内难以实现。

把我国南方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水引到干旱的北方来,是多少代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一个美好梦想。但是南方水走到北方来,不知要经过多少崇山峻岭,跨过多少万丈沟壑,其艰难的程度,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具体方案据有关资源料介绍如下:

从长江引到西北、华北的南水北调工程,它是一个具有多条线路引水的工程计划。大体上归纳为三大线路,即西线、中线与东线。每条线路又包含多种渠线方案。一是西线方案,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境内的黄河上游干流,线路400km,最大可调水量约200亿m[3],工程条件十分艰巨,需要在冻土区建选200~400m以上的高坝和又长又壮的隧道工程,由通天河联叶到入黄河的章安河,全长400km,仅隧洞长度就要占200km。二是中线方案,设想中线调水分为近期引汉(丹江口水库)和远期引江(三峡水库)工程。中线引汉是以丹江口水库的陶叉向北引水,经过南阳、云城、郑州过黄河、在京广铁路西侧并与之平行到北京,在河北徐水分流到天津,干渠全长1241km。与东线相比,中线调水需新建又长又壮的特大输水管道,运行成本及工程造价极高。三是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引水、在江苏江都的三江营抽水,基本上沿大运河向北送水,途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的上级与下级湖与东平湖,有13级梯级,25个特大泵站,采用河下隧洞穿越黄河输水,多级扬水需要大量能耗,运营费用极高,在长江下游感潮河段上方取水,但这里的水质条件较差,线路偏东,走势低,存在着沿线水源严重污染问题,有人担心会出现“污水北调”。

总之,南水北凋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国家已作出了实施的决定,但完工尚在半个世纪之后,其中西线工程是将部分长江水引入到黄河之中,受益范围仍然相当有限。

2.炸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引来西南亚印度洋暖湿气流,仅是个科学奇想。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冯雷、刘春兰、冯正祥经多次实地考察,最后得出结论: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大气环流,阻碍了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欧亚腹地,造成世界性灾难。只有炸开喜马拉雅山的十余座山峦屏障,亚洲季风才能飞度“玉门关”,东线水汽形成的湿舌才能伸进整个西北干旱区。他们建议:铲除东线水汽输送路径上的十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把亚热带分界线推到柴达木盆地。实施地球工程,拦腰截断雅鲁藏布江,沿途分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黄河、直冲塔里木河下游,经甘肃、宁夏、内蒙古,连接吉林、呼林河之源,使整个大西北变为雨水丰沛的水乡泽国。同时连通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形成世界第一的黄金水道。

这个考察是他们呕心历血,历尽艰辛的结晶,也是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具体表现。这个建议虽令人十分鼓舞,但要把奇想变为现实困难太大,需要不知多少代人的努力。

3.引黄、引洮等解决局部地方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方案也费用高昂,国家难以支付。

不要说是引黄,就是定西地区的引洮工程,要逢山钻洞,遇沟架桥。早在解放前就有人提出。1958年定西地区就向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申请建议,直到现在还未立项,可见其工程艰难的程度有多大。

(二)收集天上水则是一条现实的便捷之路

1.农村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成功为乡镇、城区做出了榜样,也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1995年试验并取得成功的通渭县碧玉乡景木岔集雨节灌工程是甘肃省第一个集雨节灌工程示范点。从那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正式在全省号召推广。甘肃的定西、平凉、庆阳、天水等地州市先后积极行动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肃和北方广大农村集雨节灌工程的实践为乡镇、城区做出了榜样,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宝贵的经验。同志在1999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干旱缺水的地方,要千方百计蓄水、保水、节水。我在甘肃定西看到,山坡地修成水平梯田,一次降雨三四十毫米,可以做到水不下山。有些农民修水窖集蓄雨水效果也很好。”

2.乡镇、城区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条件远比农村优越。

所谓集雨工程,就是通过屋顶、庭院、街道、广场和公路等把雨水径流汇集到能够调蓄的水池或水窖中,实现雨水叠加利用。对收集雨水的要求条件并不高,只要有集流场的地方都可以搞。工程的关键是把蓄水池、调蓄池等筑标准,筑坚固,达到不破不裂,不渗水。另外,还有集流场面积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等等。相比之下,乡镇、城区高大的楼房房顶、宽阔的庭院街道,公路以及大大小小的广场都是天然的优质雨水集流场,这些条件远非农村所能比。另外,乡镇城区一般靠近河滩,修筑集雨窖等所需的沙子、石头、水泥等材料运输起来,路程又近,运费又低,而农村的有些村社往往要到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远的地方去运输。乡镇城区居住的人,相对素质高。雨水集流工程在农村能搞,在乡镇城区也能搞,而且应该比农村搞得更好。

长期以来,人们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产生了很多的误区。例如,许多人以为地表水、地下水是无限的,所以使用的时候不注意节约,大手大脚,像世界各国今天这样的发展建设,恐怕等不到循环更新,地下水早就枯竭了。还有的人以为只有农村山区缺水,他们应该搞集雨工程,乡镇、城区不缺水,不必劳民伤财搞集雨工程。或者一提到水利,就先想到了南水北调、引黄、引洮和打井提灌,而想不到还可以收集天上水。这些观念、看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必须予以克服。

3.在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乡镇、城区提出与实施集雨工程,这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工作思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首先是由长期以来侧重抓地表水、地下水到同时抓天上水,拓宽了水利建设的新领域,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举措。其次是乡镇、城区和广大农村一道在发展农林牧业上由消极被动抗旱到积极主动抗旱,开始对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水实施人工调控,运用科学有效的抗旱措施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为乡镇、城区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林果蔬菜、药材和其他种养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第三是广大城乡联手一道向原先干旱、半干旱地区恶性循环的模式注入水资源,使原先的纯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农牧业的转变奠定基础,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和改善整个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水源保证。

二是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发展。集雨工程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对乡镇、城区来说,收集的大量雨水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提取,可用于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城乡绿化,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对城乡郊区和广大农村来说,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农业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集雨工程同农林牧、种养加,同梯田地膜等其他农业适用科学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有效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还可直接带来粮食和其他林果蔬菜业的丰收或者产量的增加。据调查,经集雨节灌的作物增产增收幅度一般在25%左右,粮食作物增收100公斤,经济作物增收500元以上,典型的例子如甘肃通渭县平襄镇一农民利用地埂、道路收集的雨水,在1.5亩川地里发展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每年收入过万元。通渭县李店乡是一个干旱乡,且地下水苦咸,该乡各村和乡政府所在地用集雨窖彻底解决了人畜饮水和部分粮食蔬菜的灌溉。甘肃定西县1999年在县城西郊1万平方米的地方上,利用集流蓄水技术,建成集雨窖38座,建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15座,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现代农业,成为定西县高科技农业的窗口。

三是城乡普遍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首先,通过打窖、修建大小蓄水池、拦洪坝、减少了地表径流和暴洪对山川土壤的冲刷。蓄水工程的实施,还可以消减洪峰,调节河川径流,降低河流的含泥沙量,减轻大江大河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和压力,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其次,由于集雨节灌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能源和口粮问题,草木的被破坏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的修复和再生有了保证。

总之,集雨工程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世间最深厚、最雄伟的力量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只要中国的每个村、每个乡、每个县、每个省都真正行动起来,我们把地球总水量13.86亿立方公里的百分之一的淡水资源中属于中国的那部分都蓄积起来,用于国民经济中需水的各个部门,那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三、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在全国城乡同步实施集雨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因工程量大面宽,所以没有党和国家的统筹规划,该工程是难以完成的。当党和国家作出决定后,各级领导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该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级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搞好宣传是前提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阻力。在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也不例外,这是一项偿试性的、开创性的工作,如果不把中外水资源告急的现状、不把开发、利用天然降水、实施集雨工程对工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向广大干部群众说清讲透,在实施的具体工作中将会遇到很大阻力,这就要求各级党政组织以及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实施集雨工程的重大意义,宣传集雨工程四省(省工、省肥、省水、省钱),一高(高效益)的优越性。通过宣传,使人人明白“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人多水少”也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从而调动和激发全民大搞集雨工程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科学规划是保证

集雨工程范文篇3

一、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

(一)西部地区水资源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具体地讲分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35毫米左右,而水面蒸发量却高达1000--2600mm,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8%,是世界上干旱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再加上无序开发,荒漠化面积急剧增加,使原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水资源更加紧缺。西南地区气候湿润,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mm以上,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该地区人多地少,山高破陡,水低地高,加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目前人均灌溉面积只有0.36亩,尚有56%得耕地缺水灌溉。因此,水得问题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西北水资源短缺地区开展雨水集流工程无疑寻找到了一个新水源,在西南水资源丰富地区更应该充分利用雨水集流工程把水留住进行农业生产和灌溉。

