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3:58:55

基石范文篇1

随着我国城市管理职能走向社区化,社区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细胞,甚至有人将其视为“兜底的筐”:它能不能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直接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有一位街道办主任曾给我历数他所辖社区的服务职能:计划生育、失业登记、社会救济、劳动保障、医疗保险、退休人员管理、接转党团组织关系、外来人口管理、出租屋管理等等,所有城市管理职能的末端都在此。也因此,社区成为一个城市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心理交织的最细微处,社区的和谐奠定了社会和谐的基石。

社区和谐关系所及如此繁杂,如何考量和谐指标?这位街道办主任说:最关键的就是看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度,而这种认同渗透在服务的方方面面,更渗透在社区所营造的氛围中。社区服务的细节与政府职能转变环环相扣,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加快,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方便就业人士社会保障落户社区。城市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漏洞、偏差也在推动着社区服务职能的完善。

基石范文篇2

**农牧区红红火火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也正是我区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一个缩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自治区党委制定下发了以党员“三结合”致富链、三级干部服务链,推进农村牧区中心工作、推进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开展“双链双推”活动的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个创建主体的作用,促进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

全区各级党组织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和制定出台各项政策制度,坚持分级争创、动态管理的原则,始终把加快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调动县、乡、村和涉农涉牧部门、站所等两方面创建主体积极性,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支持创建活动,评价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各地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牧民认真抓好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组织、引导、帮助农牧民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新型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培养壮大农村牧区经纪人队伍,搞好中介服务,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牧民自觉进入市场,保证多予、少取、搞活等增收减负政策的落实,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农牧民收入增长46.7%。各地还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作用,采取扶贫扶智相结合,送资金、送服务等措施,落实帮建措施,推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0**年,在顺利完成对锡盟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自治区直属机关建立对口帮扶兴安盟的工作。

基石范文篇3

这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追求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支撑并体现这一理念的,是方方面面的考虑和举措: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基石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转型;治理模式;政府职能;居民自治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下发后,社区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能从中国社会转型、中国治理模式转换的角度来讨论社区建设,或许能开辟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一、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事件都和中国社会转型有重大关联,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事件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反应。对任何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从中国社会转型这个角度分析,都无法找到满意的解答。至于如何理解社会转型,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将社会转型定义为社会整体形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即"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众多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在这里社会整体形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换。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也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如有人指出: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现代社会是工业-信息社会;传统社会是封闭型社会,现代社会是开放型社会;传统社会是匮乏型社会,现代社会是发达型社会等等。近年来一些学者从社会主体开始研究,认为传统社会中的人处于臣民状态,现代社会的人处于公民状态。因此他们称传统社会为臣民社会,现代社会为公民社会。在臣民社会状态下,政治是整个社会的核心,经济和社会只是政治附属;在公民社会状态下,公民的经济和社会自由得到保证,政府权力来自于公民的同意,经济发展来自于公民通过市场进行推动,社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而是公民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载体,整个社会处良性互动状态。以此为基本结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转型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其速度不断加快,中国社会形态已深刻地改变了。1978年以前,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则处于政治领域的严格控制之下,几乎没什么自主性。政治领域垄断了整个社会的权力,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这在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社会领域也不例外,政治控制直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国有7亿人,只允许有一个思想"是当时的最真切的写照。

1978年之后,这种状态开始解构,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始逐步明晰化。在政治领域,公民当家作主得到一定的体现,公民对政府的决策开始发挥作用,"权力来自于人民"逐步落到了实处。政府无限膨胀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政府开始对公民的各项权利包括个人隐私进行保护,政府逐步在把属于社会的事务交给社会,公民自治在农村和城市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机构开始出现。政府对市场和资源配置干预在逐渐弱化,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在经济领域内市场主体以营利为目标,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私人物品。在社会领域内个人、家庭、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主体,其社会功能是提供非垄断公共物品[1](P31、P35)。

中国社会转型还没有完全完成,但其趋势是在加快。最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家陆学艺也指出,在21世纪头20年内中国将完成社会转型。因此,在今天讨论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更具有现实性。

