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8:20:42

国情范文篇1

知识方面

理解: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②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同党的基本路线之间的关系。

运用: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

能力方面

分析能力:通过运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觉悟方面

进行邓小平理论科学性的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主要是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提高学生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来想问题办事情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教学法,即以教师和学生双向发问(提问、设问、疑问、反问等)、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从具体工作来看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从党的工作的大局来看,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从一般的哲学道理来看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呢?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第二框。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粗读课文,学生自拟学习提纲。)

(I)中国共产党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什么?

(2)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是什么?

(3)为什么要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

(4)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

(5)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对青年学生有什么意义?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因为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只有从国情出发,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胜利。

多媒体显示: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

提问;的这段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的这段论述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要认清中国的国情,一切从国情这个实际出发。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我国实际出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公务员之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认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井根据这一客观实际,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多媒体显示:

国情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国情探索

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认识国情都是认识其他问题的基础。在民主革命时期曾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正是在确认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才开创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探索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国情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对国情观的探索总的来说不够成功,并且还有许多比较严重的失误。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国情,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于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中国国情的探索,理论界已经有不少论著进行了研究,但笔者感到直观陈述的较多,深入分析的较少。笔者试图转换视角,将的社会主义国情观解析为三个层面:第一,从出发点来看,是否认识到探索国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在着眼点上,是否坚持和大力开展对国情的调查研究;第三,在落脚点上,是否获得了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或者比较符合建设实际的认识成果,尤其是是否取得了在基本国情方面的认识成果。下面就逐层分析在这三个层面探索中的得与失。

一、在出发点上,非常重视对国情问题尤其是基本国情的认识

从历史上看,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从国情人手来解决其他问题的理论传统。在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把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即中国的社会性质作为阐发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他说:“中国社会的性质,亦即中国的特殊的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多次表达过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搞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建国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但是,在“一五”计划(1953~1957)执行不久,就开始觉察到,苏联经验有许多是适用的,但也有许多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据薄一波回忆:“在我的记忆里,是在1955年底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所谓“以苏为鉴”,就是要鉴戒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弊端。由此发轫,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年2月到4月,在经过对农业、工业大量调查研究之后,于1956年4月发表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个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文献不但初步梳理了中国经济建设要解决的十个基本问题,而且特别从原则上指出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重申:“我们的理论,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明确地提出了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说:“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还说:“我们应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迷信了。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再次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同月,他在同一些外国党的代表的谈话中又说:“任何外国的经验,只能作参考,不能当作教条。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这些论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大规模展开的背景下,表现出了在经济建设中也要像革命时期那样从国情出发的思想,认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不能指导实践取得有效的成果。

在经历了“”运动和化运动的错误之后,1961年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搞经济建设和制定经济政策,必须“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要有这三条。第一条情况明。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情况不明,一切无从着手”。所谓“情况明”,就是要摸清楚中国的实际情况。把“情况明”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再次表现出了以国情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的思想。这说明,也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了从国情出发搞经济建设的意识。

二、在着力点上。强调要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去了解和把握国情

在社会主义建设前期,有两次强调和号召全党开展调查研究,都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探索成果。

第一次是1956年2月到4月,连续进行了43天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标志着探索适合中国自己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如后来回忆所说的:“那个十大关系是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渐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第二次是1961年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主旨的讲话,说:“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志调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所以,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又说:“这个会开完,我想去一个地方,做点调查研究工作。”为了搞好调查研究,党中央重新印发了在1930年写的《调查研究》(重新发表时题为《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批示时强调,民主革命时期要进行调查研究,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仍要进行调查研究,一万年还要进行调查研究。这个方法是可取的。这些论述是在建国后最集中的一次讲调查研究问题。此后,和党的其他领导人身体力行,他亲自带调查组在浙江、湖南、广东等省的农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加深了对国情的了解和把握,这对制定有效的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扭转国民经济的困难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三、在落脚点上,阐发了一些探索国情问题的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国情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是社会制度及其发展阶段,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国情。所谓从国情出发,主要就是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将其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对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看到,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曾经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索,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成果,主要有:

(一)把社会主义区分为“建立”和“建成”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党的八大结束后,在多次讲话中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必须懂得,在我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化的农业基础,从现在起,还要十年至十五年。只有经过十年至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现在,这个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我们的国家(上层建筑)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现在还未建成,还差十年至十五年时间。”。这里虽然把建成社会主义的时间设想得过短(十年至十五年),但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为两个发展阶段,从“建立”到“建成”要有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建成”的前提,应该说是富有价值的。

(二)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不同阶段。在经历了“”和化运动的挫折之后,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探讨,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0将这种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的思想,与上述“建立”与“建成”的思想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说的要“建成”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建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样的定位,与后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显然形成了一种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三)针对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仍然比较贫穷和落后的国情特点,也进行了分析。在《论十大关系》中,他分析说:中国“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这种判断应该说基本上是客观的、正确的。

上述这些探索成果,尽管还不完善,但作为认识国情和探索建设规律的阶梯。应该说是包含着一些富有价值的明智远见。

四、总的来说,在上述三个层面上都没有形成固定和系统的国情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对国情问题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上述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说,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不是很清楚的。

从第一个层面来看,对认识国情问题只能说是比较重视,但已远不如革命时期那样通过用严密论证的方法,从国情人手去系统阐明革命理论来阐明经济建设理论。

从第二个层面来看,虽然进行了对国情问题的调查研究,但未能全面开展,也未能长期坚持。

从第三个层面来看,一些有价值的探索成果只是一时地萌生或零碎地出现,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系统的理论和比较长期的指导思想。