(二)西部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西部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55%,有2亿多人口,3亿多亩耕地面积。由于历史原因,干旱或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严重,区域内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吃水困难和不能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从总体上来讲,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被动局面。主要体现在:一是1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西部地区总人口只占全国的28%,农村饮水困难人数却占全国总饮水困难人口的54%。二是有效灌溉面积极少。西部12省区人均占有灌溉面积只有0.62亩,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1亿多人口人均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少于0.5亩。重庆、贵州、青海等省没有一个大型灌区,人均只有0.3亩灌溉面积。三是牧区水利严重滞后。全国可利用草原的31亿亩中有95.6%集中在西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4在牧区。由于牧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加上不合理的传统牧业生产方式,造成牲畜超载,过度放牧,部分草原生态环境恶劣,沙漠化特别严重。

(三)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居多,生态环境脆弱

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个别地域甚至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确是“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据1998年资料分析,全国592个贫困县中,有366个县集中在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县数的62%。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带,水资源在缺乏的同时又分布不均,这是导致沙漠荒漠面积扩大、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也同时制约着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西南水多土少,人口密集、山区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层薄,陡坡开荒非常普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化”问题突出,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这类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当地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符合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因此,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首先要加快西部的水利建设步伐,把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抓住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这个主要矛盾,实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集雨工程的实施正是实现其西部雨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最佳途径,它不仅能够解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还能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雨水集蓄利用的可行性

(一)历史悠久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000年以前。雨水集蓄利用虽然是一项古老的技术,但经过我国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和发展多种雨水利用的形式,使雨水资源成为解决某些特殊地区人畜吃水和生产用水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据有关专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现实,雨水资源利用将是二十一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国外利用雨水资源情况

目前,在世界六大洲都有收集雨水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例子。包括发达国家的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和发展中国家的泰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上,日本开展规模最大,把雨水主要用于冲洗厕所、浇灌草坪,也用于消防和发生灾害时应急用水。雨水集流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印度对ANDHRAPRADESH地区8.9公顷的小流域研究认为,修建6处由1公顷集流面、300立方米蓄水池组成的系统,即可为该流域农田提供充足的补水灌溉用水。美国得克斯州用小水池蓄存径流一年补充两次灌溉,成本每英亩约为60美元,而总收入可达100美元,集流农业技术所花的代价比一般工程要低。国外经验证明,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解决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上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三)技术上已基本成熟,得到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接受

多年来,经过有关科研单位和水利部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围绕集雨工程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水质控制等重点技术攻关,使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其中西南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集流,北方地区采用人工集流场或天然集流场与人工拦截措施相结合;蓄水工程形式北方地区以窑、窖、旱井为主,南方地区以水池、水窖、塘坝为主;节水灌溉的方法有座水种、点浇、管道输水灌溉、滴灌、渗灌、喷灌及精细地面灌等,普遍采用了地膜覆盖及其它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各省、区领导都非常重视雨水集流工程建设,把此项工程作为扶贫攻坚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任务来抓,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集雨工程建设。

(四)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相适应

集雨工程一是兴建方式属于“民建、民管、民营、民用”,符合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兴办水利工程的政策,与当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相适应,有利于调动农民自觉投资兴建集雨工程的积极性。二是该工程规模小,造价低,施工技术简单,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广,便于管理,能够现学现用,易于推广。三是该工程这种井随地打,地随井修的灵活分布模式,非常适合于旱塬丘陵起伏、农田农户分布零散的自然特点。

(五)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西南与西北形成“水多、水少”的反差。西南多属于高山和高原,水多而地少,岩溶分布普遍,造成地高而水低。虽有丰沛的降雨(年降雨量2000mm),但无调蓄工程,山洪爆发和泥石流现象经常发生,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山区农村饮水和农田灌溉都十分困难,要解决此类问题,兴建集雨工程尤其必要和紧迫。西北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护和节约雨水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集雨工程,把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西南和西北地区发展集雨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疑也是实现其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成为解决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主要措施

多年来,西部地区农民群众通过兴建水窖、水池和小塘坝等小微型水利工程,不仅有效的解决生活用水,同时还配合各种节水措施,积极用于粮食、蔬菜、瓜果和牧草的抗旱补充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集雨工程遍及全国半数省(区),各地累计修建各类水窖、水池、小塘坝等小微型蓄水工程500多万处,年蓄水能力约17.2亿立方米,初步解决了2091万人的饮水困难,发展抗旱补充灌溉面积1870多万亩。

(二)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集雨工程的实施,使西部山区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改善,为这些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改变了落后的耕作制度。过去由于干旱缺水,没有灌溉设施,西部地区70%耕地都是“望天田”,一年只能种一茬农作物。兴建集雨工程后,灌溉有了保证,变为一年种二茬或三茬,原来种植结构品种的单一、产量很低的旱坡地,通过种植结构调整,使精耕细作代替了广种薄收,单位面积产量也成倍增加。二是提高了山区农业的综合开发水平。有了水源保证,使许多地区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西南地区着力发展的“池中养鱼,池边养鸭,池水灌溉,一水多用”模式;西北地区积极利用集雨工程,在保证抗旱水源的基础上,发展庭院经济和种植蔬菜、水果、烟叶等经济作物,亩均纯收入由过去400元增加到1200元,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甘肃省总结出了“梯田+水窖+地膜+结构调整”的旱地农业发展模式,即通过梯田、水窖保土蓄水,实现作物节水补灌;推广地膜覆盖减少蒸发,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等措施,使多种农业技术组装配套,创造旱地农业的“两高一优”。

(三)为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干旱缺水年份,山区农民的粮食不能自给,为了解决温饱,他们只能不停的到山上开荒种粮,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有了集雨工程后,使农作物单产有了较大提高,农民手里有粮,心理不慌,这样才可以逐步将原来开垦的山坡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牧。广西要求每建一个地头集雨工程,要配套种植一亩竹子,竹苗由政府无偿提供,这样既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雨水集流工程的开展,旱区贫困农民改变了不良习惯,农村开始改水改厕,猪、牛、羊等牲畜实行圈养,农村逐渐改变了脏、乱、差局面,村容村貌有了大的改观。一些农户家中还安装了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和抽水马桶,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地局面,改善社区环境,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部地区有不少都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着40多个少数民族,总人口达4200万,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40%。近年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民群众形象地把集雨工程称之为“爱民工程”、“富民工程”。为此,加快这些地区的集雨工程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扶贫攻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集雨工程在我国半数省份都已开展,并初具规模,但在认识、技术、投入、工程配套等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认识方面

在基层,一些干部和群众认为在干旱缺水山丘区,集雨工程可以代替一切,无所不能;另一种认为集雨工程属于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国家不值得花大力气投资建设,是一种群众的自发行为。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其实,雨水集蓄利用在特殊季节、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挥特殊作用的小微型水利工程,是对缺水地区抗旱水源的有效补充,是合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的一种好形式,它与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相辅相成,在不少地方起着大中型工程起不到、的重要作用。对这一做法应给予充分肯定,大力提倡。

(二)技术方面

技术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由于集雨工程多数是以农户为单元自发建设,使工程建设在选点、布局和工程型式上缺乏全面考虑,不尽合理,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截流雨水资源和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作用;二是有些地方工程布局过密,集雨面积过小,造成工程蓄不足水或蓄不上水;三是集雨工程点多面广,分布星罗棋布,由于基层水利技术人员有限,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和规划,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跟不上。四是部分各省(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理论、政策水平研究滞后,缺少统一的标准技术规范来进行指导、建设与管理。

(三)投入方面

兴建集雨工程的地区多数为贫困山丘区,地方财力和群众自筹能力十分有限。根据中央“关于贫困地区要实现人均半亩以上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水利部提出的“三年基本解决2400万人饮水困难”的奋斗目标,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要把集雨工程作为加强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投入不足,是制约集雨工程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

(四)工程配套方面

要使集雨工程效益充分发挥,配套措施首先必须跟上。有些地方只注重工程建设,忽视了综合配套措施。例如提水设备配套、节水灌溉技术、水质保护、耕作措施、农艺措施和种养殖业相结合的配套措施等方面。

五、几点建议

(一)实行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再加上集雨工程涉及面广,数量较多,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发展集雨工程一定要从各地实情出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选择工程型式,确定节水灌溉技术和各种施工标准。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切不可盲目的追求数量,或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忽视工程质量,防止出现“行政命令”、“一哄而上”或“一刀切”,要按照规划,稳妥实施。

(二)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科技含量

集雨工程属于小微型水利工程,农民群众是投入的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因此,在兴建过程中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至关重要。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的作用,对工程规划布局、配套设备供应、施工组织、人员培训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实行全程服务。要把集雨工程与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品种改良、耕作制度、庭院经济和施肥方式等有机结合,为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奠定基础。

