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3:19:00

高良姜范文篇1

【关键词】高良姜配方颗粒;桉油精;挥发油;气相色谱法

Abstract:ObjectiveTooptimizethepreparationprocessof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andestablishadeterminationmethodofeucalyptolintheformulagranules.MethodsThevolatileoilwasextractedwithsteamdistillationmethodandincludedwithβcyclodextrintoavoiditsvolatilization.Thegranulewaspreparedbymixingthewaterextracts,volatileoilandstarch.ThecontentofeucalyptolinthegranulewasdeterminedwiththeGCmethod.ResultsTheoptimumextractionconditionwasasfollows:thecrudedrugwasextractedwith10timesamountofwaterfor5hourstocollectthevolatileoil.TheoptimalinclusionconditionselectedbytheL9(34)orthogonaldesignwasasfollows,theratioofvolatileoiltoβcyclodextrinwas1:9(ml/g),theinclusiontimewas1handthetemperatureoftheinclusionwas45℃.Theregressionequationwasy=26354x0.0404,r=0.9998.Theaveragerecoverywas100.72%andRSDwas2.58%.ConclusionThepreparationprocessof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isstableandfeasible.TheGCmethodforqualitycontrolisaccurateandsuitable.

Keywords: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Eucalyptol;Volatileoil;GC

高良姜是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arumHanc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病症[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有较强的镇痛止呕[2]、抗溃疡、利胆、抗腹泻[3]、抗菌[4]、抗氧化[5]、抗癌[6]等作用。

高良姜配方颗粒是高良姜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将传统的高良姜饮片改变为颗粒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植物纤维等无活性成分,增加稳定性,易储存,服用方便。配方颗粒以其生产自动化,生产条件恒定,人为因素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黄连配方颗粒,无论批号是否相同,其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都在测定要求范围之内[7]。目前,关于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控制颗粒中的桉油精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Agilent6820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KQ218型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ZG401电热真空干燥箱天津天宇实验仪器公司;SartoriusBS210S型电子天平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高良姜饮片(由天津中药饮片厂提供),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桉油精对照品(批号110748200507)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正己烷,环已酮为色谱纯,乙醇、β环糊精,淀粉等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高良姜配方颗粒挥发油提取工艺取高良姜200g,加10倍量水提取,用挥发油测定器收集(轻油法)挥发油,每隔1h量取挥发油的体积,考察提取时间与出油率的关系,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知,前5h出油已达总量的95.1%。因此提取时间为5h。表1提取时间的考察(略)

2.2高良姜挥发油的β环糊精的包合

2.2.1挥发油包合工艺正交实验设计预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A)、包合温度(B)、包合时间(C)是影响包合结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实验,以包合物的产率和挥发油的包合率为指标,对包合工艺的各参数进行考察,因素水平设计见表2。表2因素水平(略)

2.2.2挥发油包合物产率的考察称取一定量的β环糊精,按照正交实验的各因素水平搭配顺序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使溶解制成2%的溶液,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规定的温度,缓缓滴加挥发油乙醇溶液,边加边搅拌至规定时间,放冷,置冰箱冷藏24h,抽滤,继用10ml石油醚(30~60℃)洗涤,40℃干燥3h,研碎得包合物,计算包合物产率。实验结果见表3。

由表4方差分析可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物产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而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对包合物产率无显著影响。

2.2.3挥发油包合率的考察为了考察不同条件下包合效果的优劣,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分析包合产物中所含有的挥发油量。

挥发油包合率=(V1+V2)/V×100%;V1-从包合物中回收得到的挥发油量(ml);V2-空白回收实验中挥发油的损失量(ml);V-挥发油投料量(本实验中为1ml)。

由方差分析表4,可看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是影响挥发油包合率的显著性因素,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对挥发油包合率则无显著性影响。

表3正交实验L9(34)方案和数据处理%

表4方差分析

由包合物的产率和挥发油的包合率两项分析指标可以看出,设定适当的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是包合产物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根据包合率的直观分析可见A3均值远高于A2和A1,根据包合物收得率的直观分析可见A2均值高于A3和A1,综合考虑,选择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9最为合适。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都是非显著性影响因素,结合直观分析和成本选择B2C1。因此,最佳包合工艺为A3B2C1。

为验证最佳工艺,重复3次实验,得到平均包合率为89.9%,平均挥发油包合率为88.8%,证明上述包合工艺可靠。

2.3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制备以高良姜配方颗粒优选后的工艺,即取高良姜饮片500g,加10倍量水,微沸提取5h,同时收集提取液和挥发油。对挥发油按照最佳包合工艺包合、干燥、研碎,备用。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干浸膏,真空干燥,按照干浸膏和淀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加入辅料,混匀,加入75%乙醇适量制成软材,软材过14号筛制成颗粒,60℃下真空干燥24h。然后再按照药材中原有的比例添加挥发油包合物,混匀,即得高良姜配方颗粒。

2.4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定性鉴别

2.4.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高良姜配方颗粒约0.5g,精密称定,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水200ml,并在挥发油提取器内水液面上加约2ml正己烷提取2h,得到含油正已烷定容至5ml,得供试品溶液。

2.4.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高良姜对照药材5g,按2.5.4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2.4.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照配方颗粒处方比例取淀粉、β环糊精和药材的水提物浸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作为阴性对照溶液。

2.4.4薄层层析鉴别按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阴性对照品溶液,挥发油,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得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5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

2.5.1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HP5弹性石英毛细管(30m×0.32mm,0.25μm);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5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180℃,再以20℃·min升至210℃,保持1min;载气N2;进样口温度为220℃,FID检测器温度250℃,进样1.4μl。

2.5.2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定桉油精对照品,用正己烷溶解,制成14.096mg/ml的溶液。

2.5.3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环已酮,用正己烷溶解,制成15.654mg/ml的溶液。

2.5.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高良姜配方颗粒约0.5g,精密称定,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水200ml,并在挥发油提取器内水液面上加约2ml正已烷提取2h,置含油正已烷溶液于容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1.10ml,定容至10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2.5.5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100,140,180,220,260μl,各加内标液150μl,定容至5ml,进行气相测定。以桉油精量为横坐标,以桉油精峰面积/内标物蜂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26354x-0.0404,r=0.9998。

2.5.6精密度实验

取线性关系中的第5份样品连续进样5次,测得RSD为0.76%(n=5)。校正因子平均值为0.8280。

2.5.7重现性实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样品5份,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操作,连续进样,测得RSD为0.845%。

2.5.8稳定性实验

精密称取一份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平行操作,每隔2h进样,连续8h,结果测得RSD为1.59%。

2.5.9加样回收率实验

以2.5.4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5份高良姜配方颗粒样品溶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及内标液,定容,测定,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2%,RSD为2.58%(n=5)。表5加样回收率实验(略)

2.5.10高良姜配方颗粒含量测定分别精密称取3批高良姜配方颗粒,照2.5.4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计算桉油精含量。结果见表6。表6高良姜配方颗粒含量测定结果(略)

3讨论

3.1本制剂与传统汤剂相比较的优势高良姜配方颗粒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类,故按挥发油的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而中医传统汤剂以水提液口服,配方颗粒作为中药汤剂改革的一种形式一方面要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故先将提完挥发油的水溶液浓缩干燥,制粒,再按照药材中原有的比例添加挥发油包合物,混匀,达到兼顾水溶性成分和挥发油的目的。

3.2挥发油的包合条件选择在考察挥发油的包合条件时,分别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指标时得到的最佳条件并不一致,但考虑到不一致的条件是非显著性影响因素的各个水平,而且从直观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差别很小,故主要从经济成本方面对非显著性影响因素的水平进行了选择。

本实验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2.

[2]Daitetsushin,KauruKinoshita,KiyotakaKoyama,etal.AntiemeticprinciplesofAlpiniaofficiarum.KunioT[J].JNatProd,2002,65:1315.

[3]朱自平,陈光娟,张明发,等.高良姜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J].中药材,1991,14(10):37.

[4]宫毓静,安汝国,虞慧,等.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2,33(1):42.

[5]刘小红,张尊听,段玉峰,等.市售天然植物香料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143.

