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3:55:31

淮海范文篇1

关键词:淮海戏;拉魂腔;传承;茶文化

1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的历史概况

1.1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的起源与发展。1.1.1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的起源。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清乾隆年间连云港市海州区一带流行的太平歌和猎户腔,后来成为以打地摊形式演出的“对子戏”、“三小戏”,其中女角均由男艺人扮演。二是清乾隆时,山东历城有唐大牛、唐二牛兄弟两人,身背大鼓三弦,到连云港市的海州、灌云、沭阳(现属淮安市)一带卖唱乞讨,从此,便播下了淮海戏的种子。淮海戏在晚清的时期才逐步形成,淮海戏的唱腔技巧源于海赣述灌(海州、赣榆、沭阳、灌云)等地的“拉魂腔”。“拉魂腔”的起源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与以上所说的相同,山东历城有唐大牛、唐二牛兄弟二人外出逃荒,身背大鼓和三弦,在海州沭阳一带以卖唱为生,渐渐的播下了“拉魂腔”的种子。二是在清末道光年间,山东临沂有个姓金的艺人,他把演唱艺术传给邱、黄、桑三个徒弟,他们三人又广收徒弟,从而将“拉魂腔”发扬光大。三是清道光年间,在海州一带有邱、葛、杨三个民间艺人卖唱,从而留下了“拉魂腔”。1.1.2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的发展。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为清末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70年代末改革开放时期。淮海戏从产生到逐步成熟、由小变大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喜爱,其根源是其源于民间,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的是真实的人民生活,鲜活人物形象的塑造,通俗易懂的演唱风格,都是淮海戏的艺术魅力所在。清光绪六年后,淮海戏艺人首先是自由结班,后来主要发展成以打地摊演出的形式出现。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淮海戏逐渐发展,表演形式不断丰富,女艺人不断涌现,此外,淮海戏还吸收了其他剧目形式和特点,唱腔也逐渐得到了革新,表演上也由单纯的说唱变为带感情的表演唱。由于是源于民间、发展在民间,因此淮海戏的在民间的影响力一直比较大。每次专业的淮海剧团下乡演出,都围满了前来观看的父老乡亲。每个淮海戏剧团每年下乡演出上百次,总能受到百姓的热拥。而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百姓也非常喜爱演唱淮海戏,走在公园里或者小桥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用简单的乐器在演奏或者演唱淮海戏。而随着淮海戏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周边地区也有较多的地方,经常进行淮海戏的演出。相信,不久的将来,淮海戏的影响力一定能扩大到更多的地方。

2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的唱腔艺术

唱腔的形成大抵是某些古老剧种流传各地,同当地的剧种结合,或同各地方方言、音乐结合产生支派的结果,是某些戏曲剧种在音乐上和演唱方式上具有较多的共同点,一般把这些关系密切的剧种和腔调统称为一种唱腔。淮海戏的唱腔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特点。2.1拉魂腔。拉魂腔是淮海戏的主要唱腔。拉魂腔,又名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究其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由鲁西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二是源于连云港海州,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猎户腔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三人的加工而形成拉魂腔。淮海戏的主要唱腔即拉魂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狂、爽朗、嘹亮。女唱腔宛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唱腔大多以徵调和宫调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以宫调式为例:这是较早的淮海戏《喝面叶》中的一个唱段,本段主要以说唱为主。以无伴奏高腔为主。较早的淮海戏的唱词大多是民间故事和百姓自身的生活,唱腔特点与演唱技巧大多与淮海戏锣鼓相符合,从而形成了淮海戏的独特的音乐风格。锣鼓在淮海戏的演唱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淮海戏演唱一般是在有锣鼓的引导下开始的。例如:淮海戏著名剧目《皮秀英四告》中的一场中,皮秀英拦轿,锣鼓起|急急风|流水转|四击头|亮相,皮秀英疾呼“冤枉”,中军曰:“你有何冤枉”。这里就可以充分的看出在淮海戏的唱腔里面锣鼓起重要作用的特点。节奏鲜明、唱词明了易懂,较早的淮海戏的唱词大多为连云港市的方言,后来得到更多的人认2020年第08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可后才逐步演变为普通话。拉魂腔是从劳动号子、生活音调发展而来的曲调,在淮海大地上,农民的生产劳动中或农闲、休息时,具有地方特点的劳动号子,民间小调随处可见。不仅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属于音乐范畴。早期的拉魂腔还不能称之为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戏曲,还是以歌舞表演及说唱形式为手段,边唱边舞、或只舞不唱、或只唱不舞的形式不一,样式多样的表演形式。从其所演唱的曲调和腔调上讲,多是明清俗曲及淮海地区方言音调的拖腔。又称依心调,其功能还谈不上是一种艺术的表演,只是在茶前饭后供人们娱乐消遣。随着拉魂腔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出现了三小戏阶段,这才真正标志着地方小戏拉魂腔的出现。在三小戏表演阶段,由于角色的单一,特点是同一行当中不同年龄段或不同性格气质的角色表演上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此时在表演上,也达不到很到位的表达。可以说经历了很艰苦的一段发展期,后来随着锣鼓的加入,各种吹管乐器和弦乐也加入进来,拉魂腔才真正的得到大众的认可与赏识。一种曲种旋律线犹如人的外貌与装束,最为显眼。拉魂腔将主要曲调型抽出,和其他音乐素材重新组合,构成新腔,变化的异常灵活。并能在“活”的前提下,保持拉魂腔唱腔剧种风格的统一。这些骨干音有这些音型,往往存在于乐句或乐段得开头或结尾或句中由于深受梆子腔的影响,因此在淮海的拉魂腔音调中出现了这样的骨干音型,又形成了像梆子腔那样讲究扑美的唱腔风格。拉魂腔最主要的特点与魅力所在还是八度翻高,使得唱腔分外活跃、明快。例如:此谱例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代表,充分验证了笔者所提到的几个方面。2.2并存于拉魂腔的其他唱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多元素音乐的混入,淮海戏才渐渐演化为较为正规的戏曲化。现在的淮海戏中其他的唱腔很少有华丽旋律线条,但是淮海戏是源于民间,给人以平易近人,浓郁的贴近生活的气息。既有刚劲又有力粗犷的“金风调”、也有有高亢悠扬的“二泛调”等腔调。例如:经典剧目《豆腐宴》的一场中,王麻子与刘大婶的一问一答就用到了“金凤调”和“二泛调”。口语化的强调渐长,通常是无过门伴奏,这样的唱腔有益于被听众听的更加清晰,能让一、二百句叠唱词一气呵成,多而不厌,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再加上锣鼓和管弦乐的伴奏,演唱时鼓声不盖字,腔唱交替,别具风格。另外,淮海戏还运用“东方调”及“好风光调”两种曲调。这种曲调的优点是可塑性大、风格强、地方性色彩浓郁,有各自的功能及特点,各为其多种行当的演出形式所使用。“东方调”的大致特点为中间数声自由,多种感情的变换相对自由,从而形成了长短不一的完整唱段。“好风光调”的唱法更为多样,这是由于在近代时期,多元素文化的植入而导致的良好的一个变更。可以构成大唱段和小唱段。

