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生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4:39:40

柑桔生产

柑桔生产范文篇1

xx城区现有柑桔面积约11.7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2万亩,幼龄桔园3.2万亩。2008年冬~2009年春新扩桔园0.3万亩、品改35000亩。2008年,全区柑桔总产6.8万吨,受四川广元蛆桔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柑桔总产值只有2700万元左右,平均每公斤价格只有0.4元左右,对桔农的生产积极性带来的严重的打击。今年,全区柑橘预计总产6.2万吨左右,比去年降0.6万吨,亩产约为0.53吨。

二、柑桔大实蝇控防情况

2001年我区首次发现柑桔大实蝇为害,区委、区政府对柑桔大实蝇的控防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控防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控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控防效果。虽经多年控防,危害程度有所降低,但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区柑桔大实蝇发生面积19124.93亩,涉及14个乡镇137个村,呈扩散蔓延趋势,对我区柑桔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我区在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领导小组,4月28日召开了全区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的控防目标:就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减轻危害损失和保障桔农收入。同时要求各乡(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落实措施。区控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疫情乡镇责任追究制度和控防目标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不明确、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今年柑桔大实蝇控防任务。

(二)落实控防投入。今年,区政府安排了柑桔大实蝇控防专项经费4万元,用于购买控防药剂和工作开支。5月11日~12日,将柑桔大实蝇控防药剂配送到14个大实蝇发生乡镇,共发放敌百虫2040公斤、高防1020公斤、毒死蜱810公斤、诱剂“猎鹰”150公斤。另外,在雷公庙、蔡家岗、周家店等重点乡镇,拨专款2.2万元,以村为单位,请专人对无人管理桔园进行防治。

(三)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区农办、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成立了2个检查组,分别由区农办副主任陈德祥和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德健带队,重点检查疫情乡镇柑桔大实蝇控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截止7月底,疫情乡镇共召开专题控防会议32次,印发控防技术资料12100份,安排技术人员35人加强控防技术指导。

(四)开展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上旬,封杀羽化出土成虫,完成地面封杀面积14660亩。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了4次成虫诱杀,诱杀面积达87049亩次。许家桥、石板滩、蔡家岗等乡镇用性诱剂“猎鹰”进行了大面积的挂瓶诱杀,而且围绕诱瓶施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丁家港乡西陂堰村统一使用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防治柑桔大实蝇,大大提高了施药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无人管理和零散桔园漏防漏治的问题。大龙站镇是新增的发生乡镇,发生面积1507亩,通过广泛宣传,该镇桔农充分认识到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主动向镇政府、镇农科站咨询防治技术,今年5月该镇兴国寺村自发的将40多株品种已经退化的桔树全部砍掉,为该镇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防柑桔大实蝇,今年下半年,我区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控防工作力度:

一是密切监控疫情。在9月上、中旬,认真做好柑桔鲜果危害情况调查,计算各防治措施类型(桔园)虫果率,掌握疫情动态,为今后的控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防治关。计划在8月下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摘虫果、捡落果和冬季灭蛹工作。严格按照控防技术方案要求,从9月上旬至收果结束摘捡处理被害果和落果,11月中旬至12月结合冬季清园、深挖改土和施肥,挖死和冻死虫蛹。

三是把好检疫关。在柑桔采摘、销售季节,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市场检疫检查,严把流通关。

三、促进柑桔销售的思路

为进一步抓好柑桔促销工作,拓展柑桔销售市场,帮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我们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柑桔销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柑桔滞销状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柑桔促销策略,成立了柑桔促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丘岗办负责,加强对柑桔促销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将桔农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对xx城区境内收购柑桔的购销、加工、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柑桔检疫一律免费,检疫签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虫果调出;优化柑桔购销环境,鼓励区直各部门内销,对销量大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开通

“绿色通道”,对运输柑桔的车辆免收路桥费,并保障油料供应。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柑桔品牌、市场检疫宣传,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在相关网上开辟柑桔销售专栏,将柑桔销售信息上网。动员各主产乡、镇、场组织柑桔销售小分队,分赴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安排专人收集柑桔收购和销售市场信息,为专业协会、购销大户和桔农及时提供柑桔购销信息。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将柑桔销售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对柑桔检疫费进行补贴;信贷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和经销商资金需求,并实行优先安排,及时办理。

五是打造柑桔品牌。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注册商标,实行果品套袋、打腊清洁、分级包装,提高柑桔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柑桔外销渠道,开创国外市场(区园艺场正向省商检局申报,争取果品外销资格)。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促进柑桔就地转化增值。

四、进一步壮大柑桔产业的思路

发展壮大柑桔产业,除了果品销售外,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抓品改。选择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迅速引进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改造上主要选择特早熟、早熟柑橘良种,主要品种为:日南1号、大分1号,南柑20、山下红等品种。在大龙站、石板滩、双桥坪、周家店等有条件的地方,选用脐橙等优良品种进行柑橘树的品种改造。引进种苗、种条时,应到正规的种苗培育基地去引种,且应检疫手续齐全,避免检疫性病害随种苗引进传播流行给日后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

2.抓科技。围绕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搞好柑桔无公害生产认证,建立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推广体系,配齐科技推广人员,加强优质示范园的建设。加强无病害良种苗木、果树高接换种、低产园改造、病虫防治、果品套袋等关键技术推广力度。

柑桔生产范文篇2

xx城区现有柑桔面积约11.7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2万亩,幼龄桔园3.2万亩。2008年冬~2009年春新扩桔园0.3万亩、品改35000亩。2008年,全区柑桔总产6.8万吨,受四川广元蛆桔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柑桔总产值只有2700万元左右,平均每公斤价格只有0.4元左右,对桔农的生产积极性带来的严重的打击。今年,全区柑橘预计总产6.2万吨左右,比去年降0.6万吨,亩产约为0.53吨。

二、柑桔大实蝇控防情况

2001年我区首次发现柑桔大实蝇为害,区委、区政府对柑桔大实蝇的控防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控防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控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控防效果。虽经多年控防,危害程度有所降低,但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区柑桔大实蝇发生面积19124.93亩,涉及14个乡镇137个村,呈扩散蔓延趋势,对我区柑桔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我区在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领导小组,4月28日召开了全区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的控防目标:就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减轻危害损失和保障桔农收入。同时要求各乡(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落实措施。区控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疫情乡镇责任追究制度和控防目标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不明确、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今年柑桔大实蝇控防任务。

(二)落实控防投入。今年,区政府安排了柑桔大实蝇控防专项经费4万元,用于购买控防药剂和工作开支。5月11日~12日,将柑桔大实蝇控防药剂配送到14个大实蝇发生乡镇,共发放敌百虫2040公斤、高防1020公斤、毒死蜱810公斤、诱剂“猎鹰”150公斤。另外,在雷公庙、蔡家岗、周家店等重点乡镇,拨专款2.2万元,以村为单位,请专人对无人管理桔园进行防治。

(三)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区农办、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成立了2个检查组,分别由区农办副主任陈德祥和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德健带队,重点检查疫情乡镇柑桔大实蝇控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截止7月底,疫情乡镇共召开专题控防会议32次,印发控防技术资料12100份,安排技术人员35人加强控防技术指导。

(四)开展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上旬,封杀羽化出土成虫,完成地面封杀面积14660亩。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了4次成虫诱杀,诱杀面积达87049亩次。许家桥、石板滩、蔡家岗等乡镇用性诱剂“猎鹰”进行了大面积的挂瓶诱杀,而且围绕诱瓶施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丁家港乡西陂堰村统一使用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防治柑桔大实蝇,大大提高了施药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无人管理和零散桔园漏防漏治的问题。大龙站镇是新增的发生乡镇,发生面积1507亩,通过广泛宣传,该镇桔农充分认识到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主动向镇政府、镇农科站咨询防治技术,今年5月该镇兴国寺村自发的将40多株品种已经退化的桔树全部砍掉,为该镇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防柑桔大实蝇,今年下半年,我区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控防工作力度:

一是密切监控疫情。在9月上、中旬,认真做好柑桔鲜果危害情况调查,计算各防治措施类型(桔园)虫果率,掌握疫情动态,为今后的控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防治关。计划在8月下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摘虫果、捡落果和冬季灭蛹工作。严格按照控防技术方案要求,从9月上旬至收果结束摘捡处理被害果和落果,11月中旬至12月结合冬季清园、深挖改土和施肥,挖死和冻死虫蛹。

