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外部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9:00:07

经济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1

自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绿色建筑概念以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逐渐发展,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和评估体系,尽管如此,绿色建筑在发展中仍然遇到很多阻碍,其中经济问题是最主要的瓶颈。本文从经济外部性的角度指出其根本原因,并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索。

1.1绿色建筑内涵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利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士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1]。

其主要内涵包括建筑选址、设计、施工、使用运营、管理及废弃的过程中,在维护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安全、健康、高效、舒适地居住和使用,达到建筑与人的和谐共生。这种建筑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生活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无污染,无废物,开放式的综合的良性循环。绿色建筑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资源进行影响。在空间上就是绿色建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就是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加工、建造、使用、运营、管理、拆除、回收,等各个环节。

总的说来绿色建筑主要是3个理念,第一、节能;第二、环保;第三、与自然和谐。

1.2经济外部性概念

外部性理论是在1910年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提出的,并由他的学生庇古(A.C.Pigon)丰富和发展了外部性理论。所谓外部性是指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把它具体化即A对B提供劳务时,使其他人获得利益或受到损害,但A未从收益人处获得报酬,也不必向受损者支付任何补偿。传统的福利经济学观点认为: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2]。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表示不在决策者考虑范围之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现象。经济外部性可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其活动过程中对他人带来了不利影响,且他人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庇古与马歇尔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治理外部性的对策。罗纳德·科斯从“产权界定”入手,探讨了外部性的治理,从事博奕论研究的经济学家则从“囚徒困境”式的博弈问题入手研究外部性,在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许多人用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环境问题,并据此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途径,形成了外部性理论的发展:用不可分割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认为资源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非竞争性[3]。

1.3研究内容

绿色建筑的生产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也会产生外部性,绿色建筑产生的节能和环保就是典型的外部经济性的例证。由于建筑业是高耗能的行业,据有关统计:大约有一半的温室效应气体来自与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物的建造以及运行管理有关的能源消耗。建设活动还加剧了其他问题,如酸雨增加、臭氧层破坏等。根据欧洲的有关数据,建设活动引起的环境负担占总环境负担的15%~45%。在英国制造和运输建筑材料所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总耗的10%,而建筑照明就占总能耗的20%-40%。整个欧洲所消耗的能源大约有1/2用于建筑的运行,另外25%用于交通[4]。这些能源大部分来源于日益减少的不可再生的原油,而且这样的能源消耗模式已不太可能持续很多代。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主题,由此可见非绿色建筑具有外部不经济性而绿色建筑具备外部经济性,由于许多绿色建筑的生产者内部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这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这也是绿色建筑发展受到阻碍的根本原因。

本文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性,指出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如何将社会成本内部化的措施,这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绿色建筑外部性分析

生产者采用了绿色建筑的方案,增加初始成本的投资,开发商按照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节能建筑必然要增加成本。据测算,大约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要增加100元左右,这部分增量成本只能通过提高住宅的销售价格,最终由购买者来承担。目前,提高房价必将增加开发商的风险.在我国城市房价日益上涨,总趋势又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开发商都持观望态度,不轻易增加任何建筑成本。消费者作为住宅销售的最终需求方,由于缺乏节能意识,又没有购买比一般建筑价格高10%以上的节能住宅的迫切需求,因此建造节能住宅很难成为开发商的自觉行为。

虽然采用绿色建筑带给了生产者一定的收益,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了环境,为后代和同代人了节约了能源,但是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不会因此向他支付报酬,按目前的能源价格水平,至少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收回,如此长的投资回收期,基本上没有吸引力。在建筑节能这个领域,存在用户对建筑节能改造或投入的投资收益预期小于节能所增加的投入,而节能增加的投入必然小于社会获得的综合效益,如建筑能耗的节约、环境质量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而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和资金的时间价值使人们对于长期以后发生的能源消耗费用不会重视。对于个人而言,他承担了绿色建筑的社会成本,其他人得到了绿色建筑的外部效益,但是其个人没有得到全部的收益。这就是绿色建筑的外部性问题,这是绿色建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绿色建筑仅仅靠市场机制难于推动的原因。

下面进一步来说明绿色建筑的外部性:

如图1所示:P是成本价格,供给曲线MC与社会收益MSR相交于点A,与内部成本曲线MPR相交于B,Q1是市场均衡产量,这个产量不是市场最优产量,供给曲线和边际社会收益曲线相交点,Q2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是最优的。

在市场自由运作的条件下,生产者为了攫取最大利润,会尽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非绿色建筑,这对个人而言是有利的,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绿色建筑的数量不是最优的。

3解决绿色建筑外部性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具有外部经济性,而非绿色建筑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绿色建筑发展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发挥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消除非绿色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而非绿色建筑外部不经济性本质就是私人成本社会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绿色建筑发展中的经济问题,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就必须尽可能的消除非绿色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那么外部不经济性如何消除呢?一般两种途径:一种是财政补贴,另外一种是税收,前者是主要针对绿色建筑,目的是发挥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后者则是主要针对非绿色建筑,目的是消除其外部不经济性。

(1)财政补贴

由于生产绿色建筑产品存在外部经济性,可以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者进行补贴,如图1所示,边际社会收益曲线(MSR)位于边际生产者的内部收益曲线(MPR)之上,市场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即Q1小于Q2,为了鼓励企业多生产,就需要给予补贴,单位产量的补贴大小为图1中的线段AC所表示的数量。通过绿色建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影响绿色建筑的价格,吸引和引导用户购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往往在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上比较"铺张",可以对其建筑密度和高度进行补贴。

(2)税收政策

通过政策性课税,对生产非绿色建筑的单位或个人征税,用这部分抵消外部不经济性的部分,对这部分损失进行补偿,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征税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或后代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例如对非绿色建筑要征收能源税,其税额等于比绿色建筑多消耗能源的费用。用图2说明。

如图2所示,设生产非绿色建筑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影响。图中横轴为非绿色建筑产量,纵轴为产品成本价格,MPC为不考虑外部不经济影响的边际私人成本。MSC为考虑外部不经济的边际社会成本,D1D2为需求曲线。如果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时,MPC与D1D2交于A点,相应产量为Q1,价格P1,此时显然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因为成本曲线中并不反映社会成本真实值。如果对消费者征税收t,则D1D2下降至D3位置,与MPS交于C点,相应产量为Q2,价格P3,由图5可知P3=P2-t,即P2=P3+t,那么产品以P2价格出售,其中t为税收,从图可看出这部分即由于非绿色建筑外部不经济而增加的部分成本,用来进行补偿。图中,如果对生产者征以t的税收,那么其成本曲线也由MPC位置上升至MSC位置,与D1D2交于B点,产量Q2,价格P2,P2=P3+t,其中t为税收用来补偿环境外部不经济性。

4结语

外部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依据之一,外部性问题不但引发了经济理论的创新,而且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诸多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非绿色建筑物的外部不经济性导致建筑高耗能的现状得不到改善,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能源,因此需要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将社会成本内部化,同时对生产绿色建筑的生产者进行补贴,提高其生产的积极性,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秀华,杨春虹,刘鹰岚.绿色建筑与建筑设计[J]建筑生态,2004,16:76-77.

[2]厉以宁等.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3]姚建.环境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升琼.必须倡导绿色建筑[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88:63-65.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2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土地、住房制度和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房地产估价方法,以满足因为买卖、交换、入股、抵押、典当、保险、课税、征地拆迁补偿和投资决策、会计成本分析等需要。

房地产评估的概念

房地产价格评估是指具有专业水平和经验的评估人员根据特定评估目的,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房地产商品的价格(租金)、价值进行科学的评定与估算。

房地产评估是科学、艺术和经验三者的结合。正确的房地产价格的估计、推测或判断应依赖于一套科学严谨的房地产估价的理论和方法,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现有的理论和方法,还须依赖房地产估价人员的经验。因为影响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因素复杂多变,不是简单的套用某些数学公式就能计算出来的。房地产评估不是对房地产价格的主观给定,而是把房地产的客观存在的价值通过估价活动正确地反映出来。房地产估价是估价人员基于对房地产客观存在的价值的认识以后,运用科学的估价理论、方法和长期积累的估价经验将其表达出来,而不是把某个主观想象的数据强加给估价对象。