3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的唱腔艺术的传承对策

茶文化背景的淮海戏的传承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对淮海戏进行搜集、整理、拍录等,这只是博物馆式的保存,而淮海戏需要的是活态的传承。其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要对淮海戏进行传承保护,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当地政府可以在群众当中积极倡导淮海戏,例如举办各种规模的淮海戏艺术节、演唱会等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淮海戏,熟知淮海戏,意识到传承淮海戏的重要性,从上到下树立起保护传承淮海戏的观念。此外,还可以把淮海戏打造成当地的文化品牌,大力推广淮海戏,扩大淮海戏的影响力,把淮海戏推向更大的舞台。3.2保护淮海戏传承人。淮海戏的传承模式是口传心授,是靠人来实现传播,因此对淮海戏传承人的保护十分必要。由于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淮海戏的生存环境逐渐减小,民间传统戏剧一旦失去了生存环境,就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为了传承淮海戏,就要保护传承人。首先,政府可以对淮海戏的从业人员进行普查登记,对代表性的传承人要给予肯定,这样才能使民间的传统文化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其次,要鼓励淮海戏艺人收徒授艺,政府可以给开课收徒的老艺人们一定的资金支持,对淮海戏团队、班子进行扶持。3.3鼓励学校参与保护传承。中小学参与保护传承可使淮海戏保护传承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学校的参与使淮海戏传承更加快捷与广泛,提倡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可通过开设淮海戏兴趣班,让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讲授淮海戏的文化,展示淮海戏的魅力。吸引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淮海戏的学习,使淮海戏保护传承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语

淮海戏作为地方戏种的一个典型代表,有着地方小戏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唱腔特点还是表演形式,都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一个阶段,要坚持传承基础精髓(拉魂腔)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可以借鉴一下更为成熟的戏种的唱腔技巧。在唱腔的变革方向上应该多向更贴近现代气息,从根本上抓住年轻人的心。再者是表演形式方面,可以适当的增加更具趣味性、互动性、生动性的舞台表演素材,从而达到符合时代的基本发展特征。再者就是要继承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吸收其他戏种的精华,从而达到取其之长、补已之短的目的。我国像淮海戏这样的地方戏还有很多,目前正在逐渐的被流行音乐、新的流行元素冲淡。因此,保护好地方戏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本文浅析的对淮海戏的介绍,能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毕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了就不会再有了。

参考文献

[1]徐子方.淮海戏简论[J].文化遗产,2008(02):11-15.[2]张溪,王安顺.浅议淮海戏唱腔的传承与创新[J].剧影月报,2007(02):53.

[3]马明珠.“文艺新常态”下的“拉魂腔”:淮海地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1):224-227.

淮海范文篇2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三、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是我国主要饲料粮和部分地区的主要口粮,目前已发展成为粮、经、饲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根据我国玉米的分布地区和种植制度的特点,结合各产区的农业自然资源状况,以及玉米在谷类作物中所占的地位、比重和发展前景,把我国玉米划分为6个产区。其中,黄淮海平原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该区常年播种面积占全国40%以上。在黄淮海平原,最常见的玉米栽培方式是一年三熟种植模式。总结该区常见的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以期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生产提供指导。

1马铃薯-玉米-大白菜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土豆、玉米、大白菜的生产特性,合理安排茬口播期创造出来的一种新模式。3种作物在生长期间优势互补利用,又不互相影响,较好地实现了一年三种三收。马铃薯于3月中上旬播种(栽植密度每公顷7.5万株左右),种薯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脱毒种薯克新1号、大西洋、荷兰15、紫花白等品种,8月中上旬收获;玉米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栽植密度为4.05万~4.20万株/hm2),选用丹玉39、丹科2151、冀玉9等生育期较短的中早熟玉米品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收获;大白菜于8月上旬播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耐贮的中晚熟品种,北京新3号,冀菜3号及水师营6号等品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用种量1.50~1.88kg/hm2),11月中旬收获。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马铃薯35175kg、玉米7590kg、大白菜115890kg,3茬合计产值为62047.5元,纯收入为4.97万元。该模式技术简单、投资少、效益高,推广前景广阔,适于河北省唐山地区发展。

2草莓-玉米-后季稻种植模式

该模式是在麦-玉米-后季稻种植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中,10月中下旬移栽草莓,草莓品种选用“宝交早生”,起垄栽培(垄底宽95~100cm,垄顶宽40~45cm,垄高23~25cm),栽植密度为8.70万~9.15万株/hm2(株行距23cm×28cm);3月下旬播种玉米,玉米品种选用早熟品种掖单4号,栽植密度为6.75万株/hm2;6月5日前后落谷,于7月25日前后抢栽后季稻,后季稻品种选择武育粳3号,移栽株距10cm、行距18~20cm,密度为240万~270万株/hm2。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可产草莓12~12.75t、玉米5.62~6.00t、水稻8.25~9.0t。该模式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适于江苏如皋地区发展。

3大棚草莓-春玉米-秋西瓜高效种植模式

草莓于8月底9月初移栽(株距为25cm),元旦前上市,选用早熟、果大、质优的品种日本丰香;玉米于2月上旬套播(采用穴播方式进行点播,株距为20cm,每穴播2~3粒种子)在草莓畦垄中,5月底6月初采收上市,选用早熟品种糯96;秋西瓜于6月上旬育苗,7月初定植(栽植密度为7500株/hm2),8月20日左右上市,8月25日前采收结束,选用特早熟品种特小凤。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草莓26.25t、春玉米11.25t、秋西瓜15t,折产值22.5万元,纯收入15万元。该模式经济效益极高,为江苏吴江及条件相似地区发展所首选。4菠菜-地膜玉米-白萝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

菠菜于11月上旬播种(用种量37.5kg/hm2),选用圆叶菠菜品种,11中旬出苗,翌年3月中旬开始采割,4月中旬收获完毕;玉米于3月下旬播种,选用早熟品种,栽植密度9万株/hm2(株行距20cm×50cm),7月中旬收获;白萝卜于8月上旬玉米收获后播种(用种量5.4kg/hm2),选用象牙白、露头青等品种,栽植密度12万株/hm2,10月初开始收获,11月中旬收获完毕。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可收获菠菜10.5t、嫩玉米棒7.5万~9.0万个、白萝卜7.5t以上。该模式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适于河北省邯郸地区发展。

5鲜玉米-鲜玉米-绿叶蔬菜种植模式

大棚春玉米于2月中下旬播种,地膜春玉米于3月中旬开始播种;秋玉米于7月20日开始播种,至8月10日播种结束;绿叶蔬莱一般9月中旬~10月中旬播种,10月20日左右(秋玉米腾茬后)逐步移栽。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春季鲜糯(甜)玉米收入1.44万元、秋季鲜糯(甜)玉米收入1.275万元、绿叶蔬菜收入2.475万元,全年合计纯收入4.44万元。该模式适于江苏吴江及其他长江下游地区发展。

6小拱棚黄瓜-鲜玉米-花椰菜高效种植模式

3月上旬定植黄瓜(栽植密度7.5万~9.0万株/hm2),选用早熟、优质抗病品种,如鲁黄瓜4号、津优3号等品种;黄瓜收获前10~15d套种玉米(定植密度5.25万株/hm2),选用株型紧凑、透光性好、早熟适宜密植的品种,如鲁单981、农丹5号或糯玉米等;6月上中旬黄瓜拉秧,7月下旬在畦内定植花椰菜(定植密度3万株/hm2),选用生育期短、耐热、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如荷兰早雪球等。该模式下,玉米与黄瓜共生期一般为10d左右,要加强玉米早期管理,及时间苗,黄瓜拉秧后及早中耕松土;秋花椰菜与玉米共生期30~40d,要根据各自生长特点进行田间管理。该模式既(下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适于山东省定陶地区发展。

