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8:54:17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范文篇1

一、“新经济”与经济扩张

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不论短期或长期,总产出都是就业量的函数,而且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最大产出之前,总产出都是就业量的增函数,即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逐步递增。因此,从理论上看,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最大产出之前,经济增长与失业是负相关的,经济增长越快,失业率就越低,反之则反是。但是,和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不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如果出现需求冲击,则高增长伴随高通胀;如果出现供给冲击,则低增长伴随高通胀。因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确定,所以,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不确定的。这样,在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就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组合。第一种组合:高增长,低失业,高通胀;第二种组合:低增长,高失业,低通胀;第三种组合:低增长,高失业,高通胀。其中,前两种组合比较常见,而且一般说来,第一种组合出现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第二种组合出现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第三种组合则极为罕见,只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时期。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走出战后第九次衰退期到2000年12月,已持续增长了117个月,成为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持续增长时期中最长的一个。而且,20世纪60年代以来,只要美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25%~2.5%,其自然失业率就会维持在5.5%~6%的水平。但在最近一轮经济增长中,1992~1999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3.6%,1996~1999年更是高达4.1%,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则持续走低。1992年美国的失业率为7.5%,之后就逐年下降,1999年全年只有4.1%,2000年1~9月进一步下降为4.02%,创1969年以来的最低记录。通货膨胀率在1990年为5.4%,而1991~1999年平均仅为2.6%。美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高两低”的良性运行态势,标志着在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中出现了第四种组合,即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同时并存。这种组合是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标准的经济理论所不曾分析过的。

美国新一轮经济扩张阶段中呈现出的“一高两低”的运行态势,与“新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不同于物质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知识产品的生产呈现出成本递减的特点。众所周知,任何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知识。因此,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差别,不在于产品中知识与物质成分的有无,而在于产品中知识与物质成分的比重不同。物质产品的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知识含量相对较低,而知识产品的物质含量相对较低,知识含量相对较高。知识产品的知识含量相对较高这一事实,说明知识要素的投入在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知识要素的投入主要发生在知识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阶段,知识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就可用很少的可变投入生产出来。因此,知识产品生产中固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大,可变成本的比重相对较小。因为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的,而知识产品生产中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大,其推动平均总成本下降的影响超过了报酬递减规律推动平均总成本上升的影响,所以,知识产品的生产呈现出平均总成本一直递减的特点。反映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表明,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则以减半的速度下降。1991~1996年,计算机微处理器的生产成本从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230美元下降到342美元,下降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是任何传统产业所无法比拟的。导致知识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工人实际工资的提高相对缓慢。信息产业是劳动生产率极高的一个产业。从199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幅高达2.8%,其中一半以上要归功于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不仅自身劳动生产率高,而且信息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广泛运用,还提高了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如大量使用计算机的制造业,其劳动生产率的增幅由20世纪80年代的3.2%提高到90年代的5.7%。在劳动生产率迅速增长的同时,美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却比较缓慢。而实际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必然导致知识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知识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对总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可用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来说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下降意味着生产者的利润增加,因此,生产成本下降会使生产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数量增加。换句话说,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会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断向右移动。另一方面,总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断右移又会导致总需求曲线的适应性右移。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不断右移,从长期来看,就意味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或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导致“新经济”扩张阶段出现的机制,还可更方便地用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来说明。众所周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负倾的,反映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右移的过程,也就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左移的过程。因为失业率和通胀率长期同时下降,所以,作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动轨迹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正倾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左移,说明总体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运行态势。因此,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不是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失效,而是说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具有罕见的特殊形状。

二、“新经济”与经济衰退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出现以后,学术界普遍弥漫着一种乐观情绪,有人甚至断言“新经济”的发展标志着经济周期的终结。然而,正当经济学者为“新经济”的发展而喝彩之时,美国经济传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美国GDP的增长率从今年开始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2000第四季度,美国GDP的增长率还保持在1.9%的水平,而2001年前三个季度,这一增长率已分别下降为0.5%、0.3%和-0.4%。与此同时,美国的失业率也逐步攀升,9月份美国的失业率已上升到4.9%,与失业率最低的月份(2000年4月)相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持续三个季度大幅下滑,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已是确定无疑。

如果说美国“新经济”扩张阶段的出现主要是由供给方面的因素引起的,那么“新经济”衰退阶段的出现则主要是由需求方面的因素引起的。首先是消费需求不振。消费需求是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3。美国历来是个高消费的国家,其消费倾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直是最高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新经济”的刺激下,美国的股票指数一路上扬。在股市财富效应的支撑下,美国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节节攀升。1997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下降为3.1%,1999年个人储蓄率进一步下降为负数,消费倾向已超过极限。2000年3~4月间,美国主要股票指数在达到历史最高点后,走势突然急转直下。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泻,从去年4的5132点,下跌到今年3月的1700点以下,不到一年就跌去了70%左右。道—琼斯工业指数也持续下滑,从去年3月的13000多点,下降到今年3月的9820.76点,一年之内下跌了24%以上。按市值计算,美国股票投资者的损失高达6.8万亿美元。股票市场下跌产生财富负效应,使消费者的帐面财富大幅蒸发,以致近50年来美国家庭财富净值首度出现下降。财富缩水使消费者的信心受到重大打击,到今年9月初,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下降,从去年9月的142.5点下降到100点以下,为最近5年以来的最低点。财富减少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持续大幅度下降,导致占美国GDP三分之二的消费支出萎缩。其次是国外需求疲软。美国自从1971年出现战后第一次对外贸易逆差后,其贸易逆差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增加。按1996年可比美元计算,1992年美国实际贸易逆差为18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0.27%,1999年实际贸易逆差增加到3229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64%。短短7年间,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加了16倍以上,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37个百分点。外贸逆差的持续快速上升意味着美国的国外需求急剧萎缩。当美国股市飙升,财富效应明显,消费需求旺盛之时,国外需求的萎缩被国内消费需求的膨胀所抵消,其对美国经济的负面效应被掩盖起来。一旦美国股市急转直下,财富效应发生逆转,导致消费需求疲软,国外需求的急剧萎缩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就日益凸显出来。最后,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同时萎缩,势必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2000年美国公司的总体利润状况不佳,第二季度的利润增幅仅为2.9%,第三季度更是下滑到0.7%,自1999年第四季度以来,企业利润已持续4个季度下降。企业利润的持续下降必然影响企业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导致资本边际效率发生严重动摇,使作为引致需求的投资需求急剧下降。2000年,尽管美国国内私人总投资增长10.3%,高于1999年6.6%的增长幅度,但按季度来看,四个季度国内私人总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5.1%、21.7%、1.8%和-2.6%,全年国内私人总投资总的趋势是急剧下降。

经济周期范文篇2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定性的角度,Canova和Dellas(1993)给出了世界经济周期定义的简单描述,即世界经济周期是在国别总量经济的跨国周期性行为中存在的共同特征。而对这种共同特征,宋玉华(2004)加以进一步的明确,她认为世界经济周期就是在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经济活动呈现同步的扩张、衰退、萧条和复苏,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行形态,这种运行形态会重复发生,最终形成持续时间不同的世界经济周期运动。从定量的角度,Gerlach(1988)用波谱分析研究经济周期的跨国行为,发现大量国家的产出运动在经济周期频带上是相互联系的,世界经济周期是多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动在一定的周期频带上的高度相关性存在;Gregory等(1997)则用时间序列相关性来界定世界经济周期,即全世界(国家)的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一个序列相关的共同特征。

二、世界经济周期是否存在

(一)世界经济周期存在的研究

很多实例证明国家之间的确存在经济周期的共振现象和经济波动的传播行为。如,Dellas(1986)发现在英、美、德、日四国间,几乎存在长久的同一的经济周期。Backus,Kehoe,Kydland(1992)扩展了RBC(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模型,建立了包含跨国经济协动现象的I—RBC模型,在这个扩展的开放经济理论里,国家之间的消费是高度相关的,由此说明国家之间的协同性是存在的。Sarkissian(2001)也认为国家之间的消费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高度相关,特别是在萧条时期更是如此。而Canova,Dellas(1993)发现显著增强的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和全世界面临着的共同的外部或内部经济扰动是生成跨国的经济周期行为的共同因素。Baxter,Kouparitsas(2004)的研究发现,如果两国之间有较高的双边贸易相关度,那么这两国之间的经济周期相关度就会提高;同时,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的周期相关度一般会比较高。Ravn(1997)的研究表明,除OECD国家政府支出显示了较弱的正相关性外,其他经济变量(包括产出、消费、总投资、出口和进口)都显示了很强的正相关性,并表现出良好的跨国协同运动性。Kouparitsas(2001)研究发现,七国集团的经济周期存在着极高的相关性,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以后更是如此,他认为世界经济周期(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世界经济周期)的确是存在的。