笔者认为,之所以在国情问题上没有取得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那样的探索成果,甚至还将一些违背基本国情的错误上升为主导思想,主要是以下五个逐次递进的原因所致:

第一,虽然能够认识到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但对基本国情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陷入了主观主义的误区。例如,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国情特点,但却是较多地从有利方面去看待这种国情特点,认为:“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这种分析和估量,把“一穷二白”这一不利因素当成了有利因素,没有认识到生产力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对待“人口多”的分析也存在这种情况,认为“人多是好事”,“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只看到人口多劳动力多的有利方面,没看到人口多消费量也大的不利方面。

第二,由于对有利因素估计过多,对不利因素估计不足,导致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1958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七年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者十年赶上美国”,后来又提前为“赶超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这种不切实际的“赶英超美”战略便是把发展生产力的艰巨任务看得过于简单了。

第三,由于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巨性认识不足并且制定出了“赶英超美”的战略目标,于是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改变了党的八大所确定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在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形成了以“快”为核心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次会议还制定了一个严重超越实际可能的所谓第二本账,规定工业要比1957年增长33%,农业增长16.2%。这种不顾现实条件的急于求成情绪,重蹈了民主革命时期曾经犯过、后经很大努力方才克服的急性病的覆辙。第四,由于要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于是在如何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上,主要采用了下面三种超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其一,依靠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例如“”运动中的全民大炼钢铁,以及后来的“工业学大庆运动”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其二,依靠变革生产关系的方法,即认为“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这导致在实践上轻率发动了化运动,在所有制上搞“一大二公”以及后来的“割资本主义尾巴”。其三,依靠阶级斗争的手段,无论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还是“抓革命,促生产”,其蕴意都是企图以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来推动生产的发展。

国情范文篇3

[论文摘要]非常重视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胸中有“数”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和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古今结合是研究、认识国情的时间要求;中外联系是研究、认识国情的空间要求。

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特别重视认识和了解国情,善于研究国情,提出了很多认识国情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

向来重视调查研究,认为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一个基本方法。一生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这对他熟悉中国的情况起了重要作用。在1921年春天,他就和一名同学徒步考察了湖南的五个县,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1925年回韶山养病期间,他又对附近农村进行了调查。1927年初,他赴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作了32天的实地调查,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此后在井冈山及寻乌、兴国等地,他更对农村做了系统的、深入的调查。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他针对当时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根据自己调查研究的深刻体会,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说,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调查研究工作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做,不要性急。他自己认识农村,就是经过好几年的工夫的。在《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文章中,他还一再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党的历史也充分地证明,要正确认识国情是非常艰难的,要反反复复地进行。党对国情的认识,就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应该不断地、深入地调查研究。

二、胸中有“数”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

强调,调查研究不仅要深入下去,还要作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要胸中有“数”,即注意到事物的数量方面,作基本的数量的分析,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曾批评说,许多同志一直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估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在任何群众运动中,群众积极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这些都必须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在强调胸中有“数”的同时,还强调特别要探求和掌握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他说,实事求是的“求”就是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事实也证明,只有掌握了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调查研究才真正达到了目的,对国情的认识才真正达到了深刻的程度。

三、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和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

认为,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国情,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就是在分析矛盾时既要分析其普遍性,又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在处理各种矛盾的关系时,首先要抓住重点,即抓住主要矛盾,并把它作为解决其它矛盾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他写的《矛盾论》一书,就为我们用矛盾分析法研究国情树立了典范。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他又根据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还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已成为次要矛盾。无论解决任何问题,都应该以这个主要矛盾作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假若丢掉这个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枝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也是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然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可以说,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国情的最基本的方法。公务员之家

四、古今结合是研究、认识国情的时间要求

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今天的社会,乃是昨天的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的今天,就“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一再强调,现实和历史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割不断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因此要认识国情,不但要了解现实,还要了解历史。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他就是从分析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古代至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百年来的革命运动史入手,来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特点的。他对封建社会所作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对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国情,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又尖锐地批评那种不重视研究历史的态度,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不割断历史,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和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不但要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去认识国情,还强调从静态和动态的关系中去认识。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国情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要从静态方面去把握国情相对稳定的一面,从动态方面去把握国情发展变化的一面。他对各个时期国情的分析,就非常重视其新特点。

国情范文篇4

[论文摘要]非常重视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胸中有“数”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和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古今结合是研究、认识国情的时间要求;中外联系是研究、认识国情的空间要求。

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特别重视认识和了解国情,善于研究国情,提出了很多认识国情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

向来重视调查研究,认为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一个基本方法。一生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这对他熟悉中国的情况起了重要作用。在1921年春天,他就和一名同学徒步考察了湖南的五个县,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1925年回韶山养病期间,他又对附近农村进行了调查。1927年初,他赴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作了32天的实地调查,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此后在井冈山及寻乌、兴国等地,他更对农村做了系统的、深入的调查。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他针对当时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根据自己调查研究的深刻体会,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说,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调查研究工作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做,不要性急。他自己认识农村,就是经过好几年的工夫的。在《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文章中,他还一再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党的历史也充分地证明,要正确认识国情是非常艰难的,要反反复复地进行。党对国情的认识,就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应该不断地、深入地调查研究。

