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辞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0:21:31

借代辞格范文篇1

关键词:修辞辞格借代

一、借代的定义及分类

(一)借代的定义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二)借代的分类

从唐代崔融所论菁华体开始对借论进行研究起,到标志修辞学产生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以至现当代修辞学的权威著作中都对借代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传统分类中借代辞格大致可以分成十类。

第一,以部分代全体,即以事物的主要特征指代该事物。

①《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铗,本是剑把,这里用来指代整个剑。

②唐刘禹锡《酬乐天锡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指代整个船。

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①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芳菲,花的香味,这里指代花。

②《左传•文公十二年》:今粱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老弱,指代年老和衰弱的人。

第三,以人物生理上的特征或标志代人物。

①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古人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一种长寿的象征。黄发,这里指代老人。垂髫,本是儿童的一种发型,这里代指儿童。

②三国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平民。

第四,以地名代事物。

①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明马著称,故以“大宛”代指骏马。

②清藕香室主人编《花花世界•李十娘称病谢嘉宾》:板桥老人,每有同仁诗文之会,必至其家,每客用一精婢侍砚席,磨隃麋,都梁,供茗果,暮则合乐酒宴,尽欢而散。

隃麋,地名,故地即今陕西千阳县。其地产墨,因以“隃麋”代指墨;都梁,山名,在今江苏,山上生有兰草,名都梁香草,故这里以“都梁”代香草。

第五,以专名代通名。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后来泛指长于歌舞的女子。

②宋苏轼《求医诊脉说》:骐骥不时有,天下未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疾者未尝徒死。

和、扁,指秦国良医和、扁鹊,在这里代指良医。

第六,以官名地名代人。

①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故有翰林之称;韩愈曾任使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翰林、吏部是官名,在这代称人名。

②清刘熙载《艺概》: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

柳州是地名,柳宗元任过柳州刺史,历史上就称他柳柳州或柳州。这是以地名代称人名。

第七,以具体代抽象。

①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是常用的音乐器材,这里用以指代音乐,此特指扰人的乐声。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话语是抽象的,“舌”是具体可见的,人类说话离不开舌头这个器官,所以可以以舌代说出的话语。

第八,以原料代成品。

①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金铁是做刑具的原料,这里代指刑具。“婴金铁”即用铁锁、铁圈套在脖子上,这叫钳刑。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

鱼网是造纸的原料,《后汉书•宦者蔡伦传》:“用……麻头及弊布、鱼网以为纸。”故以“鱼网”指代纸帛。

第九,以作品代作者或以作者代作品。

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王叔和为西晋太医令,著名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脉赋》,又编次张仲景《伤寒论》三十六卷。这里,以“王叔和”代医书。

②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曰:“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张昌龄,唐代南宫人,著名的文学家。郭正一,唐代鼓城人,以文辞著称。这里以“张昌龄”、“郭正一”指代他们的作品。

第十,以实数代虚数。

①《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勿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三,表示多;三岁即多年,并非确数。

②唐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万是实数,这里是需指,“万金”,表示极为贵重。

二、借代的功用

借代的形式是概念的替换,通过替换概念,借代辞格的功用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功用:第一,称说功能。借代就是换称,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可见,借代最基本的功能还是称说功能。不管表达者是出于何种目的,运用何种手段建构借代文本,它的基本形式还是改换称谓;第二,描写功能,一个辞格能够存在,说明它有积极的修辞作用,借代辞格以换名的形式能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引发解读者的联想,更深刻地体验本体事物的内在特征,这就是借代辞格的描写作用。当本体是具体事物的时候,借体往往是本体最明显的特征或标志,这种特征或标志往往就是表达者要表达的语义重点,也应该是接受者解读的重点,在这里将特征和标志代替事物的名称,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接受者以审美体验的同时,有利于接受者的解读。当本体是抽象事物,借体往往是有形可感的具体事物,这不但摆脱了表达者对抽象事物难以摹状的尴尬,同时将无形托以具体,让解读者对本体有了感性的认识,更有利于文本的解读。

(一)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借代可以将抽象生硬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易于接受者的解读。这多表现为以事物的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

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例①“二毛”,指黑白两种头发,这是老年人的特征,这里借指头发花白的老人。以“二毛”代老人,避免了直述的生硬,同时引发了接受者对老人的再造性想象,使接受者对“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仁义之心,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例②中,“舌”是具体可感的,话语则是相对抽象的,以“舌”代替说出的话,生动形象,打破了语言的常规运用,给人以新奇的感觉。结合文内语境“驷不及舌”,更是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二)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以少胜多

有时,有些复杂概念不易称说,表达者就用一些简单的概念代替,试图在表达信息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复杂概念简单化。多表现为以专名代通名,以实数代虚数。

①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隋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五: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例①中,“隋珠”即隋侯珠,相传隋候救活了一条大蛇,后大蛇衔来一颗明珠报答他。这里用“隋珠”代名贵的宝珠。“名贵的宝珠”在诗句中不易称说,这里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名贵珠宝代替,使读者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品味了上述的美好童话传说。简单的表达,不但没使信息量没有减少,反而让接受者体会到更多的涵义。

例②是数词的虚指,“七年之病”是指多年的痼疾,“三年之艾”指陈年久藏的艾叶。在汉文化中,“三”、“七”、“九”等数词,有代表“多”的虚指功能,在这里以“七”、“三”代“多”,避免了“多”字运用的重复,而且显得简洁明了。在汉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照下,也不会被曲解。

(三)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避免重复

古诗忌讳同词重复,有时诗人为避免同词重复,多用借代。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②宋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处。

例①以“丝竹”代“音乐”,例②以“红”代花,巧妙地避免了同词重复,而且给读者增添了解读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四)可以使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达到讽刺的效果

①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②鲁迅《伤逝》:送她出门,照例是相离十多步远;……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里小东西的脸,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了……

这在会馆里时,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了国家的尊严。例①中用“洋布”代外国的国旗,表达了作者对洋国旗的不屑。加上前面有“撅”、“斑驳陆离”的修饰,表达诙谐幽默,讽刺有利。例②中,第二个雪花膏是借代,指代局长儿子的赌友。作者对这个厌恶的“小东西”并未作过多的描写,而是以“加厚的雪花膏”代之,让读者想象她那令人作呕的尊容。

(五)可以使音律和谐

古诗词对格律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为了满足诗词平仄、对仗、押韵的要求,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这时,借代就是常用的手段。

第一,出于平仄的需要

①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②宋刘克庄《清平乐》: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例①“玉勒雕鞍”代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这一句平仄格律要求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玉勒雕鞍”符合前四字“仄仄平平”格式要求,而“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的意思除此是难以完成的。

例②这首《清平乐》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

“身游银阙珠宫”一句用借代,“银阙”“珠宫”都代“月宫”。此句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平平”式,“银阙珠宫”占的位置是“仄仄平平”,完全符合要求,如果把其中的一个词换成“月宫”,一者与其他的任何一个词都不搭配,二者不合平仄声调。“月”是入声字,属仄声,“宫”是阴平声,平生宫不合仄;如果放在后两个字的位置上,则仄声“月”又不合平。可见,“银阙珠宫”用来代“月宫”是迫于格律平仄的需要。

第二,出于对仗的需要

③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宋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例③“丝竹”代“音乐”,为的是与下句“案牍”相对。如改用“音乐”则对仗不工了,因为“音乐”是抽象名词。例④“金谷”、“铜驼”都代洛阳(“金谷”即金谷园,在洛阳西北,是晋石崇的别墅;“铜驼”,古代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夹道相对)。“洛阳”之所以改用“金谷”,“铜驼”分开代称并举,也是处于对仗的需要。如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诗:“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再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第三,出于押韵的需要

⑤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⑥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例⑤“朱户”代“富贵大户人家”;“尺素”代“书信”。因“户”、“素”与其前后的“露”、“去”、“苦”、“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属去声“七遇”部,“处、去”属去声“六御”部;“户、苦”属上声“七虞”部。“遇、御、虞”三部通押。例⑥“黄”代“黄狗”、“苍”代“苍鹰”。“黄”、“苍”与其前后的“狂”“冈”“郎”等字合韵。押平声韵“七阳”部。

三、借代辞格运作过程分析

借代是汉语中的传统辞格,运用极为普遍,借代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转移手段和认知思维模式,语义学家在研究语义转移时,常常提及借代,认为借代是语义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语境:借代修辞的约束机制

语境是修辞的生命之源,没有语境,修辞无从谈起,“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语境又是一切修辞活动的规约,主体表达者在建构文本时,要考虑语境,接受者解读文本时也要考虑语境,最终修辞效果的好坏,也是由文本对语境的切体程度决定的。

根据语境学的原理,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和语言外环境。语言内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修辞语言本身的属性;语言外环境包括言语交际的目的、方式、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语言外部因素。语境对于修辞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下面看一下,借代文本的辨认对语境的依赖。

不同的辞格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辞格本身具有自足性,有形式上的标志,如比喻格中的明喻、暗喻、回环、顶真等辞格,它们的建构和解读受语境的制约很少。还有一些辞格由于本身没有明显的标志,而且临时性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制约,离开语境,这些辞格很难独立存在。借代就属于后者,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乘坚驱良逐狡兔。

②宋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憔悴江南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例①“坚”、“良”分别代“坚固的马车”和“良马”。从文内语境看,“坚”、“良”分别受“乘”、“驱”的支配,应该是相应的的名词,联系后面文“逐狡兔”可以看出,应该是代“车”和“马”。例②“管”、“弦”都指代音乐,是具体代抽象的方式。两词在文中受“急”、“繁”的修饰,又是听的宾语,理应代指音乐。再看两个现代汉语的例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这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郭全海解下青骡马,翻身上去撵玉石眼去了。

根据上文得知,“玉石眼”是这种良马的特征,后一个“玉石眼”代这种马。但若没有上下作依托,读者很难判断后一个“玉石眼”所指,这个借代也就不成功了。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中的一例: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离开上下文语境,很难理解“月光”可以被溅起。而在这里,椰子落入海里,溅起一朵浪花,在明月的照耀下,闪着光辉,因此,诗人以“月光”代闪着光辉的“浪花”,以超常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艺术的幻象,以唤起欣赏者的想象,达到情感的共鸣。

有些借代看起来受文内语境的制约不大,但受社会文化这个大语境的制约。如:

①唐刘禹锡《竹枝词》(其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②宋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③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①“银钏金钗”是当时妇女常见的装饰,这里代妇女;“长刀短笠”是当时农民常用的工具和服饰,这里带农民。例②“兜鍪”是当时战士的头盔,这里代战士。例③因当时银圆上有袁世凯的头像,故以“袁世凯”代银圆。

此类借代,如果仅从文内语境考察,很难找到相应的本体。因此,必须着眼社会文化背景这个大语境,从外部语境中考察借代的依据。

(二)联想:借代运作的心理机制

修辞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不但受社会心理的制约,也受交际双方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研究借代辞格要考察其心理基础。由一个概念而联系到临近的另一个概念,在心理学上叫联想。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一现象时,我们就会在这一对象的刺激下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新的认识和体悟,这种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联想。联想是人类认识事物,储存事物,提取记忆的方式,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上,按传统的分类方式,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四大类。其中“关系联想”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无论是主体对文本的建构,还是受体的解读,都是基于此种联想的。

关系联想是指反映事物之间的种与属,部分与整体,主体与宾体,原因与结果等关系的联想。按联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联想又分为四类:反映事物种与属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叫做“种属联想”;反映事物主体与宾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主宾联想”或“主从联想”;反映事物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偏全联想”;反映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想,叫“因果联想”。

比如,我们看到远处茫茫大海中高耸的帆,自然而然会想到帆下的船,这就是“偏全联想”;当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枪支的时候,不免会想到持枪的士兵,这是“主从联想”;当我们看到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时候,不仅会联想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剧,因为那是他们给中国留下的创伤,这是基于因果关系的联想;当我们感知“豪放诗”这一概念时,很容易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千古名句,因为它们是这种热情豪放、激情四溢的诗词中的典型,这种联想叫“种属联想”。

借代文本的建构和解读都是基于各种关系联想的。陈望道先生所说的“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部分和全体相代”多是基于“偏全联想”的。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这两句是诗人途中的见闻,骊山宫装点得象仙界一般,而宫门之外即有路倒尸。咫尺之间,荣枯差别如此,当政者的荒淫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其中,以上两句是典型的借代文本。以“骨”代替尸体,是部分代替整体。表达者在感知反映冻死的人这一当前事物的时候,因为胸中已积压了万分悲愤,理性的直接的表达已经不能倾泻自己的愤怒,以“骨”代人,使表达者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得以发泄。从表达效果看,以“骨”代替尸体,让人不寒而栗,不禁想到当时穷人不堪的生活状态,并由此引发了接受者对贫民的同情和当权者的愤慨。接受者也就能深刻体会表达者当时的心情。这个借代文本的构建是基于偏全联想的。

再看一个基于因果联想的借代文本。唐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它无穷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就是点睛之笔。《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因此,“佳人”和“倾国”构成了临时的因果关系。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假如诗人只是理性地陈述为“汉皇重色思佳人”,就不会引发解读者的想象,更无法给世人敲响警钟。

借代中的“特定和普通相代”即“专名和通名相代”大多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北周庾信《春赋》有云:

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这是一首赞美春光无限的赋。引文两句作者畅想在暖风煦日下抚琴畅饮的景象。其中,“绿珠”和“文君”代美女,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借代。作者在感知“美女”这一属的概念的时候,联想到了历史上的两位典型美女。“绿珠”是晋朝豪富石崇的的歌妓,美而善琴;“文君”即卓文君,美貌与才华兼具,与司马相如为情私奔,路边卖酒,传为佳话。这样的表达,使本来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典型化,在这两位更为感性的美女形象刺激下,读者不免会联想到“绿珠”抚琴的美姿和悦耳的琴声,联想到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不是“美女”这一“属”的概念所能给予读者的,难怪“美学之父”鲍姆嘉曾说,种的观念比总类的观念较富于诗的性质。

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一诗有云: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这是首边塞诗,是诗人对征戍有感而发,诗歌将描写战场激战的遒健笔力与描写思归怨妇的柔婉笔调合协地并列一起,刚柔相济,既描写了紧迫的战场征杀,又抒写了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既歌颂了卒国安边、奋勇杀敌兵士卒的忠勇,又针砭了荒淫无度,无视兵士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

“铁衣”即铠甲,这里代“征人”;“玉筯”即眼泪(“筯”同“箸”),这里代“思妇”。引文两句写战士与家人两地相思的痛苦,无休止的征战,造成征人和少妇天各一方,两地相思,悲痛至极。诗中“铁衣”代“征人”是基于主宾联想的借代。诗人在感知被征戍的士兵这一对象时,由于心境凄凉,自然联想到了士兵身上冰冷的铁衣。读者在解读时,由“铁衣”不免会联想到身披铁衣的战士远征沙场,浴血奋战的情景。这里以“铁衣”代“征人”给人一种更为凄冷、悲凉的感觉,将相思之痛渲染的更为不堪。

(三)借代文本的辨认对文内语境的依赖

文本建构完成,只意味着这个交际活动刚刚开始,要想一次修辞实践实现其价值,必须要经过接收者的辨认和解读。一般说来,接收者对辞格的辨认并不困难,很多辞格在文本表现形式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如明喻的标志“像”,暗喻的标志“是”,引用的标志是引号等等。借代辞格有时候也用引号将代体引起来,说明这个词在这里用的并不是它的本义,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且多用在近现代作品中,如《组织起来》:

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为智慧的代称,例中用以代替“有智慧的人”。“成千上万的‘诸葛亮’”代千百万有智慧的人民群众。只以引号辨认借代辞格并不可靠,有时,双关、反语和引用等辞格都会用引号,而且频率要比借代辞格高的多。借代文本的建构有时是对文内形式逻辑的颠覆。借代,有时用事物的标志,属性,原料等借代本体,而这些借体毕竟是与本体不同的相关概念,用在本体的位置,大多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判定借代辞格,最根本的是找出文本内不合逻辑的地方加以辨认,即文本语义的异常来分析,如果是表达者根据邻近联想有意为之,这必定是借代。这种逻辑上的不合理,是文内语境和语义冲突造成的,是借代辞格运用的必然结果,表达者故意为之,接受者也可以以此辨认借代文本的真伪。如: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诸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这是以事物的属性代替本事物的例子。事物的属性多是形容词性的,从语法上讲不可以与名词性的词作相同的成分。在逻辑上,“坚”“锐”也是不能被“被”、“执”支配的。而在这里,表达者有意忽略两者在语法上的不同,并故意违背逻辑,成就了以上文本。而正是这种不合常理的文本,使解读者眼睛为之一亮,并在这种不寻常的解读中得到快慰。再如陆游《春晚用对酒韵》诗:

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

“漆园”和“柴桑”是地名,“养生主”和“归去来”是篇名,两者并无直接的逻辑关系,而在这里之所以能连缀在一起,正是表达者对逻辑的有意颠覆。应当指出的是,这种颠覆只是针对形式逻辑的。因庄周曾做过漆园吏,陶潜是浔阳柴桑人,故以“漆园”代庄周,“柴桑”代陶潜。明确“漆园”、“柴桑”的所指以后,可以知道,诗的内在逻辑是合理的。

当然,对修辞文本的辨认,主要依靠的是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经过长期的积累,这些经验在我们脑中沉淀,形成对各种修辞模式的影象,这些影象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我们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文本时,这些影象会被自动激活,大脑将其归到最为相近的影象中,再作出有意识的判断,得出确切的结论,到底属于何种修辞文本。但是,对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并不丰富的初学者而言,以形式逻辑是否混乱来判断借代修辞文本,无疑是辨认借代修辞的一把钥匙。

(四)借代文本解读过程阐释

借代文本的建构,以逻辑上的不合理造成了语境与语义的冲突,而借代文本的解读正是利用联想对这种冲突的分析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审美经验和冲突化解的快慰。

联想是借代文本解读的钥匙,接受者联想语境以和表达者相逆的方向展开联想,排除表达者设置的障碍,领会借代文本表达的信息。

①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我们这里时时有人说,我是受了尼采的影响的。这在我很诧异,极简单的理由,便是我并没有读过尼采。

②司马迁《史记•晋世家》:文公报曰:“……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③宋李清照《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例①以作家代作家的作品。“尼采”作为“读”的对象,显然不合逻辑。接受者稍加分析便知这是表达者故意设障,它所要表达的真实信息是“读过尼采的书”。然而当接受者探究表达者运用借代的目的时,这个借代文本的附加价值便得以实现,读一位作家,自然要读他的书,这只是一个底线,更主要的是解读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这是普通文本不能表达的意义。解读到此,接受者依据自己对尼采的认识经验,会联想到尼采的生平经历,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的疯狂,这种解读就不再是简单的破译语义信息,而是一种重新体验、再认知的过程。

例②中“汗马之劳”,初看令人费解,联系上文“矢石”之难,“汗马”应代相应的名词,再考虑语境,可以知道“汗马”的原因应该是艰苦的战争。这时一个残酷的战争场面便会出现在接受者的脑海中:戟戈相交,马嘶长空,喊声震天。这样,接受者不但正确地解读了文本信息,获得冲破语义障碍的快慰,同时运用自己的想象,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得到超值的审美享受。

例③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它以细腻的感情体味、精致的构造形式和多重的生动画面,构成一幅情景交融、风神并茂的小令,在短小篇幅中含蕴着悠远的韵味,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赏和推许。

“应是绿肥红瘦”,是把词人对想象中风雨摧折后的春意阑珊、满目狼籍的意象,进行的充满伤春之情的表达,是词人对人生和青春的联想,貌似直抒胸臆,却在顾左右而言他的语句中,抒发了自己深沉隐微、难以言表的幽怨。其中“绿”与“红”是借代的用法,分别以各自的颜色代替海棠叶与海棠花,加上“肥”与“瘦”两个拟人化的形容词的修饰,不仅形成了感官上的相互辉映和衬托,更形成了现实与想象,理智与愿望的对立,把词人这种言之不尽、却又味之愈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在随着词人的引导深入体会词中情感的同时,又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和阐释余地,使一个感喟着春闺幽怨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并传达出无尽的诗情余韵。

修辞信息包括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两部分,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修辞信息的整体。读者对辞格的解读实质上就是对这两部分信息的获取过程。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对接受对象的认识程度等的差异,造成了同一文本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不外乎三种类型,下面以一首词为例,看借代文本解读的这三种情况:

宋周邦彦《倒犯•新月》: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少。

第一,信息等值。所谓信息等值,是指表达者提供的修辞信息,经由接受者的认知和审美活动的准确把握,不但语义信息得到破译,相应的审美信息也被品味和体验,读者在明白所指的同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审美享受。当然,由于一个修辞活动从表达到接受,要经历不同主体的两次主观介入,不同主体的文化经验、审美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这种等值是近似的、模糊的。在借代文本解读中,由于表达者和接受者对本体和借体认识程度相似,对两者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这就可以使两个不同主体的联想能在近似的轨道上发生作用,这样,接受者在解读过程中,不但可以破译语义信息,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审美信息,大致感受到表达者在表达时的情感状态。