二、社区居民自治: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

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加速开始萌生的。为推动这一进程,民政部曾于1999年开始在全国选择了26个部级实验区进行探索。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文件后,社区建设开始在全国展开。社区建设在最初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曾产生行政主导社区建设的模式。随着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沈阳、武汉为代表的居民自治主导的社区建设模式,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指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加强社区民主建设"。这是中央对社区居民自治建设的肯定。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对企业事业单位直接管理,城市社会由一个个企业事业单位构成。国家通过单位管理社会,并事实上覆盖着社会。在这种情形下,主流城市社会成员大都属于单位人。在当时所谓的居民委员会,其管理的对象只是少数缺乏就业能力的"社会闲杂人员",城市社会主流成员仍然在"单位"管理之下。经济改革之后,国家对企事业的垄断式管理被打破,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促使政企、政事、政社分开,传统的单位制开始解体。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由依附于单位的"单位人"变成自由式的"市场人"和"社会人",城市社区有了属于社区的主体[2]。

基石范文篇5

革的历史推移,经历了多次修改,发展成了目前正在实施中的宪法。今天,祖国蒸蒸日上,形势一派大好。值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向高潮之际,纪念这部作为新中国宪政制度和宪法发展基石的五四宪法的光荣诞生,将对提高全民族的宪法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五四宪法的产生经过

五四宪法的制定处于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立即制定宪法。后来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大陆上的军事行动结束,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空前统一;土地制度的改革基本完成;人民已经组织起来;抗美援朝的胜利增加了我国的独立地位;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时,举行全国选举、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成熟了。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决定,成立以为主席、由、宋庆龄等33人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启动制宪工作。1954年1月至3月,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由主持,在杭州西湖草拟宪法初稿,这个稿子经北京五百多名高级干部和全国八千多人讨论,易稿二十来次,于3月23日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作为起草工作的基础。经过81天的辛勤工作,开了七次宪法起草委员会全体会议,形成了宪法草案,并于6月14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向全民公布。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进行了3个月,共征得意见118万条。据此,又开了两次宪法起草委员会全

体会议及一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进行反复讨论修改,于9月15日向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草案经会议全体代表热烈讨论,最后于9月20日用无记名方式投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五四宪法的产生过程为我国后来的修宪工作提供了经验。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包括同各派和党外人士的协商与合作。由全国人大发挥制宪会议的职能,也反映了中国政制的特色。当然,首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并非单纯是制宪会议。这次会议除制宪外,还完成了诸如通过预算、组织政府并进行了一般性立法等多项工作。

五四宪法的基本内容

关于宪法的指导原则,在1954年6月14日《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指出:“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9月15日,他于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在宣布“制定宪法”是此次会议任务的同时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个时候,虽然在理论上还没有系统地总结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可是从的上述言论来看,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即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五四宪法的四项指导原则,乃是十分明显的事情。

五四宪法的基本内容:(一)序言确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宣布:“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序言还规定实现总任务的三个条件是:统一战线、民族团结和同全世界人民的联合。(二)总纲规定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规定我国主要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并规定国营经济是领导力量,保证其优先发展;规定保护公民的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等。(三)第二章国家机构,分别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职权和工作程序。(四)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居住和迁徙自由、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保护;享有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等文化活动的自由,享有监督控告权;规定对于妇女、青年、儿童及国外华侨等的权利保护。还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若干项基本义务。(五)宪法第四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首都。

五四宪法除序言外,共有106个条文,内容丰富,符合国情。它即总结了近一百多年来以及建国5年来的历史经验,又为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规定了切实可行的重大措施,所以是一部好宪法。

五四宪法的深远影响

五四宪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过去,中华民族长期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黑暗统治之下,广大人民过着非常痛苦的日子。虽然曾有许多先进人物为了救中国,努力寻找真理,但他们学习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模式。例如,19世纪末康梁变法,企图在保持封建主义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又如,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虽然推倒了清王朝,但孙中山建立的是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其政治理想是“五权宪法”。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因此他们的努力,很快就失败了。至于北洋军阀和之流以制宪为幌子,行专制统治之实,更使中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掌握了政权、成为国家主人之后,才有可能制定真正的人民自己的宪法。五四宪法的诞生,正是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的心愿。