(三)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程配套

投入不足和工程配套跟不上是影响集雨工程发展及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其中工程配套是重中之重。建议今后中央从水利建设基金中拿出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将集雨工程列入西部适宜发展地区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制定奖励和各项扶持政策,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坚持“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群众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多种投入机制,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兴建集雨工程,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工程配套一处”。

集雨工程范文篇4

关键词:雨水利用,水资源,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政策实施以来,农村水资源调配模式得以优化升级,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农村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雨水利用仍存在资金不足、技术单一、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地面硬化程度加深,使地表径流量增加,加速了径流汇集,极易引发洪涝灾害。目前,在部分农村,农业、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尤其是生活用水的水质不达标,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1]。此外,雨水冲刷还会引发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对农村现有技术进行效益分析和方案优化,提高雨水利用效率,是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水危机的有效途径。

1新农村建设中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雨水利用还存在如下问题:1)农村地区技术水平有限,通常以效率低的传统技术为主;2)现有雨水利用技术一般仅考虑雨水的直接回收与利用,未考虑与雨水回补地下水、水土保持和环境改善等多目标结合;3)雨水利用没有很好地与生态景观及环境建设相结合[2];4)由于缺乏管理和净水配套设施,收集雨水的水质不达标,对农民生命安全产生威胁;5)雨水利用技术过于单一,缺乏技术集成和综合利用方法,未形成科学的技术体系。

2新农村建设中雨水利用体系的构建

将现有雨水利用技术分为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综合利用三类来构建雨水利用技术体系。

2.1雨水直接利用

农村地区雨水直接利用是由坡面、庭院、公路等多种集雨面将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1)坡面集雨。包含人字形屋面、山坡坡面和人工集雨面三类。传统的屋面雨水直接进入蓄水装置,而无任何前处理设施,仅在使用前自然沉降,煮沸后便饮用,忽略了屋面材料和表面杂质对水质的影响,导致水质不达标,长期使用将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对此,应根据不同集雨面的来水量和水质特点配套预处理设施,也可采用铝塑板等新型屋面防水材料,或在屋面采用旋流除砂装置,通过对初期雨水弃流,以得到水质较好的后期雨水,可有效减少雨水杂质,保障用水安全。山坡集雨面积较大,来水量多,对农户生活用水水量有保障,且其对径流污染物有截留和净化作用,收集的雨水水质较路面好,可作为家庭日常用水的备用水。同时,在山坡上修建梯田或植树种草,既可减少水土流失,又能拦蓄和净化雨水,减少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当缺少或无天然坡面集雨条件时可修建人工集雨场。2)庭院集雨。由于屋面集雨面积小,较难满足农户日常用水量需求,可收集庭院雨水补充生活用水,铺设庭院不透水集雨面时应设定适宜坡度。庭院集雨面应防止畜禽进入,化肥和农药污染等。多个庭院集雨面便构成集流场,在其周围应避免生活垃圾堆放和畜禽粪便污染,降雨前应清扫集雨面,排弃一定初期雨水而收集水质较好的后期雨水。3)公路集雨。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公路路面车流量增大,人为活动所致路面污染物增多,径流污染程度加大,经过简单的自然沉降和水质处理后可用于农业灌溉或公路绿化[4],若要作为生活用水使用还需进行深度处理。在现有屋面基础上,利用当地条件通过对乡村坡面、庭院和公路的修整或修建人工集雨场,构建多种集雨面共同集雨的雨水利用模式,同时要注意对集雨面定期维护[3]。雨水直接利用能有效拦蓄雨水,解决农民用水问题,是农业抗旱的有力保障,尤其与滴灌等节水措施结合产生经济效益更高,因其成本低,易操作,可在农村地区广泛应用。

2.2雨水间接利用

雨水间接利用是采取工程措施使雨水下渗或回灌地下,以平衡地下水。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受污染程度低,降雨冲刷大气对雨水水质影响小。雨水间接利用于绿化灌溉、涵养水源、回补地下水等,具有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和地下水水位等多种生态效益[5],前景广阔。雨水间接利用措施有屋顶绿化、雨水花园、植被浅沟、透水地面等。1)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已被许多城市采用,它既能减少屋面雨水径流和径流污染物,又对气候调节和环境改善有积极作用。考虑到大部分农村屋顶承重差、房屋面积小、资金有限等因素,应选择栽种抗风、耐旱、耐寒性强的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重量轻,养护投入少,也便于栽种和运输。此外,屋顶绿化时还应考虑屋顶的防水,屋顶与植被层间需铺设专用排水板。2)雨水花园。根据目的不同,雨水花园可分为控制径流量和控制径流污染两类[6],在农村建设中,宜采用以控制径流量为主要目的的雨水花园,其造价低,且便于施工、管理。另外,雨水花园还具有较好景观和生态效果,尤其适合应用于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生态旅游村。3)植被浅沟。植被浅沟一定程度上可代替传统沟渠,雨水在植被浅沟中通过植物根系得到净化,既节省投资,又更贴近自然排放规律,还起到景观点缀的作用,对农村是一种经济易行又环保的方法。4)透水地面。在新农村建设阶段,大力开展工程建设,地面硬化率不断提高,大大加速了暴雨径流,使得道路径流难以下渗,极易产生洪涝灾害。为此,农村地面可适当采用碎石、鹅卵石或带孔砖铺砌,使雨水或地面径流下渗到土壤。但透水地面造价较高,且耐用性较低,宜考虑在居民院落或健身广场等空地使用。

2.3雨水综合利用

在农村地区,雨水的综合利用主要是建造池塘、湿地等收集调蓄雨水,比如多功能调蓄塘、庭院水塘、生态水塘和人工湿地等。雨水调蓄塘可以在雨季时集蓄雨水,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季时,又能将收集的雨水作为备用水源。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和水文气象条件,建设适用的雨水综合利用设施,不仅可以防涝抗旱,又能调节村庄周边气候、美化村庄环境,也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3结语

1)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雨水资源利用对保护自然水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2)我们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状况、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适合该村的雨水利用措施,并确定合理的设施规模,以实现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3)雨水利用需同灌溉工程、植被绿化、生态修复等统筹一体,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丽 汪晓晖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陶洁,左其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及保障措施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7(1):36-42.

[2]李海燕,罗艳红,黄延.我国农村雨水综合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6):66-72.

[3]刘晓冬,张国珍,杨远超,等.甘肃会宁雨水收集、净化新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73-276.

[4]刘利,甄晓云.云南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潜力分析与收集利用探讨[J].环境工程,2013(1):230-232.

集雨工程范文篇5

关键词:集雨节灌;园艺工程;社会管理工程;生态;法律法规保障。

一、概述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是指那些降雨量小、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及大气水分极不平衡的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西北地区就属于这种情况。该地区处于中纬度西风带,属常温气候,年降雨量不足200mm,干燥度大于3.50;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国境线,连绵400多公理,横跨50个经度,总面积相当于英国国土的12倍。这些地区的农牧业发展状况直接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相关,解决了该区的农牧业发展问题,也就等于局部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问题。

干旱半干旱地区虽属"非灌不植"地区,但它也是一块富饶的土地,遍布其间的山脉和大多数季节性河流使得该区域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及生物气候特征,物产也独具特色。由于该区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而且充足,所以其植物光合产物量大,夜间物质消耗少,农产品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口感好,瓜甜果香。只要有灌溉,该区就是一个物产丰美的地方,比如内蒙古河套地区因有灌溉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瓜果生产盛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空气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除少数灌区外,几乎年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水资源成为该区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再加上灌溉技术落后和管理水平滞后,使得该区农牧业得不到大规模的发展。要想发展该区的农牧业,必须实施干旱半干旱集水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二、集水农业技术的概念

集水农业技术是中国古老旱地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水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它既是对古老传统的继承,又是一种新概念新构思。因此,它不是一项单一技术就能实现的,而是复杂的技术体系,它包括天然降水富集工程技术、集水背景下的农艺工程技术、现代农村社会和农业的管理工程技术。

集水农业技术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协同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应当说相对复杂。它们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一环脱扣,全盘皆输。因此,要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必须从自然、社会、经济各方面组织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让这个系统各要素都发挥其最大效益。用通俗简单的话将集水农业技术概括如下三步:第一步拿到水;第二步把水高效地变成农产品;第三步,把农产品变成财富,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前图)

图示体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工程综合技术体系,我们除了应按此图示安排各系统外,更应重视这些技术及社会系统各要素间的组合。不同的组合应适应农村牧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如可以组合成温饱型体系,再而进入小康型,最后进入致富型的技术体系。无论现在处于那个阶段,切记要注意立足长远,研究使用或引入最先进技术,尽可能地避免重复投资。

