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盈余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4:00:57

公司盈余

公司盈余范文篇1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方法

一、引言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表使得大众获取公司的财务数据、盈利能力,接受大众的监督和相关证券管理机构的监督。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处理,对财务信息的质量造成影响,影响投资人决策和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上市公司对财务处理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应用,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一)盈余管理概念

会计学理论界对于盈余管理有两种学术成果,美国学者William.K.Scott(2000)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GAAP规定的可操作范畴下,对盈余与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条款进行有目的性运用的方式来间接影响财务盈余的方式就是盈余管理。美国著名财务会计学家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人员通过对可选择性会计方式的选用,干涉财务盈余和会计报表,有目的有选择地控制财务信息的,以谋取某些私人利益的行为。另外两名美国著名会计学家P.M.Healy和J.M.Wahlen(1999)中说,企业的这种操作行为,操作篡改对外公布财务数据,达到粉饰真实数据信息的不良目的。我国会计学者魏明海(2000)更偏重于“信息观”。魏明海(2000)研究定义: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对外公布财务数据时有选择行的、有目的的数据筛选行为。宁亚平(2004)定义:在会计监督政策和公司法规定范畴下,企业管理者适当进行盈余操作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1.契约理论契约理论认为在现行市场经济和制度体制下,社会方方面面由契约相联系,企业便是一种契约组织。契约规范不同契约个体之间的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遵守。2.委托理论这种理论来源于现代企业持有者并不掌握公司实际经营管理权的情况,出于时间成本等因素,股东更偏向于雇佣更具管理才能的人为其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即企业的投资人出于各种原因缺席参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3.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建立在信息获取不对等的制约因素下。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活动参与各方存在信息获取不对等情况。企业管理层属于信息掌握充分方,这方人在经济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盈余管理动机和方法国内外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Healy(1985)通过建立研究模型的方式,研究了应计利润总额和盈余管理的关系。他认为,在薪资福利报酬激励制度下,受信息获取渠道和质量非对等的影响,为了给公司持有人提供高质量的经营业绩,期许获取更高的报酬,企业经营管理者努力实现公司利润最高。动机如下:(1)契约动机。企业的持有者和其雇佣的经营管理者之前的合同约定关系。企业负责的外部融资债务的偿还问题。一般受雇与股东的管理层在上任当年对公司的盈余进行调整,为未来期间企业利润的提升预留空间。(2)资本市场动机。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上市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为了向市场一种绩优的表象,提升公司股价,股票投资者和第三方投资机构会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投入资金,替公司承担经营资金风险。造成公司股票繁荣的假象。(3)迎合监管的动机。根据公司对外公布财务报表的盈余质量情况,政府以此为参考依据对企业进行监管。在证券市场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设置了许多准则作为标准。上市公司管理层自然会想方设法去满足这些监管的规则,以期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2.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我国学者张祥建(2004)曹勇等给出了盈余管理的概念。何威风、熊回、玄文琪(2013)发现职位提升机制的影响。在职位提升条件激励下,盈余管理的程度和范围比未有职位提升激励的公司显著提高。王泽燊、袁知柱、郝文瀚(2014)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以及薪酬奖励总额与公司应计盈余量在统计上呈正向相关关系。避亏动机方面。曹崇延,王阿静(2013)研究发现,公司往往在预期有借款的行动时会进行大量的盈余管理。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法

(一)盈余管理动机机会背景

1.会计制度方面企业在进行会计核实的时候会使用到会计原则。在会计信息量的环节与会计信息记录的环节中,由于计量单位和方式产生的误差,会计政策和货币币值的变动,会使公司财务成果的真实性有所变化。2.上市公司内部方面(1)政治资本。在某些诸如金融的行业内,有着较为硬性的资金留存比例。企业出于自身约束和公司形象等问题。采取盈余管理的方法以满足政治目标。(2)纳税。我们国家的税法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健全的体系。(3)合约性。在企业的债务契约关系中,债权人为了使自身利益不受损,会规定很多资本比例的限制。(4)社会诉讼。在企业面临法律诉讼需要承担赔款责任时。企业往往会调低本年利润来影响法院判决金额。(5)管理层薪资激励。领导层的薪资水平就和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关。领导层为了让自己也获得最大的利益,也是运用了盈余管理的方法来让自己的利益能达到最高值。(6)责任归属方面。3.企业外部环境方面(1)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政府的地方维护现象比较严重,给予本土公司政策上的倾斜。为了显示政绩指示企业进行盈余操纵。(2)缺乏外部约束。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审计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拥有督促和审核权利的注册会计师效率不高,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3)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在委托关系中。被委托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公司内部数据信息有完全的了解。

(二)盈余管理动机

1.资本市场动机企业会计盈余被信息使用者用来做财务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管理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投资人对公司的期许。使得管理层对财务进行操控。实现在证券资本市场上的各种目的。①IPO动机公司如果能获准上市。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并能获得来自资本市场上证券投资者的货币支持。有助于公司管理人员个人事业的提升。中国的证卷法明确指出发行股票上市了的企业务必达到相关的要求。因此,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增加每一股的利益,以此来增加每一股股票发行的定价。实现融资水平的最大化。在上市前进行财务造假,在IPO后原形毕露。②增发、配股动机公司因经济业务发展需要提高融资资金维持公司经济业务的正常发展。公司需要增发资格和配股资格。我们国家对于发放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有着严苛的规定标准。严格限定公司ROE满足连续3年时间内,每年不低于6%且平均水平在10%以上这一规定。③扭亏动机我国证券交易行为规范提出,当上司企业的每股净资产比面值还要低时或者在两个年份内都出现损失的现象,企业就要进行特殊的体制“ST”。特殊解决不但损伤了股东和企业的益处而且影响了当地政府的政绩。盈余管理改变程度后,能看出于上市公司比没上市公司的盈余程度体现出更加稳定的现象,分散比较均匀,变化不大。调查显示股票市场的机制缺少增加了盈余管理的运用。④管理层利益公司的领导层负责公司的运营和经营管理,领导层的工资和薪酬福利跟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有关,根据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披露,领导层能够控制自己薪资的变动范围,操纵当前和以后的工资报酬。借此体现自己的经营水准。⑤提升企业形象公司在上市后,在沪深股市中挂牌,会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并且若公司的效益好,财务报告漂亮会更加受到投资者的关注。财务报告成为了公司形象的代言人和名片。提升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热度,树立公司经营良好,管理优秀。使公司在行业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⑥盈余管理的避税动机行税收制度还不完善,国家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很多,企业可以通过对收入利润的调节在合理范围内实现税收的优惠,减少缴纳的税款,增加所有者权益。通过对会计政策跟方法的选择可以满足正常避税的结果。2.契约动机在合同条件下,盈余管理的目的主要表现在2个原因,一种是公司股东跟领导层之间的代办关系,另一种是公司对外的债务合同。①公司股东和领导层之间的关系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一种权利和薪酬的契约关系,给高级管理人员带来另一项福利是高管行政级别的提升,这些都与企业经营业绩有关。②债务契约动机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大的运营资本和货币资金流进行企业的经营运转,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采用债务方式对外进行融资。因此为了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会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技术上的评估。③政治成本动机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我国政府也承担着在大局上操控市场经济形势的情况。在某个行业出现经营问题时,体现在行业的会计信息报表上,而我国政府的法令往往以这些会计信息反映的状况为依据。我国政府会采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经济,以期达到维持经济平衡和市场稳定的状况。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研究

1.应计盈余管理在满足相关法条和规定的情况下,企业灵活运用选择空间,在技术层面上通过对信息应计入的时间金额和类目下,操作盈余。企业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时,通过手段的改变,影响了真实的应计利润,所以被称为“应计盈余管理”我国应计盈余管理的方法有: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在资产减值准备核算中,存在了一定的操作机会,通过对减值金额的提前或延后计提实现盈余操作。②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1)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2)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3)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4)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③收入和费用的确认(1)收入的调节。收入在影响利润的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企业通过对收入的调整来间接到达盈余调整的目的。通过调整收入的发生时间,即以提前或延后收入的确认时间。(2)费用的调节。费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支出的耗费。表现形式为资产的损耗,资本、所有者的减少和对外债务的增加。在满足配比原则下,费用的吸纳科目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确定,存在很大的操作机会,随意分摊费用承担科目,随意调整发生额度等。2.真实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是受雇的经理人通过手段和方式的应用进行盈余调整。这些活动,不能为企业带来真实价值,仅仅是表面实现了提升企业业绩的目的。①关联交易建立在非市场价格基础上的,交换资本和劳动,接受方付出资金报酬。在盈余管理操作时,在控制关系影响下,使得交易双方在交易时彼此的经济实体不独立,无法体现理性经济人获取自身效益最大化的理论,因此使交易有违市场公平。②资产重组历史的发展问题,我国公司大多前身为国有制公司,在体制改变前后二者公司间存在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上级公司可以通过对公司生产价值低下的资产抛售出去,来获取高盈利能力的资产,通过这种形式,提升当下短期内的业绩水平。在财务决算前,进行重要性大的交易,提升企业业绩水平和经营收益,移除亏损,实现操作。资产重组达到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整理整合的目的。③政策支持上市公司的经济运营可以改善当地税收和就业,促进地方发展。一旦上市公司的经营不理想,而无法在资本市场立足时,政府便会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上支持企业的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IPO、增加发配股票、对股票配股、防损扭亏、经理人自身利益出发、提升形象、规避税款、经理人和股东契约、对外承担债务、政治成本动机等。通过研究,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发现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为这种方式的合理使用提供动因支持。在手段中,有应计管理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对财务政策的变换使用的方式。细化为对库存货品计价方法的处理、利用折旧政策的变换使用、利用各种投资计算方法的变换、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和对经济收入和费用支出划分的手段。真实盈余管理下的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和获得政府支持的方式。不同公司出于不同动机会适用不同的手段。