(二)世界经济周期不存在的研究

Hickman,Filatov(1983)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通常表现得相当微弱,这种微弱的传导很易于被国内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所控制而失去扩散能力。唐海燕(1999)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初期或以前时期,各国经济周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时间错位,同一时期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抵消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世界经济周期性特征。Kollmann(1996)通过与完全资产市场的对比,发现在不完全资产市场(即国际金融市场只能买卖债券合约)的两个国家实际经济周期模型里,国家之间消费的相关关系比完全资产市场情况要明显弱得多。Selover(1997)在研究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互动关系时,进一步发现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因为相互驱动而导致同步波动的假说并不成立,两国经济趋向同步波动是因为低水平的或者弱的冲击所致。

(三)区域性经济周期增强而世界性经济周期减弱的研究

更多的学者研究了区域性经济周期的存在。所选择的区域范围主要集中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两个区域。Clark,Wincoop(2001)比较了美国各州的经济周期和欧盟内部的国别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指出无论在过去20年还是40年中,美国各州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都要强于欧盟国家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存在消除了由于区域边界而衍生出的大量交易成本和经济波动的非协动性。此外,Chiquiar,Ramous,Francia(2004)认为美国和墨西哥两国之间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加强,导致了美墨两国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增强。在东盟区域经济周期方面,DavidD.Selover(1999)研究了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传导的相互依赖性。他们主要考察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及东盟国家,与它们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之间的经济周期的国际传导,用主成分分析法、自回归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研究了贸易量的相关性,并找到了东盟区域经济周期存在的证据。Choe(2001)研究了十个东亚国家的经济周期与双边贸易的影响,并得出经济波动随着区域内贸易依存度的加深而具有显著的同步性。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性经济周期在减弱。Heathcote,Perri(2002)利用一个简单的模型以帮助理解冲击的国际相关性、国际资产贸易程度及宏观总量的国际关系等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他们的研究指出,1972至1986年间,美国与欧洲总量、加拿大和日本之间的GDP、就业和投资相关性分别是0.76、0.66和0.63,但在1986年至2000年间,这些相关系数降低了,分别为0.26、0.03和-0.07,他们认为,金融全球化导致国际借贷的自由化,从而导致资产风险的分散化,并伴随着经济的区域。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与其伙伴国之间的产出、就业和投资的相关性就大幅度降低了。JamesH.Stock,Markw.Watson(2003)研究发现,即使在七国集团内部,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也降低了,并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即出现了欧洲区域国家和英语语系国家各自内部的协同性增加。

三、世界经济周期的产生与传导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世界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特定国家冲击、技术冲击、石油冲击、需求和供给冲击等。Dellas(1986)研究发现,世界范围的共同冲击(如石油冲击、共同的技术进步等)是产生世界经济周期的驱动力量。康特和马克(CantorMark,1988)建立了一个两国家模型,每一个国家有相同的工业,但这些工业受不同的国家特色(主要以技术为主)的冲击。他们的研究证明经济周期风险来源于国家特色的技术冲击,而国际证券市场正是经济周期的媒介。Stefanc.Norrbin,DonE,Schlagenhauf(1996)指出,特定国家冲击和特定技术冲击是世界经济周期的重要来源,而特定国家冲击是产出波动的最重要的因素。Bruno(1997)建立两国家、两产品模型,并假定国内外投资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以及资本的使用效率各不相同,结果表明,国内外投资品的替代弹性是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产生的重要变量,特定国家的技术冲击是造成两国经济波动的根源。MichaelBergman(1996)利用产出和通货膨胀两变量的VAR模型检测了德国、日本、瑞典、英国和美国等五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结果证明需求和供给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他们还发现,德国、英国和美国三国的经济周期的频率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他们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误差方差的50%以上来源于供给冲击,日本和瑞典产出的90%以上的误差方差来源于供给冲击。

世界经济周期的传导渠道主要包括贸易传导和金融传导。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渠道的传导,近期的研究则更多关注金融渠道的传导,而这是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相适应的。Dellas(1986)的经验研究发现,经济扰动的跨国传导中,贸易条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贸易和资本的流动并不能解释世界经济周期的产生。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是宋玉华(2007)等,其研究表明贸易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具有正相关关系。早期的研究中,金融交易主要是指国际货币借贷和国际资本投资,基于这种认识,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利率在世界经济周期传导中的作用。Choudri和Cohen(1980)、Cantor和Mark(1988)、Baxter和Crucini(1995)等的早期研究确认了这些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和合理性。Daniel(1981)、Flood和Marion(1982)等的研究发现实际利率和相对价格是扰动跨国传导的因子。Blankenau等(2001)则从另一角度确认了世界利率在传导外部冲击方面的作用,能够导致净出口、净外国资产及产出等的跨国波动联系。Cantor和Mark(1987)、Stockman(1990)等认为资本边际产出是生产率冲击多国传导的重要因子。Jansen,Stokam(2003)从国际直接投资角度对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进行了分析。他们指出,在1995年以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投资关系与国际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有关,那时密切的贸易关系一直是两国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的重要原因。WilliamBlankenau,M,AyhanKose,Kei—MuYi(2001)认为作为世界经济波动向小型开放国家传导的众多的渠道之一的世界真实利率是世界经济周期向小型开放经济传导的重要机制,并指出世界真实利率对世界经济周期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净出口、净外国资产和产出等。

四、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关于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仅有较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胡鞍钢(1994)分区段将中国和美国、中国和世界GDP年增长率波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960—1979年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的相关系数非常小,而1980~1989年,相关系数相应增大。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2002)以1987-2000年间的季度GDP数据为分析对象,得出中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为弱相关,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余芳东等(2001)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随世界经济的趋强而走强,随世界经济的趋弱而走弱,经济周期的“拐点”与世界经济动态的一致性越来越明显。

五、简单评论

现有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世界经济周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当前,经济全球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复杂,世界经济周期的研究意义更加突出,其研究内容也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深化。首先,区域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相互关系。当前世界经济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经济协动性增强,区域经济周期产生原因及其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次,世界经济周期的产生原因、传导渠道。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加之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已不仅是传统的贸易和金融。尤其是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经济波动及政策运用呈现明显的协同性。在此背景下,世界经济周期产生原因和传导渠道的理论研究需要有新的突破。再次,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从现有成果来看,该领域的研究非常薄弱。

经济周期范文篇3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强度和深度较大

中国经济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周期在类型上主要表现是古典型的经济,因此在经济周期的下降时期大多出现负增长,这时的经济增长率表现出波动强度大的特征,正负交替的现象经常出现。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在总体上经历了五个基本周期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有三次是经历了幅度很大的波动,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大幅增长和经济衰落的大幅下降的情况,经济增长的时候出现了高达20%的情况,而在下降的时候也出现很低的增长率,有时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还表现出波动幅度高的特征,增长速度的落差很大。具体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2年的三年中,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由于获得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独立,这三年我国的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为:1950年是22.6%,1951年是20.1%,1952年是23.8%。因此,这三年是我国在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增长期。从1953年开始,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这一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由此也致使我国经济以15.6%的速度增长。期间进行过一些调整,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回落,1957年以5%左右的速度运行。在1958—1962年,经济泡沫较多,经济增长率曾经一下子高涨到21.3%。后来,正常的经济数据和经济情况得以显露,到了1960—1962年的三年之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大幅回落。经受过三年灾害之后,中国调整了经济运行,1964年的经济增长回升到了18.3%。随后1966—1976年的十年,中国经济又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但是,期间由于国防事务需要,经济一度出现高涨,但总体以回落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为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一些困乱;另一方面与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经验不足有关,由于缺乏经济发展经验,在经济建设中的摸索,政策制定上难免出现起伏和波动,这些都是导致中国建国初期出现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里,尽管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和挫折,但中国经济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主要表现在建立起来比较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正规,在经济发展、工业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

二、改革开放至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趋于缩小

1978年,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转机,经济周期波动的负担趋于缩小。这主要表现为,经济波动的峰位出现了理性下降,经济波动的高峰值从改革开放前的每次20%左右,回落到20世纪80年代的15%,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下降到14%,实现了周期峰位均值比改革开放前回落3.3个百分点的变化。同时,经济波动周期的谷位也出现了显着提高。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增长经常出现负增长,而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的低谷都以正增长出现,实现了比改革开放前提高11.6个百分点的变化。此外,这一时期还表现出波动幅度缩小和波动持续时间延长的特点。具体来讲:从1978年到1981年,由于开始了改革开放,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得以起步,全国开始了大搞经济发展的热情高涨,到1978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率上升到11.7%,但这种过度增长的趋势未能延续,到1981年,经济增长率又回调到5%左右,但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健康的态势。从1984年开始,中国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农业发展改革的计划,城市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启,在这两大动力的驱使下,中国经济在1984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率为15.2%,这种过热的经济在1985年又回调至8%左右。1987年之后,经济多轮的经济调整和协调之后,中国经济出现出合理的经济波动中。其中,1992年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刻。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获得了更充足的动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生机和局面。但是,由于经济转型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计划经济的影子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这就导致一些计划性行政行为导致经济发展的波动,尤其是投资过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等,受到这些情况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了一些过热、过快增长的情况,一度出现经济增长率达到14.2%。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多次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通过努力,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最终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这一方面成功地降低了快速的物价涨幅,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目标。紧接着,中国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威胁,在多方努力中国政府的高瞻远瞩中,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也实现了平稳的回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趋于缩小的良好发展态势,这得益于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逐步推进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并且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积累发展经济的宝贵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日益提高,中国能够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得启发,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社会也逐步走向的健康、协调发展的道路,但其中也隐含着一些内在矛盾和问题。

