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5:19:34

简评范文篇1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世,享年5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简评范文篇2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世,享年5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简评范文篇3

一、重理论,轻务实。有的教师喜欢大讲作“简评”的理论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企图通过拔高其“理论水平”,领悟作“简评”真谛。传授适当的理论知识固然必要,可如果没有具体务实的“简评指导”,学生理论知识无论多么高深,仍然不知如何动笔。久而久之,“简评”成了教师的过场,学生的包袱,学生一旦兴趣索然,还会有什么效果。

二、求全面,轻特色。优秀的文段,其优其秀随处可见,阅读时值得一一玩味,细细推敲。但任何一篇好文章总有其特点,有格外出色的独具魅力之处,如果真能深刻领悟,有感而发,学生一定收益匪浅。但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作“简评”时面面俱到,求全责备。学生操作起来也往往把握不住要点和特点而处处涉足,这样的“评”,其实什么都没说清,什么也没讲透,一片混沌,毫无印象。

三、重条框,轻创新。世上优秀的文章万万千,无一相同。可有些教师唯恐学生“步入歧途”,做好固定的模式“逼其就犯”。首先是体裁、背景、线索;继而从中心思想评到作者构思及文章结构,再评写作特点,接下来是表达方式,写作顺序……千文一面。学生条框压身,“画地为牢”。如此训练,只会束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此以往,思想僵化、思维滞顿、视野狭小,如何写得出有深度有创意的评论。

四、重套话,轻实际。教师把学生的简评引上规范化,在审文炼意、理顺思路、分析结构等方面寻找一些思维模式,总结一些规律,让学生(尤其是初写者)借鉴模仿,是合情合理的。但有的教师却整齐划一,严格要求学生走自己的路子,于是学生的简评或套话串串,千篇一律;或东拉西扯,穿凿附会,像水中浮萍,无深度可言,更谈不上个性和风格了。

凡此种种对指导学生练习作“简评”都是十分有害的。那么如何给予正确的引导呢?

首先,教师应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上下功夫。要在具体操作中务实指导。可以各类体裁的具体范文作例,指导学生如何看待、评价鉴赏作品,学会寻找最适当的评论“切入口”,并介绍若干方法。简言之,要让学习站在高处,用自己的眼、脑、口、手,去看、去思、去读、去写。

简评范文篇4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简评范文篇5

自由贸易理论在18世纪下半期,由亚当·斯密最先阐发。从18世纪中期后,西方新兴产业资产阶级要求开拓对外贸易,以便从海外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商品市场,因而内在地要求实行自由贸易,废除依重商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对外贸易管制政策,为新兴产业资本的扩张扫清障碍。反映这一时代要求的经济理论就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作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奠基者,斯密鼎力主张在国内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绝对成本说,奠定了自由贸易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各国获得的对外贸易利益取决于各国生产商品的绝对成本优势;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本国生产效率高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别国生产效率高的商品;交易的结果是使贸易双方都获益。因此,亚当·斯密力主解除国家对贸易的管制,包括关税征收和发放补贴。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自由贸易理论作了重要补充。李嘉图于1817年在斯密“绝对成本学说”的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2×2模型”(为简单起见,只分析有两个地区或国家和两种商品的情况),又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这个学说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竭力推崇,并被看成是支配国际贸易的永恒“规律”。在斯密看来,一个国家所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成本绝对地小于其它国家。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这个观点,主张每一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当专门生产它用比较少的成本就能生产出来的商品,尽管这种商品的成本的绝对数额不能高于其它国家。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形成国际分工,在资本劳动力不变的前提下,使贸易当事国生产总量增加,从而有利于贸易各国。李嘉图以相对成本论取代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说由流通过程深入到了生产过程,因而使自由贸易理论更具科学性和现实性。

缘于劳动生产率差别的可贸易商品的比较成本的差异,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发展及贸易格局变动的一般规律性。而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则运用一般均衡论结合定位分析,结合多要素的价格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为什么会产生比较成本差异,提出了“要素禀赋论”。其基本思想为:资源的相对赋予度决定比较成本差异,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各国资源赋予度(禀赋)的差异,即生产要素供给情况的差异。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说明:国际贸易的结果,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即具有商品价格均等化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既能使价格均等化又能增加收益,各贸易国都会从国际专业化和国际交换中获利。

