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58:11

荒废范文篇1

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了高教[2007]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07年2月教育部又了高教[2007]2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并于2月底召开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视频会议(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教育部2001年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05年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又一关于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战略部署。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其中第四点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个大命题,包含了很多更深的含义,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肯定是这里面的一个子含义。从这个角度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工程”的贯彻程度。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多维度的,而教师能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捕捉学生资源是影响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资源的捕捉,那有效的课堂教学将无从谈起。因而,加强对学生资源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学生资源荒废的表现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对学生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学生资源的类型和范畴划分,专门针对学生资源荒废表现的文章几乎没有。依照笔者的观点,导致学生资源荒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方面的。

1、硬件资源的荒废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高校评估”,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资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高校在硬件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高档的微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但学校是否真正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却得打个问号。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现代化模式,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可能追求现代化,过多使用多媒体,在课堂中一会用Flash来展示这个片段,一会用Powerpoint来展示那个片段,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实际上则变成了老师“搞杂耍”。

2、人力资源的荒废

在高校,人力资源的荒废或者使用不当,主要是指办学规模过大和课堂教学不合理导致的学生课堂资源荒废。

(1)办学规模过大

确立合理的办学规模是构成高等学校财力、人力、物力合理比例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反映办学规模的大小,主要是看在校生人数的多少。办学规模合理,就可以适当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降低培养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抓住机遇开展各种类型形式的高校合并,使学校达到一定的规模,实现专业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高校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校的师资力量,有利于物质技术装备的资源共享,增加学生的听课批次,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活跃课堂教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都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严重超出了合理的比例关系,在校生人数过多,教师人数不足,这就产生班级人数也过多的现象。现在,很多高校一个班的人数少则五十人,多则一百人,很多时候还要合班上课。难以想象,面对一个教室坐着一百人甚至两百人的课堂,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如何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更别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了。在这种条件下来谈捕捉学生资源简直是天方夜谭。

(2)课堂教学不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学生资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中,把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有研究表明,师生互动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大学课堂之间的互动处于微不足道的位置。学生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是有教师主导的世界。而且,学生小组在课堂中只是“孤立的个体”(吴康宁1998)。这样的现实有力地说明了学生资源在大学课堂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资源的荒废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它的影响甚至会超出课堂教学之外。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浪费不仅是金钱的浪费或物力浪费的问题,更主要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在于人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3、隐性资源的荒废

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林存华2004)。课堂教学中,利用和开发隐性资源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由于隐性资源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不易察觉的、无形的、非物质的,所以不少教师对他们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运用它们服务于课堂教学。这样一来,认识上的不足、偏差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教学中隐性教学资源的无形流失。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很可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如果能加以利用,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而教师如果不假思索,简单化地处理,就会浪费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林存华2004)。

三、学生资源荒废原因探讨

学生资源荒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同样地,导致学生资源荒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1、意识上的原因

正如“科学知识的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无知的多种形式的进展相关联”(埃德加·莫兰2001)一样,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也与对课堂教学资源认识的片面性并存。一提到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育工作者就想到要定购教材、教参、教学辅导资料,或者编写教材,出试卷等等,避而不谈课堂中的学生资源。且就教材本身而言,学科本位、结构单一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缺陷也很突出。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王君2002)。

目前,由于学校教育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还没有真正把学生资源纳入到课堂教学资源的范畴。由于认识上的单一性,没有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资源,使得学生资源始终游离于教学资源之外。

2、教师个人的原因

首先,在高校,大多数学科的教师是“个体劳动者”,缺少必要的交流。虽然各个高校都设有教研室,甚至是研究所,但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少的。甚至同一门学科的几个教师,对于相同的单元或知识点,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几乎都是单独摸索。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收集、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上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师经过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能够在课堂上取长补短。但不同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上“各自为战”,显然对探索课堂学生资源不利。

