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7:15:42

降血糖

降血糖范文篇1

胰岛素是胰腺内分泌部胰岛B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负性调整血糖的激素,它通过与特异性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受体后信号传导及生物化学反应,通过激活的葡萄糖转运子将葡萄糖转运到靶细胞内,进行氧化代谢,维持正常血糖.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可引发糖尿病,而它在血清中的含量关系到与受体的结合率.胰高血糖素为胰岛素拮抗激素,是体内主要的正性调节血糖的激素,可促进分解代谢,具有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降低外周循环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可减轻糖尿病症状。中药卷柏含有黄酮类、氨基酸及海藻糖等成分。

李方莲等报道,卷柏水煎剂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ALX)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究其降低血糖机制可能与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保护B细胞不受破坏,促进胰岛细胞修复,增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增加组织对糖的转化利用等有关。孙桂荣等进行的汉防己甲素(TET)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大鼠胰岛内仅见数个散在的残存B细胞,而给药组大鼠胰岛内则以B细胞为主,紫蓝色分泌颗粒丰富,接近于正常大鼠;胰岛B细胞组织免疫化学染色结果发现,阳性对照组大鼠胰岛内免疫反应阳性物明显缺失,且着色浅,而给药组大鼠胰岛内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则显著增多,且颗粒的着色深,大蒜素是含硫化合物,可通过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病理学研究证实大蒜素可促进胰腺泡心细胞转化,胰岛细胞增殖,B细胞增多,从而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银杏叶提取物(Egb)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和银杏内酯,对糖尿病胰岛B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李宗友观察葫芦巴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胰腺的作用时发现,此化合物可直接刺激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李明等选用LiBP小鼠,分离、收集,培养胰岛,将其置于甲磺丁脲及人参溶液中孵育发现,人参对离体小鼠胰岛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与甲磺丁脲的作用相似.复方灵芝降糖胶囊可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含量。鬼箭羽是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它的提取物草酰乙酸钠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降低血糖作用。

2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和显著特征,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胰岛素并不缺乏,而是单位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2.1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及数目关系到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率。李惠林等研究表明,加味桃核承气汤可使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下降36%,同时显著增加肝细胞膜高亲和力胰岛素受体的数目,低亲和力受体的数目亦有所上升。刘永玉等利用放射免疫分析及放射配基受体分析发现,用链脲佐菌素及高热量饲料方法模拟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力下降,应用大黄治疗4周后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力恢复正常。另外,黄连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力,改善胰岛素抵抗。许东晖等研究从海星中分离并经结构修饰获得的新化合物A1998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时发现,A1998通过增强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提高细胞膜上磷脂酰肌醇水平,促进胰岛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肌醇磷脂特异性磷脂酶C,生成专门传递胰岛素生物信号的第二信使磷酸肌醇聚糖,增强胰岛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2.2对胰岛素及其受体结合后的影响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产生一系列信号传导及生物化学反应,多数学者认为受体后缺陷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熊曼琪等研究加味核桃承气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低血糖作用结果发现,加味桃核承气汤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可提高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促进肝细胞膜释放具有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力作用的胰岛素介体,提示加味核桃承气汤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轻受体后胰岛素抵抗。

3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可抑制肠道α-淀粉酶,延缓蔗糖分解,并增加其排泄,从而抑制口服蔗糖和淀粉后血糖的升高。给予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喂食冻干豌豆后血糖浓度明显下降,而豌豆粗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淀粉酶活性的作用,由此认为抑制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可能是豌豆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苦瓜果实内的甾体糖甙混合物和种子内的嘧啶核苷均可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摄取。

4对受体后糖代谢的影响

4.1增加肝糖原含量陈淑英等报道,五子衍宗丸可明显降低由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提高肝糖原含量,促进肝糖原总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作用优于降糖灵,提示它的降低血糖机制可能与增加肝细胞对糖的摄取,加速肝糖原合成有关.张冰等研究菊苣胶囊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高血糖的拮抗作用时发现,菊苣明显增加肝糖原含量,减少肝糖原分解.玉竹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可降低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并可改善糖耐量,提示它的降血糖机制之一是抑制肝糖原降解系统。

4.2促进糖酵解,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谢海林等研究表明,消渴平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病理检查结果示它可明显减轻胰岛细胞空泡样及增生性改变,认为其机制可能不是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是增强组织呼吸,促进葡萄糖酵解,提高能量代谢。人参多糖及人参多肽可增强动物肝脏中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血中丙酮酸含量,提示它的降低血糖机制可能是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促进肝脏及组织细胞的有氧氧化过程,从而加速糖的有氧氧化代谢。

5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

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从而使内皮素分泌增多,一氧化氮产生减少,而氧自由基与一氧化氮结合可形成过氧亚硝酸阴离子,使一氧化氮进一步减少,造成胰岛细胞特异性损伤.自由基还可抑制蛋白质的功能和线粒体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的功能,造成细胞信号传导障碍和物质能量代谢紊乱,它破坏核酸及染色体的作用还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等均可减轻自由基对胰岛B细胞的损害或促进受损B细胞的修复.姚晓渝等研究发现,山茱萸可明显提高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降低血浆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并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心、肝、胰及肾等组织内丙二醛的含量.羊栖菜多糖及刺五加皂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血清及胰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

6小结

综上所述,中药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证实了多种中药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胰岛素受体,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及糖原分解等途径来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降血糖范文篇2

1提高胰岛素含量,降低血糖素水平

胰岛素是胰腺内分泌部胰岛B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负性调整血糖的激素,它通过与特异性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受体后信号传导及生物化学反应,通过激活的葡萄糖转运子将葡萄糖转运到靶细胞内,进行氧化代谢,维持正常血糖.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可引发糖尿病,而它在血清中的含量关系到与受体的结合率.胰高血糖素为胰岛素拮抗激素,是体内主要的正性调节血糖的激素,可促进分解代谢,具有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降低外周循环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可减轻糖尿病症状。中药卷柏含有黄酮类、氨基酸及海藻糖等成分。

李方莲等报道,卷柏水煎剂可显着降低四氧嘧啶(ALX)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究其降低血糖机制可能与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保护B细胞不受破坏,促进胰岛细胞修复,增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增加组织对糖的转化利用等有关。

孙桂荣等进行的汉防己甲素(TET)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大鼠胰岛内仅见数个散在的残存B细胞,而给药组大鼠胰岛内则以B细胞为主,紫蓝色分泌颗粒丰富,接近于正常大鼠;胰岛B细胞组织免疫化学染色结果发现,阳性对照组大鼠胰岛内免疫反应阳性物明显缺失,且着色浅,而给药组大鼠胰岛内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则显着增多,且颗粒的着色深,大蒜素是含硫化合物,可通过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病理学研究证实大蒜素可促进胰腺泡心细胞转化,胰岛细胞增殖,B细胞增多,从而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银杏叶提取物(Egb)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和银杏内酯,对糖尿病胰岛B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李宗友观察葫芦巴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胰腺的作用时发现,此化合物可直接刺激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李明等选用LiBP小鼠,分离、收集,培养胰岛,将其置于甲磺丁脲及人参溶液中孵育发现,人参对离体小鼠胰岛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与甲磺丁脲的作用相似.复方灵芝降糖胶囊可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含量。鬼箭羽是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它的提取物草酰乙酸钠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降低血糖作用。

2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和显着特征,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胰岛素并不缺乏,而是单位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2.1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及数目关系到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率。李惠林等研究表明,加味桃核承气汤可使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下降36%,同时显着增加肝细胞膜高亲和力胰岛素受体的数目,低亲和力受体的数目亦有所上升。刘永玉等利用放射免疫分析及放射配基受体分析发现,用链脲佐菌素及高热量饲料方法模拟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力下降,应用大黄治疗4周后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力恢复正常。另外,黄连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力,改善胰岛素抵抗。许东晖等研究从海星中分离并经结构修饰获得的新化合物A1998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时发现,A1998通过增强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提高细胞膜上磷脂酰肌醇水平,促进胰岛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肌醇磷脂特异性磷脂酶C,生成专门传递胰岛素生物信号的第二信使磷酸肌醇聚糖,增强胰岛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2.2对胰岛素及其受体结合后的影响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产生一系列信号传导及生物化学反应,多数学者认为受体后缺陷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熊曼琪等研究加味核桃承气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低血糖作用结果发现,加味桃核承气汤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可提高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促进肝细胞膜释放具有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力作用的胰岛素介体,提示加味核桃承气汤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轻受体后胰岛素抵抗。

3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可抑制肠道α-淀粉酶,延缓蔗糖分解,并增加其排泄,从而抑制口服蔗糖和淀粉后血糖的升高。给予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喂食冻干豌豆后血糖浓度明显下降,而豌豆粗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淀粉酶活性的作用,由此认为抑制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可能是豌豆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苦瓜果实内的甾体糖甙混合物和种子内的嘧啶核苷均可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摄取。

4对受体后糖代谢的影响

4.1增加肝糖原含量陈淑英等报道,五子衍宗丸可明显降低由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提高肝糖原含量,促进肝糖原总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作用优于降糖灵,提示它的降低血糖机制可能与增加肝细胞对糖的摄取,加速肝糖原合成有关.张冰等研究菊苣胶囊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高血糖的拮抗作用时发现,菊苣明显增加肝糖原含量,减少肝糖原分解.玉竹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可降低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并可改善糖耐量,提示它的降血糖机制之一是抑制肝糖原降解系统。

4.2促进糖酵解,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谢海林等研究表明,消渴平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病理检查结果示它可明显减轻胰岛细胞空泡样及增生性改变,认为其机制可能不是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是增强组织呼吸,促进葡萄糖酵解,提高能量代谢。人参多糖及人参多肽可增强动物肝脏中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血中丙酮酸含量,提示它的降低血糖机制可能是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促进肝脏及组织细胞的有氧氧化过程,从而加速糖的有氧氧化代谢。

