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效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3:40:45

负效应

负效应范文篇1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学;传播效应;正负效应

微信是一款应用在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是由腾讯公司开发的即时信息软件。由于腾讯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涵盖了很多独特功能,使得微信在刚推出时,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发展的速度极为迅速,所涉及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它的出现引发了一场由移动终端作为基础平台的新媒体技术革命,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使得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微信公众平台是依附在微信上的一种一对多的媒体平台,它革新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对社会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的生态环境都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微信公众平台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和很高的用户到达率吸引了许多传统媒体的热切关注,很多用户纷纷加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的行列。希望能以此为传统的新闻品牌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信息传播的新渠道,让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快捷。但是,与此同时,它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效应。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负效应,并通过分析这种正负效应产生的原因,论述微信公众平台只能作为新闻传播的补充,而不能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

一、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面效应

(一)新闻素材的采集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所携带的大量信息源,传统的新闻媒体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对即时新闻信息进行大范围的采集。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反馈信息迅速、快捷、经济,且形式多样的优势,使得它非常适合用在对一些大型社会性议题在普通大众中的海量采集。微信公众平台对于一些讲究时效性、社会性议题方面的采集也尤为适合。不仅如此,新闻记者还可以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并作进一步的跟进和采写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获取的资源和开展的采访方式,使得采访的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此外,由于微信公众平台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私密的使用环境,确保了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因此,他们就更加愿意提供一些报料。(二)为新闻的推送提供新的便利渠道。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传播是采取主动推送的模式,具有很高的用户到达率,一定程度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用户到达率低的缺点。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希望通过利用微信平台这种主动推送新闻的模式所具有的高用户到达率的优势来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来自由选择喜爱的新闻资讯,使得他们在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时候都能很方便。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收发的便捷功能以及高用户到达率方面的优势,使得它能被传统媒体用作对新媒体领域的拓展和加强自身资源的有效途径。(三)促进与用户的互动和方便用户反馈。传统媒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它在与用户的互动和用户的反馈方面的效果都很不理想。而微信公众平台则能很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具有信息即时传播的优点,并且借助平台的互动功能,可以很好地开展与用户间的互动,同时用户也能很方便地在私密环境中反馈信息。媒体还可以对用户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汇总和分析,以此来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调整和改进媒体所传播的节目内容。微信公众平台开创的语音功能,使得它在广播媒体上的优势尤为显著,用户的语音能让广播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进行的互动,不仅让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加强了,还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二、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负面效应

(一)平台有限的订阅量使新闻传播受限。与传统媒体的订户量一样,微信公众平台订阅用户量的增长也会产生停滞的现象。对于在用户量边界较为明显的媒体来说,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的用户很大一部分来自传统媒体的忠诚用户。也就是说,订阅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实质上是从传统媒体中忠诚受众转移到新媒体上来的。因此,受众的关注量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账号中,不会无上限地增长。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不断地普及,他的受众分化以及媒介使用个人化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与受众间的吸引力下降,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人们因喜爱、回忆以及习惯等情感产生的订阅行为会越来越少。(二)受众的朋友圈人际传播受到干扰。人际传播、大众传播、自媒体以及专业媒体在微信中的传播渠道会被合并起来,产生相互干扰的情况,损害专业化各种功能的健康发展。然而微信用户只能被迫接受这种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设计,给受众带来了很多无用、多余的垃圾信息,干扰他们的朋友圈的人际传播,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信息泛滥的不良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成本和准入门槛都很低,传播渠道的监管力度不足等导致的。这时受众就会受到这些泛滥的信息干扰,很难正常获取优质的新闻,新闻阅读体验更是不理想。由此可见,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新闻并不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应。(三)助长不良信息的传播。相较于微博来说,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力要大一些,使得它所传播的信息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很多别有用心的信息者正是利用了微信公众平台高公信力和权威性,把它用作假新闻、散播谣言、实施诈骗的工具,此时,如果受众的分辨能力不够高的话,就很容易过分相信微信公众平台而上当受骗,并且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这就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原则,没能充分发挥其为社会大众进行有效沟通和提供即时准确信息的职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三、微信公众平台产生新闻传播正负效应的原因