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思潮占据主要地位。从美国贸易实践看,在大多数时期,美国是一个高关税国家,但在建国后前期,在以具有经济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为基础的欧洲(主要是英国)自由贸易运动国际扩散过程中,受自由贸易理论的影响,出现了自由贸易的趋势。在1833年妥协关税法案——它在1942年以前的年代里提供了一种缓慢而稳定的关税减让——通过之后,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有所遏制,尽管1842年以后关税一度有所提高,但在1846年关税法案中又恢复了贸易自由化,并且在1857年加强了这种趋势。美国关税在1846~1860年间多次下降,平均税率由40%以上降到20%~30%之间,美国自1816年以来首次接近实现了自由贸易。但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自由贸易趋势在1861年被扭转了,为支付内战的必要费用而提高关税,使1861年的莫里尔法恢复了1846年的保护关税水平,在此后的一些年里应税商品的平均税率在1862年上升到37%,1864年又上升到47%。内战以后,出现了关税改革的呼声,但直到1883年法案通过以前,战时税率仍然是美国贸易保护体制的基础。美国1883年的关税法出于对国内普遍呼吁降低关税的让步和基于1873~1879年联邦预算每年超过2000万美元盈余的现实,扩大了免征关税的商品范围,降低了某些商品的进口税率,当时普通税率水平下降了大约5%,但同时却提高了纺织品、钢铁制品等主要产业产品的关税,显现了利用关税保护和扶持支柱产业发展的性质。此后,税率水平连续两次提高。1890年10月通过的麦金利法案,全面提高了进口税率,平均税率达到了创纪录的49%,纺织业产品如棉线、亚麻等的税率更是高达50%~60%,而且为安抚面对加拿大进口品竞争威胁的农场主,对许多农产品也征收关税。1894年的关税法作为不同利益集团斗争调和的产物而具有折衷性,使税率平均水平下降到40%,但为时不久即被1897年的丁雷税则所取代,它不仅恢复了1890年麦金利关税法的税率,而且提高了平均关税水平,甚至高达57%。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关税率虽然有所降低,但基本保持在1897年的水平,直到1913年。1913年的安德伍德关税法案废除了特别关税,增加了100个以上的免税项目,降低了将近1000种商品的税率,并提高了其它少数商品——主要是化学品的税率,其结果使应税进口商品的关税率降低到平均16%的较低水平。但美国这种自由贸易趋势因接着而来的一战爆发而终止。

由于这一时期美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加之内战的影响,经济实力比较脆弱。因此,在这一时段内,自由贸易理论并未占据主导地位,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表现为“阵发性”和“间歇式”。这种不稳定的政府外贸政策,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集团或地区集团利益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变化影响所致。各利益集团若觉得自由贸易有助于他们从对外贸易中获利,便会支持自由贸易理论,并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反之,又倾向于支持和要求实行贸易保护。1934年以前,美国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实行关税保护政策,而为获得廉价原料和开拓海外商品销售市场,在其“保护国”和殖民地则完全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虽然美国国内很早就有人崇尚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但直到1934年,自由贸易才真正开始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得到运用。1930年6月美国通过的斯莫特—霍利关税法案,大幅度提高了美国的关税水平。由于大危机,使美国收入和生产迅速下降到谷底,关税的大幅度提高只有助于进一步抑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而作为报复,其它国家,尤其是其原材料出口受到关税影响的初级生产大国及欧洲贸易国大幅度提高了它们对进口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在以高关税报复为特征的贸易战中,不仅给美国经济而且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面对现实,罗斯福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世界范围的多边贸易体系即“多边主义”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其理论依据是与自由贸易理论相一致的,认为贸易的流向应基于比价而不是人为地追求双边贸易平衡,对于增加就业和实现经济增长,“保护主义不是恰当的疗法”。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互惠贸易协定法的基本思想仍是建立在比较成本论基础上的。该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扭转了自建国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居主导地位的主要趋向,自由贸易政策开始占据上风。美国在当时主要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来降低关税率,该法提出了无条件最惠国条款,根据这一条款提出的非歧视最惠国原则,后来成为GATT的基本原则。GATT实际上是该法原则适用范围的扩大。1962年通过的扩大贸易法案通过扩大总统在贸易谈判中的权利,修改阻碍美国贸易谈判和削弱美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无损害”条款,以及以“调整援助”代替关税与进口限制和确定关税谈判不再以个别产品为基础而是以大批交易即一揽子交易为基础等四个方面的重大突破,而代替1934年的互惠贸易协定法,从而大大推动了美国及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20世纪中叶,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英国19世纪中叶的地位,其贸易政策在国别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加强的世界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确定的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947年发起签订GATT,以本国具有的强大经济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这一“比较优势”为后盾,积极推行自由贸易。50年代初借“马歇尔计划”推销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战后一直到70年代初的20余年里,美国都是推动自由贸易的一股强大力量,世界贸易也在不断地走向自由化。然而,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三次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使战后开始的贸易自由化趋于停顿,由于美国产业国际力的相对衰弱,这一时期,美国国内的保护主义不断高涨,但从保护政策的实践来看,保护主义政策没能阻止某些被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下降,实际上保护了落后,并且保护主义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增强了美国竞争对手的实力。有鉴于此,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自由贸易或扩大市场,这其中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推动结束GATT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和WTO的建立,倡导并积极参与APEC贸易自由化进程等。

