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2:00:21

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范文篇1

作为城市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其内外部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的利用效率和程度关系到城市代谢质量水平。建筑从建设到使用需要不断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消耗地球资源,同时又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欧洲,约有半数的能源消费被用于房屋的建造和维护。可以说建筑对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有直接的影响。而因势利导-合理利用生态因素建造房屋。既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运营时所需的能量损耗,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避免污染环境。下面就从节能、环保两个方面分析建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1.1建筑节能:针对不可再生资源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全过程(从建设筹划、建设、维持到建筑拆毁全过程)能量及相关能量链的相对减少,它的根本是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消耗的减少。

1.2建筑环保:资源可持续性,再生性利用

建筑环保是指:建筑全过程对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相对小的影响,它的根本在于自然资源可恢复性和再生性地利用。

环保比起节能的分析要复杂得多。环保更像是平衡,一种对于自然大系统的平衡。我们不能只建立在一个房间、一个房子、一群建筑的范围来分析是否环保,很多所谓环保房子是对大环境平衡的破坏。比如大面积推广雨水回用和过度抽取地热(且不说热水是否得到100%的回灌),都会使得地表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发生改变,都是对自然平衡的破坏。一种建材是否环保,也不能进行绝对的判断,比如木头、石头是环保的,塑料是不环保的。同是取自天然的木材,过度砍伐和森林自然代谢,或是可恢复性砍伐,意义和性质将是完全不同的。

请看下例:“石材向来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列表里绝对没有它,因而只要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石头在建筑中的使用一定是环保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得出如此数据;买下一座山,山体上可用矿带只是一部分,或是极小的一部分,20%以上的算是好矿山了。采矿的普遍办法先是从山下的石材加工厂修一条简易公路通到山上。然后炸山暴露矿带,通过进一步爆破形成作业面,最后可供真正开采的仅仅是矿带的30%~40%。开采通过火焰切割机进行(烧柴油形成喷射火焰),切割下来的石块够得上荒料标准的,由大马力柴油卡车(多为进口)运下山,这样的荒料占矿带的1%~10%。荒料到了加工厂,要通过大砂轮锯的切割形成板材,砂锯片一般2至3公分厚,板材也是2至3公分厚,因此出材只是原有荒料的50%。这些石板还有根据建筑师的风格设计进一步加工,加上运输和施工的损耗,铺在地上、挂在墙上的也就60~70%。按照以上的步骤列成山体利用率的算式;20%×40%×5%×50%×70%=0.14%。

对于一座利用率仅为0.14%的山体,开采过程中山体表面植被几乎是100%地全部破坏:炸山后遗留下的裸露岩床可达几平方公里,望去苍凉一片,碎石块、碎石渣漫山遍野,山体表面寸草不生。这些坚硬的岩石要经过几百年的风化和沉积泥土,才可能生长小型植被。而山下石材加工厂几乎成了粉尘加工中心,让方圆几里的植被得上了白化病(植物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白色石粉)。在石材厂门前厚厚的石粉几乎没过了鞋子,环境破坏的程度触目惊心、不忍目睹”。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所建造的建筑物是一种对物质环境的营建。在大自然生物圈中,人最具有知识和认识的能力。大自然中有着生态的要求,即自然生态的循环。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一样要遵循自然法则,否则就会被无情淘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支撑,地区的生态要素就是建筑设计建造运营的基础。建筑诞生的几千年以来,生态因素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从单纯的关注建筑的外观形式,转而重视了建筑环境的生态命题,从单纯的强调用建筑学的知识处理狭义的环境,到自觉的利用综合交叉的学科去处理广义的人居环境的问题。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自然建筑也为建筑师关注的新的特点。

2从生态要素到建筑设计:对建筑形态与外观的影响

建筑出现伊始,无论“穴居”或“巢居”,都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立的人类的庇护所,却时时刻刻体现着与自然的交流和对话。生态因素对于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建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地的太阳辐射、热、光、阴影、降雨、水文、风、植物、地形等自然条件参与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建筑的功能和外观。

建筑不是大地的“领主”,建筑的造型语汇是自然风景的直接反映,任何建筑最重要的关系是与自然的协调。建筑的形式、布局、室内外空间组合应与不同时(季节、时令)空(场地)充分联系起来,力求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控制温湿度。

气候是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设计师在了解建筑所在地区的温湿度、风力风向、太阳辐射、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后,因势利导,通过适当的建筑体量和空间组合,建筑朝向,建筑材料,表面色彩等选择来满足人体舒适感。对于炎热地区,遮阳、通风、隔热是提高建筑空间舒适程度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深檐、骑楼、敞廊、通透、架空等设计语汇。对于寒冷地区则以保温、纳阳为主,形成双层墙(窗)、日光廊道,围护结构蓄热,封闭等设计语汇。而对于温带地区,则需建筑空间具有可转换的灵活性,即空间有开与闭,内与外的双重性。中东地区传统的双院式住宅小而荫庇的庭院比大的庭院凉快,从而形成空气压力差,引起空气对流。即从小庭院(凉)到大庭院(热)的穿堂风,而两院间过道中的水槽又可以冷却微风。

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建筑适应于土地成为其存在的条件。土地通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影响着城乡、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的影响着城市布局与建筑形态。在中国陕西、甘肃、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窑洞作为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既符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又体现了独特的地质特点。黄土高原的条条冲沟,块块坡地上挖掘而成的黄土窑洞,既不占耕地,还可防止水土流失,冬暖夏凉,适于人们的居住要求。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地下空间的开发是对土地的创造性利用,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意味着较低的运营费用和能源消耗。中国古老的“覆土建筑”——窑洞就是早期开发地下空间的居住地设计。

自然界为建筑的营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般建筑通常采用当地资源:木材、石材、土等等。北京的紫禁城、雅典卫城、福建的客家土楼分别是由这三种材料建成的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植物材料可以利用。芦苇、麦秸以其柔韧的特性与黏土结合在一起制成土坯砖,可砌筑既坚固耐久又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在许多地区。茅草是很理想的屋面材料。在非洲的有些地方,甚至用牛粪作为屋顶的覆面材料。竹子的应用就更为广泛了,既可以直接用作建筑的结构材料,也可以加工成各种构件。

建筑形态范文篇2

关键词:光;空间造型;材料质感;建筑形态

0引言

建筑学里面所谓“光”的概念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光现象,而是指美学意义上的光现象。因此,我们的讨论基本上不涉及光的物理性质之类的问题,而着重分析光对建筑内外部环境的形态塑造的作用。

1建筑中的光

建筑中的光可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类,自然光主要指太阳光源直接照射或经过反射、折射、漫射而得到的。古代建筑是以日光和火光来照明的,而火光可以说是最原始的人工光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光源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了。阳光的变化很大,强烈而有生气,常可使空间构成明晰清楚,环境感觉也比较明朗和有气魄。人工光可产生极为丰富的层次与变化,设计的可能性相对较多,也有很多不同的效果。

对建筑内部来说,最初光只是为了照明。不可否认,照明是最基本的功能,因为视觉对象的形状、大小、轮廓、细部、材料的肌理、色彩、相互关系以及位置等等都是由于光才使我们得以觉察。物体的不同的面所受光度不同,同一个面不同质感的材料表面反光效果也不同。而且物体离光源的远近关系、光源的性质、特点等等都会在物体上反应出来,所以,光的照明有助于我们观察与认识空间环境。但是,采光与照明不是建筑设计师的最终目的,利用它作为一种造型手段来创造更完美的环境才是目的。

2光在室内造型中的作用

光在室内造型中起着独特的、其它要素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修饰形与色,使本来简单的造型变得丰富,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对形与色的视感;它还能为空间带来生命力、创造环境气氛等等。仔细分析许多著名建筑,它们之所以能给人完美的感受是与充分利用光的表现力分不开的,有时光本身甚至不是一种辅助手段,而是作为一种主题出现的,建筑史上有许多“光的大师”,像阿尔托、莱特、柯比西耶、贝聿铭、康恩、荷莱茵等等。特别是对建筑内部的用光效果,被评论家说成是“意昧深长的、动人的”、“独特的”,造成了各种不同的意境,是“把光引人内部空间的这种建筑造型词汇的必然结果。”尽管他们在处理不同问题时的具体手法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注重光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善于控制与把握光的效果,并认识到“建筑师在设计时应理解各种光线的质和量对空间所引起的影响以及对人所产生的效果”那么,光对室内造型究竟有哪些主要作用呢?首先,光能表现室内构成物的形的特征,这里形不光包括其整体形状、造型结构特点,也包括其表面的肌理等。如果没有适当的光,一些实体部件的立体感显示不充分,相互的关系也交待不清,会使设计中许多富有美感的特征起不到应用的作用。例如有些很美的结构线脚或是凹凸起伏的墙体造型,若不是有精心考虑过的光的衬托,是不可能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的。在美术馆的展厅里,往往在漫射的天光(或顶光)中再加上局部的、适合于作品的照明,以求更好地表现作品的特征。

