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含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8:43:10

钾含量范文篇1

关键词耕层土壤;速效钾;变化;河北石家庄

针对石家庄市范围内的不同土壤类型,采集耕层土壤样本化验速效钾含量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采集

采样时间与采样点分布:土样采集时间为2008年秋季作物收获前后,施肥之前;该次土壤养分普查共采集土样24491个,代表面积35.73万hm2,占全区大田面积的69%,每个土样代表面积约15hm2。采样深度与采样方法:采样深度0~20cm;每15hm2不少于15个采样点,混合后用四分法留取500g装袋作为1个土样。

1.2分析方法及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对样本进行分析,并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进行养分等级评价。

2结果与分析

2.1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现状

此次土壤养分普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表明,石家庄市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四升一降”,即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上升24.7%、29.3%、44.2%、337.6%,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13.16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了5.39mg/kg,下降率4.5%,年均递减0.22mg/kg(表1)。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分级列六级分级制的Ⅲ级,比第二次土壤普查上升1个等级,有效磷含量列Ⅱ级,比第二次土壤普查上升2个等级,速效钾含量等级未变化,为Ⅲ级。

2.2土壤速效钾在各级分布比例变化

由表2、图2可知,土壤速效钾含量Ⅰ、Ⅴ、Ⅵ级的比例分别比第二次土壤普查上升6.50、17.51、2.61个百分点,Ⅱ、Ⅲ、Ⅳ级比例分别比第二次土壤普查下降4.11、20.71、1.80个百分点,上升比例中以Ⅴ级上升幅度最大,下降比例中以Ⅲ级下降幅度最大。土壤速效钾含量属Ⅲ级的比例为34.71%,比第二次土壤普查降低了20.71个百分点,属Ⅳ级的比例27.96%,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降低了1.80个百分点。2008年、1984年临界值(100mg/kg)以上面积比例分别为50.09%、68.41%,表明2008年该区49.01%土壤速效钾缺乏,缺钾面积比1984年上升18.32%。

2.3各县市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情况

该区18个县市区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见图1。由图1可知,上升的有高邑、藁城、晋州、栾城、深泽、辛集、元氏、赵县、正定9个县市,上升幅度在4.3~25.3mg/kg,上升率4.1%~27.1%,栾城县上升幅度最大,由118.0mg/kg上升到150.0mg/kg,正定县上升幅度最小,由94.0mg/kg上升到98.3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下降的有井陉、灵寿、鹿泉、平山、新乐、无极、矿区、赞皇、行唐9个县市区,下降幅度在4.4~71.5mg/kg,下降率3.5%~58.1%,鹿泉市下降幅度最小,由126.0mg/kg下降到121.6mg/kg,平山县下降幅度最大,由123.0mg/kg下降到51.5mg/kg,全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最低的是平山县,为51.5mg/kg,最高的是栾城县,为150.0mg/kg。

2.4各县市区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级情况

土壤中的速效钾平均含量属Ⅰ级的有栾城县,为150.0mg/kg,Ⅱ级的有高邑、藁城、晋州、井陉、鹿泉、深泽、辛集、赵县、矿区、赞皇10个县市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12.4~143.3mg/kg,其余7个县市区为Ⅳ级,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51.5~98.3mg/kg。

2.5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原因分析

一是随着生产发展,复种指数提高,高产新品种的推广,种田水平的提高,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钾移出量增加素随收获物的增加而增加,因而造成土壤有效钾含量下降[1-2]。二是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3-4]。受“富钾”观念影响,该区氮磷钾施用比例长期在1.00∶0.45∶0.10,与氮磷钾施用适宜比例1.0∶0.6∶0.3有很大差距,偏施氮磷肥而忽视钾肥施用是造成耕层土壤速效钾下降的主要原因。三是钾肥投入不足。2009年该区年用化肥总量共计417298万t,其中氮肥269398万t,磷肥120903万t,钾肥26997万t,钾肥用量只占化肥总量的6.5%,与使用适宜比例15%相差8.5个百分点,钾肥投入不足是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钾含量范文篇2

目前,美国烟叶含钾量一般为2%~4%,有的甚至高达5%~6%,我国云南、贵州等地烟叶含钾量多在2.5%左右,有的达到4%~5%,而河南烟叶含钾量较低,平均含钾量很少超过1.5%。如何有效提高河南烟叶含钾量是当前烟草生产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事烟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增加钾肥用量,改进钾肥施用技术,减少土壤固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笔者在综合近年的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实践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河南烟叶含钾量,提出如下建议。

1依据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钾肥用量

河南烟区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据80年代初,河南省土肥所对全省3380个土样(0~20cm)分析,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0~407mg/kg,平均134.3mg/kg,70%左右的土壤处于中等含量100~150mg/kg之间。但近些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复种指数的提高及作物的大幅度增产,导致土壤钾的不断亏损,各土壤类型耕层速效钾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据河南省土肥所的测定,间隔3~5年,砂土、潮土和褐土速效钾含量下降了10.8%~14.9%;间隔10年,黄棕壤和砂姜黑土的速效钾含量下降了27.1%~29.9%,平均下降了2.5~4.2mg/kg。近年来,河南省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某些作物缺钾引起的生理病害。如大豆的“黄化病”,棉花的“红茎病”。笔者在烤烟生长季节,也发现一些土壤氮水平偏高的烟田,出现的烟株下部叶尖、叶缘及叶脉间变黄的缺钾症状。

河南省烟草所80年代对许昌烟区土壤化验结果:30个粘土土样的速效钾含量平均为90.83mg/kg,27个砂壤土土样的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5.2mg/kg。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50mg/kg是烤烟不出现潜在性缺钾的临界指标,因此该烟区土壤普遍缺钾。

20世纪60至70年代,对河南省烟样化验,其含钾量一般在1%左右,很少超过2%。80年代以来,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和“三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烟叶含钾量有了逐年提高的趋势。据南京土壤所对黄淮烟区烟样分析,1986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的烟样占40%,2%~1%占50%,1%以下的占10%。1987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的占65%,2%~1%占34%。1988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占70%,2%~1%占26%,1%以下占4%。宝丰县1991年增施钾肥的试验表明,钾肥对改善品质有很好的效果。不施钾的处理,烟叶含钾量只有1.12%,每hm2施K2O300kg,烟叶含钾量达1.81%,见表1。

美国烤烟生产中所施用的钾通常为获取最大烟叶产量所需钾的2~3倍,人们普遍认为施钾量超过产量最大需求后,继续施钾仍会对烤烟品质产生影响。豫西烟区卢氏县,1990年曾对烟区进行布点取样120个,分析结果速效钾含量在80mg/kg~520mg/kg,平均165mg/kg,为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地区。但一般每hm2仍做到补施硫酸钾150~225kg。该县曾对城郊、杜关、沙河、文峪等4乡烟样化验分析结果烟叶含钾量平均达到3.68%,为全省烟叶钾含量最高产区。因此考虑河南烟区土壤有效钾含量以及钾素利用率低的现状,适当增施钾肥,对改善钾素营养有明显的作用。

2保证水分供应,促进烟株对钾的吸收

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土壤钾的有效化、扩散率和作物对钾的吸收能力。土壤水分是养分移向根部的介质,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对钾离子在土壤中的质流和扩散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虽然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不同,但钾离子的扩散率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大(见表2)。Grimme和Strebel(1986)在黄土母质上发育的淋溶土进行的试验表明,底土供钾占植物吸钾量的30%~50%,随着根系在土壤中的下扎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底土供钾所占的比例增大。因此,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来促进植株对土壤钾的吸收利用十分重要。

南京土壤所多年来对我国西南烟区和黄淮烟区烟叶含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西南烟区普遍高于黄淮烟区2~3倍。为此,选择许昌、遵义两烟区肥力近似的土壤在温室中进行烟草栽培试验,使之在相同条件下生长,结果烟草吸收和累积的钾量差异大大缩小,见表3。

这说明南方烟区的烟叶含钾量高于北方烟区是与南方烟区的水气热条件优越、烟田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土壤湿润有关。

河南旱作烤烟约占烤烟种植面积的30%~40%,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的丘陵山区。年降雨量豫西烟区500~7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干旱发生频率高,使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极不稳定。该区土壤钾含量虽较高,但烟叶化验分析结果,烟叶平均钾含量很少超过1.5%,究其原因,水分是一个主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改善烤烟生产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现有水库、水塘、水窖、机井等有效的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烟草农业,扩大旱涝保收田面积是该区烟叶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3增加粗肥和硝态氮肥施用量,提高钾肥利用率

