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1:05:49

经济类

经济类范文篇1

开题报告是关于开展课题或论文写作的计划报告,由毕业生个人完成,向导师、评议小组等汇报,目的是①说服导师、评议小组同意报告人进行下一步的论文写作工作;②对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做得到导师和评议小组成员的修正、指导。开题报告的字数大约占毕业论文字数的10~20%。

(一)开题报告的步骤。开题报告的步骤具体包括:选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对课题进行初步研究;确定题目;开题报告的书面写作;向导师、评议小组汇报;进行论文写作或重复上述步骤。

1、关于选题。

(1)选题应是本人熟悉的内容,应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内容应是与本专业相关的,部分本科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时不自觉地写其他专业的题目,这应是极力避免的。

(2)选题的题目要小,即讨论问题的范围要小,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较之“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在选题范围上要小,而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资金的筹集、运用或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其中的一个方面则更有针对性。

(3)选题要有时效性,而实效性是相对的,如现在“三农问题”是热点,分析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可能对我国未来的有借鉴意义,但分析1955~1978年之间我国的土地制度可能就过时了。

(4)题目的名称要规范、简洁、无歧义。

2、关于资料的收集。

(1)在资料的收集上,前期面亦广,后期亦窄,故应尽快确定题目;

(2)论文写作需要参考与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章书籍资料,一般而言,学士、硕士、博士论文可能分别需要10、30、100篇左右。从已经出版成书的博士论文看,参考文献有30篇的,也有300多篇的。

(3)重要的资料可采取复印的方式保存,看到与论文相关的资料时,可记录下该资料的名称、观点、页码等,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参考。同时,收集资料时要记录下对参考文献要求的各个项目。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开题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选题意义。选题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前者指能够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观点或用具体的数据验证某种尚待证明的已有理论,后者则涉及研究问题的现实背景、能够对有关的经济主体和政策当局提供建议或做出评价。

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包括理论的渊源、国内外在该课题上已有的研究,本人对有关理论演进过程的评价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的欠缺之处,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3、研究方法。即论文写作涉及的研究方法,具体的名称很多、含义不等。在开题报告中可以简略陈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因为这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而方法论又与哲学相联系,往往难以表达清楚而容易导致歧义。

4、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与可能遇到的困难。应清楚地写出预期的成果或创新之处,这是开题报告的重点,有创新、有成果才能让别人觉得你的工作有价值。同时对已经具备的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客观的陈述,以获得评议小组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5、论文提纲。对于论文提纲有两种看法:一是粗略的提纲即可,一般具体到章;二是详细的提纲,细化到章下面的每一节。详细的提纲可能更好,因为这表明报告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开题报告更容易通过。

6、参考文献。列出的参考文献应包括:①已经看过的;②已经搜集到但没有看过的;③尚未搜集到但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需要别人提供的。论文定稿后,参考文献则只涉及引用或借鉴过的。参考文献的引用要规范。

二、学位论文的结构与内容

一般而言,经济类学位论文应包括四部分内容:①文献综述(包括研究意义、问题的提出等);②理论分析;③实证分析;④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这四部分内容的逻辑是: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观点,其次从理论上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证明,然后再对该问题或观点用事实加以证明,最后得出结论、给出结论的含义。

关于论文的结构,即如何组织上述内容,最紧凑的是采取顺序型结构,即按“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的顺序组织内容,但难度往往较大,尤其是讨论问题的范围较广、论文篇幅较长时。另一种常见结构是先总后分型结构,即先提出问题,对问题给出若干解释或分解成若干子问题,然后对每一种解释、子问题给出“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如果论文的各个章节存在一种逻辑关系,表明论文在结构上很严谨;如果各个章节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联系不密切,是一种松散的结构,内容再好也很难称之为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

(一)文献综述。该部分与开题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近似,具体包括①选题意义;②文献综述(文献必须是与要讨论的问题相关的,做的好可以单独构成一篇文章);③问题的提出;④分析的框架(范式)、对有关名词、术语、概念的界定;⑤研究方法;⑥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二)理论分析。

1、理论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理论分析的目的是在理论上支持、证明论文提出的观点。经济理论是解释经济现象的一套简单的逻辑体系(林毅夫,2005),可以用文字表述,更多的是用符号(如数学符号)表示。如果论文中提出的观点、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一种经济现象、并能够准确预测某一种经济现象的发生,就是一种好的观点或理论。但同一种经济现象,可由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而不同理论流派首先或基本的区别在于其前提假设上(当然,主流经济学有着共同遵守的假设,比如理性人假设、资源的有限性假设),如考夫曼(2001,p.507)分析的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在前提假设上存在的区别、王广谦(2003,p.413~415)讨论的金融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在前提假设上的区别,而两种理论由不同的前提假设出发,经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就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论文写作、进行理论分析时,讨论应在一套理论体系(或者说一个分析平台、框架、参照系)内展开,借用、引用不同的理论时应注意彼此在研究的前提、得出的结论上是否冲突;同时理论的正确与否应看其内部逻辑推理是否一致、能否被经验证明或证伪,不要断章取义、随便引用某个经济学家的话来佐证论文的观点;不要出现同时赞同市场和赞同政府的倾向,观点在前后应该具有一致性;如果论文讨论的是非主流经济理论,比如行为金融理论,那么引用某些普遍的结论,如竞争比垄断更有效率、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等也要慎重;另外,在一篇文章中,自己提出的观点(或“理论”、“理论”的结论及推论)应是自洽的,能够相互解释、相互之间不矛盾。

2、关于理论分析中的创新。一篇论文的重点、价值在于创新,但理论创新难度很大,因而一般尽量不要试图提出什么新的理论或试图综合两种理论。但在理论分析中,创新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已有的理论进行评述,将部分文献综述的内容扩展、加以详细论述,来证明论文提出的观点。这往往是理论分析的普通形式,是部分硕士、博士论文的大头。

(2)在他人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理论或模型进行演绎、推理,或补充、改进,得出新的结论,以更适应我国当前的现实(这应该也算一种创新)。

(3)评述若干种理论,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你没有在理论上证明该观点,而只是在后面的实证分析中证明。

(4)用一种新的方法或过程证明一种理论或观点,虽然别人曾经证明过,但你的论证更有效率(证明更简短)、或更新颖(如使用博弈论来证明原来的观点),这构成了理论证明过程的创新。

(三)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也可称为经验分析,目的在于用事实来支持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或证明某一种理论,具体包括两种分析方法,一是统计分析,其中案例分析是其中的特例(样本只有一个),二是回归分析。对于某一种的观点,只要举出一个例子来证实就可以了(暂时可以被接受),而如果验证的结果是事实与理论不符,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①事实与理论不对应,该理论本来就不是解释这种现象的;②理论不正确,只要一个反例就可否定一个理论(用事实来证伪),没有反例的理论被认为是暂时可以接受的假说;③理论提出的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不一致,要分析不一致的地方,然后改进理论,或提出改变现实的政策建议。