其次,一部分教师不愿去开发课堂中的学生资源。他们当中有些人缺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另外一些人工作多年,习惯于根据自己形成的多年“不变经验”进行教学,少有对教学进行创新与研究的愿望。有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尽管已经有多年的从教经验,但他们并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研究者认为,这些教师对于教学生涯没有动机和愿望。而有动机的教师会尽力改善学习活动,使用创造性的策略去达成学习目标,并在不需外力推动下产生结果和坚持完成任务(MNdirangu2002)。教师主观上的懈怠,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课堂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客观上也造成了课堂学生资源的荒废。

再次,有些教师尽管认识到课堂学生资源的价值,但他们可能会低估某些重要资源的利用价值。教师常常会低估自己的学生,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准备,不习惯批判性思维,不能学习比较难的材料等。这些关于学生的假设严重地误导了教师自己,事实上学生知道的可能远比教师估计的要多,学生丰富的校外经验完全可以转化为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同时,不同的教师对于课堂学生资源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认识上的不一致,必然给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带来困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课堂学生资源的荒废。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一隐陛资源的用为例,不少教师总是以惯常的思维来判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不把它们当作课堂教学资源,胡乱地处理这些“问题”,或者对此麻木不仁,使得课堂教学中隐性学生资源的荒废现象严重。

荒废范文篇2

关键词:学生资源;隐性资源;人力资源

一、引言

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了高教[2007]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07年2月教育部又了高教[2007]2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并于2月底召开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视频会议(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教育部2001年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05年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又一关于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战略部署。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其中第四点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个大命题,包含了很多更深的含义,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肯定是这里面的一个子含义。从这个角度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工程”的贯彻程度。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多维度的,而教师能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捕捉学生资源是影响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资源的捕捉,那有效的课堂教学将无从谈起。因而,加强对学生资源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学生资源荒废的表现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对学生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学生资源的类型和范畴划分,专门针对学生资源荒废表现的文章几乎没有。依照笔者的观点,导致学生资源荒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方面的。

1、硬件资源的荒废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高校评估”,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资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高校在硬件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高档的微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但学校是否真正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却得打个问号。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现代化模式,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可能追求现代化,过多使用多媒体,在课堂中一会用Flash来展示这个片段,一会用Powerpoint来展示那个片段,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实际上则变成了老师“搞杂耍”。最终,上课变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摩者”,“主演”变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多媒体指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计算机+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具灵活性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地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李文瑞1995)。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感情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为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说到底是对多媒体资源的荒废,进而影响到课堂中对学生资源的荒废。

2、人力资源的荒废

在高校,人力资源的荒废或者使用不当,主要是指办学规模过大和课堂教学不合理导致的学生课堂资源荒废。

(1)办学规模过大

确立合理的办学规模是构成高等学校财力、人力、物力合理比例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反映办学规模的大小,主要是看在校生人数的多少。办学规模合理,就可以适当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降低培养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抓住机遇开展各种类型形式的高校合并,使学校达到一定的规模,实现专业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高校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校的师资力量,有利于物质技术装备的资源共享,增加学生的听课批次,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活跃课堂教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都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严重超出了合理的比例关系,在校生人数过多,教师人数不足,这就产生班级人数也过多的现象。现在,很多高校一个班的人数少则五十人,多则一百人,很多时候还要合班上课。难以想象,面对一个教室坐着一百人甚至两百人的课堂,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如何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更别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了。在这种条件下来谈捕捉学生资源简直是天方夜谭。

(2)课堂教学不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学生资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中,把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有研究表明,师生互动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大学课堂之间的互动处于微不足道的位置。学生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是有教师主导的世界。而且,学生小组在课堂中只是“孤立的个体”(吴康宁1998)。这样的现实有力地说明了学生资源在大学课堂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资源的荒废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它的影响甚至会超出课堂教学之外。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浪费不仅是金钱的浪费或物力浪费的问题,更主要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在于人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3、隐性资源的荒废

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林存华2004)。课堂教学中,利用和开发隐性资源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由于隐性资源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不易察觉的、无形的、非物质的,所以不少教师对他们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运用它们服务于课堂教学。这样一来,认识上的不足、偏差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教学中隐性教学资源的无形流失。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很可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如果能加以利用,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而教师如果不假思索,简单化地处理,就会浪费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

