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3:40:58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1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2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3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4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5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世,享年5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6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世,享年5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7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8

一九九一年,瑞士德语电视台介绍基耶斯洛夫斯基德作品,每周一片播放了《盲目的机遇》、《永无休止》和《十诫》。每一部作品都让我深受感动。那时,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新作《薇娥丽卡的双重生活》在影院上映,我赶首场观看。从此,我认定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我最喜爱的当代电影艺术家。《蓝、白、红》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天鹅之歌。制作三部曲时,基斯洛夫斯基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这部读来不时让人感动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回忆,谈到好多生活伦理问题。《蓝,白,红》三部曲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天鹅之歌。制作三部曲时,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这部读来不时让人感动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回忆,谈到好多生活伦理问题。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的艺术家历来就不多,如今更少,多的是肥皂泡的煽情。基耶斯洛夫斯基很幽默,也很有智慧。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难得的是,他令人产生莫名的感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带有各种寓意的色调:冷漠的黄色调,纯情的红色调,沉静的蓝色调。这些都还是作品中的形式色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还有一种质料感的色调——作品中的思想带有的神秘主义的,悠悠怆情般的深紫色,正是这种只能用灵魂感觉的色调触碰到我生命和思想的敏感部位。小林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基耶斯洛夫斯基过世几个月来,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他的去世令我感到思想的在世孤独。现代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文字化的世界,有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两界:形而下的文字世界是商品流通性的资讯、技术、买卖文字,形而上的文字世界是个体内在性的感觉文字。思想叙事是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主要表达形式。如今,叙事作家越来越多,以小说为主的文学刊物数也数不过来,电影叙事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形而上的世界。据说,叙事作家的本领全在于对生活感觉的敏感,能够感受出黄昏的恐慌,清晨的厌倦……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说或想说,而且,有独特感受力的人并不少见。每个人都在切身地感受生活,感受属于自己的黄昏和清晨的颜色,只是程度和广度不同而已。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是叙事家?对生活的敏感只是成为叙事家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生活的敏感渗透到生活的隐喻中,往往让人失去言语的表达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对生活的隐喻世界有所感的人并不少,而叙事作家却不多。讲故事需要一种运用语言表达对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受,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语织体的能力。生活在言语中,人人都在言语中生活。叙事家是那种能够反向运用语言,进入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人。人人都在生活,但生活有看得见的一面——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有看不见的一面——生活的隐喻层面中的轻微的音色。

叙事家大致有三种:只能感受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大众化地运用语言的,是流俗的叙事作家,他们绝不缺乏讲故事的才能;能够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运用个体化的语言把感受编织成故事叙述出来的,是叙事艺术家;不仅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并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语言把感受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人,是叙事思想家——基耶斯洛夫斯基就是这样的叙事思想家,他用感受思想,或者说用身体思想,而不是用理论或学说思想。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时代生活带着艰苦思索的感受力,像一线恻隐的阳光,穿透潮湿迷朦的迷雾,极富感性的语言带着只属于他自己的紫色的裂伤。

七十年代,波兰电影艺术大师K.Zanussi开创了“道德焦虑电影”,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把“道德焦虑”推进到一个更深的层面。基斯洛夫斯基认为,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更为孤绝。因为,自由主义社会没有国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阶级道德一类的或虚构、或强制的全民道德。个人的道德承负及其软弱无力在自由主义社会中更充分地显露出来,所谓自由主义伦理,首先是对个人的道德承负力的脆弱的体认。在自由主义社会,个人的道德壮况是怎样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过个体性的道德困境来探讨自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负担。自由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自由、平等、博爱,《蓝、白、红》三部曲要探讨这些价值理念的私人含义。任何价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会制度中的大理念也体现为具体的个体私生活事件。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伦理大理念的味道,最恰当的办法是体味在这个生活制度中生活的个人眼里噙着的泪水。

《红》提出的是一个康德式的问题:爱怎么可能?