评估方法及评价

房地产估价主要有三个基本方法:重置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现值法。此外还有假设开发法、路线价法、长期趋势法、残余法、购买年法、利润法、分配法等。它们都是上述三个基本方法的派生。在房地产投资中,房地产的效用决定着人们的投资决策,因此效用评价在房地产估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三个基本估价方法都是对房地产公平市场价值的一种推断,基本上是从房地产本身的特性出发,如房屋的设计、位置、土地价格等,按照房地产本身特征给予消费者的效用进行估价,即从内部效用来估价房地产。不过,在房地产评估中除注意内部效用外,还要重视其经济外部性。房地产经济外部性可为房地产消费者带来效用的增加(或减少),这种效用不是因为房地产本身的特征带来的,故称外部效用。经济外部性在房地产的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需要准确掌握和评估房地产经济中的正的和负的外部性。在实际评估中要考虑其他经济主体的消费或活动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即重视经济外部性对房地产评估的影响。尤其是个人住宅市场,个人效用在估价时往往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只考虑房地产给消费者带来的内部效用,而忽视其他经济主体给消费者带来的外部效用,其估价结果对个人消费者来说往往是不够准确的。

经济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迄今已有近110多年的时间了。所谓外部性,也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外部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更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很难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经济外部性可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表示:

Ui=Ui(Xi1,Xi2,……,Xih,……Xin,Yjk)

在式(2-1)中,用Ui表示消费者i的效用函数,Xih表示该消费者i消费的第h种商品量,Yjk表示经济主体j进入消费者i效用函数的第k种经济活动水平,显然有:Ui/Xih>0.假设Yjk表示消费者j消费的第k种商品量,如果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产生了外部正效应;如果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没有产生外部效应;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产生了外部负效应。

从理论上讲,一般认为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之一。也就是说,存在外部性时,仅靠市场机制往往不能促使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应该适度的干预。从现实上讲,外部性特别是外部不经济仍是一个较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

经济外部性的特点

经济外部性有以下特点:外部性是一种人为的活动,非人为事件造成的影响,无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损失还是收益,都不能被看作是外部性;外部性应该是在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外派生出来的影响;外部性是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一种非市场联系(或影响),这种联系往往并非有关方面自愿协商的结果,或者说非一致同意而产生的一种结果;外部性有正有负或为零;外部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等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影响。

经济外部性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使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背离。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决策时虽然可做到个体最优,但很难达到社会最优,因为经济外部性对其他消费者的效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房地产评估而言,经济外部性通过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进而影响房地产估价。它主要是通过其他经济主体的活动、消费者与其他经济主体的相互关系(互补关系或竞争关系)以及环境来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它对效用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如,住户的邻居喂养了一只狗,每天不停的乱叫,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这样会降低消费者的效用。间接影响是指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导致了某种结果,而消费者的效用受到这种结果的影响,如,某企业排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周围的环境,进而降低消费者使用该房地产的个人效用。

经济外部性的评估

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存在会影响其他经济主体的效用,进而会出现房地产评估结果与实际不相一致,因此须寻求一种办法来解决房地产评估中的经济外部性问题。

由前可知,效用是联系经济外部性与房地产评估的桥梁。效用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估价,而经济外部性又会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因此可构造一效用函数来解决房地产估价中的经济外部性问题。用U表示各种外部性给某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总值,用Ui表示某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值,用xi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外部性偏好,即某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在总效用中的权重。一般来说,每种外部性的产生和作用不受其它外部性的影响,所以,每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互相独立的,故可得到如下加性效用函数:

U=ΣxiUi(3-1)

因为经济外部性会影响消费者的效用,所以可通过分析经济外部性带来的外部效用来调整估价的结果,使评估更符合实际,即结合考虑内外效用的作用。假设消费者对某种外部性的态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无所谓、厌恶、非常厌恶五种状态,对应效用可取值为120、110、100、90、80.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对某种外部性的感受或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不同的消费者对每种外部性的取值可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总就可得出消费者对特定房产的外部性的效用值。假定某人对一种消费品的基数效用为100,那么用这一效用值去除以100可得到相对效用数,再乘以用传统方法估计出来的房价,就得出调整后的房价。

假设有一消费者需购买一套住宅,专业资产评估师勘查房屋后用重置成本法估价40万元,之后评估师又对房屋周围的外部性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结果:房产周围有一个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每天排放大量的废气,影响房屋周围的空气质量,该消费者非常厌恶,效用取值为80.该消费者欲购房屋的邻居不太文明,垃圾随地丢,只顾自身娱乐而不顾周围邻居,该消费者比较厌恶,效用取值为90.政府打算在此房屋周围兴建大型的购物广场,周围已有学校、医院、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完善,该消费者非常满意,效用取值为120.可以把以上的三种外部性分别归纳为空气质量,邻居行为,基础设施。资产评估师对以上外部性进行列举和取值后,就要对特定消费者进行询问,以了解该特定消费者对诸外部性的偏好重视程度。如果该消费者认为空气质量比邻居的行为略微重要,基础设施比空气质量略微重要,基础设施比邻居的行为相当重要,则资产评估师可采用1-9标度法得到该消费者的对三个影响因素(外部性)重要性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可以得出每种外部性在此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权重,即x1=0.258,x2=0.105,x3=0.637,最大本征值λmax=3.0328小于3阶矩阵相应的临界本征值3.116,通过一致性检验,即权数有效。然后就可以运用式(3-1)的效用函数计算公式求出该消费者的总效用值:

即U=0.258×80+0.105×80+0.637×120=106.53,

相对效用数=106.53/100=1.0653,

则经调整后的房地产价格P=40×1.0653=42.612万元。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3

自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绿色建筑概念以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逐渐发展,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和评估体系,尽管如此,绿色建筑在发展中仍然遇到很多阻碍,其中经济问题是最主要的瓶颈。本文从经济外部性的角度指出其根本原因,并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索。

1.1绿色建筑内涵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利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士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1]。

其主要内涵包括建筑选址、设计、施工、使用运营、管理及废弃的过程中,在维护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安全、健康、高效、舒适地居住和使用,达到建筑与人的和谐共生。这种建筑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生活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无污染,无废物,开放式的综合的良性循环。绿色建筑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资源进行影响。在空间上就是绿色建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就是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加工、建造、使用、运营、管理、拆除、回收,等各个环节。

总的说来绿色建筑主要是3个理念,第一、节能;第二、环保;第三、与自然和谐。

1.2经济外部性概念

外部性理论是在1910年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提出的,并由他的学生庇古(A.C.Pigon)丰富和发展了外部性理论。所谓外部性是指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把它具体化即A对B提供劳务时,使其他人获得利益或受到损害,但A未从收益人处获得报酬,也不必向受损者支付任何补偿。传统的福利经济学观点认为: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2]。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表示不在决策者考虑范围之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现象。经济外部性可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其活动过程中对他人带来了不利影响,且他人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庇古与马歇尔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治理外部性的对策。罗纳德·科斯从“产权界定”入手,探讨了外部性的治理,从事博奕论研究的经济学家则从“囚徒困境”式的博弈问题入手研究外部性,在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许多人用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环境问题,并据此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途径,形成了外部性理论的发展:用不可分割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认为资源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非竞争性[3]。

1.3研究内容

绿色建筑的生产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也会产生外部性,绿色建筑产生的节能和环保就是典型的外部经济性的例证。由于建筑业是高耗能的行业,据有关统计:大约有一半的温室效应气体来自与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物的建造以及运行管理有关的能源消耗。建设活动还加剧了其他问题,如酸雨增加、臭氧层破坏等。根据欧洲的有关数据,建设活动引起的环境负担占总环境负担的15%~45%。在英国制造和运输建筑材料所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总耗的10%,而建筑照明就占总能耗的20%-40%。整个欧洲所消耗的能源大约有1/2用于建筑的运行,另外25%用于交通[4]。这些能源大部分来源于日益减少的不可再生的原油,而且这样的能源消耗模式已不太可能持续很多代。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主题,由此可见非绿色建筑具有外部不经济性而绿色建筑具备外部经济性,由于许多绿色建筑的生产者内部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这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这也是绿色建筑发展受到阻碍的根本原因。

本文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性,指出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如何将社会成本内部化的措施,这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绿色建筑外部性分析

生产者采用了绿色建筑的方案,增加初始成本的投资,开发商按照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节能建筑必然要增加成本。据测算,大约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要增加100元左右,这部分增量成本只能通过提高住宅的销售价格,最终由购买者来承担。目前,提高房价必将增加开发商的风险.在我国城市房价日益上涨,总趋势又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开发商都持观望态度,不轻易增加任何建筑成本。消费者作为住宅销售的最终需求方,由于缺乏节能意识,又没有购买比一般建筑价格高10%以上的节能住宅的迫切需求,因此建造节能住宅很难成为开发商的自觉行为。