三、学生资源荒废原因探讨

学生资源荒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同样地,导致学生资源荒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1、意识上的原因

正如“科学知识的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无知的多种形式的进展相关联”(埃德加·莫兰2001)一样,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也与对课堂教学资源认识的片面性并存。一提到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育工作者就想到要定购教材、教参、教学辅导资料,或者编写教材,出试卷等等,避而不谈课堂中的学生资源。且就教材本身而言,学科本位、结构单一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缺陷也很突出。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目前,由于学校教育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还没有真正把学生资源纳入到课堂教学资源的范畴。由于认识上的单一性,没有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资源,使得学生资源始终游离于教学资源之外。

2、教师个人的原因

首先,在高校,大多数学科的教师是“个体劳动者”,缺少必要的交流。虽然各个高校都设有教研室,甚至是研究所,但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少的。甚至同一门学科的几个教师,对于相同的单元或知识点,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几乎都是单独摸索。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收集、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上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师经过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能够在课堂上取长补短。但不同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上“各自为战”,显然对探索课堂学生资源不利。

其次,一部分教师不愿去开发课堂中的学生资源。他们当中有些人缺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另外一些人工作多年,习惯于根据自己形成的多年“不变经验”进行教学,少有对教学进行创新与研究的愿望。有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尽管已经有多年的从教经验,但他们并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研究者认为,这些教师对于教学生涯没有动机和愿望。而有动机的教师会尽力改善学习活动,使用创造性的策略去达成学习目标,并在不需外力推动下产生结果和坚持完成任务。教师主观上的懈怠,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课堂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客观上也造成了课堂学生资源的荒废。

再次,有些教师尽管认识到课堂学生资源的价值,但他们可能会低估某些重要资源的利用价值。教师常常会低估自己的学生,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准备,不习惯批判性思维,不能学习比较难的材料等。这些关于学生的假设严重地误导了教师自己,事实上学生知道的可能远比教师估计的要多,学生丰富的校外经验完全可以转化为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同时,不同的教师对于课堂学生资源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认识上的不一致,必然给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带来困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课堂学生资源的荒废。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一隐陛资源的用为例,不少教师总是以惯常的思维来判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不把它们当作课堂教学资源,胡乱地处理这些“问题”,或者对此麻木不仁,使得课堂教学中隐性学生资源的荒废现象严重。

荒废范文篇3

尊敬的党组织:

曾经,在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入党动机是什么。当时只是想着既然别人这样做,那自己也去试试吧,这种试一试似乎只是一种形式,似乎只是一种娱乐。然而现在作为预备党员的我和以前相比也经截然不同了,现在自己的入党动机非常明确,并且自己的入党动机是符合入党要求的——为党的事业发展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为党和人民的一切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一切;事事多为别人着想,事事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事事冲在人民的前面;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

在我看来,一个人想要入党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很高兴自己现在明确和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当然,作为一名党员或者是预备党员,单知道这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行动,是实践。我们在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之后,我们更需要把这一切付诸行动。就像现在咱们国家西南地区面临大旱和玉树遭受地震,我们不能只是口上说说我们要帮助西南人民和玉树人民,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虽然我们处于学校不能到灾区去帮助他们,但我们在物质上是能够给他们一些帮助的。我们可以省下一些零用钱来捐给他们,我们还可以面向社会组织一些募捐活动,为灾区凑集一些资金。

当然作为党员或预备党员的我们也要设计好自己未来。我们在学校除了学习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外,我们更主要的、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把自己的未来计划好。在我看来,一个不会计划自己的未来,在学校不能好好学习的预备党员将来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所以我现在唯一能为党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自己,使自己将来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去为党和人民服务。

荒废范文篇4

“这么多国家的人做这么多建筑,是个大杂烩吧?”

“不会又是一批实验建筑在炒作吧?”