(一)产生正面效应的原因。1.互动性对新闻的采集和推送起到促进的作用。传统媒体采用垂直一体化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互动性差的不足,微信公众平台以其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互动性填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互动性体现在,它可以依据受用的需求,自动将新闻推送给用户;而受众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爆料或者反馈信息。这样既能节省成本,提高新闻的传播效力,又有利于媒体海量采集新闻信息,获取受众提供的爆料和反馈。传统媒体能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互动性来让其更加人性化,从而让受众对媒体产生好感,进而提升品牌的忠诚度。总之,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互动性对新闻的采集和推送起到促进的作用。2.窄向传播使得新闻传播的定位更精准。窄向传播是与大众传播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对某个特定细分的受众的传播。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受众细分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出现了很多同质化的小型受众群体。出现这样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微信所属的腾讯公司在我国互联网中具有垄断地位,它拥有很庞大的用户基础,依托这样的优势,使得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量能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同一个平台里包含的频道逐渐增加,信息分类呈现多样化和专门化。因此,一些有特定细分受众群体的传统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自媒体传播是最合适的,非常有利于他们在小众的受众中开展精准的信息窄向传播。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窄向传播的个人化、小众化特性,能够让媒体对用户进行更好地细分,从而使得自身的市场定位更加精准。3.不受时空束缚,实现新闻同步收发。对于新闻者来说,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能够既方便又快捷地推送信息,且信息能够即时到达终端用户的手上,对推送的信息受众能够第一时间阅读,这就实现了信息收发的同步。虽然,微信公众平台由于限定了文章的字数和每天推送的次数,降低了它的时效性,但是微信公众平台是以深度评价或休闲娱乐的新闻信息为主,对时效性要求较低。对于新闻接收者来说,他们可以不受时空的约束,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随时随地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收发。微信公众平台具备了新媒体不受时空束缚的特点,无论是新闻者还是新闻接收者,都能够很便利地收发信息,让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二)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1.传播结构与新闻大规模扩散的要求不符。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接收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的订阅者是有限的,订阅者和微信公众平台只能交换信息,却不能进行交流和讨论;订阅者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文章转发到个人的朋友圈后,只有关注的好友才能看到转发的文章,而且参与评论的只能是彼此共同的好友;而且推送的文章只能转载到关注的好友或者微信的朋友圈。由此可见,微信的传播结构是很有限的。然而,新闻媒体是把曝光率、传播率、报道的良性反馈和用户个人数据作为衡量新闻传播效果的标准。因此,新闻媒体适合运用限制比较小的大众传播,微信公众平台有限的传播结构与新闻大规模扩散的要求是不符的,这是由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理念不符合新闻传播途径所决定的。2.新闻传播和传播渠道把控力度不够。较专业的传统媒体来说,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决策者与之不同,呈现严重的个人化倾向。微信公众平台的准入门槛比较低,这就使得几乎每个人都能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来进行自媒体传播。每个人的素质水平有高有低,这就使得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而且,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缺乏具有专业知识、有较高新闻素养和责任感的编辑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把控。还有对于传播渠道来说,把控的力度也是远远不够的,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渠道具有半私密性的特点,这无疑加大了对信息进入传播渠道后的监督与追查的难度。由于微信封闭性社交的特点,在新闻传播和传播渠道把控的力度上不足,导致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传播不良信息的手段和开展不法传播行为的工具。3.管理终端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新闻传播的专业要求。(1)模板单一。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新闻的模板单一,字号、字体以及风格等都是比较固定的。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新闻的时候,没有很明显的差异化,除非是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否则,读者很难通过一致的模板、固有的编排模式去区分各类新闻媒体,使得新闻媒体自身的竞争力没有突显出来。在微信公众平台单一的模板、简陋的功能、乏味的表现形式下传播出来的新闻就更显示不出它的专业性。(2)互动关系不对称。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互动是不对称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评价功能上,微信公众平台中缺乏评价的功能,这就使得受众反馈的积极性被削弱了;第二,虽说受众与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属于开放性的渠道,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后台是属于电脑软件,有限的管理人员很难对用户的问题、评论、反馈信息等作快速的、系统的解答、回复或是处理。而且,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每天推送信息的数量只有一条,很多时候管理员只有在推送信息的时候才会注意到用户发来的信息。因此,受众与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互动是不对称的,不能满足专业新闻媒体及时、高效的互动需求。(3)数据统计功能简陋。由于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它在数据统计上的功能过于简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受众的统计而言,在管理后台中,只有一条简单的曲线用来描述微信公众平台受众的增减情况,并不能反映增加和退订的人员具体是谁,并且也无法看到各个受众的个人信息、看过什么内容、内容点击的情况等管理员都无从获知;另一方面,对于新闻传播的统计而言,管理员无法通过后台获知哪条新闻是热点、新闻发送后是否形成了阅读的爆发点等内容。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还很简陋,不能满足专业新闻传播组织对受众新闻数据管理的专业需求。

四、总结

总而言之,微信公众平台有限的传播结构与新闻大规模扩散的要求不符;新闻传播和传播渠道把控力度不够,使得信息泛滥,助长不良和不法的行为;管理终端模板功能单一、互动关系不对称以及数据统计功能简陋等原因,使其不能满足新闻传播的专业要求。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微信公众平台只能作为新闻传播在新媒体上的一项补充,并不能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

参考文献:

[1]高伟.微信传播的正负效应及对策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14).

[2]马润涛.新闻宣传的负效应探析[J].青年记者,2000(3).

