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5:09:10

津贴范文篇1

一、规范本级机关单位公务员津贴补贴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的总体要求,以行政手段为主消除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差距。严格按照中央和《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规定,切实规范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使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与单位掌握的行政权力和占用的国有资产脱钩,实行统一的津贴补贴项目、发放标准、资金来源和发放办法。

(二)实施原则

1、归并统一项目。在清理现有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对允许保留的项目予以归并,并统一设置津贴补贴项目,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津贴补贴发放制度。

2、合理确定标准。按照同城同一层面同职级同待遇和市核准区属单位在职人员津贴补贴年人均发放水平为32800元的原则,根据内五区同职级人员的总体结构,确定区属单位人员津贴补贴水平及各职级津贴补贴标准。

3、严格监督管理。严肃各项纪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津贴补贴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反规定自行发放津贴补贴的行为。

二、规范津贴补贴的实施范围

按照上级要求,此次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范围为区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派机关以及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以下简称机关单位)。结合区里实际情况,此次规范的范围如下:

(一)实施范围

1、七大类机关、乡镇街道和群团组织中参加了公务员工资套改的人员。

2、除“教育局二级机构及区属学校、区属医院、市政局、环卫局、房产局、园林局、黎托水管站、高桥水管站”等单位以外的事业单位(含机关二级机构)中的人员参照执行。

教师由于是按照专业技术职称套改的工资,而本次是规范公务员的津贴补贴,因此,教师的津贴补贴待下一步专门布置,执行时间也从年月起。同时,确保从事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

我区涉及此次规范津贴补贴的单位有61个(含9个街道、乡和镇政府)。

(二)操作说明

1、实施范围中的第一类人员严格按照省市规定执行,第二类人员比照执行,待事业单位规范津贴补贴的相关文件出台后,再归位。

2、执行专业技术工资类别的,有行政职务的比照相应的职务级别,无行政职务的,比照科员。

3、此次规范津贴补贴工作,不涉及基本工资,工资暂按原类别不变,待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明确后,再进行调整、规范。

津贴范文篇2

第二条实行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在本区各区属单位工作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在职专家。

第三条管理的主要内容:考核、特殊津贴的核准发放、有关信息材料建档及数据库的建立及有关工作、生活待遇的落实等。

第四条考核工作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其中已离退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可不参加考核。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可结合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年度考核工作进行。

第五条各单位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在工作中做出的新成绩和新贡献,要及时掌握,充分肯定,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报道和表彰;对放松要求、不求上进、群众反映意见大的,要及时进行帮助教育。

第六条各级组织要切实关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政治思想进步。组织他们参加区处级干部系列讲座和政治理论培训,及时传达重要文件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他们加强思想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第七条各单位要建立本单位的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加强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联系,关心和掌握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第八条各单位要积极支持、优先安排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承担科研项目,担任学科带头人,尽力保证所需的设备、经费和人员配备。要大力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精神。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完成专业目标任务,促使他们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第九条各单位要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外出讲学等提供方便,学习进修、出国考察要优先安排。

第十条各单位要优先聘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到相应的技术职务岗位上工作,并积极推荐他们参加相关的学术团体组织、专业评审机构。

第十一条定期组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开展参观考察、专题研讨、联谊等活动,以互通信息、交流经验、拓宽视野。

第十二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住房补贴、医疗保健、体检、疗休养等参照处级干部待遇执行。

第十三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除了按规定享受国家有关待遇外,在工作年限内享受区政府津贴每人每月200元。

第十四条建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业绩档案与信息库。业绩档案内容包含:推荐材料、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健康状况、上级命名表彰文件、奖励荣誉证书等,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第十五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管理经费,根据需要由区人才工作协调办列入工作经费预算。

津贴范文篇3

一、如何结合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津贴补贴?

1、将现有暗补的津补贴改为明补,实行全省乃至全国大体统一的津补贴项目和发放办法;统一同一地区内部门、单位之间的津补贴标准,为下一步顺利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打下基础。

2、适当确定津补贴在公务员收入中的合理比例,比如津补贴占50~60%,基本工资占40~50%左右。

二、如何妥善处理省内不同地区之间津补贴水平的差距、同一城市不同政府级次单位之间津补贴水平的差距、以及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津补贴水平的差距?

