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4:57:43

古印度法范文篇1

论文摘要:作为一种东方奴隶制法,古代印度法具有东方法和奴隶制法的共性,比如维护君权、夫权、父权,维护奴隶主的特权,诸法合体,缺乏抽象概念和规则等,但它又独树一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古代印度法的基本特点

作为一种东方奴隶制法,古代印度法具有东方法和奴隶制法的共性,比如维护君权、夫权、父权,维护奴隶主的特权,诸法合体,缺乏抽象概念和规则等,但它又独树一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与宗教密不可分

古代印度是一个宗教社会,宗教的强烈光芒覆盖一切。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宗教的附属物,它缺乏独立的规范体系,没有独立的作用范围,没有独立的立法者和执法者,宗教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法律的渊源及其内容的相应变化。

首先,宗教众多,使古代印度的法律渊源异常复杂。婆罗门教的产生使四吠陀、法经、法典等各类经典成为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渊源,它们以婆罗门教义为哲学基础,对教徒的言行乃至思想都作了严格规定;它们不仅对教徒的宗教生活进行约束,而且对教徒的世俗生活进行限制和调整。佛教的产生使古代印度法的渊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藏以其完全不同于婆罗门教法的形式和内容规定了教徒的行为准则,它们紧紧围绕“五戒”等佛门戒律来展开。印度教的产生则使婆罗门教法得到极大的更新,融入了佛教法的某些精华,使法律渊源进一步复杂化。

其次,法律的内容和编排体例都深受教义的影响。有关法律的内容如何受宗教影响的问题已有详细介绍,法律的体例受宗教影响的典型即《摩奴法典》。该法典以婆罗门教的“四行期”来安排其体例。如《摩奴法典》共12卷,始于“创造”,终于“行为的果报一转世与解脱”,中间插入的几部分内容中,再生族的法律占5卷,分别为“梵行期的法”、“家居期的法”、“林居期的法”和“遁世期的法“,依次规定了再生族在人生各阶段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严格维护种姓制度

除佛教法外,古代印度法的基本内容都贯穿着种姓制度,几乎所有条文都是对各个种姓权利义务的直接规定。为了强调种姓制的神圣性,婆罗门教及其法律将其产生说成是造物神梵天的安排:“为了诸界的繁荣,他从口臂、腿和脚生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正因为婆罗门是从梵天口中生出的,所以最高贵最洁净,应该把崇高的职责赋予他们,这就是学习和宣传经典;刹帝利从梵天的双臂生出,所以最有力量,应该掌握军权;吠舍是从梵天腿中生出的,所以最为勤奋,其职责就是不断增殖财富;首陀罗生于梵天脚下,所以最低下最肮脏,生来就是为了伺候和服从前三个种姓的。法律就是这样根据各种姓的不同地位来规定他们的权利义务的。正因为古代印度法以种姓制贯穿始终,所以有人将它称为“种姓法”。

(三)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的混合体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渊源并非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而是宗教僧侣们根据社会习俗和自古流传的圣人言行,从其自身利益出发编纂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将现在人们看来不是法律规范的那些内容包括进去。以婆罗门教法而言,从四吠陀、法经到诸法典,没有一部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典,往往在法律规范中夹杂着宗教戒律、道德说教甚至神话传说、宗教玄谈和哲学论述。就连公认的法律性质最明显的《摩奴法典》也是如此,在其所有的条文中,纯粹法律性质的条文仅占1/4强。即使这些内容也不是都能得到切实执行的,它们包含了编纂者婆罗门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不少规定都是一厢情愿。阿育王的岩石法虽为国王敕令,但其内容却在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规范相去甚远。从字面上看,它很少带有强制性,而是劲导人们如何安排道德生活,如何行善,完全是佛教教义和戒规的混合体。阿育王在一段敕令中这样概括他的佛法:“少行不义,多作善事,慈悲,布施,真诚,清净。”公务员之家:

二、古代印度法的历史地位

(一)在印度法制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印度法是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诸种因素共同发展的产物,它凭借宗教的强大凝聚力和延续性对印度法制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世纪中后期,随着穆斯林的入侵,伊斯兰法成为印度占主导地位的法律,但是,这并不影响印度教法在印度教徒中间的适用。古代印度法的许多内容不仅藉印度教法的适用而得以幸存,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古代法典解说集,使古代法典中的基本原则能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协调。英国人统治印度时期,印度教法作为一种主要的属人法对印度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摩奴法典》仍是解决印度教徒之间某些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印度独立后编纂的《印度教法典》也是以《摩奴法典》等古代权威法典为基础的。

古印度法范文篇2

论文摘要:作为一种东方奴隶制法,古代印度法具有东方法和奴隶制法的共性,比如维护君权、夫权、父权,维护奴隶主的特权,诸法合体,缺乏抽象概念和规则等,但它又独树一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古代印度法的基本特点

作为一种东方奴隶制法,古代印度法具有东方法和奴隶制法的共性,比如维护君权、夫权、父权,维护奴隶主的特权,诸法合体,缺乏抽象概念和规则等,但它又独树一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与宗教密不可分

古代印度是一个宗教社会,宗教的强烈光芒覆盖一切。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宗教的附属物,它缺乏独立的规范体系,没有独立的作用范围,没有独立的立法者和执法者,宗教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法律的渊源及其内容的相应变化。

首先,宗教众多,使古代印度的法律渊源异常复杂。婆罗门教的产生使四吠陀、法经、法典等各类经典成为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渊源,它们以婆罗门教义为哲学基础,对教徒的言行乃至思想都作了严格规定;它们不仅对教徒的宗教生活进行约束,而且对教徒的世俗生活进行限制和调整。佛教的产生使古代印度法的渊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藏以其完全不同于婆罗门教法的形式和内容规定了教徒的行为准则,它们紧紧围绕“五戒”等佛门戒律来展开。印度教的产生则使婆罗门教法得到极大的更新,融入了佛教法的某些精华,使法律渊源进一步复杂化。