与理论分析相比,实证分析应成为写作、选题的重点。因为理论创新很难,而实证分析则可以且能够体现论文写作过程中付出的工作量,使论文可较易通过。毕业论文(尤其是学士、硕士毕业论文)应以实证分析为主,实证分析的内容可包括:

1、案例的调查、分析,可包括: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案例分析,如果该案例可以否定一个理论,或者说明这个理论在某个领域不适用;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调查,如当前有关“三农”问题的调查;在一个新的领域内做的调查,别人没有做过或很少做过,如结合自身情况对大学生借贷状况进行的调查。

2、发现一个证据,可以证明别人已经提出的但尚未被人证明过的理论,如林毅夫(2000,p.261~295)的文章“食物的供应量、食物获取权与中国1959~1961年的饥荒”,是第一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en的理论(“食物获取权的被剥夺是饥荒发生的最根本原因”)的论文,属于实证分析中的创新。

3、用大样本的数据来验证一种理论,或用一种新的方法验证一种理论或观点,虽然他人曾经用过同样的数据,但自己使用的数据更多、周期更长(如利用每年都在增长的股市数据)、论证更有效率(证明更简短)、更有说服力(如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来证明),则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4、进行历史分析或比较分析,收集的资料比别人全,或发现新的证据、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或有第一手的资料(如直接翻译的外文或自身调查得来的资料),这样的实证分析往往会成为论文中的出彩点。

5、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这是论文中所占比例最少的部分,大约占论文整体的5%。研究结论是论文各部分得出结论的总结,政策含义(建议)则是根据结论自然延伸、推导出来的,后面不需要再解释原因。因而,各条研究结论、政策含义可能只需要一句话。

6、论文写作中其他应注意的问题。论文的写作是建立在他人已有研究基础上的,肯定涉及他人的观点、资料(包括外文资料),但引用时均应注明出处,切忌抄袭;论文不要写成说明材料或教科书,而应有自己的观点,因为论文是给导师以及这个领域内的专家看的;也不要将论文写成领导报告或政策建议,论文的重点在于其创新之处。

三、论文写作的一个实例分析

以下以林毅夫的《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为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简要分析。该文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中文版见林毅夫(1994,p.76~106)。

该文共分六节,第一节“引言”,包括:文章分析的背景,提出论文分析的目的,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缺陷,指出研究的理论基础-格里克斯生产函数,以及数据的来源。第二节“中国的农村改革”,对中国的农村改革进行了回顾,包括价格改革、制度改革、市场与计划改革。第三节“数据”,简要概述了经验评价中使用的数据。第四节“函数形式的说明与结果”,讨论了估计方法,报告了经验结果。第五节“1978~1984年和1984~1987年农业增长的源泉”,报告了1978~1984年及1984~1987年的增长测算结果。第六节“结论性评述”,总结了研究的结论(“1978~1984年间农业产值的增加中,农作制度改革的贡献占46.89%,化肥增加或者说技术的贡献占32.2%,购销体制或者农作物价格提高的贡献很小”)和政策含义(“家庭农场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增长更为适当的制度,中国的未来改革应该加强刚刚建立起来的农户制度的地位”)。

在结构上,这篇论文的第一节可认为是文献综述部分,之后并没有单独的理论分析,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从第二节到第五节的实证分析上,最后一节属于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这篇论文用生产函数理论、中国的制度变革数据验证了“制度对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并量化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开创性,所以被刊登原创性论文的《美国经济评论》录用,成为中国在该杂志的第一人。

参考文献

1.[美]考夫曼,乔治.(Kaufman,G.),陈平.现代金融体系: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

2.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4)

3.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1

6.钱颍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

7.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8.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述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摘要本文对经济类学位论文及开题报告的内容、结构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论文写作中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中取得创新。

关键词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与结构

经济类范文篇2

1.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c.中央与地方分权D.政企职能分开

2.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宏观调控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3.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

A.保持社会稳定B.维持经济增长

c.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D.保证公平分配

4.市场经济是()。

A.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B.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C,唯一的资源配置手段D.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

5.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指()。

A.市场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D.竞争机制

6.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

A.业主制B.合伙制C公司制D.股份合作制

7.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以及市场活动最基本的主体是()。

A.政府B.市场C.企业D.商品

8.在我国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

A.计划B.市场C.政策D.法律

9.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

A.竞争性B.独立性C.垄断性D.控制性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

A.企业B.政府C个人D.集体

11.对按劳分配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私有制基础上B.按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货币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D.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

12.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公平

13,社会保障以()为目标。

A.社会安定B.社会立法c.社会公平D,人道主义

14.社会保险不包括()。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破产保险D.失业保险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D.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1.D2.C3.C4.D5.D6.C7.C8.B9.B10.All.B12.C13.A14.C15.C

1.某商贩7年共偷税、漏税13万元,被公安机关依据刑法逮捕。此案例说明()。

A.法律具有强制性

B.只有商贩才须纳税

c.公民的权利义务由公安部门规定

D.权利义务不具有一致性

2.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说明()。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

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3.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内,因法定事由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止。

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

4.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后,原判决或裁定应()。

A.暂停执行

B.不停止执行

c.向上级人民法院请示后再决定是否执行

D.由本院院长决定是否执行

5.2014年5月20日,经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张君、李泽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中的14名罪犯分别在重庆市、常德市被执行死刑,这表明()。

A。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

B.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只打击抢劫、杀人犯罪

D.公民的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

5.格夫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绝对的自由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这两种说法()。

A.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观

B.夸大了自由和权利,否定了纪律和义务

C.揭示了民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D.歪曲了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

7.不属于法律实施的是()。

A.执法B.司法C.立法D.守法

8.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B.有的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D.法律应五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9.立法监督是()。

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B.社会及舆论的监督

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D.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10.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该是()。

A.政策指导法,法律和政策两者相辅相成

B.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律必须服从政策

c.法高于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

D.政策和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11,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条件是()。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B.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C.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D.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12.王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

A.监督权B.批评权c.建议权D.检举权

13.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公民具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法定年龄是()。

A.16岁(死刑除外)B.18岁

C.20岁D.22岁

1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应向()负责。

A.全国人大B.中共中央

c.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15.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A.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B.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D.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1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A.国防部B.国家主席

c.国务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

17.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A.某个体摊贩对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不服

B.某企业认为某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

C.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职务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1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作为参照的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