5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

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从而使内皮素分泌增多,一氧化氮产生减少,而氧自由基与一氧化氮结合可形成过氧亚硝酸阴离子,使一氧化氮进一步减少,造成胰岛细胞特异性损伤.自由基还可抑制蛋白质的功能和线粒体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的功能,造成细胞信号传导障碍和物质能量代谢紊乱,它破坏核酸及染色体的作用还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等均可减轻自由基对胰岛B细胞的损害或促进受损B细胞的修复.姚晓渝等研究发现,山茱萸可明显提高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降低血浆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并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心、肝、胰及肾等组织内丙二醛的含量.羊栖菜多糖及刺五加皂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血清及胰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

降血糖范文篇3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与肺结核关系密切,肺结核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近年来糖尿病结核呈显著上升趋势。两者并存,其临床表现与单纯糖尿病或单纯肺结核不同,治疗的难度也不像单一的糖尿病或单一的肺结核那样简单。糖尿病结核已成为临床上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糖尿病代谢紊乱可促使结核迅速恶化,结核病进展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因此两病之间相互存在着不利影响,必须同时地两进行治疗。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尚缺乏病因治疗。目前以教育为前提,长期控制饮食、适当动动和合理应用降糖血糖药物为基本措施,贯以进行终生性综合治疗。

1.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良好控制需要一名半医生,一名医生在医院,半个医生是病者本人(或亲密家属),通过对病人进行糖尿病教育。

2.运动治疗

它使肌肉耗氧能力及有氧代谢增强,糖和脂肪利用加强,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并对运动负荷适应性增强。

运动疗法只有在饱食治疗、降血糖药物控制血糖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及并发症(并存病)允许的条件才能进行,因此,对于糖尿病结核病人的应用受到限制。此问题将在并发肺结核的糖尿病治疗注意点中述及。

3.降血糖药物

此类药物包括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

(1)口服降血糖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及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5.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自1921年发现及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历史,虽然它是生理替代疗法,但公认为糖尿病的核心疗法。胰岛素治疗应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首选。

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合成肝糖原,抑制糖原异生;促进脂酸合成脂肪,促进葡萄糖合成甘油三酯;阻止肝内蛋白质分解,促进肌细胞内合成蛋白质,它是降糖及储能激素。

糖尿病结核的抗结核化疗,与单纯的肺结核一样,必须遵循现代抗结核化疗的原则。鉴于并发于糖尿病的肺结核多为病变严重、进展快,应及时采用以杀菌和抑菌药组成有效的化疗方案,而且疗程应延长。一般而言,以INH、RFP及PZA构成的短程化疗方案的疗程应延至一年,长程化疗方案应为1.5~2年。复治的结核病应为2年。

抗结核化疗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抗结核药物对糖尿病的影响,病人对抗结核药物的可接受性,以及抗结核药物与降血糖药之间的整合关系。

(1)抗结核药物中,INH、PZA、EMB及PAS,可使血糖升高、波动并难以控制。因此有人提出糖尿病结核的抗结核化疗采用INH、RFP及SM方案。近年大量文献报告及临床实践,对糖尿病结核应用INH、RFP、PZA及EMB(SM)组成的方案,同时积极地治疗糖尿病,尤其是选用胰岛素,这不仅可使结核病迅速缓解,也能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2)RFP是一种酶的诱导剂,能促进肝微粒体酶对磺脲类药物的代谢灭活,缩短半减期,降低其降血糖作用。RFP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适当地加大磺脲类药物的剂量,并监测血糖。公务员之家

(3)1314Th有降低血糖作用,与降血糖药联用时,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因此应用1314Th时,应减少降血糖药物的剂量,并密切观测血糖。

(4)INH可干扰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除使血糖波动外,还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炎。因此不主张采用大剂量INH。当周围神经炎症状明显时可酌情加用维生素B6。

(5)EMB和糖尿病对眼有双重不良作用,可加重对视神经损害,使视力障碍更加严重,有人对EMB用于糖尿病人有顾虑。EMB对视神经的损害,一般见于用量过大。每日剂量15mg/kg,很少发生眼的不良反应。糖尿病病人服用EMB时,应密切进行眼科检查。

参考文献

[1]朱耀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在我国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54.

降血糖范文篇4

【关键词】枸杞多糖药理实验

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LBP)是枸杞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将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经脱脂、水提、反复醇沉所得,枸杞多糖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和木糖等6种单糖组成,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枸杞多糖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对枸杞多糖的药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且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近代药理实验表明,枸杞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护肝、抗肿瘤等功能。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对枸杞多糖的心血管和肝脏药理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1.1降血压作用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枸杞多糖具有比较好的降血压作用。贾月霞等采用二肾一夹(2KIC)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并给予枸杞多糖观察其作用,结果枸杞多糖可降低2KIC大鼠收缩期、舒张期血压、降低丙二醛、内皮素的含量,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防止高血压形成。白洁等通过实验发现,枸杞多糖可使大鼠动脉压下降,心脏收缩幅度减弱,而且切断迷走神经前后,枸杞多糖的降压效应无显著性意义。枸杞多糖的降血压作用可能与通过降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对内皮的保护;调节血管活性因子使内源性舒张因子生成增多有关。

1.2降血脂作用

枸杞多糖对动物表现出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对高脂血症家兔、大鼠的血脂有明显影响,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的含量。罗琼等从枸杞分离得到了粗品枸杞多糖及其纯化组分枸杞多糖-X,对实验性家兔高脂血症进行了降血脂实验,探讨枸杞多糖降血脂的作用。发现枸杞多糖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调节脂代谢的功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马灵筠等将36只雄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以普通饲料加1.5%胆固醇喂养,枸杞多糖组以普通饲料加1.5%胆固醇喂养,同时按体重腹腔注射LBP(3.0mg/kg)。10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清三脂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内皮素、丙二醛、C反应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计算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并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G、TCh、NO、MDA、ET-1、CRP明显升高(P<0.01),HDL-C/TCh、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较大;而LBP组与模型组比较,TG、CRP、NO、ET-1、MDA明显下降(P<0.01),TCh无明显变化,HDL-C/TCh比值、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1),上述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免疫调节、提高HDL-C/TCh有关。

1.3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又一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王玲等发现在注射四氧嘧啶前灌胃给药枸杞多糖-D可使小鼠血糖明显降低。徐曼艳等从细胞水平研究了枸杞多糖对糖尿病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枸杞多糖可以明显增强受损胰岛细胞内SOD的活性,提高了胰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了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降低了丙二醛生成量,表明枸杞多糖对四氧嘧啶损伤的离体大鼠胰岛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罗琼等采用萃取、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等方法,从枸杞中得到了枸杞多糖4个组分,选取其中的枸杞多糖-X组分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进行降血糖试验,同时将枸杞多糖-X与粗品枸杞多糖及枸杞的降血糖效果作比较。结果表明,枸杞多糖-X组分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糖耐量曲线明显下移,经配对序贯实验比较枸杞多糖-X组分的降血糖效果优于粗品枸杞多糖,也优于枸杞原汁,三者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杨新波等在进行枸杞多糖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小鼠血糖的影响研究中,分别给正常小鼠灌胃枸杞多糖50mg/kg和100mg/kg,可使血糖明显降低(P<0.05,P<0.01);给四氧嘧啶中毒小鼠枸杞多糖100mg/kg,ig,qd,高血糖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预防给药枸杞多糖100mg/kg和50mg/kg,可使四氧嘧啶中毒小鼠的血糖接近正常或维持在较低水平(P<0.01)。田丽梅等提取纯化枸杞多糖,并检测其在不同条件下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枸杞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机理是枸杞多糖可以非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二、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边纶等进行实验,将受试小鼠分为:肝损伤组,给予CCl4皮下注射;肝损伤盐水组除给予CCl4外,用生理盐水灌胃7d;治疗组除给予CCl4外,用枸杞多糖灌胃7d;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自来水灌胃。结果治疗组与肝损伤、肝损伤盐水组相比,肝小叶损伤区域缩小,肝细胞中脂滴减少,细胞核增大,RNA核仁增多,糖原增加,SDH、G-6-Pase活性增强,粗面内质网恢复平行排列,线粒体形态结构恢复,数量增加,表明枸杞多糖对肝损伤有修复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阻止内质网的损伤,促进蛋白质合成及解毒作用,恢复肝细胞的功能,并促进肝细胞再生。宋育林等采用酒精饮料复制酒精性肝病模型,结果发现模型组所有大鼠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肝脂肪变性、酒精性肝炎。与模型组相比,枸杞多糖组肝形态学明显改善,大剂量组效果非常明显。王建华等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可以清除·OH,减少·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抑制·OH所致膜流动性下降和减轻·OH所致肝线粒体膨胀程度,并呈量效关系,表明枸杞多糖具有清除·OH和抑制·OH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三、结语

中药是我国的医药宝库,当前又是我国创新新药的一个重要源泉,要与国际接轨,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中药现代化是中药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中药在心血管和肝脏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在药学还是药理学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它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将成为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典范。多项药理实验结论表明,枸杞多糖具有显著、可靠的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和保肝等作用。将枸杞多糖开发用于防治心血管和肝脏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贾月霞,时安云.枸杞多糖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29(5):429-432.

[2]白洁,杨芝兰,李楚芬.枸杞多糖对大鼠动脉血压和心脏收缩活动的影响[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5,17(4):306-308.

[3]罗琼,李谨玮,张声华.枸杞及其多糖对家兔血脂的影响[J].食品科学,1997,19(2):415-418.

[4]马灵筠,杨五彪,陈群力,等.枸杞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211-1213.

[5]王玲,张才军,李维波,等.枸杞多糖-D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防治作用[J].河北中医,2000,22(2):159-160.