三是把好检疫关。在柑桔采摘、销售季节,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市场检疫检查,严把流通关。

三、促进柑桔销售的思路

为进一步抓好柑桔促销工作,拓展柑桔销售市场,帮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我们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柑桔销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柑桔滞销状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柑桔促销策略,成立了柑桔促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丘岗办负责,加强对柑桔促销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将桔农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对xx城区境内收购柑桔的购销、加工、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柑桔检疫一律免费,检疫签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虫果调出;优化柑桔购销环境,鼓励区直各部门内销,对销量大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开通

“绿色通道”,对运输柑桔的车辆免收路桥费,并保障油料供应。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柑桔品牌、市场检疫宣传,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在相关网上开辟柑桔销售专栏,将柑桔销售信息上网。动员各主产乡、镇、场组织柑桔销售小分队,分赴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安排专人收集柑桔收购和销售市场信息,为专业协会、购销大户和桔农及时提供柑桔购销信息。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将柑桔销售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对柑桔检疫费进行补贴;信贷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和经销商资金需求,并实行优先安排,及时办理。

五是打造柑桔品牌。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注册商标,实行果品套袋、打腊清洁、分级包装,提高柑桔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柑桔外销渠道,开创国外市场(区园艺场正向省商检局申报,争取果品外销资格)。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促进柑桔就地转化增值。

四、进一步壮大柑桔产业的思路

发展壮大柑桔产业,除了果品销售外,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抓品改。选择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迅速引进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改造上主要选择特早熟、早熟柑橘良种,主要品种为:日南1号、大分1号,南柑20、山下红等品种。在大龙站、石板滩、双桥坪、周家店等有条件的地方,选用脐橙等优良品种进行柑橘树的品种改造。引进种苗、种条时,应到正规的种苗培育基地去引种,且应检疫手续齐全,避免检疫性病害随种苗引进传播流行给日后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

2.抓科技。围绕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搞好柑桔无公害生产认证,建立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推广体系,配齐科技推广人员,加强优质示范园的建设。加强无病害良种苗木、果树高接换种、低产园改造、病虫防治、果品套袋等关键技术推广力度。

柑桔生产范文篇3

为确保“十二五”开局年柑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果农信心,继续保持果农种果管果热情,促进全县柑桔产业稳步发展,为新一年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现就2011年柑桔春季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春季柑桔园管理一般指2~4月的管理。物候期主要包括春梢萌发、春梢生长、开花、谢花、幼果出现等。该期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结束,气温逐渐回升,降水增加,即月平均气温由8.4℃提高到18.6℃,降水由61.5㎜提高到231.5㎜。

一、加强栽培管理

(一)早施春肥,促进花器发育完全。在春季萌芽前施好催芽肥,沿树冠滴水线挖深15~20公分施肥沟施肥或采用撒施后深翻方法施肥。施肥量应依品种、树龄以及头年秋冬施肥量多少而定。一般成年树株施三元复合肥1.2~1.5斤,或尿素0.7斤,过钙1~1.5斤。通过这次施肥促进春梢生长健壮,花器发育完全,减少落花落果。

(二)花前修剪,平衡树势。对花量大、营养枝少的树在蕾期~开花期,要疏除部分无叶花枝、衰弱枝组,促发春梢萌发;而对少花多梢、春梢生长旺盛的应及时打顶控梢,缓和生长,促进生长与结果的平衡。

(三)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在花期和幼果期分别进行1~2次保花保果措施,喷布0.4%尿素+0.3%硼砂+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氨基酸1000倍液,为防止产生粗皮果、厚皮果,尽量避免使用激素类药剂保果。为提高柑桔品质,在保花保果的基础上,如果花太多太密,挂果量大,则应进行适当疏花疏果,疏除密集的球状花、扫帚花,过密果、畸形果、病虫果等。

(四)开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春季雨水多,要及时清理园中“三沟”,做好防洪排水工作。水田改成的柑桔园,应挖深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且做到沟沟相通,大雨来临能顺利排出园内积水,避免造成烂根现象。山地果园除清理纵横排水沟、台后沟外,同时注意修好梯埂,防止水土流失。

二、做好主要病虫防治

(一)疮痂病:在春芽米粒长和花谢2/3时,全园喷布25%苯醚甲环唑(该药对防治疮痂病有特效)1500倍液1~2次,以防治叶片和幼果疮痂病的发生。

(二)溃疡病:防治春梢溃疡病可在春梢自剪初期和转绿期各用药一次;防治果实溃疡病可在谢花后10天、30天和50天各喷药一次。使用药剂有喷布0.7:1~1.5:100的波尔多液、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77%可杀得600倍液或24%加瑞农1000倍液等。

(三)木虱:在各次新梢萌发到展叶前,以5cm为重点,特别是1—2cm时,抓紧时机喷药,扑杀木虱。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2—3次。使用药剂10%吡虫啉1000—1500倍、15%金好年1000倍、40%毒死蜱800倍、40%速灭抗1000倍、20%三唑磷500倍、菊脂类农药轮换使用。

(四)红蜘蛛:4月下旬每片叶2~5只成若螨时,彻底防治一次。春季防治红蜘蛛以15%哒螨灵为主(卵量大时,加上尼索朗或卡死克;若螨大时,加托尔克、阿维菌素或爱福丁);气温超过20~25℃时,防治红蜘蛛选用倍乐霸(即三唑锡)、双甲脒、托尔克、唑螨酯等感温型的农药(克螨特在气温超过25℃时,浓度应控制在2500倍以上)。

(五)蚜虫:有蚜虫为害的果园,可选用20%好年冬3000倍、或10%吡虫啉2000倍或扑虱蚜2000倍进行树冠喷布防治。

柑桔生产范文篇4

xx城区现有柑桔面积约11.7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2万亩,幼龄桔园3.2万亩。2008年冬~2009年春新扩桔园0.3万亩、品改35000亩。2008年,全区柑桔总产6.8万吨,受四川广元蛆桔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柑桔总产值只有2700万元左右,平均每公斤价格只有0.4元左右,对桔农的生产积极性带来的严重的打击。今年,全区柑橘预计总产6.2万吨左右,比去年降0.6万吨,亩产约为0.53吨。

二、柑桔大实蝇控防情况

2001年我区首次发现柑桔大实蝇为害,区委、区政府对柑桔大实蝇的控防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控防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控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控防效果。虽经多年控防,危害程度有所降低,但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区柑桔大实蝇发生面积19124.93亩,涉及14个乡镇137个村,呈扩散蔓延趋势,对我区柑桔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我区在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领导小组,4月28日召开了全区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的控防目标:就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减轻危害损失和保障桔农收入。同时要求各乡(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落实措施。区控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疫情乡镇责任追究制度和控防目标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不明确、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今年柑桔大实蝇控防任务。

(二)落实控防投入。今年,区政府安排了柑桔大实蝇控防专项经费4万元,用于购买控防药剂和工作开支。5月11日~12日,将柑桔大实蝇控防药剂配送到14个大实蝇发生乡镇,共发放敌百虫2040公斤、高防1020公斤、毒死蜱810公斤、诱剂“猎鹰”150公斤。另外,在雷公庙、蔡家岗、周家店等重点乡镇,拨专款2.2万元,以村为单位,请专人对无人管理桔园进行防治。

(三)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区农办、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成立了2个检查组,分别由区农办副主任陈德祥和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德健带队,重点检查疫情乡镇柑桔大实蝇控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截止7月底,疫情乡镇共召开专题控防会议32次,印发控防技术资料12100份,安排技术人员35人加强控防技术指导。

(四)开展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上旬,封杀羽化出土成虫,完成地面封杀面积14660亩。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了4次成虫诱杀,诱杀面积达87049亩次。许家桥、石板滩、蔡家岗等乡镇用性诱剂“猎鹰”进行了大面积的挂瓶诱杀,而且围绕诱瓶施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丁家港乡西陂堰村统一使用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防治柑桔大实蝇,大大提高了施药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无人管理和零散桔园漏防漏治的问题。大龙站镇是新增的发生乡镇,发生面积1507亩,通过广泛宣传,该镇桔农充分认识到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主动向镇政府、镇农科站咨询防治技术,今年5月该镇兴国寺村自发的将40多株品种已经退化的桔树全部砍掉,为该镇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防柑桔大实蝇,今年下半年,我区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控防工作力度:

一是密切监控疫情。在9月上、中旬,认真做好柑桔鲜果危害情况调查,计算各防治措施类型(桔园)虫果率,掌握疫情动态,为今后的控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防治关。计划在8月下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摘虫果、捡落果和冬季灭蛹工作。严格按照控防技术方案要求,从9月上旬至收果结束摘捡处理被害果和落果,11月中旬至12月结合冬季清园、深挖改土和施肥,挖死和冻死虫蛹。

三是把好检疫关。在柑桔采摘、销售季节,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市场检疫检查,严把流通关。

三、促进柑桔销售的思路

为进一步抓好柑桔促销工作,拓展柑桔销售市场,帮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我们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柑桔销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柑桔滞销状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柑桔促销策略,成立了柑桔促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丘岗办负责,加强对柑桔促销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将桔农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对xx城区境内收购柑桔的购销、加工、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柑桔检疫一律免费,检疫签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虫果调出;优化柑桔购销环境,鼓励区直各部门内销,对销量大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开通

“绿色通道”,对运输柑桔的车辆免收路桥费,并保障油料供应。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柑桔品牌、市场检疫宣传,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在相关网上开辟柑桔销售专栏,将柑桔销售信息上网。动员各主产乡、镇、场组织柑桔销售小分队,分赴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安排专人收集柑桔收购和销售市场信息,为专业协会、购销大户和桔农及时提供柑桔购销信息。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将柑桔销售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对柑桔检疫费进行补贴;信贷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和经销商资金需求,并实行优先安排,及时办理。

五是打造柑桔品牌。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注册商标,实行果品套袋、打腊清洁、分级包装,提高柑桔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柑桔外销渠道,开创国外市场(区园艺场正向省商检局申报,争取果品外销资格)。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促进柑桔就地转化增值。

四、进一步壮大柑桔产业的思路

发展壮大柑桔产业,除了果品销售外,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抓品改。选择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迅速引进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改造上主要选择特早熟、早熟柑橘良种,主要品种为:日南1号、大分1号,南柑20、山下红等品种。在大龙站、石板滩、双桥坪、周家店等有条件的地方,选用脐橙等优良品种进行柑橘树的品种改造。引进种苗、种条时,应到正规的种苗培育基地去引种,且应检疫手续齐全,避免检疫性病害随种苗引进传播流行给日后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

2.抓科技。围绕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搞好柑桔无公害生产认证,建立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推广体系,配齐科技推广人员,加强优质示范园的建设。加强无病害良种苗木、果树高接换种、低产园改造、病虫防治、果品套袋等关键技术推广力度。

柑桔生产范文篇5

1、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已形成一定规模

近几年,随着“一乡一品”的开展,镇政府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柑桔生产,促进柑桔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目前,全镇80%以上的农户参与柑桔生产,达6300多户,柑桔种植达10.3万亩,人均3亩,商品率达100%。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柑桔专业镇”。

2、加强科技投入,坚持标准化生产

在镇政府的组织下,办起了16间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学校,形成了以镇为中心、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培训和推广网络,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培训农户;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积极合作,制定了柑桔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研究与开发柑桔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农技人员结合不同时期的柑桔管理要求推广种植技术,把南盛柑桔逐步推向绿色环保、无害化生产。2005年获得了广东省“健康农业示范基地”称号。

3、尝试实施“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

2001年组建了南盛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3年,该公司分别被广东省、云浮市评定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06年公司自有柑桔面积已达6000亩,合作农户3600户,同时通过“订单农业”的模式,带动3000多户农户种植柑桔5万多亩,增强了“南盛柑桔”在市场经营中的竞争力,推动了柑桔产业化的发展,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赢”的目标。

4、积极利用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

2003年,镇政府申请注册了“南盛柑桔”商标,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国际互联网以及全国性、国际性交流活动等渠道宣传推介南盛柑桔,不断提升“南盛柑桔”的知名度。2005年,“南盛柑桔”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委员会认证;参加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输出国的备案注册,正式获得了准予产品出口国外的资格。目前,“南盛牌”柑桔连续4年被评为云浮市名牌产品称号,远销省内各地和上海、天津、哈尔滨、新疆等地,批量出口到香港、澳门、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5、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坚持为柑桔产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2004年,该镇建立了一个较具规模的柑桔种苗培育基地,15间农资经销连锁服务店,一个占地50亩的柑桔专业市场,一个200多人的柑桔销售网络;2005年利用云安e-town(电子城镇化)建立起南盛镇信息服务站,形成了柑桔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

二、“南盛”柑桔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1、柑桔品质的标准化和稳定性较弱

由于桔农在柑桔的科学栽培、林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因而柑桔单产增加幅度不大,品质受到影响,同时影响了南盛柑桔品牌的声誉,并降低了桔农的收益。

2、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规模小,不利于品牌的快速成长

全镇只有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和一个柑桔协会,带动农户数量有限。大多数是农民家庭种植,缺乏农业技术的有效指导和行业协会的市场引导。

3、农业技术研究和桔农的生产合作不够紧密

近几年,镇政府和高校、科研机构展开了积极合作,并取得一些成果。但相互交流的机会还是太少,许多桔农希望更多的专家、教授能够和他们直接见面学习和请教;希望镇政府的农业技术部门能够给他们提供更新和更实用的技术;希望高校和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4、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

虽然注册商标比较早,但缺乏品牌意识及有效的传播,没有建立起“南盛柑桔”品牌的高知名度。而且品牌覆盖范围大都仅限于所在县、市,基本没有超出自己的行政管理,更缺乏品牌形象和实力的营造。

5、柑桔产品销售流通网络不够健全

产品销售基本靠上门收购,完全依赖外地中间商,基本没有建立自己有效的销售渠道网络。随着本镇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省内德庆县、四会市等地的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即将带来的销售压力不容忽视。

6、柑桔产品产业链短,生产技术和手段习惯以产量取胜,缺乏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该镇除了柑桔种植,几乎没有任何与柑桔有关的加工业。柑桔的生产者主要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缺乏企业化经营的实体,对农产品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阶段,缺乏深加工。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品牌化营销的核心是品牌创造和品牌运作。其在营销学上的解释是指将品牌视为独立的资源和资本,并以此为主导,来关联、带动、组合其他资源和资本,从而取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

1、加强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上的创新与优质

品牌的基础在于产品的质量和独特。南盛镇由于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其主打产品——沙糖桔和贡柑一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而获得市场的青睐,也使“南盛”牌柑桔拥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育度。但要把品牌进一步做响,如何在稳步提高产品产量的同时,要保证现有高质量和独特风味,还须把基础做得更扎实。具体来说:(1)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实现柑桔质的飞跃。要淘汰劣质品种,压缩常规品种,扩大名优品种,以品种的更新换代,提升产业层次,为实施名牌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2)严格按照柑桔健康种植的有关技术规程指导生产,实现柑桔种植的标准化。在生产管理中,尽量按照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要求来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化肥,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使柑桔果品质量及安全状况基本能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3)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柑桔产业化生产与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龙头企业是品牌经营的核心,通过龙头企业组织化的方式,特别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实施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柑桔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经营,使长期与品牌无关的分散农户尝到品牌经营的甜头,提高生产积极性。(4)突出抓好柑桔质量标准体系、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三大体系建设,严格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健全柑桔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确保名牌产品的质量,生产出更多的优质、“放心”的柑桔来。

