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2:32:02

后危机

后危机范文篇1

危机的频发,使得金融危机妇孺皆知,但学术上的定义至今尚处于争论之中,一般来讲,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主要表现为持续快速的货币贬值、挤兑银行存款、强制清理旧债、金融机构连锁倒闭、股市崩溃、货币量严重缺乏、借贷资金枯竭、金融市场剧烈震荡。金德尔伯格(2007)认为,金融危机一般经历异常变化、资金过剩、投机热潮、货币扩张、投机高峰、利率上升、回收资金贷款、资产价格暴跌、恐慌、危机爆发几个过程。按表现的形式,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一是货币危机,即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或迫使当局为保护其货币而抛出大量外汇储备或者大幅度提高国内利率水平;二是银行业危机,即现实的或潜在的银行破产、挤兑导致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银行破产、挤兑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三是全面危机,即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按发生的原因,可以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周期性金融危机、非周期性金融危机、自发性金融危机、传导性金融危机。周期性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引发的,伴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发生的金融危机。非周期性金融危机是由金融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引发的,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制约。自发性金融危机是由本国自身经济金融运动引发的金融危机,它是一国经济金融的非正常运动导致本国金融领域失衡状态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传导性金融危机是别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危机传导机制扩散,从而对本国经济金融造成类似影响的金融危机。按影响地域,金融危机还可以分为一国性金融危机、区域性金融危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

二、主要金融危机的理论简介

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经济学家通过模型建立、金融危机分析形成了一些对金融危机有重要解释作用的金融危机理论。1、货币危机理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协调会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问题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财政赤字的货币化,使市场上产生本币贬值的预期,投机者因而抛售本币,形成本币贬值的压力,央行竭力在目标价位上捍卫本币汇率,而耗尽外汇储备,迫使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形成货币危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提出了新思路。该理论认为,政府维护汇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均衡的动态博弈过程。在极端情况下,仅仅是投资者的情绪、预期的变化就可能将经济从一个汇率的均衡点推向另一个货币贬值的均衡点,导致“自我实现”的危机。对于“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其根源是市场预期和固定汇率制度而不是由基本经济因素的恶化直接导致,至少维持货币平价的基本经济条件依然存在,但由于投击性攻击,使维持成本太多而不得不放弃。2、道德风险理论。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政府对借款提供隐含担保的现象,政府官员与各种金融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使金融机构无顾忌地大量举债,道德风险严重,产生了过度借款综合症,导致金融机构过量的风险贷款产生膨胀、资产价格的膨胀,直到某种外来扰动因素出现时,金融泡沫就会突然破灭,并通过支付链条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引发金融危机。3、羊群行为理论。羊群行为是信息连锁反应导致的一种行为方式,当个体依据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而选择采取类似的行为时就会产生羊群行为。理论通常假设不同的单个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序列进行的,这样后来的投资者在采取行动之前会观察前面投资者所采取的行动。在存在着信息摩擦的情况下,随着世界资本市场规模的增加和日趋复杂,羊群行为可能会越来越普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收集关于某一特定国家的信息以辨别流言的成本会加大,投资经理们在面临存在着信誉成本的情况下会模仿市场上通行的资产组合。在这种情况下,谣言就可以诱发羊群行为进而使经济从一个没有投机攻击的均衡转移到一个有攻击的均衡。4、危机传染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日益全球化,投资行为与市场预期的变动在国家将日益联动,导致危机易于向外扩散与蔓延。此外,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与开放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依存性,通过跨国贸易投资、经济政策趋同、金融市场机制、信息机制等,使得货币危机传染渠道更加多重与交叉,一旦危机在一国发生,危机极可能迅速传播到另一国。5、经济周期理论。由于技术创新不足等原因,经济进入衰退或萧条,产业投资回报下降,产业资金转向投资领域,引起投资泡沫,形成危机根源。此外,银行资产回报也往往较低,可能导致银行无法继续偿付存款或债券等固定负债的回报,这将加速银行挤兑或破产。Gorton(1988)以美国数据为例在实证上支持了该理论,薛敬孝(2009)以日本为例的实证分析也支持了该理论。6、理论。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许多投资者往往从外部获得资金,而外部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未能观察到投资的特点的话,则存在一个典型的风险转移问题。风险转移提高了风险资产的回报,导致投资者哄抬投资品的基本价值,形成问题。而金融自由化,通过扩大信用规模、创造未来的信用扩张路径的不确定性,恶化问题。这些将最终导致资产泡沫,当最终泡沫破裂时,形成危机。

三、对我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改革建议

后危机范文篇2

得益于特殊的地缘和省情优势,福建的出口贸易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出口贸易额1979年仅为2.46亿美元,2010年则高达714.97亿美元。[1]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优化。1979年以来,福建重点发展了水产品、鞋类、罐头、机械电子、矿产及加工品、服装、茶叶、首饰等10类产品,经过10年发展,1990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24种,机电产品出口达5.13亿美元,占福建出口比重的22.9%。[2]1993年福建贯彻“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推进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当年福建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达76种,其中运动鞋和尼龙伞的出口达1亿美元以上,机电产品出口11.7亿美元,占福建出口比重达20.1%。[3]2010福建机电产品出口293.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1.1%,其中金属制品、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类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迅猛,出口额分别为18.84亿美元、130.47亿美元、31.88亿美元和39.49亿美元,分别增长59.8%、33.6%、39.4%和52.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1.75亿美元,占福建出口总额的18.4%,同比增长25.8%。[1]为了深入分析福建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笔者拟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指数进行研究。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competitiveindex,简称TC)用来反映一国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该指数表示为:TC=(Xi-Mi)/(Xi+Mi),Xi和Mi分别代表第i种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一般而言,TC值介于-1与1之间,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其TC值越接近于1,出口竞争力较差的商品TC值越接近于-1。由于对世界整体而言,Xi≈Mi,TC≈0,所以该指标也反映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而言,一国或地区的某一类产品是处于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Michaely指数(MI指数)用以反映一国或地区某一类产品进出口相对于本国或地区整体进出口的优势或劣势,该指数表示为:MI=Xi/∑Xi-Mi/∑Mi。Xi和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i和∑Mi分别表示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MI的取值范围为[-1,1],正数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相对于本地区整体出口具有竞争优势,负数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相对于本地区整体出口竞争力具有劣势。在商品分类上,拟采用联合国颁布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进行划分,分别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非食用原料(SITC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SITC3)和动植物油、脂及蜡(SITC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5),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SITC6),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杂项制品(SITC8)和其他未分类产品(SITC9)。其中SITC0-SITC4为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和SITC7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SITC6和SITC8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SITC1类产品,由于烟草是典型的政府控制、贸易保护的产品,而饮料则由于运输成本过高,是当地消费倾向显著的商品,且烟酒和饮料的进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较大,因此其进出口并不反映比较优势或者比较劣势,[4]且该类产品占出口比重较小,同时,由于SITC3、SITC4的商品性质与趋势与SITC2类同,SITC9类产品出口额和比重较小,因此,本文对这几类产品不予讨论。由测算竞争指数(见表1)得到的结论如下:

1.资源密集型产品中,SITC0类产品出口竞争优势较强,TC指数平均都在0.5以上,但是2008年的指数偏低,2009年有所恢复,2010年则略有上升,表明该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其MI指数偏低,接近于0,表明该类商品在福建的出口贸易中不具有显著的优势。SITC1类产品TC指数较高,1999-2004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接近于1,表明在这段时间内该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很强。但2005年起该类产品TC指数急剧下跌,2008年起出现负数,2009年和2010年则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其MI指数也一直在0附近波动,表明该类产品在福建出口商品中不特别具有优势,同时其自身的出口竞争也逐步趋于劣势。SITC2类产品TC指数一直为负且日益趋向-1,而其MI也是小于0并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该类产品处于严重的比较劣势。

2.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SITC5类产品TC指数从2005年后开始趋向于0,竞争劣势逐渐缩小,但是2009年又有扩大的趋势,2010年略为好转。其MI值也小于0,表明该类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受金融危机的波及仍然较大。SITC7的TC值在2002年由负转正,呈现上升趋势,MI值在2007年以后也开始不断上升,然而2009年与2010年则双双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虽然该类产品竞争优势逐步增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且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3.劳动密集型产品中,SITC6类产品的TC值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其MI值2005年后由负转正且逐步扩大,但是2009年均有所下降,2010年略为回复,表明该类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但是也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SITC8产品TC值与MI值在所有的出口商品中为最高,其TC值最高的时候接近0.9,MI值最高时达到0.4,但是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其他类产品不同的是,2008年该类产品的TC值没有下降,2009年TC值与MI值反而略微上升,表明该类产品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影响有限。综上所述,目前福建出口商品中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包括服装、鞋子、箱包等在内的杂项制品;其次,资源密集产品中的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其劣势有缩小的趋势,大部分产品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危机后竞争优势分析