1、目前不同部门、不同级次单位之间津补贴水平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为权力津贴、人情津贴和效益津贴。谁的权力大谁就能制订发放津贴的项目和标准;另一种是碍于情面,同意新增津贴;还有一种是单位效益好,巧立名目,发放津贴。例如:

(1)政法条线上擅自发文增加特岗津贴,且作为考核条件必须执行,基层人事部门非常被动。

(2)各部门之间的特岗津贴、乡镇各事业站所的特岗津贴非常不平衡,如综治、司法、财税、信访、档案津贴等。

(3)条管单位的一些特殊待遇造成不平衡,如手续费、住房公积金的基数和比例。

2、做好清理津补贴工作,关键是从上到下清理,(中央出台的由中央负责清理)省出台的由省负责清理,市级出台的由市负责清理,部门自己出台的由部门负责清理,并用纪律来约束。

三、如何确定地方津补贴管理的权限?

由省政府统一管理,人事、财政、监察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

发放津贴不能搞一刀切,建议由省政府确定本省范围内统一津补贴的发放项目和幅度,在此幅度内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发放标准。

四、如何规范津补贴发放的资金渠道,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如何解决规范津补贴后非税收入下降问题?

1、规范资金渠道,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由财政部门统一核算的机构,比如我市的会计核算中心。

津贴范文篇4

第三届享用市当局非凡津贴的同志是经由底层单元层层引荐、普遍寻求各方定见、专家评审、评委会无记名投票、社会公示,并经市委、市当局研讨决议的,可以说享用市当局非凡津贴的同志是我市人才步队中的优异代表,是市常识分子的出色代表。长时间以来,这些同志容身本职,起劲理论,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开展做出了突出奉献,为全市广阔人才树立了典范,为全市人民树立了标兵。在新的前史前提下,市委作出建立生态文明城市的严重决议,这既对各行各业常识分子、各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人人发挥才气供应了可贵时机和愈加宽广的舞台。但愿同志们在具体建立生态文明城市新里程中,进一步加强任务认识、立异认识、贡献认识,发扬“知行合一、合力抢先”的精力,持续辛勤耕作,持续无私贡献、增强团队建立,勇攀事业顶峰,争创各行各业的一流业绩。在此,我代表市委、市当局讲三点定见:

一、充沛看法我市人才任务的极端主要性

市委、市当局比曩昔任何期间都愈加注重人才任务,愈加尊敬人才,愈加寄但愿于人才为的开展作出新的奉献,特殊是2008年4月30日,市委召开的全市人才任务大会,经过了《关于进一步增强人才步队建立的定见》及相关政策配套办法,对全市一个期间的人才任务进行了布置摆设,明白了超凡规激活现有人才、超凡规培育、引进高端人才的若干办法。到当前为止,市属各类人才总量达34.99万人,个中,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能人才5.43万人,享用国务院非凡津贴的专家72人,享用省当局非凡津贴的专家56人,享用市当局非凡津贴的专家20人。如许一支优异的人才步队,为市经济社会的疾速、安康和协调开展起到了支撑效果。然则,我们也必需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人才情势不容乐观,存在着人才总量缺乏、条理不高、散布不均、构造不合理、青黄不接等突出问题。对人才的需求,是我市最紧迫的任务义务。在上一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市人才步队建立任务会议上,李军书记对此作了具体、深入的剖析,强调目前缺的不是思绪、不是雄图大概,而是人才,不只缺党政人才,更缺引领经济社会继续开展、科学开展的专业人才,要求接纳超凡规办法推进全市人才步队建立。市委提出的超凡规,我以为,全市上下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而且以担任任的立场做好应该做的任务。所谓超凡规,就是在尊敬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运用人才上,只需其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地、州、市、县所拥有的政策,市毫无疑问都可执行拿来主义。作为西部一个开展相对滞后的省会城市,我们对人才的盼望就应该大气,对人才的盼望就要无私无畏,不只在情绪上、组织上,更要从物质上、生涯上、任务上为人才发挥才气发明一流前提。一是严肃的人才竞争情势要求我们超凡规。当时,国表里对人才的抢夺非常剧烈。有学者感慨:曩昔殖民主义者抢的是黄金白银,明目张胆;目前西方国度抢的是人才,不吝血本。上海、北京、喷鼻港等人才堆积之地也在鼎力引进人才。比方,北京启动了“首都人才计谋”,上海施行了“领武士才方案”,喷鼻港施行了“优异人才入境方案”。从周边省会城市来看,南宁具体启动“人才工程”,昆明施行“紧缺人才引进工程”,长沙制订“紧缺工业人才引进方案”,成都更是提出了“全球人才方案”。严肃的人才竞争情势,要求我们在人才任务上决计应该愈加坚决,立场应该愈加朴拙,办法应该愈加有力,实践任务中更要勇敢、大气、无私无畏。二是建立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超凡规。建立生态文明城市是当时和往后久远期间的总体开展计谋的总定位。建立生态文明城市,这个途径设计需求世人参加,义务十分艰难。目前、将来我们将碰到良多难以意料的坚苦和问题,急迫需求很多的优异人才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解难题。没有人才的支撑,我们市的雄伟蓝图和将来开展确定的目的都是一句空论。可以说,我们是在十分之时,干十分之事,也正需十分之人。更况且,与全国大大都城市,特殊是省会城市比拟,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程度总体上相对滞后,固然区位有一些优势,但客观前提比拟艰辛,人才的生长和开展情况还有良多问题需求处理,有限的人才资本开拓运用还不是那么令人称心。因而,加速开展的义务紧迫而又艰难,一系列触及市开展的从理论到理论问题,综合经济到财产行业各个方面都需求各行各业有志之士出谋献策,以实践举动作出奉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留意到政策,假如我们不在情绪上、方法上超凡规接纳办法,现有人才也很难稳住。假如连现有人才都留不住,我们制订的政策、发明的情况和气氛,就很难吸引其别人才。假如这些问题不处理或不尽快处理,我们提出人才引进方案,我们寄但愿于人才支撑将来开展,就难以完成。三是人才生长的非凡性要求我们超凡规。人才的培育开拓是一项根底性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育和选拔是耽搁不得的,人的终身受教育培育的黄金期间只要短短几年,错过了就很难补偿。我们要象抓“两基”攻坚一样,假如不及早普及,就会形成一代人的遗憾和损掉。虽然这项任务不会立刻带来经济效益,然则会为的久远开展打下更好的根底。全市上下必然要有激烈的危机认识、时机认识,深入看法增强人才步队建立的严重意义,结实树立“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真准确立“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的位置,接纳超凡规办法,在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发现人才、运用人才上获得实真实在的发展。