[6]徐曼艳,张红锋,王煜飞.枸杞多糖对四氧嘧啶损伤的离体大鼠胰岛细胞的作用[J].河北中医,2002,24(8):636-638.

[7]罗琼,李瑾玮,张声华.枸杞多糖-X组分对糖尿病家兔降血糖的效果[J].营养学报,1997,19(2)∶173.

[8]杨新波,黄玉明,曹文斌,等.枸杞多糖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的影响[J].人民军医药学专刊,1998,14(1):11-13.

[9]田丽梅,王旻,陈卫.枸杞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系列研究Ⅰ.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3):23-25.

[10]边纶,沈新生,王燕荣,等.枸杞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修复作用的形态学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1996,18(4)∶196.

降血糖范文篇5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据1998美国糖尿病协会年度报告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约为1.35亿人,到2025年,估计糖尿病患者将上升到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由5100万增加到7200万,增加42%;而发展中国家由8400万跃进到2.28亿人,增幅达170%。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60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5.9%,为此美国每年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上约花费1000亿美元左右。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状况也不容乐观。1998年的统计表明,我国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25岁至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2.5%。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胰岛素是I型和中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目前市售胰岛素制剂多数为注射剂,长期的注射会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和耐受性,这已经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被长期困扰的问题。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剂型的开发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研制探索中,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不少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制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从而使该类制剂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1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所有给药途径中最为方便的一种,其病人依从性最好。但由于胰岛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在胃肠道内的吸收难以克服酸催化分解、蛋白酶降解以及粘膜穿透性差等屏障,具有生物利用度低下的缺点,因而提高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家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克服的难题。目前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如下几方面:

1.1微球及毫微球制剂

Ramdas等制备了含有海藻酸的壳聚糖微球[1],包裹胰岛素进行肠道给药,利用海藻酸和壳聚糖的粘附能力增加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Nagareya等[2]利用w/o/w方法制备出50μm左右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AS-HG)微球,含4%月桂酸和9%胰岛素(包封率达90%),胰岛素在pH1.2溶液中不释放,而在pH6.8溶液中快速释放。大鼠肠道给药50u/kg,0.5小时后即出现明显的降血糖作用。Purdue大学的Lowman等[3]将pH敏感性的聚甲基丙烯酸-g-乙二醇的亲水凝胶制成微球,内含胰岛素,在胃酸环境中凝胶并不膨胀,当到达中性或偏碱性环境的小肠后,凝胶微球开始膨胀,胰岛素被释放出来产生降血糖效果。在正常及糖尿病大鼠身上降血糖作用能持续8小时。

1997年Nature杂志发表了Mathlowitz等[4]制备的胰岛素生物溶蚀性毫微球,平均粒径96.7nm,载体材料为富马酸-乙交酯-丙交酯的共聚物。该毫微球在肠道中具有较强的粘附力,能进入小肠吸收细胞,同时也能被Peyer结摄取而进入淋巴循环。毫微球能保护胰岛素不受酶的降解,同时增加其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大鼠体内的口服糖耐量实验表明,该制剂(20u给药量)有效地抑制了口服高血糖的形成。

1988年法国学者Damge和Couvreur等人[5]首先将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为材料制备胰岛素毫微囊并获得成功。给予大鼠口服12.5u/kg或50u/kg胰岛素毫微囊,可分别降低血糖水平至50-60%达6-20天,在健康及糖尿病狗身上药效上长达6-8天。关于该制剂长时间的药效作用机理,最近清华大学的郑昌学等[6]通过抗体捕捉实验,认为胰岛素是借助于共价键的作用被牢牢吸附于毫微囊表面,因而产生极慢的释放作用。但是后来Couveur等人[7]却认为在制备毫微囊的过程中,胰岛素其实并没有与氰基丙烯酸异丁酯产生相互作用,也没有被共价结合到毫微囊的表面,而是被包裹在内核的油相。张强等[8]改进了毫微囊的制备方法,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胰岛素的氰基丙烯酸正丁基酯毫微球,药物包封率达到75%左右。该胰岛素毫微球降糖效果维持12小时,比毫微囊的作用要迅速得多,可见毫微囊和毫微球对胰岛素的释放控制有很大差异。

1.2胰岛素脂质体

通过改变脂质体的成份来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或作用时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Muramatsu等[9]将二棕榈酰磷酯酰胆碱(DPPC)和豆甾醇取代胆固醇制得脂质体,胰岛素的包封率最高达到33%。以80u/kg的剂量口服给予正常大鼠,结果报道给药21小时后以DPPC:豆甾醇(7:4)的组分制备的脂质体的降血糖作用最明显,生物利用度可高达31.6%。Iwanaga等[10]将脂质体表面包裹PEG-2000或粘液素(mucin)。与未经表面处理的脂质体相比,PEG-2000包裹的胰岛素脂质体在小肠内的驻留时间明显延长,而经粘液素处理的脂质体在胃内驻留时间延长,在肠道内驻留时间没有改变。

沈阳药科大学最近研制了胰岛素微粒剂。他们将胰岛素与明胶形成复合物后,通过高速匀浆分散法制备成脂质体,经过冷冻干燥和过筛等处理得到微粒剂。糖尿病小鼠,大鼠,高血糖家兔的降糖实验表明,小鼠灌胃8u/kg,降糖百分率为33%,4u/kg降糖百分率为21%;13u/kg的剂量使肾上腺素注射后家兔的一过性高血糖趋于正常水平。在正常狗身上,2.7u/kg的胰岛素微粒剂即引起明显的血糖下降(>20%)。此制剂不含蛋白酶抑制剂,辅料无毒,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1.3胰岛素微乳及油制剂微乳作为口服胰岛素载体具有粒径细小和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保护胰岛素在胃肠道中不受酸和酶的破坏,同时可模拟食物中乳糜微粒的成分被吸收进入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循环。Cortecs公司开发的胰岛素微乳制剂在水相中含胰岛素和蛋白酶抑制剂,油相中含胆固醇、磷酯和游离脂肪酸。口服后药物可被上皮细胞吸收,按1u/kg剂量对3例IDDM病人给药,血糖均见明显下降。

1997年,Cortecs公司进一步开发了胰岛素的油制剂。该方法[11]通过一种特殊工技术即通过两亲性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亲水性药物如胰岛素或降钙素等增溶到弱极性的油中而形成了澄清透明的溶液,称为MacrosolTM,胰岛素在此系统中具有很高的物理稳定性。6个健康志愿者在灌胃口服该制剂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比空白降低34%,胰岛素水平升高31%,C-肽水平下降38%。大动物的降糖实验结果与人体实验相似。Cortecs公司在1997年宣布已经完成了该制剂的II期临床试验。

与Cortecs公司相似,国内也正在开发类似的胰岛素油制剂,在糖尿病小鼠和大鼠身上已经显示出稳定的降血糖效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2肺部给药

相对于蛋白多肽药物的胃肠道吸收而言,肺部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巨大的肺泡表面积;极薄的肺泡细胞膜;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狭小的气血通路;低酶活性;肺深处较慢的清除速率等。这些良好的生理环境为蛋白多肽的吸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胰岛素的毫微球及微球制剂的肺部给药最近已经有人开始进行研究。Kawashima等[12]制备出粒径约400nm的聚乳酸毫微球,药物的包封率约为47%,通过超声雾化器将此毫微球导入豚鼠气管内,3.9u/kg的胰岛素剂量下可使降血糖作用维持48小时。此外,沈赞聪等[13]制备并研究了胰岛素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应。胰岛素微球的研究很是瞩目,1997年底Edwards等[14]在Science上报道了胰岛素多孔微球的成功制备和长时间的降血糖作用。他们利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密度仅为0.1g/cm3,粒度大于5μm的聚乳酸微球。这种微球具有疏松的孔状结构,质轻,很容易被吸入。实验表明该多孔微球的肺部可呼吸率为50%,而非多孔微球的可呼吸率不足21%。经正常大鼠肺部吸入后其体内的降血糖作用能持续达96小时。相对皮下注射途径,经吸入给药的胰岛素多孔微球的生物利用度达87.5%,而同样条件下的非多孔微球的生物利用度仅为12%。该制剂在25℃RH33%条件下3个月内很稳定。

早在1987年上就有对糖尿病患儿进行胰岛素吸入治疗的临床研究。1993年Laube等人[15]考察6例糖尿病人通过雾化吸入器吸入1u/kg的胰岛素注射液的降血糖情况。6个病人中,平均最低血糖下降值为55%,最低能下降71%,表现出显著的降血糖效果。1998年他们又在7名糖尿病患者[16]中考察了雾化吸入1u/kg的胰岛素注射液相对皮下注射0.1u/kg后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用同位素标记法求出胰岛素在肺内的沉积分数。实验表明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为14.7%,如果考虑胰岛素的沉积分数,生物利用度则为18.9%。同年他们又考察了7名糖尿病人[17]雾化吸入1.5u/kg胰岛素注射液对餐后高血糖的调节作用。

Chakraborti[18]将吸入给药剂量降低至10-20u/人。7名NIDDM病人被分为两组,第一组5名病人早餐后4小时雾化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Actrapid),15min后体内血糖开始下降,45min达最低。第二组2名病人则在午餐后2小时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30min内未见血糖下降,此时再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后,病人血糖开始下降,情况与第一组5名病人相似。作者认为第一次给药则是阻止了餐后的高血糖形成。

Aradigm公司开发了具有精确控制及监测给药量等功能的雾化吸入装置AERxTM。他们在7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IDDM病人的试验都肯定了与皮下相似的降血糖作用和较高的的可重复性。病人在使用时可通过装置上的液晶显示来调节正确的喷雾速率和呼吸深度。除了胰岛素以外,此装置还在吗啡和芬太尼等镇痛药的吸入给药上进行研究。