豫西烟区的红粘土、山地褐土、豫西南烟区的黄褐土、黄棕壤生产的烟叶质量较好,油分、香气较足,颜色多为金黄、桔黄。但由于质地粘重,耕层浅薄,影响烟株根系的发育,烟叶产量偏低。再者粘重土壤的钾肥肥效也较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叶含钾量有随着细粉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见表4。河南烟区土壤以2∶1型蒙脱石和伊利石的粘土矿物为主,这类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吸附能力强,土壤干旱时,钾的固定量增加,难于再次释放和供应。作物吸收钾素受土壤通气状况影响较大。质地粘重的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发育也差,影响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因此,粘重土壤应注意增施粗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增温和保墒能力,为烟株根系发育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豫西烟区伊川县以前茬和当季不施有机肥作对照,与当季每hm2施45×103kg粗肥和450kg磷肥混合沤制肥对比(二者复合肥和硫酸钾用量均按常规施用)试验,结果每公顷产量较对照高318kg,产值高1806.6元,上等烟高8.4%,千克均价高0.78元。烟田施有机肥应注意腐熟发酵,做到肥而不暴,否则影响烟叶的适时落黄成熟,豫西烟区烟农多以牛圈肥作为烟田施用的有机肥。牛粪养分含量低,粪质较细密,若加入3%~5%的钙镁磷肥或磷矿肥混合沤制,对改良土壤有很好效果。

硝酸根离子对钾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铵离子对钾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

试验研究表明,烟草从0.5mmol/LKCl中吸收钾的净吸收量被铵离子抑制了30%~35%。1998年,豫西烟区宜阳县做的硝态氮肥施量实验,硝态氮比例占70%,烟叶钾含量达到2.27%,明显高于其

它处理

,见表5。

目前河南省一些烟田增施硝态氮肥用量不足,烟农习惯性施用尿素、碳铵等铵态氮肥。这对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钾的含量是不利的。

钾含量范文篇3

目前,美国烟叶含钾量一般为2%~4%,有的甚至高达5%~6%,我国云南、贵州等地烟叶含钾量多在2.5%左右,有的达到4%~5%,而河南烟叶含钾量较低,平均含钾量很少超过1.5%。如何有效提高河南烟叶含钾量是当前烟草生产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事烟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增加钾肥用量,改进钾肥施用技术,减少土壤固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笔者在综合近年的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实践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河南烟叶含钾量,提出如下建议。

1依据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钾肥用量

河南烟区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据80年代初,河南省土肥所对全省3380个土样(0~20cm)分析,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0~407mg/kg,平均134.3mg/kg,70%左右的土壤处于中等含量100~150mg/kg之间。但近些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复种指数的提高及作物的大幅度增产,导致土壤钾的不断亏损,各土壤类型耕层速效钾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据河南省土肥所的测定,间隔3~5年,砂土、潮土和褐土速效钾含量下降了10.8%~14.9%;间隔10年,黄棕壤和砂姜黑土的速效钾含量下降了27.1%~29.9%,平均下降了2.5~4.2mg/kg。近年来,河南省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某些作物缺钾引起的生理病害。如大豆的“黄化病”,棉花的“红茎病”。笔者在烤烟生长季节,也发现一些土壤氮水平偏高的烟田,出现的烟株下部叶尖、叶缘及叶脉间变黄的缺钾症状。

河南省烟草所80年代对许昌烟区土壤化验结果:30个粘土土样的速效钾含量平均为90.83mg/kg,27个砂壤土土样的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5.2mg/kg。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50mg/kg是烤烟不出现潜在性缺钾的临界指标,因此该烟区土壤普遍缺钾。

20世纪60至70年代,对河南省烟样化验,其含钾量一般在1%左右,很少超过2%。80年代以来,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和“三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烟叶含钾量有了逐年提高的趋势。据南京土壤所对黄淮烟区烟样分析,1986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的烟样占40%,2%~1%占50%,1%以下的占10%。1987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的占65%,2%~1%占34%。1988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占70%,2%~1%占26%,1%以下占4%。宝丰县1991年增施钾肥的试验表明,钾肥对改善品质有很好的效果。不施钾的处理,烟叶含钾量只有1.12%,每hm2施K2O300kg,烟叶含钾量达1.81%,见表1。

美国烤烟生产中所施用的钾通常为获取最大烟叶产量所需钾的2~3倍,人们普遍认为施钾量超过产量最大需求后,继续施钾仍会对烤烟品质产生影响。豫西烟区卢氏县,1990年曾对烟区进行布点取样120个,分析结果速效钾含量在80mg/kg~520mg/kg,平均165mg/kg,为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地区。但一般每hm2仍做到补施硫酸钾150~225kg。该县曾对城郊、杜关、沙河、文峪等4乡烟样化验分析结果烟叶含钾量平均达到3.68%,为全省烟叶钾含量最高产区。因此考虑河南烟区土壤有效钾含量以及钾素利用率低的现状,适当增施钾肥,对改善钾素营养有明显的作用。

2保证水分供应,促进烟株对钾的吸收

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土壤钾的有效化、扩散率和作物对钾的吸收能力。土壤水分是养分移向根部的介质,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对钾离子在土壤中的质流和扩散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虽然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不同,但钾离子的扩散率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大(见表2)。Grimme和Strebel(1986)在黄土母质上发育的淋溶土进行的试验表明,底土供钾占植物吸钾量的30%~50%,随着根系在土壤中的下扎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底土供钾所占的比例增大。因此,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来促进植株对土壤钾的吸收利用十分重要。

南京土壤所多年来对我国西南烟区和黄淮烟区烟叶含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西南烟区普遍高于黄淮烟区2~3倍。为此,选择许昌、遵义两烟区肥力近似的土壤在温室中进行烟草栽培试验,使之在相同条件下生长,结果烟草吸收和累积的钾量差异大大缩小,见表3。

这说明南方烟区的烟叶含钾量高于北方烟区是与南方烟区的水气热条件优越、烟田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土壤湿润有关。

河南旱作烤烟约占烤烟种植面积的30%~40%,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的丘陵山区。年降雨量豫西烟区500~7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干旱发生频率高,使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极不稳定。该区土壤钾含量虽较高,但烟叶化验分析结果,烟叶平均钾含量很少超过1.5%,究其原因,水分是一个主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改善烤烟生产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现有水库、水塘、水窖、机井等有效的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烟草农业,扩大旱涝保收田面积是该区烟叶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3增加粗肥和硝态氮肥施用量,提高钾肥利用率

豫西烟区的红粘土、山地褐土、豫西南烟区的黄褐土、黄棕壤生产的烟叶质量较好,油分、香气较足,颜色多为金黄、桔黄。但由于质地粘重,耕层浅薄,影响烟株根系的发育,烟叶产量偏低。再者粘重土壤的钾肥肥效也较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叶含钾量有随着细粉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见表4。河南烟区土壤以2∶1型蒙脱石和伊利石的粘土矿物为主,这类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吸附能力强,土壤干旱时,钾的固定量增加,难于再次释放和供应。作物吸收钾素受土壤通气状况影响较大。质地粘重的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发育也差,影响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因此,粘重土壤应注意增施粗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增温和保墒能力,为烟株根系发育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豫西烟区伊川县以前茬和当季不施有机肥作对照,与当季每hm2施45×103kg粗肥和450kg磷肥混合沤制肥对比(二者复合肥和硫酸钾用量均按常规施用)试验,结果每公顷产量较对照高318kg,产值高1806.6元,上等烟高8.4%,千克均价高0.78元。烟田施有机肥应注意腐熟发酵,做到肥而不暴,否则影响烟叶的适时落黄成熟,豫西烟区烟农多以牛圈肥作为烟田施用的有机肥。牛粪养分含量低,粪质较细密,若加入3%~5%的钙镁磷肥或磷矿肥混合沤制,对改良土壤有很好效果。

硝酸根离子对钾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铵离子对钾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

试验研究表明,烟草从0.5mmol/LKCl中吸收钾的净吸收量被铵离子抑制了30%~35%。1998年,豫西烟区宜阳县做的硝态氮肥施量实验,硝态氮比例占70%,烟叶钾含量达到2.27%,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见表5。

目前河南省一些烟田增施硝态氮肥用量不足,烟农习惯性施用尿素、碳铵等铵态氮肥。这对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钾的含量是不利的。

钾含量范文篇4

目前,美国烟叶含钾量一般为2%~4%,有的甚至高达5%~6%,我国云南、贵州等地烟叶含钾量多在2.5%左右,有的达到4%~5%,而河南烟叶含钾量较低,平均含钾量很少超过1.5%。如何有效提高河南烟叶含钾量是当前烟草生产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事烟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增加钾肥用量,改进钾肥施用技术,减少土壤固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笔者在综合近年的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实践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河南烟叶含钾量,提出如下建议。