(二)建议

公司盈余范文篇2

一、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动机

1、获得融资资格

企业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三年盈利的条件,于是一些本不符上市条件的企业,为了能上市,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操纵,甚至造假:股票已上市的公司可以通过配股或增发新股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配股或增发新股的意愿也十分强烈。但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三个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也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就想方设法进行盈余操纵,以抬高净资产收益率。尤其是那些前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已达到10%的公司,如果第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10%,则前功尽弃,于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动机的驱驶下,更会采取各种手段操纵盈余,以期获得配股资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控股股东能从上市公司获得大量的资金。当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配股或增发新股融资时,控股股东往往具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2、提高新股发行或配股价格。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大限度地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公司所能够募集资金的数额取决于股票发行数量和每股发行价格两个因素。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有额度限制,在有限的额度内要获得最大限度的资金量,只有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而市盈率的大小受到政府的管制,所以每股收益的大小就成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多少的决定因素。因此,上市公司都有意提高每股收益,一些券商为了争取到公司的承销资格,承诺帮助公司进行利润包装,在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就产生了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此类问题在配股过程中同样存在。配股价格一般按该上市公司股票一定期间市场收盘价平均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确定。为了尽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进行配股,上市公司往往配合庄家推高股价或将股价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但股价需有业绩支撑,因此,需配股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盈余操纵来提高公司业绩。

3、二级市场炒作(操纵股价)

企业股票上市后,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目的。股票价格预期的波动也可能是蓄意地使股价作暂时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控制权或待价而沽。

4、扭亏为盈,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或避免处罚

公司上市对于企业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前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上市之后却成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企业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和经营者的声誉,能力也和上市公司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控股股东与管理者的形象往往与上市公司的形象俱荣俱损。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公司的股票就会进入“垃圾股”的行列,公司的形象也随之受损。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特别处理”和“摘牌”制度更是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形成巨大的压力。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实施有别于其他股票的交易制度,在股票名称之前冠以"ST"符号以示区别;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即被“摘牌退市”。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戴上ST,一些公司会竭力操纵粉饰其经营业绩,尽可能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的上一年巨额亏损,第二年扭亏,第三年又亏损等奇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有些上市公司如果已被带上ST帽子,为了不被退市,这些带帽公司一般都表现出强烈扭亏为盈的欲望以达到摘帽的目的。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必然会进行利润操纵借以扭亏。

二、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手段

盈余操纵手段可分为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巧用会计政策,非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关联交易、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地方政府支持等。

1、巧用会计政策

巧用会计政策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操纵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的核算方法、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产品开发费的核算方法、职工保险金的核算方法等的选用及变更均会对会计利润数额产生一定影响。会计方法的变更除由于会计准则变迁、采用新方法更能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正当理由外,往往是为了操纵利润,尽管会计政策的变更为会计准则所允许,但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容易被审计人员甚至公众识别,且效果有限,因此,利用这类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较少。

通过各类准备金的计提和冲回是上市公司调节损益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要求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有应收账款、存货、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依照现行会计制度,上市公司在各项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方面,具有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这就给上市公司机会利用有关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大幅地调节损益。尤其是有些上市在亏损年度,集中巨额地计提各项准备,当年大亏一把,使企业轻装上阵,为下年度扭亏为盈作好准备,如某家电上市公司2001年年报巨亏七亿多元,其中就含有计提的大额准备,但2002年第一季度则扭亏为盈。另外,由于会计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可以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式处理,而固定资产大修理的时间及金额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来调节利润就具有较大的弹性。有些上市公司尤其是制造类上市公司,把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预提和冲回或待摊挂账作为调控损益的一种方法。

2、关联交易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能全流通,股权较集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是最常用的手法。据蒋义宏对上市公司经理进行调查,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的支持率达55.56%(《证券市场导报》,2001.3),另据对沪深两市2000年的1018家上市公司统计,发生了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有949家,所占比例高达93.2%。其中,有488家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涉及总金额达1217.58亿元。在资本经营活动发生了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214家。另有844家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应收应付款的结算余额,上市公司关联应收款总额达828亿元,关联应付款总额为237亿元。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比较泛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影响较明显。

通过近几年的演化,现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资产置换、股权转让、托管经营、内部转移定价、出售无形资产、甚至还有“无偿赠予”等。

3、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

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来操纵盈余的做法在上市公司不断花样翻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视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对于盈利状况较大的子公司,如持股比例在20%以下,上市公司一般会寻求提持股比例至20%以上,从而改用权益法核算,以增加当期收益;对于连年亏损的子公司,上市公司一般会将持股比例减至20%以下,从而改用成本法核算,以暂时隐藏该项亏损;有的上市公司年末超负荷接受订单,尽可能多发货物,向顾客提供特殊信用条件以尽可能提前实现销售收入;有的上市公司借助与第三方签定“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另外有些广告费较大的上市公司,采用上年度预付或下年度后付的方式来操纵盈余等等。

4、地方政府支持

地方政府给当地上市公司“业绩”援助,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一种特殊现象。从地方利益看,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推动地方经济作用很大。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的指标很紧,壳资源十分珍贵。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忍上市指标作废或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向本地区上市公司进行援助,给予政策上的扶植。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援助就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重要手段。比如,地方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越权给上市公司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退税;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为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润,使其达到二级市场上筹资的要求,地方政府往往会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有的补贴数额很大,显然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许多上市公司的补贴收入在利润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此外,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也是地方政府援助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1997-1999年度实际应税税率为15%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5%(含约15%因先征后返而实际享受15%税率的公司)。这些实际征收15%税率的公司除了部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实行优惠税率的公司外,许多是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行15%实际应税税率或先按33%税率计征所得税再将超出15%的部分返还。更有约3%强的公司享受零税率待遇。1999年,有超过54%的上市公司获得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

三、减少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对策

盈余操纵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会计制度建设、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二十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P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公司管理当局盈余操纵的最大受害者是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有了辨析财务报告及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公司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操纵。

2、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会计准则的制订和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对未来经济行为的创新和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参照国际会计惯例的发展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制度)中可选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以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降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的盈余操纵问题。

3、改进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首先,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应以营业利润为主,而不是净利润或利润总额,尽管对营业利润也会加以操纵,但相对而言,该指标较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要实在得多。目前,计算各种利润率指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大都选用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往往被冷落。从构成上看,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除受营业利润影响外,还受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后几项正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渠道。笔者认为,营业利润受非正常因素影响小,用它取代净利润,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等,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收益水平。一些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可能这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较高,但这些公司不具有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如果避开受投资收益、补贴收入、非经营性损益及所得税率影响的净利润指标,将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行为。其次,应削弱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地位,用一个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评价公司的收益水平。如前所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极易被粉饰,以该指标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或增发新股,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建议,建立一个指标体系,综合考核上市公司的质量。如设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等指标,弥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不足。在上述指标群中,每股现金流量是极其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可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高低,是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重要补充指标。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强,盈余能力的质量高,也证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好,营运能力强。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判断其是否需要配股,以避免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形成的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盈余虚增净资产收益率的弊端,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的行为。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明显,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造成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压力,股权融资成本极低,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意愿十分强烈。不断从证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动机。因此,解决一股独大,提高股权融资成本,降低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再融资的欲望,是减少公司盈余操纵的关键所在。另外,改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关系,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管理层)重叠,董事会及监事会功能弱化,内部人控制严重,公司经理人实际上集公司决策、管理、监督大权于一身,造成公司经营信息不透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以“经理为中心”的模式。在以“经理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受到极大影响。在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中,公司经营管理层实际上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即由公司经理层聘请审计机构来审计自己,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公司经理层决定。这种由被委托人监督委托人的程序,从根本上破坏了审计关系中的平衡关系。审计机构在与上市公司的“搏奕”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自身利益,迁就上市公司,默认其会计操纵行为,甚至与之共谋“作假”。为了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笔者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和保持一个完全独立于公司管理层并不受其他关系牵连、能独立进行判断的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履行选择、聘用和解聘外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并有权与外部审计人员讨论审计计划和审计结果、有关会计和内部控制等事项,以大大增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利润操纵》,《经济研究》,2001.1。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00,9。

3、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会计研究》,2000.9。

公司盈余范文篇3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刊文章所揭露的盈余管理案例多发生于以下一些涉及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费用资本化,成本分摊和存货计价,投资收益核算的会计方法选择等。另外,有报道显示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补贴收入也成为一些公司的调节盈余的手段。

二、统计分析根据盈余管理以上的两个特点,本文设计了三类统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1.统计目的本次统计目的有二:①对于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和具体方式是什么?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接受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其运用特点是什么?