二、胸中有“数”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

强调,调查研究不仅要深入下去,还要作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要胸中有“数”,即注意到事物的数量方面,作基本的数量的分析,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曾批评说,许多同志一直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估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在任何群众运动中,群众积极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这些都必须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在强调胸中有“数”的同时,还强调特别要探求和掌握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他说,实事求是的“求”就是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事实也证明,只有掌握了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调查研究才真正达到了目的,对国情的认识才真正达到了深刻的程度。

三、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和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

认为,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国情,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就是在分析矛盾时既要分析其普遍性,又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在处理各种矛盾的关系时,首先要抓住重点,即抓住主要矛盾,并把它作为解决其它矛盾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他写的《矛盾论》一书,就为我们用矛盾分析法研究国情树立了典范。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他又根据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还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已成为次要矛盾。无论解决任何问题,都应该以这个主要矛盾作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假若丢掉这个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枝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也是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然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可以说,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国情的最基本的方法。四、古今结合是研究、认识国情的时间要求

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今天的社会,乃是昨天的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的今天,就“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一再强调,现实和历史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割不断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因此要认识国情,不但要了解现实,还要了解历史。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他就是从分析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古代至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百年来的革命运动史入手,来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特点的。他对封建社会所作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对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国情,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又尖锐地批评那种不重视研究历史的态度,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不割断历史,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和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不但要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去认识国情,还强调从静态和动态的关系中去认识。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国情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要从静态方面去把握国情相对稳定的一面,从动态方面去把握国情发展变化的一面。他对各个时期国情的分析,就非常重视其新特点。

国情范文篇5

关键词:地理国情基本统计;专题地图;统计分析

1基本统计分析

2013年至2015年为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及标准时点核准阶段。我省统计分析工作于2016年9月开始,统计分析结果以专题统计地图、数理统计图和统计报表的形式进行表达,统计结果在地理空间位置上清晰直观地显示。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工作,是基于普查成果开展的地理空间统计分析工作。由于普查成果实现了我省地表自然资源的无缝全覆盖,数据质量在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下得到保障,普查与验收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不定期抽查,对数据质量严格把关,质量经得起检查。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工作在充分考虑国情普查数据生产、成果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普查采集的点、线、面等几何特征类型和地理实体对象,以规则地理格网单元、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地形单元为统计单元,对地形地貌、植被覆盖、荒漠与裸露地、水域、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的数量、密度、位置、高程、范围等内容进行统计[1]。综合应用图、文、表等多种表达方式形成文字报告,用客观、规范、统一的文字对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要素的数量、范围、密度、位置、高程等数量特征和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是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成果服务用户需求的重要表现形式[2]。

2基本统计原则

基本统计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应遵循如下原则[1]:1)尊重现状,客观准确采用国家测绘科学研究院基本统计分析软件,以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客观真实地反映自然地表和地理要素的现状,客观准确地表现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和空间关系。2)统计为主,分析为辅以空间量算、算术平均法、极值法等统计方法为主要手段,辅以基本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通过统计计算及逐级汇总,获取地理国情要素数量、密度、位置、高程、范围等基本指标,反映地理国情要素的基本数量特征和分布特征。3)层次分明、面向服务从低级单元统计、高级单元逐级汇总形成不同层次的统计成果,向社会公众、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客观、综合、权威、统一的基本地理国情信息,为政府科学决策与日常管理提供公共基础数据,同时为各种专业普查或调查工作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

3专题地图制作

专题地图是利用地图符号视觉变量来显示专题要素的特征,依据地图语言对制图对象进行图形表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多种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由专题内容和地理基础两部分组成,其中专题内容是指图上突出表示的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及其有关特征;地理基础为用以标明专题要素空间位置与地理背景的普通地图内容。专题地图表达是对制图对象实质的科学处理,是一种图形思维方法,能够直观地对制图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特征、数量、质量特征、空间结构特征以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表达。专题地图通常具有主题化、特殊化、多元化、多样化、前瞻化的特点。地理国情普查专题图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源,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专题要素的分布状况或统计分析结果的地图[4]。为直观表达我省国情普查成果统计结果、充实基本统计报告,制作了行政区划四至点、高程分级、坡度分级、水域分布、水域统计、铁路与道路、行政村驻地等分布的专题地图。1)四至点分布图。以统计区域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为底图,增加该区域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点四至点坐标,以注记形式标明四至点经纬度信息。其中,最东点坐标是横坐标(经度)处于最大时的点的坐标;最西点坐标是横坐标(经度)处于最小时的点的坐标;最南点坐标是纵坐标(纬度)处于最小时的点的坐标;最北点坐标是纵坐标(纬度)处于最大时的点的坐标。2)高程分级分布图。基于统计区域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统计高程带的面积、表面面积及占比,统计单元最低高程、最高高程。全国高程带分级按照<50m、[50m,100m)、[100m,200m)、[200m,500m)、[500m,800m)、[800m,1000m)、[1000m,1200m)、[1200m,1500m)、[1500m,2000m)、[2000m,2500m)、[2500m,3000m)、[3000m,3500m)、[3500m,5000m)、[5000m)进行高程带划分[1],以灰度地貌晕渲为背景表示地势高低,采用分层设色法对各高程带进行表达。根据区域地形特点,可在国家高程分级基础上进行细分。3)坡度分级分布图。基于统计区域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统计坡度带的面积、表面面积及占比,全国坡度带分级按照[0°,2°)、[2°,3°)、[3°,5°)、[5°,6°)、[6°,8°)、[8°,10°)、[10°,15°)、[15°,25°)、[25°,35°)、[35°)进行坡度带划分[1],以灰度地貌晕渲为背景表示地势起伏。根据区域地形特点,可在国家坡度分级基础上进行细分。4)水域分布图。基于统计区域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增加统计范围内面状、线状水系要素,并注记主要河流、水渠、水库、湖泊等水系名称,在图上表达统计区域内水域分布状况。5)水域统计地图。基于统计区域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表示多种相关主题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各乡镇单元内河渠、水库、坑塘、湖泊四类面状要素的面积及构成,分别以饼状统计图形式进行表达,饼的大小代表各乡镇面状水域面积大小。以分级设色方式表达各乡镇水网密度(线状水系长度/乡镇面积)。6)铁路与道路分布图。基于统计区域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主要表达行政区划范围内的高速铁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主要交通设施,道路相对稀疏区域辅以城市道路中的主干道,通过线状符号的表达,区分铁路与道路类型。为满足分布图面载幅量要求,高速铁路、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均在适当位置标注名称。7)行政村驻地分布图。基于统计区域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在满足图面清晰可读的条件下,行政村以点状符号法进行表达,该点状符号位置即为该行政村村委会位置。