1依据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钾肥用量

河南烟区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据80年代初,河南省土肥所对全省3380个土样(0~20cm)分析,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0~407mg/kg,平均134.3mg/kg,70%左右的土壤处于中等含量100~150mg/kg之间。但近些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复种指数的提高及作物的大幅度增产,导致土壤钾的不断亏损,各土壤类型耕层速效钾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据河南省土肥所的测定,间隔3~5年,砂土、潮土和褐土速效钾含量下降了10.8%~14.9%;间隔10年,黄棕壤和砂姜黑土的速效钾含量下降了27.1%~29.9%,平均下降了2.5~4.2mg/kg。近年来,河南省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某些作物缺钾引起的生理病害。如大豆的“黄化病”,棉花的“红茎病”。笔者在烤烟生长季节,也发现一些土壤氮水平偏高的烟田,出现的烟株下部叶尖、叶缘及叶脉间变黄的缺钾症状。

河南省烟草所80年代对许昌烟区土壤化验结果:30个粘土土样的速效钾含量平均为90.83mg/kg,27个砂壤土土样的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5.2mg/kg。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50mg/kg是烤烟不出现潜在性缺钾的临界指标,因此该烟区土壤普遍缺钾。

20世纪60至70年代,对河南省烟样化验,其含钾量一般在1%左右,很少超过2%。80年代以来,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和“三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烟叶含钾量有了逐年提高的趋势。据南京土壤所对黄淮烟区烟样分析,1986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的烟样占40%,2%~1%占50%,1%以下的占10%。1987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的占65%,2%~1%占34%。1988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占70%,2%~1%占26%,1%以下占4%。宝丰县1991年增施钾肥的试验表明,钾肥对改善品质有很好的效果。不施钾的处理,烟叶含钾量只有1.12%,每hm2施K2O300kg,烟叶含钾量达1.81%,见表1。

美国烤烟生产中所施用的钾通常为获取最大烟叶产量所需钾的2~3倍,人们普遍认为施钾量超过产量最大需求后,继续施钾仍会对烤烟品质产生影响。豫西烟区卢氏县,1990年曾对烟区进行布点取样120个,分析结果速效钾含量在80mg/kg~520mg/kg,平均165mg/kg,为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地区。但一般每hm2仍做到补施硫酸钾150~225kg。该县曾对城郊、杜关、沙河、文峪等4乡烟样化验分析结果烟叶含钾量平均达到3.68%,为全省烟叶钾含量最高产区。因此考虑河南烟区土壤有效钾含量以及钾素利用率低的现状,适当增施钾肥,对改善钾素营养有明显的作用。

2保证水分供应,促进烟株对钾的吸收

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土壤钾的有效化、扩散率和作物对钾的吸收能力。土壤水分是养分移向根部的介质,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对钾离子在土壤中的质流和扩散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虽然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不同,但钾离子的扩散率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大(见表2)。Grimme和Strebel(1986)在黄土母质上发育的淋溶土进行的试验表明,底土供钾占植物吸钾量的30%~50%,随着根系在土壤中的下扎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底土供钾所占的比例增大。因此,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来促进植株对土壤钾的吸收利用十分重要。

南京土壤所多年来对我国西南烟区和黄淮烟区烟叶含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西南烟区普遍高于黄淮烟区2~3倍。为此,选择许昌、遵义两烟区肥力近似的土壤在温室中进行烟草栽培试验,使之在相同条件下生长,结果烟草吸收和累积的钾量差异大大缩小,见表3。

这说明南方烟区的烟叶含钾量高于北方烟区是与南方烟区的水气热条件优越、烟田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土壤湿润有关。

河南旱作烤烟约占烤烟种植面积的30%~40%,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的丘陵山区。年降雨量豫西烟区500~7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干旱发生频率高,使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极不稳定。该区土壤钾含量虽较高,但烟叶化验分析结果,烟叶平均钾含量很少超过1.5%,究其原因,水分是一个主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改善烤烟生产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现有水库、水塘、水窖、机井等有效的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烟草农业,扩大旱涝保收田面积是该区烟叶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3增加粗肥和硝态氮肥施用量,提高钾肥利用率

豫西烟区的红粘土、山地褐土、豫西南烟区的黄褐土、黄棕壤生产的烟叶质量较好,油分、香气较足,颜色多为金黄、桔黄。但由于质地粘重,耕层浅薄,影响烟株根系的发育,烟叶产量偏低。再者粘重土壤的钾肥肥效也较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叶含钾量有随着细粉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见表4。河南烟区土壤以2∶1型蒙脱石和伊利石的粘土矿物为主,这类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吸附能力强,土壤干旱时,钾的固定量增加,难于再次释放和供应。作物吸收钾素受土壤通气状况影响较大。质地粘重的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发育也差,影响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因此,粘重土壤应注意增施粗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增温和保墒能力,为烟株根系发育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豫西烟区伊川县以前茬和当季不施有机肥作对照,与当季每hm2施45×103kg粗肥和450kg磷肥混合沤制肥对比(二者复合肥和硫酸钾用量均按常规施用)试验,结果每公顷产量较对照高318kg,产值高1806.6元,上等烟高8.4%,千克均价高0.78元。烟田施有机肥应注意腐熟发酵,做到肥而不暴,否则影响烟叶的适时落黄成熟,豫西烟区烟农多以牛圈肥作为烟田施用的有机肥。牛粪养分含量低,粪质较细密,若加入3%~5%的钙镁磷肥或磷矿肥混合沤制,对改良土壤有很好效果。

硝酸根离子对钾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铵离子对钾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

试验研究表明,烟草从0.5mmol/LKCl中吸收钾的净吸收量被铵离子抑制了30%~35%。1998年,豫西烟区宜阳县做的硝态氮肥施量实验,硝态氮比例占70%,烟叶钾含量达到2.27%,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见表5。

目前河南省一些烟田增施硝态氮肥用量不足,烟农习惯性施用尿素、碳铵等铵态氮肥。这对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钾的含量是不利的。

钾含量范文篇5

目前,美国烟叶含钾量一般为2%~4%,有的甚至高达5%~6%,我国云南、贵州等地烟叶含钾量多在2.5%左右,有的达到4%~5%,而河南烟叶含钾量较低,平均含钾量很少超过1.5%。如何有效提高河南烟叶含钾量是当前烟草生产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事烟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增加钾肥用量,改进钾肥施用技术,减少土壤固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笔者在综合近年的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实践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河南烟叶含钾量,提出如下建议。

1依据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钾肥用量

河南烟区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据80年代初,河南省土肥所对全省3380个土样(0~20cm)分析,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0~407mg/kg,平均134.3mg/kg,70%左右的土壤处于中等含量100~150mg/kg之间。但近些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复种指数的提高及作物的大幅度增产,导致土壤钾的不断亏损,各土壤类型耕层速效钾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据河南省土肥所的测定,间隔3~5年,砂土、潮土和褐土速效钾含量下降了10.8%~14.9%;间隔10年,黄棕壤和砂姜黑土的速效钾含量下降了27.1%~29.9%,平均下降了2.5~4.2mg/kg。近年来,河南省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某些作物缺钾引起的生理病害。如大豆的“黄化病”,棉花的“红茎病”。笔者在烤烟生长季节,也发现一些土壤氮水平偏高的烟田,出现的烟株下部叶尖、叶缘及叶脉间变黄的缺钾症状。

河南省烟草所80年代对许昌烟区土壤化验结果:30个粘土土样的速效钾含量平均为90.83mg/kg,27个砂壤土土样的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5.2mg/kg。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50mg/kg是烤烟不出现潜在性缺钾的临界指标,因此该烟区土壤普遍缺钾。

20世纪60至70年代,对河南省烟样化验,其含钾量一般在1%左右,很少超过2%。80年代以来,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和“三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烟叶含钾量有了逐年提高的趋势。据南京土壤所对黄淮烟区烟样分析,1986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的烟样占40%,2%~1%占50%,1%以下的占10%。1987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的占65%,2%~1%占34%。1988年烟叶含钾量2%以上占70%,2%~1%占26%,1%以下占4%。宝丰县1991年增施钾肥的试验表明,钾肥对改善品质有很好的效果。不施钾的处理,烟叶含钾量只有1.12%,每hm2施K2O300kg,烟叶含钾量达1.81%,见表1。

美国烤烟生产中所施用的钾通常为获取最大烟叶产量所需钾的2~3倍,人们普遍认为施钾量超过产量最大需求后,继续施钾仍会对烤烟品质产生影响。豫西烟区卢氏县,1990年曾对烟区进行布点取样120个,分析结果速效钾含量在80mg/kg~520mg/kg,平均165mg/kg,为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地区。但一般每hm2仍做到补施硫酸钾150~225kg。该县曾对城郊、杜关、沙河、文峪等4乡烟样化验分析结果烟叶含钾量平均达到3.68%,为全省烟叶钾含量最高产区。因此考虑河南烟区土壤有效钾含量以及钾素利用率低的现状,适当增施钾肥,对改善钾素营养有明显的作用。

