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气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3:51:52

景气范文篇1

科技创新景气循环我们称之为科技创新波动,是指区域及其科技管理部门在组织引导科技创新部门完成其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从创新研发、创新产品生产、创新产品销售及产业化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上升和下降的循环往复运动。这种循环波动,不仅表现在反映微观部门的各种科技创新变量的运动过程中,而且也表现在反映国家总体行为的各种科技创新变量的运行过程中。

2深圳南山科技创新景气指数构建方法

2.1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2.1.1指标筛选

在深圳市南山区统计局的支持下,本文收集了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季度指标53个,季度数据1378个,覆盖年份从2007年1季度到2013年2季度共26个季度,涵盖了南山区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一体等几大产业。根据数据的缺失情况,以及指标的重要性和波动性,配合科技创新的过程、结构维度进行指标的筛选。

2.1.2数据处理

由于原始数据在统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失误,为了避免这些数据对分析结果造成损害,因此有必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本文中把数据正常值界定在内,对异常值和缺失值通过均值法或线性趋势法对其进行替换。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之后,计算相应的同比增长率序列。为了剔除季节变动要素和不规则变动要素给景气指数分析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采用Eviews中X-12法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

2.2综合景气指数指标的确定

2.2.1基准循环的选取

基准循环既是分析波动周期及波动特征的主要依据,目前国际上正在使用的景气指数有三种循环:古典循环、增长循环、增长率循环。由于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较快,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和各项指标都在增长,很少出现绝对量下降的情况,只是增长速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因此本文区域科技创新景气分析采用同比增长率循环法来反映科技创新指标的变化情况。

2.2.2基准指标的确定

景气指数体系是以基于有关科技创新变量相互之间的时差关系来指示景气动向的。基准指标就相当于衡量其时间序列先后顺序的尺度。根据重要性、波动性以及能够敏感反映科技创新变化活动的原则,本文选取了正在申请专利数量为基准指标。这主要是由于专利的申请数量能准确的反映一个区域的科技状态,同时它也是科技力量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2.2.3科技创新景气指数指标分类

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后,按这些指标与基准指标之间的时差关系划分为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组。分组的方法很多,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时差相关分析法、K-L信息量法、聚类分析和谷峰对应法。根据各方法的性质和要求,本文选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对景气指标进行分析。

2.3科技创新景气指数构造

2.3.1南山区科技创新扩散指数计算

扩散指数(DI)是在对各个科技指标循环波动进行测定的基础上,所得到的扩张变量在一定时点上的加权百分比,能有效地预测科技创新循环的转折点。

2.3.2南山区科技创新合成指数计算

扩散指数虽然能有效地预测科技创新循环的转折点,但不能明确地表示循环变化的强弱,不能反映波动的振幅。而合成指数正好能弥补这些缺点,本文用美国商务部的合成指数计算方法来构建科技创新的景气指数。

3南山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分析

3.1长期景气波动分析

从总体来看,根据一致合成指数的走势,深圳南山区的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3.2短期景气波动分析

深圳南山区的科技创新景气指数是基于季度数据进行测度的,因此具有更好的时效性。有助于动态地把握科技创新活动的状态,并对制定相关的政策给予辅助。结合近几个季度的走势分析看:(1)先行指数反弹明显,科技创新有望走出不太景气的状态。先行指数在经过11年下半年的低迷之后于12年1季度出现阶段回升,并于2季度上升至100.69,但是上升势态并不稳固,小幅波动之后进入一个企稳回升的上行期,预示着后续季度科技创新景气指数有向好的趋势。(2)一致指数上行企稳。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在前几年出现了逐季下行的走势,由11年3季度的景气高点下滑到12年3季度的景气历史次低点,景气度由此进入一个不太景气的低迷状态。但是,最近几个季度的数据显示,景气状态逐渐回暖,连续四个季度景气值稳步回升,由99.62微张到13年2季度的100.57,一致指数上升势态明显。(3)景气预警指示灯显示南山区科技创新景气状态由11年3季度的非常景气逐渐下滑到12年3季度的不景气,12年3季度和13年1季度连续显现2个季度不太景气的预警信号,但13年2季度的景气状态出现回暖状态,进入正常状态。最近几个季度的综合预警灯信号表明,深圳南山区的科技创新活动经过一个低迷期后进入一个回暖上升通道。

4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以创新周期为理论基础,基于季度数据构造了南山区的科技创新景气指数,为政府科技政策和科技统计工作的改革提供了示范基础,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结论1:本文的数据是基于深圳南山区科技统计改革的成果,采取季度数据,对测度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利用合成指数方法构建的创新景气指数能清晰地反映科技创新状态由下降、稳定、恢复到增长的波动特征以及转折点,有助于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景气状态进行测度和监测,这是目前以基于年度数据和简单指数构建方法做出的创新指数所不能及的。

结论2:科技创新景气指数能够很好的反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序性。不同创新指标对科技创新景气指数的测度结果具有不同时点的影响,说明各个创新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存在时滞性,创新景气指数的构建有助于把握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序性和动态性。

景气范文篇2

企业景气指数小幅上扬

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在二季度创下新高的基础上又提高点,比上年同期提高点,表明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提高点,比上年同期提高点;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景气指数小幅上扬,分别比二季度提高⒎和点;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景气指数则分别比二季度分别下调⒉⒎和点。

.工业企业景气指数连续四个季度居各行业之首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略有提高,比上年同期提高点;建筑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景气指数由二季度的上升至,上升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与二季度基本持平;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提高点,达到今年新高;房地产业继续平稳增长,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提高点;社会服务业景气指数则由二季度的回调至。

受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扬的影响,原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运行情况良好,景气指数高达,与二季度持平;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能源和材料批发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比二季度提高和点。

.大型企业景气继续在高位攀升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提高点;中型企业在二季度首次进入景气区间后,三季度小幅回调,仍在景气区间,景气指数为;小型企业则继续在景气临界值下方附近徘徊。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景气差距有所扩大。

.国家重点企业、上市公司、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和乡镇企业等特定企业群体的企业景气指数仍明显高于各类企业平均水平景气指数分别为、⒏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点。其中,国家重点企业和上市公司分别比二季度上升和点,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和乡镇企业景气指数则分别下调和点。

.东部地区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提高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和,与二季度基本持平。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所加大。

.企业总体运行质量状况继续改善三季度,企业生产和销售平稳,产品库存有所下降,税后利润继续提高。

()企业生产平稳企业生产景气指数,虽比二季度小幅下调点,但仍比上年同期提高点。其中,工业生产景气指数,比二季度下调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点;建筑业生产继续强劲增长,生产景气指数为点,提高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企业生产平稳上升,生产景气指数为,提高点。

()产品订货基本持平工业产品订货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回调点,比上年同期提高点;建筑业承包工程合同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下调点,比上年同期提高点。

()产品销售适量调整工业产品销售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下调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商品销售景气指数为,与二季度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点。

()企业库存继续下降工业产成品库存景气指数为点,比上年同期提高点;房地产业空置商品房景气指数为,比上年同期提高点;但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商品库存有所上升,景气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点。

()税后利润普遍增长继二季度首次进入景气区间后,三季度又有所提高,景气指数达到,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和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各行业企业税后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二季度相比,除社会服务业下降点外,其他行业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建筑业企业,其税后利润景气指数由二季度的上升至,是近年来首次进入景气区间。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景气指数在二季度首次进入景气区间后,三季度继续稳定在景气区间。

()企业用工状况继续改善三季度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提高点,比上年同期提高点。其中建筑业企业劳动力需求继续增加,景气指数为,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和点。

展望四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企业景气指数将为,并将呈现出各行业全面增长的势头;企业总体运行质量将继续得到改善,税后利润景气指数将达到近年最好水平,企业整体景气状况继续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企业家信心继续增强

三季度,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信心继续增强,企业家信心指数为,比二季度提高点,比上年同期提高点,连续三个季度创下近年最好水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攀升。

.各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均小幅波动

工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小幅上扬,分别为、和,比二季度上升、和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⒊和,比二季度下降⒊和点,建筑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由景气区间回落至不景气区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各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均呈明显上扬之势,升幅为-点。

.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信心持续走强

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和点,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上升趋势,也创下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的新高。

其他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小幅调整。与二季度相比,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上扬和点;集体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则分别比二季度下降⒐⒈、和点。

.大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提升

大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和点;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和,继续在景气区间小幅调整。

.国家重点企业等特定企业群体的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信心充足

国家重点企业、上市公司、乡镇企业和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等特定企业群体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⒈⒎和,继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状态。

企业家信心的持续上升,也增强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信心。三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升至,比二季度上升点,比上年同期上升点。并显现出:一是国民经济六大行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全部步入景气区间,并且呈现出各行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普遍上扬的良好势头;二是非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上升幅度首次超过国有企业。

企业景气调查资料显示,企业家大都认为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上升,预计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将达左右。

成本费用增加、流动资金不足仍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企业成本费用继续上升

三季度,企业成本费用景气指数进一步下滑为,比近年最低水平的二季度又下降点,比上年同期下降点。其中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景气指数为,比上年同期下降点;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成本景气指数为,比上年同期下降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企业营业成本景气指数为,比上年同期下降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经营费用景气指数为,比上年同期下降点;社会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景气指数为,比上年同期下降点。

.企业流动资金依旧不足

三季度,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与二季度相比略有小幅提高,但依然停滞在较低的水平上。其中,建筑业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降到今年以来的最低点,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流动资金不足,景气指数仅为,比二季度下降点;其他各行业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虽比二季度有所提高,原创:但也只维持在—之间。

.建筑业企业货款拖欠继续恶化

景气范文篇3

一、评价背景

自1991年武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湖北省高速公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6098公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高速公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均有显著提高。2018年湖北省高速公路网收费车通行流量达到2.7亿辆次,通行费收入达218.95亿元,实现车流量和通行费收入双增长。同时,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不少公路物流企业面临“无货可运”的尴尬局面,货运规模增速趋缓、空驶率增加,公路运价持续走低,车流量和通行车收入双增长的趋势与运价走低等格局相悖,不能真正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状况的景气指标体系,分析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变化趋势。

二、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考虑影响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因素,并结合航空、铁路、航运和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中对景气指数指标选取的研究,从运输生产、运输供给、投资收益、经济与其他等5个方面对影响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为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指数的指标选取提供依据。最直观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的指标为车流量,故以湖北省高速公路车流量为基准,分析其他指标对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的影响。1.运输生产。(1)高速公路客车流量、货车流量。高速公路车流量的增长将吸引更多投资,高速公路运营里程随之增加,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将得到改善,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也将提高。反之,当车流量处于下降趋势时,反映了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的下降。(2)高速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在车辆载荷固定的情况下,当高速公路通行客车、货车车流量增长时,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将随之增长,进而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3)高速公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在运输距离、运输车辆载荷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周转量定义可知,随着周转量的增长,车流量也会随之增长。高速公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的增长对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具有促进作用。2.运输供给。(1)高速公路运输里程。交通条件的优化对地区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对出行舒适度、出行时间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对货物运输的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公路逐渐无法满足居民对出行及货物运输日益提高的需求,高速公路亟需加强建设。2018年5月,湖北省政府在《湖北省综合交通公路水运部分4个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了全省高速公路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了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进行,也为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随着高速公路运输里程的增长,途经地区通行条件将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旅游业、制造业等产业将得到发展,高速公路车流量将逐渐增长,进而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2)客运车辆、货运车辆工作车日。随着湖北省高速公路客货运市场的发展,湖北省客货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但运输企业为保证营运收益仅会使用部分车辆,并最大程度提高车辆装载率。工作车日指报告期(统计期)内,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需要进行修理或维护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中,车辆实际出车工作的车日。工作车日的持续增长能为湖北省客货运市场提供足够运力支撑,促进高速公路客货运市场良性发展,从而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3.投资收益。(1)固定资产投资。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行业投资力度的加大,高速公路里程也会随之提高,进而改善途径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高速公路车流量。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对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具有促进作用。(2)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是高速公路运输业提供运输服务的价值体现,该指标波动受到运输量和运价的双重影响。当运价保持一定水平时,通行费收入上升,运输量将上升,车流量将增加,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将上升。同理,当运输量保持在一定水平时,通行费收入上升,运价将上升,车流量将增加,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将上升。(3)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营运收入。当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营运收入提高时,运输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更新运输设备,提高运输效率,改变运输策略,运输企业将得到更好发展。同时,也能够吸引社会对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投资,提高高速公路运营里程,以此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4.经济。(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应用较多的宏观经济指标。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连续上升(下降)时表示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政府会对经济情况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平稳,因此,只能通过定性方法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力和宏观经济情况。湖北省宏观经济影响了运量、运价水平等因素,故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影响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2)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是反映我国经济领土范围内,某个时期公路物流运输价格变动程度和变动趋势的主要指标,反映了公路物流成本的变化。当公路物流价格指数上升时,公路物流成本将提升,对高速公路运输的非弹性需求将产生影响,故将对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产生影响。(3)通货膨胀与紧缩率。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无法计算出通货膨胀与紧缩率,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最充分、最全面反映通货膨胀与紧缩率的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紧缩)率的影响因素也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同。(4)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景气指数的逆指标,即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波动方向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指数相反。当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时(可简单理解为油价上升),将导致运价提高,从而导致运输量下降(即车流量下降),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将下降。当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下降时,将导致运价下降,从而导致运输量提高(即车流量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将上升。5.其他。(1)其他产业。目前缺少对高速公路货运产业的调查报告,故以公路为例讨论其他产业的影响。公路货物运输结构中,主要以工业原材料、中间品和耐用消费品为主。《2008年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显示,煤炭及制品、农林牧副渔产品、机械设备电器、矿物性建筑材料、钢铁等五项货物的运输周转量占比最高,因此可以找出与公路货运业联系最紧密的产业,这些产业对公路货运的需求最为显著,对公路运输景气度的影响也最大。矿物性建筑材料、水泥属于建材类产品,建材是为房地产行业服务的,所以将建材归为房地产行业。煤炭及制品显然属于煤炭行业,机电产品(机械、设备、电器)涉及的行业众多,无法一一划分,因此,整体归为装备制造业。钢铁产品属于钢铁业,农副产品包含的产品种类非常多,归类于农业。房地产行业、煤炭行业、装备制造业、钢铁业、农业等五项产业对公路货运有着相当大的需求,其波动特征与公路运输的景气波动具有相似性。(2)高速公路运输量占湖北省运输总量比值。交通运输行业对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先行地位,而且与国家的政治、国防、文化密切相关,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通运输业总产值不变的前提下,高速公路运输量占湖北省运输总量比值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波动具有一致性。当高速公路运输量占比提高时,表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提高,反之表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降低。

