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7:25:22

黄帝内经范文篇1

【关键词】《黄帝内经》;睡眠理论;生理机制;病机;治则;治法

在《黄帝内经》的多个篇章中可见关于睡眠的阐述。其对于睡眠的描述,多称之为“卧”“目瞑”;对于其病变则多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嗜卧”“卧不安”“多卧”等。把《黄帝内经》中有关睡眠的散论集中起来,就发现其对睡眠有深入的认识并已经进行了理论阐述。对于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发生病变的病机,导致“卧不安”“目不瞑”等病变常见的脏腑、经络病变,以及对于“目不瞑”“不得卧”等病变的治则、治疗方剂、针刺治法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现就《黄帝内经》中的有关内容分论如下:

1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的生理机制与卫气的循行有密切关系。认为卫气的正常运行规律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而目的开合由蹻脉所司,《灵枢·寒热病》论述:“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蹻脉盈虚又取决于卫气的运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指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正是卫气的这种运行规律使得人体的卫气在夜间运行于阴分,阴气盛,故产生睡眠;白昼行于阳分,阳气盛,故人体处于清醒状态。

在《营卫生会》篇中又对老人与壮年人的睡眠状态的不同进行了论述,也认为与卫气的运行有关,指出老年人夜间不能熟睡,壮年人白天精力充沛而夜晚熟睡是因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2睡眠异常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把“不得卧”或“目不瞑”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对于多种涉及到睡眠异常的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症状表现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在《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原因有三。

2.1他病影响,卫气受阻《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其他疾病症状表现中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表现,诸如咳喘、胃不和、呕吐、腹满等,均可见不得安卧的表现。如《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由其他病症影响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病机,在《灵枢·大惑论第八十》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病而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认为其他病症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使得卫气不得入于阴分,就形成阴气虚,阴虚不能敛阳,所以不能闭目安眠。

2.2邪客脏腑,气机失常在《黄帝内经》中,脾、胃、肝等脏腑感受邪气发生病变,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

如肝脏病变常见睡眠异常的症状表现,在《素问》中关于肝痹、肝雍等肝脏病变中均可出现睡眠异常的表现。在《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论述肝痹的症状表现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而《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中描述肝雍的症状为“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由此可见,《素问》中对于肝脏出现的疾病表现中均可出现睡卧不安的症状。这与肝的生理功能有关,肝主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论述“人卧血归于肝”。肝脏受邪,影响其藏血功能,则血液运行受到影响,营卫亦不能进行正常循行,卫气运行异常就会发生“不得安卧”“不得卧”或“卧则惊”等症状表现。

脾胃发生病变亦可影响正常的睡眠。在《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中阐述伤寒病变传至阳明经时,表现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太阴之厥,则……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厥,逆也,太阴、阳明二经病变均可出现“不得卧”的表现,原因是二经受邪,则经气逆行,使得气机失常而影响睡眠。

邪气客于脏腑,脏腑发生病变,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的改变,其病机亦是由于影响到卫气的正常运行,卫气不能入阴,则夜寐不安。《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记载:“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另外,睡眠异常不仅仅表现为“卧不安”“不得卧”,亦可有“多卧”“嗜卧”的异常表现。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论述了在针刺治疗时应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秋天采用夏季的针刺方法,导致阴阳失和,就会“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记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而在现代医学中,急性肝炎的患者早期的症状表现可见嗜卧,发热;如果治疗方法得当,疾病向愈;如果不得法,反而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得安卧的症状。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对于疾病的描述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至今对于临床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脏腑损伤,阴阳不和脏腑损伤,亦可影响到卫气的运行,导致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太素》作“及精有所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还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夜寐不安者均属于此。

3关于“不得卧”“目不瞑”等病变的治则及其方药、针刺治疗

无论脏腑病变还是邪气客于脏腑,脏腑损伤导致的睡眠异常,《黄帝内经》认为其机理是一致的,均为气机失常,从而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

基于此,在《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提出了对于“目不瞑”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调和阴阳,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并在此治则的指导下提出了具体治疗方剂——半夏秫米汤,而且具体阐述了其方剂组成和煎服方法:“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因半夏味辛,能通阴阳和表里;秫米甘寒,可以滋养调和脾胃,脾胃气和,营卫之气方可正常化生、运行,则人才能安睡;流水千里,扬之万遍,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疗效。验之临床,半夏秫米汤适于肠胃痰湿壅滞,营卫失调的失眠证。后世医家演绎经旨,用半夏秫米汤化裁,治不眠之证而奏效者甚众。如温胆汤方用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等药,治惊悸不眠,疗效很好,今人尤为喜用。