与Aradigm公司开发胰岛素雾化吸入装置的同时,Dura和Inhale公司开发了胰岛素粉末吸入制剂。该制剂在16例NIDDM病人上考察给药后餐后高血糖的抑制作用及在51例NIDDM病人3个月的长期给药观察,都获得满意的结果。迈阿密大学的Skyler博士等在70名IDDM病人身上比较Inhale公司的粉末吸入剂与皮下注射治疗效果。他们将病人分为2组,半数病人仍维持常规的胰岛素注射给药治疗,另外半数病人在每次餐前吸入1-2次胰岛素粉末,晚上睡前注射1次长效胰岛素注射剂。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几乎相同,粉末吸入组没有出现肺损害的情况。

胰岛素肺部给药制剂目前很引人注目,估计1-2年内有上市的可能,这对糖尿病人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3口腔给药

在SanFrancisco举行的2000年DrugDeliverySystem会议上,加拿大Generex公司报道的胰岛素口腔喷雾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制剂经口腔喷雾后,通过口腔颊侧的粘膜吸收,10min内胰岛素开始起效。目前该制剂正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临床试验,下一步的临床试验拟于今年底在英国和意大利进行。该制剂虽尚未得到FDA的批准,但据称已经收到FDA较有利的答复。Generex公司申报的商品名在美国将为Oralgen,在加拿大则为Oralin。

4其它给药途径

胰岛素经鼻粘膜吸收被认为是效果确切的,其鼻腔给药制剂包括鼻用气雾剂,喷雾剂,滴鼻剂等均有报道。但由于鼻粘膜较为脆弱,长期给药后易引起局部刺激和充血损伤。Kupila等[19]认为制剂中的吸收促进剂会大大降低病人的依从性,而不加促进剂条件下则无降血糖效果,因而胰岛素经鼻吸收并不是最理想的途径。

除此这外,胰岛素的眼用制剂、栓剂以及透皮吸收贴剂等都在研究中,但研究较为局限,未能成为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热点。

最近在Science2000年二月份杂志上Rivera等[20]报道了一种新型基因技术,该技术先将病人免疫上一种无害病毒,该病毒可将胰岛素通过基因转染到细胞内,并在内质网中形成聚集体。另外再合成一种小分子药物,口服该药物在体内可引起细胞内胰岛素的解聚,从而出现胰岛素的快速脉冲释放。治疗时病人在餐前仅需口服一粒含有该小分子药物的药片,就可以引起体内胰岛素的脉冲释放,引起血糖下降。体内胰岛素释放量取决于口服小分子药物的剂量。这种基因治疗法在蛋白多肽给药中的新应用,目前已经在糖尿病小鼠身上得到非常满意的预期效果。

5结语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胰岛素给药系统将日臻完善,将来肯定会有最适于临床应用的非注射胰岛素给药系统上市,长期罹于注射痛苦的问题将得到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1RamdasM,DileepKJ,AnithaY,etal.Alginateencapsulatedbioadhesivechitosanmicrospheresforintestinaldrugdelivery.JBiomaterAppl,1999,13(4):290~296

2NagareyaN,UchidaT,MatsuyamaK.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entericmicrospherescontainingbovineinsulinbyaw/o/wemulsionsolventevaporationmethod.ChemPharmBull,1998,46(10):1613~1617

3LowmanAM,MorishitaM,KajitaM,etal.OraldeliveryofinsulinusingpH-responsivecomplexationgels.JPharmSci,1999,88(9):933~937

4MathiowitzE,JacobJS,JongYS,etal.Biologicallyerodablemicrospheresaspotentialoraldrugdeliverysystems.Nature,1997,386:410~414

5DamgeC,MichelC,ApranhamianM,etal,Newapproachfororaladministrationofinsulinwithpolyalkylcyanoacrylatenanocapsulesasdrugcarrier.Diabetes,1988,37:246~251

6DuanMX,YueZC,MaH,etal.Stateofinsulinencapsulatedbypolyalkylcyanoacrylatenanoparticles.ProceedInternSympPoly.DrugDel,(Boston,1999)351

7AboubakarM,PuisieuxF,CouvreurPetal.Studyofthemechanismofinsulinencapsulationinpoly(isobutylcyanoacrylate)nanocapsulesobtainedbyinterfacialpolymerization.JBiomedMaterRes,1999,47(4):568~576

8张强,丁继军,叶国庆等,口服胰岛素毫微球的体外释药及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药学学报,1998,33(2):152~156

9MuramatsuK,MaitaniY,NagaiT.Dipalmitoylphosphatidylcholineliposomeswithsoybean-derivedsterolsandcholesterolasacarrierfortheoraladministrationofinsulininrats.BiolPharmBull,1996,199(8):1055~1058

10IwanagaK,OnoS,NariokaK,etal.Applicationofsurface-coatedliposomesfororaldeliveryofpeptide:effectsofcoatingtheliposome''''ssurfaceontheGItransitofinsulin.JPharmSci,199988(2):248~252

11NewRRC,KirbyCJ.Solubilisationofhydrophilicdrugsinoilyfromulations.AdvDruDelRev,1997,24:59~69

12KawashimaY,YamamotoH,Takeuchi,etal,PulmonarydeliveryofinsulinwithnebulizedDL-lactide/glycolidecopolymer(PLGA)nanospherestoprolonghypoglycemiceffect..JControlledRelease,1999,62(1-2):279~287

13沈赞聪,张强,魏树礼.胰岛素毫微球肺部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5):436~438

14EdwardsDA,HanesJ,CaponettiG,etal,LargePorousparticlesforpulmonarydrugdelivery.Science,1997,276:1868~1871

15LaubeBL,GeorgopoulosA,AdamsIIIGK.Preliminarystudyoftheefficacyofinsulinaerosoldeliveredbyoralinhalationindiabeticpatients.JAMA,1993,269(16):2106~2109

16LaubeBL,BenedictGW,DobsAS.Timetopeakinsulinlevel,relativebioavailability,andeffectofsiteofdepositionofnebulizedinsulininpatientswith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JAerosolMed,1998,11(3):153~173

17LaubeBL,BenedictWG,DobsAS.Thelungasanalternativerouteofdeliveryforinsulinincontrollingpostprandialglucoselevelsinpatientswithdiabetes.Chest,1998,114:1734~1739

18ChakrabortiRN.Bronchopulmonaryabsorptionofaerosolisedinsulin.JIndianMedAssoc,1999,97(12):493~495.

降血糖范文篇6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据1998美国糖尿病协会年度报告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约为1.35亿人,到2025年,估计糖尿病患者将上升到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由5100万增加到7200万,增加42%;而发展中国家由8400万跃进到2.28亿人,增幅达170%。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60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5.9%,为此美国每年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上约花费1000亿美元左右。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状况也不容乐观。1998年的统计表明,我国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25岁至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2.5%。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胰岛素是I型和中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目前市售胰岛素制剂多数为注射剂,长期的注射会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和耐受性,这已经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被长期困扰的问题。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剂型的开发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研制探索中,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不少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制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从而使该类制剂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1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所有给药途径中最为方便的一种,其病人依从性最好。但由于胰岛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在胃肠道内的吸收难以克服酸催化分解、蛋白酶降解以及粘膜穿透性差等屏障,具有生物利用度低下的缺点,因而提高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家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克服的难题。目前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如下几方面:

1.1微球及毫微球制剂

Ramdas等制备了含有海藻酸的壳聚糖微球[1],包裹胰岛素进行肠道给药,利用海藻酸和壳聚糖的粘附能力增加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Nagareya等[2]利用w/o/w方法制备出50μm左右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AS-HG)微球,含4%月桂酸和9%胰岛素(包封率达90%),胰岛素在pH1.2溶液中不释放,而在pH6.8溶液中快速释放。大鼠肠道给药50u/kg,0.5小时后即出现明显的降血糖作用。Purdue大学的Lowman等[3]将pH敏感性的聚甲基丙烯酸-g-乙二醇的亲水凝胶制成微球,内含胰岛素,在胃酸环境中凝胶并不膨胀,当到达中性或偏碱性环境的小肠后,凝胶微球开始膨胀,胰岛素被释放出来产生降血糖效果。在正常及糖尿病大鼠身上降血糖作用能持续8小时。

1997年Nature杂志发表了Mathlowitz等[4]制备的胰岛素生物溶蚀性毫微球,平均粒径96.7nm,载体材料为富马酸-乙交酯-丙交酯的共聚物。该毫微球在肠道中具有较强的粘附力,能进入小肠吸收细胞,同时也能被Peyer结摄取而进入淋巴循环。毫微球能保护胰岛素不受酶的降解,同时增加其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大鼠体内的口服糖耐量实验表明,该制剂(20u给药量)有效地抑制了口服高血糖的形成。

1988年法国学者Damge和Couvreur等人[5]首先将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为材料制备胰岛素毫微囊并获得成功。给予大鼠口服12.5u/kg或50u/kg胰岛素毫微囊,可分别降低血糖水平至50-60%达6-20天,在健康及糖尿病狗身上药效上长达6-8天。关于该制剂长时间的药效作用机理,最近清华大学的郑昌学等[6]通过抗体捕捉实验,认为胰岛素是借助于共价键的作用被牢牢吸附于毫微囊表面,因而产生极慢的释放作用。但是后来Couveur等人[7]却认为在制备毫微囊的过程中,胰岛素其实并没有与氰基丙烯酸异丁酯产生相互作用,也没有被共价结合到毫微囊的表面,而是被包裹在内核的油相。张强等[8]改进了毫微囊的制备方法,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胰岛素的氰基丙烯酸正丁基酯毫微球,药物包封率达到75%左右。该胰岛素毫微球降糖效果维持12小时,比毫微囊的作用要迅速得多,可见毫微囊和毫微球对胰岛素的释放控制有很大差异。