2、重视品牌规划,加强品牌的推广力度

目前农产品从短缺转向充裕,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不少农产品出现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的过剩,“卖难”问题时有发生,并成为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南盛柑桔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扰,因此制定农业标准化,实行农产品注册,实施农业创名牌,日益显得迫切和重要。品牌建设,不仅包括产品品种和质量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了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只有消费者了解并接受产品,才能真正保持忽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要对“南盛柑橘”品牌积极地通过创新性的品牌营销,提炼品牌形象,并进行有效的传播,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目的。(1)“南盛柑桔”品牌形象的建立可以从桔子的自身品质特点、生长环境和人文历史入手提炼,如“南盛柑橘,绿色有机”等文化内涵。(2)品牌的传播从传播方式上来看,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如广告、公共关系活动、促销策略、人员推销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3)可以通过节事活动进行传播。如镇政府和果农协会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展览会、招商会等,开展柑桔推介会、柑桔品尝会等促销活动,邀请传媒人员、科研单位来此地,引起共鸣。(4)积极发展生态型、参与型、体验型的柑桔特色产业旅游。如开发柑桔专业镇观光果园特色旅游,创建生态观光果园等,这样既有助于将现有的果林业资源拓展为旅游资源,吸引发展资金,提高南盛柑桔产业的生命活力,促进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在游客中树立南盛柑桔的良好形象,向游客大力推介南盛柑桔的整体品牌,进一步加大宣传品牌的力度。(5)建立畅通的产品流通渠道,发挥龙头企业、柑桔协会组织、农民经纪人的作用,既减少柑桔种植销售的风险,同时向外传递了南盛柑桔品牌形象。

3、积极发挥政府在品牌战略中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转变观念,树立柑桔产业的品牌意识。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进行质量、品牌、商标、广告和营销策略的宣传教育,要让柑桔生产、经营者把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实施品牌战略上。(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营造健康的品牌生态环境。首先,镇政府要做好柑桔产业的发展规划,并把柑桔品牌化经营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中。其次,因地制宜确定政府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使品牌经营企业能够与政府规划相一致。再次,政府要树立服务意识,为柑桔品牌化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3)坚持产业协调发展,推进柑桔商品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柑桔产品的附加值。(4)完善与发挥南盛镇信息服务站的功效。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实现互联互接,使广大农户通过网络与专家进行信息与技术咨询,主动和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难题;通过电子网站积极开展网上营销,网上招商,网上推介活动,通过网络向外供求信息,全力宣传和推广南盛柑桔品牌。

【参考文献】

[1]王保利、常颖:论农产品品牌文化的塑造与传播[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7).

[2]段进明、党亚峰: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中的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07(8).

[3]张献奇: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之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07(9).

[4]陈善毅:浅析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10).

柑桔生产范文篇6

年,我县通过柑桔提质增效百日大会战、申报县芦柑地理标志和柑桔(福州)展销会活动,较大幅度提高了县柑桔的知名度,促进了县柑桔的出口和果农的增收。为了加快柑桔产业的发展,经研究,特制定年县柑桔产业发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年县柑桔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验收和“国家浙南闽西粤北宽皮柑桔带”建设启动为契机,坚持“一主二辅”品种定位,以优质芦柑出口、红肉脐橙走高端市场为导向,加大柑桔标准化推广力度,提高柑桔产品质量;转变柑桔生产经营方式,培育柑桔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提升柑桔产业水平;加大柑桔品牌宣传,不断提升县柑桔知名度,使县柑桔跻身全省前列。

二、工作目标

到年底,全县柑桔面积达到12.5万亩,产量达13万吨,其中:芦柑面积达到8.0万亩、红肉脐橙面积达到0.5万亩;完成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0.1万亩,带动12个乡镇创建柑桔精品示范园0.5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县12万亩的柑桔标准化建设;完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的省级验收;新增柑桔“三品”认证企业1-2个;建立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片5个,防控示范面积达到0.1万亩以上;进一步规范柑桔苗木生产与经营市场;建立柑桔出口果园登记1万亩、出口包装加工企业新增2家;抓好以洋墩、仁寿柑桔仓储中心的平台建设,实现县柑桔年加工能力6万吨;完成“县红肉脐橙”地理标志的注册登记和“县芦柑”地理标志使用授权工作,发挥地理标志的品牌效益;引导企业创建省级名牌农产品(柑桔)1个;加大“县芦柑”、“县红肉脐橙”在省市县政府网站、农业信息网站的宣传力度;继续策划“县柑桔”优质果评选、展销活动,提升县柑桔的知名度;继续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培训桔农1万人次。

三、主要措施

(一)继续调整优化县柑桔产品结构,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柑桔区划“浙南闽西粤北宽皮柑桔带”建设启动、东南沿海经济转型时期芦柑产区向闽西北转移的有利契机,以柑桔出口为导向,区域性规模集聚优质芦柑,做大做强芦柑产业;以培育高端市场为目标,适地规模精品打造,做特做精红肉脐橙、红心柚。进一步优化柑桔品种结构,稳步增加优质芦柑无病苗木种植示范面积0.2-0.3万亩,新植和高接红肉脐橙0.3万亩。

(二)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和精品柑桔示范园建设,推广柑桔标准化配套技术,提升柑桔产品质量水平。要抓紧落实0.1万亩园艺作物标准园的创建工作,通过集成培育独立树型,推广矮化开心修剪;使用配方肥料,推广平衡施肥;施足有机质,推广扩穴改土;提倡限产提质,推广疏花疏果;保护果园生态,推广生草栽培;完善水利设施,推广节水灌溉;使用绿色农药,推广无害综防(如水果套袋、灯诱、性诱等);倡导完熟采收,推广分批采摘;防止果实损伤,推广一果二剪等标准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各乡镇要选择1-2个规模连片50-100亩的果园,按照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的标准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精品柑桔示范园建设,以此带动区域内柑桔标准化生产,提升柑桔产品的质量。继续推广果品产后商品化处理和精品包装。

(三)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组织柑桔“三品”认证,加大出口柑桔园注册登记,全面提升县柑桔质量安全水平。今年要继续做好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4月以前,全县各乡镇、村要对果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训绿色食品生产知识,设立绿色食品农资专供点,完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管理的田间记录档案,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逐步提高柑桔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柑桔专业乡镇,要积极引导柑桔龙头企业和柑桔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基地、注册商标,开展无公害柑桔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四)加大柑桔黄龙病防控力度,把住“四关”,有效遏制柑桔黄龙病的蔓延与传播。今年,要在原有郑坊、洋墩、仁寿三个示范片600亩的基础上,新增2-3个示范片,力争全县柑桔黄龙病防控示范面积达到0.1万亩以上;要加大柑桔黄龙病的传播特点、侵染危害以及综合防控技术宣传,引导桔农自觉做好柑桔黄龙病的防控工作,通过培训、示范,把住“四关”(杀木虱、除病树、强树体、用无病苗),指导全县开展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把我县柑桔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要进一步规范柑桔苗木市场,认真执行柑桔苗木产前申报、产中检查、产后检疫制度,严格控制带病苗木流入新区新园。各柑桔乡镇、村要认真做好柑桔黄龙病发生情况的调查摸底,学习仁寿镇江墩村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经验,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柑桔黄龙病的群防群治。

(五)加快柑桔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培育,转变柑桔产业经营方式。要扶持柑桔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开展土地依法合理流转,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标准化+品牌”或“超市(进出口公司)+合作社(柑桔公司)+农户+基地+标准化”模式,促进产业规模集聚,转变柑桔产业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产业经营素质水平。要抓好以顺吉柑桔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合作社建设,通过把柑桔生产的经营小户、零散果园,聚集在柑桔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旗下,做大规模,提升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做强企业,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竟争能力。今年,要加快洋墩、仁寿二个柑桔仓储中心的建设,实现县柑桔年加工能力6万吨,使之成为示范明显、辐射力强的柑桔产业龙头;要协助明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生产基地,开发深加工产品;要加强与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合作,引入农业良好操作规范(GAP)示范园,引导柑桔出口果园登记1万亩、出口包装加工企业新增2家。

柑桔生产范文篇7

论文摘要:广东省柑桔产业主要集中在粤西地区,而云浮市南盛镇是著名的柑桔生产专业镇,在柑桔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作者对南盛镇柑桔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柑桔产业化和品牌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题,提出针对柑桔产业化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广东省作为柑桔种植大省,现有柑桔种植面积13.33万hm2,其中砂糖桔8万多hm2,贡柑1万hm2。砂糖桔以其皮色桔红、果肉脆嫩、味浓甜等优点而著称,目前已成为广东省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柑桔品种。贡柑是橙与桔的杂交种,以皮薄色艳、清香甜蜜、高糖低酸、口感极佳而闻名。云浮市南盛镇地处粤西山区,气候温和,山地资源丰富,素有种植柑桔的传统。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柑桔种植(主要是砂糖桔和贡柑)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三高”农业,由20世纪80年代零星的柑桔种植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广东省柑桔生产专业镇。

