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9:07:59

共存范文篇1

既是重建又是重新布局

记者:武都区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请简要谈谈恢复重建后学校硬件建设方面的情况。

李红军:两年来,武都区重建了117所学校,目前全区96.2%的学生搬进了新教室,30多所城乡中小学在教学设备方面基本达到了现代化。比如,兰州军区援建的武都八一中学,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在省内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只是典型的例子。但大多数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宿舍、食堂、浴室、多功能报告厅、塑胶操场等设施都是高标准的。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打赢了学校硬件建设这场翻身仗。

记者:学校硬件建设是否基本实现了城乡均衡发展的目标?武都区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红军:在城乡学校的硬件建设上,我区是没有差别的,恢复重建后,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建筑规模、校园面积和教育设施甚至都超过了城区学校。在重建规划中,我们就坚持城乡标准统一的方案,在学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中都优先解决农村学校,在教学设备配置、课桌椅更新、教师力量分配等方面都对农村学校实行了倾斜政策。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还开展了城镇学校对口帮扶和“送教下乡”活动,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育质量,逐渐缩小与城区学校之间的差距。

记者:效果如何?

李红军:效果可以说比较明显。比如,城乡学校基本消除了硬件建设上的差别,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村教师和学生的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都是推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良好效果。从教学成绩方面来看,近两年的小学和初中学科优秀率和升学率,农村学校在逐步攀升,甚至有些学科合格率已超过城区学校。当然,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完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短缺问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识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等都有待解决。

记者:在灾后重建的同时,武都区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学校布局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红军:武都区学校分布的特点是农村学校数量多、分布散,要想把所有的学校都建成现代化的标准示范性学校,这是不现实的。我们按照先建后撤、逐步推进的原则,把原有的538所学校调整成了211所,撤掉了分布零散的村学、教学点,并入到人口相对集中的完小及中心学校。从我区人口分布和变化情况来看,这一措施比较符合发展需求。但同时又形成了新的问题,如撤掉一些小规模的教学点和村学就会出现服务半径内低龄儿童上学难的新问题,就有可能出现适龄学生流失的现象,因此,我们没有完全撤并这些学校,而是适当保留了低年级个别班级,并开设幼儿班,为山村孩子提供就近上学的方便。

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谈发展

记者:我们知道,在很多城市的市区、城区,由于历史原因,有部分学校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上这样的“重点”学校。因此,出现了择校热、大班额等现象,武都区城区学校也可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你们是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

李红军:这种现象在城区尤为突出,我区城关中学就曾有一个90多人的班级,70~80人的班级很普遍。这些“大班额”现象,曾一度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担忧。本学期,我们对城区各学校进行了重新分班,要求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60人以内,并落实了有关负责人的学籍管理责任,比较有效地制止了学生盲目转学、择校的现象。同时,我们还采取了城区学校划区域招生,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登记造册,严格转学手续,加强学生信息数据库监测,有效管理学生流动问题。例如,我们利用数字校园网学生信息数据库来管理学籍档案,每一个学生的学籍变化和流动情况,都能得到监测。对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我们要求学生提供住房、户口、监护人情况等六个方面的信息材料,材料齐全的才准予报名注册,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农村学生盲目进城择校的现象。

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武都区是否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武都区是否对幼儿教育发展做了规划?

李红军:武都区现有各种形式的幼儿园63所,在园幼儿9996人,幼儿入园率达到61%。但从幼儿园规模来看,城区仅有2所公办幼儿园,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城区内现有人口数量极不相称,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还需要规范化。在布局调整中,我们把原有撤并的学校校舍加以维修,用于开办农村幼儿园,要求上规模的小学附设幼儿园,并规划在东江新城区、钟楼滩开发区和江南新区各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满足城区幼儿入园需求。

记者:对发展学前教育有什么新举措或新思路?

李红军: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我们正在加紧制定我区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讨论稿)》,发展学前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今后,我们将在新建几所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鼓励有能力、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并把这些私立幼儿园全部纳入我区民办教育的管理范围,在办学资质、收费、幼儿保育、幼儿综合能力发展、幼儿教育课题研究和幼儿园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性管理。同时,我们还计划成立相应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对农村私立幼儿园、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城区私立幼儿园、城区公立幼儿园进行分类管理,对幼儿园园长、保育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安全管理培训,形成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用创新思维推动教育发展

记者:武都区推行的校长竞争上岗制可以说是教育管理上的一大创新,请问这一制度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思路而开展的?当时是不是很有压力和阻力?

李红军:我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当时我刚任教育局局长,顶着许多压力,让全区90所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一下子就把原来49位校长从岗位上换了下来,心理压力真不小。

总体思路就是“办好学校,先选好校长”。我们通过“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竞职演讲、考察了解”等环节,在300多名竞聘者当中先后两批选拔出了90名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并聘为校长,这在区教育历史上还是少有的。

记者:这一制度实施已有几年时间了,现在看来,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在这一制度上还有什么样的创新思路?

李红军:校长竞争上岗制是我区教育史上最大的一次人事制度改革,从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这项工作是很有成效的。首先打破了校长的终身制,取消了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推行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用人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我区教育的活力。当然,在校长工作和学校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方面还不完善,我们也正在研究解决的方案和办法。

今后,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正在计划尝试一种管理和培养并用的新模式,就是在学校管理人员的聘任与考核过程中,采取“制度上管理”和“能力上培养”的模式,不但要做好人才的选拔,还要做好人才的培养。通过这一模式,做到教育管理后备力量的培养和人才库的建设,如果能成功的话,这也将是一项管理创新成果。

记者:如果其他地区要借鉴这一创新做法,从你们的实践经验来看,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这一制度顺利推行?

李红军:要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要有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形成政策依据和后盾力量,全面排除行政权力的干预,解决一些人为的制约性因素,给教育部门形成权威保障。当然还需要操作单位激流勇进的锐气、一股劲儿干到底的“牛”气和大干特干、不畏干扰的勇气。但最重要的是要慎重制订方案、严谨操作程序,考核评价公正,制度体系科学,做到人性化管理。一句话,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就不要怕丢了“乌纱帽”,在操作中要有法可依,管理中以人为本。

记者:你前面提到教育创新的问题,请问武都区在教育管理方面有哪些创新点?

李红军:说实话,这两年我们所做的好些工作至少在全市是走在前面的。除了校长竞争上岗制,还有“主题月”和“文化周”等。我就举一个“联片教研”方面的例子。

“联片教研”由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在各片区确定一个中心校,然后由这个中心校来带动整个片区内的教学研究活动。先以学校为“点”开展教研活动,再以中心校为“片”开展教研,最后以全区为“面”开展教研,达到点、片、面的结合。在教学研究中,由中心学校确定教研课题,各学校轮流组织开展,最后在区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进行总结。这种活动可以代替教师培训,就是所谓的“以研代培”模式。这是我区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以研代培的创新模式,它不但加深了学校之间教学研究的沟通与交流,还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培训效率。

记者:如果把你们的管理思想上升到理论层次,能不能概括性地阐述一下?