黄帝内经范文篇2

【关键词】《黄帝内经》;睡眠理论;生理机制;病机;治则;治法

在《黄帝内经》的多个篇章中可见关于睡眠的阐述。其对于睡眠的描述,多称之为“卧”“目瞑”;对于其病变则多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嗜卧”“卧不安”“多卧”等。把《黄帝内经》中有关睡眠的散论集中起来,就发现其对睡眠有深入的认识并已经进行了理论阐述。对于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发生病变的病机,导致“卧不安”“目不瞑”等病变常见的脏腑、经络病变,以及对于“目不瞑”“不得卧”等病变的治则、治疗方剂、针刺治法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现就《黄帝内经》中的有关内容分论如下:

1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的生理机制与卫气的循行有密切关系。认为卫气的正常运行规律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而目的开合由蹻脉所司,《灵枢·寒热病》论述:“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蹻脉盈虚又取决于卫气的运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指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正是卫气的这种运行规律使得人体的卫气在夜间运行于阴分,阴气盛,故产生睡眠;白昼行于阳分,阳气盛,故人体处于清醒状态。

在《营卫生会》篇中又对老人与壮年人的睡眠状态的不同进行了论述,也认为与卫气的运行有关,指出老年人夜间不能熟睡,壮年人白天精力充沛而夜晚熟睡是因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2睡眠异常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把“不得卧”或“目不瞑”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对于多种涉及到睡眠异常的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症状表现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在《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原因有三。

2.1他病影响,卫气受阻《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其他疾病症状表现中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表现,诸如咳喘、胃不和、呕吐、腹满等,均可见不得安卧的表现。如《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由其他病症影响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病机,在《灵枢·大惑论第八十》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病而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认为其他病症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使得卫气不得入于阴分,就形成阴气虚,阴虚不能敛阳,所以不能闭目安眠。

2.2邪客脏腑,气机失常在《黄帝内经》中,脾、胃、肝等脏腑感受邪气发生病变,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

如肝脏病变常见睡眠异常的症状表现,在《素问》中关于肝痹、肝雍等肝脏病变中均可出现睡眠异常的表现。在《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论述肝痹的症状表现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而《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中描述肝雍的症状为“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由此可见,《素问》中对于肝脏出现的疾病表现中均可出现睡卧不安的症状。这与肝的生理功能有关,肝主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论述“人卧血归于肝”。肝脏受邪,影响其藏血功能,则血液运行受到影响,营卫亦不能进行正常循行,卫气运行异常就会发生“不得安卧”“不得卧”或“卧则惊”等症状表现。

脾胃发生病变亦可影响正常的睡眠。在《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中阐述伤寒病变传至阳明经时,表现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太阴之厥,则……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厥,逆也,太阴、阳明二经病变均可出现“不得卧”的表现,原因是二经受邪,则经气逆行,使得气机失常而影响睡眠。

邪气客于脏腑,脏腑发生病变,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的改变,其病机亦是由于影响到卫气的正常运行,卫气不能入阴,则夜寐不安。《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记载:“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另外,睡眠异常不仅仅表现为“卧不安”“不得卧”,亦可有“多卧”“嗜卧”的异常表现。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论述了在针刺治疗时应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秋天采用夏季的针刺方法,导致阴阳失和,就会“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记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而在现代医学中,急性肝炎的患者早期的症状表现可见嗜卧,发热;如果治疗方法得当,疾病向愈;如果不得法,反而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得安卧的症状。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对于疾病的描述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至今对于临床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脏腑损伤,阴阳不和脏腑损伤,亦可影响到卫气的运行,导致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太素》作“及精有所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还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夜寐不安者均属于此。

3关于“不得卧”“目不瞑”等病变的治则及其方药、针刺治疗

无论脏腑病变还是邪气客于脏腑,脏腑损伤导致的睡眠异常,《黄帝内经》认为其机理是一致的,均为气机失常,从而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

基于此,在《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提出了对于“目不瞑”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调和阴阳,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并在此治则的指导下提出了具体治疗方剂——半夏秫米汤,而且具体阐述了其方剂组成和煎服方法:“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因半夏味辛,能通阴阳和表里;秫米甘寒,可以滋养调和脾胃,脾胃气和,营卫之气方可正常化生、运行,则人才能安睡;流水千里,扬之万遍,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疗效。验之临床,半夏秫米汤适于肠胃痰湿壅滞,营卫失调的失眠证。后世医家演绎经旨,用半夏秫米汤化裁,治不眠之证而奏效者甚众。如温胆汤方用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等药,治惊悸不眠,疗效很好,今人尤为喜用。

黄帝内经范文篇3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现就《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如下。

1四时养生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另有《灵枢·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人体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变化规律以避害趋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论》同时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详细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顺应四时来调整起居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情志养生思想

情志养生历来是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志养生思想。《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3运动养生思想

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目的的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同时运动养生也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遵循的一条丛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本领和特性,运动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内经》中记载的运动养生方法有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导引可以预防和治疗疫病。在进入传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头部按摩和漱咽运动:“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补益之效。