1.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分析。资源密集型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在于福建拥有适合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扶持。福建复杂多样的气候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多样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同时,在中央农业政策的支持下,福建省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和烤烟为主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它们一直是福建的顺差产业。[5]美国、日本、欧盟、东盟和台湾是福建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市场尤其是美日欧消费信心受到打击,市场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人民币持续升值,经济不景气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福建农产品的贸易摩擦加剧。同时,福建省内农业劳动力和农资产品的价格纷纷上升,导致农产品成本不断提高。这些内外因素造成福建该类商品出口竞争力下降。2009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回暖,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区的成立以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福建农产品的出口,出口竞争优势有所回升。但是,经济复苏的缓慢性以及前述种种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危机后福建该类商品的竞争优势仍旧存在着相当的挑战。

2.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分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福建的出口商品中不具有特别大的优势,该类产品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不强,但是这种劣势有缩小的趋势,尤其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在迅速提升。电子信息、石化和机械是福建的三大主导产业,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等四个高技术行业是福建高技术产业的主体。因此,笔者以具有代表性的石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十一五”期间,在有关央企和境外大企业集团投资带动下,福建石化产业快速发展。56家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60%以上;湄洲湾等石化建设基地初显规模,石化产业布局开始向沿海逐步集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石油加工、合成材料、橡胶加工、基础化学原料、专用化学品等五个分行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85%;翔鹭石化等一批公司的石化产品产能居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因此,该行业产品的竞争劣势逐步缩小。[6]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固有的产业结构性矛盾,产业园区布局建设滞后,以及创新能力培育不足等等仍是该产业发展的硬伤。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石化产品价格大幅度跳水,于此同时,大量制鞋、玩具、纺织业、塑料加工业、家电、汽配业等中小企业倒闭,在此影响下石化产业相关上游和配套产品的需要明显减少,石化产业链面临困境。因此,危机后该产业下行期将持续一段时间。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福建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局部跨越发展的格局,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已建成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中显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大大增加,其投资产值占福建该产业产值的比重超过七成。[7]外资企业在引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拥有更强的能力,因此增强了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但是,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于福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是加工和组装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机构并未在福建设立,且不少产品用于出口,接近一半的产品返销,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尴尬格局。福建在此国际分工的链条中只占据了加工装配的地位,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一旦外资企业看重的福建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丧失,其迁徙的可能性大。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该类产品出口的锐减,国内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等种种因素的作用下,福建该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3.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分析。现阶段福建出口商品中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鞋服、箱包等类型的产品。改革开放后,依托丰富的原料、人力资源优势,得益于外资尤其是港澳台资金的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成为福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福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壮大,积累了与国际经济交往的丰富经验,分工协作日益专业化和扩大化,逐步形成了晋江、石狮、莆田等全国鞋服生产和出口的重要产业集聚地,发挥了产业集聚的效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福建制造的商品以物美价廉在世界市场上十分畅销,产品极富竞争力。然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中的资源能耗高,而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丧失,在福建沿海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低下,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为扩大市场而相互模仿,竞相压低价格的恶性竞争普遍存在。这些因素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后续发展缺乏动力,竞争优势受到挑战。因此,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该产业的问题就已经逐步显现出来,一些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已开始着力于产业整合、技术改革和品牌创立。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购买力降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劳工标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及一些新的贸易壁垒更是层出不穷;国内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进一步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金融危机后,国际购买需求上升,这类产业由于生产周期短,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恢复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就长期而言,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由此可见,福建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几类产业均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并非偶然,而是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市场购买力增强,福建出口商品的境遇有所好转,但不意味着金融危机中所爆发出来的问题已经解决。危机后更要正视这些长期累积下来的弊病,寻找解决方案,使福建的出口贸易得到良性的发展。

三、提升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1.提升福建资源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福建资源密集型产品中以农产品最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应把握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农业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优势。首先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继续加大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根据福建山、海、林等不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投入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新兴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引导科研院校与农业企业合作,积极培育高端农业。其次,改变农户分散作业,农业企业小规模经营、管理混乱、品牌意识差的现状。积极建立农产品战略联盟,重点发展具有较强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有原料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引进现代化生产管理理念,努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再次,针对愈演愈烈的贸易壁垒及甚嚣尘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应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设,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积极建立与国际市场同步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认证体系,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技术认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等各个环节的控制。最后,利用与台湾以及东盟毗邻的优势,扩大与其优良产品、深加工设备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交流平台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的深度对接,以更好地实现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2.提升福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提升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提升福建在国际分工产业链条中的地位。首先,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大资本投入,继续扶持石化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形成相对集中的经营核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着力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创新能力的企业,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等。其次,继续加大引进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坚持以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等为主要载体吸引外资。但是,在外资的选择上要有不同的思路,有的放矢,注重引进本地产业链薄弱环节所需的技术先进的企业,引导行业规模大、技术先进的跨国公司企业将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到福建。再次,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对技术创新、研发等环节的资金投入,加快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同时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的良好互动。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适合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各种管理和技术人才。

后危机范文篇3

关键词:肺炎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旅游业;后旅游危机管理

旅游业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行业,政治风波、经济危机、恐怖主义活动、战争及疾病等危机都可能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信心,并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出游决策,也影响着旅游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关于旅游危机研究的成果众多。国外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邓冰等(2004)关于国外旅游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与恐怖主义、旅游与政治不稳定、旅游与战争、旅游与犯罪等[1];赵刘等(2009)对波及全球的四种旅游危机,包括英国“口蹄疫”危机、印度洋海啸危机、美国“9•11”危机、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2]。国内关于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较多,尹菲等(2009)总结了汶川大地震后,乐山旅游业面临的危机及实施危机管理的措施[3];周娟等(2006)认为应构建立体化旅游危机应对网络[4];彭珊珊(2009)认为在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期、危机恢复期和危机痊愈期不同的阶段各有不同的管理机制[5];罗潇等(2009)认为政府在旅游危机中应发挥主导和协调作用[6]。马云(2013)提出了树立安全意识,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转移风险,组建突发事故管理机构,妥善处理危机四个方面的对策[7]。

1主要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影响中国旅游业的主要危机包括经济类,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社会突发事件,如2001年美国“9•11”恐怖活动;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非典”;自然灾害,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冰雪灾害,它们都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了一定影响。1.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旅游方面,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入境旅游锐减、出境旅游增加、国际旅游竞争加剧。以入境旅游为例,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98年上半年。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1—6月旅华外国人次数比1997年同期下降了2.44%,外汇收入同比下降8.88%。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主要是东南业市场,特别是泰国、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旅华市场,从下半年起跌幅逐月加大,甚至出现负增长。1.22001年美国“9•11”恐怖活动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尽管美国“9•11”恐怖活动对世界国际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动荡,但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并不大,2001年是中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一年。但是2001年“9•11”恐怖活动对中国入境旅游也带来了一定影响,9—11月我国入境旅游同比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其中,美国来华游客大量取消预订和延缓行程,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全年来华旅游人数为94.88万,比上年增长5.9%。1.32003年“非典”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非典”对中国及亚洲旅游业影响最大,中国旅游业首当其冲,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入境旅游锐减、出境旅游增加、国内旅游略有下降。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全年入境人数91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亿美元,下降14.6%。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2022万人次,增长21.8%。其中因私出境1481万人次,增长47.2%,占出境人数的73.2%。国内旅游人数达8.7亿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3442亿元,下降11.2%。1.4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灾害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由于汶川大地震和冰雪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共同冲击,2008年中国旅游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旅游市场中,入境旅游受到一定影响,但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仍持续增长。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0422021年3月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由此可见,旅游业一个非常敏感的行业,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因素,还是各种突发事件都会给旅游业带来重大影响,但影响快恢复也快,中国旅游业从根本上看上升的趋势没有变化。