[3]赵晶.微信传播的正负效应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4]于欧洋,侯庆彬,陈晔.探析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的娱乐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

负效应范文篇2

一、网络传播负效应

网络传播很难用大众传播的概念来定义。首先,它的传播者不一定是专业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上的传播者除了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还有很多是名不见经传的个人。其次,它的传播对象也不一定都是一般社会大众,如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服务更多地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所以,网络传播是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一切信息传播活动,既包含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这样的点对点传播,也包含BBS上的群体传播,当然也包含由职业传媒机构所提供的大众传播[1]21。网络传播的类型主要分为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和网络大众传播。网络传播中的人际传播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和QQ、MSN网络聊天等形式进行,群体传播主要通过BBS、博客、微博等进行,而各种媒介的电子版、媒体博客、门户网站等则属于大众传播形式。网络传播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交流,打破了传统媒介传播中的不平衡现象,给予更多个体平等的传播权利,完成了“受众”向“网民”的转变,它将昔日的信息匮乏变为今天的信息过剩,营造了一个更为信息化的媒介环境。

(一)网络传播负效应现状

第一,从宏观信息环境来看,网络传播的信息流已经不是往日的“细水长流”,它使人们在信息的大海中变得麻木和弱智。网络媒体营造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真实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指的是大众传媒在人与现实之间插入的信息环境,“它不是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媒介选择加工后向人们提供的模拟环境”[2]127。谁控制了“拟态环境”,谁就控制了人们头脑中的现实世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的社会,大众媒介一方面作为“营利企业”,另一方面作为“宣传机构”,将广大受众淹没在表层信息的“洪水”中,使他们丧失了对重要的公共事物的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众传播对现代人来说类似于一种“心理暴力”[2]172。人们被网络信息所支配,在海量信息面前浪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同时思考能力的退化使得人们在网络传播中处于被动状态。网络信息的优势在过剩的情况下就不再是一种资源,而是一种信息污染和浪费。第二,从公共领域来看,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成为谣言和虚假信息滋生的温床。2009年10月12日,一名自称“闫德利”的在博客上发文,自称有艾滋病,同时曝光数百名性接触者,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后经容城警方调查,博文是“幕后黑手”闫德利前男友蓄意诽谤之作,“艾滋女事件”告破。虽然案件水落石出,但是谣言对一个女孩名誉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在公共领域的一些非正式场合,公众就一些公共事务进行探讨,可以不顾忌任何审查制度,独立地评判个人、集体乃至政府的相关事务。网络传播拓宽了公共领域的疆界,产生了更多主流之外的公共空间,其虚拟性、匿名性特点,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过分开放的DIY舞台。在BBS、聊天室、博客、微博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而追踪、确定这些信息的来源却在数码空间中变得十分复杂。信息的真假难以分辨,人们对公共领域信任度降低,也成为一些群体性事件和社会恐慌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三,从社会生活层面来看,网络传播的娱乐化倾向空前加强,侵蚀了人们健康的生活状态,各种“网络综合症”患者不断增加。受商业利益的驱使,为了在短期内吸引受众的注意,获取更多的利益,媒体没有过多的时间来思考信息产品的合理化,网络媒体变成了快速与新奇的傀儡,人们在网络虚幻乐园中流连忘返,甚至逐渐脱离现实世界,形成了孤独自闭的性格。网络游戏造就的新生代“容器人”就是网络传播严重娱乐化的典型例子。人们沉溺于网络,不仅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身体也不能幸免,如视力问题、“鼠标手”、“语言障碍”等都与长时间上网分不开。娱乐本身没有错,但网络传播对娱乐的异化,导致人们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中,造成身心俱疲,这就背离了使人精神愉悦娱乐的初衷。第四,从文化领域来看,网络信息“碎片化”和网络传播的恶意调侃造成大众文化的浅薄化。网络自从诞生就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阅读纸质的书籍或者报纸,而倾向于网络信息的获取。如今随着微博的出现,原本的长篇大论被压缩成140字的信息碎片,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加简单、片面,这种“浅阅读”使得文化的传承渐渐缺失,人们开始浮于表象。从胡戈对《无极》的恶搞到古典名著被恶搞,网络恶搞形成一种影响力,颠覆了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在信息化社会中,各种标签和搜索引擎似乎给人们带来了信息检索的便利,但是,这些便利把人们都变傻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能够用一个标签概括吗?互联网正在把人们的思维能力撕成碎片。第五,从受众角度来看,新生代网络受众对他人隐私的非理性关注和推波助澜导致其逐渐演变成了“网络暴民”。“网络暴民”似乎有很高的觉悟,他们高举法律和道德的旗帜,拷问一切不合理现象;但是他们的“宽容”却是要置陌生人于死地,他们的“正义”则是极端主义的仇视一切[3]。诚然,没有网络传播的纵容就不会催生这样的“暴民”,网络传播赋予了“媒介审判”新内容,情绪的发泄、猎奇的心理也都包含在其中。这是网络传播生态环境异化的表现,并且这种异化正在持续升级。