众多听到此消息的朋友大都给了记者如上的第一反应。

这3个“100”正是最近热炒的,由“鸟巢”设计者、Pritzker建筑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的合伙人赫尔佐格,在世界范围内挑选的100名成长中的建筑师来进行的一个住宅项目,名为ORDOS100。该项目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赫尔佐格一直拒绝就此发表评论,其发言人出面证实他只是接受了顾问角色,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是这一项目的合作人。

世界各地的100个建筑师、100天、100个住宅、推荐者的光环,众多的因素无法不使人联想到“长城脚下的公社”和“荷兰山房”等实验建筑项目。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秀?

被疑先锋实验

ORDOS100项目的主要合作人之一艾未未在业内向来被誉为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领军人物,你可以说他是艺术家、建筑师、雕塑家甚至画家,艾未未的建筑作品和他主导策划的设计活动就像他的众多艺术作品一样,向来以先锋实验著称。

2008年1月26日,在ORDOS100项目的启动论坛上,鄂尔多斯市副市长杨红岩也曾表示,ORDOS100是一个极具创新与挑战性的设计项目,100个建筑精品将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向世人展示,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罕见的。

ORDOS100源起于鄂尔多斯新开发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该创意产业园位于东胜区考考什纳水库附近,紧邻康巴什新区,由政府主导,总规划面积197公顷,总投资约45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完成。ORDOS100项目就位于这一期的建设范围中,计划2009年建成完工。

据了解,此次ORDOS100项目共有全世界2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0位著名建筑师受到了邀请,其中美国最多,有22位;瑞士有14位,均来自于赫尔佐格的家乡巴塞尔;墨西哥有9位;法国有7位。惟独没有一位中国建筑师。

在某些方面,ORDOS100很像艾未未的一个跟进想法,这个想法的前身就是艾未未主导策划的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因为它是基于同样的原则,让年轻的外国建筑师们有机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得到锻炼。对此艾未未解释说:“我想引进年轻的外国建筑师到中国来。他们不能只是有好的概念,他们需要实践,他们需要机会。”

据了解,金华建筑公园是艾未未的第一个建筑项目(除自宅外),在艾未未的祖籍浙江金华完工,他领着7个国家的21位建筑师和艺术家设计、建造了17座形状各异的小型公共建筑,这些与金华古城格格不入的实验建筑,在尚未建成之时就广受争议。

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物所的建筑师在观看了这些建筑群后告诉艾未未,这个建筑公园犹如一个建筑时装。顾名思义,时装的意义不在于可以批量推广,而是一个探索未来建筑多元可能性的尝试,而艾未未却不肯接受“建筑时装”的定义。有评论说这些犹如空降部队般兀立在义乌江畔的古怪建筑是中国“新装置主义”建筑的代表,艾未未对此也嗤之以鼻。

而ORDOS100这个延续艾未未思路的项目难免会遭受“先锋实验”的再次质疑。

荒废还是重生

“一座建筑落到地面上,它占用了土地和材料的资源就必须要有结果,如果不实用或是没有市场,最后就会沦为摆设或是废品。”建筑师、中央美院教授傅刚对记者表示。

而历来,实验建筑都会因为过于追求大胆、创新的突破设计而忽略最主要的实用功能,“一个建筑最主要考虑的就是购买人群和使用人群,你建筑的选址和所进行的设计都要符合人群定位,如果不能盘活,这场建筑行为就会成为一场泡沫”,知名建筑评论人方振宁表示,“贺兰山房就是因为这种泡沫行为,最后烂尾”。

贺兰山房是一项依附在名为“艾克斯星谷”这个更大项目之上的工程,或者更为明确地说,它就是该项目第一期中的一部分,位于宁夏贺兰县境内,由12位艺术家设计的12栋建筑组成。在施工初期,它就获得了中国建筑艺术界最高奖之一的“中国建筑艺术奖”。

而如今这个曾经热闹一时的“贺兰山房”,已经杂草丛生,彻底荒废,只余下那些接近完工的建筑孤零零地伫立在贺兰山下的戈壁滩上。

据了解,贺兰山房在最初被建造起来的初始目的是做别墅、酒店和酒吧。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得每座房子的建筑面积大大超过了计划中的400平方米,房子之间的间距也人为拉大,使得这些房子对家庭来说过大,而对大公司来说又过小,更近似于昂贵的艺术展品。