19.下列哪种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A.工商局工作人员刘某在市场检查时发现个体摊贩王某售卖的食品不合格,便没收了王某的营业执照

B.政府工作人员张某周日借用单位的车去商场买家具,途中将一小学生撞伤

c.某公安局认为李某是某重大案件嫌疑犯,便将其逮捕,后发现李某确实无罪

D.某乡政府以整修公路为由,从农民的公粮款中扣留了一笔款项

20.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案件实行()。

A.合理性审查原则

B.合法性审查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但也有例外

D.合法性审查原则为主、合理性审查原则为辅的原则

21.下列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有()。

A.人民法院B.国务院及各部、委员会

C.各社会团体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B.15C.5D.3

23.行政确认行为的法律效果()。

A.具有后及性B.没有前溯性

C.没有后及性D.具有前溯性

24.行政复议不用()原则。

A.调解B,便民C.准确D.一级复议

25.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6.劳动教养是一种()

A.行政处分B,刑事处罚

C.行政强制执行D.行政处罚

27.在我国,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

A.命令、指示和规章B.命令、指示和规则

c.命令、决定和条例D.命令、指示和部门法规

28.我国行政复议的主体是()。

A.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同级监察机关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党组织

29.属于地方性的法规、规章,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其裁决机关是()。

A.最高人民法院B.制定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

30.某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法律授予的权力时,侵犯了某公民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则下列哪一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A.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主管机关

c,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在地的政府

D.要看该组织行使的权力属于哪一个行政机关而定

31.如果数罪中被判处的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则采用()原则,只执行其中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

A.限制加重B.吸收C.从重D.从轻

32.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意表示D.不构成犯罪

33,反革命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由下列哪级法院负责第一审判决?()

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

34.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

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A.利益B.非法利益

C.不正当利益D.正当利益

35.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36.甲方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山林中狩猎。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

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

c.过失致入死亡D.不构成犯罪

37.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c.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38.醉酒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

A.可以B.应当

C.必定D.根据犯罪情节

39.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和不能控制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40.刑法规定,数罪并罚,管制最多不得超过()。

A.一年B.三年C.半年D.五年

41.按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A.配偶B,父母C子女D.兄弟姐妹

42.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隐私权B.名誉权c.肖像权D.姓名权

4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A.民事权利B.民事义务

c.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D.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44.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时产生。

A.法人正式开始具体的经营活动B.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被任命

C.上级机关审批筹建D.法人依法登记设立

45.某店主发现一歹徒正在持刀抢劫店里的顾客,便乘其不备,用木棍将歹徒击倒,造成其重伤。对这个案例,同学们认为该店主:①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②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③实施了正当防卫;④对歹徒有“无限防卫权”。你赞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6.()是所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

A.占有B.处分C.收益D.使用

47.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的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属于()。

A.创作新作品的著作权人B.原作品著作权人

c.继受著作权人D.合作著作权人

48.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管辖。

A.级别B.地域C.指定D.移送

49.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而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的,必须在障碍消除后的()内提出。

A.7日B.10日C.15日D.无时间限制

50.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法是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类范文篇3

关键词:考评考核;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的经济体系得到迅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形态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模式的改变,导致了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经济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具体体现到高等教育上,要求高校应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改革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人才供给的作用。然而,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经济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后练习为辅,考核方式仍然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表现为辅。这种模式既不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理解和能力培养。如何创新经济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应用型经济人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经济型人才的需求,应从考核评价视角,对高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研究。

一、基于教学考核视角的经济类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理论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经济分析与评价能力。从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上来看,人们要求经济类人才应具有专业的经济分析能力和评估决策能力。因此,各大高校应重新设立经济类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结合当前“产学融合”效应要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经济类项目分析与评价能力[1]。从教学考核目标角度看,能否具有利用高校经济类课程中的相关理论,结合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经济分析、项目评估、决策判定的能力,已成为培养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和衡量经济类人才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二)实践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在线财务管理、远程报税报关等经济活动,需要“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财务”、“互联网+贸易”等经济人才。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与实验练习,通过上机操作、模拟实验来进行项目评估、预测等。通过实践与实训教学来分析经济项目,撰写评估报告以及各项经济数据整理等,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操作能力[2]。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这些教学方式的采纳都是高校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的必然要求。培养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评价与教育实践意义。

二、目前高校经济类课程教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考核内容与方式不合理。科学的考核方式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经济类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尤其在考核内容与考评方式上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从经济类课程教学的考核内容上来看:高校经济类课程的考核内容主要是教材重点、难点,或者是教学参考教材中的测试习题等,这些内容都是经济类课程教学中常见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相关案例分析、项目评估、绩效评价等综合内容的考核相对较少。由此可见,经济类课程教学考核的内容过于倾向理论方面,对于实践应用类的考核内容相对欠缺,直接导致学生对于经济类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与专业技能提升不均衡的问题[3]。从经济类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上来看:高校经济类课程考评方式主要是小测试、小论文、闭卷考试等,这些考评方式比较传统,好操作。小测试、小论文这两种考评方式过于形式化,并不能够真正的起到考核的目的;而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也主要是课本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可见,传统的考核方式局限于理论层面的考察,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尤其是学生对经济类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经济活动实践上的能力考查内容几乎没有涉及,这样不利于高校对经济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二)考核结果反馈不及时,难以纠正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各类专业课程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各学期的期末进行,考试结束后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通过期末考试,任课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及时对测试中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学生比较集中呈现的问题。但由于教学流程已结束,教师无法及时反馈与纠正。在教学考核实践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其一,考核发生频率较低。每个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核,学期中仅仅是进行一些小测试和练习。由于考核频率较低,很多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只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文史类专业的学生,经济类课程的基础相对薄弱,而且经济专业理论课程较少、课时较短,仅仅是期末的一次性考核,不能够发现日常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二,考核内容不全面。通过阶段性小测试、小论文、课程设计等考核反馈,可以解决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不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反馈与修正,同时反馈内容还存在片面性、零散性的问题,不能系统地综合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成效,以及所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尤其是实操能力的强弱不能够及时反馈和有效地解决。