以上面的借代文本为例,由于解读者对月亮的代称熟悉,也知道“霜蟾”一词的由来,结合语境,不难看出此处借代的用意,解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相应的审美享受。这样,不但解读到借代文本的语义信息,也领会了其审美信息,是典型的接受等值例。

第二,信息增值。信息增值是指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经验丰富,对接受对象的认识深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但轻易破解语义信息,而且以借代文本为联想唤起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了比表达者的预期值还要大的审美享受。应该指出的是,借代审美信息的接受增值是伴随着接受者的审美联想而发生的,此时的审美联想超越了借代文本本身给予的联想空间,接受者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审美经验,展开了与之相关的更为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面对这一借代文本,读者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可以推断,“霜蟾”、“素魄”指代月亮,在文中相互异立,避免了和题名“新月”重复,同时,还可以在“霜蟾”、“素魄”两个联想唤起点的刺激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品味嫦娥奔月,转而为蟾的传说。不仅如此,解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审美经验,知道周邦彦还常用“凉蟾”、“秋蟾”、“桂花”、“玉兔”等来代替月亮,并能联想到封存在这些词里的美好神话传说,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这一些都不是这一借代文本本身所蕴涵的,而是读者借助联想获得的,是典型的信息增值例。

第三,信息减值。在接受修辞学中,表达者的意图部分落空或者完全不能被理解,叫信息减值。信息减值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受者不能破解语义信息,就更谈不上领会审美信息了;另一种是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借代解读中,接受者对本体事物认识不够,对构成借代的联系没有认识,这个文本就无法被解读。如果接受者对这一联系只有肤浅的认识,仅够完成解读语义信息,不能根据审美经验展开联想,不能获得审美享受,表达者的部分用意也就落空了。

面对这一文本,如果解读者文化知识储备有限,不能判定“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连基本的语义信息都不能破译,负载在语义信息之中的审美信息就更无从谈起了,这意味着这次修辞活动失败,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如果解读者对这一文本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确认“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封存在其中的神话传说没有了解,这样,借代文本的审美信息就不能或不能完全被破译,相应的审美享受也就不能被品位,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减值。

成功的借代文本解读,不但可以破译文本信息,同时可以在联想的过程中体验审美的快慰,享受化解语义冲突的成就感。

四、借代辞格运用的原则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借代在运用中还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借代运用恰到好处,借代辞格的运用主要遵循相关性、显著性、切镜性三大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借代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替换,这种替换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两者存在了这种相关性,联想机制才能沟通本体与借体。这种相关性可以是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或者是因果上的,种属上的等等。它不是物理世界的普遍的联系,而是经过人类认识的结果,是心理层次上的相关。这种关联性要被用于借代修辞,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一个借代文本要经过读者的解读,如果读者经过思考仍不能发现借体与本体的相关性,破译修辞信息,那么,这次修辞活动就是失败的。当然,有些相关性可能涉及专门的领域或者只在一个团体内被认同,利用这种相关性建构借代文本时,要在上下文中做出说明,让读者在解读时有理可寻。借体与本体存在相关性是借代运用的最基本要求。

(二)显著性原则

单纯就本体与借体的关系而言,为了实现单纯的称说功能,与本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最容易成为借体。也就是说,在一个概念域里,离本体概念越近,越有可能成为借体。但是,多数借代文本的运用不只是单纯的换名那么简单,表达者总是或多或少的想要这个文本起到描写的作用,在这个因素的参与下,显著性原则就发挥作用了。表达者将最为显著的特征作为借体,呈现在解读者的面前,使本体事物更富有形象性,也能让解读者更深刻的体会本体事物的特征。

以上的两个原则,关联性是基本原则,显著性是最高原则。一个借代文本得以构成,必须建立在关联性原则的基础上,这是借代辞格存在的前提。而一个借代文本的好坏,取决于它对显著性原则遵守的程度。借体事物越显著,借体对本体的描写就越形象,越深刻。

(三)切境性原则

借代辞格的运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有时是对事物的褒扬,有时会起到讽刺的效果。因此,借代的运用要注意适合题旨情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修辞对象。不同风格的借代运用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在描写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不同性质的人要突出不同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如战国楚屈原《渔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

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官名,主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的家务。屈原曾为三闾大夫,因其生性耿直,赢得世人的尊重,所以在此以官名称呼屈原,以示对他的尊敬。

鲁迅的《药》中有处人物特征的刻画: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问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义哥是一手哈拳棒……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这里“红眼睛”“驼背”显然是不好的身体特征,带有讽刺的意味,在描写反面人物时,偏偏抓住这两个特征,刻画入木三分;如果将这运用于正面人物的刻画,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语体差异。借代辞格在小说、诗歌中运用较为普遍。小说中,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事物多用借代。诗歌中,有时迫于字数、音律的调整,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运用借代;有时为了不直接说破,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语义空白,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是诗歌的审美特性而运用借代辞格。与前两种文体相比,政论性文体因为以语义明白为主要要求,一般不会用借代辞格。

结论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古人对借代的研究成果散见于诗话、文论中,缺乏系统的论述。现代的研究则重在微观,为此从宏观上研究借代辞格的分类、功用和运用原则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相关概念的临时替代。总的说来借代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借体是本体的一部分;二是借体不是本体的一部分,但有着固有联系的;三是借体是建立在一定民族文化层次上的。借代辞格的功用具体地表现为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简洁精练、富于变化、幽默诙谐等,可以总括为称说功能和描写功能。相关性、显著性和切境性是借代辞格运用的三个原则。

参考文献:

[1]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王有志.心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王希杰.修辞学论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杨鸿儒.当代汉语修辞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7]转引自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杨伯骏.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9]姚金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0]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武占坤.汉语修辞新论[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9年版.

[12]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宗廷虎.修辞论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张凤.借代的认知基础考察[J].外国语言文学,2004,(2).

[16]刘福元.试论语境对借代辞格的制约性[J].修辞学习,1998,(2).

[17]吴明元.古汉语借代作用说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J],2001,(4).

[18]夏永声.借代的定义和分类辨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3,(4).

[19]吴礼权.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6).

[20]于广元.借展史略.扬州师范学报[J],1996,(3).

[21]蒋勇.特别概念结构的借代功能[J].外国语,2003,(6).

[22]申小龙.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之阐释形态[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1994,(6).

[23]褚修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借代生成与理解[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24]张宝胜.借代修辞格的认知心理基础[J].语文建设,2002,(6).

[25]徐学鸿.论联想机制与模糊语言的解码[J].修辞学习,2001,(2).

[26]孙建友.借代研究史概观[J].曲靖师专学报,1996,(4).

[27]唐建新.借代的定义及其他[J].语文教学通讯,1999,(10).

[28]刘凤伟.试论借代在词中的运用及作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3,(4).

[29]汪平潮.英汉借代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1999,(2).

借代辞格范文篇2

关键词:修辞辞格借代

一、借代的定义及分类

(一)借代的定义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二)借代的分类

从唐代崔融所论菁华体开始对借论进行研究起,到标志修辞学产生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以至现当代修辞学的权威著作中都对借代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传统分类中借代辞格大致可以分成十类。

第一,以部分代全体,即以事物的主要特征指代该事物。

①《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铗,本是剑把,这里用来指代整个剑。

②唐刘禹锡《酬乐天锡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指代整个船。

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①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芳菲,花的香味,这里指代花。

②《左传•文公十二年》:今粱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老弱,指代年老和衰弱的人。

第三,以人物生理上的特征或标志代人物。

①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古人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一种长寿的象征。黄发,这里指代老人。垂髫,本是儿童的一种发型,这里代指儿童。

②三国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平民。

第四,以地名代事物。

①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明马著称,故以“大宛”代指骏马。

②清藕香室主人编《花花世界•李十娘称病谢嘉宾》:板桥老人,每有同仁诗文之会,必至其家,每客用一精婢侍砚席,磨隃麋,都梁,供茗果,暮则合乐酒宴,尽欢而散。

隃麋,地名,故地即今陕西千阳县。其地产墨,因以“隃麋”代指墨;都梁,山名,在今江苏,山上生有兰草,名都梁香草,故这里以“都梁”代香草。

第五,以专名代通名。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后来泛指长于歌舞的女子。

②宋苏轼《求医诊脉说》:骐骥不时有,天下未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疾者未尝徒死。

和、扁,指秦国良医和、扁鹊,在这里代指良医。

第六,以官名地名代人。

①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故有翰林之称;韩愈曾任使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翰林、吏部是官名,在这代称人名。

②清刘熙载《艺概》: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

柳州是地名,柳宗元任过柳州刺史,历史上就称他柳柳州或柳州。这是以地名代称人名。

第七,以具体代抽象。

①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是常用的音乐器材,这里用以指代音乐,此特指扰人的乐声。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话语是抽象的,“舌”是具体可见的,人类说话离不开舌头这个器官,所以可以以舌代说出的话语。

第八,以原料代成品。

①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金铁是做刑具的原料,这里代指刑具。“婴金铁”即用铁锁、铁圈套在脖子上,这叫钳刑。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

鱼网是造纸的原料,《后汉书•宦者蔡伦传》:“用……麻头及弊布、鱼网以为纸。”故以“鱼网”指代纸帛。

第九,以作品代作者或以作者代作品。

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王叔和为西晋太医令,著名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脉赋》,又编次张仲景《伤寒论》三十六卷。这里,以“王叔和”代医书。

②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曰:“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张昌龄,唐代南宫人,著名的文学家。郭正一,唐代鼓城人,以文辞著称。这里以“张昌龄”、“郭正一”指代他们的作品。

第十,以实数代虚数。

①《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勿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三,表示多;三岁即多年,并非确数。

②唐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万是实数,这里是需指,“万金”,表示极为贵重。

二、借代的功用

借代的形式是概念的替换,通过替换概念,借代辞格的功用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功用:第一,称说功能。借代就是换称,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可见,借代最基本的功能还是称说功能。不管表达者是出于何种目的,运用何种手段建构借代文本,它的基本形式还是改换称谓;第二,描写功能,一个辞格能够存在,说明它有积极的修辞作用,借代辞格以换名的形式能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引发解读者的联想,更深刻地体验本体事物的内在特征,这就是借代辞格的描写作用。当本体是具体事物的时候,借体往往是本体最明显的特征或标志,这种特征或标志往往就是表达者要表达的语义重点,也应该是接受者解读的重点,在这里将特征和标志代替事物的名称,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接受者以审美体验的同时,有利于接受者的解读。当本体是抽象事物,借体往往是有形可感的具体事物,这不但摆脱了表达者对抽象事物难以摹状的尴尬,同时将无形托以具体,让解读者对本体有了感性的认识,更有利于文本的解读。

(一)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借代可以将抽象生硬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易于接受者的解读。这多表现为以事物的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

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例①“二毛”,指黑白两种头发,这是老年人的特征,这里借指头发花白的老人。以“二毛”代老人,避免了直述的生硬,同时引发了接受者对老人的再造性想象,使接受者对“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仁义之心,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例②中,“舌”是具体可感的,话语则是相对抽象的,以“舌”代替说出的话,生动形象,打破了语言的常规运用,给人以新奇的感觉。结合文内语境“驷不及舌”,更是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二)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以少胜多

有时,有些复杂概念不易称说,表达者就用一些简单的概念代替,试图在表达信息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复杂概念简单化。多表现为以专名代通名,以实数代虚数。

①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隋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五: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例①中,“隋珠”即隋侯珠,相传隋候救活了一条大蛇,后大蛇衔来一颗明珠报答他。这里用“隋珠”代名贵的宝珠。“名贵的宝珠”在诗句中不易称说,这里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名贵珠宝代替,使读者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品味了上述的美好童话传说。简单的表达,不但没使信息量没有减少,反而让接受者体会到更多的涵义。

例②是数词的虚指,“七年之病”是指多年的痼疾,“三年之艾”指陈年久藏的艾叶。在汉文化中,“三”、“七”、“九”等数词,有代表“多”的虚指功能,在这里以“七”、“三”代“多”,避免了“多”字运用的重复,而且显得简洁明了。在汉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照下,也不会被曲解。

(三)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避免重复

古诗忌讳同词重复,有时诗人为避免同词重复,多用借代。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②宋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处。

例①以“丝竹”代“音乐”,例②以“红”代花,巧妙地避免了同词重复,而且给读者增添了解读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四)可以使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达到讽刺的效果

①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②鲁迅《伤逝》:送她出门,照例是相离十多步远;……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里小东西的脸,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了……

这在会馆里时,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了国家的尊严。例①中用“洋布”代外国的国旗,表达了作者对洋国旗的不屑。加上前面有“撅”、“斑驳陆离”的修饰,表达诙谐幽默,讽刺有利。例②中,第二个雪花膏是借代,指代局长儿子的赌友。作者对这个厌恶的“小东西”并未作过多的描写,而是以“加厚的雪花膏”代之,让读者想象她那令人作呕的尊容。

(五)可以使音律和谐

古诗词对格律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为了满足诗词平仄、对仗、押韵的要求,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这时,借代就是常用的手段。

第一,出于平仄的需要

①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②宋刘克庄《清平乐》: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例①“玉勒雕鞍”代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这一句平仄格律要求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玉勒雕鞍”符合前四字“仄仄平平”格式要求,而“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的意思除此是难以完成的。

例②这首《清平乐》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

“身游银阙珠宫”一句用借代,“银阙”“珠宫”都代“月宫”。此句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平平”式,“银阙珠宫”占的位置是“仄仄平平”,完全符合要求,如果把其中的一个词换成“月宫”,一者与其他的任何一个词都不搭配,二者不合平仄声调。“月”是入声字,属仄声,“宫”是阴平声,平生宫不合仄;如果放在后两个字的位置上,则仄声“月”又不合平。可见,“银阙珠宫”用来代“月宫”是迫于格律平仄的需要。

第二,出于对仗的需要

③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宋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例③“丝竹”代“音乐”,为的是与下句“案牍”相对。如改用“音乐”则对仗不工了,因为“音乐”是抽象名词。例④“金谷”、“铜驼”都代洛阳(“金谷”即金谷园,在洛阳西北,是晋石崇的别墅;“铜驼”,古代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夹道相对)。“洛阳”之所以改用“金谷”,“铜驼”分开代称并举,也是处于对仗的需要。如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诗:“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再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第三,出于押韵的需要

⑤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⑥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例⑤“朱户”代“富贵大户人家”;“尺素”代“书信”。因“户”、“素”与其前后的“露”、“去”、“苦”、“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属去声“七遇”部,“处、去”属去声“六御”部;“户、苦”属上声“七虞”部。“遇、御、虞”三部通押。例⑥“黄”代“黄狗”、“苍”代“苍鹰”。“黄”、“苍”与其前后的“狂”“冈”“郎”等字合韵。押平声韵“七阳”部。

三、借代辞格运作过程分析

借代是汉语中的传统辞格,运用极为普遍,借代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转移手段和认知思维模式,语义学家在研究语义转移时,常常提及借代,认为借代是语义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语境:借代修辞的约束机制

语境是修辞的生命之源,没有语境,修辞无从谈起,“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语境又是一切修辞活动的规约,主体表达者在建构文本时,要考虑语境,接受者解读文本时也要考虑语境,最终修辞效果的好坏,也是由文本对语境的切体程度决定的。

根据语境学的原理,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和语言外环境。语言内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修辞语言本身的属性;语言外环境包括言语交际的目的、方式、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语言外部因素。语境对于修辞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下面看一下,借代文本的辨认对语境的依赖。

不同的辞格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辞格本身具有自足性,有形式上的标志,如比喻格中的明喻、暗喻、回环、顶真等辞格,它们的建构和解读受语境的制约很少。还有一些辞格由于本身没有明显的标志,而且临时性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制约,离开语境,这些辞格很难独立存在。借代就属于后者,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乘坚驱良逐狡兔。

②宋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憔悴江南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例①“坚”、“良”分别代“坚固的马车”和“良马”。从文内语境看,“坚”、“良”分别受“乘”、“驱”的支配,应该是相应的的名词,联系后面文“逐狡兔”可以看出,应该是代“车”和“马”。例②“管”、“弦”都指代音乐,是具体代抽象的方式。两词在文中受“急”、“繁”的修饰,又是听的宾语,理应代指音乐。再看两个现代汉语的例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这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郭全海解下青骡马,翻身上去撵玉石眼去了。

根据上文得知,“玉石眼”是这种良马的特征,后一个“玉石眼”代这种马。但若没有上下作依托,读者很难判断后一个“玉石眼”所指,这个借代也就不成功了。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中的一例: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离开上下文语境,很难理解“月光”可以被溅起。而在这里,椰子落入海里,溅起一朵浪花,在明月的照耀下,闪着光辉,因此,诗人以“月光”代闪着光辉的“浪花”,以超常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艺术的幻象,以唤起欣赏者的想象,达到情感的共鸣。

有些借代看起来受文内语境的制约不大,但受社会文化这个大语境的制约。如:

①唐刘禹锡《竹枝词》(其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②宋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③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①“银钏金钗”是当时妇女常见的装饰,这里代妇女;“长刀短笠”是当时农民常用的工具和服饰,这里带农民。例②“兜鍪”是当时战士的头盔,这里代战士。例③因当时银圆上有袁世凯的头像,故以“袁世凯”代银圆。

此类借代,如果仅从文内语境考察,很难找到相应的本体。因此,必须着眼社会文化背景这个大语境,从外部语境中考察借代的依据(二)联想:借代运作的心理机制

修辞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不但受社会心理的制约,也受交际双方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研究借代辞格要考察其心理基础。由一个概念而联系到临近的另一个概念,在心理学上叫联想。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一现象时,我们就会在这一对象的刺激下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新的认识和体悟,这种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联想。联想是人类认识事物,储存事物,提取记忆的方式,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上,按传统的分类方式,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四大类。其中“关系联想”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无论是主体对文本的建构,还是受体的解读,都是基于此种联想的。

关系联想是指反映事物之间的种与属,部分与整体,主体与宾体,原因与结果等关系的联想。按联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联想又分为四类:反映事物种与属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叫做“种属联想”;反映事物主体与宾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主宾联想”或“主从联想”;反映事物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偏全联想”;反映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想,叫“因果联想”。

比如,我们看到远处茫茫大海中高耸的帆,自然而然会想到帆下的船,这就是“偏全联想”;当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枪支的时候,不免会想到持枪的士兵,这是“主从联想”;当我们看到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时候,不仅会联想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剧,因为那是他们给中国留下的创伤,这是基于因果关系的联想;当我们感知“豪放诗”这一概念时,很容易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千古名句,因为它们是这种热情豪放、激情四溢的诗词中的典型,这种联想叫“种属联想”。

借代文本的建构和解读都是基于各种关系联想的。陈望道先生所说的“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部分和全体相代”多是基于“偏全联想”的。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这两句是诗人途中的见闻,骊山宫装点得象仙界一般,而宫门之外即有路倒尸。咫尺之间,荣枯差别如此,当政者的荒淫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其中,以上两句是典型的借代文本。以“骨”代替尸体,是部分代替整体。表达者在感知反映冻死的人这一当前事物的时候,因为胸中已积压了万分悲愤,理性的直接的表达已经不能倾泻自己的愤怒,以“骨”代人,使表达者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得以发泄。从表达效果看,以“骨”代替尸体,让人不寒而栗,不禁想到当时穷人不堪的生活状态,并由此引发了接受者对贫民的同情和当权者的愤慨。接受者也就能深刻体会表达者当时的心情。这个借代文本的构建是基于偏全联想的。

再看一个基于因果联想的借代文本。唐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它无穷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就是点睛之笔。《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因此,“佳人”和“倾国”构成了临时的因果关系。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假如诗人只是理性地陈述为“汉皇重色思佳人”,就不会引发解读者的想象,更无法给世人敲响警钟。

借代中的“特定和普通相代”即“专名和通名相代”大多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北周庾信《春赋》有云:

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这是一首赞美春光无限的赋。引文两句作者畅想在暖风煦日下抚琴畅饮的景象。其中,“绿珠”和“文君”代美女,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借代。作者在感知“美女”这一属的概念的时候,联想到了历史上的两位典型美女。“绿珠”是晋朝豪富石崇的的歌妓,美而善琴;“文君”即卓文君,美貌与才华兼具,与司马相如为情私奔,路边卖酒,传为佳话。这样的表达,使本来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典型化,在这两位更为感性的美女形象刺激下,读者不免会联想到“绿珠”抚琴的美姿和悦耳的琴声,联想到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不是“美女”这一“属”的概念所能给予读者的,难怪“美学之父”鲍姆嘉曾说,种的观念比总类的观念较富于诗的性质。