三、集水工程建设技术

(一)集水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集水主要是指收集、蓄集雨水。雨水利用是一门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实用技术,它不但在许多干旱地区和国家如以色列、土尔其以及亚、非、澳、美等地广泛使用,经久不衰,而且在一些多雨的国家如新加坡、印尼、泰国、菲律滨和欧洲一些地区迅速发发展。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推动下,在水资源日益缺乏、水污染日益加重的情况下,集水技术及集水设施应当迅速产业化、工业化。

集水农业的第一步是集水,集水的第一步是集水面的构筑。

我们知道,农牧业尤其是农业是一个耗水极大的产业,据一些资料统计,农业用水占全年用水的90%。用水量大,集水量也应相应增大,也就是说要将那些非用水面积上的雨水全部收蓄集起来。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人工修筑集水面,包括收蓄集径流、洪水、季节性河流的流水等。这是集水工程技术体系中最难处理、投资最大的工程,它涉及的硬化材料及工艺、集水面的低投高效还是一个没有优选技术方案的难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个人要面对这一现实,注意这方面的研发。

(二)发展集水技术的原则

农业集雨节灌工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方向,要想使这一措施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力,让其产生巨大的生产效益,我们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坚持将集水节灌工程同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小康社会建设相结合,应统筹考虑,优先帮扶那些尚未解决温饱及已经解决温饱但仍不稳定的农户,实施集雨节灌工程。

2、要坚持将集水节灌工程建设同控制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两高一优"农业开发相结合。

3、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设点,先搞好试验示范,以示范点为依托,依靠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协作力量,总结出适合于不同类型地区的一整套集水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实施规范,然后逐步向周围地区辐射推广。要严防一哄而上,一上而散的急躁做法。

4、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建设并重的原则,强调质量第一,严格质量标准,切实搞好技术的社会化服务,力求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把广大农民群众办水力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

5、在推进策略上,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从降雨量较多、集水条件较好的半湿润易旱地区开始,逐步向降雨量较少、集雨条件较差的半干旱地区以及干旱地区推进。

6、要坚持先利用公路路面发展集雨节灌,后安排其他集流方式;先安排群众积极性较高、梯田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后安排梯田不配套的地方。

(三)集水设施建设

经济富集、稳定蓄存、高效利用是集水农业的技术核心。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来势猛又流量大,所以储水设施要有大的容量,而且一定要作好防漏工作。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处于北温带,夏季日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因此各种露天储水设施一定要作好顶盖。防止蒸发也是个亟待研发的项目。目前在生产上多用的储水设施主要有:

1、水窖,它适用于黄土地区,可储水30-50m3;

2、水窑,适合于石质山地和古黄土复蓄地区,可储水100-500m3;

3、涝池,洪水在低地富集,可建成较小的型水库;

4、微型水库,利用季节性河流或洪水来量大、来势猛的特点修筑的较大储水池,一般几千到上万立米的储水量;

5、土壤水库,它是在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发展起来的,其技术原理是利用黄土丘陵缓坡,修造邻体集水面和受水面,集水面的径流叠加在受水面上,存蓄于土壤水库中,造成局部土壤水分优势,保证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特殊环境下的集水方式

由于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多属退化草原土壤或荒漠土壤地区,所以来水一般都含沙量大,该区的若想利用集水,需经过分流、沉沙、再蓄存的过程。这些过程一般使用如下三种方法:一是利用自然落差;二是利用虹吸原理;三是用潜水泵将蓄水提高水位,再利用第一、第二种方法。

大田集水主要是蓄水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土壤水库和微生环境逐步提高大田的灌溉率,但这一方法也是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由于这种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集水农业的背景下,用水的基本原则就是让这种蓄水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益。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大多集中在三个月左右,集中降水前后的气温和土温都有相当一段时间很适合植物生长,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光热资源,我们就应充分利用集水来灌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大力提倡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四、集水农业中的园艺工程技术

园艺工程技术体系所要完成的是把集水工程得到的水资源迅速增值,高效地变成农产品。具体措施如下:

(一)节水型种植业

对于我国长期缺粮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说,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其他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在解决口粮问题之后才可能实现。因此,在集水条件下的大田栽培也应提倡,而且目前也有较成熟的技术,如燕山灌溉,这种节水灌溉方式既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又有较高的农业产值。

(二)构造园艺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生产的主要制约因子是水分因子,大量的光热资源得不到利用。当有一定的集水后,就可以发展园艺农业,而通过一定的园艺设施和措施,就可以开展园艺型产业,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加之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配合,其产量和品质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高产值和高附加值。

(三)畜牧养殖业

由于畜牧养殖业的用水量不大,可以普遍发展,其中的养鸡业技术成熟,收效快,效益高。但是,大中型家畜的养殖业则要慎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十分摧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草场退化,加重沙化和荒谟化,这样反而有害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四)水产养殖业

一般认为在滴水贵如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耗水量较大的水产养殖业是天方夜谭,但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道唪士坟村实现了这一"夜谭"。这个村位于太行山西北的浅山区,石质山地,他们在开展集水农业后,用燕山滴灌法灌概农田,用剩余的蓄水发展水产养殖业,养鱼、养虾、养甲鱼。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增收产业。

五、集雨节灌的法律法规保障问题

在联合国"国际饮水与卫生十年"计划中,提出关于雨水富集及其设施将迅速产业化、工业化。在我国,《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清洁生产法》、《农业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有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农村、节水型企业的规定,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增加"国家促进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循环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原则性规定。同时,参考《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修改《水法》,增加"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在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清洁生产法》、《农业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时,增加有关发展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型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内容。国务院应该依据国家宪法、法律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节水型农村条例》、《供水工程管理条例》、《灌区管理条例》、《节水技术促进条例》等行政法规,促进和保障集雨节灌的实施。

六、结语

发展集雨节灌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效益,这既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集雨节灌也是解决农业灌溉缺水的重要途径。集雨节灌事业发达的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技术因素,采取适合本国特点的农业高效灌溉措施。我国发展集雨节灌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利用适当的法律、经济政策将集雨节灌带给国家、地方和农民的利益及相应的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现代技术将流域、灌区和田间的管理、工程和农艺节水措施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我国的集雨节灌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好的节水效果、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夏军: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多级关联评估理论与应用[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2]彭世彰、丁加丽: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与认识[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4):49-51。

集雨工程范文篇6

关键词:集雨节灌;园艺工程;社会管理工程;生态;法律法规保障。

一、概述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是指那些降雨量小、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及大气水分极不平衡的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西北地区就属于这种情况。该地区处于中纬度西风带,属常温气候,年降雨量不足200mm,干燥度大于3.50;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国境线,连绵400多公理,横跨50个经度,总面积相当于英国国土的12倍。这些地区的农牧业发展状况直接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相关,解决了该区的农牧业发展问题,也就等于局部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问题。

干旱半干旱地区虽属"非灌不植"地区,但它也是一块富饶的土地,遍布其间的山脉和大多数季节性河流使得该区域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及生物气候特征,物产也独具特色。由于该区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而且充足,所以其植物光合产物量大,夜间物质消耗少,农产品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口感好,瓜甜果香。只要有灌溉,该区就是一个物产丰美的地方,比如内蒙古河套地区因有灌溉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瓜果生产盛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空气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除少数灌区外,几乎年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水资源成为该区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再加上灌溉技术落后和管理水平滞后,使得该区农牧业得不到大规模的发展。要想发展该区的农牧业,必须实施干旱半干旱集水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二、集水农业技术的概念

集水农业技术是中国古老旱地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水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它既是对古老传统的继承,又是一种新概念新构思。因此,它不是一项单一技术就能实现的,而是复杂的技术体系,它包括天然降水富集工程技术、集水背景下的农艺工程技术、现代农村社会和农业的管理工程技术。

集水农业技术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协同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应当说相对复杂。它们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一环脱扣,全盘皆输。因此,要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必须从自然、社会、经济各方面组织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让这个系统各要素都发挥其最大效益。用通俗简单的话将集水农业技术概括如下三步:第一步拿到水;第二步把水高效地变成农产品;第三步,把农产品变成财富,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前图)

图示体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工程综合技术体系,我们除了应按此图示安排各系统外,更应重视这些技术及社会系统各要素间的组合。不同的组合应适应农村牧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如可以组合成温饱型体系,再而进入小康型,最后进入致富型的技术体系。无论现在处于那个阶段,切记要注意立足长远,研究使用或引入最先进技术,尽可能地避免重复投资。