高良姜范文篇2

【关键词】高良姜化学成分

高良姜RhizomaAlpiniaeOfficinarum别名良姜、小良姜、贺哈,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因出于高良郡(今广东省湛江地区的茂名市一带)故名,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为姜科山姜属(Alpinia)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区。本品性热味辛,归脾、胃经,具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1]。

随着研究的深入,高良姜不再仅仅作为调料或配药使用,其药用价值进一步表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本文就其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作简要总结。

1二苯基庚烷类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1,7-二取代芳基,以庚烷骨架为母体结构的化合物总称。高良姜中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均呈线性,在C-4位存在双键,其特征为芳基取代位置在庚烷骨架的1,7位,芳基上取代基为羟基或甲氧基,位置在间位、对位;在庚烷的母体结构中,至少在C-3位上有酮羰基、羟基或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存在。此外,在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中还有存在双键,位置在C-4位。目前国内关于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日本学者[2~6]从中分离了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其结构见图1。

2挥发油类

作为辛温类药材,辛香气味是判断其质量优劣的一个指标,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桉油精为对照品作为高良姜的控制指标。高良姜中挥发油含量较高,其中主要的成分是1,8-桉油素(1,8-cineoleoreucalyptol,C10H8O),其次为β-蒎烯(β-pinene,C10H6)、茨烯(camphene,C10H16)、α-松油醇(α-terpineol,C10H18O)、樟脑(camphor,C10H16O)和葑酮乙酸盐(α-fenchylacetate,C12H2OO2)等[7,8]。结构式见图2。

罗辉等[9]采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高良姜根、茎、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4,21和16种化学成分,其中有13种成分为3个部位所共有,但根、茎、叶的含油量及同一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异较大,以根最为丰富。

罗辉等[10]采用GC-MS-Computer联用技术从鲜品和干品高良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7和23种成分。高良姜鲜品与干品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无明显差别,说明高良姜挥发油有较高的稳定性。

林敬明等[11,12]对高良姜采用SFE-CO2萃取挥发油,解析釜Ⅰ挥发油分离出62个成分,解析釜Ⅱ挥发油分离出172个成分,并且应用GC-MS联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检索方法分别确定了其中27个和111个化合物。用SFE法萃取的挥发油成分比用水蒸馏、乙醇、醚等提取的挥发油成分多。

罗辉等[13]采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湛江、汕头和梅州3产地高良姜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2,30,32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在所鉴定的组分中,有22种为3产地高良姜挥发油所共有,且占总量的比例也较大。周漩等[14]对广东徐闻、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各原产地的高良姜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发现广东与广西产的高良姜比较相似,而福建与海南产的比较相似,云南产的与其它地域的差异较大,应该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所决定的。产地不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也不完全相同,说明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其种植的土壤及气候环境有关。

3黄酮类

黄酮是一类多酚类化合物,结构为含15个碳原子的多元酚化合物。安宁等[15]从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高良姜素(Ⅰ)、高良姜素-3-甲醚(Ⅱ)、山柰素-4′-甲醚(Ⅲ)、山柰酚(Ⅳ)、槲皮素(Ⅴ)、乔松素(Ⅵ)、二氢高良姜醇(Ⅶ)、儿茶精(Ⅷ)。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构式如图3。

4糖苷类

安宁等[16]通过大孔树脂、聚酰胺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2个糖苷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4''''-羟基-2''''-甲氧基苯酚-β-D-{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吡喃葡糖苷(Ⅰ)和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Ⅱ)。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高良姜苷A,结构式见图4。化合物I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日本学者Ly等[17]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MS/NMR技术分离鉴定了新鲜高良姜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的9种糖苷类化合物,包括(1R,3S,4S)-反式-3-羟基-1,8桉树脑-D-葡萄糖吡喃糖苷等3种已知结构化合物和1-羟基-2-O-D-葡萄糖吡喃糖基-4-烯丙基苯、去甲基丁香酚--D-葡萄糖吡喃糖苷等6种全新结构化合物。结构式如图4。

5苯丙素类

日本学者Ly等[18]从新鲜高良姜根茎中分离出7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包括(E)-β-香豆素醇-γ-O-甲基醚和(E)-β-香豆素醇等2种已知结构化合物和(4E)-l,5-双(4-羟苯基)-1-甲氧-2-(甲氧甲基)-4-戊烯立体异构体(2a和2b)、(4E)-1,5-双(4-羟苯基)-2-(甲氧甲基)-4-戊烯-1-醇等5种全新结构化合物,7种化合物全部为首次在高良姜根茎中分离得到。

6微量元素

罗辉等[19,20]对不同产地的高良姜及高良姜不同部位无机元素含量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湛江、汕头和梅州3产地的高良姜均含有Ag,Al,B,Ba,Ca,Cd,Co,Cu,Fe,Mg,Mn,Na,Ni,Se,Si,V,Zn,K,P,S等20种元素,湛江产的高良姜大多数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两地。其中Zn,Mn,Fe,Cu等几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而对人体危害较大的As,Pb,Cd等元素在高良姜中未被检出或含量极微;高良姜根,茎,叶3个不同部位均含有Ag,B,Ba,Ca,Co,Cu,Fe,Mg,Mn,Na,Ni,Se,Si,Zn,K,P,S17种元素,其中Na,K,Mg,Ca的含量最高,其次是S,P,Mn,Zn,Fe,Ni,Ba,Cu,B。Al在根部含量较高,但在茎、叶却未检出。绝大多数元素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要比地上部位低,其中Na,K,Ca,Mg,Mn,Ni,Se,B,P,S的含量分布是根<叶<茎,只有Co,Cu的含量分布是根>茎>叶,这可能与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关。

7结语

高良姜在我国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区,亩产可达1500~1800kg。目前国内关于高良姜化学成分的研究多为挥发油和黄酮类。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应加强其中其它化学成分及相关药效学的研究。产地不同,高良姜中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说明药材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积极探求药材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相关性,以寻求道地药材的形成规律。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2.

高良姜范文篇3

【关键词】高良姜化学成分

高良姜RhizomaAlpiniaeOfficinarum别名良姜、小良姜、贺哈,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因出于高良郡(今广东省湛江地区的茂名市一带)故名,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为姜科山姜属(Alpinia)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区。本品性热味辛,归脾、胃经,具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1]。

随着研究的深入,高良姜不再仅仅作为调料或配药使用,其药用价值进一步表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本文就其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作简要总结。

1二苯基庚烷类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1,7-二取代芳基,以庚烷骨架为母体结构的化合物总称。高良姜中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均呈线性,在C-4位存在双键,其特征为芳基取代位置在庚烷骨架的1,7位,芳基上取代基为羟基或甲氧基,位置在间位、对位;在庚烷的母体结构中,至少在C-3位上有酮羰基、羟基或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存在。此外,在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中还有存在双键,位置在C-4位。目前国内关于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日本学者[2~6]从中分离了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其结构见图1。

2挥发油类

作为辛温类药材,辛香气味是判断其质量优劣的一个指标,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桉油精为对照品作为高良姜的控制指标。高良姜中挥发油含量较高,其中主要的成分是1,8-桉油素(1,8-cineoleoreucalyptol,C10H8O),其次为β-蒎烯(β-pinene,C10H6)、茨烯(camphene,C10H16)、α-松油醇(α-terpineol,C10H18O)、樟脑(camphor,C10H16O)和葑酮乙酸盐(α-fenchylacetate,C12H2OO2)等[7,8]。结构式见图2。

罗辉等[9]采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高良姜根、茎、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4,21和16种化学成分,其中有13种成分为3个部位所共有,但根、茎、叶的含油量及同一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异较大,以根最为丰富。

罗辉等[10]采用GC-MS-Computer联用技术从鲜品和干品高良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7和23种成分。高良姜鲜品与干品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无明显差别,说明高良姜挥发油有较高的稳定性。

林敬明等[11,12]对高良姜采用SFE-CO2萃取挥发油,解析釜Ⅰ挥发油分离出62个成分,解析釜Ⅱ挥发油分离出172个成分,并且应用GC-MS联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检索方法分别确定了其中27个和111个化合物。用SFE法萃取的挥发油成分比用水蒸馏、乙醇、醚等提取的挥发油成分多。

罗辉等[13]采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湛江、汕头和梅州3产地高良姜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2,30,32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在所鉴定的组分中,有22种为3产地高良姜挥发油所共有,且占总量的比例也较大。周漩等[14]对广东徐闻、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各原产地的高良姜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发现广东与广西产的高良姜比较相似,而福建与海南产的比较相似,云南产的与其它地域的差异较大,应该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所决定的。产地不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也不完全相同,说明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其种植的土壤及气候环境有关。

3黄酮类

黄酮是一类多酚类化合物,结构为含15个碳原子的多元酚化合物。安宁等[15]从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高良姜素(Ⅰ)、高良姜素-3-甲醚(Ⅱ)、山柰素-4′-甲醚(Ⅲ)、山柰酚(Ⅳ)、槲皮素(Ⅴ)、乔松素(Ⅵ)、二氢高良姜醇(Ⅶ)、儿茶精(Ⅷ)。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构式如图3。

4糖苷类

安宁等[16]通过大孔树脂、聚酰胺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2个糖苷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4''''-羟基-2''''-甲氧基苯酚-β-D-{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吡喃葡糖苷(Ⅰ)和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Ⅱ)。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高良姜苷A,结构式见图4。化合物I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日本学者Ly等[17]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MS/NMR技术分离鉴定了新鲜高良姜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的9种糖苷类化合物,包括(1R,3S,4S)-反式-3-羟基-1,8桉树脑-D-葡萄糖吡喃糖苷等3种已知结构化合物和1-羟基-2-O-D-葡萄糖吡喃糖基-4-烯丙基苯、去甲基丁香酚--D-葡萄糖吡喃糖苷等6种全新结构化合物。结构式如图4。

5苯丙素类

日本学者Ly等[18]从新鲜高良姜根茎中分离出7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包括(E)-β-香豆素醇-γ-O-甲基醚和(E)-β-香豆素醇等2种已知结构化合物和(4E)-l,5-双(4-羟苯基)-1-甲氧-2-(甲氧甲基)-4-戊烯立体异构体(2a和2b)、(4E)-1,5-双(4-羟苯基)-2-(甲氧甲基)-4-戊烯-1-醇等5种全新结构化合物,7种化合物全部为首次在高良姜根茎中分离得到。