经济周期范文篇4

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是指从长期看经济有一个平滑的稳定增长趋势,经济围绕这个长期趋势波动,表现为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交替出现,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衰退通常是经济周期的下降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即认为经济进入衰退阶段。对经济周期的原理,马克思曾指出,在商品经济中,买与卖的脱节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一个过程。马克思把经济周期称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从而突出了经济周期的普遍性。熊彼特对经济周期提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内生周期理论;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认为,总需求冲击形成经济周期;货币主义学派则强调货币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2004年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力是随机技术,而不是总需求、货币供给等因素的真实经济周期观点。对经济周期的具体成因和传导机制,不同经济学派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但普遍认为,经济周期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本轮经济周期的特点

自本世纪初的近十年间,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呈现出平稳化的特点,特别是经历了2000年高科技股泡沫及安然、世通等上市公司丑闻后,美国经济在短暂出现波动后迅速回升,使人们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充满希望。然而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表明,尽管相对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的经济认识和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情况相比,政府和企业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经济波动趋缓,但经济发展仍要回归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状态。综合分析,本轮经济周期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相影响

本轮经济周期的显著特征是虚拟经济发展日益扩大,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2006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额为431万亿美元,而同期全球实体经济产出仅为40万亿美元。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很少有人能看到其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因为2001年次级贷款的规模只不过为1900亿美元,尽管2005年发展到6350亿美元,但与美国同期13万亿美元的GDP规模相比,仅占4.6%。但现实是,虚拟经济带给实体经济的危害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次级贷款对不满足实体经济贷款规定的人员发放贷款,希望通过将该类资产证券化来分散个体风险,但实际上积累了相当高的系统风险。于是,当政府紧缩银根提高利率时,次级贷款违约风险大幅上升,导致金融行业的剧烈动荡。如,华尔街五大投行的相继破产或被接管,AIG接受政府注资,华盛顿互助银行等企业的倒闭,道·琼斯工业指数下降近50%,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不断蔓延,韩国、冰岛、乌克兰等国家甚至陷入国家经济危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增长0.5%,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出现负增长,增长率达到一2.0%。因此,本轮经济周期的波动充分显示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特性。虚拟经济产生的风险,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都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经济总体失衡。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风险的扩散

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进一步呈现一体化趋势,世界贸易量不断扩大,2007年增长率达到7.2%,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促进各主要经济体融合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风险,特别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中心美国,其丰富的资本市场体系早已将风险扩散到全球资本市场,日本、欧元区受其影响,先后陷入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日本的经济增长为-2.6%,欧元区经济增长为-2.0%);新兴经济体也难以独善其身,而且其高储蓄、低消费的发展模式与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模式形成互补结构,达到了一种“非稳定的均衡”。双方各自积累的巨额贸易逆差和顺差,放大了各自的经济失衡度。

(三)信用危机贯穿整个经济周期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波动,存在深入发展的可能。资本市场形成的整体信用危机使房价下跌,引发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风险转移到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抵押债券风险增加,证券市场的信用下降使担保债务凭证风险提高,并将风险转移到对冲基金和保险机构等。同时,违约风险加大了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信用危机成为本次危机的显著特征,随着资本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市场运行陷入流动性陷阱,信用危机将贯穿整个经济周期。

(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出现

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前,石油、煤炭、农产品、主要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在过去的几年中价格屡创新高,世界银行报告2008年2月前的36个月,全球小麦价格上涨181%,国际油价在2008年7月更是创下147美元/桶的历史新高。2008年上半年,美国和欧元区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分别上升至2.5%和2.6%,我国的CPI指数同比上涨7.9%,世界经济面临严峻的通胀压力。进入9月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石油、钢材、铜等价格下降幅度超过40%。其中,国际原油价格下滑超过60%,世界经济从通货膨胀开始进入到通货紧缩的局面,而各国刺激经济计划的大规模投资容易在未来形成新一轮通货膨胀。

(五)美元的世界地位影响着世界经济

美元在世界货币的中心地位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002~2006年美元持续贬值,同期贸易赤字达8000亿美元,美联储为消除经常项目下的巨额逆差,于2004年6月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至2006年8月美联储公布停止加息。至此,美国一共加息17次,将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美元作为国际基础货币的地位没有改变,因此,其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将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周期。特别是今年3月份后,美联储为进一步降低基础利率宣布收购国债,对各国的经济复苏产生深远影响。

三、企业的应对策略

总体上看,我国国民经济基本面较好,如经济平稳增长、外汇储备充足、通货膨胀率下降等。但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从2008年初的双防和一保一控,转变为“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情况,对稳定经济、市场和人心起积极作用。自2008年9月中旬起,货币政策就出现了方向性的转变,年内连续5次下调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放弃对商业银行扩贷规模控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至2009年2月,放松信贷已初见成效。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将要增长17%左右,预计新增贷款5万亿元,这将创出历年来新增贷款的新高。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由中央直接安排1.18万亿元投资,带动地方合计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并确定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物流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同时,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赤字为9500亿元,是历史高值的2003年财政赤字的近三倍,政府明确表明,希望通过扩大赤字,筹集资金,增加投资,全力保障经济增长。全球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可能给我国企业造成较大困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企业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就能够将困难降到最小。

(一)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战略选择,在进行收购扩张时,企业要以经济价值为中心,在经济发展时,采取股权收购方式,即防止过度举债,防止在经济下滑时出现债务危机,又可针对通货膨胀进行资金储备;在经济衰退期,以现金收购低价资产,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待经济形势好转时,再出售资产,从而获取利润。如,目前国际矿产资源的估值普遍降低,是企业收购的最佳时机,因为从长远看,世界对于能源的需求将是持续的,特别是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能源行业总体将继续呈现需大于供的局面。

(二)进行资产配置和成本控制

企业发展战略要与经济大环境相适应,同时,企业自身管理还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发展的基本竞争策略之一在于成本领先,即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合理的成本管理指标体系将有助于企业度过难关。在经济周期进入衰退和萧条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情况下,恰当的配置价值高的资产并进行成本的有效控制,将有利于企业度过经济的严冬期。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在提供相同服务的前提条件下,成本控制的好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调整空间来适应经济波动,实现长远发展。

(三)做好会计政策的选择及财务信息披露工作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人将矛头直指监管不力,因此,企业未来发展要更加注重内控和会计政策选择及财务信息的披露,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可使企业及时发现内部存在的生产组织销售问题,还要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披露,并防范相关风险。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外汇储备达到世界第一位。同时,中国政府在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上的高度重视、认真部署,也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十分健康,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为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的、更健康的发展势头,是世界经济回升的重要引擎。因此,企业应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正确认识自身价值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周期特点,适应宏观经济形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经济周期范文篇5

关键词:房地产周期;宏观经济;投资;消费;政策

一、房地产周期的定义

房地产周期波动,是指房地产业的实际发展与其趋势之间的偏差,围绕长期趋势发生的波动。房地产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一样,不是平稳发展,而是波浪式地前进。从长期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向上的总体趋势,而从中短期来看,由于自身结构的失衡或外部因素的冲击,房地产的实际增长曲线总会与趋势增长曲线发生偏离,围绕长期趋势上下波动。

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展开过程分析:第一,当宏观经济开始复苏时,政府一般通过扩张性政策从外部刺激经济,同时在房地产价格需求弹性和收入需求弹性等房地产特有的产业扩张传导机制作用下,社会生产资源向带有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等产业特征的房地产业转移,由此导致并推动房地产业的复苏。第二,在房地产经济开始复苏以后,在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房地产需求不断上升,同时由于房地产供给的短期刚性及保值增值心理的影响,房地产价格全面上扬;与此同时,随着房地产价格上升,房地产开发商资产快速膨胀,在银行提供大量按揭的情况下,经过投资乘数等作用,房地产经济周期比宏观经济周期更快进入繁荣阶段。第三,当宏观经济步入高涨期后,在政府提高利率、紧缩通货等紧缩性政策冲击下,投资、消费需求开始降低,同时受到房地产投机被抑制、房地产泡沫破灭等房地产业特有的内部收缩机制的影响,使得社会资源率先从过热的房地产领域退出,房地产市场先于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期。第四,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后,房地产经济出现更为猛烈的下降过程,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房地产交易量大大降低,商品房空置率明显提高。第五,经过明显的产业紧缩之后,房地产经济进入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萧条阶段,直到宏观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之后才慢慢走出萧条期,重新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周期。