时装模特儿瓦伦婷生得光彩照人,无论她穿什么时装,都令人沉浸在温暖的红晖中,像这个令人心寒而又诱人的世界上一切受害者的庇护人。一天傍晚,她开车回住处意外撞伤一只狗,怜惜感驱使她带着狗寻找主人。

狗的主人是位独居的退休法官,性情古怪,整天在家监听邻居的婚外情电话。瓦伦婷劝说退休法官不要干这种不法行为,不要对别人的隐私那么好奇,退休法官却问她体味过爱的晕眩和恶心没有。

四十年前,老法官还是一个法律系学生,有一位漂亮的女朋友。一天,他偶然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双腿张开,其间夹着一个男人”。他离开了她,一直把爱锁在心底,让它噬嚼自己的身体。

瓦伦婷住处对街,碰巧也住着一位法律系学生,名叫奥古斯特。瓦伦婷不认识他,只是经常从窗户看见他匆匆忙忙进出大门。奥古斯特像在重复老法官的命运,一天,他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双腿张开,其间夹着一个男人”。

瓦伦婷如茵的气质显得天使般的纯粹,把喧嚣、阴森的周遭世界照得有如神话中的绿色深渊。“这份美是纯的吗?抑或永远都有些缺陷?”基斯洛夫斯基问。老法官和奥古斯特的未婚妻是纯美破损的象征,纯美破损不意味着邪恶和不道德,而只意味着生命的过程:由想像的、可能的爱转变为现实的爱。在老法官的引示下,瓦伦婷困惑不解地看到,爱情的开端和终结就在未婚妻向并非未婚夫的男人张开的双腿和丈夫躺在另一个女人的双腿之间。人世间有纯粹的爱吗?或者,生活中有能够保全精神的情爱吗?基斯洛夫斯基的问题是,生活中是否有圆满的两情相悦?“纯粹的情爱想像的破损,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固执地要寻求两个完全相契的个体在爱欲中相合。完全相契的个体在爱欲中相合几乎是没有可能的,这只是一种情爱的美好想像。”纯粹的爱情只能是同一个苹果的两半重新再合,可是,一苹果被切成两半后,分别被生命的无常抛到无何他乡,一半遇到另一半的机会已近于零。

基斯洛夫斯基有意让瓦伦婷与退休法官的相遇显得像被切成两半的同一个苹果,又让他们相逢在错过的时间夹缝中。四十年的时间距离没有消磨掉精神,身体却已远去。基斯洛夫斯基说,《红》的真正主题是:“人们有时候会不会生错时代?”“我们可能修正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被切成两半的苹果的命运是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会不会是人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想像犯下的错误?老天爷从来没有许诺被切成两半的苹果应该重合,甚至根本就没有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这回事,它只是个人的精神性欲望的想像而已。情爱这个词容易激发人的美丽想像,其含义要么是残破的,要么是错误的。

尽管如此,虽然一再强调命运的无常,基斯洛夫斯基没有变成一个佛教徒或道教徒,他固执地要祝福瓦伦婷。瓦伦婷和奥古斯特相互住在对街,也许,他们就是一个苹果的两半。他们每天都迎面而过,而每天的相逢就是错过。基斯洛夫斯基最后安排了一场偶然的海难:船上大多数人都死了,瓦伦婷和被爱灼伤后逃离的奥古斯特是极少数幸存者。缘分是在灾难中出现的。老法官喘息的目光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海难现场,把弥留的祈愿留在了瓦伦婷和奥古斯特偶然间相依的脸上。

白色在法国三色旗中象征平等。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平等大概是最具诱惑力的乌托邦观念,像一把在人类的头颅上和躯体间挥舞着的深锯齿的镰刀。《白》要问的不是平等的政治含意或经济含意,而是伦理上的性情含意。两性的婚姻瓜葛这一最私人的层面显然是体察平等的性情含意恰当的场所。卡洛和他的妻子好不容易从波兰移民到法国,突然变得性无能。到了法国后,语言不通使卡洛丧失了一切生存能力,而他的妻子不仅有姿色,还会说上几句刚够情场沟通的法语。这已经足以说明卡洛突然变得性无能的原因了。

