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3:04:59

高声区范文篇1

关键词:声乐教学;高声区训练;演唱难点;声区过渡

高声区训练是声乐艺术教学与演唱中最难学习、掌握的部分,在声乐教学中,一些学生容易发高音,还有一些学生却难发高音。“难高音”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我们应该去正确的了解声乐演唱方法,把握人体构造与特点,找准高声区训练要点,指导学生通过恰当、合理的训练手段,训练出高音演唱能力。

一、高声区训练中的问题及声区过渡要点

对高音的追求是需要经过长期正确的声乐训练来获得,但对于高音区训练,除了注重声音训练规则外,还要结合学生高音区特点展开技巧训练,以更好地展现高声区演唱效果。通常,在声乐演唱中,对声带、高位置、呼吸、共鸣等腔体的把握不当,将会阻碍发声。如漏气和喉头上提,颈部肌肉过于用力,肌肉紧张阻碍高音区发挥,演唱中出现破音等现象。同时,对于声带训练,方法不正确,也会带来诸多疾病。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发声中,喉头的调整,过高、过低、不稳定,都会给发声器官带来损伤。对于咽肌的训练,舌头肌肉与软腭肌肉要协同配合,形成有效共鸣[1]。高声区训练,对心态要求很高。急于求成、缺乏循序渐进,心理过于焦躁,都将影响声区的平滑过渡,也给高音带来影响。声乐教育家沈湘认为:“在错误状态下练习高音,声音的中间部分出了问题,问题就不是翻倍,而是平方。”可见,不当的高声区训练方法,对声乐演唱者带来的损害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在高声区训练中,声区的过渡至关重要。一些学生在过渡声区时,以“喊叫”来应付,特别是在男高音换声区“#f2”音段,无法打开共鸣腔。在喉头上提时,发音得不到气息支撑,导致声音沙哑,影响声乐感染力。对声区过渡的训练,需要把握几点:一是喉位,喉的运动,在吞咽时,环甲肌与咽缩肌配合,会本能地缩紧喉咙,导致演唱者唱不出来。在深呼吸时,喉咙放松,但歌唱训练时,要调整喉头处于低位,而非压迫使其下降。二是咽喉部,高声区训练时,咽门前柱、舌腭肌、咽门后柱、咽腭肌形成拉扯状态,音高上升,拉扯作用增大。咽柱在提喉时,让咽部形成拙劣共鸣体。因此,在歌唱训练时,要打开喉咙,抬起软口盖,便于声音畅通,形成头腔共鸣。三是下巴,对下巴的位置调整是演唱者需要灵活掌握的技巧。喉咙压紧,导致喉外肌拉扯,下颌僵硬,也与下巴过于紧张有关。在高声区训练时,要保持下巴放松,咽部体积增大,改善口腔形态。四是混声,对高声区训练,假声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改善换声区声音效果。一些学生依靠蛮力,将胸声提到换声区,导致真声太多,破坏了声乐的统一性。对混声的训练,需要从良好的换声中,动态调整声区的发声点,确保歌唱平稳。