7油菜-花生-糯玉米立体种植模式

采用油菜、花生、糯玉米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即秋播纯作油菜,翌年油菜杆收获后,下茬播种花生并间作孺玉米。10月下旬移栽油菜苗(栽植密度13.5万~15.0万株/hm2),翌年5月下旬,油菜腾茬后,栽植花生(栽植密度13.5万~15.0万穴/hm2),选用中熟、高产、抗病品种,并于5月下旬到6月上旬分期播种糯玉米,选用口感好、矮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8月中旬采收糯玉米(栽植密度1.95万株/hm2),9月下旬收获花生。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可产油菜籽3000kg、花生5250kg、鲜糯玉米棒6750kg。该模式经济效益较好,适于江苏各地区发展。

8地膜马铃薯-玉米-萝卜三收三种种植模式

马铃薯于2月底至3月初播种(用种量1.5t/hm2),播后覆盖地膜,马铃薯品种选用费乌瑞它,定植株距25~30cm、行距30cm,栽植密度6.75万株/hm2,6月底收获;玉米于5月底~6月初播种,品种选用郑单958,栽植密度6.0万~7.5万株/hm2,9月中下旬收获;7月上中旬,在收获后的马铃薯茬上播种萝卜,品种选用3尺白,株距30~35cm,10月上中旬收获。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可产马铃薯25.5t、玉米8.25t、萝卜52.5t,折产值3.75万元,比单种小麦、玉米产值高2.25万元。该模式适于河北栾城地区发展。9马铃薯-玉米-木耳立体栽培模式

马铃薯于3月中下旬播种,栽植密度5.7万~6.0万株/hm2;玉米于4月底播种,栽植密度为7.5万株/hm2;6月中旬马铃薯收获后,在玉米行间排木耳栽培瓶,密度为30万瓶/hm2。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马铃薯29.26t、玉米8.2t、木耳33t以上,纯效益为7.5万~12.0万元。该模式能够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适于山东各地区及其他条件相似地区发展。

10马铃薯-玉米-菜花间作套种模式

该模式采用带状栽培,带宽115cm,起垄栽培,垄宽60cm。3月中旬在垄上地膜种植2行马铃薯(选用脱种克新1号、早大白等),大小行距分别为80cm和35cm,株距为24cm。5月上旬,在马铃薯80cm的空背上播种1行撮玉米(选用3138品种),玉米行距230cm,撮距30cm,每撮留3株。马铃薯收获后,2行玉米间腾出230cm宽的空闲地带栽一茬秋菜花(选用适宜秋季栽培的日本雪山品种)。菜花另设育苗畦,6月下旬播种,7月中旬分苗,8月中旬定植,株行距为45cm×50cm。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马铃薯37.5t、玉米7.575t、菜花22.5t,总产值3.45万元。该模式解决了人多地少、粮菜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适于在河北省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条件优越地区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普平,郭景隆.“蚕豆+青菜/春玉米+地刀豆-秋玉米”立体种植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44-445.

淮海范文篇3

一、秉承军垦传统文化打造好淮海品牌形象

淮海农场是由近1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官兵,于1952年4月,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而创立的军垦农场,在“生根、立足、生产”三大战役中,创建了“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农建四师精神。将60多年前淮海农场这段光荣历史挖掘好、传承好、发扬好,并在溯源、提练和农场接续发展中,更好地打造出凝聚人心的力量。2019年2月,农场创建并培植的“军垦文化”被评为江苏农垦首批确立的特色子文化品牌。继承军垦传统文化。农场把农建四师广大官兵建场的光辉历史以农建四师陈列馆的形式进行包装提升,使之成为国家AA级红色旅游景区、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把拓荒者们的事迹以“创业的足迹、闪光的瞬间、壮丽的诗篇、历史的篇章”结集出版,并形成《摇篮》系列丛书发行;在《淮海大地报》显要位置开辟《铭记历史——讲述这方土地这方人的故事》专栏,将农建四师创建的《生产战线报》上的典型文章进行刊载;在农场创业路上辟有约150米的文化墙,将军垦传统文化的文字图片融入其中;把淮海公园打造成军垦传统文化主题公园,建有农建四师历史浮雕墙,以师领导的名字命名了“‘桂莲’曲桥”“‘明山’假山”等景点,将农建四师精神浓缩为“奋、奉、创”三个金色大字;在即将施工的农场城西塑胶环形步道上,设置了近百幅农建四师时期的老照片,让军垦传统文化以有形的载体在新农场建设中彰显新风采。传承多元移民文化。淮海农场在建场过程中,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分别接收了3000多名来自海门、如东、阜宁、淮阴、沭阳等县的移民及周边的群众,安置了6800多名城市知识青年,他们带来了各地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文化。这些在与军垦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淮海文化。农场传承军垦文化的同时,注重保护好移民文化的物质形态,发挥了多元文化凝聚人心、教化职工、淳化民风的作用。弘扬良好厚德家风。农场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引导职工居民自觉做“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模范。通过把家风建设有效融入军垦传统文化,以家训作为治家立业的遵循,把多年来培植的良好家风,潜移默化地激励后辈人的成长,并在家风的传承中有效地促进场风文明建设。

二、运用循序渐进理念奉献好特色文化产品

淮海在特色文化产品打造上,用职工听得懂、接地气、善表达的语言形式,让农场职工居民成为淮海特色文化的主角。搭建平台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参观农建四师陈列馆,感受先辈们创建的军垦特色文化;以节庆活动为抓手,将军垦文化有效融入农场每年筹办的广场文化节、青年大讲坛、职工读书月等活动中;充分运用淮海大地报、微信公众号、企业门户网站、文化墙、橱窗及手机等渠道,展示淮海儿女在时展、社会进步、文明创建征程中的精神面貌,以此来凝聚人心,引导职工居民树立以场为家的理念,激发他们建设美丽淮海的决心和意志。组织筹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设,是打通宣传职工、教育群众、关心居民、服务大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淮海充分发挥职工居民广泛参与各类志愿服务队的力量,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服务组织框架体系。立足淮海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和10个居委会党员活动室,统筹运用好现有资源,以有形的载体、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配套化的服务措施,形成以“文”化“人”的感召力量,使这些载体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弘扬军垦文化、培植文明新风、提供便民服务的宣传教育阵地和展示推介平台。推动各类文化协会人才队伍建设。多年来,在淮海文化协会建设上,农场涌现出了书法绘画、太极拳(剑、扇)、广场舞、健身操、扇子舞、音乐说唱、摄影等多个民间协会团体组织。农场在18个基层单位以志愿服务的形式,配备了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分子,让他们在文化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创作出一批反映军垦传统文化、立足农场振兴、反映职工居民生产生活并符合新时代职工居民追求的文化产品。农场职工后代创作的情景剧《奋斗的音符》,凭借厚重的军垦传统文化题材、生动活泼的情景剧故事、唯美的舞台表演特色,获得了垦区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受邀在垦区9家单位演出,好评如潮。