近10a来,南盛镇全镇的柑桔种植面积以平均每年200.0~333.3hm2耐的速度快速发展。1999年柑桔种植面积为533.3hm2,产量4000t;2002年柑桔种植面积达0.21万hm2,产量2万t;2009年柑桔种植面积达0.687万hm2,产柑桔5.7万t,销售收人超过2.3亿元,全镇柑桔种植业进人了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柑桔远销到上海、天津、哈尔滨、新疆等地,批量出口到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南盛镇全镇约有6300多户农户以柑桔生产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农民柑桔种植单项人均收人达到6800元。同时,柑桔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形成了1条健康、良好的产业链,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农资销售、汽车运输、餐饮服务、生态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但在柑桔专业镇的发展中,柑桔这个产品也面临着同质化倾向而带来的问题,价格随着产量的提高也在逐年下降。南盛镇是砂糖桔和贡柑的重要产地,其品质优良,但品牌不响,而且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已出现部分果园品种退化,品质变劣。因缺乏标准化栽培技术,导致单产低或不稳产、果实品质下降;受黄龙病等危害性病毒为害等问题,已开始影响到桔农的收益。

1、产业化生产和品牌营销经验

1.1产业优势

近几年,随着“一乡一品”的开展,南盛镇镇政府发动群众开发和合理利用山地,积极发展柑桔生产,促进柑桔生产的规模化。目前,全镇80%以上的农户参与柑桔生产,达6300多户,柑桔种植达0.687万hm2,人均0.2hm2,商品率达100%。南盛镇柑桔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已形成一定规模,2005年该镇被评为“广东省柑桔专业镇”。

1.2标准化生产

在南盛镇政府的组织下,办起了16家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学校,形成了以镇为中心、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培训和推广网络,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培训农户;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积极合作,制定了柑桔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研究与开发柑桔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农技人员结合不同时期的柑桔管理要求推广种植技术,把南盛柑桔逐步推向绿色环保、无害化生产。加强科技投人,坚持标准化生产,2005年获得了广东省“健康农业示范基地”称号。

1.3“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

尝试实施“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2001年组建了南盛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3年该公司分别被广东省和云浮市评定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06年该公司自有柑桔种植面积已达400hm2,合作农户3600户,同时通过“订单农业”的模式,带动3000多户农户种植柑桔0.33万hm2,增强了“南盛柑桔”在市场经营中的竞争力,推动了柑桔产业化的发展,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赢”的目标。

1.4品牌效应

南盛镇积极利用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2003年南盛镇镇政府申请注册了“南盛柑桔”商标,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国际互联网以及全国性、国际性交流活动等渠道宣传推介南盛柑桔,不断提升“南盛柑桔”的知名度。2005年“南盛柑桔”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委员会认证;参加国家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及输出国的备案注册,正式获得了准予产品出口国外的资格。目前“南盛牌”柑桔连续4a被评为云浮市名牌产品,销往省内各地和上海、天津、哈尔滨、新疆等地,批量出口到香港、澳门、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1.5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坚持为柑桔产业提供社会化服务。2004年南盛镇建立了1个较具规模的柑桔种苗培育基地,巧间农资经销连锁服务店,1个占地3.33hm2的柑桔专业市场,1个200多人的柑桔销售网络;2005年利用云安e-town(电子城镇化)建立起南盛镇信息服务站,形成了柑桔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

2、柑桔产业化及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柑桔品质缺乏标准化和稳定性

柑桔的种植规模和产量逐步扩大与提高的同时,桔农在柑桔的科学栽培、林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使柑桔品质的标准化和稳定性受到影响。结果是单产增加幅度不大,品质受到影响,影响了南盛柑桔品牌的声誉,并降低了桔农的收益。如桔农反映强烈的黄龙病,直接导致柑桔的落果,影响了产量和收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柑桔的品质要求将越来越高,只有质优、无公害的柑桔才能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而目前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盛柑桔的良性发展。

2.2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规模小

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规模小,不利于产品品牌的快速成长。全镇只有1个农业“龙头”企业和1个柑桔协会,带动农户数量有限。大多数是农民家庭种植,缺乏农业技术的有效指导和行业协会的市场引导。在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几个村(组)接受了柑桔协会的技术指导、农业公司的产品定单,大多数桔农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认同度很高,但种植时还主要靠自己摸索和学习技术。

2.3农业技术研究和桔农的生产合作不够紧密

近几年,镇政府和高校、科研机构展开了积极合作,并取得一些成果。但相互交流的机会还是太少,许多桔农希望更多的专家、教授能够和他们直接见面学习和请教;希望镇政府的农业技术部门能够给他们提供更新和更实用的技术;希望高校和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如黄龙病的防治,在镇政府和科研单位的合作项目中,已经是1个结题的科研成果,但仍然没有在生产中使用。另外,由于受经费限制,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合作实施的项目少,产、学、研合作只停留在低水平上,合作的方式单一,合作的领域不广。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南盛柑桔的可持续发展。

2.4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

虽然注册商标比较早,但缺乏品牌意识及有效的传播,没有建立起“南盛柑桔”品牌的高知名度。有些桔农把桔子转道四会市去卖,因为四会的沙糖桔名气大,售价高。南盛镇品牌的覆盖范围大都仅限于本地县、市,基本没有超出自己的行政管理,更缺乏品牌形象和实力的营造,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如南盛镇信息服务站上面的信息匾乏,只有几个当地个体中间商的有关信息。由于缺乏资金,镇政府很难加大对品牌的扶持力度。

2.5产品销售流通网络不够健全

产品销售基本靠上门收购,完全依赖外地中间商,基本没有建立自己有效的销售渠道网络。随着本镇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省内德庆县、四会市等地的柑桔产业也快速发展,再加上各种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多方面的制约,即将带来的销售压力不容忽视。

2.6缺乏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柑桔产品产业链短,生产技术和手段习惯以产量取胜,缺乏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在调查中发现,南盛镇除了种植柑桔,几乎没有任何与柑桔有关的加工业。柑桔的生产者主要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缺乏企业化经营的实体,相当多的农民以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惯性束缚,往往认为收获便是生产的结束,对农产品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阶段,缺乏深加工。

总之,柑桔品牌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受大的环境系统如经济、政府、法律、科技等因素的影响。要想建立起知名的、高美育度和富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就必须系统地建立品牌形象。

3、柑桔产业化和品牌建设对策

南盛镇政府确立了“把南盛建设成为全省镇级最大的沙糖桔主产区”的奋斗目标,坚持“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品牌化管销”的发展方针,全力以赴把柑桔产业规模做大、品牌做响,促全镇柑桔种植业迅速发展壮大。

3.1加强柑桔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的物色来自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水源、加工工艺和文化沉淀等。南盛镇由于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其主打产品(砂糖桔和贡柑)一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获得市场的青睐,也使“南盛”牌柑桔拥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但要把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响,在稳步提高产品产量的同时,要保证现有较高的和独有的质量和风味,还需把基础做得更扎实。

3.1.1依托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科技进步作为支撑,要把发展产业化同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起来。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人力度,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实现柑桔质的飞跃。名牌之争,归根到底就是科技的竞争,农产品创名牌,品种是源头和关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在引进、培育、示范、推广上下功夫,做文章,淘汰劣质品种,压缩常规品种,扩大名优品种,以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为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3.1.2标准化种植严格按照柑桔健康种植的有关技术规程指导生产,实现柑桔种植的标准化。在生产管理中,如种苗提供、苗木脱毒、病虫害防治、土肥管理、套袋等方面,尽量按照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要求来进行管理,包括深翻压绿改土,多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生草栽培等。有效控制重金属和硝酸盐的残留。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如挂放电子杀虫灯等,生物防治为核心,如释放捕食蜗,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等。按照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为害,使柑桔果品质量及安全状况基本能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农用化学物质(化肥、化学农药、激素)对柑桔果品生产环境的污染状况得到初步控制,实现柑桔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柑桔生产向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柑桔管理的科技应用水平和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3产业化生产与经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柑桔产业化生产与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在产业化发展中,龙头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是品牌经营的核心。通过龙头企业组织化的方式,特别是“龙头企业+基地十农户”模式,实施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柑桔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经营,使长期与品牌无关的分散农户尝到品牌经营的甜头,提高生产积极性。这样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市场化运作,树立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柑桔名牌的产生。