2肺炎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及现状

此次炎危机,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影响深远,给中国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冲击。2.1旅游经济损失大。此次危机给中国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总体表现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基本停滞,国内旅游锐减。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据此我们保守估计,2020年“春节档”旅游行业直接经济损失不低于5100亿元。如果参照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全国旅游人数30.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8万亿元,那么保守估计,2020年上半年旅游行业收入损失估计在3万亿元。与此同时,同样参照2019年统计数据,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超过700万人次,直接消费超过500亿元。其中,中国旅游者最青睐的国家是泰国、日本、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这些国家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准备迎接中国游客,但此次疫情使中国人封闭在家,这些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样,自发生疫情以来,多国对来华旅游发出预警,并采取减少或者取消航班、停发签证、加强出入境检验、限制来自中国地区人员入境等措施,全球20多家航空公司暂停中国航线,我国入境旅游遭受重创。2.2旅游企业损失大。此次危机冲击着整个中国旅游行业,全国旅游景区、文博场馆乃至城市休闲综合体等涉旅业态基本关停,文旅企业自春节开始基本处于零收入状态,旅游行业基本全线停摆。很多旅游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在危机面前,很容易出现经营困难,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对于旅游企业来说,黄金周收入占全年的比重比较大,甚至占全年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但现实表现为旅游业务无法展开,旅游业绩无法体现,资金流出现“断链”,旅游从业人员被迫“失业”。以旅行社为例,春节黄金周的生意,可能意味着旅行社小半年的收入来源、前期的投入直接崩盘。春节订单的大量退款已经冲击了企业的现金流,而在可预见的两三个月里,消费者出行意愿呈崩塌式下降,而企业的人工、房租、运营支出仍在发生。旅游景区景点、酒店、OTA等也没有了消费者,在歇业或停业状态下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人工成本、前期经营营销等成本及其他运行维护成本无法回收。2.3旅游形象损失巨大。中国一直以来作为世界上安全旅游目的地而著称,但是此次危机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恐慌。相比17年前的“SARS”,此次“肺炎”严重程度更深,波及范围更广,不仅波及全国各省区,而且也波及世界各地。应该说某种意义上、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这个安全旅游目的地笼罩上了一层阴影,我国作为安全和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一定阶段严重受损。2.4旅游者心理创伤巨大。此次危机也冲击着旅游者的心理。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协同作战,除了武汉等地“封城”外,很多省区的居民外出一样受到影响,应该说此次事件将对公众心理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外出旅游必然出现人群聚集,公众对待外出旅游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热衷,宁愿把休闲时光放在家里、放在本地,发展新的爱好,开辟新的休闲方式。即使外出旅游,也不愿意参加团队旅游,可能更关注自助型、小团队的个性化旅游。旅游者将不再热衷于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产品,会更关注自然型、健康型旅游产品。此次事件给旅游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SARS”事件之后旅游业的“井喷式增长”的现象难以出现。

3关于后旅游危机管理的思考

如前所述,此次危机的影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总结历次危机的教训,特别是17年前我国发生“SARS”危机的教训,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后旅游危机管理至关重要。3.1建立常态化、立体化旅游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在全球化时代,各种危机时有发生,为及时消减公共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多个国际组织、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实施了常态化的应对机制,成立危机处理的常设机构或立法等对旅游危机进行综合协调,并从预警、隔离、处理、后危机管理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世界旅游组织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成立了旅游恢复委员会专门处理世界旅游业危机管理问题,监控影响旅游业的危机事件、协调危机应对及救援活动,日本政府也把应对危机列入旅游基本法和旅行业法中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应对各类危机的具体法规条款[8]。相比之下,我国旅游业在全线停摆的状态下,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旅游企业也在积极自救,但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却反应较慢,主要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常态化、立体化旅游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应对措施十分乏力。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常态化、立体化的旅游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十分必要,立体化旅游危机应对机制应包括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公众和国际资源,只有多方参与,共同应对,才能取得成效。3.2加强营销,重塑旅游形象。经过此次危机,中国人的旅游需求压抑得太久、太多。危机后,各地各旅游企业要想迅速重启,就需要抓紧营销的时机和谋划,它对重塑中国旅游形象意义重大。3.2.1加强营销,特别注重新媒体营销。在营销内容上,一方面,对旅游活动、餐饮等涉及野生动物的内容进行正确宣传与引导,坚决维护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及时游客信息,及时处理游客拥堵,做好对客服务与管理。另一方面,除了营销优越的自然资源,更要营销美好的生活,传递生态友好的理念,倡导独有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自然舒适的旅游活动。在营销手段上,要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联合旅行社、景区、航空公司、酒店等,共同针对客源地进行促销。要重视网络促销,比如对于旅游特产和文创商品,采取网络促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打捆销售、旅游达人带货等方式进行促销。特别要利用新媒体营销手段,依托抖音、小红书、快手等短视频新媒体,开展以自然教育、生命健康及各种慰问之旅等为主题的短视频内容制作,在旅游企业重返旅游市场之前重点推出,引领市场。可以利用云直播营销、社交营销等形式,让旅游者“线上签到”,旅游者先期在线上进行虚拟旅游,增加对旅游目的地的好感,进而产生实地旅游的动机。3.2.2加强信息沟通,重塑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旅游形象。面对危机,加强信息沟通十分必要。旅游部门应通过各渠道各媒体,及时把旅游地、旅游企业的真实信息告知公众,纠正公众的错误印象。危机后,可举办大规模的公关活动宣传中国旅游安全目的地形象;可邀请一些国内外主要客源地的主流媒体到中国,到主要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采访,传递出到中国旅游是安全的,以重塑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形象。旅游企业应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重塑旅游形象的重要性。当危机来临之时,旅游企业组织的一次次捐款捐赠行动,或针对战斗在危机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的优惠活动是一次次有社会责任的行为,但旅游企业更应该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科普活动、环保行动等,这对于旅游形象重塑十分必要。旅游地和旅游企业应积极开展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形成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旅游形象。通过开展品牌宣传推广活动,以纪录片或城市宣传片的形式,宣传那些在危机中表现突出,展现出顽强生命力,体现当地旅游人文精神的景区和企业,这对重塑旅游企业的品牌,进而树立地区乃至国家的旅游形象十分必要。3.3关注自然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品的品质与转型升级。此次危机让人们开始关注旅游产品的品质,更加愿意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旅游者逐渐摒弃了传统的观光型旅游需求,从观光型旅游逐渐向休闲型、度假型、参与型、主题型的复合旅游转变,对自然类旅游产品越来越青睐。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开发者要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提升我国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旅游产品的主题化、系列化和品牌化,促进旅游产品的品质与转型升级。为此,一方面要全面升级传统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关注自然方面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康体旅游、研学旅游等。3.4优化旅游管理和服务,引导旅游者改变行为模式。旅游的目的是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此次危机,旅游业界更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通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旅游者良好的旅游行为模式,这包括引导旅游者改变不良的日常行为模式,推广文明的日常行为和旅游行为模式;引导旅游者逐步提高旅游目的的层次;引导旅游者旅游活动的时空选择多元化;引导旅游者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引导旅游者主动承担旅游行为的社会、生态责任,促使旅游者接受生态化的旅游行为模式等,从而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和服务。

4结语

综上,此次危机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带来了更多的反思,给旅游市场消费行为带来了一些深刻的改变。旅游业是“敏感”产业,但不是“脆弱”产业,因为旅游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中国旅游业一定能重振和恢复。

参考文献

[1]邓冰,吴必虎,蔡利平.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4(01):1-8,57.

[2]赵刘,郭胜.国外旅游危机管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0):8-10.

[3]尹菲,罗颖.从5•12地震看旅游危机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62-63.

[4]周娟,金鹏.长江三峡旅游危机管理战略解读[J].宁波: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130-136.

[5]彭珊珊.论旅游危机管理动态机制的构建[J].四川: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7):63-66.

[6]罗潇,古晓鸽.旅游危机管理——基于政府层面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8):174.

[7]马云.浅析旅行社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对策[J].现代商业,2013(35):99-100.