至于材料质感的表现,则更要借助于光的作用了。人们常常惊奇好的摄影师可以将一个面貌普通的人物拍得出神人化,富有吸引力,而一个普通的摄影记者可能把些名星名模拍得平常甚至丑陋,事实上摄影师在利用光的造型作用,光在很大程度上有重塑功能。而对于建筑材料质感的表现,光无疑是最得力的手段了。除了对形体、质感的表现外,光还具有装饰作用。这一方面是指光影本身的造型效果,它往往是与实体形共同作用的。例如本来平淡无奇的结构排列在一起,在阳光的照射下,除了结构本身的立体感明显了,也为墙面或地面洒下一条条阴影,这种明暗变化形成了视觉上的虚实对比,也强调了建筑的节奏感和空间的深度,往往给人明确、单纯的印象。

光对空间造型亦有很大作用。建筑师冈纳·伯凯利兹说:“对于我,没有光就不存在空间。”波恃曼也认识到:“在一个空间周围的光线能改变整个环境的性格。”光的强弱虚实会使空间的尺度感改变,比例与形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还会改变空间的心理中心,因而使人对相同形体而光的设置不同的空间产生迎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另外,光还可分割空间,创造子环境并给人区域感。也许这种分割的限定性比不上实体的强,但可以说是最便当而且灵活的处理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用尽可能少的实体,而用光来打山区域,演员是这一区域的中心,灯光强化了这一中心的效果,同时它自己又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似乎是很明确的、有边界的区域。

不可否认,有时在一个建筑环境中,形、色或光可以作为一种“主题要素”来使用,也就是说,创作者想突出某一方面的信息。而欣赏者也的确在这方面得到了明显而强烈的感受。例如阿尔瓦·阿尔托常将光或波形面强调出来,柯比西耶喜欢突出巨大的构件和粗糙的材料质感,米斯致力于表现流动的空间和精确的结构造型。但尽管如此,某一方面的强调不等于单单这一方面因素就可以完成整个环境气氛的创造,它们一定是综合使用的,只是有主有辅罢了。

3结语

总之建筑形态是对建筑视觉感知及对符号理解的客观前提,对建筑视觉形态的认识及将其整体形态抽象地解析,以掌握其内涵。本文初步分析了建筑形态的基本视觉要素,希望通过这种分析使得对建筑的理解更加深人、细致与全面,也为构成研究、综合感受研究等打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形态范文篇3

数码时代的建筑学诞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常见的有信息建筑(Informationarchitecture);数码建筑(Digitalarchitecture);虚拟建筑(Virtualarchitecture);超建筑(Transarchitecture):信息建筑是未来建筑的总的发展方向,将极大的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而数码建筑的概念基本包括在信息建筑的概念之中,较集中的关注信息数码技术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更加贴近当前建筑学本身。虚拟建筑则是信息建筑得以实现的关键手段。超建筑则摆脱了传统建筑学束缚,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将为信息建筑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数码时代的建筑理念与实践建筑师们掌握了数码工具,而且每一天这种工具便更趋完善,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NuRBS技术、动画物体物理属性设定技术以及三维输入输出设备的进步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中世纪的人们在修建哥特教堂的时候总是希冀建成世间最设高耸华丽的塔楼,在二十世纪经济快速发展时,宏伟壮丽的摩天大厦被用来炫耀经济实力,在数码时代,打破传统概念的新建筑形态成为了表达时代精神的最佳道具。

1989年,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在巴塞罗那奥林匹克村设计的雕塑“鱼”,第一次在真实设计和建造中运用了IBM开发的CATIA,创造出不寻常的建筑形象,多维复杂的曲面和尺度不同方向各异的空间构件颠覆了观众对建筑空间形象的传统认知。CATIA把自由带给了建筑师,这可以说是数码时代建筑创作的开端。

在雕塑“鱼”之后,盖里利用CATIA的强大能力,创造出许多其它出人意料的建筑形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布拉格荷兰国家大厦等,极大挑战了传统的建筑营造和审美观念。古根海姆博物馆更是引发了对建筑美学认识的争论,但对于建筑工程的实践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莫斯在美国加州库尔文设计的“伞”(Umbrella)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憾。在旧仓库的改造工程中,莫斯维护了场所的原有形态以及老建筑的基本结构,同时又插入了“畸形体”一一伞,来重塑场所性格,异形的三维扭曲的巨大玻璃瑰丽多姿,覆盖了一个安置在建筑转角处的室外表演场所的上方,标志了建筑的入口斜坡,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视觉冲击。这是建筑师和玻璃制作公司以及结构工程师的成功合作。

这些早就成为我们熟悉的致力于建筑形态探究的建筑师在遭遇到新的创作可能性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利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加以变异,改变建筑的围合界面,从而达到改变建筑形式的目的,可以说是利用计算机达到解放建筑形式的目的。

荷兰的联合设计工作室(UNStudio)是集合了建筑学、城市学、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专家的联合工作室,实行包容建筑学所有方面的整合性设计程序。他们的设计始终与电脑技术紧密相关,追求将形式推向数学的极限以创造复杂而又统一的结构。联合设计工作室的墨比乌斯住宅是体现数码时代建筑特征的实例。在这个设计中,“墨比乌斯环”作为设计的构思图式推动了设计要领的深化和建筑空间的形成。墨比乌斯住宅水平延展开来的体量低悬在台地上,螺旋交缠的运动空间为使用者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同认知。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师个人对技术发展的敏感不足以在追赶新技术上做出决定性的成就,只有联合各种专业人员,才可能在新建筑的探索上取得成功,这是联合设计工作室给我们的启示。

FOA提出了整体建筑(MOnolithiCArchitecture)以及地景(Landscape)建筑的概念,从自然地貌中寻求建筑空间新形态。近来FOA引人注目。刚建成的横滨国际客运码头(YOkOhamaIntemationalFerryTemina1),从计算机的虚拟构成真实的结构和材料的组成,方案在理想状态和现实制约中力求取得平衡。方案最后保留了计算机创造的连续表皮造就空间概念,随着建筑的扭动,地面、墙面、顶面自然地转换,空间效果也类似墨比乌斯环。整个建筑就如同是被建筑材料包携起来的地貌景观一样,人们在“山谷、丘陵、缓坡、洞穴”之中体验连续界面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建筑空间体验。

格雷戈?林恩(GregLynn)是哥伦比亚大学展开数字化建筑研究之后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他宣称他对数字建筑的兴趣主要存在于数字化的模拟状态,着重研究在数字化状态下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并提出了动态之形(AnimateForm)的概念,把传统上关注静态的建筑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动态的领域。林恩针对具体建筑项目的设计便不缺乏建造的可能性,现在像大批量利用现有设备制造标准构件一样,大批量制造不规则构件定制技术的可能性已经具备,相信他对真实建筑项目的实现一样雄心勃勃,事实上从最近林恩的建筑实践来看他可正在从他的纯理论走向实践。

渡边诚(MakotoSeiWatanabe)在数码建筑上的研究和通常依造型软件来塑造复杂混沌的形体的做法也不同,他更倾向于根据工程需要制作特定的电脑程序,给予有特定意义的参数,从而生成某种合乎逻辑的形态,就好像生物进化,在外界和内在条件冲突、磨合中得到合乎道理的完善存在。早在他从1990年开始的“诱导城市”(TheInductionCitY)中,渡边诚便设想城市和建筑形态的产生应当由环境中存在的确定的要素来决定,于是“诱导”的概念就产生了,使用特定的电脑程序,对环境要素加以回应,然后符合环境和个体本身需要的形态就出现了。就好像是地貌的形成是地质和环境的合作,生物的形态是自生的繁衍需要和环境的选择的结果一样。

大江户地铁线饭田地铁站(Iidabashisubwaystation)就是这样解说道:“这件作品的形象,地下的部分象是植物的根,植物是将根伸到有柔软的土的地下,和有水分的地方,而让“叶子”之间尽量不重叠,这样可以享受太阳光的洗礼,在水和光处于最好的条件的情况下寻找最理想的形。如果条件能够满足,自己就可以自由地成长,这就是我的设计想法。”在这个设计中,他便运用了自行开发的软件,给予环境参数,诱导建筑形式的产生,整个过程自动发生,地下运动的是象浪一样发光的网,通到地上之后形成翼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先制作电脑图像或是模型,得到预期的形态,而是使用电脑程序,设定形态产生的模式,通过程序自动地在解决形态问题同时形成空间。

对于这些建筑师来说,数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建筑空问的新的认知,带来了建筑创作的新的方法,帮助他们面对新的时代面临的新的问题。多学科的交融发展、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新的美学思考和技术极限,这些是他们努力思考和试图回答的问题,数码技术帮助他们理解,协同他们给出答案,也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由于新的数码时代建筑学思考的深入,数码建筑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化,数码时代的更有冲力的新生代力量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建筑师加入到数字时代建筑形态的研究中,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创作可实现的真实的有数字时代特征的建筑的建筑师,也可以选择成为在网络世界中和游戏世界中创作和建造的虚拟建筑师,传统的“建筑师”的定义正在被改变。

他们所接触的建筑教育和对空间的认知和前辈们已然不同。出生在数码技术开始大行其道的时代,成长在数码技术广泛应用的生活中,使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玩网络游戏,他们对生活、交往、空间的理解和认知都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无所顾忌的探索,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

