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1:03:04

金属矿

金属矿范文篇1

1矿区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1.1地质特征

矿区地处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消减形成一系列北东一北北东向深断裂以及东西向和北西向3组断裂构造并存的格子状断裂系统。这些格子状排列的断隆、断陷带和格子状断裂构造系统是该区主要的构造形式,它们不仅控制了中生代断陷盆地,也控制了区内矿产的分布格局。该矿区地下岩体为中元古代超基性岩,由斜方辉石和贵橄榄石组成,岩石强烈镁铁闪石化,与其伴生较多金属矿物沿其矿物节理或空隙分布,属镁质超基性岩。地表见超基性岩,呈北东向透镜状产出,总体向北西陡倾斜,自北向南西侧伏。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普通辉石和片状金云母。橄榄岩面呈灰黑色,块状构造,较强蛇纹石化。

1.2地球物理特征

该矿区超基性岩体具低阻高极化异常特征。在矿区内共采集了3个钻孔(井一1、井一2、井一3)岩芯、探槽及地表露头岩石标本,根据采集的岩芯和岩石标本发现该区的蚀变大理岩、橄榄岩的密度特别高,平均值达3.00g/cm。以上;角岩、辉绿岩的密度较高,平均密度值达2.90g/cm。以上;此类岩石若有一定的规模,则能引起明显的局部重力高异常。在磁性方面,辉绿岩的磁性最强,磁化率值达2909×4n×10一(SI);橄榄岩、花岗岩的磁性较强,磁化率平均值分别为1599×4n×10一s(SI)和1162×4n×10一s(SI);若此类岩石埋藏较浅,在地面则能引起峰值不同的局部高磁异常。

2AMT原理及数据处理

2.1AMT方法原理

采用标量的方式,即在测点同时观测相互垂直的电场(E)和磁场(E)分量,并按:/。计‘算视电阻率,绘出视电阻率曲线,并对它进行解释口]。式中,p口是视电阻率;是电磁波的频率;flo是真空中的磁导率。

2.2反演算法

1)Occam反演Occam反演实际是求一个多层地球模型的最光滑解,即在一定的拟合误差标准下使模型的粗糙度最小。Occam反演以其稳定的收敛性在MT(Magnetotelluric,大地电磁测深法)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稳定收敛性主要来自2个方面:对数等间隔的垂直剖分及求最光滑模型口]。

2)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该算法是为了计算MT的2D反演问题的正则化解,使目标函数最小以能使错位数据和电阻率的空间二次导数规则化[4],即校正错位数据和模型的光滑度。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反演广泛应用于MT的2D反演中。

2.3数据处理

1)数据的编辑野外采集工作,由于干扰和观测误差的存在,某些频段的频点数据有时会出现非正常的跳跃和飞点。根据相邻测点的曲线特征,对每一个测点进行编辑,对测点曲线进行圆滑或丢弃误差太大的频点,保留高质量的频点数据。

2)1D反演根据实测的视电阻率嗌线分层,并赋予每层电阻率值和厚度值,以此作为初始模型进行Occam反演,并对初始模型不断修改再反演,直到计算的视电阻率曲线和实测的视电阻率曲线拟合差达到所要求的精度。1D反演形成2D拟断面,并能得到视电阻率剖断面。

2)2D反演以1DOccam反演后得到的视电阻率剖断面作为2D反演的初始模型剖分网格,并设置反演参数进行2D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最终得出2D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

3成果资料解释

金属矿范文篇2

关键词: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勘查实践;找矿成果

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矿区已经发现10条矿化带,25个矿体。在这些矿体中包含了铁、银、铜、铅、金等多种金属元素[1]。该区域内的矿石类型主要以构造蚀变岩型银矿石和构造热液型铜铅锌银矿石为主,岩浆活动较为剧烈。在印支期和燕山期一带的构造岩浆活动为矿区内的成矿提供热源、成矿物质等条件,区域内北东方向上的断裂带控制着区域内的银、铜、铁等矿体的产量,北西方向上的断裂带组控制着区域内金、银矿体的产量。北西方向的断裂带组是该区域内最重要的控矿结构。区域内还有含有矿斑的岩体,其结构特征具有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特征,因此具备斑岩的成矿条件。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的构造成因具有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以及斑岩型[2]。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区位于昆仑山东部的布尔汗布达山的东部,属于干旱及半干旱的荒漠地区,在最近几年的勘查工作中,区域内总共出现了6种银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区域内的银多金属矿床进行勘查实践详细的阐述,并就其找矿成果加以分析。

1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勘查实践

1.1高精度磁法测量。青海省枪口南地区的银多金属矿床有利于利用高精度磁法的测量开展矿床的勘查,将测量的每一个测点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控矿断裂带的位置,以此为下一步的钻探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对该区域内的高精度磁法测量选用的是全木质质子磁力仪,这种磁测设备能够做到连续的测量作业,一条测线可以一次性的进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间断。地球物理测线垂直设备主要用于对成矿带的走向进行布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平剖面、等值线平面和化极等值线平面,通过对磁场以及磁异常特征的研究,可以推算出控矿断裂处的具体位置及形状,为编制矿区内的矿床结构提供依据。1.2钻探工作。钻探工作主要采用拼装式的钻探平台进行,首先对已经通过钻探验证的位置进行控制,再根据勘查网度适度放稀对矿化良好的中心位置以及周围进行钻塔揭露作业,在能够看见矿内的条件下,向四周扩展控制[3]。再通过地质编录对岩芯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并将蚀变带进行详细的划分,对矿化特征进行描述,从而得出矿化强度与围岩蚀变以及金属矿化特征之间的关系,最终结合矿化富集的规律对钻孔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1.3钻探施工。钻探施工工艺中用到的钻机型号有XY-55、XY-6A、XY-6B以及XY-8A,钻进时选用机械回转小口径金刚石进行作业,并结合绳索取芯工艺进行施工。根据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条件确定下套管的深度,通常情况下,选用三级施工套管:第一级一般下至到地下25m左右,将施工套管穿过表面的淤泥以及施工后回填的碎石到达稳定的中细砂层上;第二级下至到地下55m~75m,穿过第三系到达基岩;第三级要根据该区域内岩石的破碎程度下至到160m~350m。将三级施工套管安放完毕后,将钻孔进行封闭处理,在不考虑矿层位置的情况下,从空地到孔口进行全孔封闭。封孔材料选用的是水泥砂浆,水泥的标号选择不低于53.5#,砂子选用干净且无任何杂质,用来封钻孔的水泥浆的水泥、砂、水的比例为2:1:0.5。同时为了提升水泥砂浆的流动性,要将初凝时间进行延长,根据孔深以及预计的操作时间,在水泥浆中适量的加入高糖木质素磺酸钙类减水剂以及缓凝剂,其加入的比例为水泥浆的0.4%。为了让注入到钻孔内的水泥浆能够与孔壁形成良好的胶结效果,还要对钻孔进行清洗,清洗循环时间在4小时以上,将泥浆作为冲洗钻孔的冲洗液,要下入外钢丝钻头,在破坏了孔壁泥皮之后进行钻孔的清洗工作。在施工套管提出时,为了防止钻孔塌陷,要在新鲜的岩石上的套管使用先灌注后提出施工套管的方式进行封孔。