二、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特征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呈现高低交替的周期性波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较快,房地产业的各个指标绝对值均呈上升状态,但指标的增长率呈现出上升、下降相互交替的波动形态,因此,我国的房地产表现为增长率循环。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是从1998年开始的,而此前的房地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房地产业也不成熟,因此,虽然1998年以后的市场是在1998年以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二者的区别较大,整个市场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将1998年以前与以后的房地产业放在一起比较其销售变动情况就有些牵强。因此,我们并不打算从较长的时间考察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情况。但从长期考虑,1998年取消了福利分房以后,我国积存的住房存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再加之人们住房观念的改变,导致近几年住房需求呈井喷增长,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在房地产业最初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房地产业发展的脚步肯定要放缓,需求走向稳定。因此,高速增长以后,肯定伴随的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速度走向平稳,这就表现为房地产业发展速度高低交替的周期性波动。

三、我国房地产业周期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的不动产性质决定了这个行业的竞争是不完全竞争,通常表现为环形竞争和区位竞争;其连带性决定了市场发育依赖于土地资源,土地供应从基础上决定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规模;房地产供给相对缺乏弹性;房地产的高资本价值性决定了房地产经济的增长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商品房价格等价值型的增长;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决定了房地产的需求变动较大,当人们对房地产商品投资的保值增值预期较强时,房地产市场容易出现投机行为;另外,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之间的时差、房地产适应物价变动的滞后性,都使得短期内房地产需求和房地产供给之间的矛盾较为明显。通过对上述房地产属性和市场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从宏观经济环境的投资因素、货币供给因素、消费因素、政策因素方面分析房地产的特殊性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

1.影响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宏观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水平、货币发行状况、土地价格、房地产投资状况和房地产消费状况等。因此,我们选取自变量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货币供应量、全国土地交易价格、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商品房销售额。采用2000年至2006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y与国内生产值x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货币供应量x3、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x4、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x5和商品房销售额x6的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数据显示结果来进行判断。

六个变量有共同的上升趋势,说明他们之间有高度相关性导致共线性。一般地,如果模型的R值很大,F检验通过,但有些系数不能通过检验,就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对多重共线性进行处理,常见的方法有差分法和剔除法,因为差分时会丢掉一些信息,所以我们用剔除法:未通过系数显著性检验的变量进行剔除。通过EVIEWS5.0计算,可得出x1,x2,x6在10%的置信区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Testdrop检验用于方程剔除变量时,检验剔除是否有利于模型的优化。

最后建立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Y与货币供给量x3,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x4、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x5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方程,有EVLEWS输出的回归结果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5.131625482e-06*X3+0.5654879996*X4+0.003186095165*X5+42.30247466

所以可以认为在宏观经济因素中,投资水平、货币供给量,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最大。

2.对影响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的分析

(1)投资因素: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资源约束型特征,特别是对以投资为主导的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来说,投资波动对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就更为明显。投资波动对本轮房地产周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房地产业投资扩张过快。引起房地产投资扩张过快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显著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导致对住房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另外,少数地方政府在所谓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盲目大拆大建,带来了大量的被动性住房需求。其次,银行信贷极度扩张。银行对房地产投资资金有着无限供给的倾向,为投资者和投机者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房地产投资冲动。再次,投机需求的推动。近几年来,由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炒作;实际利率水平很低以及房价还将继续上涨的心理预期形成大量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使大量社会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

②房地产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反映有效需求的指标是租售比,国际警戒线是1:200,2006年我国部分城市二手房均出现大幅上涨,而房屋租赁市场的价格相对平稳,北京、上海等城市租售比已达到1:270~1:400之间。房地产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房价收入比不合理。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地区的房价与收入比在3~6倍之间时,房屋需求者才能在不降低正常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购买住房。而我国一些城市的房价比高达10~20倍以上,广大居民无能力购买住房。其次,房地产市场投资结构不合理。当前,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中低价位的商品住宅供应不足,尤其是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出现了负增长,而高价房的商品住宅、商业用房供给过剩,空置率不断升高。

③房地产投资在时间上的集中性和投资产品的同质性。房地产使用功能类别相同,配套环境也在同一水平上。同时,对房屋的质量和配套设施重视不够,这种“齐步走”的投资行为加大了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幅度。

(2)货币供给因素: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机制不成熟,间接融资比例很高,房地产投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因而货币供应量将从供给方面影响房地产投资信贷规模,从需求方面影响购买水平。同时,自国家鼓励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政策放宽后,个人住房信贷消费逐渐发展成为住房消费最主要的形式。1997年全国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余额仅为190亿元,到2006年已接近2万亿元。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刺激了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的购买能力,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3)消费因素:消费因素主要影响需求,消费波动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同投资一样,也是同向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由于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后,房地产需求不断释放,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房地产业需求一直较为旺盛。随着我国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意愿的加强以及房地产产品的不断丰富,从短期看,我国房地产需求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此后几年因消费不足对房地产业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4)政策因素:我国房地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土地国有,再加上我国利率没有市场化,而土地政策、利率等因素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较大,所以国家政策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因而房地产市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具有“政策周期”。

政策对房地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当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异常波动时,可通过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采用反周期对策,抑制周期波动的负效应出现,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途径、信贷途径和资产组合效应途径影响房地产价格;假定货币政策不变,如果政府增加财政支出,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直接刺激了总需求的增长,而且也相应推动了社会总供给规模的扩张。微观政策方面,主要指对房地产开发资源的控制政策,如对土地资源的控制、规划限制条件、税费条件和融资条件等。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和土地资源的垄断性,微观政策往往可以取得更直接和及时的效果。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资源约束型特征,投资结构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是房地产周期调整的主要方向;房地产市场属于政府主导性行业,政策因素对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经过2004年的高位运行,2005年至2006年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回落,土地购置和土地开发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房价增幅有所回落,预计当前房地产的周期处于高涨-减速的发展阶段,说明我国房地产周期进入了调整期。

参考文献:

经济周期范文篇6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又叫商业周期或者景气循环。经济周期是指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经济扩张和收缩互相交替、循环出现的一种周期性现象。具体到一个国家,经济周期是国家的总体收入、总体支出与总体就业状况的循环往复。经济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扩张、顶峰、衰退、谷底。

二、美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工业经济不断繁荣的作用下,美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资源以及生产规模的影响,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供求背离,从而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上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使美国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美国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美国的经济不但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其通货膨胀率也维持低位。这段长达十年的黄金时期,知识化的投入有效抵消了自然资源稀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知识要素具有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增,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柔性化的生产为经济的稳定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相对稳定,经济整体也出现稳定上升的态势。随着美国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金融手段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虚拟经济快速实现了繁荣。到2007年,快速繁荣的虚拟经济终于导致了美国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海啸般瞬间击垮了美国的经济,引起了美国经济巨大的波动[1]。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一共出现了三次中周期的波动。在这三次波动过程中,美国政府分别采取不同的金融手段来应对,从而使美国经济起伏不断。

(一)第一次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一次中周期第一次中周期是1973—1978年。此次中周期波动一方面受到美元超发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1973年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打击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国家,中东的石油输出国收回了石油的定价权,石油的价格提高了两倍多,从而引发了此次中周期波动。

2.第一次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为了应对这次中周期的经济波动,美国的金融政策频繁变动,时而宽松时而紧缩。当货币政策宽松时,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当金融政策紧缩时,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完全停滞。为了有效改善经济状况,1978年,美联储采取了一揽子的金融政策:增加1%的贴现率,对数额比较大的存款加征2%的准备金,支持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率。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扭转美国经济下滑的状态,通货膨胀率依然居高不下[2]。

(二)第二次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二次中周期第二次中周期是1978—2007年。第二次中周期依然是由于油价暴涨引起的。1978年,伊朗局势动荡不安、两伊战争爆发等因素引发全球石油价格暴涨,从而给本来经济就存在诸多问题的美国带来了沉重打击,美国经济出现全面衰退。

2.第二次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美联储于1979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全新的金融政策,改变公开市场的操作方法,通过控制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量控制M1。这种金融政策的实施快速地抑制住了通货膨胀率以及快速下行的美国经济。

(三)第三次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三次中周期第三次中周期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房价的持续下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纷纷破产,大量投资基金接连关闭,使得美国经济快速下跌,从而引发了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

2.第三次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第三次中周期的经济波动给全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不但是美国,世界大多数国家出于本国经济的发展纷纷向市场注资,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国的央行在短短的48小时内就向市场投放了大约3262亿美元的资金,而美联储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就向银行进行了3次共380亿美元的注资,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美联储以及世界许多国家多次向市场注资。中国政府也不例外,也向市场投放了4万亿的流动性[3]。

三、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状况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与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一样,我国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周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共出现了三次中周期规模的经济周期,在这三次中周期规模的经济周期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不同的金融政策。

(一)第一轮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一轮中周期第一轮中周期是1981—1991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逐年上升趋势,一直到1989年的上半年,这段时间是扩张阶段。1989年的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在第一轮中周期中达到了峰值,此时,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以及高达17.8%的通货膨胀率。1989年的下半年,过热的经济出现衰退,这次衰退一直持续到1991年,此时为下降期。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我国经济总量不断上升,首次出现了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现象。