4以汝州市为例

4.1区域概况。汝州市为河南省省直管市,豫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汝瓷之都、曲剧故乡,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西邻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境内。汝州市辖4个乡、11个镇、5个街道,人口93.33万[3]。市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多东南风。汝州市地处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四市交界地带,辖区内铁路与公路纵横交织,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4.2专题地图。4.2.1数学基础。坐标系统: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4.2.2专题地图。1)行政区划四至点分布图以汝州市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为底图,增加该区域四至点专题要素,表明四至点所在乡镇位置,并以注记形式标明四至点经纬度信息。2)高程分级分布图基于汝州市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统计高程带面积、表面面积及占比。高程分级为[100m,200m)、[200m,500m)、[500m,800m)、[800m,1000m)、[1000m,1200m)6个高程带。3)坡度分级分布图基于汝州市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统计坡度带面积、表面面积及占比。坡度带分级为[0°,2°)、[2°,3°)、[3°,5°)、[5°,6°)、[6°,8°)、[8°,10°)、[10°,15°)、[15°,25°)、[25°,35°)、[35°)10个坡度带。4)水域分布图汝州市水系发达,水网如织,境内河流、水库、湖泊、坑塘均匀分布,北汝河自西向东南穿境而过,境内全长47km,有大支流9条,向南北山呈鱼翅状分布。境内有涧山口水库、马庙水库、安沟水库、滕口水库等多座大中小型水库。5)水域统计地图汝州市大部分乡镇以河渠为主要水域,仅骑岭乡、夏店乡、焦村乡3个乡镇以水库为主要水域,各乡镇湖泊、坑塘均占比较小。6)铁路与道路分布图汝州市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织,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焦柳铁路纵贯南北,与陇海线、京广线连通,锡海线贯穿汝州市南北,宁洛高速贯穿东西,二广高速贯穿境内西南角。7)行政村驻地分布图用圆形点状符号表示行政村所在位置,以其分布状况对行政村驻地情况进行表达,清晰直观。附加乡镇级、县级行政中心点位信息,清晰表达各级行政单元间的自然区位关系,专题要素简单明了。

5结束语

目前所进行的国情基本统计分析工作仅从测绘角度对统计区域的地理和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基本统计汇总,统计结果较专业,仅可作为各行业应用的参考和基础数据。今后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应深入国土、环境、城建、水利、交通、审计等行业领域,深度挖掘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行业应用的切合点,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特点,提升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将目标定位于服务我省当前和未来战略发展规划、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健康、生态文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潜能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地理国情研究报告和监测信息等[5]。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GDPJ02-2013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G].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

[2]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GDPJ16-2015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报告编写规定[G].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

[3]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4]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GDPT17-2016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技术规定[G].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

国情范文篇6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地理国情监测概述

2015年8月,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全面完成,形成覆盖全省陆域和33座有人居住海岛的普查数据,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按照国务院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总体部署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需要,从2016年起地理国情信息获取进入常态化监测阶段,在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上,进行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化运行建设、构建功能完备的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与综合信息分析系统,形成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机制,提供地理国情信息业务化、常态化服务。我省确定“十三五”期间将实施常态化地理省情监测,开展基础性地理省情监测、专题性地理省情监测、地理省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地理国情监测目标和任务

2.1地理国情监测目标。利用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收集整理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部门专题数据,监测变化情况,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及2016年监测成果进行更新,形成现势性强、精度高、全覆盖的年度监测成果,形成2017年度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为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地理国情信息决策支撑,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生保障、应急救灾、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等工作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公共信息基地。2.2地理国情监测任务。(1)数据资料的获取与收集,收集最新版专题数据资料,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和整合;收集满足地理国情监测要求的卫星遥感影像。(2)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生产,完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生产,形成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的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成果。(3)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建设,完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形成的遥感影像成果数据入库,监测成果数据入库。入库工作包括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集的汇总、预处理、数据入库和建库处理,构建全国交通网络、水域网络等。(4)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统计分析,基于2017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开展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基本统计和对算工作,形成基本统计报告、报表、数据集、图件成果以及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公报、统计数据汇编等。(5)基础性地理省情监测质量控制,建立完善基础性地理省情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控制工作要求、责任,细化监测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开展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实现对所有单位、所有任务区、所有成果的质量控制全覆盖。