卡洛的妻子以法兰西风格提出,自己渴饮爱河而不得,痛苦不堪以致患上忧郁症,以丈夫性无能为理由上法院诉讼离婚。卡洛一再声言很爱她,她只提出一个简单的要求:请出示性能。情爱是建立在性能力的平等之上的,一旦这种能力的平等不在了,两情之爱就成了撒在水泥地上的碎石子,卡洛就跪在这散乱尖硬的碎石上:卡洛给妻子打电话,妻子在电话里用与另一个男人的沉欢呻吟来回答。

性能力是随机而生的个体生理个心理基质造化的偶然结果。至今还没有一种平等理论主张个体身体论的平等。然而,政治和经济平等的意识形态影响到个人的性情,改变了个体的身体交往的伦理感觉。卡洛要重新得到妻子的爱,必须证明自己的性能力。情爱成了争取平等的私人性斗争,被还原为个体之间偶然的相对平等。

卡洛在法国死皮赖脸地缠着已经诉讼离婚成功的妻子,受尽种种羞辱,只有返回波兰。回到本土,卡洛不仅发了一笔横财,性能力也意外地恢复了。他还爱着妻子,装死请人发讣告,唤妻子回来接收财产。她回来发现卡洛不仅没有死,还恢复了性能力,而且这能力的表达不带责备。基斯洛夫斯基提醒人们一个司空见惯的事实:情爱中的平等是由财富和生理条件构成的,而且这两项条件相互勾连。爱情是个体差异(这可能变成不平等)因素偶然达成的平衡。基斯洛夫斯基在问爱恋中的人们,难道真有纯爱?没有利害权衡?生理的资质、智力和情趣,乃至心理素质和脾性,都是个体的人身资本,更不用说如今的国籍身份、财富能力和职业位置。然而,个体之间真的会有平等?基斯洛夫斯基置疑质疑的不是经济平等或政治平等,而是个体性情上的平等。纯粹的情爱不是与人身资本不相干,而是两情(性)相悦,无论相悦是由人身资本的什么要素构成的,与平等与否不相干。寻求平等的情爱,不是纯粹的情爱。

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大多由自己编剧,编构故事是他思考生活的方式。通过叙述某个偶然事件,基斯洛夫斯基或构造或置疑某个伦理观念的含意。基斯洛夫斯基编构的这个探究平等的故事带有喜剧成分:通过性能力的不平等挑明平等诉求的虚幻性,嘲笑现代意识形态中过于夸张的平等伦理。人类最好不要去充当平等的代数师,为了算出永远算不精确的平等数,用相互伤害在相互的肉体上画计算公式。

个人自由不仅是政治理想,也是伦理理想——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欲望自由,然而,由于个体生命的在体性欠缺,这种理想是难以实现的。自由主义伦理碰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困难:既然承认人身的在体性欠缺与对美好的欲望之间的不平衡是恒在的,个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欲望是易碎的,又如何可能把维护个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欲望作为政治制度最低限度的正当性条件。

《蓝》探讨的正是自由伦理的欠缺。《蓝》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基斯洛夫斯基说过,《蓝、白、红》的顺序倒过来看也可以。我觉得,倒过来看,基斯洛夫斯基的叙事思想的逻辑更清晰。

《蓝》的故事开头是一个幸福家庭驱车远足。朱丽叶,一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女人,丈夫是作曲家,他们有一个女儿。一个偶然的车祸在宁静的大自然陪衬下打碎了幸福。