三、景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选取原则。(1)系统性原则。高速公路运输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行业,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遴选景气指标时,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选取指标,这样指标体系构建才具有系统性。指标选取要从高速公路车流量、运营里程、企业运营收入等多方面进行考虑。(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是指所选指标在反映高速公路运输行业景气度上具有重要地位,并且代表行业活动的一个领域,所选指标综合起来代表高速公路运输活动的主要方面。(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指景气指标在数据获取、模型计算上能够实现,包括数据可以量化、获取便捷等。(4)可替代性原则。在统计方面,某些数据由于保密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无法获得,或者有部分数据缺失,可以通过其他类似的指标替代数据缺失的指标,替代指标在本质上要与原指标表达的意思相近。2.选取结果。基于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可初步筛选出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指标体系,见表1所列。湖北省高速公路客运量、货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目前仅能查询2019年2—4月的数据;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营运收入、高速公路客货车工作车日数据,需对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进行专项调查,暂时无法获得,故最终可获取指标共12项,见表2所列。随着高速公路运输景气气指数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可逐步完善客运量、货运量以及周转量等数据,通过对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进行专项调查可获取营运收入数据,以完善指标体系。

四、结语

景气范文篇4

论文提要:经济景气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已成为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监测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十几年来,我国景气指标的相关研究累积了大量经验,并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景气指标体系,用其监测分析我国经济波动。然而,对我国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有很好的多样性,所以对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相关理论研究及其意义

经济景气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五个阶段,已经有了大约近百年的发展史。最早的是哈佛指数阶段,该指数是由13项监测指标根据时间差异关系分别编制的。包括与股票市场有关的“投机指数”、与商品交易市场有关的“商情指数”,以及与金融市场有关的“金融指数”。该指数不仅能够指示景气动向,而且能够超前预报;第二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形成阶段。1937年密切尔和伯恩斯研究了近500个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选择了21个指标构成超前指示器,之后又提出了研究报告“循环复苏的统计指标”,预测出了经济转折的时间,并被后来的实际经济波动所证实;第三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发展阶段,这阶段对扩散指数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第四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国际化阶段,20世纪七十年代,NBER和穆尔的国际景气研究中心将经济景气方法用于监测分析国际经济波动,最初建立的是西方七个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第五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创新化阶段J.H.斯托克和M.W.沃森提出了新的景气指数概念和制作方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景气指数方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景气研究思想在不断开拓创新,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监测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相关的研究工作,近十几年我国景气指标的相关研究累积了大量经验,并逐步建立了我国景气指标体系,用其监测分析我国经济波动。

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无疑是当今全球经济中最好最大的事件,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有的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无疑成为监测的重点,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有很好的多样性,加之对我国区域经济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所以对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我国相关理论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尽管景气指数方法在国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我国理论发展还相对落后,缺乏理论创新。本文试图从景气循环指标体系的领先、同步、滞后指标的模式中将先行指标分离出来,对先行指标和先行指数进行研究,对景气循环方法的深层次研究以得出较为适合的区域经济特性的先行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提出将以一个区域经济数据为背景来建立实证分析,构建出区域经济运行监控的先行指标体系,对省一级政府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协调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快速平稳运行、避免出现较大波动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景气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充分地研究,对我国旧先行指标体系进行了必要的参考,旨在建立一套适应当前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监测体系。本文对指标序列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在指标筛选方面力求更符合区域经济特性,对经济波动更敏感。

二、区域经济景气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区域经济先行指标的选取一定要切实结合区域经济的特性。由于我国传统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地域分布和政策上的原因,我国各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地区特色的经济,包括金融外贸服务型、农业加工和能源矿产型等等各种类型的经济。在早期已经研究的经济指标体系下,还要着重考虑能反映区域经济特性的经济指标。

除此之外,选取指标的原则包括:1、先行性。所选指标对GDP有明显的先行性,其变动先于基准循环指标,能够在一个比较早的时间显示、预测总体经济波动,对GDP的变动有一定的导向性。2、经济重要性。与基准指标之间的先行关系有重要的经济原因,能够引起经济活动的波动,表现经济主体的预期,对经济活动的变化调整迅速。3、周期性。其周期趋势必须领先于基准指标,并且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具体来讲,与基准循环波动相比,先行指标的趋势变化至少领先3个月,并且表现为两次以上的单向引导关系。4、数据质量。统计覆盖的序列口径宽广,尽可能覆盖经济重点部门的指标序列,数据在月份而不是季度基础上编辑,数据及时易得,无间断,无频繁修正。

指标的筛选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统计体系及统计方法的不断完善,统计的种类越来越多,统计指标的数目也日趋庞大,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信息资源。其中,影响景气波动的不仅有产业的活动,还包括就业、金融、财政、消费、物价、库存、贸易等领域的广泛的经济活动,因此收集数据时应尽量包含这些领域。

从大量经济指标中选择景气指标还应考虑到以下几条基准:(1)经济上的重要性;(2)统计上的充分性;(3)统计的适时性;(4)与景气波动的对应性。经济上的重要性是指所选指标在景气的把握上是特别重要的,并且代表经济活动的一个领域,所选指标合起来代表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统计上的充分性是指该指标是月度(或季度)统计数据,并且数据区间较长、较完整、覆盖面大、可信度高;统计的适时性是指数据能及时定期地统计上来,并予以公布,在每月(季度)后的1~2个月(季度)内即能使用;主要参照以下标准:(1)指标跨越的时间尽可能长,一般时间跨度至少包括5次循环。但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缩短跨越时间长度的要求;(2)先行指标的峰值比基准循环的峰值先行至少三个月以上;(3)各个先行指标的特殊循环与基准循环接近一一对应,且在最近的连续三次循环中,至少有两次循环的峰值保持先行三个月以上。通常,指标体系是用于监控实际产出的周期性波动,为此要尽量采用指标的不变价序列。三、指数的合成及检验

经济景气指数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变量波动的相对数,具有简洁性、直观性的特点。经济景气分析就是利用经济景气指数将不同数量的社会经济现象加以综合度量,进行动态比较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经济景气指数从最初数据筛选到最终指数合成,编制过程较为复杂。初选指标组确定后,要进行基准循环模式的确定、基准指标的选取和对指标初步分类等工作。对季节性明显的指标序列进行了季节调整去掉季节因素,通过比值求出指标的增长率序列,然后进行第二次调整去除不规则因素,得到景气指标增长率序列组。合成指数CI不但可以反映景气变动的转折点,还可以把握景气变动幅度的相对大小,并给出数量标志,因此采用CI合成指数。在合成方法上,使用美国商务部的合成指数计算方法,并使用等权。通过K-L信息量法、时差相关分析法和峰谷对比分析法,对指标增长率序列组进行筛选、分类,确定出景气指标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终选组。

先行合成指数用来预示未来经济运行轨迹的变动趋势;一致合成指数用来反映当前经济运行方向和运行力度;滞后合成指数用来最终确认经济循环的转折点和经济运行的某一状态是否开始或结束。利用合成先行指数曲线和GDP增长率进行比较,以检验合成先行指数的先行预测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实际应用对各合成指数的效果进行检验,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结论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经济景气周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区域先行指标体系,但我国较薄弱的数据基础给合成指数的编制带来困难,加上我国的统计体系还不完善,统计的范围还不够广泛,统计数据的时间长度也较短,统计口径经常调整。再者,在指标合成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有待改进,比如时差的测定数据平衡性检验等方面。

合成指数所使用的指标都是经过季节调整,去除了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的序列,增长率循环分析仍是景气分析的主要方式。区域经济政策作用具有不确定性,给经济景气分析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最后应该指出,经济指标的循环特性是不断变化的,同时,统计数据采集方法也在不断调整。指标体系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考察各指标的先行稳定性,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修订。

区域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监测体系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区域宏观经济走势,增强区域经济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要建立一套适应各区域经济管理所需要的经济景气指标监测预警体系并定期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经验的同时,如何使区域景气指标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仍需要做大量的相关研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到模型方法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后续的努力,最终使完善的区域经济景气指标体系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董文泉,高铁梅等.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景气范文篇5

关键词:日本,景气,原因,问题。

一、景气概况

(一)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景气

2002年2月,日本经济结束了IT泡沫崩溃萧条,迎来了景气复苏的局面。到2008年2月,这次景气已持续73个月,超过伊奘诺景气的57个月,成了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景气。根据日本内阁府2008年2月发表的《月份经济报告》,日本政府对当前景气状况的基本判断是景气复苏正在趋缓,其中,企业收益在原地踏步,设备投资增加缓慢,雇用形势依然严峻,改善前景尚不明朗,个人消费仍然没有起色,家庭住宅建设虽然出现了增加的苗头,却依然是在低水平上徘徊,出口缓慢增加,工矿业生产增幅趋于下降。关于景气的前景,日本政府认为以设备投资和出口的增加为基础,可望继续保持缓慢复苏的局面。不过,因住宅次级债问题的影响,美国经济减速和金融资本市场动荡以及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都有可能造成景气滑坡的风险。

与伊奘诺景气期间实际GDP年均增长11.5%相比,这次景气期间年均增长不足2%,其中增长最快的2004年也只增长2.7%,大大低于1960年的13.3%和1969年的12.0%。所以,在NHK的电视采访中,就被国民讥讽为“牛步景气”。这次景气的实际增长率虽然不算高,但与21世纪90年代年均1%的增长率相比,则明显提高了。由此,日本经济终于摆脱了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长期停滞。根据日本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预测,到2010年前日本经济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2010-2020年间也难以有新的提高。这意味着以新世纪初的景气为标志,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缓慢增长的发展阶段。

(二)企业经营明显好转

从2002年起,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就开始好转,企业销售额和经营利润都由以往连年减少转为了连年增加的局面。2001-2006年,全部企业的销售额由1338.21兆日元增加到1566.43兆日元,其中制造业企业由382.86兆日元增加到450.34兆日元,分别增加17.1%和17.6%;经常利润由31.01亿日元增加到54.38亿日元,其中制造业企业由12.12亿日元增加到23.81亿日元,分别增加75.4%和96.1%。由于经常利润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额经常利润率也迅速提高了。2005和2006年,全部企业的销售额经常利润率分别达到3.9%和4.0%,不仅超过了1989年的3.7%,而且超过了1960和1973年历史最高的3.8%。2007年,企业的销售额和经常利润分别比上年增加3.4%和1.1%,销售额经常利润率为4.17%。

伴随景气持续扩大,企业破产和破产负债总额都明显减少了。2002-2006年,企业破产案件由19087件减少为13245件,减少30.6%;破产负债总额由137840亿日元减少为55005亿日元,减少60.1%,与2000年度历史最高的238850亿日元相比,只相当于其23.0%。2007年,企业破产案件为14091件,破产负债总额为57279亿日元,与上年相比虽然分别增加了6.3%和4.1%,仍然是1991年以来第二个最少的年份。