后危机范文篇4

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迅速发展演变为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过杂过乱、导致市场约束机制失灵不无关系。回顾此次危机中的金融创新,投资银行等机构在次级贷款基础上设计出初级衍生金融产品—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第二级金融衍生品,即债务抵押权益(CDO),继而在CDO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出第三级衍生品。利用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创造出各种资产支持证券以及衍生产品,释放出大量因贷款占用的资本金继续进行放贷,催生了泡沫,积累了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金融创新产品结构繁复、风险难辨,即使专业金融人士也未必弄得清楚,更不要说普通投资者了。由此可见,虽然金融产品创新大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快了全球资金的周转速度,但产品创新过杂,数量过多,离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越来越远,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说明,对于金融创新的评价和使用,必须辨证分析,趋利避害。首先,金融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市场的真实有效需求。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并不能创造新的价值,往往演变为金融系统内部的价格投机。其次,金融创新要与金融体系发展的成熟水平相适应。金融市场是一个整体,其成熟程度是由市场基础设施、市场参与者和市场对外关联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金融创新需要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市场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第三,金融创新的推动和发展应符合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作为投资者改善管理、优化财务、对冲风险的工具,金融创新应按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坚持金融创新适宜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防范因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商业欺诈行为。

二、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金融创新新动向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对金融创新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采取了不少措施约束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过度创新行为,国际银行业特别是欧美银行业金融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一)更加注重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重新步入规范化的时代。危机爆发后,针对金融创新缺乏市场规范、透明度过低、创新过度等乱象,欧美国家开始重塑金融监管体制,普遍表示要建立一个普适于所有经销商和衍生产品,包括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外汇互换、商品互换、股权互换、信用掉期违约以及其他未来可能创新的产品在内的全面、审慎的监管制度,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给金融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如果说危机前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是以美国华尔街为主导的全球金融创新大发展的年代,那么金融危机后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则标志着全球金融创新规范时代的到来。比如,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金融保护法案》,提出要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与系统性风险监管委员会、调整美国的监管结构、加大美联储对大的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及设立对大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防范和化解风险专门工作委员会等监管政策,这有利于解决美国金融创新过程中创新过度的问题,使其回归价值创造的本质。又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9年1月文件《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修订稿》与《新资本协议框架完善建议》,对新资本协议框架下资产证券化创新的风险防范提出修改建议,包括银行应在其内部资本充足性评估程序中对资产证券化所引致的所有风险予以处理;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计量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要求,应给予再证券化风险暴露更高的风险权重;对使用外部评级计量证券化资本要求设定了额外限制条件;加强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便利的监管,等等,这将对规范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过度复杂的金融创新产品已风光不再,但简单、透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金融业创新发展一日千里,特别是层层衍生的金融工具创新更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证券市场信心顿失,复杂衍生品市场发行量也一泻千里,欧美市场作为主要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开始了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全球CDO发行量从2006年的5520亿美元、2007年的5030亿美元,骤然下降到2008年的611亿美元;全球CDS名义市值从2007年底的62万亿美元骤降为2008年底的33万亿美元;全球金融衍生品名义市值在2008年下降24.6万亿美元的基础上,2009年又继续下降了35万亿美元。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危机后已风光不再,特别是受制于监管的制约,过度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及交易在未来可能进一步萎缩。但与此同时,在美国,一些单级证券化产品在2008年后还一直在发行,特别是贷款交易等资产证券化的前端初级产品快速恢复,保持着较快增长的势头。据得力(Dealogic)的数据显示,美国2008年和2009年包括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住房贷款、设备贷款和学生贷款等资产类型在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量仍分别达1395亿美元和1509亿美元;2010年前两个月也有185亿美元的发行量。此外,美国2010年第一季度共发行了价值29亿美元的商业按揭贷款支持证券,而2009年第一季度这类证券的发行额不到7亿美元。这说明简单、透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仍是必要的市场工具,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仍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美国仍然运用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和一些简单的结构性证券处理许多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简单的金融衍生品在帮助美国转移、化解金融风险、避免大规模的长期经济衰退方面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更加注重发挥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特别是注重对新兴市场中小企业业务的创新拓展。危机过后,欧美银行业的业务重点纷纷转移到传统企业银行、贸易融资、中小企业业务等领域,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创新服务,一些国际性的大银行更是纷纷加大了对新兴市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拓展力度。比如,汇丰银行通过全球网络为新兴市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一直是汇丰银行金融服务的重点。随着到海外投资拓展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汇丰借助其在全球发达的服务网络优势,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包括外汇、融资、贸易、汇款和现金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特别是提供快速便捷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服务,目前汇丰已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服务能力,并已在其中17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完成了首批业务。又如,近年来渣打银行积极挖掘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小企业业务的潜力,在亚太、中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大力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积极创新服务产品,开创性地推出了无抵押小额贷款、商业活利贷及一贷全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建立了一套独特并成功的运作模式。目前,渣打银行95%以上的净利润来源于新兴市场。

(四)综合化经营进一步受到国际性大银行的重视。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综合化经营“稳定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证实。一些全能金融服务商,由于过度的风险偏好、过高的杠杆比率以及监管体系的漏洞等原因,遭受了危机的冲击,但其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有效地发挥了风险分散的作用,对于保持金融机构的相对平稳经营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花旗集团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其机构业务迅速恶化,但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业务仍然实现了稳健增长,2008年对集团净利润的贡献度分别高达217.5%和54.6%,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本市场及投资银行业务的亏损,减小了花旗集团破产的风险。此外,同为综合化经营的汇丰控股、富国银行、美国银行也在经历了2008年第四季度的亏损后,于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扭亏为盈。相反,一些结构单一的金融机构,由于风险组合的选择余地较小,因而更容易倒闭。如过去华尔街五大专业投资银行中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集团,以及主要从事抵押贷款业务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和英国的北岩银行,首当其冲地遭遇危机的巨大冲击。需要说明的是,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大部分国际银行综合化经营指标在2008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家国际大银行综合化经营指标的平均值由2007年的52.6%降至2008年的41.2%。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没有改变国际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趋势,反而使国际大银行进一步意识到综合化经营对于控制金融风险和保持盈利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2009年危机逐步企稳之后,国际大银行继续着力发展综合化经营业务,其综合化经营指标大幅反弹。如美国银行在2009年进一步加大了开展证券承销、证券经纪、资产管理和顾问咨询等业务的力度,综合化经营指标反而超过其2007年的水平。

三、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方向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创新背景看,欧美国家已进入到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阶段,创新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中国经济尚处于由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过渡的阶段,经济增长对创新的依赖还不明显。从创新环境来看,欧美国家金融体系发达,有较为宽松的金融创新氛围和公平竞争的开放市场,而中国无论在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还是在制度体系的灵活性与完备性方面都难以完全满足银行金融创新的需要。从创新水平来看,欧美银行金融创新日益衍生化、结构化,创新产品大都融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定价模型,而中国银行业的创新产品原创性较少,技术含量低,同质性与“山寨式”创新的特征比较突出。从创新效率来看,欧美银行的金融创新主要由市场推动,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使微观金融主体获益,而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则更多地从属于金融体制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赶时髦”、“拍脑袋”等为创新而创新的非理性因素,创新效率较低。因此,中国银行业应借鉴国际经验,顺应国际银行业创新发展潮流,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一)加速推进综合化经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日益开放,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居民和企业不仅要求有丰富的金融产品来提供风险-收益的多种组合,而且希望通过“一站式”服务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对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提出了迫切需求。未来几年,我国银行业应在综合化经营方面作出更加积极的探索。比如,进一步加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交叉销售;积极探索和创新跨市场、复合性的金融产品,特别是以资本市场为平台,推出更多的商业银行创新产品;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等等。

(二)大力开拓财富管理领域。从国际经验看,财富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如恒生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创造的利润已占整个集团利润总量的近50%,瑞银集团私人银行业务创造的净利润占比近10年来一直保持在35%以上。经过多年来的金融改革,我国在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领域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框架,在制度上和体制上为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特别是证券类投资产品和结构性金融产品的推出奠定了基础。商业银行应顺应国内居民财富管理需求高速增长的态势,不断加快财富管理领域的产品、渠道、技术创新步伐。

(三)加强中小企业业务创新。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中小企业业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在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千万,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产业升级、技术改造、规模扩张过程中对银行的融资需求相当旺盛。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纷纷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业务的拓展力度。实践表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业务需要构建与大企业业务不同的经营管理体系,如建立与中小企业信贷相适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考核机制、产品体系等。

后危机范文篇5

通过以上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处于工业化进程初级阶段的越南的需求结构特征具有欠发达国家需求结构的共性,亦即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而投资比重持续上升。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越南这一发展趋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以越南为代表的欠发达国家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我们十分迫切而深入地分析越南等国家在金融危机后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此应对发达国家需求结构的调整,应对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等欠发达经济体需求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