五四宪法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宪政制度的先河。首先是道路问题,曾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指出:“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五四宪法的道路就是我国始终坚持着的社会主义道路。

基石范文篇6

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要有全面和长远的视野来理清发展的思路。各级地方政府都要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发展的大局之中来谋划,否则拘泥于小圈圈往往会犯本位主义的毛病。对大多数地方来讲,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协调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并且要避免对个别产业的过度依赖,像部分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教训尤其要注意吸取。各个地方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从而确定若干支柱产业,不能盲目跟风造成恶性竞争。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社保、城建等)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进步,切不可一俊遮百丑。科学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根据代际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来保护资源环境是起码的发展要求,所以发展的目光一定要放得远。当今世界正处在文明转型的过渡期,某些领域(如信息化浪潮)发展之快、影响之深超出了人们原先的预料,因此要以适度超前的眼光未雨绸缪谋发展,从而趋利避害、抢占先机、实现跨越。

社会主义发展与过去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并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以人为本的口号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成为现实。政府出台任何政策,都应该首先考虑是否能让大多数老百姓受益,不能为了少数人而牺牲多数人,更不能借公共权力以发展的名义谋一己之私。以人为本自然要尊重和保护人权,当前尤其要保障社会各阶层平等的就业、受教育和卫生保健的权利。以人为本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积极参与,怎样科学发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科学决策应该以人民的意愿为准绳,发展经济也不能光盯着少数人“招商引资”,要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劳动致富、创业致富。每个普通人也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例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有像家长也应放弃分数挂帅、施行素质教育以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这些身边的事情做好了,整个科学发展大业才能有保证。

科学发展观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一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的产生根源就在于脱离实际。只有求真,才能从实际中探索出科学发展的方向、思路、方法。只有务实,才能通过实践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困难、不足,从而实现科学发展。求真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扎实全面的知识功底,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正反意见,从而得到正确结论、作出科学决策并付诸实施。务实要杜绝形式主义,改进工作作风,把工作重点放到与人民紧密相关的事情上,按照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干实事。

科学发展观本身是一大创新,同时它也是对一系列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旷古未有的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例子可以照抄照搬,只有创新才能攻克难关、顺利前进。但是创新不能盲目、随意、缺乏连续性、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对所有旧事物全面否定,更不能用些新名词、新提法“新瓶装旧酒”。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和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经验,并将之赋予现代化的新意和活力,做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我们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尽量少走弯路,并且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完善改进、实现创新。

基石范文篇7

这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追求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支撑并体现这一理念的,是方方面面的考虑和举措: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这些“含金量”很高、针对性极强的重要表述,既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又体现了政策取向,情真意切,字字千钧,让人感动,令人振奋。感动在于,老百姓遇到的困难、关心的问题,党中央都看到了、想到了,并作了周密考虑;振奋在于,对于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都拿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应竭尽所能,千方百计履行党的宗旨,追求公平正义,把党的以人为本理念和政策思路一一落到实处。

基石范文篇8

一、实践性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论及邓小平理论的产生,首先要追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和失误。不可否认,是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使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使近代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但没有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他脱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国情,从主观愿望出发,基本照搬苏联模式,搞“一大二公”的体制。1958年,掀起了,喊出“十五年赶英,二十年赶美”的口号,结果国民经济来了个“大跃退”,使中国如同回到解放前的“三年困难时期”。形势稍有好转,又以阶级斗争为纲,于1966年开展了“无产阶级”运动,这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带来的灾难使中国人民历经了磨难,国民经济滑到了崩溃的边缘。在精神上,文化革命的阴影至今没有消除。究其原因,主要是违反了他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陷入了本本主义和急进盲动的泥淖。虽然对社会主义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从全局来看模式的选择和运行方式是失败的。

粉碎“|”后,中国人民似乎可以喘口气了,但当时的接班人继续推行文化革命中的极左路线,推行“两个凡是”,结果又使中国笼罩在乌云迷雾中,“两个凡是”成了纠正错误,拨乱反正的拦路虎。人民从经验中体会到社会主义并没有带来多少实惠,普遍感到精神的迷茫和物质的缺失,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进行反省、反思。