1.2胰岛素脂质体

通过改变脂质体的成份来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或作用时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Muramatsu等[9]将二棕榈酰磷酯酰胆碱(DPPC)和豆甾醇取代胆固醇制得脂质体,胰岛素的包封率最高达到33%。以80u/kg的剂量口服给予正常大鼠,结果报道给药21小时后以DPPC:豆甾醇(7:4)的组分制备的脂质体的降血糖作用最明显,生物利用度可高达31.6%。Iwanaga等[10]将脂质体表面包裹PEG-2000或粘液素(mucin)。与未经表面处理的脂质体相比,PEG-2000包裹的胰岛素脂质体在小肠内的驻留时间明显延长,而经粘液素处理的脂质体在胃内驻留时间延长,在肠道内驻留时间没有改变。

沈阳药科大学最近研制了胰岛素微粒剂。他们将胰岛素与明胶形成复合物后,通过高速匀浆分散法制备成脂质体,经过冷冻干燥和过筛等处理得到微粒剂。糖尿病小鼠,大鼠,高血糖家兔的降糖实验表明,小鼠灌胃8u/kg,降糖百分率为33%,4u/kg降糖百分率为21%;13u/kg的剂量使肾上腺素注射后家兔的一过性高血糖趋于正常水平。在正常狗身上,2.7u/kg的胰岛素微粒剂即引起明显的血糖下降(>20%)。此制剂不含蛋白酶抑制剂,辅料无毒,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1.3胰岛素微乳及油制剂微乳作为口服胰岛素载体具有粒径细小和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保护胰岛素在胃肠道中不受酸和酶的破坏,同时可模拟食物中乳糜微粒的成分被吸收进入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循环。Cortecs公司开发的胰岛素微乳制剂在水相中含胰岛素和蛋白酶抑制剂,油相中含胆固醇、磷酯和游离脂肪酸。口服后药物可被上皮细胞吸收,按1u/kg剂量对3例IDDM病人给药,血糖均见明显下降。

1997年,Cortecs公司进一步开发了胰岛素的油制剂。该方法[11]通过一种特殊工技术即通过两亲性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亲水性药物如胰岛素或降钙素等增溶到弱极性的油中而形成了澄清透明的溶液,称为MacrosolTM,胰岛素在此系统中具有很高的物理稳定性。6个健康志愿者在灌胃口服该制剂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比空白降低34%,胰岛素水平升高31%,C-肽水平下降38%。大动物的降糖实验结果与人体实验相似。Cortecs公司在1997年宣布已经完成了该制剂的II期临床试验。

与Cortecs公司相似,国内也正在开发类似的胰岛素油制剂,在糖尿病小鼠和大鼠身上已经显示出稳定的降血糖效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2肺部给药

相对于蛋白多肽药物的胃肠道吸收而言,肺部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巨大的肺泡表面积;极薄的肺泡细胞膜;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狭小的气血通路;低酶活性;肺深处较慢的清除速率等。这些良好的生理环境为蛋白多肽的吸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胰岛素的毫微球及微球制剂的肺部给药最近已经有人开始进行研究。Kawashima等[12]制备出粒径约400nm的聚乳酸毫微球,药物的包封率约为47%,通过超声雾化器将此毫微球导入豚鼠气管内,3.9u/kg的胰岛素剂量下可使降血糖作用维持48小时。此外,沈赞聪等[13]制备并研究了胰岛素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应。胰岛素微球的研究很是瞩目,1997年底Edwards等[14]在Science上报道了胰岛素多孔微球的成功制备和长时间的降血糖作用。他们利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密度仅为0.1g/cm3,粒度大于5μm的聚乳酸微球。这种微球具有疏松的孔状结构,质轻,很容易被吸入。实验表明该多孔微球的肺部可呼吸率为50%,而非多孔微球的可呼吸率不足21%。经正常大鼠肺部吸入后其体内的降血糖作用能持续达96小时。相对皮下注射途径,经吸入给药的胰岛素多孔微球的生物利用度达87.5%,而同样条件下的非多孔微球的生物利用度仅为12%。该制剂在25℃RH33%条件下3个月内很稳定。

早在1987年上就有对糖尿病患儿进行胰岛素吸入治疗的临床研究。1993年Laube等人[15]考察6例糖尿病人通过雾化吸入器吸入1u/kg的胰岛素注射液的降血糖情况。6个病人中,平均最低血糖下降值为55%,最低能下降71%,表现出显著的降血糖效果。1998年他们又在7名糖尿病患者[16]中考察了雾化吸入1u/kg的胰岛素注射液相对皮下注射0.1u/kg后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用同位素标记法求出胰岛素在肺内的沉积分数。实验表明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为14.7%,如果考虑胰岛素的沉积分数,生物利用度则为18.9%。同年他们又考察了7名糖尿病人[17]雾化吸入1.5u/kg胰岛素注射液对餐后高血糖的调节作用。Chakraborti[18]将吸入给药剂量降低至10-20u/人。7名NIDDM病人被分为两组,第一组5名病人早餐后4小时雾化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Actrapid),15min后体内血糖开始下降,45min达最低。第二组2名病人则在午餐后2小时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30min内未见血糖下降,此时再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后,病人血糖开始下降,情况与第一组5名病人相似。作者认为第一次给药则是阻止了餐后的高血糖形成。

Aradigm公司开发了具有精确控制及监测给药量等功能的雾化吸入装置AERxTM。他们在7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IDDM病人的试验都肯定了与皮下相似的降血糖作用和较高的的可重复性。病人在使用时可通过装置上的液晶显示来调节正确的喷雾速率和呼吸深度。除了胰岛素以外,此装置还在吗啡和芬太尼等镇痛药的吸入给药上进行研究。

与Aradigm公司开发胰岛素雾化吸入装置的同时,Dura和Inhale公司开发了胰岛素粉末吸入制剂。该制剂在16例NIDDM病人上考察给药后餐后高血糖的抑制作用及在51例NIDDM病人3个月的长期给药观察,都获得满意的结果。迈阿密大学的Skyler博士等在70名IDDM病人身上比较Inhale公司的粉末吸入剂与皮下注射治疗效果。他们将病人分为2组,半数病人仍维持常规的胰岛素注射给药治疗,另外半数病人在每次餐前吸入1-2次胰岛素粉末,晚上睡前注射1次长效胰岛素注射剂。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几乎相同,粉末吸入组没有出现肺损害的情况。

胰岛素肺部给药制剂目前很引人注目,估计1-2年内有上市的可能,这对糖尿病人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3口腔给药

在SanFrancisco举行的2000年DrugDeliverySystem会议上,加拿大Generex公司报道的胰岛素口腔喷雾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制剂经口腔喷雾后,通过口腔颊侧的粘膜吸收,10min内胰岛素开始起效。目前该制剂正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临床试验,下一步的临床试验拟于今年底在英国和意大利进行。该制剂虽尚未得到FDA的批准,但据称已经收到FDA较有利的答复。Generex公司申报的商品名在美国将为Oralgen,在加拿大则为Oralin。

4其它给药途径

胰岛素经鼻粘膜吸收被认为是效果确切的,其鼻腔给药制剂包括鼻用气雾剂,喷雾剂,滴鼻剂等均有报道。但由于鼻粘膜较为脆弱,长期给药后易引起局部刺激和充血损伤。Kupila等[19]认为制剂中的吸收促进剂会大大降低病人的依从性,而不加促进剂条件下则无降血糖效果,因而胰岛素经鼻吸收并不是最理想的途径。

除此这外,胰岛素的眼用制剂、栓剂以及透皮吸收贴剂等都在研究中,但研究较为局限,未能成为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热点。

最近在Science2000年二月份杂志上Rivera等[20]报道了一种新型基因技术,该技术先将病人免疫上一种无害病毒,该病毒可将胰岛素通过基因转染到细胞内,并在内质网中形成聚集体。另外再合成一种小分子药物,口服该药物在体内可引起细胞内胰岛素的解聚,从而出现胰岛素的快速脉冲释放。治疗时病人在餐前仅需口服一粒含有该小分子药物的药片,就可以引起体内胰岛素的脉冲释放,引起血糖下降。体内胰岛素释放量取决于口服小分子药物的剂量。这种基因治疗法在蛋白多肽给药中的新应用,目前已经在糖尿病小鼠身上得到非常满意的预期效果。

5结语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胰岛素给药系统将日臻完善,将来肯定会有最适于临床应用的非注射胰岛素给药系统上市,长期罹于注射痛苦的问题将得到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1RamdasM,DileepKJ,AnithaY,etal.Alginateencapsulatedbioadhesivechitosanmicrospheresforintestinaldrugdelivery.JBiomaterAppl,1999,13(4):290~296

2NagareyaN,UchidaT,MatsuyamaK.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entericmicrospherescontainingbovineinsulinbyaw/o/wemulsionsolventevaporationmethod.ChemPharmBull,1998,46(10):1613~1617转3LowmanAM,MorishitaM,KajitaM,etal.OraldeliveryofinsulinusingpH-responsivecomplexationgels.JPharmSci,1999,88(9):933~937

4MathiowitzE,JacobJS,JongYS,etal.Biologicallyerodablemicrospheresaspotentialoraldrugdeliverysystems.Nature,1997,386:410~414

5DamgeC,MichelC,ApranhamianM,etal,Newapproachfororaladministrationofinsulinwithpolyalkylcyanoacrylatenanocapsulesasdrugcarrier.Diabetes,1988,37:246~251

6DuanMX,YueZC,MaH,etal.Stateofinsulinencapsulatedbypolyalkylcyanoacrylatenanoparticles.ProceedInternSympPoly.DrugDel,(Boston,1999)351

7AboubakarM,PuisieuxF,CouvreurPetal.Studyofthemechanismofinsulinencapsulationinpoly(isobutylcyanoacrylate)nanocapsulesobtainedbyinterfacialpolymerization.JBiomedMaterRes,1999,47(4):568~576