二、声乐教学中高声区训练的方法

1.轻声高声区起步训练。高声区训练,要从轻声入手,先把握高声区声乐演唱的状态,调整各器官,达到放松。小声训练,要寻找与头腔的共鸣点。如在哼鸣训练时,去体会气息从鼻腔向上的感觉。哼鸣训练,在高声区从“啊”进行练习。需要强调的是,轻声练习,并不是不用打开喉咙、嘴巴,而是与大声训练时要求一致,需要张开嘴巴,打开喉咙[2]。同样,在小声高声区训练时,对气息与声带的调整,让练习者体会气息的流动路径,将声带比作“气球”的口,发声时,声带拉紧,让“气球”有“绷住”的感觉,这样的头声会更饱满。当然,声带拉紧的程度,也会影响气息的走动速度,练习者需要调控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另外,在轻声高声区训练时,可以配合混合高声区训练。让练习者能够从轻声高声区与混合高声区展开切换训练,有助于练习者能够把握高声区的气息调控方法,既能保护好嗓音,又能渐进掌握发声技巧。2.压实中声区发声训练。练习高声区发声方法,都需要有坚实的中声区来支撑。在高音训练中,打好中声区基础很重要。有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练好中声区,才能去突破高声区。对中声区的训练,需要注意起音、呼吸、喉头、演唱等部位的自然衔接。对练习者,需要放松肩部,找到歌唱通道,并顺着气息高位置往上、气息往下;对嘴巴、喉咙的位置,要调整恰当,特别是唱邻近音时,嘴巴、喉咙不能乱动。中声区训练,最好从“起音”入手。起音是一个发声的开始,在起音发声前,需要练习者调整状态,做好准备。如调整气息,调整发声器官的状态。发声第一个音,要注意圆润、轻柔、自然。将“起音”练好,才能让声音听起来更有弹性、更加饱满。通常,在练习中声区时,“啊”是最常用的。声乐大师贝尔冈齐认为,“啊”母音从不更改自己的特点,学好这一母音,对声乐歌唱具有重要意义。“啊”音相对而言,较易打开喉咙。用“啊”来练习时,有练习者会出现漏气问题,可以改用“i-e”练习。对高音区发声训练,通常从中央“C”开始,让下巴放松,找打哈欠的感觉,打开喉咙、嘴巴,保持自然吸气状态。小腹托着气息,隔肌扩张,通过呼吸方式,将每个音串起来,形成完整的发声过程。在发声训练时,对喉咙要求不能动,身体其他部位要放松,自然调整[3]。中声区训练,在逐渐提升音的高度时,要把握好嗓音共鸣的转换。3.做好换声区的正确过渡。对高声区的练习,换声的过渡很关键。科学、正确的换声过渡,才能确保高声区良好的发挥。换声区的过渡,周小燕提出“穿针引线”理念。练习者可以通过“穿针引线”方法,对换声过渡进行形象化感知。具体来说,“穿针引线”法的应用,需要练习者将“线头”捻得很尖,在换声时,对音的调整要变窄,否则就不能“穿过针眼”。演唱者对“线头”“针孔”的把握,需要抓住“换声”的“换”,将声音在高声区位置发出来。对练习者而言,要控制好自己的呼气、喉头、声音的输送状态,保持有效的衔接,协调的配合。通常,对换声区的过渡,很难把握,需要不断的磨炼。换声区的过渡,要分辨好各个声区的特点,练习者需要从歌唱及声乐技巧的训练中,让过渡自然、稳当。如在换声训练时,对“a”的运用,不能照搬高声区方法,发出的声音不自然;不能沿用中声区发声方法,而是要介于两者之间,声音在口腔中的位置,更垂直一些,离上牙齿稍远,口型要比中声区更打开。对“a”的发音减少,增加“o”的发声。在换声训练时,“a”是连接中声区;“o”是连接高声区,换声过渡时,就要从“a”,过渡到“o”。另外,对“a”与“o”的比例运用,也要有所变化。当在f2音上时,“o”的成分,高于“a”的成分;在be音上时,“a”的成分,高于“o”;在e上时,“a”与“o”的成分相对平衡。换声区训练,对练习者自如的转换中声区、高声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4.掌握高声区“关闭”唱法。在声乐教学中,高声区的训练周期长,问题多。用什么方法来提高高声区训练效果?对“关闭”唱法的运用,特别是在男高音练习中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关闭”唱法,对“关闭”的理解,本质上是在声区转换中时的灵活变换。将意大利母音“Ah”,变成“Oo”;把“I”音变成“U”音等。“机能转换”,可以解释为发音机能在发高、中、低音高时,声带所处的状态。低音时,声带处于长、宽、厚状态,声带需要拉紧、闭严,也称为“重机能状态”;发高音时,声带处于短、窄、薄状态,利用声带的边缘振动,来获得高音歌唱,成为“轻机能状态”。对“关闭”唱法的运用,就是要求练习者能够实现“重机能状态”向“轻机能状态”,或者“轻机能状态”向“重机能状态”的转换。比如男高音在唱F2音时,需要稳住“喉结”,把声音往喉咽“竖起来”,微抬软腭,便于气流及声音沿着喉咽送到头腔,实现机能转换,F2以上的高音就会得到头腔的良好共鸣。一些练习者,如果不注意对声音的“掩盖”,一味往口腔前平推,反而影响高音的发挥。对于高声区训练,不同的练习者,方法也有所不同。对男高音,在喉咽腔的共鸣效果较多。但到F音时,这种方法就得变换,否则,高音唱出来的效果如同“喊叫”。严重的话,可能将自己的声带唱坏。因此,“关闭”唱法,就是要从母音“变形”训练起,要不间断地练,要有耐心地练,慢慢掌握这一技巧。在“关闭”唱法训练伊始,练习者可以将声音唱得稍暗些,不一定一下子就唱好。通过一段时间的揣摩和体验,练习者需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关闭”唱法,逐渐减少母音“u”的成分,高音效果也会逐渐明亮起来。另外,对掩蔽的声音,不能过分掩蔽,否则声音唱出来会有“发闷”的感觉。练习者可以采用高声区低唱方法,来获得良好的“关闭”效果。5.注重不同声区的统一。对高声区训练,还要注重对其他声区的统一。中声区是训练的基础,通过中声区声带局部或边缘振动的方式,来实现高声区与低声区的协同。在指导练习者把握声区的统一性时,需要抓住中声区这个“点”的焊接作用,因为,对于任何换声,必有裂痕,需要通过“点”的焊接,让不同声区良好过渡。即真声、半真声、半假声、假声的渐变。林俊卿在探讨这个“点”时,就是从咽音唱法中而来,将之作为整个声区协同的支柱。不过,对于单一的,以“点”来发声的声带动作,其声音干涩,甚至尖锐,并无特色。但在高声区训练时,要指导练习者去体会这个“点”,细心把握,逐步强化练习者的高音效果。高声区训练,还需要多选择人文性强、民族性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音域较广,也能够展现高音区的发声效果,便于练习者对高音区进行自主的伸展,表现出不同的高音色彩。另外,高声区训练作品,还可以选择一些戏剧、旋律跌宕起伏的作品,便于练习者掌握不同声区的变换与统一。

三、结语

高声区训练,因自身和个体现状发声条件的差异性,在方法指导上也要因材施教。选择科学、系统的,合乎自然的发声方法,指导练习者掌握必要的发声技巧。同时,在高声区训练时,对练习者心理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要做好心理调适,特别是对嗓音条件好、乐感好,具备一定演唱技巧的练习者,更应该做好歌唱心态的调适。一些练习者,往往在台上演唱时,因过度紧张而影响高音发挥,甚至出现节奏不稳、走音走调。做好自我心理的缓解,学会必要的调适心态的方法,让歌唱变得轻松、自然。

参考文献:

[1]崔哲豪.民族声乐教学刍议——男高音基础发声训练[J].戏剧之家,2020(01):149-150.

[2]陈建彬.穿针引线——周小燕男高音训练法探究[J].歌唱艺术,2018(11):29-36.

高声区范文篇2

关键词:男高音;高声区;高吐字;心理素质;气息支持位安放;咬字。

男高音的胸腔共鸣贯穿整个声区,即使到男高音仍要带有真声的色彩。这样在转换声区时就很难做到融会贯通。实践证明,在男高音的训练中出现的绝大部分技术困难和错误的发声,都与声区问题有很大关系。高声区的建立难度是比较大的,要逐个音进行研究。切忌孤立地着眼于个别器官的训练,要求把发高音的各种因素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具体的训练中,要对发声的各种因素进行逐项检查。

1、高声区的喉形。唱高音前头脑里首先要有高音的形象,耳朵里要有高音的音型、音色。有了这种想像才能迅速而自然地获得动作上的想像,找到适合而有效的动作。唱高音时要保持大打"哈欠"的感觉,即颌关节上、下充分打开、放松并回缩下巴,软腭尽力抬高、咽壁挺拔、坚固,喉头向后靠拢,底变空,咽壁扩得很大;音愈高,喉底愈向前下方张开(大舌根向前向下),胸骨舌骨肌明显地向中间收缩成一个点,与向外扩张的颈底周围的肌肉持对抗状态,从而将喉头稳定在高音所需要的低位置上。