在具体现实性的数码时代建筑范畴中,设计依然和建筑的实质存在相联系,不管如何复杂的建筑形体和空间,依然需要遵从最基础的力学原则,解决最基本的建筑的功能性的要求,解决物理的、生理的要求。当然,数码时代的建筑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新时代的思考和设想。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得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和不同以往的解决方法,也带来了新的审美的取向,建筑越来越轻盈、透明、开放,也变得更具有柔性、动感、混沌的特征,迥异于传统。新的具有数码时代特征的建筑将不断的挑战我们的认知,带来新的不同的形象,让人产生新的体会。

建筑形态范文篇4

关键词:“解像式”建筑;解构主义;非线性思维

1引言

20世纪60年代,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爆发了一个全新的思潮——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德里达认为解构一方面意味着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其封闭的解构,排除其本源和中心,消除二元对立;另一方面意味着将瓦解后的系统的各个因素与外界的各种因素自由组合,使他们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从而产生一种有无限可能性的意义网络。

2“解像式”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以解构主义哲学为自己的出发点,都具有貌似零乱、实则做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解构主义建筑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主张多元,主张模糊地带,具有不系统性和不完整性,认为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充分的表达。

“解像式”建筑实则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概念化。其含有两重含义:首先它是一个代号,指对同一建筑产生的多重肖像混杂在一起的不确定的含混状态。即当建筑的固定肖像被消解,我们无法得到建筑某一清晰、不容动摇的映像时,建筑就处于“解像”状态;其次,“解像”也表示对传统建筑肖像构成规则的背离。

“解像式”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他没有传统建筑的语言词汇,更没有标志性的建筑符号,抹去了明确肖像的可描述性;其次,建筑不再能像原来那样单凭简单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就能解释清楚了,平面、立面、顶面之间绝对的状态被打破。现代解像建筑试图将古典建筑六个面围合的封闭空间打破,使它们之间保持自由、相对独立甚至分离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抹去长期形成的“六面体”的思维定式;再次,“解像”没有像“建筑是机器”、“建筑是音乐”一样来定义建筑的本质,而这种定义则是传统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向参观者所表达的,甚至是灌输的、不容反驳的。“解像”并没有试图阐明某种本质认识,而是将建筑置于一种含混状态,这种状态提供无数种理解的可能性,由此建立了相对开放的系统。

3现代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在传统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都会有一个中心,如城市广场、商业中心、住宅中庭等,而且结构和空间都有一一对应的形式。而解构主义建筑则认为,一切旧有的等级秩序都应打破,特别是这种固定僵死的空间思维惯性。他们通常会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限用以削弱室内空间在人们头脑中所占的分量,或在整个构图中任意合并,给人以无构图中心的错乱感。对建筑惯常的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目的在于消解人们心目中已有的一切建筑常规概念,走背离大众美学的路子,采用极端抽象、畸变、狂怪不和谐等反结构概念的做法。

由S-M.A.O设计的位于西班牙巴耶阿赛隆的小礼拜堂(如图一、图二)运用自由折盈的方法将建筑的“六面体定式”概念推翻,而建筑平面已经处于从属地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对建筑形态(形体或形式)的定义不能由单独的图像来表示;原来的平面图不能建构形态(形体或形式)。我们需要的是可以塑造和包裹空间的无数变量切口的连续体,是切口和截面组成的多样的连续体。平面是经扫描后的空间的结果。”这座建筑就像毕加索的绘画,将建筑的基本形体碎化成相互连接的面片,在室外人们无法分辨出建筑各个立面之间、立面与顶面之间明确的分界线,在室内的同一视野中可以同时看到被建筑面片分割的不同空间和景观,但同时这些空间保持普连续性。习以为常的室内外建筑体验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虚化的和片断式的印象。

又如FOA的横滨客运码头设计。FOA想打破以往码头按照线性的流程图设计。他们希望将横滨客运码头作为城市地面的延伸,并推出“环形路径”的概念,即在建筑中为来自城市和海上的不同目的的人群设计各自的路径。每条路径都不是尽端而是与城市相连的一个环节,并赋予它们贯穿建筑各层的不同表面(surface),人在其中有各种活动的可能性,而不是像机器一样被来回指挥。传统建筑中相互分离的各层平面,在这个建筑中被不同路径所构成的连续表面所取代,即使是顶面也是作为城市空间的延伸,可以由街道直接通达。可以说FOA的横滨客运码头就是由不同的路径组成的,它只有表面,没有立面,各面分界线也难以确定。同时它摆脱了传统建筑的限制,而对这座建筑理解是通过人在建筑中的经历体现的。

解构主义思想用于建筑设计中不仅仅能丰富建筑的形态,模糊建筑的定义,同时他还能赋予建筑以模糊时间、地点、人物等精神因素,这样建筑就不单单只是给人提供物质空间,而且能够能动的带动使用者,予之以遐想。现代建筑大师屈米曾提出“事件建筑”的理念,即指意义上具有历史文化性,功能意义上具有交换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意义上又具有震惊效果的建筑。他认为,按照传统观念创作的建筑作品是封闭的、单一的、有限的,是怀念和消费的对象。传统建筑至现代主义建筑都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解构主义的创作则要求人们的参与和补充。屈米提出要对传统创作观念进行拆卸和解构。

屈米在设计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规划时曾指出:“公园的三个自立的和重叠的系统,以癫狂的无限结构的可能性,提供了一条映像多元化的道路,每位观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又导致一种再解释的缘由”。设计中抛弃一切已有的先例,从中性数学构形或理想的拓扑构成着手,创造出一种简单的结构性处理方法,屈米在120米间隔的方格网里把众多的文化设施组织起来,并在网格的交叉点上均匀地安排内容和形状完全不同的建筑,与这个规划网格布置相对峙的是公园眼的道路、小径、林荫道、树丛,走廊斜坡道则按直线、曲线的构图布置,好像随心所欲、横七竖八,看起来杂乱无章。再将只个自律性的抽象系统-点系统、线系统、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各行其是,相互碰撞。设计出不稳定、不连续、被分裂的“解构”形态,体现出“偶然”、“巧合”、“不协调”、“不连续”的设计思想,并且向游人展示了活动和内容的多样性,创造出精致紧凑的布局和生气勃勃的公园气氛。

4解构主义建筑设计与非线性思维

当解构哲学把一切都支离破碎的同时,代表真理化身的科学也被解构了。然而,科学是不会屈从于非理性和怪诞的,它勇敢地接受了那些解构了的碎片形成了新的科学哲学观并建立了非线性思维的科学语言。这种科学语言以系统论、混沌学、模糊数学等一些新科学结论作为依据,因而有其合理之处。如果说以实证和理性为特征的传统建筑形式语言作为一种叙事力量的兴起过分倚重客观性的“物质与功能”,那么解构主义建筑形式语言必然要考虑事件、过程、人文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相协调的。

在非线性科学思维中,从整体系统论出发来把握对象的存在,构成其科学思维的一般特征。非线性科学把现实的存在对象首先看成是一个具有整体协同特征的存在其判断的根据是系统自身各构成要素的动态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所具有的自组织功能。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以多种方式同环境发生相互的关联,我们对建筑的认识(特别是对“解像式”建筑的认识)也必须在一个共时的开放系统中来把握。互动与共生的形式语言秩序的建立是通过建筑实体和建筑空间将个人、群体、社会的多角度需求与环境协调。同环境建立起富有感情的形式关系;是从建筑所处的历史、环境、文化中建构建筑形式。因此互动与共生的建筑是与环境和谐的建筑。

(1)与主体的互动。

在传统机械决定论思维中,建筑师在追求完全科学理性的秩序的同时也预定了人类主体活动的内容和秩序。功能决定形式的口号正是这种机械决定论的体现。但非线性科学表明环境的复杂度与变动性是复杂的、变动的难以用一组规则来描述,人在执行工作时所表现出的灵活度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应当以一种动态的时空观和建筑观来看待建筑。在建筑的动态发展中应始终紧随瞬息万变的人和时代而同步变化,始终保持瞬间状态的高度灵活性。在这里,建筑应是一个被内容所决定,与主体互动的“场”。

伊东丰雄在为2000年汉诺威(“健康的世界”)世界博览会做的设计中创造了一个“水的殿堂”。参观者可以通过身体的观感去感知其中的含义。殿堂不仅靠大量视觉、听觉效果来传达这种信息而且它更像是个休息处人们在巨大的场地中走上一圈后就可以得到休息。自然要素——水被引入场所,并被巧妙地照亮。

(2)与自然要素的共生。

建筑与环境的共生要使建筑形态融入场所,形成一个整体。景观、自然气候、阳光、水等自然性空间能尽可能的融入到建筑的功能性空间当中去,通过建筑设计使自然空间得以延续。对于这一点,解构主义建筑打破了原有传统建筑的固定空间模式,使人的想象空间和自然空间能够更好的结合,从而真正的实现建筑与自然要素的共生。如安藤忠雄所设计的教堂系列,成功的将自然要素结合到建筑里,用自然的构成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十字架建构,从而让建筑更好的诠释了宗教的意义,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社会的对话。

5结语

建筑的固有意义本来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稳定的场所和空间,来容纳连续的行为过程和记忆。传统建筑的“启蒙叙事”和“宏大叙事”试图告诉人们该如何的存在,它预设了知识英雄、最终秩序或某种程度的终极真理的存在。当用非线性思维解构传统思维的时候,建筑的叙事也从“宏大叙事”转向了“历时性叙事”,即突出了事件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强调了建筑与人之间的能动性。