2青海省枪口南因多金属矿找矿成果

2.1矿体分布特征。根据上述的勘查实践对找矿成果进行分析,青海省枪口南地区银多金属矿床区域中在2400m的范围之内,矿体、矿化体之间相差400m~800m的行排列,且排列成北东—南西方向展布。通过勘查得出的已圈定矿体有14个,主矿体有4个。该区域内的矿体和矿化体呈带状排布,从北西到南东可以划分为四个矿带和两个矿化带。两个矿化带的长度在400m~4000m,宽度在50m~110m,形状上主要呈脉状、透镜状、大脉状等。矿带的规模大小相差悬殊,长度为200~1400m,厚度在2m~4.3m,控制深度达145m~247m。该区域内的矿体和矿化体主要分布在北西和南东方向上的断层破碎带中以及近断层的岩石之内,其延展方向与断层的走向保持平行。2.2成矿规律。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区域内断裂带控制的矿体从空间的排布上看极不均匀,由于脆性断裂带造成的成矿流体呈现出向上的运行,在适当的构造和物化的条件之下,与围岩产生反应,再与其它流体相互混合、沸腾等作用后,引发了流体物理及化学条件发生了改变,造成矿组分淀出从而形成矿床。通过断裂结构的运动对矿床造成了破坏和改造,导致矿体碎裂、不连续。热液型铜铅银多金属矿在受到了南西方向上的断裂构造的影响,蚀变岩型银矿受到南东方向上的断裂构造的影响。该区域内的不同时期的中酸性侵入岩为成矿提供了热量条件,同时形成了热液接触蚀变,对成矿十分有利。

3结语

金属矿范文篇3

关键词:金属矿产;勘查;地质找矿

金属矿产勘查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特点的工作,传统的找矿技术包括地质填图、砾石找矿、重砂找矿三种方法。不同的找矿技术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优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技术方法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矿产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1金属矿产的开发现状和地质找矿技术的应用原则

1.1现状。金属矿产是我国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普遍为有限资源,在长期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资源匮乏的情况。从金属矿产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金属矿产不论在勘查方面,还是在开采方面,大多针对的是浅矿,深层次矿产资源的挖掘较少[1]。我国金属矿产勘查的金属以有色金属为主,实际上,金属的种类较多,除了有色金属还包括黑色金属、贵重金属、稀有金属,但我国对稀有金属、贵重金属的勘查较少,所以得到的资源也相对较少。人们通常是根据储量判断金矿的规模,如果该金矿的储量比平均储量高,则为超大型金矿。在超大型金矿勘查、开采过程中,应制定全面、科学的开采计划,综合经济、自然、技术等多个要素。为了增加金属矿产的开采量,应进行更深入的勘查和探索,通过先进的找矿技术获取更多资源信息,准确定位资源的位置,为资源开采奠定基础。1.2原则。在找矿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应遵守以下原则:首先,做好统筹规划。根据地质勘查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两种性质的勘查:一种是商业性的,另一种是公益性的。根据勘查主体的差异,可以分为中央勘查和地方勘查。在实际勘查过程中,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以环境因素为主。所以,在勘查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找矿技术的有效性。其次,遵守资源分配的原则和地质规律。地质勘查不仅仅是为了解周边的地质环境,还有一个目的是查找矿产资源。所以,在实际勘查过程中,应根据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工作部署,确保勘查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符,这样才能快速实现找矿的目的。矿产勘查以土地勘查为主,土地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是影响勘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实际勘查的过程中,应根据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明确工作中存在的利弊,确保勘查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金属矿产勘查中常用的地质找矿技术

2.1砾石找矿法。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金属矿产资源都在偏远地区分布,在风力的影响下,许多矿体裸露在外,并且逐渐形成矿砾。矿砾是在地质运动的过程中随之移动并散落在矿床周围的矿产,如果找到矿砾,则可以根据矿砾的分布和移动轨迹寻找矿床。找矿工作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才能根据矿砾找到矿床。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诸多限制,但是使用成本较低,所以应用比较广泛。通常在冰封、山地等区域都可能有矿砾的存在,由于其会移动,所以可以将冰封漂砾、河流碎石等作为找矿依据[2],可根据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来勘察砾石的形成和移动轨迹,通过砾石的形状、光滑度、大小等分析判断,进而定位矿床。2.2地质填图法。地质填图法普遍用于成矿勘察,该方法虽然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但具有全面、准确的特点。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应先获取该区域的详细数据,然后根据数据进行填图分析,将地理信息和图像进行有效融合,依据矿产分布的规律进行分析,准确定位矿产位置。在资源开采过程中,地质填图法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合理应用可以提升开采的质量和效率。2.3重砂寻矿法。重砂寻矿法主要用于研究疏松沉积物中的重砂矿物质,确定目标之后再进行追踪探索。在勘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分析地表沉积的自然重砂矿物,其大多存在于疏松物之中,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可以获得具体的矿产定位。金属由于密度不同,可以根据重力筛选金属的种类,进而查找贵重金属。重砂寻矿法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应用成本不高,所以广泛应用在金属矿产勘查工作中。

3金属矿产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的创新

3.1应用信息技术。现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提升矿产勘探的技术水平,就要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由于浅矿资源大部分已经被开采,所以要深入挖掘更多矿产资源,就要进行技术的创新与完善,传统的找矿技术较为落后,应运用现代科技来提升找矿的准确性。例如,利用GPS感应系统采集信息。在金属矿勘查的过程中,GPS技术可以通过波谱仪采样测量光谱曲线,分析矿物质的组成结构,通过对比资源库中的光谱来判断矿物质的分布情况[3]。此外,也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将不断提高。20世纪60年代,遥感技术就已经开始应用,因为矿石中比较重要的物质普遍在远红外或中红外区,不重要的物质则在近红外区,根据其存在区域的不同,就可以探测地底矿产结构,然后利用光谱角质填土等技术进行分析,最后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遥感技术虽然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也存在许多弊端,受到异物同谱的影响,勘察结果不够准确。为了提升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可以从2D测量变为3D测量,创新和改进图像处理、分析、提取等技术,促进金属矿产勘查工作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3.2应用三场异常约束技术。“三场”是地、物、化三场,金属矿随着地壳运动而产生,所以周围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我国大部分金属矿都是浅矿勘察,但是资源逐步匮乏,需要开发深处的金属矿,这具有较大的开采难度,需要对原本的找矿技术进行创新。在老矿山深部、覆盖区域进行定位预测时,可以采用三场异常约束技术。在金属矿开采过程中,为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应详细分析矿产资源的构成和分布,使开采效率最大化。分析矿产资源的物理和化学特征,根据其具体特征和相关的地质资料、环境条件等进行分析,明确地质构造和成矿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根据这种关联性进行找矿定位。3.3应用物探、化探技术。金属矿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金属矿需要采用不同的找矿技术。因为金属矿中含有的金属种类数量、矿产种类数量有所不同,普遍为黑金属和有色金属,其次是贵重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和稀土金属。根据不同的金属种类和特点,结合地质资源环境特点、矿山分布特点等,分析矿床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策略,综合物探、化探技术,并采用更加先进的设备,能够使找矿更加准确、快速。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在金属矿产勘查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找矿的效率,应该积极进行技术的完善和创新,使其向信息化、综合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剑.试论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8,496(04):110,113.