2、高声区的共鸣:口、喉咽腔的充分打开,并非意味着完全打开了上部共鸣腔,歌声还必须有意识地将上口盖向前向上抬起(好似向前上方啃东西),笑肌也随之向上托,从而打开鼻腔、鼻咽腔,声音从鼻腔内振动引向筛窦,然后再扩展到额窦内振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腔共鸣(高位安放)。获得了这种声音,但不能增加高泛音,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喉部不易疲劳并能持久。歌者可以体会想打喷涕又打不出来、鼻根发酸的那一瞬间,鼻腔是打开的,还可以通过擤鼻涕、闻花,深吸气等感觉来体会鼻腔的打开。高音虽然较多地在头腔共鸣中共鸣,但绝不是单一地使用头腔共鸣,在任何情况下歌者都要感到声音是从胸、腹中发出来的,即上、下共鸣腔都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必须使用混合共鸣。为此,在打开头腔共鸣的同时不能失去喉头的工作感(保持咽腔的正确形状)和胸腔共鸣的作用,从而获得一个有胸腔支持的高音。

3、高声区的运用:声音的"高位安放"必须配合深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歌者在唱高音前,抓到那一刹那放松的机会做深而有弹性的吸气(切忌耸肩),不能吸得太深,形成饱和状态,使高音不准,不流畅,甚至僵化。吸入适量的气息后稍稍保持一会儿,将气息略向下沉一点,瞬间转为呼气(发声)状态。在呼气(发声)时,要保持吸气感觉,即背、胸、肋、横膈膜、后腰有弹性地扩张与向里向上紧缩(有弹性)的小腹形成对抗状态;音愈高,两肋的张力愈加稳定,后腰愈往下使劲,这样气息才能垂直地通下来,从而将气息的支点固定在小腹的下端,用"丹田"部位,不能有任何偏离现象;高音的"激起"要有爆发力,这样才能将气息垂直地反弹上去,声流自然地进入头腔(鼻梁上端与眉眼交界处有明显的共振感),一个清晰的元音在咽腔的顶端回响振荡,这种声音音量虽不大,但圆润、优美,传得远,在力度和灵活性上都具有最大的能动性。

4、高声区的吐字要求:从歌唱肌能来分析,发声的功能由口腔深入的"喉"来形成,吐字由口腔的前半部分、唇、齿、舌、牙等来完成。从吐字与呼吸的关系来说,高声区的每个字都应该咬在气息的支点上,切忌在旋律线的音符上咬字,那样会使喉头出现前推或其他移动现象,造成气息不稳定。

为了使嗓音自然和语言清晰,在训练中强调要在讲话的水准上歌唱。男声讲话嗓音的音高大约在bb1-c3之间,这样就能自然而不费力地获得混合共鸣的优美音质。但是歌者也不要误认为不论音域多高都要用一成不变的讲话嗓音来唱,这样必将诱发声区上的矛盾,从而使高音过分沉重、僵硬或过于开放。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现象,为了使高音优美、自如,可以有意识保持一点"哈欠"感觉,将母音略加变圆变暗,这样就能使它们保持轻松、圆润。5、高声区的训练:男高音经过统一声区的训练后,要进行高声区的训练。歌者的发声状态、呼吸、共鸣、吐字等方面的运用,要随着声区的转换相应地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f2唱得有力量,有效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应该用完全开放的声音唱。但为了半声效果,必须在这个音上有个明显的动作,咽腔在原有的基础上再稍稍扩大,气息再稍稍加强,上部共鸣腔再稍稍打开,相应的共鸣焦点后移,歌者感到声音变小,音色变圆、变暗(接近"u"又不是"u",好似"o"中带"u"的色彩。将这种关闭的声音一直带到高声区),从#f2开始随着音高的上升,一个音挨着一个音愈来愈集中,共鸣焦点愈来愈向后倾斜,音色愈发变得圆润。由于高声区的管道很窄小,这种变化非常轻微,只需要用思维调节,不要在肌肉上特别下功夫,那样会造成肌能平衡失调,上不去高声。总之,要防止这些音唱得过于开放,形成白声,也要防止把母音变暗做过了头。

6、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高音上不去,不要一味从发声器官的功能方面解决,还要研究歌唱的心理状态。要知道高音是思维、意志、神经、呼吸压力与喉头声带主动配合的问题。

唱高音前歌者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心,不要把高音技术看成高不可攀、深不能测,要充分认识到高音失败是正常现象。只有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获得永久的成功。唱高音还要有激情。情绪激动才能使横膈膜一直在振动,气息才能垂直地通下来,从头顶到小腹才能形成一个通畅的整体。情绪激动才能使发声器官处于开放状态,自然、放松有利于调节发声器官的功能动作,歌唱技术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如果歌者内心无动于衷,歌唱技术再好高音也难上去。

另外,如果到了高音就紧张,发声器官就会僵死,机能平衡就会失调,气息也会随之上浮,高音失去气息支持,喉头就会用力帮忙,声音便会卡在嗓子里,高音就上不去。歌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唱高音时要想着向下舒展(可让歌者在唱高音时做个雄鹰展翅的动作),想像自己是在下楼梯。这样歌者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气息才能彻底沉下来,高音才能反弹上去。再者,声音的主动要与旋律线成相反的方向。这也正符合人们常说的高音低唱,低音高唱的要求。

美妙的歌声,不仅来自正确的概念,而且必须依靠不断反复,持久而有效的练习,养成良好的歌唱肌肉运动习惯,从中获得正确的声音效果,以巩固声音概念。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有可能训练出一个辉煌的男高音。

参考文献:

高声区范文篇3

2、高声区的共鸣:口、喉咽腔的充分打开,并非意味着完全打开了上部共鸣腔,歌声还必须有意识地将上口盖向前向上抬起(好似向前上方啃东西),笑肌也随之向上托,从而打开鼻腔、鼻咽腔,声音从鼻腔内振动引向筛窦,然后再扩展到额窦内振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腔共鸣(高位安放)。获得了这种声音,但不能增加高泛音,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喉部不易疲劳并能持久。歌者可以体会想打喷涕又打不出来、鼻根发酸的那一瞬间,鼻腔是打开的,还可以通过擤鼻涕、闻花,深吸气等感觉来体会鼻腔的打开。高音虽然较多地在头腔共鸣中共鸣,但绝不是单一地使用头腔共鸣,在任何情况下歌者都要感到声音是从胸、腹中发出来的,即上、下共鸣腔都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必须使用混合共鸣。为此,在打开头腔共鸣的同时不能失去喉头的工作感(保持咽腔的正确形状)和胸腔共鸣的作用,从而获得一个有胸腔支持的高音。