4饮食养生思想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

5房室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范文篇4

《黄帝内经》对方药的运用,提出了十三首方剂,汤液醪醴、生铁洛饮、左角发酒、泽泻饮、鸡矢醴、乌骨雂茹丸、兰草汤、豕膏、翘饮、半夏秫米汤、马膏膏法、寒痹熨法、小金丹,统称“内经十三方”,是药物治疗疾病的早期记载,对后世用药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其所用药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类;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有内服、外用两种方法;有的用于治疗,有的用于预防。《素问·腹中论篇》曰:“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伤肝,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骨一雂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此段详细叙述了乌骨雂茹丸的适应症,药物的制作方法、用法。

2病情观察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对病情的传变做了详细论述。如“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生死之早暮也。”《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详细阐述了五脏的病情变化。如“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籦慧,日出甚,下晡静……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肝脏疾病,天亮的时候减轻,近黄昏之时加重,半夜稳定;心脏疾病,中午减轻,半夜加重,天亮的时候稳定;脾脏疾病,下午两点左右减轻,天亮的时候加重,黄昏稳定;肺脏疾病,黄昏减轻,中午加重,半夜稳定;肾脏疾病,半夜减轻,每天的1~3点,7~9点,19~21点,13~15点加重,黄昏稳定。《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论述了疾病的死亡时间。“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热中病和热病,会在中午死亡;因风邪引发的疾病,会在傍晚死亡;水肿病,会在半夜死亡。《素问·阴阳别论篇》曰:“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说明了疾病的预后。这些关于病情发生发展、变化、死亡、预后的理论对临床病情观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操作技术护理

《黄帝内经》记载了许多中医诊疗现代护理技术,多见于《灵枢》。近80段记录,涉及针刺法、灸法、热熨法、熏洗法、穴位按摩、砭石疗法等[6]。《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讲到了砭石、灸鴌、九针、导引按跷的诊疗技术。《灵枢·九针十二原》详细介绍了古代所用的针、圆针、提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种针具的形状及其用途,并论述了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手法。《灵枢·寿夭刚柔》篇详细记载了药熨的方法。“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嚼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中,封涂封,勿使泄。五日五夜,出绵絮曝干之,干复溃,以尽其汁。每渍必蒣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

4心理护理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当这些情绪反应超过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时,就会引起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情志病。对情志病症的治疗,心理疏导和情志调摄是必要的治疗手段,也就是心理护理。《黄帝内经》提出了许多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心静则神安,神安则体内真气和顺,就不会生病。这就是养性调神法。通过·172·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第42卷第1期养性调神,增强自身的心理调摄能力。《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就是“情志相胜”治疗护理方法。王冰注释《素问·移精变气论篇》时说:“是以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失。”不用药物,不用针石,而通过祝说发病原因,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类似现在的精神疗法。《灵枢·师传》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出了开导病人的具体方法,向病人说明遵守医嘱对恢复健康的好处,以及怎样做对病情有利,怎样做会加重疾病的痛苦[7]。这就是言语开导法。《素问·移精变气论篇》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指出与病人沟通时,应关窗,保护病人的隐私,仔细询问病人,尽量顺应病人的心意。

5健康指导

黄帝内经范文篇5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现就《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如下。

1四时养生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另有《灵枢·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人体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变化规律以避害趋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论》同时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详细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顺应四时来调整起居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情志养生思想

情志养生历来是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志养生思想。《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3运动养生思想

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目的的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同时运动养生也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遵循的一条丛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本领和特性,运动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内经》中记载的运动养生方法有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导引可以预防和治疗疫病。在进入传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头部按摩和漱咽运动:“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补益之效。

4饮食养生思想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

5房室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范文篇6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现就《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如下。

1四时养生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另有《灵枢·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人体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变化规律以避害趋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论》同时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详细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顺应四时来调整起居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情志养生思想

情志养生历来是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志养生思想。《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3运动养生思想

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目的的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同时运动养生也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遵循的一条丛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本领和特性,运动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内经》中记载的运动养生方法有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导引可以预防和治疗疫病。在进入传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头部按摩和漱咽运动:“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补益之效。

4饮食养生思想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

5房室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范文篇7

【关键词】黄帝内经;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莫尔菲说过:“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其中《内经》心理学的功绩不言而喻。《内经》心理学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以大量的心理事实理论为依据;其二,有自己精明的心理学理论和规律;其三,有卓有成效的医学心理实践。《内经》心理学是我国古代唯物观心理学,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珍贵遗产。其中不少论述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所以发掘和研究《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不仅对我国心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帮助,对心理治疗的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经》心理学思想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即《内经》普通心理学;第二部分是心理学实践,即《内经》医学心理学。