二、进一步立异人才任务的体系体例机制

从总体上来讲,经由我们人人的通力合作,近年来,市直各部分、各区、市、县在培育、运用、引进、鼓励人才方面明白了若干超凡规政策办法,做了很多任务,获得了分明成效,引进了一局部领武士才和发明型人才。然则,在新的情势下,可否更好更快推进我市人才步队建立,很大水平上还要取决于现有的人才任务准则能否实在可行,政策办法能否真正落实到位,选人用人机制能否科学合理。下一步,我们要以推进处理影响我市科学开展和制约加速生态文明城市建立的突出问题为目的,连系市委、市当局确定的年度人才步队建立目的义务,在完美、立异人才任务的体系体例机制方面还要持续进行探究、还要下时间。一是立异具体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人才评价的看法,人们常讲:“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选拔人才、辨认人才、评价人才、引进人才、运用人才不是一件简略的事。在评价人才、权衡人才方面,要加速树立以才能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我市组织人事部分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积聚了一些经历。对党政人才的评价首要表现在组织和群众的承认上;对企业运营治理人才的评价要表现在市场和出资人的承认上;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评价要表现在社会和业界专业人士的评价、承认上。总之,对人才的评价要经得起群众的监视、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经得起理论的查验、经得起前史的查验。二是立异科学的人才选拔运用机制。遵照人才本身的开展规则,树立科学的人才运用观,形形色色运用人才,树立公开选才、通明用才以及“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新机制,实在做到以能取人、任人唯亲、量才录用、用当当时。在党政人才的选用上,依照中心的精力,下一步照样以扩展民主、增强监视为重点,进一步完美选拔任用任务顺序,完美公开应考、雇用,竞争上岗等办法,变纯真的“伯乐相马”为“伯乐相马”与“赛场选马”相连系。在企业运营治理人才的选用方面,要把组织选拔、市场装备和依法治理相连系,选拔好、装备好企业运营治理人才。在专业技能人才的选用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元人事准则变革,落实事业单元用人上的自立权,要持续履行聘用制和岗亭治理项目对接,完成由固定用人准则向合同用人准则、由身份治理向岗亭治理、效率治理、实绩治理改变,真正完成岗变薪变,表现一流的业绩获取一流的待遇。三是立异灵敏的人才引进机制。仔细落实我市超凡规引进高条理人才和智力的政策,进一步疏通人才活动“绿色通道”,关于需求引进的各类非凡人才,执行手续从简和特事特办。脚踏实地地说,我市的经济开展程度总体上不高,我们不成能靠经济实力全方位参加国际国贱内才抢夺,所以,我们必需对峙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准则,把有限的财力、优先的气氛和情况重点放在处理急需人才上,重点引进要害岗亭的要害人才,引进急迫需求的其别人才,必需舍得投入,而且要看成本钱投入。吸惹人才要有项目,要用项目、财产、行业和产物来引才、引智。对我市生态财产的项目、高新技能财产项目、国度重点建立项目需求的人才,都可以面向国表里公开雇用,制订专门政策,并且未来可以把有没有高条理人才作为立项的主要前提。吸惹人才,要打破传统的国籍、省籍、地区界线和一切制身份等各种政策制约,对户籍、身份、关系、条理、级别、党派都不作选择,要提出人才的引进往来不断自在,让这些人才给“打工”,搞“长途效劳”,“挪动教室”、“挪动车间”。完成“不求地点,不求一切,但求所用”的最佳用人形式。我们尤其要注重吸引黔籍、籍的域外、海外人才,这既是重大的,又是最轻易为我所用的人才资本。要起劲建立事业平台,发明小团队,精选好课题,让人才深入感触到疾速开展的强烈热闹气氛,有舞台、有奔头,精干事、精干成事、精干大事、能知名。四是立异有用的人才鼓励机制。对峙“用事业留人、用情绪留人、用恰当的待遇留人”的准则,真正对人才做到“大气、大度、不吝啬”。对紧缺急需的人才,该给经济待遇的给经济待遇,该给政治待遇的给政治待遇,该给其他待遇的给其他待遇,并且给的规范不克不及低,有的还要向兴旺地域甚至国外看齐。对有积极奉献的人才,还要勇敢、实时地赐与奖励,真正做到“为人才的发明之火,添加好处之油”。如上一年出色人才奖、立异创业人才奖、高技艺人才奖和今日的当局非凡津贴奖,都要很好地对峙下去,构成愈加优越的机制。五是立异合理的人才资本市场化装备机制。要完成这个打破,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废除一些影响人才合理活动的妨碍。以前,各地为了不变贫穷地域的人才步队,避免相对开展滞后地域人才向兴旺地域活动,搞了一个“三不要”的政策,由于“三不要”上不了关系,招致了一些曲解和政策妨碍。所以人才的科学活动、合理活动在体系体例机制上呈现一些妨碍。这些,都需求我们进行改良,我可以代表市委、市当局亮相,情愿带头就这方面做相关的任务。