李红军:总结起来讲,我认为,可以概括成两点,即管理思想创新和工作思路创新。

共存范文篇2

关键词:历史产物关系宪法政府共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历史阶段,只要存在某种形态的政府,就必然存在某种形式的支配政府产生及其运作自喊则,不管这种规则被冠之以何种名称,也不管这贝!陵现或者体现为何种形式。诚如法国学者沃马驰所言:“宪法不过是—套规则和习惯;不论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法定的抑或超法定的,政府都要据此处理事物。”近现代意义的宪法乃此前调整政府关系之规则长期进化和积淀而成的结晶。

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人类中的。对于这个源头的任何探索,都不可能排除假设跟猜测,这种猜测是基于“已发现的史料’的基础之的。当我们猜测原始的氏族社会就应当存在某种意义上的政府时,我们也可以在同样的意义猜测,在氏族社会同样也存在着法和先法;因此宪法和政府、和国家实在同一序次匕孕育并在同一序次匕诞生的。宪法与政府同时产生、成长。笔者认为:在一切时代,宪法与政{共存。

一、宪法是历史的产物

如果没有氏族议事会议,我们很难想象,立宪主义的代议制是如何可能发生。如果不是以氏族首领的职权为源头,我们也很难想象,现代社会的元首制度如何可能横空出世。同样的理由,如果没有一种法则来规范原始的氏族议事会议和氏族首领的关系,没有一种法则来调整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我f瞰隹想象氏族社会的秩序是如何得以维系的。或许使这一切得以有序运转的神秘力量就是‘‘历来的习俗—有恩格斯说:‘谧麟的氏族社会里”没有军人、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居有条有理的,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者部落来解决,或者各个氏族相互解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都凋整好了。”我们可以猜测,这种调整氏族议事会议和氏族首领之间关系的习俗以及调整氏族权威系统与氏族成员之问关系的暾例,就是宪法的萌芽洋态。在社会中萌芽的宪法,在社会中长大,正如同社会中孕育的政府,在社会中成长一样。当政府的功能在社会中日显重要的时候,也就是政府内部分工和协作的日益彰显的时候;而这种政府功能的分化刺激了宪法的成长。反过来,宪法的成长,又有力地维系了政府自身的有序运转并促使政府本身的发育和成长。

或许我们难证明古代社会的政治统治征得了被统治者的同意,因而其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价值似乎很难找到有力的证据,但是雹得一切舟在其运作过程中,都不会仅仅是为了政府自身的利益而进行。倘若真是这样,那么一切政府的规则就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政府之所以需要规则并接受规则,不管什土质的政府,在主观谋求政府利益的同时,必然在客观上为社会的安定和进步起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因此调整政府关系的,最终也是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个^之间关系的规则。

二、政府是特定史条件的产物

任何政府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没有哪—个政府可以随心所遇的组建起来,也没有哪—个政府为百过理性精心设计出来。同时我似不自贰的史事实。都是为着特定目的而存在的,并遵循着特定规则而运作.用法律的语言说,政府只不过是一种主权者的机构,换而言之,政府是全体公民依据共同的意愿达成共识赋予主权者—定的汉力来约束其自身,作为主权者的公民可以按照其意志废除、限制或变更它。

政府的演进,像其他任何文化想象—样也是沿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的轨迹踯躅丽前行,考量中西方的历史演进过程,组织政府的首要因素即树立中收威,解决政日减白争台怯性问题,于是“权力神授’的理论应运而生,当政组建起来之后,其使命即为如何管理好其国家,为此管理政府的权力逐渐集中,于是名荆镪l政舒先后出现在世界各国,但是就是这种被人诅咒为万恶的专制政体,既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双重统一,也建立了发达的政府组织体系,并积累了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的财富,剔除了人的野蛮之性,培育了人的智力和理性,造就了职业政治群体,孕育了各种政治学说等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政府的职能逐渐由如何管理好国家渐次转向如何保护好民众,于是一种综合以往各种政.之优点的混合政体渐次被视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并被践行。这种混合政体很快暴露出其不尽人意之处,于是^们看到了混合政体和分权政体联姻生的宪政。人们积极自由观念的勃然觉醒,人民对政府职能的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作为公民权利之看守警察的角色,必然转变为公民权利的积极领导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

三、政府的职能决定宪法的内容

荆知仁先生曾经为宪法设定了—个最低限度的判断准则,那就是宪法列蚤这样几方面的内容,才可以称之为宪法:一是应将围家权力予以划分,并将其归属于不同的国家机构或者权力的持有人,以避免权力集中操于—个专制的权力之手。最明显的就是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里的那句被现代宪法学者奉为金科玉律的名言:“凡权利无保障,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有宪法。”二是直有预先规定的办法,使各权力持有人相互合作,这种安排(类似与美法两国宪政理论的制衡原则配及分配后在形式上受到的限制。三是应有预先公布周知的避免各种自治的权力持有人之间发生纠纷的力去。四是应有事先规定的和平调整基本秩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办法,以避免采用非法、暴力和革命的方法;五是应该包含明确承认某些范围内自9个人自决权及其保障机制。在这五个标准之中,只有第五个标准是近现代宪法所独有的;以其它四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可以说只要有政府的社会就存在着宪法。

现代论宪者以为宪法之所以为宪法就在于其为民主政治之产物,有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政治,始有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故而,他们断言宪法产生与18世纪后期,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英国的自由大宪章虽与近现代宪法在内容上有若干似之处,但由于其诞生与封建专制时代,故而仍被的萌芽。但是宪法首先就是—郭法律或者规则。作为—种规则,它与其他规则相区别的标志是它所词整的对象不同,决定宪法之所以为宪法就在其调整刘缘乃“国家基本组织或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至于宪法的基本内容所能够决定的仅仅是宪法的本身白勺质,而应当是宪法的存茁与否。这种规则维系着.类社会的基本政治正义。我们必须承认,宪法最基本的首要的职能就在于如何组建—个满足社会需要的足够强大的政府,然后才着眼于如何管理好它的国家以及如何管理好政府本身。在这个意义谠宪法与政府是同时产生的,宪法的历史就是有组织的社会的历史。而且“每个国家都有宪法。

共存范文篇3

一、档案存储工作现代化过程中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的对比分析

1、设备投资与技术要求

1缩微技术:设备投资大,使用技术复杂。

一套完整的缩微设备需要投资约一百多万元,用房约近100平方米。缩微工作中,拍照、成像、阅读、拷贝等工序要求技术高、精度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或经专门培训过的工作人员才能操作。

2光盘技术:设备简单,易推广普及。

光盘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在一般档案馆现有计算机设备上再附加一些设施即可。光盘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功能设计完全可以依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及人们利用档案的习惯,整个系统可以紧密结合实际。光盘管理系统使用方便,采用菜单式人机对话方式,操作人员稍加培训,即可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2、复制存储与成品保存

1缩微技术:复制工艺过程复杂,缩微品保存条件要求苛刻。

缩微拍摄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要求很高,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的操作练习。在复制过程中,人、设备、材料、操作方法、环境等因素及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缩微胶片质量。从理论上来说,缩微品可以长期保存,但缩微品保存条件要求相当苛刻。缩微品库房环境温湿度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还要定期卷片防止发生粘连。

2光盘技术:录入快速、精确,保管方便、简单。

光盘技术的复制录入较为简单,只需稍加培训就可操作。目前录入手段应用较多的是光电扫描仪。它可以将档案原件以图象方式输入到光盘中去。扫描仪最大的特点是快速、精确。一般A0幅面的滚筒式扫描仪的扫描分辨率可达500DPI,只要幅度不大于A0,长度不限的任何图纸均可一次扫描输入,扫描一张标准A0图分辨率300DPI约需80秒。

光盘存储密度高,一张525英寸的光盘能存储1000多兆的字节,相当于存放上万页的A4文件或相当于13盘16毫米缩微胶卷的存储量。光盘体积小,对环境要求不高,抗恶劣环境能力强,即使在平常环境下也能长期保管。

二、档案利用工作现代化过程中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的对比分析

1、档案检索与信息输出

1缩微技术:检索较慢,输出费时。

一般情况下,胶片是以张或卷为单位进行编目,这样查阅时必然要翻阅大量的卡片,效率很低。缩微的输出是利用显示阅读器和还原复印等设备,费时,费力。

2光盘技术:检索快速、准确,输出灵活、方便。

利用计算机对光盘进行档案数据的检索,可谓快速、准确、方便。利用快速检索功能,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对几万数据进行查询。在查询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查询的具体名称,也可提出需查询的大致名称,或几个名称进行组合。可进行模糊检索,使检索变得更加灵活、方便。

光盘的输出更加方便、准确。存在光盘中的文件和图纸可利用计算机很方便地输出,对一些数据还可以进行统计后打印输出。输出可以利用各种输出设备,如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印字机等。现在由于采用了高质量喷墨打印机而不是绘图仪,使输出图纸的精度和速度大为提高。