二、金融危机对越南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前经济高速增长

自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7年1月越南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0个正式成员国等。这些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越南经济的发展。2000~2007年,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维持在6.8%~8.5%。2007年,尽管周边国家经济并不景气,越南经济增长速度却高达8.5%,股市亦高涨,达到历史高点1100多点。⑥因此世界各大评级机构对越南的评价也是令人振奋,“亚洲新兴国家”、“四小虎”、“展望五国”等桂冠都戴到了越南的头上。然而,在一片繁荣景象背后,越南过快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内力不足、发展质量及效果低等。因此,始于2007年底的金融危机使其经济遭到重创。

(二)国际金融危机重创越南经济

源于2007年底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越南也未能幸免。这次金融危机对越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胀失控、本币贬值、股市和房市暴跌。2006年下半年,越南开始遇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2007年越南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8.3%。2008年越南的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全年通胀率达到惊人的23.1%,为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越南已经形成了严重恶性的通货膨胀局面。⑦由此,越南政府开始加大调控力度,采取加息和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等策略。随着银行信贷流动性的收紧以及国际热钱的撤离直接造成越南股市和楼市泡沫的破裂。2007年3月12日,越南股票指数收于历史最高点1170.67点,2008年6月9日,越南股票指数收于全日最低点379.12点,这是自2007年3月12日以来出现的新低。仅仅一年半时间,越南股票主板已经累计大跌67.6%,表现为全球最差。伴随着股市的大幅下跌,越南的房地产市场紧跟其后,同样经历了惨痛的下跌。越南大、中城市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开始出现大幅下滑,房市成交量明显萎缩。与2007年底相比,2008年底胡志明市的房价平均跌幅超过50%,冲击最小的河内房价跌幅也达到了20%。另外,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越南的原料生产成本上升也很快,这对于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是致命性的。因此,许多外资企业在金融危机后选择撤资。外资的撤离使本来处于窘境的越南经济进一步地恶化。动荡的金融市场使得越南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放缓,2008年越南的经济增长率为6.3%,低于政府的预期。2009年经济增长率更是降到5.3%,为2000年以来的新低。

三、国际金融后越南需求结构变化

从需求角度分析,一个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最终消费、资本形成额和净出口。一个国家需求结构所反映的就是这三者的相互关系。

(一)越南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

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分析实际上就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分析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程度,说明最终需求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常用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如某年)某一需求因素对该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百分比。⑧对越南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进行分析,有助于找出促进越南经济增长的关键需求因素,进而有利于理解越南金融危机前后需求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表1是越南1995~2011年三大需求在经济总量的占比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我们从表1数据可以发现,自1995年以来,越南GDP构成及各需求贡献方面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内需在越南经济总量中处于支配地位,外需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二是在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越南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内需。除1999年、2009年及2011年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外,其余年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很小,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目前越南出口产品竞争力普遍不强,显然靠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不太现实。

(二)金融危机后越南需求结构的变化

是根据表1数据绘制而成。如果以2007年作为分界点,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特征:一是2007年金融危机后内需在经济总量中的构成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7年到2010年的4年中,消费和投资之和占GDP的比例均在118%以上,2008年更是达到120%以上。二是内需中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构成比例自1995年到200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06年后总体呈上升趋势,仅在2009年和2011年有所下降。三是投资在1995年到2007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到2009则是小幅下降,2010年有所反弹后,2011年又出现大幅下降。四是国际贸易一直是逆差,且其占GDP的比例自1995年到2006年一直比较稳定,除1998年外,均在-10%~-2%之间波动,2007年后逆差扩大,其占GDP的比例连续4年在-18%以上,2011年逆差有所好转,但其占GDP的比例仍然在-12%的高位。

1.消费结构变化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之一,消费需求无论在越南经济需求结构方面还是在对越南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方面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私人消费又是总消费需求的绝对主力(见表2和图2)。2007年金融危机前,除2002年和2003年两年外,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处于一个下降的趋势,这点无论在私人消费部门还是政府消费部门都得到了体现。2007年以后,消费占GDP的比重开始呈上升趋势。

2.投资结构的变化

欠发达经济体在摆脱欠发达的道路上通常会采取两种手段,一是加强投资,二是促进出口,越南也不例外。由于越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出口一直是其弱项,大力促进投资就成为其推动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此,如图3所示,越南总投资占GDP的比例一直都比较高,从图4显示,除1999年外,从1995年到2007年的13年间,越南总投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增长速度。从图5中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越南引进外资合同金额大幅下降。1996~1999年间,越南引进外资从项目数量和金额上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外资的撤离。从2000年到2008年,越南引进外资无论是从项目数量上还是合同金额或者实际金额上都呈一个增长的趋势。2008年后,越南引进外资从项目数量和合同金额上均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项目数量从2008年的1577个跌倒2011年的1186个,合同金额从2008年的717亿美元猛跌到2011年的156亿美元,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外资撤离,这一点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在实际到位金额方面,继2008年达到历史高点后,2009年有小幅下降,之后两年有小幅上涨,总体来说波动不大,基本维持在2008年的高位。从外资的来源地看,亚洲国家和地区在越南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对象中占绝对优势地位(见表3)。FDI主要流入的行业是制造业,约占48%。

3.进出口贸易的结构变化

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后,越南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从图7可以看到,除2009年外,1995~2011年越南的进出口均呈增长趋势,2007年后(除2009年)更是迅猛增长。虽然越南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国际贸易却一直是逆差状态,在2007年至2010年逆差进一步扩大,2011年逆差有所缩小。从图8中可以看到,除2009年外,进出口占越南经济的比重自1995年到2011年持续上升,外贸依存度从1995年的75%上升到2011年的178%,远高于40%左右的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同期中国为58.7%,美国为31.8%)。其中进口依存度从1995年的42%上升到2011年的91%,出口依存度从1995年的33%上升到2011年的87%。从越南进出口产品类别来看,根据表4数据显示,越南主要出口商品有原油、服装纺织品、鞋类、水产品、大米、橡胶;主要进口商品有机械设备及零件、成品油、钢材、纺织原料、皮革、布匹。从图9中我们可以看到,越南进口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初级产品进口占总进口比重基本在20%~27%之间波动,相应的,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比重则基本维持在73%~80%之间波动,这也反映出越南进口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虽然越南进口结构变化不大,但是一些产品的进口迅速增长还是值得注意的。例如,电脑及配件等高端消费品从2000年的8.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8.7亿美元,在2011年更是猛增到79.7亿美元。另外进口增长较快的还有纺织原辅料,1995年只有1.1亿美元,2011年达到67.3亿美元,17年间增长了60倍。1995~2011年越南出口方面则有一些变化。根据表5数据显示,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基本呈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55.8%下降到2010年的34.9%。工业制成品占总出口的比重则相应的从44.2%上升到65.1%。这种变化趋势2007年后表现得更为突出。与此同时,虽然越南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未摆脱出口产品结构单一的状况,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服装纺织品、鞋类等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以及水产品、原油、粮食、橡胶等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所占出口的比例很小。纺织品出口额从1995年的7.7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40.4亿美元,并在2010年超过原油,成为越南第一大出口产品。

(三)越南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外部需求大幅下滑,从而直接导致越南需求结构的变化。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对国际金融危机后越南需求结构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初步判断:第一,总需求结构的发展趋势。目前外需(净出口)在越南需求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为负值),但鉴于越南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及越南目前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加上加入WTO的契机及发达国家需求的逐步恢复,未来外需在越南总需求结构中的比重会上升,而内需则会相应的下降。第二,内部需求结构的发展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内需中消费在越南总需求结构中的比重止跌回升,投资比重呈现先降后升又降的局面。但本文认为这种变化是暂时的,消费和投资比重的暂时改变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所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失,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越南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固有的投资冲动又重新抬头,其主要表现就是财政货币政策重新趋于宽松,引进FDI的金额不断增长,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投资在需求结构中的比重仍会上升,而消费则会继续危机前的下降趋势。第三,外部需求结构的发展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越南外需中进口结构变化不大,但诸如电脑等高端消费品进口增长迅猛。出口结构则有较大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较快,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则上升较快。越南高端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一方面反映出越南加入WTO后享受到更多的关税优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越南本国消费市场的巨大和消费层次的提高。出口结构的变化则反映出越南入世后随着参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本文认为,随着越南本国经济的发展带动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加入WTO后更多的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这些变化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四、基本结论及建议