2.第一轮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第一轮中周期,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带有扩张性质的宽松金融政策。在本轮周期性波动的起始时期,由于经济快速上升(GDP高达15.2%),市场上流动性严重不足,为此国家采取了宽松的金融政策。通过超发货币的政策弥补市场上流动性的不足,这样就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并使基础建设与信贷出现严重失控。为应对这个状况,1985年,我国调整了金融政策,收缩银根。但是,由于执行力度不够以及前期超发货币的积累效应,我国经济上出现了“软着陆但不着陆”的尴尬现象,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高达8.8%)。1989年,我国政府再次调整金融政策,以非常严厉的金融从紧政策应对这种状况。但是,由于政策力度太大,导致经济快速萎缩,1989年GDP降至7.2%,1990年降至3.8%。尽管后来连续两次放宽信贷,但是经济发展仍然乏力。

(二)第二轮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二轮中周期第二轮中周期是1992—1999年。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1994年,短短三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快速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也随之快速上升,这段时期为扩张时期。1994年的上半年,经济扩张达到了顶峰,此时出现了经济过热以及高达14%的利率。1994年下半年,第二个中周期达到顶峰。1995年,我国的经济开始出现衰退,一直到1999年。在这次周期波动的过程中,国内需求显著下降,利率水平快速上升,人民币快速贬值,中国开始进军海外市场。从2000年的上半年,一直到2001年的下半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次短周期的经济周期。期间,2000年的上半年经济逐渐上升,2001年的下半年经济又出现了下降。

2.第二轮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在上一轮经济周期的应对过程中,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尽管效率不高,却为本轮金融政策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为应对上一轮经济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本轮经济周期一开始金融政策就得到了强化。1993年,我国开始大力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从紧的金融政策回收市场的流动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外汇储备。1994年,金融政策从紧被改为适度从紧,并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工作的重点。1996年,金融政策一方面兼顾从紧,另一方面兼顾适度宽松,确保了经济软着陆的顺利进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经济再度出现通货紧缩,金融政策随之改变,积极的金融政策替代了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经济状况得到了快速的改善。

(三)第三轮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三轮中周期第三次中周期是2002—2007年。从2002年开始,本轮经济周期进入扩张时期,时间一直持续到2008年达到顶峰。在这个时期内,我国大部分行业的总供给都远远超过总需求,除房地产和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上涨外,其他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普遍下降。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扩张,并快速走向了繁荣。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国内企业严重亏损,海外市场迅速萎缩,大批企业停产,企业倒闭现象司空见惯。

2.第三轮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快速扩张,再度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此,我国的金融政策再度转为适当紧缩,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等措施降低市场的热度。2006年,我国经济热度继续升高,为此,央行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大规模回收市场的流动性。2007年,我国延续2006年的金融政策,持续收紧,通过连续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和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继续回收市场的流动性。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美国的金融危机,确保我国经济的正常增长速度,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金融财政计划,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资金。同时为了增加资本市场的流动性,9月—12月短短4个月时间,我国连续5次降低存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但是,我国的经济还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GDP出现了明显的下降[4]。

四、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背后的金融政策分析

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强有力的金融政策的干预下进行的,从本质上来讲,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之下的特殊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会出现经济周期的波动一样,依靠金融政策干预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也会遇到相同的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各经济主体之间出现比较严重、难以协调的问题时,能够进行协调的也只有政府,此时政府就会采取一定的金融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能够沿着国家预期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调控过程中,由于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各经济主体之间矛盾重重,政府的应对措施常常会出现许多困难。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上来看,频繁变动的金融政策对其影响相当大。金融政策宽松,市场流动性增强,经济就会繁荣;反之,金融政策紧缩,市场流动性降低,经济就会衰退。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对经济的监控、分析,还是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都缺乏经验,这样常常使得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滞后,再加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各种经济体互不和谐的现象,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频繁[5]。

五、当前我国金融政策选择的建议

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整体看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方面是确保转型期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要面对居高不下的CPI,金融政策究竟是宽松还是紧缩,我国政府正处于两难境地。另外,国际经济形势变幻无常,美国经济危机的阴云尚未散去,欧债危机风云又起,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金融政策的取向。为此,在金融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要认真加强经济形势的分析,准确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努力创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良好局面。正是因为金融政策对于经济周期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干预性,因此,现阶段必须大力加强对市场经济形势的分析,选择恰当的金融政策。

(一)大力加强市场调研,合理制定金融政策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主体逐渐分化,不同的市场状况与金融政策对不同的经济主体造成的影响不同,有的甚至会严重阻碍某些经济主体的发展。为此,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市场调研的力度,从细节入手,准确掌握各经济主体的发展状况,合理制定金融政策,确保金融政策对不同经济主体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二)大力加强金融传导机制建设

认真分析西方发达经济体,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金融传导机制的主要途径是利率与资产价格。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金融政策存在着许多问题,利率与资产价格仍无法正常运用。为此,在我国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传导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将信贷传导机制转变为利率与资产价格,确保金融传导机制的畅通[6]。

(三)努力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的。事实证明,这种干预阻碍了市场的正常发展,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为此,必须恰当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努力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转变政府职能,确保行政命令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解放市场,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经济周期范文篇7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规模扩张过度、价格上涨过快、产业运行周期波动明显等一系列情况。为了保证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对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不仅仅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房地产经济周期

房地产经济周期与普通经济周期的表现形式相同,分为复苏、繁荣、危机与萧条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房地产经济的状态都有所不同。第一,房地产的复苏阶段经历的时间较长,在复苏的初期供给大于需求,房价与租金价格水平较低,楼价开始逐渐回暖,但房地产投资活动停滞,投机者鲜有。复苏中期房地产需求增多,现楼购买者增多,房屋销量增多,建筑成本与楼价逐渐增加,少量投机者出现[1]。复苏阶段后期房地产经济开始逐渐复苏。金融贷款机构与房地产投资机构逐渐增加对房地产的投资,并且带动相关行业一同进入房地产行业投资。楼价、租金上涨,房地产市场交易数量稳步上升,同时带动了其上下链条的发展。第二,房地产在经历了复苏阶段后将进入繁荣阶段,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较短,变化趋势呈现为繁荣前期宏观经济发展,经济环境改善,房地产消费需求逐渐增多,房地产经济步入繁荣时期,市场交易量增加,价格持续攀升,现楼价格逐渐超出楼花价格。在繁荣阶段中期房地产投机者大举接入,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对炒楼行为进行约束。在繁荣阶段的鼎盛时期楼价持续处于上涨阶段,部分自用购楼者推出市场,投机者资金继续撑住,房地产空置率重新回升。后期阶段政府政策效果显现,房地产投资数量减少,投资总量持续下降,房地产价格回落,房地产泡沫面临萎缩[2]。第三,房地产衰退阶段。自用购楼者被排挤在外,仅依靠投机者资金独立支撑,房地产行业即将迎来衰退。这一时期交易价格与交易量均逐渐减少,房地产空置率进一步增加。鉴于房地产投资风险大,这一时期的投资总量显著减少,新开发动工项目逐渐减少。中期,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投资量持续减少,已建项目甚至出现停工。后期,房地产企业利润缩水,投资项目减少,失业人数增加。第四,房地产萧条阶段。在经历了时间较短的衰退阶段后房地产将进入萧条阶段。这一阶段历经时间相对较长。在初期政府实施的政策调节将持续发挥作用,房地产价格加速下跌,个别楼价甚至跌破建造成本,市场交易量减少;萧条阶段中期在价格大幅下降与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房地产纠纷持续出现;后期,伴随着宏观经济的收紧,房地产整体水平加重下滑,泡沫被挤压,房地产开发成本与政策需求逐渐恢复至政策水平,房价波动取向平稳。政府开始使用减税等政策来刺激房地产经济速度。