(三)“三过剩”基本消除

1.雇用过剩消除

自泡沫经济崩溃开始特别是1998年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后,日本企业就开始大规模地裁减雇用人数。与此同时,伴随高龄者逐渐退休,到2004年日本企业基本上消除了雇用过剩的状态。

2.设备过剩消除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期间,日本企业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致使泡沫经济崩溃后出现了严重的设备过剩状态。结果,整个90年代在企业销售额减少的情况下,设备折旧就严重压迫了企业经营,设备投资大为减少了。2002年,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下降到谷底,全产业为29.96兆日元,其中制造业为20.61兆日元,与1991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2.0%和55.4%。由于日本企业连续十多年控制投资规模,基本上解决了设备过剩的问题,经过2003年后连续地增加设备投资,又基本上淘汰了陈旧过时的设备,普遍实现了设备更新。

3.债务过剩消除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企业负债累累,不得不用经营利润或变卖资产来偿还债务,很多企业既难以得到新的贷款,也不敢轻易地举借新债。2002年以来,伴随经营利润迅速增加,企业债务过多的局面迅速改变,到2005年3月末,在主要城市银行不良债权比率下降到正常水平的同时,企业的过剩债务也基本上消除了。在上述过程中,不仅银行改变了多年来谨慎贷款的态度,企业也增强了增加借款的信心。

“三过剩”现象消除,意味着“过剩的企业”基本上淘汰的差不多了。经过10多年来的长期经济停滞,弱不禁风,经不起折腾和考验的企业大都破产了,剩下的企业大都是身强体壮、经得起折腾和考验的企业,其应付危机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了。

(四)就业形势好转

伴随景气的持续回升,完全失业人数在2002年增加到历史最高的360万人以后转为减少,2005和2006年分别减少为289万人和271万人,2007年12月又减少为254万人。结果,完全失业率在2002年达到历史最高的5.4%以后也转为了下降的趋势,2006年下降到4.1%,2007年又下降到3.8%。与此同时,有效求人倍率(企业求人数/个人求职数)由1999年12月最低的0.49倍回升到2005年12月的1.00倍,这是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2006年提高到1.06倍,2007年12月为0.98倍。

(五)不良债权基本消除

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不良债权和通货紧缩就成了困扰日本经济的两大难题。然而,伴随景气的持续扩大,不良债权已经基本消除了。2005年3月末,全国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由2002年3月末最高的43.21兆日元减少为17.93兆日元,减少了58.5%;2006年3月末又减少为13.37兆日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5.4%。与此同时,全国银行平均的不良债权比例也由2002年3月末历史最高的8.4%,先后了下降到2005年3月末的4.0%和2006年3月末的2.9%;其中,七大银行集团平均分别下降到2.9%和1.8%。由此,银行不良债权处理在2005年3月末已经达到了金融再生计划要求减半的目标,其中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比例率先达到了正常水平。2007年3月末,主要城市银行平均的不良债权比例进一步下降到1.5%,地方银行平均也下降到了4.0%,达到了正常水平。

由于不良债权处理已经不再是银行经营的压力,2005年3月末主要银行年度决算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了黑字;当年9月末,全国银行年中决算的最终利润合计为21242亿日元,16年来第一次超过了1989年9月末年中决算的12624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3月,主要银行的年中决算又实现了新的最高盈利水平,其中瑞穗金融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银行集团合计的当期利润超过了1兆日元以上。

从总体情况看,经过景气扩大,日本主要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的经营能力都明显增强了(见表1)。

表1日本金融机构经营能力增强的情况

景气复苏之前景气复苏之后

不良债权比率

主要城市银行

地方银行1999年3月2001年3月

主要城市银行

地方银行2007年3月

1.5%

4.0%

6.1%

6.2%5.3%

7.3%

自己资本比率

主要城市银行

地方银行2002年3月

10.3%

9.3%

主要城市银行

地方银行2007年3月

13.1%

10.4%

手续费收入比率

(业务纯利润/业务毛利润+债权关系损益)

城市银行

地方银行1997年度

12.5%

9.3%

主要城市银行

地方银行2006年度

19.7%

10.4%

资料来源:[日]内阁府:《2007-2008年日本经济》,2007年12月14日公布。

(六)股市止跌回升

股市止跌回升

股市是日本经济的晴雨表。随着景气持续扩大,多年来一直疲软的股市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局面。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2002年末下降到979点以后,从2003年开始回升,2006年末回升到1681点;日本经济新闻社统计的225种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在2002年末下降到8579日元以后,也从2003年开始回升,2006年末回升到17225日元。2007年6月末,东证指数和日经平均股价进一步回升到1768点和18138日元以后,从7月开始都转为了下降,到2008年1月末分别下降为1346点和13592日元。

(七)地价下跌的趋势开始扭转

到2006年为止,日本地价仍然是继续下降的趋势,与1990年9月的最高水平相比,2007年9月全部用途土地的地价下降了71.3%,其中商业用地下降81.6%,工业用地下降69.1%,住宅用地下降62.1%。不过,从2005年开始,地价下降到幅度趋于减小。根据日本国土厅2006年8月2日公布的数字,日本土地价格14年来第一次摆脱低迷,出现了回升的迹象。根据《每日新闻》当年8月8日的报道,东京都23区写字楼空室率自1992年5月以来第一次低于3%。2007年,除工业用地继续下降1.8%以外,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分别上升了0.1%和2.3%,全部用途土地平均上升了0.4%。

二、景气的原因

(一)出口扩大

在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外贸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次景气也不例外。从实际情况看,这次景气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好、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利国际环境中出现的。由此,日本才实现了出口扩大并以此带动了景气复苏。2001年度,商品、服务的出口减少7.1%、进口减少3.9%,是当年度经济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见表2)。2002年度,商品、服务的出口增加11.0%、进口增加5.0%,带动实际GDP增长0.7%,超过内需带动的0.1%,成了日本经济走向复苏的发动机。2003年以后,商品、服务出口增加仍然是推动景气的主要因素,2007年度商品、服务出口增长7.1%,拉动实际GDP增加0.9%,再次超过内需贡献度的0.4%。

表22001-2007年度日本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

(单位:%)

2001年度2002年度2003年度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2007年度

实际GDP增长率-1.10.81.92.12.42.31.3

民间最终消费支出

个人住宅投资

企业设备投资0.8

-7.9

-3.40.7

-2.3

-3.80.5

-0.3

8.21.7

1.7

5.61.9

-1.2

6.71.7

0.1

5.61.3

-12.7

0.9

政府支出

政府最终支出

公共固定资本形成0.4

2.8

-5.10.4

2.4

-5.1-1.5

1.1

-9.2-1.8

1.9

-13.50.4

0.8

-5.6-1.6

0.1

-5.00.0

1.6

-6.1

商品、服务出口

商品、服务进口-7.1

-3.911.0

5.09.9

3.412.9

9.09.0

5.88.2

3.07.1

1.5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民间需求贡献度

公共需求贡献度

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0.7

-1.1

0.4

-0.40.1

-0.3

0.4

0.71.1

1.5

-0.4

0.81.4

1.8

-0.4

0.71.9

2.0

-0.1

0.51.5

1.9

-0.4

0.80.5

0.4

0.0

0.9

资料来源:[日]日本银行:《金融经济月报》,2008年1月31日。

2002、2003和2004年,日本出口分别增加2.6%、13.0%和20.3%;其中对中国出口分别增加34.3%、33.3%和20.5%。2005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增加虽然减速为8.8%,仍高于其出口增加的5.9%和对美国出口增加的6.4%。2006和2007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再次提速,分别比比上年增加15.6%和17.5%,仍高于其出口总额增加的8.2%和10.1%以及对美国出口增加的8.2%和-0.1%。

日本对华出口以集成电路、半导体元器件等关键零部件和钢铁、化工等优质原材料为主,还有机械设备等。因此,随着对华出口迅速增加,日本企业的开工率普遍提高,机械设备订货也很旺盛;其中,钢铁在2005年甚至一度出现了少有的供不应求的局面,机械订货2005年12月超过2兆日元,是1987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日本造船业、海运业也接满了定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由此,从2003年开始,“中国特需”一词就不胫而走,成为推动日本出口增加和景气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内需和民需扩大

新世纪以来,在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空前增加的形势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实施财产重建的政策,连年压缩了财政预算特别是公共投资规模。由此,公共投资连年减少,公共需求就拉了景气的后腿。根据表2的统计,2001年度民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家庭住宅投资和企业设备投资则都是负增长。因此,内需不足就成了导致日本经济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2年度,在家庭住宅投资和企业设备投资下降幅度有所减小的情况下,内需只拉动实际GDP增长0.1%。2003年以后,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一直超过外需,成为推动景气扩大的主要因素。其中,2004、2005和2006年度分别拉动实际GDP增长1.4%、1.9%和1.5%,都大大超过了外需拉动的0.7%、0.5%和0.8%。

从国内需求的具体情况看,以公共投资为基础的公共固定资本形成连年减少,其中2003和2004年度分别减少9.2%和13.5%,政府支出在2001、2002和2007年度都没有什么增加,2003、2004和2006年度分别减少1.5%、1.8%和1.6%,2005年度也只增加0.4%。结果,公共需求在2001和2002年度虽然都拉动GDP增长了0.4%,但2003年度以后则一直是拉动GDP负增长。相比之下,从2003年度开始,民间需求特别是企业设备投资则出现了较快的增长。2003、2004、2005和2006年度,企业设备投资分别增长8.2%、5.6%、6.7%和5.6%。与此同时,家庭住宅投资在2004年度也别增加了1.7%。由此,日本经济就形成了以民间需求为主导的景气。2003、2004、2005和2006年度,民间需求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度分别是1.5%、1.8%、2.0%和1.9%。

(三)科技投入和科技进步

21世纪90年代,尽管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但政府和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和产出都在继续增加,科技进步并没有停滞。1995-2005年,日本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由37.81万人增加到45.59万人,研究开发费由8.98兆日元增加到11.87兆日元,分别增加20.6%和32.2%。从国际比较看,日本研究开发投入和研究开发成果多年来一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至于研究开发费占GDP和企业销售额的比例以及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日本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一直是最高的,这种情况在新世纪初也没有什么变化。2002-2004年度,日本研究开发费连续3年占GPD的3.40%,2006年度又提高到3.62%,明显高于美国的2.61%(2003年)和欧盟各国平均的1.95%(2004年)。2006年度,制造业企业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重为3.87%,其中医药品企业高达10.95%,精密机械企业、IT企业、电气机器企业和汽车企业也分别达到7.52%、6.29%、4.98%和4.48%,都是世界各国企业中的最高水平。从研究开发人员比例数方面看,日本企业在世界各国企业中也一直是首屈一指的。2004年3月,日本企业每万名就业人员中有研究开发人员767人,比1998年3月的555人增加38.2%。

因此,尽管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陷入了长期停滞,但日本的科技进步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出现了新发展。2000-2005年,日本每年申请的发明创造专利平均为426722件,与90年代前期的365733件和90年代后期的388998件相比,分别增加了16.7%和9.7%。由于日本研究开发继续以产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为中心,新产品、新工艺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因此,不仅汽车等传统工业继续保持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IT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迅速提高了。21世纪80年代末,日本半导体产品DRAM(记忆存储器)曾垄断国际市场的50%以上,现在虽然被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所取代,占国际市场的比重已下降为25%左右,但从整体情况看,日本半导体产业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强的竞争力。2006年,日本的半导体、半导体零部件生产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原材料之一的机能性化工产品的产量都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液晶电视等数码家电以及机器人、机械加工设备等传统产品,也都有垄断国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从个人和家庭消费方面看,由于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数码相机、液晶超薄电视、计算机和手机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畅销产品,其普及率迅速提高,更新换代也很快,成为拉动消费进而推动景气的重要因素。

(四)企业经营方式调整

如前所述,这次景气是以民间需求增加为主导的,企业设备投资扩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毫无疑问,企业设备投资扩大是以企业经营改善和企业收益增加为前提的;而企业经营改善和经营收益增加,则是企业努力调整经营方式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面临1998年前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企业大量破产和大量裁员的情况下,作为日本式经营基础的终身雇佣制进一步瓦解了。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企业以人员调整为中心调整经营方式,不仅开始减少雇用,全国雇用人数由1997年的5391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5355万人,而且还减少了长期雇用和正式雇用,增加了短期雇用和非正式雇用。与此同时,日本企业还利用工会确保雇用的要求,以不大量解雇和辞退职工为条件,迫使工会降低了春季工资斗争的条件。结果,在1997-2006年的10间,就有8年的实际工资水平处于下降状态,其中1998年下降1.8%,2002年下降1.9%。2005年,实际工资水平虽然提高了1.1%,2006和2007又分别下降了0.3%和0.8%。由于人事费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因此日本企业以人员调整为中心调整经营方式,就收到了减员增效的显著效果,这无疑是2001年以来日本企业的经常利润增长率大大高于销售额增增长率的最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日本企业的劳动分配率即人事费占企业附加价值总额的比例,就由2001年度的75.1%下降到2006年度的69.3%,而营业纯利润占附加价值总额的比例则由7.0%上升到13.6%,前者下降了5.8个百分点,后者上升了6.6个百分点。