6微量元素

罗辉等[19,20]对不同产地的高良姜及高良姜不同部位无机元素含量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湛江、汕头和梅州3产地的高良姜均含有Ag,Al,B,Ba,Ca,Cd,Co,Cu,Fe,Mg,Mn,Na,Ni,Se,Si,V,Zn,K,P,S等20种元素,湛江产的高良姜大多数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两地。其中Zn,Mn,Fe,Cu等几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而对人体危害较大的As,Pb,Cd等元素在高良姜中未被检出或含量极微;高良姜根,茎,叶3个不同部位均含有Ag,B,Ba,Ca,Co,Cu,Fe,Mg,Mn,Na,Ni,Se,Si,Zn,K,P,S17种元素,其中Na,K,Mg,Ca的含量最高,其次是S,P,Mn,Zn,Fe,Ni,Ba,Cu,B。Al在根部含量较高,但在茎、叶却未检出。绝大多数元素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要比地上部位低,其中Na,K,Ca,Mg,Mn,Ni,Se,B,P,S的含量分布是根<叶<茎,只有Co,Cu的含量分布是根>茎>叶,这可能与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关。

7结语

高良姜在我国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区,亩产可达1500~1800kg。目前国内关于高良姜化学成分的研究多为挥发油和黄酮类。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应加强其中其它化学成分及相关药效学的研究。产地不同,高良姜中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说明药材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积极探求药材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相关性,以寻求道地药材的形成规律。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2.

高良姜范文篇4

关键词:胃痛;中医处方方法学;病因;病机;治法;基础方;经验

中医处方方法学是研究中医选药处方规律的一门学科。该方法是在方剂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以处方方法为研究对象,从一定数量功用相近的方剂中总结提炼出共性规律。其特点是以证候为中心,剖析病机,据机立法,以方为例,依法遣药。处方方法学上衔诊断,中握立法,下接方药,使理法方药有机地融为一体。对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的疾病,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可以使临床医生遣药组方的思路更加明晰[1]。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胃脘痛”。胃痛属中医学脾胃系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复杂,不拘泥于脾胃系,常与肝相关,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优势。笔者采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证候要素,明确病机,以此选药组方,以便临床医生明辨病因、掌握病机、确立治法、依法立方,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明辨病因,剖析病机

胃痛的病因复杂,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并见食积、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等。胃痛的证型一般分为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不足证等7个证型,但临床中胃痛并非只表现为单一证型,常数证兼夹并现。运用处方方法学,以病因为基础,以证候为中心,明确病机,确立治疗大法,依法处方用药,可使临床医生在治疗胃痛时不局限于个别方剂、药物。临床上胃痛的病因可分为虚、实两大类。正虚主要涉及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中焦虚寒,胃失温养,胃阴不足,润降失司,不荣则痛。邪实主要由寒、食、郁、湿、瘀5个方面相互掺杂,邪实阻滞,气机失畅,不通则痛。1.1虚。正虚主要是脾胃虚弱,无以运化濡养,使胃腑不荣,发为疼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胃阳虚,阳虚则寒,脾胃虚寒无以化生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乏源则无以濡养脾胃,不荣则痛;脾胃阳虚,推动乏力,易生痰湿反困中焦,阻滞气机,不通则痛;胃阴不足,润降失常,胃失滋养,不荣则痛。脾胃虚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虚缓无力;胃阴不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似饥,或似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无力。胃痛虚证临床常见证型有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阳虚气滞证、阳虚痰凝证及阳虚血瘀证。1.2寒、食。寒证、食积证常见,其起病多由外内侵袭所致。寒证乃寒邪犯胃,困遏中焦,凝滞气机,气血不畅,无以温养所致。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易困遏阳气。寒凝血脉,气血不荣,不荣则痛,故胃脘部寒冷暴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食积证痛前常有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病史。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食积于胃,停积难化,或胃气虚弱,饮食不慎,停滞难化,导致胃失和降,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矢气及便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这两个证型的主要病机均为外邪侵袭,阻遏气机,导致胃气不降,不通则痛。1.3郁。郁证是关键。胃痛的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脾胃为中焦枢纽,调节中焦气机运行。肝气主疏泄,畅达气机,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不通则痛。《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或攻撑窜动,牵引背胁,遇怫郁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减,胸闷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郁证的主要病机为情志不畅,阻滞气机,不通则痛。1.4湿。湿证是重点。脾为中焦湿土,最易感受湿邪。外湿内侵,或因脾胃素虚,酿生痰湿,导致湿邪困脾,阻遏气机;湿邪困脾,日久化热,湿热相合,共阻气机;或因胃火炽盛,热蒸湿动,导致湿热困脾。湿热蕴结,胃气痞阻,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痛,吐酸嘈杂,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口渴不欲饮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证主要病机为湿热相合,困阻脾胃,阻滞气机,不通则痛。1.5瘀。瘀证需重视。瘀血致病,病证复杂,最易阻滞气机。因气滞、血热、血寒及气虚等原因导致瘀血停胃,既阻滞气机,又影响新血生成,使胃腑失养,引起疼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入夜尤甚,甚或出现黑便或呕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瘀证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既阻滞气机又导致胃腑失养。

2据机立法

胃痛的病因病机复杂,其主要病理因素为虚、寒、食、郁、湿、瘀,这些病理因素相互交织,杂合发病。胃痛的治则应以补虚、散寒、消食、理气、利湿、祛瘀为主,同时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依法增减药物。虚证时,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补虚重点在于温补脾阳,滋养胃阴,兼益气、化痰。实证时,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散寒之法主要以温胃散寒为主,兼理气止痛;消食之法主要以消食导滞、和中止痛为主,兼健脾养胃;理气之法主要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兼舒缓患者情志;利湿之法以清化热湿、理气和胃为主,兼顾护胃阴;祛瘀之法以化瘀通络为主,兼补气养血。

3依法遣药

首先,根据中医处方方法学原理,以证候为中心,在深入研究并全部掌握胃痛的病理因素后,明确病机,据机立法,随法选方;然后,从一定数量功用相近的方剂中总结提炼出共性规律,确定有效、适宜的经典药物,再根据临床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再次组成临床实用的良方,据方施治。3.1补虚基础方。根据温补脾阳代表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丸、大建中汤,养胃阴代表方———益胃汤,以及治疗脾胃阳虚导致的气滞、痰凝及血瘀代表方剂———异功散、六君子汤及当归桂枝汤[2],总结得出补虚的代表药物。温补脾阳常使用人参、干姜、茯苓、白术[3]、陈皮、半夏、当归。人参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此外,干姜辛热燥烈,主入脾胃,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茯苓味甘,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治疗脾胃虚弱;脾最恶湿,茯苓可利小便则湿自除,以通为补,《本草经解》谓其“甘平淡渗,所以能燥脾伐水清金”。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长沙药解》谓其“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现代研究[4]表明:白术内酯I能刺激肠上皮细胞迁移和增殖,能治疗胃肠黏膜损伤等疾病。陈皮、半夏常相须为用,其中陈皮理气健脾,半夏燥湿化痰,两者共助脾胃之运化。当归补血活血,既善补血,又长于活血、行滞止痛,为活血行瘀之良药。3.2散寒基础方。根据温里散寒代表方———良附丸、大建中汤,总结得出散寒的主要用药为高良姜、青皮、肉桂、木香[5]。高良姜辛散温痛,散寒止痛,为治疗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药,《本草汇言》谓“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药也”。现代研究[6]发现:高良姜总黄酮具有胃肠解痉、抑制胃液和胃酸分泌的作用,还具有抗溃疡、抗炎、镇痛的作用。青皮苦泻辛行温通、行气止痛,畅达气机,通则不痛。《雷公炮制药性解》曰:“桂在下,有入肾之理,属火,有入心之义。”肉桂既可辛热散寒止痛,又可益火补土,温肾阳,助脾阳,散寒止痛。木香苦泄温通,芳香气烈,能通理三焦,尤善行脾胃气滞,故为行气调中止痛之佳品。现代研究发现:木香对急性胃溃疡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促进生长抑素分泌,促进胃肠动力。3.3消食基础方。根据消食剂代表方———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总结得出消食主要用药为山楂、神曲、连翘、泽泻[3]。山楂可消一切食积,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现代研究[7]表明:山楂能提高小肠推进率,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增强酶的活性,达到消食开胃的作用。神曲消食健胃,擅长化酒食陈腐之积。连翘、泽泻均可化食积之热,其中连翘善于散结消积除热;泽泻甘淡渗湿,可使热从小便分消。3.4理气基础方胃痛的气机郁滞常为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所致,根据理气剂代表方———五磨饮子、柴胡疏肝散[3],总结得出理气的主要用药为陈皮、沉香、香附、槟榔。陈皮辛香走窜,温通苦燥,为治疗脾胃气滞之佳品,《本草经解》载“陈皮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饮食入味,散精于肝;温辛疏散,肝能散精,水谷自下”。现代研究[8]表明:广陈皮具有促进小肠推进、增加肠蠕动的作用。沉香、槟榔辛温,善行气,常与木香、乌药同用。《雷公炮制药性解》曰:“槟榔甘温之品,宜于胃家,沉阴之性,宜于大肠。”香附疏肝解郁,善理肝气之郁结并止痛,肝气郁滞诸症均宜,故为疏肝解郁之要药,《玉楸药解》谓其“开郁止痛,治肝家诸症”。3.5利湿基础方。胃痛常湿热相合,根据清热化湿代表方———清中汤、温胆汤[9]、泻心汤[2],总结得出利湿的主要用药为黄芩、黄连、甘草、半夏[10]。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其中黄芩尤善清中上二焦湿热;黄连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泻中焦脾胃、大肠湿热。甘草补脾胃不足而益中气,缓急止痛。现代研究[11]表明:黄芩、甘草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半夏功善除湿浊而化痰饮,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燥化中焦痰湿,以助脾胃运化,《本草纲目》谓“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所谓辛走气能化痰,辛以润之是矣”。3.6祛瘀基础方。《临证指南医案》曰:“胃痛……数年痛必入络,治在血中之气。”根据活血化瘀剂代表方———失笑散、丹参饮及理气剂———金铃子散,总结得出祛瘀的主要用药为延胡索、五灵脂、蒲黄、丹参[2]。延胡索善行气活血止痛,胃为阳土、属燥土,延胡索可温润和畅以行血,使气行血运而不燥。现代研究[12-13]表明:延胡索具有镇痛、抗溃疡的作用,能抑制胃黏膜损伤,增加胃黏膜血流。五灵脂通利血脉、散瘀止痛,蒲黄行血消瘀,两者常相须为用,共奏祛瘀止痛、推陈出新之效。丹参善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为治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要药,《本草》谓其“破宿血,生新血……走及奔马,行血之良品也”。