2保证水分供应,促进烟株对钾的吸收

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土壤钾的有效化、扩散率和作物对钾的吸收能力。土壤水分是养分移向根部的介质,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对钾离子在土壤中的质流和扩散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虽然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不同,但钾离子的扩散率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大(见表2)。Grimme和Strebel(1986)在黄土母质上发育的淋溶土进行的试验表明,底土供钾占植物吸钾量的30%~50%,随着根系在土壤中的下扎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底土供钾所占的比例增大。因此,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来促进植株对土壤钾的吸收利用十分重要。

南京土壤所多年来对我国西南烟区和黄淮烟区烟叶含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西南烟区普遍高于黄淮烟区2~3倍。为此,选择许昌、遵义两烟区肥力近似的土壤在温室中进行烟草栽培试验,使之在相同条件下生长,结果烟草吸收和累积的钾量差异大大缩小,见表3。

这说明南方烟区的烟叶含钾量高于北方烟区是与南方烟区的水气热条件优越、烟田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土壤湿润有关。

河南旱作烤烟约占烤烟种植面积的30%~40%,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的丘陵山区。年降雨量豫西烟区500~7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干旱发生频率高,使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极不稳定。该区土壤钾含量虽较高,但烟叶化验分析结果,烟叶平均钾含量很少超过1.5%,究其原因,水分是一个主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改善烤烟生产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现有水库、水塘、水窖、机井等有效的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烟草农业,扩大旱涝保收田面积是该区烟叶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3增加粗肥和硝态氮肥施用量,提高钾肥利用率

豫西烟区的红粘土、山地褐土、豫西南烟区的黄褐土、黄棕壤生产的烟叶质量较好,油分、香气较足,颜色多为金黄、桔黄。但由于质地粘重,耕层浅薄,影响烟株根系的发育,烟叶产量偏低。再者粘重土壤的钾肥肥效也较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叶含钾量有随着细粉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见表4。河南烟区土壤以2∶1型蒙脱石和伊利石的粘土矿物为主,这类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吸附能力强,土壤干旱时,钾的固定量增加,难于再次释放和供应。作物吸收钾素受土壤通气状况影响较大。质地粘重的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发育也差,影响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因此,粘重土壤应注意增施粗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增温和保墒能力,为烟株根系发育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豫西烟区伊川县以前茬和当季不施有机肥作对照,与当季每hm2施45×103kg粗肥和450kg磷肥混合沤制肥对比(二者复合肥和硫酸钾用量均按常规施用)试验,结果每公顷产量较对照高318kg,产值高1806.6元,上等烟高8.4%,千克均价高0.78元。烟田施有机肥应注意腐熟发酵,做到肥而不暴,否则影响烟叶的适时落黄成熟,豫西烟区烟农多以牛圈肥作为烟田施用的有机肥。牛粪养分含量低,粪质较细密,若加入3%~5%的钙镁磷肥或磷矿肥混合沤制,对改良土壤有很好效果。

硝酸根离子对钾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铵离子对钾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

试验研究表明,烟草从0.5mmol/LKCl中吸收钾的净吸收量被铵离子抑制了30%~35%。1998年,豫西烟区宜阳县做的硝态氮肥施量实验,硝态氮比例占70%,烟叶钾含量达到2.27%,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见表5。

目前河南省一些烟田增施硝态氮肥用量不足,烟农习惯性施用尿素、碳铵等铵态氮肥。这对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钾的含量是不利的。

钾含量范文篇6

1.1氮肥氮素是影响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最为活跃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影响到蛋白质含量、组分等指标。蛋白质含量一般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但超过一定的施氮量还可能使蛋白质含量下降。施氮量应当根据具体的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其他栽培措施而定。氮肥对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还与施氮时期密切相关,适当晚追施氮肥对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更有效,这是由于适当的后期施氮,小麦植株仍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此吸收的氮能更直接地输送到子粒中去合成蛋白质。

1.2磷肥一般来说在土壤含磷不足或大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可以使小麦显著增产,并且可以改善品质。对于子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而言,应在充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适量的磷肥;而对子粒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品种而言,应在适量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充足的磷肥。

1.3钾肥钾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施钾明显增加小麦产量并改善小麦品质,像小麦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韧性的延长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对面包强筋小麦品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4有机肥一般情况下,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产量并增加子粒蛋白质、干面筋含量。在基础肥力较差时,增施有机肥效果更好,在一定范围内,随施肥量的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高。但其作用不及施氮量和施氮时期显著。

1.5配合施肥氮钾、氮磷和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麦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三元配合施用效果优于二元配施,二元配施高于单独施用。氮磷钾最佳用量和配比是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技术的核心问题,因为对于不同品种与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小麦吸收氮磷钾的比例有所不同。因此,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比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而定。

2土壤含水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小麦生育期间的土壤水分状况受自然降水和灌溉的影响。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降雨可增加小麦蛋白质含量,降雨量及其分布和湿度对蛋白质的影响更大些。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一般与降水量或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一般认为追肥浇水越向后推迟越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孕穗期处理对小麦品质更有利。但施肥浇水太晚,又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3播期和播量对小麦品质影响

播期对品质的影响随机性很强。早播、中播产量比晚播产量高,特别是早晚播相比产量相差200千克/亩以上,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播期对品质的影响。播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每亩播种量在7.5千克以下时,随着播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而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却与之相反。播种密度会造成小麦群体结构不同而带来温光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小麦群体质量进而影响品质。播量过大即密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高产的获得,也影响小麦营养品质和商品品质。因此,为实现高产保优栽培的要求,要合理密植。

4栽培技术措施要点

4.1优化投肥结构①增施有机肥:小麦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左右。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②在无机肥氮磷钾三要素中,氮磷钾的总量供应、协调配合与时段分配,是调控产量与品质矛盾的重要手段,一般高产田要“控氮、稳磷、增钾、补中微”,氮磷钾配比为1∶0.4~0.5∶0.5~0.7,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中产田要“稳氮磷、增钾、补微”,氮磷钾配为1∶0.5∶0.3~0.4;低产田要“增氮、增磷”,氮磷配施比例为1∶1。在以高产优质为目标的小麦生产中,综合施肥是达到目的的唯一途径,要摒弃重氮、轻磷、忽视钾的传统施肥观念,尤其在大面积旱薄地的自然条件下,重视磷肥及配方施肥是普及小麦优质化生产的重要途径。③实施“氮肥后移”技术,在拔节期、孕穗期追氮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高。

4.2播期适宜适当早播,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14℃时,为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在适宜播期内,旱薄地、黏土涝洼地及冬性品种可适当早播,地力高、砂土地和偏春性品种,可适当晚播;同一品种可先播低产田,再播中产田,最后播高产田。

4.3合理密植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定。各类麦田的适宜基本苗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早播麦田、高产麦田,应适当减少播量;分蘖力弱、成穗率低的品种,晚播麦田、低产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各类麦田的适宜基本苗为:精播高产麦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8万~12万株,成穗率低的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半精播中产田每亩13万~15万株;旱作麦田每亩13万~16万株;晚茬麦田每亩20万~30万株;独秆麦田每亩40万~50万株。

钾含量范文篇7

摘要:总结了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土壤培肥措施,以期为富裕县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耕地;土壤养分;培肥措施;黑龙江富裕

富裕县中低产田类型占黑龙江省中低产田8种类型的6种:渍涝旱地型47569hm2;风沙型15275hm2;缺水型13487hm2;瘠薄型2737hm2;盐碱型2264hm2;其他类型4585hm2。其中以渍涝旱地型最多,占55.4%。

1土壤养分现状

1.1有机质含量下降

1985年富裕县参加完成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从化验结果看: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37%。其中,含量2.5%~4.4%的占总耕地面积的52.8%,大于5.5%的占15.1%,小于2.0%的占14.3%,主要集中在砂壤质土壤,基本属于2级、3级优良耕作土壤。从1997年全县化验结果看:富裕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6%~2.0%,只有部分地块超过3.0%。通过15年的耕作,土壤有机质下降了1%以上,年均下降超过0.07%。长此下去,全县土壤将严重的沙化、低产化、板结化,直接影响富裕县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2速效氮含量差异明显

1985年土壤普查化验结果,全县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178mg/kg,在土壤8个分级中属第3位,属于供氮能力较强的耕作土壤。从1997年全县化验结果看,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20mg/kg,这说明这些年富裕县对土壤氮素的投入速度比农作物从土壤索取速度慢,所以在今后的科学施肥工作中应注意氮肥的合理投入。