2、凭证作用与法律效力

1缩微技术:缩微品具有法律效力,可作凭证使用。

《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档案缩微品的法律地位作了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缩微品代替原件。档案缩微品和其它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世界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允许缩微品作为法律上的原始证据,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格兰、苏格兰、德国、意大利等国。

2光盘技术:法律效力有待探讨,限制光盘取代档案原件。

光盘的法律效力目前处于探讨阶段。有人认为光盘技术是将原件上的文字、图像经处理后以数字形式存储,容易在输入输出时被删改,故光盘存储的档案不具有法律凭证效力。正如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局《关于数字图像与光盘数据贮存系统的报告》中所说:“联邦法院更愿意接受机构在日常事物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原件作为证据”。加拿大的有关章程也提到,数字图像版本的可信度与档案原件本身并非完全一致。美国大多数政府档案馆限制数字图像技术用于永久保存的公共档案。

三、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长期共存。光盘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1缩微技术在保存期限、法律效力、标准化等方面优于光盘技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与光盘技术相比,缩微技术是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已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不少国家不仅用它管理档案、资料、图书、情报,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工作和出版发行等工作。

缩微品的保存期限较长。据有关材料记载:“国外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缩微胶片寿命可达500年以上”,也有的说一般可保存100到150年。光盘技术发展至今,对其保存期限说法不一。有人断言其寿命为10-20年,有人称可长期保存。但多数专家认为光盘保存信息期限为10年以上。不同种类的光盘寿命也不尽相同。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缩微技术还将因存储方面的优越性继续存在下去,和光盘技术一起促进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2光盘技术发展咄咄逼人,应用前景广阔。

光盘技术的技术优越性是缩微技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目前,光盘技术的技术优势正以咄咄逼人之势迅猛发展。

光盘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可实现档案信息的海量存储、随机快速检索、网际交流、远距离传输及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可以对档案实行原文管理,在不动用原文的情况下,实现档案的查询、复制和利用。能保持档案原貌,扫描后的图纸能够无失真的显示和输出,且在页码上也和原档案一致。检索快速准确、灵活多样,且可实现模糊检索。统计功能齐全,可进行各种馆藏统计和档案利用统计。能够输出档案管理所需的各类卡片、目录及报表图等。

光盘是兼有数字记录和模拟记录优点的存储介质,不仅可以记录数据,还可以记录声音、图像等各类档案,不仅可以存储档案目录,而且可以存储档案全文、档案原件如照片、图片、录像带、录音带等,能很好地解决对声像等不同载体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可节省人、财、物,还可加大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光盘的应用将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实现对不同载体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光盘技术的更高密度、小型化和降低价格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其长寿耐用、统一标准问题也可望逐步解决。总之,光盘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信息存储和利用技术,它在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3《欧美利用光盘技术保存档案》,刊于《中国档案》1998年第7期,王健、黄贵苏著。

共存范文篇4

关键词:历史产物关系宪法政府共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历史阶段,只要存在某种形态的政府,就必然存在某种形式的支配政府产生及其运作自喊则,不管这种规则被冠之以何种名称,也不管这贝!陵现或者体现为何种形式。诚如法国学者沃马驰所言:“宪法不过是—套规则和习惯;不论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法定的抑或超法定的,政府都要据此处理事物。”近现代意义的宪法乃此前调整政府关系之规则长期进化和积淀而成的结晶。

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人类中的。对于这个源头的任何探索,都不可能排除假设跟猜测,这种猜测是基于“已发现的史料’的基础之E的。当我们猜测原始的氏族社会就应当存在某种意义上的政府时,我们也可以在同样的意义E猜测,在氏族社会同样也存在着法和先法;因此宪法和政府、和国家实在同一序次匕孕育并在同一序次匕诞生的。宪法与政府同时产生、成长。笔者认为:在一切时代,宪法与政{共存。

首先,宪法是历史的产物。如果没有氏族议事会议,我们很难想象,立宪主义的代议制是如何可能发生。如果不是以氏族首领的职权为源头,我们也很难想象,现代社会的元首制度如何可能横空出世。同样的理由,如果没有一种法则来规范原始的氏族议事会议和氏族首领的关系,没有一种法则来调整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我f瞰隹想象氏族社会的秩序是如何得以维系的。或许使这一切得以有序运转的神秘力量就是‘‘历来的习俗—有恩格斯说:‘谧麟的氏族社会里”没有军人、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居有条有理的,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者部落来解决,或者各个氏族相互解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都凋整好了。”我们可以猜测,这种调整氏族议事会议和氏族首领之间关系的习俗以及调整氏族权威系统与氏族成员之问关系的暾例,就是宪法的萌芽洋态。在社会中萌芽的宪法,在社会中长大,正如同社会中孕育的政府,在社会中成长一样。当政府的功能在社会中日显重要的时候,也就是政府内部分工和协作的日益彰显的时候;而这种政府功能的分化刺激了宪法的成长。反过来,宪法的成长,又有力地维系了政府自身的有序运转并促使政府本身的发育和成长。

或许我们难证明古代社会的政治统治征得了被统治者的同意,因而其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价值似乎很难找到有力的证据,但是雹得一切舟在其运作过程中,都不会仅仅是为了政府自身的利益而进行。倘若真是这样,那么一切政府的规则就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政府之所以需要规则并接受规则,不管什土质的政府,{也{门在主观E谋求政府利益的同时,必然在客观上为社会的安定和进步起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因此调整政府关系的,最终也是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个^之间关系的规则。

其次,政府是特定史条件的产物。任何政府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没有哪—个政府可以随心所遇的组建起来,也没有哪—个政府为百过理性精心设计出来。同时我似不自贰的史事实。都是为着特定目的而存在的,并遵循着特定规则而运作.用法律的语言说,政府只不过是一种主权者的机构,换而言之,政府是全体公民依据共同的意愿达成共识赋予主权者—定的汉力来约束其自身,作为主权者的公民可以按照其意志废除、限制或变更它。

政府的演进,像其他任何文化想象—样也是沿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的轨迹踯躅丽前行,考量中西方的历史演进过程,组织政府的首要因素即树立中收威,解决政日减白争台怯性问题,于是“权力神授’的理论应运而生,当政组建起来之后,其使命即为如何管理好其国家,为此管理政府的权力逐渐集中,于是名荆镪l政舒先后出现在世界各国,但是就是这种被人诅咒为万恶的专制政体,既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双重统一,也建立了发达的政府组织体系,并积累了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的财富,剔除了人的野蛮之性,培育了人的智力和理性,造就了职业政治群体,孕育了各种政治学说等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政府的职能逐渐由如何管理好国家渐次转向如何保护好民众,于是一种综合以往各种政.之优点的混合政体渐次被视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并被践行。这种混合政体很快暴露出其不尽人意之处,于是^们看到了混合政体和分权政体联姻生的宪政。人们积极自由观念的勃然觉醒,人民对政府职能的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作为公民权利之看守警察的角色,必然转变为公民权利的积极领导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

最后,政府的职能决定宪法的内容。荆知仁先生曾经为宪法设定了—个最低限度的判断准则,那就是宪法列蚤这样几方面的内容,才可以称之为宪法:一是应将围家权力予以划分,并将其归属于不同的国家机构或者权力的持有人,以避免权力集中操于—个专制的权力^之手。最明显的就是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里的那句被现代宪法学者奉为金科玉律的名言:“凡权利无保障,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l曼有宪法。”二是直有预先规定的办法,使各权力持有人相互合作,这种安排(类似与美法两国宪政理论的制衡原则配及分配后在形式上受到的限制。三是应有预先公布周知的避免各种自治的权力持有人之间发生纠纷的力、}去。四是应有事先规定的和平调整基本秩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办法,以避免采用非法、暴力和革命的方法;五是应该包含明确承认某些范围内自9个人自决权及其保障机制。在这五个标准之中,只有第五个标准是近现代宪法所独有的;以其它四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可以说只要有政府的社会就存在着宪法。