8张强,丁继军,叶国庆等,口服胰岛素毫微球的体外释药及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药学学报,1998,33(2):152~156

9MuramatsuK,MaitaniY,NagaiT.Dipalmitoylphosphatidylcholineliposomeswithsoybean-derivedsterolsandcholesterolasacarrierfortheoraladministrationofinsulininrats.BiolPharmBull,1996,199(8):1055~1058

10IwanagaK,OnoS,NariokaK,etal.Applicationofsurface-coatedliposomesfororaldeliveryofpeptide:effectsofcoatingtheliposome''''ssurfaceontheGItransitofinsulin.JPharmSci,199988(2):248~252

11NewRRC,KirbyCJ.Solubilisationofhydrophilicdrugsinoilyfromulations.AdvDruDelRev,1997,24:59~69

12KawashimaY,YamamotoH,Takeuchi,etal,PulmonarydeliveryofinsulinwithnebulizedDL-lactide/glycolidecopolymer(PLGA)nanospherestoprolonghypoglycemiceffect..JControlledRelease,1999,62(1-2):279~287

13沈赞聪,张强,魏树礼.胰岛素毫微球肺部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5):436~438

14EdwardsDA,HanesJ,CaponettiG,etal,LargePorousparticlesforpulmonarydrugdelivery.Science,1997,276:1868~1871

15LaubeBL,GeorgopoulosA,AdamsIIIGK.Preliminarystudyoftheefficacyofinsulinaerosoldeliveredbyoralinhalationindiabeticpatients.JAMA,1993,269(16):2106~2109

16LaubeBL,BenedictGW,DobsAS.Timetopeakinsulinlevel,relativebioavailability,andeffectofsiteofdepositionofnebulizedinsulininpatientswith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JAerosolMed,1998,11(3):153~173

17LaubeBL,BenedictWG,DobsAS.Thelungasanalternativerouteofdeliveryforinsulinincontrollingpostprandialglucoselevelsinpatientswithdiabetes.Chest,1998,114:1734~1739

18ChakrabortiRN.Bronchopulmonaryabsorptionofaerosolisedinsulin.JIndianMedAssoc,1999,97(12):493~495.

降血糖范文篇7

摘要:进入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发展迅速,不少制剂现已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有希望在最近一两年内上市,从而将给长期蒙受注射痛苦的糖尿病人带来福音。本文重点综述了胰岛素口服、肺部和口腔等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据1998美国糖尿病协会年度报告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约为1.35亿人,到2025年,估计糖尿病患者将上升到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由5100万增加到7200万,增加42%;而发展中国家由8400万跃进到2.28亿人,增幅达170%。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60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5.9%,为此美国每年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上约花费1000亿美元左右。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状况也不容乐观。1998年的统计表明,我国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25岁至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2.5%。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胰岛素是I型和中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目前市售胰岛素制剂多数为注射剂,长期的注射会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和耐受性,这已经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被长期困扰的问题。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剂型的开发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研制探索中,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不少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制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从而使该类制剂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1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所有给药途径中最为方便的一种,其病人依从性最好。但由于胰岛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在胃肠道内的吸收难以克服酸催化分解、蛋白酶降解以及粘膜穿透性差等屏障,具有生物利用度低下的缺点,因而提高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家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克服的难题。目前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如下几方面:

1.1微球及毫微球制剂

Ramdas等制备了含有海藻酸的壳聚糖微球[1],包裹胰岛素进行肠道给药,利用海藻酸和壳聚糖的粘附能力增加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Nagareya等[2]利用w/o/w方法制备出50μm左右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AS-HG)微球,含4%月桂酸和9%胰岛素(包封率达90%),胰岛素在pH1.2溶液中不释放,而在pH6.8溶液中快速释放。大鼠肠道给药50u/kg,0.5小时后即出现明显的降血糖作用。Purdue大学的Lowman等[3]将pH敏感性的聚甲基丙烯酸-g-乙二醇的亲水凝胶制成微球,内含胰岛素,在胃酸环境中凝胶并不膨胀,当到达中性或偏碱性环境的小肠后,凝胶微球开始膨胀,胰岛素被释放出来产生降血糖效果。在正常及糖尿病大鼠身上降血糖作用能持续8小时。

1997年Nature杂志发表了Mathlowitz等[4]制备的胰岛素生物溶蚀性毫微球,平均粒径96.7nm,载体材料为富马酸-乙交酯-丙交酯的共聚物。该毫微球在肠道中具有较强的粘附力,能进入小肠吸收细胞,同时也能被Peyer结摄取而进入淋巴循环。毫微球能保护胰岛素不受酶的降解,同时增加其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大鼠体内的口服糖耐量实验表明,该制剂(20u给药量)有效地抑制了口服高血糖的形成。

1988年法国学者Damge和Couvreur等人[5]首先将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为材料制备胰岛素毫微囊并获得成功。给予大鼠口服12.5u/kg或50u/kg胰岛素毫微囊,可分别降低血糖水平至50-60%达6-20天,在健康及糖尿病狗身上药效上长达6-8天。关于该制剂长时间的药效作用机理,最近清华大学的郑昌学等[6]通过抗体捕捉实验,认为胰岛素是借助于共价键的作用被牢牢吸附于毫微囊表面,因而产生极慢的释放作用。但是后来Couveur等人[7]却认为在制备毫微囊的过程中,胰岛素其实并没有与氰基丙烯酸异丁酯产生相互作用,也没有被共价结合到毫微囊的表面,而是被包裹在内核的油相。张强等[8]改进了毫微囊的制备方法,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胰岛素的氰基丙烯酸正丁基酯毫微球,药物包封率达到75%左右。该胰岛素毫微球降糖效果维持12小时,比毫微囊的作用要迅速得多,可见毫微囊和毫微球对胰岛素的释放控制有很大差异。

1.2胰岛素脂质体

通过改变脂质体的成份来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或作用时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Muramatsu等[9]将二棕榈酰磷酯酰胆碱(DPPC)和豆甾醇取代胆固醇制得脂质体,胰岛素的包封率最高达到33%。以80u/kg的剂量口服给予正常大鼠,结果报道给药21小时后以DPPC:豆甾醇(7:4)的组分制备的脂质体的降血糖作用最明显,生物利用度可高达31.6%。Iwanaga等[10]将脂质体表面包裹PEG-2000或粘液素(mucin)。与未经表面处理的脂质体相比,PEG-2000包裹的胰岛素脂质体在小肠内的驻留时间明显延长,而经粘液素处理的脂质体在胃内驻留时间延长,在肠道内驻留时间没有改变。

沈阳药科大学最近研制了胰岛素微粒剂。他们将胰岛素与明胶形成复合物后,通过高速匀浆分散法制备成脂质体,经过冷冻干燥和过筛等处理得到微粒剂。糖尿病小鼠,大鼠,高血糖家兔的降糖实验表明,小鼠灌胃8u/kg,降糖百分率为33%,4u/kg降糖百分率为21%;13u/kg的剂量使肾上腺素注射后家兔的一过性高血糖趋于正常水平。在正常狗身上,2.7u/kg的胰岛素微粒剂即引起明显的血糖下降(>20%)。此制剂不含蛋白酶抑制剂,辅料无毒,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1.3胰岛素微乳及油制剂微乳作为口服胰岛素载体具有粒径细小和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保护胰岛素在胃肠道中不受酸和酶的破坏,同时可模拟食物中乳糜微粒的成分被吸收进入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循环。Cortecs公司开发的胰岛素微乳制剂在水相中含胰岛素和蛋白酶抑制剂,油相中含胆固醇、磷酯和游离脂肪酸。口服后药物可被上皮细胞吸收,按1u/kg剂量对3例IDDM病人给药,血糖均见明显下降。

1997年,Cortecs公司进一步开发了胰岛素的油制剂。该方法[11]通过一种特殊工技术即通过两亲性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亲水性药物如胰岛素或降钙素等增溶到弱极性的油中而形成了澄清透明的溶液,称为MacrosolTM,胰岛素在此系统中具有很高的物理稳定性。6个健康志愿者在灌胃口服该制剂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比空白降低34%,胰岛素水平升高31%,C-肽水平下降38%。大动物的降糖实验结果与人体实验相似。Cortecs公司在1997年宣布已经完成了该制剂的II期临床试验。

与Cortecs公司相似,国内也正在开发类似的胰岛素油制剂,在糖尿病小鼠和大鼠身上已经显示出稳定的降血糖效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2肺部给药

相对于蛋白多肽药物的胃肠道吸收而言,肺部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巨大的肺泡表面积;极薄的肺泡细胞膜;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狭小的气血通路;低酶活性;肺深处较慢的清除速率等。这些良好的生理环境为蛋白多肽的吸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胰岛素的毫微球及微球制剂的肺部给药最近已经有人开始进行研究。Kawashima等[12]制备出粒径约400nm的聚乳酸毫微球,药物的包封率约为47%,通过超声雾化器将此毫微球导入豚鼠气管内,3.9u/kg的胰岛素剂量下可使降血糖作用维持48小时。此外,沈赞聪等[13]制备并研究了胰岛素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应。胰岛素微球的研究很是瞩目,1997年底Edwards等[14]在Science上报道了胰岛素多孔微球的成功制备和长时间的降血糖作用。他们利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密度仅为0.1g/cm3,粒度大于5μm的聚乳酸微球。这种微球具有疏松的孔状结构,质轻,很容易被吸入。实验表明该多孔微球的肺部可呼吸率为50%,而非多孔微球的可呼吸率不足21%。经正常大鼠肺部吸入后其体内的降血糖作用能持续达96小时。相对皮下注射途径,经吸入给药的胰岛素多孔微球的生物利用度达87.5%,而同样条件下的非多孔微球的生物利用度仅为12%。该制剂在25℃RH33%条件下3个月内很稳定。