其次,法律的内容和编排体例都深受教义的影响。有关法律的内容如何受宗教影响的问题已有详细介绍,法律的体例受宗教影响的典型即《摩奴法典》。该法典以婆罗门教的“四行期”来安排其体例。如《摩奴法典》共12卷,始于“创造”,终于“行为的果报一转世与解脱”,中间插入的几部分内容中,再生族的法律占5卷,分别为“梵行期的法”、“家居期的法”、“林居期的法”和“遁世期的法“,依次规定了再生族在人生各阶段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严格维护种姓制度

除佛教法外,古代印度法的基本内容都贯穿着种姓制度,几乎所有条文都是对各个种姓权利义务的直接规定。为了强调种姓制的神圣性,婆罗门教及其法律将其产生说成是造物神梵天的安排:“为了诸界的繁荣,他从口臂、腿和脚生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正因为婆罗门是从梵天口中生出的,所以最高贵最洁净,应该把崇高的职责赋予他们,这就是学习和宣传经典;刹帝利从梵天的双臂生出,所以最有力量,应该掌握军权;吠舍是从梵天腿中生出的,所以最为勤奋,其职责就是不断增殖财富;首陀罗生于梵天脚下,所以最低下最肮脏,生来就是为了伺候和服从前三个种姓的。法律就是这样根据各种姓的不同地位来规定他们的权利义务的。正因为古代印度法以种姓制贯穿始终,所以有人将它称为“种姓法”。

(三)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的混合体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渊源并非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而是宗教僧侣们根据社会习俗和自古流传的圣人言行,从其自身利益出发编纂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将现在人们看来不是法律规范的那些内容包括进去。以婆罗门教法而言,从四吠陀、法经到诸法典,没有一部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典,往往在法律规范中夹杂着宗教戒律、道德说教甚至神话传说、宗教玄谈和哲学论述。就连公认的法律性质最明显的《摩奴法典》也是如此,在其所有的条文中,纯粹法律性质的条文仅占1/4强。即使这些内容也不是都能得到切实执行的,它们包含了编纂者婆罗门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不少规定都是一厢情愿。阿育王的岩石法虽为国王敕令,但其内容却在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规范相去甚远。从字面上看,它很少带有强制性,而是劲导人们如何安排道德生活,如何行善,完全是佛教教义和戒规的混合体。阿育王在一段敕令中这样概括他的佛法:“少行不义,多作善事,慈悲,布施,真诚,清净。”

二、古代印度法的历史地位

(一)在印度法制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印度法是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诸种因素共同发展的产物,它凭借宗教的强大凝聚力和延续性对印度法制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世纪中后期,随着穆斯林的入侵,伊斯兰法成为印度占主导地位的法律,但是,这并不影响印度教法在印度教徒中间的适用。古代印度法的许多内容不仅藉印度教法的适用而得以幸存,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古代法典解说集,使古代法典中的基本原则能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协调。英国人统治印度时期,印度教法作为一种主要的属人法对印度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摩奴法典》仍是解决印度教徒之间某些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印度独立后编纂的《印度教法典》也是以《摩奴法典》等古代权威法典为基础的公务员之家。

古印度法范文篇3

关键词:佛教造像;古印度佛像艺术;文化交融

一、古印度佛像艺术造诣在我国的影响阶段

古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其佛像艺术造诣可以从年限上划分为“师仿”阶段与“新创”阶段。在每一阶段中,对于我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皆有不同,但本质上皆为对佛教信仰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在我国众多的佛像之中其数量之多难以统计,却可以从三国时期与北魏时期的风格演化予以辨析。(一)师仿阶段的佛教造像艺术影响。我国佛教造像艺术相关史料记载最早的年限在公元200年左右,正是三国时期(约220-280年),在此历史阶段记载有“窄融大起浮屠祠内金铜佛像”,便是我国正史中第一次对佛教雕像的初次记载。而现存的金铜佛像是公元338年,赵石虎建武四年,也是史料记载中最早的具备明确纪年的佛像,标志着定型化佛教造像艺术已经在此时普及。早期师仿阶段的佛教造像艺术以古印度佛像的工艺风格为主,其面相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是此时佛像风格的主要特征。在古印度佛像的源本基础之上临摹佛像艺术造诣,可以视为对古印度佛像的艺术沿袭与传承。在此过程中,佛像的神态形象等特征并未发生较大改变,而且保留了古印度佛像的主体特征。(二)创新阶段的佛教造像艺术影响。历史的发展推动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而佛教信仰同时深入到政治导向的价值取向中。在北魏年间(386-534年)孝文帝亲政,对于佛教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并在迁都于洛阳之后创新了佛教造像艺术的风格。如图1所示,其“秀骨清像”的风格演化便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而在融合南北佛像艺术风格之后,演化出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一系列佛像范式。其艺术表现形式更为清新自然,佛像面容清瘦,风神飘逸,进而形成了区别与古印度佛像的主体特征。龙门石窟的佛像风格形成基本可以定义在隋唐时期(581-907年),在这一历史阶段也是我国雕塑艺术飞速发展的阶段,更是在唐朝武则天时代达到了顶峰。而龙门奉先寺作为其中集聚代表性的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涉及到卢舍那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主像高17米,在纯熟的刀法之中群像布局极为严谨。而佛像身体圆肥丰硕,面容贴切近人,笔意豪壮。同时在菩萨细腰斜款和雍容华丽的艺术设计中体现出对于佛教形象的本土化特征,而天王与力士在其艺术设计上主要集中在肌肉怒凸和神情雄武形象气质。在唐玄宗时期可以使视为我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期,其圆润丰腴与宽妆高髻的艺术形象,更加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表达出超越古印度佛像艺术造诣的圆熟与完美。