2.统计方法本文以易富网()到2001年4月21日为止收录的我国深圳股票市场410家上市公司的2000年年报为样本总体,以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标准,将这410家上市公司分为6个盈利区间:亏损区间(21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0到6%之间(7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6%到10%之间(14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0%到11%之间(35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1%到20%之间(113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大于20%(27家)。而后,对每一类公司的年报进行大比例的等距抽样:亏损区间,区间(10%,11%)和大于20%区间的抽样比例为50%,(0,6%),(6%,10%)和(11%,20%)区间的抽样比例33.33%,这样,实际上共统计150家上市公司年报,占深圳股票市场504家上市公司总数的29.8%。通过比较不同盈利区间的3种指标的明显差异,而非单个数值来衡量盈余管理水平。

样本选择,区间划分和抽样方法的依据如下:(1)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总数近1300家。在相同的监管背景,近似的监管措施下,深圳市场的上市公司与上海市场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选取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总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净资产收益率是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标准。按照证监会1999年7月28日年的《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配股要求“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因此,本文划分净资产收益率从0到6%和从6%到10%两个区间,以分别考察其盈余管理的不同特点。另外,为了重点考察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为保住配股权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划分区间(10%,11%)。

(3)由于一些区间公司数目较少,为减小偏差,统计中增大部分区间的抽样比例到50%。

3.指标设计本文设计了三类指标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情况。第一类指标衡量了可操纵性会计利润的比例,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衡量不同区间的盈余管理整体状况。第二三类指标调查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和政府补贴的状况,以察这两种可能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运用特点。

(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构成:该指标分为个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个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为负数的公司数目/公司总数目×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平均数指标=某区间公司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的算术平均数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200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00年度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收项目—△应付项目+△存货△应收项目=2000年应收账款+2000年应收票据—1999年应收账款—1999年应收票据△应付项目=2000年应付账款+2000年应付票据一1999年应付账款—1999年应付票据△存货=2000年度存货总额—1999度存货总额解释:本指标意在衡量不同区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如前所述,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整体上看,如果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则此差异不是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和所处地点所致,而是因为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采用了或调增或调减的不同盈余管理方式而已。由于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别,只有可操纵程度上的差别,为保险起见,本文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只考虑可操纵性相对较小的应收付账款,应收付票据,存货总额。另外,因为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等并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而列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列在筹资活动中,然而由于这些项目均反映在会计净利润中,所以指标考虑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以统一计算口径。

评价方法:两种指标结果的评价都必须区分亏损公司和盈利公司。

对个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的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负,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负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减盈利。如果是盈利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正,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正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增盈利。

对于平均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指标越小,说明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例越小,指标小到变成负数,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减盈利。对于盈利区间,指标越小,反而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增盈利。

无论个数指标还是平均数指标,不同区间的指标差异越大,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越明显。

(2)资产减值指标:构成:资产减值指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资产总计解释:本指标用来衡量不同盈利区间的上市公司四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总额之比。如不同区间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表明不同盈利水平上的公司可能在计提政策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

评价方法:本指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调减了利润。本指标越低,说明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虚增了利润。不同区间的指标的明显差异则表明盈余管理方式的不同。

(3)补贴收入指标:构成:本指标由个数和平均数指标构成个数指标=接受补贴收入的公司/公司总数×100%平均数指标=某区间(补贴收入/会计净利润×100%)的平均数解释:一些报道反映补贴收入也在企业的扭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指标意在考察有多少上市公司接受了多大程度上的补贴收入,即补贴收入的频率与幅度。

评价方法:个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有越强的倾向给予企业直接支持。平均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扶植企业的幅度越大。

4.统计结果分析(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如表所示:个数指标由高到低分为三个档次。亏损区间构成第一档次。(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指标值几乎相同,构成第二档次。(11%,20%)区间和大于20%区间的指标指构成第三档次。

一些文章指出:按照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规定,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上市公司才可能具有配股资格。上市公司为了保住这个筹资资格,采取盈余管理以虚增盈利,纷纷不遗余力往(10%,11%)和(6%,10%)区间挤是很自然的。同时,上市公司无疑也存在强烈的避免亏损的愿望。本次统计支持了上面的说法。在盈利公司中,(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公司个数指标最高,与第三档次指标数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这三个区间的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高年报中的会计盈利。

(11%,20%)和大于20%两区间的指标相差无几,均处于最低水平。这一方面表明两区间公司的盈利质量较好,同时也不能排除存在隐藏部分盈利以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的可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暂停股票上市,之后,若在限期内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最终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有研究表明部分公司在亏损的当年或第二年采用割肉(takeabath)的盈余管理方法,剔除以前年度的潜亏,并预计一些以后年度的费用和损失,为以后年度扭亏为盈储存一部分利润。如此的会计处理,从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亏损,目的是为将来扭亏作铺垫。本次统计中亏损区间高达82%的个数指标(仅两家公司指标为正)不仅支持了这一推断,而且表明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在亏损区间中可能非常普遍。

分析平均数指标可以发现:对于亏损区间,指标表明该区间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些公司可能利用对于(10%,11%)区间,其最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一些公司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虚增盈利。

对于(10%,11%)区间,其不高又不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公司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十分明显。

以上区间的平均数指标与个数指标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但区间(0,6%),(6%,10%)的平均数与个数指标发生了背离。

由于个数指标反映某一区间有多大比例的公司可能调减盈利,即盈余管理的频率;而平均数指标则反映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幅度,所以,在某些时候两种指标会发生背离。而这种表面的矛盾恰恰反映该区间两种盈余管理行为并存。

对于(6%,10%)区间,因为要满足证监会“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规定,一些上市公司无疑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增利润。然而,对于另外一些净资产收益率距10%所差较多的公司来说,盈余管理隐藏部分盈利则是“上策”。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下一年冲击10%的目标。如果利用少提准备和折旧等盈余管理手段强把净资产收益率拔上10%,则很可能影响下一年的盈利。因此此区间的平均数指标反映部分公司可能存在储存盈利的行为。此区间个数指标与平均数指标的背离是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共同结果。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0,6%)区间。

(2)资产减值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仅考虑盈利的上市公司,(0,6%)区间的指标最高,是最低指标的三倍多,说明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此区间的一些公司可能存在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的行为。次高指标值1.56%出现于(6%,10%)区间,表明了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本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两个最低指标值出现在(10%,11%)和大于20%区间,表明了两区间的某些上市公司很可能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调高利润。

令人惊异的超高指标值16.96%出现在亏损区间。它竟然是(10%,11%)区间指标值的近16倍,这表现出资产减值计提的巨大差异,表明一些亏损公司很可能在大幅度的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

但是,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亏损公司资产质量原本就不高,多提减值准备理所当然。但是比较一下亏损区间与(0,6%)区间的指标值,前者也是后者的4倍多。实际上,这两个相邻区间的公司的资产质量不应有如此大的差别。

总体上看,本类指标统计结果与第一类指标结果一致。同时,亏损区间的结果显示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可能是亏损公司存储利润的重要手段。

(3)补贴收入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区间补贴收入指标个数指标平均数指标亏损54-1.070~6%2065.726%~10%505.110%~11%598.5611%~202373.09大于20%502.39先看个数指标,个数指标,即接受补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区间(10%,11%)亏损区间,区间(6%,10%),大于20%区间,(11%,20%)区间和(0,6%)区间。总的看来,政府对亏损区间,(10%,11%)区间的扶持意向较强。

再看平均数指标,最低指标值出现在大于20%区间,表明该区间的公司由于盈利丰厚,政府补贴幅度很小。次低点位于亏损区间,这表明该区间尽管政府补贴的频率很高,但幅度并不大,这与前两个指标的统计结果一致。(11%,20%)区间和(6%,10%)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均居中游,说明在政府并未表现出对两区间公司特别的增加或减少补贴的意向。

(10%,11%)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都位居第二位,表政府对该区间一些公司获得配股资格的支持较为明显,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幅度上都比较大。

(0,6%)区间的平均数指标让人一惊,高达65.72%,是最小指标值的65倍多,而且接受巨额补贴收入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将大于零,一般不超过1%。这说明尽管该区间政府补贴的频率不高,但是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补贴幅度和力度都极大,政府补贴在一些上市公司避免年报亏损的挣扎中起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上看,补贴收入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的运用特点是其明显倾向于避免年报亏损。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就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来说,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1)部分亏损区间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净亏损比真实亏损大很多,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利用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以图将来扭亏的现象。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中的避免退市动机。而这正是对连续三年亏损退市的规定所做的反映。

(2)(0,6%)区间上市公司总体上有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避免年报亏损,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避免将来亏损或用来冲击6%配股底线。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既有筹资动机又有公司形象动机。

(3)(6%,10%)区间同样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维持公司的配股资格,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便将来冲击10%配股平均线。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4)(10%,11%)区间部分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5)(11%,20%)区间上市公司在统计中未发现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

(6)大于20%区间的部分公司可能有在一定程度上调增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为公司形象动机。

第二,统计分析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有较大可能是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而亏损区间较大的资产减值准备指标加强了这种可能性。

第三,对政府补贴的统计显示当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时,明显倾向于保证上市公司年报盈利,对上市公司获得和保持配股资格帮助不是很大。

针对统计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本文有如下建议:第一,扩充配股的盈利指标。建立与多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仅以净资产收益率一个值作为盈利指标会更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

第二,改进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规定。这一规定事实上促使一些上市公司在亏损头两年通过虚减盈利进行盈余管理,其结果是该规定达不到预期效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三,在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统计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应该制定更明确的会计准则减少利用其盈余管理的空间。

第四,制定政策规范政府补贴行为并且对补贴收入的会计报告列示作出进一步规定,以防一些上市公司鱼目混珠。

公司盈余范文篇4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刊文章所揭露的盈余管理案例多发生于以下一些涉及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费用资本化,成本分摊和存货计价,投资收益核算的会计方法选择等。另外,有报道显示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补贴收入也成为一些公司的调节盈余的手段。

二、统计分析根据盈余管理以上的两个特点,本文设计了三类统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1.统计目的本次统计目的有二:①对于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和具体方式是什么?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接受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其运用特点是什么?