虽然采用绿色建筑带给了生产者一定的收益,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了环境,为后代和同代人了节约了能源,但是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不会因此向他支付报酬,按目前的能源价格水平,至少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收回,如此长的投资回收期,基本上没有吸引力。在建筑节能这个领域,存在用户对建筑节能改造或投入的投资收益预期小于节能所增加的投入,而节能增加的投入必然小于社会获得的综合效益,如建筑能耗的节约、环境质量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而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和资金的时间价值使人们对于长期以后发生的能源消耗费用不会重视。对于个人而言,他承担了绿色建筑的社会成本,其他人得到了绿色建筑的外部效益,但是其个人没有得到全部的收益。这就是绿色建筑的外部性问题,这是绿色建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绿色建筑仅仅靠市场机制难于推动的原因。

下面进一步来说明绿色建筑的外部性:

如图1所示:P是成本价格,供给曲线MC与社会收益MSR相交于点A,与内部成本曲线MPR相交于B,Q1是市场均衡产量,这个产量不是市场最优产量,供给曲线和边际社会收益曲线相交点,Q2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是最优的。

在市场自由运作的条件下,生产者为了攫取最大利润,会尽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非绿色建筑,这对个人而言是有利的,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绿色建筑的数量不是最优的。

3解决绿色建筑外部性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具有外部经济性,而非绿色建筑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绿色建筑发展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发挥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消除非绿色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而非绿色建筑外部不经济性本质就是私人成本社会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绿色建筑发展中的经济问题,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就必须尽可能的消除非绿色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那么外部不经济性如何消除呢?一般两种途径:一种是财政补贴,另外一种是税收,前者是主要针对绿色建筑,目的是发挥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后者则是主要针对非绿色建筑,目的是消除其外部不经济性。

(1)财政补贴

由于生产绿色建筑产品存在外部经济性,可以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者进行补贴,如图1所示,边际社会收益曲线(MSR)位于边际生产者的内部收益曲线(MPR)之上,市场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即Q1小于Q2,为了鼓励企业多生产,就需要给予补贴,单位产量的补贴大小为图1中的线段AC所表示的数量。通过绿色建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影响绿色建筑的价格,吸引和引导用户购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往往在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上比较"铺张",可以对其建筑密度和高度进行补贴。

(2)税收政策

通过政策性课税,对生产非绿色建筑的单位或个人征税,用这部分抵消外部不经济性的部分,对这部分损失进行补偿,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征税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或后代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例如对非绿色建筑要征收能源税,其税额等于比绿色建筑多消耗能源的费用。用图2说明。

如图2所示,设生产非绿色建筑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影响。图中横轴为非绿色建筑产量,纵轴为产品成本价格,MPC为不考虑外部不经济影响的边际私人成本。MSC为考虑外部不经济的边际社会成本,D1D2为需求曲线。如果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时,MPC与D1D2交于A点,相应产量为Q1,价格P1,此时显然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因为成本曲线中并不反映社会成本真实值。如果对消费者征税收t,则D1D2下降至D3位置,与MPS交于C点,相应产量为Q2,价格P3,由图5可知P3=P2-t,即P2=P3+t,那么产品以P2价格出售,其中t为税收,从图可看出这部分即由于非绿色建筑外部不经济而增加的部分成本,用来进行补偿。图中,如果对生产者征以t的税收,那么其成本曲线也由MPC位置上升至MSC位置,与D1D2交于B点,产量Q2,价格P2,P2=P3+t,其中t为税收用来补偿环境外部不经济性。

4结语

外部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依据之一,外部性问题不但引发了经济理论的创新,而且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诸多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非绿色建筑物的外部不经济性导致建筑高耗能的现状得不到改善,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能源,因此需要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将社会成本内部化,同时对生产绿色建筑的生产者进行补贴,提高其生产的积极性,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秀华,杨春虹,刘鹰岚.绿色建筑与建筑设计[J]建筑生态,2004,16:76-77.

[2]厉以宁等.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3]姚建.环境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升琼.必须倡导绿色建筑[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88:63-65.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4

本文作者:张迎春工作单位:南通苏中建设有限公司

绿色建筑产业经济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有目共睹,建筑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城乡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但是,看到建筑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注意到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为代价的。我国建筑业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能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等等严重问题。建筑用能效率低、污染严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高2-3倍,建筑供暖造成的空气污染高2-5倍。2000-2004年,我国大城市新建居住建筑在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为90%,夏热冬冷地区为20%,夏热冬暖地区仅为11%。而实际按节能设计标准施工的建筑,北方地区为50%,夏热冬冷地区仅为14%。这些数据提醒我们,我们建筑经济的这种发展模式尽管在短期内可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建筑产业的经济效益不但要看短期效益,还要看外部经济效益,即从建筑物外部得到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也是一种产出,是一种外部经济,而不应该仅建筑本身反映出的那部分产出。发展这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绿色建筑应该是我们将来建筑经济的发展方向,初期阶段应该得到国家的大力护持。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1)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政策和管理体系。政府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由于长期积累的制度性问题,致使绿色建筑在政策制定和配置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另外,在绿色建筑监管和协调机制上的不完善,大大削弱了政府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引导作用。(2)绿色建筑建设的经济激励措施不足。绿色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与许多经济主体利益密切相关,这些经济主体包括开发商、设计者、所有者、普通公民等,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他们的利益。绿色建筑提供了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改善了人居环境,减少了各种能源资源消耗,这种正外部性特点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进行激励,但是目前这种经济刺激政策还没有形成规模,使得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比非绿色建筑的要高。执行绿色建筑政策不会带来更多的收益,甚至有可能增加执行的成本,这种情况不利于绿色建筑市场的拓展。

完善绿色建筑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手段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1)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建筑政策体系和绿色建筑标准,对于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建筑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可以量化的,所以在标准的制定上必须更多的体现量化的内容。对节能、节水、排放都应该设定具体细致的量化评价指标,对评价的度量单位、测量工具也应该有相应的规定。只有设定了专门的绿色建筑评价量化标准,按照绿色建筑的特性设定定性和定量指标的适当比例,才能使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得以推行。(2)加强综合协调,建立以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为主的监管体系。对于我们目前的建筑管理中,财政、劳动、民政、人事等多个部门共管,职权责相互交叉不清的现象,建议建立专门的绿色建筑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各机关部门利益,形成以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为主的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中央建立隶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绿色建筑管理司,省和地方建立归口于建设厅和建工局的绿色建筑管理处,中央负责制定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地方负责根据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制定自己符合地方要求和实际的具体细则。通过各级绿色建筑管理部门,协调财政、劳动、民政、人事各部门的关系,在工作中相互支持与配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国家绿色建筑政策、标准贯彻落实到位。同时还可以通过绿色建筑管理部门整合开发商、供应商、设计部门、研究机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面力量建立绿色建筑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构建绿色建筑产业链,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并加强对本行业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定实施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1)税收激励政策,主要包括强制性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考虑对普通建筑开发和高能耗建筑依据“谁损害谁赔偿”“谁污染谁赔偿”原则开发开征能源税、排放税和环境税,通过这类强制性税收逐步将传统高能耗建筑的成本提升到绿色建筑的水平上,增强绿色建筑的市场竞争力,减少其绿色建筑正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2)财政补贴政策。设立财税补贴要从市场机制出发,为的是解决绿色建筑外部性所带来的成本障碍,通过获利来吸引市场上的建筑开发企业、材料供应商、普通购房者参加到绿色建筑的发展中来。补贴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如对绿色建筑的相关利益方进行资金上的奖励;也可以是间接的,如购买绿色建筑相关产品可以获得价格上的减免。另外,还要政府机构也可以引入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估的专业性,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平。金融激励政策由于建筑开发一次性投入巨大,大多数开发商需依靠银行贷款才能完成工程的顺利开发建设。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贷款优惠所起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对于开发绿色建筑的企业,政府可以采取贷款贴息优惠,在主管部门经过核查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施工的前提下,在每个计息期内补贴相应利息。这种激励方式可以减轻开发商的财政负担,是比较理想的激励工具。

总之,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有效的外部性激励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前我国政府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财政、金融、税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提高相关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企业部门、普通购房者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通过税收激励、财政补贴、金融激励政策推动其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绿色建筑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转变城镇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强化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外部性激励策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做出更大贡献。政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5