(二)网络传播负效应原因分析

网络传播负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网络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外部环境因素来考察。从网络媒介自身的特点来看,网络媒体是新技术的产物,但是这种新技术里面也隐藏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交互性给信息的把关带来了不便,信息把关人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和政府延伸至个人,每个受众都是信息者,都可以决定自己想要的内容,这难免造成信息的泥沙俱下。同时,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减弱了信息者的责任感,法不责众的心理让很多人戴上“墨镜”,充当看客,这就导致了一些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产生及快速传播。从外部环境因素来看,经济因素、受众心理、公民素质、社会制度、政府等都对网络媒介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此,我们着重从制度层面探讨网络传播负效应的原因,即政治控制。政府对传统媒体的管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是对新网络媒体在制度控制上无例可循,照搬传统媒体的那一套,又是不现实的。因此,对政治控制不合理、不完善,是网络媒体负效应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媒介政治控制

(一)何谓媒介政治控制

媒介控制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对传播媒介的控制。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政治控制由来已久,古希腊政治学者柏拉图认为,要确保信息传播的建设性作用,建立检查制度是必要的。他还专门制定了检查的规则,甚至认为对于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也要根据政治统治的需要进行删节,荷马史诗也不能例外[4]。当然,这是对政治控制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控制已经具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含义。控制这个词汇总是给人一种霸道的感觉,也许没有人愿意被控制,但媒介不是一个绝对理性的概念,不可能完全坚持社会本身的信仰和价值观。施拉姆说:“孩子们花在媒介上的时间超过在校学习的时间,超过睡眠以外的在任何活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如果媒体不被限制,我们如何容忍。我们不愿意干预媒介的内容,不愿意监督媒介,不愿意规定它们的表现内容。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审查制度,我们担心,自己是否在削弱政治思想上的自由市场。”[5]179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控制,因为没有绝对的言论自由,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媒介也是在党性原则支配下的舆论宣传工具和“灵魂的工程师”。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控制并非全然不好,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控制中我们才能够安心地享受自由。网络传播给我们提供了媒介历史上最大的自由和最多的选择,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但这种民主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政治制度的约束,政治控制永远存在。今天我们看到的网络无不处于政治控制中,否则人们的自由和选择将无法实现,正如阿尔温?托夫勒所说:“有时候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束缚,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更昂贵,以至于走向反面,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一句话,有朝一日,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

(二)网络传播中的政治控制

负效应范文篇3

一、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的原因。

(一)我国的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

股市健康发展所需制度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股东、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和司法保护框架;二是司法的独立性;三是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制度机制是否可不受约束地发挥对上市公司、整个市场、整个经济的监督作用。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股市跟其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同步,在我国这些必要的制度都是不够完善的。由于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股市的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收益。

(二)我国股市功能严重扭曲,从根本上限制了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

在我国,股市的主力是A股市场,而A股市场的定位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并且发行方式的限制使股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股市的这种定位,使得散户们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大部分代价,其整体盈亏状况令人堪忧。这种功能定位的偏差,很重要的一点与我们现行干部体制下低效率干部考评制度有关,即把股票市场上每年的融资额当成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在我国股市中,长期存在不考虑投资者,不考虑这个市场怎么为优化配置资源服务的问题。在我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中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达91.56%,其中更有6.35%的失业人员和22.9%的离退休人员。这部分投资者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把钱存在银行里多少年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所以干脆到股市里来试试运气,这就导致他们在操作中短期行为严重,股票换手率较高,因此股票收益不具稳定性,财富效应难以发挥。如果财富积累尚未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居民就可能将股票收入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股票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股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低,只有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后,居民才会逐步增加股票收入用于现期消费的比例。然而,在我国股市中,尤其中小投资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多年来股民损失惨重这样的股市,投资者不可能会有股票收入的财富积累。

(三)我国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破坏了财富效应发挥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重融资、轻使用的不良现象,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融资时,并不是出于发展主业的考虑,而是编造项目以图“圈钱”,结果造成募集资金投资不足,效率低下,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l)募集资金大量闲置;(2)募集资金大量用于委托理财;(3)随意更改资金用途。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证券法执行检查组披露,上市公司经常随意改变资金方向,并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解决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扩大股市规模,构建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基础。

要采取措施改变居民资产结构,特别是要使居民庞大的储蓄资产转为股票资产和其他各类证券及保险资产,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扩大。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扩大股市规模,扩大居民股票持有量,为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创造条件。扩大市值规模包括增加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调整一级市场的有关规定,平衡一、二级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如慎重对待以市场化名义高价发新股、高价配股;取消上市配额分配制度;实行有市场确定发行价格的原则,缩小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提高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比例,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等。必须注意的是,股市规模的扩大必须兼顾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以避免股市的大幅震荡。

(二)利用证券市场推行“富民政策”。

要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政府应把通过股市增进社会财富置于重要位置,即通过股市推行“富民”政策,让社会公众、企业、基金组织等均有限度的参与股市,共同分享经济增长、股市繁荣所带来的成果,形成股市与经济增长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稳定股市、规范市场、促进股市繁荣及稳定增长是我国股市启动消费、推进经济增长的根本之所在,没有股市的长期稳定与增长,短暂的股市繁荣对启动消费的作用极为有限。虽然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投资收益的分布格局不合理、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不高、国有股减持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政策主导股市暴涨暴跌等因素的存在使中国股市缺少长时期相对持续的繁荣、稳定,从而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发挥。但是,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效益的提高,各类性质投资基金的发展,市场行为的规范,中国股市对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将会日益显现。总之,健全股票市场的发展,发挥股票市场的正财富效应,重其视负财富效应,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公务员之家