[2]孙黎丽,刘江波,刘洪伟.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及其创新性的相关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04):317.

金属矿范文篇4

关键词:金属矿产勘查;地质找矿技术;发展创新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依赖于矿产资源的稳定持续供应。当前,我国十分关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的创新,在当前浅层矿产资源开发接近警戒数值的前提下,传统的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在深层金属矿产资源勘察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故此,针对传统地质找矿技术做出进一步为完善,能够有效开发利用我国境内分布较深的金属矿产资源,促进我国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国内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现状

我国是国际上少数几个矿产资源种类分布较为齐全,且具备较高矿产自给程度的国家。即便是我国几种金属矿产资源的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排名靠后。我国的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现状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黑色金属矿产资源。这类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锰、铬三类。我国的铁矿资源分布呈现集中趋势,以东北、华东、中南、华北四个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全国12个省及直辖市已经探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为514亿吨,共计占据整体铁矿资源的86.5%。锰矿则是集中分布在广西及湖南地区,仅这两个省的锰矿储量就分别占据了我国抱有锰矿储备量的38%、18%,保有储备量为2.15亿吨、1.03亿吨。国内的铬矿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藏、西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铬矿保有储备量为825万吨,占据国内总体铬矿保有储备量的84.3%。第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的铜、铝、铅、锌、锡、镍、锑、汞、镁及钛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仅针对前三类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进行分析。我国铜矿总保有储备量为6343万吨,且分布在除天津、香港至外的各个省市中。铝土矿总保有储备量为22.7亿吨,且集中分布在华北、西南地区的共计19个省市中。我国的铅锌矿资源储备量较为丰富,除去天津、上海、香港之外的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且铅、锌的总保有储备量分别达到了3572万吨、9384万吨[1]。

2.金属矿产勘察工作中传统地质找矿技术主要类型

2.1物理性质勘查技术。传统的地质物理找矿技术适用于分布在浅层地表的金属矿产勘察。可以细分为几类:第一,地面瞬变电磁勘查技术。金属矿产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精准确定金属矿产资源的位置,这一技术可以通过和金属矿的反馈模拟效果结合完成这一工作内容。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使用专业仪器接受来自金属矿的电磁感应信号反馈,并借助计算机分析全部信号找出金属矿的反馈信号,并以此为基础,对金属矿的分布位置及其矿源进行判断[2]。第二,地震勘察技术。这一技术是利用不同矿产资源在地震波下出现的反射现象差异来确定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及位置。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提高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效率。2.2化学性质勘察技术。由于矿产资源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经过诸多化学反应成形的,可以使用化学性质的找矿技术。可以细分为几类:第一,土壤化学测量技术。这一技术可以通过分析金属矿体周边的土壤,在全面分析出其中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的前提下,判断地下存在金属矿产资源与否,故此金属矿产资源的准确发现率有一定保障。第二,吸附电、烃化勘探技术。这一技术的产生原理就是在金属矿成形过程中,可溶性的金属离子会逐渐积累,并会在地下压力的影响下,逐渐渗透到深层矿物周边土壤中。在实践操作的时候,就是在采集特定区域土壤样品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化学、通电分析,得出金属离子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判断出目标区域的金属矿的分布状况[3]。

3.传统地质找矿技术暴露出的弊端传

统地质找矿技术在深层金属矿产勘查过程中,或多或少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对于物理金属矿产勘查技术而言,因为金属矿产附近的勘查区域地质组成相对较为复杂,在使用这一技术的时候会遭遇各种类型的问题。比如,在勘察区地质组成较为复杂的金属矿产资源周围使用地震法进行勘查,很容易影响到地震波的传输,最终带来无法精准定位金属矿具体分布区域的问题。对化学金属矿产勘察技术而言,由于在勘察工作中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各个地区之间的地质差异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目标区域的周边地质资源分配也会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带来勘察人力、物力浪费的问题。金属矿产本身的化学特征和金属元素一般都是由其周边的环境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加精准获取到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位置,必须要经过周密的计算分析,以便保障最终获得精准有效的数据结果。电法勘查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特定的条件方才能产生能量的反馈,进一步帮助勘查人员通过分析反馈信息定位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位置。如若在金属矿产周边地质组成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岩石,很容易产生障碍能量反馈,对勘查人员的结果数据分析产生影响[4]。

4.当下地质找矿技术创新改革方向分析

4.1与GPS定位技术的融合应用。当下GPS技术的深入持续发展,也为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创新方向,这一技术在信息采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相对理想的应用效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信息采集方式。GPS技术可以借助卫星系统开展无线电导航定位,为金属矿产勘察人员提供精准度较高的三维坐标数据。这一技术在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相关信息收集的效率。在今后融合GPS技术创新地质找矿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将以GPS系统作为基础,建立一个融合信号监测、接收等在内的系统化监测体系[5]。这一体系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岩石矿物质中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故此这些物质的光谱吸收特点较为稳定。在一般情况下,矿物质的差异也会引发辐射能力之间的差异,勘查人员可以接受波普设备测定目标区域内的样本岩石光谱曲线,随后将测量得到的结果和数据资源库中既存光谱结果进行对比,便可有效判断测定区域内包含的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同时,得到的光谱曲线结果也可以通过分析转换,将目标区域内的金属矿产物理结构做出详细呈现,以便为后续的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更为明确的依据,图1展示了借助GPS系统得到的金属矿产勘探平面示意图。GPS技术在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可以将精准度较高的三维坐标数据以及经过分析转化之后的物理结构组成详细呈现在勘察人员眼前,显著提高技术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效率。4.2地、化、物相互约束技术。金属狂插是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经过诸多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故此其附近的地质条件相对较为复杂。在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逐渐增大,且浅层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水平接近警戒数值的前提下,需要重视对深部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采。但由于这些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在距地表较远的地层中,勘查开采难度有所提高,需要对地质找矿技术做出进一步的创新。对于那些老矿区深部以及覆盖区的定位预测,可以使用地、化、物相互约束的技术方法。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出现的不均匀现象,与持续的地壳运动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也很容易出现开采不足的情况。一定数量的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物质,但这些物质在矿山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却同样会浪费人力以及物力资源。所以在开采深层矿产资源之前,需要详细分析了解矿产物质组成,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换言之,全面分析了解矿产资源具备的理化特性。这一视乎便能够从有机污染物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层面入手,通过使用地球化学重金属分析测试技术,对金属矿产构成及理化特性进行全面分析,显著提高金属矿产勘察工作效率。但该项技术无法精准确定矿床的实际位置,需要在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及创新。4.3遥感技术与地质找矿的融合。一般情况下,遥感技术在地质方面应用的主要表现就是地质制图,能够详细再现目标区域的地质状况,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工作提供精准的探寻数据。今后的地质找矿技术的创新可以和遥感技术进行结合。当下二者融合产生的地质找矿技术就是多光谱遥感识别信息提取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根据影像形态、结构以及光谱特性的差别对地物进行有效的判断,这种特性也进一步扩展了遥感的信息量。多光谱遥感技术采用的传统数据源包括了MSS、ETM+、SPOT等。因为这一技术会受到波谱和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使得这些数据源在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应用中暴露出局限性。当下应用较为广泛的CBERS-02/02B多光谱数据,其空间分辨率为9.5m,并且具备较为理想的几何配准效果,被主要应用在农业绿地的动态监测、制图等诸多方面,少会应用到地质找矿工作中,目前可以查询到的成果是控矿断裂带以及花岗岩铀矿田的勘查[6]。除此之外,这一技术的ALOS遥感数据也尚未广泛应用到金属矿产资源勘察工作中,而是在测图、灾害监测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ASTER遥感数据在金属矿产资源勘察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这一遥感数据在波段数量、涵盖范围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优势,与ETM+遥感数据相比,ASTER遥感数据在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上效果更佳,基本与野外环境中的地质环境维持一致。除此之外,遥感技术也可以和生物地球进行融合,形成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技术,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植被覆盖茂盛地区的隐伏矿床勘探工作问题。这一技术具有视野广阔、精准快速等诸多优势,能够在大面积区域内预测、寻找金属矿产的位置。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使用这一技术勘探金属矿产资源的时候,可以在提取异常植被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分析获得与金属矿产资源相关的矿化信息[7]。这项技术为我国植被覆盖茂密地区的矿化信息精准、快速获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但这一技术在运用的时候,需要全面各项干扰因素带来的影响,比如目标检测区域的土壤PH值、植物的生存环境质量都属于此类影响因素。总而言之,当前遥感技术和地质找矿技术的融合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并且在未来,这项技术在得到完善之后,将会凭借巨大的应用优势被广泛应用在金属矿产资源探查中。4.4低频电磁找矿技术的创新。我国的浅层金属矿产资源剩余可供开采量相对较少,深层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但由于深层金属矿产所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在无形中提升了找矿工作的难度,传统的电法找矿技术不再适用于这一环境。为此,处于有效开深层矿产资源的考虑,相关人员逐渐开发出低频电磁地质找矿技术。这一技术就是借助金属矿产种类差别造成的低频电磁波发射波长及信号的差异,来有效辨别金属矿层和地表之间的距离,以便为合理开发深层金属矿产资源奠定基础。同时,在勘察寻找金属矿产的工作中,如果遭遇到了矿区上层地区土层较厚的问题,就导致发射波无法精准捕捉。如此,便可以通过使用透射波有效穿透土层收集金属矿层与地表距离等数据信息,为金属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提供较为精准的数据信息支撑。