早在1987年上就有对糖尿病患儿进行胰岛素吸入治疗的临床研究。1993年Laube等人[15]考察6例糖尿病人通过雾化吸入器吸入1u/kg的胰岛素注射液的降血糖情况。6个病人中,平均最低血糖下降值为55%,最低能下降71%,表现出显著的降血糖效果。1998年他们又在7名糖尿病患者[16]中考察了雾化吸入1u/kg的胰岛素注射液相对皮下注射0.1u/kg后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用同位素标记法求出胰岛素在肺内的沉积分数。实验表明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为14.7%,如果考虑胰岛素的沉积分数,生物利用度则为18.9%。同年他们又考察了7名糖尿病人[17]雾化吸入1.5u/kg胰岛素注射液对餐后高血糖的调节作用Chakraborti[18]将吸入给药剂量降低至10-20u/人。7名NIDDM病人被分为两组,第一组5名病人早餐后4小时雾化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Actrapid),15min后体内血糖开始下降,45min达最低。第二组2名病人则在午餐后2小时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30min内未见血糖下降,此时再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后,病人血糖开始下降,情况与第一组5名病人相似。作者认为第一次给药则是阻止了餐后的高血糖形成。

Aradigm公司开发了具有精确控制及监测给药量等功能的雾化吸入装置AERxTM。他们在7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IDDM病人的试验都肯定了与皮下相似的降血糖作用和较高的的可重复性。病人在使用时可通过装置上的液晶显示来调节正确的喷雾速率和呼吸深度。除了胰岛素以外,此装置还在吗啡和芬太尼等镇痛药的吸入给药上进行研究。

与Aradigm公司开发胰岛素雾化吸入装置的同时,Dura和Inhale公司开发了胰岛素粉末吸入制剂。该制剂在16例NIDDM病人上考察给药后餐后高血糖的抑制作用及在51例NIDDM病人3个月的长期给药观察,都获得满意的结果。迈阿密大学的Skyler博士等在70名IDDM病人身上比较Inhale公司的粉末吸入剂与皮下注射治疗效果。他们将病人分为2组,半数病人仍维持常规的胰岛素注射给药治疗,另外半数病人在每次餐前吸入1-2次胰岛素粉末,晚上睡前注射1次长效胰岛素注射剂。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几乎相同,粉末吸入组没有出现肺损害的情况。

胰岛素肺部给药制剂目前很引人注目,估计1-2年内有上市的可能,这对糖尿病人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3口腔给药

在SanFrancisco举行的2000年DrugDeliverySystem会议上,加拿大Generex公司报道的胰岛素口腔喷雾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制剂经口腔喷雾后,通过口腔颊侧的粘膜吸收,10min内胰岛素开始起效。目前该制剂正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临床试验,下一步的临床试验拟于今年底在英国和意大利进行。该制剂虽尚未得到FDA的批准,但据称已经收到FDA较有利的答复。Generex公司申报的商品名在美国将为Oralgen,在加拿大则为Oralin。

4其它给药途径

胰岛素经鼻粘膜吸收被认为是效果确切的,其鼻腔给药制剂包括鼻用气雾剂,喷雾剂,滴鼻剂等均有报道。但由于鼻粘膜较为脆弱,长期给药后易引起局部刺激和充血损伤。Kupila等[19]认为制剂中的吸收促进剂会大大降低病人的依从性,而不加促进剂条件下则无降血糖效果,因而胰岛素经鼻吸收并不是最理想的途径。

除此这外,胰岛素的眼用制剂、栓剂以及透皮吸收贴剂等都在研究中,但研究较为局限,未能成为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热点。

最近在Science2000年二月份杂志上Rivera等[20]报道了一种新型基因技术,该技术先将病人免疫上一种无害病毒,该病毒可将胰岛素通过基因转染到细胞内,并在内质网中形成聚集体。另外再合成一种小分子药物,口服该药物在体内可引起细胞内胰岛素的解聚,从而出现胰岛素的快速脉冲释放。治疗时病人在餐前仅需口服一粒含有该小分子药物的药片,就可以引起体内胰岛素的脉冲释放,引起血糖下降。体内胰岛素释放量取决于口服小分子药物的剂量。这种基因治疗法在蛋白多肽给药中的新应用,目前已经在糖尿病小鼠身上得到非常满意的预期效果。

降血糖范文篇8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常见暂时血糖应激性升高。为了研究血糖升高在病程的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病例随机选自我院2005-2008年住院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及入院时空腹血糖分为三组:血糖正常的38例,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32例,血糖升高但无糖尿病的36例。比较三组病人发病时的症状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2结果

2.1入院情况三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但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年龄低于其余2组,见表1。表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糖统计

2.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时的血糖在10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血糖升高发生率为64%,三组病人的血糖见表1。

血糖升高者合并糖尿病组包括隐性糖尿病病人,在使用降糖药物前高血糖持续,给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后,出院时血糖为6.0~15mmol/L。血糖升高但无糖尿病组36例,在3~7天血糖降至正常的10例,在7~14天降至正常的9例,在14~28天降至正常的7例,4周内降至正常的占总例数的72%,其余10例高血糖持续,有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后下降至正常出院。

2.3三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表现

2.3.1无胸痛发作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发生率31%(10/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8%(2/38)和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组的11%(4/36)。

2.3.2心律失常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发生率为72%(23/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34%(13/38)和血糖升高但无糖尿病组的58%(21/36)。

2.3.3心力衰竭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发生率53%(17/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6%(6/38)和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组39%(14/36)。

2.3.4心源性休克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发生率为34%(11/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8%(3/38)和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组25%(9/36)。

2.3.5死亡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的发生率为28%(9/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3%(5/38)和血糖升高但无糖尿病组22%(8/36)。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糖升高是机体应激反应的表现[1],使隐性糖尿病显露,原有糖尿病恶化。本文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糖升高率达64%,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别,合并糖尿病组血糖升高明显,持续时间长,须通过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升高的非糖尿病患者,其血糖升高水平较低,持续时间短,72%的患者在2~4周内下降至正常。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的程度与刺激强度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糖升高病人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与机体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高血糖素的协同作用有关[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从而加重血糖升高的程度。有学者认为血糖升高有利于向缺氧心肌提供能量,抑制脂肪分解,是机体自我保护的反应。

本文表明无心前区疼痛症状率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及血糖正常者,这些不典型症状易造成误诊,可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刺激不敏感有关。

Bellod等指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死率随血糖升高而增加,高血糖与心力衰竭显著相关,因此血糖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心率加快,致室颤阈值降低,增加猝死的危险。本文资料也支持上述提法。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糖升高可选用降血糖药物治疗,常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本组用药物控制血糖效果较好。但对无糖尿病史,血糖轻度升高患者不主张积极降血糖治疗,因为高血糖可有利于增加心肌收缩力,形成高渗状态,降低心肌水肿。

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平均发病年龄低,症状不典型的居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对于心梗早期血糖升高明显及合并糖尿病的给予积极的降血糖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降血糖范文篇9

【关键词】翻白草;化学成分;三萜;黄酮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Potentilladiscolor.MethodsChemicalconstituentswereisolatedbyrepeatedcolumnchromatographies.Thestructureswereelucidatedonthebasisofspectraldataanalysis.ResultsSiscompounds,pomolicacid(1),3-O-acetyl-pomolicacid(2),oleanolicacid(3),2α-hydroxylbetulinicacid(4),quercetin-3-O-β-D-glucoside(5),kaempferol-3-O-β-D-glucoside(6)wereisolatedfromP.discolor.ConclusionAllthecompoundswereisolatedfromtheplantforthefirsttime.

Keywords:Potentilladiscolor;Chemicalconstituents;Triterpenes;Flavonoids

中药翻白草又名鸡腿儿、鸡脚草、鸭脚参、天青地白,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discolorBge.的干燥全草,是一种常见中草药。翻白草性平,味甘、微苦,无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止痢,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咳血、吐血、大便带血、崩漏、肺痈、痈肿及结核等[1,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翻白草具有抗菌、止泻、抗肿瘤、免疫抑制和降血糖的作用,在民间和临床上有抗糖尿病的应用[3~5]。文献报道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单宁类和一些脂肪酸和酚酸类化合物[6~8]。本研究报道从翻白草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的6个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有机波谱解析鉴定了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坡模酸(1),3-O-乙酰坡模醇(2),齐墩果酸(3),2α-羟基白桦酯酸(4),槲皮素-3-O-β-D-葡萄糖(5),山萘酚-3-O-β-D-葡萄糖(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1仪器、试剂及药材

核磁共振仪,BrukerAVANCE500instrument(TMS内标);液质联用色谱仪,Alliance2695,QuattroMicroTMESI(Waters);凝胶色谱柱,ToyopearlHW-40C(Tosoh);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用硅胶均系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翻白草P.discolor采自豫西伏牛山区(2006年8月),由洛阳梓生生物技术公司王忠东教授鉴定,标本存放于洛阳梓生生物技术公司。

2方法与结果

2.1提取分离翻白草10.3kg,阴干,粉碎,用95%的乙醇浸泡3次,1周/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2300g,浸膏加水混悬后,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醋酸乙酯提取物450g,正丁醇浸膏520g。醋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1~6。

2.2结构鉴定

2.2.1化合物1白色无定型粉末。ESI-MSm/z:471[M-H]-(推出分子式C30H48O4)。1H-NMR(CD3OD):δ:0.78(3H,s),0.80(3H,s),0.93(3H,d,J=6.4Hz),0.95(3H,s),0.98(3H,s),1.19(3H,s),1.33(3H,s),2.50(1H,s,18-H),3.15(1H,m,3-H),5.28(1H,brs,12-H)。13C-NMR(CD3OD)δ(C-1~30):39.8,27.8,79.8,39.8,55.7,19.6,34.2,41.0,42.9,38.1,24.7,129.5,139.9,42.9,29.6,26.6,48.1,55.0,73.6,42.5,27.2,38.9,28.8,15.9,16.4,17.5,24.9,182.3,16.7,27.2。以上光谱数据与文献[9,10]报道的数据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为3β,19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pomolicacid)。