3、高声区的运用:声音的"高位安放"必须配合深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歌者在唱高音前,抓到那一刹那放松的机会做深而有弹性的吸气(切忌耸肩),不能吸得太深,形成饱和状态,使高音不准,不流畅,甚至僵化。吸入适量的气息后稍稍保持一会儿,将气息略向下沉一点,瞬间转为呼气(发声)状态。在呼气(发声)时,要保持吸气感觉,即背、胸、肋、横膈膜、后腰有弹性地扩张与向里向上紧缩(有弹性)的小腹形成对抗状态;音愈高,两肋的张力愈加稳定,后腰愈往下使劲,这样气息才能垂直地通下来,从而将气息的支点固定在小腹的下端,用"丹田"部位,不能有任何偏离现象;高音的"激起"要有爆发力,这样才能将气息垂直地反弹上去,声流自然地进入头腔(鼻梁上端与眉眼交界处有明显的共振感),一个清晰的元音在咽腔的顶端回响振荡,这种声音音量虽不大,但圆润、优美,传得远,在力度和灵活性上都具有最大的能动性。

4、高声区的吐字要求:从歌唱肌能来分析,发声的功能由口腔深入的"喉"来形成,吐字由口腔的前半部分、唇、齿、舌、牙等来完成。从吐字与呼吸的关系来说,高声区的每个字都应该咬在气息的支点上,切忌在旋律线的音符上咬字,那样会使喉头出现前推或其他移动现象,造成气息不稳定。

为了使嗓音自然和语言清晰,在训练中强调要在讲话的水准上歌唱。男声讲话嗓音的音高大约在bb1-c3之间,这样就能自然而不费力地获得混合共鸣的优美音质。但是歌者也不要误认为不论音域多高都要用一成不变的讲话嗓音来唱,这样必将诱发声区上的矛盾,从而使高音过分沉重、僵硬或过于开放。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现象,为了使高音优美、自如,可以有意识保持一点"哈欠"感觉,将母音略加变圆变暗,这样就能使它们保持轻松、圆润。5、高声区的训练:男高音经过统一声区的训练后,要进行高声区的训练。歌者的发声状态、呼吸、共鸣、吐字等方面的运用,要随着声区的转换相应地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f2唱得有力量,有效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应该用完全开放的声音唱。但为了半声效果,必须在这个音上有个明显的动作,咽腔在原有的基础上再稍稍扩大,气息再稍稍加强,上部共鸣腔再稍稍打开,相应的共鸣焦点后移,歌者感到声音变小,音色变圆、变暗(接近"u"又不是"u",好似"o"中带"u"的色彩。将这种关闭的声音一直带到高声区),从#f2开始随着音高的上升,一个音挨着一个音愈来愈集中,共鸣焦点愈来愈向后倾斜,音色愈发变得圆润。由于高声区的管道很窄小,这种变化非常轻微,只需要用思维调节,不要在肌肉上特别下功夫,那样会造成肌能平衡失调,上不去高声。总之,要防止这些音唱得过于开放,形成白声,也要防止把母音变暗做过了头。

6、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高音上不去,不要一味从发声器官的功能方面解决,还要研究歌唱的心理状态。要知道高音是思维、意志、神经、呼吸压力与喉头声带主动配合的问题。

唱高音前歌者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心,不要把高音技术看成高不可攀、深不能测,要充分认识到高音失败是正常现象。只有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获得永久的成功。唱高音还要有激情。情绪激动才能使横膈膜一直在振动,气息才能垂直地通下来,从头顶到小腹才能形成一个通畅的整体。情绪激动才能使发声器官处于开放状态,自然、放松有利于调节发声器官的功能动作,歌唱技术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如果歌者内心无动于衷,歌唱技术再好高音也难上去。

另外,如果到了高音就紧张,发声器官就会僵死,机能平衡就会失调,气息也会随之上浮,高音失去气息支持,喉头就会用力帮忙,声音便会卡在嗓子里,高音就上不去。歌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唱高音时要想着向下舒展(可让歌者在唱高音时做个雄鹰展翅的动作),想像自己是在下楼梯。这样歌者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气息才能彻底沉下来,高音才能反弹上去。再者,声音的主动要与旋律线成相反的方向。这也正符合人们常说的高音低唱,低音高唱的要求。

美妙的歌声,不仅来自正确的概念,而且必须依靠不断反复,持久而有效的练习,养成良好的歌唱肌肉运动习惯,从中获得正确的声音效果,以巩固声音概念。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有可能训练出一个辉煌的男高音。

参考文献:

[1]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音乐艺术1992年第二期。

高声区范文篇4

关键词:男高音;高声区;高吐字;心理素质;气息支持位安放;咬字。

男高音的胸腔共鸣贯穿整个声区,即使到男高音仍要带有真声的色彩。这样在转换声区时就很难做到融会贯通。实践证明,在男高音的训练中出现的绝大部分技术困难和错误的发声,都与声区问题有很大关系。高声区的建立难度是比较大的,要逐个音进行研究。切忌孤立地着眼于个别器官的训练,要求把发高音的各种因素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具体的训练中,要对发声的各种因素进行逐项检查。

1、高声区的喉形。唱高音前头脑里首先要有高音的形象,耳朵里要有高音的音型、音色。有了这种想像才能迅速而自然地获得动作上的想像,找到适合而有效的动作。唱高音时要保持大打"哈欠"的感觉,即颌关节上、下充分打开、放松并回缩下巴,软腭尽力抬高、咽壁挺拔、坚固,喉头向后靠拢,底变空,咽壁扩得很大;音愈高,喉底愈向前下方张开(大舌根向前向下),胸骨舌骨肌明显地向中间收缩成一个点,与向外扩张的颈底周围的肌肉持对抗状态,从而将喉头稳定在高音所需要的低位置上。

2、高声区的共鸣:口、喉咽腔的充分打开,并非意味着完全打开了上部共鸣腔,歌声还必须有意识地将上口盖向前向上抬起(好似向前上方啃东西),笑肌也随之向上托,从而打开鼻腔、鼻咽腔,声音从鼻腔内振动引向筛窦,然后再扩展到额窦内振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腔共鸣(高位安放)。获得了这种声音,但不能增加高泛音,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喉部不易疲劳并能持久。歌者可以体会想打喷涕又打不出来、鼻根发酸的那一瞬间,鼻腔是打开的,还可以通过擤鼻涕、闻花,深吸气等感觉来体会鼻腔的打开。高音虽然较多地在头腔共鸣中共鸣,但绝不是单一地使用头腔共鸣,在任何情况下歌者都要感到声音是从胸、腹中发出来的,即上、下共鸣腔都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必须使用混合共鸣。为此,在打开头腔共鸣的同时不能失去喉头的工作感(保持咽腔的正确形状)和胸腔共鸣的作用,从而获得一个有胸腔支持的高音。