3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内容

地理国情需监测的内容有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两大类,其中地表覆盖包括:种植土地、林草覆盖、房屋建筑(区)、铁路与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水域等8个一级类,47个二级类和87个三级类;地理国情要素包括:铁路与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水域、地理单元等5个一级类,17个二级类和61个三级类,地形数据监测内容包括1个一级类,3个二级类。

4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路线与方法

以2016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为基础,利用航空航天影像的丰富信息,依据权威部门的行业专题资料,参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按照“承前启后、承上启下、全面覆盖、规范一致、内业为主、外业为辅”的原则组织实施。以2016年基础性监测成果数据作为监测本底数据,参考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多行业专题数据,识别变化区域,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变化信息采集,外业调查核查,数据编辑与整理等,采集变化信息,制作元数据,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对2016年监测成果数据进行更新,完成监测数据入库,统计分析,形成2017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系列数据、报告和图件成果,并按要求整理汇交归档。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流程包括新影像处理、变化区域识别、变化区域内业信息采集、外业调查、内业编辑整理、成果汇交、数据库以及统计分析等技术环节。

5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整理与分析

用于数据采集的经过正射处理的正射影像数据,根据数据源的情况,按照分景或分幅的方式进行组织。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地理省情要素数据、生产元数据按数据集和图层统一存放。在已建成的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和2016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基础上,按照承前启后、面向统计分析和监测应用、每年一版数据的原则,开发入库检查、处理与入库工具软件,对2017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批量入库检查、预处理、建库处理等系列处理后,集中入库到数据库中,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构建2017全国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库。根据2017年数据特点,完善基本统计软件系统和综合统计软件,完成基础数据结果,分县指标计算和单元汇总,形成不同统计单元的汇总数据结果,编制各类统计分析报告和图件。充分利用普查成果和前期监测成果,结合专题资料,开展综合统计分析报告,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6结束语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已经结束,进行定期常规性监测,构建功能完备的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与综合信息分析系统,提供地理国情信息常态化服务,是今后一段时期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任务。本文对2017年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和任务、技术路线与方法、成果整理与分析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后续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袁潇潇,滕刚,陈雪娇,于慧妍.浅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认识[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12):191-192.

国情范文篇7

[论文摘要]非常重视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胸中有“数”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和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古今结合是研究、认识国情的时间要求;中外联系是研究、认识国情的空间要求。

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特别重视认识和了解国情,善于研究国情,提出了很多认识国情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

向来重视调查研究,认为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一个基本方法。一生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这对他熟悉中国的情况起了重要作用。在1921年春天,他就和一名同学徒步考察了湖南的五个县,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1925年回韶山养病期间,他又对附近农村进行了调查。1927年初,他赴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作了32天的实地调查,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此后在井冈山及寻乌、兴国等地,他更对农村做了系统的、深入的调查。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他针对当时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根据自己调查研究的深刻体会,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说,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调查研究工作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做,不要性急。他自己认识农村,就是经过好几年的工夫的。在《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文章中,他还一再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党的历史也充分地证明,要正确认识国情是非常艰难的,要反反复复地进行。党对国情的认识,就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应该不断地、深入地调查研究。

二、胸中有“数”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

强调,调查研究不仅要深入下去,还要作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要胸中有“数”,即注意到事物的数量方面,作基本的数量的分析,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着眼点。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曾批评说,许多同志一直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估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在任何群众运动中,群众积极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这些都必须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在强调胸中有“数”的同时,还强调特别要探求和掌握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他说,实事求是的“求”就是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事实也证明,只有掌握了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调查研究才真正达到了目的,对国情的认识才真正达到了深刻的程度。

三、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和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

认为,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国情,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就是在分析矛盾时既要分析其普遍性,又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在处理各种矛盾的关系时,首先要抓住重点,即抓住主要矛盾,并把它作为解决其它矛盾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他写的《矛盾论》一书,就为我们用矛盾分析法研究国情树立了典范。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他又根据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还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已成为次要矛盾。无论解决任何问题,都应该以这个主要矛盾作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假若丢掉这个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枝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也是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然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可以说,矛盾分析法是研究国情的最基本的方法。四、古今结合是研究、认识国情的时间要求

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今天的社会,乃是昨天的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的今天,就“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一再强调,现实和历史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割不断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因此要认识国情,不但要了解现实,还要了解历史。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他就是从分析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古代至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百年来的革命运动史入手,来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特点的。他对封建社会所作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对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国情,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又尖锐地批评那种不重视研究历史的态度,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不割断历史,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和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不但要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去认识国情,还强调从静态和动态的关系中去认识。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国情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要从静态方面去把握国情相对稳定的一面,从动态方面去把握国情发展变化的一面。他对各个时期国情的分析,就非常重视其新特点。

国情范文篇8

一、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建立我国的住房政策体系,必须考虑三个基本国情:

第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中低收入家庭多,人地矛盾尖锐。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约有5.6亿人,约1.9亿户家庭。其中,中等收入以下家庭约占70%,约4亿人人口,通过政府供给来主导解决这么多人的住房问题,肯定不切实际。即使最低收入家庭(约占10%)也有近6000万人口,其中住房困难户(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0平方米)就有约1000万户、3000万人,超过了很多国家的人口总数,仅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住房需求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人口多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地矛盾。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但适合城市化发展的平地面积只占12%。我国人均平地面积不到900平方米,与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的日本相当。平地资源的高度稀缺,意味着占有土地的边际机会成本很高。