现代论宪者以为宪法之所以为宪法就在于其为民主政治之产物,有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政治,始有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故而,他们断言宪法产生与18世纪后期,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英国的自由大宪章虽与近现代宪法在内容上有若干似之处,但由于其诞生与封建专制时代,故而仍被的萌芽。但是宪法首先就是—郭法律或者规则。作为—种规则,它与其他规则相区别的标志是它所词整的对象不同,决定宪法之所以为宪法就在其调整刘缘乃“国家基本组织或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至于宪法的基本内容所能够决定的仅仅是宪法的本身白勺.EE质,而应当是宪法的存茁与否。这种规则维系着.类社会的基本政治正义。我们必须承认,宪法最基本的首要的职能就在于如何组建—个满足社会需要的足够强大的政府,然后才着眼于如何管理好它的国家以及如何管理好政府本身。在这个意义E谠宪法与政府是同时产生的,宪法的历史就是有组织的社会的历史。而且“每个国家都有宪法。

共存范文篇5

1AMT资料处理技术

1.1增加频点数,提高AMT纵向分辨率

虽然常规的AMT法频点密度在对数等问隔的一个级次内的取样数设定为7~l0个被认为是合理的,但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对于同一地电模型,AMT响应的原始曲线频点数多少虽未有明显差异,但其反演结果却存在明显差异j,增加频率点数确实能提高AMT反演的精度,进而提高纵向分辨率。目前,V8综合电法仪和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我国地下水勘查工作中已被广泛使用。V8系统后续处理软件SSMT2000和MTeditor在将时序文件转换为阻抗文件处理的过程中能提取大量有效的频点数据。化希瑞等人的研究表明,可通过后续资料处理技术来恢复EH一4系统软件从功率谱文件向阻抗文件转换过程中丢失的频点数据,大大增加数据数量。

1.2去噪处理

资料的去噪处理方法主要针对场源噪声和地质噪声特点而选取,人文噪声和观测装置引入的噪声主要靠野外施工加以避免。对于由人文噪声引起的局部视电阻率畸变,可用阻抗相位恢复的方法进行校正。

1.2.1时序文件筛选

野外测量工作完成后,即进入原始资料的预处理阶段。在该阶段首先是对照野外原始记录检查各个测点的坐标及电极距的正确性;其次,重新回放每个测点的原始时序文件,并逐点、逐屏地对时序进行挑选,剔除那些存在明显干扰信号的时间序列段,以减少随机干扰信号对数据的影响;最后,利用采集软件重新处理筛选过的时序资料。这样,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估计出的大地电磁响应的质量。

1.2.2人工圆滑去噪

人工圆滑去噪实际上是人机联作手工剔除飞点,并根据视电阻率、相位曲线的变化趋势对资料进行人工编辑。人工圆滑对处理天然场“死频带”区数据以及电磁干扰下的畸变数据效果很好,但需资料处理人员对实测资料和测区地质资料有着较多的了解;同时由于人工圆滑有着很大的随意性,编辑后的结果会因人而异,从而显得不够科学严密。

1.2.3相位资料校正畸变的视电阻率

理论研究和实测资料表明,AMT资料的相位数据的质量要优于视电阻率资料的质量。在二维地质背景下,电性主轴上阻抗相位不受电磁噪声影响。因而,我们可以利用相位资料恢复畸变视电阻率J。利用阻抗相位计算视电阻率的递推公式为:

1.2.4低通滤波去噪

在视电阻率断面上,高频信号表现为局部的振荡和异常,致使整个断面零乱、无规律可循。为突出全局(区域)信息,揭示全局变化趋势,可采用低通滤波法,截断高频成分,保留低频成分。图2为某地EH-4资料高斯低通滤波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低通滤波后的断面图视电阻率等值线更平滑,更好地揭示了从山前至盆地中心地层电性的变化。由相位推算的视电阻率可能会丢失一些细节,同时由相位计算视电阻率采用的是递推算法,会产误差累积效应。实际应用中,建议选择实测视电阻率畸变段两侧的正常频点的视电阻率数据作为计算的初始值,由相位计算出畸变段的视电阻率。图1为原始曲线与相位计算视电阻率曲线对比,可以看出,通过相位计算出的天然场“死频带”区的视电阻率数据与前后数据很好地衔接,Bostick反演结果也得到明显改善。

1.3静态校正

理论研究表明,静态干扰如使电阻率参数改变a倍的话,那么反演后的厚度参数将改变倍。因而,静态校正是AMT资料处理中的关键问题,如果校正不当,会使后续的反演解释得出错误的结果,静态校正的方法很多,但最实用的还是EMAP滤波法,EMAP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圆滑系数的选择,如系数小,则不能很好地压制静态效应;如系数太大,则又使深部信息损失,降低深部的分辨率。实际处理中选择不同的圆滑系数进行对比,辅以相位资料对处理结果进行判断。

1.4反演

目前AMT数据反演主要为一维和二维反演。一维反演方法有Bostick、一维连续介质、一维0c—cam;二维反演方法有RRI、OCCAM、NLCG等。实际应用中,可采用不同反演方法和初始模型获得一组数据的多个反演结果,综合分析研究区物探成果,并结合已知的地质资料和钻孔资料,对反演结果进行取舍。实践证明,对于高频连续剖面工作模式下的AMT数据,可采用EMAP滤波后的一维Bostick反演结果作为最终成果;而对于取得的非连续的长剖面数据,二维反演结果较一维反演结果更精确。

2矿化度评价的数学模型建立

2.1矿化度评价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探讨

利用地层电阻率值计算松散孔隙水的矿化度其原理和评价流程可参照文献[1]和文献[6]。此处仅对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层电阻率值问数学关系的构建予以初步探讨。文献[6]给出了矿化度评价公式C=[(1+△)•p/5.6P],(1)At=to+tt‘h一18;其中,C为地下水矿公度;t为大地表层温度,即研究区地壳常温带温度,此值可在区域地质报告和地方气象资料中获得;t为地温梯度;h为数据点的深度;OL为温度常数(通常取值0.025Q•m/~C);为矿化度常数,对不同成分和温度的溶液,等于其矿化度为1g/L时的电阻率对数值,对NaC1型水质可取值一0.95;P为地层电阻率值;P为孑L隙参数。在研究区工作程度低,未有充足的测井资料和钻孔资料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可借鉴式(1),根据地层情况,选择适合的孔隙参数值,进行初步矿化度评价工作;矿化度评价结果与已知井水质信息进行对比,对评价公式给予适当修正,进而形成适合于全区的地下水矿化度评价数据模型。当研究区有多个钻孔资料可以利用时,可开展孔旁频率测深工作,对测深结果进行反演解释,依据解释的电性层与不同含水岩组,对地下水矿化度进行统计,利用非线性回归法建立地层电阻率与地下水矿化度相互关系模型。

2.2矿化度评价实例

2.2.1新疆疏勒县地下水矿化度评价

新疆疏勒县英尔力克乡位于盖孜河冲洪积平原下游,第四系沉积物以细砂为主,薄层亚黏土和黏土呈不连续分布,地下水具有上咸下淡的普遍特点。鉴于工作区缺少有效的钻孔资料,矿化度评价采用式(1)。依据工作区地层结构特征,孔隙参数P=(3一)/2,=0.42,工作区年平均气温为11℃,推算出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层电阻率问的数学关系为C=(0.825p/17.2)晒+0.2,(2)其中0.2为修正系数。图3为其中一条短剖面的EH-4勘查结果,图3a为经阻抗文件重构、去噪、静态校正处理后的EMAP拟二维反演结果,图3b是由式(2)计算得到的矿化度断面。钻孔位于剖面100m处,孔深300m,取水段位于240~300m深度,地下水矿化度为0.53g/L,地下水矿化度值与电法资料预测值相吻合。