物流设施是指提供物流相关功能和组织物流服务的场所,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各类运输枢纽、场站港、仓库等。[1]截至2013年,物流设施支撑我国物流业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全国在建、运营或规划物流园区754个(2012年),铁路营运里程10.31万公里,公路435.62万公里,内河航道12.59万公里,沿海生产用万吨级泊位1524个。作为社会物流活动的载体,物流设施通过提供物流服务,支撑着社会生产和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纽带作用,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各个部门,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但作为一类基础设施,其盈利渠道往往较少,创造的实际价值长期被其他经济主体分享或无偿占有,建设运营方财务压力较大,造成了在经济较不发达地区推动物流设施的建设较为困难。因此,在定性地分析物流设施各项外部性后,对其定量测算能够为政府及投资方在项目立项审批、建设运营模式选择、利益分配及税收政策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在区域经济增长、工商企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及投资建设方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二、文献回顾

现有针对物流设施外部经济性(以下简称“外部性”)的研究比较分散,系统性的成果较少,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集聚、对外贸易、企业竞争力、居民收入5个方面。在区域经济方面,关于铁路、公路等物流设施对经济的影响尚存争论。[2-3胡尔腾(Hulten)等[4]发现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外部性;张学良[5]测算出铁路、公路、航道等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值合计约为0.05至0.07;刘俊华等[6]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增加物流设施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物流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范月娇等[7]发现港口对港口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产业结构与集聚方面,万欢[8]指出,物流设施投资可显著地优化产业结构,有助于第三产业占比提升;韦琦[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流业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在对外贸易方面,鲍伊斯(BougheasS.)等[10]指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可以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刘生龙等[11]通过实证分析认为,铁路可达性的改善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王晓东等[12]基于31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对外贸易数据,指出物流设施的建设对双边对外贸易的促进非常明显。在企业竞争力方面,谢莉(ShirleyC.)等[13]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美国高速公路的投资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梁红艳[14]研究发现,通过建设物流设施、发展物流外包服务等方式,物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促进垂直分工深化等途径,有效提升制造企业效率;刘秉镰等[15]通过实证分析认为,高等级公路设施能够显著降低制造企业库存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居民收入方面,王志涛等[16]指出,包括铁路、公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城镇居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张建升[17]基于我国199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认为物流设施建设强度和物流业发展水平每提高1%,在提升居民收入的同时,还将缩小东部城乡收入差距1.45%,中部13.41%,西部0.68%。总体而言,现有针对物流设施外部性的研究方法、手段较多,在外部性的各个方面上也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缺少系统地从理论层面上分析物流设施的各项主要外部性,也没有针对物流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的不同阶段逐一进行实证,更缺乏将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横向对比的研究。

三、定性分析

外部性概念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也称溢出效应。关于外部性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本文认同萨缪尔森对于外部性的定义,即在缺乏任何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一方承受了由另一方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外部性包括成本外部化、收益外部化和风险转嫁。[18]就物流设施来说,其所提供的物流基础服务及物流增值服务,如运输、仓储、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等,均有对应的收益,但其对经济、[19-20]产业、[21-26]贸易[27-28]等的促进,物流设施的运营主体却无直接收益(如表1所示),所以物流设施的外部性主要来自于收益外部化,由此定义物流设施外部性如下:定义:物流设施外部性是指物流设施的建设运营主体除了与物流服务相关的收入外,并不能享有物流活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具体而言,物流设施作为物流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物流服务的实际载体。由于物流服务的专业性、物流网络的可达性等,物流设施将直接影响其主要客户——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运行效率。同时,经济发展又与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息息相关。从微观上看,物流成本、贸易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及效率,并最终传递到物价之上,进而作用于居民生活水平。综上所述,选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集聚、对外贸易、企业竞争力、居民收入5个方面,作为物流设施外部性的主要研究内容。1.区域经济方面在区域经济方面,物流设施的外部性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由于通道型的物流设施如铁路、公路、航道等多起到增加区域内各大经济节点可达性的作用,节点型的物流设施如物流园区、中心、港口码头等多处于各大经济节点之内,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点。对于物流业本身来说,物流设施内完善的基本条件、服务设施及政策环境会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入驻,形成物流产业集聚地,使得区域内其他产业获取更低价、优质、专业的物流服务成为可能,由此影响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及企业区位选择的变化,[29]进一步加速生产要素的流通,刺激各类需求的发生,促进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引起区域经济产出、投资[30]等的变化,最终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2.产业结构与集聚方面在产业结构与集聚方面,物流设施的外部性体现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集聚。由于物流设施中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其将为如批发零售业、信息业、金融业等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促进信息交流及技术扩散,[31]使得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推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演进,[32]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另外,在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上,除了集聚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通过规模效应形成物流成本的洼地以及物流服务水平的高地,吸引企业围绕或依靠物流设施进行发展,共享经济效益及劳动市场,逐步从分散状态转移为集中状态,在区域内形成“发展极”,提升产业集聚度,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3.对外贸易方面在对外贸易方面,物流设施的外部性体现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开展。物流设施网络通过支撑专业、高效的干线运输、多式联运等物流服务,使各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小,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促进企业间商品交易的进行和扩大;物流设施以物流服务支撑内陆口岸、保税区、无水港等设施的建设,使进行对外贸易的门槛逐步降低,促进对外贸易的达成。另外,物流设施将降低边界效应,[33]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更大程度地支撑区域间商品交易繁荣。4.企业竞争力方面在企业竞争力方面,物流设施的外部性体现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由于物流设施的建设完善了物流网络的结构,提升了物流网络的运作效率,降低了工商企业在使用物流网络时的磨损及交易成本。[34]另外,物流设施是物流产业的集聚地,可以通过规模效益降低物流企业运作的成本,并通过市场竞争,提升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促进各类物流服务价格的合理化,形成一批优质供应商,[35]工商企业可通过物流外包在降低自身物流成本的同时,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以更低的物流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改善经营情况,提升综合竞争力。5.居民收入方面在居民收入方面,物流设施的外部性体现为增加居民收入。物流设施作为一项要素投入,其建设已经被论证可以提高居民收入;[36]同时,物流设施也将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使得其员工收入得到保障并获得提升;再有,物流设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应以及对基础设施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效应,将有效地提升居民的薪酬待遇水平。