二、笈多佛教造像对我国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影响

(一)丝绸之路艺术传播。我国南朝时期自宋朝420至589的历史时期中,与古印度的笈多王朝处于同一历史阶段。在此阶段中,长江流域的佛教艺术受到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和深化。从魏晋时期的玄学发展来看,秀骨清相艺术风格是此时的主要艺术特征,并在东晋刘宋陆探微的画笔之中充分的表达了这样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龙门石窟在创作阶段的多元文化融合与互补。而此时古印度由于和我国南北朝政府对立,并深受丝绸之路传人影响,进而形成了北方超越南方的表现形态,但是此时南方基于海路文化的传播,在其艺术影响上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同时梁武帝遣使求佛,便是在此阶段中的海路文化传播。(二)南海海陆艺术传播。宋元嘉年代之后,我国南朝与古印度的网络进一步加深。根据《宋书•蛮夷列传》记载,在元嘉五年时,天竺迦毗黎国遗使人传播佛像造像技术。依据《高僧传•译经篇下》记载厨宾僧人也曾求那跋摩经师子国、闺婆国、广州到达京师建康。并在天竺舶主竺难提曾数次来往于中国与古印度之间。从而能够明确双方交流形成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升华。直到南齐献金镂龙王坐像,关于佛像艺术传播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中外交流极为密切,佛像艺术已经可以从南海入传我国。(三)多文化交融相互渗透。我国佛教在不同朝代的发展中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与波及,实质上这样的影响也造就了我国特有的佛教造像艺术元素。一方面,在古印度笈多王朝的历史阶段中,丝绸之路将多元文化带入中原,中原地区与西域文化相互交融,并在佛教造像艺术上继承了笈多风格。那么在考察西域佛像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我国佛像融入了这一历史阶段的风格导向,并同时具备了少量的犍陀罗风格。另一方面,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出现本土化的创新发展,针对佛像式样进行了部分调整,实质上也是针对典型的“秀骨清相”与“面短而艳”的风格化演进。那么这样的发展也不能完全剔除笈多关联度,因此可以证实我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古印度的阶段性影响,并且以笈多艺术的影响颇深。

参考文献:

[1]范军.云冈石窟北魏前期佛教雕塑中的印度佛教艺术样式及其设计[J].设计,2017,(13):78-79.

古印度法范文篇4

[关键词]中医针灸;黄帝内经;古今之辩;内外之分;西方针灸

中医针灸贯通华夏文明之脉,挥写着数千年中华民族医学史独特篇章。《礼记•大学》开篇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1]。围绕“医学是什么”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恒久命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认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存在着中西方不同发展轨迹,西方传统医学在公元5世纪后衰落,而中国传统医学长盛不衰,持续发展。笔者藉此以中医针灸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理路为证,发现其演进过程经由三大分水岭并衍生出重要理论命题。一是关于中医针灸的古今之辩,核心涉猎《黄帝内经》的溯源及其哲学分流;二是关于中医针灸的内外之分,集中表现为针灸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的问题;三是关于中医针灸的中西之别,重点要解析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WMA)之间的关系。上述三大命题聚散分合,既聚合为中医针灸是“一元”还是“多元”的哲学本根问题,还离散为中医针灸传承发展中的主要理论分歧。由此延展出如何推动中医针灸务本开新,亦即怎样整体把握中医针灸的哲学根基及未来走向的现实命题。

1古今之辩:《黄帝内经》起源及其思想分流

凡论及针灸起源则关涉中华文明源头。针灸因何而生,从何演化,如何形成数千年代际相承的历史品质和学科风貌?无论是千百年来针灸的针具和灸法演化,还是针灸疗法的整体性和系统化发展,总是隐现并且贯穿着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这不仅折射出中华文明在中国传统医学演进中的思想光辉,反映出中医针灸疗法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变迁过程,而且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医学智慧乃至哲学思想,呈现出漫长历史时期中医针灸发展的独特品格。《黄帝内经》堪称中医针灸的集大成者。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盛赞华夏始祖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山海经》则流传“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记载着“石篯”刺破痈肿的疗法。从使用砭石到完善针具针法,从使用火种到形成施灸工具和艾灸疗法,均充分反映出华夏先民把生产工具和生活条件发展为自身健康服务的理念。直至《黄帝内经》问世,才最终形成了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经典。后世尊称为“医之始祖”的《黄帝内经》[2],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有81篇,论述针灸学的内容近半数的篇幅,位列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将其收录为“医经”[3]七家之首,其中《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细数《黄帝内经》的版本断代研究,大致可分为3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成书于先秦时期。古人冠以“黄帝”和“经学”之名,藉以《黄帝内经》证明中医发祥历史悠久,集中圣贤思想,位居重要典籍。《淮南子》和晋代皇甫谧、宋代林亿等医家均以此为崇。二是定型于战国时期。宋明时期的儒家和医家如邵雍、程颢、朱熹、桑悦、方孝儒等,均持有《素问》与战国时期《周礼》同时代的观点,亦有《黄帝内经》出于扁鹊之后、仓公之前的比较性论证。三是完善于西汉时期。明代郎瑛曾作出《素问》诞生于西汉的推断;现代中医学者则因由西汉“黄老学派”盛行、西汉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而得出《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的结论。综合上述观点,即可发现《黄帝内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段,可谓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而从《黄帝内经》的文本分析,遂有《素问》为基、《素问》为法的特征。一方面,《素问》完成了中医的基础性和整体化建构,广泛涉及脏腑学、经络学、病理学、诊治原则、针灸学等范畴,其哲学基础来源于“黄老之学”;另一方面,《灵枢》涵涉脏腑、病因、病机等内容,尤为注重阐释经络腧穴、针具刺法以及治疗方法,兼具《素问》本体论和《灵枢》方法论的特点。《灵枢》最早称作《针经》,后有《九卷》《九灵》《九墟》等称谓。《灵枢》之名,出于唐代王冰《素问〈序〉》及注语。南宋史崧编撰《灵枢》二十四卷,元代“古林书堂”刊本为十二卷,明刊《道藏》本为二十三卷,现仅存史崧二十四卷本《灵枢》行世。中医针灸始终灌注着中国哲学思想精髓。中医针灸的学理基础从何奠定,其思想源流有着怎样的主体脉络呢?探析这样的命题,首当涉及长期润泽中医针灸发展的中国哲学思想,并且它显然前置于中医针灸的内在体系研究。譬如,中医针灸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黄帝内经》与道家经典诸如《道德经》《庄子》《太平经》《淮南子》《管子》在思想表达和专用术语等方面相互参透。诚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坦言:“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4]。这在《灵枢》中就有着集中反映,主要表现为道家哲学的本体论“天人合一”衍生出五行、精气等哲学观,并生成了经络周而复始、循环发展的思想;道家哲学的辩证法“阴阳对立理论”则延伸出针灸阴阳调和与辨证施治的理念;道家哲学中的自然观“道法自然”则演化出针灸“针法自然”的原则;道家哲学的修真理论则为针灸技术吸纳并藉此打开众妙之门。又如,中医针灸受到儒道合流和理学发展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哲学经由儒家思想改造,淡化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进而衍生出“理”为最高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形成了儒道合流乃至并重的新格局。儒家思想影响的理学,推崇“万物有理”和事物运行的规律,这在中医针灸“子午流注针法”起源和运气学说发展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学术界普遍认为,子午流注属于“宋代儒医群体形成、医儒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融合的背景下,针灸医家运用了儒家象数理论所设计的一种针刺理论”[5]。子午流注取穴法因循天干地支阴阳之变,遵循脏腑经络平衡运行,恰恰表现为理学在针灸中的应用。北宋初期,运气学说日益兴盛,主要依靠预测气候和疾病流行趋势,采用天干地支配阴阳五行、地支配三阴三阳之气等方法,测算“运”和“气”的盛衰,其哲学思想与理学崇尚的宇宙整体观、脏腑一体观、天人合一观高度契合。