解构主义建筑与“解像式”建筑使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变得破碎,建筑的意义变得模糊,建筑的风格走向了多元,建筑的设计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和正确与否的标准,成为个人的一种游戏。

参考文献

[1]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建筑形态范文篇5

镇江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并最终在近代化的路线上朝着现代式建筑样式转型。近代初期,传统建造方式及思想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大量商业建筑、里弄建筑和民居的建造中,已经有了“西化”的变异倾向。传统建筑的商业化趋势出现,如钱庄和旅馆建筑中的内天井回马廊式空间;受家庭结构变化和西式住宅方式影响而形成了里弄建筑,具有独特的本土化发展途径,即以传统三合院为组成单元的空间形式;建筑局部造型西化,如由双坡硬山屋顶改为四坡瓦顶、外墙开窗逐渐增多、出现阳台等。殖民地式(colonialstyle)风格随着租界设立以一种突变的方式植入镇江,其过程又体现了本土化的特色。殖民地式被称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外廊式为其重要特点,主要在租界内建造,最典型的案例为英国领事馆建筑群。受其影响,许多建筑都采用本土化的外廊形式,如美孚火油公司和亚细亚火油栈等。但由于并不适合于镇江地区的气候,故在20世纪初就不常使用了。在镇江并未出现真正的西方石头建造的建筑,几乎都是仿西式或中西合璧式。仿西式建筑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侵入和当地建筑的适应能力,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虽然存在仿西方古典式建筑,如绍宗藏书楼;仿哥特式建筑,如福音堂;仿巴洛克式建筑,如老邮政局;折中主义建筑,如蒋怀仁诊所等,但它们往往是表皮模仿局部西式建筑元素(如柱式、线脚、拱券等),而不是采用系统的西式施工方法和空间组织,仍然保留有传统建造的浓重痕迹。近代后期,现代式的建筑成为大趋势,但在镇江这种趋势的演进并不彻底。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新建筑规模小、数量少,仅限于个别工业和市政建筑,加之城市地位落后等多重原因,建筑的现代化并不彻底。总体来说,镇江近代建筑具有华洋杂处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显露出一种平实质朴、低调中庸、讲求实用的特点。

二、镇江近代建筑的7种空间模式

1.空间的形状和大小镇江传统建筑的空间多以天井为核心进行布局,三合院单元形状呈10m左右的方形,各单间的长宽比大致为2∶1,也有个别建筑因地制宜地变化。近代建筑平面组合较丰富,主要有“一”、“口”、“凸”、“凹”、“L”形或不规则形等,单间形状偏向于正方形,这不仅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还更加方便通风和采光。传统建筑多为一层,部分两层。在建筑内部体量分解,尺度宜人;建筑外部则较为封闭。总体来讲,空间的体量和尺度都较传统建筑有所扩大。

2.空间结构模式结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和构成的骨架,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方式,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1)传统合院模式。传统合院模式即三间两厢型,是近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原型之一,由此又可延伸出“明三暗四(五)”以及“目”字形四合院等形式。通过单院型、直接串联型、院落串联型等组织手法,产生了完整的建筑组群。2)里弄空间模式。里弄空间模式是在三合院组织结构上变异出的一种聚居形式。弄道为核心,建筑沿弄道两侧布局,建筑入口朝向弄道。弄道是一个半开放的灰空间,在这里常发生里弄内部的生活场景。其中一种为纵向串联式,即三合院在沿着中轴线的垂直方向串联,如吉庆里。另一种是大多数里弄使用的横向并联式,即三合院在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并联而成,如吉安里、东长安里等。3)内部回马廊模式。内部回马廊模式是镇江近代随着商埠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一种公共服务类的空间模式。以内部天井为核心,由四周回马廊组织小空间,提供了多人共同使用又互不干扰的一种集合式住宅模式,为近代时期众多旅馆建筑所采用,如新旅社、新中旅社、镇江公寓等。4)单间并联模式。单间并联模式指的是多个独立的矩形空间以并联的方式重复出现,通常此类建筑为沿街住宅或商铺,这也充分体现了镇江商埠民居的特色,如京畿路85号、87号住宅,吉瑞里沿街商铺等。通常单间并联模式不单独成宅,往往与线式或集中式空间相组合,形成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5)线式布局模式。线式布局模式主要通过廊道连接空间,是近代最为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之一。走廊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单个空间单元顺着走廊的垂直方向并列排布,紧凑合理。此种连接方式的建筑主要适用于多个大小、体量、作用、功能均相近的空间中,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中。也有通过连续的外廊或环廊进行布局的模式。6)集中式布局模式。集中式布局模式是利用垂直交通连接上下层空间的组织方式,连接空间具有公共属性。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地凝聚空间,使建筑功能合理而紧凑。当然,往往在一栋建筑中综合地运用集中式布局和线式布局共同联系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以得到更好的通达性。7)过渡空间连接模式。过渡空间连接模式通过过渡空间连接两个空间,常用在体量较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中,被连接的两个部分,往往具有中西不同的造型特征。如世界红十字会江苏省会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建筑北部为传统中式回马廊院落;南部为西方线式和集中式布局相结合的型制;两部分由一个西式入口空间连接和过渡,空间节奏多变却有序,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空间特征。

三、镇江近代建筑造型的特征及演变

1.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传统建筑少有塑造建筑立面的概念,多是构造式的立面造型。近代建筑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因此呈现多元化的立面造型。1)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传统建筑多为双坡硬山式屋顶,通常正立面变化较少,侧立面变化丰富,从传统观音兜山墙到巴洛克式观音兜山墙,再到几何式山墙,这种变化凸显了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演进。传统建筑的外立面相对封闭,开窗较少,形成了图小于底的图底关系,门窗面积一般占到墙面的2.5%~16%。2)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外廊增加了外立面的层次,建筑被分为基座、一层、二层(或更多层)、屋顶等部分,呈现横向延展的构图方式。同时,十分注意运用材质的变化对立面进行构图的划分,也起到强烈的装饰作用。从图底关系上看,门窗占到墙面的比例多在30%~45%之间,大大增加了立面的开放性。3)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仿西式建筑一般为四坡屋顶,由于设计的介入立面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追求个性的独立。在强调横向的建筑分层关系的同时,更加讲求竖向的构图仿西式。西式建筑立面已经设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绍宗藏书楼建筑的立面分析,可以看到建筑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说明了西式建筑中已经有明显的理性设计倾向。这两类建筑开窗强调功能性,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多在14%~26%之间,比较均衡。4)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中西合壁式建筑立面是以上几种建筑立面的融合,既有传统建筑的封闭性立面特征,又有西式建筑横向或纵向划分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对多幢以三合院形式发展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的研究发现,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基本上有一定的模数和比例。5)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平屋顶作为重要的造型标志之一,墙体多呈直线型,没有过多装饰。注重建筑比例关系和对称均衡的立面布局,但多限于在水平维度上展开,没有中高层建筑出现。

2.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传统式样的门最常见的是磨砖大门,为平面型;外墙窗主要有窗洞型窗和砖砌花窗两种做法。近代时期,西式门窗通常采用拱券代替过梁,拱券加立柱是常用的形式,立柱在细部做法上则有了本土化的演变,如柱身的凹槽几乎都不见了,在柱头上做各种简化和变异。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通常采用中西造型要素叠加的方法,如在蒋怀仁诊所三层柱子的柱头上,将卷草纹的涡巻换为了类似兽头的图案。现代式样的门窗造型相对简单,尊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功能,已经体现出科学化、程式化的趋势和明显的设计特征。另外,与传统建筑的“彻上明造”不同,近代建筑则多做有室内天花,多在顶面和垂直墙面交界处设有多层线脚作为装饰。在近代建筑中,楼梯的位置十分重要,通风、采光、日照等均有讲究,种类形式多样,做法也有详细的规定。随着阳台、平台或外廊等出现,铸铁栏杆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也出现了。

四、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

1.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建筑材料从物质的层面决定了建筑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以石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就是拱券,而以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是梁柱式。近代时期除木材之外,水泥、机制砖、机制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出现都为建筑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镇江传统建筑为“构架式”结构体系,近代建筑结构则是“承重墙式”的砖木结构体系,砖墙和立柱共同承重,在一些建筑中还使用三角形木桁架结构。其次,建造技术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的墙体主要采用乱砖砌筑的空斗墙,清末发展为青砖清水墙“三走一丁”砌筑;近代早期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筑主要采用“一皮顺,一皮丁”的英国式砌法;近代中后期多用青砖或水泥砖“一顺一丁”式砌筑。外墙处理形式主要有裸露、粉刷、拉毛、水刷石、贴面砖等方法。地面也不再是传统的“空铺”法,而用木板或彩色地砖等。另外,建筑的附属设施水、卫、暖、电等现代建筑设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致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2.设计师和营造所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创新和对建筑独立性和个性的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扩展和影响,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和新功能的需求,促进了设计师的出现。镇江的设计师群体具有本土化、文化选择矛盾性的特征,导致了镇江近代建筑的中庸性和非典型性,也影响了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营造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散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专业化的组织形式,还出现了水电、厨卫系统等新行业。另外,经营方式、制度法规的完善以及各种建筑规范的形成和设计思考的完善都使得近代建筑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总之,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技术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同时,西方建造方式带有本土色彩的折中和妥协。新兴技术运用范围小,技术发展程度低,建造技术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是导致镇江没有出现像上海、南京、南通等近代城市中的新型结构的建筑和现代式建筑的直接原因。