三、教学考核视角下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积极引入经济类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传统单向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教学效果较差,需要引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整个经济类课程教学过程“活”起来。具体建议如下:首先,构建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可积极借助当前“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引入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精选经济类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简短精悍的视频课程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的互动性,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让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并且将慕课、微课中的问题带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一起解决,这也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增强实践与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在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经济类课程必须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等新形势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互联网金融、技术经济、知识经济的人才要求,增加探索性、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将与生活、工作、社会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实践、实验的课题[4]。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作为实践项目来引导高校教学改革,在教师或导师的帮助下,学生开展小组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实践操作与训练,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促进经济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最后,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利用案例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结合企业案例,运用经济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来启发学生思考以达到现实问题的理论解决。一般来说,案例教学内容与形式可以分为选择案例、分析案例和应用案例三个部分,其中选择案例可以选择近年来的一些上市公司、中小企业的并购重组、财务危机、金融风控等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的环节,教师应该做好案例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经济数据来分析企业发展状况,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理论运用的技巧和适用方法。市场是一个活跃的经济体,每一个案例都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通过分析与引导学生掌握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探讨,促使学生掌握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单调的课堂活跃起来,丰富起来。(二)转变传统经济类课程考评方式。对于高校开设的经济类课程来说,既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性,教师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够深入的了解经济理论,提高教学效果[5]。高校的经济类课程教学的考评中,应该在原有的小测试、小论文、期末考试这样传统的考评方式基础之上,引入讨论、作业、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考评方式。一方面,考核内容应丰富化、多样化。从现有的考核内容上来看,主要是一些理论知识的考核,这就需要教师增加对实践运用内容的考核,例如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在实践类考核的内容选择上,应该结合课本教材理论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一些与经济活动关联度较高的案例,例如引入实际企业的案例,或者是国内外一些知名公司的经济活动、项目开展、经济案件等,这些实践性较强的都可以作为考核内容。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经济案例分析,学生可以识别和了解经济活动中的有关金融、财务、成本等方面的风险,从而提出可行性建议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考核方式应合理化、多元化。对于传统的课程小测试、小论文以及笔试测试等考核方式,要积极的肯定,然后合理的增加一些其他的考核方式。例如,团队合作考核方式、作业考核、实验考核、PPT讲解考核等;团队合作考核主要是结合经济类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案例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相互探讨,并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各自小组的解决方案,最后教师评选出全班最优或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作业考核则主要是教师对学生日常的一些课程习题、课后作业和课外实践任务等进行批改或研判,评定考核等级或给出分数。(三)创新考核反馈机制。在现有的期末考核反馈的模式基础之上,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条件和人才培养要求,合理引入创新的考核反馈机制。具体建议如下: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方式,增加日常考核反馈。建立以互联网信息为媒介的高校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开设教学网络作业、网络实训、网络测试系统,对于日常经济类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进行每周不少于3次的作业批改与小测试,对每周的测试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将测试结果进行课堂反馈或在线反馈。通过这种考核反馈能够弥补传统课程教学测试的不足之处,而且也能够使学生扎实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学科知识。二要,创新考核反馈形式。对于考核反馈来说,不仅仅是针对测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还要加强对讲解之后的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除测试反馈外,日常的课程教学效果也需要进行及时反馈。日常教学效果反馈可以引入问卷调查、课堂抽样、课后座谈等反馈形式,主要是调查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掌握程度、学习成绩提升情况,进而能够及时在反馈信息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也能够让教师利用反馈信息做出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双向反馈互动的效果。三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反馈。针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创新技能比赛,通过参与技术实践、创新、应用类的比赛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经济类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也是大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实践反馈[6]。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引导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模式,将传统的单个学生,转变成集体团队。引入学习团队、讨论小组等形式,让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开拓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理论应用和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比赛之后,要对比赛结果进行反馈分享,这种反馈就是要发挥教师的讲授、解答、引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比赛中的一些优秀团队的方案进行分析,以借鉴和学习,提高学生的经济专业知识与能力水平。

四、结束语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经济类课程教学仍然是单向式教学,而且考核内容、方式、反馈等环节也存在一些不足。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需要紧密结合经济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特点,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并结合新时代社会对经济型人才的需求,进行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以及考核反馈的教学模式优化,进而培养出具有经济理论专业知识和创新性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64-68.

[2]冯艳.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3):97-98.

[3]游达明.论高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1994(02):21-22.

[4]曹院平.转型高校应用型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教学刊,2018(19):39-41.

[5]刘宝玲.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46-47.

经济类范文篇4

有很多院校已经建立了一些实验室,如会计手工实帐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等,可以说这些院校已经在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有了很多的动作,但是从一些调查中发现,很多经济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实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能动性不高,实验中的过程记录材料非常不完善,学生们的实验总结报告普遍存在抄袭等现象。还有些院校针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拓展了很多的校外实习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下去体验。这些校外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体能素质,但是对于经济类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甚微。因为三本院校的学生,进入银行、证券以及一些投资公司的实习机会很少,他们并不能在切合专业的环境内去实习,导致很多同学认为,学校安排的工厂实习实际上就是打工,这可以从目前的工厂实习普遍有报酬的现象得出这样的结论。

二、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与作用

(一)构建思路。利用目前社会上的企业仿真软件组建一个综合的实训平台,通过对真实企业设置的仿真模拟,企业由4-6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企业的成员分别担任虚拟企业的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研发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岗位,并承担相关的管理工作。通过对市场环境与背景资料的分析讨论,完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决策,包括战略规划、品牌设计、营销策略、市场开发、产品计划、生产规划、融资策略、财务预算等等。这样的实训平台可根据学生的实习人数搭建,并配套建立银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国税地税、社保中心、证券公司等模拟机构,另外搭配论坛、产品以及人才信息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学生可以在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总经理负责统筹全局,制定战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企业绩效分析、总结;生产总监负责安排产能的大小和产地,适时的调整和升级,控制废品率、质量等级,调整雇佣工人数目,把生产成本降至最低,分析和跟踪对手,研究各组产能变化情况;营销总监负责跟踪对手,计算整个行业供需情况和每个市场的供需情况,从而确定价格、折扣、零售店和专卖店数量、广告费用等等来促进销售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投资回报;财务总监负责根据战略规划安排公司资本结构,适时的减少额外的利息支出、发型和赎回股票、债券,从众多方面分析和跟踪对手,进行财务状况分析和协助决策等,其它还有产品总监、采购总监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等。该模拟系统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企业在运行中所存在和发生的各种问题,锻炼了危机处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样的平台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实习角色,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锻炼。会计专业的可以在模拟会计事务所帮助企业进行财务预算、核算以及财务报表的制作,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模拟律师事务所里帮助企业处理日常的纠纷以及各种合同文本的审核,金融专业的学生在模拟银行、证券公司帮助企业进行投融资操作以及股票投资和上市操作,营销专业的进行营销策划和实施,设计专业进行产品设计,等等。他们在平台上通过团队成员的努力,使虚拟公司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在所有的模拟公司中脱颖而出。