2内外之分:针灸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之考证

辨明中医针灸独立化发展问题至关重要。针灸是否诞生于中国,是不是异域文明传来的舶来品?一直是中医哲学史维度论证针灸起源的热点论题。显而易见,针灸研究的最初目的并不只是探究针具和施治方法,与之相应的是,如何研究并且奠立针灸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甚至哲学基础,才是进行理论溯源的起点。其中的关键点即在于,中医针灸在其衍生的历史时期有没有受到同时代文明的渗透,即中医针灸是否受到印度佛教思想影响乃至影响的程度。辨析针灸尤其经络理论源起印度的观点。针灸源起道家思想并盛行于中国本土化宗教之列,大多与道教关注人与物之间内在联系有关,但也由此嬗变出针灸与佛教的因缘及各种不同观点。针灸理论基础受到佛教影响亦或来源于佛教,不仅是针灸起源及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要论题,而且涉及针灸与佛教及其经典之间的关系。其中较为典型的观点就是日本医学家早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经络起源说”。1950年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朗合著的《经络之研究》,认为针灸的工具术式在汉译佛经中较多表述,藉此作为针灸来源于印度的佐证。然而,长滨善夫等所举证的《金光明经》由唐三藏法师义净及其助手慧琳翻译,其中《除病品》论及“针刺、伤破、身疾、鬼神、恶毒、孩童、延年、增气力”等八术,实指针刺外伤而非针灸之术,这在慧琳注疏的《一切经音义》《音义》中均有所释。有研究者指出,中医所言之“脉”演化为“经脉”和“络脉”,合称为“经络”。“凭此而说中医学的针灸、经络来源于印度佛经,是随印度僧人和佛经的传入而发展起来”[6],实属本末倒置。论证针灸具有内生特征而非印度传入,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唐代及唐以后汉翻的印度佛教典籍,因教义而不著录医书,即便所言外科也只是服从于发心修法,加之翻译者往往从自身所处语言环境和社会习俗出发,自然而然涉及针刺和破伤法的内容;二是针灸文献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后,整理者命名的《帛书经脉》亦称《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考证为秦汉之际成书,据此可作为针灸起源中国的明证。辨识印度古医书记载针灸的真实性问题。古印度医学的吠陀理论与中医存在颇多相似,两者均能反映出华夏文明与古印度文明在医哲学体系建构方面出现过长期的交流互鉴。自公元前1世纪,佛教东传并带来印度医学理论。仅《隋书•经籍志》收录古印度医书就达11种之多。敦煌藏经洞留存古印度著名医家耆婆所著《耆婆书》[7]。古印度医学中的“四大不调”“四百四病”等学说也被道教医学理论吸纳和运用。尤其是佛陀耶舍翻译、竺佛念传译佛教戒律经典《长阿含经》,内卷《阿摩昼经》《梵动经》尚有医方和针灸药石的记载。由此触及释迦时期就有印度针灸传世并东传中国的论题。吴国支谦早于佛陀耶舍的译本以及印度巴利文译本,均未在两经中涉及针灸内容。可以推论,针灸用语乃佛陀耶舍和竺佛念曾使用习语和意译所致。玄奘《西域记》所载“寿祠平术”四吠陀,源起古印度医学养身治病、禁咒去害的基本医理,亦可以证明印度吠陀理论在中国传播。但其后义净所作《南海寄归内法传》[8]则称许“针灸之医,诊脉之术,赡部洲中”,有着超越古印度和东南亚医学的独特地位。综合而论,唐代以后皇室所设咒禁科可能与佛家传入禁咒理论存在紧密关联。值得肯定的是,中医针灸尽管有着独立发展的历史脉络,但其与古印度医学乃至佛学的关系仍将是医学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选题。