在20世纪战后大部分时期内,美国推行贸易自由化进程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美国向大规模生产工业品出口国的转变,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主要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路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其它西方国家,其产业国际竞争力独步一时;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逐渐回升并迄今已连续9年处于“繁荣”期和“新经济”时代,其产业国际竞争力逐步恢复并不断再造。因此,如果不推行自由贸易,如果得不到“平等”进入外国市场的保证,就不能凭借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来获得广泛的利益,其生产的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就会因得不到市场的扩张而被抵消。

简评范文篇6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简评范文篇7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简评范文篇8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简评范文篇9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

简评范文篇10

基耶斯洛夫斯基出生1941年波兰华沙。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一样,在共产党文化制度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然而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二、电影《十诫》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淫乱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的话,隐密不可以告人的一隅。”《十诫》的叙事不仅关乎的是道德意识的冷漠,更多的是关乎道德行为的艰难。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以及使人看见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家庭神圣性的破坏。他的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基耶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看见个人自己在人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影片表现出他对各样处境中的人们深刻的关切。

《十诫》代表圣经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基本信息,它说明只有人处理好了与神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十诫》今年被美国影评人推荐为美国人必要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三、作家式导演

身材修长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匆匆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与悲观主义,怀疑论的世界观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因素,使他最终成为“后工业时代”或曰“多媒体时代”人文电影的作家式导演,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导演。

还在童年时代,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又搬到另一城市。这样持续了12年,直到父亲慢死去。父亲久病缠身,母亲薪金微薄,有时母亲不得不把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忆道:“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去,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基耶斯洛夫斯基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时常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的目光藏在眼镜片后面,深邃殷切,仿佛思考寻索不断。他说:“我天生很悲观,我父亲也一样,想必我那素未谋面,也没有印象的祖父也如此,当然,我父亲病很重,他不能养家。我想见得他有很好理由感到悲观,觉得一切都无意义。”1997年4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手术不成功,离开人?溃砟?4岁,面对人生的短督,和死亡的幽暗悲凉,他对人生终极去向定有长久的探求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述此一生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说:“我可以离开了”;什么叫我们此生心灵极大的饱足死而无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答案是爱。《红》是他的封箱之作,表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至于我,年轻时便赐于了肉申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了”这是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天才是上帝创造的,而非学院造就的,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肉中刺”的果效,使天才常常思想人生终极的价值问题,他们对于人生有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更长远的认识。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作家式导演、电影思想家。

四、影片《红》的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红》是他探讨人生终极价值的一个结论,他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们揭示出一条出路。《红》主题表达了他对于神圣的爱的盼望。这爱是非属人间的、而是属天国的爱。

此片分二部分:爱的失落和爱的盼望。

(一)爱成为碎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我们城市密如血管的电话网内。让我们听见许许多多,我们每天在大街上,街房邻居的众人,内心世界及人性最隐密处的声音……故事发生在瑞士日内瓦。