3.1.4柑桔三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柑桔质量标准体系、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三大体系建设,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积极开展柑桔生产技能培训或知识讲座.引导农民学习柑桔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等。严格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健全柑桔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确保名牌产品的质量,生产出更多的如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等优质、放心的柑桔来。

3.1.5推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非赢利的农民中介组织,可以充当农民与企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代表广大农户的利益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和竞争能力。早在1997年南盛镇政府就建立了柑桔协会,但更多是隶属于政府部门,市场化程度不高,效果不理想。2007年10月重建了南盛柑桔协会,2007年11月在柑桔协会的协助下,南盛镇成功举办了“万人品尝暨订货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接下来2a中,柑桔协会积极开展工作,吸引更多的农户加人其中,在柑桔销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户谋取更多的福利。

3.2品牌建设

要重视品牌规划,加强品牌的推广力度。目前农产品从短缺转向充裕,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不少农产品出现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的过剩,“卖难”问题时有发生,并成为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南盛柑桔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扰,因此制订农业标准化,实行农产品注册,实施农业创名牌,日益显得迫切和重要。品牌建设,不仅包括产品品种和质量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了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它是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础和动力,只有消费者了解并接受产品,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要对“南盛柑橘”品牌积极地通过创新性的品牌营销,提炼品牌形象,并进行有效的传播,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目的。

3.2.1多种渠道宣传品牌的传播从传播方式上来看,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如广告、公共关系活动、促销策略、人员推销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可以通过节日活动进行传播。如镇政府和果农协会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展览会、招商会等,开展柑桔推介会、柑桔品尝会等促销活动,邀请传媒人员、科研单位来此地,引起共鸣。为了加深消费者的记忆,除了宣传“南盛柑桔”的功能性价值外。更应该着重介绍它的情感性价值,传播其品牌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对其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提高南盛柑桔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撰写柑桔文化专著、文章歌曲、诗画、拍摄与“南盛柑桔”及其品牌文化相关的短片、VCD等文艺作品,来宣传“南盛柑桔”,传播其品牌文化,使其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提高消费者的认同度。

3.2.2积极发展生态型、参与型、体验型的柑桔特色产业旅游如开发柑桔专业镇观光果园特色旅游,创建生态观光果园等,这样既有助于将现有的果林业资源拓展为旅游资源,吸引发展资金,提高南盛柑桔产业的生命活力,促进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在游客中树立南盛柑桔的良好形象,向游客大力推介南盛柑桔的整体品牌,进一步加大宣传品牌的力度。南盛镇地处山区,空气质量较好,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在镇内有被评为云浮市“十大胜景”之一的卧龙天湖,具备了发展生态型观光旅游的良好条件。随着公众休假日的增多,现代都市人已经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到风景名胜、近郊山野以及田园等地享受旅游的乐趣。生态观光果园可以让消费者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柑桔,一边体验着当地的人文气息,有着美好感受在心的幸福感,以此树立南盛柑桔的整体形象、推介南盛柑桔的整体品牌。

3.2.3建立畅通的产品流通渠道建立畅通的产品流通渠道,发挥龙头企业、柑桔协会组织、农民经纪人的作用,既减少柑桔种植销售的风险,同时向外传递了南盛柑桔品牌形象。为此,搞活流通渠道是柑桔生产的关键,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个体工商户从事柑桔销售流通,积极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代办手续、合法利益维护、职业培训等方面优质服务,放活市场经营。组织一些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的流通大户召开座谈会,研究进一步搞好流通服务的良方,切实解决好果农的后顾之忧。

柑桔生产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柑桔产业与经济和和会统筹发展。按照优势区域布局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发展规模型、效益型生产基地为中心,把柑桔产业发展成为加快农民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规划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栽、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集中连片原则;坚持优质服务、提高效益的原则;坚持培育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

二、柑桔生产现状及有利条件

镇历史上就有种植柑桔的历史,品种多以蜜橘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碰柑。据年统计,全镇柑桔总种植面积约为1600余亩。由于经营规模小,缺乏统一规划,柑桔产业种存在区域分散、品种混杂、管理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效益提升。因此,制定科学规划,引导农民发展规模型、效益型柑桔产业,显的十分迫切。分析镇的特点,我镇发展柑桔产业有三大优势:

(一)规划区内土地资源优势

规划区内总耕地面积12705亩,水田10035亩,旱地2670亩,可利用非耕地4110亩。近五年内,可开发荒地及非耕地4110亩,可利用耕地5900亩,可供开发柑橘面积合计为10010亩。规划区沿东岸按南北方向与平行分布,期间有三道河、龙潭河两条河流穿插而过,规划区内土地肥沃,是发展高产柑橘园的理想区域。另外,区内慈化村通过国土整治项目,新整合开发土地达500余亩,适宜开发成规模型高产柑橘园。

(二)规划区内气候与土壤优势

规划区与长江流域的柑桔发展带处于同一纬度,是柑桔适宜发展带。当地平均气温16.4℃,高温极值39℃,低温极值-12℃,雨量1094毫米,土壤PH值7.6—8.0,适宜柑桔生长。

(三)规划区内社会经济优势

1、人力资源条件

规划区包括高楼、三孔、雷电、慈化、卫家岗、木瓜铺、桃李、共8个村,规划区内有小组19个,3337户,人口10560人,劳动力6705个,其中已外出的劳动力4260个,本地劳力2445人。目前全镇通过公益服务项目发包、现场培训、专业培训等形式,在近一年时间内,培育大批技术人员,规划区内现拥有资质专业技术人员11名,懂技术人员近百名,为柑桔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交通条件

规划区南与当阳相邻,距焦柳铁路当阳站仅28公里,北与县城呼应,最近处距县城不足5公里。规划区内交通便利,远当一级公路自北向南穿越而过,—宝华、卫家岗—慈化、木瓜铺—凤阳、三孔—龙凤四条通村公路,从远当公路向规划区内延伸,连接几大主要园区,有利于柑桔的收购和长途调运。

三、发展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柑桔以其果型正、着色好、酸甜适度、耐贮耐运等特色,多年来受到内蒙、辽宁、北京等地果商的欢迎。目前、宜昌全市已建有柑桔罐头加工厂10家,年加工消化柑桔1.5万吨,新建柑桔气调贮藏库10家,年贮藏柑桔5000吨,大大提高了宜昌市柑桔的应市能力,也为镇的柑桔生产和销售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目标规模

在巩固年上半年发展500亩柑桔的基础上,新发展9500亩,其中:年下半年到2008年度完成2500亩,2009年、年各发展3500亩,合计1万亩。

进入全面收益期(2015年左右),预计年产3万吨以上,销售目的地定位在宜昌等中型城市以及武汉、西安、郑州、内蒙、新疆等大中城市。同时,随着全县柑桔产业的兴起、柑桔运输量的增加,镇交通便利的优势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将凸现出来,为此,我镇将配套建设一批柑桔打蜡、包装加工企业,争取使我镇成为全县的柑桔运输中转中心。

(三)效益分析

进入全面收益期后,预计亩产可达6000斤以上,以年0.5元/斤的市场价格计算,亩收入3000元,户平收入5000元。此外,柑桔的包装、加工、运输也将为我镇带来可观的收益。

四、品种定位及区域布局

参考华中农业大学专家论证结果,结合本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决定以温州蜜柑系列的国庆1号、山下红、鄂柑2号、龟井25号、大叶尾张等为主栽品种。

根据《县十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我镇实际,将三孔、雷电、慈化、卫家岗、木瓜铺、桃李、、高楼共计8村纳入柑桔发展规划区,规划区计划发展柑桔面积10010亩,以、三孔、慈化等村为重点,形成北起村观音寺,南至三孔村林果基地的柑桔种植带,并以此为核心,向周边辐射,推动全镇柑桔产业发展,各村规划面积如下:

、三孔、高楼、慈化四个重点村7349亩,其中村2107亩、三孔村2087亩、高楼村1855亩、慈化村1300亩;其它村计划发展2651亩,其中雷电村568亩、卫家岗村540亩、木瓜铺村817亩、桃李村726亩。