三、持续增强对人才任务的组织指导

津贴范文篇5

经、市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第三届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表彰大会。刚才,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封心太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学院教授、省管专家钱贵晴代表第三届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作了发言。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市政府,代表李军书记、袁周市长向获得政府特殊津贴的10位专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各行各业人才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充分认识我市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市政府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人才工作,更加尊重人才,更加寄希望于人才为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特别是2008年4月30日,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大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及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对全市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超常规激活现有人才、超常规培养、引进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到目前为止,市属各类人才总量达34.99万人,其中,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5.43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6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这样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人才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等突出问题。对人才的需求,是我市最紧迫的工作任务。在去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李军书记对此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强调现在缺的不是思路、不是宏图大略,而是人才,不仅缺党政人才,更缺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专业人才,要求采取超常规措施推进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超常规,我认为,全市上下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做好应该做的工作。所谓超常规,就是在尊重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上,只要其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地、州、市、县所拥有的政策,市毫无疑问都可实行拿来主义。作为西部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会城市,我们对人才的渴望就应该大气,对人才的渴望就要无私无畏,不仅在感情上、组织上,更要从物质上、生活上、工作上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一流条件。一是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要求我们超常规。当前,国内外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有学者感叹:过去殖民主义者抢的是黄金白银,明火执仗;现在西方国家抢的是人才,不惜血本。上海、北京、香港等人才聚集之地也在大力引进人才。比如,北京启动了“首都人才战略”,上海实施了“领军人才计划”,香港实施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从周边省会城市来看,南宁全面启动“人才工程”,昆明实施“紧缺人才引进工程”,长沙制定“紧缺工业人才引进计划”,成都更是提出了“全球人才计划”。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要求我们在人才工作上决心应该更加坚定,态度应该更加真诚,措施应该更加有力,实际工作中更要大胆、大气、无私无畏。二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超常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当前和今后长远时期的总体发展战略的总定位。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这个路径设计需要众人参与,任务非常艰巨。现在、未来我们将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解难题。没有人才的支撑,我们市的宏伟蓝图和未来发展确定的目标都是一句空话。可以说,我们是在非常之时,干非常之事,也正需非常之人。更何况,与全国大多数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相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相对滞后,虽然区位有一些优势,但客观条件比较艰苦,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环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有限的人才资源开发使用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此,加快发展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一系列涉及市发展的从理论到实践问题,综合经济到产业行业各个方面都需要各行各业有志之士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政策,如果我们不在感情上、办法上超常规采取措施,现有人才也很难稳住。如果连现有人才都留不住,我们制定的政策、创造的环境和氛围,就很难吸引其他人才。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或不尽快解决,我们提出人才引进计划,我们寄希望于人才支撑未来发展,就难以实现。三是人才成长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超常规。人才的培养开发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耽误不得的,人的一生受教育培养的黄金时期只有短短几年,错过了就很难弥补。我们要象抓“两基”攻坚一样,如果不及早普及,就会造成一代人的遗憾和损失。尽管这项工作不会立即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会为的长远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全市上下一定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深刻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真正确立“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的地位,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二、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从总体上来讲,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市直各部门、各区、市、县在培养、使用、引进、激励人才方面明确了若干超常规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引进了一部分领军人才和创造型人才。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能否更好更快推动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现有的人才工作制度是否切实可行,政策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选人用人机制是否科学合理。下一步,我们要以推动解决影响我市科学发展和制约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为目标,结合、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在完善、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方面还要继续进行探索、还要下工夫。一是创新全面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人才评价的认识,人们常讲:“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选拔人才、识别人才、评价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评价人才、衡量人才方面,要加快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我市组织人事部门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党政人才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上;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要体现在市场和出资人的认可上;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要体现在社会和业内专业人士的评价、认可上。总之,对人才的评价要经得起群众的监督、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是创新科学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遵循人才自身的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人才使用观,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建立公开选才、透明用才以及“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新机制,切实做到以能取人、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用当其时。在党政人才的选用上,按照中央的精神,下一步还是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变单纯的“伯乐相马”为“伯乐相马”与“赛场选马”相结合。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用方面,要把组织选拔、市场配备和依法管理相结合,选拔好、配备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专业技术人才的选用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主权,要继续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项目对接,实现由固定用人制度向合同用人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效率管理、实绩管理转变,真正实现岗变薪变,体现一流的业绩获取一流的报酬。三是创新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认真落实我市超常规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的政策,进一步畅通人才流动“绿色通道”,对于需要引进的各类特殊人才,实行手续从简和特事特办。实事求是地说,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不高,我们不可能靠经济实力全方位参与国际国内人才争夺,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有限的财力、优先的氛围和环境重点放在解决急需人才上,重点引进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引进迫切需要的其他人才,必须舍得投入,并且要当作资本投入。吸引人才要有项目,要用项目、产业、行业和产品来引才、引智。对我市生态产业的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的人才,都可以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制定专门政策,而且将来可以把有没有高层次人才作为立项的重要条件。吸引人才,要突破传统的国籍、省籍、地域界限和所有制身份等种种政策制约,对户籍、身份、关系、层次、级别、党派都不作选择,要提出人才的引进来去自由,让这些人才给“打工”,搞“远程服务”,“移动课堂”、“移动车间”。实现“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最佳用人模式。我们尤其要注重吸引黔籍、籍的域外、海外人才,这既是庞大的,又是最容易为我所用的人才资源。要努力搭建事业平台,创造小团队,精选好课题,让人才深刻感受到快速发展的热烈氛围,有舞台、有奔头,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大事、能出名。四是创新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的原则,真正对人才做到“大气、大度、大方”。对紧缺急需的人才,该给经济待遇的给经济待遇,该给政治待遇的给政治待遇,该给其他待遇的给其他待遇,而且给的标准不能低,有的还要向发达地区甚至国外看齐。对有积极贡献的人才,还要大胆、及时地给予奖励,真正做到“为人才的创造之火,添加利益之油”。如去年杰出人才奖、创新创业人才奖、高技能人才奖和今天的政府特殊津贴奖,都要很好地坚持下去,形成更加良好的机制。五是创新合理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要实现这个突破,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破除一些影响人才合理流动的障碍。以前,各地为了稳定贫困地区的人才队伍,防止相对发展滞后地区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动,搞了一个“三不要”的政策,因为“三不要”上不了关系,导致了一些误解和政策障碍。所以人才的科学流动、合理流动在体制机制上出现一些障碍。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改进,我可以代表、市政府表态,愿意带头就这方面做相关的工作。