(五)结构调整

为适应高龄少子化和日元升值的局面,日本顺应东亚经济合作扩大和产业国际转移的潮流,加强了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的步伐,不断淘汰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价值的产业,集中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价值的产业。结果,从量的方面看,日本经济发展虽然很慢,但从质的方面看,日本经济的素质和水平却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以产业调整为例,自21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一直是日本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1995年,信息产业GDP〔实际GDP,下同〕为32.91兆日元,超过了零售商业的27.10兆日元和运输业的23.91兆日元,仅次于批发商业的40.26兆日元和建设业〔不包括信息通信建设业〕的37.86兆日元,是日本第三大产业部门。1996年,信息产业GDP首次超过建设业,2000年又首次超过批发商业,跃升为日本第一大产业部门。从整个情况看,1995-2005年,信息产业GDP增长102.9%,其中2000-2005年增长44.0%,大大超过了GDP总额增长的11.4%和7.6%,在各产业部门中是增长最快的。由此,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就带动了经济发展和景气扩大。

(六)结构改革

2001年以来,日本政府以消除不良债权和重建财政为中心,以金融改革、财政改革、规制改革、行政改革、社会保障改革和教育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了经济社会的结构改革。从整体情况看,日本政府的结构改革虽然并不顺利,也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弥补了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的不足,调动了地方和民间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景气的持续扩大。以实施减税措施为主的税制改革为例,各年度按一般会计计算的减税额都超过了增税额,其中,2003年度超过16230亿日元,2004年度超过4340亿日元,2005年度超过5200亿日元,2006年度超过15120亿日元,2007年度超过4080亿日元。在企业经营利润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下,上述减税效果使企业所得税和法人税的增幅都得以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002-2006年度,全国企业的经常利润由31.0兆日元增加到54.4兆日元,增加75.4%,法人税由9.8兆日元增加到15.8兆日元,增加61.2%。法人税增加幅度小,这对于实现以民间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显然是十分有利的。另外,上述减税措施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促进企业设备投资、信息化投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以及推进地方改革等,也都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七)超金融缓和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临长期经济停滞的局面,在财政政策不见成效反而造成债台高筑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坚持实施了超金融缓和的政策。日本银行自1999年把法定贴现率由1995年的0.5%下调到0.1%以后,还通过有关措施,把银行间有担保短期融资的拆借利率诱导为0.01%,使之正好与银行的手续费相等,从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零利率政策”。进入新世纪以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日本银行从2001年3月起又开始实行“数量缓和政策”。所谓数量缓和政策,就是通过大幅度增加“超额准备”,使金融机构能够容易地低成本地从日本银行得到足够的信贷资金,继续发挥银行的金融中介机能,以确保企业贷款在内的各种资金供给顺利进行,进而克服通货紧缩。根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全国金融机构2005年6月在日本银行账户的准备存款应该为6兆日元左右,而按数量缓和政策,在资金需求旺盛时可有超过这一数额的“超额准备”。为此,日本银行账户存款余额的目标值自2004年1月提高到30-35兆日元以来,就一直保持未变。2006年3月9日,由于在景气持续的形势下出现了消除通货紧缩的迹象,日本银行正式宣布终结数量缓和政策。当年8月16日,日本银行又宣布终结零利率政策,把法定贴现率由0.1%提高到0.4%,重新恢复了利率调解资金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和市场机制。

在不良债权问题严重,金融体系不稳定预期增强的形势下,零利率政策和数量缓和政策相互配合,既扩大了货币供应,保障了资金的顺利供给,又实现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为银行处理不良债权和企业重建创造了宽松有利的金融环境。从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看,在政策实施期间确保了中长期贷款的稳定和低利率;在期待效果方面,使个人和家庭消费对物价走势的判断趋于乐观。

(八)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局面。尤其是东亚,不仅彻底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而且以中国经济的新一轮高速增长标志,还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2002-2006年,全球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1%、4.0%、5.3%、4.8%和5.4%,是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冲击以来最好的时期。这种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为日本扩大出口并带动景气复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景气的问题

(一)景气扩大不平衡

1.大都市景气,地方不景气

以三大都市圈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发达而日本海沿岸落后,一直是日本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标志。在这次景气期间,经济中心城市与落后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又进一步扩大了。从整个情况看,这次景气是以三大都市圈为中心而展开的,其中,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都市圈(东海地区)的景气最为明显,其次是东京都市圈(关东地区)和大阪都市圈(近畿地区)。相比之下,北海道、东北地区、九州地区和冲绳地区的景气则明显滞后。以工矿业生产为例,2003、2004和2005年,东海地区分别比上年度增长6.0%、8.9%和8.5%,关东地区分别增长2.9%、3.9%和0.5%;相比之下,冲绳地区分别下降4.3%、3.1%和5.7%,北海道2003、2004年都只增长0.2%,2005年也下降了3.6%。再以对景气最为敏感的就业为例,2003、2004和2005年,东海地区的完全失业率分别为4.0%、3.5%和3.2%,关东地区分别为4.9%、4.4%和4.2%;相比之下,北海道分别为6.7%、5.7%和5.3%,九州-冲绳地区分别为5.9%、5.5%和5.3%。同期,有效求人倍率东海地区分别为0.90倍、1.22倍和1.41倍,关东地区分别为0.70倍、0.94倍和1.11倍;相比之下,北海道只分别为0.49倍、0.50倍和0.57倍,冲绳地区只分别为0.36倍、0.40倍和0.43倍。

2.大企业景气,中小企业不景气

这次景气是从大企业开始的,中小企业景气明显滞后。从经常利润增加的情况看:2003-2005年度,资本金10亿日元以上大企业增加40.2%,1-10亿日元中等企业增加22.6%,1000万日元以下小企业只增加8.3%;在制造业中,大企业的经常利润在2004、2005和2006年度各增加27.6%、16.5%和10.6%,都分别高于中小企业增加的23.2%、8.4%和7.9%。2007年4-9月,大企业经常利润增加10.9%,而中小企业则减少了4.8%。2007年第三季度,制造业大企业的销售额经常利润率为6.4%,比2002年第一季度的2.9%提高3.5个百分点,而中小企业为4.0%,只比2002年第一季度的2.3%提高1.7个百分点。

从设备投资增加的情况看,2002-2005年度,资本金10亿日元以上大企业增加30.8%,1-10亿日元中等企业增加7.9%,1000万日元以下小企业则减少了10.4%。2006年度,中小企业设备投资虽然增加28.8%,一举超过了大企业的10.8%,但2007年上半年度又转为下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3%。相比之下,大企业设备投资增长率虽然也明显下降,但仍然保持增长的局面,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

在中小企业景气滞后的情况下,地方银行不良债权处理也明显落后于主要城市银行。2005年3月末,113家地方银行的不良债权虽然减少为103670亿日元,但自1999年3月以来却第一次超过了主要城市银行的不良债权;2006年3月末,地方银行不良债权的比例仍为4.5%,其中信用金库为7.1%,信用组合为10.7%,仍处于不正常的水平。

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方面的上述差距,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经营能力增强方面就产生了很大的差距(见表3)。

表3日本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经营能力增强的情况

2002年第一季度2007年第三季度

销售额经常利润率制造业大企业

最主要中小企业

服务业大企业

服务业中小企业2.9%

2.3%

2.5%

2.2%制造业大企业

最主要中小企业

服务业大企业

服务业中小企业6.4%(提高3.5个百分点)

4.0%(提高1.7个百分点)

4.0%(提高1.5个百分点)

2.6%(提高0.4个百分点)

损益分歧点比率制造业大企业

最主要中小企业

服务业大企业

服务业中小企业86.5%

91.8%

85.4%

88.8%制造业大企业

最主要中小企业

服务业大企业

服务业中小企业68.3%(下降18.2个百分点)

84.7%(下降7.1个百分点)

76.4%(下降9.0个百分点)

87.3%(下降1.5个百分点)

企业利息负担能力

(营业利润+收受利息/支付利息等)制造业大企业

最主要中小企业

服务业大企业

服务业中小企业6.5倍

2.7倍

3.3倍

2.7倍制造业大企业

最主要中小企业

服务业大企业

服务业中小企业20.5倍(提高14.0倍)

5.9倍(提高3.2倍)

7.3倍(提高4.0倍)

3.9倍(提高1.2倍)

资料来源:[日]内阁府:《2007-2008年日本经济》,2007年12月14日公布。

3.制造业景气,非制造业不景气

这次景气是以制造业为中心而展开的。从经常利润增加的情况看,2002-2006年度,制造业增加96.1%,非制造业增加62.1%,二者相差34个百分点之多;其中,在经常利润增长最快的2003和2004年度,制造业分别增长24.3%和29.1%,明显高于非制造业的11.9%和19.5%。与此同时,制造业销售额经常利润率由2001年度的2.8%提高到2006年度的5.3%,非制造业只由1.8%提高到2.7%。2007年1-12月,制造业大企业的经常利润比上年增加4.1%,销售额经常利润率为6.70%,也明显高于非制造业大企业的0.1%和4.14%。

从设备投资增加情况看,2002-2006年度,制造业增加71.7%,增速几乎相当于非制造业增加36.5%的1倍;在设备投资增加最快的2004年度,制造业增加32.4%,也明显高于非制造业增加的19.5%。2007年上半年度,制造设备投资虽然只比上年同期增加7.6%,但与非制造业下降8.6%相比,其设备投资的形势仍然明显好于非制造业。

由于上述差距,制造业企业和非制造业企业在经营能力的增强方面就产生了明显的差距。根据表3的统计,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经营能力增强的情况都明显好于非制造业企业。

(二)国民还没有得到景气的多大好处

自这次景气出现以来,企业经常利润一直迅速增加,2003、2004和2005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其中2004年增加27.7%,2006年仍增加5.2%。相比之下,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却没有什么增加。2001-2004年,劳动者人均报酬一直是负增长,2005和2006年也只分别增加0.2%和0.1%,其中,人均实际工资在2004年减少0.3%,2005年只增加1.0%,2006和2007年又分别减少了0.1%和0.8%。因工资增长缓慢,家庭实际收入减少的局面从1997年一直持续到2003年,2004年虽然出现1.1%的小幅度增加,2005年又下降1.4%,2006年也只增长0.5%。从总体情况看:2006年,家庭的月均实际收入为525254日元,与2001年的551160日元和1997年的595214日元相比,分别减少4.7%和11.7%。与此同时,家庭实际消费支出也相应地减少了。2006年家庭月均消费支出为320026日元,比上年减少2.6%,与2001年的335042日元和1997年的357636日元相比,分别减少了4.5%和10.5%。2007年,家庭实际消费支出也只增加了1.0%。在家庭实际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家庭的住宅投资也一直难以增加。2001-2003年家庭住宅投资连年减少,2004年虽然增加了1.9%,2005年又下降了1.5%,2006年也只增加了1.0%。2007年,根据当年新开工建设住宅户数的统计,又比上年减少了17.8%。

可见,在这次景气中获益的只是企业,国民除失业减少以外,还没有得到景气的多大好处。

(三)通货紧缩尚未消除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通货紧缩和不良债权一样,也成了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先消除不良债权还是先消除通货紧缩,日本学术界曾经展开过一场争论。从实际情况看,小泉政府推行的是优先消除不良债权的经济政策,其结果,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不良债权问题,但通货紧缩的局面却一直未能得到彻底的改变。伴随景气扩大,企业批发物价虽然从2004年开始就已止跌回升,但消费者物价只是缩小了下降的幅度,并没有改变持续下跌的局面。2005年,在国际市场石油涨价带来国内石油相关产品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物价仍然比上年下降0.1%,2006年才好不容易上升了0.2%。为此,日本内阁府从2006年7月的《月份经济报告》起就不再提通货紧缩了,并且打算在其后的适当时机宣布消除了通货紧缩。然而,如果扣除石油涨价和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物价实际上并没有提高。2007年以来,2月、3月、6月、8月和9月的消费者物价都是继续下跌的局面,10-12月也只增加0.5%,全年平均的消费者物价水平与上年一样,基本上没有变化。所以,内阁府在其后的《月份经济报告》中继续对通货紧缩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到2008年初也一直没有正式宣布已经消除了通货紧缩。

主要参考文献:

[日]内閣府:「日本経済2007-2008」,2007年12月。

[日]内閣府:「平成19年度年次経済財政報告」,2007年8月。

[日]内閣府:「第50回国民生活白書」,2007年9月。

[日]内閣府:「地域の経済2007」,2007年11月。

[日]内閣府:「月例経済報告」(平成20年2月),2008年2月22日。

[日]内閣府:「平成18年度国民経済計算確報」,2007年12月26日。

[日]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白書(平成19年版)」,2007年6月。

[日]総務省統計局:「2007年日本の統計」,2007年3月。

[日]総務省統計局:「2008年日本統計年鑑」,2007年12月。

[日]総務省統計局:「総合月次統計データベース」,2008年2月。

景气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景气分析;先行指数;经济周期

论文提要:经济景气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已成为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监测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十几年来,我国景气指标的相关研究累积了大量经验,并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景气指标体系,用其监测分析我国经济波动。然而,对我国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有很好的多样性,所以对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相关理论研究及其意义

经济景气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五个阶段,已经有了大约近百年的发展史。最早的是哈佛指数阶段,该指数是由13项监测指标根据时间差异关系分别编制的。包括与股票市场有关的“投机指数”、与商品交易市场有关的“商情指数”,以及与金融市场有关的“金融指数”。该指数不仅能够指示景气动向,而且能够超前预报;第二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形成阶段。1937年密切尔和伯恩斯研究了近500个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选择了21个指标构成超前指示器,之后又提出了研究报告“循环复苏的统计指标”,预测出了经济转折的时间,并被后来的实际经济波动所证实;第三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发展阶段,这阶段对扩散指数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第四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国际化阶段,20世纪七十年代,NBER和穆尔的国际景气研究中心将经济景气方法用于监测分析国际经济波动,最初建立的是西方七个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第五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创新化阶段J.H.斯托克和M.W.沃森提出了新的景气指数概念和制作方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景气指数方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景气研究思想在不断开拓创新,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监测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相关的研究工作,近十几年我国景气指标的相关研究累积了大量经验,并逐步建立了我国景气指标体系,用其监测分析我国经济波动。

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无疑是当今全球经济中最好最大的事件,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有的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无疑成为监测的重点,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有很好的多样性,加之对我国区域经济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所以对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我国相关理论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尽管景气指数方法在国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我国理论发展还相对落后,缺乏理论创新。本文试图从景气循环指标体系的领先、同步、滞后指标的模式中将先行指标分离出来,对先行指标和先行指数进行研究,对景气循环方法的深层次研究以得出较为适合的区域经济特性的先行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提出将以一个区域经济数据为背景来建立实证分析,构建出区域经济运行监控的先行指标体系,对省一级政府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协调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快速平稳运行、避免出现较大波动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景气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充分地研究,对我国旧先行指标体系进行了必要的参考,旨在建立一套适应当前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监测体系。本文对指标序列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在指标筛选方面力求更符合区域经济特性,对经济波动更敏感。

二、区域经济景气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区域经济先行指标的选取一定要切实结合区域经济的特性。由于我国传统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地域分布和政策上的原因,我国各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地区特色的经济,包括金融外贸服务型、农业加工和能源矿产型等等各种类型的经济。在早期已经研究的经济指标体系下,还要着重考虑能反映区域经济特性的经济指标。

除此之外,选取指标的原则包括:1、先行性。所选指标对GDP有明显的先行性,其变动先于基准循环指标,能够在一个比较早的时间显示、预测总体经济波动,对GDP的变动有一定的导向性。2、经济重要性。与基准指标之间的先行关系有重要的经济原因,能够引起经济活动的波动,表现经济主体的预期,对经济活动的变化调整迅速。3、周期性。其周期趋势必须领先于基准指标,并且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具体来讲,与基准循环波动相比,先行指标的趋势变化至少领先3个月,并且表现为两次以上的单向引导关系。4、数据质量。统计覆盖的序列口径宽广,尽可能覆盖经济重点部门的指标序列,数据在月份而不是季度基础上编辑,数据及时易得,无间断,无频繁修正。

指标的筛选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统计体系及统计方法的不断完善,统计的种类越来越多,统计指标的数目也日趋庞大,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信息资源。其中,影响景气波动的不仅有产业的活动,还包括就业、金融、财政、消费、物价、库存、贸易等领域的广泛的经济活动,因此收集数据时应尽量包含这些领域。

从大量经济指标中选择景气指标还应考虑到以下几条基准:(1)经济上的重要性;(2)统计上的充分性;(3)统计的适时性;(4)与景气波动的对应性。经济上的重要性是指所选指标在景气的把握上是特别重要的,并且代表经济活动的一个领域,所选指标合起来代表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统计上的充分性是指该指标是月度(或季度)统计数据,并且数据区间较长、较完整、覆盖面大、可信度高;统计的适时性是指数据能及时定期地统计上来,并予以公布,在每月(季度)后的1~2个月(季度)内即能使用;主要参照以下标准:(1)指标跨越的时间尽可能长,一般时间跨度至少包括5次循环。但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缩短跨越时间长度的要求;(2)先行指标的峰值比基准循环的峰值先行至少三个月以上;(3)各个先行指标的特殊循环与基准循环接近一一对应,且在最近的连续三次循环中,至少有两次循环的峰值保持先行三个月以上。通常,指标体系是用于监控实际产出的周期性波动,为此要尽量采用指标的不变价序列。三、指数的合成及检验

经济景气指数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变量波动的相对数,具有简洁性、直观性的特点。经济景气分析就是利用经济景气指数将不同数量的社会经济现象加以综合度量,进行动态比较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经济景气指数从最初数据筛选到最终指数合成,编制过程较为复杂。初选指标组确定后,要进行基准循环模式的确定、基准指标的选取和对指标初步分类等工作。对季节性明显的指标序列进行了季节调整去掉季节因素,通过比值求出指标的增长率序列,然后进行第二次调整去除不规则因素,得到景气指标增长率序列组。合成指数CI不但可以反映景气变动的转折点,还可以把握景气变动幅度的相对大小,并给出数量标志,因此采用CI合成指数。在合成方法上,使用美国商务部的合成指数计算方法,并使用等权。通过K-L信息量法、时差相关分析法和峰谷对比分析法,对指标增长率序列组进行筛选、分类,确定出景气指标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终选组。

先行合成指数用来预示未来经济运行轨迹的变动趋势;一致合成指数用来反映当前经济运行方向和运行力度;滞后合成指数用来最终确认经济循环的转折点和经济运行的某一状态是否开始或结束。利用合成先行指数曲线和GDP增长率进行比较,以检验合成先行指数的先行预测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实际应用对各合成指数的效果进行检验,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结论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经济景气周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区域先行指标体系,但我国较薄弱的数据基础给合成指数的编制带来困难,加上我国的统计体系还不完善,统计的范围还不够广泛,统计数据的时间长度也较短,统计口径经常调整。再者,在指标合成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有待改进,比如时差的测定数据平衡性检验等方面。

合成指数所使用的指标都是经过季节调整,去除了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的序列,增长率循环分析仍是景气分析的主要方式。区域经济政策作用具有不确定性,给经济景气分析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最后应该指出,经济指标的循环特性是不断变化的,同时,统计数据采集方法也在不断调整。指标体系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考察各指标的先行稳定性,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修订。

区域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监测体系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区域宏观经济走势,增强区域经济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要建立一套适应各区域经济管理所需要的经济景气指标监测预警体系并定期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经验的同时,如何使区域景气指标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仍需要做大量的相关研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到模型方法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后续的努力,最终使完善的区域经济景气指标体系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董文泉,高铁梅等.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景气范文篇7

一、降价幅度较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月日宣布,降低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左右,最大降幅达到,按这些药品现在的销售量测算,降价金额约亿元。

这次降价的种药品共涉及多个剂型规格。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这种药品降价,是因为这些药品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价格虚高空间较大,也是各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品种。

发改委强调,对于解决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继续降低其他政府定价药品价格,加强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干预。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减轻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

二、降价品种不多据了解,这次降价所涉及个品种,都是临床使用量非常大的产品,主要是高档头孢类,以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为主,同时还有胸腺肽、干扰素、水溶性维生素等品种。但与次降价当中最多的种化学药来说,降价品种不算太多。

三、总金额创出新高

我们统计后发现,年下半年后,医药产品降价金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品种有限,本次降价的总金额只有应小于去年。数据显示,年月降价总额为亿元,年月为亿元,年月为亿元,年月为亿元。而年月为亿元,年月为亿元,××年月更达到亿元,本次降价金额为亿元,创出历史最高记录,对相关药品销售的影响十分巨大。

四、外资内资差别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这次降价的品种包括外资类药品和合资类药品,但其降价幅度却远远未及国产仿制药。这次讨论的方案中降幅最大的是国产仿制药品种,而同类原研药的降幅仅为。那些享受单独定价政策的原研药下降幅度仅在三成左右,而国产同类产品最高降价幅度却达到了六成。这将进一步拉大国内外制药企业在同类药品的价格差。

降价所涉及的外资企业有辉瑞、礼来、上海施贵宝等,但他们受到的影响远不如国内企业。以头孢呋辛钠注射剂为例,同为/支的规格,国产仿制药定价为元/支,而葛兰素史克的西力欣和礼来的力复乐售价在元/支。以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平均降幅分别为和计算,差价将拉大到元以上。无论从疗效还是从成本来讲,国产药和原研药都具有较大差距。实施新的降价政策以后,它们之间的差价将达数十倍。

五、预计化学药景气程度将下降

从年以来的次降价品种来看,以抗生素和抗感染类药物为主的化学药是国家降价的重点,本次降价也包含种抗生素,更凸显了这种特征,我们预计化学药的景气程度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如年月,抗肿瘤药、循环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以及治疗精神障碍用药等医保目录内共种化学药价格倍大幅下调。而到了××年月,消化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专科用药及诊断用药等医保目录内共种化学药再次遭遇降价。本次降价后,低端化学药生产企业利润空间遭到进一步挤压,亏损面将继续扩大。

六、国产药品受影响最大

由于我国在××年已经进行过一次大幅降价,本次国家的再次大幅降价将使得化学药的价格下降趋势进一步延续,对整个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国产药品受到的影响最大。数据显示,在三大类药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中,国产类药品降价品种最多,在个测算品种中价格下调的有个占总测算品种的;合资类药品价格下调的有个品种占总测算品种的;进口类药品价格下调的有个品种,占总测算品种的。

七、中药子行业凸显投资价值

政策扶持力度大

目前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投资亮点,而中药则是医药产业中的朝阳子行业。最新的国家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录中,中成药由个增加到个,增加了,体现了国家对中药产业的保护和决心。一般中药优势企业都拥有独家品种或品牌产品来获得较高的毛利率,但相对营销能力较弱,如果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医院销售,会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正在建立的中国特色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其指导思路是:以预防为主,城市中西医并重;农村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行。通过国家投入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逐步使中医在城市能够与西医真正并驾齐驱,在农村则要发挥主体作用。由此可见,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体系,中医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次降价并未包含任何中成药产品,中药在未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以医带药加强研发是长期任务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多家等级中医院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全国等级中医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西药则占。为提高中药在国际正规市场的竞争力,必须要以医带药,且应突出中药个性化用药的特色。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拥有万多种中药资源和多种中药制剂,有毒副作用小、疗效彻底等特点,中医药产品出口稳步上升。目前全球有多个国家制定了中草药法规,世界中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正以年均的速度递增,但全球市场上每年高达亿美元的中医药交易额中,中国仅占到到,日韩则占到以上。

专利保护成为行业瓶颈

年以前我国主要依靠行政立法保护药品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是指除专利商标之外,依靠行政法规对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年以后我国修订后的中国专利法,开始对药品进行专利保护,实行两套系统并行。目前我国中药研究成果存在的保护形式有五个,包括:国家保密处方,如华佗再造丸;商标保护,如同仁堂;行政保护,如中药保护品种保护等。行政保护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它可能使企业对一种中药品种形成垄断,有利于促进个别企业的发展,但对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不利。

因此,专利保护已经成为我国中药生产的一大瓶颈,也是我国中药走向国际化的一大障碍。国内的中医药专利申请都来自国外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中药保护条例》即将修订,不与专利法冲突,不保护落后,制定合理的保护期限不超过年,希望中药产业的知识产权流失问题将会逐渐得到解决。企业更多地选择采用司法形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能够放心地加大中药研发投入,申报更多的专利产品。

中药现代化是必经之路

技术和市场将是左右未来中成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新工艺制造的先进剂型的中药产品大有逐步替代原有传统剂型品种的趋势。如在香港上市的同仁堂科技,业绩增长好于同仁堂。主要是由于其产品剂型好技术含量高。具备较完善的产品结构、营销能力较强的中药制药公司具有了相当的自主定价能力,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