四、实证检验

1.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在上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两类指标。其一是物流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指标(以下简称“物流类指标”),代表物流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情况;其二是外部性指标,代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企业竞争力、居民收入。根据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协整分析(Jo⁃ha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errorcorrectionmodel,VECM)、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求取外部性指标与物流类指标之间的长期均衡、短期动态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对物流设施的外部性进行实证。各变量同阶单整,且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条件1: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表明物流类指标与外部性指标间长期均衡关系存在,物流类指标回归系数为正并通过显著性检验;条件2:VECM方程中误差修正项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满足反向修正原则;条件3:拒绝物流类指标不是外部性指标格兰杰原因的假设。条件1表明物流设施的外部性可能存在且是长期的;条件2表明物流设施的外部性在遭遇短期波动时,可以自发调整回稳定状态,保持长期性;条件3表明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或运营优化,在时间上先于各外部性指标优化发生,可以认为外部性指标对应的物流设施外部性成立。计量过程均通过Eviews8.0及MATLAB2012b实现。在指标方面,设置2大类、7小类指标。(1)物流设施投资建设及运营效率指标设置2个指标,分别为物流设施投资LI、物流网络运营效率LE。其中,LI为各年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LE为我国铁路、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之和与我国物流网络密度之商,其中物流网络密度为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公路里程之和与国土面积之商。LI对应处于投资建设阶段的物流设施,LE对应建成后处于运营阶段的物流设施,两者对应的时间阶段不同,用以验证物流设施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外部性。(2)外部性指标设置5个指标,分别为区域经济总量EG、产业结构与集聚EC、对外贸易ET、企业竞争力EE、居民收入EI。其中,EG为各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EC为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口之比;[38]ET为进出口贸易总额;EE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成本之比;EI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样本区间选择1998年至2013年,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考虑到指标受价格因素影响,均采用相应指数进行平减;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各指标的时间序列均取对数处理。2.模型构建基于以上的研究方法,构建外部性指标与物流类指标间的计量经济模型:E=u+aL+βt+c(1)式(1)中,E为外部性指标;L为物流类指标;u为随机扰动项;t为时间趋势项;c为常数项;α、β为回归系数。时间趋势项视协整检验假设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决定存留。3.数据处理与检验(1)平稳性检验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在进行模型回归时,需要预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原序列是平稳的,则记为I(0)过程;若原序列X的d阶差分序列Xd是平稳的,则记Xd为I(1)过程。本文选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法,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时间序列的原序列均不平稳,但1阶差分后均平稳,故所有变量均为1阶平稳序列,即为I(1)过程,它们之间的某个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2)协整检验本文选用Johasen协整检验法来求取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基于赤池(AkaikeInformationCriteri⁃on,AIC)准则及施瓦茨(SchwarzCriterion,SC)准则选取合适的滞后阶数,并以该滞后阶数减1作为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除了lnEI与lnLI之外,每组外部性指标均与物流类指标的组合,其迹检验t统计值均超过5%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lnET与lnLE间为10%),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即两者之间最多存在1个协整关系;lnEI与lnLI之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lnEC与lnLE间的协整关系由于ln⁃LE项系数为通过显著性检验;lnEI与lnLE之间的协整关系,由于ln⁃LE系数为负,以上两组变量未满足条件1。(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关系只能说明各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还需借助将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联系在一起的VECM模型,检验当出现一个大范围的短期波动时,各内生变量是否收敛于他们的长期协整关系,以及短期部分调整是否可以修正长期偏离。通过Eviews8.0估算出以各外部性指标为被解释变量、各物流类指标为解释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其误差修正项系数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当∆lnET被∆lnLI解释时,其误差修正项系数为0.096,不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当∆lnEC被∆lnLE解释以及当∆lnEI被∆lnLE解释时,其误差修正项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以上3组变量未满足条件2。其余情况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各误差修正项将以不同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用以确定变量X的滞后项是否包含在另一变量Y的方程之中,即判断X与Y的变化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各指标间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有4类结果。其一,拒绝lnLI不格兰杰导致lnET的假设,但接受lnET不格兰杰导致lnLI,该组变量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其协整关系相悖;其二,lnLE与lnEI无格兰杰因果关系,以上两类结果未满足条件3;其三,lnLI与lnEI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满足条件3;其四,其余各变量组合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协整关系相符,以上两类结果满足条件3。4.结果分析汇总上述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论,结合上述构建的3个外部性判断条件,得到物流设施各项外部性存在与否的判断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在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阶段,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集聚、提升企业竞争力及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外部性不显著。在外部性的弹性上,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最为显著,每增加1个单位的物流设施建设投资,可带动企业竞争力上升0.762个单位,企业受益于物流设施投资建设带来的各类需求,获取单位利润所需的成本更低;其次为居民收入,可带动城镇居民收入提升0.515个单位,居民在受益于供职企业利润上升的同时,也受益于物流设施建设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更细的产业分工、更专业化的生产等,收入得以提高;再次为经济发展,可带动经济总量上升0.352个单位,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一方面带动区域内外物流产业链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钢铁、水泥、建材、机械等产业发展,消化过剩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同时,建设队伍的消费也刺激了农副产品销售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最后为产业集聚,可提升第三产业集聚度0.119个单位,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将迅速在区域内形成产业集聚区,吸引企业入驻,由此带来商流、物流、信息流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集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物流设施建成后的运营阶段,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对外贸易的开展,对产业结构、企业竞争力、居民收入的外部性不显著。在外部性的弹性上,物流设施运营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了规模效应,为更细的产业分工及区域间产业联动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运营效率的上升一般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升级,第一、第二产业在各类更为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支撑下,得以在更低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交易成本下运行,并激发更多的第三产业需求,最终共同提升经济总量上升0.875个单位;同时,物流设施改变了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其承载的各类国内国际物流服务进一步降低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使得区域间边界效应显著下降,最终带动对外贸易总量上升0.413个单位。统筹物流设施投资建设阶段及建成后运营阶段看,其始终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外部性,且运营效率提升的外部性带动的经济总量显著高于投资建设的外部性,可知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是物流设施最为主要的一项外部性。

五、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6

关键词:经济法外部独立性分析

一、外部独立性问题观点评述

对经济法是否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法学界历来存在不同看法,我们可以将以往观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否认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即“否定说”;另一类是承认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即“肯定说”。“否定说”认为经济法不具备特有的调整对象,所谓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其实都是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所以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人们熟悉的较为典型的否定说有以下几种:1综合经济法论。即认为经济法是分属于其他各部门法、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概念。2学科经济法论。即认为经济法是研究经济法规运用的各个基本法手段和原则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规律的法律学科。3经济行政法论。即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全部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对于这一部分的经济关系或归行政法调整或在行政法下设一个新的行政分支,即“经济行政法”。

作为对否定说的回应,我国部分经济法学者对独立调整对象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1)纵横说,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机关与企事业以及公民之间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2)密切联系说,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个时期是1992年以后,主要有:(1)经济协调关系说,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2)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认为经济法调整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3)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认为经济法调整在国家管理社会经济过程中因国家调节而引起的,以国家为一方主体的社会关系。

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独立性问题经济法学界多持肯定态度,但80年代的观点有“大经济法”之嫌,而且对“独立性”的关键问题,比如与行政法的分界,基本上不作回答,故难以令人信服,1992年以后的观点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在这些论著中基本上都有经济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等部门法关系的专门论述。然而,这些论述往往有意无意地避开调整对象这一根本性问题,而多从目的、任务、价值等侧面论述它们之间的区别,尽管这些论述不无道理,但是一旦涉及独立调整对象问题就难免陷于尴尬,只能以两者之间多有“交叉”、“密切联系”等模糊理由说明,尽管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独立性的论证作了不懈努力,却仍无法为其他学者特别是行政法学者所完全接受。

二、两种观点论争的症结

经济法学者多年苦苦思索,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论争尚无休止,分歧刺激我们去探索,去寻找论证的症结所在。

传统法理学的一般观点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同时还应考虑法律调整的方法。而所谓法律调整对象,也就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凡调整同一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了同一法律部门,这就有一个问题:既然调整同质社会关系即可构成法律部门,那么经济法学界不是说得很清楚: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管理、协调、干预经济而发生的社会关系。这不就是同一类社会关系吗?为什么还会有论争?民商法、行政法都可以抽象自己调整的社会关系,为什么经济法不可以呢?难道仅仅是由于这些社会关系有重叠而前两者历史较长就不允许后者独立存在吗?道理显然不这么简单。所谓调整对象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一个极大的范畴,是十分复杂、交叉与多层次的,以社会关系作为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是非常空泛、开放与不确定的,因为这个“标准”本身还需要标准来划分。法理学界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提出了除调整对象外,还要适当考虑法律调整的方法。由于“调整对象”这一“标准”是虚拟和空泛的,而“调整方法”、“标准”却是清晰实在的,把这两个标准统一结合之后,第一个标准不知不觉地被第二个标准所吸收和异化,从而令“调整对象说”反而依附于“调整方法说”,最后这一理论被引申为“要形成一个法律部门,此种社会关系的质的特性必须达到需要特种法律调整方法的程度。”至此,所谓的“双标准说”沦为实质上的“调整方法单标准说”,否定说否认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具备独立调整对象,实际上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经济法无独立的调整方法。

若是顺着这一理论的逻辑进行推演,显然经济法是不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因为其没有独立的调整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回应,不少经济法学者曾花费笔墨论证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是“弹性的”、“间接的”、“经济性的”、“遵循客观规律的”、“补充性的”、“宏观性的”等等,从而区别于行政手段的“刚性”、“直接性”、“非经济性”、“命运性”云云,但这种辩解在法理上难以支持,从法律的层面来讲,调整方法只有民事、刑事、行政三种,当代法律实践还尚未催生出不同于这三类方法的其他调整方法。再说,对行政法学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现代行政法学界早已提出,在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变迁后,行政手段已不再只是“刚性”、“命令与服从”了,一些间接的、非强制性的、甚至带有平等性质的管理手段,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所以从根本意义上讲,论证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方法是徒劳的,然而如果完全接受这一划分方法,就会导致一种结果,即“经济法本身连带婚姻法、劳动法等成法部门都会成问题了。这样实体法就只有民法、行政法和刑法这三个部门了。”这显然是一种现代社会法律实践完全无法接受的结果,但确实又是这一逻辑的必然结果,法理学界也意识到实践对理论的抵牾。所以在提出这一划分标准之后,又在具体列举法律部门时列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以及军事法、国际法等多种法律部门,从而呈现以外延否定和修正内涵的理论局面,这一矛盾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理论界理论上的停滞不前与实践上的务实倾向,以及两者脱节之后不求甚解的心理。鉴于此,有学者认为,所谓经济法是否有独立调整对象问题的论争实际上早已被异化,沦为一场理论上论证经济法是否有独立调整方法与实践中经济法现象的共性这两者各执一端的“游戏”,论争失去统一的焦点,若从传统理念出发进行逻辑推演,“否定说”无疑大占上风,若从现实出发进行归纳概括,“肯定说”当更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两派论争各扯一张皮,难怪多年争执不休,却无法统一意见,这就是论争的真正症结,显然要解决这一症结,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固守传统理论,同时阉割现实以令其适应传统的理念容器;另一条是尊重现实需要,但要对传统理论进行批判和修正,以令其适应。