三、集水工程建设技术

(一)集水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集水主要是指收集、蓄集雨水。雨水利用是一门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实用技术,它不但在许多干旱地区和国家如以色列、土尔其以及亚、非、澳、美等地广泛使用,经久不衰,而且在一些多雨的国家如新加坡、印尼、泰国、菲律滨和欧洲一些地区迅速发发展。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推动下,在水资源日益缺乏、水污染日益加重的情况下,集水技术及集水设施应当迅速产业化、工业化。

集水农业的第一步是集水,集水的第一步是集水面的构筑。

我们知道,农牧业尤其是农业是一个耗水极大的产业,据一些资料统计,农业用水占全年用水的90%。用水量大,集水量也应相应增大,也就是说要将那些非用水面积上的雨水全部收蓄集起来。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人工修筑集水面,包括收蓄集径流、洪水、季节性河流的流水等。这是集水工程技术体系中最难处理、投资最大的工程,它涉及的硬化材料及工艺、集水面的低投高效还是一个没有优选技术方案的难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个人要面对这一现实,注意这方面的研发。

(二)发展集水技术的原则

农业集雨节灌工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方向,要想使这一措施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力,让其产生巨大的生产效益,我们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坚持将集水节灌工程同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小康社会建设相结合,应统筹考虑,优先帮扶那些尚未解决温饱及已经解决温饱但仍不稳定的农户,实施集雨节灌工程。

2、要坚持将集水节灌工程建设同控制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两高一优"农业开发相结合。

3、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设点,先搞好试验示范,以示范点为依托,依靠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协作力量,总结出适合于不同类型地区的一整套集水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实施规范,然后逐步向周围地区辐射推广。要严防一哄而上,一上而散的急躁做法。

4、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建设并重的原则,强调质量第一,严格质量标准,切实搞好技术的社会化服务,力求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把广大农民群众办水力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

5、在推进策略上,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从降雨量较多、集水条件较好的半湿润易旱地区开始,逐步向降雨量较少、集雨条件较差的半干旱地区以及干旱地区推进。

6、要坚持先利用公路路面发展集雨节灌,后安排其他集流方式;先安排群众积极性较高、梯田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后安排梯田不配套的地方。

(三)集水设施建设

经济富集、稳定蓄存、高效利用是集水农业的技术核心。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来势猛又流量大,所以储水设施要有大的容量,而且一定要作好防漏工作。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处于北温带,夏季日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因此各种露天储水设施一定要作好顶盖。防止蒸发也是个亟待研发的项目。目前在生产上多用的储水设施主要有:

1、水窖,它适用于黄土地区,可储水30-50m3;

2、水窑,适合于石质山地和古黄土复蓄地区,可储水100-500m3;

3、涝池,洪水在低地富集,可建成较小的型水库;

4、微型水库,利用季节性河流或洪水来量大、来势猛的特点修筑的较大储水池,一般几千到上万立米的储水量;

5、土壤水库,它是在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发展起来的,其技术原理是利用黄土丘陵缓坡,修造邻体集水面和受水面,集水面的径流叠加在受水面上,存蓄于土壤水库中,造成局部土壤水分优势,保证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特殊环境下的集水方式

由于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多属退化草原土壤或荒漠土壤地区,所以来水一般都含沙量大,该区的若想利用集水,需经过分流、沉沙、再蓄存的过程。这些过程一般使用如下三种方法:一是利用自然落差;二是利用虹吸原理;三是用潜水泵将蓄水提高水位,再利用第一、第二种方法。

大田集水主要是蓄水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土壤水库和微生环境逐步提高大田的灌溉率,但这一方法也是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由于这种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集水农业的背景下,用水的基本原则就是让这种蓄水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益。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大多集中在三个月左右,集中降水前后的气温和土温都有相当一段时间很适合植物生长,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光热资源,我们就应充分利用集水来灌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大力提倡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四、集水农业中的园艺工程技术

园艺工程技术体系所要完成的是把集水工程得到的水资源迅速增值,高效地变成农产品。具体措施如下:

(一)节水型种植业

对于我国长期缺粮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说,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其他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在解决口粮问题之后才可能实现。因此,在集水条件下的大田栽培也应提倡,而且目前也有较成熟的技术,如燕山灌溉,这种节水灌溉方式既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又有较高的农业产值。

(二)构造园艺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生产的主要制约因子是水分因子,大量的光热资源得不到利用。当有一定的集水后,就可以发展园艺农业,而通过一定的园艺设施和措施,就可以开展园艺型产业,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加之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配合,其产量和品质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高产值和高附加值。

(三)畜牧养殖业

由于畜牧养殖业的用水量不大,可以普遍发展,其中的养鸡业技术成熟,收效快,效益高。但是,大中型家畜的养殖业则要慎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十分摧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草场退化,加重沙化和荒谟化,这样反而有害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四)水产养殖业

一般认为在滴水贵如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耗水量较大的水产养殖业是天方夜谭,但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道唪士坟村实现了这一"夜谭"。这个村位于太行山西北的浅山区,石质山地,他们在开展集水农业后,用燕山滴灌法灌概农田,用剩余的蓄水发展水产养殖业,养鱼、养虾、养甲鱼。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增收产业。

五、集雨节灌的法律法规保障问题

在联合国"国际饮水与卫生十年"计划中,提出关于雨水富集及其设施将迅速产业化、工业化。在我国,《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清洁生产法》、《农业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有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农村、节水型企业的规定,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增加"国家促进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循环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原则性规定。同时,参考《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修改《水法》,增加"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在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清洁生产法》、《农业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时,增加有关发展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型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内容。国务院应该依据国家宪法、法律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节水型农村条例》、《供水工程管理条例》、《灌区管理条例》、《节水技术促进条例》等行政法规,促进和保障集雨节灌的实施。

六、结语

发展集雨节灌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效益,这既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集雨节灌也是解决农业灌溉缺水的重要途径。集雨节灌事业发达的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技术因素,采取适合本国特点的农业高效灌溉措施。我国发展集雨节灌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利用适当的法律、经济政策将集雨节灌带给国家、地方和农民的利益及相应的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现代技术将流域、灌区和田间的管理、工程和农艺节水措施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我国的集雨节灌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好的节水效果、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夏军: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多级关联评估理论与应用[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2]彭世彰、丁加丽: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与认识[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4):49-51。

集雨工程范文篇7

关键词:海绵城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水环境;鹰潭市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正在全面推进城市环境污染防治,重点解决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2012年,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明确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1]。依据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对城市老城区下垫面和排水设施逐步进行改造,城市内涝问题、水体黑臭问题将得以逐步解决,同时能够调节城市微气候、改善水生态。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很多城市老城区基础设施较为老旧、功能弱化,排水系统管道淤堵破损及混接现象普遍存在,使得老城区局部内涝、水体污染、黑臭水体等问题较为严重,这就要求进行雨污管网更新、分流式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应加快进行雨污管网改造,构建从雨污水收集到雨污水排放的全流程净化系统,从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1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污分流改造的必要性

对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已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基本概念就是城市下垫面能够像海绵一样,富有“弹性”地应对城市洪涝积水问题和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综合降低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2]。在城市雨污排水系统方面,目前很多中小城市老城区排水管网的排水为合流制、分流制并存,合流制面积占据较大比重,部分地区通过直排式合流管渠,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附近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分流制排水系统也存在很多雨污混接现象,一方面,大量的、经常性的高浓度污水直排河道,使得城镇面源污染控制难度大;另一方面,城区部分低洼地带内涝频发,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3]。因此,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从根本上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合理收集雨水,科学处理污水,完善城市老城区的雨污排水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2老城区雨污管网系统现状

2.1排水系统现状。中小城市老城区人口较多,基础设施老旧,很多老旧管网未及时更新,新建管网跟不上城市扩张速度,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滞后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排水系统标准偏低。由于老城区建设环境、设计方法、施工管理和用户习惯等方面的原因,老城区雨水管网系统混乱,造成雨污混流现象严重。例如,鹰潭市中心城区合流制排水区域较大,雨水、污水管道混接乱接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老城片区人口密度大,管网建设时间久,市政道路上很多污水、雨水管道混接乱接,根据管网普查数据,老城片区市政道路上雨污混接乱接有200多处,当前的老城区雨污排水系统见图1。2.2排水体制现状。目前,老城片区分流制、合流制以及污水直排式排水体制共存,未能形成完善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体制,合流区排水管道不成系统,造成大量污水直排自然水体。鹰潭市中心区大部分采用旧合流制排水体制,通过直排式合流管渠,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截污主干管的建设覆盖面较小,仅形成了污水管道的骨架,基本以截流河涌、排污口为主,对截污井上游水体污染并无改善,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2.3老城区雨污径流现状。老城区普遍存在建筑密度较大,公园绿地面积较少,硬质路面造成城区径流量较大。老城区房屋建筑大都老旧,呈现房屋老化、配套设施缺乏、空间局限、雨污管道不完善,蓄水净水设施甚少,在降雨季节,雨污混流造成径流污染风险较大,同时城区部分低洼地带常常积水内涝,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3雨污分流改造系统的技术应用