(二)该模式的作用。在这个虚拟平台上,学生可以研究市场发展前景,依据市场机会,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进行企业设置及部门划分、角色安排;并安排分工,制作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以及产品设计及成本估算、确定资金来源;进行经营战略及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预估利润并进行风险分析,经研究、讨论,形成共识,制定相关计划。通过对一个为期2年的模拟经营,综合了现代企业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会计处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遵循“体验-分享-提升-应用”这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体验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建立企业经营的大局观;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企业“进、销、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市场预测与决策能力。除以上之外,项目仿真实训还会具有以下用处:①在实训之中,发现选拔优秀学员参加全国性的企业模拟竞争大赛,提升学院知名度。②有可能的话可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建议结合图书馆建立一个小型的专业书籍书房,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从进入大三开始,就进入企业仿真实训,让学生在实训中发现问题,有问题就结合老师然后在相应的专业书籍中寻找答案,进行主动式的学习。③企业仿真实训平台如取得成功,将可能会成为企业人才的培训基地,为社会相关企业提拱人才进修培训服务。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一)操作思路。本科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专业岗位群所需实务能力培养为主,要打破现行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首先需界定各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行业岗位群的基本业务是什么,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构是怎样的;依据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与能力的结构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融合在行业岗位基本业务的项目或任务中进行(先行后知);组建有行背景的教学团队;整体设计和实施项目或任务,通过建设,初步形成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经济类范文篇5

1.1研究方法与工具利用。Excel,CitespaceV和CNKI检索软件,以“文献来源期刊”、“发表年度”等特定字段为统计条目对农业经济类中的九大核心期刊进行文献提取统计和数据筛选,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揭示和评价我国土地学科研究现状和学科未来发展趋势。1.2数据来源。依据《2018年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从其“F3经济,农业经济类”所列的15种期刊列表中选取9种与土地科学密切相关的期刊,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作为检索数据库,通过将“土地”设定为检索主题,检索文献来源时间设置为2002—2018年,对9种CSSCI来源期刊中筛选出的257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我国土地科学相关研究的学术发展现状。

2期刊相关评述

2.1历年文献统计。基于文献数据的计量分析,本研究对2002—2018年间的9种期刊的发表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将土地科学领域研究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图1)。(1)萌芽阶段:2002—2008年发表土地研究类学术论文较少,年均数量1~7篇,增长缓慢,说明在这一时期,国内的研究者对土地问题的思考处于探索阶段,影响力较高的研究团队尚未建立。(2)快速成长阶段:2009—2016年,这一时期土地研究类论文呈波动式快速增长。这是由于国家层面关于土地政策的落实,使得我国土地研究成为学者们开始关注的重点问题,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1]。(3)成熟稳定阶段:2017年以来,一些研究机构已经成型,土地科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土地研究理论体系进一步系统化和清晰化,相关研究在边界清晰的基础上走向深入[27]。2.2文献作者分布分析。从文献作者角度分析,多名作者合作发表、跨机构联合发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9大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检索到的257篇文献中,有38篇是单作者发表的,比例仅占14.79%。由两位及以上的作者联合发表的文献数量占研究样本数量的85.21%。由此可以基本推断出,土地研究领域的趋势是以联合发表为主,单作者发表数量所占比例较少(表2)2.3研究机构分析研究机构发文量可以表征研究中心分布,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体现知识流动状况[812]。数据显示,257篇文献来自135个机构,绝大多数机构只发表有1~2篇文献;5个机构发表文献数量超过10篇,占所有机构数的3.68%,其数量占总文献量30.74%。这些数据既说明了土地研究领域文献来源的广泛性和分散性,又说明了文献来源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广泛性和分散性体现了土地研究领域参与者众多,参与面广泛,具有较高的热度;集中度则体现了土地研究核心机构已经形成[1315]。土地研究类文献发表机构众多,但其中高产机构集中于大学院校。从机构总量来看,机构中包含高校的文献发表量占总文献量的91.12%。可见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发表文献数量在土地研究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是南京农业大学,发文量27篇,显示出南京农业大学在土地研究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表3)。

3研究主题与内容

3.1研究主题分析。3.1.1热点领域分析。将上述257篇“土地研究”相关文献涉及的研究主题划分为6个一级类,并将每个一级类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划分出二级类目。农业经济类文献中土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经济学(A类)和土地利用学(B类)两大领域,仅有零星文献涉及了土地信息学(F类)(表4)。将257篇文献按照4个时段划分为6个主题类目。2010—2013年数量呈陡然剧增的趋势,“土地经济学”是这一时间段内最受关注的主题,“土地资源学”是这一时段新兴的主题。2014—2018年是数量大幅增长的时间段,表明土地研究已经引起较多的关注,这一时段内“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同时也体现了“土地经济学”的模型构建和数据解读趋于成熟[1618]。“土地信息学”是这一时段内新兴的主题领域[1920](表5)。3.1.2关键词共现分析。对9种核心期刊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以了解目前土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重点和推断未来研究趋势[6]。通过Excel统计分析,得到991个关键词,运用citespaceV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发现以“土地利用;土地规划;新型城镇化;土地整理;乡村振兴;驱动机制”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占该研究领域的比重最大。热点主题之间互联影响,构成了我国土地问题研究学科体系(表6)。3.2土地问题研究方法分析。257篇土地问题相关研究文献全部为实证研究文献,将其所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分为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两类,并将两个一级主题下的具体研究方法划分出二级类[7]。对全部257篇实证研究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逐一统计(表7)。257篇文献中,绝大多数采用了多种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数学模型法是最常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其次是层次分析法(AHP法)和回归分析法。总体来看,采用统计资料分析+数学模型+层次分析的趋势明显,相信随着数学和统计方法的发展,更多先进科学的计量方法也会逐渐在这些期刊中得到应用。

4结论

经济类范文篇6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独立院校;经济类

一、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特征

1.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基础

独立院校高考分数线普遍介于普通二本和大专录取线之间,学生的基础没有一本和普通二本的学生基础扎实,但是很多独立院校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偏科,偏科也是导致很多被独立院校录取的学生没能考上更好的大学的主要原因之一。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普遍存在理科学科基础薄弱、文科学科基础较好的特点,特别是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思维不理想、逻辑思维较差。

2.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理想,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大多数学生善于背诵,不善于理解逻辑较强的理论和较为抽象的公式。另外,不少学生养成了平时不认真听课、考前进行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独立院校的收费较高,选择独立院校的学生的家庭普遍较为富裕,所以不少学生没有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