八、重点上市公司评级

片仔癀:定价能力强,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丽珠集团:降价影响较大,维持“大市同步”评级

复星医药:收入受到影响,维持“大市同步”评级。

三九医药:股价取决于重组,维持“大市同步”评级。

景气范文篇8

一、行业增长的分化局面开始形成

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受此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过程也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时间轴上,这一特征表现为各产业相对稳定的均衡增长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相间隔的局面。在每一轮新的经济景气循环初期,大都会出现一批行业增长景气快速提升,打破原有的增长“均衡”,形成增长景气的“贫富分化”局面。在正常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这种行业增长景气分化局面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能够预示新一轮高增长产业的形成和新一轮经济景气循环的到来。

从近年来我国20多个工业增长景气的变化格局看,行业增长景气水平的明显分化局面正在形成。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增长景气图:

图1重点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1年上半年之前的近3年时间里,多数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局限于110到90的区间上下波动,没有突出表现的行业,总体呈现出一种均衡、稳定的增长局面。从2001年年底开始,随着工业全行业增长景气平均水平的稳步回升,高增长行业和低增长行业之间的景气差距开始不断加大。推动形成行业增长景气分化局面的第一波力量来自煤炭、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以及在房地产快速增长拉动下景气水平快速提高的建筑用金属制品业、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行业。随后,机械工业(不含汽车)、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特别是合成材料制造业等行业的增长景气快速提高。与此同时,食品工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制造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等消费品类制造业景气水平保持长达1年半的稳步提升态势,到2002年下半年也达到了近年来增长景气的最高水平。另外,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带动下,煤气和自来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出现了持续的景气回升。与以上行业景气水平提升形成对比的是,石油及石油化工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持续处于不景气状态,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受电信设备投资周期的影响增长景气水平一路走低,类似的行业还有有色金属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和部分传统的消费品行业,如盐加工业、糕点等。其他多数行业增长景气处于相对平稳或小幅波动的增长状态。

目前,我国产业增长已形成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新格局。下表显示了2002年底18个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景气的平均水平和收入水平变化的详细情况。

表1主要工业行业景气变化与增长贡献

从2002年各工业行业增长景气的平均水平看,景气状况最好的行业有:汽车、煤炭、食品、机械。同2001年相比,这4个行业景气水平提高10个点以上,均达到近年来各行业增长景气的最高水平。销售收入约占全部工业收入的27.6%,对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却达到34.6%,是2002年拉动工业全行业增长最主要的力量。景气状况较好的行业有医药、建材、电力、纺织服装业、钢铁、化学和电子工业。这类行业增长景气比2001年有一定程度提升,收入约占全部工业收入的51%,对工业总收入的增长贡献约54%,对工业生产增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电子工业,该行业依旧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仅次于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居全部工业行业的第三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水平仅次于机械工业居第二位。不过同该行业前几年持续高增长状态相比,增长速度已明显回落,增长贡献水平有所降低,行业总体景气水平也逐步落后于后来居上的其他行业。增长景气处于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的行业主要是一些轻工行业,包括造纸、烟草、家电、饮料,另外还有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这类行业收入仅占全部工业总收入的1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约10%,贡献比重略小于收入比重。处于不景气状态的行业有两个:有色金属、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同2001年相比,景气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2.3%)也远远小于其收入比重(约1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研究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可以超前了解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速度。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又取决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两方面因素。从中短期看,行业总体规模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明显的变化,而行业增长速度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从而能够比较敏感地反映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和产业结构变化方向。但从指标属性来看,增长速度由于无法克服比较基准不同所导致的对行业“真实增长水平”的高估和低估,常常误导分析结论,相比之下,增长景气指数通过对行业中长期增长走势和季节周期的分析,确立了一个系统、客观和稳定的评价平台,因而更加贴近行业“真实增长水平”。另外,增长景气指数突出了短期变化中的系统特征,对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超前表征和预测能力也比其他指标更为科学和准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除了电子、机械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带动力量之外,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如汽车、煤炭、钢铁、电力、建材等工业行业,以及重新焕发增长活力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如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逐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行业增长格局的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活力的提高。

当然,从近两年行业增长格局的变化判断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理由并不充分,还需要对促使行业增长景气分化的动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其可持续性。只有确定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动力具有可持续性和中长期特点,才能做出经济增长进入新的阶段的判断。

二、行业增长驱动力量的持久性分析

下图是过去5年所有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的标准差图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增长状况的总体差别程度。

图2近年来各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离差图

如图所示,2002年的增长分化局面,其实早在2000年和2001年就出现过“躁动”。这种“躁动”至少从图形表现看,是影响行业增长态势的短期因素的作用结果,影响工业增长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中长期力量并没有发挥作用。对实际情况考察也证实了这种推断。如1999年上半年,煤炭工业总体增长景气明显回升,主要原因是煤炭企业为了达到减亏目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短期财务调整。这种短期措施没有真正解决制约行业增长的根本问题,注定是短暂的。另如石油及石油化工行业在2000年到2001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增长景气一度攀升到历史

最高水平,但由于增长驱动力量的短期特征明显,并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再如2002年初的烟草工业受国家烟草行业税收政策改革和行业管理体制变革的影响,出现良好景气,但其影响仅仅持续了3个月,随后行业增长景气重新回落到不景气区间,等等。

进入2001年下半年,特别是2002年以后,行业增长景气的标准差曲线明显提升到一个新的“增长通道”,这是短期因素和随机波动不能解释的,是一种“系统变化”,一定程度上说明影响行业增长格局的驱动因素开始出现长期化特征。

如汽车工业,2001年初曾经出现一次比较明显的景气波峰。表面看,这次景气波动是汽车市场“价格战”等短期因素刺激的结果,实际上,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和居民收入增长使“轿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等具有中长期特点的因素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2001年下半年,受中国“入世”后汽车降价预期的影响,行业景气大幅回落,进入2002年以后,消费结构升级驱动下的需求增长重新战胜短期预期的不利影响,成为决定行业增长动向的主要力量。可以说,新一轮汽车工业景气回升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中长期的,作用的力度将比较稳定和持久。

煤炭行业2001年底以来的景气局面,表面看是国家“关井限产”政策和国际油价走高,中国煤炭出口快速增长的结果,但从煤炭消费结构看,出口增长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真正拉动煤炭的还是煤炭内需的持续稳步增长,特别是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的煤炭需求稳步快速增长。另外,多年以来,受煤炭市场恶性竞争影响,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均衡”市场价格,煤炭价格回复到目前的水平,是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化的一个必然要求,这种趋势是长期的、稳定的,是驱动煤炭行业出现持续高水平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食品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看,行业的总体增长是乳制品业、水产品加工业和其他食品制造业如方便食品和半加工食品的快速增长带动的结果,而制糖工业、食盐加工业和糕点等传统的食品加工业的增长景气一直处于稳步回落状态。这种变化格局充分显示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向高水平进步的趋势,而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又起因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方面的增长驱动力量也是中长期的,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在纺织服装业和饮料制造业等消费品制造业,类似的结构变化特征同样存在。

电子工业增长驱动力量的中长期特点十分突出。目前,电子工业受全球信息产业增长放慢和国内电子通讯设备更新周期的不利影响,景气水平没有保持以往的良好状态,但是驱动行业增长的中长期力量并没有改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将形成巨大的需求拉动力量,近两年电子工业之所以在不利的发展环境下还能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这一因素。从中国今后较长时期内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看,这一需求拉动力量将持续较长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家用电脑、数码类日用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正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从发展趋势看,除了城市居民电子产品消费结构本身的提升外,农村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扩容的拉动力量正在逐步形成,也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提供稳定持久的拉动力量。

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也是可持续的,一是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有着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二是国际资本转移的重点也在机械工业;三是中国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也将为机械工业的发展从中长期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行业增长的“群体特征”明显

如果单个行业增长驱动力量的持久性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显示,新一轮产业增长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联动增长”特征和基于基本相同的需求拉动力量形成的“群体增长”特征十分突出,这些特征可以提供带有普遍性意义的证据。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具有典型特征的高增长产业群。

第一,在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汽车族”高增长产业群,大致包括:合成材料工业、轮胎制造业、钢铁工业(以薄钢板和钢带等汽车用钢为主)、机械工业中的机床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无论是从现实的投入产出关系看,还是从行业增长的关联程度看,这些行业都与汽车工业存在密切的“共生”关系,如下图所示。另外,汽车使用数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和相应的汽车服务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参见“新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课题组,2001年),这一产业群的规模,大约相当于汽车工业本身的2.5~3倍。假定该产业群基本保持过去两年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相关产业与汽车工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保持不变,据此推算,“汽车族”产业群的规模将达到国民经济总量的7~8.5%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2%,在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的水平时,将实现1个百分点以上的贡献能力。

第二,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钢铁工业(据测算,2002年我国钢铁工业新增收入中,房地产业用钢的新增部分占到65%以上)、建材工业,特别是砖瓦等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建筑用金属制品业等建筑投入品行业、装饰装修行业及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相关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以解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住”的问题为核心形成的具有比较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群。如下图所示。据统计,2002年我国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近7700亿人民币,另据估算,房屋装修支出约为房屋总价的20%以上,再加上由此产生的对家具、家用电器、物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该产业群的经济规模应至少在万亿以上。目前,我国居民住房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步伐加快,该产业群的发展空间还将不断扩展,并将成为今后若干年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的高增长产业群。

图3汽车及相关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图4汽车及相关工业生产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图5“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第三是“机械制造族”高增长产业群。近两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是多数机械制造门类大面积景气回升共同推动的结果。特别是沉寂多年的普通机械制造业所包含的八大类子行业中,有7个子行业增长景气同步快速回升。这些子行业包括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用零部件制造业和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其下游行业几乎覆盖了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所以是工业增长景气整体回升促使企业投资景气回升的综合表现。同个别机械行业的增长景气回升相比,其增长驱动力量要强得多,持久性也要好得多。

第四是与居民日常消费(住、行之外的其他居民消费内容)结构升级关联密切的“消费族”高增长产业群。首先是与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的子行业,如食品加工业中的水产品加工业、乳制品业

景气范文篇9

关键词:日本,景气复苏,前景展望

一、景气复苏的概况

(一)GDP增长

因IT泡沫崩溃,日本经济2001年度出现负增长,GDP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下同)比上年度下降1.1%。日本经济从2002年初开始复苏,当年度GDP增长率恢复到1.1%,2003、2004、2005年度分别比上年度增长2.3%、1.7%和3.3%;2006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6%、2.5%和2.7%(参见表1)。

表1新世纪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实际增长率,%)

年度历年2006(月)

20012002200320042005200120022003200420051-34-67-9

国内总生产(GDP)

(名义GDP)

国内需求-0.70.41.51.22.30.8-0.91.21.52.52.82.01.7

民间需求

民间最终消费支出

家庭最终消费支出

住宅投资

企业设备投资-1.1

公共需求

政府最终消费支出

公共固定资本投资0.4

总固定资本投资-4.5-3.21.50.74.3-1.4-5.70.31.13.38.44.73.5

商品、服务贸易出口

商品、服务贸易进口-7.1

注:总固定资本投资=民间住宅投资+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公共固定资本投资

资料来源:<日>内阁府《国民经济计算》,2006年11月14日公布。

这次景气从2002年1月开始,到2006年11月已持续了58个月,超过了1965年10月-1970年7月的伊奘诺景气的57个月,已成为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景气。不过,与伊奘诺景气期间实际GDP年均增长11.5%相比,这次景气期间只增长2.4%,所以在NHK的电视采访中被国民讥讽为“牛步景气”。这次景气的实际增长率虽然不算高,但与上世纪90年代年均1%的增长率相比明显提高。由此,日本经济终于摆脱了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长期停滞局面。

(二)企业收益增加,破产减少

从2002年开始,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就开始好转。2004、2005年度,全产业的销售额经常利润率分别达到4.2%和4.5%,都超过了1989年度的3.9%。2005年度,制造业大企业的销售额经常利润率达到6.08%,是1974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钢铁工业经常利润比上年度增加42%,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也都增加了35%以上。由此,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40%经常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股份分红总额比上年度增加34.7%。

伴随景气持续回升,企业破产和破产负债总额都明显减少了。2002-2005年度,企业破产案件由19807件减少为12998件,破产负债总额由137824亿日元减少为67034亿日元,分别减少34.4%和51.4%。2006年第二、第三季季度,企业破产案件虽然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7%和2.7%,但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其中,第二季度大型破产负债额比上年同期减少5.0%,第三季度破产负债额比上年同期减少27.5%。

