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外汇储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0:26:38

高额外汇储备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1

[论文摘要]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8088亿美元,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并使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增加。为减少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应采取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目标,建立以专业化投资管理公司为主体的外汇储备管理运作体系等措施。

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能力日渐重要,但一国外汇储备的持有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的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18088亿美元,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1.高涨的外汇储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再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数量。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货币投放。同时,外汇储备占款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对货币供应产生成倍的放大作用。当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顺差时,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必须投放基础货币购入外汇以保持供求平衡,这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增加,在货币乘数作用下会进一步带来货币总量的多倍扩张。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例不断攀升,2005年至2008年8月更是分别达到110%、127.3%、126.4%和135%。为了避免货币的过度投放,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紧缩国内信贷的政策,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15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回笼基于外汇占款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力图使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国内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完全或部分抵消,但收效甚微。巨额外汇储备给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压力,导致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并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根源。同时,人民银行为了冲销由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过大,人民银行不断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

2.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高涨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几年,不仅美国、日本大力鼓吹人民币升值,而且过去外逃的资金也在回流,甚至有大量投机热钱“潜渡”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至2008年10月9日,人民币汇率从1美元兑换8.11人民币升至1美元兑换6.8310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8.7%。并随着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不断下调美元利率,人为地拉大与人民币利率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的压力仍然很大,美国等国家仍在利用我国高外汇储备的存在,继续胁迫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以便从中达到更多渔利的目的。

3.增加了持有外汇的成本

外汇储备大量增加,需要付出高额成本。一方面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要被强加风险溢价,从而必须支付高昂的利息;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外汇储备一般不能用于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利用这些资源取得相应收益;而只能用于国外投资,尤其是流动性较强的债券投资。我国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投资于回报率低的美国短期债券而不能用于国内建设的需要。我国外汇储备70%以上是美元资产,只要美元贬值,外汇储备就会缩水。而美元汇率自2002年至今已缩水40%以上,且市场预期,今后美元会持续贬值。而且,在发行人民币国债购买美元债券的这一借贷过程中,潜在的利率损失不容忽视,最终的实际收益可能是负数。因此,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意味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同时我国将庞大的外汇资产集中存放于美国,可能要承担某种程度的政治风险。

4.加大了资产泡沫,增加了金融危机产生的风险

外汇储备剧增,加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边际效益递减从而降低了资本的吸引,导致国外热钱大量涌入,巨额的热钱通过混入外贸经常性账户、外资直接投资和QFII等渠道流入。这部分资金都属于短期资金,具有极大的流动性、投机性,甚至一定程度上具有破坏性,因此并不会在中国进行长期产业投资,也不会乖乖存入到银行获取稳定的利息收益,更多的是投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进行短期投机,2006、2007年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股票指数飙升都与“热钱”的流动有密切的关系。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存在,大量“热钱”会迅速从国内流出,迫使人民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卖出美元回笼人民币。这一方面会减少外汇储备,同时引起股市暴跌,房地产价格下降,进而拖累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出现金融危机。

5.外汇储备增加,汇率风险加大

国际市场上各种货币的汇率不断变动,2005年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就大幅降低。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大,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下降使我国遭受了很大损失。由于汇率变动频繁,因而规避风险的难度很大。

二、应对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对策建议

1.调整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目标

根据国际经验,各国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是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并满足某种战略目标。对于我国来说,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持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约了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而且也对存量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将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和国家的整体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运用外汇储备建立资源战略储备。

2.放松外汇管制,建立“双藏机制”

在发达国家,国家的外汇储备和企业、民间持有的外汇都非常多。而我国主要以国家外汇储备为主,企业、民间持有外汇受到严格限制。2006年4月央行推出了放松外汇管制的新措施,放宽和简化了国内机构和公众购汇、投资的限制,并允许个人、企业以购买外汇的方式,通过金融机构对境外投资。2007年2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并实施《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个人年度购汇总额提高到5万美元。这有利于建立“藏汇于企业”、“藏汇于民”的外汇“双藏”机制,改变原有的“藏汇于国”的策略,鼓励企业和居民持有外币,让企业、民众与市场分担汇率风险,改变国家被动吸纳外汇导致储备大幅增加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放宽居民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藏汇于民”,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以此降低官方储备的增长速度、分散储备管理风险、提高外汇储备收益。

3.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降低汇率变动风险

首先,在外汇储备结构中可以考虑进行币种结构的调整。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绝大比重。但随着美元汇率不断走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损失巨大,因此应减少美元的资产比例。同时适应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体制,适当增加欧元、日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的比重。其次,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还应考虑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是指持有外汇储备的资产种类的变动。一般而言,外汇储备的资产种类包括短期国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股票、黄金等。不同种类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各不相同。持有外汇储备的意义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外汇储备首先要考虑投资于高流动、低收益、低风险的资产(例如黄金和国债),但是随着我国外汇储备数量的大幅上升,在保证外汇储备整体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外汇储备的收益性。我国目前经营的原则应当由“零风险、低收益”向“低风险、中收益”转移,拓宽投资领域,改革投资机制。在投资领域中,不止局限于存款、债券,还可以选取一部分资产,运用国际通行的投资基准、资产组合管理、风险管理模式进入房地产、股票市场,增加储备资产的盈利能力。

4.增加战略物资进口和对外投资

增加战略物资进口,充实战略物资储备,尤其是对石油、铁矿石等进行战略储备是当前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石油、铁矿石的消费大国,其国际市场供给情况和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运用部分外汇储备增加战略物资储备,把金融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是遏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降低汇率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动用部分外汇储备,收购国外一些油田、矿井,或者购置一些石油公司、矿业公司的股票。利用资本市场做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2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分析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连续13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767.38亿美元。近年来.与经常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相反.资本顺差的贡献度逐渐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大规模流入的国际资本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部门吸收.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成为相对过剩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3.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进入

市场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预期.不断吸引大量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流入我国。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大量海外资金进入.以期人民币升值获利.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其财富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虽然政府已出台政策对境外资金投资房地产进行了限制.但由于存在管理漏洞.效果难以在短期内体现。这些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资本流人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很大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央行的外汇储备。另外.我国存在着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也是吸引国际游资进入的原因之一。

4.主要国家针对我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出于种种考虑.对我国实行出口管制.我国急需进口的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均受到严格限制。如2006年7月.美国正式公布新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草案.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对我国高技术实施全面控制。出口赚取的外汇因限制而无法进口国内急需的产品.间接地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

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高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体现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然而.如果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超出适度合理区间.且结构不尽合理.将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加重金融调控难度

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不仅是一国联结国内和对外金融政策的纽带.而且还是体现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持续累积.外汇大量流人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加.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缩小了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加重了金融调控难度。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继续扩大.不仅会改变我国货币供给结构.而且会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对冲压力。2005年央行用于对冲操作而发行的票据总量高达2.77万亿元.如果按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1.9%的水平计算.央行每年为对冲操作要支付一笔很大的成本。