纵观世界形势,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当今世界两大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发展中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特别是对共产主义运动是一场艰巨的考验。社会主义还行不行、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这些重大的问题摆在世人面前。正如邓小平所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看谁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率。

马克思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刚从极左磨难中爬出来的中国民族,需要这种巨人,需要这样一个改革的实干家。于是,邓小平又一次从历史中站出来了,开始了新的长征。他以远见卓识和丰富的政治经验,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权威,从僵化的思想中,从个人迷信中,从左的禁区中走出来。

在视察东北时,他走一路讲一路,批文化革命中左的错误,批“两个凡是”,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为以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思想准备。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在大会上讲:“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的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的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邓小平选集》第二卷141页)

综上所述,邓小平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他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中特别是在批判极左路线中产生的。他在中国形势转折关头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应运而生,是时代的呼唤、亿万人民实践的升华。

二、实践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条红线

 马克思、恩克斯在讲到自己的理论时曾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邓小平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现成的结论,而是按照导师的逻辑思维,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探索自己的路子。

结束了,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历史文明、而近代又倍受灾难的中华民族,究竟向何处去?这是邓小平苦苦思索的中心。社会主义的原创性、中国的经验和教训、国际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在他的视野之中。老祖宗不能丢,但教条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已被实践所证伪。于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了问题的核心,正是围绕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才有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完善。正如邓小平自己总结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社会主义特色,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选集》第三卷203页)

针对我国相当长时期内脱离实际而采取的一些“左”的政策,邓小平认真分析了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是一个有长期封建历史的国度,基本是小农经济,生产力还不发达,且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由此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指出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再干超越阶段的蠢事。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在批判教条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中,邓小平进一步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73页)。这些话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出的道理,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道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以人为本的目标。

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了改革的方略,彻底革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框框。他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肯定了安徽、四川等地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创造,并向全国推广,使农业首先摆脱了困境,随后几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农民得到了实惠,为整个国家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经验。1984年具有战略眼光的邓小平又不失时机的把改革推向城市、工业、商业、领导制度,使中国的改革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把中国的改革推进了一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73页)至此,邓小平再次把对社会主义摸式的认识推进了一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国家的计划一减再减,权力一放再放。“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股票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等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每一个经济单位都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使中国大地出现了蓬勃生机。这场改革成了当今中国发展的巨大动力,邓小平也被一些外国人誉为当代中国改革之父。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和胆识,对时代主题做出科学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务实对策,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外开放国策,使中国摆脱封闭状况,走向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

邓小平指出:“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67页)邓小平是对外开放的决策者和亲自实践者,他首先把突破口放在离香港最近的深圳。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等地试办经济特区,不到五年深圳成了东方一颗耀眼明珠。深圳实践的成功又促进了进一步对外开放。1984年5月,中央决定开放大连、青岛等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2月,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国家进一步开放6个沿海港口城市、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批准设立保税区。开放的春风,从珠江到黑龙江,从长江口延绵到丝绸之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力的促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实践的发展以其不可质疑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英明的,中国已经走向世界。

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时刻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邓小平又把注意力放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近代香港和澳门被英国和葡萄牙分别侵占,、曾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悬而未决。邓小平高瞻远瞩,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中美建交,中国的强大,从而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人士时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是从中国自己的实际提出来的,中国自己面临一个香港问题,一个台湾问题,而且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式:一个用谈判方式,一个用武力方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总要谈判的双方或者三方面都能接受。我所采取‘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思想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段,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邓小平选集》第三卷59页)“一国两制”的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接着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刚毅的胆略和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同老牌帝国主义英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鏖战。连撒切尔夫人也赞扬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天才创造,是行的通的。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一洗百年国耻,同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纵观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都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从亿万群众的实践出发的,从实践中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邓小平理论中以一贯之的红线。

三、实践性体现了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邓小平在评价自己的改革开放事业时曾说:“国外有人说我主张改革开放,是改革派。在这方面,我是改革派。但是,如果说主张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准确的说法是,我是实事求是派”。(《邓小平选集》第三卷209页)尊重实际,尊重实践,是邓小平身体力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如一些外国学者所评价的,邓小平是一位现实主义者,是一位善于使可能变成现实的实践家。他不高喊什么空洞的口号,他看不起那些高谈阔论脱离实际的理论家,并指责他门是死搬教条的保守主义。他把目标一直盯在让人民富起来。