(三)就业形势好转

伴随景气的持续回升,完全失业人数在2002年增加到360万人以后转为减少,2004、2005年分别减少为308万人和289万人,2006年9月末又减少为281万人。结果,完全失业率在2002年达到最高的5.4%后也转为下降,2003、2005年末分别下降为5.1%和4.5%,2006年10月又下降为4.2%。与此同时,有效求人倍率(企业求人数/个人求职数)由1999年12月最低的0.49倍回升到2005年12月的1.00倍,这是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2006年10月又提高到1.08倍。

(四)不良债权基本消除,通货紧缩明显缓解

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不良债权和通货紧缩就是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两大难题。然而,伴随持续的景气复苏,不良债权基本消除,通货紧缩也明显缓解了。

首先,从不良债权方面看,2005年3月末,日本全国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由2002年3月末最高的43.21万亿日元减少为17.93万亿日元,减少58.5%;2006年3月末又减少为13.37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4%。与此同时,日本全国银行的不良债权比例也由2002年3月末的最高的8.4%,分别下降到2005年3月末的4.0%和2006年3月末的2.9%;其中,七大银行集团的不良债权比例分别下降为2.9%和1.8%。由此,银行不良债权处理在2005年3月末已经达到了金融再生计划要求减半的目标,其中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比例率先达到了正常的水平;2006年3月末,全国银行平均的不良债权比例也达到了正常的水平。

由于不良债权处理已经不再是银行经营的压力,2005年3月末主要银行年度决算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了黑字;当年9月末,全国银行年中决算的最终利润合计为21242亿日元,16年来第一次超过了1989年9月末年中决算的12624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2006年9月,六大银行集团的年中决算又实现了新的最高盈利水平,其中瑞穗金融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银行集团、住友信托银行合计的当期利润超过了1万亿日元以上。

其次,从通货紧缩方面看,多年来一直下跌的国内企业物价开始回升,2004、2005年分别比上年上升了1.5%和2.1%,2006年第二、第三季度又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3.1%和3.5%,10月又比上年同期上升2.8%。消费物价指数2004、2005年虽然都下降了0.1%,但2006年第二、第三季度分别上升0.2%和0.6%。为此,日本内阁府从2006年7月的《月份经济报告》起,就不再提通货紧缩了。新任财务大臣尾身当年10月3日在内阁会议后会见记者时说:作为政府,即使宣布摆脱通货紧缩也是可以的;安倍首相10月4日在参议院会议上也说已经看到了摆脱通货紧缩的希望。尽管如此,但如果扣除石油涨价和其他特殊因素,消费物价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所以,内阁府在11月的《月份经济报告》中继续对通货紧缩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并没有宣布已经消除了通货紧缩。

(五)股市和地价转为回升

由于景气持续复苏,多年来一直疲软的股市和地价都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局面。从股市方面看,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2002年末为843.29点,2003、2004、2005年末分别回升为1043.69点、1149.63点和1649.76点;日本经济新闻社225种工业股票价格2002年末为8520日元,2003、2004、2005年末分别回升为10710日元、11480日元和16050日元,2006年12月1日为16321日元。

从地价方面看,到2006年6月末为止,全国地价一直是下降的趋势,与1990年9月的最高水平相比,全部用途土地的地价下降了75.5%,依然形势严峻。不过,根据日本国土厅2006年8月2日公布的数字,日本土地价格14年来第首次摆脱低迷,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根据《每日新闻》8月8日的报道,东京都23区写字楼空室率自1992年5月以来第一次低于3%。这标志着自上世纪90年代初持续的地价下跌也开始出现了止跌回升的迹象。

二、景气复苏的特点

(一)波动起伏的景气复苏

虽说是景气复苏,但从各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看,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波动起伏,两次低谷都出现过负增长。由此,这次景气复苏虽然在时间方面超过了伊奘诺景气,成为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景气,但走走停停,复苏乏力,难以有大的起色。

第一阶段是景气开始复苏的一年间。这一期间,虽然美国经济好转结束了日本2000年末IT泡沫崩溃以后的库存调整,带来了出口扩大,但由于当时日本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调整“三过剩”方面,结果抑制了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致使景气复苏非常缓慢。因此,以2002年下半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导致出口减少为契机,景气从第四季度开始走下坡路,2003年第一季度出现了比上季度下降0.2%的负增长。

第二阶段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初。一方面,中国出现新一轮高速经济增长带动了日本出口扩大;另一方面,企业“三过剩”调整初见成效,企业收益增加带来了设备投资增加和失业率下降,雇佣者收入也停滞下降,景气在2003年第四季度达到了顶点。2004年第二季度以后,因全球信息化设备投资疲软,日本半导体的出口和生产都受到影响,景气复苏放慢,第二、第四季度分别出现了比上季度下降0.2%和0.1%的负增长。

第三阶段从2005年开始到2006年11月。这一期间,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全球信息化设备需求增加再次带动了出口扩大;另一方面,虽然出现了油价上涨的局面,但在企业收益和设备投资继续增加的情况下,雇用和个人消费都有所改善了。因此,2005年除第三季度增长率明显下降外,其余三个季度都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进入2006年以后,以上年末开始的以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等民间需求扩大为中心,景气继续保持了复苏的势头,从而形成了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景气。

(二)出口带动的景气复苏

在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外贸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次景气复苏也不例外。根据表1的统计,日本对外商品、服务贸易的出口自2001年起连续4年出现了较快的增长,2001、2002、2003、2004年度分别增长11.4%、9.7%、11.4%和和9.1%;2006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又分别增长13.4%、10.3%和10.1%。

(三)民间主导的景气复苏

新世纪以来,在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空前增加的形势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实施财产重建的政策,连年压缩了财政预算特别是公共投资的规模。由此,公共投资连年减少,公共需求就拉了景气复苏的后腿。根据表1的统计,2001、2002、2005年度公共需求基本上没有什么增加,2003、2004年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公共固定资本投资则是连续5年的负增长,其中2003、2004年度分别减少了9.5%和12.4%;2006年度,公共需求仍然是负增长的局面,其中公共固定资本投资在第二、第三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9.3%和16.8%。相比之下,从2003年开始,民间需求特别是企业设备投资则出现了较快的增长。2002、2004年度,民间需求分别增长2.2%、2.1%和3.5%;其中企业设备投资分别增长7.0%、5.6%和7.3%。2006年度,民间需求继续扩大,其中企业设备投资在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7.5%、9.5%和10.4%。由此,就形成了以民间需求为主导的景气复苏。

(四)景气复苏不平衡

1.大都市复苏明显,地方复苏不明显

以三大都市圈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发达和日本海沿岸落后,一直是日本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标志,在这次景气复苏期间,经济中心城市与落后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又再次扩大了。从整个情况看,这次景气复苏是以三大都市圈为中心而展开的,其中,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都市圈(东海地区)的景气复苏最为明显,其次是东京都市圈(关东地区)和大阪都市圈(近畿地区)。相比之下,北海道、东北地区、九州地区和冲绳地区的景气复苏则明显滞后。以工矿业生产为例,2003、2004、2005年度,东海地区分别比上年度增长6.0%、8.9%和8.5%,关东地区分别增长2.9%、3.9%和0.5%;相比之下,冲绳地区分别下降4.3%、3.1%和5.7%,北海道2003、2004年度都只增长0.2%,2005年度也下降了3.6%。再以对景气繁荣最为敏感的就业为例,2003、2004、2005年度,东海地区的完全失业率分别为4.0%、3.5%和3.2%,关东地区分别为4.9%、4.4%和4.2%;相比之下,北海道分别为6.7%、5.7%和5.3%,九州?冲绳地区分别为5.9%、5.5%和5.3%。同期,有效求人倍率东海地区分别为0.90倍、1.22倍和1.41倍,关东地区分别为0.70倍、0.94倍和1.11倍;相比之下,北海道只分别为0.49倍、0.50倍和0.57倍,冲绳地区只分别为0.36倍、0.40倍和0.43倍。

2.制造业复苏明显,非制造业复苏不明显

这次景气复苏是以制造业为中心而展开的。从经常利润增加的情况看:2002-2005年度,制造业增加79.5%,非制造业增加58.5%,二者相差21个百分点;其中,在经常利润增长最快的2004年度,制造业增长29.1%,比非制造业的19.5高近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销售额经常利润率制造业由2001年度的2.8%提高到2005年度的5.0%,非制造业只由1.8%提高到2.8%。

从设备投资增加情况看:2002-2005年度,制造业增加56.2%,大大高于非制造业的16.9%;2006年度,制造业设备投资计划增加12.5%,也明显高于非制造业的6.2%。

3.大企业复苏明显,中小企业复苏不明显

这次景气复苏是从大企业开始的,中小企业的复苏明显滞后。从经常利润增加的情况看:2003-2005年度,资本金10亿日元以上大企业增加40.2%,而1-10亿日元中等企业只增加22.6%,1000万日元以下小企业只增加8.3%。

从设备投资增加的情况看:2002-2005年度,资本金10亿日元以上大企业增加30.8%,而1-10亿日元中等企业只增加7.9%,1000万日元以下小企业则减少10.4%。另外,根据2006年度的设备投资计划,大企业比上年度增加11.5%,而中小企业则比上年度减少3.1%。

由于中小企业景气复苏滞后,因此地方银行不良债权处理也明显落后于主要城市银行。2005年3月末,113家地方银行的不良债权虽然减少为10兆3670亿日元,但自1999年3月以来却第一次超过了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2006年3月末,地方银行不良债权的比例仍为4.5%,其中信用金库为7.1%,信用组合为10.7%,仍处于不正常的水平。

4.企业收益增加明显,个人和家庭收入增加不明显

景气复苏以来,日本企业的经常利润一直迅速增加,2003、2004、2005年度分别比上年度增加16.9%、24.6%和8.4%,2006年第二、第三季度又分别比上年度同期增加12.9%和6.6%。

相比之下,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却没有什么增加,其中人均实际工资2004年度减少0.3%,2005年度只增加1.0%。2006年以来,职工的工资水平仍没有什么提高,其中5人以上企业固定支付的工资8月比上年同期减少0.2%,9月也只是与上年同期持平。由于工资增长缓慢,工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2002、2003年度分别比上年度减少4.2%和0.5%,2005年也只增加0.2%。结果,家庭实际消费支出在2004、2005年度分别比上年度减少0.5%和0.6%,2006年第二、第三季度又分别减少1.5%和3.9%。

可见,在这次景气复苏中获益的只是企业,日本国民除了失业减少外,还没有得到景气复苏的好处。

三、景气复苏的原因

(一)企业素质提高

在这次景气复苏的过程中,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三过剩”的后遗症得以消除,日本企业的素质明显提高,并成为推动景气复苏的重要原因。

1.雇用过剩消除

自1998年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起,日本企业就开始大规模地裁减雇用人数。与此同时,伴随高龄者逐渐退休,到2004年日本企业基本上消除了雇用过剩的状态。由此,企业雇用转为缓慢增加,有效求人倍率也显著提高了。这样,与上次景气复苏期间失业率继续提高相比,这次景气复苏期间出现了失业率下降的局面,雇用形势逐步好转了。

2.设备过剩消除

在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期间,日本企业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致使泡沫经济崩溃后出现了严重的设备过剩状态。结果,整个90年代在企业销售额减少的情况下,设备折旧就严重压迫了企业经营,设备投资大为减少了。由于日本企业连续十多年控制投资规模,淘汰陈旧过时的设备,因此到2005年初,不仅企业设备过剩的局面基本消除,而且普遍实现了设备更新。以钢铁工业为例,与企业收益明显改善相比,其设备投资虽然增加并不快,但由于设备更新换代,先进的新型的设备普及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了

3.债务过剩消除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企业负债累累,不得不用经营利润或变卖资产来偿还债务,很多企业既难以得到新的贷款,也不敢轻易地举借新债。2002年以来,伴随企业经营利润的迅速增加,企业债务过多的局面迅速改变,到2005年3月末,在主要城市银行不良债权比率下降到正常水平的同时,企业的过剩债务也基本上消除了。在上述过程中,不仅银行改变了多年来谨慎贷款的态度,企业也增强了增加借款的信心。

“三过剩”现象的消除,意味着“过剩的企业”基本上淘汰的差不多了。经过10多年来的长期经济停滞,弱不禁风,经不起折腾和考验的企业大都破产了;剩下的企业,大都是身强体壮,经得起折腾和考验的企业,其应付危机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了。