2.引发通货膨胀潜在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

巨额外汇储备在央行帐目上的对应项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左右。尽管政府会采取“对冲”政策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但囿于金融工具短缺的限制.难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如果对冲量不足.基础货币的投放速度加快.将进一步构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所导致的大量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资金条件.可能会引发信贷规模的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6年1~5月份.我国投资贷款资金总额达到6760.6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提高10.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的存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3.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面临贬值风险

据估计.目前我国保有的美国国债约占我国外汇储备的30%.我国外汇储备的60%是美元资产。这种过于单一的储备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美国长期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外汇储备债券投资的收益。虽然美国已连续16次加息.但美国国库券的回报率仍很低.上涨空间有限。而世界银行对我国120个城市的1.24万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2%。可以看出.在我国以牺牲消费和投资机会向美国提供了大量低息融资的同时.外资企业却在我国赚取了高额利润。二是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其汇率持续走低.增加了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同时.如果未来美元贬值.投资于美国国债的外汇资产也将遭受严重损失.安全性将面临严峻挑战。

4.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外部环境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被视为人民币被低估的具体体现。我国外汇储备超过l万亿美元大关.将可能使美国等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发起更加强劲的攻势。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在野的在众参两院都战胜了布什总统领导的共和党。控制国会将会使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更趋强硬.人民币升值问题将再成焦点.要求对华采取制裁措施的呼声会更加强烈.预计届时难免会将我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总之.外汇储备的激增将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贸易状况的高度关注.容易引发争端,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引起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

三、对策建议

1.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增强安全性与盈利性

外汇储备管理首先要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收益性。因此.要通过多元化来增强其安全性.增加除美元外其他国家货币比重。鉴于与其他国家状况相比.我国黄金储备占比过低.应选择适当时机.适度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形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货币和黄金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体系。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选择适当时机对部分外汇储备进行分散投资.提高其他资产如长期国债、公司债券或优质证券的投资组合比例.通过有效的管理获取合理的预期回报.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2.逐步完善外资、外贸政策

在引进外资中要更加注重技术和知识含量.改进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彻底改变“全民招商”的局面。鉴于目前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的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严格控制引进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商投资项目.敦促跨国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构建质量效益导向的外贸考核体系和调控体系.增强外贸发展的自主调控能力.促使外贸出口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严格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防止调控效果出现反弹。加快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步伐.使出口价格能真实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避免廉价资源的出口.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信息服务.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国内稀缺的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加强沟通.争取主要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政策。

3.适度适时放松外汇管制.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

在国家保持适度外汇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我国外汇管制政策.改革外汇帐户管理。在已允许企业保留一些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基础上.逐步放宽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用汇条件和范围.进一步放松对企业和个人使用外汇数额的限制.简化企业购付汇凭证和手续.实现藏汇于民.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拓宽外汇投资渠道.进行外汇投资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积极推动QDII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开拓国内居民投资者分享国际金融市场成长收益的适当途径.

4.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逐步转变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维护正常秩序。加强对国外短期资本进入的监管与管理.尤其要尽量避免那些为赚取投机收益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或房地产市场.防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5.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鼓励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产业调整的需要.也是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进行风险指导。加强对东道国政治、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涉外经济的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明确“走出去”的目标.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引入健全的法律咨询与审查规章。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注重积累海外市场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吸引东道国当地的优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走出去”企业的知识产权。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3

1、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保证我国偿还外债。保证对外债的还本付息是每个国家外汇储备的作用之一。我国的外汇储备保留额度,与相应的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736.18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506.30亿美元,上升15.68%。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1535.3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41.74亿美元,增长10.17%,占外债余额的41.09%;短期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增加364.56亿美元,增长19.85%,占外债余额的58.91%。

据初步计算,2007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1.98%,债务率为27.84%,负债率为11.52%,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为14.40%,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短期外债比例过大,这将给我国债务偿还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我们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使其与债务结构相匹配,提高清偿能力。

(2)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当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导致出口锐减,或因季节性因素及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国际收支逆差时,国家可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限制性措施。二是当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需要进行紧急或长期调整时,国家可以动用充裕的外汇储备进行调节,以缓和调整过程中的外部冲击,从而降低各种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

(3)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条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和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我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开放,履行WTO承诺放松外汇管制,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为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做准备,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

(4)有利于实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我国进行积极主动的外汇管制调整,进一步放宽境外投资的外汇限制,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早在2006年4月27日就透露,我国正计划取消全国境外投资用汇规模限制,以满足企业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的需要。而且将重新颁布《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以便把近几年境外投资外汇改革的试点经验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加以明确和巩固。同时逐步放宽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规模、品种等限制,力争在扩大对外金融投资方面取得新进展。因此,充足的外汇储备能为实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强大的资金保证。

2、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1)增加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了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被认为是增加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一定的虚增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产物。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中央银行实际上扮演了外汇市场最终出清者的角色,而包括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外汇需求受到高度抑制,造成虚假的“供”大于“求”,难以真实反映外汇供求水平,使由供求形成的价格与实际价格相背离。

(2)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而国有企业加工贸易增长乏力。加工贸易的发展尽管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出口增长,但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阻碍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3)限制了我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由于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币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在人民币缺乏弹性的汇率政策下,外部资本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变化等经济问题输入到国内,表现为高价进口和廉价出口。这样使得中国商品的国际销售价格较低,在国内加工制造能力过剩的前提下,每年形成巨大贸易顺差,不断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还造成资本项目下外币的国际过剩资本输入到中国,尤其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演变成为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使国内利率政策、其他金融和财政政策失去原本的效力,造成国民福利的损失。中国经济外部不均衡引发了国内人民币流动性过剩,人民币汇率弹性不足等问题,并且我国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

(4)加大了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它是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的波动通过存款、贷款、拆借等业务影响商业经营成本和收益的可能性。2007年中国向国外借债3736.18亿美元,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外汇储备实际是对国外实际资源的购买力,它们若得到有效利用,就可以增加国内投资和加快经济发展。因此,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实质是将这些实际资源储备起来,牺牲和放弃利用它们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机会。这是一种经济效益的损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使用国外实际资源的投资收益率的损失。由于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其用于国内外投资发展经济的收益率,超过需求的外汇储备则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和机会成本的加大。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6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同时,我国又持着近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却是借钱给国外,其潜在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二、面对高额外汇储备所采取的对策

面对高额外汇储备,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使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规模,做到既不影响储备功能的发挥,又能降低机会成本。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健全外汇储备管理法律制度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同样,在外汇储备的管理方面,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完善立法,使我国的外汇管理和运营都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而目前,在外汇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中国外汇储备的“对外债权”性质是直接以“对内债务”性质为基础的,动用储备直接关系到中国公众的切身利益。而目前我国的外汇管理相关法律还没有对国企注入资本金的相关规定。因此,在如何处理好对上述配置的资本金的合理运用,保护好公众对改制决策和目标的知情权,定位好汇金公司的法律地位,都涉及到法律的真空问题,容易引起争议。

2、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和币种结构的日常管理

对于外汇储备的管理,必须注意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合理组合。流动性是第一位的,必须保持外汇储备能满足日常支付和不时之需,其次还要注意安全性,最后才能谈到外汇储备的增值。在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上要依据宏观经济情况,有进有退,审时度势。