5.总结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而在当前我国浅层地表金属矿产资源开采量到达极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地质找矿技术和GPS技术、遥感技术的融合创新来有效的发现位于深层地表下的金属矿产资源。并且为了确保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需要在培育专业人员团队的同时,对有关的勘探设备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确保整个金属矿产勘探工作能够迅速有质量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赵强.矿山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01):122-123+125.

[2]周博武,王晓龙.金属矿产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创新[J].智能城市,2020,6(24):57-58.

[3]郑得胜,雷恒永.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20):72-73.

[4]钟学斌.探讨如何提高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199-200.

[5]徐锋.浅析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方法创新[J].世界有色金属,2020(21):57-58.

[6]刘晓琴.GPS测量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探讨应用——以五台一带铁矿整装勘查地质找矿为例[J].华北自然资源,2020(06):64-67.

金属矿范文篇5

关键词:找矿技术;创新;管理

1现有找矿技术

传统金属勘查过程所需的技术分别为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和重沙找矿法。1.1地质填图法。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图纸信息中表现出的岩石,矿产地层等不同地质情况信息进行提取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收集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按照一定比例呈现在专业图纸中,将该地区的地质信息与图像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对于大面积金属矿产的储备分布情况倍数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想要登记成册,需要大量的实地勘测资料和专业人员的信息提取和收紧,对于企业资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并且整个过程所需投入的工程量大,投入工作时间长,成本高。而且很多金属矿产由于会影响到周边的植物生长,所以金属矿产往往分布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对于这部分地区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小,活动时间短,所以对于范围内的各类地质情况掌握程度不高,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填图资料,在准确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1.2砾石找矿法。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沙粒,经过长时间的地质运动影响,这些沙粒会运动到不同矿场的周围,通过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收集提取,并根据其移动路线绘制,就能够找到金属矿区,这一方法就是砾石找矿法。1.3重沙找矿法。重沙找矿法就是常说的淘金法,这一方法的原理是应用不同金属矿产自身的密度和质量不同的物理特性,在对其进行筛选时,粒径较大、密度较高的物质会沉淀在下部,以这种形式可以很方便地区分出不同质量密度的矿产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一些密度较大的金属进行提取较为方便,也是一种古老的找矿方式。近些年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的金属矿资源的补充,而采用传统的找矿方式找矿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工业生产所需的资源数量,所以相关企业急需对现有找矿方式进行革新,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方式、新工艺,来提高一系列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物探化探方法的利用

我国的矿产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系统,目前企业的矿产开发模式成熟,能够与国际先进企业并肩,同时得益于我国矿产资源的丰富和总量的庞大,我国矿产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不错的状态。但由于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矿产资源的采集总量较大,且较为频繁,造成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开发地区矿产资源总量以明显的趋势下降,已经不足以供应周边省市地区的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需求。而西部山区过去由于受到交通限制,而且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更为复杂,找矿工作更为困难,过去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总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目前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储量在同类型矿产资源中的占比正在逐年提升,并且在未来数十年间会成为我国矿产资源供应的一个主要源头。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质活动较为频繁,也导致了金属矿的自然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不同地区的分布总量不均匀,地质找矿技术是金属勘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目前的勘查技术发展情况而言,针对不同矿种的找矿技术,在先进性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金属矿产的开采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找矿技术,不同地形、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矿种,对于找矿技术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金属矿种的分类主要分为贵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在对不同矿种资源进行找矿时,需要根据已有的关于当地矿山分布情况和地质条件特点来确定当地矿山的矿床特征,在实际勘查过程中,需要结合物理、地质化学多门学科的知识,来对最终的判断结果进行确认,人为经验在目前的找矿行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一方面是由于简单矿产的找矿条件已经逐渐枯竭,目前现有的矿产资源多是分布在不易进行找矿工作的区域,所以必须借助专业设备仪器,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数据收集整理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

3地物化相互约束的技术方法

由于地壳运动产生了金属矿,金属矿附近的地质条件与寻常地区相比更为复杂和特殊,目前进行矿产勘查工作主要是在浅布矿的勘查工作中,而随着未来我国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就需要更大规模的采矿数量,这就需要深部矿产开采来进行补充,在深部矿地进行开采时,开采难度较大,周围地形、自然环境对于矿产开采工作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最新的技术发展对于已有的找矿技术和矿产开采技术进行创新升级,提高其适应性、使用效率和最终效果。在老矿山深部地区进行定位预测时,更加适合使用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方法。在进行金属矿产的勘查过程中,能够实现实验体系的完善建立,就能够以调查实验的方式来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的效率,利用地球化学的重金属分析测试技术,从有机污染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角度出发,对金属矿资源进行分析来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

4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加入

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各个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未来的找矿工作和煤矿开采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加持能够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对于整个体系细节的掌控和工作状态的落实,能够通过不同节点不同传感器,对于整个矿产分布情况和开采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近几年由于浅层矿产开发资源枯竭,采用传统的找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矿产需求,必须借助更加先进的方式来准确提供矿床的具体坐标,GPS感应系统信息采集技术,能够通过波普仪采样测量光谱曲线,在将测量出的结果与数据库中已有的光谱进行对比,从而来判断矿床中物质的组成情况。这一技术相较于人工而言,能够辐射的范围更广,整个工作速度极高,并且由计算机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可以减少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误差,整体的准确性和精度都有很高的保障。

5结语

找矿技术对于我国矿业行业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近些年表层矿产资源开采枯竭,需要使用更加专业的设备,对深层地层内的矿产资源进行勘察,一方面需要相应设备供应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一大批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为了实现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对相应设备进行不断升级,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证找矿工作能够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瑶.金属矿产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创新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1):215-216.