2.2.2化合物2为白色无定型粉末。ESI-MSm/z:493[M-H]-(分子式C32H50O5)。1H-NMR(300MHz,CDCl3)δ:0.73(3H,s),0.85(3H,s),0.87(3H,s),0.88(3H,s),0.94(3H,s),1.21(3H,s),1.25(3H,s),2.05(3H,s,OAc),2.54(1H,s),4.50(1H,t,J=8.5Hz),5.35(1H,brs,12-H)。13C-NMRδ(C-1~30):37.5,27.4,80.9,37.7,55.2,18.3,32.6,38.1,47.1,36.9,23.0,129.3,137.9,39.9,28.2,24.5,47.7,52.9,73.1,41.1,25.4,36.9,28.0,15.3,16.1,16.9,23.7,182.4,25.9,16.7;乙酰基:21.3,171.0。以上光谱数据与文献[11]报道的数据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为3-O-乙酰坡模醇(3-O-acetyl-pomolicacid)。

2.2.3化合物3白色无定型粉末。ESI-MSm/z:455[M-H]-(推出分子式C30H48O3)。1H-NMR(CDCl3)δ:0.76(3H,s),077(3H,s),0.91(3H,s),0.92(3H,s),0.93(3H,s),1.00(3H,s),1.13(3H,s),2.82(1H,m,18-H),3.22(1H,m,3-H),5.29(1H,brs,12-H)。13C-NMR(CDCl3)δ(C-1~30):38.5,27.3,79.0,38.7,55.3,18.3,32.7,39.3,47.7,37.1,23.1,122.7,143.6,41.5,27.7,23.4,46.5,41.2,45.9,30.6,33.8,32.5,28.1,15.3,15.5,17.1,25.9,182.5,33.0,23.6。以上光谱数据与文献[11,12]报道的数据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为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

2.2.4化合物4白色无定型粉末。ESI-MSm/z:471[M-H]-(分子式C30H48O4)。1H-NMR(CD3OD)δ:0.77(3H,s),0.90(3H,s),0.95(3H,s),0.98(3H,s),0.99(3H,s),1.68(3H,s),2.83(1H,m),2.91(1H,d,J=9.6,3α-H),3.61(1H,m,2β-H),3.02(1H,m,19-H),4.58(1H,brs,30-Ha),4.70(1H,brs,30-Hb)。13C-NMR(CD3OD)δ:48.2,69.8,84.5,39.6,56.8,19.7,35.5,40.4,51.8,39.5,22.2,26.8,39.6,43.6,30.7,33.3,57.4,48.3,50.5,151.5,31.7,38.1,29.2,17.2,16.7,19.4,15.2,180.0,110.2,19.5。以上光谱数据与文献[13]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为2α-羟基白桦酯酸(2α-hydroxyl-betulinicacid)。

2.2.5化合物5黄色无定型粉末。ESI-MSm/z:463[M-H]-(推出分子式C21H20O12)。1H-NMR(DMSO-d6)δ:7.59(1H,d,J=2.5Hz,H-2′),7.58(1H,dd,J=8.5,2.5Hz,H-6′),6.85(1H,d,J=8.5Hz,H-5′),6.40(1H,d,J=2.5Hz,H-8),6.20(1H,d,J=2.5Hz,H-6),5.47(1H,d,J=7.0Hz,H-1″),3.09~3.65(6H,m,H-2″~6″);13C-NMR(DMSO-d6)δ:156.3(C-2),133.6(C-3),177.7(C-4),161.4(C-5),99.0(C-6),164.6(C-7),193.8(C-8),56.5(C-9),104.0(C-10),121.7(C-1′),115.4(C-2′),145.0(C-3′),148.6(C-4′),116.3(C-5′),121.3(C-6′),101.2(C-1″),74.4(C-2″),76.7(C-3″),70.1(C-4″),77.7(C-5″),61.1(C-6″)。上数据与文献[14,15]报道的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的数据一致,故确定化合物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quercetin-3-O-β-D-glucoside)。

2.2.6化合物6黄色针晶(甲醇),ESI-MSm/z:447[M-H]-(推出分子式C21H20O11)。1H-NMR(DMSO-d6)δ:8.04(2H,d,J=9.0Hz,H-2′,6′),6.88(2H,d,J=9.0Hz,H-3′,5′),6.43(1H,d,J=2.0Hz,H-8),6.21(1H,d,J=2.0Hz,H-6),5.46(1H,d,J=7.5Hz,H-1″),3.08~3.58(6H,m,);13C-NMR(DMSO-d6)δ:156.4(C-2),133.2(C-3),177.5(C-4),161.2(C-5),98.7(C-6),164.1(C-7),93.6(C-8),156.3(C-9),104.1(C-10),120.8(C-1′),130.9(C-2′,6′),115.1(C-3′,5′),159.9(C-4′),100.9(C-1″),74.1(C-2″),76.3(C-3″),70.0(C-4″),77.3(C-5″),61.0(C-6″)。以上数据与文献[14~16]报道的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的数据一致,故确定化合物为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

3讨论

翻白草具有较强的降血糖的作用,民间有用其泡茶饮用防治糖尿病的报道。但对翻白草具体的降血糖作用物质基础和降糖机制的研究仍未有报道。中药治疗糖尿病不仅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小的特点,而且具有较强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因此,开展对中药翻白草的研究,对于开发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新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369.

[2]张颖,张立木,齐永秀,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翻白草中熊果酸含量[J].中国药业,2006,15(16):20.

[3]王晓敏,王建红,徐东平,等.翻白草水提液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53.

[4]孟令云,朱黎霞,郑海洪,等.翻白草高血糖动物模型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29(4):35.

[5]孟令云,朱黎霞,杜慧.翻白草对家兔血糖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4,20(5):588.

[6]刘艳南,苏世文,朱延儒.翻白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4,15(7):45.

[7]薛培凤,尹婷,梁鸿,等.翻白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4):1052.

降血糖范文篇10

中国古人很早认识、研究、药用和信仰灵芝,并视为仙草和祥瑞之物。我国大量的古籍、史料记载了灵芝,并反映在医药学、民间文学、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古典哲学、生物分类及栽培等各个方面,然而在人类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却远远不及灵芝[1]。《神农本草经》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六芝”即青芝、赤芝、黄芝、黑芝、紫芝。后来的《唐新修本草》(659年)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记录“六芝”类真菌重要的药典。

2灵芝的成分

2.1三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包括灵芝酸、灵芝孢子酸、赤芝孢子内酯等四环、五环三萜,属于高度氧化的甾烷衍生物[1]。在迄今所发现的103种三萜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生理活性,其中包括直接毒杀肿瘤细胞和间接抑制肿瘤生长。

2.2多糖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一度被认为是灵芝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并已证明了其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抗衰老等生理活性[1]。现已探明了灵芝多糖包括葡聚糖、肽多糖、杂多糖等几类共100种。

2.3核苷类化合物核苷类化合物也是灵芝孢子中生理活性较活跃的成分之一,其中腺嘌呤核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反应的作用,对延缓或消除恶性肿瘤晚期容易发生的部分致死血液并发症有作用。

2.4酶类灵芝孢子中蛋白质含量为7.2%~7.9%,其中包括多种酶类。部分酶类对消除或减轻病人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保护骨髓和正常细胞不受伤害有较明显作用。

2.5氨基酸多肽类现已测定灵芝孢子中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并发现有含硫氨基酸,其结构经X-衍射分析确定为硫组氨酸甲基内铵盐。

2.6微量元素与有机锗灵芝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包括锰、镁、钙、铜、硒、锶、钡、锌、铁、锗、磷、硼、铬、镍、矾、钛等,其中有机锗含量是人参的十几倍。某些疾病会导致病变部位电位下降,如肿瘤部位即比正常部位电位低,有机锗可从这些部位夺取电子,从而升高其电位,恶化病变细胞组织生存环境,促使其迅速衰老、死亡,并影响其分裂繁殖。

3灵芝的作用

3.1抗肿瘤作用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是肿瘤之所以会发生并扩展的重要原因。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灵芝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功能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成为抗肿瘤、防癌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的优选药物。

3.2保肝解毒作用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3.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对高血脂病患者,灵芝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者,则有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防止进一步损伤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止血小板聚集。这些功效对于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4抗神经衰弱作用汉方中,灵芝就已用于神经衰弱症与失眠,故它对中枢起到良好的作用。提取物能激发运动性抑制,使运动性降低,使协调运动失调、呈现用量依赖性镇痛效果,对环己巴比妥睡眠作用能缩短睡眠时间,能延长中枢兴奋药咖啡因致痉挛及死亡的时间,这些结果表明,灵芝对中枢呈抑制性作用。祖国医药所载灵芝能:“安神”、“增智慧”、“不忘”。

3.5治疗高血压灵芝可使麻醉兔的血压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和25%,亦可使神经活动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0%和40%。

3.6治疗糖尿病灵芝降血糖的成分为GanoderanB及降血糖之原理是由于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服用灵芝后可取代胰岛素抑制脂肪酸的释出,可改善血糖、尿糖等症状。血糖由173mg/dl降至116mg/dl,胆固醇由233mg/dl降至179mg/dl,β-蛋白由580mg/dl降至465mg/dl。灵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减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程度。

3.7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作用灵芝有显著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对于缓解此种疾病的咳痰、喘的症状及防止喘息发作有显著效果。其免疫促进作用,又可有效防止反复的感冒,从而减少此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