1《内经》普通心理学

1.1概念现代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性和自我意识)。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科学,也为各分支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内经》普通心理学也是大致如此来对心理来进行阐述的。对此《内经》是分别以“神”和“志”等概念来进行表达的,总归属于《内经》中“神”范畴。无独有偶心理学这一名称,原意即希腊文的关于灵魂的学问。据初步统计《内经》中论述神的地方达一百五十多处,含义也泛指大自然普遍规律或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等之不同。《内经》曾提出“神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等等皆是神机所发。

《内经》把心理活动的“神”分为8个具体的内容:神、魂、魄、意、志、思、虑、智。这8个具体内容重点在于对人的认知和意志过程的阐述。《内经》从“知”的质的差别把“知”分为“形知”和“神知”,前者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感知觉,包括直目、耳听、知味、知香臭、身仁(痛、痒)、触按等形式;后者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包括心、思、虑。而对于人的情感活动,《内经》主要以“五志”的形式来表达的,即“喜怒悲忧恐”。

1.2学术观点《内经》从天地万物“人最为贵”的学术思想出发,认为对人的认识和研究是保障个体增寿延年、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内经》中有很多篇章讨论人格,但多结合人的体质来分析,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形神合一的观点,在分析人格特点的时候,往往同时又提出相应的一些调治原则。这里大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人进行了分析和分类,人的主体和人的主观方面。

第一,《内经》对主体的分析和类型分类。人的性别分为男女,男女有“阴阳”质的不同;按年龄来分,如:“孩”“小”“少”“壮”“老”;《灵枢·逆顺肥瘦》篇的肥人、瘦人分类;还有按人的五脏六腑的禀赋分为五五二十五种人等等分法。

第二,《内经》从人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和类型分类。从人的道德修养和摄生养心方面的成就分析,将人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和“众人”;按人的情欲、意志、智力和行动综合分析,分为“智者”和“愚者”两类人;按人的品德类型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和“阴阳和平之人”;按人的性格类型分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及“水形”等阴阳二十五人,可以说阴阳二十五人的分类是《内经》中最为详尽的一种人格体质分法,《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应、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然后又根据五音的太少,以及左右手足三阳经,气血多少反映在头面四肢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型再分为五类,共为五五二十五型,统称阴阳二十五人;《内经》中尚有其他不同的人格分类法。诸如《灵枢·论勇》中勇士、怯士之分,从人的气质类型特点分为:“重阳之人”“重阳有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多阴有阳之人”和“多阴之人”。可以说以类型分类的方式来研究人,在我国心理学史上是一种较早的尝试,而且具有较高的成就,也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一重大贡献。

2《内经》医学心理学

《内经》医学心理学也即《内经》心理学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躯体性疾病的心理性病因及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及心理卫生。

2.1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内经》认为情志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有多处提出此观点,如《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内经》从情志疾病的心理原因及心理和言、行、表情上的反常变异方面对情志疾病作了细致的分析和分类。明确指出了“狂”病的主要心理原因是情绪的剧烈和长期的精神刺激。亦于禀赋、心理类型等因素有关。这些观点和现在关于精神障碍的病因基本是相同的。

2.2心理治疗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心理治疗的国家之一。《内经》关于心理治疗的内容甚为丰富。《内经》认为心理治疗是一种病因疗法和身心整体治疗方法,是一种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方法。《内经》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祝由。祝由其实可认为是以语言开导的一种心理疗法,通过移精变气来治愈病人,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支持疗法相似。②五志相胜。这是一种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一种情志活动控制治疗另外某种情绪引起的疾病。实践证明这种疗法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③暗示。环境事物如能引人心神专注,则能相应地对人的心理起到默化、暗示作用。这一疗法在现代心理治疗中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④习治法。经曰:“惊则平之。”习以为常,必无惊。这一疗法和现代心理疗法的系统脱敏法有很多的相通之处。⑤理治。心知以知理,知事物之源,通达物变,知事物相生相克,则可以达到理治。这种疗法和现代的认知疗法也有不谋而合之处。⑥导引行气。今谓“气功”,主要充分调动和挖掘人体的潜能,达到调理的作用。

2.3心理卫生《内经》中有许多关于心理卫生思想的论述,主要反映一种“防治并重,以防为主,形神俱养,以神为上”的整体辨证观,主要围绕着调神养神这一基本点。《内经》心理摄生学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于人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医学和心理学的宝贵遗产。《内经》摄生学说提出了人自胎儿时期直到百岁一生各阶段的心理卫生问题。

3小结

《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思想和现代西方的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和,这也证明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很多理论都比西方心理学提出早很多年,有些方法在现在仍然是很先进的,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心理学基本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对祖先的遗产研究开发得太少。我们的任务是不断完善总结《内经》中的心理学知识并积极应用于临床,这样才能发展我们自己的心理学,让我们的中医心理学有完整的体系,更好地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2122.

[2]聂世茂.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M].重庆: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193.

[3]闫研.《黄帝内经》医学心理学理论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764.