五、规划期

规划期为4年,从年至年,以4年的时间,以年均二千五百亩的增速,建成万亩规模的柑桔生产基地。

六、园地建设及技术要求

(一)园地选择

海拔400米以下,土质肥沃,土层厚度1米左右,地下水位1米以下,坡度在25度以内,土壤PH值5.5—7.5,水源充足,交通方便。

(二)技术要求

要求园地道路通畅、排灌设施齐全,并进行科学改土、改梯。

1、道路系统建设。干道宽4-5米,贯通环绕全园,与园外公路相接;支道3米,横贯小区,与赶到相连。

2、排灌系统设计。对于水田改园,根据实际情况修建宽一米,深1—1.5米的排水沟,围绕全园。对与用水困难园区,每100亩300m3标准抗旱水池。

3、土壤改良。对于水田改园,进行抽槽改土,在果树定植带上开挖宽1米,深0.5米的定植槽,槽底与排水沟相连,按标准施肥,垄成高于地面30厘米以上的定植带;旱地改园挖长宽各1米,深0.8—1米的大窝,按标准施肥,垄成高于地面30厘米以上的定植墩;对于缓坡地带要全垦平梯、抽槽换土,梯面外高内低,沟槽相连,防水土流失。

4、定植株距。按照3米的株距,5米的行距进行定植,缓坡改梯地带可适度加大。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按计划,在年至年期间,建成万亩规模的柑桔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共需要147万,估算如下:

a种苗购置费:以亩需桔苗50株,每株2.5元计算,共需要125万元;

b排灌渠系及通园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20万元;

c科技宣传及培训费用:1万元;

d其他费用:1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47万,其中农户自筹50万元,占总投资的34%,县及配套政策7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乡镇配套27万元,占总投资的18。4%。

八、推进措施

(一)组织领导措施。

镇成立由为组长,为副组长,为成员的柑桔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柑桔生产的领导、指挥、检查、督办、协调。同时成立由为组长,为成员规划设计小组,负责全镇柑桔生产规划设计工作。有柑桔生产任务的村,驻村干部要积极支持协调督办该村柑桔生产任务的完成,相关村要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班子、小组长及一名懂技术的能人为成员的村级柑桔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村柑桔生产工作。

(二)宣传发动措施。

一是有柑桔生产任务的村,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要认真做好各家各户的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对柑桔产业发展的认识,通过提高认识、政策激励、土地流转等形式,达到规模连片,促进规划区内全面完成任务。

(三)技术培训措施。

一是组织有能力的柑桔生产发展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二是发放电教片,培训技术资料,开展田间授课。三是聘请柑桔生产技术人员对重点村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四是村级负责购买生根粉发至柑桔生产农户,提高柑桔栽培成活率。五是对柑桔生产下半年规模发展300—500亩的重点村派出机关干部脱产驻村,专司柑桔发展任务的完成工作。六是有条件的村负责通园公路的修建和组织机械设备统一抽槽。

(四)政策激励措施。

在县柑桔发展的奖励政策基础上,镇政府决定采取以下推进措施:

1、凡规模连片开发达100亩以上的村,镇政府解决购苗资金,由村登记各户领苗数量,并签字确认,经镇柑桔生产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后,结合成活率奖励兑现,县补助款到户。

2、凡规模连片开发达到200亩以上的村,镇政府通过项目争取落实1—2个抗旱水池。

3、凡连片开发100亩以上的柑桔园,镇人民政府奖励一盏频振灯。

4、凡发展200亩以上的村,镇人民政府奖励4000元,300亩以上的村奖励6000元,400亩以上的村奖励10000元,500亩以上的村奖励20000元,奖励资金用于村工作经费,并将柑桔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年底村主职干部责任制考核依据之一。

柑桔生产范文篇9

一、全区柑桔业基本概况与发展优势

(一)我区柑桔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

汉台区位于**南部,地处**盆地腹地,北接**,南临**,地理座标介于北纬33o02''''-33o022''''、东径106o51''''-1**o10之间。由于受地理位置、地形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其气候具有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特性。境内物种繁多,北果(苹果)南桔在此皆有分布。历史上这里曾经是柑桔的原产地及集中栽培地域。三千年前的《诗经》记述了该地**山区“有条(柑桔类植物)有梅”的事实,两千年前的《史记》记述了该地栽植“千树橘”的专业户其经济收益等同于“千户候”的经济栽培状况。从汉至唐宋,柑桔业在此长盛不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是到了明清小冰时期(公元1300年—1900年),由于我国冬季温度的较大幅度变迁,使柑桔栽培界限南移1-2个纬度,遂使本地的柑桔生产走向低落。1950年以后,气候趋向变暖,柑桔生产得到一些恢复和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起,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区柑桔业得到长足发展。

近来来,我区柑桔产业在市、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市上提出并制定了《**市60万亩柑桔产业发展规划》,并把发展柑桔产业列为我市八大民生工程之一重点扶持发展,我区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提出了建设北部丘陵8万亩柑桔产业带的远期发展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全区柑桔生产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发展柑桔面积达到4万亩,柑桔产业已成为我区农民致富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二)我区柑桔产业的发展前景。

我区桔柑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是规划区汉王、河东店等镇群众从事柑桔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柑桔生产属当地传统产业、优势产业。二是规划区域多属丘陵区,气候、土壤皆适宜于桔柑的生长。加之我区桔柑具有甜中带酸、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早、远离城市及工矿区污染的特点,为我区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创造了十分优越的环境条件。三是柑桔消费量呈现增长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水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需要生产大量的桔柑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四是在市、区政府对柑桔产业的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下,桔柑基地配套设施将逐步完善,全区大力发展柑桔条件已经具备。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一号文件和**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规划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行政推动,大户带动;优化服务,科技支撑;总体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以“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为抓手,一手抓桔柑规模扩张,强化果园管理,以科技增效益,用效益促发展,一手抓水利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桔园设施,加快宗文路(汉台段)以北桔柑园带建设,使城郊型农业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农业增效、桔农增收。

(二)规划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的原则。强化政府职能,积极解决新建桔园的土地集中和水利设施问题,加快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重点突破,整村推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好新栽桔园。

2.坚持因地制宜与科学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从桔农最直接、最关心和发展柑桔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加强设施配套和科技服务。

4.典型推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有生产经验、掌握技术能力强的农户,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培育骨干种植大户,带动普通种植户的发展,整体推进全区柑桔产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

5.群众投入与项目带动相结合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积极筹集资金,加快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营销队伍的发展,积极引进桔柑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桔农效益。

(三)总体规划。

以汉王、河东店、武乡为重点,加快宗营、徐坡等镇乡柑桔产业发展,动员农户充分利用坡地、水浇地,以村为单位,科学规划、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积极探索新时期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模式,创新思维,增添措施,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发展种植大户,以“一村一品”工程为抓手,按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模式,不断提高桔园效益,确保规划一片,建成一片,见效一片,带动一片,促进全区柑桔产业迅速发展。逐步完善果园设施配套,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丰产果园,用4年时间建成宗文路(汉台段)以北8万亩柑桔园带,把汉王、武乡、河东店、宗营建成柑桔大镇。

三、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一)目标任务。

始终围绕8万亩柑桔园带建设,按照一手抓规模扩张,一手抓果园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逐年完善配套设施的总体思路,着力抓好规模发展,连片种植,整村推进,切实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搞好幼龄桔园的培育管理,落实老龄桔园的品种改良,提升全区柑桔生产水平。在具体实施中,以柑桔大规模发展、整村整组整坡推进为核心,切实解决柑桔发展用水问题,强化管理,使新栽柑桔在3年内见到效益。4年后争取**镇发展到4000亩。积极招商引资,发展柑桔加工龙头企业和柑桔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创出汉台“褒河蜜桔”品牌,成为名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大幅度增加桔农收入。

(二)基本思路。

以扩大规模化生产为重点,集中连片,栽植开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建成北部8万亩柑桔生产基地。以改善种植区域生产条件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水源、水利灌溉设施、土地适当集中、生产道路、电力、信息不畅等问题,使基地设施条件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大科技指导、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提高柑桔品质,提升生产水平。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加大科技示范园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示范园经济效益,带动农民栽植桔柑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行柑桔标准化生产,狠抓桔柑质量提高,建立绿色柑桔生产基地。以建设城郊观光型农业科技园为手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建设内容与投资预算