3中西之别: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的关系矫正

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的发展具有协同性。如果把西医理论在中国传播称之为“西学东渐”的成果,那么中医针灸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则因循“东学西渐”的路径。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有哪些异同,西方针灸如何接受中医针灸影响并开辟出自身独特领域,甚或西方针灸是否会取代中医针灸?关键要清晰回答针灸在中西医发展中的差别,从病理学和现代诊疗技术等范畴澄清中医针灸的系统性特质,深入认识西方针灸在借鉴和推动针灸学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具有相似性的特点。早在16世纪中医针灸业已传入西方。19世纪西方开始运用针灸疗法。1971年7月26日《纽约时报》头条刊发了记者詹姆斯•赖斯顿《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手术》[9]一文。1972年8月《新闻周刊》封面推介《神话还是神奇?》的针灸内容。目前针灸已取得全美绝大多数州的合法化地位,构成美国整合医学和医疗保健的重要部分。中医针灸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已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刺疗法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迅速且认同度日益提升。西方“针灸热”现象及其实证化发展的强劲态势表明,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契合度较高的因素。针灸诊疗相关试验和施治原理表明,人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可以伴随针刺激活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内源性阿片肽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而发挥痛觉调控作用”[10],进而增强针灸的疗效,体现出针灸病理及其控制学的诊疗价值。基于这样的病理基础和认知模式,如何缓解和消除疼痛,选择并确认痛点,已经成为中西医逐步缩小针灸诊疗差异的重要认知区域,也是现代针灸学推动中西医融合的关键要素。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机理阐释上存在差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项目研究表明,美国针灸教育经过近40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了联邦统一的办学资格及项目的认证管理、硕士及博士学位教育以及专科医师从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11]。然而,在美国数以万计的执业针灸师中,华人华裔从业针灸师仅数千人。西方研究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经络不存在、穴位亦不存在”的观点,表明中医针灸归属的中医药哲学体系没有得到西方主流社会认同。较为典型的差异在于,西方针灸在临床研究中常常质疑中医针灸的经络理论及其穴位特异性。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的相似性研究,只是一个良好开端,并没有消弭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发展所存在的差异。两者差异性客观存在并表现为病理学层面的冲突。一方面,中医针灸奠基于阴阳五行、经络腧穴理论,依从腧穴分类与穴位的特异性,进而在临床应用中施以配伍的原则方法,中医针灸腧穴则兼具病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另一方面,西方针灸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病理体系,其所倚重的针刺治疗方法通常从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医学中寻找依据,可以视作西方循证医学适应性发展的重要尝试。因此表现在病种分类和治疗方法方面,中医针灸主张“标本兼治”并运用“阴、阳、气”综合诊察和治疗,西方针灸则注重发挥“扳机点”理论(MTRP)的病理效应和工具价值。这样的差异无疑也是中西医遵循不同哲学体系的现实印证。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关系需要正确定位。有研究者在系统考察中国引入西医“nerve”这一解剖学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明末清初至民国的西学东渐带来了大量的西医解剖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此后针灸理论与经络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12]。纵观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的发展仍然处于各自调整和相互吸纳的阶段。为此厘清两者关系将是一项长期性和常态化的研究选题。笔者认为,关键要确定两者在医哲学维度并行不悖的关系。中医针灸的哲学基础深厚而庞杂,既有医学经验论的质素,也有其转型发展所吸收的现代医学元素;西方针灸虽在局部保留着中医针灸的称谓,但其哲学理论基础更为接近现代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尽管开展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比较研究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已经呈现出两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互动发展关系,两者奠基于并行不悖的医哲学基础。因此,以某一方的医哲学理论及其观点贬损和打压另一方的做法,显然并不可取。当前,重点还要确证两者在临床医学中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针灸学尤为重视临床试验对照和临床评价,由此达成了中医针灸和西方针灸在临床意义上日趋融合的关系。中医针灸倡导运用辨证施治、相反相成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西方针灸从单一介入疗法转向整体动态平衡疗法。西方针灸总结形成的MTRP认为,“扳机点”的临床特征与传统的经穴,特别是阿是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13]。针刺“扳机点”能够发挥节段差异的神经调节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效应,有助于中医针灸形成邻近穴位、针刺手法等安慰对照。

4务本开新:中医针灸的哲学根基及未来走向

古印度法范文篇5

我最喜欢的书要数《西游记》了。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著作,是根据唐代的玄奘到遥远的古印度天竺去讲述佛教的事而改编的。里面又加上了机智灵巧,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懒惰贪吃、忠心耿耿的猪八戒;任劳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们共同保护他们的师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经,在我国佛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他们取得真经靠的什么?靠的是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达遥远的古印度。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无数,他们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才能战胜一切,越过陡峭的大山,跨过宽广的大河。

只因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别什么是妖怪,什么是普通的凡人,孙悟空与唐僧彼此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和误解。

比如说,《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长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想借助孙悟空不在这一机会对唐僧痛下杀手,因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为怀,所以这个办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孙悟空去为唐僧化缘了,白骨精发现这是天赐良机,便变作一个年满十八岁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语哄骗了唐僧和剩下的两个徒弟。刚要下手,孙悟空就回来了,他用火眼金睛认出来是白骨精举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尸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孙悟空赶走,在两位徒弟的劝说下,孙悟空便留了下来。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误会了孙悟空。接下来,白骨精接二连三的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到了第三次变化,孙悟空忍无可忍。举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为孙悟空接二连三的行凶,把孙悟空赶走了。这次唐僧真的误会了孙悟空,本来孙悟空的目的是保护唐僧,没想到却错以为行凶杀人。

古印度法范文篇6

他们取得真经靠的什么?靠的是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达遥远的古印度。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无数,他们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才能战胜一切,越过陡峭的大山,跨过宽广的大河。

只因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别什么是妖怪,什么是普通的凡人,孙悟空与唐僧彼此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和误解。

比如说,《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长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想借助孙悟空不在这一机会对唐僧痛下杀

手,因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为怀,所以这个办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孙悟空去为唐僧化缘了,白骨精发现这是天赐良机,便变作一个年满十八岁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语哄骗了唐僧和剩下的两个徒弟。刚要下手,孙悟空就回来了,他用火眼金睛认出来是白骨精举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尸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孙悟空赶走,在两位徒弟的劝说下,孙悟空便留了下来。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误会了孙悟空。接下来,白骨精接二连三的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到了第三次变化,孙悟空忍无可忍。举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为孙悟空接二连三的行凶,把孙悟空赶走了。这次唐僧真的误会了孙悟空,本来孙悟空的目的是保护唐僧,没想到却错以为行凶杀人。