二、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学习应用统计学的困难

1.应用统计学的特点

应用统计学主要运用概率论建立模型,收集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应用统计学分为描述性统计学和推断性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学主要是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得出数据的一些特征,推断性统计学主要是运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推断性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推断性统计学是统计学的重难点。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特别是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所以大多数高校都把应用统计学列为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应用统计学用到了很多的数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不少理论较为抽象,不少公式较为复杂,要想弄懂这些理论公式的来龙去脉有时是很困难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到了很多学科,应用统计学的学习也离不开计算机,应用统计学主要是运用计算机软件例如EXCEL、SPSS等进行数据处理。

2.学生学习统计学的难处

在上文我们已经分析了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特征以及应用统计学的特点,由此可以知道学生在学习应用统计学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畏惧心理:不少学生在学习应用统计学之前就对这门课抱有畏惧心理甚至“敌意”。(2)基础薄弱:首先不少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较弱;其次,不少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并没有开设概率论这门课程,而应用统计学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基础上的一门学科。(3)无用论:不少经济类的学生认为应用统计学主要是数学专业学生该学的课程,他们会觉得应用统计学这门课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什么帮助。(4)缺乏兴趣: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相对于大多数经济类课程来讲,会更加枯燥,再加上这门课较为抽象,所以不少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效率

1.虽然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存在理论抽象、公式复杂等特点,但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应用统计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一些相关问题,特别是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来讲,能够对理论进行运用胜过对理论的理解。所以对于一些特别抽象的理论和特别复杂的公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告诉学生先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可以要求学生先记住公式和定理的结论,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公式定理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学习应用统计学的畏惧心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应用统计学的兴趣。

2.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抽象的知识点,可以在讲授这些知识点之前给学生巩固或者补充一些较为基础的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理解较为复杂或者抽象的知识点。例如大学的应用统计学教材在介绍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的时候,大都是直接给出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的定义,而这个定义对于大多数经济类的学生来讲会比较抽象,要想让学生比较轻松的理解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这个抽象的知识点,可以先给学生复习高中数学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然后再给学生介绍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与频率分布折线图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会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比较轻松的掌握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3.由于应用统计学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听的懂不会做的情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要讲练结合,讲完一定数量的例题之后要及时给出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程中练习,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发现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对知识的运用,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难点在哪里,从而及时的给学生总结出难点和易错点。

4.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举一些运用应用统计学解决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的例子,并告诉学生应用统计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

5.适当布置一些作业,由于独立院校学生的学习自律性普遍不高,所以很少学生会课后主动去复习,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可以迫使大部分学生去进行课后复习;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布置一些更加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比如要求学生亲自去做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应用统计学知识去处理自己收集的数据,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应用统计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觉得应用统计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作者:姚兴财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参考文献:

经济类范文篇7

为建立规范企业职工收入随经济效益提高正常的增长机制,指导企业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工资增长和工资水平,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核,现20*年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方案

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以20*年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512元为基数,确定20*年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为:(一)基准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1%。(二)上线(预警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7%。(三)下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6%。

二、实施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基本要求

(一)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要确保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提高适度增长。

1.基准线是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基本要求。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均应围绕基准线安排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2.生产经营一般、经济效益下降的企业,可以低于基准线安排工资增长。生产经营较困难、预计当年可能出现亏损的企业,工资可以零增长或负增长。各类企业对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省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

3.企业应依据本企业实现利润、资本收益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经济指标,对比分析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工资利税率、人工成本状况等主要经济指标在行业和地区的位次和水平,统筹兼顾企业的承受能力、发展后劲及调动职工积极性等因素,综合确定职工工资增长水平。

(二)对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实行分类调控。

1.竞争性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相对控股企业,下同),当年实发人均工资增长不得突破上线(预警线)。职工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512元)的,在效益允许的前提下,可按上线增加职工工资。2.垄断行业及国家财政补贴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不得突破基准线。上年工资水平高于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必须在基准线以下安排;上年工资水平高于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倍且经济效益下降幅度较大或亏损的,职工工资增长不得突破下线。

3.工资水平相对偏低的企业,或近几年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但职工工资增幅较小的企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不应低于基准线。

(1)20*年、20*年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当年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2)20*年、20*年实现利润增长且赢利,预计20*年经济效益有一定增长;

(3)人工成本水平处于同行业偏低水平。

4.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安排职工工资增长,应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两低于”原则。

三、全面落实工资指导线制度,促进职工工资适度正常增长

工资指导线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企业工资分配、促进职工工资适度增长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一)按照《*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的要求,各类企业应当在工资指导线后30日内,制定贯彻落实工资指导线实施方案,编制或调整年度工资总额使用计划,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企业主管(监管)部门审核,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实施方案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查同意,由企业向全体职工公示后组织实施。

经济类范文篇8

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最低限度的消费需求等于()。

A.基期新增人口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

B.计划期人口总数与计划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

C.计划期新增人口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

D.计划期人口总量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

2.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投资系数B.生产能力形成率

c.在建总投资规模D.投资率

3.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企业主管销售业务的部门的费用应计人()。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

5.流通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市场调查结果,多方面反映市场特征,应该采用的统计分析表

是()。

A.单栏式统计表B.数值分配量表

c.评比量表D.多栏式统计表

6.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创造最佳的()。

A.管理体系B.经济效益

C.人才D.产品

7.我国现在实施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属于()。

A.一元目标战略B.多元目标战略

C.综合目标战略D.传统战略

8,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

9.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

效,称之为()。

A.实施性失效B.自动性失效

C.环境性失败D.规模性失效

10.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

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11,为流通企业经营信息化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打下基础,在商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各种商

品赋予具有一定规律的代表符号,这种代表符号被称为()。

A.商品标准B.商品包装标志

C.商品目录D.商品代码

12.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丸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目标B.总量平衡目标

巴结构优化目标n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标

13.制造商尽可能地通过许多批发商、零售商推销其产品的分销方式是()。

A.密集分销B.集中分销

C.选择分销D.独家分销

14.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由于上述重要会计事项不能确

定”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否定意见审计报告D.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15.“有形之手”的调节,是指社会对经济活动的()。

A.盲目调节B.自发调节

C自觉调节D.市场调节

16.某流通企业全年需采购某种商品8000件,该商品每件160元,每次采购费用80元,平

均储存费用率为5%,该商品的经济采购批量为()。

A.300件B.320件

C360件D.400件

17.考虑政策的时滞因素而进行的分配政策搭配是()。

A.主辅搭配B.效应搭配

C.松紧搭配D.时差搭配

18.坏账损失直接冲减()。

A.利润B.成本

C.费用D.税金

19.在价格折扣策略中,企业给当场付清货款的购买者的折扣是()。

A.数量折扣B.功能折扣

C.季节折扣D.现金折扣

20.企业尚未支付但按照规定应预先分期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是()。

A.待摊费用B.预提费用

C.生产费用D.销售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

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企业确定广告预算的主要方法有()。

A.工作时间法B.量力而行法

C竞争对等法D.目标任务法

2,宏观投资决策对微观投资决策具有()作用。

A.计划B.控制

C.决定D.指导

3,从银行自身而言,组织信贷收支平衡,应该()。

A.把资金运用增长量控制在应追加的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

B.做到资金运用增长与货币需要量增长相互适应

c.坚持以存贷差额作为衡量信贷收支平衡的标志

D.提高贷款质量,使新增的存款和现金具有物质保证

4.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包括有()。

A.统一的原则B.效能的原则

C.精简的原则D.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5.企业在管理顾客的期望时,一般通过()来对期望进行有效的管理。