五、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不止于某些建筑演变;不止于表面的抄袭和模仿;不止于建筑单体本身,具有整体性特征。由于建筑结构和构造方式的变革,其演变具有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特点。建筑性质不再以封闭的家族为模式单元,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其演变总体呈现突变到渐变再到转型的特点,又以渐变过程中的文化矛盾性作为其独特之处。首先,这种演变是被动的、侵略式的文化传播,呈现突变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风格样式发生着渐变的西化演变。近代后期,现代式建筑转型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呈现出“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即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元素与建造技术要素为根基的“西化”表现,以及一种“不彻底”的现代转型方式。一方面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西化”,是一种不典型的、平民化的本土演进;另一方面,西方建筑式样也融入了传统的建造技术要素,发生了“本土化”演变。近代晚期,镇江的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转型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式建筑。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从最初的中西“二元并存”方式到前期的“自下而上”方式、中后期的“自上而下”方式。最初中西文化是以共存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商埠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的逐渐扩展,直至省会迁镇后,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才出现了现代式建筑的端倪,即自官方到民间的转变,如图5所示。镇江近代建筑特殊的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中小型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肇始(传统建筑的转型)、定型与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建筑发展演变的非物质动因来看,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必然结果。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与发展、交通区位的变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济制度转型等因素在近代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权重影响了近代建筑的发展。另外,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互动与转变也是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它们是建筑形成的非物质要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六、结束语

建筑形态范文篇6

关键词:建筑形态;整体性;识别性

1检察院机关建筑形态整体设计思考

检察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司法机构,肩负着惩罚犯罪、使人民群众与经济社会秩序免受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神圣职责,同时起着对违法犯罪行为监督与震慑的作用。

检察院机关建设项目有大有小,其内部虽然与城市结构有所异同,但是作为城市或社区的子系统,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联系有机组织,才能形成良好的整体次序。

这里的“整体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对设计对象而言,即加强设计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便捷程度和识别性,其结果是加强了检察院内部环境的空间整体性;二是设计方法和程序的整合,强调通过不同专业及不同角色的设计协同,以保证设计对象完整性的顺利实现,显然二者是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设计对象的整体性是整体性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对于一个大型的检察院机关而言,就是加强检察院机关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便捷度和识别性。我们通常将检察院机关划分为如下子系统。

1.1功能系统

检察院机关因其规模不同有着不同的复杂度,对于检察院而言,一般有主办公楼、综合楼(技术用房与培训用房)、业务楼、会议中心等。通常在功能组织上以办公、办案为基本活动,作为组织的“核心”,并规定其他功能组成要素的布局原则。

1.2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是形成检察院机关功能分区的“骨架”,以人的连续性活动为特征,并由此规定车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并通过连接其他子系统实现人流活动的延续性。

1.3景观系统

景观是现代检察院机关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它首先应该保证自身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应该将景观纳入城市或社区等更广泛的景观系统中,这对塑造整体生态环境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4形体空间

形体空间与人的视知觉能力密切相关,检察院机关中的各类建筑物和设施的形象易于识别,无疑将加强院区内的场所感,同时,由于院区中人流日常活动的集中性与规律性行为特征,应当关注其对形体空间的规定性。

2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整体设计项目

2.1基地概况

本项目地处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旅游度假区内,地块南临滇池路,毗邻云天化集团和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距离滇池3km,距离昆明中心城区10km左右,基地周围河流环绕,背靠滇越铁路主题公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一个理想的政府办公场所。

考虑到基地所处的现状特征,我们发现尺度宜人的城市街道、列植的浓密乔木、展露出蓝天白云的开敞视野,是该新建筑引入时不能忽视的场地特征,纵观当今富有地域特征的优质建筑,在其地域人文环境特征上思考“此时此地”的建筑设计才具有现实价值。

2.2设计指导原则及理念

新建筑的融入,实际上是肌理的融入。古老的与新生的地域元素构成了现代城市区域,形成现代感极强的新的城市风貌。保护一个城市的风貌,关键在于对其城市肌理的保护。利用新的设计手法与理念,以延续城市的肌理而又创造充满独特性的区域。

本案运用建筑的现代空间表达手法,将一个现代的办公中心和传统的空间意向叠加,在客观的尺度上营造可以识别的独特的空间氛围,使建筑群不仅在造型方式上,而且在空间意象上具有时代地域性。

设计理念:

(1)寻求规划、景观、建筑三者整体性最佳结合点,即将区域环境关系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融合在一起。

(2)寻求建筑功能特殊性与地域文化特殊性的最佳结合点,即将行政办公建筑特殊气质、特殊功能要求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

(3)寻求地方色彩与时代精神的最佳结合点。

2.3总体功能布局

在本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根据项目的功能及性质,将整个建筑群划分为检察院办公区、检察官学院和会议中心三大部分,它们之间互为联系,相对独立。

检察院办公区功能复杂,所以在方案设计伊始,就采取群构的设计方法,使几个不同的功能有机分布,其中行政办公主楼位于基地中轴线上,面朝西南向景观广场,办公人员由主入口进入。行政办公主楼两侧为信访及技术检测辅楼和办案办公辅楼,两栋辅楼相倚主楼而立,形成一种包围之势,使主楼如印章般矗立在整个基地的核心。信访及技术检测辅楼沿规划路有独立的次入口,方便外部人流进院区办理各项事务。

检察官学院大楼位于基地北侧正中,整个建筑分为公共接待区和宾馆住宿区两个部分,学院的人流由西北向的规划路入口出入,其入口公共空间朝向北侧滇越铁路主题公园,景观环境安静优美。

会议中心在基地的东北向,内部布置有大中小会议室,与办公区和检察官学院紧密相连,便于高效使用的最大化。

在总平面的设计中还考虑到基地位于城市的重要节点,基地西南和东北向沿道路退让有一定距离,一方面迎合了城市空间界面创造了对外开敞通透,对内亲切宜人的复合空间,另一方面体现了政府部门的威严庄正形象。同时合理理性的道路退让与建筑群体的内部广场串联起来,形成了数个怡人清晰的场所,营造了连续丰富的空间变化,再次体现了群构式建筑以人为本的形态秩序。

2.4建筑形态

空间,是建筑本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虚实的界限,引导人们在建筑中形成不同的心理或视觉感受,因此,建筑设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由空间决定。在本案的空间造型设计过程中,建筑表皮通过玻璃与石材的虚实交替穿插,灰空间与建筑体量的刚柔转换来突出建筑的空间主体形态,营造出富有特色的灰空间、院落空间,广场空间。灰空间的可穿越性,使得人们在通过该空间的时候,自觉完成了心理角色转换,由对建筑“远观者”成为建筑内部的“近知者”;院落空间的营造有利于组织微气候空间和环境的层次;广场空间的布置与该区作为城市主要节点在环境上呼应统一,融入建筑与城市的关系,营造了建筑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建筑造型设计

主办公楼:南侧主立面与北侧立面,通过对玻璃幕墙与实墙互动穿插的通透虚实感官,来体现检察院办公楼主楼的隆重与大气,同时东西立面玻璃幕墙与立柱的相互渗透交合打破单一幕墙的单调感,与两侧辅楼自然过渡。且整个立面运用黑色喷砂面铝合金型材使玻璃幕墙更具硬朗。内部庭院围合式的设计,并通过玻璃连廊自然分隔,可适宜营造各自独特的庭院景观。

综合楼、业务楼:相辅佐于主办公楼两侧,同时半围合形态自然组织出群组建筑的复合空间界面。为呼应主办公楼南侧主立面,南侧立面相应采用玻璃幕墙及黑色喷砂面铝合金型材,其他各立面均采用实墙开窗形式。同时东西立面均设计为两层通高穿越式架空空间,从而形成空间符合界面。

检察官学院:运用群组式建筑空间表现手法,大面积开窗与立柱的交合,虚实并进凹凸有致,赋予建筑强烈的秩序感。同时建筑内部由实墙与玻璃连廊而围合的庭院空间宜于景观向室内的渗透。公共接待区的采光天窗与其各立面的石墙产生强烈的对比。

会议中心:通过虚与实的交替穿插,使会议中心富于庄重典雅。南立面主入口立柱与东西立面长排落地条形窗而呼应,体现强烈的排比序列。

通过对整个群体建筑细部节点等造型元素进行创作。使整个建筑群的各个立面连续性较强,从大关系看刚柔并进,秩序尤佳,体现刚正不阿之喻意。同时主体办公楼基座,与周边各楼仪式布局,庄严而挺拔;各楼均采用外挂碾斧面砂岩石材,一方面追求城墙般结实厚重的感觉,另一方面稳固而大气,突出检察院办公楼在设计中应有的特点。并且我们在建筑上运用了点式玻璃幕墙、玻璃雨棚等特色鲜明的手法,以体现检察院办公楼威严下的怡人姿态。