古印度法范文篇7

他们取得真经靠的什么?靠的是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达遥远的古印度。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无数,他们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才能战胜一切,越过陡峭的大山,跨过宽广的大河。

只因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别什么是妖怪,什么是普通的凡人,孙悟空与唐僧彼此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和误解。

比如说,《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长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想借助孙悟空不在这一机会对唐僧痛下杀手,因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为怀,所以这个办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孙悟空去为唐僧化缘了,白骨精发现这是天赐良机,便变作一个年满十八岁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语哄骗了唐僧和剩下的两个徒弟。刚要下手,孙悟空就回来了,他用火眼金睛认出来是白骨精举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尸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孙悟空赶走,在两位徒弟的劝说下,孙悟空便留了下来。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误会了孙悟空。接下来,白骨精接二连三的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到了第三次变化,孙悟空忍无可忍。举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为孙悟空接二连三的行凶,把孙悟空赶走了。这次唐僧真的误会了孙悟空,本来孙悟空的目的是保护唐僧,没想到却错以为行凶杀人。

古印度法范文篇8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的文明表现在:象形文字,十进制位的计算方法,制定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等。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表现在:楔形文字,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用肉眼观测月蚀等。古印度的文明表现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世界著名史诗,建筑和雕刻艺术发达。古中国的文明集中表现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四大发明。

英王查理一世于1640年召开议会,企图通过征收新税,以讨伐苏格兰起义,遭到议会反对,议会反而要求限制王权,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清教徒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党,成立共和国。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死后其弟詹姆士二世继位,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赶走詹姆士二世,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同继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四、美国独立

1773年,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交火,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1777年,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五、法国大革命

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路易十六讽集军队准备镇压,激起了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同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1792年,推翻君主制,建立吉伦特派当权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5月至6月,实行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大革命中断。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此后革命树立了榜样。

六、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它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是最早的机器,因此,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是

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它使整个社会生产面貌有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把人们带入了“蒸汽时代"。

【例】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

A.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D.英国工业革命

【答案】D【解析】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所以其晚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秋,德、意、日组成法西斯集团。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二战的局势。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古印度法范文篇9

关键词:佛教;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传人中国的,约于汉代传人。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两千多年中,形成了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如石窟、寺庙、佛戏等等。这些佛教文化资源是我国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对发展旅游业有极高的价值。对佛教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满足人们(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深层次文化了解的濡求。

一、佛教的渊源及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佛教,是指“佛的教法”或“佛陀所说的宗教”。它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康。悉达多·乔答摩是迎毗罗卫国的国王—“净饭王”的儿子,出生于公元前565年,从小按照当时流行的婆罗门教的传统习俗,学习字书吠陀,并且练习武艺。他经常思考人生问题,因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于29岁(有的书说19岁)出家修道。因为他的父亲为释迎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迎牟尼”,意思是“释迩族的圣人”。又有称号“佛陀”,意思是“觉悟者”。佛教传人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人兴盛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寺庙、佛塔和石窟等佛教建筑。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进人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文化也日益成熟。全国各地不仅兴建大t佛教建筑,其他佛教艺术如佛乐、佛戏也非常兴盛。形成了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弛,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直到近代佛教才又一次发展起来。1952年11月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宗教自由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使中国佛教获得新的发展。

二、主要的佛教旅游资源

佛教在传人中国二千多年来,留下了众多寺庙、石窟、佛塔,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形成众多具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品,如雌塑、佛乐等。这些建筑和佛教艺术既是传承教义、展示历史风貌的材料,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绝佳资源。

(一)以佛教名山为主要卿体的自然旅游资源

在中国,大量的古刹庙宇都兴建于风景秀丽的大山之中,这一方面表明了佛教僧倡们远离“尘世”,清净无为以寻求解脱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追求到大自然中返琪归真的心理。同时,这些大山也因佛教古迹和历史文物而成为名山。真可谓是山以寺而成名,佛寺因山而兴旺。在中国,佛教名山众多,最著名的乃是“四大佛教名山”,即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这四大名山至今仍然是佛教徒参拜的圣地和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二)以份教建筑物为主要载体的人文旅游资源

佛教建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寺院、佛塔和石窟。

1.寺

“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东汉明帝时,中天竺(古印度)高僧迩叶摩腾和竺法蓝携带经卷和佛像来到洛阳,最初住在接待外宾官团的鸿肪寺。后来在雍门外街道旁,为高僧建官舍,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座寺庙。后世则延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南北朝至唐代,佛寺已道及全国。我国佛教流派比较多,但佛寺的主要建筑大体相同,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菩萨般、五百罗汉堂和藏经阁等等。

山门是佛寺的大门。门内塑两金刚力士,他们是护法神,中国人后称其为“哼哈二将”。天王殿中供奉着弥勒菩萨、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为佛寺的正殿,服内供佛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只供释边牟尼佛像;供三薄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左为报身佛卢舍那,右为应身释趣,这三薄佛被称为“三身佛”;供三薄佛,分别是过去佛迩叶,现在佛如来,未来佛弥勒佛,这三薄佛被称为“三世佛”;供三薄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如来佛,他们也被称为“三世佛”。七佛殿,“七佛”是如来及其以前六代先佛的合称。供七佛,借此表示自己的源远流长。菩萨殷供奉着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五百罗汉堂内供奉着释迎牟尼成佛后教授的最优秀的五百个弟子。藏经阁,是放存经书之地。

我国的佛教寺院很多,著名的有白马寺、少林寺、寒山寺、雍和宫、布达拉宫、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等。

2.佛塔

佛塔是佛教徒供奉佛舍利的纪念性建筑物,中国音译为“奉堵婆”和“塔婆”,简称塔。佛教传人中国后,佛塔也传人了中国,但中国的佛塔却与印度的佛塔有极大不同,它是融合了中国民族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的中国化的佛塔。中国的佛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其中塔身又是由刹座、刹身、刹顶和浪风索组成。