1.3速效磷含量有所上升

1985年全县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为15mg/kg,居8个分级中的第5位,属于供磷能力稍差的耕作土壤。1997年全县化验结果,土壤速效磷平均为23mg/kg,增加了8mg/kg,这说明近几年我县土壤施磷水平不断提高,使速效磷含量增加。但从整体看含量水平极不平衡,高的地块可达30mg/kg;低的下降为不足10mg/kg。

1.4速效钾含量急剧下降

1985年富裕县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68mg/kg,属于供钾能力极强的耕作土壤类型,居供钾水平6个等级的第2位。但从1997年化验结果看,全县速效钾含量平均下降到140mg/kg,居供钾能力6个等级的第5位,下降了1/2,只有部分地块达到200mg/kg以上,这说明富裕县土壤钾素补给能力已经非常低,已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1.5耕层较浅、犁底层上移

1985年全县土壤剖面调查,富裕县土壤耕层在18~23cm,尤以耕层18~20cm的居多。可以说,保水肥能力相对较强,近几年调查全县多数地块耕层已下降到15~17cm,平均减少了3~5cm,使得抗旱、保水、防涝能力下降,丰产性能降低,逐步向低产田方向恶化。

1.6中低产田增多

富裕县大部分中低产田开发比较早,多分布在沿江左右河道和沿河的漫滩上,土壤黑土层薄,耕层浅,有机质含量低;加之多年的粗放经营,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加大,耕地的生产能力逐渐由高产田变为中低产田。

2土壤培肥措施

2.1增施农家肥,提高农家肥质量

农家肥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补充来源,其数量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因此,一定要在抓好农家肥的积造工作。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要大力积造农家肥,提高农家肥质量,严格执行《黑龙江省耕地保养条例》,完善农户施肥台帐制度,保持土壤有机质稳定中有所增长。

2.2加大秸秆根茬还田工作力度,增加还田面积

秸秆、根茬是土壤有机质补充的另一来源,因此,一定要扩大其还田面积,提高作业质量,力争秸秆、根茬全部粉碎还田。

2.3改善施肥对策,提高施肥水平

从全县整体施肥上看,向土壤中投入远远低于索取水平,而且比例极不合理,造成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比例失调。因此,在施肥对策上要根据作物需肥规律,依据当地土壤、气候、栽培水平等条件做到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总的施肥原则应该是增氮、稳磷、补钾、补微。

(1)增施、勤施氮肥。目前富裕县所应用的氮肥,在土壤中的水溶性、活动性和被农作物的利用性极高,因此,施用氮肥一定要做到多施、早施、勤施。具体根据某一作物所需的氮肥总量,用1/3作种肥,其余作2~3次追肥以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保障农作物全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

(2)稳定磷肥数量。虽然富裕县土壤磷素含量有所增加,但有效含量依然不足,因此,不管何种作物都要保证磷肥的施入量,其施用方法以基肥、种肥为主。

(3)增加钾肥施用量。钾肥在最近2年才有少量投入,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在今后的施用对策上应逐步提高钾肥的投入。除此以外,还要依据测土结果根据各作物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配比使用。

(4)深施化肥,提高利用效果。目前,富裕县化肥施用普遍存在施肥部位浅的实际问题,使作物表现为前期生长发育好、中后期脱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投入量不足;另一方面是施肥部位浅,造成中后期作物根系在肥层以下,遇到降雨或灌水肥料溶解、淋溶后才能被作物充分吸收,作物表现健壮,一旦干旱,根系难以吸收肥料而表现脱肥。因此,在化肥施用方面,一定注意基肥深施,最好在18~20cm。

2.4扩大松翻面积,逐步加深耕层

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土地耕翻中,应注重深翻、深松,要建立合理轮作制,麦田耕翻一定要逐年加深,力争保持在20cm左右,其他作物中耕都要坚持以深松为基础,使土壤耕层逐步加深到20cm。

2.5改造中低产田

(1)统一组织、总体规划、分散实施。

(2)分区治理、各有侧重、因地制宜。

钾含量范文篇8

关键词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效应

秸秆直接还田就是秸秆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施入农田,它是秸秆利用、增加农田有机肥源的主要途径,是一种最简单最普遍的利用形式,也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实现高产优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多年来秸秆直接还田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秸秆直接还田的增产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是养分效应﹑改土效应和生态效应[1]。

1秸秆还田的养分效应

1.1提高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

农作物的秸秆中都含有相当数量的营养元素,豆科作物的秸秆中氮含量较高,禾本科作物的秸秆中钾含量较高。一般情况下,单位面积田块的秸秆中氮、磷、钾含量相当于该田块氮磷钾化肥施用总量的10%~20%,通过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有效养分归还到土壤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在四明镇东洼村肥力观察点试验,连续4年稻麦两季秸秆留茬还田量4.5t/hm2,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均有所增加(表1),还能提高农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率。

1.2提高土壤的钾素水平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钾素大量滞留在茎秆中,如小麦秸秆中含钾量为1.28%,稻秸秆中含钾量达0.85%,是氮、磷总和的2倍左右。秸秆中的钾素有效性也高,用清水浸泡稻秆6h,秸秆中近90%的钾素被泡出。由表1可知,秸秆还田后,土壤中速效钾明显增加,4年累计增加32mg/kg,平均年增长8mg/kg,对土壤钾的良性循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提高土壤有效硅的含量

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但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若作物缺乏该元素,茎叶的刚性就会减低,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弱,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水稻秸秆中含硅高达12%,在缺硅的土壤中,秸秆还田是提供有效硅的一个主要来源,能明显地增强作物抗逆性[2]。

2秸秆还田的改土效应

2.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中有机质数量的维持主要取决于有机残体,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残体,它能增加土壤活性有机质,如稻秸秆含有机碳42.2%,腐殖化系数30%,施稻秸秆3t/hm2提供的腐殖质为379.5kg/hm2。秸秆直接还田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表1)[3],还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更新,新鲜的有机质的加入对土壤结构有重要的改善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和更新,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容重为1.30g/cm3,总孔隙度增加1.2个百分点。

2.2有利于土壤微团聚体形成

在土壤中,直径大于0.25mm的微团聚体被认为对土壤物理性状和营养条件具有良好的作用。秸秆还田后分解的腐殖质有利于0.25~1.00mm微团聚体的形成。根据连续3年秸秆还田试验,0.25~1.00mm微团聚体数量增加数比对照多1倍,分别为32.18%﹑16.20%。因此,秸秆还田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有利于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

2.3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秸秆还田后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碳源,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了土壤生物活性[4]。秸秆还田后,肥沃土壤的细菌数增加0.5~2.5倍,贫瘠土壤的细菌数增加2.5~3.0倍,由于新陈代谢作用细菌不断繁殖不断死亡,这些数广量大的细菌死亡后对土壤的改善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对于各种固氮菌来说,秸秆直接还田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能量物质,加强了固氮菌的固氮作用。据报道,稻草还田150kg,土壤微生物固定气态氮1.2~1.5kg,因而间接地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

3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效应

3.1减轻污染,净化环境

秸秆直接还田到土壤中,经过土壤生物、化学、物理多方面综合作用,可以使秸秆资源得到有效的直接应用,减轻污染。如果在沟边、路边、田头焚烧秸秆,产生浓浓烟雾,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对飞机的安全飞行、公路的营运、周围的树木以及成熟待收的作物构成威胁。如秸秆任意丢弃或推入沟河,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也污染环境及水体。而秸秆直接还田可以变害为利,从根本上减轻或杜绝因秸秆处置不当对大气、水体和人们生存居住空间造成的环境污染。

钾含量范文篇9

关键词:陶瓷原料,二氧化硅,测定

1引言

在传统陶瓷中,SiO2是陶瓷坯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形成的骨架,它的存在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硬度、机械强度等,从而直接影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性能,同时SiO2也是各种釉料配方的重要参数。因此,准确测定陶瓷原料中SiO2的含量,对陶瓷和釉料生产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原材料的用量、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等。

不同的陶瓷原料,其SiO2的含量不同,测量方法也有多种。本文对陶瓷原料中SiO2的常见检测方法逐一作了介绍。

2氢氟酸挥发法

2.1硫酸-氢氟酸法

当试样中的SiO2含量在98%以上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如下:将测定灼烧减量后的试料加数滴水湿润,然后加硫酸(1+1)0.5ml,氢氟酸(密度1.14g/cm3)10ml,盖上坩埚盖,并稍留有空隙,在不沸腾的情况下加热约15min,打开坩埚盖并用少量水洗二遍(洗液并入坩埚内),在普通电热器上小心蒸发至近干,取下坩埚,稍冷后用水冲洗坩埚壁,再加氢氟酸(密度1.14g/cm3)3ml并蒸发至干,驱尽三氧化硫后放入高温炉内,逐渐升高至950~1000℃,灼烧1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iO2(%)=(m1-m2)/m×100