三、注重思想创建引领提升好和谐发展面貌

目前,淮海积极筹建江苏农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推进过程中,立足农场的资源优势,聚焦淮海的目标定位,探索守正创新,在开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征程中,走出一条适合淮海的发展路径。多措并举推进文明实践活动。在制度建设上,农场党委结合实际,出台文明实践实施方案和配套建设等制度,用制度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作保障。在阵地建设上,有效地整合党建、社区、工会、宣传文化等阵地,并在农场广场、陈列馆、学校、社区等公共区域有效联结、多点开花。在思想教育上,通过“广场文化节”“道德讲堂”“党员活动室”等阵地,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围绕文明场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成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为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树立较好的样板。有效发挥文明实践带动作用。淮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不仅让人们增强了学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的底气和责任担当,更是让理论宣传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同时,淮海还以“文明共建”的形式,与经济薄弱的临海镇新东村开展为期三年的“城乡结对”,切实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垦地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实践所(站)的联系和建设力度,实现了以党建、文明创建共同发展的格局。

淮海范文篇4

一、徐州商贸业发展概况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由于远离省会城市,商贸业受省会城市辐射作用较小。本文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联系较强的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区域,来研究徐州的商贸业发展。

(一)淮海经济区概况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脐部,由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的20个市组成。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在自然资源、发展历史、经济水平及文化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产业联系较强,分析徐州商贸业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实现对徐州商贸业发展的较为准确的定位。

徐州是江苏省要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和徐州都市圈的特大核心城市,同时又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国家主要枢纽城市。徐州商贸业的发展更是领先于周边县市,特别是近年来徐州发展大交通、大商贸、大物流的政策,使商贸业的发展充满活力,已成为区域商贸中心。但是,商贸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新的商贸业网点层出不穷,业态分布不合理,许多商贸业网点盲目求大、升级,形成恶性竞争,商贸业布局与城市总体发展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商贸业自身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的资源也造成极大的浪费,影响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徐州商贸业在淮海经济区中的地位

徐州地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经济实力较强,多年来一直发挥周边地区物资集散地的功能。和周边省际边缘城市相比,徐州商贸业网点数量、营业面积、商贸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总量指标都位居前列,其生产和消费范围辐射到周边县市。徐州市正在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服务业之都”。

淮海经济区20地级市中,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济宁,为2122.16亿元,其次是徐州,为2007.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莱芜,为35845元,其次是与徐州相邻的枣庄,为29800元;作为衡量商贸业主要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是山东临沂,为728.3亿元,徐州其次,为680.23亿元,两者相差48.07亿元。综上可知,整个淮海经济区内,济宁的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商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是临沂,徐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淮海经济区内位列第五,说明徐州的人均消费水平也不是最高的。徐州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的稳固主要的主要竞争对象为济宁和临沂,三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济宁领先,与之相关的商贸业发展较强的为临沂,徐州商贸业的发展要想突起,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与周边城市商贸业集聚竞争

淮海经济区内产业联系从空间上可以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其中核心全程主要由徐州、淮北、枣庄、济宁四城市组成,是产业对外辐射和联系最为显著的圈层。就商贸业而言,徐州与周边城市的商贸业也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淮海经济区内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城市,徐州商贸业不仅可以辐射范围能够达到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南地区,其发展也受到来自这些地区的影响。胡超美等对徐州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对策研究,发现在规模、结构和效益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方面,徐州具有优势,但在成长竞争力方面要落后于临沂。在商贸业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等方面,徐州的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

(四)商贸业结构逐步优化

都市的建设,加上江苏省有关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使徐州的商贸业设施结构逐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提升换代。二是业态结构逐渐优化。依据商贸业发展的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趋势,积极改造传统商贸业态,大力引进新型商贸业业态。淘汰经营品种少、消费环境差、管理及服务水平低的小门店业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进知名品牌连锁店、专卖店,吸纳现代商务服务、高档休闲消费、文化娱乐等新型商贸业态发展。另外,徐州优越的区位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使楼宇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总部经济在此聚集,进一步推进了商贸业结构的优化。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商贸中心圈”。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将会是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现代产业体系,商贸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好的历史机遇。

二、影响徐州商贸业发展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商贸业发展主要的动力。虽然徐州处于中国的两个发达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之间的谷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差甚远,但由于近年来徐州发展迅速,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淮海经济区20地级市中,2009年人均GDP徐州达27514元,位列第六,消费能力逐步提高。但同人均GDP相对较高的莱芜、日照、枣庄等城市相比,稍显逊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业发展水平是相互影响的,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商贸业的发展,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可以推进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因素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同样也是商贸业发展的先行官。徐州有着优越的交通区位。从宏观区位看,徐州是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长三角与环渤海湾的结合部;从中观区位看,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沿东陇海产业带的重要城市,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从微观区位看,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第二大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北翼增长中心。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航空、铁路、公里、内河航运、管道运输五通汇流的优势。发达的交通,是徐州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商贸业集聚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商贸业活动的因素很多,从空间关联的角度讲,主要包括来自主要表现为与周边地区的市场关联,包括市场集聚和市场竞争。优越的区位条件,是省际边缘城市商贸业发展的关键。相邻的区位,为相邻城市间商贸业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了空间上的依据。严士清对利用主成分分析影响江苏商贸业发展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和商贸业集聚因素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人口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徐州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是淮河经济区内最大城市,是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河经济区的中心,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具有战略优势,能够辐射到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南等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商贸业空间集聚因素越强,中心城市商贸业的吸引范围越广,商贸业规模越大。

(四)城市规划制约与限制

商贸业最初多自发形成,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则受到政府部门规划的引导和制约。徐州商贸业的发展与徐州城市规划中徐州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关系。规划中城市的职能定位、交通状况、人文环境等影响了商贸业发展的规模,特别对商贸业的分布产生很大影响。徐州市区正在逐步打造完善双核联动、“一主四副”的商圈布局和加大物流等商贸业的发展,这种商贸业布局布局和重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通过规划来限制或鼓励,是影响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边缘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是影响区域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位于省际边缘区的城市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处于淮海经济区城市所属各省对边界地区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不同,导致其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江苏省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扶持徐州发展服务业,努力将徐州打造成为区域商贸中心;鲁南、豫东、皖北也都相应提出了倾斜扶持政策,加快边界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内差异。

三、徐州商贸业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塌陷区”制约商贸业的发展速度

徐州位于江苏的边缘地带,空间上远离省会,受到省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使徐州的经济发展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引起徐州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外流。又由于淮海经济区地处东部沿海地带,受区域极化效应的影响,大量的经济要素及发展机遇流向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同时,在两大经济区域片区的挤压下,淮海经济区始终未能成长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增长极,陷入了一个“经济峡谷”的尴尬境地。经济上处于“塌陷区”,限制了徐州商贸业的发展规模。

(二)行政边界的阻隔和其他边缘地区的竞争

行政边界的阻隔作用是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淮海经济区内商贸自由流通的重要因子。由于各个行政区利益主体不一致,便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周边的行政区都实施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导致行政边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刚性约束,致使淮海经济区内“诸侯经济”的蔓延。较为明显的是山东对临沂发展商贸业的扶持,积极打造其为商贸之都;安徽也在进一步提升蚌埠的商贸中心地位,人为的地域阻隔和各边缘区激烈的竞争,使徐州商贸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商贸业集聚度和信誉度低