三、继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津贴范文篇6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开展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自查工作,及时成立了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财务副局长担任,其他有关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纪检室、财会科负责人担任。各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确保了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关于津贴补贴项目及标准的发放情况

(一)严格执行统一的津贴补贴发放标准。

2011年对各项津贴补贴发放我单位严格按照国发〔2006〕22号文件发放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标准执行,从未自行设立发放津贴补贴项目或调整补贴标准。无扩大发放津贴、奖金、福利和有价证券及实物的情况。

(二)改革性津贴补贴。

对改革性补贴发放如住房公积金我单位严格按照政府每年规定的公积金缴纳标准执行,2011年按照个人缴纳20%,单位缴纳20%标准执行,

(三)按规定保留的其他津贴补贴。

对保留的其他津贴补贴如拥军优属合格单位奖金及公务员年终一次性奖金,我们严格按照财政核定的标准“双拥”每月人均100元,年终一次性奖金按照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发放,对个人应缴纳的当年医疗保险我们也在2011年7月份按规定向职工收取。

(四)津贴补贴会计核算方面

我局严格按照《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574号)文件规定设立了津贴补贴会计科目,进行明细会计核算,并在部门决算中单独反映。同时我们严格执行工会会费、福利费管理规定,没有使用工会会费、福利费向职工发放津贴补贴、有价证券、实物及其他福利。

三、自查结果

津贴范文篇7

一、实施对象和标准

(一)实施对象:具有户籍并居住在市范围内的居家老年人。

(二)实施标准:包括高龄普惠服务和失能失智照料服务,两类服务不同时享受、按补助标准就高享受。

1.高龄普惠服务:80至89周岁老年人享受每人每月45元电子津贴;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每人每月90元电子津贴。

2.失能失智照料服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支出型贫困基本生活救助家庭中,经评估为重度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享受每人每月780元电子津贴;经评估为中度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享受每人每月570元电子津贴。

二、电子津贴发放和使用

(一)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作为老年人享受政府提供服务的电子权益,依托市“互联网+养老”系统平台,以“重阳分”形式按月发放至老年人本人社保卡(市民卡)养老服务专户中。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不可提现,采用虚拟额度后结算制,由县民政局按照老年人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结算。

(二)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以满足老年人必要的生活照护需求为原则,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实施。探索电子津贴抵缴入住本县养老机构床位费、护理费,长期住院老人在本县医疗机构使用电子津贴抵扣护工服务费用等试点。

(三)积极挖掘为老服务资源,探索电子津贴用于居家机构运营服务、时间银行、社区助老员走访探视、助餐等服务结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长期护理保险和家庭养老床位补助等不叠加享受。

三、办理程序

(一)信息录入。高龄普惠服务无需申请,各乡镇(街道)主动发现并确认享受对象。失能失智照料服务由申请人本人向户籍地乡镇(街道)提出申请;因客观原因无法提出申请的,可由监护人、家庭成员或户籍地村(居)委会代为申请。