第二个基本国情是社会差距巨大。2006年,我国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指居民购房总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是22,而最高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只有2.44,二者的差距达到了19.56,大大高于国际同等水平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00年最低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最高收入户的5倍,2001年扩大到5.4倍,2003年扩大到8.5倍,2004年又扩大到8.9倍,2005年进一步扩大到9.3倍,2006年名义差距有所缩小,但仍有9倍。如果以房价增速与中等收入家庭收入增速大体同步为合理标准来看,我国近两年房价增速明显偏高,直接导致了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支付能力下降。但由于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速一直较低,即使房价增速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这些家庭的房价收入比也依然会较高,与中、高收入家庭的差距也会继续扩大。因此,我国住房问题的核心是购买能力的社会差距过大,根源是收入差距过大。

第三个基本国情是住房征信体系不完善,公民与政府间还不能实施有效监督。目前,与居民住房、购房相关的信息还分散在房屋、城建、民政、公安、金融等部门,不仅各个部门内部的征信体系不完善,部门之间也无法互联互通,政府主管部门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公共信息披露制度,整个住房征信体系很不完善。政府不能准确掌握居民的收入、住房情况,居民也不能对政府及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当然,我国还有其它基本国情,但上述三个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在住房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决定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的最主要因素。

二、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的总体框架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收入差距客观存在的现实,决定了政府对不同收入群体,应该有不同的住房政策:对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房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对高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市场来满足其合理的居住和投资需求,但政府要通过间接调控来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中等收入家庭,则需要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作用。从国际经验来看,这种边界的划分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不是政策走样就是扰乱市场,违背政策的初衷。

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众多、人地矛盾尖锐、收入差距过大、征信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政府直接供给住房只能限制在小范围,即最低收入家庭。对于众多的中等(包括中低和中高)收入家庭,政府首先应调控市场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通过金融支持来提高这些家庭的支付能力。对于高等收入者,应由市场来供给住房,政府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因此,我国住房政策体系应包括四个基本部分:累进制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廉租房制度,以及以货币工具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说明这一制度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规模太大,扣除廉租房保障对象,其余中低收入人口也有近3.5亿人,想要让经济适用房、“双限房”政策来解决这么多人的住房问题,是难以想象的。在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和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寻租和腐败现象必然会发生,政策无效也是必然结果。因此,经济适用房、“双限房”作为过渡性、应急性的措施是必要的,但其长期效果不容乐观,不宜作为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的最终组成部分。今后有必要控制经济适用房、“双限房”的适度发展,并在廉租房制度基本成熟后,推动它们有序转型,以新的住房政策体系取而代之。

三、实施与单户面积和容积率挂钩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占有土地,就等于占用了其他人和后代人使用土地的权利,应该征税。理论上,税率应该等于土地占用的边际机会成本。占用土地越多,机会成本越大,征收的税额也应越多。而且,高收入群体通常占有了地段好、各种服务设施齐全的住房,享受了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说,将城镇居民个人房产纳入征税范围有助于增强社会公平。

目前,我国不动产税制改革已基本达成共识,基本思路是:按照“保有重、流转轻”的原则,在不动产的取得(开发)环节,取消目前存在的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在不动产的保有环节,将目前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三个税种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房地产税;在不动产的流转(交易)环节,只保留契税。不动产税制的主体税种为房地产税,其纳税人为房地产所有者和法定使用人,包括内外资企业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征税对象为纳税人拥有的全部房地产价值,对自用和出租不再做区分;房地产税税率的合理范围在0.3%-0.8%之间。为保证人们基本住房的需要,房地产税可规定有限的减免税条款,减免税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

鉴于我国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的国情,统一的房地产税税率应该采用累进制,而且还应与单户面积和容积率(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挂钩:首先根据单户面积确定基准税率,然后在此基础上乘以一个容积率调整系数(即:实际税率=基准税率×容积率调整系数)。住房面积越大,税率越高,多套住房面积累计计算;容积率越低,系数越高。由于税额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这种税率制度设计主要是通过对需求的调节来引导供给,使同等土地多供给住房面积,同等面积多供给住房套数。

这一政策的关键是税率和容积率调整系数的确定,其确定原则包括两个:一是能有效调整供给结构;二是能将房价收入比社会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首先,明确基本居住面积的合理标准。根据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人口结构、现有居住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等因素,人均基本住房建筑面积可以定为30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各地可在此标准以下酌情调整。

第二,确定基准税率。对建筑面积小于90平方米的住宅,按最低税率征税。超过90平方米,按全额累进方法征税,超过越多,税率越高。基准税率可分5档:小于90平方米,税率为0.3%;90-120平方米,税率为0.8%;120-150平方米,税率为1.5%;150-200平方米,税率为3.0%;大于200平方米,税率为5.0%。

第三,确定基本容积率的合理标准。目前,我国普通住宅小区的容积率平均在2.0-5.0之间,容积率小于1.0的基本都是高档住宅区。为了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我国基本容积率的合理标准可以确定为2.0。各地可在此标准以上酌情调整。最后,确定容积率调整系数。容积率调整系数可分为三档:容积率大于2.0的,系数为1;容积率在1.0-2.0之间的,系数为1.5;容积率小于1.0的,系数为2。