4小结

高良姜范文篇5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属中医学胃脘痛、吞酸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情况综述如下。

1中药治疗

1.1汤剂治疗辛铭金[1]采用自拟益气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基本方:黄芪、海螵蛸、蒲公英、苏梗各30g,党参、炒白术、茯苓、川楝子各20g,浙贝母10g,白及、延胡索各15g,黄连、炙甘草各6g。加减:气滞腹胀加川厚朴、炒莱菔子、枳壳;纳差加焦三仙、鸡内金;瘀血刺痛加蒲黄、五灵脂;嗳气加代赭石、降香、公丁香;恶心呕吐加白豆蔻仁、半夏;嘈杂吞酸加吴茱萸;出血加血余炭;胃阴不足加黄精、石斛;便秘加大黄、枳实。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结果:全部50例,痊愈38例,减轻11例。杨翠萍等[2]采用胃神一号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药用:生黄芪20g,桂枝、枳壳、大枣、炙甘草各6g,白芍药、丹参、麦门冬、天花粉、延胡索、川楝子、北柴胡、郁金各10g,黄连12g,吴茱萸2g,煅瓦楞子、北沙参、白扁豆、白术各15g。日1剂,水煎服,分3次餐前服,服用6周。总有效率91.7%。朱卫东[3]采用托里消毒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药用:党参、茯苓、当归各12g,黄芪、金银花各20g,白术、连翘、浙贝母各10g,炒白芍药15g,白芷、甘草各6g,海螵蛸30g。痛甚加制乳香、制没药。日1剂,水煎分3次餐后服。总有效率94.23%。徐中菊等[4]采用养胃煎治疗消化性溃疡128例。药用:太子参、炒白术各12g,浙贝母、乳香、赤芍药各15g,没药、三七(捣碎)、孩儿茶、当归各10g,肉桂7.5g。日1剂,水煎服,2周为1疗程。结果:痊愈48例,好转69例。陈照云等[5]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4例。基本方: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各10g,姜半夏12g,黄连5g,黄芩6g。热甚黄芩、黄连增量;寒甚干姜增量;血瘀加蒲黄、五灵脂;气滞加枳实、川楝子;泛酸加瓦楞子、海螵蛸、白及等;虚寒加高良姜、桂枝等。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5%。王存金[6]采用益气温中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药用:炙黄芪20g,人参、炒白术、阿胶(烊化)、白及、地榆炭、白芍药、炮姜炭各15g,炙甘草6g。呕血、出血量多加灶心土;畏寒肢冷加附子;嗳气吞酸加黄连、吴茱萸;胃脘灼热、便秘加生地黄。日1~2剂,水煎分3~4次服。结果:痊愈4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白同占[7]采用溃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128例。方药:蒲公英、黄芪、海螵蛸各30g,延胡索、川贝母、甘草各12g,白及10g,白芍药(或赤芍药)12g。兼寒(寒热错杂)型加白芷10g、高良姜10g、桂枝10g、薏苡仁30g;兼瘀型加汉三七(分冲)3g,地榆炭10g、蒲黄10g、五灵脂10g。日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60例,好转64例,总有效率96.9%。马志杭等[8]采用愈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5例。药用:黄芪、党参、白术、丹参、延胡索、白及、海螵蛸各15g,蒲公英32g,黄连、黄柏、甘草各5g。气滞型加柴胡10g、枳壳10g;郁热型加栀子9g、郁金12g;阴虚型加北沙参15g、石斛12g;虚寒型加附子10g、高良姜6g。日1剂,水煎服,8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4.55%。

1.2成方治疗马锡金等[9]采用胃康胶囊(药物组成:三七、珍珠、白及、海螵蛸、黄芩、黄连、大黄、丹参、郁金、乌药、砂仁、白芍药、白术、党参、甘草等)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结果:临床治愈4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张达旭等[10]采用胃痛散(药物组成:白芍药、延胡索各5kg,甘草7.5kg,白及、花蕊石、焦麦芽、合欢皮各2.5kg,党参、陈皮各0.5kg。共研细末,过6号筛。每袋10g)治疗消化性溃疡360例,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94例,显效180例,有效72例,总有效率96%。余关顺等[11]采用除螺愈疡散(枳实、白及各10g,呋喃唑酮1.2g。研末,过80目筛)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结果:治愈88例,有效12例。王平[12]采用白及枇杷丸(药物组成:白及60g,炙枇杷叶、阿胶、藕节各30g,海蛤粉20g,生地黄10g)治疗消化性溃疡114例。结果:显效85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49%。吴绪祥等[13]采用平肝健胃冲剂(含党参84g,白茅根350g,茯苓、黄芩、柴胡、鸡内金、延胡索、郁金、川楝子各70g,吴茱萸6g,蒲公英140g,煅瓦楞子105g。水煎,制成浸膏,加淀粉,烘干,分成84包)治疗消化性溃疡172例。结果:治愈124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刘玉杰等[14]采用蒙药六味安消散(诃子、山奈、大黄、寒水石、石碱、木香)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结果:痊愈35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5%。袁喜梅[15]采用香砂养胃丸治疗消化性溃疡106例。药用: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白豆蔻(去壳)、厚朴(姜制)、藿香、甘草等。结果:治愈9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

2中西医结合治疗

吕秋萍等[16]采用胃康宁治疗消化性溃疡108例。药物组成:丁香、砂仁(后下)各6g,地鳖虫、鸡内金各10g,枳实、白及各15g,牡蛎20g,干姜(胃溃疡改为生姜10g)8g。日1剂,水煎餐后30min服。并用痢特灵0.3g,每日2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78例,显效24例,好转4例。陆敏等[17]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5例。药用:黄芪30g,白芍药、桂枝各15g,甘草5g,炮姜10g。痛甚加白及、海螵蛸、吴茱萸;苔腻加薏苡仁、厚朴、陈皮;气滞加木香、佛手;血瘀加三七、丹参。日1剂,水煎服。并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顿服。治疗2周。结果:治愈27例,显效6例,有效2例。赵树华等[18]采用芪乌乳没三儿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84例。药用:黄芪25g,海螵蛸20g,浙贝母、乳香、赤芍药各15g,没药、三七(捣碎)、孩儿茶、当归各10g,肉桂7.5g。日1剂,水煎服。并用洛赛克1片.日,早餐前顿服。治疗1个月。结果:治愈171例,好转11例。叶成焯等[19]采用清热益胃口服液(药物组成:蒲公英、黄芩、白花蛇舌草、厚朴、黄连、黄芪、甘草、当归、丹参等。由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制剂室制成500mL药液瓶装备用,每mL含生药1g)治疗消化性溃疡127例。每次50mL,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并用奥美拉唑20mg、阿莫仙1g、枸橼酸铋钾0.12g口服,每日2次,疗程1周;第2周改用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1次口服,疗程3周。结果:治愈1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9%。

3针灸治疗

3.1针刺法[20]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肝气犯胃加期门、太冲;胃虚受寒加脾俞、气海、公孙,加艾条灸。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3.2水针疗法[20]取胃俞、脾俞、相应夹脊穴、中脘、内关、足三里,选用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阿托品0.5mg或1%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于上述穴位,每次1~3穴,每穴1~2mL。

3.3耳针疗法[20]胃溃疡取胃、交感、神门;十二指肠溃疡取十二指肠、交感、神门。每日1次,每次捻转1~2min,留针20~30min。

3.4其他赵贤兴等[21]采用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172例。取穴:双侧足三里、中脘透上脘、胃俞透脾俞、阿是穴。每次取2~3个穴位,穴位埋线,每次间隔14~21日。并用消疡胶囊每次3~6g,每日3次半空腹服。结果:治愈141例,显效26例,总有效率97.1%。鲁国强等[22]采用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公孙、内庭、中脘。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并肝胃不和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胃热炽盛用泻心汤加减;脾胃虚寒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直流电中药穴位离子导入。隔日1次,两法交替使用,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39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1.93%。