后危机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外贸的快速增长,我国各类高校包括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等其他院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与此同时,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学也随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2008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风暴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反危机,使得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观点、新做法、新措施,这对国际贸易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后危机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对国际贸易学的教学内容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增强该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学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量下降了12%,是二战以来贸易下滑最严重的一年。但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不到两年时间,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同时,国际经贸环境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模式发生改变。这次金融危机带给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一个巨大的教训,就是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他们认识到:目前,由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不能够完全统一,在国内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才能实现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这就出现了“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如奥巴马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由于美欧和其他发达国家不让自己的制造业外移,这将使国际进口市场出现萎缩和全球贸易减速,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将持续下降,因供求矛盾而被迫扩大内需,从而使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面临再调整过程,这必将导致全球的贸易模式发生改变。

(二)贸易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据世界银行数据,自2008年11月到2009年4月,先后有17个国家实行了47项贸易限制措施。这些措施既包括提高关税、贸易禁令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又包括对进口产品实行非自动许可证、限定进口商品入关的口岸、提高进口商品标准等隐性保护方式。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提高关税仅占三分之一,且全部由发展中国家采用,其余三分之二采取的是“隐性保护主义”方式,最主要非关税壁垒是出El补贴。在这47项限制贸易措施中,发达国家占l2项,全部采取出口补贴,而发展中国家35项中,有31%是出口补贴形式。而且,看似不违反WTO规则的贸易救济手段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普遍且频繁地使用。有些发达国家提出要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世界主要国家推行“绿色新政”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促使产业朝着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如欧盟已明确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八国集团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的目标。然而,作为最大出口导向型国家和新兴贸易市场的中国,在新一轮贸易摩擦中成为主要目标。我国已经连续14年位居全球贸易调查的首位。2009年,中国出I:1产品共遭受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27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6起、反补贴案件13起、保障措施案件20起、特保案件7起。

(三)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网络贸易不仅能简便易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无时间、地域限制和不受自然条件影响,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全面收缩,但网络贸易却呈逆势上扬,目前的网络贸易占了全球贸易的20%以上,未来网络贸易将呈超常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进口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进口商欠款很普遍,使出口商的坏帐率越来越高。因而一些传统贸易方式受到挑战,如信用证、托收等结算方式的风险越来越大,这迫使企业须采取更安全、保险的贸易方式。

(四)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战后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及1995年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功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但金融危机使得主要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WTO的原则、规则、制度等造成巨大冲击,也使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迟滞。同时,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势头迅猛,大多数国家都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战略选择,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此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从而轻视了多边贸易体制。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50%以上,从发展趋势上看区域经济合作仍持续、强劲地发展。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面对后危机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怎样将最新的国际形势和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使国际贸易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并密切联系中国对外开放实际的特色,是国际贸易学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改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实属当务之急。在此,笔者结合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新形势,围绕国际贸易学的主要内容,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一)国际贸易的导论章节。要补充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结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来分析三十年来我国外贸发展概况,让学生明白我国是如何成为贸易大国,但目前为什么还不是贸易强国的;在分析顺差、逆差产生的原因、利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要分析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否适度、贸易条件是否恶化、贸易商品结构是否均衡、贸易地理方向是否过于集中等问题;结合广交会改名来分析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进而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调整,以及我国如何应对等。

(二)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不仅要阐明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及每个论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它们各自的作用,全面述评它们的理论依据。而且要利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分工的多层次格局、中国制造在全球贸易分工中的位置和在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中如何提升自己的位置,在对诸多的保护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为什么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刻,许多国家更愿意通过贸易的保护主义来实现经济的复苏的原因。还要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新新德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分析。凸显理论的新成果。

(三)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部分。首先要从贸易理论的发展史、从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外贸实践着手,用批判的眼光来分析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即不仅需要各个国家开放市场,走自由贸易的道路,而且也要避免对于保护贸易政策进行片面的评价和指责,同时也要进一步剔除原先在保护贸易思路支配下形成的某些看法和提法。然后要对西方发达国家经过30多年逐步演变而来的强调政府对外贸的积极介入作用的管理贸易政策进行介绍。再就是要对后危机时代出现的新现象进行分析,如协定关税、碳关税、环境附加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等。还要x,lxl,紧急关税、报复关税和惩罚关税等深入分析有关的起因、特点和具体表现,对金融危机中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贸易救济措施进行案例分析,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等,要结合WTO的原则和有关协议的规定来分析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政府歧视性采购、技术性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出口退税等。

(四)国际贸易体制部分。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世贸组织的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规则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要对自2001年I1月启动的多哈回合贸易长达十年之久的马拉松式谈判而目前还无果进行分析。不仅要对自由贸易区的共同的外贸政策和广泛的经济合作,如重大项目的共同建设、密切的金融支持或援助、服务贸易的广泛配合进行阐述,还要分析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经济和贸易的静态和动态影响。在介绍我国已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地区和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的基础上,围绕我国的政策思路,作出比较全面而深入的阐发和说明。

三、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配套改革措施

为了更好地使国际贸易学的教学内容适合后危机时代的需要,还要对该课程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转发一些国际贸易经典文献、重大国际贸易时事和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同时推荐一些相应的中英文阅读文献,为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学生提供参考;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证分析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后危机范文篇7

1.对次贷过程监管缺失。通过住房贷款经纪人的推销,房贷银行(MortgageBank)的信用审查和审批,一笔住房贷款往往就这样完成了。但是本应在此过程中发挥指引作用的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并没有对次级贷款的发放机构、发放标准进行监管,危机发生前,依然没有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次贷过程的监管存在缺失。

2.二级市场监管缺失。商业银行通常会把贷款卖给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而后者通常会利用一些金融工具把这些资产重新打包,变成以贷款的债权做担保的证券,然后把这种已经放大了收益的金融产品卖给相关的投资机构,从中或许手续费等收益。在这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由于杠杆作用,使得资产的实际价值已经被防范,而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是较为复杂,就进一步掩盖了其真实的风险信息,并将这种带到了市场中,而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对于这种金融产品创新和衍生品的泛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对其进行干涉,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品的信息公布是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示,因此监管当局也无法得到准确的产品信息。

3.信用评级公司监管缺失。从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来看,信用评级机构也成为了推手,危机前,其把大部分的次级住房贷款都给予很高的评级级别,而其后又迅速降低所有次级贷款的评级,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存在着“利益相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信用评级的“公正性和严正性”。

二、金融危机后美国、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分析

1.美国“伞+双峰”式改革的制度分析。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改革,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最终模式是在“伞”的基础上吸收了“双峰”的结构特点。新的监管体系具备了以下三个职能:一是从稳定整个金融市场出发进行的市场稳定监管;二是从加强市场规范的审慎金融监管;三是从投资双方出发的商业行为监管。在这其中,市场稳定监管者(美联储)充当“伞+双峰”的“伞骨”,两个监管机构充当“双峰”来执行目标型监管职能。

2.英国的金融监管政策改革分析。为了修改完善现行金融管理体系,英国了《反思全球银行系统危机,重建国际监管体系》的报告,大胆地提出了全球金融监管系统重建建议。报告主要提出了如下建议:(1)加强国际协作以增强跨境监管的效率。(2)提高针对大型企业的监管标准。(3)提高跨国企业集团的监管效率。(4)重建国际监管体系。金融监管局为了解决国际监管准则的制定者和监管机构监管效率的差异和跨境监管力度的差距,希望通过在早期预警系统(EWS)、执行已达成的国际监管标准、国际协作监管、危机管理四个独立而相互关联的领域的国际协力合作来推动国际监管体制的重建。(5)国际分支和准入。

三、后危机时代美英经验对我国金融监管创新的启示

1.大力推进功能监管模式。当前,我国“一行二会”的监管制度尽管为我国金融市场监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显示出其固有的一些不足。在混业经营的时代,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也没有那么清晰,以往由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分类监管的模式已经不适合,要实现在混业经营模式下有效的金融监管,就必须大力推动当前金融监管模式改革,逐步把适用于混业经营的功能监管模式推出,从而更能有效防范风险,实现金融安全。

后危机范文篇8

论文摘要:物流伴随着贸易的需求而产生,且迅速成长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作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化解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更好地落实中央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本文就物流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且关注了后危机时代的物流产业与国际贾易的关系,以探讨物流产业如何度过危机以及物流产业自身长远发展的微观路径。

2008年11月全球金融海啸全面爆发,我国物流业增加值、货运周转量大幅度下降,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通常把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而GDP的增长又是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三大要素所驱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口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会引起投资增长率下降0.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净出口增长率下降1.7个百分点,GDP增长率下降0.6个百分点。伴随着经济增长,人类进人了消费社会,对于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也由此伴随着货物流通需求的增加而增长,且不断发展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分析研究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可以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理论支持和更有效的实施路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