A.保证允诺B.优质的服务传送

C.与顾客沟通D.重视服务可靠性

6.产品生命周期的畅销阶段(或成长期)的主要特点有()。

A.大批量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提高

B.销量上升较快,一般价格也有所提高

C.人们对该产品尚未接受

D.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者开始介入

7.乙类警情的指标有()。

A.投资率B.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率

C.通货膨胀率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鉴别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方法有()。

A.前——后对比法B.有——无对比法

c.价值法D.实物法

9.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

A.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B.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c.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D.城市基尼系数有降低的趋势

10.在制定企业投资组合计划时,对企业的战略业务单位加以分类和评价的主要方法有

()。

A.产品生命周期法B.波士顿咨询集团法

C.通用电气公司法D.市场占有率法

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20分)

1.市场经济条件不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2。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以金融决定经济。

3.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经济调控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所进行的控制。

5.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2.简述市场经济的作用。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经济类范文篇9

1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专业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想信念不足,学生对自身要求标准不高在这个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60分万岁”的思想,即能够保证顺利毕业即可,除此之外别无所求,而当前高校期末考试难度相对不大,导致怀有这种思想的学生没有丝毫紧张感,出现对一些课程选择性逃课,即使出现在课堂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这种思想和行为的存在潜移默化地在蔓延,并影响着其他同学。专业认同感匮乏,学习态度不端近年来,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难度、考试内容难度呈现下降趋势,即使是这样,近四年每学年仍有近5%的学生在学业方面亮起了红灯,出现学习预警的问题(即一学年全部学科总学分绩为25分,而学生一学年内补考仍未通过学科累计达到12学分绩),近四年年均仍有近0.3%的学生因学业成绩不合格而降级(累计补考仍未通过的学科学分绩达到25学分绩则必须降级),这部分学生出现降级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无用,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交友、娱乐等方面,基本不上课、不学习;第二,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十分反感,认为是父母逼迫自己学习这个专业,并不是自己想学习这个专业。这种发自骨子里的对所学专业的不认同、不喜欢直接左右着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角色转变不到位,自我管控能力匮乏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初、高中时代老师、父母的监控模式,彻底陷入放松状态,对学业没有规划、没有目标,任其自然发展,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出现在课堂上玩手机、睡大觉、上课不携带教材、不记笔记等不良行为,甚至出现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这些同学虽然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但却很难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严重破坏了课堂秩序与氛围。

2加强农业院校经济类专业学风建设的建议

2.1抓入学教育,强化专业认同感,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笔者认为,新生入学后的两个月时间是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黄金期,必须牢牢抓住这段时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针对学风建设,一方面要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可通过专业教师讲解、优秀校友报告会等方式,着重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专业教育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通过为新生班级指定任课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开展“学长助跑”活动等方式,着重强化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学业目标;同时,可通过组织大一新生集体晚自习、加强课堂检查力度,开展优良学风班集体、优良学风寝室评选等方式,大力规范新生学习行为。2.2抓全员教育,形成学风建设的合力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要扮演好策划者、主导者。一方面,要与任课教师联合起来共抓学风。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每个专业都有一名辅导员担任与任课教师联系人,定期组织座谈会,相互沟通,强化配合。同时,通过建立学生家长QQ群、飞信群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为每名家长发送学生学习成绩查询系统,使家长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查询系统,查询学生成绩。这些举措形成了“三管齐下、共抓学风”的局面。2.3抓典型示范教育,促进人心向学的良好风气蔚然成风学生“先、优、模”在广大学生中具有强大的正能量导向功能。过去的四年间,我们一直坚持开展“十佳女大学生评选”、“学长助跑”、“优秀学子事迹报告会”、“榜样在身边”等活动,通过每一次评选,使优秀学子的事迹为大家所熟知,促进学生在内心中进行自我与他人的对比,通过每一次事迹报告会,使广大学生能够从他人身上感受到好学上进的精神,感悟到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2.4抓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怎么学抓好职业规划教育,我们要从增强实效性出发,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帮助学生明白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努力方向,避免糊里糊涂地学、盲目地学。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开设经管论坛、常青树讲堂等方式,邀请校友、知名学者等为学生讲述自身的奋斗过程,讲述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作为辅导员,我们通过个别谈话、组织召开专题班会、开展寝室座谈等方式,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规划意识。2.5抓三个群体教育,使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为优良学风建设的引领者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校、院、系三级)、学生团委(院、系)的学生干部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约占学生总数的60%,抓好这部分学生的学风对整体学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此,我们严格规定学生干部的任用采取淘汰制,学期学业成绩达不到所在班级前50%标准的学生干部必须离岗,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干部努力学习的进取心,树立了正确的导向;对学生党员我们在择优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教育管理力度,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选拔学习优秀的学生党员,开展一对一帮扶;对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把学业表现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并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使这部分学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笔者认为学风建设一方面应该具有较强针对性,即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同时,学风建设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全过程建设的工程,需要多方配合,携手共抓,需要长抓不懈,使学风建设融入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环节。

作者:宋志彬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类范文篇10

(1)2014年6月5日,美国商务部公告,宣布即日起美国海关对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征收0到51.74%的反倾销税。负责组织企业参加反倾销应诉的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公司称,尽管其中还有些企业的税率还不公正地偏高,但这已是近年来少有的取得较好结果的案件了。这个成绩,是各方面提早精心准备、团结一致、积极应诉的结果。

(2)1998年10月,苹果丰收。但中国的苹果汁生产企业并没有感到收获的喜悦:从多种渠道得到的信息表明,美国苹果汁行业将对中国出口的浓缩苹果汁提起反倾销诉讼。

前几年,一些地方政府为帮助农民脱贫而鼓励种植苹果,苹果产量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浓缩苹果汁的需求极为旺盛。因此,各地纷纷上马苹果汁生产线,生产规模迅速扩张。由于中国浓缩苹果汁成本低廉,出口增长较快,因而引起了美国这一最大苹果汁进口国苹果种植商和加工企业的不满。在这种背景下,代表苹果种植商和加工企业利益的美国苹果协会,准备组织提起对中国输美浓缩果汁反倾销调查的请求。