3、深化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

2007年8月13日,国家外管局宣布,境内机构即日起可自行保留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这意味着在中国实行了13年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适当降低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速度,应该进一步改革结售汇制度,由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转变,放宽企业、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额度。

4、管理好中国投资公司

作为专门从事外汇资金投资业务的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的外汇资产实际上已经不能再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外汇储备,其对内和对外投资所受的限制或约束相对较少,不仅能够投资在固定收益类债券上,也能够进行股权投资等长期投资和战略投资,特别是后一形式的投资更容易从长期实现国家或政府的某些意图。例如利用外汇资金注资国内金融机构,实现财务重组和提高资本充足率。又例如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于资源、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股权,实现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安全战略。

总之,面对高额外汇储备,我们要辩证分析,建立起外汇储备适度性的观点,并要根据我国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现实来确定适度的规模。同时要加强管理,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它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等;同时它也带来了较高的汇率风险,使我国承担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等。本文深入的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双重影响,并针对其影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影响对策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呈递增态势。截至2008年3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额达到了16822亿美元。面对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我们必须有清醒地认识,那就是高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经济有着双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国印、江华锋:浅议我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J].EcologicalEconomy,2006(7).

[2]贾丽娜:对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7(3).

[3]周思聪、徐昀君: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5(8).

[4]张唯实: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及人民币汇率的调整[J].发展,2007(4).

[5]刘微: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与分析[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4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分析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连续13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767.38亿美元。近年来.与经常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相反.资本顺差的贡献度逐渐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大规模流入的国际资本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部门吸收.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成为相对过剩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3.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进入

市场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预期.不断吸引大量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流入我国。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大量海外资金进入.以期人民币升值获利.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其财富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虽然政府已出台政策对境外资金投资房地产进行了限制.但由于存在管理漏洞.效果难以在短期内体现。这些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资本流人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很大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央行的外汇储备。另外.我国存在着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也是吸引国际游资进入的原因之一。

4.主要国家针对我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出于种种考虑.对我国实行出口管制.我国急需进口的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均受到严格限制。如2006年7月.美国正式公布新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草案.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对我国高技术实施全面控制。出口赚取的外汇因限制而无法进口国内急需的产品.间接地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会计论文网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

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高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体现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然而.如果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超出适度合理区间.且结构不尽合理.将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加重金融调控难度

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不仅是一国联结国内和对外金融政策的纽带.而且还是体现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持续累积.外汇大量流人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加.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缩小了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加重了金融调控难度。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继续扩大.不仅会改变我国货币供给结构.而且会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对冲压力。2005年央行用于对冲操作而发行的票据总量高达2.77万亿元.如果按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1.9%的水平计算.央行每年为对冲操作要支付一笔很大的成本。

2.引发通货膨胀潜在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

巨额外汇储备在央行帐目上的对应项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左右。尽管政府会采取“对冲”政策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但囿于金融工具短缺的限制.难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如果对冲量不足.基础货币的投放速度加快.将进一步构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所导致的大量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资金条件.可能会引发信贷规模的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6年1~5月份.我国投资贷款资金总额达到6760.6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提高10.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的存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3.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面临贬值风险

据估计.目前我国保有的美国国债约占我国外汇储备的30%.我国外汇储备的60%是美元资产。这种过于单一的储备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美国长期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外汇储备债券投资的收益。虽然美国已连续16次加息.但美国国库券的回报率仍很低.上涨空间有限。而世界银行对我国120个城市的1.24万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2%。可以看出.在我国以牺牲消费和投资机会向美国提供了大量低息融资的同时.外资企业却在我国赚取了高额利润。二是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其汇率持续走低.增加了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同时.如果未来美元贬值.投资于美国国债的外汇资产也将遭受严重损失.安全性将面临严峻挑战。

4.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外部环境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被视为人民币被低估的具体体现。我国外汇储备超过l万亿美元大关.将可能使美国等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发起更加强劲的攻势。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在野的在众参两院都战胜了布什总统领导的共和党。控制国会将会使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更趋强硬.人民币升值问题将再成焦点.要求对华采取制裁措施的呼声会更加强烈.预计届时难免会将我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总之.外汇储备的激增将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贸易状况的高度关注.容易引发争端,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引起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会计论文网

三、对策建议

1.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增强安全性与盈利性

外汇储备管理首先要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收益性。因此.要通过多元化来增强其安全性.增加除美元外其他国家货币比重。鉴于与其他国家状况相比.我国黄金储备占比过低.应选择适当时机.适度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形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货币和黄金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体系。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选择适当时机对部分外汇储备进行分散投资.提高其他资产如长期国债、公司债券或优质证券的投资组合比例.通过有效的管理获取合理的预期回报.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2.逐步完善外资、外贸政策

在引进外资中要更加注重技术和知识含量.改进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彻底改变“全民招商”的局面。鉴于目前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的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严格控制引进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商投资项目.敦促跨国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构建质量效益导向的外贸考核体系和调控体系.增强外贸发展的自主调控能力.促使外贸出口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严格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防止调控效果出现反弹。加快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步伐.使出口价格能真实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避免廉价资源的出口.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信息服务.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国内稀缺的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加强沟通.争取主要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政策。

3.适度适时放松外汇管制.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

在国家保持适度外汇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我国外汇管制政策.改革外汇帐户管理。在已允许企业保留一些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基础上.逐步放宽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用汇条件和范围.进一步放松对企业和个人使用外汇数额的限制.简化企业购付汇凭证和手续.实现藏汇于民.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拓宽外汇投资渠道.进行外汇投资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积极推动QDII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开拓国内居民投资者分享国际金融市场成长收益的适当途径.

4.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逐步转变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维护正常秩序。加强对国外短期资本进入的监管与管理.尤其要尽量避免那些为赚取投机收益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或房地产市场.防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5.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鼓励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产业调整的需要.也是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进行风险指导。加强对东道国政治、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涉外经济的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明确“走出去”的目标.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引入健全的法律咨询与审查规章。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注重积累海外市场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吸引东道国当地的优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走出去”企业的知识产权。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5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连续13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767.38亿美元。近年来.与经常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相反.资本顺差的贡献度逐渐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大规模流入的国际资本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部门吸收.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成为相对过剩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3.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进入

市场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预期.不断吸引大量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流入我国。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大量海外资金进入.以期人民币升值获利.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其财富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虽然政府已出台政策对境外资金投资房地产进行了限制.但由于存在管理漏洞.效果难以在短期内体现。这些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资本流人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很大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央行的外汇储备。另外.我国存在着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也是吸引国际游资进入的原因之一。

4.主要国家针对我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出于种种考虑.对我国实行出口管制.我国急需进口的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均受到严格限制。如2006年7月.美国正式公布新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草案.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对我国高技术实施全面控制。出口赚取的外汇因限制而无法进口国内急需的产品.间接地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

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高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体现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然而.如果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超出适度合理区间.且结构不尽合理.将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加重金融调控难度