[4]简晖.《内经》心理治疗学思想探要[J].江西中医药,1996,27(6):40.

黄帝内经范文篇8

关键词:黄帝内经;生命哲学;马克思主义;共性初探

1提出世界具有“物质性”的生命起源观

《黄帝内经》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气”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黄帝内经》认为“气”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并且“气”是不断运动的,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言:“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就是说明了宇宙间的万物都由“气”的不断运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万物的化生都依赖于天地间“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的,万物以及生命就是在这种变化和秩序中产生的。在外物化生中,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同时也是“气”的一种组合形态。马克思认为“运动的物质”是一切事物的起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马克思把自己的世界观叫做辩证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因此,生命也具有物质性,它是多种不断运动的物质的有机整合。由此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与马克思主义都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一切生命的前提,且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只是《黄帝内经》将这一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叫做“气”,认为“气”是物质世界的基础,且“气”是不断运动的。虽然二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其基本内涵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2以矛盾双方消长平衡为动力的生命发展观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双方持续运动变化是万物发展的动力。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说的:“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就是阐述了“气”分阴阳,阴阳的运动变化导致了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健康,关键在于阴阳之气的平衡。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认为,治疗疾病的最高境界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进一步提出了阴阳平衡对生命发展的重要作用。阴阳两者总是此消彼长,互相斗争着的。自然界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是因为有了秋冬收藏的力量,才可以维持春夏生长的力量。这种阴阳转化,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的力量使生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否则生命就像昙花一现,不会长久。因此正是有了阴阳对立制约、消长平衡的力量,生命才能在这一平衡中得以延续和蓬勃生长。马克思认为辩证法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推动力。辩证法的规律是马克思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这一规律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矛盾,从而使人类社会向着进步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发展观与《黄帝内经》中总结的阴阳学说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与相似性。其实质上可以归结为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科学规律。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马克思主义科学、准确、完整地刻画和描述了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生命以及万事万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规律,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和革命的[2]。正是这种批判性与革命性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着开放性,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人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多个国家取得胜利,并且始终散发着生机和活力。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与马克思主义在生命发展观上的一致性,本质上体现在辩证法思想上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否定中不断追求矛盾双方的动态平衡,是万物发展的推动力,《黄帝内经》则认为阴阳双方对立制约,相辅相成,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的力量是万物发展的规律,体现了二者在生命发展观上的高度一致性。

3重视个体与社会双重价值的生命理想追求观

《黄帝内经》认为追求个体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的状态不是生命最终的理想追求,在追求个体生命健康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整体生态关系的平衡,最终达到“天人相应,顺应天地”的理想生命追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开篇就描绘了这一生命理想状态。《黄帝内经》认为,人既需要身体的健康,而且需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从更大的格局上体现了对众生的大爱。因此,药王孙思邈说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同时《黄帝内经》提出,要想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尊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规律与秩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进而实现“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和”及“人之身与心和”,最终达到“人-自然-社会-身心灵”和谐统一的理想生态境界[3]。“实现共产主义,彻底解放全人类,完成人道主义,获得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马克思所构建的人类生命的理想状态。马克思对“人”与“社会”的思想内涵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他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人与社会从来都不是分离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关于共产主义,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的:“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5]因此,如果说“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构建的理想社会,那么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可以彻底解放全人类。《黄帝内经》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生命起源、生命发展规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人如何存在的问题。正如梁漱溟所说:“人类实具有其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之两面,不可忽忘。”[6]《黄帝内经》与马克思主义都重视人的个体的生命和社会的生命这两个层面的生命价值,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自然-社会-身心灵”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4总结

黄帝内经范文篇9

关键词:彝医;《哎哺啥呃》;《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中医学

汉、彝两个兄弟民族,是同源分支的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交流融合、互相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主张“彝族北来说”的学者认为彝族是从古代氐羌的一支,从秦晋高原向川、滇、黔等地发展,与原住当地的濮人混居,融合了他们,形成秦、汉时期西南夷的主体,也就是今天的彝族。这个迁徙活动的线索已经为四川巴蜀、凉山和贵州赫章、威宁等地的出土文物印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彝族先民不仅具有古羌人后裔的氐羌民族成分,其主体民族更是由古夷人大部分和古戎人的一部构成,从当前所发掘的彝族文化遗产看,更多具有古夷人文化的特点。研究者将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刻划符号和彝文进行查对,证实半坡文化不仅是汉文的始祖,也是彝文的始祖。从彝文和汉文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彝、汉文典籍中记载的宇宙观、古天文历法等古代科学技术看,彝族和汉族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的历史资料证实彝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是同源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同源异流的关系,这一点在彝、汉民族医药文化方面体现得更加深入。彝医学是彝族先民根据所创制的太阳周天历法测度日月运行规律,将人体与时空的关系放入宇宙八角这个术数布局之中,结合气候时节推算生命的首萌长遍退藏与生长壮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节律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气浊的升浮降沉的圆运动变化规律阐释生命-时空关系为核心的阴阳疗疾医学理论体系[2]。查阅彝、汉民族的古代典籍就会发现,彝医和中医同样具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基础。本文通过对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哎哺啥呃》为《西南彝志》的三、四卷)和汉文典籍《黄帝内经》所载医药理论和认知方式的分析比较,说明彝医和中医具有同源关系。本文所讲的“中医”指“汉族医学”,是狭义中医的概念。