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一诗有云: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这是首边塞诗,是诗人对征戍有感而发,诗歌将描写战场激战的遒健笔力与描写思归怨妇的柔婉笔调合协地并列一起,刚柔相济,既描写了紧迫的战场征杀,又抒写了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既歌颂了卒国安边、奋勇杀敌兵士卒的忠勇,又针砭了荒淫无度,无视兵士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

“铁衣”即铠甲,这里代“征人”;“玉筯”即眼泪(“筯”同“箸”),这里代“思妇”。引文两句写战士与家人两地相思的痛苦,无休止的征战,造成征人和少妇天各一方,两地相思,悲痛至极。诗中“铁衣”代“征人”是基于主宾联想的借代。诗人在感知被征戍的士兵这一对象时,由于心境凄凉,自然联想到了士兵身上冰冷的铁衣。读者在解读时,由“铁衣”不免会联想到身披铁衣的战士远征沙场,浴血奋战的情景。这里以“铁衣”代“征人”给人一种更为凄冷、悲凉的感觉,将相思之痛渲染的更为不堪。

(三)借代文本的辨认对文内语境的依赖

文本建构完成,只意味着这个交际活动刚刚开始,要想一次修辞实践实现其价值,必须要经过接收者的辨认和解读。一般说来,接收者对辞格的辨认并不困难,很多辞格在文本表现形式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如明喻的标志“像”,暗喻的标志“是”,引用的标志是引号等等。借代辞格有时候也用引号将代体引起来,说明这个词在这里用的并不是它的本义,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且多用在近现代作品中,如《组织起来》:

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为智慧的代称,例中用以代替“有智慧的人”。“成千上万的‘诸葛亮’”代千百万有智慧的人民群众。只以引号辨认借代辞格并不可靠,有时,双关、反语和引用等辞格都会用引号,而且频率要比借代辞格高的多。借代文本的建构有时是对文内形式逻辑的颠覆。借代,有时用事物的标志,属性,原料等借代本体,而这些借体毕竟是与本体不同的相关概念,用在本体的位置,大多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判定借代辞格,最根本的是找出文本内不合逻辑的地方加以辨认,即文本语义的异常来分析,如果是表达者根据邻近联想有意为之,这必定是借代。这种逻辑上的不合理,是文内语境和语义冲突造成的,是借代辞格运用的必然结果,表达者故意为之,接受者也可以以此辨认借代文本的真伪。如: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诸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这是以事物的属性代替本事物的例子。事物的属性多是形容词性的,从语法上讲不可以与名词性的词作相同的成分。在逻辑上,“坚”“锐”也是不能被“被”、“执”支配的。而在这里,表达者有意忽略两者在语法上的不同,并故意违背逻辑,成就了以上文本。而正是这种不合常理的文本,使解读者眼睛为之一亮,并在这种不寻常的解读中得到快慰。再如陆游《春晚用对酒韵》诗:

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

“漆园”和“柴桑”是地名,“养生主”和“归去来”是篇名,两者并无直接的逻辑关系,而在这里之所以能连缀在一起,正是表达者对逻辑的有意颠覆。应当指出的是,这种颠覆只是针对形式逻辑的。因庄周曾做过漆园吏,陶潜是浔阳柴桑人,故以“漆园”代庄周,“柴桑”代陶潜。明确“漆园”、“柴桑”的所指以后,可以知道,诗的内在逻辑是合理的。

当然,对修辞文本的辨认,主要依靠的是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经过长期的积累,这些经验在我们脑中沉淀,形成对各种修辞模式的影象,这些影象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我们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文本时,这些影象会被自动激活,大脑将其归到最为相近的影象中,再作出有意识的判断,得出确切的结论,到底属于何种修辞文本。但是,对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并不丰富的初学者而言,以形式逻辑是否混乱来判断借代修辞文本,无疑是辨认借代修辞的一把钥匙。

(四)借代文本解读过程阐释

借代文本的建构,以逻辑上的不合理造成了语境与语义的冲突,而借代文本的解读正是利用联想对这种冲突的分析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审美经验和冲突化解的快慰。

联想是借代文本解读的钥匙,接受者联想语境以和表达者相逆的方向展开联想,排除表达者设置的障碍,领会借代文本表达的信息。

①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我们这里时时有人说,我是受了尼采的影响的。这在我很诧异,极简单的理由,便是我并没有读过尼采。

②司马迁《史记•晋世家》:文公报曰:“……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③宋李清照《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例①以作家代作家的作品。“尼采”作为“读”的对象,显然不合逻辑。接受者稍加分析便知这是表达者故意设障,它所要表达的真实信息是“读过尼采的书”。然而当接受者探究表达者运用借代的目的时,这个借代文本的附加价值便得以实现,读一位作家,自然要读他的书,这只是一个底线,更主要的是解读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这是普通文本不能表达的意义。解读到此,接受者依据自己对尼采的认识经验,会联想到尼采的生平经历,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的疯狂,这种解读就不再是简单的破译语义信息,而是一种重新体验、再认知的过程。

例②中“汗马之劳”,初看令人费解,联系上文“矢石”之难,“汗马”应代相应的名词,再考虑语境,可以知道“汗马”的原因应该是艰苦的战争。这时一个残酷的战争场面便会出现在接受者的脑海中:戟戈相交,马嘶长空,喊声震天。这样,接受者不但正确地解读了文本信息,获得冲破语义障碍的快慰,同时运用自己的想象,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得到超值的审美享受。

例③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它以细腻的感情体味、精致的构造形式和多重的生动画面,构成一幅情景交融、风神并茂的小令,在短小篇幅中含蕴着悠远的韵味,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赏和推许。

“应是绿肥红瘦”,是把词人对想象中风雨摧折后的春意阑珊、满目狼籍的意象,进行的充满伤春之情的表达,是词人对人生和青春的联想,貌似直抒胸臆,却在顾左右而言他的语句中,抒发了自己深沉隐微、难以言表的幽怨。其中“绿”与“红”是借代的用法,分别以各自的颜色代替海棠叶与海棠花,加上“肥”与“瘦”两个拟人化的形容词的修饰,不仅形成了感官上的相互辉映和衬托,更形成了现实与想象,理智与愿望的对立,把词人这种言之不尽、却又味之愈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在随着词人的引导深入体会词中情感的同时,又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和阐释余地,使一个感喟着春闺幽怨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并传达出无尽的诗情余韵。

修辞信息包括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两部分,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修辞信息的整体。读者对辞格的解读实质上就是对这两部分信息的获取过程。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对接受对象的认识程度等的差异,造成了同一文本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不外乎三种类型,下面以一首词为例,看借代文本解读的这三种情况:

宋周邦彦《倒犯•新月》: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少。

第一,信息等值。所谓信息等值,是指表达者提供的修辞信息,经由接受者的认知和审美活动的准确把握,不但语义信息得到破译,相应的审美信息也被品味和体验,读者在明白所指的同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审美享受。当然,由于一个修辞活动从表达到接受,要经历不同主体的两次主观介入,不同主体的文化经验、审美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这种等值是近似的、模糊的。在借代文本解读中,由于表达者和接受者对本体和借体认识程度相似,对两者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这就可以使两个不同主体的联想能在近似的轨道上发生作用,这样,接受者在解读过程中,不但可以破译语义信息,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审美信息,大致感受到表达者在表达时的情感状态。

以上面的借代文本为例,由于解读者对月亮的代称熟悉,也知道“霜蟾”一词的由来,结合语境,不难看出此处借代的用意,解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相应的审美享受。这样,不但解读到借代文本的语义信息,也领会了其审美信息,是典型的接受等值例。

第二,信息增值。信息增值是指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经验丰富,对接受对象的认识深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但轻易破解语义信息,而且以借代文本为联想唤起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了比表达者的预期值还要大的审美享受。应该指出的是,借代审美信息的接受增值是伴随着接受者的审美联想而发生的,此时的审美联想超越了借代文本本身给予的联想空间,接受者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审美经验,展开了与之相关的更为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面对这一借代文本,读者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可以推断,“霜蟾”、“素魄”指代月亮,在文中相互异立,避免了和题名“新月”重复,同时,还可以在“霜蟾”、“素魄”两个联想唤起点的刺激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品味嫦娥奔月,转而为蟾的传说。不仅如此,解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审美经验,知道周邦彦还常用“凉蟾”、“秋蟾”、“桂花”、“玉兔”等来代替月亮,并能联想到封存在这些词里的美好神话传说,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这一些都不是这一借代文本本身所蕴涵的,而是读者借助联想获得的,是典型的信息增值例。

第三,信息减值。在接受修辞学中,表达者的意图部分落空或者完全不能被理解,叫信息减值。信息减值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受者不能破解语义信息,就更谈不上领会审美信息了;另一种是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借代解读中,接受者对本体事物认识不够,对构成借代的联系没有认识,这个文本就无法被解读。如果接受者对这一联系只有肤浅的认识,仅够完成解读语义信息,不能根据审美经验展开联想,不能获得审美享受,表达者的部分用意也就落空了。

面对这一文本,如果解读者文化知识储备有限,不能判定“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连基本的语义信息都不能破译,负载在语义信息之中的审美信息就更无从谈起了,这意味着这次修辞活动失败,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如果解读者对这一文本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确认“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封存在其中的神话传说没有了解,这样,借代文本的审美信息就不能或不能完全被破译,相应的审美享受也就不能被品位,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减值。

成功的借代文本解读,不但可以破译文本信息,同时可以在联想的过程中体验审美的快慰,享受化解语义冲突的成就感。

四、借代辞格运用的原则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借代在运用中还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借代运用恰到好处,借代辞格的运用主要遵循相关性、显著性、切镜性三大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借代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替换,这种替换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两者存在了这种相关性,联想机制才能沟通本体与借体。这种相关性可以是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或者是因果上的,种属上的等等。它不是物理世界的普遍的联系,而是经过人类认识的结果,是心理层次上的相关。这种关联性要被用于借代修辞,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一个借代文本要经过读者的解读,如果读者经过思考仍不能发现借体与本体的相关性,破译修辞信息,那么,这次修辞活动就是失败的。当然,有些相关性可能涉及专门的领域或者只在一个团体内被认同,利用这种相关性建构借代文本时,要在上下文中做出说明,让读者在解读时有理可寻。借体与本体存在相关性是借代运用的最基本要求。

(二)显著性原则

单纯就本体与借体的关系而言,为了实现单纯的称说功能,与本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最容易成为借体。也就是说,在一个概念域里,离本体概念越近,越有可能成为借体。但是,多数借代文本的运用不只是单纯的换名那么简单,表达者总是或多或少的想要这个文本起到描写的作用,在这个因素的参与下,显著性原则就发挥作用了。表达者将最为显著的特征作为借体,呈现在解读者的面前,使本体事物更富有形象性,也能让解读者更深刻的体会本体事物的特征。

以上的两个原则,关联性是基本原则,显著性是最高原则。一个借代文本得以构成,必须建立在关联性原则的基础上,这是借代辞格存在的前提。而一个借代文本的好坏,取决于它对显著性原则遵守的程度。借体事物越显著,借体对本体的描写就越形象,越深刻。

(三)切境性原则

借代辞格的运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有时是对事物的褒扬,有时会起到讽刺的效果。因此,借代的运用要注意适合题旨情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修辞对象。不同风格的借代运用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在描写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不同性质的人要突出不同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如战国楚屈原《渔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

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官名,主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的家务。屈原曾为三闾大夫,因其生性耿直,赢得世人的尊重,所以在此以官名称呼屈原,以示对他的尊敬。

鲁迅的《药》中有处人物特征的刻画: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问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义哥是一手哈拳棒……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这里“红眼睛”“驼背”显然是不好的身体特征,带有讽刺的意味,在描写反面人物时,偏偏抓住这两个特征,刻画入木三分;如果将这运用于正面人物的刻画,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语体差异。借代辞格在小说、诗歌中运用较为普遍。小说中,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事物多用借代。诗歌中,有时迫于字数、音律的调整,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运用借代;有时为了不直接说破,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语义空白,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是诗歌的审美特性而运用借代辞格。与前两种文体相比,政论性文体因为以语义明白为主要要求,一般不会用借代辞格。

结论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古人对借代的研究成果散见于诗话、文论中,缺乏系统的论述。现代的研究则重在微观,为此从宏观上研究借代辞格的分类、功用和运用原则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相关概念的临时替代。总的说来借代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借体是本体的一部分;二是借体不是本体的一部分,但有着固有联系的;三是借体是建立在一定民族文化层次上的。借代辞格的功用具体地表现为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简洁精练、富于变化、幽默诙谐等,可以总括为称说功能和描写功能。相关性、显著性和切境性是借代辞格运用的三个原则。

参考文献:

[1]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王有志.心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王希杰.修辞学论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杨鸿儒.当代汉语修辞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7]转引自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杨伯骏.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9]姚金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0]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武占坤.汉语修辞新论[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9年版.

[12]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宗廷虎.修辞论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张凤.借代的认知基础考察[J].外国语言文学,2004,(2).

[16]刘福元.试论语境对借代辞格的制约性[J].修辞学习,1998,(2).

[17]吴明元.古汉语借代作用说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J],2001,(4).

[18]夏永声.借代的定义和分类辨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3,(4).

[19]吴礼权.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6).

[20]于广元.借展史略.扬州师范学报[J],1996,(3).

[21]蒋勇.特别概念结构的借代功能[J].外国语,2003,(6).

[22]申小龙.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之阐释形态[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1994,(6).

[23]褚修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借代生成与理解[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24]张宝胜.借代修辞格的认知心理基础[J].语文建设,2002,(6).

[25]徐学鸿.论联想机制与模糊语言的解码[J].修辞学习,2001,(2).

[26]孙建友.借代研究史概观[J].曲靖师专学报,1996,(4).

[27]唐建新.借代的定义及其他[J].语文教学通讯,1999,(10).

[28]刘凤伟.试论借代在词中的运用及作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3,(4).

[29]汪平潮.英汉借代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1999,(2).

借代辞格范文篇3

关键词:修辞辞格借代

一、借代的定义及分类

(一)借代的定义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二)借代的分类

从唐代崔融所论菁华体开始对借论进行研究起,到标志修辞学产生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以至现当代修辞学的权威著作中都对借代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传统分类中借代辞格大致可以分成十类。

第一,以部分代全体,即以事物的主要特征指代该事物。

①《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铗,本是剑把,这里用来指代整个剑。

②唐刘禹锡《酬乐天锡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指代整个船。

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①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芳菲,花的香味,这里指代花。

②《左传•文公十二年》:今粱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老弱,指代年老和衰弱的人。

第三,以人物生理上的特征或标志代人物。

①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古人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一种长寿的象征。黄发,这里指代老人。垂髫,本是儿童的一种发型,这里代指儿童。

②三国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平民。

第四,以地名代事物。

①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明马著称,故以“大宛”代指骏马。

②清藕香室主人编《花花世界•李十娘称病谢嘉宾》:板桥老人,每有同仁诗文之会,必至其家,每客用一精婢侍砚席,磨隃麋,都梁,供茗果,暮则合乐酒宴,尽欢而散。

隃麋,地名,故地即今陕西千阳县。其地产墨,因以“隃麋”代指墨;都梁,山名,在今江苏,山上生有兰草,名都梁香草,故这里以“都梁”代香草。

第五,以专名代通名。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后来泛指长于歌舞的女子。

②宋苏轼《求医诊脉说》:骐骥不时有,天下未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疾者未尝徒死。

和、扁,指秦国良医和、扁鹊,在这里代指良医。

第六,以官名地名代人。

①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故有翰林之称;韩愈曾任使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翰林、吏部是官名,在这代称人名。

②清刘熙载《艺概》: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

柳州是地名,柳宗元任过柳州刺史,历史上就称他柳柳州或柳州。这是以地名代称人名。

第七,以具体代抽象。

①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是常用的音乐器材,这里用以指代音乐,此特指扰人的乐声。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话语是抽象的,“舌”是具体可见的,人类说话离不开舌头这个器官,所以可以以舌代说出的话语。

第八,以原料代成品。

①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金铁是做刑具的原料,这里代指刑具。“婴金铁”即用铁锁、铁圈套在脖子上,这叫钳刑。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

鱼网是造纸的原料,《后汉书•宦者蔡伦传》:“用……麻头及弊布、鱼网以为纸。”故以“鱼网”指代纸帛。

第九,以作品代作者或以作者代作品。

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王叔和为西晋太医令,著名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脉赋》,又编次张仲景《伤寒论》三十六卷。这里,以“王叔和”代医书。

②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曰:“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张昌龄,唐代南宫人,著名的文学家。郭正一,唐代鼓城人,以文辞著称。这里以“张昌龄”、“郭正一”指代他们的作品。

第十,以实数代虚数。

①《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勿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三,表示多;三岁即多年,并非确数。

②唐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万是实数,这里是需指,“万金”,表示极为贵重。

二、借代的功用

借代的形式是概念的替换,通过替换概念,借代辞格的功用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功用:第一,称说功能。借代就是换称,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可见,借代最基本的功能还是称说功能。不管表达者是出于何种目的,运用何种手段建构借代文本,它的基本形式还是改换称谓;第二,描写功能,一个辞格能够存在,说明它有积极的修辞作用,借代辞格以换名的形式能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引发解读者的联想,更深刻地体验本体事物的内在特征,这就是借代辞格的描写作用。当本体是具体事物的时候,借体往往是本体最明显的特征或标志,这种特征或标志往往就是表达者要表达的语义重点,也应该是接受者解读的重点,在这里将特征和标志代替事物的名称,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接受者以审美体验的同时,有利于接受者的解读。当本体是抽象事物,借体往往是有形可感的具体事物,这不但摆脱了表达者对抽象事物难以摹状的尴尬,同时将无形托以具体,让解读者对本体有了感性的认识,更有利于文本的解读。

(一)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借代可以将抽象生硬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易于接受者的解读。这多表现为以事物的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

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例①“二毛”,指黑白两种头发,这是老年人的特征,这里借指头发花白的老人。以“二毛”代老人,避免了直述的生硬,同时引发了接受者对老人的再造性想象,使接受者对“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仁义之心,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例②中,“舌”是具体可感的,话语则是相对抽象的,以“舌”代替说出的话,生动形象,打破了语言的常规运用,给人以新奇的感觉。结合文内语境“驷不及舌”,更是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二)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以少胜多

有时,有些复杂概念不易称说,表达者就用一些简单的概念代替,试图在表达信息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复杂概念简单化。多表现为以专名代通名,以实数代虚数。

①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隋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五: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例①中,“隋珠”即隋侯珠,相传隋候救活了一条大蛇,后大蛇衔来一颗明珠报答他。这里用“隋珠”代名贵的宝珠。“名贵的宝珠”在诗句中不易称说,这里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名贵珠宝代替,使读者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品味了上述的美好童话传说。简单的表达,不但没使信息量没有减少,反而让接受者体会到更多的涵义。

例②是数词的虚指,“七年之病”是指多年的痼疾,“三年之艾”指陈年久藏的艾叶。在汉文化中,“三”、“七”、“九”等数词,有代表“多”的虚指功能,在这里以“七”、“三”代“多”,避免了“多”字运用的重复,而且显得简洁明了。在汉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照下,也不会被曲解。

(三)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避免重复

古诗忌讳同词重复,有时诗人为避免同词重复,多用借代。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②宋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处。

例①以“丝竹”代“音乐”,例②以“红”代花,巧妙地避免了同词重复,而且给读者增添了解读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四)可以使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达到讽刺的效果

①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②鲁迅《伤逝》:送她出门,照例是相离十多步远;……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里小东西的脸,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了……

这在会馆里时,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了国家的尊严。例①中用“洋布”代外国的国旗,表达了作者对洋国旗的不屑。加上前面有“撅”、“斑驳陆离”的修饰,表达诙谐幽默,讽刺有利。例②中,第二个雪花膏是借代,指代局长儿子的赌友。作者对这个厌恶的“小东西”并未作过多的描写,而是以“加厚的雪花膏”代之,让读者想象她那令人作呕的尊容。

(五)可以使音律和谐

古诗词对格律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为了满足诗词平仄、对仗、押韵的要求,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这时,借代就是常用的手段。

第一,出于平仄的需要

①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②宋刘克庄《清平乐》: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例①“玉勒雕鞍”代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这一句平仄格律要求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玉勒雕鞍”符合前四字“仄仄平平”格式要求,而“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的意思除此是难以完成的。

例②这首《清平乐》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

“身游银阙珠宫”一句用借代,“银阙”“珠宫”都代“月宫”。此句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平平”式,“银阙珠宫”占的位置是“仄仄平平”,完全符合要求,如果把其中的一个词换成“月宫”,一者与其他的任何一个词都不搭配,二者不合平仄声调。“月”是入声字,属仄声,“宫”是阴平声,平生宫不合仄;如果放在后两个字的位置上,则仄声“月”又不合平。可见,“银阙珠宫”用来代“月宫”是迫于格律平仄的需要。