2.2.2银川灵沙乡地下水矿化度评价

灵沙乡位于银川平原东北部,黄河西3km处,由于蒸发浓缩作用,该处潜水的矿化度普遍偏高(>5g/L),而埋深15013''''1以深的第二承压水由于地下水径流滞缓,矿化度也高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饮用水标准,仅有埋深50~150m的第一承压水水质相对较好。在灵沙乡工作开展之前,在已知井旁展开了EH-4试验工作,矿化度评价分别采用式(1)和前人利用数学统计法建立的数学关系式C:(38.37/p)一0.27,(3)结果表明,式(3)计算的矿化度与已知孔资料更接近,而利用式(1)建立起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相差较大。为便于管理,井位拟定在灵沙乡政府院内。因无法开展EH_4工作,于是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在距乡政府东西各1km处进行地下水勘查的物探工作,并分别进行了矿化度评价,两者算术平均作为拟定井位处的矿化度结果(图4)。依据估算矿化度结果,建议钻孔取水深度控制在50~100ITI范围内,考虑到出水量,最后取水段选在50~1501TI范围,矿化度为2.9g/L,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饮用水标准。

共存范文篇6

1.1经济发展形势落后,方式单一

经济发展落后,是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简单、粗放、单一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再加上我国在生态能源方面的利用率不高,技术落后,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掠夺。

1.2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环境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后,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现行的环保制度、环境违法处罚制度使得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对公众的环境权利或环境权利界定不足,导致监督的失效。同时,环境保护机制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公民个人、企业单位成为制度的被动遵守者,以致有些不法分子纷纷钻法律法规的空子谋取私利。

1.3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淡薄,重经济、轻保护唯

GDP观的政绩观,形成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着这种简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重发展速度和数量,轻发展质量,对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补偿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基础,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2.2保证改革开放事业成功,保证人民共享开放成果的保证

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关乎经济发展全局。现如今,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要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保证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也才能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存性措施

3.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高科技、高消耗、高环保技术的开发,通过加强教育发展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2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加速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逐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重点调整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工业企业。以“耗能减量化,回收再利用、资源节约化”为原则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3.3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将和谐观念深入实践,把环保意识深入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摒弃城市发展的效率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城市经济环境进行系统的协调,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4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处理得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一损俱损。

作者:梁双 彭成龙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龚大金.谈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师,2007,(4).

[2]万黎琴.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2007,(6).

[3]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

共存范文篇7

一、基本概念的澄清

首先,就本文所使用的理性概念而言,既不是将理性作为“名称”④,也不是仅将理性作为“心智”⑤来使用,而是主张理性是心智上控制调节行为和抽象思维的一般能力,通过抽象思维和推理,人们能够建立起有关某种非自明问题的信念[1]130。本文采用此主张,是鉴于庄子对人生哲学的探索中,以“无情”为悬解之线,运用理性而至体悟,最终达至无欲无情、自然无为的逍遥境界。例如,庄子基于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敏锐观察和理智思考,认识到在万事万物的运化过程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通过将人生与个别事物的变化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的东西,再在心灵中将综合起来的共同点升华为整个宇宙的本质;且将观察分析的结果带入自然体悟中,进而达到与天地共运,与万物共化的境界。其次,非理性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物,人类既具有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具有非理性的感觉和体悟能力。在非理性中,既包括有情,也包括“无情”。本文不是在感性欲望的意义上使用非理性,而是特指无情无欲的非理性状态。人的非理性状态除了情绪、欲望等外,还包括无知无欲、恬淡素朴的另外一面,庄子挖掘的就是无情无欲的非理性状态。在《庄子》一书中,“情”字主要有三义:一是情欲之情⑥,常指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如《德充符》篇谓“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以及《天地》篇谓“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此五者,皆生之害也”[2]387。庄子批评纵情肆欲者会劳神焦思以至于涂灭性灵,损伤性命。二是物羁之情,常指世俗权位、爵禄之情势⑦(形势)。庄子在《逍遥游》篇明确批评了肩吾所谓的“接舆的言语是‘大有径庭,不近人情’”,不近人情即不附世俗情势。三是指情实之情。在《养生主》篇,庄子谓丧礼上人们的哭泣是“遁天倍情”⑧,这种行为是逃避天然的本性,背离自然的规律,违背自然之“情实”。与自然情实之“有情”相对的“无情”主要是指不为情所乱,不为物所累,能够超脱于喜怒是非,顺乎自然的本性。最后,文章以“无情”为线索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分析,主要鉴于庄子的思想反映出以下倾向:在个体的感性情欲中追求无情;在世俗的物羁情势中保持无情;在自然的生死情实中顺乎无情。《德充符》篇谓:“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2]193在庄子的思想中,“无情”并不是说人无情感,而是指不为情所乱,不为物所累,能够超脱于喜怒是非,顺乎自然的本性。“郭注‘有无情之情,故无为也’,实际上是讲‘道’因无情而无为”[3]。庄子的虚无之“道”不仅仅是超越现象界、经验界的绝对存在,“道”是有情有信与无情无为的统一体。需说明的是,庄子推崇的无情无欲、逍遥无为的精神境界,不同于西方的非理性主义⑨。人的非理性状态除了欲望、本能之外,还包括无情无欲、恬淡素朴的另外一面,庄子挖掘的就是无情无欲的非理性状态。庄子拒绝由欲望、心知而引发的喜怒哀乐、是非好恶之情进入人的心中,这样才能以内在的生命去体验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本质[4]218。

二、情欲情势之“有情”与自然无欲之“无情”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探讨值得每个个体追求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理想的。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是个体如何摆脱感性情欲、物羁情势、生死情实的束缚,以达到无情无欲、自然逍遥的精神境界⑩。无情无欲是庄子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根本态度。“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过这种无欲无情、自然逍遥的生活。但庄子提出的心灵遨游的地方不是纯粹的自然世界,而是无情无欲、无形无名的本体之境,包含对自然现象、万物运化规律的观察和思考。这种境界不是纯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控制下的意识活动,而是非理性状态下的无欲无情的自然境界。它要求个体在感性情欲中追求无情,在世俗的物羁情势中保持无情,在自然的生死情实中顺乎无情。可以说,反对情势情欲之“有情”与追求自然无欲之“无情”贯穿于庄子思想的始终。

(一)感性情欲中追求无情

庄子人生哲学的宗旨是护持恬淡素朴的心境,警惕这种心境的丧失和混乱。要保有自然素朴的心境,就要从感性情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超脱的关键就在于无欲无情。就人而言,有五色、五声、五味之情,它们虽为外在之物,但不是独立自存,其对人有很大影响,能引发人的情欲,使人心迷性乱为外物所役使。“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天地》)。庄子所否定和反对的,正是这种使人心乱性迷的情,亦即人之情欲。庄子劝导人们从感性认识中抽身而返归内心,超越主观感性私欲之情而回到自然天地之情。《大宗师》篇谓“‘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正是形容个体摆脱了感性情欲的牵绊,达到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要人摆脱感性情欲的束缚,保持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是因为钟情于外物会使人为外物所役,从而丧失生命之本真。庄子把社会的黑暗、祸灾的产生归咎于人受感性情欲和外在爵位的诱惑,归根于人的自然至真之情的丧失。比如,权势欲和贪婪心就是使人们的心灵不得自由的主要羁绊和束缚。“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有人总是钟情于功名利禄等世俗事物,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疲于奔命,最终成了世俗外物的牺牲品。在庄子看来,“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齐物论》),名利、福禄等都是身外之物,只有面对世俗事物能控制感性欲望而保持“无情”的心境,解除外在之物对于人的束缚,个体精神才能达到逍遥自由的境界。个体获得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的过程,也是其超越感性自我而获得纯粹自我的过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人间世》)”瑏瑢。只有摆脱感性情欲的束缚,人的感官和心灵才会处于一种纯洁、空明的心境。感官和心灵处于无情无欲的自然状态,内无瑕疵,便可洞见万物的本来面目,观审万物的本然状态。庄子从理智推理和自然体悟两条途径认识到宇宙自然万物中存在着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故主张人的行为不应随心所欲、妄意而为,而应摆脱感性食色情欲之诱惑,追求自然之“无情”。因为“‘道’因无情而无为”[3]。