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不仅是一国联结国内和对外金融政策的纽带.而且还是体现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持续累积.外汇大量流人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加.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缩小了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加重了金融调控难度。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继续扩大.不仅会改变我国货币供给结构.而且会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对冲压力。2005年央行用于对冲操作而发行的票据总量高达2.77万亿元.如果按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1.9%的水平计算.央行每年为对冲操作要支付一笔很大的成本。

2.引发通货膨胀潜在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

巨额外汇储备在央行帐目上的对应项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左右。尽管政府会采取“对冲”政策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但囿于金融工具短缺的限制.难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如果对冲量不足.基础货币的投放速度加快.将进一步构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所导致的大量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资金条件.可能会引发信贷规模的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6年1~5月份.我国投资贷款资金总额达到6760.6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提高10.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的存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3.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面临贬值风险

据估计.目前我国保有的美国国债约占我国外汇储备的30%.我国外汇储备的60%是美元资产。这种过于单一的储备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美国长期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外汇储备债券投资的收益。虽然美国已连续16次加息.但美国国库券的回报率仍很低.上涨空间有限。而世界银行对我国120个城市的1.24万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2%。可以看出.在我国以牺牲消费和投资机会向美国提供了大量低息融资的同时.外资企业却在我国赚取了高额利润。二是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其汇率持续走低.增加了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同时.如果未来美元贬值.投资于美国国债的外汇资产也将遭受严重损失.安全性将面临严峻挑战。

4.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外部环境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被视为人民币被低估的具体体现。我国外汇储备超过l万亿美元大关.将可能使美国等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发起更加强劲的攻势。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在野的在众参两院都战胜了布什总统领导的共和党。控制国会将会使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更趋强硬.人民币升值问题将再成焦点.要求对华采取制裁措施的呼声会更加强烈.预计届时难免会将我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总之.外汇储备的激增将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贸易状况的高度关注.容易引发争端,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引起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

三、对策建议

1.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增强安全性与盈利性

外汇储备管理首先要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收益性。因此.要通过多元化来增强其安全性.增加除美元外其他国家货币比重。鉴于与其他国家状况相比.我国黄金储备占比过低.应选择适当时机.适度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形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货币和黄金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体系。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选择适当时机对部分外汇储备进行分散投资.提高其他资产如长期国债、公司债券或优质证券的投资组合比例.通过有效的管理获取合理的预期回报.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2.逐步完善外资、外贸政策

在引进外资中要更加注重技术和知识含量.改进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彻底改变“全民招商”的局面。鉴于目前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的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严格控制引进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商投资项目.敦促跨国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构建质量效益导向的外贸考核体系和调控体系.增强外贸发展的自主调控能力.促使外贸出口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严格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防止调控效果出现反弹。加快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步伐.使出口价格能真实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避免廉价资源的出口.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信息服务.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国内稀缺的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加强沟通.争取主要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政策。

3.适度适时放松外汇管制.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

在国家保持适度外汇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我国外汇管制政策.改革外汇帐户管理。在已允许企业保留一些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基础上.逐步放宽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用汇条件和范围.进一步放松对企业和个人使用外汇数额的限制.简化企业购付汇凭证和手续.实现藏汇于民.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拓宽外汇投资渠道.进行外汇投资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积极推动QDII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开拓国内居民投资者分享国际金融市场成长收益的适当途径.

4.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逐步转变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维护正常秩序。加强对国外短期资本进入的监管与管理.尤其要尽量避免那些为赚取投机收益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或房地产市场.防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5.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鼓励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产业调整的需要.也是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进行风险指导。加强对东道国政治、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涉外经济的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明确“走出去”的目标.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引入健全的法律咨询与审查规章。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注重积累海外市场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吸引东道国当地的优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走出去”企业的知识产权。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6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分析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连续13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767.38亿美元。近年来.与经常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相反.资本顺差的贡献度逐渐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大规模流入的国际资本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部门吸收.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成为相对过剩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3.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进入

市场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预期.不断吸引大量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流入我国。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大量海外资金进入.以期人民币升值获利.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其财富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虽然政府已出台政策对境外资金投资房地产进行了限制.但由于存在管理漏洞.效果难以在短期内体现。这些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资本流人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很大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央行的外汇储备。另外.我国存在着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也是吸引国际游资进入的原因之一。

4.主要国家针对我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出于种种考虑.对我国实行出口管制.我国急需进口的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均受到严格限制。如2006年7月.美国正式公布新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草案.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对我国高技术实施全面控制。出口赚取的外汇因限制而无法进口国内急需的产品.间接地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

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高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体现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然而.如果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超出适度合理区间.且结构不尽合理.将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加重金融调控难度

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不仅是一国联结国内和对外金融政策的纽带.而且还是体现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持续累积.外汇大量流人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加.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缩小了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加重了金融调控难度。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继续扩大.不仅会改变我国货币供给结构.而且会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对冲压力。2005年央行用于对冲操作而发行的票据总量高达2.77万亿元.如果按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1.9%的水平计算.央行每年为对冲操作要支付一笔很大的成本。

2.引发通货膨胀潜在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

巨额外汇储备在央行帐目上的对应项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左右。尽管政府会采取“对冲”政策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但囿于金融工具短缺的限制.难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如果对冲量不足.基础货币的投放速度加快.将进一步构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所导致的大量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资金条件.可能会引发信贷规模的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6年1~5月份.我国投资贷款资金总额达到6760.6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提高10.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的存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3.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面临贬值风险

据估计.目前我国保有的美国国债约占我国外汇储备的30%.我国外汇储备的60%是美元资产。这种过于单一的储备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美国长期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外汇储备债券投资的收益。虽然美国已连续16次加息.但美国国库券的回报率仍很低.上涨空间有限。而世界银行对我国120个城市的1.24万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2%。可以看出.在我国以牺牲消费和投资机会向美国提供了大量低息融资的同时.外资企业却在我国赚取了高额利润。二是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其汇率持续走低.增加了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同时.如果未来美元贬值.投资于美国国债的外汇资产也将遭受严重损失.安全性将面临严峻挑战。转载于论文联盟

4.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外部环境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被视为人民币被低估的具体体现。我国外汇储备超过l万亿美元大关.将可能使美国等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发起更加强劲的攻势。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在野的在众参两院都战胜了布什总统领导的共和党。控制国会将会使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更趋强硬.人民币升值问题将再成焦点.要求对华采取制裁措施的呼声会更加强烈.预计届时难免会将我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总之.外汇储备的激增将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贸易状况的高度关注.容易引发争端,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引起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

三、对策建议

1.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增强安全性与盈利性

外汇储备管理首先要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收益性。因此.要通过多元化来增强其安全性.增加除美元外其他国家货币比重。鉴于与其他国家状况相比.我国黄金储备占比过低.应选择适当时机.适度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形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货币和黄金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体系。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选择适当时机对部分外汇储备进行分散投资.提高其他资产如长期国债、公司债券或优质证券的投资组合比例.通过有效的管理获取合理的预期回报.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2.逐步完善外资、外贸政策

在引进外资中要更加注重技术和知识含量.改进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彻底改变“全民招商”的局面。鉴于目前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的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严格控制引进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商投资项目.敦促跨国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构建质量效益导向的外贸考核体系和调控体系.增强外贸发展的自主调控能力.促使外贸出口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严格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防止调控效果出现反弹。加快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步伐.使出口价格能真实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避免廉价资源的出口.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信息服务.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国内稀缺的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加强沟通.争取主要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政策。

3.适度适时放松外汇管制.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

在国家保持适度外汇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我国外汇管制政策.改革外汇帐户管理。在已允许企业保留一些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基础上.逐步放宽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用汇条件和范围.进一步放松对企业和个人使用外汇数额的限制.简化企业购付汇凭证和手续.实现藏汇于民.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拓宽外汇投资渠道.进行外汇投资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积极推动QDII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开拓国内居民投资者分享国际金融市场成长收益的适当途径.