据此计算,一套建筑面积小于90平方米、容积率大于2.0的住宅的实际房地产税税率为0.3%,而一套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容积率小于1.0的住宅的实际房地产税税率将达到10%(5.0%×2=10%),二者实际税率的差距将达到33倍。这么大的税负差距将会有效增加中小户型普通住宅的供给,逐步改善住房供给结构,缩小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同时,较高的房地产保有税率将避免业主控制或低效率使用财产,刺激交易活动,减少开发商的囤积行为,抑制投机性购房,促进二手房市场的发展。

四、加快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住房是资金密集型的产品,单位价值很高,一般都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之间,远远超过一般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因此,住房消费总是与社会信用、尤其是消费信贷紧密结合的。这样,政府就可以对个人购房提供金融支持,来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支持手段除了降低首付比例以外,更应提供长期优惠利率。可根据长期国债的利率趋势,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政策性住房贷款利率,利率水平相当于市场利率的二分之一左右,还贷期限可延长到30年,对一些特殊困难人群到期无法还款还可在原贷款期限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为此,必须建立规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首先,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向政策性住房金融转变。住房公积金兼具融资和补贴功能,是一种典型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但它现在归建设主管部门管理,各地市场分割,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可将各省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由行政管理部门逐步改造成住房金融银行,并将住房金融银行及其业务纳入银监会的统一监管体系,允许不同住房金融银行异地开展业务,允许企业或个人自由选择交纳机构,增强住房金融市场的竞争性。

其次,还可以通过招标方式允许相关商业银行开展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具体可借鉴德国的经验,实行先存后贷、存贷挂钩的政策。同时,建立政策性住房贷款风险担保机制,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担保。贴息资金和担保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支付。可探索将经济适用房向普通商品房转型,将对土地出让的暗补转向对贷款利息的明补。

在个人收入和住房征信系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政策性住房贷款必须有严格的限制:一是只对首次购买提供;二是只对标准面积以下的住房提供。任何人购买超过标准面积的住房,都不提供政策性贷款。用政策性住房贷款购买住房的,其房产证上必须注明,同时在贷款合同上约定一个市场利率水平,购买者如果将住房出售,必须按约定的市场利率水平补交利息,否则不得过户;如果再购买其它住房,也必须按约定补交利息。

五、加强和规范廉租房制度建设

廉租房是以“租”的方式来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它不具备保值增值的功能,能有效解决资格审查的难题,并减少权力寻租现象,更适合我国国情。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列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廉租房制度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是要增加供给。应将廉租房建设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列入政绩考核范围,并加强督察,增强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的执行力。地方政府应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廉租房年度建设指标,将建设任务具体化、法定化。通过这些措施彻底改变廉租房严重缺乏的局面。廉租房的保障对象应限定在低收入家庭,并以民政部门的低保户等为重点,与其它政策性住房形成合理分工。

其次是要完善相关制度。各地政府应结合小康社会指标和本地实际,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要求,确定本地廉租房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套型结构、人均居住面积等指标,既不能将廉租房建成贫民窟,也不能和商品房攀比,以确保廉租房的流动性能。同时,充分吸取经济适用房使用管理中的教训,因地制宜地确定租金标准、租用期限及各项管理办法和社会听证、公示制度;对廉租房对象须跟踪服务,对家庭收入超过规定范围的廉租对象须及时清退。廉租房应免征房地产税。

第三是要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政府提供廉租房,并不等于政府要直接建设廉租房,应鼓励政府通过市场化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取房源,既减少寻租空间,也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在出租方式上,要逐步建立租金补贴与实物配租相互联动的模式,最低收入户以实物配租为主,其它保障对象以货币补贴为主。应建立专门的非营利性组织,统筹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廉租房。廉租房的受理、审核等工作,应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并建立居住地和媒体两级公示制度,增加出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四是要保障资金供应。各地政府应根据年度建设目标,明确规定每年用于廉租房建设和租金补贴的财政预算资金、土地收益比例、公积金增值收益,从制度上保障每年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由于廉租房的租金收益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可以探索用资产证券化(发行证券到期后再支付投资者券款)的方式,解决廉租房收益回收的时滞性问题。

六、完善以货币工具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由于建造周期较长、土地资源稀缺以及位置固定等特点,住房产品的供给弹性是很低的。即使价格上涨,供给在短期内也不会迅速增加。同时,住房产品又具有很强的保值增值性,是一种理想的投资工具,极易产生投机性需求。在价格上涨时,需求往往不会下降还会增加。这样,住房产品一旦出现供不应求,不会象其它商品一样能很快通过市场调节达到新的供求平衡,相反,其供求缺口会越来越大,并形成泡沫。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住房产品价格在短期内会迅速上涨,降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而一旦泡沫破灭,价格又会迅速下跌,直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政府有责任保持住房市场的稳定。

国情范文篇9

摘要: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而且多变的市场。每年服装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这是因为我国从国情出发,适应了国际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服装的需求。但是,该市场受国际影响很大,行业效益对国际市场竞争影响也很大。所以,中国服装业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境。本文系统,我国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装贸易的行业特征,产业关联度,行业外向度和市场需求,指出我国服装贸易的不足之处,得出我国服装行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国际竞争策略。

关键词:服装主要困境品牌经营

一、我国服装经济运行现状

(一)发挥产业集群地区优势,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点

服装产业集群区具有极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并以特有的高产业效率,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和订单。同时,产业集群地区较好的服装产业基础,快捷的信息,世界一流的生产厂房设备和政府的支持,也是这些地区成为海外投资的热点,产业集群地区服装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二)适应市场国际化,产业升级的需要,骨干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调整