朱丽叶在医院里醒来才知道丈夫和女儿都在车祸中丧生。活着还有意思吗?朱丽叶吞了一大把什么药但没有死成,医院制度不允许死的自由欲望,只认可不自由的死。

朱丽叶落入生命的漂浮境地,不知道自己该置身何处。朱丽叶才三十出头,正是女人成熟到懂得何谓生命时刻的年龄,按哈耶克的消极自由来讲,朱丽叶的美好生活想像是可以实现的:她丈夫的助手安东一直暗恋着她,唯一偶然目睹车祸的小伙子也在追求她。*可是,朱丽叶感到自己身上的消极自由是不堪承负之轻。丈夫和女儿的死对她突然面临的个人自由投下了无法摆脱的阴影。最低限度的自由只是想像中的尤物,在真空式的自由中,个体会失去生存的自重。

自己的过去使朱丽叶无法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她必须逃离自己的过去,这是获得欲望自由的第一步。朱丽叶主动打电话叫来安东,可是,仅仅一次肉体之欢就让朱丽叶感到过去的影子使自己无法享有的感觉。朱丽叶逃离安东,搬到另一城市,让自己淹没在陌生的生活世界中。她拒绝协助完成丈夫未完成的交响曲。她丈夫太有名,是欧共体的作曲家。已逝的丈夫就像自己隐没不去的身影,成了她的在世负担,吞噬了她亘古无双的魅力。基斯洛夫斯基要表达的是:即使在个人情感这一最为属己的领域,人的愿望自由也是有限的。有两件事对朱丽叶改变自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朱丽叶住的公寓里有一为喜欢跳脱衣舞的女邻居(生性喜欢欣赏自己的身体激起的情欲是一种消极自由),一天深夜,这脱衣舞女郎突然从舞厅打电话给朱丽叶,请她马上去一趟。原来,这位脱衣舞女郎在台上脱衣时,发现自己的父亲坐在下面。纷乱的悲戚令她不能自已,她需要一个人的体谅。

谁能、谁愿意体谅一个在社会目光看来不道德的脱衣舞女的如此悲戚?

朱丽叶答应去看她。朱丽叶问她为什么要干这一行,脱衣舞女的回答是:“我喜欢。”朱丽叶看到,脱衣舞女其实同她一样,嵌陷在自身的过去和自己的生命愿望和矛盾之中。脱衣舞女的“我喜欢”必得面对父亲的眼睛,正如朱丽叶的“我想要”必得面对自己虽然已经死去的丈夫和女儿。

朱丽叶的丈夫是著名作曲家,他死后传媒把他的私生活变成了公共话题。朱丽叶一直试图避开传媒的议论,但她还是从电视节目上得知自己的丈夫曾有情人,而且正怀着一个他们的孩子。朱丽叶要想摆脱过去的束缚,在私人情感领域中获得自由,看来不可能了。

基斯洛夫斯基说过,《蓝》要探讨自由的欠缺。什么样的自由的欠缺?私人性的情爱自由的欠缺。个人的喜好和情爱可能是个人生命的自由想像最切身的空间。在私人情感中人是否能充分享有自由理想?私人性的生命愿望和喜好自由吗?脱衣舞女郎面对自己的父亲、朱丽叶面对自己丈夫的情人时,发现了自己私人自由的在体性——而不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限制,她们都无法改变自己生命的过去。

朱丽叶找到自己丈夫的情人,没有责备,或要求感情赔偿,把丈夫所有的遗产——存款和一栋楼房——转交给她。朱丽叶不再逃避,而是面对自己的过去。她领悟到,获得情感的自由需要另一种爱的能力。朱丽叶停下寻求自然权利的自由的脚步,转身走向安东,同他用长笛和钢琴的对答谱写丈夫未完成的交响曲。在这部名为“欧洲”的交响乐中,基斯洛夫斯基注入了自己对这另一种爱的能力的信心。他虚构了一为名叫VandenBudenmayer的中古作曲家,《欧洲交响乐》是依Budenmayer的音乐思想来谱写的。朱丽叶对安东说,交响乐的结尾必须让人们记起Budenmayer的音乐,这是她丈夫的心愿。