2.统计方法本文以易富网()到2001年4月21日为止收录的我国深圳股票市场410家上市公司的2000年年报为样本总体,以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标准,将这410家上市公司分为6个盈利区间:亏损区间(21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0到6%之间(7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6%到10%之间(14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0%到11%之间(35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1%到20%之间(113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大于20%(27家)。而后,对每一类公司的年报进行大比例的等距抽样:亏损区间,区间(10%,11%)和大于20%区间的抽样比例为50%,(0,6%),(6%,10%)和(11%,20%)区间的抽样比例33.33%,这样,实际上共统计150家上市公司年报,占深圳股票市场504家上市公司总数的29.8%。通过比较不同盈利区间的3种指标的明显差异,而非单个数值来衡量盈余管理水平。

样本选择,区间划分和抽样方法的依据如下:(1)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总数近1300家。在相同的监管背景,近似的监管措施下,深圳市场的上市公司与上海市场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选取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总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净资产收益率是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标准。按照证监会1999年7月28日年的《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配股要求“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因此,本文划分净资产收益率从0到6%和从6%到10%两个区间,以分别考察其盈余管理的不同特点。另外,为了重点考察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为保住配股权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划分区间(10%,11%)。

(3)由于一些区间公司数目较少,为减小偏差,统计中增大部分区间的抽样比例到50%。

3.指标设计本文设计了三类指标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情况。第一类指标衡量了可操纵性会计利润的比例,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衡量不同区间的盈余管理整体状况。第二三类指标调查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和政府补贴的状况,以考察这两种可能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运用特点。

(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构成:该指标分为个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个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为负数的公司数目/公司总数目×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平均数指标=某区间公司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的算术平均数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200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00年度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收项目—△应付项目+△存货△应收项目=2000年应收账款+2000年应收票据—1999年应收账款—1999年应收票据△应付项目=2000年应付账款+2000年应付票据一1999年应付账款—1999年应付票据△存货=2000年度存货总额—1999度存货总额解释:本指标意在衡量不同区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如前所述,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整体上看,如果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则此差异不是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和所处地点所致,而是因为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采用了或调增或调减的不同盈余管理方式而已。由于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别,只有可操纵程度上的差别,为保险起见,本文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只考虑可操纵性相对较小的应收付账款,应收付票据,存货总额。另外,因为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等并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而列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列在筹资活动中,然而由于这些项目均反映在会计净利润中,所以指标考虑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以统一计算口径。

评价方法:两种指标结果的评价都必须区分亏损公司和盈利公司。

对个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的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负,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负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减盈利。如果是盈利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正,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正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增盈利。

对于平均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指标越小,说明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例越小,指标小到变成负数,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减盈利。对于盈利区间,指标越小,反而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增盈利。

无论个数指标还是平均数指标,不同区间的指标差异越大,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越明显。

(2)资产减值指标:构成:资产减值指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资产总计解释:本指标用来衡量不同盈利区间的上市公司四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总额之比。如不同区间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表明不同盈利水平上的公司可能在计提政策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

评价方法:本指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调减了利润。本指标越低,说明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虚增了利润。不同区间的指标的明显差异则表明盈余管理方式的不同。

(3)补贴收入指标:构成:本指标由个数和平均数指标构成个数指标=接受补贴收入的公司/公司总数×100%平均数指标=某区间(补贴收入/会计净利润×100%)的平均数解释:一些报道反映补贴收入也在企业的扭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指标意在考察有多少上市公司接受了多大程度上的补贴收入,即补贴收入的频率与幅度。

评价方法:个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有越强的倾向给予企业直接支持。平均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扶植企业的幅度越大。

4.统计结果分析(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如表所示:个数指标由高到低分为三个档次。亏损区间构成第一档次。(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指标值几乎相同,构成第二档次。(11%,20%)区间和大于20%区间的指标指构成第三档次。

一些文章指出:按照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规定,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上市公司才可能具有配股资格。上市公司为了保住这个筹资资格,采取盈余管理以虚增盈利,纷纷不遗余力往(10%,11%)和(6%,10%)区间挤是很自然的。同时,上市公司无疑也存在强烈的避免亏损的愿望。本次统计支持了上面的说法。在盈利公司中,(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公司个数指标最高,与第三档次指标数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这三个区间的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高年报中的会计盈利。

(11%,20%)和大于20%两区间的指标相差无几,均处于最低水平。这一方面表明两区间公司的盈利质量较好,同时也不能排除存在隐藏部分盈利以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的可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暂停股票上市,之后,若在限期内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最终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有研究表明部分公司在亏损的当年或第二年采用割肉(takeabath)的盈余管理方法,剔除以前年度的潜亏,并预计一些以后年度的费用和损失,为以后年度扭亏为盈储存一部分利润。如此的会计处理,从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亏损,目的是为将来扭亏作铺垫。本次统计中亏损区间高达82%的个数指标(仅两家公司指标为正)不仅支持了这一推断,而且表明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在亏损区间中可能非常普遍。

分析平均数指标可以发现:对于亏损区间,指标表明该区间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些公司可能利用对于(10%,11%)区间,其最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一些公司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虚增盈利。

对于(10%,11%)区间,其不高又不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公司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十分明显。

以上区间的平均数指标与个数指标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但区间(0,6%),(6%,10%)的平均数与个数指标发生了背离。

由于个数指标反映某一区间有多大比例的公司可能调减盈利,即盈余管理的频率;而平均数指标则反映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幅度,所以,在某些时候两种指标会发生背离。而这种表面的矛盾恰恰反映该区间两种盈余管理行为并存。

对于(6%,10%)区间,因为要满足证监会“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规定,一些上市公司无疑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增利润。然而,对于另外一些净资产收益率距10%所差较多的公司来说,盈余管理隐藏部分盈利则是“上策”。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下一年冲击10%的目标。如果利用少提准备和折旧等盈余管理手段强把净资产收益率拔上10%,则很可能影响下一年的盈利。因此此区间的平均数指标反映部分公司可能存在储存盈利的行为。此区间个数指标与平均数指标的背离是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共同结果。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0,6%)区间。

(2)资产减值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仅考虑盈利的上市公司,(0,6%)区间的指标最高,是最低指标的三倍多,说明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此区间的一些公司可能存在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的行为。次高指标值1.56%出现于(6%,10%)区间,表明了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本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两个最低指标值出现在(10%,11%)和大于20%区间,表明了两区间的某些上市公司很可能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调高利润。

令人惊异的超高指标值16.96%出现在亏损区间。它竟然是(10%,11%)区间指标值的近16倍,这表现出资产减值计提的巨大差异,表明一些亏损公司很可能在大幅度的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

但是,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亏损公司资产质量原本就不高,多提减值准备理所当然。但是比较一下亏损区间与(0,6%)区间的指标值,前者也是后者的4倍多。实际上,这两个相邻区间的公司的资产质量不应有如此大的差别。

总体上看,本类指标统计结果与第一类指标结果一致。同时,亏损区间的结果显示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可能是亏损公司存储利润的重要手段。

(3)补贴收入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区间补贴收入指标个数指标平均数指标亏损54-1.070~6%2065.726%~10%505.110%~11%598.5611%~202373.09大于20%502.39先看个数指标,个数指标,即接受补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区间(10%,11%)亏损区间,区间(6%,10%),大于20%区间,(11%,20%)区间和(0,6%)区间。总的看来,政府对亏损区间,(10%,11%)区间的扶持意向较强。

再看平均数指标,最低指标值出现在大于20%区间,表明该区间的公司由于盈利丰厚,政府补贴幅度很小。次低点位于亏损区间,这表明该区间尽管政府补贴的频率很高,但幅度并不大,这与前两个指标的统计结果一致。(11%,20%)区间和(6%,10%)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均居中游,说明在政府并未表现出对两区间公司特别的增加或减少补贴的意向。

(10%,11%)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都位居第二位,表明政府对该区间一些公司获得配股资格的支持较为明显,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幅度上都比较大。

(0,6%)区间的平均数指标让人一惊,高达65.72%,是最小指标值的65倍多,而且接受巨额补贴收入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将大于零,一般不超过1%。这说明尽管该区间政府补贴的频率不高,但是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补贴幅度和力度都极大,政府补贴在一些上市公司避免年报亏损的挣扎中起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上看,补贴收入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的运用特点是其明显倾向于避免年报亏损。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就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来说,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1)部分亏损区间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净亏损比真实亏损大很多,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利用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以图将来扭亏的现象。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中的避免退市动机。而这正是对连续三年亏损退市的规定所做的反映。