第二,出于对仗的需要

③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宋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例③“丝竹”代“音乐”,为的是与下句“案牍”相对。如改用“音乐”则对仗不工了,因为“音乐”是抽象名词。例④“金谷”、“铜驼”都代洛阳(“金谷”即金谷园,在洛阳西北,是晋石崇的别墅;“铜驼”,古代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夹道相对)。“洛阳”之所以改用“金谷”,“铜驼”分开代称并举,也是处于对仗的需要。如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诗:“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再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第三,出于押韵的需要

⑤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⑥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例⑤“朱户”代“富贵大户人家”;“尺素”代“书信”。因“户”、“素”与其前后的“露”、“去”、“苦”、“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属去声“七遇”部,“处、去”属去声“六御”部;“户、苦”属上声“七虞”部。“遇、御、虞”三部通押。例⑥“黄”代“黄狗”、“苍”代“苍鹰”。“黄”、“苍”与其前后的“狂”“冈”“郎”等字合韵。押平声韵“七阳”部。

三、借代辞格运作过程分析

借代是汉语中的传统辞格,运用极为普遍,借代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转移手段和认知思维模式,语义学家在研究语义转移时,常常提及借代,认为借代是语义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语境:借代修辞的约束机制

语境是修辞的生命之源,没有语境,修辞无从谈起,“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语境又是一切修辞活动的规约,主体表达者在建构文本时,要考虑语境,接受者解读文本时也要考虑语境,最终修辞效果的好坏,也是由文本对语境的切体程度决定的。

根据语境学的原理,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和语言外环境。语言内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修辞语言本身的属性;语言外环境包括言语交际的目的、方式、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语言外部因素。语境对于修辞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下面看一下,借代文本的辨认对语境的依赖。

不同的辞格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辞格本身具有自足性,有形式上的标志,如比喻格中的明喻、暗喻、回环、顶真等辞格,它们的建构和解读受语境的制约很少。还有一些辞格由于本身没有明显的标志,而且临时性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制约,离开语境,这些辞格很难独立存在。借代就属于后者,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乘坚驱良逐狡兔。

②宋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憔悴江南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例①“坚”、“良”分别代“坚固的马车”和“良马”。从文内语境看,“坚”、“良”分别受“乘”、“驱”的支配,应该是相应的的名词,联系后面文“逐狡兔”可以看出,应该是代“车”和“马”。例②“管”、“弦”都指代音乐,是具体代抽象的方式。两词在文中受“急”、“繁”的修饰,又是听的宾语,理应代指音乐。再看两个现代汉语的例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这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郭全海解下青骡马,翻身上去撵玉石眼去了。

根据上文得知,“玉石眼”是这种良马的特征,后一个“玉石眼”代这种马。但若没有上下作依托,读者很难判断后一个“玉石眼”所指,这个借代也就不成功了。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中的一例: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离开上下文语境,很难理解“月光”可以被溅起。而在这里,椰子落入海里,溅起一朵浪花,在明月的照耀下,闪着光辉,因此,诗人以“月光”代闪着光辉的“浪花”,以超常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艺术的幻象,以唤起欣赏者的想象,达到情感的共鸣。

有些借代看起来受文内语境的制约不大,但受社会文化这个大语境的制约。如:

①唐刘禹锡《竹枝词》(其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②宋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③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①“银钏金钗”是当时妇女常见的装饰,这里代妇女;“长刀短笠”是当时农民常用的工具和服饰,这里带农民。例②“兜鍪”是当时战士的头盔,这里代战士。例③因当时银圆上有袁世凯的头像,故以“袁世凯”代银圆。

此类借代,如果仅从文内语境考察,很难找到相应的本体。因此,必须着眼社会文化背景这个大语境,从外部语境中考察借代的依据。[

(二)联想:借代运作的心理机制

修辞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不但受社会心理的制约,也受交际双方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研究借代辞格要考察其心理基础。由一个概念而联系到临近的另一个概念,在心理学上叫联想。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一现象时,我们就会在这一对象的刺激下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新的认识和体悟,这种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联想。联想是人类认识事物,储存事物,提取记忆的方式,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上,按传统的分类方式,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四大类。其中“关系联想”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无论是主体对文本的建构,还是受体的解读,都是基于此种联想的。

关系联想是指反映事物之间的种与属,部分与整体,主体与宾体,原因与结果等关系的联想。按联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联想又分为四类:反映事物种与属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叫做“种属联想”;反映事物主体与宾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主宾联想”或“主从联想”;反映事物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偏全联想”;反映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想,叫“因果联想”。

比如,我们看到远处茫茫大海中高耸的帆,自然而然会想到帆下的船,这就是“偏全联想”;当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枪支的时候,不免会想到持枪的士兵,这是“主从联想”;当我们看到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时候,不仅会联想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剧,因为那是他们给中国留下的创伤,这是基于因果关系的联想;当我们感知“豪放诗”这一概念时,很容易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千古名句,因为它们是这种热情豪放、激情四溢的诗词中的典型,这种联想叫“种属联想”。

借代文本的建构和解读都是基于各种关系联想的。陈望道先生所说的“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部分和全体相代”多是基于“偏全联想”的。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这两句是诗人途中的见闻,骊山宫装点得象仙界一般,而宫门之外即有路倒尸。咫尺之间,荣枯差别如此,当政者的荒淫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其中,以上两句是典型的借代文本。以“骨”代替尸体,是部分代替整体。表达者在感知反映冻死的人这一当前事物的时候,因为胸中已积压了万分悲愤,理性的直接的表达已经不能倾泻自己的愤怒,以“骨”代人,使表达者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得以发泄。从表达效果看,以“骨”代替尸体,让人不寒而栗,不禁想到当时穷人不堪的生活状态,并由此引发了接受者对贫民的同情和当权者的愤慨。接受者也就能深刻体会表达者当时的心情。这个借代文本的构建是基于偏全联想的。

再看一个基于因果联想的借代文本。唐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它无穷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就是点睛之笔。《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因此,“佳人”和“倾国”构成了临时的因果关系。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假如诗人只是理性地陈述为“汉皇重色思佳人”,就不会引发解读者的想象,更无法给世人敲响警钟。

借代中的“特定和普通相代”即“专名和通名相代”大多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北周庾信《春赋》有云:

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这是一首赞美春光无限的赋。引文两句作者畅想在暖风煦日下抚琴畅饮的景象。其中,“绿珠”和“文君”代美女,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借代。作者在感知“美女”这一属的概念的时候,联想到了历史上的两位典型美女。“绿珠”是晋朝豪富石崇的的歌妓,美而善琴;“文君”即卓文君,美貌与才华兼具,与司马相如为情私奔,路边卖酒,传为佳话。这样的表达,使本来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典型化,在这两位更为感性的美女形象刺激下,读者不免会联想到“绿珠”抚琴的美姿和悦耳的琴声,联想到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不是“美女”这一“属”的概念所能给予读者的,难怪“美学之父”鲍姆嘉曾说,种的观念比总类的观念较富于诗的性质。

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一诗有云: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这是首边塞诗,是诗人对征戍有感而发,诗歌将描写战场激战的遒健笔力与描写思归怨妇的柔婉笔调合协地并列一起,刚柔相济,既描写了紧迫的战场征杀,又抒写了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既歌颂了卒国安边、奋勇杀敌兵士卒的忠勇,又针砭了荒淫无度,无视兵士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

“铁衣”即铠甲,这里代“征人”;“玉筯”即眼泪(“筯”同“箸”),这里代“思妇”。引文两句写战士与家人两地相思的痛苦,无休止的征战,造成征人和少妇天各一方,两地相思,悲痛至极。诗中“铁衣”代“征人”是基于主宾联想的借代。诗人在感知被征戍的士兵这一对象时,由于心境凄凉,自然联想到了士兵身上冰冷的铁衣。读者在解读时,由“铁衣”不免会联想到身披铁衣的战士远征沙场,浴血奋战的情景。这里以“铁衣”代“征人”给人一种更为凄冷、悲凉的感觉,将相思之痛渲染的更为不堪。

(三)借代文本的辨认对文内语境的依赖

文本建构完成,只意味着这个交际活动刚刚开始,要想一次修辞实践实现其价值,必须要经过接收者的辨认和解读。一般说来,接收者对辞格的辨认并不困难,很多辞格在文本表现形式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如明喻的标志“像”,暗喻的标志“是”,引用的标志是引号等等。借代辞格有时候也用引号将代体引起来,说明这个词在这里用的并不是它的本义,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且多用在近现代作品中,如《组织起来》:

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为智慧的代称,例中用以代替“有智慧的人”。“成千上万的‘诸葛亮’”代千百万有智慧的人民群众。只以引号辨认借代辞格并不可靠,有时,双关、反语和引用等辞格都会用引号,而且频率要比借代辞格高的多。借代文本的建构有时是对文内形式逻辑的颠覆。借代,有时用事物的标志,属性,原料等借代本体,而这些借体毕竟是与本体不同的相关概念,用在本体的位置,大多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判定借代辞格,最根本的是找出文本内不合逻辑的地方加以辨认,即文本语义的异常来分析,如果是表达者根据邻近联想有意为之,这必定是借代。这种逻辑上的不合理,是文内语境和语义冲突造成的,是借代辞格运用的必然结果,表达者故意为之,接受者也可以以此辨认借代文本的真伪。如: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诸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这是以事物的属性代替本事物的例子。事物的属性多是形容词性的,从语法上讲不可以与名词性的词作相同的成分。在逻辑上,“坚”“锐”也是不能被“被”、“执”支配的。而在这里,表达者有意忽略两者在语法上的不同,并故意违背逻辑,成就了以上文本。而正是这种不合常理的文本,使解读者眼睛为之一亮,并在这种不寻常的解读中得到快慰。再如陆游《春晚用对酒韵》诗:

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

“漆园”和“柴桑”是地名,“养生主”和“归去来”是篇名,两者并无直接的逻辑关系,而在这里之所以能连缀在一起,正是表达者对逻辑的有意颠覆。应当指出的是,这种颠覆只是针对形式逻辑的。因庄周曾做过漆园吏,陶潜是浔阳柴桑人,故以“漆园”代庄周,“柴桑”代陶潜。明确“漆园”、“柴桑”的所指以后,可以知道,诗的内在逻辑是合理的。

当然,对修辞文本的辨认,主要依靠的是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经过长期的积累,这些经验在我们脑中沉淀,形成对各种修辞模式的影象,这些影象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我们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文本时,这些影象会被自动激活,大脑将其归到最为相近的影象中,再作出有意识的判断,得出确切的结论,到底属于何种修辞文本。但是,对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并不丰富的初学者而言,以形式逻辑是否混乱来判断借代修辞文本,无疑是辨认借代修辞的一把钥匙。

(四)借代文本解读过程阐释

借代文本的建构,以逻辑上的不合理造成了语境与语义的冲突,而借代文本的解读正是利用联想对这种冲突的分析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审美经验和冲突化解的快慰。

联想是借代文本解读的钥匙,接受者联想语境以和表达者相逆的方向展开联想,排除表达者设置的障碍,领会借代文本表达的信息。

①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我们这里时时有人说,我是受了尼采的影响的。这在我很诧异,极简单的理由,便是我并没有读过尼采。

②司马迁《史记•晋世家》:文公报曰:“……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③宋李清照《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例①以作家代作家的作品。“尼采”作为“读”的对象,显然不合逻辑。接受者稍加分析便知这是表达者故意设障,它所要表达的真实信息是“读过尼采的书”。然而当接受者探究表达者运用借代的目的时,这个借代文本的附加价值便得以实现,读一位作家,自然要读他的书,这只是一个底线,更主要的是解读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这是普通文本不能表达的意义。解读到此,接受者依据自己对尼采的认识经验,会联想到尼采的生平经历,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的疯狂,这种解读就不再是简单的破译语义信息,而是一种重新体验、再认知的过程。

例②中“汗马之劳”,初看令人费解,联系上文“矢石”之难,“汗马”应代相应的名词,再考虑语境,可以知道“汗马”的原因应该是艰苦的战争。这时一个残酷的战争场面便会出现在接受者的脑海中:戟戈相交,马嘶长空,喊声震天。这样,接受者不但正确地解读了文本信息,获得冲破语义障碍的快慰,同时运用自己的想象,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得到超值的审美享受。

例③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它以细腻的感情体味、精致的构造形式和多重的生动画面,构成一幅情景交融、风神并茂的小令,在短小篇幅中含蕴着悠远的韵味,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赏和推许。

“应是绿肥红瘦”,是把词人对想象中风雨摧折后的春意阑珊、满目狼籍的意象,进行的充满伤春之情的表达,是词人对人生和青春的联想,貌似直抒胸臆,却在顾左右而言他的语句中,抒发了自己深沉隐微、难以言表的幽怨。其中“绿”与“红”是借代的用法,分别以各自的颜色代替海棠叶与海棠花,加上“肥”与“瘦”两个拟人化的形容词的修饰,不仅形成了感官上的相互辉映和衬托,更形成了现实与想象,理智与愿望的对立,把词人这种言之不尽、却又味之愈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在随着词人的引导深入体会词中情感的同时,又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和阐释余地,使一个感喟着春闺幽怨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并传达出无尽的诗情余韵。

修辞信息包括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两部分,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修辞信息的整体。读者对辞格的解读实质上就是对这两部分信息的获取过程。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对接受对象的认识程度等的差异,造成了同一文本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不外乎三种类型,下面以一首词为例,看借代文本解读的这三种情况:

宋周邦彦《倒犯•新月》: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少。

第一,信息等值。所谓信息等值,是指表达者提供的修辞信息,经由接受者的认知和审美活动的准确把握,不但语义信息得到破译,相应的审美信息也被品味和体验,读者在明白所指的同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审美享受。当然,由于一个修辞活动从表达到接受,要经历不同主体的两次主观介入,不同主体的文化经验、审美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这种等值是近似的、模糊的。在借代文本解读中,由于表达者和接受者对本体和借体认识程度相似,对两者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这就可以使两个不同主体的联想能在近似的轨道上发生作用,这样,接受者在解读过程中,不但可以破译语义信息,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审美信息,大致感受到表达者在表达时的情感状态。

以上面的借代文本为例,由于解读者对月亮的代称熟悉,也知道“霜蟾”一词的由来,结合语境,不难看出此处借代的用意,解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相应的审美享受。这样,不但解读到借代文本的语义信息,也领会了其审美信息,是典型的接受等值例。

第二,信息增值。信息增值是指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经验丰富,对接受对象的认识深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但轻易破解语义信息,而且以借代文本为联想唤起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了比表达者的预期值还要大的审美享受。应该指出的是,借代审美信息的接受增值是伴随着接受者的审美联想而发生的,此时的审美联想超越了借代文本本身给予的联想空间,接受者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审美经验,展开了与之相关的更为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面对这一借代文本,读者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可以推断,“霜蟾”、“素魄”指代月亮,在文中相互异立,避免了和题名“新月”重复,同时,还可以在“霜蟾”、“素魄”两个联想唤起点的刺激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品味嫦娥奔月,转而为蟾的传说。不仅如此,解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审美经验,知道周邦彦还常用“凉蟾”、“秋蟾”、“桂花”、“玉兔”等来代替月亮,并能联想到封存在这些词里的美好神话传说,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这一些都不是这一借代文本本身所蕴涵的,而是读者借助联想获得的,是典型的信息增值例。

第三,信息减值。在接受修辞学中,表达者的意图部分落空或者完全不能被理解,叫信息减值。信息减值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受者不能破解语义信息,就更谈不上领会审美信息了;另一种是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借代解读中,接受者对本体事物认识不够,对构成借代的联系没有认识,这个文本就无法被解读。如果接受者对这一联系只有肤浅的认识,仅够完成解读语义信息,不能根据审美经验展开联想,不能获得审美享受,表达者的部分用意也就落空了。

面对这一文本,如果解读者文化知识储备有限,不能判定“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连基本的语义信息都不能破译,负载在语义信息之中的审美信息就更无从谈起了,这意味着这次修辞活动失败,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如果解读者对这一文本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确认“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封存在其中的神话传说没有了解,这样,借代文本的审美信息就不能或不能完全被破译,相应的审美享受也就不能被品位,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减值。

成功的借代文本解读,不但可以破译文本信息,同时可以在联想的过程中体验审美的快慰,享受化解语义冲突的成就感。

四、借代辞格运用的原则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借代在运用中还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借代运用恰到好处,借代辞格的运用主要遵循相关性、显著性、切镜性三大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借代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替换,这种替换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两者存在了这种相关性,联想机制才能沟通本体与借体。这种相关性可以是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或者是因果上的,种属上的等等。它不是物理世界的普遍的联系,而是经过人类认识的结果,是心理层次上的相关。这种关联性要被用于借代修辞,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一个借代文本要经过读者的解读,如果读者经过思考仍不能发现借体与本体的相关性,破译修辞信息,那么,这次修辞活动就是失败的。当然,有些相关性可能涉及专门的领域或者只在一个团体内被认同,利用这种相关性建构借代文本时,要在上下文中做出说明,让读者在解读时有理可寻。借体与本体存在相关性是借代运用的最基本要求。

(二)显著性原则

单纯就本体与借体的关系而言,为了实现单纯的称说功能,与本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最容易成为借体。也就是说,在一个概念域里,离本体概念越近,越有可能成为借体。但是,多数借代文本的运用不只是单纯的换名那么简单,表达者总是或多或少的想要这个文本起到描写的作用,在这个因素的参与下,显著性原则就发挥作用了。表达者将最为显著的特征作为借体,呈现在解读者的面前,使本体事物更富有形象性,也能让解读者更深刻的体会本体事物的特征。

以上的两个原则,关联性是基本原则,显著性是最高原则。一个借代文本得以构成,必须建立在关联性原则的基础上,这是借代辞格存在的前提。而一个借代文本的好坏,取决于它对显著性原则遵守的程度。借体事物越显著,借体对本体的描写就越形象,越深刻。

(三)切境性原则

借代辞格的运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有时是对事物的褒扬,有时会起到讽刺的效果。因此,借代的运用要注意适合题旨情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修辞对象。不同风格的借代运用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在描写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不同性质的人要突出不同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如战国楚屈原《渔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

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官名,主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的家务。屈原曾为三闾大夫,因其生性耿直,赢得世人的尊重,所以在此以官名称呼屈原,以示对他的尊敬。

鲁迅的《药》中有处人物特征的刻画: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问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义哥是一手哈拳棒……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这里“红眼睛”“驼背”显然是不好的身体特征,带有讽刺的意味,在描写反面人物时,偏偏抓住这两个特征,刻画入木三分;如果将这运用于正面人物的刻画,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语体差异。借代辞格在小说、诗歌中运用较为普遍。小说中,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事物多用借代。诗歌中,有时迫于字数、音律的调整,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运用借代;有时为了不直接说破,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语义空白,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是诗歌的审美特性而运用借代辞格。与前两种文体相比,政论性文体因为以语义明白为主要要求,一般不会用借代辞格。

结论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古人对借代的研究成果散见于诗话、文论中,缺乏系统的论述。现代的研究则重在微观,为此从宏观上研究借代辞格的分类、功用和运用原则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相关概念的临时替代。总的说来借代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借体是本体的一部分;二是借体不是本体的一部分,但有着固有联系的;三是借体是建立在一定民族文化层次上的。借代辞格的功用具体地表现为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简洁精练、富于变化、幽默诙谐等,可以总括为称说功能和描写功能。相关性、显著性和切境性是借代辞格运用的三个原则。

参考文献:

[1]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王有志.心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王希杰.修辞学论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杨鸿儒.当代汉语修辞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7]转引自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杨伯骏.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9]姚金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0]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武占坤.汉语修辞新论[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9年版.

[12]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宗廷虎.修辞论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张凤.借代的认知基础考察[J].外国语言文学,2004,(2).

[16]刘福元.试论语境对借代辞格的制约性[J].修辞学习,1998,(2).

[17]吴明元.古汉语借代作用说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J],2001,(4).

[18]夏永声.借代的定义和分类辨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3,(4).

[19]吴礼权.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6).

[20]于广元.借展史略.扬州师范学报[J],1996,(3).

[21]蒋勇.特别概念结构的借代功能[J].外国语,2003,(6).

[22]申小龙.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之阐释形态[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1994,(6).

[23]褚修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借代生成与理解[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24]张宝胜.借代修辞格的认知心理基础[J].语文建设,2002,(6).

[25]徐学鸿.论联想机制与模糊语言的解码[J].修辞学习,2001,(2).

[26]孙建友.借代研究史概观[J].曲靖师专学报,1996,(4).