另一种爱的能力指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爱呢?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9

一九九一年,瑞士德语电视台介绍基耶斯洛夫斯基德作品,每周一片播放了《盲目的机遇》、《永无休止》和《十诫》。每一部作品都让我深受感动。那时,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新作《薇娥丽卡的双重生活》在影院上映,我赶首场观看。从此,我认定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我最喜爱的当代电影艺术家。《蓝、白、红》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天鹅之歌。制作三部曲时,基斯洛夫斯基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这部读来不时让人感动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回忆,谈到好多生活伦理问题。《蓝,白,红》三部曲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天鹅之歌。制作三部曲时,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这部读来不时让人感动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回忆,谈到好多生活伦理问题。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的艺术家历来就不多,如今更少,多的是肥皂泡的煽情。基耶斯洛夫斯基很幽默,也很有智慧。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难得的是,他令人产生莫名的感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带有各种寓意的色调:冷漠的黄色调,纯情的红色调,沉静的蓝色调。这些都还是作品中的形式色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还有一种质料感的色调——作品中的思想带有的神秘主义的,悠悠怆情般的深紫色,正是这种只能用灵魂感觉的色调触碰到我生命和思想的敏感部位。小林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基耶斯洛夫斯基过世几个月来,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他的去世令我感到思想的在世孤独。现代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文字化的世界,有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两界:形而下的文字世界是商品流通性的资讯、技术、买卖文字,形而上的文字世界是个体内在性的感觉文字。思想叙事是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主要表达形式。如今,叙事作家越来越多,以小说为主的文学刊物数也数不过来,电影叙事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形而上的世界。据说,叙事作家的本领全在于对生活感觉的敏感,能够感受出黄昏的恐慌,清晨的厌倦……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说或想说,而且,有独特感受力的人并不少见。每个人都在切身地感受生活,感受属于自己的黄昏和清晨的颜色,只是程度和广度不同而已。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是叙事家?对生活的敏感只是成为叙事家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生活的敏感渗透到生活的隐喻中,往往让人失去言语的表达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对生活的隐喻世界有所感的人并不少,而叙事作家却不多。讲故事需要一种运用语言表达对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受,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语织体的能力。生活在言语中,人人都在言语中生活。叙事家是那种能够反向运用语言,进入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人。人人都在生活,但生活有看得见的一面——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有看不见的一面——生活的隐喻层面中的轻微的音色。

叙事家大致有三种:只能感受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大众化地运用语言的,是流俗的叙事作家,他们绝不缺乏讲故事的才能;能够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运用个体化的语言把感受编织成故事叙述出来的,是叙事艺术家;不仅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并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语言把感受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人,是叙事思想家——基耶斯洛夫斯基就是这样的叙事思想家,他用感受思想,或者说用身体思想,而不是用理论或学说思想。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时代生活带着艰苦思索的感受力,像一线恻隐的阳光,穿透潮湿迷朦的迷雾,极富感性的语言带着只属于他自己的紫色的裂伤。

七十年代,波兰电影艺术大师K.Zanussi开创了“道德焦虑电影”,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把“道德焦虑”推进到一个更深的层面。基斯洛夫斯基认为,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更为孤绝。因为,自由主义社会没有国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阶级道德一类的或虚构、或强制的全民道德。个人的道德承负及其软弱无力在自由主义社会中更充分地显露出来,所谓自由主义伦理,首先是对个人的道德承负力的脆弱的体认。在自由主义社会,个人的道德壮况是怎样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过个体性的道德困境来探讨自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负担。自由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自由、平等、博爱,《蓝、白、红》三部曲要探讨这些价值理念的私人含义。任何价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会制度中的大理念也体现为具体的个体私生活事件。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伦理大理念的味道,最恰当的办法是体味在这个生活制度中生活的个人眼里噙着的泪水。

《红》提出的是一个康德式的问题:爱怎么可能?