(2)(0,6%)区间上市公司总体上有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避免年报亏损,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避免将来亏损或用来冲击6%配股底线。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既有筹资动机又有公司形象动机。

(3)(6%,10%)区间同样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维持公司的配股资格,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便将来冲击10%配股平均线。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4)(10%,11%)区间部分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5)(11%,20%)区间上市公司在统计中未发现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

(6)大于20%区间的部分公司可能有在一定程度上调增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为公司形象动机。

第二,统计分析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有较大可能是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而亏损区间较大的资产减值准备指标加强了这种可能性。

第三,对政府补贴的统计显示当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时,明显倾向于保证上市公司年报盈利,对上市公司获得和保持配股资格帮助不是很大。

针对统计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本文有如下建议:第一,扩充配股的盈利指标。建立与多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仅以净资产收益率一个值作为盈利指标会更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

第二,改进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规定。这一规定事实上促使一些上市公司在亏损头两年通过虚减盈利进行盈余管理,其结果是该规定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三,在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统计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应该制定更明确的会计准则减少利用其盈余管理的空间。

第四,制定政策规范政府补贴行为并且对补贴收入的会计报告列示作出进一步规定,以防一些上市公司鱼目混珠。

公司盈余范文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于2007年1月1日开始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并考虑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在对旧会计准则(注:此处所指旧会计准则包括2006年2月15日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前已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修订的同时,新增了一系列的会计规范。对于新会计准则是有效制约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还是为其留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一问题,理论界自其颁布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但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结论。现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按时披露了其实施新会计准则第一年即2007年的财务报表,为对其进行分析提供了可能。鉴于此,本文选取了我国部分上市公司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三年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利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运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前后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新会计准则是在对原有1项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加上新的20余项准则和准则的应用指南所构成。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不再将历史成本计价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而是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可以说,此次会计准则体系修订涉及的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据此,我们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

假设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从整体上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有显著不同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由于经营环境、公司基本情况等的差异会使其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产生区别。就上市公司而言,不同行业板块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其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冲击是不同的,对其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冲击也不尽相同。据此,笔者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假设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我们的研究样本选自2007年12月31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由于要进行2006年度和2007年度两年数据的对比,笔者以2006年度在沪深两地交易的公司为基准进行选择。考虑到虽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普遍性,但也不能假定所有上市公司都实施了盈余管理行为。鉴于此,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我们以2006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选取的基准。

2006年在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中共有139家公司被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按照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这些公司共涉及农林牧渔、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仓储、信息技术、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传播文化和综合类11个行业。为了保证每一年份、每一行业组合有足够的样本可以进行回归,我们对行业进行了适当归并和调整。主要做法为:(1)删去农林牧渔、建筑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传播文化类上市公司。因为一方面,这几类中的一些行业特性与其它类型的差异较大,难以归并,另一方面,有几类行业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将其剔除对研究结论不会有太大影响。(2)将信息技术类公司合并到综合类。

经过上述过程,并剔除截至2008年4月30日尚未披露年报公司和5家数据异常公司,最终得到涉及制造业和综合类的102家上市公司,其中制造业69家,综合类33家,两年共计204个样本。这些样本中包括仅发行A股上市公司、同时发行A股和B股上市公司以及同时发行A股和H股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2006年审计意见类型数据取自万德数据库(WIND),样本公司财务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参照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并进行了交叉核对。

二、盈余管理的计量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有三种:应计利润分离法、具体项目法和盈余分布检测法。国外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是应计利润分离法,即用回归模型将利润分离为非操纵应计利润和操纵性应计利润,并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夏立军,2002)。分离应计利润常用的计量模型有五种,它们分别是: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行业模型、截面Jones模型、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本文采用由Jones模型衍生出来的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是在Jones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收入的操纵修正后得到,具体模型如下:

NDAi,tAi,t-1=α1(1/Ai,t-1)+α2[(ΔREVi,t-ΔRECi,t)Ai,t-1]+α3(PPEi,tAi,t-1)(1)

其中,NDAi,tAi,t-1是经过上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的公司i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ΔREVi,t是公司i当期营业收入和上期营业收入的差额,ΔRECi,t是公司i当期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差额,PPEI,t是公司i当期固定资产价值,Ai,t-1是公司i上期期末总资产,以上指标均可以直接取自样本公司的年度报表或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得到。α1、α2、α3是不同行业、不同年份的特征参数,这些特征参数的估计值根据方程(2),并运用经过行业分组的不同年份数据进行回归取得:

TAi,tAi,t-1=β1(1Ai,t-1)+β2(ΔREVi,tAi,t-1)+β3(PPEi,tAi,t-1)+ε(2)

其中,β1、β2、β3是α1、α2、α3的OLS估计值,TAi,tAi,t-1是经过上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的公司i的当期总应计利润,ε为剩余项,代表公司i当期总应计利润中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部分,其他变量含义和方程(1)相同。

DAi,tAi,t-1=TAi,tAi,t-1-NDAi,tAi,t-1(3)

式中,DAi,tAi,t-1表示公司i当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它可以用来衡量公司i当期的盈余管理程度。在上述应计利润模型中,总应计利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资产负债表法,另一种是现金流量表法。本文对总应计利润的计算采用现金流量表法,计算公式如下:

TAi,t=NPi,t-CFOi,t(4)

式中,TAi,t为公司i当期的总应计利润,NPi,t为公司i当期的净利润,CFOi,t为公司i当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我们对样本公司2006年度和2007年度分行业进行参数估计时有关变量的特征值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以下从表1到表2反映了描述性统计的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度在69家制造业公司中,总应计利润的均值为-0.08,最大值为0.48,最小值为-0.60;2007年度制造业公司中对应数值分别为0.06、8.07和-1.92。为了比较两个年度制造业公司总应计利润的大小,我们忽视总应计利润的方向而对其取绝对值。在对两年数据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2007年度制造业公司总应计利润不论是最大值的绝对值还是最小值的绝对值水平都远远高于2006年度的,但是其均值的绝对值却小于2006年度的水平。

如表2所示,2006年度在33家综合类公司中,总应计利润的均值为-0.15,最大值为0.12,最小值为-1.21;2007年度综合类公司中,对应数值分别为0.29、5.32和-0.82。对两年数据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2007年度综合类公司总应计利润不论是均值的绝对值还是最大值的绝对值水平都远远高于2006年度的,但是其最小值的绝对值却小于2006年度的水平。

(二)回归分析

首先,对方程(2)分行业分年度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到表6。

可以看出,由于模型的解释能力不是十分精确以及样本量的关系,制造业类和综合类中的多数样本公司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都比较小,模型的拟合优度也不是很高。

接下来,利用分行业的回归方程回归结果与方程(3)可分别计算出样本公司2006年度和2007年度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为了分析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究竟有无实质性影响,我们分别对制造业样本公司、综合类样本公司以及全部样本公司的两年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表8所示。

可以看出,2007年度全部样本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为-0.05,2006年度全部样本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为-0.15。同上文一样,我们对其绝对值进行比较,从表面上看,2007年度比2006年度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略有下降,似乎盈余管理程度有所降低,但由于T值为1.17,双尾P值为0.24,所以统计结果并不显著,拒绝原假设,本文的假设一,即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有显著不同并不成立,表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从整体上看较之旧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同样也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其扩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2007年度制造业类样本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为-0.26,而2006年度的为-0.14,对两者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后,似乎2007年度制造业类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2006年度,但由于T值为-1.62,双尾P值为0.11,统计结果不显著,所以这个结论并不成立。因此,可以说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并无显著影响;综合类样本公司2007年度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为0.39,2006年度的均值为-0.17,取绝对值后,2007年度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大于2006年度的,而且由于T值为3.06,P值亦小于0.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这个结论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反而扩大了信息技术类和综合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空间,提高了其盈余管理的程度,由此可以验证本文提出的第二个假设,即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三)稳健性检验

在估计各样本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时,应计利润的算法是:总应计利润=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时也考虑了另外一种算法,即总应计利润=营业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并根据这一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回归,所得结论与本文结论基本一致。

考虑到各行业样本公司的数量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我们采用雷光勇等(2006)的做法,把全部样本公司作为一个总体进行了回归,然后利用方程(3)计算出了2006年度和2007年度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最后也对其进行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检验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四、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一)研究结论

综合以上实证结果,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未能发现存在明显的证据支持本文的假设一。这一结果说明新会计准则从整体上并没有像一些激进的学者所宣称的那样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也没能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本文亦提出了足够充分的证据验证了假设二。我们认为,本文的经验证据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例如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和过程,有助于监管机构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以及会计准则制定者评估和完善会计准则。

(二)局限性

我们的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局限性:(1)本文是基于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能最终反映在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上来选取样本的,因此选取的样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由于样本数量有限以及理论界对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尚存在质疑,无疑会对研究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2)在利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对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量时,由于各行业的样本数量有限,必然会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及其有效性。我们的实证研究亦发现,不少样本的应计利润多元回归模型无法通过F检验或有关回归系数无法通过T检验。因此,如何提高操纵性应计利润计算的精确性,从而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将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公司盈余范文篇6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途径复杂多样,不同背景的上市公司具有不同的盈余管理模式和手段。总体来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途径主要包括关联交易、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资产重组等类型,本文主要对这些途径进行剖析,以了解不同盈余管理途径的特征。