3综述

随着国内检察事业的发展,检察院机关的整体性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也会日趋复杂,面对不同的对象,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会有所区别。本文只是对检察院机关的整体性设计过程中一个环节的零星思考而已。从方案到建成,其整体性的建构也只能说才开始,它们是否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仍然是一个建筑师需要不断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建筑形态范文篇7

一、呈坎建筑空间形态

(一)环境与选址。“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是宋学家朱熹留给呈坎的一副对联。[2]呈坎是有名的八卦村,它选址讲究。呈坎周围环绕八座山峰,山与山之间似连非连,高低错落的梯田相互连接,就像是八卦的八个方位。山自然离不开水,村中有一条古老的龙溪河,宛如一条玉带,呈S形,由南向北穿村而过,就像是八卦阴阳鱼的黑白分界线,成就了皖南著名的风水宝地。呈坎建筑讲究布局,园林、桥梁、门头、青石、每一处都是恰到好处。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3](二)建筑特色。自古以来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就是紧密相连的,建筑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可以称为文化的载体。中国古建筑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传统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其所反映的文化意蕴深长。古建筑通过不同的建筑布局、构件、各种装饰手段、小品的配置等方法的运用,或明显、或含蓄地体现着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走进呈坎,白墙青瓦的徽派风格建筑开始展现它沧桑而神秘的面容,徽州古建筑能屹立至今,与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呈坎最为有名的罗东舒祠中,屹立四根金丝楠木,价值上亿,历经千年也不坏不腐。“且柱为阴数,天实阳元,柱以阴气上升,天以阳和下降,固阴阳之交泰,乃天地之相承。”[4]还有祠堂中的高台基,错综复杂的斗拱结构,三道饰的浮雕台阶勾栏,至今保留祠堂之中。正是因为罗氏家族的智慧,我们才能在今天一睹之前的建筑风采。现代建筑于呈坎建筑而言,缺少特色,现代居民建筑大同小异,建筑内外设计简洁直白,无鲜明特色,实用功能与经济效益成为建筑师首要考虑因素。建筑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形态千篇一律,现代建筑由坚硬的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同时,却忽视了人们精神需求和情感的需要。而呈坎却充满人情味,建筑布局遵循古法,有理有据,讲究“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5]它的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把一个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凝聚力的空间形态。(三)罗东舒祠。呈坎的建筑从平面来看,有的呈“凹”字形三合院落,有的是“回”字形四合院落,最外边的一层墙是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每家每户都是一个整体。三合院落四合院落相交融组合而成,形成连绵的、庞大的呈坎建筑群。马头墙黑瓦边缘强调了建筑的轮廓线,边缘之间交叉重复,层层递进,忽而转折,似跳动的音符,别有韵律。罗舒东公祠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是整个呈坎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呈坎的核心所在。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其后堂有个规模出众的厅阁,称作“宝纶阁”。“盖之以阁用藏历代恩纶”[6],故名“宝纶阁”。“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珍藏了历代皇帝赐予罗氏的诰命、诏书等,以便于“诸宗人因谒庙而思祖功,睹遗规而慨缔造之不易”[7]。罗氏的后代子孙们,为了祭祀、缅怀东舒先生特意建造了“罗东舒公祠”。古祠占地五亩余,四进院落建筑层层升高,错落的院墙与起伏的山墙相互连接,浑然一体。东舒祠坐西朝东风水极好,祠堂最前面是照壁,呈弧形砖墙,在其后面就是棂灵门,六根柱子、五间的石牌楼是大门的主要构成,还有“朝天吼”的怪兽雕刻在石柱最顶部,这便成了罗东舒祠的第一进。第二进是仪门,最先引入眼帘的就是由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写的“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的匾额。通常,只有在诸如祖先崇拜之类的主要活动时,大门才打开。仪门之后的院落原有八棵古树,现今只留有一棵400多年的桂树。月桂树的根基分为四个分支,寓意着四个季节既富裕又高贵,即“四季富贵”。第三进为享堂。前方六根石柱高高耸立,二十四根粗大的圆柱围绕厅堂四周,用以支撑房檐,堂中四根金丝楠木格外令人瞩目,大立柱一人难以合抱,如此粗大的金丝楠木更是价值不菲。厅堂正中之上悬挂着目前中国现存的最大一块匾额,上书“彝伦攸叙”四字,相传是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题,此匾被誉为“匾中之王”。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建有“女祠”,是用来安置罗家女性祖先牌位的地方,面积十分狭小。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能够建有女祠实属不易,也体现了罗家对女性的尊重。第四进是整个祠堂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神圣的。据说宝纶阁这座建筑在1542年停工19年,直到70年后才开始重建。殿宽二十九米,近深十米,前沿有十根并列的石柱,俨然如一排庄严的卫士,几十根圆柱的拱立其后,架起纵横交错的月梁。柱子与梁架上布满了明代彩绘,虽历经400多年的风雨却依旧明艳动人。在过去寝殿主要是用来安放祖先的牌位的。宝纶阁里珍藏着皇家物品,有皇帝御赐的圣旨,还有册封的诰命等等。宝纶阁建于寝殿之上,体现了“君在上,臣在下”的君臣观念。于整个罗东舒祠来看,是层层升高的,一进高于一进,显得更加气势磅礴。每走一进便升高一级,既是顺着地势层层而上,沿地势设置台阶,有步步高升之意,但也反应了长幼尊卑有序的传统制度。宝伦阁楼与寝殿的完美结合是不同时期建筑风格融合的结果。

二、呈坎建筑造型设计

(一)平面构成。从罗东舒祠看整个呈坎的建筑,都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的,建筑都是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呈坎是有名的八卦村,八面环山,依山旁水,正如《管子•乘马》所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8]“进”作为一个完整的空间单位是由堂、房、天井组合而成,由此而构成一进,在此基础上再一次或反复组合形成住宅的主体。从入口一侧开始,称为一进、二进、三进,这是以一层的空间构成为基础的称谓。堂有厅堂、祖堂、明堂等;房有书房、闺房,主人住的与仆人住的有明确界限,所走路线也不相同。虽然建筑是由堂、房、廊、阁、门这些基本的元素构成,但是他们却由多种的组合形式,组合方法灵活多变。垂直、穿插、遮掩、围和、叠加,可以组成多种形式的建筑空间,如垂直叠加便成了阁楼。呈坎村有一进构成的小型住宅,也有三进的大型住宅,与周围的附属房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典雅大方。建筑之中,堂连接空间。厅堂就是底层的第一进,这个空间主要用于人们之间的交往、议事等。以前人们都是把供奉先祖牌位的空间称为“祖堂”。但由于有的一进空间较小,导致厅堂在使用时具有功能的复杂性。二、三层一般是女性的日常生活空间,尤其是闺房,注重隐私,需要有效的与外界隔开,女眷的生活空间又称作内室。天井是古民居的标志。庭院天井上方的空间不是直接用墙围合起来的,而是分散的,错落有致,层层递进,结构分明。天井用来采光、通风等。家设天井,免钱财外露。每逢天降甘露,财气落到屋顶之时,不至于落到别人地上,这也是经商人的普遍心理。(二)顶层构成与连接方式。呈坎古民居普遍为两层,三层也较为常见。两层建筑,楼上楼下是完全不同的布局,三层建筑二层和三层几乎是相同,与一层不同。明代,楼上为家庭活动中心,铺有方砖,相当开阔,楼梯设置于一侧廊屋内,便于上下。到了清朝,活动中心移到楼下,楼梯位置也发生变化,移到了堂屋的太师壁后,较为隐蔽,一般只容一人通过,又陡又高。有的一楼处会设有一个小门,可以锁上。居民楼上较为宽阔,带有可环绕全宅的檐廊,俗称“跑马楼”。在跑马楼位于正门的位置上,栏杆会修得很高。墙上有小孔,从前厅看过去,看不见人,但每当有媒人或年轻小伙来家做客时,姑娘们便可从小孔中向下打量。罗东舒祠与寝殿的结构是不一样的,整个呈坎建筑楼上楼下都是不同的,楼上立柱点下层没有柱子支撑,而是立于梁上。古代的工匠之所以敢于这样处理,是考虑到下层的梁柱的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上层木构穿枋的应用同时增强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超凡的技艺。(三)正立面设计。呈坎建筑正面墙或呈水平直线,或两侧向中心递降,如此设计使得外立面能够聚焦视线于正门口,既增强了建筑的趣味性,也有利于房屋内部的通风和采光。建筑的外立面中,门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出入口的门,它既可以界定空间,也具有防备功能,还可以聚焦视觉中心。呈坎村住宅外装饰主要构成是:白色的墙壁,灰色的瓦屋面,雕花门,小窗,整体比例偏高,对比强烈,线条硬朗。雕花门是外立面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外在形象的标志。雕花门以门头为装饰重点,有字匾门罩、垂花门罩、牌楼式门罩三种形式。“千两银子七百门”,就是说一千两银子建造房屋,装饰门头就要花费七百两,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人们都对门头格外重视。古民居的门墙大都比较高大,门楼就成了古代工匠们施展才华和技艺的主要方面,上面镶嵌的砖雕,往往精美细致,图案多样,于是青瓦粉黛的高大白墙成了背景,精雕细琢的门楼成了点缀。高墙空白疏朗。门头精致复杂,与高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楼上的雕刻很有层次感,一般多为三四层的雕刻,最多的有九层雕刻。“雕饰抵消了建筑给人的重压感,使原本平直的梁架富于曲线柔和的韵味,使刚性的建筑富于动感和生气”。[9](四)室内陈设和装。饰室内陈设,重点突出厅堂,厅堂正对天井,呈半敞开式,是明室,是亲朋好友聚会、品茗、作画的场所。厅堂书香气息浓厚。高高匾额悬挂在大厅的中央,匾额下方挂着中堂画,中堂画旁边立着两根柱子,两侧柱子上挂着楹联,中堂画与楹联既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景,又有深刻的哲理。一个家族的核心精神,往往都是通过悬挂的字画体现出来的,从而影响并鞭策着后辈们。此外还有八仙桌、太师椅置于厅堂之中,形态方正,使用方便。呈坎古民居的陈设到处充满了书卷气息,古色古香,给人以宁静舒适之感。呈坎古民居的内部卧室布置也相当有特色,卧室又是厢房,位于厅堂的两侧,卧室中最主要的就是床,床上的木雕大多取材于戏曲和民间故事,所雕图案造型生动,比例匀称。卧室内还有柜子、梳妆台、桌子、凳子等均带有雕花无不体现当地人们的心灵手巧。古民居的庭院内,往往都有石桌石凳,带有水井鱼池,盆栽果木花卉,更有甚者假山假石,叠山造泉,全部攘括院内。从正门处到庭院,从厅堂到厢房,呈坎古民居的陈设、装饰,反应了主人的品味与修养。