1彝医与中医同源

彝医和中医是对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对“上古”时期的生活状态亦有描述。《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神人易之以宫室”,“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上古时期这种“居而野处”“结绳记事”的生活方式与记录方法是彝汉远古先民的共同生活状态,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在西南地区尚保留着上古时期先民这种生活方式的遗迹。《黄帝内经》开篇之《上古天真论》论述的就是上古时期中华先贤所主张的“天真”养生理念,“天真”养生理念反映了上古时期先贤如何看待生命与天地的关系,表达了起居作息等日常行为需效法天地的认知观念。彝文医药典籍《哎哺啥呃》开篇说道:“上古哎未产,哺未生之还,气熏熏,浊沉沉先产,哎哺未产,且舍未降还,气熏熏的是,剧剧竖而冒,浊沉沉的是,沉沉低而降[3]。”《哎哺啥呃》开篇明义地指出气浊、哎哺等彝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产生于上古时期,彝医遵循的宇-宙-生物理论,是以太阳论哎哺,以哎哺论万物[4]。“太阳天之根,闪闪万物兴”,离开太阳,什么都不会有,医学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先贤对生命-时空关系的认知理念在彝族地区仍广泛流传。中国传统医药的萌芽时期可追溯到伏羲画八卦与河图洛书产生的时期。叶秉敬为《类经》作序时写道:“上古时神农、黄帝君而医,岐伯、诸公师而医,而医实首于伏羲。”大量的史料证实彝医药的产生年代可追溯到文字尚未产生的远古时期。公元前45世纪至公元前39世纪的乾阳上元天纪年时期彝族氏族已形成,在象形文字基础上创造表意文字并发明了八卦数理;在公元前39世纪至公元前33世纪的乾阳中元地纪年时期,彝族的君王制度已完备并形成彝族太阳周天日历等天文历法[5]。彝族先贤通过立杆测影所产生的形影长短盈缩反映季节变化,以宇宙八角为工具,以符号图影记录进而归纳推衍出计数的方式,彝文典籍中记载的“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等所表达的形和数就是彝族上古遗留的天文历法知识的具体体现[6]。其原理与《周易•系辞传》所说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同出一辙。伏羲八卦属先天八卦,分别由彝汉两族继承,彝族继承的伏羲八卦保留其最原初形式,表达宇宙天地关系,被称为“彝族八卦”或“宇宙八卦”。彝族最初用来表达角位与八节,故亦称为“宇宙八角”。正如王天玺在《宇宙源流论》一书中所写:“伏羲八卦为彝族先民所继承,称为彝族八卦,文王八卦为汉族所继承[7]。”彝族八卦属于“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通过对凉山地区出土的彝族八卦实物的研究,如西昌市凉山州博物馆收藏的南诏时期彝族先民骨灰缸盖单圆台型向天坟上的八角图案,证实彝族八卦在南诏时期已广为应用[8]。《黄帝内经》和《哎哺啥呃》的学术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时期的伏羲先天易学。伏羲先天易学讲的就是天体运行及其气象的变化规律,与天文历法有密切的关系。彝汉民族远古先民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天文历法基础使彝医与中医形成共同的思维模式:观天文,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崇尚自然。可以说,彝医和中医之间具有同源性,有相同的理论基础,是因为这些理论基础是基于相同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产生。