3、高声区的运用:声音的"高位安放"必须配合深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歌者在唱高音前,抓到那一刹那放松的机会做深而有弹性的吸气(切忌耸肩),不能吸得太深,形成饱和状态,使高音不准,不流畅,甚至僵化。吸入适量的气息后稍稍保持一会儿,将气息略向下沉一点,瞬间转为呼气(发声)状态。在呼气(发声)时,要保持吸气感觉,即背、胸、肋、横膈膜、后腰有弹性地扩张与向里向上紧缩(有弹性)的小腹形成对抗状态;音愈高,两肋的张力愈加稳定,后腰愈往下使劲,这样气息才能垂直地通下来,从而将气息的支点固定在小腹的下端,用"丹田"部位,不能有任何偏离现象;高音的"激起"要有爆发力,这样才能将气息垂直地反弹上去,声流自然地进入头腔(鼻梁上端与眉眼交界处有明显的共振感),一个清晰的元音在咽腔的顶端回响振荡,这种声音音量虽不大,但圆润、优美,传得远,在力度和灵活性上都具有最大的能动性。

4、高声区的吐字要求:从歌唱肌能来分析,发声的功能由口腔深入的"喉"来形成,吐字由口腔的前半部分、唇、齿、舌、牙等来完成。从吐字与呼吸的关系来说,高声区的每个字都应该咬在气息的支点上,切忌在旋律线的音符上咬字,那样会使喉头出现前推或其他移动现象,造成气息不稳定。

为了使嗓音自然和语言清晰,在训练中强调要在讲话的水准上歌唱。男声讲话嗓音的音高大约在bb1-c3之间,这样就能自然而不费力地获得混合共鸣的优美音质。但是歌者也不要误认为不论音域多高都要用一成不变的讲话嗓音来唱,这样必将诱发声区上的矛盾,从而使高音过分沉重、僵硬或过于开放。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现象,为了使高音优美、自如,可以有意识保持一点"哈欠"感觉,将母音略加变圆变暗,这样就能使它们保持轻松、圆润。

5、高声区的训练:男高音经过统一声区的训练后,要进行高声区的训练。歌者的发声状态、呼吸、共鸣、吐字等方面的运用,要随着声区的转换相应地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f2唱得有力量,有效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应该用完全开放的声音唱。但为了半声效果,必须在这个音上有个明显的动作,咽腔在原有的基础上再稍稍扩大,气息再稍稍加强,上部共鸣腔再稍稍打开,相应的共鸣焦点后移,歌者感到声音变小,音色变圆、变暗(接近"u"又不是"u",好似"o"中带"u"的色彩。将这种关闭的声音一直带到高声区),从#f2开始随着音高的上升,一个音挨着一个音愈来愈集中,共鸣焦点愈来愈向后倾斜,音色愈发变得圆润。由于高声区的管道很窄小,这种变化非常轻微,只需要用思维调节,不要在肌肉上特别下功夫,那样会造成肌能平衡失调,上不去高声。总之,要防止这些音唱得过于开放,形成白声,也要防止把母音变暗做过了头。

6、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高音上不去,不要一味从发声器官的功能方面解决,还要研究歌唱的心理状态。要知道高音是思维、意志、神经、呼吸压力与喉头声带主动配合的问题。

唱高音前歌者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心,不要把高音技术看成高不可攀、深不能测,要充分认识到高音失败是正常现象。只有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获得永久的成功。唱高音还要有激情。情绪激动才能使横膈膜一直在振动,气息才能垂直地通下来,从头顶到小腹才能形成一个通畅的整体。情绪激动才能使发声器官处于开放状态,自然、放松有利于调节发声器官的功能动作,歌唱技术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如果歌者内心无动于衷,歌唱技术再好高音也难上去。

另外,如果到了高音就紧张,发声器官就会僵死,机能平衡就会失调,气息也会随之上浮,高音失去气息支持,喉头就会用力帮忙,声音便会卡在嗓子里,高音就上不去。歌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唱高音时要想着向下舒展(可让歌者在唱高音时做个雄鹰展翅的动作),想像自己是在下楼梯。这样歌者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气息才能彻底沉下来,高音才能反弹上去。再者,声音的主动要与旋律线成相反的方向。这也正符合人们常说的高音低唱,低音高唱的要求。

美妙的歌声,不仅来自正确的概念,而且必须依靠不断反复,持久而有效的练习,养成良好的歌唱肌肉运动习惯,从中获得正确的声音效果,以巩固声音概念。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有可能训练出一个辉煌的男高音。

参考文献:

高声区范文篇5

关键词:音区混声换声区哼鸣

女高音的训练方法和其他声部的训练方法一样,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在训练的全过程中,既要遵循常规的有定论的共性原则,更要注重和把握好这个声部的自身特性。特别是在女高音训练之初,以哪一个音为基本点切入是这个声部训练的关键之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对于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相对成熟的见地。

树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混声歌唱

混声是女高音进行演唱的基石,如何快速准确地进入混声的歌唱状态,是女高音训练之初的首要问题,其中音区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选择了过低或过高的音区都会影响对女高音的训练进度,也容易对其音色的形成造成一定的阻碍,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毛病。选用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d之间,这段音区是相对比较恰当的。为什么要在训练的开始阶段选择这个音区?这是由于未经训练的女高音的真假声区别得非常明显,不容易将真假声无痕迹地混合在一起。在训练的开始阶段,过多地强调真声或假声都是不可取的。而这段音区位于高声区和中低声区的交汇阶段,将这段音区把握好,会为以后的声音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声区统一的歌唱观念

能否在各个声区之间自如地过渡是衡量女高音歌唱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换声区解决不好,会造成声区不统一,低、中、高声区脱节,音色和音量不一样。女高音是多以头声为主进行歌唱的,因此女高音只要假声运用得当,演唱高声区并不感到太困难,但她们从高声区下行到中声区时将出现假声、真声过渡和声区的统一问题。女高音除中声区与高声区之间容易出问题之外,在中声区与低声区的换声点也常常出现麻烦,要么声音太虚,要么完全用真声,过渡很困难,常出现真假声打架的问题。女高音天然的高泛音比男声多,使得中声区与高声区之间的换声点较之男声不明显而且好过渡一些。又因有的女高音纯用假声也能演唱,所以高声区与中低声区之间的换声区往往被忽视。当选用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d之间这段音区时,就等于直面了换声区问题的焦点,这样就加速了进行混声的训练过程,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无论歌者的嗓子自然条件稍好一些还是稍差一些,从长远角度讲,要想唱出美妙的声音就必须确立规范的声音概念。在科学的方法面前人人平等,训练之初就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建立声区统一的概念,从而更进一步确立混声歌唱。