3.1老旧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的系统规划设计。结合老城区排水管网的现状,必须系统地对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规划设计。目前,鹰潭市老城片区的用地空间受限,城市建设以开发新区和完善老城片区为主。此外,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不仅包括市政道路下排水管线雨污分流改造,还包括建筑小区内雨污分流改造,老城片区内建筑小区大多建设年限久远,小区内多为合流制排水管道,管道质量较差,分流制改造条件较差。经分析,对雨污系统地进行设计,是在保持老城片区部分合流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进行雨污分流式改造。对老城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以现状道路、现状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为基础,结合片区污水管网专项规划,尽量以分流制系统进行完善,分流困难的区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4],更新改造后排水系统见图2。通过对每个片区的排水现状分析,同时根据管网改造建设的难易程度及实施条件、拟定的排水管网建设进度表,对有条件实施分流制的片区,实施污水管网的分流制改造,对个别没有条件实施分流制的片区,近期考虑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控制雨季溢流污染,远期排水体制随城市改造由合流制逐步过渡为分流制,实现对老城区雨污水排放的系统控制。3.2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污分流技术的应用。3.2.1低影响开发设计要素的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是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技术措施。老城片区建筑物密集,老旧设施较多,雨污分流改造难度大、影响大。对老旧城区雨污系统综合整治,需要寻求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宜的排水系统改善途径,因此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能更好地改善雨水控制系统,减少内涝点,减少城区面源污染。设计要素主要对人行道、停车场、广场进行透水铺装改造,建设生态植物沟渠、雨水渗透池等工程。鹰潭市老城区海绵化改造中,通过透水铺装,使城市下垫面海绵化。鹰潭市低影响开发建设主要是结合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道路品质提升进行,从三方面进行系统改造,落实海绵城市渗、蓄、滞、净、用、排的设计理念,减少雨水径流。新建小区和道路广场对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雨水调蓄设施等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设计,从而达到径流总量控制的要求,新建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对于已建居住小区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控制改造成本,依据各个小区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比如改造小区内部广场,增加小区绿地面积,改造排水设施等,已建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为65%。多方面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可实现改善老城片区水生态系统的目的[5]。3.2.2末端调蓄治理的海绵工程技术应用。因老城区的雨污排水系统不健全,造成雨天大量污水溢流城市内湖,造成水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内湖调蓄功能逐渐降低,急需对部分老城区内湖进行改造治理。鹰潭市老城区具有末端调蓄功能的主要是东湖和西外湖,其中东湖水质受到溢流污染影响,水质为劣V类,东湖自身净化能力受破坏降低,现状湿地处于荒废状态,水体流动性差,排涝受限。为对现状进行改造,提升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对东湖和西外湖进行了海绵化技术改造,主要对东湖进行生态修复,营造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东湖进行补水,提升其自净能力,通过新建调蓄池,表流湿地、氧化塘、潜流湿地以及种植水生植物等蓄水净水海绵化技术措施,使得东湖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西外湖通过现状湖底清淤、新建调蓄池、增加绿植种植面积以及现状明渠改造等,实现雨水调蓄、污水系统收集处理的效果。3.2.3雨污分流系统改造技术措施的应用。为完善雨污分流系统,在城市道路上,通过有组织地引导雨天径流雨污水走向,经截污、分流等预处理后,雨水引入路面滞蓄设施及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污水通过管井收集,再逐步经过管网传输至污水处理厂,实现雨污分流,进而降低污水厂进水浓度,实现雨污系统的合理优化[6]。鹰潭市雨污分流系统改造总体思路按照先完善主要雨污水干管系统、然后完善主要道路连接管道,再完善社区、工业区、小区污水支管,用户接入点及排放口就近接入到污水管道或截污干管中,具体实施措施是完善沿河排污口、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设计、市政污水管网用户接入点改造设计、住宅区雨污分流支管网改造设计。对于市政道路上的雨污分流改造,主要结合相关规划及现状管道进行新建或改造管网,在充分利用现有管道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市政道路雨污水收集系统,对内涝点和路面积水的路段雨水管道进行改扩建。现状管道过流能力不足的,进行扩大重建管道;错节混接的管道,通过新建管道实现分流。对于住宅小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老旧社区,一般采用保留现状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末端截留式排水。对有条件改造的区域,则通过新建一条雨水或污水管道,在合流管出口处设置污水截流井,保证旱季污水全部收集入污水系统,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远期,老城区可结合国家推行的老旧小区改造和旧城改造等工程,逐步形成雨水、污水两套排水系统,实现分流制排水。二是新建小区,坚持实现区内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结合管线调查及运营情况,从源头梳理,纠正错接乱排为重点。同时加强管理,杜绝各类污水直接进入雨水管道系统。对于建筑立管的改造措施是原建筑合流管改造用作污水管,另外新建雨水立管将屋面雨水单独接出,污水管和雨水管就近分类纳管,将误接入化粪池的雨水立管进行改造,封堵进入化粪池的管段,改为就近接入雨水系统[7-8]。最终在利用原有排水管道基础上,通过新建雨污管网,并对现有管网进行清淤修复处理,实现整个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的完善。3.3雨污系统信息化管理措施的应用。完善老城区的雨污排水系统管理体系,要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制度体系为支撑,保证雨污排水管理系统良好运营。在老城区雨污排水系统管理中,开发具有排水设施管理、运行监控、信息、防汛抢险等多方面功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运行的管理调度和更新改造提供科学手段,能够全面提高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运行管理效率。鹰潭市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采取“先数字后智慧”的路径,先实现工程相关涉水建筑物、管网设施等的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开展智能感知体系及相关体系建设,最终实现市政排水管网管理、服务的智慧化,打造数字管网应用典范城市。通过数字管网的建设运营,能够有效保障鹰潭市雨污排水管理系统的建设,促进海绵城市有序发展,确保鹰潭市水生态环境向高质量发展。

4结语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以鹰潭市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改造实践为例,重点研究了老城区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和雨污排水系统改造技术应用,对当前中小城市老城区水环境治理有借鉴意义。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系统建设是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老城区的不断发展及更新改造,雨污系统也在不断地完善,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低影响开发措施不断应用,老城区的水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因此,城市老城区的雨污分流系统改造完善需要不断推进,实现对老城区雨污水的综合治理,保护城市水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4-7.

[2]车生泉,谢长坤,陈丹,等.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6):11-15.

[3]罗武德.浅谈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1):568.

[4]高小平.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给水排水,2015,31(10):16-21.

[5]董玉良,王贤萍.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在嘉兴的研究与应用[J].建设科技,2015(7):56-57.

[6]余馨.广州市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研究和分析[J].广东化工,2017,44(7):191-192.

[7]何伟雄.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技术探讨[J].节能环保,2018(5):17-18.

集雨工程范文篇8

一、相关概念阐述

1.植物园的涵义

植物园这一称谓是伴随近代欧洲植物学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专业术语,就我国来说,植物园这一称谓实际上是一个外来的术语。这一术语产生以后,在世界各地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和含义。虽然人们对其含义和解释不尽相同,当前对其定义的认同中,由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提出的:“拥有活植物收集区、并对收集区内的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可用于科学研巧、保护、展示和教育的机构。”这一定义最为受到人们的认同。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植物园实际上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集公益性、科普性、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等多重属性于一身的一种准研究机构。

2.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水资源弹性”,换言之就是在下雨时能够蓄水、集水、净水、渗水,并在需要的时候将蓄、集、净化的水资源释放并进行利用的雨洪管理理念。前国家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一文中指出:“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实现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发展”。按照海绵城市的内涵和理念,其建设主要突出三个特征,一是保护原有的水生态系统;二是对已被破坏的水生态加以修复;三是采取低影响开发措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从本质上来说在于实现人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循环的和谐共处。

3.集雨型绿地涵义

所谓的集雨型绿地指的是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对雨水利用的相关技术和设施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在一定降水量下消纳绿地自身产生的雨水径流,或者聚集一定量的绿地本身范围之外的雨水的绿地类型。简言之,就是通过利用海绵城市的技术使得此类绿地在满足原有绿地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强化绿地管控自身范围内以及一定范围外的雨水的能力。从功能上来说,集雨型绿地的功能主要分为三个。一是使得绿地范围内的季节性降水下渗以补偿地下水;二是通过采用低影响开发措施对屋顶以及绿地范围外的道路、广场雨水径流进行收集;三是对蓄存的雨水进行利用。