式中:

m1——灼烧后坩埚与试料的质量,g

m2——氢氟酸处理后坩埚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2.2硝酸-氢氟酸法

当试样中的SiO2含量大于95%而小于或等于98%时,可采用此方法。具体如下:

(1)将试料置于铂坩埚中,加盖并稍留缝隙,放入1000~1100℃高温炉中,灼烧1h。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

(2)将坩埚置于通风橱内,沿坩埚壁缓慢加入3ml硝酸、7ml氢氟酸,加盖并稍留缝隙,置于低温电炉上,在不沸腾的情况下,加热约30min(此时试液应清澈)。用少量水洗净坩埚盖,去盖,继续加热蒸干。取下冷却,再加5ml硝酸、10ml氢氟酸并重新蒸发至干。

(3)沿坩埚壁缓缓加入5ml硝酸蒸发至干,同样再用硝酸处理两次,然后升温至冒尽黄烟。

(4)将坩埚置于高温炉内,初以低温,然后升温至1000~1100℃灼烧30min,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iO2(%)=[(m1-m2)+(m3-m4)]/m×100

式中:

m1——试料与坩埚灼烧后的质量,g

m2——氢氟酸处理并灼烧后残渣与铂坩埚的质量,g

m3——试剂空白与铂坩埚的质量,g

m4——测定试剂空白所用铂坩埚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3重量-钼蓝光度法

重量-钼蓝光度法所测定的范围是SiO2含量小于95%。具体如下:

(1)对可溶于酸的试样,可直接用酸分解;对不能被酸分解的试样,多采用Na2CO3作熔剂,用铂坩埚于高温炉中熔融或烧结之后酸化成溶液,再在水浴锅上用蒸发皿蒸发至干,然后加盐酸润湿,放置一段时间后,加入动物胶,使硅酸凝聚,搅匀,放置5min,用短颈漏斗、中速滤纸过滤、滤液用250ml容量瓶承接。将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并用热盐酸洗涤沉淀2次,再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

(2)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到铂坩埚中,再放到700℃以下高温炉中,敞开炉门低温灰化,待沉淀完全变白后,开始升温,升至1000℃~1050℃后保温1h取出,稍冷即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

(3)加数滴水润湿沉淀,加4滴硫酸、10ml氢氟酸,低温蒸发至冒尽白烟。将坩埚置于1000~1050℃高温炉中灼烧15min,取出稍冷,即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

(4)加约1g熔剂到烧后的坩埚中,并置于1000~1050℃高温炉中熔融5min,取出冷却。加5ml盐酸浸取,合并到原滤液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液A,用于测定残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钛。

(5)用移液管移取10ml试液A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水、5ml钼酸铵溶液,摇匀,于约30℃的室温或温水浴中放置20min。

(6)加入50ml乙二酸-硫酸混合溶液,摇匀,放置0.5~2min,加入5ml硫酸亚铁铵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用10mm吸收皿,于分光光度计690nm处,以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二氧化硅的值由绘制的工作曲线上查得。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iO2(%)=[m1-m2+m3(V/V1)-(m4-m5)]/m×100

式中:

m1——氢氟酸处理前沉淀与坩埚的质量,g

m2——氢氟酸处理后沉淀与坩埚的质量,g

m3——由工作曲线查得的二氧化硅量,g

m4——氢氟酸处理前空白与坩埚的质量,g

m5——氢氟酸处理后空白与坩埚的质量,g

V1——分取试液的体积,ml

V——试液总体积,ml

m——试料的质量,g

4氟硅酸钾容量法

重量-钼蓝光度法的准确度较高,但对于一些特殊样品,如萤石CaF2,由于含有较大量的氟,会使试样中的Si以SiF4形式挥发掉,不能用重量法测定。还有重晶石以及锆含量较高的样品、钛含量较高的样品,在重量法的条件下形成硅酸的同时,会生成其它沉淀,夹杂在硅酸沉淀中。所以这些特殊

样品不能用重量法测定,可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来测定SiO2的含量。

氟硅酸钾容量法是将试样用碱熔融,不溶性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转变成可溶性的硅酸盐,加酸后生成游离的硅酸,在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下,硅酸与氟离子作用形成氟硅酸离子,进而与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沉淀。该沉淀在热水中会水解生成氢氟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由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应用该分析方法时应严格控制分析条件,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的处理是先用氢氧化钠熔融,然后用水浸取,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得到样品溶液。当样品中铝、钛含量较高时,为防止氟铝酸钠和氟钛酸钠沉淀的生成,可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氢氟酸挥发法历来被认为是赶硅的一种方法,但实践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四氟化硅和氢氟酸能共处于同一溶液中,因此,在溶解过程中,只要控制一定的体积,硅即以氟硅酸的形式留在溶液中,从而可测定硅的含量。

(2)为了保证硅的沉淀完全,加入氟化钾和氯化钾的量应过量。但氟化钾和氯化钾的量若过大,则当样品中的铝、钛含量较高时干扰情况比较严重。一般在铝、钛含量不高时,50ml溶液加氟化钾1.5~2.0g;而铝、钛含量较高时加1~1.5g。氯化钾的加入量还与沉淀时的温度有关。20℃时,50ml溶液加8g氯化钾;高于25℃则需加入10g以上。

(3)沉淀时为减少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洗涤困难,温度应低于30℃,体积不大于50ml,沉淀应在放置15min后过滤。

(4)测定的干扰一般来自铝、钛,对高铝和高钛的试样可加入氯化钙、过氧化氢、草酸铵、草酸和熔样用的氢氧化钾来代替氢氧化钠、用硝酸代替盐酸作介质的方法来消除干扰。

氟硅酸钾容量法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陶瓷生产中的控制分析。

5比色法

当试样中的SiO2含量在2%以下时,为了得到较准确的检测结果,宜用比色法测定。比色法有硅钼黄和硅钼蓝两种。硅钼黄法基于单硅酸与钼酸铵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成黄色的硅钼酸络合物(硅钼黄);而硅钼蓝法把生成的硅钼黄用还原剂还原成蓝色的络合物(硅钼蓝)。在规定的条件下,由于黄色或蓝色的硅钼酸络合物的颜色深度与被测溶液中SiO2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颜色的深度测得SiO2的含量。硅钼黄法可以测出比硅钼蓝法含量较高的SiO2,而后者的灵敏度却远比前者要高,因此在一般分析中,对少量SiO2的测定都采用硅钼蓝比色法。硅钼蓝比色法有两种,一种是用1,2,4-酸(1-氨基-2-萘酚-4-磺酸)作还原剂,另一种是用硫酸亚铁铵作还原剂,具体操作如下:

1,2,4-酸还原法:该方法是将试样分解后,在一定酸度的盐酸介质中,加钼酸铵使硅酸离子形成硅钼杂多酸,用1,2,4-酸还原剂将其还原成钼蓝,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7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硫酸亚铁铵还原法:该方法是将试样用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熔融,并用稀盐酸浸取。在约0.2mol/L盐酸介质中,单硅酸与钼酸铵形成硅钼杂多酸;加入乙二-硫酸混合酸,消除磷、砷的干扰,然后用硫酸亚铁铵将其还原为硅钼蓝,于分光光度计波长810nm或690nm处,测量其吸光度。该方法可以测出比1,2,4-酸还原法含量较高的SiO2。

比色法测定SiO2对溶液的酸度和溶液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得不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6硅酸钙沉淀EDTA滴定法

该法是让硅酸在pH=10时与钙生成硅酸钙沉淀,沉淀用已知过量的EDTA溶解,过量的EDTA用标准钙溶液回滴,用K-B指示剂指示终点,由加入的EDTA量和钙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应用该法分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干扰离子较多,一般共存的铁、铝、钛均会干扰测定,可采用邻二氮菲和三乙醇胺来联合掩蔽。

(2)由于硅酸钙沉淀的溶解度较大,为保证沉淀完全,沉淀时体积应较小,而且pH控制为10。

(3)为使沉淀完全应加入SiO32-量60~80倍的氯化钙,沉淀时应遵循“热、浓、快”的原则,以便得到较紧密的硅酸钙沉淀。

(4)洗涤应选用pH=1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为减少洗涤时硅酸钙的损失,应尽可能减少洗涤剂的用量。

硅酸钙沉淀法操作方便,熔样可采用镍坩埚进行,滴定过程可在普通烧杯中进行。虽然在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此法在厂矿的控制分析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析方法。

7结语

陶瓷原料中SiO2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检测时应根据待测试样的具体特点来选用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杨东辉.长石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J].中国陶瓷,2006,5:55~56

2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李硕等.GB/T4734-1996.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钾含量范文篇10