金属矿范文篇6

关键词: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实验

“非金属矿深加工”属于专业选修课,是矿物资源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并能正确运用有关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的基本专业词汇、术语以及常用的学术词汇和短语;能够理解和掌握超细粉体的基本特性、加工技术及表面改性技术,通用的非金属矿深加工单元操作的技术原理、应用工艺与加工设备[1]。“非金属矿深加工”授课总学时48学时,包含理论教学(36学时)和实验教学环节(12学时)。教学和实践进行分开教学,先理论后实验,需要两位老师默契配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传授学生应有的知识,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基本素养也不断发生变化,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大胆的课程改革,推陈出新,以满足当今时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教学模式[2]。

1教学改革探索

1.1增加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

教学改革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专业,各门课程适用的方法也有区别。目前,BOPPPS模式、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生上台授课法、大作业教学法和课题式教学法等新教学模式逐渐被推广和使用[3]。针对各个专业可结合实际,根据学生所需,自身对于专业知识薄弱的环节,对上课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如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介绍我国与发达国家非金属矿加工技术的差距,国内知名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差异,原料及深加工产品进出口的贸易价格差异,双碳形势下非金属矿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让学生明白学好深加工技术的重要意义。结合老师自身经历经验,引导学生对于课程的社会工作定位有明确的认知,细化到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中,对学生有更好的启迪,如将深加工技术与企业招聘岗位结合,介绍本专业找工作的经验,介绍企业的需求和对学生的期望,需要具备的能力,企业技术员所承担的工作,对各种企业的总结与分析等,提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生活,了解政策倾向及企业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通过课堂演讲、讲解PPT等形式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及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加深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对接,既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参与度,同时参照对比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总结经验进行提高和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今后社会生活中解决困难的思维方法,最终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书本上落后于实际生产的陈旧理论,果断放弃,以其他材料或者课本对课程进行完善,让学生朝着科技的前沿方向,逐步学好非金属矿深加工这门学科。

1.2转变学生思维,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教学内容是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凝练成的精华,极大地节约学生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因此,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思维模式改变了,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交流,和学生做朋友,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以自身为代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对于不按时上课、早退等不积极学习的学生,不能直接进行批评,或以减少学分为目的,而是要了解具体的原因,具体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改正错误,并安排成绩较好的同学给其补课等;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要多给予帮助和鼓励,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多给学生点赞,逐渐消除学生的“要我学”心理。及时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人生观,如通过教师自身的成长经历,告诉学生如何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读书当然是有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不能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答错时同样给予赞扬,鼓励多样化发言,可以独立发言,可以团队发言,还可以使用各种语言发言如汉语、英语,甚至方言等,让课堂活跃起来,这样的气氛会带动全班学生,产生群体效应,学生才能融入教学,提升教学和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教育教学目的。

1.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目前高校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即老师根据卷面成绩以及平时学分给学生打分。这种方式不具备针对性,一些学生独立学习性强,一些学生独立学习性差,因此课堂表现也有不同,仅仅靠课堂表现不能全面地对学生做出定义,老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某个学生,但对于学生而言,平时课下的表现也应该被纳入考核范围,针对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不同的小组之间学生互相打分,综合之后再纳入教学考核,虽然可能存在偏差,但也能很大程度地增加学生们对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5]。对于课程论文考核,可将平时表现和期末课程论文进行联动,平时通过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最终课程的核心指标是由学生平时表现而得,而非传统的统一标准模式,同时让学生进行查重,并提供查重报告,真正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和学习,做到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效率。而就学生针对老师的评价,应该做到细化,比如,备课的内容是否新颖,PPT制作是否美观,普通话是否标准,讲课的方式是否具有吸引力等,可以通过课下实名、匿名两种方式评价或与学生面对面座谈等,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对比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可以让学生针对上课方法提出建议和想法,对于合理的建议应该给予点赞,传播正能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敢开口提出意见,以便于老师及时改正并完善[6]。

1.4加强实验课程重视度

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不仅仅帮助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价值观[7]。实验的过程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增进师生的交流。实验课是教学所必需的环节,不必拘泥于实验形式,科学安全的实验形式也是教育改革所尝试的方面,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局限于实验课和实验室间,可以放到课余时间,或者联系生产单位,让学生进入生产实际工作中去体验学习[8]。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普及安全教育,如安全用电、正确使用危险药品、防火防爆等常识,始终把安全放到第一位,以案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重视,把实验过程的安全细节化,注重每个环节当中存在的安全教育与意识,真正做到高效的安全实验教学,并将安全教育扩展到平时的生活、生产中,逐步让安全防范意识在学生的脑海里扎根。此外,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科学记录实验数据,尊重实验事实,同时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思考实验过程,边做实验边思考为什么?原理是什么?和理论课程知识点是否一致?是否有改进的空间等?对于学生的疑问要给予及时的解答,对于学生提出的改进实验方案可以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安全的探索,通过思考让学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终身受益。

1.5加强分组学习、交流和讨论

团队意识不仅是工程教育和新工科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将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的团队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学生的各项数据、对待事物的态度、在学习上的能力、特长和班上男女同学的占比、学生寝室住宿等情况进行分组,要求设立小组长,并针对每小组成员的总体特性特点分配不同小组任务,如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小组分配教学道具制作,对摄影天赋强的小组安排视频录制工作,对文案功底好的小组分配PPT制作与美化,熟悉网络资源的小组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采集、分类与总结等,在同学独立思考问题之后,遇到不会做的练习题或问题就积极地与小组内的同学各抒己见地讨论自己的看法,并总结出解701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合作学习并不是几个同学坐在一起简单说说或者简单分工就可以,而是要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各抒己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发挥各自的天赋和特点,最后进行总结和凝练、修改并解决问题。然后,将各小组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全体同学进行学习和点评,对于好的方面进行鼓励和点赞,对于差的方面要给予积极的引导,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切实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所有同学参与进来,共同进步。

2课程改革成效

“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改革在2016级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全面实施。从课堂纪律方面来看,2016级学生共18人,在整个学期的36学时理论教学环节中仅有一名同学未上课1次,两名同学迟到,而实验环节全部都按时全勤上课,形成了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和监督的好风气。从最终的期末成绩来看,90分以上(优秀)的学生占比33.33%,80~89分(良好)的学生占比66.67%,无60~69分、70~79分等,体现出了较好的改革和教学成效。从师生交流和互动角度看,有大约10位同学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老师丰富了教学内容,收集了非金属矿加工的相关视频和动画,美化了课程PPT,主动帮助老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后的实验室清理工作,并承担了各组实验样品的称重、制样、烘干及分析等工作,形成了师生共合作,教学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课堂学习来看,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抢答问题等,营造了较好的教学环境,并在学期末的学生座谈会中得到学生的点赞和认可。从团队意识看,通过分组分配任务,作为期中考核,整个过程气氛融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展现出了较强的团队意识,总体上表现良好。此外,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结合企业技术发展和需求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同学的充分认可,部分同学接受了老师的理念,继续深造读研,而找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简历制作、单位选择、面试过程等对学生的就业帮助巨大,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和点赞。综上可以看出,“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改革总体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和改进,争取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