二、海绵城市系统视角下的集雨型植物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探讨

1.植物园的功能定位

首先,综合性功能。植物园的功能从定位上来说主要追求全面性,也即是突出综合性功能。一般来说,在规划设计中,植物园除了要具有收集、引种、展示植物(尤其是湿生、水生植物)这一传统植物园的功能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水资源弹性,能够创造出可以有效平衡枯水期和丰水期带来的景观矛盾的最近似于自然的湿生和水生环境,进而实现植物园内部水资源的收集、净化以及利用。其次,主旨性功能。主旨性功能比较简单,就是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之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植物园相应的主题特色园以及主题园组群。就集雨型植物园来说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有专门的区域展示植物在低影响开发设施下的生长状态。最后,其他功能。集雨型植物园的规划设计除了要满足消纳园内一定量的雨水外,还要满足消纳园外一定量的广场和建筑雨水径流的需求,经过院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特殊的种植池的净化以后可以对吸收的雨水加以利用。

2.植物园规划原则

首先,低影响原则。植物园的设计最核心的命题在于协调好人与自然水生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之初,应该对场地的自然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 和评估,具体来说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期要注意场地范围内各项水体,也即是能够及时涵养和渗透水源的区域。而在规划设计后期则要注意因地制宜保护区域内的自然排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园区不同功能需求的区域采取针对性的雨水管理措施。其次,科学性原则。集雨型植物园的科学性主要集中在科学的规划设计、科学的大众植物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科学的植物学研究等方面。其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就是要在规划设计中按照这些要求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确保植物园能够满足植物学研究、植物知识科普的需要。再次,艺术性原则。植物园最终是要向公众开放的,因此,要强调游览时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因此,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艺术原则,无论是院内的植物搭配、建筑、各种场地的位置均需要对虚实、疏密等加以考虑,以实现远景、近景的协调。最后,地域性原则。地域性特色则要求植物园规划设计时尽可能考虑当地的文化地域特色,在构景中突出本土特色。例如,本土特色植物,现有建筑等。3.植物园低影响开发措施首先,渗透系统。渗透系统的作用在于引导地表雨水径流向下流动,其主要涉及到地表径流汇集、土壤基质的吸水和透水功能等。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场地的现场地勘报告,因地制宜开展渗透系统规划设计。其次,净化系统。植物园对雨水的净化主要是通过生物生态法来实现的,也即是通过人工湿地来实现。根据污水在湿地床中的流动方向,湿地可以分为水平潜流湿地、表流湿地、以及垂直潜流湿地,水平与垂直潜流湿地的净化效果最为明显。再次,传输系统。传输系统所起的作用是将雨水汇集到处理雨水的其他系统设施中。常见的传输系统设施有植被渠、植被沟。此类传输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的明、暗渠而言具有成本低、可减缓雨水径流速度的优势。最后,存蓄与回用系统。存蓄与回用系统指的是在丰水期将雨水进行处理和预处理后暂时储存起来,并在之后适时、适地加以回用的系统。存储系统主要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主要是可以与屋顶连接的雨水桶,地下主要是大型储水箱体。

三、海绵城市系统视角下的集雨型植物园规划设计案例——两个个集雨型植物园案例简介

1.上海辰山植物园规划设计分析

首先,项目基本概况。辰山植物园地处上海市松江区余山山系中的辰山,因此得名辰山植物园,该园由上海市政府、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建,是一座集科研、游赏、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其占地总面积为207公顷,距上海市中心区的距离大约为35公里.其次,植物园的功能定位。在功能定位上辰山植物园突出了综合性原则。植物园整体功能定位比较全面,没有偏向于某一主体功能定位,而是将其定位于游赏、科普、科研为一体的集雨型植物园,功能定位上突出综合性。再次,突出科普性。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中,在绿环围绕的中心设计了中心植物专类园区,其中以水生类植物、湿生类植物为专类园区的主要植物,同时也是辰山植物园主要的展示区,植物专类园区在突出江南水乡植物主题的同时也强调了科普性,在该园的特殊水生植物园的科普池中,就收集种植了诸如水稻等对人类有较大影响的水生植物。第四,规划设计的艺术性。规划设计的艺术性是辰山植物园的一大特色,也是集雨型植物园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规划设计的艺术性主要着眼于提高植物园的可观赏性,同时也兼顾解决一定的生态问题。辰山植物园规划设计中,在对场地进行地勘和评估的基础上,提取了三个最突出的设计元素:植物、山、水,分别对应园区的中心植物专类园区、辰山、以及专门用于引种外来植物的绿环这三个最为重要的空间设计要素,对这三个设计要素的合力规划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不仅使得园区的观赏性大大增加,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场地中存在的水质低劣、土壤碱性偏重、以及地形不丰富造成的生境单一等问题。第五,优秀的水循环以及雨水管理规划设计。水循环和雨水管理规划设计是辰山植物园规划设计中一大亮点。在植物园的西北侧有集中处理污水的设施;园区内的东湖、南湖、西湖等几个水体之间均相互连通,当丰水期园区水位过高时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园区,而在枯水期园区水源不足时则由净化后的水加以补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院内水位的调控。而对雨水的管理辰山植物园则主要通过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和径流量来实现。在径流量的控制方面,绿环带区域地形变化的丰富性以及断面结构保证了雨水能够及时下渗,在经过地表和地表下的碎石层之后,雨水经由铺设在地下的渗管汇集到地下蓄水池中,这些被汇集起来的雨水在经过绿环的初步净化以后可以作为园区植物枯水期的灌溉用水加以回收利用。此外,辰山植物园内的温室等建筑物顶也对雨水的滞留起着一定的正面作用,与地表对径流的控制一起形成对雨水循环的有效控制。在径流污染的控制方面,植物园规划设计时通过对集雨面进行分层设计,很好地实现了对地表径流污水的水质改善。雨水在经过植被层、透水层、腐殖层、渗水层、透水层、储水层、以及土工布等之后得到较好的改善,达到较好的水质状态,从而改善植物园内的水体水质。上海市辰山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是集雨型植物园规划设计的一个典范之作,无论是从整体规划设计层面,还是雨水的收集管理等方面,植物园对细节的考虑与规划设计都是超前的、科学的,是目前国内植物园中比较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集雨型植物园,对今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集雨型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2.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剖析

首先,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下文简称群力湿地公园)地处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内,占地面积大约为34公顷,建成于2010年11月。其总体规划图如下图2所示。其次,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自然性原则。该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原本是片被保护起来的湿地,在公园项目开工建设以前,为了恢复这一区域的生态,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先期整治。在项目规划设计中,该公园的规划设计者们充分按照集雨型植物园规划设计的自然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对原有湿地进行保留,减少人工对湿地水体的加工程度。项目规划中保留了原有湿地的绝大部分作为确保湿地生境演替的基础,这种遵循自然的规划设计理念一方面降低了项目的工程量和成本,另一方面用自然力量来塑造景观本身更加凸显了公园的自然性。这与周围城市充满了人工元素的环境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人们提供了可供游览的一个理想的自然之地,无形中体现了公园的可观赏性。再次,公园规划设计的艺术性。规划设计的艺术性是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个突出特点,该公园以周围的过滤净化带作为设计的重点和核心,采取艺术性的设计手法塑造了观赏性极强的景观。通过地形塑造形成了高低不同且错落有致的山丘,以及面积和水深不同的水泡,这两种空间设计元素的不但大大丰富了公园周边的景观层次,为广大公众提供观赏游玩的空间和场所,同时的净化过滤渗透设计有效地将城市周围的雨水径流在汇入公园内部自然湿地前进行了一定的净化处理。而不同深度的水泡不仅为不同种类的水生、湿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境,同时也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参与亲水活动提供了平台。最后,公园较高的可游览性。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的位置决定了其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游览的理想场所,因此其在规划设计上着重体现了公园景观的可游览性。整个公园的游线安排、以及路网的规划设计和上下层流线的穿插使得游客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游览公园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穿梭于山林水泡之间、创造出一种贴近自然的游憩体验;而空中栈桥、观鸟塔等建筑的融入,使人可远眺全园的美景,体会湿地带给人的舒适与震撼。在经过一连串的低影响开发系统的规划设计之后,不仅使得群力湿地公园这块城市自然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同时还在城市雨洪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但可以收集、涵养、存储和利用雨水,甚至还可以补偿地下水。与此同时,本土的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全,园内种植植物多是以呈现植物的野外自然状态为主。此外,公园内的道路铺装也采用了有利于雨水下渗的材料,园区的建筑景观小品等也主要采用的是原生态材质来进行建造,整体景观形态在充满现代感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对自然的敬意。