(一)建设内容。

1.基地建设。

(1)4年新建桔园54230亩。积极动员规划区农户在丘陵坡地、水浇地大力发展桔柑,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整村推进,尽快建成北部丘陵桔柑园带。充分利用**、**店等“一村一品”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政府帮扶、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完成每年新发展桔园任务,到20**年,全区柑桔总面积达到80500亩,产量12万吨,产值1.6亿元。

(2)改造低产园1.1万亩。对现有低产园采取高接换头、加强肥培管理、完善设施配套等措施进行改造,使一批质量差、产量低、树势衰的果园获得较高效益。

(3)更新品种5100亩。大力推广优质新品种,更新品种5100亩,适度推广早熟优质品种,解决柑桔集中上市矛盾,提高果品质量和果园效益。

2.桔园配套设施建设。

(1)新打机井55眼,建30立方米储水池368个,配套输电路、5000亩软管浇灌设备,有效解决新建桔园用水矛盾。

(2)加固防渗塘94座,衬砌灌溉渠141.18公里,确保桔园浇灌有充足的水源。

(3)硬化道路、沙石道路181.5公里,为桔农生产、销售创造便利的条件,促进柑桔产业带健康发展。

3.苗圃建设。动员农业科技单位、育苗大户积极发展自育苗,每年提供优质桔柑苗木200多万株。

4.建科技示范园5000亩。通过集中连片建桔园,完善桔园设施配套,引进优质良种和新技术,加强科技投入等措施,建立示范园5000亩,带动农户加大生产投入,精心管理,提升桔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果园效益。大力实施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建设绿色果园4万亩,并争取通过绿色基地认证和有机食品认定,促进全区生态桔园发展。

5.产业化建设。积极培育发展营销大户、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监管,规范运作,为桔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及参与市场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有经济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区进行柑桔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升我区柑桔产业化发展水平,确保我区柑桔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6.技术推广及服务体系建设。

(1)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确保桔园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加强科研投入、科技交流,下功夫攻克制约柑桔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桔农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2)科技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载体,培训桔农26万人,培养科技能手1000名,典型示范户5000户,确保每个桔柑专业村至少培训5-10名科技能手,每户至少培训1名熟练掌握柑桔生产的技术能手,为柑桔产业提供技术服务。

(3)拟建病虫测报站3个,信息服务站50个,确保每个桔柑专业村建设1个信息服务站,重点乡镇各建1个病虫测报站,为桔农开展病虫预防,及时了解科技、市场信息提供服务。

(二)投资预算。

规划项目总投资约需资金**721.134万元,其中:基地建设、示范园建设和桔园改造投资7687.6万元,配套设施投资3913.534万元,科技推广及服务体系投资100万元,苗圃补助20万元。

五、年度实施计划及目标

20**年至20**年各年度,各乡镇的基地建设计划、低产园改造和科技示范园建设任务以及实施区域详见附表。

六、实施方法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副区长李琪海同志担任组长,农业、计划、财政、水利、农发办相关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实施镇乡由主管领导负总责,村干部包片抓,村民小组长具体抓,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奖惩措施,并把规划建设任务落实情况作为镇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规划项目建设内容落到实处。项目实施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锁定任务,统一目标,狠抓落实,尽快建成北部8万亩柑桔产业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让当地群众见到实效。

(二)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规模发展。

资金投入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截止20**年底,全区柑桔仅2.6万亩,到20**年要建成8万亩柑桔园林带,必须要有大量资金投入,因而,要大力开拓资金筹措渠道。一是区委、区政府从财政中拿出专项资金支持柑桔产业发展;二是区农业局、区园艺站积极向省、市申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扶持柑桔产业;三是区水利局、区农业综合开发办要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向柑桔主产区倾斜,使支农资金捆绑使用,合力推动柑桔基地建设;四是动员农民筹集闲散资金用于柑桔产业的生产发展;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条件吸引各地有投资能力和管理经验、精通技术的社会人士投资柑桔业,促进全区柑桔规模发展。

(三)加强监管,推广柑桔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

在柑桔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做到区园艺站技术人员现场跟踪指导到位、农户技术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统一标准执行,达到建园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效益高产出目标。一是大力推广、落实柑桔整形修剪、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全面提升柑桔综合管理水平;二是提高新建园质量标准,坚持挖大坑、栽大苗和推广起垄建园新技术,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丰收一片;三是加强绿色柑桔生产基地监管,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法,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提高果实品质;四是严禁套种高杆作物和吸肥吸水强的块茎作物,保障柑桔生产健康、高效、快速发展。

(四)加强科技服务和示范园建设,提升全区柑桔综合管理水平。

以汉王镇**村、河东店镇花果村等“一村一品”示范村为样板,努力提高示范村经济效益。采取科技部门领导包片、技术干部驻村指导的方式,加强科技指导、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一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重视科技示范园建设。要建好各级科技示范园,区农业局、园艺站负责抓好省、市、区示范园,各乡镇负责抓好镇乡级示范园,每个镇乡建示范园不得少于500亩;三是加强低产桔园改造,要通过改良品种、增施有机肥、合理套种和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切实解决制约柑桔增产增收的技术难题,有效提高低产桔园产量、质量和效益。四是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载体,抓好骨干种植大户科技技能培训,带动一批普通种植户,使其掌握柑桔栽培技术、桔园管理技术,提升全区柑桔综合管理水平。

柑桔生产范文篇10

一、普查目的

通过普查,准确掌握我县柑桔的产来现状,为全市研究制定柑桔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引导柑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普查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市从事柑桔生产、销售、加工和服务的个人、企业及协会组织。

(二)内容:1、柑桔生产品种、面积和产量(包括低产园面积);2、从事柑桔生产、销售及加工企业情况;3、柑桔专业协会情况;4、从事柑桔生产服务中介组织情况;5、规模生产基地情况。

企业是指有一定规模,有产品注册商标,能带动当地柑桔生产的注册公司。

协会组织是指各企业和种植大户等为了共同利益自愿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

中介服务组织是指为柑桔建园、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处理、贮藏等某一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组织。

规模生产基地是指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

三、普查任务和方式

(一)普查任务:以村为单位,对柑桔生产的面积和产量进行普查,将数据上报乡镇;乡镇对普查数据进行核查汇总,并对辖区内的柑桔企业、协会组织、生产中介服务组织、低产园、规模生产基地进行调查,将数据上报到县农业局、县统计局;

(二)普查方式: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村为单位逐组、逐户对2012柑桔生产的面积和产量进行摸底调查,采集数据,填报柑桔生产普查表。对于零星桔树,按每亩60株折算面积,产量为挂树产量。对柑桔企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规模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数据。确保普查不重复、不遗漏。

四、普查时间及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2年10月26日)

下发普查工作通知,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印制相关普查资料和表格。做好宣传发动。

(二)实施普查阶段(2012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

县、乡镇、村三级普查单位针对各自的普查任务全面铺开普查,采集数据,统计填报各类表格,加盖村委会公章于11月5日以前上报到乡镇。县农业局、县统计局对基本普查单位进行全方位指导跟踪、检查。

(三)乡镇普查数据统计汇总阶段(2012年11月6日至11月15日)

乡镇对村上报的普查数据及自身普查的数据进行核对、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加盖乡镇公章分别上报县农业局、县统计局。整理后普查统计数据同时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

(四)县农业局、统计局普查数据统计汇总阶段(2012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

县农业局、县统计局对乡镇上报的普查数据及自身普查的数据进行核对、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加盖县农业局、县统计局公章上报市柑桔普查办公室。整理后普查统计数据同时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柑桔产业普查领导小组,由副县长韩景华同志任组长,副县级干部同志、县农业局局长和统计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县农业局,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普查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县统计局配合,组织开展全县柑桔产业普查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辖区的柑桔产业普查工作的落实。各乡镇由政府领导负责,从农业服务中心和统计部门确定专人开展普查,村组的普查工作由乡镇组织落实。

(二)加强监督,确保普查工作的全面完成。各级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普查数据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