2彝医与中医同源的特征分析

古籍文献是医药理论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源头活水,在传统医药理论研究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汉文典籍《黄帝内经》和彝文典籍《哎哺啥呃》核心思想的解读,分析中医和彝医的共同特征,可以进一步说明二者之间的同源关系。2.1以阴阳五行论医理。阴阳五行是《黄帝内经》的立论基础,来源于河图、洛书所表达的中华先贤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观察与探索。河图与洛书之数表达了时间春、夏、秋、冬,河图与洛书之形表达了空间东、西、南、北。河图和洛书的图形只在彝、汉两个民族文献典籍中保存下来,虽在彝、汉两种文化体系中表达不同的意蕴,但均可用于阐明医学原理。在彝文典籍中并未将这两个图形称之为河图与洛书,而是称之为“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用于表达万物的生成关系和日月的运行规律。“五生十成”以十个数以概其全,“十生五成”以九个数以概其变。《黄帝内经》和《哎哺啥呃》两部经典谈医理均离不开阴阳五行,以阴阳五行论宇宙演化的道理,解释万物起源的问题,揭示生、长、壮、老、已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诚如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所说:“中国的‘阴阳学说’与五行交互关系一样,它也能引导人类思想走入科学的领域,以正确地运用大自然[9]。”在诊疗疾病过程中,中医与彝医均以阴阳论色脉,以阴阳为治疗疾病的总纲。《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中提出了“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哎哺啥呃》指出“阳与阴两类,五行福禄集”,这里的“福禄”指的是天地间的气浊和五行不断地运行,不断产生变化就是天地间的“好事情”。可见,虽然彝、汉两种医学思维模式不同,但阴阳五行是二者相关医学理论建立的共同基础,表现为同源性的特点。2.2以时空论养生治病。“论人必论天”是彝医与中医论病的共同认知特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太阳历、太阴历(月亮历)、北斗历、阴阳合历等四种历,以太阳为坐标论医道医理,以月亮为坐标论气血盈亏,以北斗星为坐标论邪风,论疫病,以历法之数论人体之数[10]。彝文古籍《哎哺啥呃》记载彝族先民对宇宙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而彝医学对人体和生命的认识正是基于彝族先贤在研究天地万物生成变化原理的基础之上构建的,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和归纳为彝族古代宇宙发生与演化模式,也是基于太阳周天历法等彝族古代天文历法,说明《黄帝内经》与《哎哺啥呃》对时空、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相通的。《黄帝内经》和《哎哺啥呃》两部典籍对春、夏、秋、冬四时之序尤为重视。中华先贤所创造的的八卦蕴含着四时八节的道理,四时为春、夏、秋、冬,八节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可以概括为四分四立。《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篇主要讲述了四时八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精神调摄和身体调护必须以四时规律为法则。而《哎哺啥呃》亦讲述同样的道理:“气腾腾,浊沉沉一对,它俩又相配,青气赤气交,这样了后呢,宇宙四方产,冬春四季生,宇宙八角产,年月八节生,这样了后呢,春生与夏长,秋去而冬分,气转浊而生,一年十二月,八节作的管,春立及春分,夏立与夏至,秋立及秋分,冬立及冬至,天气地气交,天线与地线,中是气浊道,青转赤之路,赤转青之交,日月云星生,产生青赤同,它是这样的。”彝族先贤认为人体气血的运动变化无不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任何生命均受控于春夏秋冬四时,东西南北四方。可见,中医和彝医全面继承了伏羲先天易学中“时、空、物”三位一体的时空观,指导着各自的临床医疗实践活动。2.3以天体之理论人体之理。《黄帝内经》和《哎哺啥呃》通篇贯穿“以天体论人体、以大宇宙论小宇宙”的价值取向。老一辈彝医常说:“宇宙大人体,人体小宇宙。”《灵枢•邪客》说道:“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曰,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11]。”《哎哺啥呃》在诠释宇宙八角时,先是解释和勾勒出一个天体模型,然后再展现出一个人体模型。宇宙八角所表达的宇八角和宙八角由哎、哺、且、舍、鲁、朵、哈、哼组成,象征宇宙时空的八方与八节。对人体的论述,其说道:八角中的哎,为人的上部;八角中的哺,为人的下部;八角中的且,即为人的舌;八角中的舍,即为人的耳;八角中的鲁,即为人的肩;八角中的朵,即为人的口;八角中的哈,即为人的鼻;八角中的哼,即为人的眼;还不止这些,这宇宙八角,对应内脏系统……八角中的哎,为人的大肠;八角中的哺,为人的小肠;八角中的且,即为人的心;八角中的舍,即为人的肾;八角中的鲁,为人的胃;八角中的朵,为人的肺;八角中的哈,即为人的肝;八角中的哼,即为人的胆。彝族先贤通过宇宙八角的拟布格局在天地万物和人体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观察阴阳五行的变化,由此可以正确把握天-地-人、时-空-人、整体-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住了阴阳的变化,就能把握变化的根本。阴阳是汉、彝医治病用药的理论基础,是判断寒热和虚实的两大坐标。阴阳两大坐标虽然很抽象,但寒、热、虚、实四因素却可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等表象观察出来。然而,患者寒、热、虚、实的考察亦要放入天地这个大环境之中,须将寒、热、虚、实四因素放入大气之一年的升、浮、降、沉运动的基本原理中探寻。这正如同树叶和树根的关系一样,树叶的“象”反映出树根的“态”,树根的“态”决定了树叶的“象”。《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篇不仅论述五时、五方与人体的对应关系,且将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与五方、五时的对应关系进行阐释,包括五脏与五情、五味、五官、五色、五音、五体的对应关系等多个方面。上述两部医籍均告诉我们,人在时空之中,疾病也在时空之中,通过“以天体论人体”的方式,彝医与中医将天地与人体联系起来,形成“天人一理”的宇宙观。