美丽动人的女学生瓦伦婷在学业之外为一家广告公司作兼职模特儿。

街道斜对面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奥与斯特,小伙子正热恋着一位比他大的名叫卡琳的女郎。

一天夜里,在拍完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照片后,瓦伦丁开车回家。在路上她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系在狗脖子上的卡片使她找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住宅前,门敞开着,仿佛渴望人的进入,一道又一道门好像住宅的主人一层层深沉的内心世界,敞开的门又像是在邀请人一同说话。如找到狗的一个主人一个古怪的老人。老人对这件事十分漠然,瓦伦丁一气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在英国出差的男朋友米歇尔常跟瓦伦丁通电话。每当电话铃一响,她便兴奋异常,而米歇尔却总是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问这问那,使人感到很压抑,“我想安静一下,和平和安静的”;男友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和我在一起永无安宁之日,你跟其它人外出了?”瓦伦丁说:“我准备洗澡正在宽衣”,男友说:“没有人替你宽衣??”奥古斯特在电话里对卡琳说:“我爱你”。

在瓦伦丁的精心照看下那只受伤的狗迅速痊愈,有一天它竟然跑掉了。瓦伦丁找到了狗主人家,意外地发现这个怪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这是违法的,”瓦伦丁说。“可我干了很多年…我是一个退休法官。”老人回答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男人与情人通话的声音。“他就住在对面,有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可以去告诉他们……”老法官说。

老法官从窗子里向外看,带着审视凝思的目光,他要看见瓦伦丁将遇到的他们时,该会如何反应。妻子热情地招呼着并对小女儿说不要听大人的电话。

瓦伦丁看见了什么?她看到人们生活和睦的表面之下的不那么美好和无奈。女儿是知道,妻子也会知道丈夫的婚外情,那怎么办?能过就过下去,象没发生,逃避这个现实。

瓦伦丁发现之后惊讶,慌乱逃走之时险些被拌跌倒。道德能解决问题吗?“你告诉她们了吗?”老法官问:“没”瓦伦丁感觉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反应,她迷茫仿佛进入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旷野。“我回来是要你不要再作这种事了”瓦伦丁说。

“我一辈子都在作这种事”老法官直直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人心,看见里面的阴暗。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法官,”他要对人内心进行审判。他接着说:“我对所听见的无法判断对错,但至少是真实的,比法庭上看得更真实。”生活真的是如我们平常眼所见到的吗?这就好像夏天揭开石板砖头,下面有惊人的飞脚虫,各种爬虫使人惊慌。法律有能耐吗?“掀起你的思绪了吗?”老法官问。

“有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当时他只有15岁。”瓦伦丁想起自己的弟弟他的弟最近因吸毒被捕。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晖射入阴暗的房间。当我们彼此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软弱时,就看见了优美的光线,人与人的冷漠被打破。瓦伦丁要老法官为自己倒一点葡萄酒渴,他们的对质变成了交谈。又传来电话里的声音。

“从来没有那么长久,我望着你时感到害怕”,奥斯特说。“什么原因?”卡琳问。

“担心将来能否满足你?”涉世不深的奥吉斯特在中感到不安。

老法官说:“只是他碰不到真正的女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仿佛对已经开放自由多了。但在这样的自由伦理中谁有平安吗?卡琳后来投到了一个更有钱更有魅力的大概是事业有成的男人的怀抱里。电话里又传来声音。

“感到很伤心,十点钟了碾转反侧,不能入睡,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不能上街……”老太太对她女儿叙说事情。……“你会替她购物,这样你会心里好受些”…老法官再说:“她若死了几天也无人知道。她需要的全有,只是想见她女儿罢了。”老太太孤单寂莫。亲人之间也竟如此疏离。今天社会人们的亲情也快去失了。贪困的人不仅是在金钱上,贫困也在情感上。人人都有需要别人真诚的关心关怀。人生不仅是在于吃喝,对心灵的关切更加重要。老法官指着窗外草坪上花园别墅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打电话。说:“他牵涉日内瓦买卖,我奈何不了他”。……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人民道德处境感到焦虑,他说:“对于越来越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蔓延的腐败来讲,道德焦虑电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选择”。