一、通过关联交易实施盈余管理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主要指在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有关各方,主要有母子公司、同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等。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各关联公司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母公司在供、产、销及其他服务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各关联方在经济上并不是彼此完全独立的个体,因此使得交易有可能偏离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再加上上市公司地位和功能的特殊性,公司及其控股大股东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备,通过规划关联交易和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管理以变更报告盈余。关联方交易与会计盈余管理本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关联方交易以公允价格定价,则不会对交易的双方产生异常影响。但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转移,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会计盈余管理便成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游戏”。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实施盈余管理出现一些新趋势,主要表现为非关联化、复杂化和隐性化。

1.高价或低价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

按照商业法则,关联交易应按市场规则定价、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我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仅限交易信息披露,并未对关联方交易本身(包括交易的定价方法和定价政策等)作出具体规定,关联方之间往往会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制定交易价格①。在实务中,很多公司的关联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这使得上市公司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交易价格(如最常见的低价购买原材料和高价销售产品),借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为了扶持上市公司,集团公司通常以低于市场价格向该公司提供原材料,而又以较高的价格买断并包销其产品,利用原材料供应渠道和产品销售渠道向其转移价差,实现利润转移。其具体方式有: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债务剥离出去,以降低财务费用和避免不良资产经营所产生的亏损或损失;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高价转让给母公司,从而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是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置换;对优质资产或不良资产的评估,不考虑资产的质量和获利能力,通常按照成本法评估其价值。

2.虚构经济业务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利润往往通过签订虚假合同的方式将其产品销售给母公司,或者通过将其商品高价出售给其关联方,从而使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脱胎换骨”。企业往往会在设计企业集团组织架构、集团内部业务划分、集团各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等时,考虑到日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需要,就可以很好地掩盖这类关联交易的目的,因此除了企业管理当局外,外界很难获知交易的真正目的。对上市公司而言,销售收入会因此增加,同时应收账款和利润亦增加;而对于控股股东和控股的被投资企业来说,则是应付账款和存货的增加。虽然未对外实现销售,但上市公司自身己合法地提升了账面利润(通过低价采购控股股东和控股被投资企业的原材料也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3.以旱涝保收的方式进行资产租赁

上市公司与其集团公司之间普通存在着资产租赁关系,包括土地使用权、商标等无形资产的租赁和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租赁。由于各类资产租赁的市场价格难以确定,租赁己成为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等关联公司间转移费用、利润非常方便的手段。目前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由于缺乏托管经营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操作规范,托管经营的操作普遍偏离惯例,纯属利润操纵的工具。许多上市公司由于发行额度限制,母公司只有部分而不是整体进入上市公司,许多经营性资产甚至经营场所往往采用租赁的方式,而租赁数量、租赁方式和租赁价格就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可以随时调整的阀门。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以一定承包费用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在避免不良资产亏损的同时,凭空获得一笔利润;母公司将稳定的高获利能力的资产以低收益的形式委托上市公司经营,在协议中将利润以较高的比例留在上市公司,直接增加上市公司利润。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不理想时,集团公司调低租金价格或以象征性的价格收费,或上市公司以远高于市场租金价格的租金水平将资产租赁给集团公司使用,有的上市公司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同时以更高的价格再转租给关联同居公司,形成股份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实现向股份公司利润转移。

4.计提资金占用费用

资金占用费是通过向关联方提供利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巨额款项,调节财务费用,获得高额利润。通常的做法是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拆借给母公司使用,再由母公司向上市公司支付一定的资金占用费用。上市公司与关联公司发生的资金占用的金额、收费标准均未事先公告,投资者无法对此合理性给出恰当的判断和估计。计提资金占用费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向母公司计提资金占用费用。这类费用的名目繁多,涉及的金额巨大,在账面上可以反映出一大块营业外收入。第二,向被投资公司计提资金占用费用。其目标往往是以下两种被投资企业:(1)虽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的股权,但该企业已转由他人承包经营,企业失去控制权,可以不进行权益法核算。(2)占股权20%以下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当上述两种企业严重亏损,即使上市公司存在着实质性的投资损失,但通过计提资金占用费的形式和利用长期投资会计核算方法本身的缺陷,在会计报表上虚增了一块利润。

5.以收取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关联方之间可以利用转嫁费用的方式进行利润转移,尤其在母子公司之间发生的最为明显。母公司调低上市公司应该缴纳费用的标准,或者直接承担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广告费、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或者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缴纳的有关费用退回等。在共同费用负担方面,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在上市公司改组之前便确定有关费用支付和分摊标准,但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时,母公司或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承担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甚至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交纳的有关费用退回,从而降低当年费用,以达到转嫁费用的目的。

6.通过无形资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与实物资产关联交易相比,无形资产关联交易隐蔽性更高,调整盈余的空间更大,主要是由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上市公司所拥有用来交易和所购入的商标等无形资产,通常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或大规模投入所形成的,可能给所有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价值含量高,就使得无形资产交易价值通常很高。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年末一次无形资产交易可相当于若干次实物资产的交易,因此通过无形资产关联交易调整盈余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物资产不同,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一般具有独特性和专用性,在价格上具有较大的弹性,给会计上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实务中上市公司在进行无形资产交易时,一般通过中介机构评估定价。无形资产定价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其定价虽然有多种方法和模式可供选择,但这些方法和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就为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与实物资产交易相比,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成本也更低,无形资产关联交易总在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上演。

二、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来调整利润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某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发生某项经济业务时可以在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允许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企业自己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灵活性,对同一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可能会结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那些急于对会计报告利润管理的企业来说,会计政策的选择无疑是一种可供运用的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即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由于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方面具有自主权,他们的立场便成为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的关键。而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使得企业管理当局与外部各缔约方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沟通阻滞”,在信息不对称的屏障作用下,作为经济人的企业管理当局,当其与外部各缔约方发生利益冲突时,便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时甚至违背会计准则)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使生成的会计信息对已有利。

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来实施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变更会计核算和会计估计方法

(1)改变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且固定资产的使用具有长期性,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与变更能极大影响企业利润。利用政策规定的模糊性,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使本期折旧费用减少,相应减少了本期的营业成本,从而增加了本期账面利润。折旧政策的调整对当期的利润影响重大,而成为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那些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较大比例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左右着企业的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具有好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折旧期限的确定需要人力估计、折旧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就成为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

(2)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与折旧方法的变更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效果,都是通过对一定的成本费用在时间期间上的不同安排来影响企业利润。存货计价方法有多种,如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有:一是如果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二是如果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三是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四是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3)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由于在权益法下,无论被投资企业是否分配利润,投资企业都应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亏情况和投资比例确认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利润总额。而在成本法下,只是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投资企业按所分得的利润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不考虑被投资企业实际发生的盈亏。如果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投资企业必须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损失,而成本法则不必如此。鉴于这种情况,企业出于盈余管理的考虑,就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上任意选择会计方法。对出现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但却采用成本法核算或将原来采用的权益法变更为成本法;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对于增加企业的盈利,权益法又优于成本法,因此企业又会千方百计地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4)合并政策的变更。集团公司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会直接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结果,因此哪些子公司予以合并,哪些子公司不予以合并,就成为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问题。我国关于企业合并范围的规定是采用母公司理论进行规范的,凡是能够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都属于合并的范围。由于合并范围的变更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整公司的利润额。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通过变更合并范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通常的做法是可能选择将所属子公司中盈利的并进来,在原来的合并范围的基础上减少一些亏损或盈利能力差的子公司,从而达到提升合并后的报告利润。

2.提升当期业绩的潜亏挂账

在企业的资产账户中,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基本上已不具有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一般较差,属于不良资产。上市公司为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都不愿处理不良资产账户的余额,使其长时间挂在账上,统称为“潜亏挂账”。某些上市公司甚至通过潜亏挂账将原本属于当期的费用记入上述某类账户中留待以后处理,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挂在账上,使得上市公司资产出现严重“虚胖”,利润水分极大。

3.收益性支出资本化

利用权责发生制、收入和成本配比等会计原则,对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本应确认为收益性支出,而通过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在建工程、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或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科目予以资本化,形成大量虚拟资产。利用虚拟资产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或不摊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法。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利息费用的资本化。上市公司通过利息费用资本化来操纵利润的表现有两种:(1)以某项资产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为借口,甚至拿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对“在建工程”的定性,利息费用年年资本化,虚增资产价值和利润。(2)在建工程中利息费用资本化数额和损益表中反映的财务费用远远小于企业平均借款余额应承担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还通过其他方式被消化利用,最终都被拐弯抹角地资本化并形成资产。

4.调整经营业务的确认时间

按会计惯例,收入应在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和交易已经发生以后才予以确认和记录收入,但企业管理当局往往在过程完成之前确认和记录收入,达到用将来收入增加本期收入的目的:(1)提前开具销售发票。开具发票往往是销售实现的一个标志,因此一些公司常以开具发票和已计税为理由、确定营业收入,而不管销售过程是否真正完成,实际上开具发票仅仅是形式而并不能代表销售过程的终结。(2)存在重大不确定时确认收益。按照会计惯例,只有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情况时,才可确认收入。上市公司为了提高收入水平和报告盈余,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情况时往往确认收益。(3)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企业在提供产品或劳务时,很容易在收到款项后,就开具发票确认为收入,而不管企业未来是否仍需提供服务。事实上,如果企业存在未来必须提供的服务,收到的款项仅仅是一种预收款,理应作为负债,等到有关产品或服务已经提供后方可确认收入,这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方法在劳务提供中更加容易发生。