中国的佛塔按结构和建筑风格可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l)单层塔。塔的平面以正方形居多,亦有六角形和八角形。由于是单层建筑,高度和体积都受限制。建筑材料有石料的,也有砖砌的。我国的单层塔大都建在隋唐时期,尤以唐为多。

(2)密枯式塔。密拾式塔多为砖塔,实心建筑,一般不能登临。它的特点是造型单纯划一,下面均有须弥座,底层塔身较商,以上各层塔身很短,一般不设门窗,有的只有通风小孔,着上去显得高大雄伟,在深厚中透皿挺拔之势。

(3)楼阁式塔。楼阁式塔是我国古塔中最庞大,艺术水平最高,最普遥的一种造型,它把佛塔与我国传统楼阁建筑风格结合起来。该古塔数最多,可登、可望、可居、形式也更为美观。楼阁式塔按构件材料可分为木塔、砖塔、石塔和琉瑞塔。如西安大雁塔、应县木塔等。

(4)搜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搜钵式塔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像于元代。塔下有一个高大的基座,上面安一个巨大的回形塔肚,肚子上坚立一个长长的塔颈,颈上安华盖的仰月宝珠,塔身刷成白色。如:北京妙应寺大白塔,北海公园白塔,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

(5)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塔是密格式塔的一个特殊形式,最早在隋代软煌璧百中出现,但实物最早见于明代。它的特点是在高大的台基上建造五座密枪方形石塔和一个小佛段。如:北京大正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的金刚座舍利宝塔等。

(6)傣族塔。傣族的佛塔一般建在山坡高地上。佛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呈正方形,高度1米左右。塔身大多为圆形,呈葫芦状。塔刹由一节比一节小的环节堆积而成。最上面是塔针,规模一般比内地塔小。如西双版纳受飞龙白塔等。

3.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寺建筑,是僧侣们依山开凿的。石窟实际上是僧房,是教徒们集会,诵经之地,在印度称其为“石窟寺”或“僧迎蓝”。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传播,石窟逐渐由石凿单一性洞窟“僧迩蓝”的功能发展成为集建筑、雕塑与壁画于一体的佛教石窟文化综合体,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极珍贵的组成部分。我国石窟开凿是从南北朝开始的。经隋唐,五代至明清共一千多年时间,在全国开凿了大里石窟。其中以甘肃软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甫天水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三)以佛徽艺术为主的文化艺术旅游资裸

佛教艺术主要包括雕塑、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它们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智惫的结晶。佛教艺术中的绘画雕塑艺术,在旅游事业的发展中,也产生着巨大的动力作用。“伴随着一些佛教建筑的出现,几乎在每一个佛教建筑内部,都有佛教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出现。”当然,在我国,也有专以绘画雕塑艺术而著称于世的佛教艺术圣地,如甘肃教煌的莫高窟(千佛洞)、四川乐山大佛等,它们以其独特的佛教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前来观光睑仰。

佛教艺术具备双重功能(实用的和审美的),为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一座座佛教寺宇,既是佛教艺术的历史存在,又为一群群游客提供了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加之现代交通的便利,一些非佛教性基础设施的相应配套,使游人在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去领略湖光山色之美,去接受宗教文化的熏陶洗礼。这是佛教艺术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嫁接。

(四)以佛教节日庆典为主的人事活动旅游资抓

1.佛诞节

佛诞节,又称佛诞会,是为纪念佛祖释迎牟尼诞辰而举行的佛事法会。因法会中以浴佛为主要内容,故又称浴佛节,浴佛会,灌佛会。

2.成道节

佛成道节,是纪念释迪牟尼修行成道的节日,又称“佛成道日”、“腊八”。中国佛教徒在每年阴历十二月八日,用大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核桃仁,板果、杏仁、红枣等各种果品煮粥供佛,象征牧牛女向佛贡献乳糜,这种粥被称为“腊八粥”。在以后呢,腊八粥被斌予了更多涵义,如:贺五谷丰登,驱鬼避邪等。

3.孟兰盆节

盂兰盆节,亦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会,是每逢X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举行的以供养三宝,超荐现世父母及历代祖先,施食鬼神为内容的佛教节日。

除上述主要节日外,佛教还有很多与信仰神灵诞辰,成道,出家等有关的纪念节日。(表l)

三、佛教文化与旅游活动

(一)佛教文化是旅游资稼的盆耍构成部分

佛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世界性宗教,其创立、传播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和历史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它的故乡在古印度,后由古印度向外传播发展,跟其他民族的古老文化与宗教互相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性佛教,其中以中国汉地佛教发展最为充分,以至于中国佛教成为中国传统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佛教名山和佛教名刹,这些佛教景观以其丰富的历史化内涵、高超的艺术水平吸引着众多游人,成为我国旅游发展中极富魅力的、珍贵的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许多佛教寺院,石窟寺等场所因其信仰地位高,建筑风格独特,与自然景观结合巧妙而成为旅游热点。

(二)佛教文化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动力

在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几乎深人到各个角落、领域。这种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发展,旅游则是这种经济中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实质上是旅游文化的发展。而宗教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佛教是最大,派系较全的一个宗教,它对中国旅游业,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佛教文化推动旅游经济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捐助活动,即一些香客、游人对寺庙的捐献。二是旅游活动本身的收人,如门票、纪念品等因由旅游本身产生的经济收人。

四、佛教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中国的佛教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品位级别高,分布范围广泛,这些都为佛教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开发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开发和保护并重、突出地域特色、增加一定的参与等等。

(一)突出佛教文化主题

笔者认为,旅游具有七要素,即:文、食、住、行、游、购、娱。其中“文”不仅指一种旅游形式,也代表一项产业;不仅包括旅游开发、经营中所涉及的文化要索,而且也包括旅游活动中,与旅游者不可分的诸如通信、教育、文化体验等事项。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和人们文化藉求层次的提高,“文”在旅游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在佛教旅游资源开发时的表现便是对佛教文化内涵深人的挖掘和突现,使佛教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二)科学规划、深度开发