二、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

(一)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直接因素。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变化是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最直接的原因。主要影响机制为如市场中房地产供大于求,则房地产经济紧缩;供小于求则房地产市场扩张。从房地产经济的供给主体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房地产投资周期、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国民经济状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深入了解并准确把握房地产投资周期对消费者与房地产企业都是十分关键的[3]。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房地产投资占据GDP比例的4%-6%左右。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变动范围更大。中国在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状态下房地产投资占据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20%,占据了GDP的10%左右。需求在经济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可以正确把握需求的规律并且从根源上影响需求,则可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更加有效的调节,并且缓解房地产价格扭曲的情况。然而经济学者提出,房地产需求与其他一般商品需求不同,无法套用其他需求体系来进行预估。在房地产需求中可以根据消费者的目标将其分为消费需求与投机需求。调查研究数据指出,目前我国房地产消费需求的弹性相对于投资需求要更小。这就代表着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控。(二)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间接因素。1.宏观经济因素。我国整体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可能会对房地产的供给与需求双方产生影响。如国家经济环境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政府会根据市场环境出台扩张性政策,通过拉动内需来稳住房地产经济,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当国家经济环境过度活跃,政府会根据市场状态出台紧缩性政策来降低需求进而抑制房地产市场发展,避免过多房地产泡沫出现。(1)国内生产总值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规律性周期变化,房地产经济发展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周期之间的关系紧密。整体来看,房地产经济波动周期的变化相对国内生产总值周期变化要发生的更早。导致这一现象出现原因是房地产行业位于产业链的前端,能够预示着宏观经济的发展走向。同时,房地产行业的变动也会对其他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全部行业的经济总值,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周期会相对于房地产行业更晚。另外,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周期的整体规模相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要更缓,这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式有关,其他行业的波动也会对GDP核算造成影响,自然会对GDP波动周期产生影响[4]。相应的,如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处于上升阶段,失业率降低,群众受众资金充分,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增加会拉动房地产市场扩张;如国内生产总值降低,失业率上升,消费者手头现金变少,投资者资金大幅减少,房地产市场自然收缩。(2)利率国家颁布的利率政策是干预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最为明显的手段之一。利率的调整会同时影响到房地产供需主体。政府会整体把握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而颁布不同的利率政策,通过改变基准利率以及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来改变利率结构。利率的改变会对房地产企业的建设成本以及消费者的购房成本造成影响,进而调节房地产建造行为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实现调节房地产市场的目的。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巨额的资金交易。如利率下跌,则融资成本下降则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刺激,进而推动房地产的繁荣发展。在我国金融市场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利率对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3)居民消费与存储居民消费与存储会对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产生影响,而居民的消费与储蓄则会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群众的购买力持续增加,从而加大了对房地产的需求。需求的增加又会带动房价再次上升,拉动房地产投资。另外,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变动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以往我国购房消费者都是使用存款买房,买房者付全款的比例较高,这种形势不利于房地产市场资金的周转。而近几年来金融政策的成熟,贷款购房的引导政策大大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人口红利。我国人口数量与房地产需求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消费者对首套房的需求十分强烈,即使房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只要消费者的积蓄可以承受或未来的收入可以负担都可以选择购买第一套房。人口的三个方面都会对房地产经济造成影响,即为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以及购房失灵人口。在上述三个层次中购房适龄人口是最值得关注的,这类人口还可以分为首次购房刚性需求人口以及多次购房改善性需求人口。在2016年我国劳动人口达到高峰,2015年购房适龄人口达到高峰。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购房需求,当前适龄人口的刚性需求将逐渐薄弱,但家庭小型化与城镇化对住房的需求依然在支撑。3.土地政策。土地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土地进行控制来对房地造成影响的一种形式,以便让房地产市场自我调节的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共进行了5轮调控。在第三轮调控过程中使用土地政策较为频繁,这是由于在第三轮调控过程中但是货币调控政策实施的目的出现了冲突。房地产经济则需要使用其他手段来进行调节,土地政策成为了政府的选择。土地政策是干预房地产经济周期变动的有力手段,能够从本质上对房地产的市场供给造成影响。伴随着土地政策的成熟,政府土地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4.固定资产投资。我国是一个典型投资导向性国家,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固定资产的投资发展形势对房地产经济造成了影响,甚至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中,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国内消费行为是劳动经济发展的常见手段。但是这一方式从长远来看却不可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将会对宏观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将固定资产投资对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逐渐弱化。5.财政货币政策。就全球范围来看,各个国家政府在房地产经济走上政策轨道后,通常实施的政策都是逆周期政策,即为在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发展的阶段,使用抑制房地产过热、过快发展的调控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萧条的阶段,采用支持、带动房地产发展政策。根据房地产经济不同发展状态实施不同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持房地产的平稳,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波动。其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就是调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第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目的而采用的财政手段用于干预房地产经济活动的总称。对于中国房地产经济来说,财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IS-LM经济模型中,当政策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阶段会使得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挤出。宽松的财政政策则会导致房价持续上升,尤其是政府在进行城市基础建设或投资时,对房价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开征、取消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也会对房价造成影响。通常来说,房地产开发税收会增加房地产建设成本,使得房地产开发商放缓房地产建造脚步,缩小供应,导致房价上涨;相反,政策减免房地产开发税收则会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加快建造房地产脚步,扩大供应,从而导致房价下跌。第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需要传导机制实现的。所以,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可以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需要由传导机制决定。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我国的货币政策呈现“松—紧—稳中趋松—稳健”的变化趋势。2009年我国货币环境十分宽松,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达到27.7%,房地产销售面积也持续高速增长,全面同比增长51%。2010年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实施,但货币供应量依然保持高水平,所以房地产市场增速下降,但并未出现大幅下跌趋势。2010年,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9.7%,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3%。综合来看,国家实施的货币政策可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有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回归理性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与地位不言而喻。对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进行摸索有助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房地产经济发展脉波,从而对房地产市场开展积极的干预、健康的引导,引导房地产经济能够稳定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惠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下房地产经济周期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7):121-122.

[2]罗辉.中国房地产的周期波动影响因素与传导机制分析[J].市场论坛,2011(5):14-16.

[3]杜金刚.中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41):18+25.

经济周期范文篇8

一、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具体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的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它通常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两类。古典型周期是指经济总量水平的周期波动,也就是产量绝对值指标的波动;而增长型周期是指依经济增长率上升或下降而定义的经济周期波动,表现为增长态势下速度的加快与放慢。

经济周期按时间长度可分为四种类型:(1)短周期,即基钦周期,平均长度约40个月(3-5年)。(2)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平均长度8-10年。(3)中长周期,即库兹涅茨周期,平均长度15-25年。(4)长周期,即康德拉耶夫周期,平均长度50年左右。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3年到1976年,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2000年。下面对改革前后这两个阶段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从波动的深度看,改革前五个周期波动以古典型为主,波谷平均值为-6.4%,总的呈现为古典型;改革后四个周期的深度平均为6.2%,波动转变为增长型。谷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增强了抗衰退力。

第二,从波动的高度看,改革前各周期以高峰型为主,波峰平均值达16.9%,总的呈现为高峰型(波峰年份经济增长率大于或等于15%即为高峰型);改革后波峰平均值为13.2%,总的呈现为中峰型(10%-15%)。峰位的下降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扩张的盲目性。

第三,从波动的幅度看,改革前各周期平均波动幅度为23.4%,为强幅型;改革后平均振幅是6.95%为中幅型。波峰的显著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

第四,从波动的平均位势看,改革前波位平均为5.8%,属中位型;改革后平均波位是9.3%,属高位型。波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在克服“大起大落”中,总体增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第五,从波动的扩张长度看,改革前各周期的扩张长度平均为2.2年,改革后为2.5年,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扩张期有了更强的持续性。

根据以上定量分析与比较,可把改革前波动状态的特征概括为:谷位深、峰位高、振幅大、平均位势低、扩张长度短,即“大起大落”;而改革后则可概括为:谷位上升、峰位下降、振幅减小、平均位势提高、扩张长度延长,即在增长中逐步走向稳定。改革前后的变化可以总概为: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这就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在改革后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多种多样,它们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做出了说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波动不过是随机的和未预期到大冲击的结果;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波动主要归结为错误导向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而新凯恩斯主义者把波动看作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不过他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

应该说,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地强调起源动力而忽略系统影响,强调冲击因素而忽略传导机制,是无助于正确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因此,我们必须把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区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种,从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内在传导机制是指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特性所导致的对冲击的反应。这是一种内部缓冲机制或自我调节机制,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内生性”。一般来看,经济周期波动是大工业生产与大规模投资相互推动机制和供求约束机制这两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工业的巨大扩张能力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前提,它与大规模投资紧密相连。一方面,它既为大规模投资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建立与发展又反映了大规模投资的结果;另一方面,大规模投资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又是引起大工业生产急剧扩张的重要动因。因此,大工业生产和大规模投资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首要原因。同时,经济周期波动还与大工业的扩张力所遇阻力密切相关,这种阻力是由供求平衡状况形成的,或来自市场需求约束方面,或来自资源供给约束方面。因此,供求平衡约束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另一个物质性的原因。

外在冲击机制,是指系统外的冲击通过系统内部传导而发生的经济活动,对来源于外生变量的自发性变化,可以是随机的或是周期的。外在冲击主要包括:货币供给性冲击;以投资和消费、财政和货币需求性的实际需求冲击;由于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或石油供应等而导致的实际供给冲击;体制变动冲击;国际政治和经济冲击等。

外在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初始原因,内在传导则是系统内部对冲击的自我响应和调整。几乎所有的外在冲击都要通过内在机制而最终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引起经济周期的基本原因来自于经济体系内所特有的推动力和抑制力。内在传导机制决定着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决定着经济周期的基本形态,而外在冲击只是通过内在传导机制对其产生叠加影响,使基本波型发生变形。经济的周期波动是经济内在的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业成分比重大,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因此,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其特殊原因及传导机制。