(三)培养上市公司及机构投资者的信托责任。

信托责任通常适用于受托人或监护人,上市公司要有这种责任心。你拿了股民的钱就应该为其利益着想,想着让股民有利可分,好好经营,不辜负股民对公司的信任才行。机构投资者从事受托投资业务,对客户也同样负有信托责任,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客户服务,为其挑选最好的股票,谋取最大的利益。别人把钱给了你,还交管理费,因为你承诺可以帮他赚钱,还答应按既定方针办,所以应该尽心侍奉,仅仅没有异心是不够的。但是这种责任心不是单靠呼吁就能产生的,应该有配套的法律惩罚措施出台,并严格落实下去才行。

(四)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格局正在由“政策推动型”、“资金推动型”向“质量推动型”、“信心推动型”转变。只有通过制度建设,为以机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从而确保各种投资主体能够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品种创新、机制创新,来培育一个体系完善、品种丰富、机制完善的证券市场,从而实现制度本身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市场运行格局的转变,才能实现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更大的发挥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要科学构建我国股市的稳定机制,从舆论机制、技术手段、政策手段等方面入手,减少股市的过度波动,包括尽快建立官方稳定基金,当市场大幅震荡时,政府能科学地进行调控,有序而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减小改革对居民的冲击力度,修正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鼓励其消费支出。

(五)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

只有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从而确保上市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作用。为此,一是要明确产业政策导向,有重点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股市可能存在的泡沫能通过经济增长得以消化为股市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中国股市的规模一定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在增加上市公司数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上市公司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国培。《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2]李学峰。《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2005.6.1.

负效应范文篇4

人民币升值表现为一单位外币兑换的人民币单位数额比以前减少,或者说一单位人民币可以兑换比以前更多的外币。人民币升值直观地体现在外汇汇率上,以人民币兑换美元为例:2005年7月21日用1美元可兑换8.11元人民币,2011年12月20日1美元只能换6.34元人民币。而本文讨论的人民币升值均是考虑对美元的升值,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出口方面。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一)国外施压人民币升值在大多情况下是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向中国施压造成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国际贸易额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令西方国家感到不安。西方国家基于贸易保护主义和遏制中国发展的动机,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抑制中国廉价产品占领本国市场。

(二)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近年来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强。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截至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多导致对人民币需求扩大,在人民币供给一定的情况下,需求大于供给,人民币价格上升,即外汇汇率上升,表现为人民币升值。

(三)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尽管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2008年GDP增长仍达到9.6%,2009年和2010年我国GDP环比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9.2%和10.3%。持续的高经济增长率显示出我国强劲的发展势头,外商在华投资热情高涨,外币对人民币的需求上升,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由于中国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同时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民币日益走强也是必然。

三、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制造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发生了重大转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行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使得我国制造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通视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为1.6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8.6%,低于美国的1.717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很多不足,表现为多元化销售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价格战依然是主要的竞争手段,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等方面。尤其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还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巨大挑战。

四、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产生的正负效应分析

(一)正面效应

1.产业结构效应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走的是高能耗、低效益,技术含量低的道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尤其是外汇资本的投入。人民币升值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人民币升值后,引进专利技术投资品的价格变得相对低廉,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大调动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购买新技术专利的积极性,最终将会加快我国技术更新步伐。

2.贸易环境效应我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在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经济内外部失衡风险增大、一些国家利用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商品设限、贸易磨擦频发等一系列问题。中国近几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大约占世贸成员投诉量的1/3。因此人民币的小幅升值,适度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贸易摩擦,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二)负面效应

1.汇率结差风险效应汇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中国制造企业在对出口商品进行货款回收时,对于取得的外汇收入必须在银行办理外汇结算,将外汇收入按照一定的汇率兑换成等值的人民币。在企业没有选择其他金融业务的前提下,银行一般按照当日的汇率进行结算。从进口方收到商品到出口企业取得外汇收入,期间汇率的变动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汇差风险。假设国内某制造业出口公司在2011年1月向美国出口了一批1000万美元的货物,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6.6322,可兑换人民币6632.2万元,国外进口公司采用美元支付。2011年4月底出口公司收到了货款,该公司在办理外汇结算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变为1:6.4990,可兑换人民币6499万元。这样一来,1000万美元的货款仅在3个月时间内兑换人民币的数额就减少了133.2万元,这就是企业面临的汇差风险。

2.出口风险效应根据供求原理,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商品需求数量的下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出口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量随之减少。3.投资吸引效应人民币升值会使外商对华投资成本增加,受此影响,国外资金可能会流向中国的资本市场,影响对中国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另外许多中国周边国家都提供了非常丰厚的投资优惠条件,这将会分流投向我国的外资,导致中国引进外资量下降。