虽然徐州商贸业在2011年里发展比较快,但和临沂相比,零售也集聚度和品誉度有待提高,大型连锁企业、大型商贸业设施和全国等级的批发市场偏少,布局也有待优化,要想打造成为真正的区域中心城市,徐州还应加强对商贸业空间集聚因子的作用。

四、徐州商贸业合理发展途径

通过对徐州商贸业分布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评价,得出了徐州及其他省际边缘城市有关商贸业合理发展途径:

第一,所处省际边缘区城市特殊位置,应借助其交通区位优势和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和物流业,形成区域性的物资集散地。

淮海范文篇5

服务业作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商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对城市的发展作用日趋明显,而关于边缘城市的商贸业发展研究却甚少。徐州地处江苏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远离省会,是典型的省际边缘城市。徐州商贸业发展研究对省际边缘城市商贸业发展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徐州商贸业发展概况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由于远离省会城市,商贸业受省会城市辐射作用较小。本文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联系较强的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区域,来研究徐州的商贸业发展。

(一)淮海经济区概况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脐部,由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的20个市组成。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在自然资源、发展历史、经济水平及文化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产业联系较强,分析徐州商贸业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实现对徐州商贸业发展的较为准确的定位。

徐州是江苏省要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和徐州都市圈的特大核心城市,同时又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国家主要枢纽城市。徐州商贸业的发展更是领先于周边县市,特别是近年来徐州发展大交通、大商贸、大物流的政策,使商贸业的发展充满活力,已成为区域商贸中心。但是,商贸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新的商贸业网点层出不穷,业态分布不合理,许多商贸业网点盲目求大、升级,形成恶性竞争,商贸业布局与城市总体发展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商贸业自身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的资源也造成极大的浪费,影响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徐州商贸业在淮海经济区中的地位

徐州地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经济实力较强,多年来一直发挥周边地区物资集散地的功能。和周边省际边缘城市相比,徐州商贸业网点数量、营业面积、商贸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总量指标都位居前列,其生产和消费范围辐射到周边县市。徐州市正在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服务业之都”。

淮海经济区20地级市中,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济宁,为2122.16亿元,其次是徐州,为2007.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莱芜,为35845元,其次是与徐州相邻的枣庄,为29800元;作为衡量商贸业主要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是山东临沂,为728.3亿元,徐州其次,为680.23亿元,两者相差48.07亿元。综上可知,整个淮海经济区内,济宁的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商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是临沂,徐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淮海经济区内位列第五,说明徐州的人均消费水平也不是最高的。徐州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的稳固主要的主要竞争对象为济宁和临沂,三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济宁领先,与之相关的商贸业发展较强的为临沂,徐州商贸业的发展要想突起,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与周边城市商贸业集聚竞争

淮海经济区内产业联系从空间上可以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其中核心全程主要由徐州、淮北、枣庄、济宁四城市组成,是产业对外辐射和联系最为显著的圈层。就商贸业而言,徐州与周边城市的商贸业也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淮海经济区内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城市,徐州商贸业不仅可以辐射范围能够达到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南地区,其发展也受到来自这些地区的影响。胡超美等对徐州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对策研究,发现在规模、结构和效益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方面,徐州具有优势,但在成长竞争力方面要落后于临沂。在商贸业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等方面,徐州的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

(四)商贸业结构逐步优化

都市的建设,加上江苏省有关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使徐州的商贸业设施结构逐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提升换代。二是业态结构逐渐优化。依据商贸业发展的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趋势,积极改造传统商贸业态,大力引进新型商贸业业态。淘汰经营品种少、消费环境差、管理及服务水平低的小门店业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进知名品牌连锁店、专卖店,吸纳现代商务服务、高档休闲消费、文化娱乐等新型商贸业态发展。另外,徐州优越的区位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使楼宇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总部经济在此聚集,进一步推进了商贸业结构的优化。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商贸中心圈”。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将会是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现代产业体系,商贸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好的历史机遇。

二、影响徐州商贸业发展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商贸业发展主要的动力。虽然徐州处于中国的两个发达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之间的谷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差甚远,但由于近年来徐州发展迅速,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淮海经济区20地级市中,2009年人均GDP徐州达27514元,位列第六,消费能力逐步提高。但同人均GDP相对较高的莱芜、日照、枣庄等城市相比,稍显逊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业发展水平是相互影响的,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商贸业的发展,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可以推进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因素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同样也是商贸业发展的先行官。徐州有着优越的交通区位。从宏观区位看,徐州是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长三角与环渤海湾的结合部;从中观区位看,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沿东陇海产业带的重要城市,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从微观区位看,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第二大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北翼增长中心。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航空、铁路、公里、内河航运、管道运输五通汇流的优势。发达的交通,是徐州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商贸业集聚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商贸业活动的因素很多,从空间关联的角度讲,主要包括来自主要表现为与周边地区的市场关联,包括市场集聚和市场竞争。优越的区位条件,是省际边缘城市商贸业发展的关键。相邻的区位,为相邻城市间商贸业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了空间上的依据。严士清对利用主成分分析影响江苏商贸业发展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和商贸业集聚因素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人口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徐州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是淮河经济区内最大城市,是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河经济区的中心,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具有战略优势,能够辐射到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南等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商贸业空间集聚因素越强,中心城市商贸业的吸引范围越广,商贸业规模越大。

(四)城市规划制约与限制

商贸业最初多自发形成,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则受到政府部门规划的引导和制约。徐州商贸业的发展与徐州城市规划中徐州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关系。规划中城市的职能定位、交通状况、人文环境等影响了商贸业发展的规模,特别对商贸业的分布产生很大影响。徐州市区正在逐步打造完善双核联动、“一主四副”的商圈布局和加大物流等商贸业的发展,这种商贸业布局布局和重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通过规划来限制或鼓励,是影响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边缘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是影响区域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位于省际边缘区的城市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处于淮海经济区城市所属各省对边界地区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不同,导致其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江苏省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扶持徐州发展服务业,努力将徐州打造成为区域商贸中心;鲁南、豫东、皖北也都相应提出了倾斜扶持政策,加快边界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内差异。

三、徐州商贸业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塌陷区”制约商贸业的发展速度

徐州位于江苏的边缘地带,空间上远离省会,受到省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使徐州的经济发展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引起徐州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外流。又由于淮海经济区地处东部沿海地带,受区域极化效应的影响,大量的经济要素及发展机遇流向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同时,在两大经济区域片区的挤压下,淮海经济区始终未能成长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增长极,陷入了一个“经济峡谷”的尴尬境地。经济上处于“塌陷区”,限制了徐州商贸业的发展规模。

(二)行政边界的阻隔和其他边缘地区的竞争

行政边界的阻隔作用是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淮海经济区内商贸自由流通的重要因子。由于各个行政区利益主体不一致,便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周边的行政区都实施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导致行政边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刚性约束,致使淮海经济区内“诸侯经济”的蔓延。较为明显的是山东对临沂发展商贸业的扶持,积极打造其为商贸之都;安徽也在进一步提升蚌埠的商贸中心地位,人为的地域阻隔和各边缘区激烈的竞争,使徐州商贸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商贸业集聚度和信誉度低