三、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而上市公司在配股融资过程中通过资产重组实施盈余管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交易时间差,在会计年度结束前进行重大的资产买卖,确认暴利,或者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垃圾换黄金”的不等价交换,将企业外部巨额利润注入企业内部以及将亏损输出企业,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实现利润转移。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是盈余管理的重要途径,但非实质性重组很难带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良性转变。

为了实施盈余管理而进行资产重组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以成本法评估公司价值。在资产重组中,一些上市公司违背市场原则不考虑资产真实质量和获利能力,将公司价值等同于按成本法评估公司的净资产。公司价值评估基于购买者持有资产的用途、企业是否持续经营、资产的获利能力等情况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并进行比较,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不分具体情况统一采用成本法评估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从而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利润。(2)购买优质资产。为了达到支持上市公司的目的,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特别是长期投资的购买和置换方面)进行不等价交换成为资产转让置换的主要手段。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挂往来账,不计利息或资金占用费,上市公司一方面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另一方面不需付出任何代价,而实际上转嫁给母公司承担。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购入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的股权,以改变对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改权益法)或变更合并范围来提升利润。(3)转移不良资产。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转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实施“金蝉脱壳”战略,以达到降低财务费用、避免不良资产经营产生的亏损或损失的目的。上市公司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权高价转让给关联企业,以增加报告利润,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将其所持有的经营业绩差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剥离掉或减持。(4)收购确认的随意性。在被收购企业的利润何时应纳入收购方的投资收益或利润的会计处理上存在着随意性,对收购价格包含的利润如何处理也无规章可循,从而为收购方调节利润提供了手段。可以把收购企业的过程根据双方签订协议日、政府批准日、公司股东变更注册日和实际接管日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阶段,按照国际惯例,应从实际接管日开始,被收购企业的盈亏才纳入收购公司,而接管前被收购公司所含的利润应视同收购成本,不能作为利润。而中国目前对此尚无具体规定,收购方为了操纵利润,均将利润计算日提前,将收购价格中所包含的利润不作为收购成本而作为收购方的利润或投资收益。

公司盈余范文篇7

随着我国证劵市场的发展、效率的提高以及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利润率的增强,会计盈余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使得盈余管理成为上市公司金融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滥用,它的负面作用远大于它的正面作用,使得盈余管理行为成为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问题进行治理是解决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并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内涵,简要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从主客观两方面重点分析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以及从盈余数字的有用性、机会主义动机等方面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上述动机的存在原因,最后,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制度背景和经济环境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防范及治理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政策建议

1引言

在西方,盈余管理问题由来已久,并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而现阶段在我国也已出现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盈余管理行为已经成为股票市场上司空见惯的公司管理层用来操纵利润的手段,一方面盈余管理在本质上不同于通过违规违法手段弄虚作假的财务舞弊,其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激励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但另一方面盈余管理有悖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中立性,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误导投资者并影响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所以就盈余管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可看出,只有适当的盈余管理行为才可以发挥它积极的作用,而过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为此立足我国国情,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非常必要的,而研究盈余管理行为最基本的就是把握好盈余管理基本涵义及相关内容的界定。

盈余管理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称为盈余管理。这只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即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盈余或者说利润的控制。而另一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凯瑟琳·雪珀的盈余管理概念是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私人利益,而有意地对对外财务报告进行控制(引自《财务会计理论》),所以,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辅助信息的管理。

在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进行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就会产生盈余管理。

对盈余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框架。根据前面的讨论,盈余管理的基本特性包括: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

2、在盈余管理研究中,盈余管理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则要看不同国家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

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在盈余管理中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掌握着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以及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虽然会计人员也参与,但应看作是配角。在这里,可以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

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这点是可以充分加以肯定的。盈余管理是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相矛盾的。我们也应注意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又非常复杂。

2盈余管理相关因素

2.1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盈余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从会计角度看,盈余管理的存在与现行会计原则和方法是分不开的。

首先,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应计制会计或权责发生制试图将经济实体发生的交易与其他事项和情况,按照其产生的财务结果在不同期间加以记录,而不是在经济实体实际收入或付出现金时予以确认。因此,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而不是仅仅记录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应计制会计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以及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期间收入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

其次,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成盈余管理的另一因素。基于“会计是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的认识,无论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再加上新经济业务的不断涌现,使得其中部分交易和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并未在相关准则中做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制订的滞后性对会计事项做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或判断。

2.2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盈余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

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货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2.2.2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

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而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2.2.3滥用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财务业绩的目的。

2.2.4巨额冲销

企业有时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

2.3盈余管理的手段

2.3.1利用关联交易的盈余管理方法

关联方交易与会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关联方交易确实以公允价格定价,则不会对交易双方产生异常影响。但事实上,有些公司的关联方交易采取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高低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公司之间转移。

具体手段又包括关联购销;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表现为关联企业之间不等价交换和利润转移;受托经营,具体表现为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避免不良资产亏损,同时还凭空获得一块利润;母公司将稳定获利能力高的资产以较低的托管费用委托给子公司;资金往来,公司往往利用计收资金占用费来粉饰会计报表;转嫁费用负担,当企业利润水平不理想时,可能通过改变费用分摊标准的方式来粉饰报表;资产重组,企业在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在很多时候同样表现为不等价交易和利润的转移。

2.3.2利用会计变更的盈余管理方法

由于在同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会计方法更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来进行盈余操纵。具体表现为折旧政策的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坏账损失核算方法改变;合并范围的改变。

2.3.3对企业收入的操纵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收入。正确确认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的基本条件。针对收入,企业的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是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收入、制造收入三种手法。包括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收入;创造收入事项。

2.3.4对费用的操作

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表现为货币资金的流出,或其他资产的消耗,或负债的增加。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应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的要求。但企业正是通过违反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及随意使用稳健原则达到调节费用进而调节利润的目的,主要手段包括费用资本化;费用的递延和提前确认;潜亏挂账。

2.3.5地方政府援助

地方政府有时为能使本地的上市公司保持上市资格等目的,帮助公司操纵利润,粉饰会计报表。具体表现形式有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利息减免和资产优惠。

2.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1、发行新股动机。股票发行和上市意味着上市公司能够筹集大量的资金,因而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动机十分强烈。然而并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发行和上市股票的。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公开发行和后续发行(配股、增发)。在首次公开发行情况后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可后续发行,这一限制性条件许多企业无法达到,于是为了能够发行和上市,便通过各种手段对会计盈余进行管理,以确保公司经营三年盈利。

2、配股动机。对净资产收益率未能达到配股要求但接近配股及格线的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配股要求,争取配股。但中国证监会对配股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

3、企业并购动机。企业并购过程中盈余管理主要集中在管理层下市收购和换股并购两个领域。在管理层下市收购过程中,公司价值是依据普通股市值或采取盈余资本化的方法确定的。普通股市值反映了公司的历史盈余信息,但无法反映管理人员的内部信息而盈余资本化又是根据公司历史报告盈余来评估公司价值的。因此管理层在下市收购前具有低估盈余的激励,从而达到降低收购价格的目的。在换股并购过程中,收购方企业的股票价值越高,购买目标企业所需要发行的股票就越少,因此收购方试图通过盈余管理来提升报告盈余以增加其并购前的股票价格,降低收购成本,盈余管理程度是并购经济收益通过并购交易的规模衡量的增函数。

4、避免“摘牌”和“特别处理”动机。证券管理法规表明,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将被暂停上市,若在一定期限内仍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将受到终止上市的处罚。于是,为了避免“特别处理”和“暂停上市”的处罚,亏损公司将扭亏或防止连亏作为重要目标。这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就产生了。

5、借款动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时不再像以前那样不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贷款的安全程度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进行风险管理,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需要企业提供会计报表,以确定其资信能力。而在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一些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美化会计报表,以应付金融机构。

6、管理层报酬和奖励动机。公司管理人员甚至公司员工报酬和奖励能否取得以及取得多少,往往和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而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离不开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各种财务指标,在报酬和奖金等动力和压力下,公司往往通过盈余管理的方法来改变业绩指标。

7、节税动机。所得税是促使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动机。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然后再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为了节约税负,减少现金流出,往往尽量降低报告净收益。尽管税务部门在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时,是采用税务会计的规定,从而减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仍有一些会计政策可供企业自行选择。另外,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这也促使企业管理者为了节税而进行盈余管理。

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有关会计法规的变化,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问题愈来愈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盈余管理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盈余管理被上市公司滥用,它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作用,成为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监管政策的局限,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以及审计意见失真导致我国存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3.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分析

从客观上看,企业的盈余管理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首先从订立契约的角度看,根据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尽量降低契约成本。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盈余管理,不仅会降低契约成本,而且还可以使企业管理当局对预期或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从而较好地克服合同的不完备性和固定性,保护企业及经营者自身的利益。其次,从资本市场角度看,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掌握了大量的内部信息,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企业管理当局若要以报告的形式把它们传递给投资者,是相当困难并且代价高昂的,而盈余管理则能够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原本无法传递的内部信息,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但在我国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大于它的积极作用,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影响。