[27]唐建新.借代的定义及其他[J].语文教学通讯,1999,(10).

[28]刘凤伟.试论借代在词中的运用及作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3,(4).

[29]汪平潮.英汉借代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1999,(2).

借代辞格范文篇4

关键词:修辞辞格借代

一、借代的定义及分类

(一)借代的定义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二)借代的分类

从唐代崔融所论菁华体开始对借论进行研究起,到标志修辞学产生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以至现当代修辞学的权威著作中都对借代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传统分类中借代辞格大致可以分成十类。

第一,以部分代全体,即以事物的主要特征指代该事物。

①《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铗,本是剑把,这里用来指代整个剑。

②唐刘禹锡《酬乐天锡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指代整个船。

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①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芳菲,花的香味,这里指代花。

②《左传•文公十二年》:今粱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老弱,指代年老和衰弱的人。

第三,以人物生理上的特征或标志代人物。

①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古人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一种长寿的象征。黄发,这里指代老人。垂髫,本是儿童的一种发型,这里代指儿童。

②三国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平民。

第四,以地名代事物。

①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明马著称,故以“大宛”代指骏马。

②清藕香室主人编《花花世界•李十娘称病谢嘉宾》:板桥老人,每有同仁诗文之会,必至其家,每客用一精婢侍砚席,磨隃麋,都梁,供茗果,暮则合乐酒宴,尽欢而散。

隃麋,地名,故地即今陕西千阳县。其地产墨,因以“隃麋”代指墨;都梁,山名,在今江苏,山上生有兰草,名都梁香草,故这里以“都梁”代香草。

第五,以专名代通名。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后来泛指长于歌舞的女子。

②宋苏轼《求医诊脉说》:骐骥不时有,天下未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疾者未尝徒死。

和、扁,指秦国良医和、扁鹊,在这里代指良医。

第六,以官名地名代人。

①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故有翰林之称;韩愈曾任使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翰林、吏部是官名,在这代称人名。

②清刘熙载《艺概》: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

柳州是地名,柳宗元任过柳州刺史,历史上就称他柳柳州或柳州。这是以地名代称人名。

第七,以具体代抽象。

①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是常用的音乐器材,这里用以指代音乐,此特指扰人的乐声。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话语是抽象的,“舌”是具体可见的,人类说话离不开舌头这个器官,所以可以以舌代说出的话语。

第八,以原料代成品。

①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金铁是做刑具的原料,这里代指刑具。“婴金铁”即用铁锁、铁圈套在脖子上,这叫钳刑。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

鱼网是造纸的原料,《后汉书•宦者蔡伦传》:“用……麻头及弊布、鱼网以为纸。”故以“鱼网”指代纸帛。

第九,以作品代作者或以作者代作品。

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王叔和为西晋太医令,著名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脉赋》,又编次张仲景《伤寒论》三十六卷。这里,以“王叔和”代医书。

②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曰:“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张昌龄,唐代南宫人,著名的文学家。郭正一,唐代鼓城人,以文辞著称。这里以“张昌龄”、“郭正一”指代他们的作品。

第十,以实数代虚数。

①《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勿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三,表示多;三岁即多年,并非确数。

②唐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万是实数,这里是需指,“万金”,表示极为贵重。

二、借代的功用

借代的形式是概念的替换,通过替换概念,借代辞格的功用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功用:第一,称说功能。借代就是换称,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可见,借代最基本的功能还是称说功能。不管表达者是出于何种目的,运用何种手段建构借代文本,它的基本形式还是改换称谓;第二,描写功能,一个辞格能够存在,说明它有积极的修辞作用,借代辞格以换名的形式能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引发解读者的联想,更深刻地体验本体事物的内在特征,这就是借代辞格的描写作用。当本体是具体事物的时候,借体往往是本体最明显的特征或标志,这种特征或标志往往就是表达者要表达的语义重点,也应该是接受者解读的重点,在这里将特征和标志代替事物的名称,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接受者以审美体验的同时,有利于接受者的解读。当本体是抽象事物,借体往往是有形可感的具体事物,这不但摆脱了表达者对抽象事物难以摹状的尴尬,同时将无形托以具体,让解读者对本体有了感性的认识,更有利于文本的解读。

(一)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借代可以将抽象生硬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易于接受者的解读。这多表现为以事物的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

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例①“二毛”,指黑白两种头发,这是老年人的特征,这里借指头发花白的老人。以“二毛”代老人,避免了直述的生硬,同时引发了接受者对老人的再造性想象,使接受者对“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仁义之心,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例②中,“舌”是具体可感的,话语则是相对抽象的,以“舌”代替说出的话,生动形象,打破了语言的常规运用,给人以新奇的感觉。结合文内语境“驷不及舌”,更是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二)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以少胜多

有时,有些复杂概念不易称说,表达者就用一些简单的概念代替,试图在表达信息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复杂概念简单化。多表现为以专名代通名,以实数代虚数。

①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隋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五: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例①中,“隋珠”即隋侯珠,相传隋候救活了一条大蛇,后大蛇衔来一颗明珠报答他。这里用“隋珠”代名贵的宝珠。“名贵的宝珠”在诗句中不易称说,这里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名贵珠宝代替,使读者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品味了上述的美好童话传说。简单的表达,不但没使信息量没有减少,反而让接受者体会到更多的涵义。

例②是数词的虚指,“七年之病”是指多年的痼疾,“三年之艾”指陈年久藏的艾叶。在汉文化中,“三”、“七”、“九”等数词,有代表“多”的虚指功能,在这里以“七”、“三”代“多”,避免了“多”字运用的重复,而且显得简洁明了。在汉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照下,也不会被曲解。

(三)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避免重复

古诗忌讳同词重复,有时诗人为避免同词重复,多用借代。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②宋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处。

例①以“丝竹”代“音乐”,例②以“红”代花,巧妙地避免了同词重复,而且给读者增添了解读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四)可以使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达到讽刺的效果

①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②鲁迅《伤逝》:送她出门,照例是相离十多步远;……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里小东西的脸,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了……

这在会馆里时,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了国家的尊严。例①中用“洋布”代外国的国旗,表达了作者对洋国旗的不屑。加上前面有“撅”、“斑驳陆离”的修饰,表达诙谐幽默,讽刺有利。例②中,第二个雪花膏是借代,指代局长儿子的赌友。作者对这个厌恶的“小东西”并未作过多的描写,而是以“加厚的雪花膏”代之,让读者想象她那令人作呕的尊容。

(五)可以使音律和谐

古诗词对格律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为了满足诗词平仄、对仗、押韵的要求,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这时,借代就是常用的手段。

第一,出于平仄的需要

①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②宋刘克庄《清平乐》: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例①“玉勒雕鞍”代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这一句平仄格律要求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玉勒雕鞍”符合前四字“仄仄平平”格式要求,而“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的意思除此是难以完成的。

例②这首《清平乐》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

“身游银阙珠宫”一句用借代,“银阙”“珠宫”都代“月宫”。此句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平平”式,“银阙珠宫”占的位置是“仄仄平平”,完全符合要求,如果把其中的一个词换成“月宫”,一者与其他的任何一个词都不搭配,二者不合平仄声调。“月”是入声字,属仄声,“宫”是阴平声,平生宫不合仄;如果放在后两个字的位置上,则仄声“月”又不合平。可见,“银阙珠宫”用来代“月宫”是迫于格律平仄的需要。

第二,出于对仗的需要

③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宋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例③“丝竹”代“音乐”,为的是与下句“案牍”相对。如改用“音乐”则对仗不工了,因为“音乐”是抽象名词。例④“金谷”、“铜驼”都代洛阳(“金谷”即金谷园,在洛阳西北,是晋石崇的别墅;“铜驼”,古代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夹道相对)。“洛阳”之所以改用“金谷”,“铜驼”分开代称并举,也是处于对仗的需要。如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诗:“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再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第三,出于押韵的需要

⑤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⑥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例⑤“朱户”代“富贵大户人家”;“尺素”代“书信”。因“户”、“素”与其前后的“露”、“去”、“苦”、“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属去声“七遇”部,“处、去”属去声“六御”部;“户、苦”属上声“七虞”部。“遇、御、虞”三部通押。例⑥“黄”代“黄狗”、“苍”代“苍鹰”。“黄”、“苍”与其前后的“狂”“冈”“郎”等字合韵。押平声韵“七阳”部。

三、借代辞格运作过程分析

借代是汉语中的传统辞格,运用极为普遍,借代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转移手段和认知思维模式,语义学家在研究语义转移时,常常提及借代,认为借代是语义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语境:借代修辞的约束机制

语境是修辞的生命之源,没有语境,修辞无从谈起,“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语境又是一切修辞活动的规约,主体表达者在建构文本时,要考虑语境,接受者解读文本时也要考虑语境,最终修辞效果的好坏,也是由文本对语境的切体程度决定的。

根据语境学的原理,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和语言外环境。语言内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修辞语言本身的属性;语言外环境包括言语交际的目的、方式、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语言外部因素。语境对于修辞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下面看一下,借代文本的辨认对语境的依赖。

不同的辞格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辞格本身具有自足性,有形式上的标志,如比喻格中的明喻、暗喻、回环、顶真等辞格,它们的建构和解读受语境的制约很少。还有一些辞格由于本身没有明显的标志,而且临时性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制约,离开语境,这些辞格很难独立存在。借代就属于后者,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乘坚驱良逐狡兔。

②宋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憔悴江南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例①“坚”、“良”分别代“坚固的马车”和“良马”。从文内语境看,“坚”、“良”分别受“乘”、“驱”的支配,应该是相应的的名词,联系后面文“逐狡兔”可以看出,应该是代“车”和“马”。例②“管”、“弦”都指代音乐,是具体代抽象的方式。两词在文中受“急”、“繁”的修饰,又是听的宾语,理应代指音乐。再看两个现代汉语的例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这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郭全海解下青骡马,翻身上去撵玉石眼去了。

根据上文得知,“玉石眼”是这种良马的特征,后一个“玉石眼”代这种马。但若没有上下作依托,读者很难判断后一个“玉石眼”所指,这个借代也就不成功了。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中的一例: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离开上下文语境,很难理解“月光”可以被溅起。而在这里,椰子落入海里,溅起一朵浪花,在明月的照耀下,闪着光辉,因此,诗人以“月光”代闪着光辉的“浪花”,以超常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艺术的幻象,以唤起欣赏者的想象,达到情感的共鸣。

有些借代看起来受文内语境的制约不大,但受社会文化这个大语境的制约。如:

①唐刘禹锡《竹枝词》(其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②宋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③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①“银钏金钗”是当时妇女常见的装饰,这里代妇女;“长刀短笠”是当时农民常用的工具和服饰,这里带农民。例②“兜鍪”是当时战士的头盔,这里代战士。例③因当时银圆上有袁世凯的头像,故以“袁世凯”代银圆。

此类借代,如果仅从文内语境考察,很难找到相应的本体。因此,必须着眼社会文化背景这个大语境,从外部语境中考察借代的依据。[

(二)联想:借代运作的心理机制

修辞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不但受社会心理的制约,也受交际双方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研究借代辞格要考察其心理基础。由一个概念而联系到临近的另一个概念,在心理学上叫联想。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一现象时,我们就会在这一对象的刺激下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新的认识和体悟,这种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联想。联想是人类认识事物,储存事物,提取记忆的方式,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上,按传统的分类方式,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四大类。其中“关系联想”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无论是主体对文本的建构,还是受体的解读,都是基于此种联想的。

关系联想是指反映事物之间的种与属,部分与整体,主体与宾体,原因与结果等关系的联想。按联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联想又分为四类:反映事物种与属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叫做“种属联想”;反映事物主体与宾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主宾联想”或“主从联想”;反映事物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偏全联想”;反映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想,叫“因果联想”。

比如,我们看到远处茫茫大海中高耸的帆,自然而然会想到帆下的船,这就是“偏全联想”;当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枪支的时候,不免会想到持枪的士兵,这是“主从联想”;当我们看到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时候,不仅会联想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剧,因为那是他们给中国留下的创伤,这是基于因果关系的联想;当我们感知“豪放诗”这一概念时,很容易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千古名句,因为它们是这种热情豪放、激情四溢的诗词中的典型,这种联想叫“种属联想”。

借代文本的建构和解读都是基于各种关系联想的。陈望道先生所说的“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部分和全体相代”多是基于“偏全联想”的。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这两句是诗人途中的见闻,骊山宫装点得象仙界一般,而宫门之外即有路倒尸。咫尺之间,荣枯差别如此,当政者的荒淫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其中,以上两句是典型的借代文本。以“骨”代替尸体,是部分代替整体。表达者在感知反映冻死的人这一当前事物的时候,因为胸中已积压了万分悲愤,理性的直接的表达已经不能倾泻自己的愤怒,以“骨”代人,使表达者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得以发泄。从表达效果看,以“骨”代替尸体,让人不寒而栗,不禁想到当时穷人不堪的生活状态,并由此引发了接受者对贫民的同情和当权者的愤慨。接受者也就能深刻体会表达者当时的心情。这个借代文本的构建是基于偏全联想的。

再看一个基于因果联想的借代文本。唐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它无穷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就是点睛之笔。《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因此,“佳人”和“倾国”构成了临时的因果关系。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假如诗人只是理性地陈述为“汉皇重色思佳人”,就不会引发解读者的想象,更无法给世人敲响警钟。

借代中的“特定和普通相代”即“专名和通名相代”大多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北周庾信《春赋》有云:

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这是一首赞美春光无限的赋。引文两句作者畅想在暖风煦日下抚琴畅饮的景象。其中,“绿珠”和“文君”代美女,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借代。作者在感知“美女”这一属的概念的时候,联想到了历史上的两位典型美女。“绿珠”是晋朝豪富石崇的的歌妓,美而善琴;“文君”即卓文君,美貌与才华兼具,与司马相如为情私奔,路边卖酒,传为佳话。这样的表达,使本来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典型化,在这两位更为感性的美女形象刺激下,读者不免会联想到“绿珠”抚琴的美姿和悦耳的琴声,联想到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不是“美女”这一“属”的概念所能给予读者的,难怪“美学之父”鲍姆嘉曾说,种的观念比总类的观念较富于诗的性质。

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一诗有云: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这是首边塞诗,是诗人对征戍有感而发,诗歌将描写战场激战的遒健笔力与描写思归怨妇的柔婉笔调合协地并列一起,刚柔相济,既描写了紧迫的战场征杀,又抒写了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既歌颂了卒国安边、奋勇杀敌兵士卒的忠勇,又针砭了荒淫无度,无视兵士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

“铁衣”即铠甲,这里代“征人”;“玉筯”即眼泪(“筯”同“箸”),这里代“思妇”。引文两句写战士与家人两地相思的痛苦,无休止的征战,造成征人和少妇天各一方,两地相思,悲痛至极。诗中“铁衣”代“征人”是基于主宾联想的借代。诗人在感知被征戍的士兵这一对象时,由于心境凄凉,自然联想到了士兵身上冰冷的铁衣。读者在解读时,由“铁衣”不免会联想到身披铁衣的战士远征沙场,浴血奋战的情景。这里以“铁衣”代“征人”给人一种更为凄冷、悲凉的感觉,将相思之痛渲染的更为不堪。

(三)借代文本的辨认对文内语境的依赖

文本建构完成,只意味着这个交际活动刚刚开始,要想一次修辞实践实现其价值,必须要经过接收者的辨认和解读。一般说来,接收者对辞格的辨认并不困难,很多辞格在文本表现形式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如明喻的标志“像”,暗喻的标志“是”,引用的标志是引号等等。借代辞格有时候也用引号将代体引起来,说明这个词在这里用的并不是它的本义,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且多用在近现代作品中,如《组织起来》:

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为智慧的代称,例中用以代替“有智慧的人”。“成千上万的‘诸葛亮’”代千百万有智慧的人民群众。只以引号辨认借代辞格并不可靠,有时,双关、反语和引用等辞格都会用引号,而且频率要比借代辞格高的多。借代文本的建构有时是对文内形式逻辑的颠覆。借代,有时用事物的标志,属性,原料等借代本体,而这些借体毕竟是与本体不同的相关概念,用在本体的位置,大多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判定借代辞格,最根本的是找出文本内不合逻辑的地方加以辨认,即文本语义的异常来分析,如果是表达者根据邻近联想有意为之,这必定是借代。这种逻辑上的不合理,是文内语境和语义冲突造成的,是借代辞格运用的必然结果,表达者故意为之,接受者也可以以此辨认借代文本的真伪。如: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诸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这是以事物的属性代替本事物的例子。事物的属性多是形容词性的,从语法上讲不可以与名词性的词作相同的成分。在逻辑上,“坚”“锐”也是不能被“被”、“执”支配的。而在这里,表达者有意忽略两者在语法上的不同,并故意违背逻辑,成就了以上文本。而正是这种不合常理的文本,使解读者眼睛为之一亮,并在这种不寻常的解读中得到快慰。再如陆游《春晚用对酒韵》诗:

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

“漆园”和“柴桑”是地名,“养生主”和“归去来”是篇名,两者并无直接的逻辑关系,而在这里之所以能连缀在一起,正是表达者对逻辑的有意颠覆。应当指出的是,这种颠覆只是针对形式逻辑的。因庄周曾做过漆园吏,陶潜是浔阳柴桑人,故以“漆园”代庄周,“柴桑”代陶潜。明确“漆园”、“柴桑”的所指以后,可以知道,诗的内在逻辑是合理的。

当然,对修辞文本的辨认,主要依靠的是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经过长期的积累,这些经验在我们脑中沉淀,形成对各种修辞模式的影象,这些影象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我们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文本时,这些影象会被自动激活,大脑将其归到最为相近的影象中,再作出有意识的判断,得出确切的结论,到底属于何种修辞文本。但是,对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并不丰富的初学者而言,以形式逻辑是否混乱来判断借代修辞文本,无疑是辨认借代修辞的一把钥匙。

(四)借代文本解读过程阐释

借代文本的建构,以逻辑上的不合理造成了语境与语义的冲突,而借代文本的解读正是利用联想对这种冲突的分析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审美经验和冲突化解的快慰。

联想是借代文本解读的钥匙,接受者联想语境以和表达者相逆的方向展开联想,排除表达者设置的障碍,领会借代文本表达的信息。

①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我们这里时时有人说,我是受了尼采的影响的。这在我很诧异,极简单的理由,便是我并没有读过尼采。

②司马迁《史记•晋世家》:文公报曰:“……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③宋李清照《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例①以作家代作家的作品。“尼采”作为“读”的对象,显然不合逻辑。接受者稍加分析便知这是表达者故意设障,它所要表达的真实信息是“读过尼采的书”。然而当接受者探究表达者运用借代的目的时,这个借代文本的附加价值便得以实现,读一位作家,自然要读他的书,这只是一个底线,更主要的是解读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这是普通文本不能表达的意义。解读到此,接受者依据自己对尼采的认识经验,会联想到尼采的生平经历,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的疯狂,这种解读就不再是简单的破译语义信息,而是一种重新体验、再认知的过程。

例②中“汗马之劳”,初看令人费解,联系上文“矢石”之难,“汗马”应代相应的名词,再考虑语境,可以知道“汗马”的原因应该是艰苦的战争。这时一个残酷的战争场面便会出现在接受者的脑海中:戟戈相交,马嘶长空,喊声震天。这样,接受者不但正确地解读了文本信息,获得冲破语义障碍的快慰,同时运用自己的想象,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得到超值的审美享受。

例③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它以细腻的感情体味、精致的构造形式和多重的生动画面,构成一幅情景交融、风神并茂的小令,在短小篇幅中含蕴着悠远的韵味,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赏和推许。

“应是绿肥红瘦”,是把词人对想象中风雨摧折后的春意阑珊、满目狼籍的意象,进行的充满伤春之情的表达,是词人对人生和青春的联想,貌似直抒胸臆,却在顾左右而言他的语句中,抒发了自己深沉隐微、难以言表的幽怨。其中“绿”与“红”是借代的用法,分别以各自的颜色代替海棠叶与海棠花,加上“肥”与“瘦”两个拟人化的形容词的修饰,不仅形成了感官上的相互辉映和衬托,更形成了现实与想象,理智与愿望的对立,把词人这种言之不尽、却又味之愈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在随着词人的引导深入体会词中情感的同时,又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和阐释余地,使一个感喟着春闺幽怨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并传达出无尽的诗情余韵。

修辞信息包括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两部分,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修辞信息的整体。读者对辞格的解读实质上就是对这两部分信息的获取过程。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对接受对象的认识程度等的差异,造成了同一文本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不外乎三种类型,下面以一首词为例,看借代文本解读的这三种情况:

宋周邦彦《倒犯•新月》: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少。

第一,信息等值。所谓信息等值,是指表达者提供的修辞信息,经由接受者的认知和审美活动的准确把握,不但语义信息得到破译,相应的审美信息也被品味和体验,读者在明白所指的同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审美享受。当然,由于一个修辞活动从表达到接受,要经历不同主体的两次主观介入,不同主体的文化经验、审美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这种等值是近似的、模糊的。在借代文本解读中,由于表达者和接受者对本体和借体认识程度相似,对两者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这就可以使两个不同主体的联想能在近似的轨道上发生作用,这样,接受者在解读过程中,不但可以破译语义信息,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审美信息,大致感受到表达者在表达时的情感状态。

以上面的借代文本为例,由于解读者对月亮的代称熟悉,也知道“霜蟾”一词的由来,结合语境,不难看出此处借代的用意,解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相应的审美享受。这样,不但解读到借代文本的语义信息,也领会了其审美信息,是典型的接受等值例。

第二,信息增值。信息增值是指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经验丰富,对接受对象的认识深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但轻易破解语义信息,而且以借代文本为联想唤起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了比表达者的预期值还要大的审美享受。应该指出的是,借代审美信息的接受增值是伴随着接受者的审美联想而发生的,此时的审美联想超越了借代文本本身给予的联想空间,接受者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审美经验,展开了与之相关的更为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面对这一借代文本,读者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可以推断,“霜蟾”、“素魄”指代月亮,在文中相互异立,避免了和题名“新月”重复,同时,还可以在“霜蟾”、“素魄”两个联想唤起点的刺激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品味嫦娥奔月,转而为蟾的传说。不仅如此,解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审美经验,知道周邦彦还常用“凉蟾”、“秋蟾”、“桂花”、“玉兔”等来代替月亮,并能联想到封存在这些词里的美好神话传说,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这一些都不是这一借代文本本身所蕴涵的,而是读者借助联想获得的,是典型的信息增值例。

第三,信息减值。在接受修辞学中,表达者的意图部分落空或者完全不能被理解,叫信息减值。信息减值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受者不能破解语义信息,就更谈不上领会审美信息了;另一种是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借代解读中,接受者对本体事物认识不够,对构成借代的联系没有认识,这个文本就无法被解读。如果接受者对这一联系只有肤浅的认识,仅够完成解读语义信息,不能根据审美经验展开联想,不能获得审美享受,表达者的部分用意也就落空了。

面对这一文本,如果解读者文化知识储备有限,不能判定“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连基本的语义信息都不能破译,负载在语义信息之中的审美信息就更无从谈起了,这意味着这次修辞活动失败,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如果解读者对这一文本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确认“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封存在其中的神话传说没有了解,这样,借代文本的审美信息就不能或不能完全被破译,相应的审美享受也就不能被品位,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减值。

成功的借代文本解读,不但可以破译文本信息,同时可以在联想的过程中体验审美的快慰,享受化解语义冲突的成就感。

四、借代辞格运用的原则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借代在运用中还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借代运用恰到好处,借代辞格的运用主要遵循相关性、显著性、切镜性三大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借代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替换,这种替换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两者存在了这种相关性,联想机制才能沟通本体与借体。这种相关性可以是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或者是因果上的,种属上的等等。它不是物理世界的普遍的联系,而是经过人类认识的结果,是心理层次上的相关。这种关联性要被用于借代修辞,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一个借代文本要经过读者的解读,如果读者经过思考仍不能发现借体与本体的相关性,破译修辞信息,那么,这次修辞活动就是失败的。当然,有些相关性可能涉及专门的领域或者只在一个团体内被认同,利用这种相关性建构借代文本时,要在上下文中做出说明,让读者在解读时有理可寻。借体与本体存在相关性是借代运用的最基本要求。

(二)显著性原则

单纯就本体与借体的关系而言,为了实现单纯的称说功能,与本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最容易成为借体。也就是说,在一个概念域里,离本体概念越近,越有可能成为借体。但是,多数借代文本的运用不只是单纯的换名那么简单,表达者总是或多或少的想要这个文本起到描写的作用,在这个因素的参与下,显著性原则就发挥作用了。表达者将最为显著的特征作为借体,呈现在解读者的面前,使本体事物更富有形象性,也能让解读者更深刻的体会本体事物的特征。

以上的两个原则,关联性是基本原则,显著性是最高原则。一个借代文本得以构成,必须建立在关联性原则的基础上,这是借代辞格存在的前提。而一个借代文本的好坏,取决于它对显著性原则遵守的程度。借体事物越显著,借体对本体的描写就越形象,越深刻。

(三)切境性原则

借代辞格的运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有时是对事物的褒扬,有时会起到讽刺的效果。因此,借代的运用要注意适合题旨情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修辞对象。不同风格的借代运用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在描写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不同性质的人要突出不同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如战国楚屈原《渔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

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官名,主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的家务。屈原曾为三闾大夫,因其生性耿直,赢得世人的尊重,所以在此以官名称呼屈原,以示对他的尊敬。

鲁迅的《药》中有处人物特征的刻画: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问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义哥是一手哈拳棒……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这里“红眼睛”“驼背”显然是不好的身体特征,带有讽刺的意味,在描写反面人物时,偏偏抓住这两个特征,刻画入木三分;如果将这运用于正面人物的刻画,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语体差异。借代辞格在小说、诗歌中运用较为普遍。小说中,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事物多用借代。诗歌中,有时迫于字数、音律的调整,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运用借代;有时为了不直接说破,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语义空白,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是诗歌的审美特性而运用借代辞格。与前两种文体相比,政论性文体因为以语义明白为主要要求,一般不会用借代辞格。

结论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古人对借代的研究成果散见于诗话、文论中,缺乏系统的论述。现代的研究则重在微观,为此从宏观上研究借代辞格的分类、功用和运用原则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相关概念的临时替代。总的说来借代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借体是本体的一部分;二是借体不是本体的一部分,但有着固有联系的;三是借体是建立在一定民族文化层次上的。借代辞格的功用具体地表现为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简洁精练、富于变化、幽默诙谐等,可以总括为称说功能和描写功能。相关性、显著性和切境性是借代辞格运用的三个原则。

参考文献:

[1]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王有志.心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王希杰.修辞学论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杨鸿儒.当代汉语修辞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7]转引自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杨伯骏.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9]姚金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0]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武占坤.汉语修辞新论[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9年版.

[12]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宗廷虎.修辞论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张凤.借代的认知基础考察[J].外国语言文学,2004,(2).

[16]刘福元.试论语境对借代辞格的制约性[J].修辞学习,1998,(2).

[17]吴明元.古汉语借代作用说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J],2001,(4).

[18]夏永声.借代的定义和分类辨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3,(4).

[19]吴礼权.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6).

[20]于广元.借展史略.扬州师范学报[J],1996,(3).

[21]蒋勇.特别概念结构的借代功能[J].外国语,2003,(6).

[22]申小龙.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之阐释形态[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1994,(6).

[23]褚修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借代生成与理解[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24]张宝胜.借代修辞格的认知心理基础[J].语文建设,2002,(6).

[25]徐学鸿.论联想机制与模糊语言的解码[J].修辞学习,2001,(2).

[26]孙建友.借代研究史概观[J].曲靖师专学报,1996,(4).

[27]唐建新.借代的定义及其他[J].语文教学通讯,1999,(10).

[28]刘凤伟.试论借代在词中的运用及作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3,(4).

[29]汪平潮.英汉借代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1999,(2).

借代辞格范文篇5

(一)借代的定义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二)借代的分类

从唐代崔融所论菁华体开始对借论进行研究起,到标志修辞学产生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以至现当代修辞学的权威著作中都对借代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传统分类中借代辞格大致可以分成十类。

第一,以部分代全体,即以事物的主要特征指代该事物。

①《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铗,本是剑把,这里用来指代整个剑。

②唐刘禹锡《酬乐天锡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指代整个船。

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①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芳菲,花的香味,这里指代花。

②《左传•文公十二年》:今粱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老弱,指代年老和衰弱的人。

第三,以人物生理上的特征或标志代人物。

①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古人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一种长寿的象征。黄发,这里指代老人。垂髫,本是儿童的一种发型,这里代指儿童。

②三国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平民。

第四,以地名代事物。

①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明马著称,故以“大宛”代指骏马。

②清藕香室主人编《花花世界•李十娘称病谢嘉宾》:板桥老人,每有同仁诗文之会,必至其家,每客用一精婢侍砚席,磨隃麋,都梁,供茗果,暮则合乐酒宴,尽欢而散。

隃麋,地名,故地即今陕西千阳县。其地产墨,因以“隃麋”代指墨;都梁,山名,在今江苏,山上生有兰草,名都梁香草,故这里以“都梁”代香草。

第五,以专名代通名。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后来泛指长于歌舞的女子。

②宋苏轼《求医诊脉说》:骐骥不时有,天下未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疾者未尝徒死。

和、扁,指秦国良医和、扁鹊,在这里代指良医。

第六,以官名地名代人。

①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故有翰林之称;韩愈曾任使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翰林、吏部是官名,在这代称人名。

②清刘熙载《艺概》: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

柳州是地名,柳宗元任过柳州刺史,历史上就称他柳柳州或柳州。这是以地名代称人名。

第七,以具体代抽象。

①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是常用的音乐器材,这里用以指代音乐,此特指扰人的乐声。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话语是抽象的,“舌”是具体可见的,人类说话离不开舌头这个器官,所以可以以舌代说出的话语。

第八,以原料代成品。

①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金铁是做刑具的原料,这里代指刑具。“婴金铁”即用铁锁、铁圈套在脖子上,这叫钳刑。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

鱼网是造纸的原料,《后汉书•宦者蔡伦传》:“用……麻头及弊布、鱼网以为纸。”故以“鱼网”指代纸帛。

第九,以作品代作者或以作者代作品。

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王叔和为西晋太医令,著名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脉赋》,又编次张仲景《伤寒论》三十六卷。这里,以“王叔和”代医书。

②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曰:“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张昌龄,唐代南宫人,著名的文学家。郭正一,唐代鼓城人,以文辞著称。这里以“张昌龄”、“郭正一”指代他们的作品。

第十,以实数代虚数。

①《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勿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三,表示多;三岁即多年,并非确数。

②唐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万是实数,这里是需指,“万金”,表示极为贵重。

二、借代的功用

借代的形式是概念的替换,通过替换概念,借代辞格的功用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功用:第一,称说功能。借代就是换称,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可见,借代最基本的功能还是称说功能。不管表达者是出于何种目的,运用何种手段建构借代文本,它的基本形式还是改换称谓;第二,描写功能,一个辞格能够存在,说明它有积极的修辞作用,借代辞格以换名的形式能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引发解读者的联想,更深刻地体验本体事物的内在特征,这就是借代辞格的描写作用。当本体是具体事物的时候,借体往往是本体最明显的特征或标志,这种特征或标志往往就是表达者要表达的语义重点,也应该是接受者解读的重点,在这里将特征和标志代替事物的名称,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接受者以审美体验的同时,有利于接受者的解读。当本体是抽象事物,借体往往是有形可感的具体事物,这不但摆脱了表达者对抽象事物难以摹状的尴尬,同时将无形托以具体,让解读者对本体有了感性的认识,更有利于文本的解读。

(一)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借代可以将抽象生硬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易于接受者的解读。这多表现为以事物的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

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例①“二毛”,指黑白两种头发,这是老年人的特征,这里借指头发花白的老人。以“二毛”代老人,避免了直述的生硬,同时引发了接受者对老人的再造性想象,使接受者对“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仁义之心,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例②中,“舌”是具体可感的,话语则是相对抽象的,以“舌”代替说出的话,生动形象,打破了语言的常规运用,给人以新奇的感觉。结合文内语境“驷不及舌”,更是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二)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以少胜多

有时,有些复杂概念不易称说,表达者就用一些简单的概念代替,试图在表达信息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复杂概念简单化。多表现为以专名代通名,以实数代虚数。

①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隋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五: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例①中,“隋珠”即隋侯珠,相传隋候救活了一条大蛇,后大蛇衔来一颗明珠报答他。这里用“隋珠”代名贵的宝珠。“名贵的宝珠”在诗句中不易称说,这里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名贵珠宝代替,使读者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品味了上述的美好童话传说。简单的表达,不但没使信息量没有减少,反而让接受者体会到更多的涵义。

例②是数词的虚指,“七年之病”是指多年的痼疾,“三年之艾”指陈年久藏的艾叶。在汉文化中,“三”、“七”、“九”等数词,有代表“多”的虚指功能,在这里以“七”、“三”代“多”,避免了“多”字运用的重复,而且显得简洁明了。在汉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照下,也不会被曲解。

(三)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避免重复

古诗忌讳同词重复,有时诗人为避免同词重复,多用借代。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②宋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处。

例①以“丝竹”代“音乐”,例②以“红”代花,巧妙地避免了同词重复,而且给读者增添了解读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四)可以使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达到讽刺的效果

①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②鲁迅《伤逝》:送她出门,照例是相离十多步远;……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里小东西的脸,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了……

这在会馆里时,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了国家的尊严。例①中用“洋布”代外国的国旗,表达了作者对洋国旗的不屑。加上前面有“撅”、“斑驳陆离”的修饰,表达诙谐幽默,讽刺有利。例②中,第二个雪花膏是借代,指代局长儿子的赌友。作者对这个厌恶的“小东西”并未作过多的描写,而是以“加厚的雪花膏”代之,让读者想象她那令人作呕的尊容。

(五)可以使音律和谐

古诗词对格律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为了满足诗词平仄、对仗、押韵的要求,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这时,借代就是常用的手段。

第一,出于平仄的需要

①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②宋刘克庄《清平乐》: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例①“玉勒雕鞍”代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这一句平仄格律要求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玉勒雕鞍”符合前四字“仄仄平平”格式要求,而“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的意思除此是难以完成的。

例②这首《清平乐》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

“身游银阙珠宫”一句用借代,“银阙”“珠宫”都代“月宫”。此句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平平”式,“银阙珠宫”占的位置是“仄仄平平”,完全符合要求,如果把其中的一个词换成“月宫”,一者与其他的任何一个词都不搭配,二者不合平仄声调。“月”是入声字,属仄声,“宫”是阴平声,平生宫不合仄;如果放在后两个字的位置上,则仄声“月”又不合平。可见,“银阙珠宫”用来代“月宫”是迫于格律平仄的需要。

第二,出于对仗的需要

③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宋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例③“丝竹”代“音乐”,为的是与下句“案牍”相对。如改用“音乐”则对仗不工了,因为“音乐”是抽象名词。例④“金谷”、“铜驼”都代洛阳(“金谷”即金谷园,在洛阳西北,是晋石崇的别墅;“铜驼”,古代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夹道相对)。“洛阳”之所以改用“金谷”,“铜驼”分开代称并举,也是处于对仗的需要。如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诗:“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再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第三,出于押韵的需要

⑤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⑥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例⑤“朱户”代“富贵大户人家”;“尺素”代“书信”。因“户”、“素”与其前后的“露”、“去”、“苦”、“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属去声“七遇”部,“处、去”属去声“六御”部;“户、苦”属上声“七虞”部。“遇、御、虞”三部通押。例⑥“黄”代“黄狗”、“苍”代“苍鹰”。“黄”、“苍”与其前后的“狂”“冈”“郎”等字合韵。押平声韵“七阳”部。

三、借代辞格运作过程分析

借代是汉语中的传统辞格,运用极为普遍,借代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转移手段和认知思维模式,语义学家在研究语义转移时,常常提及借代,认为借代是语义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语境:借代修辞的约束机制

语境是修辞的生命之源,没有语境,修辞无从谈起,“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语境又是一切修辞活动的规约,主体表达者在建构文本时,要考虑语境,接受者解读文本时也要考虑语境,最终修辞效果的好坏,也是由文本对语境的切体程度决定的。

根据语境学的原理,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和语言外环境。语言内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修辞语言本身的属性;语言外环境包括言语交际的目的、方式、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语言外部因素。语境对于修辞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下面看一下,借代文本的辨认对语境的依赖。

不同的辞格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辞格本身具有自足性,有形式上的标志,如比喻格中的明喻、暗喻、回环、顶真等辞格,它们的建构和解读受语境的制约很少。还有一些辞格由于本身没有明显的标志,而且临时性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制约,离开语境,这些辞格很难独立存在。借代就属于后者,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乘坚驱良逐狡兔。

②宋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憔悴江南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例①“坚”、“良”分别代“坚固的马车”和“良马”。从文内语境看,“坚”、“良”分别受“乘”、“驱”的支配,应该是相应的的名词,联系后面文“逐狡兔”可以看出,应该是代“车”和“马”。例②“管”、“弦”都指代音乐,是具体代抽象的方式。两词在文中受“急”、“繁”的修饰,又是听的宾语,理应代指音乐。再看两个现代汉语的例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这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郭全海解下青骡马,翻身上去撵玉石眼去了。

根据上文得知,“玉石眼”是这种良马的特征,后一个“玉石眼”代这种马。但若没有上下作依托,读者很难判断后一个“玉石眼”所指,这个借代也就不成功了。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中的一例: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离开上下文语境,很难理解“月光”可以被溅起。而在这里,椰子落入海里,溅起一朵浪花,在明月的照耀下,闪着光辉,因此,诗人以“月光”代闪着光辉的“浪花”,以超常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艺术的幻象,以唤起欣赏者的想象,达到情感的共鸣。

有些借代看起来受文内语境的制约不大,但受社会文化这个大语境的制约。如:

①唐刘禹锡《竹枝词》(其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②宋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③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①“银钏金钗”是当时妇女常见的装饰,这里代妇女;“长刀短笠”是当时农民常用的工具和服饰,这里带农民。例②“兜鍪”是当时战士的头盔,这里代战士。例③因当时银圆上有袁世凯的头像,故以“袁世凯”代银圆。

此类借代,如果仅从文内语境考察,很难找到相应的本体。因此,必须着眼社会文化背景这个大语境,从外部语境中考察借代的依据。

(二)联想:借代运作的心理机制

修辞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不但受社会心理的制约,也受交际双方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研究借代辞格要考察其心理基础。由一个概念而联系到临近的另一个概念,在心理学上叫联想。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一现象时,我们就会在这一对象的刺激下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新的认识和体悟,这种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联想。联想是人类认识事物,储存事物,提取记忆的方式,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上,按传统的分类方式,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四大类。其中“关系联想”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无论是主体对文本的建构,还是受体的解读,都是基于此种联想的。

关系联想是指反映事物之间的种与属,部分与整体,主体与宾体,原因与结果等关系的联想。按联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联想又分为四类:反映事物种与属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叫做“种属联想”;反映事物主体与宾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主宾联想”或“主从联想”;反映事物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偏全联想”;反映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想,叫“因果联想”。

比如,我们看到远处茫茫大海中高耸的帆,自然而然会想到帆下的船,这就是“偏全联想”;当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枪支的时候,不免会想到持枪的士兵,这是“主从联想”;当我们看到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时候,不仅会联想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剧,因为那是他们给中国留下的创伤,这是基于因果关系的联想;当我们感知“豪放诗”这一概念时,很容易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千古名句,因为它们是这种热情豪放、激情四溢的诗词中的典型,这种联想叫“种属联想”。

借代文本的建构和解读都是基于各种关系联想的。陈望道先生所说的“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部分和全体相代”多是基于“偏全联想”的。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这两句是诗人途中的见闻,骊山宫装点得象仙界一般,而宫门之外即有路倒尸。咫尺之间,荣枯差别如此,当政者的荒淫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其中,以上两句是典型的借代文本。以“骨”代替尸体,是部分代替整体。表达者在感知反映冻死的人这一当前事物的时候,因为胸中已积压了万分悲愤,理性的直接的表达已经不能倾泻自己的愤怒,以“骨”代人,使表达者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得以发泄。从表达效果看,以“骨”代替尸体,让人不寒而栗,不禁想到当时穷人不堪的生活状态,并由此引发了接受者对贫民的同情和当权者的愤慨。接受者也就能深刻体会表达者当时的心情。这个借代文本的构建是基于偏全联想的。

再看一个基于因果联想的借代文本。唐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它无穷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就是点睛之笔。《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因此,“佳人”和“倾国”构成了临时的因果关系。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假如诗人只是理性地陈述为“汉皇重色思佳人”,就不会引发解读者的想象,更无法给世人敲响警钟。

借代中的“特定和普通相代”即“专名和通名相代”大多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北周庾信《春赋》有云:

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这是一首赞美春光无限的赋。引文两句作者畅想在暖风煦日下抚琴畅饮的景象。其中,“绿珠”和“文君”代美女,是基于种属联想的借代。作者在感知“美女”这一属的概念的时候,联想到了历史上的两位典型美女。“绿珠”是晋朝豪富石崇的的歌妓,美而善琴;“文君”即卓文君,美貌与才华兼具,与司马相如为情私奔,路边卖酒,传为佳话。这样的表达,使本来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典型化,在这两位更为感性的美女形象刺激下,读者不免会联想到“绿珠”抚琴的美姿和悦耳的琴声,联想到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不是“美女”这一“属”的概念所能给予读者的,难怪“美学之父”鲍姆嘉曾说,种的观念比总类的观念较富于诗的性质。