哼鸣切入快速混音

自然声区的训练是歌唱嗓音发展的一个基础。这段声区有几个音属于自然声区,有几个较高的音则属于换声区,所以这部分音区的训练要非常小心,音量不宜太大,以中强度为好,嘴巴不要张得太大。这个声区训练的要求就是要自然,不能施加任何不必要的力量,气息要有充分的支持,但是不可僵硬,要给人轻松的感觉。训练之初在练声曲目的选择上要多以下行音阶为主,训练以哼鸣进入确立声音的位置。其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嘴唇轻合并使口腔内不能留有空隙,用鼻子吸气,气要深吸到底而且反复快速多吸几次,这样可以使空气在鼻腔内能够刺激到声音的高位共鸣点。第二步,在明确鼻腔内高位共鸣点的前提下,适量吸气轻轻哼出,把声音安放在共鸣点上。注意试探用气,音量要小,感觉把声音哼到头腔里去。同时注意区别低位置的鼻音哼鸣,低位置的鼻音哼鸣时鼻翼的震感稍强一些,而正确的高位置的哼鸣鼻翼的震感相对弱一些。第三步,当能够熟练掌握闭口哼鸣时就可以把嘴张开进行开口哼鸣。注意保护好声音位置,闭口哼鸣与开口哼鸣的感觉是相同的。开口哼鸣时要保持下巴和舌的放松。训练过程中当遇到小字二组的c音左右时,声音会出现憋卡现象,会出现破裂音,这时不要用力要自然地顺过去。在正确哼鸣的基础上引入“啊”母音,其感觉也与哼鸣一样尽量以顺为主。注意“啊”的开口不要过大,舌头放松,舌面放平,下巴放松,要求同哼鸣的感觉一样,而且“啊”的音感位置也同样放在高位共鸣点上。当然,练声曲目有很多,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也可再引入其他的母音。但注意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声乐训练是一项既复杂而又细致有步骤的双向教学活动,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分析、有计划地训练,因材施教。

结语

掌握好换声技巧是达到声区统一的必要条件,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不同,在声乐教学上就不能生搬硬套,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灵活运用。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d这段音区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可以上下浮动两度左右。在女高音中声区的训练中,如果能抓住过渡音区的关键环节,就会为向高音区和低声区两个方向的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就会较容易地掌握全部声区的发声方法,从而就会加快学习的进程,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女高音声种过渡音区的训练》,李文华,原载于《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1月

[2]《女高音换声点之管见》,朱峰玉,原载于《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第16卷第2期,2001年6月

[3]《女高音混声唱法训练的要点》,刘晓梅,原载于《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第19卷第2期,2003年6月

高声区范文篇6

关键词:混声唱法气息混合共鸣

混声唱法就是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混合运用的唱法。是对声带发声时机能状态按规律的具体实践,它要求发低音时避免全用真声(胸声区),发高音时避免全用假声(头声区),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音都是混声效果。混声唱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真声和假声的两种唱法混合着灵活运用歌唱,从而获得声音通畅,圆润甜美,美妙动听的歌唱效果。

混声唱法原理

混声唱法指的是真假两种歌唱状态混合着应用的意思,假声要以真声为基础,真声要以假声为基础,高音挂上胸腔,低音挂上头腔;高音有浓厚的真声色彩,低音有假声成分。这样两个声区比例恰当,灵活应用才能发挥头声区里有胸腔共鸣,胸声区里有头腔共鸣的两个共鸣腔体混合共鸣的优点。真假声混声歌唱要按比例调整,如果始终只用真声,由于声带一直处于拉紧的状态唱高音,势必造成脱离气息的喊叫,久而久之,由于声带负担过重,造成声带病变而失去歌唱能力。同样,如果始终只用假声,由于声带不能闭合,用不上力,所以声音虚弱,没有亮音,得不到呼吸的支持,久而久之,声带功能减弱而失去弹力,同样也会造成病变失去歌唱的能力。假如将这两种唱法巧妙地,不是突然地、而是逐渐过渡、转换,声音会统一,声音会无“坎”,把它们调整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之下,才能使两种声音的共鸣混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流畅均匀,明亮甜美的声音。

李维渤教授在《发声训练中的四个“R”》一文中,谈到真、假声混合问题时,把头声区比作水,把胸声区比作土,用土和水搅拌成泥来比喻混声唱法。认为在放少量土的试管中注入水,这时水和土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由于水和土截然不同,用这种嗓音调节歌唱时必然会出现上得去就下不来或下得来就上不去的现象,这种状态被称为“静态调节”,为了克服这种“静态”,就要把水和土加以搅拌使它们成为泥。当然试管上方的泥比较稀,底部的泥比较稠,但都是泥而不是分离的水和土,用这样的嗓子歌唱时,没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可以自如地上下,没有明显的“坎儿”,这就是混声的原理。

混声唱法的优点

首先,混声唱法共鸣丰富,音域宽广。混声唱法能使低、中、高三个声区的音色统一,声音甜美、明亮、连贯、均匀、色彩动人,换声区不会出现破音,高声区可以得到关闭的明亮的高位置的声音。

其次,混声唱法使声音有亮心。因为真声里混进了一定的头腔共鸣色彩,使中低声区有头腔共鸣,亮心不变、高位置不变,假声里混进了胸腔共鸣色彩,使高声区能够迸发出明亮的共鸣音,使声音音色不变,丰富了声音密度和光彩,得到了明亮的焦点,得到了有威力的穿透力。