(二)物羁情势中保持无情

人类的生活必然受到世俗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人要获得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除了抑制主观感性情欲外,还要摆脱爵禄势位的束缚。“故夫知效一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数也”。要护持自然的心境,仅像宋荣子那样面对夸赞与非议不感到奋勉或沮丧;能够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是不够的。还要“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应帝王》)瑏瑣。人应该把握与生俱来的无情无欲的素朴本性。“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瑏瑤。至人之所以为至人,就在于能超身于物外,保守无私欲无私情的自然心境。逍遥作为物羁的对立面,根本含义也是不为外物所累。庄子高举逍遥游的旗帜,旨在批评物对人的牵制,倡导一种自由洒脱、逍遥无羁的精神境界。人生不得自由除了受感性情欲的诱惑之外,另一原因就是受外力牵制,也就是世俗情势的约束和为政者治国方式的限制。庄子提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德充符》)瑏瑥。无人情能超脱于好恶、是非等物羁情势的束缚。庄子要人保持无欲“无情”心境,就是不为物累、不为物役;以“齐物之心”观照万物,便可消解事物的贵贱好坏之别。他还指出,以仁义为救世之道,不仅于事无补,且犹“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日益多”(《人间世》)。仁义礼制随着利益的对立,已丧失本乎自然的性质,成为争名夺利的工具,这是人获得无情无欲心境的障碍。为政者应仿效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成冬藏的客观规律,撇开主观的欲求,一切顺其自然。“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应帝王》)。不追求富贵爵位,顺任自然,任凭雷声闻于耳畔,天运印于心中,自然界就能按其固有规律发展,百姓就能按其固有情性生活。庄子强调摆脱世俗情势束缚,治国理民顺乎人类素朴本性,这对人欲横流的社会现状以及为政者不顾民情的恣意妄为无疑是一付清静剂。人生的理想状态是过一种无情无欲的自然生活。庄子强调对现实生活不应做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但这不是要人孑然独立于自然、社会之外,而是要随顺于万物之自然,随顺于本心本性。庄子舍弃世俗价值观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返朴归真,恢复本性,保持无情无求的逍遥境界。庄子认为,天下万物有其本然真性,处理世事当“因其固然”。要保持自然“无情”的精神境界,获得恬淡素朴的心境,就需排除各种物欲对心灵的干扰,摆脱爵禄势位等外在物羁的诱惑。“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2]5。人们只有排除感性情欲、物羁情势的诱惑,才能够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情无欲的境地。

(三)生死情实中顺乎无情

人间之事,大莫过于生死。而在庄子看来,生死之变正像昼夜交替一样,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瑏瑧。当然,庄子并非反对一切情,他亦认为人应遵循自然常情。人之本性是恬淡无为的,所以人之常情亦虚无恬淡而常因自然。庄子主张“无情”于感性情欲、物羁情势,而有情于自然之常情。“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德充符》)。庄子把人的生死放到生生化化的宇宙大潮中去体验,放在永恒的生命之流中去把握。正因为此,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乐生,不知恶死”(《大宗师》)。庄子试图依从自然运行变化规律,追索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心境。首先,庄子把人的生死看成是气的聚散。在庄子看来,万物的不同形态甚至天地间之一切不过是气的凝聚流散。如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对他的态度深感疑惑。庄子曰:“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至乐》)。人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为气,气变成形,形变而成生命。尔后又从生到死,这样的生死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人家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泣,这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啊。庄子通过将人的生死与自然界个别事物的运化进行比较,把生死现象视为人与万物的共同本质。其次,庄子把人的生死看成是万物生亡的自然现象。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阳光掠过缝隙。《庄子》里讲到老子之死,“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养生主》)。老子死时,老少哭他如此悲伤,一定是(情感执著)不必哭诉而哭诉。这是逃避自然,违背实情,忘掉了我们所禀赋的生命长短,古时候将其称为逃避自然的刑法。正该来时,老子应时而生;正该去时,老子顺理而死,这才是自然情实。庄子将生死问题中的理智认识和自然体悟阐述得很清楚,“人能够达到齐生死的境界是通过‘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德充符》)”瑏瑨。庄子对生死的分析是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综合推理得出的结论,是理智的分析,而不仅是体悟的方法。人只有借助理性的分析和自然的体悟,把自己与生生化化的宇宙结合在一起,才能体悟到生命的价值。最后,庄子借他者之言指出,“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复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德充符》)。像王骀这样有精神境界的圣人,生死不能动摇他心灵的宁静,天翻地覆不能使其产生颓丧缺失之感。他的心处于无所对待的虚空之境,不随外物的变迁而有喜乐之情,他能够顺乎自然之情实,故能保持无欲无情的自然状态。事实上,要达到与“道”契合为一的境界,就要摒弃情欲物欲,保持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心斋”即心志专一,感官停止活动,保持空明虚静的心境。通过“心斋”、“坐忘”,遗弃外在之世俗,忘却内在之肉体,这样使心灵空静,便可与大道相通。达到无欲无情的自然心境就可超然于是非世俗之外,达到“悬解”的境界。“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瑏瑩”(《养生主》)。关于“悬解”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悬’即困缚之义;二说‘忘生死,则悬解也’”瑐瑠;三说“悬解的关键是无心无情”瑐瑡。综合以上阐释,笔者认为,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要人摆脱感性情欲、物羁情势、生死情实的束缚,安时而处顺。刘笑敢先生也认为,“庄子极力追求超脱现实的精神自由,包括超名利、超好恶、超是非、超死生……而超脱的关键也在于无心无情”[5]160。庄子从人的自然本质的理性推究,主张人们面对生死应保持无情(不喜生厌死)的自然心境。从经验角度去观察事物的表象,从理性角度去辨析个别事物,是一般人使用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方法。而要超越生死,就需要排除世俗辩说的方法,以自然体悟去把握生死之道。所以,要达到庄子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过一种无情无欲的自然生活,既需要自然体悟,又需要理性分析。

三、自然“无情”的背后

本文以“无情”为线索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分析,发现其思想既超越了感性原则,亦超越了理性原则。前者表现为从感性欲望中抽身而去的倾向,批评了流俗物质主义的生活态度;后者质疑了现实世界禁锢的体制及物羁情势。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我们既看到理性与非理性的作用,又看到二者的融通关系。其思想既蕴含着情势情欲之“有情”与情实之“无情”的对立,又展示着个体自我提升与超越的路径。庄子所追求的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概括,而是超越平凡生活的更高远的无欲无情、自由逍遥的精神境界。

(一)自然“无情”弥补了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

“在中国思想中,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最早地和全面地开始了对人的境遇的理性的思索”[6]142。庄子的人生哲学反映了理性与非理性的融通关系及双重价值。如果说西方近现代哲学家以非理性的方法去洞察本体世界,是由于工具理性的充分发展而暴露了工具理性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则先秦时期的庄子是在科学方法极端不发达的时代,认识到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片面性,因而诉诸非理性的自然体悟去把握本体。“虽然他们各从一个极端去限制工具理性的范围,却都赞成以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本体,获得了一致的结论”[4]40。东西方思想家都试图在非理性领域中寻找心灵归依的场所。但庄子强调的不是心灵的躁动,而是心灵的自然运化,他主张摆脱感情情欲、物羁情势的束缚,从食色情欲和爵禄势位的诱惑中解脱出来,将自然无欲无情的心态融入于宇宙万物,使内在的生命与万物的运化相合,在宇宙生生息息的运化中获得心灵归依的场所。庄子推崇无欲无情、自然无为,主张过一种非理性状态下的无情无欲的自然生活。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彻底的非理性者,而是说在对待人生、社会、自然生活的层面,他开辟了一条损机巧、弃智虑的认识途径。自然体悟瑐瑢,不能完全脱离经验和理性。庄子批评感性情欲和物羁情势对人的束缚,推崇自然体悟,但他毕竟以“道”、“自然无情”这类概括性极强的概念来表达他对本体和规律的认识。所以说,庄子的自然体悟保留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某些内容,同时其对宇宙万物的抽象与概括又含有自然体悟的特征。