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一诗有云: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这是首边塞诗,是诗人对征戍有感而发,诗歌将描写战场激战的遒健笔力与描写思归怨妇的柔婉笔调合协地并列一起,刚柔相济,既描写了紧迫的战场征杀,又抒写了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既歌颂了卒国安边、奋勇杀敌兵士卒的忠勇,又针砭了荒淫无度,无视兵士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

“铁衣”即铠甲,这里代“征人”;“玉筯”即眼泪(“筯”同“箸”),这里代“思妇”。引文两句写战士与家人两地相思的痛苦,无休止的征战,造成征人和少妇天各一方,两地相思,悲痛至极。诗中“铁衣”代“征人”是基于主宾联想的借代。诗人在感知被征戍的士兵这一对象时,由于心境凄凉,自然联想到了士兵身上冰冷的铁衣。读者在解读时,由“铁衣”不免会联想到身披铁衣的战士远征沙场,浴血奋战的情景。这里以“铁衣”代“征人”给人一种更为凄冷、悲凉的感觉,将相思之痛渲染的更为不堪。

(三)借代文本的辨认对文内语境的依赖

文本建构完成,只意味着这个交际活动刚刚开始,要想一次修辞实践实现其价值,必须要经过接收者的辨认和解读。一般说来,接收者对辞格的辨认并不困难,很多辞格在文本表现形式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如明喻的标志“像”,暗喻的标志“是”,引用的标志是引号等等。借代辞格有时候也用引号将代体引起来,说明这个词在这里用的并不是它的本义,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且多用在近现代作品中,如《组织起来》:

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为智慧的代称,例中用以代替“有智慧的人”。“成千上万的‘诸葛亮’”代千百万有智慧的人民群众。只以引号辨认借代辞格并不可靠,有时,双关、反语和引用等辞格都会用引号,而且频率要比借代辞格高的多。借代文本的建构有时是对文内形式逻辑的颠覆。借代,有时用事物的标志,属性,原料等借代本体,而这些借体毕竟是与本体不同的相关概念,用在本体的位置,大多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判定借代辞格,最根本的是找出文本内不合逻辑的地方加以辨认,即文本语义的异常来分析,如果是表达者根据邻近联想有意为之,这必定是借代。这种逻辑上的不合理,是文内语境和语义冲突造成的,是借代辞格运用的必然结果,表达者故意为之,接受者也可以以此辨认借代文本的真伪。如: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诸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这是以事物的属性代替本事物的例子。事物的属性多是形容词性的,从语法上讲不可以与名词性的词作相同的成分。在逻辑上,“坚”“锐”也是不能被“被”、“执”支配的。而在这里,表达者有意忽略两者在语法上的不同,并故意违背逻辑,成就了以上文本。而正是这种不合常理的文本,使解读者眼睛为之一亮,并在这种不寻常的解读中得到快慰。再如陆游《春晚用对酒韵》诗:

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

“漆园”和“柴桑”是地名,“养生主”和“归去来”是篇名,两者并无直接的逻辑关系,而在这里之所以能连缀在一起,正是表达者对逻辑的有意颠覆。应当指出的是,这种颠覆只是针对形式逻辑的。因庄周曾做过漆园吏,陶潜是浔阳柴桑人,故以“漆园”代庄周,“柴桑”代陶潜。明确“漆园”、“柴桑”的所指以后,可以知道,诗的内在逻辑是合理的。

当然,对修辞文本的辨认,主要依靠的是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经过长期的积累,这些经验在我们脑中沉淀,形成对各种修辞模式的影象,这些影象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我们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文本时,这些影象会被自动激活,大脑将其归到最为相近的影象中,再作出有意识的判断,得出确切的结论,到底属于何种修辞文本。但是,对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并不丰富的初学者而言,以形式逻辑是否混乱来判断借代修辞文本,无疑是辨认借代修辞的一把钥匙。

(四)借代文本解读过程阐释

借代文本的建构,以逻辑上的不合理造成了语境与语义的冲突,而借代文本的解读正是利用联想对这种冲突的分析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审美经验和冲突化解的快慰。

联想是借代文本解读的钥匙,接受者联想语境以和表达者相逆的方向展开联想,排除表达者设置的障碍,领会借代文本表达的信息。

①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我们这里时时有人说,我是受了尼采的影响的。这在我很诧异,极简单的理由,便是我并没有读过尼采。

②司马迁《史记•晋世家》:文公报曰:“……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③宋李清照《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例①以作家代作家的作品。“尼采”作为“读”的对象,显然不合逻辑。接受者稍加分析便知这是表达者故意设障,它所要表达的真实信息是“读过尼采的书”。然而当接受者探究表达者运用借代的目的时,这个借代文本的附加价值便得以实现,读一位作家,自然要读他的书,这只是一个底线,更主要的是解读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这是普通文本不能表达的意义。解读到此,接受者依据自己对尼采的认识经验,会联想到尼采的生平经历,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的疯狂,这种解读就不再是简单的破译语义信息,而是一种重新体验、再认知的过程。

例②中“汗马之劳”,初看令人费解,联系上文“矢石”之难,“汗马”应代相应的名词,再考虑语境,可以知道“汗马”的原因应该是艰苦的战争。这时一个残酷的战争场面便会出现在接受者的脑海中:戟戈相交,马嘶长空,喊声震天。这样,接受者不但正确地解读了文本信息,获得冲破语义障碍的快慰,同时运用自己的想象,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得到超值的审美享受。

例③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它以细腻的感情体味、精致的构造形式和多重的生动画面,构成一幅情景交融、风神并茂的小令,在短小篇幅中含蕴着悠远的韵味,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赏和推许。

“应是绿肥红瘦”,是把词人对想象中风雨摧折后的春意阑珊、满目狼籍的意象,进行的充满伤春之情的表达,是词人对人生和青春的联想,貌似直抒胸臆,却在顾左右而言他的语句中,抒发了自己深沉隐微、难以言表的幽怨。其中“绿”与“红”是借代的用法,分别以各自的颜色代替海棠叶与海棠花,加上“肥”与“瘦”两个拟人化的形容词的修饰,不仅形成了感官上的相互辉映和衬托,更形成了现实与想象,理智与愿望的对立,把词人这种言之不尽、却又味之愈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在随着词人的引导深入体会词中情感的同时,又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和阐释余地,使一个感喟着春闺幽怨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并传达出无尽的诗情余韵。

修辞信息包括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两部分,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修辞信息的整体。读者对辞格的解读实质上就是对这两部分信息的获取过程。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对接受对象的认识程度等的差异,造成了同一文本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不外乎三种类型,下面以一首词为例,看借代文本解读的这三种情况:

宋周邦彦《倒犯•新月》: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少。

第一,信息等值。所谓信息等值,是指表达者提供的修辞信息,经由接受者的认知和审美活动的准确把握,不但语义信息得到破译,相应的审美信息也被品味和体验,读者在明白所指的同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审美享受。当然,由于一个修辞活动从表达到接受,要经历不同主体的两次主观介入,不同主体的文化经验、审美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这种等值是近似的、模糊的。在借代文本解读中,由于表达者和接受者对本体和借体认识程度相似,对两者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这就可以使两个不同主体的联想能在近似的轨道上发生作用,这样,接受者在解读过程中,不但可以破译语义信息,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审美信息,大致感受到表达者在表达时的情感状态。

以上面的借代文本为例,由于解读者对月亮的代称熟悉,也知道“霜蟾”一词的由来,结合语境,不难看出此处借代的用意,解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相应的审美享受。这样,不但解读到借代文本的语义信息,也领会了其审美信息,是典型的接受等值例。

第二,信息增值。信息增值是指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经验丰富,对接受对象的认识深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但轻易破解语义信息,而且以借代文本为联想唤起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了比表达者的预期值还要大的审美享受。应该指出的是,借代审美信息的接受增值是伴随着接受者的审美联想而发生的,此时的审美联想超越了借代文本本身给予的联想空间,接受者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审美经验,展开了与之相关的更为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面对这一借代文本,读者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可以推断,“霜蟾”、“素魄”指代月亮,在文中相互异立,避免了和题名“新月”重复,同时,还可以在“霜蟾”、“素魄”两个联想唤起点的刺激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品味嫦娥奔月,转而为蟾的传说。不仅如此,解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审美经验,知道周邦彦还常用“凉蟾”、“秋蟾”、“桂花”、“玉兔”等来代替月亮,并能联想到封存在这些词里的美好神话传说,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这一些都不是这一借代文本本身所蕴涵的,而是读者借助联想获得的,是典型的信息增值例。

第三,信息减值。在接受修辞学中,表达者的意图部分落空或者完全不能被理解,叫信息减值。信息减值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受者不能破解语义信息,就更谈不上领会审美信息了;另一种是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借代解读中,接受者对本体事物认识不够,对构成借代的联系没有认识,这个文本就无法被解读。如果接受者对这一联系只有肤浅的认识,仅够完成解读语义信息,不能根据审美经验展开联想,不能获得审美享受,表达者的部分用意也就落空了。

面对这一文本,如果解读者文化知识储备有限,不能判定“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连基本的语义信息都不能破译,负载在语义信息之中的审美信息就更无从谈起了,这意味着这次修辞活动失败,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如果解读者对这一文本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确认“霜蟾”、“素魄”在这代指月亮,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封存在其中的神话传说没有了解,这样,借代文本的审美信息就不能或不能完全被破译,相应的审美享受也就不能被品位,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减值。

成功的借代文本解读,不但可以破译文本信息,同时可以在联想的过程中体验审美的快慰,享受化解语义冲突的成就感。

四、借代辞格运用的原则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借代在运用中还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借代运用恰到好处,借代辞格的运用主要遵循相关性、显著性、切镜性三大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借代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替换,这种替换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两者存在了这种相关性,联想机制才能沟通本体与借体。这种相关性可以是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或者是因果上的,种属上的等等。它不是物理世界的普遍的联系,而是经过人类认识的结果,是心理层次上的相关。这种关联性要被用于借代修辞,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一个借代文本要经过读者的解读,如果读者经过思考仍不能发现借体与本体的相关性,破译修辞信息,那么,这次修辞活动就是失败的。当然,有些相关性可能涉及专门的领域或者只在一个团体内被认同,利用这种相关性建构借代文本时,要在上下文中做出说明,让读者在解读时有理可寻。借体与本体存在相关性是借代运用的最基本要求。

(二)显著性原则

单纯就本体与借体的关系而言,为了实现单纯的称说功能,与本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最容易成为借体。也就是说,在一个概念域里,离本体概念越近,越有可能成为借体。但是,多数借代文本的运用不只是单纯的换名那么简单,表达者总是或多或少的想要这个文本起到描写的作用,在这个因素的参与下,显著性原则就发挥作用了。表达者将最为显著的特征作为借体,呈现在解读者的面前,使本体事物更富有形象性,也能让解读者更深刻的体会本体事物的特征。

以上的两个原则,关联性是基本原则,显著性是最高原则。一个借代文本得以构成,必须建立在关联性原则的基础上,这是借代辞格存在的前提。而一个借代文本的好坏,取决于它对显著性原则遵守的程度。借体事物越显著,借体对本体的描写就越形象,越深刻。

(三)切境性原则

借代辞格的运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有时是对事物的褒扬,有时会起到讽刺的效果。因此,借代的运用要注意适合题旨情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修辞对象。不同风格的借代运用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在描写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不同性质的人要突出不同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如战国楚屈原《渔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

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官名,主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的家务。屈原曾为三闾大夫,因其生性耿直,赢得世人的尊重,所以在此以官名称呼屈原,以示对他的尊敬。

鲁迅的《药》中有处人物特征的刻画: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问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义哥是一手哈拳棒……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这里“红眼睛”“驼背”显然是不好的身体特征,带有讽刺的意味,在描写反面人物时,偏偏抓住这两个特征,刻画入木三分;如果将这运用于正面人物的刻画,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语体差异。借代辞格在小说、诗歌中运用较为普遍。小说中,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事物多用借代。诗歌中,有时迫于字数、音律的调整,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运用借代;有时为了不直接说破,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语义空白,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是诗歌的审美特性而运用借代辞格。与前两种文体相比,政论性文体因为以语义明白为主要要求,一般不会用借代辞格。

结论

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古人对借代的研究成果散见于诗话、文论中,缺乏系统的论述。现代的研究则重在微观,为此从宏观上研究借代辞格的分类、功用和运用原则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相关概念的临时替代。总的说来借代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借体是本体的一部分;二是借体不是本体的一部分,但有着固有联系的;三是借体是建立在一定民族文化层次上的。借代辞格的功用具体地表现为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简洁精练、富于变化、幽默诙谐等,可以总括为称说功能和描写功能。相关性、显著性和切境性是借代辞格运用的三个原则。

参考文献:

[1]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王有志.心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王希杰.修辞学论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杨鸿儒.当代汉语修辞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7]转引自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杨伯骏.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9]姚金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0]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武占坤.汉语修辞新论[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9年版.

[12]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宗廷虎.修辞论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张凤.借代的认知基础考察[J].外国语言文学,2004,(2).

[16]刘福元.试论语境对借代辞格的制约性[J].修辞学习,1998,(2).

[17]吴明元.古汉语借代作用说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J],2001,(4).

[18]夏永声.借代的定义和分类辨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3,(4).

[19]吴礼权.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6).

[20]于广元.借展史略.扬州师范学报[J],1996,(3).

[21]蒋勇.特别概念结构的借代功能[J].外国语,2003,(6).

[22]申小龙.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之阐释形态[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1994,(6).

[23]褚修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借代生成与理解[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24]张宝胜.借代修辞格的认知心理基础[J].语文建设,2002,(6).

[25]徐学鸿.论联想机制与模糊语言的解码[J].修辞学习,2001,(2).

[26]孙建友.借代研究史概观[J].曲靖师专学报,1996,(4).

[27]唐建新.借代的定义及其他[J].语文教学通讯,1999,(10).

[28]刘凤伟.试论借代在词中的运用及作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3,(4).

[29]汪平潮.英汉借代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1999,(2).

[30]王希杰.借代的定义和范围及本质[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31]吴俊.借代的审美价值[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3).

借代辞格范文篇6

本文作者:袁凌工作单位:湖南女子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教材上对借代的阐述分三步走:第一步,什么是借代;第二步,借代的分类;第三步,借代与借喻的区别。这三方面的内容是打基础的,学生也有一定的认知度,作为课堂教学来说是不够饱满的,所以教师需要大幅度地扩充教学容量。那么教师还可以补充借代的哪些方面内容呢?首先,可以讲解借代在成语中的体现。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成语非常丰富。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成语,但不一定会有意识地将成语和辞格联系在一起。因此探讨成语中的辞格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认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辞格的判断能力和感悟能力。汉语中有一部分成语就和借代有关。例如“红颜薄命”,意思是:女子太漂亮,则大多命运多舛。红颜:指女子美丽的容貌,特指美女。这就属于借代中以人的某一方面的突出特征来称代该类人物的类型。又如“大动干戈”,原指进行战争,后多比喻大张旗鼓地做某事。干、戈:武器名。这又属于借代中的借事物的使用工具、器械等来指代事物的类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说明含有借代辞格的成语有着足够的数量,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其次,可以说明借代在广告中的运用。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广告的成败,与广告语的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否让人耳目一新,是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就看广告语中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一些优秀的广告语往往依赖的是修辞格的魅力,这其中就有借代的身影。例如世界四大白兰地品牌之一的“人头马”白兰地因其商标上有一匹人头马而得名,它有一句深入人心又经久不衰的广告语: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从内容上看它符合了中国人好吉祥图吉利的心理。而从语言层面上来说“,人头马”在这里指代白兰地酒,属于借代中的用事物的标志代替事物这一类型。再比如“喝青岛,好心情”,这是青岛啤酒的广告语。青岛原本是地名和商标名,在这里代指啤酒,既属于用物品的产地代替事物的借代,又属于用事物的标志代替事物的借代。由此可见,借代在广告语中也占据着一定的份量,它为广告语增色不少。广告借助广告语来愉悦我们的心灵,而我们也可以通过修辞格这一途径来赏析广告甚至于打造广告。当然,借代的综合运用不仅限于成语和广告,还有很多值得教师去挖掘去探究的方面。依此类推,其他修辞格自然也可以从内容上加以拓宽,引向深入。把这些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相信修辞格的教学就能充实、立体、灵动起来。

扩充了修辞格教学的容量之后,教师紧接着需要面对的是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若是一味地采取讲解举例的方式,遵循教材编排的路线,不分辞格地平均使力,即使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也可能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反过来说,若从手段上突破修辞格教学的瓶颈,就可以形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课堂富有张力和活力。就对偶这种辞格来说,对偶是由两个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构成的。教材的编排是:(1)什么是对偶;(2)对偶的类别;(3)运用对偶要注意之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补充对偶和对比的区别、对偶在成语中的体现以及对偶和俗语的关联等内容。若讲对偶和俗语的关联,首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俗语。新编汉语词典对“俗语”的解释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俗语贴近我们的生活,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而且大多数也算家喻户晓。如果教师只是选取几个例子来讲解俗语中的对偶,不仅不能让学生从大量的俗语当中充分感知对偶的魅力,而且也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课堂气氛或许流于平淡。我们不妨以对答的方式来考察俗语中的对偶,即教师出上半句,学生对下半句。比方说教师先说“姜是老的辣”,学生接着说“酒是陈的香”。又如教师说“拳不离手”,学生对“曲不离口”。不管学生是否对答如流,他们都会发现要对出下半句,就必须满足对偶的要求,即下半句在字数和结构上必须和上半句一致。这种教学手段,既加深了学生对辞格对偶的了解,理论用于实践,又点燃了学生内在的激情,使课堂焕发勃勃的生机。若讲对偶在成语中的体现,单纯地举例说明可能也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但如果结合对偶和对比的区别这一知识点,在进行了常规比较之后,再把两者放到成语当中去鉴别,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学生需要明确什么是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的修辞方法。然后学生需要知晓对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是内容上的对立,后者是结构上的对称。教师用具体事例佐证,学生也能消化并接受,但是否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还是未知之数。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分别列举含有对偶和对比的成语,作为进一步考察学生对辞格掌握程度的手段。学生的回答很有可能混淆两种辞格,原本想说含有对偶的成语,却事与愿违说了对比的例子;反之亦然。对错之间,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被调动了起来,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综上所述,教师若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双管齐下,积极开拓,就能使修辞格的教学焕然一新,变得有声有色,富有生机和活力。

借代辞格范文篇7

一、修辞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作用

新闻标题作为传达给读者的第一信息,应当言简意赅、吸引眼球。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各种修辞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标题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修辞手法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主要作用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动形象新闻标题就如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能够起到传神达意和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1]。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赋予这双眼睛以神采,因此,标题中恰当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够使标题生动形象,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概念化的东西形体化,从而赋予标题以明晰的立体感,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引起其阅读的兴趣。通俗易懂新闻语言务必做到措辞明确,简洁精辟,作为归纳全文的新闻标题则更需要言简意赅。新闻的读者群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所以新闻标题也必须要通俗易懂,趋于口语化,做到妇孺皆知。朗朗上口新闻标题在字数、节奏和音律等方面进行推敲,可以让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语言内在的韵律,感受到语言的美感,也为新闻标题添加神采。在英语中,常用的音韵修辞就能产生音律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效吸引读者注意力。

二、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新闻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如何让新闻标题吸引眼球成为报纸需要仔细考虑的重要一环,因此,标题语的使用和选择至关重要。常用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格包括音韵修辞格与词义修辞格,这些修辞手段的巧妙使用能使有限的标题更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增强可读性,突出新闻事实,同时赋予标题以美的形式。在追求修辞效果和深层含义时,新闻标题与文学英语有共同之处。

(一)音韵修辞格

语言的韵律、节奏有类似音乐的效果,音韵修辞经常出现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它的正确使用会让读者提高对新闻的兴趣。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的音韵修辞主要是头韵和尾韵。头韵(alliteration)的应用如一则关于运动学研究的新闻报道的标题是SwimmingandSweating(游泳和流汗)。Swimming跟sweating就是一个典型的头韵,通过对辅音/s/的重复,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很好地体会到头韵所带来的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另外一个例子:WhatWentWrongatBearingPoin?(BearingPoin公司到底怎么了?)(WashingtonPost,Oct24,2005)BearingPoin是美国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在这篇报道中,报道者详细解释了BearingPoin公司最近内部的调整和市场营业额下降的原因。在标题中用到“WhatWentWrong”三个/w/不仅使得整个标题朗朗上口,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尾韵(rhyme)的应用如Ballots,NotBulletsforAfghanistan(阿富汗要和平,不要战争)(TheHuffingtonPost,Nov.19,2010)。这个标题里的Ballots跟Bullets构成了一个尾韵,读起来有朗朗上口的感觉,并且也能体会到一种节奏感。WheretoGo,WhattoDo(到哪里就做到哪里)(WashingtonPost,Oct17,2005)。此例中的go和do构成尾韵,读起来也能带来一种韵律感。