4问题与展望

目前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大宗病例报道,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重视局部病变,更重视全身脏腑功能及气血阴阳的调理,因此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近年来,将胃镜的检查视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加以利用,使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相结合[20];将消化性溃疡的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的研究相结合,在消化性溃疡的辨证分型及其病理基础、实验研究、药理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今后还应进一步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角度着手,综合研究,得出更全面、可靠、重复性强的治疗方法[20]。

【参考文献】

[1]辛铭金.自拟益气合疡汤治疗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21

[2]杨翠萍,牛民民.胃神一号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00,8(4):36-37

[3]朱卫东.托里消毒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40

[4]徐中菊,张亚民.养胃煎治疗消化性溃疡128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2):24

[5]陈照云,王欣英.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4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8(1):24

[6]王存金.益气温中摄血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60例[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2,9(1):32

[7]白同占.溃疡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8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4):43

[8]马志杭,徐琪.愈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3):185-191

[9]马锡金,于世良,陈萍,等.胃康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6,47(3):187-189

[10]张达旭,张斌.胃痛散治疗消化道溃疡360例[J].陕西中医,2000,21(1):6

[11]余关顺,杨立农.除螺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1):59

[12]王平.白及枇杷丸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114例观察:附西药治疗106例对照[J].浙江中医杂志,2000,35(3):98-99

[13]吴绪祥,朱燕萍,梁光宇.平肝健胃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172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3):26

[14]刘玉杰,李晓微.蒙药六味安消散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1):11

[15]袁喜梅.香砂养胃丸治疗消化性溃疡106例[J].中医杂志,2006,47(2):120

[16]吕秋萍,张健臣.中西药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10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12):26

[17]陆敏,王德明,夏媛媛,等.奥美拉唑黄芪建中汤并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7例[J].中医药学刊,2002,20(1):54-55

[18]赵树华,王长宏,窦逾常,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8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1):51-52

[19]叶成焯,吴滇,柴可夫.清热益胃口服液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27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86-87

[20]汪鸿志,曹世植.现代消化性溃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60

高良姜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消化系统疾病的首位,近年来亦有上升趋势。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价格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的特点,适用于广大农村推广运用,现将个人的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1西医对本病的认识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发炎、病程长,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一般要借助胃镜检查,虽从临床表现很难做出肯定性诊断。

其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所见的病变程度往往不一致,部分病员毫无症状或只诉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①上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部位多在上腹,以隐痛、钻痛、胀痛、刺痛较为多见,上腹部压痛范围较广泛,无节律性疼痛,无饥饱加重或减轻的特征;②腹胀:上腹饱胀或全腹胀,进食后更明显,伴有嗳气;③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泛酸、舌苔厚腻,大便隐血阳性等症状;④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时以上腹不适,食欲不振、乏力、消瘦、贫血、腹泻等症状较为突出;⑤巨大皱襞型肥厚性胃炎,除上腹痛等症状外,由于血清蛋白经病变的胃黏膜中丢失,因此突出表现为低蛋白血症,以及由此引起的水肿。胃腺增生性肥厚性胃炎由于大量胃酸的分泌,临床症状酷似十二指肠溃疡。

2中医辩证施治可根据以上特点,结合胃镜及X线检查再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思维去对应进行辨证施治。我们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常分五型论治。

2·1脾胃虚寒型脘痛绵绵,胀满不舒、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弱。治法:健脾湿中。方药:香砂理中汤(木香、砂仁、党参、白术、干姜、甘草、法夏)或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饴糖),胃寒甚者加丁香、吴茱萸、红豆蔻、良姜等,便血者加炒蒲黄、乌贼骨(亦治反酸)、白芨;以上药物如加入山药、茯苓、苡仁、三七等改汤为散,坚持久服对巩固疗效有良好效果,如能配合艾条灸中脘、天极、足三里,每日一次,效果更佳。

2·2胃热炽盛型胃脘急迫或痞满胀痛。嘈杂吐酸,心烦,口苦或口臭或口黏,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治法:清脾泻热,降逆和胃。方药:左金丸和《金匮》泻心汤(吴茱萸、黄连、黄芩、大黄、莱菔子、香附、青皮),若热甚者加蒲公英、蚤休、银花;压痛明显者加雪胆,舌苔厚腻者加石菖蒲。此型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宜辛开苦降,寒湿并用,笔者临床喜用左金丸加蒲公英、莱菔子、石菖蒲、香附、大黄及少量肉桂效果亦佳。

2·3肝胃气滞型胃脘痞胀、疼痛或牵引胁背,嗳气频作、口苦、恶心、泛酸、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柴胡、赤芍、川芎、香附、枳壳、吴茱萸、黄连、青皮、白术、蒲公英),胃脘胀痛较甚者加炒川楝、荔核,嗳气频繁者加降香、石菖蒲、旋覆花、赭石、半夏。此型如取公孙、内关用“灵龟八法”择扎九针施术效果良好。

2·4瘀阻胃络型脘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失笑散与丹参饮加味[炒蒲英、五灵脂、丹参、檀香(可用降香代)、砂仁、延胡、地榆],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解黑便不止者加三七,或云南白药,有热者加蒲公英、炒栀子、黄连,面色苍白,头昏目眩,舌质淡加当归、阿胶、枸杞、五味、大枣等。公务员之家

2·5胃阴亏虚型脘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益胃。方药:益胃肠汤(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花粉、山楂、蒲公英),如疼痛明显者加芍药、甘草;脘胁胀满者加莱菔、麦芽、青藤香,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清鲜而富营养为宜。

3讨论本病的发生与肝郁气滞,木郁克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治疗期除注意饮食调理外还应注意心理健康,避免精神紧张而情绪抑郁,因此治疗时应注重疏肝解郁,调和肝脾,和胃降逆,如出现频繁嗳气有声无物的表现如单调气效果亦不佳,此时换缓急解痉方可收效,在临床上笔者喜用钩藤、白芍、甘草、香附、桃仁、百合、台乌、旋覆花、胆星等多能收到良好效果[2]。慢性胃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气日衰,脾失健运故经久难愈。甚则由中气虚而发展为中阳不振的虚寒病情,故温补脾气(阳)应贯穿治疗本病的始终。

除生活调养外,特别是临床症状消失后如能够运用1个月以上的健脾药,改汤为散更佳,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病临床表现常是寒热错杂,虚实互见,故应仔细辨证分析,组方多应攻补兼施,扶正祛邪,急时治标缓时治本,既要注重“邪去则正安”的指导思想,又不能忘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宗旨,只要坚持治疗和巩固,本病是可以治愈的。流行病学调查已确定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近年的动物实验提示,部分HP菌株可引起慢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糜烂,部分菌株的长期感染可发生胃癌,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近年来中医界对此亦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认为黄连、黄芩、大黄、黄柏、桂枝、乌梅、蒲公英、高良姜等对Hp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笔者平时喜用梁成的灭幽丸(党参、白术、川芎、木香、茯苓、厚朴、郁金、延胡、大黄、三七、丹皮、乌梅、黄连、黄柏、白芍、丹参),临床进行辨证施治时随症加减,收效尚可。

参考文献

高良姜范文篇7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和2.50~0.16%[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较高(50~100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0.13%,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0.25%[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6%~0.13%,MFC为0.13%~0.25%[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苍术萃取浸出液对断发癣菌等10种不同真菌的MIC和MFC(50%药物浸出液乳剂体积/100ml)在1.0~4.0之间[10]。

2选择性强(指仅对一种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野菊花、忍冬藤、青蒿、芦荟、骨碎补、莱菔子、老鹳草、儿茶、胡黄连、木鳖子、小茴香、淫羊藿、紫苏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1]。青蒿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有明显抑制作用(MIC:225mg/ml)[4];乌梅、透骨草、生侧柏、连翘、川槿皮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1]。

3选择性弱、有明显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奇蒿氯仿提取物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12.5、25mg/ml[11]。竹沥对新生隐球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26.9μg/ml,53.8μg/ml,26.9μg/ml[12]。槟榔、苏木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七叶一枝花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17mg/ml[6]。木通、麻黄、秦皮、扁蓄、赤芍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明显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生长;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明显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生长[1]。秦皮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350mg/ml[8]。斑蝥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80mg/ml、5mg/ml、1mg/ml[13]。川椒乙醇提取物(100mg/ml)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00mg/ml、5mg/ml、1mg/ml[13]。大蒜乙醇提取物(100mg/ml)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00mg/ml、50mg/ml、4mg/ml[9]。土大黄、血竭、秦艽、苦参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有明显抑制作用[1]。山胡椒果水蒸气蒸馏部分对新型隐球菌等四种皮肤致病真菌的MIC为0.03~0.05ml/L,对黑曲霉等五种污染霉菌的MIC为1.0~1.5ml/L[14]。射干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有抑制作用(MIC:350mg/ml)[7]。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等5种标准菌株的MIC在14~76μg/ml之间[15]。龙血竭抗白色念珠菌等6种真菌的MIC50为0.17~5.00mg/ml[16]。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能明显抑制13种实验真菌生长,浓度为5%时的抑制有效率为92.3%。1.5g银杏外种皮总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抑菌抑制效果相当于0.5g克霉唑[17]。