三、尊重现实,改造传统理论

依据传统理论即“调整对象暨高速方法说”划分部门无法适应现代法律实践的需要,那么应该以什么理论来取而代之呢?最近,国内有学者提出,就对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进行改造,“改按社会活动的领域和法律高速的宗旨划分法律部门”,而且“既然是法律部门,当然也就是独立的部门,不独立何以能成为部门。”显然,该观点摒弃了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提出以社会活动领域为主的法律部门划分法,令人耳目一新,不过该学说对“客观论”的改造似乎过于彻底,以至于把“高速对象说”也随“高速方法说”一并抛弃。但实际上,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不妨碍对其合理成分的继承,法律高速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的生命力就根植于社会关系,这是法学发展史上最基本和最为成功的理论抽象之一,不可(目前也没有理由)轻易抛弃。我们至今定义法律部门,无一例外地采用“某某法是调整某某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且根据理解,所谓的“社会活动领域”实质上与“调整对象”一样都是一种空泛待定的“标准”,两者并无实质性区别。事实上前述观点也认为,部门法下定义应为“为了某某目的而规范某类活动,调整在此类活动中形成之各种社会关系的法”,总的来看仍属于“调整对象说”。

我们的观点是: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仍是“调整对象说”,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一“调整对象”不再是受“调整方法”异化的调整对象,应予以还原。但正如前文所述的,“调整对象”是一种空泛的、未定的“标准”,还需要其他条件进行结合使用。现在这一“其他条件”不再是“调整方法”,那应该是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是:根据现实需要,抽象其共性,也就是说,划分法律部门不再有万能的标准,而应根据法律实践的客观需要结合一定的前瞻性认识,对调整社会生活中某一类、具备一定共性的社会关系的同质法律规范进行综合,形成一个法律部门。这样,是否形成一个法律部门就取决于两点:第一,这些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应具备某种“共性”;第二,将这些具备共性的法律规范进行综合并上升到法律部门的高度来研究是必要的。这又需要我们考察:1实践中这类法律规范的存在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2将这些规范综合为法律部门具备理论上的价值,即能更好地认识和总结规律,并更好地指导实践。显然,不是任何具备所谓共性的法律规范都可以“占山为王,自立门户”,自称为一独立法律部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法律部门的形成都是渐进的,是长期法律实践选择的结果,因而也是历史的,具备客观必然性的。现有的几个法律部门,无一不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同样知道,经济法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具备以上诸条件的。首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具备“共性”的,这共性就是“国家调节(管理,干预)经济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其次,具备这一共性的法律规范已经达到十分庞大的规模,任何人都不可能视而不见;再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经济调控职能已经成为国家中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把国家管理经济活动方面的法律规范进行归纳、抽象、总结和整合,有利于提高对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认识。

综上所述,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仍是“独立的调整对象”,只是这一“独立”并不意味着“绝对专有”,而应理解为一种“共性”。至于这一共性是什么,为什么独立,则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沉淀进行抽象。社会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交叉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把社会关系理解为一张薄饼,用一种方法进行平面式的切分;法律部门的划分应是立体式的,其标准是多元的。从这一意义上讲,“划分”的想法本身是不够准确的,在现代法律实践下,与其称为“划分法律部门”,不如称之为“构建法律部门”。划分“容易导致平面式的理解,从而画地为牢”,这种提法只适用于历史上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关系简单的时代,在当今社会连带关系大量产生,多元主体多元利益交叉整合的时代里,法律学的思维也应是立体、多维与开放式的。相比起“划分”提法的割裂、封闭与边缘清晰,“构建”提法的联系、开放与边缘模糊显然更能体现和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构建”的核心就是我们所讲的“共性”,即所谓的“独立的调整对象”。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7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另外一个或数个无关的经济主体造成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亦称外部经济,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亦称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二、外部性问题的理论来源

说到外部性理论,不得不说到庇古和科斯,他们开创了对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对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庇古教授的外部性理论庇古教授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他的《福利经济学》享誉世界,它将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系统化,标志着其完整理论体系的建立。在其《福利经济学》一书中,他提出"庇古税方案",即通过政府行为对产生经济负外部性的企业和个人征税,以补贴因为负外部性而受到不利益的主体和有正外部性的活动的主体。庇古正式提出和建立了外部性理论,但他的思想亦有来源于马歇尔的经济理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为其外部性理论的提出提供了思想源泉。

(二)科斯的外部性理论科斯对庇古的外部性理论进行了批判,他提出了外部性问题的相互性这样一个之前没有被关注的现象,即外部性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由于企业或个体等受益者一方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利益受损者的原因才使得企业或个体的经济负外部性发生作用,因此造成的不利后果应该由双方合理承担。科斯进一步提出,产权没有界定清晰是外部性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效的产权可以实现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当然,科斯所设想的制度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上:这个市场是完善的,交易完全自由自愿,交易成本为零。

三、外部性问题的成因

(一)产权不明晰外部性问题一个重要的成因就是产权不明晰。假如一家污染企业建在一片农田旁边,产权很明确,企业和农田归属明确,当企业所排放的污水和废气对附近农田的庄稼的生长造成影响时,庄稼的所有人就可以直接向企业请求赔偿,企业生产所导致的外部性也就不会存在。但就同一个企业,它排放的污染所可能产生的酸雨对其他较远的地方的农田的庄稼亦可能造成损害,但由于无法具体确定是哪个企业的污染排放所造成的损害,所以在请求赔偿方面就会遇到困难,这就会形成负的外部性问题。

(二)市场制度的缺陷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他提出自由市场理论,主张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导经济的运行,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介入。但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过度宽松的市场环境可能会导致垄断,外部性问题,公共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等问题。现实的问题是市场并非万能的,交易碍于时间、地点、信息、诚信问题,交易成本不可能为或接近零,这样资源的配置就没法达到完全优化,就可能产生外部性问题。

(三)道德缺陷市场经济是一个讲究诚信的体系,没有诚信,交易就会终止,没有诚信,就会出现道德危险。但这个市场并非人人都讲诚信,总会有一些人存在侥幸的心理,只求短期利益,损害广大企业、消费者的利益,这就导致了外部性问题的产生。

四、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机制

由于市场不是万能的,因此我们不能只寄希望于市场来解决外部性这个问题,本文在不否认市场作用的同时亦想通过对其他力量(如政府)的论证来证明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引入其他力量,共同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的,把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放到经济法的视野下进行讨论,即承认市场的主导作用,同时认可政府的适度干预作用,以及强调对道德的建设,尽量解决外部性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在解决外部性这个问题上,主要还是应该依靠市场的力量,这与经济法的本质相同,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当市场出现失灵时,引入政府的力量进行干预,确保经济有效有序运行。科斯在他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中对庇古提出的"庇古税方案"进行批判,他认为单纯对排污企业征税得到的结果并不是最优的,而且无法在各企业间形成一个统一的征税标准。他根据对外部性问题相互性的研究,认为应设立一种双重的纳税制度,"如果工厂必须支付等于损失的税额,则显然需要有一种双重纳税制度,应让该地区居民支付等于工厂主(或其产品的消费者)为避免损害而追加的成本的税。

"因此科斯认为,明晰产权对解决外部性问题至关重要,有效的产权可以使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交易成本很重要,如果交易成本过高的话,交易可能就难以达成。如科斯定理所言,如果产权明晰,交易费用为零的话,资源就能实现最优配置。但我们知道交易费用是无法为零的,产权也很难达到完全明晰,因此当交易成本高于政府管制的成本时,就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的力量在解决负外部性问题上是必要的。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8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外部性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经济指数预测

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当资源枯竭时,资源指向性的城市可能将陷入结构性衰退,面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实现城市的循环经济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

一、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的制定

1.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必要性资源型城市以往多采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环境问题更为突出。而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看来,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但要保障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的支撑和服务。通过循环经济立法,能够把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有利于防止污染,确保环境得到保护。因此,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制定循环经济法律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机制,提高民众参与度,加大执法力度,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做好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确保城市良性发展。同时,资源型城市还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循环经济地方法律,为国家层面的法律体系提供配套和补充。2.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现状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缺少责任条款的保障,配套措施不完善、法律实际权威性较弱,且缺乏一定的企业法律责任规定与政府监督文件;能够对全局产生重要影响的实质性法规的数量相对较少。我国《循环经济法》中政府部门职责和企业职责等划分尚待明确,分散式规定使得主体未能准确认知自身权利与义务。[1]