以红绸为衬景的巨幅广告在大街上展示出来,画上的瓦伦丁的脸被映得绯红。

那位摄影师主动地追求瓦伦丁,而她却在觉悟地思念着米歇尔,盼着他的电话,然而,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儿。

广告词为“生命的一口气”确实生命在呼吸之间,旦夕祸福;人不能掌管自己的寿数。

瓦伦丁知道人是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但她却以热情抱慰苦难中怆痛中破碎的心灵,她对人心的回转悔改的明天寄以深切的热望。老法官因此而被打动,久已冰封的心化冻了,他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他竟跑到法庭自首。

奥吉斯特给卡琳打电话,还是没有人接。他再也忍不住了,抓上卡琳的窗户,见到的居然是卡琳和另一个男人赤裸裸在床上……,奥吉斯特脸上震惊,心灵破碎……。

人天生是孤独的,还有精神和情感巨大的空洞需要不断地填补,于是从一个人怀抱中再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依然无法满足,这世上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饱足吗?让我们不失望吗?生命仿佛轮回,老法官年轻时发生的事情与奥吉斯特的经历如出一辙。两者的巧合是暗示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事件,“爱情理想的破碎”今天人们常说的“思想解放自由”的另一面是罪性与解放自由。今天有太多的因素击碎我们“爱的理想”爱怎么可能?爱对于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说是一种想象,人无能力把握,无力量持守。

日光之下无新事,老法官过去发生了的,奥吉斯特今天发生了,明天该轮到谁遭遇呢?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谁知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那个人很有钱……十几年后,那人因豆腐渣工程害死了许多人,由他主审,被判有罪……。

“她对你不忠,但你依然深爱着她”瓦伦丁问。

“我不能满足她所需要的,我总跟着他们,直到她意外死亡的一天,她喜欢有色彩的家俱她美丽照人,自此以后,我没爱过任何女人。”老法官已经无法能够再爱人了,人是多么地不可爱,自己曾深爱过的女人不过如此,世上不存在着想象出来的自己追求的“天使”。爱成为碎片,老法官于是长久地沉浸在麻木、冷漠、绝望黑暗的光景之中。但活着终究不能没有美好不能没有爱。既使爱成了碎片,依然要把碎片捧在手里,一点点悉心地拼合起来。人天生是有缺欠的,这是人性自我的真实写照。但这残缺破碎之美有待拼合。

奥吉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孰找米歇尔。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英法海峡传来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个幸存。

电视镜头前幸存者一一走过,解说员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吉斯特……”红布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他们好像认识,却又是陌生。

仅画面上出现瓦伦丁的“生命中的一口气”广告的摄影。也许面临死亡的人们才会震惊,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终极价值的问题。也许经过大难不死的“死亡”的洗礼,他们好像有一个新的重生生命。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对纯净无暇爱的盼望寄托在这一对“新”人身上。

片尾黑色的字幕传出古典的歌声,仿佛从教堂的穹顶上飘下,带着浓郁的宗教音乐的音韵,意味着让人思想:“人往何处去?”歌声飘荡在至高天庭,使听者安宁平静,仿佛能呼吸到天际飘来的洁净的空气。

《红》象一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和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对光明的盼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常用隐喻,“生命中的一口气”,喻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瓦伦丁的明天忧虑,此时美好的生命,带着荣耀、青春、圣洁、健康、善良、可亲,可是明天生少右有种种的诱惑、各样的试探,未知的她将能走出这些迷宫、幽谷、泥潭吗?她还能依然充满美好、温暖、圣洁的爱吗?生命中的一口气容易一吹,一生的呼吸却有百种样式,千种煎熬,万般无奈……。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而是批判人性的作品。《红》片中表现的爱不是浪漫的,而是严肃的;不是现实的而是真实的;不是喜剧的是正剧。不是悲剧抒情而是理性挖掘;不是爱的圆满而是爱的缺憾;不是爱的轻松愉悦而是爱的恶心灰色;不是爱得自然而然而是爱的不能持守。这些就是编导对《红》爱的主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