4选择性强、有明显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栀子对威克海姆原藻有强烈抑制作用[2]。吴茱萸、使君子、石榴皮、山楂、三七、漏芦、火麻仁、槐花、白芍、凤尾草、白芨、黄芪、忍冬藤、栝楼、虎杖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山豆根、干漆、马鞭草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啤酒酵母(GL-7)有明显抑制作用[1]。

5抗真菌作用微弱的中草药

天门冬、白头翁、厚朴、没药、射干、皂刺、何首乌、金银花、皂角、夏枯草、板蓝根、柴胡、荆芥、大风子、扁豆、苍耳子、决明子、五味子、败酱、大小蓟、桑叶、黑旱莲、车前草、穿心莲、益母草、半夏、半边莲、山栀子、青黛、升麻、浮萍、蚤休、辛夷、马兜铃、山慈茹、杭白菊、生艾叶、牛蒡子、秦皮、细雀梅藤,有微弱抗真菌作用[1,18]。

6抗真菌作用不确定的中草药

陈皮[1,19]、乌梅、龙胆草[1,2]、藿香[1,20]、黄精[1,5]5味中草药在不同的研究中表现出有或无抗真菌作用。

7无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高良姜范文篇8

关键词:中草药;抗真菌;回顾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和2.50~0.16%[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较高(50~100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0.13%,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0.25%[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6%~0.13%,MFC为0.13%~0.25%[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苍术萃取浸出液对断发癣菌等10种不同真菌的MIC和MFC(50%药物浸出液乳剂体积/100ml)在1.0~4.0之间[10]。

2选择性强(指仅对一种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野菊花、忍冬藤、青蒿、芦荟、骨碎补、莱菔子、老鹳草、儿茶、胡黄连、木鳖子、小茴香、淫羊藿、紫苏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1]。青蒿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有明显抑制作用(MIC:225mg/ml)[4];乌梅、透骨草、生侧柏、连翘、川槿皮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1]。

3选择性弱、有明显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奇蒿氯仿提取物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12.5、25mg/ml[11]。竹沥对新生隐球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26.9μg/ml,53.8μg/ml,26.9μg/ml[12]。槟榔、苏木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七叶一枝花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17mg/ml[6]。木通、麻黄、秦皮、扁蓄、赤芍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明显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生长;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明显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生长[1]。秦皮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350mg/ml[8]。斑蝥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80mg/ml、5mg/ml、1mg/ml[13]。川椒乙醇提取物(100mg/ml)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00mg/ml、5mg/ml、1mg/ml[13]。大蒜乙醇提取物(100mg/ml)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00mg/ml、50mg/ml、4mg/ml[9]。土大黄、血竭、秦艽、苦参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有明显抑制作用[1]。山胡椒果水蒸气蒸馏部分对新型隐球菌等四种皮肤致病真菌的MIC为0.03~0.05ml/L,对黑曲霉等五种污染霉菌的MIC为1.0~1.5ml/L[14]。射干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有抑制作用(MIC:350mg/ml)[7]。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等5种标准菌株的MIC在14~76μg/ml之间[15]。龙血竭抗白色念珠菌等6种真菌的MIC50为0.17~5.00mg/ml[16]。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能明显抑制13种实验真菌生长,浓度为5%时的抑制有效率为92.3%。1.5g银杏外种皮总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抑菌抑制效果相当于0.5g克霉唑[17]。

4选择性强、有明显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栀子对威克海姆原藻有强烈抑制作用[2]。吴茱萸、使君子、石榴皮、山楂、三七、漏芦、火麻仁、槐花、白芍、凤尾草、白芨、黄芪、忍冬藤、栝楼、虎杖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山豆根、干漆、马鞭草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啤酒酵母(GL-7)有明显抑制作用[1]。

5抗真菌作用微弱的中草药

天门冬、白头翁、厚朴、没药、射干、皂刺、何首乌、金银花、皂角、夏枯草、板蓝根、柴胡、荆芥、大风子、扁豆、苍耳子、决明子、五味子、败酱、大小蓟、桑叶、黑旱莲、车前草、穿心莲、益母草、半夏、半边莲、山栀子、青黛、升麻、浮萍、蚤休、辛夷、马兜铃、山慈茹、杭白菊、生艾叶、牛蒡子、秦皮、细雀梅藤,有微弱抗真菌作用[1,18]。

6抗真菌作用不确定的中草药

陈皮[1,19]、乌梅、龙胆草[1,2]、藿香[1,20]、黄精[1,5]5味中草药在不同的研究中表现出有或无抗真菌作用。

7无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大风子、蒲公英、川芎、地肤子、百部、半枝莲、牛膝、川楝子、生地、山茱萸、白果、杜仲、龙葵、川乌、仙鹤草、草乌头、椿白皮、牵牛子、附子、使君子[1]无抗真菌作用。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187味中草药进行了抗真菌作用研究。其中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77味,有明显抗真菌作用的44味,抗真菌作用微弱的41味,抗真菌作用不确定的5味,无抗真菌作用的20味;中药副作用小、来源广、价格低廉、很少出现耐药,适合于长期及预防性应用的这些特点,使研究开发中药具有良好的前景。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建立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筛选标准,使研究更加统一和规范;发现更多、更好的抗真菌中草药;分离确认有效成分;进而对有效成分进行抗真菌机制研究;针对作用机制,设计选择性作用靶点和先导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化合物,建立相关生物信息库,为合成新的抗真菌药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宫毓静,安汝国,虞慧,等.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2,33(1):42-47.

[2]王理达,胡迎庆,屠鹏飞,等.13种生药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真菌活性筛选[J].中草药,2001,32(3):241-244.

[3]王昊,杨凤琴,潘梅,等.10种中药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7,38(7):431-432.

[4]唐书谦,叶庆倩,钟白玉,等.姜黄挥发油、水浸出液体外抗真菌试验[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19:569-571.

[5]吕小迅,周玉珍,方丹云,等.黄芩黄精等四种中药抗真菌实验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5,11(1):18-19.

[6]马廉兰,钟有添.六种中草药对深部感染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1,21(1):1-3.

[7]郑晓辉,高进,郑义,等.9种中药对马拉色菌分离菌株的抑菌试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1):16-18.

[8]付爱华,张宏桂,张林,等.东北刺人参挥发油抗真菌实验及临床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5):310-311.

[9]付爱华,尹建元,孙莹,等.黄精和生姜抗皮肤癣菌活性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4):382-385.

[10]尹秀芝,蒲卓,王冰梅,等.中药苍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及临床观察[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492-494.

[11]刘运德,杨湘龙,其新,等.奇蒿抗真菌成分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5,1(4):5-7.

[12]李忠琴,许小平,陈杰波,等.竹沥抗深部感染真菌的研究[J].中国新医药,2004,3(1):13-14.

[13]万东华,黄宝建,周训胜,等.五种中药对甲癣常见致病菌的抑菌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4):657-658.

[14]杨得坡,王发松,任三香,等.山胡椒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真菌活性[J].中药材,1999,22(6):295-298.

[15]方芳,吕昭萍,王正文,等.山苍子油抗念珠菌的敏感性及作用机理的电镜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5):349-351.

[16]高颖,张庆云,曹广军,等.两种工艺提取的龙血竭体外抗真菌活性比较[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13(3):183-185.

[17]唐于平,楼凤昌,王欢,等.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药学进展,2000,24(3):152-155.

[18]杨亚,谭宁华,王琳,等.细雀梅藤的黄酮类成分及其初步活性筛选[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3):203-206.

高良姜范文篇9

[关键词]泰医学;泰药学;药味;药性;九味;四元素;中医学

泰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独特的用药思想。泰医用药是以四元素理论为基础,以药味与药性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药味理论是泰医方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选方用药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泰医学的大量传统文献被烧毁,有经验的行医者严重匮乏等问题,泰医学的药味理论研究仍显庞杂而混乱,并限制了泰医学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详细整理泰医学的药味理论并将其与中医学的五味理论进行比较,通过参阅历代泰医学经典文献及现代研究成果,如《大藏经》、《那莱王医学书》、《泰医经典大全》、《泰医经典》、《泰药学》、《方剂学》、《中药学》、Thaijo、Googlescholar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以解释泰医九味理论,并比较中医、泰医药味的异同点。

1泰医学药味理论辨识

1.1药味概念溯源

在佛陀时代,药味与药性被统称为“滋味”。《大藏经·大义释》云:“味于舌出现,舌之感觉为味,味即食物、即食物味之所。”[1]106《大藏经·本生经》云:“药有咸、酸、苦、辛、恶、甘、涩七味,酒也是一种味道。”[1]198《大藏经·相应部》云:“药味有甘、淡、美、臭、寒、热。”[1]655可见人们对药味的认识是从品尝食物的经验中得来。味道是舌头接触食物或药物后,利用味觉,通过食物或药物与味蕾的相互作用,而体会出的不同滋味。古人总结的味道有多种,包括酸、甘、苦、辛、咸、涩、淡等,另外还有一些跟感受有关的滋味,如美味、臭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经验逐渐深入细化,并形成了泰医学的药味理论。