(3)是否倾销的标准,关键在于出口价格是否低于正常价值:而征收反倾销税的幅度,也要根据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幅度来确定。我国被美国确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美国用替代国的价格,而不是我国的实际价格来确定正常价值。这种歧视性政策,完全不顾我国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低廉的客观优势,往往导致我国企业本来没有倾销被裁定为"倾销",或者本来倾销幅度轻微被裁定为高幅倾销。

(4)按照美国法律,如果美方企业起诉我方企业,对我调查期应为1998年1月至6月,这是我国输美苹果汁价格最低的一段时期。如此低的起点,按照以往的经历,我国企业即使应诉也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仍难免重蹈以前不少中国产品被挤出美国市场的覆辙。

(5)然而,这次我方事先得到了对方将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的信息,有利于我方提前做好应诉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浓缩苹果汁一半以上靠出口。如果失去美国这个最大的出口市场,不仅会使苹果汁行业大伤元气,而且对成千上万付出辛勤汗水渴望脱贫的果农来说,更是难以承受。

(6)权衡利弊之后,我国苹果汁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下定决心,积极应诉。1998年11月10日,全国26家有关的苹果汁出口企业在西安聚会,商讨应诉对策。在此期间,适逢欧洲苹果汁减产,我出口美国的苹果汁价格开始逐步回升。此后,我国苹果汁企业又纷纷规范自己的出口行为,使出口秩序进一步好转。

(7)价格的回升,打乱了诉方的部署,使诉方的起诉时间一推再推。先从1998年的11月份推迟到l2月份,再推到2014年3月份,最后于2014年5月份才迟迟起诉。这一方面为我方企业赢得了宝贵的调整准备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得调查期相应延迟为1998年10月至2014年3月。价格的回升,提高了我方企业应诉的起点,使局面逐渐向有利于我国企业一方转移。

(8)2014年1月,我方选定了在美国具有相当影响的格伦菲尔德律师事务所,该事务所提供的主办律师具有25年反倾销办案的丰富经验。聘请高水平的律师及早介入应诉。

(9)特别是当后来案件进入美国商务部调查阶段后,在关键的"替代国"价格问题上,我方律师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我方准备了两种方案,一种是正式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土耳其作为替代国,另一种是以印度作为替代国的备用方案。诉方提出的也是印度替代价格,但数额是我方印度替代价格的两倍。尽管商务部没有采用土耳其而采用了印度作为替代国,但由于我方律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具体采用的价格是我方提出的远低于诉方的印度替代价格。这为我方最后拿到低税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2014年6月,力图将中国苹果汁挤出本国市场的美国企业,正式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征收92%的反倾销税。

(11)同月27日,美国商务部举行对中国苹果汁是否立案的听证会。用当时亲身参与听证会的中方人士的话说,当时还以为中国企业仍会像以往那样不知如何应诉美国企业,"吃惊地发现",不仅中国有11家企业应诉(后有一家退出),并聘请了律师,而且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分公司也派人参加。

听证会上,当中方律师出具了中国输美苹果汁价格等数据并据理抗辩后,美国商务部不得不敦促美国起诉方"准确"提交有关中国企业的"倾销"幅度。在经仓促准备后,诉方要求商务部征收51.69%—65.64%的反倾销关税。美国商务部正式受理申请并开始调查。

(12)尽管在调查期间,一波三折,但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正交涉下,最终争取到了相对合理的终裁结果。2014年4月,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我国10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税税率等级分别为:0、8.98%、9.69%、12.03%、25.55%、27.57%;应诉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为14.88%;未应诉企业为51.74%。

(13)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反倾销以来,到去年年底,我国企业共遭遇了376起反倾销调查,涉及到我国五矿化工、轻纺、土畜、机电、医保4000多种商品。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最多的是欧盟,为83起。后两位是美国与澳大利亚,分别为72起和30起。

(13)据保守的测算,近20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给我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90亿美元。这仅仅是对当年涉案金额的粗略估计,如果算上生产企业此后蒙受的间接损失,数额就更为巨大。如对欧盟出口的彩电、对美国出口的高锰酸钾等,均已遭到连续长达10多年的征税,出口金额比当年立案时已有极大的萎缩。

二、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1.本案通过对中国苹果汁厂家应诉美国"反倾销"起诉,扭转被动局面的报道,揭示了在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中,所面临如何保护和扩大在它国的高层份额问题。面对异国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宗旨的种种法律制裁,一方面要沉着应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最后的胜利;另一方面要将产品上档次,从根本上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2.

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出口竟相压价,这是引发倾销的重要源头。因此,从长远来看,加快淘汰落后、过剩的生产能力,加强行业协调管理,加强企业自律是有效减少倾销,进而减少被国外提起反倾销的长久之计。

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还应主动适应国际惯例,积极应诉。只有积极应诉,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自身应有的利益。

此外,在应对国外对我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中,如何加强对反倾销案件的调研和国内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以及如何既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又给予中介组织、企业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权等,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3.

要敢于和"洋人"打官司

时常听说,国内企业一见反倾销就跑得无影无踪,鲜见企业有挺直腰板去和洋人打洋官司。今天终于看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我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诉美国反倾销案,并赢得不错的结果,反倾销从91.84%降到0至51.74%。而应诉企业税率平均为14.88%。

近年来,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国家纷纷采用反倾销手段来保护本国市场,对我反倾销的规模越来越大。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出口的糖精及盐类反倾销以来,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提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件376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许多是我国大宗的传统出口产品,如农副产品、纺织品、自行车、彩电等。保守估计,因反倾销给我造成的出口损失就达100亿美元。

按常规,一起反倾销案件从开始调查到最终作出裁决,往往要经历半年到一年以上的时间,征税期高达5年,通过复审还可继续延长,如果你不应诉,就等于自动放弃在该国的市场,因为裁决后征收的高关税将无法逾越。记得七八年前,欧盟对我出口自行车进行反倾销,由于国内没有企业应诉,最后企业一律被征收30.6%的反倾销税,使我国企业再难向欧盟出口自行车。

其实,对国外的反倾销投诉,企业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要有恐惧心理,要敢于应诉,敢于打"洋官司",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有关法律法规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应不应诉,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企业为何对应诉漠然?不外乎出于这些考虑;有的企业无力支付高额律师费用,有的干脆就是短期行为。打一枪,一有情况,掉头就跑;有的企业期望借助其他企业的应诉来保住自己的出口市场。对这样的企业,有关部门应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减少和取消其出口配额和数量,情节严重的暂停其进出口经营权,绝不允许其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