如何获得混声

气息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美声唱法的第一步,也是混声唱法的根本关键。笔者在教学中常常运用“闻花”的动作来训练歌唱的吸气的动作,吸气的时候切忌张大口猛吸,而要像“闻花”一样用鼻孔和上下齿间的缝隙同时吸气。要吸得快、吸得深,吸得柔而轻、动作敏捷自然,使人听不出半点声息。吸气时肋骨、胸部向外扩张,同时横膈膜向下移动,胸腔内器官向下移动,腹部膨隆,形成以丹田为中心的气息支持点。那么用吸好的气息练唱时,也就是呼气的时候则必须在声音延长的全过程中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让横膈膜、腹肌的张力控制呼气,使气息出得慢、出得均匀、出得平稳,练习时不宜单独练气,要结合发声练习,而且要结合音乐来练,要练得既有句法,又有节奏,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气息支持。合共鸣(统一声区)声区划分为三个声区,即:胸声区、中声区和头声区。混合共鸣就是统一声区,同时调节好各共鸣腔在不同声区中的主次比例,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这样才能获得声区的调和统一,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喻宜萱教授认为:统一声区,要使三个声区融合贯通起来,达到整个音域的声音都能均匀稳定协调一致,这是美声唱法的基本要求之一。只用胸声,则高音唱不上去,音色发白,音准偏低,而只用头声,则会使声音发虚,也会使喉头脱离正确的位置而上移,声音就会失去心和力度,音色不光彩。掌握混合共鸣的目的就是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唱法用混合声音的办法使它们衔接统一起来。要做到这样,首先要建设好中声区,使中声区的声音统一起来,然后才能过渡到其他声区。

实践与思考

笔者在训练学生混声时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女声由于受天生条件的影响,中低声区一般较虚弱,音量小,缺乏唱中低音的能力,女声训练的困难主要在中声区,机能转换主要在中声区调解。所以对女声的训练,即混以真声、在真声的基础上训练假声。训练时从中央C下面的B开始,用“a”母音做音阶型的练习。训练过程中必须用吸气的感觉来打开喉咙,并使喉头的位置保持不移,将声音吸到身体的“管”里面,上下行整个练习都要保持呼吸支持,并且要以真声为基础,逐渐用小声上下滑唱,训练胸声区和中声区的声音时,按比例混入头声,训练头声区的声音时也同样按比例混入胸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很快就会体会到三个声区的相互转换,就会逐渐获得真假声,混合统一的歌唱方法。但这种练习切忌大声硬唱,必须音量适度,强弱适中,如果用声过分强烈,只能加重声音和声区的不和协,不统一。

男声训练的困难主要在高声区,机能转换主要在高声区调节,但是男声训练要以真声为主的中低声区入手,中低声区也必须有假声成分,同时也不宜过早练唱高音,应该在良好的呼吸支持前提下,中低声区声音流畅自如的基础上才能训练高声区的真假混声唱法,男声要经过相当的训练才能使中声区和混声区连接得很好。这样才能使男声变得灵活而富有弹性。

以上的道理虽然说起来很容易,但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养成的。混声唱法的掌握,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过程,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有差异,教学手段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之后再“对症下药”。只有使学生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统一好声区,这样才能获得和谐美妙的混声。

参考文献:

[1]王福增著《声乐教学笔记》

[2]喻宜萱著《声乐教学漫谈二》

高声区范文篇7

关键词:歌唱发声呼吸

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大多数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科学而系统的发声训练,因而使之在歌唱发声的练唱中,在深呼吸、发声自然、打开腔体、共鸣、位置、咬字吐字等诸多环节上往往出现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的情况。与其长期处于概念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状态,还不如理清思路,先学习并解决最基础的问题,也就是歌唱基本要素当中的呼吸和发声。只有先把这两个问题基本解决并协调好了,后面的学习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一)呼吸

但凡学习歌唱,首先要接触歌唱呼吸的概念。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这种呼吸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隔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其突出的优点是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其次,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深。至于到底要吸多深、正确吸入的部位在哪儿,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并且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脚着地、两腿自然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候吸气,腰围、后腰、后背等部位会有向“外”扩张和膨胀的感觉,同时吸的力量也在于此,这就是深呼吸的深度和部位;二是平躺在床上。这时自然放松地吸气,同样会觉得腰围、上腹部有膨胀感,而且比站着吸气的起伏要大得多。此外,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就不会让刚吸进来的气马上跑掉,有利于呼吸的支持。解决了气息浅和不善于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歌唱气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声

这里所说的发声,指的是歌唱发声,是加上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惜扯着嗓子喊或者硬着喉咙唱,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不“换声”,也不调整共鸣状态,结果发出的声音生硬、紧张、干涩、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还出现喊“破”、“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女声多数发生在中声往下,而男声发生在高声区稍多一些。这样反而使声音失去了应有的自然、甜美、柔和、圆润等色彩,造成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如果长期这样拿“本”来唱或者喊,势必引起整个发声器官失调。针对这种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的状况,必须建立前面所讲的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有良好气息支持;其次,要求打开喉咙、放松稳定喉头,只有当喉头自然地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时,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有声区混合的意识,即把歌唱音域内相互重叠但色彩又不一样的声区融合在一起,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无论男声女声,要明确自己的换声音区,有提前“换声”的意识并且及时“换声”。但练习时要注意一点:最好是中声区有些把握以后再进入换声区,换声区状态比较稳了再进入高声区,以便把声区连接起来,使各声区间没有界限,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歌唱发声需要一个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光靠哪一部分或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假如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呼吸对了,但没有共鸣,或者声音很好,只是呼吸不对,都不容易唱好。只有全协调好了、全对了以后,真正的呼吸才对,真正的腔体和嗓子才用得上。因此,歌唱学习应该从正确的出发点开始,要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练习。在歌唱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好的阶段,先解决好歌唱的呼吸和发声两大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J].中国音乐,2000,(1).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1999,(2).

[5]金明春.民族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高声区范文篇8

[关键词]歌唱发声呼吸

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大多数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科学而系统的发声训练,因而使之在歌唱发声的练唱中,在深呼吸、发声自然、打开腔体、共鸣、位置、咬字吐字等诸多环节上往往出现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的情况。与其长期处于概念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状态,还不如理清思路,先学习并解决最基础的问题,也就是歌唱基本要素当中的呼吸和发声。只有先把这两个问题基本解决并协调好了,后面的学习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一)呼吸

但凡学习歌唱,首先要接触歌唱呼吸的概念。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这种呼吸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隔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其突出的优点是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其次,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深。至于到底要吸多深、正确吸入的部位在哪儿,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并且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脚着地、两腿自然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候吸气,腰围、后腰、后背等部位会有向“外”扩张和膨胀的感觉,同时吸的力量也在于此,这就是深呼吸的深度和部位;二是平躺在床上。这时自然放松地吸气,同样会觉得腰围、上腹部有膨胀感,而且比站着吸气的起伏要大得多。此外,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就不会让刚吸进来的气马上跑掉,有利于呼吸的支持。解决了气息浅和不善于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歌唱气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声