二、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分析

1.外部性基础理论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知识,此类问题往往出现于生产领域、消费领域。[2]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也称外部经济,主要是指主体行为给他人带来收益,而后者可不为此支付费用的现象。而负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主要是指主体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额外支付了成本费用,但后者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的现象。在解决负外部性问题时,国家干预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制定法律制度、加强执法等。2.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分析循环经济立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通过法律约束,加之政府监督和市场运行机制的协调配合,以妥善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3]当前,企业或消费群体等经济活动主体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活动过程中,只考虑能源的生产成本或消费成本,而未将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计入考量体系,导致了环境质量降低,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图1列出了资源环境外部性的影响因素。资源环境外部性体现在资源权利、产品价格和政府管理三个方面。资源权利主要是指产权归属界定问题,即资源使用的决策权和收益权。由于其具有差异化特点,必须根据不同环境资源的特点来明确资源权利的归属;成本价格主要体现在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和消费环节,应考虑环境污染或治理成本;政府行政管理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其主要起到监督与引导作用,促进循环经济,消除环境污染导致的负外部性。3.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途径在企业主体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原则来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因为过于重视局部利益而极有可能忽视其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影响。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属于制度需求,在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存在的复杂化的经济关系中,使得所有参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针对环境资源外部性的特点,将污染环境的外部成本内化到企业、消费群体和政府等市场主体中,这就是资源环境成本内部化,即在产品定价中将其计入环境资源成本。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开发者、消费者要根据损害环境的程度为环境的外部性行为支付一定对等的经济代价。同时,要建立建全的公众参与制度,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加强环境监督权利。

三、模型构建

为了实现经济法制定,笔者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的影响建模。首先,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参量融合方法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分析参数建模,得到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分析的层次分析模型:以上算法设计实现了经济法制定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性促进因素分析。

四、实证分析

为了测试该模型在实现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分析中的应用性能,笔者采用实证分析软件SPSS14.5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采集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数据,采样时间为4~8年五年间数据,得到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以表1的数据为统计样本,分析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约束模型,得到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性作用(见图2)。从图2可知,笔者设计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模型具有显著性,预测结果准确可靠。因此,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问题涉及资源的权利归属、能源产品成本和政府管制作用,参与主体有企业、消费者和政府。通过法律约束、政府监督和市场运行机制协调配合,可以妥善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总之,在“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下,通过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明确政府职权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鼓励循环经济的正外部性,预防和制止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问题的发生。循环经济立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存在的复杂化的经济关系中,通过循环经济法促使了所有参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淑君,朱先奇,史彦虎.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和效率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7().

[2]陆静超,赫然.我国发展城市水资源循环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6(3).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9

关键词:经济外部性房地产评估效用函数

房地产评估概述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土地、住房制度和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房地产估价方法,以满足因为买卖、交换、入股、抵押、典当、保险、课税、征地拆迁补偿和投资决策、会计成本分析等需要。

房地产评估的概念

房地产价格评估是指具有专业水平和经验的评估人员根据特定评估目的,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房地产商品的价格(租金)、价值进行科学的评定与估算。

房地产评估是科学、艺术和经验三者的结合。正确的房地产价格的估计、推测或判断应依赖于一套科学严谨的房地产估价的理论和方法,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现有的理论和方法,还须依赖房地产估价人员的经验。因为影响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因素复杂多变,不是简单的套用某些数学公式就能计算出来的。房地产评估不是对房地产价格的主观给定,而是把房地产的客观存在的价值通过估价活动正确地反映出来。房地产估价是估价人员基于对房地产客观存在的价值的认识以后,运用科学的估价理论、方法和长期积累的估价经验将其表达出来,而不是把某个主观想象的数据强加给估价对象。

评估方法及评价

房地产估价主要有三个基本方法:重置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现值法。此外还有假设开发法、路线价法、长期趋势法、残余法、购买年法、利润法、分配法等。它们都是上述三个基本方法的派生。在房地产投资中,房地产的效用决定着人们的投资决策,因此效用评价在房地产估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三个基本估价方法都是对房地产公平市场价值的一种推断,基本上是从房地产本身的特性出发,如房屋的设计、位置、土地价格等,按照房地产本身特征给予消费者的效用进行估价,即从内部效用来估价房地产。不过,在房地产评估中除注意内部效用外,还要重视其经济外部性。房地产经济外部性可为房地产消费者带来效用的增加(或减少),这种效用不是因为房地产本身的特征带来的,故称外部效用。经济外部性在房地产的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需要准确掌握和评估房地产经济中的正的和负的外部性。在实际评估中要考虑其他经济主体的消费或活动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即重视经济外部性对房地产评估的影响。尤其是个人住宅市场,个人效用在估价时往往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只考虑房地产给消费者带来的内部效用,而忽视其他经济主体给消费者带来的外部效用,其估价结果对个人消费者来说往往是不够准确的。

经济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迄今已有近110多年的时间了。所谓外部性,也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外部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更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很难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经济外部性可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表示:

Ui=Ui(Xi1,Xi2,...,Xih,...Xin,Yjk)(2-1)

在式(2-1)中,用Ui表示消费者i的效用函数,Xih表示该消费者i消费的第h种商品量,Yjk表示经济主体j进入消费者i效用函数的第k种经济活动水平,显然有:Ui/Xih>0。假设Yjk表示消费者j消费的第k种商品量,如果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产生了外部正效应;如果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没有产生外部效应;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产生了外部负效应。

从理论上讲,一般认为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之一。也就是说,存在外部性时,仅靠市场机制往往不能促使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应该适度的干预。从现实上讲,外部性特别是外部不经济仍是一个较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

经济外部性的特点

经济外部性有以下特点:外部性是一种人为的活动,非人为事件造成的影响,无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损失还是收益,都不能被看作是外部性;外部性应该是在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外派生出来的影响;外部性是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一种非市场联系(或影响),这种联系往往并非有关方面自愿协商的结果,或者说非一致同意而产生的一种结果;外部性有正有负或为零;外部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等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影响。

经济外部性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使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背离。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决策时虽然可做到个体最优,但很难达到社会最优,因为经济外部性对其他消费者的效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房地产评估而言,经济外部性通过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进而影响房地产估价。它主要是通过其他经济主体的活动、消费者与其他经济主体的相互关系(互补关系或竞争关系)以及环境来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它对效用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如,住户的邻居喂养了一只狗,每天不停的乱叫,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这样会降低消费者的效用。间接影响是指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导致了某种结果,而消费者的效用受到这种结果的影响,如,某企业排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周围的环境,进而降低消费者使用该房地产的个人效用。

经济外部性的评估

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存在会影响其他经济主体的效用,进而会出现房地产评估结果与实际不相一致,因此须寻求一种办法来解决房地产评估中的经济外部性问题。

由前可知,效用是联系经济外部性与房地产评估的桥梁。效用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估价,而经济外部性又会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因此可构造一效用函数来解决房地产估价中的经济外部性问题。用U表示各种外部性给某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总值,用Ui表示某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值,用xi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外部性偏好,即某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在总效用中的权重。一般来说,每种外部性的产生和作用不受其它外部性的影响,所以,每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互相独立的,故可得到如下加性效用函数:

U=ΣxiUi(3-1)

因为经济外部性会影响消费者的效用,所以可通过分析经济外部性带来的外部效用来调整估价的结果,使评估更符合实际,即结合考虑内外效用的作用。假设消费者对某种外部性的态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无所谓、厌恶、非常厌恶五种状态,对应效用可取值为120、110、100、90、80。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对某种外部性的感受或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不同的消费者对每种外部性的取值可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总就可得出消费者对特定房产的外部性的效用值。假定某人对一种消费品的基数效用为100,那么用这一效用值去除以100可得到相对效用数,再乘以用传统方法估计出来的房价,就得出调整后的房价。

假设有一消费者需购买一套住宅,专业资产评估师勘查房屋后用重置成本法估价40万元,之后评估师又对房屋周围的外部性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结果:房产周围有一个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每天排放大量的废气,影响房屋周围的空气质量,该消费者非常厌恶,效用取值为80。该消费者欲购房屋的邻居不太文明,垃圾随地丢,只顾自身娱乐而不顾周围邻居,该消费者比较厌恶,效用取值为90。政府打算在此房屋周围兴建大型的购物广场,周围已有学校、医院、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完善,该消费者非常满意,效用取值为120。