由于佛教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较强,是一种比较能够带动客源的文化因素,因而近年来对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寺庙的修建较为普遗。但由于很多项目盲目上马,而且动辄上亿元的投资,所以有一些项目回报率低。且由于一些项目只是简单的烧香拜佛,因而吸引的游客较少,多是周边的一些居民。只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深人挖掘佛教文化产品,组织旅游线路,才能够使新开发的项目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增强参与性

要增加旅游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参与。这种理解、参与,是从思想上真正体会,真正投人。在开发时,就应当注愈旅游产品按不同层次进行开发。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参与性,不仅是身体上的参与,而且是精神上的参与、享受、思维。所以,佛文化的开发设计时,就应投其所好,“故愈”安排一些文化上的“库景”和”隔景”,给旅游者留有自己的思维空间。

(四)注重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

和其他文化游资源一样,佛教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便不可复原,既使是重修、重建,它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因而,我们在开发时,一定要将保护放在首位。保护不仅保护那些固化的佛建筑,也包括那些非物质的佛教文化。如传说,音乐等。只有做到了开发和保护并重才能使佛教旅游资源的价值发挥最大效益。

古印度法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平面;平面设计;传统符号

建筑行业随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各项建筑技术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这样就促使我国建筑平面设计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有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建筑平面设计发展越来越多样性。但是在建筑平面设计当中,也要考虑人们对建筑整体的需求、空间结构格局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满足周围环境的要求等多方面问题。对于平面设计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规划问题,在保证美观的基础上满足实用性,通过合理的设计规划使整体的建筑施工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对于建筑业今后的发展来说,建筑平面设计的构思非常重要,下面通过理论叙述的方式对建筑设计思路进行分析。

1建筑平面设计的形态组成

建筑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在于建筑的形态组成结构,同时建筑形态组成结构也是平面设计的基本。形态组成结构是指设计是通过点、线、面的多种排列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层次感,并且通过不同的形态的设计构成不同的形状。在建筑平面设计当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就是有多种平面组合而成的,组合形态的特点使其在建筑平面设计当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建筑当中的门窗、结构墙体等。几何图形的状态多种多样,依靠点、线、面等排列组合的方式,使其达到一定的观赏性和使用性。现在我国建筑当中应用较多的就是方体,由于方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在整体结构上较为美观,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居民楼或办公楼一般采用方体结构。同样方体之间进行组合的方式也能够增强整体的美感和稳固,例如建筑屋顶支撑多采用三角形,我国古代传统建筑通常以方体在底部作为支撑,三角形结构作为整体的上部结构,这样在保证美观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利于建筑的长久使用。

2建筑平面设计的思路方法

2.1在设计中结合现实功能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项技术的逐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增多,这样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的美观性,还要结合实际需要增加功能设计。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审美,对于现阶段的大众实际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自己的构思将其体现在平面设计当中。现代我国的建筑行业平面设计受西方观念的影响较大,在一些建筑平面设计的风格上体现的较为明显,但是西方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我国的建筑需要。现在建筑设计当中要想结合现实功能的需要,就要从建筑设计的构思上有所改观,对于西方的一部分设计理念不符合我国的实际需要的情况,就应当适当的摒弃,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建筑平面设计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

2.2在设计中融入传统符号

建筑物所在地区的传统历史和当地文化内涵是传统符号。在建筑平面设计中,所注重的塑造性格特征,在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传统符号。以当地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为依托,建筑平面设计的性格特征才会更加有意义。例如,世界闻名的印度博帕尔邦,建筑师实地考察了博帕尔邦附近的历史人文环境,发现了博帕尔帮地区不仅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拥有天然的巨大湖泊和环绕青山,而且周围还建立了许多穆斯林建筑物,如桑奇佛塔。建筑师从中获得了设计灵感,在设计对博帕尔邦平面图时,重视对古印度和伊斯兰文化中传统图案曼荼罗的使用,产生了九宫格形式的平面设计创意。建筑平面的基本形态以圆形为核心,然后把整个建筑物分割为图书馆、综合厅堂、上议院、下议院和庭院等功能厅,其中在平面中厅堂和庭院形成十字,图书馆、上下议院和综合厅设置在交叉十字的附近。并且设置了相互之间不联系的三条路线,游客或是行人走在道路上都能感受到传统伊斯兰建筑物的传统符号美感,游客从任何方向都能感受到古印度的宗教观。如此一来博帕尔邦成为全印度甚至全世界具有传统意义的建筑物,同时也是印度和伊斯兰建筑物中的瑰宝。

2.3在设计中注重心理体验

一个好的建筑平面设计,不但能够在给人们带来很好的视觉体验,还能够在刺激视觉器官的同时,带给人很好的心理体验,可以让人通过看到建筑的平面设计和形态设计,明白设计的内涵价值。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建筑平面看似毫无章法,形态扭曲,实则是为传递出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设计理念。例如,在日本真宗言本福寺,水御堂的建筑设计就是如此,设计师在设计该建筑时考虑到佛教中常用莲花代表一些佛意,莲花开放象征着佛祖顿悟。若能够将开放的莲花设计在建筑平面设计中,从心理上会让人们感受到自己来到了极乐净土。因此,设计时将水御堂建造在莲花水池上,其建筑平面设计图纸是把庙堂的大厅设计在地面之下,地面之上是莲花水池,欣赏游客顺着楼梯走下来,游客面对着莲花水池,看着满目的莲花,游客自会产生会一种与莲花合二为一的感觉。

3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来说,建筑的核心已经不仅是美观性,随着社会人民的需求,建筑平面设计应当更人性化,符合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又不失美感。这样对于建筑平面设计的要求也就更高。建筑平面设计应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各种形态的组合设计,以这样的构思作为标准,使建筑平面设计得以更好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师来说,基本的构思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但是仍要不断的创新发展,在基本构思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发展,而西方的设计理念可以借鉴但不能够照搬。相信通过设计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的社会会因为建筑的发展,变的更加美好。

作者:谢继伟 单位:大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贺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J].文艺研究,2012(1):167-168.

[2]魏琨.手绘表达在建筑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