四、结语

集雨工程范文篇9

一、领导重视,制度落实

层层建立防汛安全责任制,街道办事处与有关村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签订安全防汛责任书,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巡查人员和巡查报酬,办事处及时调整防汛防旱领导小组成员。明确行政负责人,灾情统计人和人及联系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制,并以办事处文件下发,确保水利工程及日常巡查和汛期值班落实到位。

二、物资落实,人员到位

街道及各村健全防汛抢险队伍,落实防汛抢险物资和救援车辆。编制好防洪、防台、防旱和防汛抢险等五个应急预案。做好防汛抢险工作准备,安排防汛指挥车三辆;组建好由四个民兵连120人组成的应急抢险突击队伍,由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担任抢险突击队队长,街道办事处干部同时分成六个中队进行合理分工;准备好抢险必须物资,如编织袋、锄头、铁锹、畚箕及照明灯具等,并有存放地点和专职人员保管。

三、发现问题,落实措施

在检查水利工程工作中,对工程主要部位认真细致并结合巡查员记录进行分析,特别对大坝内外坡、溢洪道和放水设备,发现存在隐患及时落实处理,要求在汛期之前处理完毕。对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塘库,提出推迟蓄水和控制蓄水、汛期加强值班巡逻的要求,对存在问题梳理分析:

一、在建尚未完工的小(二)型有丰、毛塘垄和里家坞,及屋顶山塘半片丘、黄泥畈垄、大青坑、外塘沿等山塘,要求抓紧时间,抢睛天、战雨天确保汛前完成;

主要存在问题是库保安工程隧道开挖改为大坝明挖、套井塌陷和粘土场地落实,延误工期,目前才完成40%左右;里家坞水毁工程修复因招标原因,2月15日才进场施工,目前溢洪道修建土地政策还没有落实;大青坑除险加固工程进度缓慢,目前只修建进库道路;其他工程在汛期前能完成。

二、在前几年除险加固末通过验收的小(三)型有和两座,要求进行验收。

三、对以下三座正常库容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小(三)型进行升级。分别是、和三十称。同时,下列部份存在问题需进一步落实。

1、正常库容2万立方米,集雨面积0.3平方公里,坝高6米,坝顶长主坝45米、付坝16米,左坝脚渗水严重,迎水坡风浪冲刷;分级卧管断裂,并且是屋顶山塘,要求汛期严格控制蓄水。

2、库容9万立方米,而实际库容有15.23万立方米(实际测量库容图计算),集雨面积1.3平方公里,坝11米,坝顶宽度21米,据村领导和巡查员分析坝右涵管破裂,有隐患存在,要求注意观察,并要求列为小(二)型管理。

3、正常库容1.7万立方米,集雨面积0.63平方公里,坝高10米,坝顶长50米;坝中涵管断裂,集雨面积大,库容小,在2011年6.19洪水了出现漫顶,过水高达到0.3米左右。要求对库尾溢洪道口衬砌挡土墙,控制一定水量入库。

4、正常库容7万立方米,集雨面积0.36平方公里,坝高7米,坝顶长90米,检查时发现坝左脚有集中漏水,并且在迎水坡左侧离挡墙基础1.5米左右水泥预制块凸起5平方米左右;要求汛期加强观察。

5、库容9万立方米,而实际库容有12.7万立方米(实际测量库容图计算),集雨面积1.2平方公里,坝14米,坝顶长102米。平时排洪打开底涵进行行洪,长久下去对原60年初期修建涵洞,定会出现危险;并且下游下到50米处有很多居民房。

通过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情况已反馈到各村主要领导和工程管理单位,要求在汛期前加强整和管理,根据各村经济现状排出除险加固计划。

集雨工程范文篇10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是个有着3,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北和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和肯尼亚接壤。国土面积约114万km2,非洲第三,人口约7000万人,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境内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低地沙漠占全国面积1/4左右。全国平均海拔2500-3000m,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大裂谷横贯境内,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因此又有“非洲水塔”之称。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极不均匀,易出现局部干旱。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位于全国中心,地处高原,平均海拔2450m,气候凉爽宜人,全年气温9.7℃-25.5℃,年平均温度为16℃。

埃塞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01年人均GDP为165美元,其基本经济特点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85%以上,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也是最重要的出口创汇来源。生产以小农耕种为主,耕作方式十分落后,基本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农作物以苔芙、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是世界上唯一以苔芙为主食的国家。人均产粮只有100余公斤,45%的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埃塞牲畜总数居非洲第一位、世界第十位。畜牧业以小规模家庭放牧为主,管理粗放,受干旱和瘟疫影响大,发展比较缓慢。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为纺织、皮革加工、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零部件、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工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

近现代史上,埃塞战乱频繁,生态恶化,旱灾严重,贫病交加。1973年和1983年两次,夺走了50多万人的生命。二十世纪末期,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埃塞蔓延,300万人染病,30万人死亡,艾滋病死亡率高居世界之首。1991年埃塞新政府成立以后,政局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政府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制订了“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2001-2005年五年内,在14个领域开展改革和教育培训。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项目是国家能力建设长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埃塞政府促进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1.2埃塞俄比亚集雨利用的重要性

埃塞俄比亚号称非洲的水塔,尼罗河的两大支流之一—青尼罗河就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塔纳湖,从全国多年平均降雨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图1),全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均大于300mm,降雨量大于600mm的国土面积约占一半以上。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埃塞水资源比较丰富。

埃塞全国分为三个气候区。热带气候区海拔在1830m以下,年平均气温27oC以上,年平均降雨量小于510mm;亚热带气候区,海拔在1830-2440m之间,年平均气温22oC以上,年平均降雨量510-1525mm;海拔2440m以上是温带地区,年平均气温16oC,年平均降雨量1270-1780mm。尽管这些气候区里降雨量比较充足,但目前埃塞俄比亚国家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干旱威胁。其原因是降雨量虽多,但降雨在年内的分布极不均匀。以美卡萨(Melkassa)雨量站40年的统计资料为例(图2),从10月到来年5月的8个月中,降雨天数只占全年降雨天数的37.3%,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的33%,而6月到9月的4个月中,降雨天数占全年降雨天数的62.7%,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7%。可以看出,67%的降雨量发生在4个月内,其余季节降雨稀少。同时,这些为数很少的降雨往往是以暴雨的形式发生,由于埃塞全境以火山灰砂性土为主要表层土壤,保水性差,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旱季气温高,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小,蒸发力强,使得降雨的保持与利用十分困难。因此,在降雨量相对充足,而降雨时间分布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雨水资源的集蓄利用才能化解水资源不足的矛盾。近年来埃塞政府选择了集雨利用的农村发展道路,从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派人学习集雨技术,争取世界各种组织和机构对埃塞集雨发展的支持,从而促进了全国集雨技术的发展,也有力地改善了农村贫困状况。

2.集水技术的发展原则

埃塞俄比亚农村地区,只有3-4%的人口使用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源,其余人口的饮用水都存在卫生问题。由于水源卫生问题造成的疾病威胁是埃塞继干旱之后的第二大发展障碍,最主要的疾病就是疟疾,每年全国因疟疾死亡的人口不少于艾滋病。其次,农村地区在干旱季节的取水由于路途遥远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埃塞的文化传统,家庭取水的责任几乎完全由妇女和女孩承担。据埃塞农业部的统计,在旱季平均每天农村妇女要走10-15km的路程,使用各种各样的容器去取家庭每日所需要的水,平均每个家庭每日消耗43-50升水,人均约9-10升。家庭取水成了农村妇女的重大负担,同时也使许多女童为取水而放弃了上学。更有甚者,旱季取水困难时农民不得不去附近城镇买水。根据调查,在旱季纳泽雷特(Nazareth)镇5km以外的农户常常到镇上买水,每升水的价格为0.01比尔(Birr),约合人民币1分,每吨水约10比尔,合人民币10元。这对于收入水平极低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民来说是一项巨大开支。除花钱以外,为了取水,一个家庭成员,一般是妇女,每天往返20多公里,用25升左右的陶土水罐背水两次,以满足全家人的生活用水。取水容器最主要的是陶土罐,原因是陶土罐当地制造,价格低廉。其次用塑料桶、汽车轮胎内胎、动物皮囊等人背畜驮,部分地方也有用马车拉水。

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农户用水开支,减轻农村妇女的取水负担,减少因取水导致的女童辍学问题,并可以获得比较清洁的水源。因此,埃塞政府将雨水利用作为农村发展的主要技术手段。国内主要通过其农业部和水资源部组织实施雨水集蓄利用计划,包括人畜饮用水集雨计划和集雨小规模灌溉计划等。在国际上通过各种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广泛筹集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的资金和技术,例如,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NG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