五、对策建议

(一)选择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中国金融工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匮乏,使得外贸企业缺乏规避外汇风险的有效手段。面对汇率风险,企业应运用相关金融工具进行规避,增强化解汇率风险的能力。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进行结汇或售汇时外汇的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等,到期时按照该协议约定的内容办理结售汇业务。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进出口企业可以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可有效地锁定交易成本,规避汇率风险。例如,国内某制造业出口公司在2011年1月向美国出口了一批1000万美元的货物,3个月后,即2011年4月底收到了货款,假设1月份的银行即期汇率的买入价是:RMB/USD为6.6322,当天3个月的银行远期汇率的买入价为:RMB/USD为6.5535。该企业如果没有选择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那么到结算日以6.4990RMB:1USD结算会面临133.2万元的汇差损失。如果企业在1月份选择3个月远期汇率业务,到期执行,那么企业可以减少损失54.5万元,由此降低了汇率风险。

(二)扩大内需,降低出口风险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以降低出口风险。将目标转向国内,不仅可以消化库存,还可以尽快回笼资金,加大企业短期资金周转率。从长期来看,企业要想规避出口风险,应合理构建国内外市场布局,适时调整企业销售策略,分散出口风险。

(三)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合理吸引投资

1.有针对性地调整出口退税率。对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要减少出口补贴,税率下调会使中国此类产品的出口增长放慢,从而减少经常项目余额,可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负效应范文篇5

摘要:近年来由于促销不当而导致消费者受到人身、财务等伤害的事例不断,相应的危机事件增多。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规范企业促销行为的措施,但促销伤害形式多样界定难。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对促销伤害危机的概念、分类及其应对方式进行了阐释,不仅丰富了营销安全研究的内容,让企业进一步了解促销伤害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从而有助于规范其自身的促销行为,同时也为其制定更加有效的促销组合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促销伤害危机;虚假促销;人身伤害;财务伤害

近年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市场上的超市数量猛增,这直接导致了超市之间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超市促销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尽管我国在2006年10月出台了《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试图规范零售商的促销行为,但因为促销而导致消费者受到人身、财物等伤害的例子仍然层出不穷,如重庆家乐福超市促销踩踏事件、充斥市场的虚假促销事件等。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检索,对营销危机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产品伤害危机、价格伤害危机、促销伤害危机等三方面,其中对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较为系统,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而对后两类危机的研究较少。针对促销伤害事故屡屡发生的现实,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规范措施,但由于促销伤害形式多样界定难,加之企业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对其未来经营造成伤害的严重性,所以对促销伤害危机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不仅能够丰富营销安全研究的内容,让企业进一步了解促销伤害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从而更有助于规范其自身的促销行为,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为其制定更加有效的促销组合提供决策依据。

一、促销伤害的研究现状

1.促销伤害与企业营销道德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涉及促销伤害中的虚假促销、价格欺诈方面研究成果较多。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在战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企业经营丑闻,如受贿、制定垄断价格、欺诈交易、污染环境等。公众对此反响强烈,要求政府对此进行调查。1962年,美国政府公布了《对企业伦理及相应行动的声明(AStatementonBusinessEthicsandaCallforAction)》,表达了公众对企业中的伦理问题的极大关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参与研究企业道德的学者从宗教学者扩展到哲学学者、经济学者及企业管理者,主要研究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道德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性决策因素等问题。我国学者甘碧群(1994)教授在《企业营销道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初探》一文中对违反营销道德的现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涉及了企业促销领域中的不道德营销行为,诸如设计与播送虚假广告,误导性广告及内容,形式不健康的广告,操纵及强迫顾客购买,在推销中实行贿赂,滥用有奖销售招徕顾客,虚设有奖销售欺骗顾客等。

为了对企业营销道德综合状况进行评价,甘碧群教授等人在企业营销道德水准测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欧阳电平和甘碧群(1998),提出从营销调研、产品决策、价格决策、分销决策和促销决策五方面评价企业营销道德综合状况;甘碧群与寿志刚(2004)通过探测性调研确定了影响营销道德水准评价的企业营销行为,并在定量调研基础上确定了企业营销道德水准的测评方法;在企业营销行为的道德感知与测度方面,甘碧群与曾伏娥(2004)通过实证分析概括了企业营销道德五大指标评价体系。

2007年余云珠发表了《浅谈企业在促销中的营销道德问题》,分析了促销中存在的五大道德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总体上来看,在相当一部分关于营销道德的研究成果中都包含了不道德促销行为,而且一般研究都将企业的不道德营销行为分为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来论述。