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作物生长,各种作物对土壤pH值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下表是一些主要农作物适宜生长的酸度范围。

测定土壤的酸度,一般用蒸馏水或盐溶液(常用氯化钾)提

取土壤中游离态或代换性的氢离子,然后用pH试纸或备有标准色阶的pH混合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如果用pH计,测定的值更精确。

【操作】称取1g风干或新鲜土样,放入试管内,加入5mL蒸馏水,试管口加塞后充分振荡,放置澄清后用精密pH试纸(pH值在5.5~9.8)测定上层清液的酸度。

【说明】

(1)土壤样品的采集要科学。例如,测定大田的土壤酸度,采样时应多点取样,如10亩地可取5个点,30亩地可取10个点,大于30亩可取15~20个点。把各点的样品充分混合后,测定所取土样。为了保证测定准确,应重复测试一次,加以验证。

(2)蒸馏水必须用pH=7的中性水,否则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把pH值调到中性。

(3)速测用的土样一般以新鲜的自然湿土为宜。保存备用土样要风干,潮湿的土壤易受微生物的作用而改变土壤的性质。风干的方法是:把土样摊在塑料薄膜或纸上,趁它在半干状态时压碎,除去残根等杂质,铺成薄层晾干,再用木棒碾碎。风干场所要干燥通风,防止酸、碱气体侵入。风干后再次研磨、过筛处理,最后装入土样瓶或塑料袋内,保存备用。

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测定

【概述】测定土壤的养分,是田间科学管理的必要步骤,也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养分的简易测定,是有实用意义的实验。测定的一般原理是:将含速效氮、磷、钾养分的一定量土壤,用浸提液把氮、磷、钾浸提出来。然后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和浸出液中的氮、磷、钾等养分作用,使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浸出液中所含的某一养分,因浓度不同,颜色的深浅也不一样。将这一颜色跟用纯试剂配制的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色列相比较,可以粗略确定浸出液中某一养分的浓度,由此推算土壤中某一养分的含量。下面分别介绍土壤浸出液的制备,氮、磷、钾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以及三种养分的测定方法。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原理】

土壤中的速效养分氮、磷、钾主要以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磷酸盐(H2PO-4、HPO2-4)和钾盐(K+)等形式存在于土壤溶液里或被土壤胶粒吸附。要测定它们,首先要用一种溶液把它们浸提出来。当用电解质溶液作浸提液(如NaHCO3)处理土壤时,土壤胶粒吸附的离子就被电解质溶液里的离子(如Na+)替代,替代出来的离子和原来土壤溶液中的养分一起进入浸提液。

【操作】

(1)从田间取回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在105~115℃下烘干。

(2)称取5g干燥的土壤样品,放入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25mL0.5mol/L的碳酸氢钠浸提液。用玻璃棒把土壤搅散。再加入半药匙活性炭,剧烈振荡1~2分钟后静置5~10分钟,过滤后得到的滤液是土壤浸出液。

【说明】

(1)浸提液有多种,如盐酸、柠檬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钠和醋酸-醋酸钠等溶液。选用哪种浸提液更好,应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及浸出效果来决定。本实验中统一采用0.5m0l/L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土壤养分的浸提液。

(2)加活性炭的目的是为了脱色。但加入前要检验活性炭中是否含有磷(方法见速效磷的测定)。如果含有磷,在使用前将磷除去。方法是用0.5m0l/L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提,浸提2小时后过滤(吸滤法),活性炭还要用浸提液洗涤两次,最后用蒸馏水洗到中性,烘干备用。

氮、磷、钾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经105℃烘干的分析纯磷酸二氢钾(KH2PO4)0.4390g、硝酸钾0.7220g、氯化铵0.3820g、硫酸钾1.3247g于250mL的烧杯中,用少量水溶解,然后无损地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多次冲洗烧杯,洗液转移入容量瓶中),最后加水稀释到刻度,即得含有磷、硝态氮、铵态氮各为100ppm,钾为1000ppm的混合标准原液。加甲苯5滴防腐,可以保存3~4个月。

用移液管吸取上述标准原液4mL,放在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即得可用于制作标准色列的含硝态氮、铵态氮、磷各为8ppm和钾80ppm的混合标准溶液。有效期7天。

土壤中速效氮的测定

1.硝态氮(N0-3—N)的测定——硝酸试粉法

【原理】硝酸试粉是粉状试剂,它由锌粉(还原剂)、柠檬酸(提供酸性和排除Fe3+的干扰)、对-氨基苯磺酸和甲萘胺(显色剂)和硫酸锰(催化剂)等组成。在酸性条件下,硝酸试粉中的锌把硝酸根离子还原成亚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跟试粉中的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对苯磺酸重氮盐,它跟试粉中的甲萘胺反应,生成红色的偶氮染料。红色的深浅程度跟浸出液里的硝酸根含量有关,根据所形成的红色深浅跟标准色列比色,从而确定浸出液里硝态氮的浓度(ppm)。

【操作】

(1)取8支洁净干燥、直径大小和管壁厚薄一致的5mL无色试管(可用5mL注射针剂的废安瓿代替)。按下表所列步骤制作标准色列。

(2)在剩下的两支试管(编号7、8)里各加入土壤浸出液16滴,再分别加入4滴1mol/L硫酸溶液,摇匀。分别加入硝酸试粉1耳勺(尽量和制作标准色列时的加入量相等),摇匀后,在5~15分钟内将显示的颜色跟标准色列比较,记录颜色相同的标准色列硝态氮读数值(即浸出液中含硝态氮的浓度)。7、8两支试管中显色应基本一致,否则应重新测定。

【计算】

(1)土壤中速效养分的求算

本实验的土壤浸出液是由5g干土和25g(按每毫升质量约为1g计算)碳酸氢钠溶液浸提出来的。因此,

(2)每平方米耕地中速效养分含量的求算

土地的耕作层一般离地表0~20cm左右,而干燥土壤(指干燥而结构未被破坏的土壤)的容重为1130kg/m3。因此,

每平方米耕作层土壤质量=1m2×0.2m×1130kg/m3=226kg

每平方米耕地中速效养分含量(千克)=土壤含速效养分率

×10-6×226=读数值×5×10-6×226

土壤中含硝态氮的量按上述方法求算。

【说明】

(1)滴管的口径必须校正,在垂直滴出时每滴体积是1/20mL(即20滴是1mL)。滴加液体时滴管必须垂直,保证每一液滴的体积大小一致。

(2)硝酸试粉的制备

①甲试剂称取分析纯柠檬酸150g,对-氨基苯磺酸4g,甲萘胺2g,在干燥条件下迅速地分别研细,混合均匀后,贮于棕色瓶中。

②乙试剂称取分析纯锌粉4g,硫酸锰20g,混合均匀后贮于棕色瓶中。

使用时取甲试剂15份,乙试剂1份(指质量),两者充分混合均匀后,贮存在棕色瓶中,放在阴凉干燥处。混合后的试剂,一般只能保存两个月左右,受潮更容易失效。失效时试粉变红色。

(3)浸出液中加入硫酸的目的在于中和浸出液的碱性,以保证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4)为了消除体积不同而引起的误差,保证结果准确,无论是标准色列的制作,还是浸出液中养分的测定,都应严格按规定滴数加液,使液体的总滴数为20滴(约1mL)。

(5)上页表中硝态氮浓度的一系列读数值是标准色列的读数值(以下简称读数值)。浸出液的显色跟标准色列中某一档溶液颜色相同时,这一读数值就是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

设配制色列中这一档溶液时耗用标准溶液n滴,该档的读数值为C。已知标准溶液中硝态氮的浓度是8ppm,而实验中浸出液的用量是16滴,则两者有如下的关系:

n×8ppm=16×C∴C=0.5n(ppm)

即读数值=标准溶液滴数×0.5

2.铵态氮(NH+4—N)的测定——铵试剂法

【原理】在碱性(pH>11)条件下,铵态氮跟铵试剂(碘汞化钾的碱性溶液)作用,生成碘化氨基氧汞黄色沉淀。但因土壤浸出液中NH+4很少,一般只能使溶液呈黄色。根据黄色的深浅(跟标准色列比色)确定浸出液中含铵态氮的浓度(ppm)。

【操作】

(1)取8支洁净、干燥的5mL试管(要求跟测硝态氮相同)。按下页表所列步骤制作标准色列。

(2)在剩下的两支试管(编号7、8)里各加入土壤浸出液16滴,再加入10%的酒石酸钾钠溶液各2滴后摇匀,接着分别加入蒸馏水和铵试剂各1滴,使两试管里液体的总体积为20滴,摇匀。将浸出液显示的颜色跟标准色列比较,记录颜色相同的标准色列的铵态氮读数值[即浸出液中含铵态氮的浓度(ppm)]。7、8两支试管里的显色应基本一致,否则应重新测定。