虽然徐州商贸业在2011年里发展比较快,但和临沂相比,零售也集聚度和品誉度有待提高,大型连锁企业、大型商贸业设施和全国等级的批发市场偏少,布局也有待优化,要想打造成为真正的区域中心城市,徐州还应加强对商贸业空间集聚因子的作用。

四、徐州商贸业合理发展途径

通过对徐州商贸业分布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评价,得出了徐州及其他省际边缘城市有关商贸业合理发展途径:

第一,所处省际边缘区城市特殊位置,应借助其交通区位优势和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和物流业,形成区域性的物资集散地。

淮海范文篇6

笔者将结合地域文化来谈谈对创新中职艺术教育发展新模式的思考。

一、密切联系地域文化,确立特色专业

淮安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横贯南北,同时也是商贾的休闲中转站,伴随经济的繁荣,这种特殊的地域性使淮安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仅就戏剧艺术而言,至今仍然盛行在淮安的剧种还有京剧、淮海戏、淮剧、木偶戏等,并且有江苏省长荣京剧院、江苏省淮海剧团、淮安市淮剧团、盱眙黄梅剧团等地方艺术团体。作为淮安唯一一所全日制艺术中专学校———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向,应当适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为地方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承担起为地方剧团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也使自身在办学中逐渐得到提高。2002年在培养淮海戏艺术人才过程中,学校对淮海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将京剧的形、毯、把、身等程式化动作融入地方剧种中,使地方戏进一步规范化;实现不同剧种(如将京剧《小放牛》、《芦花荡》、《白蛇传》、《三岔口》、《卖水》等经典折子戏改编成淮海戏、淮剧)同时共存;在培养淮海戏演员时注重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的传承与保护,如淮海戏经典剧目《皮秀英四告认夫》唱念课采取学生卢蓓蓓与杨秀英老师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尽早让学生接受名家熏陶;在师资结构方面,一方面,保证现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注重整合地方资源,聘请一线艺术演员、艺术名家作为客座教授,如聘请著名荀派艺术家宋长荣教授学生《红娘》、聘请荣光辉、杨秀英等著名艺术家来校任教,博采众家之长,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同时,与地方各大剧团合作,定向培养艺术人才,从剧团得到技术支持,学生的专业实践也得到了保证。

由于市场需要,淮安文化艺术学校还开设了群众文化专业,为县、区、乡、镇各文化馆、站培养艺术工作者。2000年,学校通过对地方市场调研发现,随着人们生活对文化的要求的提高,精、专、尖艺术演员匮乏,为此我校开办六年制中国舞表演班,目前,多家省市知名演艺团体到我校招聘该专业学生。

二、注重舞台与讲台的结合,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003年元月,在淮安市委市政府、淮安市文广新局的关心与支持下,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正式成立淮安市小梅花艺术团,该艺术团以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师生为主体,广泛开展舞台实践和创作,5年来广泛深入部队、社区、乡村和学校,共完成各类公益性演出500余场,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建设文化淮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小梅花艺术团也以青春靓丽的演出阵容、高雅的节目内容,成为苏北演出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梅花艺术团将艺术教育、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受到国内艺术教育专家和评估专家的好评。2004年小梅花艺术团被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授予“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2007年参加江苏省第六届音乐舞蹈节,荣获“优秀编导奖”(最高奖项)、“优秀节目奖”(最高奖项)。该项目弥补了淮安市没有歌舞团的现状,为了发挥其品牌效应,更好地使其服务大众、服务经济建设,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化局已研究同意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小梅花艺术团兼用淮安市歌舞团名称。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能力,实现学校、企业双赢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专业。

为了专业发展,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来校把脉问诊。江苏省长荣京剧院院长王一舫、原江苏省淮海剧团团长鲍鹤云、淮安市淮剧团团长陈万宏、淮安市歌舞二团团长于建新、泗阳淮海剧团团长戴开莲、盱眙黄梅剧团团长许章响等人对舞蹈专业的职业教育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提出了重要建议。另外,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畅通了校企之间合作的途径,做到资源优势的互补,使人才、企业文化与管理、新剧目等资源利用趋于最优化。

(二)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丰富产学研成果。

我们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推进理论与实践、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学校积极争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依靠企业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核心环节———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突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重点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环节———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企业的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如与江苏省淮海剧团合作编排《精忠报国》、《韩信令》、《我们又相逢》、《舞动青春》等剧目,与淮安市歌舞二团合作编排《和谐中国》、《今夜无眠》、《百鸟朝凤》等剧目,推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以人才、设备、科研为优势,直接参与产业经济的运作,以科研为先导,以不断研发专业、新剧目为支撑。发挥合作的艺术院团的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产学研成果丰富。

淮海范文篇7

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轻工业局、中国国际贸促会主办,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室内装饰材料协会支持,临沂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咨询公司承办,淮海经济区18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协办的首届(临沂)全国农村适用型工业品博览会今天隆重开幕了。我代表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和1000万沂蒙人民向出席这次博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领导和主要来宾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国家轻工业局局长陈士能同志、全国供销总社副主任顾尔雄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刘政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政研室成湘清同志、中国国际贸促会会长助理张天全同志、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陈建国同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克玉同志;玻利维亚驻华大使奥斯卡.萨莫拉先生、刚国驻华大使皮埃尔帕西先生、厄瓜多尔驻华大使费尔南多.科尔多瓦先生、柬埔寨驻华商务参赞高生乐先生、加蓬共和国驻华商务参赞阿德里安.桑泽先生、罗马尼亚驻华商务参赞多洛班祖.德奥多尔夫先生和夫人、俄罗斯驻华商务参赞亚利山大.卡恰诺夫先生和夫人、俄罗斯驻华商代表鲍理斯.基里琴克先生、越南驻华商务参赞阮伯炬先生和夫人等11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外交部、国家轻工业局、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家电协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有关领导同志;韩国镇海市市长金炳鲁先生、议长金永祚先生率领的政府、议会代表团,新加坡、韩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及港澳台地区工商界、企业界的朋友,山东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农业厅、省外办、省贸促会、省台办、省工商局、省侨办、省二轻总会、省建材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淮海经济区经济开发联合会,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盐城、淮阴、河南省商丘、开封、周口、安微省蚌埠、淮北、阜阳、宿州、山东省日照、枣庄、济宁、泰安、莱芜、菏泽等淮海经济区18成员市地的市长、专员和中国矿业大学的负责同志;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轻工报、大众日报等50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等。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值此淮海经济区第十五届市长专员会议在临沂召开之际,我们承办了首届全国农村适用型工业品博览会。本届博览会引起了国家有关领导、国家有关部门、山东省委、省政府、淮海经济区经济开发联合会及淮海经济区各市地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山东省政府、国家经贸委、国家轻工业局、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对博览会的定位、意义和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活动的各项议程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轻工业局、中国国际贸促会和支持单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正确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博览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淮海经济区经济开发联合会、淮海经济区各市地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对筹备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淮海经济区各市地的合作精神,体现了加强经济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