(二)情欲、情势顺乎“无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

共存范文篇8

1.相关定义

我国的劳动相关法律作用在于调整和规范雇主和员工之间劳动关系,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最重要的法律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以企业为主体,指的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采取的一系列员工管理行为的统称,包括员工的录用、待遇、培训、离职等,人力资源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同时也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2.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与趋势

我国劳动法律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一种互相影响和促进对方发展的关系,在中国的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其发展必须受到劳动法律的指引,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又势必会倒逼我国劳动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在劳动法律颁布的初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法律呈现一种强制性的态势,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者开始逐渐融合,这也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变得更加规范化。由强制阶段到融合阶段的过渡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维权意识和企业意识开始觉醒的阶段,在强制阶段时期,国家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作用对企业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进行限制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会用上一些其它的措施。劳动法律的侧重点在于使得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使得企业自身的效益最大化。当劳动者的合法按权益被侵害的时候,劳动者可以根据我国劳动相关法律对企业进行起诉,也可以通过相关组织对此类事件进行处理。当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的时候,企业对劳动法律所规定的相关条例已经比较熟悉,而且这时需要的是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会更加侧重于如何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这就和劳动法律中对于劳动力合法权益的维护结合到了一起,所以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将会是必然趋势。劳动力和企业的利益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所冲突,但它们并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需要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二、促进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和谐共存的措施

首先,企业要以人为本的树立管理观念。二者目的都在于保障人的利益,劳动法律和企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冲突的时候必然是因为企业发展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利益,需要企业对自身进行调整,注重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同意,深入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从而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企业效益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次,企业的员工相关制度要根据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具体来说是企业福利需要进一步改善。员工和企业是契约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利益将会是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唯一纽带,只有完善了员工相关制度,员工才会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目前企业针对这方面都采取了一定措施,如使用成长性的薪酬制度使得员工能够更积极地参加工作;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同时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也可以在劳动法律的基础上推出,员工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明白自身在企业发展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使企业整体和结构都得到优化。最后,企业要根据劳动法律精神和人力资源管理技巧,使得员工心中有更多的企业归属感。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竞争让企业不能投入过多的精力在员工福利和员工成长上,这种时候就要重视对于员工的技术专业素养培训,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更多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大潮。集思广益也是企业发展的方法,目前很多企业使用的员工持股模式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奇招,员工能够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更大利润,也会真正为企业能否顺利发展而担忧,和企业更好地融为一体。

总之,劳动法律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有其现实依据和现实需求。劳动法律的制定充分考虑到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企业中应该怎样得到维护,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也是增加员工的利益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二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还需要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作者:李彩荣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九百户镇政府

参考文献

[1]董保华.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37-47

共存范文篇9

同志在*年《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同年9月中共八大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确定为中共处理与派关系的指导方针。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派长期合作共存的目的是为了互相监督;互相监督——“主要是派监督共产党”是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的条件和基础。换言之,民主监督是派的重要职责,不能实施民主监督,派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理由。

一、建立健全派监督制约体制的必要性

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我国不实行多党制,也不搞三权分立,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体现在党内和党外的民主程序中。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作为派成员参政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文件,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积极的参政党监督制约体制。

第一,从历史来看,派监督有利于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我国派的监督体制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从各派响应“五一”号召起,共产党与各派通力合作,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局。反右扩大化后,各派逐渐失去监督的职能,导致社会生活和民主政治秩序混乱、颠倒,给国家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派重新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中发挥作用。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并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统一战线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多党合作搞得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好;反之,发展就会遭受挫折。各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维护我国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派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忠诚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派提意见,展开批评更有利于集思广益,多谋善断,相互帮助,相互督促。中国共产党和各派有着共同的任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第二,从现实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集中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发挥派监督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国内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许多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的腐败或失误,成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隐患,甚至可能危及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执政党的地位,领导着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政权,非常需要听到各种意见和批评,接受各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在21世纪,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够确保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实现这一目标,不能没有参政党的监督。派的成员由各界知识分子和有一定影响的人士组成,不少同志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在行使监督职能时,能从自身特色的视角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党和政府把他们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可以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加符合实际,使决策更加正确。

第三,从国际来看,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纷纷垮台,缺乏必要的监督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前苏联时苏共长期压制党内民主,在革命胜利后取消其他党派,各种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始终没能解决对执政党的监督问题,权力失去制约,腐败现象蔓延,导致逐渐失去民心,动摇了自己的执政根基,并最终倒台。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以后也不例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国与国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思潮必然会发生碰撞、交流,派监督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同时,在经济和文化生活基本有保障之后,人们在政治上的需求正日益显示出来,为参政党监督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一个大国,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需要监督制约机制。这种机制有利于集思广益,兼听则明,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中国共产党以外的民主监督是执政党体制内自我监督的推动力量。来自党外的监督不是对抗,是防止和纠正公共权力的滥用,保障权力行使过程中的科学和规范。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是社会政治正常运行的必要因素。

二、派的民主监督具有鲜明的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民主监督是在我国特色政党制度下形成的一种监督机制。这一特色政党制度体现在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中,就是“共产党领导,派合作,共产党执政,派参政”。它决定了民主监督是在合作的基础上,是在参政的这一时间和空间内对执政党、对领导集团实行的一种政治监督。就派而言,民主监督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政党体制内,在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基础上,通过民主的方式对执政党所实行的一种政治监督。它有如下特点:

1、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建立在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本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为改进工作、纠正错误所实行的监督,是以“帮忙不添乱”为出发点的。这与西方制度中反对党与执政党彼此对立的权力制衡、利益冲突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参政党可以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提出不同意见,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决策更为科学,更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派是“立会(盟、党、社)为公,参政为民”,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献计出力。

2、党派的民主监督是采取民主的方式,是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的体现。派的监督不同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行政、司法监督,不具备国家权力性质和法律的强制性。是友党之间通过提意见、提建议、作批评的方式来实行监督。派的监督虽然是非国家权力性质的监督,但有着特殊的监督效用。它既是国家政治体系内的一种修错机制,也是一种社会反馈机制。派在中共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履行监督职责,就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对决策和权力运行过程施加影响,体现了这一监督的价值和重要作用。包括派监督在内的民主监督的存在,能够使社会保持一种弹性,使执政党能够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社会舆情能够广泛、及时、充分地得以表达,有利于执政党及时了解情况、完善决策和处理问题,避免问题过于淤积,在得不到正常宣泄和释放的情况下引起社会震荡。民主监督的存在,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优势,是其他性质的监督所不能取代的。

3、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在政党层次上开展的监督。作为参政党,所处的位置比较超脱,提出的意见和批评一般具有较大的客观性;派作为政治联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能提供单靠中共党员不容易提供的监督;参政党的角色,能够通过参政的过程将意见和批评直达中共和政府领导部门。党派的民主监督虽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具有层次高、范围广、形式活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党派的民主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咨询、反馈和警示三个方面。一是咨询功能。在重大决策的协商过程中履行监督,对决策方案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对不符合实际的方面提出修改意见,或提供决策选择方案,使决策更具科学性,更能够反映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二是反馈功能。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以及各级中共、政府机关和中共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情况实行反馈,为国家监督体系提供信息,督促问题的解决。三是警示功能。对决策和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对各项方针政策贯彻中出现的问题,对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行为,对一个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起到警示作用,以引起执政党和政府的重视并予以解决。

三、派监督制约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曾说过,我们保留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比较有利”。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建设成一个合格的执政党,肯定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但是也应该看到,作为参政党的派监督制约作用,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方式,进一步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这种积极的监督制约力量,使参政党监督与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的组成部分。