(二)受理评估。

1.乡镇(街道)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格式的应当场受理。需要进行评估的按照统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由县民政局确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2.人户分离的老年人,由县民政局委托评估公司负责评估,根据实际需求在居住地民政部门准入的服务商和服务项目范围内选择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发放按照户籍地相关规定执行。

(三)审核公示。乡镇(街道)根据申请材料和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在申请人户籍地村(居)委会公示5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报县民政局。群众有异议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评估,复核评估结果为最终结果,复核评估后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对象。

(四)审批。县民政局对乡镇(街道)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批。批准养老服务电子津贴的,从批准之日次月起享受;未予批准的,由乡镇(街道)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可在6个月后再次申请。

(五)清退。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终止发放电子津贴:1.死亡、被宣告失踪或者死亡的;2.经过康复治疗能力评估达到轻度或自理的;3.能力评估到期(评估结论有效期2年),其本人或人未重新提出能力评估的;4.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的;5.享受失能失智照料服务的申请人身份不再符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低保、低保边缘和支出型贫困基本生活救助认定的;6.其他经认定不符合条件的。

养老服务专户实行动态管理,乡镇(街道)通过市“互联网+养老”系统平台进行新增、清退工作。老人去世次月停发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并停止使用社保卡(市民卡)养老服务专户,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失效。

四、资金保障

电子津贴及首次评估费、服务监管费由县财政全额保障,并纳入年度预算。

五、其他事项

(一)老年人能力评估机构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实施机构应当回避,评估机构与服务实施机构的管理人不能为同一人或者不能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从事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审核审批的工作人员直系亲属不得在同一行政区域从事与养老服务评估、养老服务项目提供有关的工作。

(二)按规定实施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人再次评估或对评估结果有异议且复核评估维持原结果的,评估费用由老人自理,可使用养老服务电子津贴抵扣。

(三)享受对象提供虚假材料或做虚假陈述经查实的,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津贴,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老年人服务保障,通过实施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幸福养老示范区建设。

(二)加强监督管理。县民政局、县财政局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抽查,防止出现挤占、挪用、截留和套取电子津贴行为。各乡镇(街道)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相关财务审查。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和媒介对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进行宣传、解释,使老年人及家属知晓制度内容和办理程序,营造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津贴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及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实施老年人高龄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良好风尚的形成,为构建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原则:自愿申请、公平公正公开、分级负责。

二、发放补助对象和标准

享受高龄津贴的对象为:本县户籍、截止2010年12月31日年满90—99周岁的老年人,高龄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60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县规定的长寿保健费补助,不重复享受。

三、申请审批程序

(一)申请填表。坚持自愿申请,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县高龄津贴申请审批表。此表一式4份,连同老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和公示材料一并上报所在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审核录入。对村(居)委会上报的老年人申请材料,由镇、开发区社会事务办(民政办)进行审核和信息录入,建立镇、开发区90岁以上老人信息数据库。镇、开发区审核后,将申请审批表连同本地区90岁以上老人汇总表,一并上报县民政局(老龄办),同时上报电子版。

(三)审核确认。县民政局(老龄办)对各镇、开发区上报的申请审批表进行审查核实。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退回有关资料,由上报的镇、开发区的村(居)委会告知本人,并说明原因。

县财政局复核后,打卡发放。

(四)申请老年人高龄津贴需提供的个人材料

1、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并附身份证、户口薄复印件各4份;

2、本人近期2寸免冠照片4张。

四、监督管理

(一)对老年人高龄津贴实行动态管理。各镇、开发区要在每年10月底以前完成上报新增、注销人员名单,县老龄办负责审查、核定。

(二)县民政局、财政局对享受高龄津贴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经查有虚报冒领的,立即停止发放高龄津贴,并追回已领取的高龄津贴。对申报、审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人员,追究责任。

(三)不断完善老人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各项制度,规范申报、审批审核程序。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9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关注老年人,构建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长期工作,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全县90岁以上高龄津贴发放的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各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发放9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符合条件的老人均能及时享受到优惠政策。同时要结合实施9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大力宣传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老年人和老龄事业,努力营造更加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津贴范文篇9