结语

金属矿范文篇7

金属矿勘查技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目前已经逐渐的走向了自动化检测的方向。在实际的金属矿勘查中,可以采用最适合本地环境的矿勘查技术来检测,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金属矿勘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金属矿勘查的准确率[1]。

2金属矿床分类及找矿区域

2.1浅部矿和深部矿。在进行金属矿产的勘查时,要注意分清是浅部矿和深部矿,这两种矿床各有各的优劣势。浅部矿能够直接勘查矿床内的金属矿的信息,能有效的了解勘查金属矿的种类,然后选择是否进行挖掘。但是在勘查深部矿时,所处的地势过深,采用常规的勘查方法无法直接对其内的矿产进行勘查,很难进行施工工作,导致目前主要的矿产勘查都是处于浅部矿进行施工工作[1]。2.2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产。在进行金属矿产勘查时,最常见的金属矿中的矿产是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产。在实际的勘查中,对这两种矿产进行勘查的方法只有几种,不能满足现在日益增长的矿产需求,需要相关的技术加强对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的创新。由于勘查方法较少,所以在进行找矿时,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勘查方法、手段进行勘查可能存在着矿产的区域。当勘查已知有矿区域时,需要严格的按照矿产资源勘查标准对该区域进行细致化勘查,对内部的金属矿进行整体的估算,在估算矿产时,可以在矿产上方进行钻孔勘查,将矿产的实际面积勘查出。相关的矿产估算部门可以根据矿产面积进行估算,确定是否值得开采[2]。

3金属矿勘查的找矿技术方法

3.1金属矿物理勘探技术。在对地下较浅位置的金属矿进行勘测时主要采用的勘查技术是物理勘探技术。物理勘探技术所应用到的勘查方法主要有地面瞬变电磁法、金属矿地震法、重力或磁力勘测法等,将其应用到金属矿物的勘查中,把难以发现的金属矿物的位置勘查出来[2]。(1)地面瞬变电磁勘探技术。金属勘查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将金属矿所在的位置勘查出来,而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能够将电磁感应应用到勘查方法中,通过模拟金属矿的反馈效果进行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中,要采用专业的信号接受器来接收金属矿反馈回的电磁感应信号,然后对反馈回的信号进行实施分析,从中找到金属矿的反馈信号,进而确定地下金属矿产的分布情况[1]。(2)金属矿地震勘探法。金属矿地震勘探法的工作原理是能够通过对不同金属矿在地震波的震荡下,会产生不同的反射现象。相关的勘查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射情况和特征进行分析地下金属矿的分布情况。这种操作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现错误的金属矿,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勘查效率[2]。3.2金属矿地球化学勘探技术。(1)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应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技术时,主要是对矿体周围的地质进行检测,采集相应的物质进时,主要是对矿体周围的地质进行检测,采集相应的物质进行分析其中所含的金属元素,按照金属元素在地质中所含的比例,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着矿产。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到地下的矿产分布情况[1]。(2)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所要勘查地区的地下水进行分析,对其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和金属元素进行总结,通过对比水系沉积物标准规范表确定所要勘查区域的地质结构。采用这种技术能够对地下的矿产进行相应的勘查,保障矿产的开采顺利进行[2]。

4金属矿勘查中找矿技术问题

4.1金属矿物理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勘查金属矿时,周围的地质一般都是极其复杂的,所以在使用金属矿物理勘查技术时,容易遇到问题。比如,在勘查时采用地震法勘查技术,如果周围的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地震波的传输,进而导致不能准确地探勘金属矿的分布情况,降低勘查的工作效率[1]。4.2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勘查工作中,所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各地不同的地质特征,在勘查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较多,这样会严重影响到资源的分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金属矿周围的化学特征和金属元素主要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因素,所以想要准确地找到矿产资源的分布,需要对其精密的计算和分析,才能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2]。4.3电法勘探中存在的问题。电法勘探技术需要在特定的地质条件才能进行工作,只有特定的地质才能出现能量反馈,勘查人员才能根据反馈回的信息进行判断。如果地质中含有大量的岩石时,将会阻碍能量反馈,影响对金属矿的判断,容易出现定错金属矿的问题[2]。

5金属矿勘查中找矿技术的创新措施

5.1明确矿产成因,因地制宜。在进行寻找金属矿时,结合当地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地理位置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勘查金属矿的工作效率。在勘查金属矿时,尽量的寻找浅部矿,尽可能的缩短勘查时间,保证矿产资源开采的长久性[1]。5.2组合应用物探化探等方法。金属矿勘查中找矿技术的创新措施中可以采用组合应用物探、化探、地质等方法。在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中,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勘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勘查方案继续勘查,提高勘查金属矿的准确度。要加强不同找矿技术的交流,提高金属矿勘查中找矿技术的创新措施,进而提升找矿技术的稳定性,提升勘查的准确性[2]。

综上所述,要加强对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和创新才能更好的勘查金属矿的准确性。要发现找矿技术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还需要对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进行创新,明确矿产成因,因地制宜、组合应用物探化探等方法都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勘查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西.金矿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趋势与发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8(15):29-30.

金属矿范文篇8

关键词:开发对象;勘查技术;思考分析

1研究背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并且不同金属其实际作用不同。其中铁和铜等金属应用最为广泛,而金、银和铂等金属具有较高的价值,通常用来制作收拾或收藏。钛等金属较为稀有,受其自身特殊通性的影响,可将其应用到高新技术领域和医学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金属应用历史较为久远,并且开采、炼制等阶段均需要进行较多的工序,从而使其在日常中进行应用。其中勘查技术对金属矿采的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有利于促进金属矿产开采行业的进步,从而使人们的使用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2金属矿产勘查概述

金属具有相应的金属管泽,并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强度和相应的延展性等金属特性,并且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部分金属较为稀有,其金属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并促进使用价值的提高。为对金属进行有效利用,首先应做的便是勘查金属矿产,从而进行相应的开采。我国地域广阔,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但其分布相对较广且缺乏固定性。因此在对金属矿产进行开采时,应应用先进的勘查技术,并结合其规模与性质等进行。在对金属矿产进行相应的勘查时,主要是应用勘查技术、方法等与金属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征等,探测该区域金属的含量,从而为后续的开采提供参考和指导。在该过程中应充分保障稳定性,避免对金属产生干扰,且应保障勘查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对金属矿产进行勘查时,除了要对所在区域地表的物理特征等勘查外,还应对矿体内部进行相应的探测,从而明确内部是否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在此过程中应充分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对金属进行实际勘查时,应结合具体的因素和实际条件等进行勘查技术的选择,从而保障技术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提高勘查工作的技术性与专业性。