1、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误导投资者,并影响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2、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盈余管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经营者甚至企业的利益,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一旦投资者和债权人发现企业进行了对他们不利的盈利管理,就会对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和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失去信任,导致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失灵,不仅使企业管理当局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给企业以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盈余管理对本企业的长远利益也将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感觉,导致市场价值下降。

4、盈余管理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的利益。

公司盈余范文篇8

在世界经济形势持续动荡和全球金融危机恶劣的环境下,社会公众迫切希望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盈余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在规划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时,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依照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进行管理,致使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行为。其目的是影响以企业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市主板公司2007年年报业绩分析》报告显示:主营业务对公司利润的影响程度正在减弱,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与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密切相关。

与海外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相比,股票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明显偏高。随着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绩差公司将可以通过债务重组“麻雀变凤凰”。从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报来看,随着成本上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正高速下降,全部A股可比公司剔除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后利润总额增速下滑。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制约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通过操纵债务重组收益、证券投资的确认时间、公允价值的计量来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在新的环境形势下规范和引导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上市公司的盈余数字不仅影响其股票价格而且还是许多契约和市场监管的重要参数,各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十分敏感。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泛滥,主要源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以及所有者与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尤其是作为财务报表中最重要数字的会计盈余来操纵利润。首先,在公司内部,会计盈余是管理层订立薪酬计划和管理决策的基础,经理人员为了政治前途、获取声望、公款消费的机会以及自己免受解聘,利用平滑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使公司的盈利能力趋于预定目标。其次,在资本市场,上市筹资资格直接涉及公司的根本利益,会计盈余在股票计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为了取得上市资格、提高配股价格以及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以及其相关辅助信息进行管理表现得最为突出。最后,在政府监管中,一些监管手段的实施凭借公司的会计盈余,再加上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公司为了逃避行业监管也可能产生盈余管理的行为。比如,利用税法体系的不完善达到避税的目的,将收益均衡化以应对公司财务指标偏离债务条款的趋势等。

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多视角分析

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管理回报动机、避税动机、债务契约动机等各种利益的驱动而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对其产生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探析。

(一)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

上市公司作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契约而进行交易活动。会计盈余作为契约中最为重要的会计信息之一,会计盈余既是公司许多契约订立的基础又是契约执行情况的评估依据。同时,公司不同契约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及契约本身的刚性和漏洞,再加之委托关系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层具有信息优势,往往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来避免违约和降低交易成本,于是盈余管理成为了管理者将内部信息传递给其他利益关系者的一种工具。

(二)从会计准则设置的角度分析

尽管会计准则是从实务角度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进行约束,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是事前的、直接的和普遍的。但由于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会计准则的制定通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即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也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法定的会计政策在对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报告的编报等方面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再加上会计准则的修订与会计实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因此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就可能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准则的漏洞或者尚未规范的空白地带来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评价或其他目标的会计政策,由此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

(三)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分析

在我国证券监管市场的IPO、配股和退市三大制度而形成的刚性约束下,保上市、保配股、保盈利是许多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另外,关于公司法、证券法中涉及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度,保护投资者而赋予投资者法律诉讼的权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选择范围等相关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的不健全,也直接降低了公司盈余管理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能得到较好地规范和控制。

(四)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而小股东的投机气氛太浓且普遍存在搭便车心态。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差,甚至有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在监督公司经理层财务会计报告生成及其最终披露中不能发挥关键作用。公司缺乏来自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管理层薪酬外部竞争优势弱化,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软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也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职能。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五)从外部审计的角度分析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是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的外在约束力量,但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无法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其独立审计也就失去了对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及其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五、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应当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外部监督,用理性的态度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一)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优化股权结构,培养机构投资者,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的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是上市公司治理不力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国有股减持的同时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形成有监督能力的股东,参与公司的决策并对企业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以控制其盈余管理行为。

2.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促进董事会的有效运行

为了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形成对经理层和大股东的制衡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具有财务专长的外部独立董事,同时设立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授权由审计委员会负责外部审计师选聘工作以保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3.改变经理人薪酬模式,提高公司业绩,建立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应改变经理人薪酬模式,建立以会计信息为依据的短期激励和以企业市场价值为基础的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模式,采取年薪制和股票期权之类的激励手段来避免经理人的短期化盈余管理行为。

4.建立经理人市场,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充分激励和约束经理人行为

我国应建立健全全国联网、统一的经理人才市场,加快经理人的职业化,把公司职业经理人交由市场选拔和淘汰,发挥经理人声誉机制的作用。经理人市场可给经理人形成足够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经理人过度盈余管理的发生。

(二)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是事前的、直接的和普遍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可以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2006年的新准则在扩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以及从“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等弥补了原准则的一些缺陷和漏洞,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但在真正执行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可通过研究使用不同的信息披露形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提出公布全面收益表以及改进现有的基本财务报表结构的设想,缩小管理当局通过选择其实现的时间安排和金额分布进行盈余操纵的空间。其次,被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损益仍然不通过收益表而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公司管理层可能通过利用金融工具的分类以及证券投资的确认时间进行利润操纵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则,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再加上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影响,扩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面对当前公允价值增加了利润的波动性有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的质疑不断,可以通过完善公允价值的规定,改善公允价值准则的框架,减少一些估值技术夸大的影响,以体现在特殊情况下的资产价值。最后,在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中,应增加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民主透明程度,发挥会计准则的前瞻性,严格限制可能导致会计信息模糊和失真的处理方法,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断的范围,对上市公司新的经济业务要及时通过修订有关准则解决,避免企业执行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政策监管,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监管部门应改革现存的依赖单一会计数据的监管政策,防止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利用“公允价值”调节利润,人为操纵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股票价格,避免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其配股或扭亏目的利用各种手段来迎合管制的要求。因此,应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上市公司长短期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如在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济增加值等作为核心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企业盈余管理的有效预警指标,如资产减值、大小非解禁利润影响率等指标。同时监管部门注意制定政策的超前意识并及时根据当前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监管措施,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加大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暴露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以较好地限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体来讲,应缩小我国证监会审批权力,扩大其监督权力,强化政府对企业会计的监督,充实政府审计、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弱化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直接管理的职能。

公司盈余范文篇9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

EarningsManagementinListed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AccountantOffice,Lishui,Zhejiang324000,China)

Abstract:Earningsmanagementmeanstocontroloradjusttheinformationofthefinancialincomeinthereportinordertomaximizetheinterest.Theaimsaretoobtaintheprivatebenefit,collectcapitals,escapetaxes,obtainpoliticalcapitalsandevadetheobligationsofcontracts.Earningsmanagementhasvarioustype,anditcanbekeptawaythroughperfectingtheaccountingregulations,enhancingtheauditingandcontrolandsoon.

KeyWords:EarningsManagementMeaningAim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

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与防范

1.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是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的准备,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是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三是滥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财务业绩的目的。

四是巨额冲销。有些企业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

2.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参考文献:

[1]PatriciaM.DechowandDonglasJ.Skinner.EarningsManagement:ReconcilingtheViewsofAccountingAcademics,Practioners,andRegulators[J].AccountingHorizons,2000,14,(2)

[2]PaulM.HealyandJamesM.Wahlen:《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北京:《会计研究》,2000,(11)

[3]贾剑锋,李淑花:《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武汉:《财会月刊》,2001(14),25-26

公司盈余范文篇10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刊文章所揭露的盈余管理案例多发生于以下一些涉及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费用资本化,成本分摊和存货计价,投资收益核算的会计方法选择等。另外,有报道显示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补贴收入也成为一些公司的调节盈余的手段。

二、统计分析根据盈余管理以上的两个特点,本文设计了三类统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1.统计目的本次统计目的有二:①对于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和具体方式是什么?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接受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其运用特点是什么?

2.统计方法本文以易富网()到2001年4月21日为止收录的我国深圳股票市场410家上市公司的2000年年报为样本总体,以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标准,将这410家上市公司分为6个盈利区间:亏损区间(21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0到6%之间(7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6%到10%之间(14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0%到11%之间(35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1%到20%之间(113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大于20%(27家)。而后,对每一类公司的年报进行大比例的等距抽样:亏损区间,区间(10%,11%)和大于20%区间的抽样比例为50%,(0,6%),(6%,10%)和(11%,20%)区间的抽样比例33.33%,这样,实际上共统计150家上市公司年报,占深圳股票市场504家上市公司总数的29.8%。通过比较不同盈利区间的3种指标的明显差异,而非单个数值来衡量盈余管理水平。

样本选择,区间划分和抽样方法的依据如下:(1)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总数近1300家。在相同的监管背景,近似的监管措施下,深圳市场的上市公司与上海市场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选取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总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净资产收益率是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标准。按照证监会1999年7月28日年的《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配股要求“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因此,本文划分净资产收益率从0到6%和从6%到10%两个区间,以分别考察其盈余管理的不同特点。另外,为了重点考察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为保住配股权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划分区间(10%,11%)。

(3)由于一些区间公司数目较少,为减小偏差,统计中增大部分区间的抽样比例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