“实际上,贺兰山房的建筑里有一些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正是因为浪费了土地、人力和财力,最后又成为废品,这样就彻底没人注意设计中的一些闪光点了。”方振宁惋惜道。

而最初促成艾克斯星谷旅游发展公司董事长陈嘉投资“贺兰山房”的动力,即是中国最早的实验建筑群,也是目前惟一进入市场盘活、盈利的“长城脚下的公社”。

2002年,该项目参加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项目主要投资人张欣被授予“建筑艺术推动大奖”,这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建筑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长城脚下的公社带给SOHO中国无限荣光。

然而,这一实验建筑作品最终仍需走向市场。在一期开业后的一大段时间里,长城脚下的公社虽然兴奋了内地建筑评论界,但本身却面临着亏损的挑战。

在凯宾斯基酒店管理集团2005年牵手SOHO中国以前,这个赚尽了人气的项目是由一些零星的公关推广、休闲度假活动来维持的。投资方曾打算对国内的收藏界开放这一项目,事实上,这也是推动该项目积极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资深策展人迪耶·萨迪奇最初目的之一。然而,投资方报出的价格考验了国内收藏市场。SOHO中国内部人士说,由于该项目尚未对公司的整体财务形成太大影响,因此,潘石屹容忍了该项目在商业上的支出现状。

2005年,急于在北京寻找高端物业的凯宾斯基酒店管理集团看中了长城脚下的公社,两家迅速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一年后,这一合作扩展到二期的42栋别墅。对于长城脚下的公社而言,这又是一次意义不亚于当年获奖的重大事件。

“潘石屹是我们中国本土的开发商,对于‘长城脚下的公社’他花了大量的心思去组织设计、寻找出路。而这次来鄂尔多斯的建筑师均是外国人,他们对于这个项目建好后在中国的土地上该如何存续不会考虑。”方振宁说。

荒废范文篇5

关键词:西安体育学院;大学生;学风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人才,是我院教育教学大会中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讨论揭示出我院目前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学风不正,因此加强学风建设势在必行。针对我院学风建设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连年扩招,生源素质逐步下降

自1999年国家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我院也连年扩招,以运动训练系为例,生源素质是一年不如一年。虽然一些学生凭借着自己的特长考进大学,但他们的学识与思想远达不到大学所要求的程度,因此他们根本就无法接受大学教育所传授的新知识,导致学习成绩极差。另外,部分学生仗着家庭条件好,骨子里就没想过要认真学习,他们读大学的目的无非就是混个大学文凭,再依靠父母的关系去找工作。

(二)过度迷恋网络使一些学生学业荒废

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院有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每天都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待就是一整天,白天根本就没有精力学习,在课堂上睡大觉,或者随意旷课。白天休息好后,晚上又精神焕发,紧接着在网吧度过彻夜不眠的一晚,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不但荒废了学业,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打工风气有所蔓延

目前我院有部分学生在外打工,特别是一些家境相对较困难的学生。由此影响到周围的一些学生跟风,致使打工的不良风气在学校蔓延开来。学生打工我院是完全不反对的,不但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应有的报酬,还能锻炼自身独立自主的能力、获得更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但一些同学并没有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打工的关系,为了去打工不顾学业,打工占据了他们大学生活80%的时间,使得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学业荒废。由此看出,他们对学习的认识有偏颇,只看重文凭却无视了学识的重要性。这些学生还没理解一纸文凭与真才实学的天壤之别,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使得他们迷失了最初的方向。综上所述,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根本所在,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文化。将学风建设置于学校发展的首位,对于学校教育质量及综合实力的提升效果显著。

二、学风建设的几点措施

要解决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全院一盘棋,齐心协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齐抓共管,从现象开始,然后由表及里,追根溯源,彻底根治,从而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出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形成一股奋发向上、斗志昂扬的学习风气。