3金属矿产开发的主要对象

3.1浅部矿和深部矿。在对金属矿产进行开发时,可将其分为深部矿与浅部矿,二者在进行实际开采时,所使用的方式具有相应的差异。因此在实际进行金属矿产的勘查时,应提高重视,对金属矿产分布的基本特点全面掌握,从而选择具有合理性与针对性的开采方式,切实保障矿产勘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金属矿产的需求日渐增加,因此对金属矿产的开发不断扩大规模,并逐渐由浅部矿向深部矿的方向发展。与以往开采浅部矿相比,深部矿的开采具有更大的难度和更多的工作量,并且在开采过程中会受到较多的来自外界的干扰,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应制定相应的合理措施,并对深部矿的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从而保障开采的有序进行。这就需要勘察工作具有更高的技术性与专业性,并针对深部矿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勘查措施,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支持。3.2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在对金属矿产进行开采时,除了可分成深部矿与浅部矿外,还可以分成黑色金属矿产与有色金属矿产。需要对这两种金属矿产进行分析,并在勘查过程中对金属矿产的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从而促进金属矿产开采的有效性提升。与当前阶段我国在对金属矿产进行勘查时,相关措施的落实有机结合。大部分的相关措施主要是针对有色金属进行制定的,尤其是相对稀有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应持续对勘查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利用勘查技术为后续的开采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开采的质量与效率。3.3超大型金矿。在众多的金属矿产中,还有超大型的金属矿,对这类型的矿进行开采时,更应充分应用勘查技术。在开采超大型金属矿时,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此保障其开采的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应制定相应的方案,从而使储藏量丰富的超大型金属矿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在制定相应的方案时,首先应进行勘查工作的设计,充分保障勘查工作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在整体方案中体现勘查工作的使用价值。并且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参考,使超大型金属矿的勘查与开采顺利进行,提高开采的有效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金属矿产勘查技术介绍

4.1地下电磁波法。在对金属矿产进行勘查时,较为常见的技术之一便是地下电磁波发。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该方法,主要是对电磁波可在地下进行传播的特性进行利用,从而对勘查工作中的问题有效解决,实现对金属矿产资源的有效勘查。前苏联于1923年便开始将各类不同的无线电波法应用于普查勘探及解决各类工程地质问题,该方法在当时被为阴影法,后来被称为无线电波透视法,目前统称为地下电磁波法。目前,该方法在地质找矿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同时也是被发明较早的一种方法,使用历史悠久。4.2地震勘查技术。这一种金属矿产勘查技术是近些年来被研究出来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凸显出来,相信在不就之后就会在金属矿产勘查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目前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可通过对某地段岩石和矿石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来判断对其勘测是否有意义;二是利用金属矿产和散射波长特性的相关性,对散射波长进行分析判断所探测的金属矿产是否存在。散射波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勘探地下非均匀分布的介质,且能勘查被覆盖于高速层下的低速层,或相对较复杂的地质结构。面对差异较大的地质体,散射波法则能够有效并及时地发现金属矿中的非均匀地质体。4.3地质遥感技术。这一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具有一个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对地质构造的分析最为精确,因此其对金属矿产的勘查结果也最为准确,使得该技术的应用也较为广泛。该技术将现代遥感技术及时运用于地质勘探中,能够勘查地质资源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不同的地质体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所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地质遥感技术则利用不同地质体的差异性,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相应地区地质体的构造信息。该技术可以快速划分出矿区的构造及蚀变矿带,节约勘探成本,实现勘探效果的最优化。此外,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地质遥感技术的一类,也日渐得到重视。

5矿产勘查技术发展现状

对当前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金属矿产的勘查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在对金属矿产进行勘查时,所应用的勘查技术发展状况缺乏理想性。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勘查技术多为引进技术,虽然结合了我国的国情和相关人员的工作经验,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发展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勘查技术,但勘查技术上仍缺乏独立性。并且在对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培养时,其系统缺乏成熟性,进而导致这部分专业人员的专业性仍有所欠缺,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我国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对金属矿产的需求日渐增加,因此扩大金属矿产开采的规模至关重要。而在开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便是勘查,需要保障勘查技术的专业性与先进行,从而保障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进行金属矿产的寻找时,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研究元素赋存的状态、地球所具有的化学性质等,还应将隐伏矿的寻找作为重要目标。因此需要提高金属矿产勘查技术的精确性、全面性等,从而实现更多勘查信息的获取,保障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6思考和分析

通过对金属矿产的勘查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发现当前阶段应用的勘查技术存在部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金属矿产开采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希望可有效实现金属矿产的勘查技术现状的改善。其一便是在对隐伏矿进行勘查时,其关键点便是对介质进行正确的选择,并提高相应的分析介质的技术。其二便是勘查工作的主体便是对介质进行取样,在该过程中具有较多的和找矿具有关联的信息,因此介质取样在找矿工作中也具有关键作用。在对隐伏矿进行寻找时具有较多的方式,并且这些方式具有共性。即直接探测矿体的深部,针对矿体相态的不同应用相同的措施。从而导致标准缺乏统一性,因此无法对矿体进行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对不同矿床异常的模式、特征等研究。其三应对景观地质条件不同与勘察尺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地球化学填图技术等的研究,通过缩小矿区等策略进行找矿,从而对金属矿产进行全局把握。其四对勘查地球化学信息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基础性的地质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综合性的信息进行定圈。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勘查技术的更新,相关人员应对勘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促进勘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勘查工作提供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庄磊.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J].地球,2015(2):540-550.

[2]门小靖.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256.

[3]郭杨朱小林.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J].精品,2016(1):71-72.

金属矿范文篇9

关键词:多金属矿山;勘查手段;矿产特征;地质勘查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多金属矿产资源在使用方面越来越紧张。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讲,这样的环境是不能将重工业发展得更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的多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形势严峻,但是对于多金属矿山地质勘查的研究还是运用良多的,近年来在评价多金属矿产资源项目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多金属成矿矿床,这也为多金属的矿产资源开采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多金属矿山的地质矿产特征分析

多金属矿产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是工业发展的根本。虽然中国的多金属矿产资源储备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依旧很少,表1为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统计。岩体与底层的接触部位即所谓的成矿地层区通常分布着大量的多金属矿产资源。其中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冰积岩、石灰岩及砾岩在多金属矿区是最常见岩体。通常断裂地质、地层的南北至东西的逐渐发育为成矿结构走向,主要的走向有NW向、NE向、SN向及靠近东西向,倾斜角大约在35°~75°之间的多金属矿体埋藏深度大约为40m~50m,具有由浅至深降低的趋势[2],但是深度超过100m的多金属矿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研究者发现。第二,多金属矿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为金属矿石,在多金属矿体中,矿石主要成分大多数为火山岩和岩浆岩。除此之外,多金属矿山的矿石种类也是很多的,例如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铅矿及磁黄铁矿等等,而且形态各种各样。例如,黄铁矿的主要矿石结构是以乳浊状或半自形他形晶粒乳构成;黄铜矿的主要矿石结构是以侵染状和细致密块状构成,且在黄铜矿和黄铁矿中也有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矿体中金属硫化物的含量较高,星散状的岩体一般含铁矿物较少。极性火山的喷发和沉积是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形成方式。极性火山爆发会将地壳深处形成多金属矿的物质带到地壳表面,冷却后形成较厚的均匀堆积层。然后经过日积月累的变质作用,堆积的多金属矿物质经过迁移、活化后形成含量非常丰富的多金属矿成矿围岩。成矿围岩经过蚀变,可以变成阳起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及绿泥石化等物质形态。多金属矿山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矿山成矿时期的影响。多金属矿山的成矿期分为三个温度阶段,分别是高温、中温和低温阶段[1]。镁铁矿产的交代过程一般是高温成矿期所进行的,在细脉里填充的含铁抗雾会慢慢形成赤铁矿或含磁铁矿的矿体;团粒装或星点状散落分布在磁铁矿边缘的硫化物是中温成矿期的标志;碳酸盐期即低温成矿期的特征是具有星点状的磁黄铁矿、黄铁矿在多金属矿脉的内侧分布。石英方解石矿脉的组成物质为绿泥化及被蚀化呈的绢云母化等物质。