【计算】参照前一实验中土壤中速效养分的计算方法。

土壤中铵态氮(ppm)=读数值×5

每平方米耕地中铵态氮含量(千克)=读数值×5×10-6×226

【说明】

(1)土壤浸出液中常含有Ca2+、Mg2+等,这些离子在这种条件下也能和铵试剂生成沉淀,使溶液浑浊,干扰铵态氮的测定。加入酒石酸钾钠可以排除这些干扰。

(2)10%酒石酸钾钠试剂的配制方法是:称取分析纯酒石酸钾钠10g(或用酒石酸钠)、氢氧化钠2g溶于少量水中,然后加水到100mL。

(3)奈斯勒试剂可以按以下方法配制。取11.5g碘化汞和10g碘化钾,溶于适量水中,稀释到50mL,然后加入50mL6m0l/L氢氧化钠溶液,静置后取清液保存在棕色瓶里。

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钼蓝比色法

【原理】土壤中的磷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和钼酸铵作用,生成淡黄色或无色的磷钼酸铵,然后被氯化亚锡还原为蓝色的磷钼蓝。蓝色的深浅跟含磷量多少有关,把溶液的蓝色跟标准色列比较,可以确定浸出液里含磷的浓度(ppm)。

【操作】

(1)取8支洁净、干燥的5mL(要求跟前一实验中相同)试管。按下表所列步骤制作标准色列。

(2)在剩下的两支试管(编号7、8)里各加入土壤浸出液16滴,再分别加入1mol/L硫酸溶液4滴和1.25%硫酸钼酸铵溶液4滴,摇匀。接着各加入1%氯化亚锡溶液1滴,这时各试管里溶液的总量是25滴,摇匀。把浸出液显示的蓝色跟标准色列相比较,记录同样颜色溶液的读数值[即浸出液中含磷的浓度(ppm)]。7、8两支试管里的显色应基本一致,否则要重新测定。

【计算】

土壤中含磷(ppm)=读数值×5

每平方米耕地中磷的含量(千克)=读数值×5×10-6×226

【说明】

(1)本实验用的方法是指碱性或中性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如果测定酸性土壤里的速效磷,浸提液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而要以等量的0.5%盐酸作浸提液。测定用的试剂也有所改变。实验方法是在试管里加入16滴浸出液,再加4滴蒸馏水,接着加1.25%的盐酸钼酸铵,摇身后加入1滴1%的氯化亚锡溶液,摇匀。浸出液显示的蓝色,按前述方法进行比色读数。

(2)1.25%硫酸钼酸铵溶液按以下方法配制称取2.5g钼酸铵,溶于20mL水中,加热到60℃,使它全部溶解,冷却。量取7mL浓硫酸加入到70mL水中,冷却。把前一种溶液缓慢倾入后一种溶液中,不断搅拌使不生成沉淀,混匀,冷却,加水到200mL。

(3)盐酸钼酸铵溶液的配制方法是称分析纯钼酸铵1.5g,溶于30mL水中。缓慢加入密度1.19g/cm3的纯盐酸44mL,边加边搅拌,最后加水到100mL。

(4)1%氯化亚锡溶液的配制称取分析纯氯化亚锡1g,加分析纯浓盐酸10mL,等全部溶解(如浑浊需过滤)后,再加甘油90mL,混匀,贮存在棕色瓶中,保存在阴凉处。

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亚硝酸钴钠比浊法

【原理】钾离子跟亚硝酸钴钠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能生成亚硝酸钴钠二钾黄色沉淀而出现浑浊。浑浊程度随溶液中钾离子含量的增多而变浓。把浸出液显出的浑浊程度跟标准色列的浑浊程度相比较,可以得出浸出液中含速效钾的浓度(ppm)。

【操作】

(1)取8支洁净、干燥的5mL试管,按下表所列步骤制作标准色列。

(2)在剩下的两支试管(编号7、8)中各加入土壤浸出液16滴,再分别加入冰醋酸2滴和37%的甲醛溶液1滴,摇匀。接着各加入亚硝酸钴钠溶液4滴和异丙醇16滴,摇匀。把浸出液出现的浑浊程度跟标准色列比较,记录读数值[即浸出液中含钾浓度(ppm)]。7、8两支试管中浑浊程度应基本一致,否则应重新测定。

【计算】

土壤中含钾(ppm)=读数值×5

每平方米耕地中含钾量(千克)=读数值×5×10-6×226

【说明】

(1)因为标准溶液中含钾浓度是80ppm,所以色列的读数值和耗用标准溶液滴数的关系是

读数值=标准溶液的滴数×5

(2)配制标准色列时加入氯化钠是为了使标准溶液跟土壤浸出液里存在的大量钠离子浓度相近。

(3)向土壤浸出液里加入醋酸是为了控制pH值在4~5左右。碱性过强,亚硝酸钴钠中的钴离子会生成Co(OH)3沉淀。酸性过强会引起亚硝酸钴钠分解,因此要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

(4)土壤浸出液中的铵根离子和亚硝酸钴钠溶液反应,也能产生(NH4)2Na[Co(NO2)]6黄色沉淀,为此加入甲醛溶液,使生成难以离解的六次甲基四胺,排除铵根离子的干扰。

(5)加入异丙醇可以降低亚硝酸钴钠二钾的溶解度,提高测定效果。如果温度不超过23℃,也可以用乙醇代替异丙醇,温度高会引起沉淀溶解。

(6)亚硝酸钴钠溶液可以按以下方法配制。取23g亚硝酸钠,溶在50mL水里。再加入16.5mL6mol/L醋酸和3g硝酸钴[Co(NO3)2·6H2O],静置过夜,取滤液使用。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原理】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是决定土壤持久性肥力的重要标志,所以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测定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有多种方法,其中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跟土壤里的有机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再用滴定法或比色法测定的方法用得较多。

氧化性强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里跟土壤中有机质的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之间存在定量关系。再用标准还原剂(如硫酸亚铁铵)滴定多余的氧化剂(K2Cr2O7),经过换算,就能求得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不用还原剂滴定,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在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进行比色测定。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呈橙色,反应后六价的铬被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呈绿色。溶液的颜色越深,表明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越高,一般可通过跟标准色阶或比色卡比较就能得出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

【操作】

(1)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比色法先配制系列标准色阶。在一系列试管里用5%葡萄糖和水调配,配制成各级有机质浓度的标准溶液。按照速测步骤,在各试管中依次加入2.5mL0.167mol/L重铬酸钾溶液和5mL浓硫酸。显色后各取5滴加入比色瓷板孔穴中,加蒸馏水2滴,搅匀后即为标准色阶。各级色阶的间距为0.5%,色调由橙黄、黄绿、绿到深绿逐级加深。实例可见下表。

测试时称取0.5g风干的土样(长期潮湿的土常含有较多的还原性物质,会干扰测定结果,必须充分风干,使它氧化后才能测定)放入试管中,加入2.5mL0.167m0l/L重铬酸钾溶液振荡,再迅速加入5mL浓硫酸,振荡一分钟再静置半小时。用滴管吸取5滴上层清液,加入比色瓷板孔穴中,加2滴蒸馏水,搅匀,跟标准溶液制成的标准色阶比色,记下比色读数。

由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碳量和还原性,跟葡萄糖并不完全一样,所以测得的结果会有误差,为获得较为客观的数据,要进行适当校正。即土壤有机质百分含量=比色读数×校正系数校正系数因不同地区、不同土质的特性而有差异,例如有0.8,0.7等。

(2)滴定法称取研细的风干土样0.5g,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加入硫酸银0.1g,用移液管加入5mL0.067m0l/L重铬酸钾溶液,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在酒精灯上加热这溶液,使它沸腾。为了防止管内液体飞溅,加热时在试管口上套一支小漏斗,当试管内液体开始冒出白烟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液体全部移入锥形瓶内,稀释到50mL左右。加10~15滴2-羧基代二苯胺指示剂,再用0.2m0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绿色。另用同样的方法,不加土样,做一次空白试验。按如下公式求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

在上式中,V0是空白试液时滴定耗用硫酸亚铁铵的毫升数,V是土样滴定时耗用硫酸亚铁铵的毫升数,M是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W是风干土样质量,0.003是1mg摩尔标准溶液相当于碳的毫克数,1.724是碳换算为有机质的常数(即假定土壤中有机质含碳为58%,则100/58=1.724)。

【说明】

(1)把土样采回后铺在塑料薄膜上,在阴处研碎、晾干,不能暴晒或烘干(以防有机质发生变化),最后研细装瓶待用。

(2)标准色阶一般配3~8个即可。

(3)比色测定时,如有机质含量过高,则风干土可相应减少,例如可取土样0.3g、0.2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