三、宽进严出,把好学生出口关

随着学生的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差的问题已日益明显,学风下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学风的建设刻不容缓。扩招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素质必定会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自然会有些差异,从而给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困难,迫使老师教学时需要照顾到学习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最终形成了宽进宽出、教育质量下降的局面。放宽招生尺度确实可以扩大生源,给学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办学成功与否会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几方面的监管。若将素质低下的毕业生送到社会上的各个岗位进行工作必定会影响到学院未来的发展。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宽进严出。不要去管学生的基础怎样,教学可以由浅入深,但学生要真正达到课程所规定的质量方可拿到学分。如果这样一套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管理机制形成,学生不爱学也得学,否则将无法拿到学分,也无法毕业。另外,建议学院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保证试卷难度,严格考场纪律,这样才可以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

作者:党康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韦伟.谈体育学院学风建设[J].教育与社会,2008(2).

[2]张涛.体育学院学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3]张玉堂,海存福.高教大众化时代的学风教师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3).

[4]王丽辉.独立学院学风调查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5]蔡炎斌.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高校管理,2005(1).

[6]吴立全.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生建设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学,2008(4).

[7]李德全.论高校学风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1):10-13.

荒废范文篇6

上午好!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将迎来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不仅是对同学们前一阶段学业成果的一次盘点、检阅,更是对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次挑战,是对同学们的自信心、自觉性、意志力、诚信度的一次考验;也是同学们对老师辛勤工作予以回报的时刻。所以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认真复习准备,迎接期末考试。

在这关键时刻,大家是否该认真问过自己:在这段时间内,我的学习效果如何?上课认真听讲了吗?课后科学地复习所学的知识了吗?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了吗?把它们找出来并且用心想想,它们意味着什么。那么,你就会明确:从现在开始,应该做的,是总结之前的学习,制订合理的计划,复习迎考!不过考试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方法。

第一、要珍惜时间。在这期末复习最紧张的时刻,需要提醒同学们一点的是:学习是以时间做保证的,同学们要在各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复习。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我们要抓住分分秒秒,少讲空话多做实事,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那种怀有侥幸思想,听天由命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成功的取得来自于你每一天扎扎实实的学习,来自于你每一节课认认真真的投入,来自于你每时每刻的拼搏。

第二、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就是告诉我们要重视复习,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肯定是肯吃苦,肯钻研,认真复习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人。所以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知识认真整理、归类,并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高一、高二的同学在复习中要狠抓基础,查漏补缺,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宁可学少点,也要学好点。不但要听懂,更要会做,不但会做,更要做得规范。防止水过地皮湿,一问三不知,更要防止吃夹生饭。高三的同学学习已进入第一轮复习的中后期,经过几个阶段的月考,每位同学都摸清了自己的学习实力,找准了自己的坐标点,时至今日学什么,如何学?应理清思路,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内外干扰,集中精力,再须一搏,用期末考试的成绩来验证自己的学习行为。

第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试是紧张的,是对知识的检测,又是对意志的磨炼。许多人考不好是因为粗心大意,把会做的题随手做错了,我们要吸取教训。做到基础题不失分,争取战胜难题,并注意把握时间。如果我们前段时间努力了,就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付出总有回报。每个同学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这次考试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过高则会造成过分紧张,过低则会太放松自己,这都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当然,搞好期末复习的关键在老师,我们希望老师们要把好复习关,把各科复习的起点降低一点,再降低一点,让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在复习中学有所得。我们要求期末题基础知识占百分之六十,综合运用占百分之三十,目的就是要把“教”落实到“双基”上,把“学”引导到学生的掌握运用上。希望老师们在这为数不多的复习时间里,尽力弥补平时教学中的遗误和不足,

荒废范文篇7

付出必有回报,此次检测成绩,可以说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源,也是家长最为看重的一个指标。

下面就我校的教学工作,从两方面作一总结:

一、客观方面

荆蒲兰是我区最南端的一个行政村,距矿市镇城区较远,地理位置决定了学校的工作环境,无网吧等娱乐性场所,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简单,眼界也相对较窄。这有利于学生把心思放在学业上,但不利于学生生活阅历的提高。