1、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波动是造成国民经济周期波动最直接的内在原因之一。从周期波动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与经济波动有显著的相关性。投资波动决定着经济波动,并大于经济波动幅度。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波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乘数——加速数机制而形成,同时又受供求机制约束。在扩张期投资的急剧扩张带动着工业生产的急剧扩张,引起需求的急剧膨胀,带动社会各种需求连锁地旺盛起来,从而进一步带动工业生产以及整个社会生产的急剧扩张。经济扩张最终会受到供求约束,从而依照扩张时的传导链条,相应导致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的萎缩,国民经济增长也就出现了波动。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式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决定投资波动的主要方面,一直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而政府部门的投资直接服从于政治目标,往往会作出扩张经济和投资规模的决策。因此,政府投资的波动一直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震源。随着政府调控政策工具的增多以及决策的科学化,波动周期明显变长,波动幅度相应减小,这就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

2、农业波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基础。这是由我国农业经济占很大比重和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决定的,农业对经济波动虽不构成最直接和最显著的影响,但却对经济增长具有最根本性的影响。工业波动是最易觉察也最易被认可的波动,但它仅是一种表层的波动。既然国民经济各部门是有机联系的,经济发展由农业而至工业是其一般规律,那么,农业就不可能独立于经济循环之外,它离工业波动愈远,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就愈深刻,从而也就愈难以纠正。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产量增长率的波动,往往导致随后的经济增长波动。它的波动幅度虽然没有社会总产值波动大,但它往往是后者波动的先导,有着明显的“超前性”和“扩张性”,比后者先行1—3年。农业波动对国民经济周期波动作用的传导机制是:农业波动影响投资波动,投资波动影响工业波动进而对国民经济波动构成影响。农业波动对投资及工业的影响是通过粮食、原材料、劳动力、市场这四条渠道进行传递的:粮食可储存性较强,对投资的当期影响较小,滞后期一般为1—2年;原材料对投资的影响,虽不象粮食那样直接,但对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轻工业部门构成威胁;当农业景气时,农民会自动将资金和劳动力转移至工业或其他非农产业部门,从而促进经济繁荣,反之,作用则相反;农业波动将直接影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消费品市场,特别是工业品市场的购买力。

3、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第一、二、三次产业增长率的波动,构成整个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一定时期内各次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决定着该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状态特征。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波动幅度较小,但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很不稳定;第二产业波动幅度较大,经济的周期波动本来就源于现代机器大工业;第三产业波动幅度较小,又不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较为稳定。我国产业结构的独特性表现为: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工业结构向加工工业倾斜,生产能力大量闲置,而基础工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大了供求约束的作用,结果造成经济波动的扩张期不能持久,很快就因“瓶颈”部门制约而进入收缩阶段。

4、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外贸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往往是与大规模投资和生产的扩张相互发生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扩张主要不是受需求约束,而是受供给约束,因此,当投资需求大大提高,生产迅速扩张导致社会总供给不足时,短期内最有效缓解“瓶颈”产品短缺的办法就是进口,从而相应延长了经济波动的扩张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规模显著扩大,外贸依存度显著上升,使我国调节经济波动的能力有所增强,从而使经济波动有所减缓。可以预见,随着加入WTO后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进一步上升,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将更直接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变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波动。

5、人为因素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等因素。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受政府方面影响更大,因而,与其说是一种经济周期,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周期。改革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是,不断地追求和推动经济的粗放型、外延型的超高速扩张,势必人为地造成“大起大落”;改革后宏观调控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加强了“逆周期”调节,从而使经济波动趋于平缓。

三、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宏观调控

经济周期范文篇9

关键词: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宏观调控

一、前言

目前,学术界就货币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古典学派理论、凯恩斯学派理论、货币学派理论、新古典学派理论以及新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历程:古典学派理论指出,在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相应地导致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增加,而对实际就业和实际产出没有影响。也就是说,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反对以通货膨胀换取经济繁荣;凯恩斯学派理论则与古典学派完全不同,认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因素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总产出,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货币学派理论虽与凯恩斯学派理论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却是完全不同的结论,其认为货币政策不存在固定的传导机制,而是随着商业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且对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全部资产的相对价格和实际财富的研究十分重要;新古典学派理论则认为意料之中的政策是无效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往往会使公众产生更多不稳定的印象,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新凯恩斯学派学者并不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但其认为政策制定者制定一个合理的政策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使得公众对政策预期相当了解。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得知,国内外学者均就货币政策是否会对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持有不同的观点,即有些学者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有些学者认为货币政策表现出“中性”的特征,以及有些学者认为货币政策表现出“非对称”的特征。

二、中国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及传导关系的分析

(一)我国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特征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进而对民间资本投资产生影响,最终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方针。我国货币政策有三大法宝,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我国的货币政策始于1984年。至今,中央银行多次运用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1984年至1992年间,货币政策调控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段时间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但引发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89年实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降低通胀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1992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出现热潮。央行于1994年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货膨胀,并于1995年初见成效。为防止我国经济出现“硬着陆”,央行于1996年通过降低利率的方法适当增加货币供给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央行先后多次下调利率,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缓解通货紧缩。1998年至2002年,我国经济实现缓慢增长,经济出现复苏的现象。2003年,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于遏制通货膨胀。2007年,我国为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面对经济增速下滑的问题,为此,央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以来,我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处于调整和复苏阶段。

(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在经济稳步上升后,1988年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开始复苏,进入了新的增长阶段。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后,我国经济增长达到了一个峰值。1992年至1996年间,我国经济较为平稳。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牵连,进入到了波谷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2002年至2007年,由于我国股市、房地产市场良好,我国经济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2007年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股市受到极大牵连,经济出现波谷。随着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控,经济逐渐恢复。而近两年,经济增速又出现了逐步下滑。

(三)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

我国自1984年开始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并且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实践来说,我国在货币政策制定上实施相机抉择的原则,即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反之则相反。无论选择何种货币政策工具,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最终作用于国民经济。图1为我国央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图2是以增长率表示货币供给量变化趋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表示经济周期变化趋势绘制的折线图。由图2可知,增长率变动趋势呈周期性态势,且增长率变动趋势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动趋势大致相同。但是,由于货币政策存在时滞,以及不同经济个体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存在偏差,使得增长率变动比较频繁,货币供应量变动比较频繁。同时,1992年之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波动以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均较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较差,经济起伏较大。进入1992年之后,两指标的波动情况逐步趋于平稳。

三、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非对称性分析

前文中提到,一些学者认为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呈现出非对称性,即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仅受到货币政策本身的方向和力度影响,也受到经济周期所处阶段不同的影响。并且,一些研究指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过热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过冷的扩张作用效果。我国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造成了这种非对称性的形成:

第一,城乡、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城乡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中存在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银行、民间金融以及资本市场的运行大大提高了融资的便利程度,而农村主要通过民间金融资本进行融资。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农民实际收入上升空间有限,相应的,消费和投资扩张程度有限;当货币供应量下降时,城市企业由于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转而通过民间金融渠道进行融资,使得农村融资需求上升,这使得众多依赖于民间金融渠道融资的农村投资被挤出,而且民间利率快速上升,大部分人难以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期进行有效的投资。这就表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出现非对称性。与此同时,我国地区之间二元经济结构也十分明显。我国东、中、西部在金融机构分布、存款余额、货币化水平、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货币市场发达程度以及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以东部地区经济情况作为参考。当货币供应量下降时,东部地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程度明显小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收缩程度较大,更加容易陷入经济衰退的状态;当货币供应量上升时,中、西部地区的融资渠道有限,企业投资扩张速度缓慢,经济启动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达到目标后,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然没有达标,货币政策出现非对称性。

第二,产权差异。公私产权并存是我国的特有情况。经济基础不同使得公私产权企业对于政策的预期产生了很大差异。国有企业存在产权缺失、治理结构不完善的特点,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通常,商业银行会选择风险较低的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即国家无论实行何种货币政策,国有企业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信贷资金。这种现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经济收缩时期,国有企业无法充分利用从商业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削弱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除国有企业外,我国大部分企业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但其在商业银行融资渠道上存在着很大的阻力,只能通过民间资本融资或运用自有资本。为刺激经济增长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这部分企业很难有效地得到资金,使得其难以扩大投资,其员工收入提高有限,进一步造成消费增长乏力,最终使得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大大缩水;为抑制经济增长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民间资本的利率会随着央行基准利率的上升而上升,使得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大,使得其投资扩大的难度加大,其员工的收入也会出现大幅度降低的现象,进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放大。由此可见,企业的产权差异造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非对称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本文结论

第一,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可知,相关研究理论经过了古典学派、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新古典学派以及新凯恩斯学派的发展历程,不同理论就此问题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即不同学派对货币是否表现为“中性”持有不同观点。

第二,我国自1984年开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周期均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周期的调控能力逐渐增强,货币政策调控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第三,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均呈现出来的非对称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来说,由于不同经济主体的预期差异、价格粘性以及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等原因使得这种“非对称”的存在。就我国情况来说,主要有城乡、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产权差异两个原因造成了这种“非对称”现象。

(二)政策建议

第一,货币政策需谨慎使用。我国央行使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频率越来越高,且在不同经济周期的阶段下表现出非对称性。即货币政策的使用很有可能无法起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因此,在经济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应当谨慎使用货币政策。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明显的放缓趋势,如货币政策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使经济进一步紧缩。

第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应稳步推进。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利率被严格管制,浮动缓慢,使得利率对经济产出的作用不明显。近两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效,银行在存贷款利率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对于扩大融资规模及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利率市场化改革还需要尽力很长一段时间。今后,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利率开放对我国产生的影响、金融市场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开放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的问题进行更全面的考虑,以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三,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应配合使用。由于货币政策固有的缺陷,运用时会造成经济产生更加剧烈的波动。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差别化的利率政策等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引导资金在各行业的合理分配,以达到平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志杰,李博,杨晋丽.货币政策指数及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西部金融,2013(7):24-30

[2]廉婧涛.浅析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经济金融,2014(2):10-12

经济周期范文篇10

对于房地产经济进行周期性的分析研究,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房地产业健康、理性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周期波动规律可以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性依据,使政府能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包括制定更准确完善的房地产相关政策,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研究房地产业经济的目的是避免遭受因周期性波动而造成的损失或衰退产业的危害.