时装模特儿瓦伦婷生得光彩照人,无论她穿什么时装,都令人沉浸在温暖的红晖中,像这个令人心寒而又诱人的世界上一切受害者的庇护人。一天傍晚,她开车回住处意外撞伤一只狗,怜惜感驱使她带着狗寻找主人。

狗的主人是位独居的退休法官,性情古怪,整天在家监听邻居的婚外情电话。瓦伦婷劝说退休法官不要干这种不法行为,不要对别人的隐私那么好奇,退休法官却问她体味过爱的晕眩和恶心没有。

四十年前,老法官还是一个法律系学生,有一位漂亮的女朋友。一天,他偶然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双腿张开,其间夹着一个男人”。他离开了她,一直把爱锁在心底,让它噬嚼自己的身体。

瓦伦婷住处对街,碰巧也住着一位法律系学生,名叫奥古斯特。瓦伦婷不认识他,只是经常从窗户看见他匆匆忙忙进出大门。奥古斯特像在重复老法官的命运,一天,他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双腿张开,其间夹着一个男人”。

瓦伦婷如茵的气质显得天使般的纯粹,把喧嚣、阴森的周遭世界照得有如神话中的绿色深渊。“这份美是纯的吗?抑或永远都有些缺陷?”基斯洛夫斯基问。老法官和奥古斯特的未婚妻是纯美破损的象征,纯美破损不意味着邪恶和不道德,而只意味着生命的过程:由想像的、可能的爱转变为现实的爱。在老法官的引示下,瓦伦婷困惑不解地看到,爱情的开端和终结就在未婚妻向并非未婚夫的男人张开的双腿和丈夫躺在另一个女人的双腿之间。人世间有纯粹的爱吗?或者,生活中有能够保全精神的情爱吗?基斯洛夫斯基的问题是,生活中是否有圆满的两情相悦?“纯粹的情爱想像的破损,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固执地要寻求两个完全相契的个体在爱欲中相合。完全相契的个体在爱欲中相合几乎是没有可能的,这只是一种情爱的美好想像。”纯粹的爱情只能是同一个苹果的两半重新再合,可是,一苹果被切成两半后,分别被生命的无常抛到无何他乡,一半遇到另一半的机会已近于零。

基斯洛夫斯基有意让瓦伦婷与退休法官的相遇显得像被切成两半的同一个苹果,又让他们相逢在错过的时间夹缝中。四十年的时间距离没有消磨掉精神,身体却已远去。基斯洛夫斯基说,《红》的真正主题是:“人们有时候会不会生错时代?”“我们可能修正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被切成两半的苹果的命运是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会不会是人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想像犯下的错误?老天爷从来没有许诺被切成两半的苹果应该重合,甚至根本就没有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这回事,它只是个人的精神性欲望的想像而已。情爱这个词容易激发人的美丽想像,其含义要么是残破的,要么是错误的。

尽管如此,虽然一再强调命运的无常,基斯洛夫斯基没有变成一个佛教徒或道教徒,他固执地要祝福瓦伦婷。瓦伦婷和奥古斯特相互住在对街,也许,他们就是一个苹果的两半。他们每天都迎面而过,而每天的相逢就是错过。基斯洛夫斯基最后安排了一场偶然的海难:船上大多数人都死了,瓦伦婷和被爱灼伤后逃离的奥古斯特是极少数幸存者。缘分是在灾难中出现的。老法官喘息的目光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海难现场,把弥留的祈愿留在了瓦伦婷和奥古斯特偶然间相依的脸上。

白色在法国三色旗中象征平等。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平等大概是最具诱惑力的乌托邦观念,像一把在人类的头颅上和躯体间挥舞着的深锯齿的镰刀。《白》要问的不是平等的政治含意或经济含意,而是伦理上的性情含意。两性的婚姻瓜葛这一最私人的层面显然是体察平等的性情含意恰当的场所。卡洛和他的妻子好不容易从波兰移民到法国,突然变得性无能。到了法国后,语言不通使卡洛丧失了一切生存能力,而他的妻子不仅有姿色,还会说上几句刚够情场沟通的法语。这已经足以说明卡洛突然变得性无能的原因了。