(二)企业经营方式调整

如前所述,这次景气复苏是民间主导的景气复苏,企业设备投资扩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毫无疑问,企业设备投资扩大是以企业经营改善和企业收益增加为前提的;而企业经营改善和经营收益增加,则是企业努力调整经营方式的结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面临1998年前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企业大量破产和大量裁员的情况下,作为日本式经营基础的终身雇佣制进一步瓦解。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企业以人员调整为中心调整经营方式,不仅开始减少雇用,全国雇用人数由1997年的5391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5355万人,而且还减少长期雇用和正式雇用,增加短期雇用和非正式雇用。与此同时,日本企业还利用工会确保雇用的要求,以承诺不大量解雇和辞退职工为条件,迫使工会降低春季工资斗争的条件,1998-2004年连续7年压低了工资水平,其中2002年度压低2.9%,2004年度压低0.8%,直到2005年度才提高1.0%。由于人事费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因此日本企业以人员调整为中心调整经营方式,就收到了减员增效的显著效果。2001-2005年度,日本全产业的销售额增加12.7%,其中制造业增加14.8%;相比之下,经常利润则分别增加83.0%和105.2%。与此同时,日本企业的劳动分配率即人事费占企业附加价值总额的比例,就由2001年度的75.1%下降到2005年度的70.0%,而营业纯利润占附加价值总额的比例则由7.0%上升到13.1%,前者下降了5.1个百分点,后者上升了6.1个百分点。

(三)结构调整

为适应高龄少子化和日元升值的局面,日本顺应东亚经济合作扩大和产业国际转移的潮流,加强了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的步伐,不断淘汰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价值的产业,集中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价值产业的产业。结果,从量的方面看,日本经济发展虽然很慢,但从质的方面看,日本经济的素质和水平却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以产业调整为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一直是日本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1995年,信息产业的GDP〔实际GDP,下同〕为32.91万亿日元,超过了零售商业的27.10万亿日元和运输业的23.91万亿日元,仅次于批发商业的40.26万亿日元和建设业〔不包括信息通信建设业〕的37.86万亿日元,是日本第三大产业部门。1996年,信息产业GDP增加到37.52万亿日元,首次超过了建设业的36.89万亿日元;2000年,信息产业GDP增加到46.36万亿日元,又首次超过批发商业的40.96万亿日元,跃升为日本第一大产业部门。2004年,信息产业的GDP达到61.91万亿日元,稳居日本第一大产业部门的地位。从整个情况看,1995-2005年,信息产业GDP增加88.1%,其中2001-2004年增加21.9%,都大大高于全部产业平均增长的9.1%和5.3%。由此,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就带动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景气复苏。

(四)科技投入和科技进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但政府和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和产出都在继续增加,科技进步并没有停滞。

1995-2005年度,日本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由37.81万人增加到45.59万人,研究开发费由8.98万亿日元增加到11.87万亿日元,分别增加20.6%和32.2%。从国际比较看,日本研究开发投入和研究开发成果多年来一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至于研究开发费占GDP和企业销售额的比例,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日本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一直是高踞榜首,这种情况在新世纪初也没有什么变化。2002-2004年度,日本研究开发费连续3年占GPD的3.35%,明显高于美国的2.73%,德国的2.53%、法国的2.26%和英国的1.87%。2004年度,日本企业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重为3.11%,其中制造业企业为3.87%,分别高于1997年的2.85%和3.67%。2004年3月末,日本企业每万名就业人员中有研究开发人员767人,比1998年3月末的555人增加38.2%;制造业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的比重更高,每万名就业人员中有955人,其中IT工业多达2255人,电子应用、电气仪表企业多达1680人,精密机械企业也多达1207人。

因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但日本的科技进步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出现了新的发展。2000-2004年度,日本每年申请的发明创造专利平均为426651件,与90年代前期的365733件和90年代后期的388998件相比,分别增加了16.6%和9.7%。由于日本研究开发继续以产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为中心,新产品、新工艺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因此,不仅汽车等传统工业继续保持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IT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迅速提高了。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半导体产品DRAM(记忆存储器)曾垄断国际市场的50%以上,现在虽然被韩国和台湾省等所取代,占国际市场的比重已下降为25%左右,但从整个情况看,日本半导体产业仍然保持世界独一无二的竞争力。目前,日本的半导体、半导体零部件生产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原材料之一的机能性化工产品的产量都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液晶电视等数码家电以及机器人、机械加工设备等传统产品,也都继续垄断国际市场。

从个人和家庭消费方面看,由于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数码相机、液晶超薄电视、计算机和手机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畅销产品,其普及率迅速提高,更新换代也很快,成为拉动消费进而拉动景气复苏的重要因素。

(五)出口增加和“中国特需”

这次景气复苏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好、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利国际环境中实现的。由此,日本才实现了出口增加并以此带动了景气复苏。2002、2003和2004年,日本出口分别增加8.5%、6.3%和10.1%;其中对中国出口分别增加34.3%、33.3%和20.5%。2005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增加虽然减速为10.6%,但仍高于其出口增加7.3%。2006年以来,日本对中国出口再次提速,1-10月增加22.6%,仍高于其出口增加15.5%。

日本对华出口以集成电路、半导体元器件等关键零部件和钢铁、化工等优质原材料为主,还有机械设备等。因此,随着对华出口的迅速增加,日本企业的开工率普遍提高,机械设备订货也很旺盛;其中,钢铁在2005年甚至一度出现了少有的供不应求的局面,机械订货2005年12月超过2万亿日元,是1987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日本造船业、海运业也接满了定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由此,从2003年开始,“中国特需”一词就不胫而走,成为推动日本景气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超金融缓和政策

90年代以来,面临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在财政政策不见成效反而造成债台高筑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坚持实施了超金融缓和的政策。日本银行自1999年把法定贴现率由1995年的0.5%下调到0.1%以后,还通过有关措施,把银行间有担保短期融资的拆借利率诱导为0.01%,使之正好与银行的手续费相等,从而实施了闻所未闻的“零利率政策”。进入新世纪以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日本银行从2001年3月起又开始实行“数量缓和政策”。所谓数量缓和政策,就是通过大幅度增加超过准备,使金融机构能够容易地低成本地筹措资金,继续发挥银行金融中介的机能,以确保企业贷款在内的各种资金供给顺利进行,进而克服通货紧缩。根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全国金融机构2005年6月在日本银行账户的准备存款应该为6万亿日元左右,而按数量缓和政策的要求,在资金需求旺盛时,则可有超过这一数额的“超过准备”。为此,日本银行账户存款余额的目标值自2004年1月提高到30-35万亿日元以来,就一直保持未变。

在不良债权问题严重,金融体系不稳定预期增强的形势下,零利率政策和数量缓和政策相互配合,既扩大了货币供应,保障了资金的顺利供给,又实现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为银行处理不良债权和企业重建创造了宽松有利的金融环境。从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看,在政策实施期间确保了中长期贷款的稳定和低利率;在期待效果方面,使个人和家庭消费对物价走势的判断趋于乐观。

2006年3月9日,由于在景气持续复苏的形势下出现了消除通货紧缩的迹象,日本银行正式宣布终结数量缓和政策。当年8月16日,日本银行又宣布终结零利率政策,把法定贴现率由0.1%提高到0.4%,重新恢复了利率的杠杆作用和市场机制。

四、景气复苏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根据日本内阁府2006年11月的《月份经济报告》,日本政府对当前景气形势的总体判断是:消费虽然疲软,但景气仍在继续复苏。关于景气继续复苏的主要表现,《月份经济报告》例举了四个方面:第一,企业收益改善,设备投资继续增加;第二,雇用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正在趋于改善;第三,个人消费基本上踏步不前;第四,出口踏步不前,生产缓慢增加。根据上述判断,日本政府认为只要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好转并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收入增加,日本经济就会继续实现以国内民间需求为主导的景气扩大。

根据日本主要民间调查机构2006年8月20日前公布的预测,这次景气复苏虽然会持续到2007年,但经济增长率将会下降到2%左右。根据OECD当年11月28日公布的世界经济预测,2006年日本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为2.8%,当前的景气复苏虽然可持续到2007年乃至2008年,但实际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为2.0%,与上述日本国内的预测基本一致。

从目前情况看,影响日本景气复苏的外部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二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走势。鉴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2006年7月末达到1桶78.40美元后已经大幅度回落,10月20日下降为56.82美元,12月初为60美元左右,再加上近年来的石油涨价并未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因此,只要石油价格不在2006年7月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暴涨,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就是有限的。由此,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走势就成为影响日本景气复苏的最重的外部要因素。

从美国经济形势看,2006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下降为1.6%,低于第一季度的5.6%和第二季度的2.6%,是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根据美国政府2006年11月21日公布的经济预测,2006年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为3.1%,低于年初预测的3.4%,2007年将下降为2.9%。根据上述OECD的世界经济预测,2006年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为3.3%,也低于年初预测的3.6%;2007年,因利率、税率提高以及石油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为2.4%。由于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也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因此,美国经济减速就将成为影响日本景气复苏的不利因素。

从中国经济形势看,GDP在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又增长10.9%,其中第二季度增长11.3%;第三季度,尽管中国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控制了投资的过快增长,GDP仍然增长10.4%。从目前情况看,全年GDP增速将为10.5%左右。关于2007年中国经济的走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0月公布的预测将减速为10.1%,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预测将减速为9.5%;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11月14日公布的预测将减速为9.6%。另外,根据前述OECD的世界经济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0.6%,2007年减速为10.3%后,2008年将再次加速为10.7%。由于日本对华出口增长最快,因此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就意味着“中国特需”将继续成为推动日本景气复苏的有利因素。

主要参考资料

<日>内閣府「月例経済報告」,2006年11月。

<日>経済財政政策担当大臣報告,「平成18年度年次経済財政報告」,内閣府2006年7月18日。

景气范文篇10

2013年,市局队将按调查方案的要求,对各辖市区统计局、、调查队所开展的企业景气调查和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在样本抽选、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质量检查、调查资料开发应用、调查资料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各环节加强管理和指导。企业景气调查专业实行《企业景气调查规范化管理办法》,规模以下工业调查专业实行《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规范化标准》,同时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措施,市局队施行《市企业景气调查考核办法》和《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考核办法》,不断提高本地企业景气调查和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同时对抽样调查工作组织、工作考核方式方法等进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

二、注重加强基础工作,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1、企业景气调查专业:各辖市区,、调查队企业景气调查人员在对样本企业分发调查报表时应建立签收制度。为了确保调查表的时效性,各地对调查表的分发可采取一次性分发,亦可采取逐季分发。问卷内容应由企业厂长、经理填报,厂长、经理外出时应委托分管生产经营的副厂长、副经理代填。在报表录入前要对问卷的内容、逻辑关系进行人工审核,并根据经验对报表内容进行判断,发现问题及时查询,确保数据准确、可靠。2、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专业:坚持以数据质量为中心,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个体工业户,要求调查员采取入户调查方法采集数据,调查员在业主自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询问、察看评估后填报。对于工业企业,主要以业主报送调查报表为主,辅以针对性上门核实确认。调查员入户调查时不能完全依据业主提供的数据填报,需通过察看样本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生产设备、从业人员、生产用电情况、原材料消耗情况及有关帐簿和交税情况,保证其提供的数据准确无误。调查员要对照填表说明,对每一笔数据详细审核,要注意同一单位相关指标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同时要对同一行业不同单位之间的资料进行比较,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据实评估确认后再填报。3、企业(集团)统计专业:直接对企业采取会议、集中培训等形式布置企业(集团)统计报表,企业(集团)统计人员在对企业分发调查报表时建立签收制度。评估企业(集团)主要统计数据质量,综合数据总量和趋势与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历史资料的对比审核,发现异常变化(如极端变化、跳跃变化、多倍数变化、反逻辑变化等)趋势的,认真核实,查明原因,确保调查汇总数据的质量。对数据的审核工作,通过相关对比审核、逻辑审核,经验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三、加强调查人员培训,注重走访回访调研。

1、企业景气调查专业:市局队在2013年将通过以下途径灵活开展培训工作,扬中统计局,、调查队直接对企业采取会议、集中培训等形式布置景气调查方案。各辖区统计局组织,集中样本企业在市里统一培训,在讲解报表业务的同时,宣传企业景气调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家宏观决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保证企业景气调查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培训,能切实将参与我市企业景气调查人员工作水平、业务能力得以提升。各辖市区统计局,、调查队可有针对性选取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走访回访,并做好走访回访记录。在检查报表质量的同时就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问题及对政府部门的建议进行沟通,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企业对景气调查工作的配合程度。2、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专业:各辖市区统计局,、调查队对辖区内抽中的样本单位和样本村(居)委会调查员进行一次培训或以会代训。进行调查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被调查者的配合程度。各辖市区统计局,、调查队在样本调查过程中,深入样本单位进行指导,与业主就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沟通,了解基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3、企业(集团)统计专业:市局队直接对企业采取会议、集中培训布置企业(集团)统计报表,辖市区统计局,、调查队负责催报本地区企业(集团)上报资料,协助市局队有针对性选取部分单位进行走访调研。2013年计划对沪深上市公司专项检查,了解统计报表数据质量、生产经营情况、存在问题及对政府部门建议,逐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集团)统计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