村民对学校的关注度高,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上至村委、下到普通村民,普遍关心教育,关心学校,关心学生的成长。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已成常态,或表扬某位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得力;或对某位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已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有力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

村两委对学校的工作也大力支持,每次检测过后,都过问成绩。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上,学校也是常有的议题之一。近年来,村里每年慰问学校教师,出资请学校教师出外参观学习。同时鼓励企业、个人捐资助教,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村委和村民的关心、帮助、支持,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普遍感到了肩上的重任,认真、仔细成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主观因素

⒈积极上进、稳中求实的校风是学校一切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

多年来,我校已经形成了积极上进、稳中求实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多年无乱班出现,教学班风气比较均衡且学习气氛浓厚。在班主任的配备上,坚持稳字为先,考虑不同年级段学生特点和教师的工作能力,努力达到最优化,确保班级工作有序开展,防止不利局面出现。另外,严格校规校纪的执行,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尽早处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将长期重视的中心工作之一。

⒉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工作扎实有效的保证。

我校拥有一支相对年轻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6岁,富有活力、积极向上,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参加学区、区组织的统一检测,成绩稳定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任春梅、吕建红参加了区教研室的中心教研组并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发挥带头、辐射作用。教研室组织的历次引路课、新教材培训等活动,我校都是全员参与,支持教师吸收各种营养,促使他们早日成熟,进一步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增强工作能力。

⒊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

优生培养可以提高平均分,后进生转化可以提高整体成绩。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特别是基础知识一定要过关。中间学习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

⒋榜样激励,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楷模。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学生模仿性强,有了具体、生动的形象作为榜样,更容易激励学生。要求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工作,对学生起到身教的作用。

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通过各种方法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培养学习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格式规范的习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

⒍注重反思

作为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将课程标准和教材对照研究;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哪些学生是重点关注对象,如何在课堂上、课外作业辅导上加以关注,当面辅导,当面批改作业及跟踪辅导等都要心中有数,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检测质量分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统计数据上,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关键,抓住要害。同样的错误决不能再犯,提高学生知识的巩固程度。

⒎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学生的各种技能需要练习去形成、强化,这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上面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精力。

⒏要以教科书为主。

荒废范文篇8

下面就我校的教学工作,从两方面作一总结:

一、客观方面

是我区最南端的一个行政村,距矿市镇城区较远,地理位置决定了学校的工作环境,无网吧等娱乐性场所,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简单,眼界也相对较窄。这有利于学生把心思放在学业上,但不利于学生生活阅历的提高。

村民对学校的关注度高,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上至村委、下到普通村民,普遍关心教育,关心学校,关心学生的成长。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已成常态,或表扬某位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得力;或对某位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已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有力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

村两委对学校的工作也大力支持,每次检测过后,都过问成绩。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上,学校也是常有的议题之一。近年来,村里每年慰问学校教师,出资请学校教师出外参观学习。同时鼓励企业、个人捐资助教,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村委和村民的关心、帮助、支持,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普遍感到了肩上的重任,认真、仔细成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主观因素

⒈积极上进、稳中求实的校风是学校一切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

多年来,我校已经形成了积极上进、稳中求实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多年无乱班出现,教学班风气比较均衡且学习气氛浓厚。在班主任的配备上,坚持稳字为先,考虑不同年级段学生特点和教师的工作能力,努力达到最优化,确保班级工作有序开展,防止不利局面出现。另外,严格校规校纪的执行,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尽早处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将长期重视的中心工作之一。

⒉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工作扎实有效的保证。

我校拥有一支相对年轻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6岁,富有活力、积极向上,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参加学区、区组织的统一检测,成绩稳定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任春梅、吕建红参加了区教研室的中心教研组并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发挥带头、辐射作用。教研室组织的历次引路课、新教材培训等活动,我校都是全员参与,支持教师吸收各种营养,促使他们早日成熟,进一步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增强工作能力。

⒊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

优生培养可以提高平均分,后进生转化可以提高整体成绩。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特别是基础知识一定要过关。中间学习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

⒋榜样激励,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楷模。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学生模仿性强,有了具体、生动的形象作为榜样,更容易激励学生。要求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工作,对学生起到身教的作用。