本届博览会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一大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中小企业占有较大份额。名、特、优、新与适用型产品的共同参展,突出了本届博览会的特色,体现了博览会的档次。来自海内外的政府团组、驻华使节、国际友人到会指导,经贸团组、市场团组到会进行经贸洽谈。博览会的举办,不仅对临沂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淮海经济区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淮海范文篇8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学术不端;立德树人;职责;制度机制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导师德育理性认知不足。当前,研究生导师在德育内容和责任范围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和分歧,一方面,德育责任范围边界划分模糊不清。研究生育人工作需要导师、思想政治教师和学校等多方负责,形成合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职责存在交叉和界限不清的现象,使导师的德育方面优势不能凸显。另外,导师自身面临教学、科研和职称等方面的压力,容易忽略职责交叉的部分,导致出现研究生德育方面的“职责冲突”和“责任真空”等现象,因此导师对德育理性认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职责的实地落实。导师对德育范围的认识,除参考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外,主要来自于对自身和研究生德育主体间的责任比较。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不断加强系统理论学习,提高自身培养研究生德育的能力;此外,研究生导师应深入了解我国研究生教育宗旨所在,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等问题,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承担德育工作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再者,思想政治教师通过系列课程对研究生进行德育教育,但一般在研一阶段,之后的德育教育基本来源于导师的指导。然而,导师的时间存在碎片化,内容上也很难与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对接,导致德育教育的持续性较差[1]。(二)部分导师的育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育人与育才两者相统一的过程[2]。然而,在实际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育德过程周期长,具有复杂性,且效果潜隐,往往会出现避重就轻的现象,忽略育德的方面。相对于育德,育才有着外显的特征,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有成效,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育才的培养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育才的周期相对较短,且可量化,通过导师短时间的指导和研究生的多加练习,就能达到一定的技能,保障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毕业。造成有的导师只注重对学生育才,不注重育德。片面追求发所谓的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急功近利,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甚至发生论文抄袭现象[3]。(三)部分导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对学生存在放任不管的情况。部分导师没有把足够的时间用在研究生的启发和指导,对学生的研究进度不进行定期的督促,学生有问题时得不到导师的及时指导,导师对学生存在放任不管的情况,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对心理上、思想上有问题的学生,不应该歧视或者态度冷漠,应该多拿出时间给予关心,进行正确引导。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交流是导师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关键方式,要以沟通交流为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导师要努力营造开放、信任和支持的交流氛围,打造关怀、对话、探究的沟通环境。在互动交流中,不仅要了解研究生的研究进展和指导迷津,还要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保护其合法权益,分析其困惑,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解决困难[4]。(四)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导师奖惩与激励机制有待真正落实。客观来说,学校虽然制定了导师选拔机制、聘任机制、考核机制、奖惩与激励措施等,但还不够完善,没有真正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研究生导师善于、勤于和乐于指导学生,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评价督导奖惩的有效方法。在导师或研究生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制度机制上的保障。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机制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导师对招生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

二、提高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之举措

江苏海洋大学(原淮海工学院)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从课程与教学环节、学位论文指导、评审与答辩环节、导师聘任环节、教学质量评估环节、学术道德与学术管理环节均建立了常态化的制度文件,对导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均指出了较为详细、具体的要求[5]。主要的制度文件如下:《淮海工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淮海工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素质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淮海工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淮海工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及管理工作规定》《淮海工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规定》《淮海工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淮海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细则》《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淮海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暂行办法》《淮海工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淮海工学院研究生教学检查实施办法》《淮海工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学生满意度评价实施办法》《淮海工学院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淮海工学院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处理办法》(一)组织专业培训,提升导师育人技能。学校建立了省、校、学位点三级导师培训体系,导师队伍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学校选派骨干导师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导师研修、培训,熟悉基本政策、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听取专家经验介绍。校研究生处负责导师校内培训,组织导师学习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业务训练。本学位授权点组织导师开展业务学习,聘请校外对口专业的优秀指导教师传经送宝。常态化的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二)开展专项评比,增强导师育人意识。学院拟开展评选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活动,对于加强导师工作经验分享和交流、加强师德建设、更好地引领研究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园APP,由全校研究生进行线上投票,在此基础上,加入现场评委打分,对导师的优秀事迹进行集中展示和广泛宣传,营造积极和良好的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的融洽氛围。通过先进个人的评选,树立其示范作用,增强导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三)建立协同机制,形成导师育人合力。为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培养的有机结合,学院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与导师工作的协调机制,思政教师参加导师课题组会、办公室定期走访[6]。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注重研究生培养的全面性,在专业方面加强指导的同时,也要在思想政治、为人处事和身心健康方面多加引导和培养,把德育工作细化到日常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四)要完善导师的选聘制度为了进一步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理念,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近年来学校制订了分别制定了《淮海工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淮海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暂行办法》等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凡不符合导师遴选条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或未履行导师工作者,自动失去下一学年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三、总结

本文从近年高校研究生和导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出发,指出了导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职责及重要意义。从导师德育理性认知方面、育德水平方面、导师的责任心方面以及制度机制的完善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给出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之举措。

参考文献

[1]柳礼泉,王俊玲.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2):108-112.

[2]刘志,韩雪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需要突破的三重瓶颈[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5):14-17.

[3]袁进霞.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81-82.

淮海范文篇9

这一管理体制新模式一出台,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便称其意义“不亚于当年凤阳小岗村的改革”。

本月5日,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来到XXX专题考察调研,对这项改革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希望积极推进,为今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层级的改革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区政府职能部门直接走到前台为百姓服务,阻断将自身职能流向社区居委会的“漏斗”

对街道办事处的现状,XXX委书记马和欣有个形象的说法:“城市基层大量的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沿着政府层级‘漏斗’,落在了区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身上,最终又‘漏斗’到了社区居委会身上。街道办事处扮演着一级‘准政府’的角色,样样都要管,社区自治不到位。”

原淮海路街道办事处,仅其社会事务科就对应区民政等11个职能部门,有些事办起来困难较大,老百姓真正要办一些事,最终还得到区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往往又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经济创收和各项迎查活动上。而社区居委会由于其经费、人员配备、工作部署与考核,很大程度上依赖办事处,就得承担区、街道各部门交办的名目繁多的任务,整天忙于应付,社区自治有不到位的现象。

2002年3月,在民政部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XXX选择了地处新街口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整体素质较高、面积较小的淮海路街道作为体制改革试点。撤销淮海路街道办事处,将涉及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的57项职能交给区政府13个职能部门,原来由政府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归位给社区,一些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交给专业化社会工作者承担。为方便老百姓办事,建立淮海路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内设劳动保障、民政事务、计生服务等6个政务窗口,区政府职能部门直接走到前台为老百姓服务。为加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地位和核心作用,作为区委的派出机构,淮海路社区党工委同时建立,加强对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支持和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维护社会稳定。

从下达命令到协商办理,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行政成本大幅降低

7月21日,淮海路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一位低保户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他告诉记者:“以往办理低保证明,得先向社区申请,由社区交到街道初审后再报区民政局,手续繁杂。现在只要社区将申请直接交到中心,审过以后就可以办理了。”

街道撤销后,社区居委会的同志也切实感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淮海路社区居委会主任仇学兵告诉记者:“以前搞卫生,都是由街道布置下来,社区居委会主任拿着扫把扫马路再正常不过了。现在社区环境卫生由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直接负责,我们只起一个协助的作用。举个例子,社区里有卫生死角,我们打电话反映,他们派人来清理,如果搞得不好,我们还会打电话举报。”