2房地产业周期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宏观政策本身应存在着周期.由于房地产政策受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同样也会出现周期性波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宏观经济增长率与房地产业发展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我国房地产改革以来的实践也表明,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态势,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房地产业发展越快.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有所区别.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既处于产业恢复期,又处于宏观经济高速成长期,需求极其旺盛.除了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之外,房地产业投资过快扩张的,引起宏观经济失调,使得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等因素,都同样对房地产周期波动有所影响.对于经济周期的释义,简明的定义为,每一次国民经济的“衰荣更迭”形成一个经济周期.“二战”以前的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经济衰退和危机阶段、经济萧条阶段、经济复苏阶段、经济繁荣阶段.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发展中完整地出现以上四个阶段,才叫一个经济周期.“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也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不断提高,经济周期出现了许多变动,多数专家主张经济周期分为萧条和繁荣两个阶段.也显示出5~7年为一个周期.在每一个周期内呈现萎缩与停滞、复苏与稳定发展、高速发展五个阶段.房地产业周期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2.1房地产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趋势基本一致

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对房地产这类具有独特性质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供求关系会产生较强的影响,结果使得宏观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波动呈同向变化趋势,但在波动时序上略有区别.房地产周期起点略早于宏观经济周期起点.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期时,一旦政府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在这一外部因素冲击下,同时在房地产价格需求弹性和房地产收入需求弹性等房地产特有的产业扩张传导机制作用下,社会资源向带有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等产业特征的房地产业转移.由此导致并推动房地产业率先开始复苏,带动宏观经济步入扩张期.当宏观经济进入高涨期后,政府通过提高利率、紧缩银根等政策冲击,由投资、消费构成的房地产需求分别在宏观紧缩政策影响下出现降低.同时又由于受房地产投资被抑制、房地产泡沫因素等特有的产业收缩机制的影响,使得社会资源率先从过热的房地产领域退出,结果使得房地产市场先于宏观经济进入了收缩期.

2.2我国各地房地产业发展周期的差异性,与宏观调控政策的统一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都有所不同,也有着发挥各地经济特点的侧重性,特别是东、中、西部差异很大.房地产业极其明显的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程度不一.由此不难看出,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周期特征上来讲,既拥有着全国性的周期,也有着各地的发展波动周期.应当看到,当地居民基本收入水平才是以消费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基础,当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脱离于当居民实际收入水平,那么这个价格就不会被市场所认同.如何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施,才能有效地缩短市场周期的萧条期、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2.3房地产业周期波动具有明显的波峰,易受内外部条件影响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从2000年到2008年这九年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平均增长率达到24.1%,而一阶段内的GDP平均增长率为9.6%,比之高出了足有14.5个百分点,并且在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当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稳定在17个百分点左右.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世界经济格局对于中国的经济尤其是房地产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但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发展,也波及到世界经济状况,并且同样对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房地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人民币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而不断升值,也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尽管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是个负面因素,但从长远来看,却利于房价整体水平的上升.另一方面,大量外来资本的涌入,也对中国房地产在价格方面形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因为房地产业的独特性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对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将会产生较强的影响,而同样的,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也会通过对建筑的、建材、冶金等其他上下游产业的影响,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产生作用.然而,提高利率、抑制通货等紧缩性政策却会使社会性资源迅速从房地产领域中退出,使房地产市场先于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产生进入到行业紧缩期.

3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性剧烈波动的原因

3.1人口周期变化的影响

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首先受到人口周期变化的影响,与人口周期变化有着惊人的吻合度.如2005—2007年这轮房地产业发展的高峰就与人口的周期变化密切相关,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的现象,这段时间出生的人口到2005年刚好是结婚、建立家庭的时候,对房地产产生极大的需求,直接导致房地产业的繁荣.

3.2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有明显的周期特征,房地产业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的周期波动对房地产业的周期会产生较强影响,使宏观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呈现同向发展趋势.

3.3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11年的约51%,全国的城镇人口已有6.5亿人.城市化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社会进步和现代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化进程必然增加房地产业的有效需求,促使房地产业快马加鞭地发展.

3.4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影响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会增加房地产的需求,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上涨7.2%,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收入不断增加、离退休人员待遇进一步改善,居民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些是房地产业的这一轮飞涨有直接的关系.房地产业周期剧烈波动的危害主要表现:(1)房地产消费的持续低落会影响宏观经济整体消费,使经济增长失去动力,进一步例宏观经济增长减缓甚至衰退,但房地产过度扩张会耗尽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严重破坏经济正常运行的各种均衡关系.另外房地产消费增长过快,占用了过多的消费购买力,也会造成对其他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2)房地产业的过度波动会加大处于调整期的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或不确定性,使社会生产力严重受挫.(3)房地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其持续低迷状态将会加剧我国内需的不足的症状,但如果大炒房地产业,泡沫越吹越大,一旦链条断裂,将会造成连锁反应,使刚刚有所恢复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再次受到重大冲击.(4)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如果房地产业继续低迷,必然导致金融行业的活力和效益降低,并且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会对金融系统和经济形成冲击,这对我国原本脆弱的金融体系会造成更大的压力.

4避免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剧烈波动对策思考

4.1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政府宏观调控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宏观调控的紧缩政策与宽松政策交替变动构成中国房地产业的“特有周期”刺激经济出台,房地产业迅速升温,出现过热甚至形成泡沫.为抑制经济过热,国家又实行宏观经济紧缩的调控政策,由于调控力度不当又导致商品房因资金短缺而出现投资迅速减少,商品房大量积压,房地产业跌入低谷的恶性循环.笔者认为,国家对经济发展实行调控是必要的,但应当将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应建立一套符合房地产发展的监测预警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包括:(1)对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和增长实际进行全程监控,包括房地产信息、数据整合、土地供应、开发投资、商品房买卖与二手房交易,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2)研究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规律和特点,及时进行政策微调,减少波动的幅度.(3)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一致.土地和金融信贷政策应相对来说持续平稳,防止忽松忽紧,大起大落

.4.2加强房地产立法,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房地产业运行环境

我国房地产业秩序混乱的状况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波动和缺乏稳定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我国房地产立法工作还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需要,与房地产相关的法律规章还不够了周密、完善.在司法实践中急需补充和加强有关房地产金融、市场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市场准入等相关的公共性法律和专门性法规;房地产法律仲裁和法律服务体系也尚待完善;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行严格的市场监管.健全房地产信用体系,建立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公开、平等、自主、互利的契约制度.

4.3合理选择调控手段,适时调整房地产投资政策

一般来说,对于房地产经济总量和结构问题,可以采取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宏观经济系统的经济手段来进行直接调控;对于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中和房地产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则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进行间接调控,同时加之必要的行政性管理.房地产投资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应特别注意以下情况:一是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宏观经济规模相适应.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的比重要合理,防止比重过大或过小.二是研究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职责不明,很容易形成一种“扩张欲望”,自我约束机制相对薄弱;相比之下股份制、民营企业风险约束机制较强,决策比较理性,有助于平抑房地产周期的波动幅度.

4.4规范土地一级市场管理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于土地一级市场.数次房地产周期波动中,导致房地产开发失控的直接原因就是土地一级市场的秩序混乱和供给总量失控.不少行政划拨的土地通过隐性市场流入开发用途,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应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审批行政划拨用地.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不规范行为的管控能力,使城市土地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不断得以优化配置和重组.对于土地增值效益,确定合理的分配比例,资金投向应以城市建设行改善民生为主.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危陋住房比重,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居住质量.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设立专门进行土地交换的固定场所,组建和培育土地交易市场.土地交易范围应涵盖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三个层次.土地交易方式按市场规划运作,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公开进行土地交易,杜绝协议批租方式.适当提高进入土地市场的门槛,获取土地的开发商必须达到一定的实力.从而使土地的后期开发有一定的保证.

4.5加快房地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