卡洛的妻子以法兰西风格提出,自己渴饮爱河而不得,痛苦不堪以致患上忧郁症,以丈夫性无能为理由上法院诉讼离婚。卡洛一再声言很爱她,她只提出一个简单的要求:请出示性能。情爱是建立在性能力的平等之上的,一旦这种能力的平等不在了,两情之爱就成了撒在水泥地上的碎石子,卡洛就跪在这散乱尖硬的碎石上:卡洛给妻子打电话,妻子在电话里用与另一个男人的沉欢呻吟来回答。

性能力是随机而生的个体生理个心理基质造化的偶然结果。至今还没有一种平等理论主张个体身体论的平等。然而,政治和经济平等的意识形态影响到个人的性情,改变了个体的身体交往的伦理感觉。卡洛要重新得到妻子的爱,必须证明自己的性能力。情爱成了争取平等的私人性斗争,被还原为个体之间偶然的相对平等。

卡洛在法国死皮赖脸地缠着已经诉讼离婚成功的妻子,受尽种种羞辱,只有返回波兰。回到本土,卡洛不仅发了一笔横财,性能力也意外地恢复了。他还爱着妻子,装死请人发讣告,唤妻子回来接收财产。她回来发现卡洛不仅没有死,还恢复了性能力,而且这能力的表达不带责备。基斯洛夫斯基提醒人们一个司空见惯的事实:情爱中的平等是由财富和生理条件构成的,而且这两项条件相互勾连。爱情是个体差异(这可能变成不平等)因素偶然达成的平衡。基斯洛夫斯基在问爱恋中的人们,难道真有纯爱?没有利害权衡?生理的资质、智力和情趣,乃至心理素质和脾性,都是个体的人身资本,更不用说如今的国籍身份、财富能力和职业位置。然而,个体之间真的会有平等?基斯洛夫斯基置疑质疑的不是经济平等或政治平等,而是个体性情上的平等。纯粹的情爱不是与人身资本不相干,而是两情(性)相悦,无论相悦是由人身资本的什么要素构成的,与平等与否不相干。寻求平等的情爱,不是纯粹的情爱。

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大多由自己编剧,编构故事是他思考生活的方式。通过叙述某个偶然事件,基斯洛夫斯基或构造或置疑某个伦理观念的含意。基斯洛夫斯基编构的这个探究平等的故事带有喜剧成分:通过性能力的不平等挑明平等诉求的虚幻性,嘲笑现代意识形态中过于夸张的平等伦理。人类最好不要去充当平等的代数师,为了算出永远算不精确的平等数,用相互伤害在相互的肉体上画计算公式。

个人自由不仅是政治理想,也是伦理理想——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欲望自由,然而,由于个体生命的在体性欠缺,这种理想是难以实现的。自由主义伦理碰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困难:既然承认人身的在体性欠缺与对美好的欲望之间的不平衡是恒在的,个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欲望是易碎的,又如何可能把维护个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欲望作为政治制度最低限度的正当性条件。

《蓝》探讨的正是自由伦理的欠缺。《蓝》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基斯洛夫斯基说过,《蓝、白、红》的顺序倒过来看也可以。我觉得,倒过来看,基斯洛夫斯基的叙事思想的逻辑更清晰。

《蓝》的故事开头是一个幸福家庭驱车远足。朱丽叶,一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女人,丈夫是作曲家,他们有一个女儿。一个偶然的车祸在宁静的大自然陪衬下打碎了幸福。