为了适应市场国际化和产业升级,一些大企业将生产经营,资本运营结合起来,开始在国际投资上加大资本融资,逐步实现资本国际化,并聘请发达国家设计师,工艺师,专业技术人员,营销专家,管理专家来工厂认职。

(三)“休闲风”推动了市场细分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系列化趋势

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我国服装的一个主流,同时,“品牌多元化”在近年来的服装行业内也.哨然成风,这是我国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有利于改变我国服装也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的局面,不仅给大企业创造品牌,提高竞争力带来了有利的时机,同时市场细分也给众多小企业争了一席之地。

(四)设计队伍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时装业的发展

服装企业在竞争中成长的大批优秀青年设计师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已成为中国时装业发展的骨干。这对摘掉以往中国服装只是“加工好”的帽子,从而提高附加值,将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五)服装行业的团队意识有所增强

在集群区内体现了企业间的内在联系和对团队意识到需求,已初步形成企业间的密切关系,组织意识和合力作用。同时,在大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较强的大局观念,能形成统一意识。不少企业既珍惜自己的竞争力,又珍惜来自群体的无形资产,团队意识是服装产业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我国服装出口的困境

服装加工属于看样下订单的行业,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必然造成订单分散,竞争加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口产品数量上升,价格下跌。我国服装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初见成效,但出口市场的集中度问题依然存在,加之部分企业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致使某‘类产品大量涌入进口国,不仅大大增加了进口国反倾销的概率,同时也导致我国出口服装产品价格无法上场。

(一)缺乏品牌优势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从品牌上去获取利润,而不是只赚取低廉的生产加工费。是缺乏品牌优势,我国服装产品价格卖不上去的重要原因,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营销策略不得当,单纯依赖大路货,低价位战略等打入国际市场。

(二)新的对华限制

目前,中国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高达50%以上。据测算,中国服装出口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会有3万多人失业。服装行业不仅要从外贸出口的金额,更要从考虑就业因素来评价美欧设限带来的影响,通过提升质量,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确保国际竞争力,保持稳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欧美国家正在通过一定的方式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随着中国人世和纺织品配额的逐渐取消,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制定一些针对中国纺织服装进口的政策。

1.市场保护措施

为了应对中国入世,欧洲委员会实施了一项只针对中国产品的新规则,包括设立过渡性的市场保护机制。根据我国人世协定书“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规定,假如中国对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国出口的产品数量增加,并扰乱或将要扰乱市场,有关成员国有权激活市场保护机制。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大,价低,很容易被认为是扰乱市场秩序,或从数量上占有太大的市场份额被认为是对其他成员国的产业产生实质性的损害。

2.服装出口附加值太低且面临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在出口中,中国服装业一直以自己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主,而科技含量高,利润高的纺织品服装较少。近些年来,又面临来自自由贸易区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严峻性。目前,欧盟自由贸易区内有52%是内部贸易,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有38%是内部贸易。

三.解决我国服装出口的对策

l、实施品牌化战略,强化品牌保护意识。

品牌最能体现民族工业的特点,不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驰名品牌既是出口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也是守住国内市场的护身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特别要保护国有名牌。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保护,这是保护国产品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国内,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特别是市场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的名牌决不能在与外商的合资过程中轻易放弃。

2、充分发挥营销中的政府职能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关系到国家形象的改善和知名度的提高。因此,在企业对外贸易的品牌营销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有明确的观念和政策导向,为企业创建国际名牌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l、把发展出口名牌产品纳入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扶持有市场、有前途的民族品牌产品。

2、加大实施名牌战略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名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有关法规和政策,阻止外商以合资等手段吞食我国品牌,督导我国品牌境外注册,保护国有无形资产。

3、加强对洋品牌的“反倾销”调查的步伐,保护民族品牌。

4、协助企业在国外开展营销工作,鼓励名牌参与国际竞争。

5、按国际惯例,组织国内企业应诉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维护国有品牌的利益。

6、加大对假冒伪劣和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保护真正的名牌,维护国有品牌的声誉。

四.我国国际纺织服装市场未来走势

1.纺织服装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业正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但要实现从产业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升级,关键在于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优势,实现从产品单一、类型单一向多品种多类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跨越。有些经营户不惜重金,相继赴美、日、法、韩等国参加纺织品服装展销会。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一些外商也纷至沓来,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我国还设立了办事处。

2.加强环保和绿色营销意识

在世界性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的浪潮下,各国都在积极开发、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同时纺织品的功能性也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服装功能要求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功能性纺织品不断推出,如防紫外线、抗菌、免熨抗皱、阻燃、防静电、防水、防电磁波等纺织品。纺织服装业要求生产商、销售商树立环保和绿色营销意识,积极开发和生产生态纺织品和绿色环保服装,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3.实施工商联动,组织强有力的市场攻势

产品的竞争,一定意义上是企业市场化运作水平、能力、机制、体制的竞争。通过联合协作,把纺织服装的工业生产和商业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以全国性中心市场为枢纽、区域性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的纺织服装市场体系,实现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同时,通过建设一批跨地区经营的社会化大型专业物流中心和规模化、规范化的制及连锁经营企业,使产品尽快走向国内、国外市场。

国情范文篇10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第二节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第三节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第四节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第五节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第六节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