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大金说,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后,除了人头费,政府的行政成本也大幅降低了。现在,社区的计划生育专职干事就是区计生局派的人,用的是计生局的钱,这也逼得政府部门在做一些事情前要计算行政成本。

“过去政府有关部门对社区居委会布置任务都是行政命令式的,现在改成了协商式的。”延龄巷社区居委会主任周蓉告诉记者:“以往,每到年底,政府各个口子都向我们要总结材料,有些数据甚至要根据他们的意愿来编。现在不管哪个部门来布置不属社区居委会职责范围的事情,我们都可以说‘不’。如果确实需要社区居委会做也可以,但有一个原则——‘费随事转’。有一次统计部门要我们对辖区内的事业单位进行统计,付费后,我们才协助把任务完成。”

“人、财、事”全由自己管,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空前提高

近日,淮海路社区居委会召开全体会议,12名委员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不聘用一个在非典期间擅离职守的社区工作者。消息传到淮海路街道工委书记章杰芹耳中,他说:“以前决定用哪个社区工作者,往往是街道说了算,现在这种权力交到了社区手中。有些事,往往是社区做了以后我们才知道。”

无论是管人、管钱还是管事,如今很多方面都由社区说了算。周蓉介绍,以前,社区居委会的费用由区政府先拨到街道,社区居委会主任买个扫帚都要街道主任批。现在,费用由区政府直接拨到社区居委会的账户上。社区居委会还成立了专门的理财小组,200元以下的费用由社区居委会主任直接批,200元—500元的费用由理财小组开会讨论决定,500元以上的费用报社区居委会成员代表大会同意。所有开支,都定期在社区政务公示栏上公布。

淮海范文篇10

一、发生趋势及防控任务

据我部组织专家会商分析,2009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总体重于上年。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早、面积大、扩展快、危害重,当前西南、汉水流域和西北麦区大流行态势已经显现,黄淮海主产麦区流行风险显著增大。预计全国发生面积5000万亩,需防治面积7500万亩;赤霉病在江淮、长江流域、黄淮部分麦区可能偏重流行,需实施预防面积7000万亩;穗期蚜虫在黄淮海及北方大部麦区偏重以上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3亿亩,需防治面积2.5亿亩;吸浆虫在黄淮海麦区中等或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00万亩,需防治面积3000万亩。另外,纹枯病、白粉病以及局部麦区发生的麦蜘蛛、胞囊线虫、地下害虫等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

二、防控目标与防治策略

(一)防治目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将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小麦吸浆虫、蚜虫等病虫的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其中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主产麦区的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

(二)防治策略: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病虫发生危害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和穗期蚜虫等重大病虫,兼顾白粉病、纹枯病、胞囊线虫、地下害虫等其他病虫防治,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三、防控技术措施

(一)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属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前移防控关口是控制病害大面积发生流行的关键。根据当前发生形势和趋势分析,2009年应在全面加强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继续采取分区治理措施,打好“早期流行区全面防控、春季流行区应急防治、菌源区综合治理”三个战役。

1、早期流行区全面防控。西南麦区、汉水流域是小麦条锈病主要的冬繁区,针对当前发生流行的严峻形势,必须根据监测调查结果,在严控发病中心的同时,对发病田块组织开展全面防控,努力减少当地危害损失和外传菌源。西北冬麦区要从返青期开始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病情进入流行期时,要立即组织全面防控,减少危害损失,减轻晚熟冬麦及春麦区流行风险,有效降低外传和当地越夏菌源。

2、春季流行区应急防治。黄淮海主产麦区属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区。3月下旬-5月上旬是发生防治关键时期,要全面加大监测调查的力度和频度,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预防措施,及时围歼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应立即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成灾。

3、菌源区综合治理。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冷凉麦区是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菌源区,要结合种植结构调整等,改种啤饲大麦、油菜、蚕豆等作物,压缩小麦种植面积,同时通过人工铲除、除草剂防除等措施,消灭自生麦苗,切断条锈病循环链,有效降低越夏菌源量。西南、西北、汉水流域等小麦条锈病越夏、越冬和冬繁区,要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抗病品种;在确保冬前基本苗数充足的前提下,推广适期晚播技术;组织做好秋播药剂拌种,秋苗期及冬季、早春“打点保面”预防工作,有效减轻、延缓病害的发生和扩展蔓延。

小麦条锈病防治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等药剂。需要注意的是:各级植保机构要加强对三唑酮秋播拌种的技术指导,避免因田间湿度过大或连阴雨天气影响,出现延缓出苗等副作用。

(二)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属气候型病害,即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是诱发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长江流域、江淮麦区是该病害重点发生区,黄淮海麦区为一般发生区。该病害防控关键是在推广种植抗(耐)性品种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预警会商,抓住抽穗至扬花期,积极采取药剂预防措施。

1、药剂预防技术。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病情短期预报和防治警报。若短期天气预报小麦抽穗-扬花期有3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要全面采取预防措施,打好“保险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多菌灵、或多菌灵加三唑酮、或咪鲜胺类喷雾。如施药3-6小时内遇雨水冲刷,则应在雨后及时补喷。

2、选用抗(耐)病品种等。病害常发区应选用穗型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如长江流域麦区宜选用扬麦系列品种。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增施磷、钾肥,促进麦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三)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主要以成虫于小麦抽穗期在穗部产卵危害,小麦成熟时形成虫卵粒,目前已成为黄淮海麦区常发性害虫。该虫防治关键是加强监测预警,准确掌握防治适期,重点抓好蛹期防治和成虫期防治,尤其是成虫期集中防治。

1、蛹期防治技术。根据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结果,当每小方土样(10x10x20cm)有虫蛹2头以上,选用甲基异柳磷、辛硫磷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使药剂翻入土中,再及时中耕浇水。

2、成虫期防治技术。根据虫态发育进度调查,结合大面积普查,当害虫进入羽化高峰时,每10网复次成虫量10~25头,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选用毒死蜱、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也可用敌敌畏拌上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撒于田间,熏蒸防治。

3、选用抗虫品种及栽培措施。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的麦区,要选种穗型紧密、内外颖缘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汁不易外溢的抗虫品种;发生特别严重,且适合油菜、蚕豆等作物安全越冬的地区,要及时实施轮作换茬,以减轻危害损失。

(四)小麦穗期蚜虫

小麦穗期蚜虫是黄淮海主产麦区及北方冬麦区的主要害虫,在小麦灌浆期刺吸危害,直接影响千粒重,进而影响小麦产量。同时,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重叠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各地要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防治指标,科学合理选用化学药剂,实行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各计各量,混合喷洒,达到治虫、防病、防早衰等“一喷多防”的效果,有效减少小麦产量损失。

另外,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地下害虫等其它病虫重点发生区,要加强监测调查,对达到防治标准的田块,也要积极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科学有效控制危害。

四、防控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防控责任。小麦病虫害有效防控,是保障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健全病虫防控指挥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专项防控资金。要尽早安排部署,明确属地责任,完善防控预案,强化督导检查,力争把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全力打好抗大旱、保春管、防病虫、夺丰收这场硬仗。

(二)全面监测,强化技术指导服务。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将进入发生流行关键时期,各地要抓紧充实测报队伍,改善工作条件,系统搞好监测预警工作。要严格执行周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同时,通过病虫电视预报、广播、手机短信、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将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指导农民及时、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