1.2药味作用

药味理论,最初源于佛陀医生耆婆。《泰医元素分别经典·四味论》记载:“涩入皮肤、筋脉,辛入皮毛,咸入肌腱、骨头,酸入肌腱。”[2]该句总结了药味与归经的认知。此外,泰国的一些国家书籍指出了药味作用及归经。如《泰医元素综合论·八味论》记载:“苦入皮肤,涩入肌肉,咸入肌腱,辛入骨头,甘入大肠,酸入小肠,香入心脏,润入关节。”[3]156《泰医经典·十味论》记载:“涩收敛,甘补肌肉,毒解毒,苦入血,辛发散,润入筋,香安神,咸入皮,酸化痰,淡祛湿。”[4]15-16《泰医诊断经典·六味论》记载:“甘补火,咸助火,辛发散,苦降火,涩收敛。”[3]30《泰医本草·药品论》记载:“辛热者,治风也;辛酸者,治滞也,甘凉者,治渴也。”[3]259目前《泰药学·九味论》记录的泰医学药味理论,是指辛、香、甘、润、酸、涩、苦、毒、咸9种[5]。辛味具有发散解表、理气活血、温中散结、消食化滞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消化不良、气滞血瘀等病证。泰医辛味药物包括胡椒、高良姜、生姜等。香味具有养心安神、宣肺降气、健脾化湿、理气安胎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咳喘等病症。泰医香味药物包括茉莉花、莲花、藏红花、冰片等。甘味具有益气健脾、补益和中、止渴生津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脾虚、倦怠、口渴等病证。泰医甘味药物包括如甘草、冰糖、芦根等。润味具有滋阴润燥、疏通经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关节或肌腱疼痛等病症。泰医润味的药物包括牛奶、腰果、核桃仁、蟒蛇油等。酸味具有酸收止血、化痰导滞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牙龈出血、痰饮、积滞等病症。泰医酸味药物包括柠檬汁、诃子等。涩味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外伤等病症。泰医涩味药物包括石榴皮、山竹皮等。苦味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燥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发热、咽痛等病症。泰医苦味药物包括穿心莲、栀子、青蒿等。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痞块、便秘等病症。泰医咸味药物包括盐、老鼠簕、瓦楞子等。毒味具有解毒散结、驱虫等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毒、疮痈、虫毒等病症。泰医毒味药物包括马钱子、对叶豆等。除了九味之外,现代泰医学理论还提到了淡味药。泰医淡味药的作用类似于中药的苦味和甘味药,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利尿等作用。泰医淡味药物包括栎叶槲蕨、柠檬根等[6-9]。

1.3药味配伍

药物配伍即将具有相同或不同药味的药物配伍运用,以提高方剂疗效、减轻副作用等。泰医学古籍中经常配伍的两种药味包括甘酸、甘辛、甘苦、甘润、酸涩、苦淡、苦涩、苦毒、苦香、苦辛、辛酸、辛辛、香涩、香香等,如酸罗望子-甘罗望子(罗望子方)、苦葫芦-淡葫芦(葫芦方)、毗黎勒-诃子-余甘子(三果方)、干姜-黑胡椒-荜拨(辛味方)等。

1.4药味与四元素泰医学认为药物的不同药味源于不同

四元素的组合,而疾病的发生也是由于四元素失衡导致,因此选择药味治疗疾病,就是选择最适当的四元素组合,从而调整人体失衡的四元素。四元素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土、水、风、火四种基本物质。“土”为物质的坚实部分,以凝固、沉重为性,具有承载的作用;“水”为物质的液体部分,以摄取、输送为性,具有滋润的作用;“风”为物质的移动部分,以流动、穿行为性,具有支持其他三元素运动的作用;“火”为物质的火热部分,以温煦、燃烧为性,具有照亮、腐熟和使万物成熟的作用[10]。人体之土,是指体内的组织器官,如头发、皮毛、指甲、牙齿、皮肤、骨骼、肌肉、筋脉、肝、肾、脾、肺、大肠、小肠、心脏等,相当于中医学中脏腑系统。体内之水,是指体内的液体部分,如血液、汗液、关节液、唾液、皮脂、脂肪、脓液等,相当于中医学中阴、血、津液等概念。体内之风,是指身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下行风、上行风、腹内风、肠内风等,相当于中医学之气。体内之火,是指身体的水液代谢系统,包括消化之火、生长发育之火、生命之火等[11-13],相当于中医学之阳。泰国著名医师在不同古代书籍中提出了四元素与药味的多种使用规律。《泰医元素综合论·药味论》记载:“辛、酸生火,辛、涩、苦生风,咸、酸、甘生水。”[3]146-150《泰医诊断经典·六味论》记载:“辛、苦、涩生风,辛、酸、咸生火,甘、酸、咸生水。圣人用甘为主,用咸酸为辅,最后依患者所喜也”[3]30,论述了药味的相生规律。其又云:“甘、酸、润克风,苦、甘、涩克火,辛、苦克水”[3]30,论述了药味的相克规律。《那莱王医学书·四元素失衡论》记载:“调整四元素者,先知季节、时间、年龄也,次知作用、九味也,后再制其药”[14]112;“火失衡者,用苦、辛、涩也,水失衡者,用苦、甘也”[14]113。《泰医经典·治疾论》记载:“土失衡者,用涩、苦、甘、润也;水失衡者,用苦、酸、毒也;火失衡者,用淡也;风失衡者,用辛也。”[4]17书中明确记载了如何用药味调整四元素失衡。综上所述,存在于药味中的四元素比例不同,使得药味具有不同特性,即:辛味含有的火元素与风元素居多;苦味含有的风元素与火元素偏多;涩味含有的土元素与风元素偏多;酸味含有的火元素与水元素偏多;咸味含有的水元素与火元素偏多;甘味含有的土元素与水元素偏多;润味含有的水元素与土元素偏多;毒味含有的风元素与水元素偏多;淡味含有的水元素与风元素偏多。四元素的比例也会影响药性,含有土元素与水元素多的药物,其性沉重,易走下焦,可用于治疗火偏盛(阳盛)等病证;含有火元素与风元素多的药物,其性轻浮,易走上焦,可用于治疗水偏盛(阴盛)等病证。

1.5药味的临床运用泰医学认为时间、年龄、体质等能引

起四元素变化,因此在临床用药时,除了药味作用及其特性外,还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对药味的影响。1.5.1药味与时间《泰医百科丛书·四时用药》记载:“6—9时,18—21时,为水主也,用咸味也;9—12时和21—24时,为血主也,用酸味也;12—15时和0—3时,为火主也,用苦味也;15—18时和3—6时,为风主也,用辛味也。”[3]26-27书中明确指出了一天内时间变化与四元素的关系,以及药味的使用规律。1.5.2药味与年龄《泰医元素综合论·年龄用药》中有关于药味与年龄的记载:“幼年者:慎用甘、苦酸也。中年者:慎用酸涩、酸咸也,宜用香、苦也。老年者:慎用苦、咸涩也。”[3]155可见,在药味的使用中还需考虑年龄的因素。1.5.3药味与体质《泰医元素综合论·血体用药》记载:“肤色白者,血甜,用辛辣、苦味也;肤色白黄者,血酸,用咸味也;肤色黑红者,血咸,避用咸味也;肤色黑者,血又咸又凉,用甘味也。”[3]156-157其指出泰医通过肤色判断体质,同时可指导药味运用。在泰医学理论中,血是身体内在的水元素之一,具有负责滋润与营养内脏的作用。泰医学认为皮是血之华,因此,通过观察肤色也能指导药味的使用。

2中药五味与泰药九味理论的异同点

中药的五味理论主要包含“辛、甘、酸、苦、咸”5种。“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补、能缓、能和;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咸味能下、能软。”[15-17]中药五味与泰药九味理论,虽形成于不同医学体系,但其阐述的内容存在相似之处。(见表1

2.1辛味中医学所述的“辛味”

与泰医学中的“辛味”和“香味”类似,性质上都为能行、能散,具有行气散滞的作用。但是中医学药味理论中没有“香味”,常常是“辛香”两字共用来形容辛味,如描述某药“辛香走窜”等。泰医学的九味理论除“辛味”外,别列“香味”,泰医学认为辛味与香味均能行散,其差别在于药性的不同,即辛味的药物为热性,而香味的药物多为凉性。因此除了行散解郁之外,香味药还有清心安神等作用。

2.2甘味中药的“甘味”

对应于泰药的“甘味”和“润味”,其特性沉重,有滋补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泰药的“润味”是中药五味不具有的概念。“润味”与“甘味”相似,但泰医学认为,“润味”由更多水元素组成,能够滋补脂肪、关节液等水元素的部分,而“甘味”含有更多土元素的成分,相对“润味”更加沉重,能够深入到肌肉、脾胃等,用以滋补体内的土元素。

2.3酸味中药的“酸味”