4.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逐步转变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维护正常秩序。加强对国外短期资本进入的监管与管理.尤其要尽量避免那些为赚取投机收益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或房地产市场.防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5.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鼓励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产业调整的需要.也是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进行风险指导。加强对东道国政治、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涉外经济的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明确“走出去”的目标.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引入健全的法律咨询与审查规章。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注重积累海外市场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吸引东道国当地的优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走出去”企业的知识产权。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7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分析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连续13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767.38亿美元。近年来.与经常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相反.资本顺差的贡献度逐渐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大规模流入的国际资本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部门吸收.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成为相对过剩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3.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进入

市场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预期.不断吸引大量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流入我国。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大量海外资金进入.以期人民币升值获利.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其财富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虽然政府已出台政策对境外资金投资房地产进行了限制.但由于存在管理漏洞.效果难以在短期内体现。这些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资本流人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很大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央行的外汇储备。另外.我国存在着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也是吸引国际游资进入的原因之一。

4.主要国家针对我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出于种种考虑.对我国实行出口管制.我国急需进口的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均受到严格限制。如2006年7月.美国正式公布新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草案.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对我国高技术实施全面控制。出口赚取的外汇因限制而无法进口国内急需的产品.间接地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

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高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体现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然而.如果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超出适度合理区间.且结构不尽合理.将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加重金融调控难度

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不仅是一国联结国内和对外金融政策的纽带.而且还是体现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持续累积.外汇大量流人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加.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缩小了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加重了金融调控难度。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继续扩大.不仅会改变我国货币供给结构.而且会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对冲压力。2005年央行用于对冲操作而发行的票据总量高达2.77万亿元.如果按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1.9%的水平计算.央行每年为对冲操作要支付一笔很大的成本。

2.引发通货膨胀潜在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

巨额外汇储备在央行帐目上的对应项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左右。尽管政府会采取“对冲”政策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但囿于金融工具短缺的限制.难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如果对冲量不足.基础货币的投放速度加快.将进一步构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所导致的大量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资金条件.可能会引发信贷规模的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6年1~5月份.我国投资贷款资金总额达到6760.6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提高10.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威胁和投资膨胀风险的存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3.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面临贬值风险

据估计.目前我国保有的美国国债约占我国外汇储备的30%.我国外汇储备的60%是美元资产。这种过于单一的储备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美国长期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外汇储备债券投资的收益。虽然美国已连续16次加息.但美国国库券的回报率仍很低.上涨空间有限。而世界银行对我国120个城市的1.24万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2%。可以看出.在我国以牺牲消费和投资机会向美国提供了大量低息融资的同时.外资企业却在我国赚取了高额利润。二是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其汇率持续走低.增加了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同时.如果未来美元贬值.投资于美国国债的外汇资产也将遭受严重损失.安全性将面临严峻挑战。

4.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外部环境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被视为人民币被低估的具体体现。我国外汇储备超过l万亿美元大关.将可能使美国等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发起更加强劲的攻势。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在野的在众参两院都战胜了布什总统领导的共和党。控制国会将会使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更趋强硬.人民币升值问题将再成焦点.要求对华采取制裁措施的呼声会更加强烈.预计届时难免会将我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总之.外汇储备的激增将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贸易状况的高度关注.容易引发争端,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引起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

三、对策建议

1.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增强安全性与盈利性

外汇储备管理首先要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收益性。因此.要通过多元化来增强其安全性.增加除美元外其他国家货币比重。鉴于与其他国家状况相比.我国黄金储备占比过低.应选择适当时机.适度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形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货币和黄金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体系。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选择适当时机对部分外汇储备进行分散投资.提高其他资产如长期国债、公司债券或优质证券的投资组合比例.通过有效的管理获取合理的预期回报.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2.逐步完善外资、外贸政策

在引进外资中要更加注重技术和知识含量.改进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彻底改变“全民招商”的局面。鉴于目前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的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严格控制引进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商投资项目.敦促跨国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构建质量效益导向的外贸考核体系和调控体系.增强外贸发展的自主调控能力.促使外贸出口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严格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防止调控效果出现反弹。加快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步伐.使出口价格能真实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避免廉价资源的出口.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信息服务.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国内稀缺的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加强沟通.争取主要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政策。

3.适度适时放松外汇管制.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

在国家保持适度外汇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我国外汇管制政策.改革外汇帐户管理。在已允许企业保留一些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基础上.逐步放宽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用汇条件和范围.进一步放松对企业和个人使用外汇数额的限制.简化企业购付汇凭证和手续.实现藏汇于民.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拓宽外汇投资渠道.进行外汇投资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积极推动QDII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开拓国内居民投资者分享国际金融市场成长收益的适当途径.

4.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逐步转变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维护正常秩序。加强对国外短期资本进入的监管与管理.尤其要尽量避免那些为赚取投机收益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或房地产市场.防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5.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鼓励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产业调整的需要.也是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进行风险指导。加强对东道国政治、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涉外经济的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明确“走出去”的目标.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引入健全的法律咨询与审查规章。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注重积累海外市场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吸引东道国当地的优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走出去”企业的知识产权。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8

关键词:外汇储备;消极影响;适度规模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连续多年保持国际收支双顺差(1998年除外),外汇储备也逐年快速增长,截至2005年底,外汇储备已高达8189亿美元。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标志,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但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引发了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那么,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应为多少?本文根据相关材料,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一、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

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减少外汇资源的低效和浪费,应是中国最明智的选择。传统观点认为:一国外汇储备能够满足该国的2-5个月的进口用汇需求即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对外汇储备又有了新认识: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能低于该国短期的外债规模,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但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提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的规模应当能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事实上,由于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市场经济发展及对外经济交往程度的不同,因此对外汇储备的要求也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证券投资整体规模不大,外商证券投资收益汇出的用汇需求不大,所以这一因素可以忽略。另外,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刚刚启动,对外投资的用汇需求也不大,这一点我们同样忽略。因此,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用于满足以下四个方面:

1.外汇储备支付进口用汇需求(D1)。美国经济学家R.特里芬(R.Triffin)教授在《黄金和美元危机》(1960)提出:若排除一些短期或随机因素的影响,一国的外汇储备与它的贸易进口额之比,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以40%为标准,以20%为低限。按单位时间(月)进口额来换算,约为满足5个月进口需要为标准,满足2个月进口需要为最低。

2.外汇储备支付外债的能力(D2)。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一种新的关于外汇储备的理论观点,认为一国外债规模与储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正比例关系,即一国应把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在其外债总额的30—40%左右。

表1单位:亿美元

进口总额外债余额外商直接投资余额GDP

6601.22810.56224.322257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2单位:亿美元

D1D2D3D4D

1980.361124.20622.43534.174261.16

3.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的用汇需求(D3)。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国外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在10%左右。

4.干预外汇市场、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稳定(D4)。这一指标一般用外汇储备占本国当年的GDP比重来衡量,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比重大约为2.4%.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种测算模型:我国适度外汇储备水平(D)=D1(进口总额的30%)+D2(外债余额的40%)+D3(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10%)+D4(GDP的24%)。根据表1所示的2005年我国的相关数据,可计算出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为4260亿美元左右(由表2得出)。因此,目前我国818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大高于最优规模。

需要指出的是,4260亿美元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是一个动态概念,当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国家可对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国家经济形势安全和经济的正常、稳定发展。

二、过高的外汇储备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1.不同来源的外汇储备形成不同的经济影响。

贸易顺差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说明国内总需求不足,外需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过大的顺差也表示大量的资源被外国利用,不利于国内居民的生活福利提高,而且持续的顺差往往引起贸易磨擦。外国直接投资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说明外国资本看好中国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福利提高。短期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活跃,因为它增加了资金易得性和可融通性,但是过多的短期资本特别是纯粹的投机资本流入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隐含着经济危机,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加大,尤其是美日等国更是极力地鼓吹人民币升值。大量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而且过去外逃的资金也在回流,期待人民币升值后获利。据有关专家估计,2005年进入我国的短期投机资金大约有500亿美元。流入的资金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总体规模,引发了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新一轮争论,我国有可能陷入“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人民币升值预期—资金流入—外汇储备继续增长—进一步的升值和资金流入”这种恶性循环。自2005年汇率调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小幅上升,到目前已突破1美元兑80人民币的关口。

3.高额外汇储备并不经济,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与日本、香港、台湾相比可能有很大差别,后者是自有储备为主,而中国则借入储备的比例比较大,过高的借入储备也就表明容易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因为,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是以活期存款和国库券等方式放在海外生息保值、套利套汇,这种行为实质就是国际货币流通国无偿或低息长期使用外汇储备国资源,并可获得大量的铸币税,使我国变相地成为资本输出国。另外,中国的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债券,而美国债券的收益仅为35%左右,美国人将这一收益率戏称为“傻瓜收益率”。相反,外资投资于我国的收益率一般在10%以上,7%的收益率差额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过高的外汇储备实际上一种资金的闲置即放弃了国内众多的较高投资收益,形成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无法实现货币这种资源的最优配置。

4.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

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5.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所有外汇必须交于指定结汇银行进行结汇。因此,外汇储备规模增大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相应增加,再通过货币乘数作用,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1—2005年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外汇占款分别为3565.29亿元、5366.91亿元、11623.58亿元、17745.72亿元及16199.97亿元人民币。从中可以看出,2002年末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外汇占款增速呈逐年上涨之势。外汇占款增加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这不仅加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而且弱化了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控制的能力及其效应,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三、化解高额外汇储备的消极影响的有效措施

外汇储备规模应是适度的,并非越多越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为适当地控制其增长规模,可采取如下对策:

1.实施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国家对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有两种:一种是稳健的储备政策;另一种是充分利用的储备政策。两种政策的目标不同,政策的效果也不同。前者使一个国家在资金力量上有备无患,产生较高的信誉;后者可避免资金积压的损失,充分利用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当前中国执行的是稳健的储备政策,虽然这种政策使中国外汇储备实力雄厚,综合国力增强,但缺点是造成外汇资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当前中国决策部门应改变观念,摒弃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想法,实现由原来的稳健的储备政策向稳健与充分利用并重的储备政策调整。这一战略性的调整将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和高效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调整的过程中,国家在外汇储备资金的使用上仍然要坚持: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盈利性的四性原则为出发点,在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持贸易进口、外债和QFII境内资本市场变化等支付需要的安全前提下,要更好地实现股权、债权及信用支付权等多元化投融资运用的战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外部均衡,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2.适度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适度减持美元资产,改变“美元独大”的状况。按照“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原则,美元越是下跌,美元资产越是不能轻易抛售。因此,当前对外汇储备进行大规模存量调整是不明智的。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外汇储备进行增量调整,即停止购买新的美元资产,使新增的外汇盈余以其他硬通货形式储备起来。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量相当可观,如2004年、2005年的增量分别为2067亿美元和2090亿美元。这样,我们就可在不声张之中改变目前外汇储备中“美元独大”的局面,使币种结构变得较为合理。

3.通过鼓励资本输出,控制资本输入,减轻外汇占款的压力。一方面,引入外资要有战略性安排,应重视技术与管理的引进,适当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调整外资的结构,引进外资需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应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引进外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平等“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并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外资项目,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要加强外户管理,抑制各种渠道的非法资本流动,可以尝试收取跨境资本交易税或引入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URR),要求特定项目的资本流入交存无息存款准备金,以抑制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一方面,要拓宽外汇使用渠道,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需求,统筹制定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进行资源战略储备,并以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市场策略与海外经济取得互利共赢的局面。

4.加快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放宽其外汇账户的限额,逐步向自愿结售汇转变。这样既能藏汇于民,分解外汇过度集中于政府的汇率风险,又能便利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更是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同时,也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汇率的稳定性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放宽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包括对旅游、留学等外汇汇兑的限制,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扩大外汇交易主体、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提高外汇交易规模,减少央行干预市场的频度,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消除短期套利资本投机空间,防止经济的泡沫化。

5.提高外汇储备在国内的运用效率。在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的基础上,可考虑动用部分储备资产发行美元债券或其他外币债券(2003年9月19日国家开发银行在我国境内首次发行了美元债券,但只在银行间市场面向具有外币业务经营资格的中资金融机构发行),允许企业和个人用人民币购买,这样做可以缓解储备增加的压力,减少因外汇存款增加而增发的基础货币,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可考虑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以减少到国际市场筹集资金,并替代部分外商直接投资。

6.可以用外汇储备成立一个“战略发展基金”,用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战略发展基金”主要从事两类投资:一是选择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进行战略性海外投资;二是对中国国内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前者是以走出去的形式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战略投资,而后者其实是针对长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政府消费。

这两个投资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海外投资业务方面,可以以控股的形式来投资于类似于高科技及自然资源之类的战略性行业,要求取得有竞争性的回报。海外投资可采取直接投资或收购股权的形式。为避免政治敏感性,有些投资可通过间接控股的形式,比如基金可投资于海尔这样的民营公司,然后通过后者进行海外投资。