邓小平习惯用明快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朴素的真理,且易为群众所接受。如1962年,他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说“同志经常讲一句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里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23页)这个众所周知的“猫论”,在中曾被冠以修正主义、实用主义、唯生产力论等罪名大加讨伐。笔者认为,这段话仍然是真理。一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三是不一刀切,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可悲的是,现在仍有少数人仍在挑这句话的毛病,说是只讲目的,不讲手段。难道不捉老鼠的猫才是好猫吗?

第二是“摸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曾不止一次的讲,要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这是十足的唯物主义。中国需要改革,但改革是条十分艰难的路,因为社会主义的固有模式,十几年极左思想的影响,个人迷信的泛滥,人们的守旧心理构成了重重障碍。邓小平知道,这是一条充满险恶的没有航标的运行,不仅需要清醒和理智,百折不挠的斗志,还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要顾及民众的接受力和承受力。回顾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我们就是这样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摸”过来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象邓小平那样进行这样一场没有暴力的、成功的全面改革。

第三是不争论。邓小平讲:“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74页)改革途中一直贯穿着僵化与解放,保守与开放,本本与创新的斗争,有时是激烈的。君不见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的股份制,从特区的开放到市场经济的确立,都经历了一连串的争论。邓小平讲不争论,一是争论的前提不清楚,如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由于极左的影响,一些人往往形成左视眼,认为越左越革命,争论来争论去搞不清楚。二是争论来争论去,把时间耽误了,不争论是节省时间干。三是大胆地试,大胆的闯,让群众的实践讲话,允许看,允许试,对了就坚持放开,错了就纠正。不争论不是不要原则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主要看是否由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地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72页)

邓小平理论有其务实、明快的鲜明特色,以上所举三例说明。这些也表现在他的行为方式上,他不知疲倦的奔波在祖国大地上,从东北到特区,从黄浦江畔到乌鲁木齐都留下他的足迹,他的声音。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智慧,率领十三亿人民进行新的长征,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国际共运史上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不仅在于自身的逻辑性,更重要的是来自实践并成功地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就是实践性。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今后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中,必然会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

基石范文篇9

多管齐下,建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联”的机制

南雄市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以机制的建立健全来保障“三级联创”活动持久深入开展。建立健全联系制度。实行市直单位、镇级领导包村责任制,即一个市直单位、镇级领导帮扶一个村,明确规定市直机关单位一把手每月必须在挂钩村住宿1天(晚)以上,访问农户3户以上,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实施量化考核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五好”村党支部考评细则,实施“科学定责、绩效量化、动态管理、位次奖惩”的量化评分考核。并印发了《南雄市镇领导班子成员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工作手册》和《村干部履行职责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考核,实行考核结果“三挂钩”,即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补贴、选拔任用挂钩。

建立典型示范机制。南雄市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宣传先进典型,把7个优秀个人和1个先进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编印成教育读本《党旗在田野上飘扬》,以此来激发基层干部的责任、服务和奉献意识。每年“七一”,市委根据考评结果,对先进镇党委、村党支部进行表彰。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为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南雄市多方筹集资金,从去年6月1日起,村党支部委员的补贴由每人每月150元增加到400元,实现了村“两委”干部同工同酬。并从2005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为村干部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

做好发展党员规划。从总体来看,当前农村党员队伍还存在着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各级党组织积极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有效地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

与时俱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方法

班子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南雄市通过“四个创新”,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组织设置。南雄市从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过去组织设置的地域界限,组成“特色党小组”,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平台和载体。如珠玑镇叟里元村创建了种植、养殖、护林、务工“特色党小组”,精心编织成“致富链”。现该村已结成30多个帮扶对子,涌现100多个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

创新选任方式。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各镇党委能引导群众选举工作能力强、能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担任村干部,并尽可能使村干部兼任村支委委员,提高村“两委”交叉任职比例。同时注重从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中选配村党支部书记,动员大中专毕业生、在外务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竞选支部书记。使支部战斗力明显增强,推动了村中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基石范文篇10