朱丽叶在医院里醒来才知道丈夫和女儿都在车祸中丧生。活着还有意思吗?朱丽叶吞了一大把什么药但没有死成,医院制度不允许死的自由欲望,只认可不自由的死。

朱丽叶落入生命的漂浮境地,不知道自己该置身何处。朱丽叶才三十出头,正是女人成熟到懂得何谓生命时刻的年龄,按哈耶克的消极自由来讲,朱丽叶的美好生活想像是可以实现的:她丈夫的助手安东一直暗恋着她,唯一偶然目睹车祸的小伙子也在追求她。*可是,朱丽叶感到自己身上的消极自由是不堪承负之轻。丈夫和女儿的死对她突然面临的个人自由投下了无法摆脱的阴影。最低限度的自由只是想像中的尤物,在真空式的自由中,个体会失去生存的自重。

自己的过去使朱丽叶无法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她必须逃离自己的过去,这是获得欲望自由的第一步。朱丽叶主动打电话叫来安东,可是,仅仅一次肉体之欢就让朱丽叶感到过去的影子使自己无法享有的感觉。朱丽叶逃离安东,搬到另一城市,让自己淹没在陌生的生活世界中。她拒绝协助完成丈夫未完成的交响曲。她丈夫太有名,是欧共体的作曲家。已逝的丈夫就像自己隐没不去的身影,成了她的在世负担,吞噬了她亘古无双的魅力。基斯洛夫斯基要表达的是:即使在个人情感这一最为属己的领域,人的愿望自由也是有限的。有两件事对朱丽叶改变自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朱丽叶住的公寓里有一为喜欢跳脱衣舞的女邻居(生性喜欢欣赏自己的身体激起的情欲是一种消极自由),一天深夜,这脱衣舞女郎突然从舞厅打电话给朱丽叶,请她马上去一趟。原来,这位脱衣舞女郎在台上脱衣时,发现自己的父亲坐在下面。纷乱的悲戚令她不能自已,她需要一个人的体谅。

谁能、谁愿意体谅一个在社会目光看来不道德的脱衣舞女的如此悲戚?

朱丽叶答应去看她。朱丽叶问她为什么要干这一行,脱衣舞女的回答是:“我喜欢。”朱丽叶看到,脱衣舞女其实同她一样,嵌陷在自身的过去和自己的生命愿望和矛盾之中。脱衣舞女的“我喜欢”必得面对父亲的眼睛,正如朱丽叶的“我想要”必得面对自己虽然已经死去的丈夫和女儿。

朱丽叶的丈夫是著名作曲家,他死后传媒把他的私生活变成了公共话题。朱丽叶一直试图避开传媒的议论,但她还是从电视节目上得知自己的丈夫曾有情人,而且正怀着一个他们的孩子。朱丽叶要想摆脱过去的束缚,在私人情感领域中获得自由,看来不可能了。

基斯洛夫斯基说过,《蓝》要探讨自由的欠缺。什么样的自由的欠缺?私人性的情爱自由的欠缺。个人的喜好和情爱可能是个人生命的自由想像最切身的空间。在私人情感中人是否能充分享有自由理想?私人性的生命愿望和喜好自由吗?脱衣舞女郎面对自己的父亲、朱丽叶面对自己丈夫的情人时,发现了自己私人自由的在体性——而不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限制,她们都无法改变自己生命的过去。

朱丽叶找到自己丈夫的情人,没有责备,或要求感情赔偿,把丈夫所有的遗产——存款和一栋楼房——转交给她。朱丽叶不再逃避,而是面对自己的过去。她领悟到,获得情感的自由需要另一种爱的能力。朱丽叶停下寻求自然权利的自由的脚步,转身走向安东,同他用长笛和钢琴的对答谱写丈夫未完成的交响曲。在这部名为“欧洲”的交响乐中,基斯洛夫斯基注入了自己对这另一种爱的能力的信心。他虚构了一为名叫VandenBudenmayer的中古作曲家,《欧洲交响乐》是依Budenmayer的音乐思想来谱写的。朱丽叶对安东说,交响乐的结尾必须让人们记起Budenmayer的音乐,这是她丈夫的心愿。

另一种爱的能力指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爱呢?

基耶斯洛夫斯基范文篇10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