可以把以上的三种外部性分别归纳为空气质量,邻居行为,基础设施。资产评估师对以上外部性进行列举和取值后,就要对特定消费者进行询问,以了解该特定消费者对诸外部性的偏好重视程度。如果该消费者认为空气质量比邻居的行为略微重要,基础设施比空气质量略微重要,基础设施比邻居的行为相当重要,则资产评估师可采用1-9标度法得到该消费者的对三个影响因素(外部性)重要性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可以得出每种外部性在此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权重,即x1=0.258,x2=0.105,x3=0.637,最大本征值λmax=3.0328小于3阶矩阵相应的临界本征值3.116,通过一致性检验,即权数有效。然后就可以运用式(3-1)的效用函数计算公式求出该消费者的总效用值:

即U=0.258×80+0.105×80+0.637×120=106.53,

相对效用数=106.53/100=1.0653,

则经调整后的房地产价格P=40×1.0653=42.612万元。

此结果充分考虑了经济外部性,评估结果较为符合实际。

经济外部性的存在,会影响房地产评估师评估房地产价格,为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和合理,在运用传统的评估方法的同时,引入经济外部性效用函数,房地产评估师可经过具体分析经济外部性对人们效用值的影响,进而确定经济外部性对待估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盛承懋等.房地产经纪人专业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洪卫等.房地产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黎诣远.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经济外部性范文篇10

关键词:教育外部性;外部性教育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各行各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促进个人全方位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教育正外部性的众多影响之一,然而教育外部性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使用无法达到帕雷托最优,影响到国家对教育补贴的政策,以及个人对教育的投资。因此理清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及性质,分析其影响,找出适用于教育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教育外部性的界定

外部性是任何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最初由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过庇古、科斯等人的批判补充,外部性理论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扩充,为解释和解决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纵观众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界定,无非从两个角度:一是从外部性产生主体的角度来定义;二是从外部性接受主体的角度来定义。前者代表性的定义首当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第二类如兰德尔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在对外部性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第一种定义。

教育外部性是外部性外延发展的产物,与医学外部性、思想政治外部性、政府行为外部性等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弗里德曼对教育的外部性作了经典性的阐述:如果大多数公民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文化和知识,也不广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价值准则,稳定而民主的社会就不可能存在。而教育对文化知识和价值准则这两个方面,均会做出贡献。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者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由于无法识别受到利益的具体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们索取劳务的报酬,因此,存在相当大的“邻近影响”。卢卡斯则从经济学角度论述到:当某一劳动者接受教育后,本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会提高,同时通过“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会提高,但他并不因此获得额外报酬。同样中国学者对于教育外部性也作了类似的论述:王善迈把教育的产品属性定为教育具有巨大外部效益。一个人接受了教育,不仅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经济的、非经济的效益,同时社会也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与非经济效益。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教育是不可“排除”的。因此,从整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范先佐认为:教育几乎是完全的“免费午餐”,致使教育部门缺乏自身.的发展动力,收益几乎全部外在化了。袁志刚认为:教育的外部性就是“其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袁连生认为:“教育的间接消费效用,是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的外部性则具有如下性质:教育的举办和产出除了达到国家和个人的教育目的外,还会给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带来经济、非经济的影响,但教育却不能向受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直接补偿或不必要补偿。

二、教育外部性的分类

第一,根据教育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划分为教育正外部性和教育负外部性。关于教育的正外部性显而易见,如一所高校校址的选择会给学校所在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促进学校周围学习体育用品、饮食、娱乐、服装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不仅仅解决当地居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可提高所在社区的文化底蕴,提高其居民的素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近年来,教育的负外部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以文凭热引起的假文凭泛滥和社会风气败坏;以大学生就业困难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城乡教育差距拉大造成的教育不公平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不公平,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学生的暴力事件,如2002年的马加爵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并引发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忧虑。

第二,根据教育外部性的时空划分为教育代内外部性和教育代际外部性。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时间概念,主要是静态层面上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指代内外部性问题;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从动态层面上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这种分类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的代内外部性主要关注教育外部性影响的范围,指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而教育代际外部性则主要指教育的长远影响,即指教育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长远影响。在空间纬度上,教育的外部性可分为:农村教育外部性、城市(镇)教育外部性;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外部性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外部性;中国东部的教育外部性、中国西部的教育外部性等等。

第三,根据教育外部性的主客体划分为作为生产者和作为消费者的教育外部性。从教育整体上讲,作为教育成果的合格毕业生是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教育产品,作为生产领域的教育,它就是作为生产者的教育外部性。从消费者角度也可划分不同类型、层次、属性教育的外部性,即包括基础教育外部性、职业教育外部性、成人教育外部性;义务教育外部性和非义务教育外部性;初等教育外部性、中等教育外部性、高等教育外部性;个人外部性和政府外部性。个人消费教育所带来的外部性影响范围涉及到个人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对社会其他人生活的影响。另外教育外部性影响的客体既可以是生产者,如毕业生所在工厂、公司等,也可以是消费者,如受教育者所引发的消费潮流,对其他消费者的影响。

第四,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前提和根源可划分为竞争和垄断下的教育外部性、制度教育外部性和技术教育外部性。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前提,可以划分为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和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在教育领域,这种划分首先要考虑教育在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大环境下的产品属性问题。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或者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根据教育产品提供的方式来判断。如果教育产品由政府提供且个人消费不需要购买,如基础教育中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国防教育等,这时的教育产品就是公共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教育产品是在垄断的条件下产生的,其教育的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也是垄断。作为补充的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如果不是被免费提供,个人像购买私人物品一样负担教育费用,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私人产品,而不管其提供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这时的教育产品具有竞争性,其产生的外部性的前提条件是竞争。但这种划分不是完全的,教育产品的属性整体来说为准公共产品,其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

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制度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教育举办的本身要依靠教育制度来维持,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一种制度的存在,会影响到其他制度的运行;另外制度的改革,即教育制度的改革,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变动,这种影响显而易见,不需赘述。而技术性的教育外部性,更多体现在教育产品上,也就是毕业生个人素质提高带来的外部效应,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高校产学研的结合,其研究成果的外部性就是技术外部性。第五,根据教育外部性的状态划分为教育单向外部性和教育交互外部性。教育外部性根据影响传递的方向可分为,教育单向的外部性和教育交互的外部性。单向的教育外部性指教育对其他团体及个人的外部影响,如一所大学对所在社区的外部性影响,而交互的教育外部性正如一所以城市名命名的大学和所在的城市之间的交互影响,两者有共同的利益关系那样,影响力是交互的。如一个城市经济发达则成为学生选择这所城市大学的潜在影响因素(从就业前景上看),同时如城市大学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也将会成为城市的象征。另外,根据教育外部性的影响状态,分为稳定的教育外部性和不稳定的教育外部性。稳定的教育外部性是人们通常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外部性最主要的方面。而不稳定的教育外部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教育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二是教育研究成果中所带来的技术性教育外部性,这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尤为明显。

三、教育外部性的特性

教育外部性除了具备外部性的一般特性,如传递不通过价格机制、引起他人成本的减少或效用的降低、外部效应与个人收益的不可分割性外,它还具有本身特有的性质。

第一,教育外部性具有正向性。教育同时具备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但是总体来说其正外部性的作用和影响大于其负外部性,这与教育本身的性质和功能相关。教育(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国家举办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促进国家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教育事业对于受教育者个人以及整个国家来说是一项积极的、意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事业。教育外部性的实质是教育功能的体现,从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上讲,教育的正外部性是人们和国家期望的,也是应有的主流。从另一方面讲,教育负外部性的体现大多与教育发展本身的不足相关,解决教育本身发展中的不足,就能较好地减少其负外部性的影响,如教育从文凭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假文凭就会失去市场;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和提高其教育质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公平,会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随着教育的完善发展,教育的负外部性被限定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其负外部性的影响也就会被统筹在正外部性之下。

第二,教育外部性具有多样性。教育的外部性因教育在级别、类型、性质、区域等方面上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别,体现其内部多样性。如在教育级别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依次减弱。在教育类型上,教育产业涵盖不同层次,它们有着不同的外部性特征。一般来说,教育产业的外部性小,如教育核心产业中的职业教育外部性相对较小。在教育区域上,一个地区投资教育,因为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其他地区也能受益,这就是教育投资的外部性。一般而言,在同一地区,城市级别越低,教育投资的外部性就越大,也即乡镇教育投资的正外部性一般要大于县城的,县城的要大于省辖市的,省辖市的要大于省会城市的,这是因为,贫困农村和乡镇的教育投资越多,教育质量越高,受教育的人向城市级别高的地方流动的可能性越大,而城市级别高的人员向城市级别低,特别是乡镇或农村流动的可能性很小。同样道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教育的外部性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