三、呈坎建筑的文化内涵

呈坎古建筑群的形成是徽州居民值得自豪的文明成果。它不仅具有明确的纪念意义,鲜明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有浓厚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环境氛围。呈坎建筑群的魅力,不仅是青瓦白墙的建筑形态之美,也在于建筑营造的氛围的感染,以及人们形成相应的审美反应。呈坎的选址及环境都是得天独厚的,结合远山近水的地理优势和周围植物等自然条件,将建筑群、建筑空间与周围自然环境合理安排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呈坎村四面环山,龙溪河穿村而过,村庄也顺着河流的流向而建,全村巧借山水之势,形成了二圳三街九十九巷。街巷由花岗石铺路,青砖黛瓦,黑白之间,两侧古建筑纵横相接,高低错落,长街短巷,排列有序。村口河上修建一座环秀桥,桥上是木构建的桥亭,桥亭之中,俯视涓涓流水,别有趣味。村头古树苍郁,秀色宜人,桥上桥亭挺立,古色古香,这便成了徽州式“水口”。呈坎中的古树、古桥、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坐落的恰到好处,构成了有节奏的、随处是景的建筑群,从而产生了一种连续的审美感受。“一般来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10]音乐和建筑都有和谐的音律,完美建筑的序列就如同完美悦动的音律。即使是单体建筑,也是一个个动人的音符。青瓦粉黛的白墙,精雕细琢的门楼,错落有致的天井,空间的穿插,色彩的搭配,还有廊柱、斗拱都安置得合理妥帖。移步一景,随着人们深入呈坎之中,构成特定的意境,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符合韵律美组合搭配,丰富了建筑的美学内容,符合形式美的法则,营造了特定的环境氛围,使人们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水墨徽州。(二)理性与浪漫。呈坎建筑的艺术形象,既体现在白墙青瓦的单体欣赏,也在于巧借地势的群体建筑推移。不仅是建筑局部的精雕细琢,更是建筑整体的交相辉映。不仅在于远观,更适宜走进建筑内部,细细游赏。《考工记》说到:“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11]《营造法式》说到:“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分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12]匠师们遵循古法建造房屋,是为理性,这种理性不仅体现在匠人们遵循法度建造房屋,还渗透到建筑的空间形态、空间比例、组合方式、功能分区、装饰风格之中。智慧的徽州古居民们在追求古法建造房屋的同时,更追寻艺术创造力,更愿意赋予建筑新的生气,呈坎单体建筑呈现的是精致设计的人工艺术美,但众多单体建筑“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落入山水之间,就是自然之美繁杂有序的散落其中。呈坎村的建造,既遵循建筑设计理性的分析,又赋予建筑及周围环境浪漫的想象。游览之中,理性与浪漫结合,情景交融,美之所在。

四、结语

建筑形态范文篇8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一、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二、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三、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3]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建筑形态范文篇9

对于住宅来讲,其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住宅建筑的形态同人们平时的生活间存在密切的观念,对使用人员的居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住宅建筑的形态较使用率及品质来讲更值得人们重视。从宏观角度看,住宅建筑是对人们文化特征的体现,所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人们的住宅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针对单一建筑来讲,其也是各不相同,直观表现出房屋主人的兴趣爱好。另外,因为家庭中成员的资金收入、职业、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年龄、文化程度等都存在差别,再加之最近几年流行的个性化趋势,导致住宅建筑的可变形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伴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步深入,各个类别住宅都把可持续发展当做评价建筑优劣的标准之一。作为建筑类型中最为普遍的住宅,其就更应当担负起节约能源的重任。住宅中的可变更性及可再造性都在呼唤设计的灵性,根据研究现实,住宅建筑完全能够应用可变形态增强灵活性,从而实现可更新、可再造的任务。

二、在科技信息下建筑可变形态设计的实现方法

1住宅建筑可变形态的设计观念住宅建筑可变形态的设计观念是以美国的建筑开放理论系统为基础衍生的,此项理论系统对住宅建筑有明确、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住宅建筑具备个性及共性两方面的特点。如果住宅建筑的形式体现偏向于群体观念时,就需要设计人员的思路同统一的规则相符合,无论是小区中的单独住宅建筑,还是住宅区中的独户框架建筑,都需要同共性设计标准的规定相吻合。在反过来观看独户的框架建筑,内部的结构需要具有私密性及个性。这一实践及标准理论能够高效处理现今住宅公寓建筑在环境人居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为使用人员提供了能够自主设计“家”的机会,更加全面、科学、人性的表现出住宅中自我设计的特点。

2住宅建筑可变形态设计的实现开放型的住宅设计其重点在于通过系统的动态观念对建筑环境进行考查,对建筑的形态与社会形态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静态的建筑空间怎样与社会动态的生活形态变动相适应进行探讨。我国著名学者鲍家声教授就提出了“支撑体住宅”这一理论,此项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法是融合了哈布瑞根教授的理论,并进一步实践、深化衍生的,在进行实验时,同一套住宅设计出多项平面布置的方法,使用户自行选取,再依据一些特别需求进行特殊处理,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同时也为使用人员提供了方面。“支撑体住宅”的设计步骤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其一,把住宅建筑划分成可分体及支撑体两方面结构,分别进行建造及设计,其中,建筑人员及相关部门对支撑体的设计进行讨论;其二,建筑从业人员对可分体进行设计,用户自行进行选取及决定,同时,设计人员从旁协助使用者对室内进行布置;其三,将使用人员选择的可分体依照用户的观念安装、布置在其选取的支撑体上;其四,构成一个适用性良好、完整度较高的住宅建筑。

三、在科技信息下建筑可变形态设计的支持

1住宅可变形态的设计影响如果对住宅建筑的结构进行可变形态设计时,重新构筑形态会遇到较大困难,所以,就需要对建筑的曲率改变、有机形变等特点进行重视,与以往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区分。普通的钢混结构及钢结构都是以正交关系作为基本原则,在确定变化曲线后,需要确保建筑梁与住间呈现竖直关系,同时梁柱的交点为支撑点。设计从业人员能够依照住宅建筑自身的逻辑特点衍生更加简便的曲线形态,最后使建筑的整体形态与人们的需求相吻合。在当前,建材原料不断更新、建筑结构逐步优化的形势下,许多建筑的有机形态已经逐渐摆脱了钢混结构的禁锢,例如:膜材、高强度钢材等都为可变形态供给了许多可能。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当前都应用网状架构,在形态塑造方面体现出了较大的灵活性,但是,自由性相对较弱,住宅的结构依旧需要同自身的逻辑相吻合,形态的改变及完善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对美及功能的需求,同时也需要依据内部结构的规律。在设计及布置一些细致结构时,需要使设计定性同参数相接近,并且应用电子设备对设计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引入并设计参数,处理实际出现的问题,而并不是仅获取一个固定的科学结果。

2住宅可变形态与使用功能的联系对于住宅设计来讲,依据预期使用功能来确定建筑形态是十分重要的过程,住宅的最基础作用就是其使用的能力,然后才延伸到美观及形态方面,美观的形态也是基于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建筑的入口、朝向、开窗等都是决定住宅功能的条件,其中,建筑入口有具有突出的作用,对整体建筑的风貌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最终能够对建筑的整体形态造成导向。就像动物的嘴对动物进食造成影响相同,住宅入口的大小、结构与住宅的风格、面积也需要统一,另外,还需要根据住宅的功能设计出多种入口,例如:主入口、次入口、紧急入口等。所以,住宅的入口设计应与建筑的需求相吻合。景观是住宅建筑有机体的又一个重要的导向,住宅应尽可能向更好的景观方面发展。假如建筑所在区域的朝向同景观的联系不大,四周都存在相近的景观,那么,阳光的日照就是决定其设计的重要条件。住宅的开窗及朝向都可以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可变形态。因为建筑受到光照影响的原因,导致住宅南面的开窗较为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可以依据景观及南面开窗等真实情况进行进一步节能规划。在对住宅进行立面设计及剖面设计时,由于大多数设计仅考虑空间的二维形态,忽视三维,所以,设计的内容较为固定,存在自身固定的刚度。也因为限定的因素较少,所以无法创建更高效的三维参考,从而导致住宅有机形态呈现多样变化。这时,就需要考虑内部人员变动、现场形态设计等因素,设计从业人员能够在建筑中感受到形态各异的体会,从而使变化的形态与人们的需求相吻合。例如:在一些高层建筑住宅中,就适宜建设空中花园,从而使人员可以在空中体会与地面不一样的乐趣。

四、总结

建筑形态范文篇10

关键词:自然形态;螺旋基因;博物馆

Abstract:Thistextinquiriedintohowtoacquiretheinspirationoftheartisticfromthenature.Exploredtheidealpaththatabuildingandnaturalorganismjointogether.Putforwardthestrategyofthebuilding.Finally,taketheprojectdesignofthemunicipalnaturemuseumasanexample.