对应于泰药的“酸味”和“涩味”,两者都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中药五味中,无“涩味”,但酸涩常常并提。泰医学药味理论有着更为细致的划分,认为“酸味”与“涩味”的收涩作用略有不同。“酸味”含有火元素与水元素偏多,而“涩味”含有土元素与风元素偏多。因此,除共同的收敛作用外,“涩味”还具有燥湿的作用,而“酸味”具有滋润的作用。2.4苦味中药的“苦味”对应于泰药的“苦味”和“毒味”,均有清热解毒、燥湿等作用。“毒味”是泰医药味体系中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指含有毒性的药物,多为苦味或有其他不良的味道,容易令人呕吐,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毒味多用于治疗外来或内生之毒,如疫疠、毒虫、七情郁火成毒等病症。

2.5咸味中药的“咸味”

与泰医的“咸味”相同,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作用。除了上述药味的含义的相同之外,在药味配伍方面,两种医学体系中也有一些相似的配伍理论。中医学中“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辛开苦降”等理论,与泰医的“甘酸、甘辛、辛苦”等经典药味配伍规律相同,但两种理论的解释方法又有所不同。如芍药甘草汤中芍药味酸、甘草味甘,中医学认为酸甘能化阴,二药相伍,能体现调和肝脾、柔筋止痛等作用。而泰医学认为酸味是由火、水元素组成,甘味是由土、水元素组成,两者配伍能柔软组织器官、滋润血液等。再如左金丸中黄连味苦、吴茱萸味辛,中医学认为辛能开、苦能降,二者相伍,能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等。泰医学认为辛味是由火、风元素组成,苦味是由风、火元素组成,两者配伍能调整身体的水液代谢与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上行风与生命之火正常工作。

3结语

高良姜范文篇10

1层次递进教学法

层次递进教学法是将《中药学》教学内容分为不同层次实施教学的方法。以层次结构为主要框架,进行教学研究。如以章节为层次、以药物性能功效为层次、同一章节两味药进行对比、综合归纳每一章节药物特点为层次等。

1.1优势

层次递进教学法的优势是可使学生从简单、重复繁琐的中药学教学体例中,感到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加深对中药的印象;其次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责任心,并且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4]。另外,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记忆中药,理清中药分类,使其对《中药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引导学生理性认识中药,融会贯通,灵活用药,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分层递进讲述中药学的形式,对学生高效率的掌握中药是非常有帮助的。

1.2层次递进教学思路

首先以章节为主线,从宏观到微观,将中药学整体版块分解为不同的版块,如:《中药学》[5]分总论和各论两大块,总论包括哪些章节,各论又包括哪些章节,总论的哪些章节是必须掌握的,各论的哪些章节相对临床来说更加重要,使学生很快熟悉教材内容的结构层次,以金字塔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每个章节的特点是什么?如解表药,辛温之性,善入肺、膀胱经,走肌表,以辛发散肌表的邪气;祛风湿药,辛温之性,走经络、肌肉、筋脉,以去除该部位的风寒湿邪;掌握每一章节的共性特点及个性不同,是学好中药学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更进一步、深入地学习中药。其次以药物为层次。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对每一章节的药物,按教学大纲要求,哪些是必须掌握的药物,哪些是熟悉的药物,哪些是了解的药物。如温里药,按章节层次是重点章节,按药物层次温里药共11味药,附药3味,它们又可分三个层次,附子、肉桂、吴茱萸是必须掌握的药物,干姜、丁香、花椒、高良姜、小茴香是熟悉的药物,其它是了解的药物;药物层次分出后,再按功效分层次,可分基本功效、衍生功效、配伍功效[6]三个层次,如干姜,其功效为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回阳救逆。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肺、心、肾经,辛能散寒,大热之性温助阳气,入中焦脾胃,故可温中散寒,入肺经,温肺寒,这是干姜的基本功能(用性味理论可阐述的功能);干姜的化饮作用,则属于衍生功能,其从属于干姜的温肺作用;干姜的回阳救逆作用,则属于配伍功效,干姜只有配伍回阳救逆的附子,才能产生回阳救逆的作用。大多数中药的功效基本上都是分这样几个层面结构,以功效再结合应用。学生以层次递进这种学习方法就可以从简单、重复繁琐的中药体例中,找到药物的规律,加深对中药的理解,很好的掌握中药,为以后学习方剂等各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每一章节讲述结束时,首先进行横向综合归纳,如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均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疗湿热泻痢,疮痈肿毒。然黄芩①善清泻肺热,主肺热咳嗽;②清泻少阳胆经热邪,主寒热往来;③清热安胎,止血,主胎动不安出血。黄连①善清心除烦,主高热烦躁,心烦不眠;②善清胃肠湿热、实火,泻痢呕吐消渴;③寒凉性突出,解毒作用强,疗疔毒。黄柏①善清泻下焦湿热,主带下、足膝肿痛;②泻相火,除骨蒸,阴虚火旺骨蒸潮热;③善治疗湿疹湿疮。这种以横向为层次的综合归纳,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既掌握药物的共性作用,又对药物的个性及应用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在中药学课程结束,或课程进行到某一个阶段,可对全书有共性的药物功效及应用,做一个纵向综合归纳。如:课时进行到止血药时,凉血止血药除本章节凉血止血的大、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等药物外,其它章节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药物还有栀子、生地、牡丹皮、黄芩、大黄、桑叶、代赭石等;这种纵向归纳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类功效的药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执简驱繁,记忆和掌握中药。课程结束时,还可对课本全部药物进行综合归纳,如安神药除该章节的朱砂、磁石、酸枣仁、柏子仁等药物外,其它章节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还有百合、麦冬、牡蛎、大枣、龙眼肉、郁金、茯苓、丹参、灵芝、莲子等。再如:可利水的药物除该章节的茯苓、薏苡仁等药物外,还有解表麻黄、香薷、补气的黄芪、白术;活血的益母草、泽兰;止咳平喘的桑白皮、葶苈子等药。这种对全书的层次归纳总结,可使学生对治疗某一病症的药物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更加系统地掌握、识别中药功效和治证特点。通过这种以层次递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中药学的学习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再回到整体,可使学生更加有的放矢地学习中药,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以问题为中心((PPBBL)教学模式

PBL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病案中,教师把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病案的方式,并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以问题讨论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目前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2.1PBL优势

PBL课程模式具有很多优越性。PBL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由单一的“教”转变为既“教”又“导”,这不仅是单一形式的改变,在深层次上是既教会了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枯燥学习为有趣学习,在不断的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智能,擦出思想的火花,找到真知灼见,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平台[7]。

2.2具体实施方法

将事先编写好的PBL病案,提前一周告知学生,学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库,展开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思考。第一步按10-11人分组,每组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教师(Tutor)。组长、记录员也要参与讨论,分组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言频率。分组方法:男女同学搭配,性格外向与性格内向混合,座位男女生叉开,对每位同学进行编号,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发言情况,有利于最后考评。第二步开展讨论前,小组成员要向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针对病案展开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自由发表个人见解,集体补充,完善知识点,然后对病案集体进行诊断,得出理法方药。教师(Tutor)对学生提出的关键词进行引导,但不要直接讲出答案,一定要由学生自己去挖掘病案的实质问题。如下图教学活动场景。第三步回归大教室,学生把每一小组的讨论结果公布,教师总结评说,强化用药知识点。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对整体思维有很大帮助,加强了团队意识,并且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中药的理解。PBL教学法给了学生独自思考和探索的机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很好地教学方法,在中药的学习过程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PBL的反思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是要更新教学观念,要尽早突破陈旧的“三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法国教育家加里说:“教学法就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PBL教学模式就是“教学合一”的很好模式。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所以PBL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的高度合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有学科及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是推动教师开展PBL教学的动力。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其次是教师(Tutor)的培训。开展PBL教学由于原来的大班要分为若干小组,由于班次的增加,需要增加指导教师的问题尤为突出。每位学科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我们目前是由部分临时没有课的教师去顶替,或由研究生代替一些教学任务,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学校是否能培养一支固定的Tutor队伍,对全校的PBL课程进行统筹安排,这样对推广PBL教学法会有极大的帮助。

3PBL教学模式与层次递进教学法相结合

3.1优势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的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素质。PBL教学与层次递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是既有形式的改变,又有内容上的突破,教学过程丰富多彩,使学生处在一个高涨的学习氛围中。课程教学到一个阶段,对前面所学的章节层次、或对药物层次做一个总结,改变一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学习,可很好的调整学生学习中药的厌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激情,学生在讨论中可激发智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并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PBL教学模式与层次递进相结合,对学生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内在创造潜能的发挥,都将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3.2具体实施过程一般是在学期中间或后期,将PBL教学引入课堂。如中药学在讲到理气药章节后,把“小华的烦恼”病案引入,这一病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对作用于中焦为主的章节进行总结归纳。如善于化中焦之湿的芳香化湿药(藿香、苍术、砂仁等),以温中散寒为主的温里药(干姜、良姜等),理气药(陈皮、枳实、木香等)。教学进行到化痰药以后,引入“胖婶的困惑”病案,主要是对治疗胸痹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如活血化瘀药的川芎、丹参、乳香、没药等,化痰药中的半夏、瓜蒌,理气药中的枳实、薤白,温里药中的肉桂及解表药中的桂枝等。在PBL分组讨论中通过交流,辩证用药,学生既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又巩固了已学到的中药知识。他们在讨论中,一般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感知。捷克教育家扬?阿姆司?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指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觉”。由于学生智力和技能地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所以PBL教学模式与层次递进教学法的结合,培养和增加了学生学习和掌握中药的自我感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