这里所说的发声,指的是歌唱发声,是加上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惜扯着嗓子喊或者硬着喉咙唱,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不“换声”,也不调整共鸣状态,结果发出的声音生硬、紧张、干涩、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还出现喊“破”、“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女声多数发生在中声往下,而男声发生在高声区稍多一些。这样反而使声音失去了应有的自然、甜美、柔和、圆润等色彩,造成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如果长期这样拿“本”来唱或者喊,势必引起整个发声器官失调。针对这种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的状况,必须建立前面所讲的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有良好气息支持;其次,要求打开喉咙、放松稳定喉头,只有当喉头自然地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时,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有声区混合的意识,即把歌唱音域内相互重叠但色彩又不一样的声区融合在一起,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无论男声女声,要明确自己的换声音区,有提前“换声”的意识并且及时“换声”。但练习时要注意一点:最好是中声区有些把握以后再进入换声区,换声区状态比较稳了再进入高声区,以便把声区连接起来,使各声区间没有界限,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歌唱发声需要一个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光靠哪一部分或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假如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呼吸对了,但没有共鸣,或者声音很好,只是呼吸不对,都不容易唱好。只有全协调好了、全对了以后,真正的呼吸才对,真正的腔体和嗓子才用得上。因此,歌唱学习应该从正确的出发点开始,要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练习。在歌唱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好的阶段,先解决好歌唱的呼吸和发声两大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J].中国音乐,2000,(1).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1999,(2).

[5]金明春.民族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高声区范文篇9

但凡学习歌唱,首先要接触歌唱呼吸的概念。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这种呼吸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隔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其突出的优点是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其次,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深。至于到底要吸多深、正确吸入的部位在哪儿,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并且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脚着地、两腿自然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候吸气,腰围、后腰、后背等部位会有向“外”扩张和膨胀的感觉,同时吸的力量也在于此,这就是深呼吸的深度和部位;二是平躺在床上。这时自然放松地吸气,同样会觉得腰围、上腹部有膨胀感,而且比站着吸气的起伏要大得多。此外,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就不会让刚吸进来的气马上跑掉,有利于呼吸的支持。解决了气息浅和不善于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歌唱气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声

这里所说的发声,指的是歌唱发声,是加上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惜扯着嗓子喊或者硬着喉咙唱,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不“换声”,也不调整共鸣状态,结果发出的声音生硬、紧张、干涩、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还出现喊“破”、“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女声多数发生在中声往下,而男声发生在高声区稍多一些。这样反而使声音失去了应有的自然、甜美、柔和、圆润等色彩,造成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如果长期这样拿“本”来唱或者喊,势必引起整个发声器官失调。针对这种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的状况,必须建立前面所讲的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有良好气息支持;其次,要求打开喉咙、放松稳定喉头,只有当喉头自然地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时,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有声区混合的意识,即把歌唱音域内相互重叠但色彩又不一样的声区融合在一起,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无论男声女声,要明确自己的换声音区,有提前“换声”的意识并且及时“换声”。但练习时要注意一点:最好是中声区有些把握以后再进入换声区,换声区状态比较稳了再进入高声区,以便把声区连接起来,使各声区间没有界限,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歌唱发声需要一个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光靠哪一部分或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假如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呼吸对了,但没有共鸣,或者声音很好,只是呼吸不对,都不容易唱好。只有全协调好了、全对了以后,真正的呼吸才对,真正的腔体和嗓子才用得上。因此,歌唱学习应该从正确的出发点开始,要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练习。在歌唱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好的阶段,先解决好歌唱的呼吸和发声两大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J].中国音乐,2000,(1).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1999,(2).

[5]金明春.民族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高声区范文篇10

关键词:歌唱发声呼吸

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大多数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科学而系统的发声训练,因而使之在歌唱发声的练唱中,在深呼吸、发声自然、打开腔体、共鸣、位置、咬字吐字等诸多环节上往往出现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的情况。与其长期处于概念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状态,还不如理清思路,先学习并解决最基础的问题,也就是歌唱基本要素当中的呼吸和发声。只有先把这两个问题基本解决并协调好了,后面的学习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一、呼吸

但凡学习歌唱,首先要接触歌唱呼吸的概念。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这种呼吸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隔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其突出的优点是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其次,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深。至于到底要吸多深、正确吸入的部位在哪儿,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并且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脚着地、两腿自然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候吸气,腰围、后腰、后背等部位会有向“外”扩张和膨胀的感觉,同时吸的力量也在于此,这就是深呼吸的深度和部位;二是平躺在床上。这时自然放松地吸气,同样会觉得腰围、上腹部有膨胀感,而且比站着吸气的起伏要大得多。此外,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就不会让刚吸进来的气马上跑掉,有利于呼吸的支持。解决了气息浅和不善于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歌唱气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声

这里所说的发声,指的是歌唱发声,是加上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惜扯着嗓子喊或者硬着喉咙唱,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不“换声”,也不调整共鸣状态,结果发出的声音生硬、紧张、干涩、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还出现喊“破”、“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女声多数发生在中声往下,而男声发生在高声区稍多一些。这样反而使声音失去了应有的自然、甜美、柔和、圆润等色彩,造成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如果长期这样拿“本”来唱或者喊,势必引起整个发声器官失调。针对这种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的状况,必须建立前面所讲的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有良好气息支持;其次,要求打开喉咙、放松稳定喉头,只有当喉头自然地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时,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有声区混合的意识,即把歌唱音域内相互重叠但色彩又不一样的声区融合在一起,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无论男声女声,要明确自己的换声音区,有提前“换声”的意识并且及时“换声”。但练习时要注意一点:最好是中声区有些把握以后再进入换声区,换声区状态比较稳了再进入高声区,以便把声区连接起来,使各声区间没有界限,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歌唱发声需要一个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光靠哪一部分或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假如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呼吸对了,但没有共鸣,或者声音很好,只是呼吸不对,都不容易唱好。只有全协调好了、全对了以后,真正的呼吸才对,真正的腔体和嗓子才用得上。因此,歌唱学习应该从正确的出发点开始,要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练习。在歌唱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好的阶段,先解决好歌唱的呼吸和发声两大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J].中国音乐,2000,(1).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1999,(2).

[5]金明春.民族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