2.促销伤害与消费者行为反应。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虚假和夸大的参考价格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及购买意愿的影响,MonroeandChapman(1987)andGrewalandMontoe(1991)提出了关于对比价格广告的概念模型。根据概念模型,企业在广告中提供的参考价格、销售价格、消费者节省金额等价格信息,影响消费者感知质量及内在参考价格,进而影响感知价值,并最终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及对更低价格的寻求意愿。因此,假如广告传达了被夸大的参考价格,这将提高消费者的感知质量和内部参考价格,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低价寻求行为。

研究还表明,通过创造更多节省的印象,高的参考价格提高感知价值及购买意愿(Bames1975;Beardenetal.1984;DeliaBittaetal.1981;Friedmanetal.1982;Inmanetal.1990;KeiserandKrum1976;Urbanyetal.1988;Varadarajan1986),即使消费者对这种夸大的参考价格并不完全相信,消费者也可能增加感知价值(Urbanyetal.1998)。KeiserandKrum(1976)andUrbanyetal.(1998)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虚假或夸大的参考价格误导消费者并减少其搜寻更低折扣的意愿。实证研究显示这样一个结果:折扣越大,消费者感知价值越大、购买意愿越强烈,而寻求更低价格的意愿越不强烈(BerkowitzandWalton1980;BurtonandLichtenstein1988;Chapman1987;DeliaBittaetal.1981;Friedmanetal.1982;FryandMcDougall1974;LichtensteinandBearden1989;Lichtensteinetal.1989;Mobleyetal.1988;MooreandOlshavsky1989;Oglesby1984;RajuandHastak1983)。

但是,假如消费者赖以做出判断的参考价格显然是虚假的时,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的负反应反而会降低其感知价值(LichtensteinandBearden1986;Lichtensteinetal.1989)。从道德的视角看,作为管理者应当在比照价格广告中采用真实的参考价格,这可减少欺骗的风险并可能更高效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MooreandOlshavsky1989),零售商应当自问当:他们关于不实的比照价格完全暴露后消费者是否会变得愤怒,并感觉到受欺骗,从而影响品牌忠诚(peau,DhruvGrewalandDianaS.Grewal,1995)。

我国学者卢长宝(2005)从学术和理论角度对虚假促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他在《虚假促销对消费者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一文中提出,由于受到虚假促销长期的刺激与强化,消费者对企业正常促销产生了与虚假、欺骗等义的社会刻板印象,而疑价效应、疑质效应、库存效应和过时效应等不仅会降低消费者对正常促销的作用,而且还会提高其理性行为,并直接导致所有促销效用的降低。3.促销伤害与法律政策。美国学者关于虚假促销广告的虚假性质,欺诈行为如何认定的研究较多。近年来,美国出现了大量关于反对主要零售商采用比照价格广告的诉讼案件(Grewal,1991)。马里兰州起诉了May百货公司欺骗性的比照价格广告。May百货公司在广告中所宣称的正常价格虚假,公司从来没有以该价格销售过产品(Grewal,1991),欺诈在信息遗漏时也可能发生,BlairandLandon(1981)发现遗漏参考价格而仅标上推广价导致消费者推断消费节省,推断节省大于实际节省时广告是欺骗性的。假如参考价格是真实的并且消费者做出产品质量推论也仅仅参照参考价格,那么比照价格广告不存在欺骗而是传递信息;如果参考价格是真实的,但是消费者做出产品质量推论是根据促销价进行的,那么也不存在欺骗,但较低的产品质量感知将降低广告产品的品牌资产(SawyerandDickson1984);假如参考价格被夸大并且消费者根据这一参考价格做出产品质量推论,那么存在欺骗;另外,如果参考价格被夸大,即使消费者是根据促销价格做出产品质量推论的,但也遇上了法律定义的欺诈,公平贸易委员会和律师综合办公室将决定这一误传是否是实质性的,否起诉(Richards,1990a)。

国内针对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虚假促销、促销踩踏事件等促销伤害现象,也涌现了一批从法律上如何认定伤害、承担何种责任的研究文章。刘博、向歆(2007)在《论引人误解的虚假商业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一文中,从国外理论及立法角度,结合我国2007年新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分析了引人误解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促销伤害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但对促销伤害中的虚假促销部分研究相对较多,这些研究主要从营销道德、违法行为认定及虚假促销本身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尤其是在虚拟参考价格促销方面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

二、促销伤害危机的概念

在市场营销理论中,促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照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的论述,广义的促销是指为了提高企业销售额而采取的包括销售促进、广告、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四大促销组合在内的营销方法;狭义的促销仅是指销售促进,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各种短期诱因(如打折、买赠、优惠等),促进销售增长的一种营销手段。有别于制造型企业的消费者促销和贸易促销,零售促销(RobertC.等,1993)是指零售企业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促销。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解释,零售企业所采用的信息、打折优惠等的一切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方法都叫做零售促销。根据邝鸿先生在《现代市场学》一书中的阐述,在美国零售业界,销售促进和促销常常被视为同义语。通过考察,在国内普遍的新闻媒体、公共评论中谈及零售企业促销时,其涵义都主要是指销售促进。因此,为规范起见,本文中所提及的零售企业的促销均是指狭义的促销涵义,即销售促进。