3结语

黄帝内经范文篇10

脾胃学说与升降学说均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习、研究这2种学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内容及其形成发展过程有很多重叠和交叉之处,如果把它们汇成两条线,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而是时有交点甚至紧紧缠绕在一起,是不可分的。简而言之,升降之中见脾胃,脾胃之中寓升降。

1内容上的交叉

脾胃学说的核心内容———脾胃为人体元气之本,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主水谷精微之运化,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等,无一不与升降密切相关。气机升降可以说是升降学说的灵魂内容,在升降还未引入医学之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就把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变化归于气之升降,所以升降从一开始指的就是气机的升降。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元气之本,李东垣说:“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1]可见脾胃与气也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那么升降一经引入医学,必定与脾胃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2]这既属升降学说的内容,又属于脾胃学说的内容,既是对水液在人体消化吸收之升降出入的描述,又是对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论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3]开始运用气机升降出入的理论解释与脾胃相关的病理变化。

正因为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所以脾胃为病必打破人体升降之和谐;正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病,气血匮乏则必升降无权;正因为脾胃主水谷精微之运化,所以脾胃病则运化失调,升降无序。由此可知,脾胃病必定影响甚或打破人体升降出入的平衡。同样,升降失调也会导致脾胃病。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发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胃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所以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另外,自张元素发现药性升降理论之后,脾胃病的治疗用药又开始受药性升降理论的指导。综上可见,脾胃病的病因、病机、治则、用药与升降亦是联系紧密、密不可分的。总之,升降学说与脾胃学说在内容上大多是杂糅在一起的。

2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交叉

脾胃学说与升降学说均起源于《黄帝内经》。虽然《黄帝内经》中并未明言升降和脾胃学说,但是有关内容散见于各篇章之中。《黄帝内经》对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脾胃病的治疗与预防均有详细论述,同时也论及了有关升降学说的内容,包括升降出入与生长壮老的关系;人体之升降出入,一年四季之气的升降出入,水液在人体消化吸收之升降出入,三阴三阳之升降出入;又言及了脏腑生理上升降出入之特性,并用升降出入失常理论来解释病机,在升降出入理论指导下制定治则、治法,用升降出入理论阐发自然界的运动现象和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4]。所以说脾胃学说和升降学说的萌芽时间均是《黄帝内经》时代,亦即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东汉,张仲景为脾胃学说、升降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伤寒杂病论》中的许多内容奠定了脾胃学说的临床证治基础,为“脾胃论”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张仲景强调“实脾”法则的防治功用,阐述了脾胃病的辨治纲要,坚持和胃固本,祛邪不遗扶正的观点。有关升降的内容,《伤寒杂病论》中论及升降失常所致的病证很多,并且张仲景对此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治病立法顺应脏腑升降之性;知常达变以燮理复杂病证之气机升降;用气机升降理论指导祛邪方法的实施等。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张仲景在治疗脾胃病的时候充分运用了《黄帝内经》中升降出入的理论,并且加以发挥。张仲景根据脾胃脏腑升降的特性,制定了脾胃病的治法治则,用气机升降理论来阐释复杂病证之病机、病理,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治法治则,从而用升降学说的理论丰富了脾胃学说在临床证治方面的内容。可见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伤寒杂病论》中,脾胃学说与升降学说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多的交集。

金元时期,由于出现了学派争鸣的鼎盛局面,医家对脾胃学说、升降学说的阐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角度充实了脾胃学说、升降学说的内容。脾胃学说、升降学说至此基本形成。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金元四大家之中的张元素、李东垣。张元素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药物升降浮沉理论,从而将升降学说与脾胃学说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指导脾胃病的治疗用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可将其概括为:药物运用见升降,治法之中见升降。李东垣则发展、完善了脾胃脏腑升降,认为五脏六腑的升降运动是以脾胃为枢纽,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就会发生种种病证。尤其是内伤病变,多责之脾阳不升。李东垣用升降学说的理论高度概括了脾胃病的病机,即脾胃升降失司,气机失调[3]。又用脾胃升降的内容充实了升降学说,使脾胃学说和升降学说在内容上呈现一种升降之中有脾胃,脾胃之中有升降的关系。从而使脾胃学说与升降学说高度完美地统一结合起来。

小结

脾胃学说和升降学说从《黄帝内经》时代到金元时代的发展过程来看,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到张元素、李东垣对其阐述发展来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它们在内容上是有多处交点的,是时而杂糅在一起的,它们的关系则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但是,笔者认为升降偏重理论指导,脾胃偏重临床实践,所以升降学说在脾胃学说有关临床证治的发展过程中,无疑充当了指导的角色,脾胃学说在治疗学方面的发展得益于升降学说的发展。当然脾胃学说的发展也促进了升降学说的发展。总之,二者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交点,关系如此紧密,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金·李杲.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43

[2]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08-3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