2多金属矿山的地质勘查分析

2.1地质勘查手段分析。如今在进行多金属矿山的地质勘查工作时,采用的勘查手段有如下几种:一是遥感地质勘查手段,遥感是一项在多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勘查手段,与其他勘查手段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2],遥感地质勘查手段可以有效扩大勘查人员的视觉空间,使其广泛应用的优势主要有尺度广泛、层次多样及综合性突出。多金属矿山地质勘查中,由于多光谱勘查手段的迅猛发展,使得遥感地质勘查手段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得到了质的飞跃。二是勘低频电磁法。随着多金属矿山地质勘查手段的发展,矿产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多金属矿山开采的难度系数也随之变大。基于这一情况就要采取一定的勘查手段,来提高多金属矿山的地质勘查手段。只有提高勘查手段才能方便多金属矿山的开采,勘低频电磁法是采用滤波对矿山地质进行处理后得到勘查数据,可以清楚的了解矿区地质的异常情况,还可以预测出矿物存在的位置。勘低频电磁法具有勘查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除此之外,另一个强大功能就是无论哪一点通过勘低频电台发出的信号,都可以被其他电台收到,但是在信号的选择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物化探地质勘查手段综合了物理勘查与化学勘查,物理勘查主要包括电法、地震及重力等几类,在寻找多金属矿产资源方面的勘查效果比较明显;而化学勘查的优势在于找矿和扩大多金属矿产资源方面,化学勘查的直接性非常强,地质勘查效果相比于物探有很大优势。随着多金属矿产勘查的发展,对勘查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初只是采用单一的勘查手段到如今采用多种勘查手段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多金属矿产的地质勘查,多种勘查手段相结合可以减少多金属矿产的多解性。2.2地质勘查内容分析。多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矿区地质进行勘查是保证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地质勘查可以得出多金属矿山的地质状况、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等。对多金属矿山进行周密勘查后,技术人员要做出生产规划,保证对多金属矿产的顺利开采。勘查过程中还要时刻掌握多金属矿山的开采年限,便于合理的开采矿产资源,使多金属矿产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相关部门还要制定矿山开采标准,对多金属矿山的开采进行合理的规范;针对尾矿的处理要尽量做好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提升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多金属矿山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研究者要充分把握使用年限,在进行多金属矿山勘查工作时,提前分析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尽可能延长多金属矿山资源的使用年限,为现代化生产服务。

3结语

金属矿范文篇10

关键词:江西;多金属;矿产;地质勘查;成矿指标

江西多金属矿区主要位于江西的西部,多金属矿区成带分布,具有集中出现的特征。大部分矿体在平面上呈椭圆状、透镜状,矿体的规模都不大相同,地表处露出的面积也大不一样,小者仅数平方米,大者可达几十平方千米。很多学者对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岩石矿床成因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对江西多金属矿区矿产地质的勘查特征以及成矿指标进行研究。

1江西多金属矿区矿产地质勘查特征

具体来讲,江西是多金属矿区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江西的西部,大地构造比较混杂,该地带具构造迁移和多旋回造山的特点。出露的地层显示了良好的地球化学成矿环境。多金属矿床的矿化带宽1200m,最大宽度可以达到2000m,呈东西向分布。大部分的多金属矿区多是铅、锌矿,其中还会带有金。银等有色金属,这些都是工业生产中必须的原料。因此,国家的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才能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江西多金属矿区部分地段具有分枝复合、透镜状等现象。多金属矿区在矿带内断续出露,可分为三个矿段,圈出20条矿体,金属平均品位为0.055x12。多金属矿区矿产地质勘查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矿区构造江西多金属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吉安的中段。矿区构造是紧闭复式背斜,其轴部主要是由黑色页岩组成,其翼部地层中小褶皱、次级褶皱发育比较好,在不少矿区内,均可观测到小褶皱,其主要是由于变质地层构成的,表明该区域的变质作用与褶皱变形是同步完成的,而且很多小褶皱本身就是由面理构成的。断裂构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切层断裂,其特点是比较短小,并右行滑移;另一种是逆冲断裂,其特点是平行褶皱轴向,延伸长,发育较强。另外,在多金属矿区内一般会发育比较强烈的变形构造。在多金属矿区的含矿层中,具有脆性剪切带,其中发育面理、拉伸线理、石香肠,该处的多金属矿体亦遭受强烈变形。

(2)矿区地层在多金属矿区范围内具有出露的岩石,主要的岩石是沉积岩,一般的也会有少量的岩浆岩。关于对江西多金属矿区地层学者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震旦一寒武纪形成的;另一种认为其主要是以二叠系为主。江西多金属矿区矿产地层主要分为两层,上层是碳酸盐岩组,下层是碎屑岩组。根据沉积岩的特征,下层碎屑岩组又可细分为4个岩性段。

(3)矿体特征江西多金属矿区非常多,单个多金属矿体一般长450m~900m,平均厚度是3m~12m,其中的金属品位最高可达0.5。多金属矿区在成矿之后,在构造变形的作用下,多金属矿体可能会发生变形或重就位,形成了现在多金属矿区的特点—“似层非层,似脉非脉”,导致其在走向和倾向上的变化较大;多金属矿体的横剖面中主要呈包络面分布,有限延伸。

2江西多金属矿区矿产成矿指标

一般情况下,成矿指标都以岩层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来表示。对江西多金属矿区中的矿层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多金属矿区矿层中铅、锌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构成沉积岩系。再加上早期在矿体周围有规模不大的火山活动,其为多金属矿区的形成带来了较丰富的成矿物质,成矿元素逐渐的丰富,并有直接形成金属矿的可能。晚期在构造变形的作用下,岩层发生了韧性剪切,造成了岩层变形,这导致分散的微量元素发生了再分配,导致微量元素的富集,然后形成矿区。经过研究发现,江西多金属矿区主要位于强变化区内,其中含有使体积增大的外来物质成分,这说明多金属矿区经历了后期构造叠加成矿作用,也就是多金属矿区的构造经历了二次富集成矿。

3结语

本文首先对江西多金属矿区地质勘查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矿区构造;矿区地层;矿体特征。其次对其成矿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了江西多金属矿区的成矿过程以及成矿指标。希望本文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占卉,王勇.江西北部大湖塘钨钼多金属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J].低碳世界,2017,46(2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