(二)词义修辞格

词义修辞格主要是指借助语义的联想和语言的变化等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经常运用到新闻英语标题创作中的词义修辞包括比喻、借代、典故、习语和双关等。比喻的应用比喻手法能化平淡为生动,使读者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隐喻受到新闻人的青睐。如AllianceSaysCreamofTalibanFightersDestroyed[3]22。乍一看到cream这个字,读者也许会感到好奇,cream怎么会跟塔利班产生联系。其实thecreamofsomething是一个词组,在这个词组中,cream的意思是精华、重要部分的意思。该标题用了隐喻,标题可以理解为:“阿富汗反塔利班联盟称,塔利班军事主力已被摧毁”。ShakingMoneyFromBorneo'sTree(婆罗洲成了摇钱树)(Washing-tonPost,Nov.20,2005)。此标题也运用了隐喻———把Borneo婆罗洲这个地方当成摇钱树,不断从中获得利益。比喻的巧妙使用可以使标题更加简洁,也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借代的应用英语新闻报道经常借用名人的姓名、著名的地名、著名建筑物的名称、甚至别名等专有名词来替代另一些大家熟知的名称或者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借代。新闻报道常用这一修辞手法来节省篇幅,突出报道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增强表达。报刊上常见的借代形式有:借地名代国家(Beijing中国,Washington美国);借地区代行业(FleetStreet英国新闻业,Hollywood美国电影业);借典型姓氏代某国或某国人(JohnBull指英国人,UncleSam美国人)。如IsThereaWomanintheOvalOffice?(美国会出现一位女总统吗?)(WashingtonPost,June30,2010)。在这个标题中,OvalOffice———椭圆形办公室,就用来指代美国总统办公室,或者美国总统职位。TheyStillBuyAmeri-can(BusinessWeek,Dec17,2001)。标题中的A-merican指代的是美国国债,新闻中描述的是外国投资者仍然在购买美国的国债。可见借代在标题中能够产生一种文化心理共鸣,了解英美文化的人都知道OvalOffice能够用来指代美国总统职位,而Ameri-can除了表示美国人,在经济中,也能指美国国债。借代在标题中的使用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力和继续阅读全文的兴趣。典故和习语的运用典故和习语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恰当的使用典故能使读者产生心领神会、意在言外的默契感,新闻标题适当地用一些典故、习语,会使整个文章顿时生辉。如ATaleofTwoDebtors(TheEconomist,Jan22,2000),典出狄更斯《双城记》的标题,新闻讲的是两个欠债国的股市。读者在读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能够立即联想到《双城记》,体会到报道者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能够大概猜测出文章的内容。Earthquakepets:Tosaveornottosave?(ChinaDaily,May31,2008)借用《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beornottobe(是生是死),该标题提示读者讲述的是四川汶川地震中英勇拯救人类的动物们。在标题TysonBitesMoreThanHeCanChew[4]中,作者运用习语,“bitemorethanonecanchew,(贪多嚼不烂)表达出两重意思:讥讽泰森在1997年那场世纪拳击赛中咬掉对手霍利菲尔德的耳朵的丑闻;泰森虽然想东山再起,但已经力不从心。典故跟习语在标题中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引起读者的文化心理共鸣,体会到作者的用意,根据典故跟习语的意思来猜测文章的大概内容。典故跟习语使用必须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晦涩或新奇的典故和习语。贸然使用晦涩或者新奇的典故或习语可能会造成人们阅读或视听的障碍。双关的运用双关使某些词语具有双重意义,甚至多重意义,从而达到含而不露、生动幽默的效果。如BlairFiresNewWarningatIraq,GetsFlakatHome[3]23,“Flak”的意思是高射炮火,这里用的是它的引申义“严厉的批评,强烈的反对”,和前面的fire前后呼应,达到了一语双关的效果,读者也能立刻明白布莱尔所面临的内外皆忧的尴尬局面。Hopesblownaway(TheEconomist,Dec17,2009)(和平的希望渐行渐远)。此篇报道指土耳其前任总统Tur-gutOzal宣布大赦库尔德工人党(KurdistanWorkers'Party(PKK))的讲话余音未了,33名土耳其士兵就在一次伏击中被该党反叛分子杀死,他对和平的美好愿望也随之成了天边可望而不可及的云彩,在读完新闻之后,便能体会到“blownaway”所起到的巧妙的双关作用。

借代辞格范文篇8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1、“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斯托克和哈特蔓等编)。2、“委婉语就是用婉转或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的程度。”(《语言学词典》法文版)。通过定义我们看出:首先,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尽力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或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而是采用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第二,委婉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广泛的社会现象或人民心理:如考虑到避讳问题、禁忌问题、礼貌问题等。

这里所说的委婉语用语与修辞中的委婉格不完全相同。它更是一种语义手段,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的方式,委婉与其说是修辞的一种手段,不如说是目的。语言中大量存在,如:比喻、借代、双关、反语、析字等,达到“委婉”这一目的。学者也发现了许多与委婉表达有关的修辞现象,使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人采用恰当的委婉表达方式,做到语言礼貌得体,而听话者根据共知信息,通过合作原则,推导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含义,达到理想的实际效果。下面试从修辞格和合作原则与委婉语的联系方面阐述委婉语与修辞与语用的联系。

二、与委婉有关的修辞格

1、隐喻

隐喻的特点是用喻体掩盖了本体,从而可以避开所忌讳的事物。如“死亡”的许多委婉语(回老家、安睡、长眠、安息、作古)就是借助隐喻造成的。

2、借代

借代有很多种类,但它们都是用一个对象代替另一个对象,这个特点决定了运用“借代”手法可以将不愿启齿的词,用委婉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如用袁世凯代印有袁头像的银元,阿飞代地痞流氓。

3、双关

双关是用以一个词语关顾表层和内里两种意思,表层意思是字面直接显现出来的,深层含义就是想通过委婉方式表达出来的。如洗发水广告语“健康亮丽,从头开始”中的“头”,又如丰胸广告“做女人挺好”中的“挺”等,都是言在表面之义,意在蕴含之义。

4、反语

反语就是说反话,使用与原来意思相反的语句来表达本意,有的表达一种强烈的讽刺挖苦意味,有的则使语言活泼幽默、轻松愉快。无论是表达讽刺挖苦还是幽默轻松,用反语都比常规说法具有更强烈的色彩和更得体的效果。如,领导给你布置了一项任务,但在规定的期限内你完成了还不到一半,领导很无奈的感叹到:“你干得实在太棒了!”一句看似夸奖的话,实际上间接含有的讽刺意味不在直接讽刺之下。

5、析字

根据汉语方块字的特点,采取富有汉语特征的委婉方式,如利用字形部首的优势产生的析字格:

“楚女身材高大,面黑而麻,服装随便,有丘八风。”(茅盾《海南杂议》)丘八指“兵”。

“周先生,你一人十一划有么?”(沙陆墟《魂断梨园》)“十一划”婉指“鸦片”,“鸦片”俗称“土”。都是利用了汉语独特的委婉手段。

这些修辞格在表示意义时,主要侧重于词语的修辞效果方面。注重从词语的锤炼、修饰方面去表达委婉用意,其实委婉用语不仅限于词语修辞方面,而是要用于语句表达方面的实际策略。它是一种广泛的具有特殊语用功能的表达方式,还常常通过违法合作原则来表达特殊效果。

三、委婉用语与合作原则

Grice在谈到会话含义理论中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取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合作原则”。这一原则由四准则组成,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的准则、方式的准则。总的来说,这四大准则要求说话人将实话讲得简明扼要,不要含糊离题,使每一个交谈的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然而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中,说话人往往通过违反这个原则,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效果,委婉用语便是通过违背合作原则,而达到会话含义的语用现象。

1、违反数量准则

在交际时要求讲话者提供的信息量不能低于交谈所需的信息量,也应避免冗余信息。而委婉用语的常用表达手段恰恰违背了此原则。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往往有意不提供足量信息,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影响受话人理解,受话人可以凭借双方共知信息或自己的经验补全信息,领会出话语的“弦外之音”。

如交际中常用的省略表达法,说话人常常基于某种考虑省去那部分令人尴尬或难以启齿的字眼,造成信息量的缺少,但是在受话人那里完全可以凭借经验或语用线索补全信息,达到交际目的。例WC=watercloset,小老婆只用“小”,“做小”、“讨小”等。

2、违反质量原则

质量原则要求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说缺乏足够的证据的话,这就要求说话人说出的话既要真实,又要有根有据。从语用学的角度上来讲,反语是语谓行为与语用行为成对立或不一致出现来达到交际目的的会话。由于反语有着语谓意义与语用意义截然相反的特点,反语会话的有效性只能通过会话含义来实现,否则谈话会因说话双方的误解而失效。对质量的原则在反语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如(晚上十一点了,女儿要出去玩)

母亲:你去吧!(去了就别回来了)

女儿:谢谢妈!我走了。

显然女儿只认识到了妈妈的语谓意义,从而误会了妈妈的意思正好相反。

所以他的语谓行为并不属实,与他的语用行为完全相反,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达到了反语的使用的语用效果。反语通常是在关于修辞的书中进行讨论的,涉及的是反语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反语在口头交际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在实际交际中,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等功能。

另一种情况是,委婉用语还常常为了掩盖缺点和不足,或夸大事实。如当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一位聋哑人问路,旁边的人可能会提醒你,这位先生“听力不好”,而不直接说“他是聋子”。这就是对方的缺点尽量缩小化,而不至于伤害对方。还有像一些称呼中的委婉语,剪头发的都叫理发师,在餐厅做饭的都叫厨师,往往抬高自身实际的现状和地位,从而得到一种受承认与尊重的心理。

3、违反关联原则

关联原则要求说话要贴切,所说的话要与主题有关,紧扣中心。但是在言语交际中,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说话人故意采用一些表面上与谈话主题无关的语句,或迂回、间接地涉及话题,或答非所问。

如王君爱慕小张已久,一天鼓起勇气向小张表白,问:“愿不愿与我交往?”

小张瞪圆眼睛,微笑着说:“真希望有个你这样的哥哥”。

借代辞格范文篇9

关键词修辞新词语比喻借代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语料库我们统计得出这种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多个,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一一谈到。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

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

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

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

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如:

气候:大气候小气候新星:网坛新星影坛新星诗坛新星在这其中的“窗口”、“龙头”、“拳头”与前头所说的第⑴类关系密切或是由⑴类省略本体类属词形成的。比如“龙头”据一些语言研究者考察,在报刊杂志中先是出现“龙头产品”、“龙头企业”等短语,随后才出现“龙头”单独使用的情况。如: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龙头”。或是先出现喻体单独使用的情况,然后扩展成⑴类词语,像“窗口”,举个例子来看: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社会文明风尚的窗口。由此产生了把这些行业总称为“窗口行业”的说法。这两类词语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口语中“窗口”、“龙头”、“拳头”等词语的比喻说法是早已存在的,当它们进入书面语后,很快就被推而广之了。

⑶、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如:

~坛:体坛歌坛影坛泳坛足坛网坛

~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泳星新星

~霸:电霸水霸车霸鱼霸油霸波霸声霸

~~热:武侠热英语热中国热琼瑶热追星热足球热旅游热

~~族:上班族追星族红唇族推销族打工族工薪族

~~风:吃喝风麻将风浮夸风宴请风

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缀成分如“子、头、儿”等本身已无实词意义,它们的词义已经虚化或消失了。而“坛、星、霸、风、热”这一类单音节词,仍保留一定的实词意义。例如“热”,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坛”,在词典中早已说明指的是体育界或文艺界,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至于“风”本指一种自然现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会风气或作风,如“党风”、“世风”、“校风”、“学风”等,近年来产生的“吃喝风”、“麻将风”仍是这个意思。

其次,“子、儿、头”等后缀成分须依附于前边的词语存在,是名词的标志,而“热、坛、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则勿须依附前边词语存在,可以单独使用。再次,在修饰性词语和这些单音节词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词语。修饰这些单音节词的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没有一定限制。由于这类单音节词确实存在一种后缀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称其为类后缀成份。

⑷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語,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以专称代指通称。如: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后来代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⑵、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红包: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菜篮子: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

“菜篮子”:是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红包”: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

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

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

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艺的部级的足球队员。

⑷、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

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

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写写作。

挂鞋:代指足球队员退出绿茵场,不再参加比赛。

“画圆圈、爬格子”,“挂鞋”都是动宾结构。前者口语色彩浓,后者书面语色彩浓。此外,它们之间的感情色彩也有区别。“画圆圈、爬格子”含有戏谑的意味,“挂鞋”则显得庄重。

⑸、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

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

聂旋风:我国围棋手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连连获胜,象一股旋风,令对方无法招架,于是“聂旋风”就成了聂卫平的代称。

⑹、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如:“条子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批条子办事的不良社会现象。“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这类词语从意义上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随意性;从结构上说,为定中结构;它不同于一般修辞上借代里所说的“专名代泛称”,从整个短语看,可以认为是部分借代。

借代辞格范文篇10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或指示代词的后边,同数词或指示代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如:一本、一箱、一次等是数量短语、这本、那箱、这些等是指量短语。

2、单音节的量词大部分都能重叠,双音节的不能。重叠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不能作补语。语法意义随着句法功能而变化,一般表示“每一”或“多”的意思。

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组成“-A-A”式,或“-AA”式。例如:“一箱(一)箱(的衣服)”、“一箱(一)箱(的衣服)”。这种数量短语作主语表示“每一”。作定语表示数量多,作状语表示按次序地进行。这种重叠格式中的后一个“一”可以省去,成为“-AA”式,其语法意义和用法不变。例如:一个一个——一个个,一堆一堆——一堆堆。有时不限于数词“一”。如“两排两排地走过来”。“三架三架地飞过”,表示方式,作状语。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在“带份礼物给他”,“那份留给你”中。“份”是“一份”的省略。只有数词是“一”的时候,数词才能省略。但数词和量词组成数量短语或量词重叠后可以作各种句子成分,具体例子如上边两点所述。

二、量词的语义特征

“词义的语义特征既反映着一类词和一类客观事物间的关系,也反映着一类词和另一类词的语义上的搭配关系。”量词总和数词结合,来修饰限制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因而。量词的语义特征也体现在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互制约中。

(一)量词受名词的语义制约

1、量词与名词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同一个事物,人们可以着眼于不同部位的特征及形态,或倾注不同的感情,而选用不同的量词来反映。例如:

A、一个雕像/一座雕像一滴泪珠/一串泪珠

B、一伙流氓/一伙淘气鬼一群酒鬼/一群小家伙

C、一轮月/一弯月/一钩月/一茎月牙/一鸿满月

A组是同一个名词。选用了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形象色彩就不同。前者无形象色彩,后者有形象色彩。B组是同样的量词来修饰不同的名词,结果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贬义,后者是褒义。C组是同一个对象“月”,用了不同的量词,其效果不是数量的变化。而是形态的变化。“月”像车轮,像一个钩,像一棵茎牙,像一泓水。“轮、弯、钩、茎、鸿”表量作用淡化了,其对客观对象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表量、计量,而突出表现为表形象色彩,具有修饰作用。

2、量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使量词具有描绘性、比喻性。

(1)形象色彩的量词的描绘性

A、抓住表量对象整体形态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例如:

一粒米/一座桥一条狗/一面镜子一朵花/一簇草一缕青烟/一本书

这些量词都描绘了表量对象的整体形态。

B、抓住表量对象的部分形态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例如:

一面旗/一杆旗一头猪/一口猪一顶轿/一抬轿一峰骆驼/一头骆驼

这些量词对事物的表量不是着眼于整体形态,而是着眼于同一事物不同部位的特征。

C、本质相同而外部形态不同的客观事物,可以抓住客观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选择适当的量词。例如:

一块鱼/一片鱼一盘香/一炷香一段葱/一根葱一朵云/一抹云

“一块鱼,一片鱼”说的都是鱼,但外部形态不同。一个是“块”,一个是“片”。这些量词准确描绘了客观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而不是某一部分。

但是,“一座米、一面轿、一头旗、一面猪、一朵鱼”等就不成立,是因为这些量词没有反映中心语的整体或部分形态。可见,这些量词除了表量之外,还有描绘名词中心语的功能,究竟选用什么量词应受后边名词的语义制约。

(2)形象色彩的量词的比喻性

A、根据表量对象的相似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这种量词和名词属于超常搭配,而且量词和名词间有一种比喻关系,例如:

一叶小舟/一轮圆月一镜平湖/一眉新月一眼井/一钩晓月

这种量词一般是借用量词。量词与中心语形体上的相似点触发人们的联想,使得结构上的定中关系变成了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用树叶比喻小舟:用车轮比喻圆月:用镜子比喻湖水:用眉毛比喻新月;用眼睛比喻井口。这种搭配就是以一物形象比另一物形象而选择量词的。但“一叶圆月、一轮小舟”就不成立,是因为圆月和树叶,小舟和车轮没有相似点。B、有些借用来的动词作量词与名词中心语之间存在着比喻关系。例如:

一剪玉梅花一握清风一捻柳腰一掬清泪

玉梅花精工秀丽,宛如剪刀剪出的一样:但“一剪水、一剪地”就不成立。清风凛冽,就像用手能握住一样,但“一握雨”就不成立。

(二)量词受动词的语义制约

量词和数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可以放在动词之间作状语,也可以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量词受动词的语义制约。例如:

A、训斥了一番/训斥了一顿/训斥了一通

B、一番训斥/一顿训斥/一通训斥

C、表了一番心意/吃了一顿饭/说了一通话

“一番”、“一顿”、“一通”在A组和B组中分别作补语和状语。但不能说“训斥了两番”、“训斥了两顿”、“训斥了两通”:也不能说“两番训斥”、“两顿训斥”、“两通训斥”。可见量词“番”、“顿”、“通”的语义不在于表量,而在于表示行为、动作的过程和时段,它要求只与数词“一”同时出现。

而C组中的“吃了一顿饭”中的“一顿”,既可以理解为动词“吃”的补语,也可以理解为名词“饭”的定语,因为可以说“吃了一顿”,也可以说“一顿饭”。但“表了一番心意”中的“一番”只能理解为“心意”的定语,不能作“表”的补语,因为“一番心意”可以说,“表了一番”不能说。“说了一通话”中的“一通”只能作“说”的补语。因为不能说“一通话”。可见,量词和数词构成数量短语后。其语义指向受动词或名词的语义制约。

(三)量词受形容词语义的制约

有些形容词能受量词的修饰,但有些形容词不能受量词的修饰。例如:可以说“一阵沮丧”、“一片清净”,不能说“一阵恶劣”、“一片激动”。

一般而言,下列几种量词可以和形容词搭配:

1、表示度量衡的量词

能与表示度量衡量词搭配的形容词有:长、高、宽、粗、厚、远、重、深、大等,如可以说“三米长”、“两长高”、“一米宽”等,但与之对应的形容词短、矮、窄、细、薄、近、轻、浅、小等,一般不能与度量衡量词组合。如不说“三米短”、“两长矮”等。

2、比况量词

比况量词一般只用来计量长度(包括深度、高度、宽度)和面积大小。不计重量,它修饰的形容词有:长、宽、高、深、厚、远、粗、大等。

3、摹状量词

这类量词主要是片类、丝类。例如:

一片红、一片黑、一片雪白、一片漆黑(描写颜色)

一片光明、一片空白、一片繁荣、一片暗淡(描写环境、气氛)

一片严肃、一片悲伤、一片惆怅、一片不安(人的性情、心理状态)

量词一般只选择表颜色、量度、气氛、性情、表情、心理状态等几个方面的形容词,而且不同的量词选择的侧重点也不同。

三、量词的语用特征

量词除了表量之外,还可以构成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等多种修辞格,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一)比喻

比喻是用具体、形象的乙事物比喻抽象的甲事物。甲乙事物间要有相似性,有些量词具有形象色彩,在结构上量词和数词构成数量短语作了后边中心语的定语,但在语义上,量词成了喻体,中心语成了本体,本体和喻体之间还有相似之处,构成了比喻修辞格。

(二)比拟

比拟是把人当成物,把物当成人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描写。有些量词也有这个功能,可以构成比拟的修辞格。

(三)夸张

夸张是故意的言过其实。有些量词具有这个特点。

(四)借代

借代是用乙事物代替甲事物,甲乙事物必须要有相关性。有些量词和中心语表示的事物有关联性,就直接代替了该某事物,从而形成了借代的修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