1.物流产业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汪鸣先生提出物流产业是“复合产业”的概念,认为物流产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集成”。丁俊发认为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其中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业,即物流服务业。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垒加,而是一种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现代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图,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中惟一的服务业。

2.社会物流总额构成

物流需求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特别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支持更为明显。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主要由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进口货物物流、再生资源物流以及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构成。明确了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就可以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到明确的视角,为我国物流产业的振兴寻找到合理路径。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动态

I.国际环境分析

国外各大机构都对金融危机以及其对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寻找应急的方案和发展对策。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2008年世界海运回顾》显示,用来预测全球未来经济活动的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2008年5月至11月初下降了90%以上,这一下降意味着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同时意味着对运输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幅下降。世界银行2009年3月30日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显示,预计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7%,这将是记录在案的首度世界产量下跌;预计2009年货物和服务的世界贸易额将会下降6.1%,制造业产品贸易额的下降幅度更大。纽约联储研究并公布了世界经济增长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有些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年化季率分别为一6.3%、一12.0%和一6.3%,下降幅度很大。以上研究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贸易额的大幅下降,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我国出口下降。

2.国内概况研究

何黎明经过调研和统计,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物流业已经产生的不良影响,认为金融危机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王子先认为,受危机打击最重的先行产业是航空、水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业,物流产业继续处于寒冬时期,造船、集装箱产业受关联影响。刘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运输、仓储等物流相关企业蔓延,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扩散。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物流产业的理念、技术、管理、信息水平、规划、标准都处于萌芽或者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很大;中国抗击全球经济危机的拉动内需、稳定出口和提高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等措施都需要物流产业支撑;放宽政策限制,让我国本土物流企业发展起来,对于搞活4万亿元投资有重要意义。

3.金融危机前有关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需求而产生的,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物流与贸易之间相辅相成,定性的分析研究已经很多,但定量研究还较少。

杨长春以北美、日本和欧洲三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技术对2001-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具有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但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侯方森从“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孔原、刘览为了进一步动态分析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研究两者的动态性,利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动态性,认为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形成的物流服务贸易被国外物流企业分割,从而表现为我国国内进出口贸易对国际物流业务拉动效应不显著,甚至由于国际贸易结构升级,物流服务要求内涵提升,对传统物流企业带来冲击,短期形成因企业再造给国际物流业务所带来的负影响。从国际物流的角度看,通过国际物流(HYL)的脉冲响应分析可知,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产业的拉动效应非常微弱。

由以上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从2002-2009年上半年的净出口总额与我国外贸货物吞吐量—在金融危机之前,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平稳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国际贸易的减少,使得物流需求减少;到后危机时代,物流开始带动贸易的发展。

三、后危机时代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分析

金融危机三阶段理论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和危机恢复期。如果2008年8月之前是国际金融危机第一阶段的话,那么,G8峰会和“金砖四国”首脑峰会似乎向世人释放了另一个信息:国际金融危机可能正在告别全球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现在应尽早考虑“后危机时代”(从现在开始属于走出危机的第三阶段)世界经济该如何跨越失衡发展的模式,走上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在金融危机三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减少,国际贸易额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也急剧下降。2009年底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7亿吨,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一季度明显提高。受外贸矿石、原油以及内贸煤炭、矿建材料等运输拉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逐月回升,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速显著高于外贸。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第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及制品吞吐量为6.1亿吨,同比下降6.6%,但降幅比一季度减少6.6个百分点。受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4-6月份煤炭外贸进港吞吐量分别增长2.2倍、2.8倍和4.2倍。完成原油吞吐量1.6亿吨,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8.5个百分点。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国内炼厂开工率的增加,原油外贸进口数量急剧增长,4-6月份的外贸进口吞吐量均超过160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完成铁矿石吞吐量5.0亿吨,同比增长14.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连续4个月出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使铁矿石进口现货价低于长协价,加之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建筑钢材需求快速回暖,上半年的外贸进港量已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597万吨,同比下降11.0%,降幅比一季度减少1.3个百分点,在经历2月份的低点后,出现降幅收窄的企稳迹象。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后于5月份重新恢复增长。受外需影响,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延续了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负增长,但降幅呈现波动减小趋势。

从以上数据分析仍然可以得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在金融危机的各个阶段仍具有平稳性特征走势和因果关系,但不同的是,在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贸易额的下降会带动物流需求的下降,但在危机恢复期,物流对贸易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依赖于净出口、消费和投资,在金融危机后政府出台的产业振兴政策中,物流产业的振兴作为第十个产业出现,由此也说明,振兴物流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后危机时代振兴物流产业的微观路径

通过对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面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金融危机对物流产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在物流业发展整体趋缓的形势下,寻找保证物流产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提出了振兴物流业的微观路径:

1.构建物流运作系统平台,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

2009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社会物流总额继续增加,预计达1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加值将达到2万亿元。物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建立物流运作系统平台(如图1所示),以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和预警机制,减少风险,促进产业调整;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利用物流主体与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主体运营效率;应对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针对金融危机导致物流产业资金链断裂的现状,物流金融的作用日趋重要;发展逆向物流使物流产业走绿色物流之路,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以增加企业之间信用,减少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加快流通速度,并在产业重组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作用。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可以使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和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更加直接,过滤掉不符合信用标准的物流企业,使风险的防范在最初阶段就得到了加强。

针对危机的不确定性和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应急物流体系有四项主要功能:一是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灾区民心;二是快速抢救受灾物资及各类设施设备,减少损失;三是及时补充物资,保障抢险救灾活动顺利进行;四是快速供应物资,帮助灾区重建。把物流金融引人物流基础平台,拓宽了物流服务渠道,提高物流产业的服务水平,使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发展精益物流,适应需求效率性和便捷性的要求。精益物流是指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应该从组织结构、系统资源、信息网、业务系统等全面精益化切入,强调消除浪费,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准时化、自动化生产不断谋求成本节约,谋求物流服务价值增值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现在的客户需求的效率性和便捷性以及日益增高的期望值,传统的物流服务是无法满足的,这样,基于成本和时间的精益物流服务将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力。

2.提升航空物流,满足后危机时代货物贸易的结构变化

中国进出口的下降对物流产业产生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航运、港口和国际货代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航空货运量从2008年2月下滑,到2009年2月才开始反弹,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后危机时代,各行业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了顺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在社会流通过程中,物流必须适应商流、信息流的要求,根据客户的要求把货物快速、安全、准时、优质地运到目的地。所以,在后危机时代,航空物流的提升成为物流产业能否振兴的又一重点产业。要打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现代航空物流业,就必须有效整合当前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一体化的服务产业链;调整客货运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降低价格开拓市场需求,从而完善我国航空运输产业结构。调整机队、航线的关系,发展通用航空和支线航空,突破航空运输业中发展的瓶颈,并从东亚、东南亚区域切人,开拓全球业务,打造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航空枢纽。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国的航空物流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3.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使其成为物流产业新亮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既是城市工业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又是商品的消费市场。所以,农村物流体系具有范围广泛、功能完整的特性。在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时需要既注重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注重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人员培训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瓶颈就是节点设置问题。在广泛的地域环境中,分散的单个农户很难自办物流适应市场变化,抵抗市场风险,因此现代物流需要物流主体与之相适应。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只有创新组织,才能适应物流所要求的规模经济。做好物流节点规划,发挥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功能,就可以突破农村物流体系的瓶颈。

4.构建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设立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并使物流业务得到拓展。从全国范围看,金融业严重滞后于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流融资增长速度的滞后是导致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也构成经济发展的瓶颈。故而设立物流金融平台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中小物流企业对金融的渴望更为强烈,在此提出设立物流金融平台的理念。大的物流公司由于其资金的充裕供给,物流金融平台的建立,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又可为物流公司提供更多的业务,同时又可以使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更加顺畅,如图2所示。

5.挖掘科研创新潜力,为物流产业在低碳经济时代寻求新的增长点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信息,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体份额16%,仅次于美国。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而低碳经济的核心概念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节能减排甚至碳吸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实现人民福利的真正增长。

国际气候组织认为,通过信息化发展智能物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减排潜力最大的便是物流产业,我国物流减排还有极大的空间,我国的交通运输工具综合能源利用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低碳经济也需要现代物流支撑。发展物流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

后危机范文篇9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贸易摩擦;特点;策略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的低迷,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局势日渐复杂和严峻。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别国的贸易壁垒,使我国成为贸易摩擦的高发地,这也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