Keywords:natureappearance;spiralgene;museum

建筑师们一直都在探询一种方法:如果说自然界是一个既有逻辑性又有天然性的有机整体,每个局部都能为整体服务,那么通过效法自然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找到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想途径,这也就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根源。然而面对极为复杂和无穷多样的自然形态时,如何与建筑结合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为例,对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进行了初探。

1理论探讨——基于自然形态创作的设计策略

自然存储了物质构成的规律和生物进化的法则,是功能与形式高度的统一,是材料与结构的和谐,是形态对物理法则的描述。因此深入到具体的设计策略时,我们能够通过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到对要素的抽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

1.1对自然形态的直接模仿

外部环境是建筑存在的背景,一开始就决定了建筑的一部分天然属性,而自然形态建筑最有益的一面就是将环境的因素考虑到设计中。(图1)

1.1.1从地形构思

自然形态建筑创作强调了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它包括基地的原始地貌,周边的自然景观,以及气候条件和城市文脉等等,这些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建筑,对建筑产生综合的影响,同时,建筑也是对环境缺憾的一次补偿。例如,如果开始是晴天到场地勘查,那么也应该在雨天去看看,确认场地的排水和环境变化,还应留意场地周边有什么样的鲜花盛开以及树木生长,这些都可以为方案提供构思的起点。

1.1.2从物体的形态构思

自古以来,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将熟知的物体形态运用于建筑当中,变为令人愉悦的装饰或是构件。古希腊柱式中的草叶装饰柱头,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兽头排水口等也都是典型的例子。建筑对物体形态的模仿可以带来最直观的语意,不需要额外的说明便能一目了然地领会建筑师的用意。

1.1.3用自然空间构思

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天然的空间形式,它们有着强烈的不规则的、含混的、有机体形态的特征,如海绵的内部、人体的血管、动物的腔室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天然的空间中得到启发,把它们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想象一下将人们放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的,然而又是与我们如此接近的空间里,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1.1.4用天然材料构思

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特性和外部形态也是自然形态建筑创作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材料来源于自然,它包括竹、木等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原生材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对材料更为深入地认识,并在创作中加以表现。如竹材体形细长,自重较轻,富有弹性,利于做成网状或曲面的有机形态。

1.2对自然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从抽象的思维构思,仍然来源于对自然的再认识。抽象是经过思维提炼、组合,并将“印象”转化为“语言”,抽象的过程包括了两部分,一是提炼出自然形态最重要的特征作为表现的依据;二是找到某范围内自然形态的一般特征,并以建筑的方式再现。抽象并不强调建筑形体与模仿对象的形似,甚至根本没有固定的模仿对象,形体只是多种自然形态体验的综合,因此要求设计者既要对自然形态有深入地了解,又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让思维不再受惯性的束缚,自由地组合脑中的形体。(图2)

1.2.1从自然循环构思

建筑以日照、通风、采光、土和植物等能量循环作为构思起点。例如:雨水落在建筑物的绿化屋顶上后,通过雨水收集,储存起来,再用于花园内植物的浇灌,让雨水取得了循环;又如,从表面上看,城市形态似乎杂乱无序,如果反过来想,这不就是“使用舒适”优先产生出来的景观吗。看起来不规则的形态,却“有山有谷”,满足日照和通风,而接近于自然,因此“从自然循环构思”不是从视觉上“整理”自然,而是以更深层次的方式去适应自然的光、温度、湿度等等,塑造新景观。

1.2.2用生命的形态构思

起伏的波纹、大地的褶皱、常年被风雨侵蚀的岩石、螺旋的藤蔓……,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呈现出“生命”的痕迹。生命形态虽然有着无穷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形式的构成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基本规律的引导下,通过变异可以衍生出更加丰富并且符合建造技术的建筑形体,就可以不局限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例如:高迪的建筑中,从屋顶到楼板,从立柱到墙体,从门窗到扶手,都栩栩如生地表现着生命的形态。

1.2.3用仿生结构构思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天然的优美结构形式,它们几乎代表了最佳的受力模式和最为节约的材料投入,这些为我们的设计构思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形式。这是对框架、剪力墙、桁架等常规结构的变异或是组合上的创新,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原理,从而获得新的建筑形式或是空间效果。

2实践探索——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选址于北碚新城,北倚缙云山,南临缙云大道,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对场地分析之后,我们确立了对自然博物馆规划设计的目标:寻求人工与自然,文化与技术,现实与发展和谐并存,既充满诗意又充分考虑实用性。

2.1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

景观主体是由三个连续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组成,它们如同起伏的“波”,映衬到远方的山脉之中,让人分不清是此山还是彼山……。同时,“地层”起伏的幅度逐渐减小,渐渐地隐没在地平线上,就好像一串渐远的音符,寄托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图3)

每个地层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大地景观:入口广场中五种不同颜色、形态活泼的草坡,暗示宇宙形成之初由五种主要的元素构成;入口广场北侧的下沉鹅卵石铺地象征地球初期没有生命的海洋沉积;紧接其后,“地层”逐步抬高,暗示大陆隆起,山脉形成,河流奔腾,最终,视线落在水边巨大的螺旋形DNA形体上,暗示着生命的诞生,一切在此嘎然而止。(图4)

同时,不同时期的地层展示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从三叶虫到恐龙,从苔藓到乔木,物种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暗示了地球与生命一同进化的历程。这些景观被置于城市肌理中,与周边的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它不只停留在对原有城市环境的附和,而是积极地探索新的可能,试图将活力引入所在的地区。

2.2螺旋体·源于生命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建筑形态的构思来源于“DNA”和“水”的抽象,两者代表了生命的核心和生命的载体,是对自然的重新认识与组合,是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

2.2.1螺旋形DNA隐喻生命起源

我们知道生命是自然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生命的形态和演变又与基因密不可分,设计受到了“基因”(DNA)的启发,将两组对称的螺旋形基因组合,并截取出其中的一个片断,构成了设计的原型——双螺旋形体。同时将螺旋形屋顶的直径分别设计为80m、60m、45m,使屋顶边缘形成变化的柔和曲线,应和着周围起伏波动的自然景观。(图5)

在此,建筑已经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屋顶沿地势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展开,在高大树林的影映下,时隐时现,为原生态的景色更增添了几分浪漫的美感。由基因抽象出来的建筑形体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奥秘探索的勇敢之心,将建筑体量整体抬升置于岩石基座上,以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光与影的变化,实现人与建筑的对话。(图6)

2.2.2“流动”的表皮

液体的形状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可以将液体的性质应用在建筑上。博物馆的表皮,通过真实或者视觉上水的特色,使表皮如同流动的水面,并与博物馆周围的水融为一体(图7)。同时,“流动”的表皮包裹着“螺旋形的基因”,暗示着生命的诞生和演变离不开“水”,这种流动的感觉通过坡道贯穿于各展馆中,使建筑最终成为环境的延伸。(图8)

2.2.3“可呼吸的屋顶”

重庆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如何使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成为本项目所要面对的又一难题,方案通过交叉的板形成“可呼吸的屋顶”,当百叶展开时,屋顶便充满了无数的空隙,多余的热量通过空隙排出,同时充足的阳光节约了电能;当调节百叶闭合角度时,便使得室内光线适合展示的需要,同时也利于保温。(图9)

设计中建筑材料的考虑上优先选择了当地的石材与木材,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内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遮阳、雨水回用等技术,既表现了重庆的地域文化特征,又使其融于动态的和谐中,降低了维护和日常营运费用。

3结语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设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并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回归,将先进的发展理念与自然结合在一起,营造出生态和谐、功能舒适、绿色技术的自然形态建筑。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是人们对自然、城市、建筑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回归于对自然的尊重和敬仰,是对人类技术与艺术的不断反思与创造。

参考文献:

[1]【英】达西·汤普森著.袁丽琴译.生长和形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英】JoMo安德森著.环境生态学——生物圈生态系统和人.辽宁大学出版.

[3]【西】夏威尔·古埃尔著.曹新然译.安东尼·高迪.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日】宫宇地一彦著.马俊里妍译.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