而国内投资方面,可以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原油来充实战略石油储备,进口高科技设备来支持科研与开发,进口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研究人员提供出国交流或培训的经费,或者用于引进国外的专家和顾问等等。此外,还可以部分储备进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某些救济,将外汇储备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但必须是从国外获得资源。

参考文献

[1]程刚。专家评说中外汇储备[N].环球时报,2006-01-18(15)。

[2]杜艳。内地外储将成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管理的新可能[N].经济观察报,2006-01-18.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9

关键词:外汇储备;消极影响;适度规模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连续多年保持国际收支双顺差(1998年除外),外汇储备也逐年快速增长,截至2005年底,外汇储备已高达8189亿美元。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标志,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但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引发了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那么,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应为多少?本文根据相关材料,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一、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

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减少外汇资源的低效和浪费,应是中国最明智的选择。传统观点认为:一国外汇储备能够满足该国的2-5个月的进口用汇需求即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对外汇储备又有了新认识: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能低于该国短期的外债规模,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但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提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的规模应当能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事实上,由于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市场经济发展及对外经济交往程度的不同,因此对外汇储备的要求也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证券投资整体规模不大,外商证券投资收益汇出的用汇需求不大,所以这一因素可以忽略。另外,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刚刚启动,对外投资的用汇需求也不大,这一点我们同样忽略。因此,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用于满足以下四个方面:

1.外汇储备支付进口用汇需求(D1)。美国经济学家R.特里芬(R.Triffin)教授在《黄金和美元危机》(1960)提出:若排除一些短期或随机因素的影响,一国的外汇储备与它的贸易进口额之比,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以40%为标准,以20%为低限。按单位时间(月)进口额来换算,约为满足5个月进口需要为标准,满足2个月进口需要为最低。

2.外汇储备支付外债的能力(D2)。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一种新的关于外汇储备的理论观点,认为一国外债规模与储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正比例关系,即一国应把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在其外债总额的30—40%左右。

表1单位:亿美元

进口总额外债余额外商直接投资余额GDP6601.22810.56224.322257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2单位:亿美元

D1D2D3D4D1980.361124.20622.43534.174261.16

3.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的用汇需求(D3)。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国外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在10%左右。

4.干预外汇市场、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稳定(D4)。这一指标一般用外汇储备占本国当年的GDP比重来衡量,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比重大约为2.4%.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种测算模型:我国适度外汇储备水平(D)=D1(进口总额的30%)+D2(外债余额的40%)+D3(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10%)+D4(GDP的24%)。根据表1所示的2005年我国的相关数据,可计算出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为4260亿美元左右(由表2得出)。因此,目前我国818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大高于最优规模。

需要指出的是,4260亿美元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是一个动态概念,当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国家可对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国家经济形势安全和经济的正常、稳定发展。

二、过高的外汇储备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1.不同来源的外汇储备形成不同的经济影响。

贸易顺差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说明国内总需求不足,外需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过大的顺差也表示大量的资源被外国利用,不利于国内居民的生活福利提高,而且持续的顺差往往引起贸易磨擦。外国直接投资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说明外国资本看好中国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福利提高。短期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活跃,因为它增加了资金易得性和可融通性,但是过多的短期资本特别是纯粹的投机资本流入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隐含着经济危机,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加大,尤其是美日等国更是极力地鼓吹人民币升值。大量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而且过去外逃的资金也在回流,期待人民币升值后获利。据有关专家估计,2005年进入我国的短期投机资金大约有500亿美元。流入的资金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总体规模,引发了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新一轮争论,我国有可能陷入“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人民币升值预期—资金流入—外汇储备继续增长—进一步的升值和资金流入”这种恶性循环。自2005年汇率调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小幅上升,到目前已突破1美元兑80人民币的关口。

3.高额外汇储备并不经济,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与日本、香港、台湾相比可能有很大差别,后者是自有储备为主,而中国则借入储备的比例比较大,过高的借入储备也就表明容易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因为,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是以活期存款和国库券等方式放在海外生息保值、套利套汇,这种行为实质就是国际货币流通国无偿或低息长期使用外汇储备国资源,并可获得大量的铸币税,使我国变相地成为资本输出国。另外,中国的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债券,而美国债券的收益仅为35%左右,美国人将这一收益率戏称为“傻瓜收益率”。相反,外资投资于我国的收益率一般在10%以上,7%的收益率差额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过高的外汇储备实际上一种资金的闲置即放弃了国内众多的较高投资收益,形成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无法实现货币这种资源的最优配置。

4.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

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5.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所有外汇必须交于指定结汇银行进行结汇。因此,外汇储备规模增大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相应增加,再通过货币乘数作用,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1—2005年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外汇占款分别为3565.29亿元、5366.91亿元、11623.58亿元、17745.72亿元及16199.97亿元人民币。从中可以看出,2002年末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外汇占款增速呈逐年上涨之势。外汇占款增加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这不仅加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而且弱化了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控制的能力及其效应,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三、化解高额外汇储备的消极影响的有效措施

外汇储备规模应是适度的,并非越多越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为适当地控制其增长规模,可采取如下对策:

1.实施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国家对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有两种:一种是稳健的储备政策;另一种是充分利用的储备政策。两种政策的目标不同,政策的效果也不同。前者使一个国家在资金力量上有备无患,产生较高的信誉;后者可避免资金积压的损失,充分利用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当前中国执行的是稳健的储备政策,虽然这种政策使中国外汇储备实力雄厚,综合国力增强,但缺点是造成外汇资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当前中国决策部门应改变观念,摒弃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想法,实现由原来的稳健的储备政策向稳健与充分利用并重的储备政策调整。这一战略性的调整将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和高效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调整的过程中,国家在外汇储备资金的使用上仍然要坚持: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盈利性的四性原则为出发点,在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持贸易进口、外债和QFII境内资本市场变化等支付需要的安全前提下,要更好地实现股权、债权及信用支付权等多元化投融资运用的战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外部均衡,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2.适度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适度减持美元资产,改变“美元独大”的状况。按照“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原则,美元越是下跌,美元资产越是不能轻易抛售。因此,当前对外汇储备进行大规模存量调整是不明智的。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外汇储备进行增量调整,即停止购买新的美元资产,使新增的外汇盈余以其他硬通货形式储备起来。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量相当可观,如2004年、2005年的增量分别为2067亿美元和2090亿美元。这样,我们就可在不声张之中改变目前外汇储备中“美元独大”的局面,使币种结构变得较为合理。

3.通过鼓励资本输出,控制资本输入,减轻外汇占款的压力。一方面,引入外资要有战略性安排,应重视技术与管理的引进,适当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调整外资的结构,引进外资需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应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引进外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平等“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并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外资项目,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要加强外户管理,抑制各种渠道的非法资本流动,可以尝试收取跨境资本交易税或引入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URR),要求特定项目的资本流入交存无息存款准备金,以抑制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一方面,要拓宽外汇使用渠道,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需求,统筹制定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进行资源战略储备,并以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市场策略与海外经济取得互利共赢的局面。