多管齐下,建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联”的机制

南雄市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以机制的建立健全来保障“三级联创”活动持久深入开展。建立健全联系制度。实行市直单位、镇级领导包村责任制,即一个市直单位、镇级领导帮扶一个村,明确规定市直机关单位一把手每月必须在挂钩村住宿1天(晚)以上,访问农户3户以上,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实施量化考核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五好”村党支部考评细则,实施“科学定责、绩效量化、动态管理、位次奖惩”的量化评分考核。并印发了《南雄市镇领导班子成员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工作手册》和《村干部履行职责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考核,实行考核结果“三挂钩”,即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补贴、选拔任用挂钩。

建立典型示范机制。南雄市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宣传先进典型,把7个优秀个人和1个先进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编印成教育读本《党旗在田野上飘扬》,以此来激发基层干部的责任、服务和奉献意识。每年“七一”,市委根据考评结果,对先进镇党委、村党支部进行表彰。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为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南雄市多方筹集资金,从去年6月1日起,村党支部委员的补贴由每人每月150元增加到400元,实现了村“两委”干部同工同酬。并从2005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为村干部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

做好发展党员规划。从总体来看,当前农村党员队伍还存在着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各级党组织积极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有效地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

与时俱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方法

班子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南雄市通过“四个创新”,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组织设置。南雄市从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过去组织设置的地域界限,组成“特色党小组”,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平台和载体。如珠玑镇叟里元村创建了种植、养殖、护林、务工“特色党小组”,精心编织成“致富链”。现该村已结成30多个帮扶对子,涌现100多个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

创新选任方式。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各镇党委能引导群众选举工作能力强、能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担任村干部,并尽可能使村干部兼任村支委委员,提高村“两委”交叉任职比例。同时注重从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中选配村党支部书记,动员大中专毕业生、在外务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竞选支部书记。使支部战斗力明显增强,推动了村中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创新管理模式。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当前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市委针对农民党员队伍的特点,依托“联络、网络、回审、培训”的管理模式使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逐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并根据农时和生产季节灵活组织开展“”。市委组织部建立了党员管理信息中心,各党委建立了党员管理信息库,全市实现了党员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创新活动载体。近年来,南雄市各农村基层党组织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开展了“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活动,把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无职党员在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分类实施,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的内涵

近年来,南雄市结合实际,分类实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整体上推动了“三级联创”活动的顺利进行。

加强阵地建设,在改善村级组织的整体面貌上求新突破。一是抓硬件,村级组织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前几年,我市针对村委会大多办公用房年久失修、设施简陋等状况,市委共投入村办公楼建设资金603万元,使全市208个村办公场所全面实现楼房化。二是抓软件,村级组织的活动载体得到加强。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南雄市筹集25万多元对各村党建活动宣传阵地进行了更新,充实和强化了党建活动阵地的软件建设,全市各村党支部共制作党建宣传栏200块。三是抓管理,村级组织的运作体系日趋完善。各镇把村务公开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范围、时间进行规范。各镇党委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村“一事一议”制度,做到村组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大开支、工程项目、资产入股等问题,都经过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决定。对离任的村干部进行财务审计,并张榜公布审计结果,给群众一个明白,留干部一个清白。

强化知识更新,在培训新型农民的实用技术上求新突破。近年来,市委组织部筹资20多万元为208个村电教网点重新配备了VCD和电视机,要求各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农业生产电教片。此外,拨出培训经费30万元帮助各基层党委建立健全实用人才工程培训体系,并重点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返乡的优秀青年。

化解矛盾纠纷,在健全信访网络的防控机制上求新突破。为抓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各镇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制度,做到“镇有司法所、村有调解庭”,形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一是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各级党组织都制定了信访问题领导包案的职责,并将整改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同时还建立了整改承诺制度、整改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等,形成了一套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服务群众的整改工作跟踪落实机制。二是建立了事前、事中防控机制。各镇进一步完善了信访网络,做到信访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工作网络。

抓住机遇,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拉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随着韶赣高速公路及铁路的开通,南雄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抓住机遇,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市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措施,为夯实执政基础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