(一)贸易摩擦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金融危机爆发以前,贸易保护性措施主要采用“双反条例”———即反倾销反补贴附加税。然而,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贸易保护性措施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涉外产品中。例如对产品附加特别科学标准或者认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或自然资源的绿色贸易壁垒;以及打着维护知识产权旗号的知识产权壁垒等等。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形式多样、名目众多,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预计以后的贸易保护手段还会更多样化、隐形化,我国的贸易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贸易摩擦产品涉及的领域逐步扩大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出口贸易的领域从第一、第二产业逐步转向第三产业的发展,甚至有些产品已经走向了自主创新的道路。WTO其他成员方的对华贸易保护领域也从普通货物向服务、汇率、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由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使得我国接受贸易救济调查的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转向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据相关数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以来,我国出口产品已经遭遇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600起反倾销调查案件,涉及产品包含了鞋类、服装、化工、机电、五矿、轻工、纺织、医保等多个领域,涉案金额高达160亿美元,涉案产品呈现出高科技化、高附加值化的特点。

(三)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延伸

随着贸易产业的发展,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对象也出现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延伸的趋势。虽然长期以来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多集中于日本、美国、欧盟、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但近年来由发展中国家所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事件所占比例却不断攀升,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尤甚。根据商务部相关数据统计,仅2012年,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产生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中,由印度、土耳其、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发起的就占到54起,其比例达到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70.1%。这些数据表明目前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对华发动反倾销调查层面占据一席之地,并组成了一支阵容庞大的队伍。中国的出口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遭受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关于贸易救济调查的非难,在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持续的同时还将面临与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剧升级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四)贸易摩擦的数量和金额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2009年有来自全球的2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品发起了数量多达116次的贸易救济调查,涉及的案件金额高达12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纪录。2010年共遭到66起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贸易额也高达71.4亿美元。2012年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77起,涉及金额277亿美元。这一系列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案件涉案金额巨大,严重制约了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使得中国许多企业的产品丧失竞争力,同时也增大了企业的出口风险。使得我国未来的外贸形势严峻,并且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贸易摩擦的增多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一个贸易大国来说,贸易摩擦是我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副产品,关键是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二、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与建议

(一)加快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实现技术进步

长期以来,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和高级技术工程师资源的不足,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价格相对低廉,在出口产品国际分工价值链中处于较低位置。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许多劳动密集出口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重新改组的命运,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自身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独立创新能力。企业自身应树立环保意识,摆脱诸如绿色壁垒之类的贸易障碍。国家政府应鼓励企业积极实现技术的转变,带动国内产业的转变与升级,使得经济发展方式从“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与贸易摩擦多发国家建立完善的双边预警机制,努力降低摩擦风险

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不仅经济实力差,而且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也十分欠缺,许多企业一旦涉及贸易摩擦,都采取“鸵鸟政策”,不敢面对挑战,任人宰割。作为“领头羊”的行业协会在面对贸易摩擦时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努力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提高国内外市场的透明度,及时反映出口产品的价格和国外市场需求情况等等,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商务部随时与行业协会通报进出口贸易情况,为贸易的摩擦提供警示信号。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及时关注相关国家贸易政策的变化,根据变化来制定应对的措施。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自身形成完善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生贸易摩擦,上至政府下到企业都能够密切协作,将贸易摩擦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发挥行业协会“领头羊”的作用,提高我国企业应诉能力

面对不断出现的贸易摩擦的挑战,我国的相关企业应该联合起来,特别是行业协会之间要密切配合,提高应诉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领头羊”的行业协会,对遭遇贸易摩擦的中小企业,有义务帮助其完善应对摩擦的培训工作,并联合更多的同类中小企业共同面对挑战。同时,行业协会要立足行业发展的前沿,加强同国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捕捉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信息,并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指导与服务。

(四)主动学习并合理运用世贸组织的相关法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WTO是一个促进贸易自由、公正平等的全球贸易组织,在后危机时代,各国经济不景气,为了自身利益采取带有贸易保护性的措施,这公然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宗旨;尤其是“反倾销、反补贴”这些贸易救济调查的应用,更加威胁着世界贸易市场的秩序。任何国家想要真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必须努力研究和驾驭WTO规则。我国各行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结合本企业产品、技术及服务的出口方向,加强培训WTO规则及其相关知识。在遭遇贸易摩擦时要积极运用国际法律规章和WTO规则,努力寻求双赢的互利合作机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者:周若雅 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滨.后危机时代我国贸易摩擦的特征及应对策略[J].学术交流,2010,6:026.

后危机范文篇10

(一)自律性与政府监管并重的监管模式

自律监管制度的基本意义是指行业内从业人员共同制定规则来约束自身行为并实现行业内部自我监管、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本行业的发展。自律性监管需具备三个要素:首先,市场参与者制定自律规则;其次,自律组织不受政府财政的控制;再次,自律监管的动机来自于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利益。由此可见,金融衍生品自律制度是在充分了解市场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参与者的意愿,具有相对的经济独立性,避免了政府的非理性的市场干预。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自律制度仍然被主要的经济国家法律所认可。这是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独特性优势所决定的。第一,自律制度有较强的道德约束。由于法律的滞后性的限制,衍生品监管总是落后于其创新。自律监管能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推出新的规范并利用市场道德来维系市场的正常运转,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不可否认的是,道德、舆论的压力有些时候可以达到政府监管不能达到了良好结果。第二,自律监管比政府监管更敏感。与政府监管不同,自律性监管的倡导者本身就是市场参与者,这使得监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更加高效,便于参与者理解接受市场规则。第三,自律性监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就使得其具有预警、缓和甚至化解潜在危机的能力。第四,自律监管具有专业性。与政府监管相比,自律监管是由专业市场人士来进行监管,其目的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第五,较少的监管成本。由于自律监管的发起人往往是市场参与者本身,因此,存在减少监管成本的动机。此外,自律监管也不受程序上的诸多约束,比政府的监管制定更加高效。当然,自律制度并不比监管制度完美。它并没有使市场有效的避免危机,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第一,存在行业内的监管不公平现象。部分自律组织的倡导者可能会对其他市场参与者形成自然垄断,阻碍市场的良性竞争机制的发展;第二,存在利益冲突使监管失效。监管的目的是为了行业的整体利益的提升。然而,监管的费用会给自律组织带来大量费用,很难保证市场参与者能具有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自愿承担监管的费用;第三,监管范围的不全面。对组织的人员或机构没有约束力,不具备法律的强制力。

(二)安全价值的回归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信息化的加剧,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理念也由安全优先转变成了效率优先。然而,此次金融危机提醒人们效率优先的前提应该是安全优先。安全优先的监管理念其实早就有提出,但是缺少有效的执行。例如,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规定“监管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对消费者与投资者适度的安全保护。”对于创新速度越来越快、与经济实体越来越脱离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应当限制其种类的发展速度。鼓励投资者回归与经济实体联系紧密的衍生品市场,例如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等。

二、监管内容的重构

(一)提高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纷纷寻找对策来变革金融监管体系,也陆续了一些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从金融危机后各国的应对措施和监管改革的对策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品监管的重点还是集中在场外衍生品的监管问题。然而,推行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在次贷危机后就强制其常务委员会在结构性金融产品的二级市场体系审视报告。这次体系审视的重点是金融产品市场的本身特性、市场参与者和现有制度潜在的优缺点。国际证监会常务委员会在几个不同司法管辖区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了许多关于金融产业颇有价值的信息。报告指出市场参与者对于场外衍生品的透明度因其立场的不同而产生了很大分歧。一般来说,买方市场对于加强衍生品市场透明度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更强的市场透明度可以改善其对市场产品的评估、更好的发现产品的价值、以及对产品流动性有理性的把握。与其相反,卖方认为对于该问题表示了十分担忧。其中他们认为最令人担心的是衍生品非标准化的、复杂的内在属性是很难让人们确定其价值,一味的规定其价值和公布其市场运营的细节很可能引起市场的剧烈波动、使得投资者丧失市场信心、造成对未来低迷的市场预期。无可否认市场透明度的提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长远来看加强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是利大于弊的。衍生品市场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建立更加健全的市场规则、理性的市场体系、良好的市场效率。

(二)加强投资者保护

随着金融工程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变得越来越复杂,投资者对金融工具的认识越来越难,投资者和衍生工具发行人、中介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后危机时代各国最新监管立法都进一步加强保护金融衍生品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三)加强国际监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