4.加快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放宽

其外汇账户的限额,逐步向自愿结售汇转变。这样既能藏汇于民,分解外汇过度集中于政府的汇率风险,又能便利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更是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同时,也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汇率的稳定性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放宽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包括对旅游、留学等外汇汇兑的限制,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扩大外汇交易主体、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提高外汇交易规模,减少央行干预市场的频度,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消除短期套利资本投机空间,防止经济的泡沫化。

5.提高外汇储备在国内的运用效率。在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的基础上,可考虑动用部分储备资产发行美元债券或其他外币债券(2003年9月19日国家开发银行在我国境内首次发行了美元债券,但只在银行间市场面向具有外币业务经营资格的中资金融机构发行),允许企业和个人用人民币购买,这样做可以缓解储备增加的压力,减少因外汇存款增加而增发的基础货币,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可考虑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以减少到国际市场筹集资金,并替代部分外商直接投资。

6.可以用外汇储备成立一个“战略发展基金”,用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战略发展基金”主要从事两类投资:一是选择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进行战略性海外投资;二是对中国国内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前者是以走出去的形式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战略投资,而后者其实是针对长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政府消费。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8088亿美元,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并使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增加。为减少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应采取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目标,建立以专业化投资管理公司为主体的外汇储备管理运作体系等措施。

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能力日渐重要,但一国外汇储备的持有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的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18088亿美元,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1.高涨的外汇储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再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数量。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货币投放。同时,外汇储备占款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对货币供应产生成倍的放大作用。当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顺差时,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必须投放基础货币购入外汇以保持供求平衡,这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增加,在货币乘数作用下会进一步带来货币总量的多倍扩张。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例不断攀升,2005年至2008年8月更是分别达到110%、127.3%、126.4%和135%。为了避免货币的过度投放,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紧缩国内信贷的政策,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15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回笼基于外汇占款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力图使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国内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完全或部分抵消,但收效甚微。巨额外汇储备给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压力,导致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并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根源。同时,人民银行为了冲销由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过大,人民银行不断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

2.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高涨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几年,不仅美国、日本大力鼓吹人民币升值,而且过去外逃的资金也在回流,甚至有大量投机热钱“潜渡”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至2008年10月9日,人民币汇率从1美元兑换8.11人民币升至1美元兑换6.8310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8.7%。并随着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不断下调美元利率,人为地拉大与人民币利率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的压力仍然很大,美国等国家仍在利用我国高外汇储备的存在,继续胁迫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以便从中达到更多渔利的目的。

3.增加了持有外汇的成本

外汇储备大量增加,需要付出高额成本。一方面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要被强加风险溢价,从而必须支付高昂的利息;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外汇储备一般不能用于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利用这些资源取得相应收益;而只能用于国外投资,尤其是流动性较强的债券投资。我国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投资于回报率低的美国短期债券而不能用于国内建设的需要。我国外汇储备70%以上是美元资产,只要美元贬值,外汇储备就会缩水。而美元汇率自2002年至今已缩水40%以上,且市场预期,今后美元会持续贬值。而且,在发行人民币国债购买美元债券的这一借贷过程中,潜在的利率损失不容忽视,最终的实际收益可能是负数。因此,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意味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同时我国将庞大的外汇资产集中存放于美国,可能要承担某种程度的政治风险。4.加大了资产泡沫,增加了金融危机产生的风险

外汇储备剧增,加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边际效益递减从而降低了资本的吸引,导致国外热钱大量涌入,巨额的热钱通过混入外贸经常性账户、外资直接投资和QFII等渠道流入。这部分资金都属于短期资金,具有极大的流动性、投机性,甚至一定程度上具有破坏性,因此并不会在中国进行长期产业投资,也不会乖乖存入到银行获取稳定的利息收益,更多的是投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进行短期投机,2006、2007年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股票指数飙升都与“热钱”的流动有密切的关系。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存在,大量“热钱”会迅速从国内流出,迫使人民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卖出美元回笼人民币。这一方面会减少外汇储备,同时引起股市暴跌,房地产价格下降,进而拖累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出现金融危机。

5.外汇储备增加,汇率风险加大

国际市场上各种货币的汇率不断变动,2005年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就大幅降低。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大,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下降使我国遭受了很大损失。由于汇率变动频繁,因而规避风险的难度很大。

二、应对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对策建议

1.调整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目标

根据国际经验,各国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是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并满足某种战略目标。对于我国来说,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持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约了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而且也对存量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将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和国家的整体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运用外汇储备建立资源战略储备。

2.放松外汇管制,建立“双藏机制”

在发达国家,国家的外汇储备和企业、民间持有的外汇都非常多。而我国主要以国家外汇储备为主,企业、民间持有外汇受到严格限制。2006年4月央行推出了放松外汇管制的新措施,放宽和简化了国内机构和公众购汇、投资的限制,并允许个人、企业以购买外汇的方式,通过金融机构对境外投资。2007年2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并实施《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个人年度购汇总额提高到5万美元。这有利于建立“藏汇于企业”、“藏汇于民”的外汇“双藏”机制,改变原有的“藏汇于国”的策略,鼓励企业和居民持有外币,让企业、民众与市场分担汇率风险,改变国家被动吸纳外汇导致储备大幅增加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放宽居民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藏汇于民”,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以此降低官方储备的增长速度、分散储备管理风险、提高外汇储备收益。

3.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降低汇率变动风险

首先,在外汇储备结构中可以考虑进行币种结构的调整。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绝大比重。但随着美元汇率不断走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损失巨大,因此应减少美元的资产比例。同时适应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体制,适当增加欧元、日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的比重。其次,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还应考虑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是指持有外汇储备的资产种类的变动。一般而言,外汇储备的资产种类包括短期国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股票、黄金等。不同种类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各不相同。持有外汇储备的意义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外汇储备首先要考虑投资于高流动、低收益、低风险的资产(例如黄金和国债),但是随着我国外汇储备数量的大幅上升,在保证外汇储备整体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外汇储备的收益性。我国目前经营的原则应当由“零风险、低收益”向“低风险、中收益”转移,拓宽投资领域,改革投资机制。在投资领域中,不止局限于存款、债券,还可以选取一部分资产,运用国际通行的投资基准、资产组合管理、风险管理模式进入房地产、股票市场,增加储备资产的盈利能力。4.增加战略物资进口和对外投资

增加战略物资进口,充实战略物资储备,尤其是对石油、铁矿石等进行战略储备是当前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石油、铁矿石的消费大国,其国际市场供给情况和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运用部分外汇储备增加战略物资储备,把金融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是遏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降低汇率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动用部分外汇储备,收购国外一些油田、矿井,或者购置一些石油公司、矿业公司的股票。利用资本市场做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5.建立以专业化投资管理公司为主体的外汇储备管理运作体系

针对不同的投资组合,确立适当的投资主体显然是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保证各个组合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并且发挥不同管理主体的专业化优势,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的投资渠道进行竞争性的比较和约束。

参考文献:

[1]者贵昌:中国国际储备的分析与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5)

[2]巴曙松刘先丰:外汇储备管理的多层次需求分析框架——挪威、新加坡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