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通过各种方法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培养学习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格式规范的习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

⒍注重反思

作为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将课程标准和教材对照研究;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哪些学生是重点关注对象,如何在课堂上、课外作业辅导上加以关注,当面辅导,当面批改作业及跟踪辅导等都要心中有数,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检测质量分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统计数据上,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关键,抓住要害。同样的错误决不能再犯,提高学生知识的巩固程度。

⒎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学生的各种技能需要练习去形成、强化,这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上面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精力。

⒏要以教科书为主。

荒废范文篇9

(一)网络容易上瘾,荒废学业

经过调查,大多数学生上网都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真正在网上查找资料、浏览有价值信息的学生很少。由于上网时间长,挤占了学生的睡眠时间,休息少,上课时无精打采,常打瞌睡,精神萎靡,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无法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有的学生为了上网甚至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既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也荒废了学业。

(二)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长期沉迷于网络之中,使人精力高度集中,血液流动加快,导致心跳加速,长久下去,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危害视力,严重时会使脊椎变形,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也会使学生减少与他人交流的愿望,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

互联网上存在着一些色情与暴力的内容,学校、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这些思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据不完全统计,未成年人犯罪20%与网吧有关,另外色情内容和暴力游戏容易让学生走入歧途。

二、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我校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有效地开辟网络新阵地。下面就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加强校园绿色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德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延伸,更应该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使网络成为宣传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同时综合运用互联网、校外报刊,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参加一年一度的电脑制作大赛;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既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也突出了对学生的引导塑造功能。

(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学会文明理性上网

发挥网络在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用电脑获取、分析、处理、创新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传授网络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需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网络观念:网络是学习资源,而不仅仅是娱乐工具。引导学生将网络变为自己的学习工具,做网络的主人,使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己所用。

(三)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营造网络安全良好氛围

荒废范文篇10

所以古人说:言为心声。反过来,任何言语总是能表现人的某种特定的心理情绪。人们正是一定的情绪心理的支配下进行言语活动的即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这点连小孩也不例外。比如天气变得寒冷起来了年轻的母亲给儿子穿上一身黑色的冬装。儿子很不乐意地说:不,妈妈,还要穿那套草绿色的衣服。妈妈问为什么,说:解放军叔叔也是这个样子。小孩的话,表明了心里觉得军人八面威风,崇拜军人,并且要尽可能地模仿他甚至包括衣着。

加之我日常言语交流中,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实际上并未曾深思熟虑,而是具有随意性的特点,言语与心理之间的对应关系就不全是如此这般的直接清晰。有时候说出的话,连自己也难以解释,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某一天,齐宣王安坐在朝廷的大殿上,看见有人牵着一头牛从下面经过,就问道:把牛拉到哪里去?牵牛人回答说:准备拉出去,宰了衅钟。衅钟是上古的一种祭礼,具体做法是先宰杀三牲,然后用鲜血涂抹到钟上面。一听说衅钟,齐宣王不加思索地说:放掉它吧!不忍心看到临死前恐惧颤抖的样子,像一个没有罪的人一样无端被害。手下人说:那么是不是以后就不搞衅钟?齐宣王大声道:怎么可以不搞呢?用羊去代替牛。此事传出以后,齐国的黎民百姓都认为齐宣王小气吝啬,舍不得一头牛,而用羊去替换。齐宣王对自己背着个小气的恶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孟子对他说:大王不要奇怪百姓说您小气。您假如是同情牛毫无过错而被杀,那么羊不是同样如此吗?您是只看到牛而没有看到羊。由此我可以看到齐宣王口中所道与他心里所思有相当一段距离,话没有完整准确地传达出他心底对衅钟一事所持的态度。结果致使百姓误解,也只觉得自己冤枉而不知何故。

乙、你真不简单,近三五年来就出了四本大著。

甲、这算什么大著,只不过是些资料堆砌与翻译罢了。其实我早在十多年前就着手准备了。

乙、还是你行,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丢专业,我大学毕业后这么多年,干的是些与外语毫不相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