第一,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参政党监督的重要性。《意见》1989年发表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党中央适应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成功经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是统一战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体现。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真诚接受派监督”。中国共产党有五十多年的执政历史,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的要求,不断完善执政方式和体制很有必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目的,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以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和参政党监督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体制。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这个构想,他说:“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的监督……第三,是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如果说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积极的探索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确立参政党对执政党进行民主监督的一个制度化成果。发展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主要方面,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实行三权分立,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不是消极的“分权”,而是参政党对执政党在合作和协商过程中通过民主的方式实行的监督,是一种高层次、有组织、有着广泛群众代表性和党派性的政治监督。

第三,把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既有形式,又有内容。没有制度化的制度是靠不住的。实践反复证明,制度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约束力,决定着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民主是靠不住的民主,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而制度建设里面包含很多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如何更好地发挥派的监督作用,最重要地还是要考虑体制、制度的设置,这是民主的形势,目前虽然有一些做法,但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化的地步。派参政议政,进行监督要建立制度,要规范化,在制度设置方面保证派能够发挥作用。民主监督是以民主为前提的,这个民主主要表现为给监督方以知情权、监督权和反馈权。不知情难以监督,不反馈无从进一步监督。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扩大参政党的知情权,拓宽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渠道,对参政党监督的范围、对象、内容、程序在制度上加以保证。要加强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联系,各级党委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要听取参政党的意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民主监督在形式上应有所规范化。诸如议政、提案、信息、视察、社情、特约监督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应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参政党真正实现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监督,同时也使执政党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第四,要做好民主监督工作,派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完善民主监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制化、和谐化。

1、加强思想建设,树立正确的政党观念。派及其成员要自觉地坚持加强自我教育和思想修养,强化参政议政意识,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正确认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肝胆相照,长期共存,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有效的民主监督,必须是深入社会、深入群众,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问题,提出真知灼见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要敢于讲真话实话,做共产党的诤友。

2、完善民主监督的方式,把握监督力度。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组织向党和政府提出建议案、建议或有关报告;二是政协委员通过视察、提案、举报等方式提出批评或建议;三是组织或政协委员参加党和政府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目前,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新的民主监督形式,如参加民主评议、行风评议、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提案跟踪,举办政协论坛,组织和参加知情问政的协商会、座谈会,受聘担任特约监察员、特约检察员、特约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土地监察专员、税务监察专员、检风督查专员、政府立法顾问等等,从而使民主监督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当然,重要的还是制定一定的相关监督规章制度,这有利于监督的实施。

共存范文篇10

1.1网络营销奉行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观念:据报道,据NuaInternetSurveys互联网调查公司最新的统计,全球网络用户首次突破了6亿。截止2007年9月低,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从2007年5月底的5.807亿增长到了6.056亿。。网络顾客的上述特点表现为消费者的个性消费意识增强,他们不仅按个性选购商品,而且对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开始要求厂商为自己定制产品。这种个性消费的发展将促使企业重新思考其营销战略,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作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出发点。

1.2网络营销强调个性化、实行一对一营销:由于顾客较以往有更多的主动性,此时企业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让顾客在茫茫网络空间里发现并进入你的网站,并和你保持长期的联系。企业所要做的是在确定了企业所希望吸引的目标顾客之后,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出企业的网页,通过网页内丰富的内容来吸引企业的目标顾客,接触潜在的顾客,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使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活动趋向个性化。

1.3网络营销实现了同步、互动的市场营销:随着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消费者对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加而上升,而且开始对传统的“填鸭式”营销沟通方式感到厌倦和不信任,他们要积极主动地寻找与商品有关的信息,计算机网络化则提供了企业与顾客双向同步交流的通道。潜在的消费者可以借助网络的帮助与销售人员对话,了解感兴趣的产品与服务,提出问题,销售商则根据顾客的信息反馈对产品进行改造或推出新产品,充分利用网络高度互动性的新型营销方法使营销管理者在进行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生产到最后服务的一系列程序时和消费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使信息的发送与反馈之间的“时滞”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真正实现同步互动营销。这种互动的营销手段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甚至使消费者积极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其结果当然是产生更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1.4网络营销促进了企业各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工作

1.4.1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网络,企业可以对整个营销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不断调整

1.4.2网络系统提供充分的交流环境,技术、产品和价格信息可通过网络瞬间传递给世界各地的员工和客户。网络反馈信息经分析通过企业内部网传送生产第一线,可即时生产定制的产品;产品定价也可通过网络反映给消费者;销售人员可以进入公司内部网,获得产品性能、价格变化的最新信息;公司专家系统帮助销售人员了解销售困难与解决方案;销售人员可以对具体项目提出建议与意见,营销各职能、营销部门和其他企业部门之间保持持久的合作,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营销的功能。

2网络化时代新型营销方式

由于网络具有即时双向互动;时空限制的消失;网上信息交流共享、自由、非干扰性等特性。但这种特点能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还取决于它带来的影响是否能适应现代消费者需求特征的演变规律:个性消费的回归。网络营销不是企业营销的救世主,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还需要企业整合其他媒体和手段,进行整合营销传播,以发挥协同作用。笔者认为,传统营销管理中的4P′S(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应将顾客需求整合进来,实现4P′S与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的充分结合,实现在4C′S前提下的4P′S决策,但企业的最终操作还是4P′S,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满足消费个性化需求和利润最大化的两个目标。

2.1产品和服务更加注重对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满足:在网络化时代,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企业必须根据目标消费者对同一类产品的不同需求设计制作符合各自需求的产品。网络的出现为企业进行市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通道,借助于互联网络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到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目标顾客的需求以及他们对于产品的看法和特殊要求,这有利于企业随时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动态,据每位顾客的特定要求单独设计、生产产品,开发出“量身定造”的产品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2.2分销渠道以方便顾客购买为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外出购物的时间越来越少,迫切要求快捷方便的购物方式和服务。网络营销可以大大提高购物效率。通过网络,消费者在家里就可获得相关产品的信息,通过对产品价格、性能等指标的比较,就可以足不出户地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在选定产品之后,数字化的产品,如软件、电子书报等,可以经由网络直接送达用户的电脑,而实物产品一般也由公司派专人送货上门,因此用户购买的方便性大大提高。

3现阶段网络营销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传统营销方式并存

3.1网上零售存在技术和硬件上的问题:首先是网上货币支付的安全性。当顾客把自己的信用卡号码通过互联网传送给厂商时,犯罪分子可以非法侵入,窃取号码,因此一些进行网上购物的顾客仍然倾向于传统的结算方式。其次,网上的商品展示能力受到产品类别的制约,一些重要的商品特性无法从屏幕上显示出来,有时在屏幕上显示的商品与顾客实际得到的商品之间存在着较大出入。第三,由于受网络频宽的限制,互联网经常出现堵塞。第四,作为商品的直接通道,网络仅仅能够作为信息类产品及出版类产品的运送渠道,大部分的商品仍需借助传统分销渠道进行传递。

3.2网络并非完美无缺的广告媒体:网络尚未成为真正的大众媒体,网上广告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技术和消费者接受程度方面的问题,加上目标受众的限制,它仅仅以一种正常而平缓的速度发展着。网络作为广告媒体的优势在于互动性,而劣势则在于由互动性所带来的被动性。除了有目的的搜寻外,消费者并不会主动上网去观看企业辛苦设计出来的网上广告,许多广告因而“沉默”于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之中。在网上,企业也没有多少机会去制造声势,所以,企业不得不借助于传统媒体的力量来宣传企业网站,以激活网上广告,尤其是吸引陌生的消费者的注意力。

3.3现实的消费文化阻碍网络营销的发展:在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今天,消费者在担心权益受损心态的驱使下,自然会调整自己的购买行为。造成买者与卖者之间存在着不信任,致使产生了我们称之为“缺乏信任”的消费文化,在这种文化下,消费者只信物,不信人,必须对商品实物作检验,须从其他渠道收集信息,并决定是否交易。因此,在消费者信心恢复之前,在以诚为本的消费文化建立之前,传统营销将与网络营销长期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