一、津贴范围和标准

(一)津贴范围

拥有市户籍、9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津贴标准

1、90-99周岁老年人,按每人每年200元标准给予津贴。

2、100周岁以上长寿老人,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给予津贴。

津贴范围和标准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扩大和增长。

二、津贴的统计审批和发放

(一)统计审批

1、户籍关系在村(居)的老年人长寿津贴,由村(居)登记统计,公安部门核实后由村(居)公示,各镇(街道、区)汇总后报市民政局核准。

2、户籍关系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年人长寿津贴,由所在单位登记统计,公安部门审核后由单位公示,市人事局汇总后报市民政局核准。

3、户籍关系在企业单位的老年人长寿津贴,由单位登记统计(没有单位的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统计),公安部门审核后由各单位公示(没有单位的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总后报市民政局核准。

4、每年“九.九”老人节前完成本年度发放对象的统计核准工作。

(二)津贴发放

市财政局根据汇总结果将津贴金于“老人节”期间拨付到市民政局。

1、户籍关系在村(居)的老年人长寿津贴的发放,由市民政局拨付到镇(街道、区),由镇(街道、区)民政办发放到村(居),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凭《省老年人优待证》到村(居)领取。

2、户籍关系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年人长寿津贴的发放,由市民政局拨付到各单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凭《省老年人优待证》到单位领取。

3、户籍关系在企业单位的老年人长寿津贴的发放,由市民政局拨付到各单位(没有单位的拨付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凭《省老年人优待证》到单位领取(没有单位的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取)。

三、职责分工

(一)整个津贴发放工作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长寿津贴发放工作的督促、指导、实施,承担办理审批事务。

(二)各镇(街道、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负责做好老年人身份登记统计、审核和资金发放工作。

(三)市公安局负责老年人户籍核实工作。

(四)市财政局负责将老年人长寿津贴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

(五)市审计局负责做好老年人长寿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核查工作。

(六)市监察局负责对本意见执行过程中违规违纪行为的预防和查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津贴范文篇10

第一条为充分调动我市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地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市发[**]3号和赤党办发[**]81号文件关于设立高级人才津贴制度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受聘于我市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在岗并享受高级人才津贴的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需高级人才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经费开支渠道解决。

第四条高级人才津贴待遇不实行终身享受制,采取年度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动态考核管理。

第五条高级人才津贴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和业内认可的原则。

第二章考核内容、等次、程序及方法

第六条高级人才的年度考核参照省人事厅制定的《贵州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有关规定,与本单位的年度考核一并进行。年度考核获合格以上等次的,才具备享受高级人才津贴及有关待遇的资格。

第七条高级人才定期业绩考核的内容:

(一)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高级人才的业绩考核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者经批准的科级以上事业单位负责,每年进行一次,次年二月底前完成,报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准。未按时完成业绩考核的单位,当年人才津贴暂不审批。

(二)科级以上事业单位,经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可单独组织本单位的高级人才的定期业绩考核工作。

(三)定期业绩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等、较差三个等次。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准,获优良等次的,享受高级人才津贴;获中等等次的,减半发放高级人才津贴;考核评定为较差等次的,不再享受人才津贴。

(四)高级人才的定期考核标准及实施细则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经批准的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报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第八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再享受高级人才津贴;取消享受高级人才津贴的,从第二个考核年度起,在年度考核获合格以上等次的基础上,工作取得突出业绩后,可由单位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同意并报政府人事部门核准,可以重新享受高级人才津贴。

第九条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经批准的科级以上事业单位建立考核评审小组,考核评审小组由单位领导及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60%),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高级人才定期业绩考核工作。

第十条高级人才定期业绩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被考核人个人总结,填写《**市高级人才定期业绩考核登记表》。

(二)考核评审小组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被考评人的工作业绩进行考察、测评和评审,根据测评结果和被考核人的个人总结,进行综合分析,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三)由单位领导成员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等次。

(四)对被考核人的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并将考核结果书面通知本人,然后报行政主管部门。

(五)本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对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后报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一条高级人才对本人的定期业绩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向同级考核评审小组申请复议;考核评审小组必须自收到复议申请后的10个工作日内进行复议,并将复议结果及理由书面通知复议申请人;如复议申请人对复议结果仍不服,可以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第十二条属科级单位负责人的高级人才的定期业绩考核参照上述程序,按管理权限由行政主管部门商组织部门进行考核;无行政主管部门的,由组织部门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