以往的研究并未对促销伤害危机的概念做出界定,通过检索国内有关促销研究的论文(1996-2006年),以及卢长宝在其文章《虚假促销对消费者认知及行为影响》中的论述,再结合国家商务部于2005年底正式出台的旨在规范零售促销、打击虚假促销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借鉴产品伤害危机的定义(产品伤害危机是指偶尔出现并被广泛宣传的关于某个产品是有缺陷或是对消费者有危险的事件(SiomkosandKurzbard1994)),本文认为促销伤害危机是指由于企业促销组织失误或采用虚假的、与事实不符的促销借口、促销期限、促销范围、促销价格和促销方式,而出现的对消费者人身、财务等造成的伤害。

三、促销伤害危机的分类

为了研究不同的促销伤害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有必要对促销伤害危机进行恰当分类。通过对现实中促销伤害的具体案例分析,同时借鉴产品伤害危机的分类,本文认为促销伤害危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促销活动是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分为可辩解促销伤害危机与不可辩解促销伤害危机。在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中,方正(2007)根据Smith,Larry(2003)对产品责任危机的分类将产品伤害危机分为可辩解型和不可辩解型两类,并通过多个案例进行了检验,其划分的标准是产品缺陷是否违反相关产品法规和安全标准。

基于方正的研究结果,本文通过对促销伤害危机的案例分析,发现促销伤害危机也可分为两大类:可辩解型促销伤害危机和不可辩解型促销伤害危机,两类促销伤害危机的分类依据是促销行为是否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管理规章。可辩解型促销伤害危机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可以在媒体或法庭上澄清;不可辩解型促销伤害危机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管理规章,企业无法澄淸和证明自己,可能引致诉讼案件或政府处罚。如北京家乐福虚假促销价格危机事件,由于企业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虚拟原价欺骗消费者,最后被国家主管部门处以重罚。很显然,面对不同种类的促销伤害危机时,企业的应对方式明显有所不同。

2.根据促销伤害危机造成消费者可观察伤害的类型分为人身伤害危机与财务伤害危机。通过案例的分析归纳,发现促销伤害危机对消费者的伤害有人身伤害、财务伤害、心理伤害等方面。人身伤害是指消费者身体所受到的伤害,财务伤害是指消费者金钱所受到的损失,心理伤害是指消费者因为不当促销在消费情感、购买意愿等方面受到的伤害,在这些伤害中足以构成危机事件并可观察的促销伤害危机是人身伤害危机和财务伤害危机。

四、促销伤害危机的企业应对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可发现促销伤害危机发生后,危机企业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处于“否认辩解”到“积极程度责任”之间的多种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1.置之不理,无应对。绝大多数零售企业在促销伤害危机发生后多采取沉默不语、不予回应的处理方式,寄希望于事态自然平息。

2.积极澄清。企业诚恳地就促销伤害危机中反映的问题进行积极解释、澄清,以消除公众及媒体对企业的误解。

3.积极承担责任,公开致歉。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伤害危机,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同时对造成的伤害进行弥补,事后检讨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向公众致歉。

4.否认辩解。企业否认存在伤害行为,并为出现的问题进行辩解,力图说明企业在事件中不存在责任及过错。

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积极澄清、积极承担责任、公开致歉被认为是企业面对危机时的积极应对方式,而置之不理、否认辩解被认为是消极应对方式。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在对促销伤害危机的概念、分类、企业应对方式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促销伤害危机发生后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科学研究,即促销伤害发生后消费者对事件超市、事件产品、事件超市外的连锁超市的购买意愿的变化。这一研究将以零售商身望、促销性质、伤害原因、伤害传播范围、企业应对方式等作为自变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这一因变量的影响情况。

参考文献:

负效应范文篇6

财富及财富创造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财富的多少、变动以及对财富的期望都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这就是财富效应。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从世界经济还是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凸现,股市的长期繁荣或大幅下跌,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股市下跌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远远大于股市上升时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国内外许多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都对股票市场负财富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的原因。

(一)我国的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

股市健康发展所需制度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股东、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和司法保护框架;二是司法的独立性;三是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制度机制是否可不受约束地发挥对上市公司、整个市场、整个经济的监督作用。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股市跟其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同步,在我国这些必要的制度都是不够完善的。由于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股市的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收益。

(二)我国股市功能严重扭曲,从根本上限制了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

在我国,股市的主力是A股市场,而A股市场的定位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并且发行方式的限制使股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股市的这种定位,使得散户们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大部分代价,其整体盈亏状况令人堪忧。这种功能定位的偏差,很重要的一点与我们现行干部体制下低效率干部考评制度有关,即把股票市场上每年的融资额当成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在我国股市中,长期存在不考虑投资者,不考虑这个市场怎么为优化配置资源服务的问题。在我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中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达91.56%,其中更有6.35%的失业人员和22.9%的离退休人员。这部分投资者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把钱存在银行里多少年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所以干脆到股市里来试试运气,这就导致他们在操作中短期行为严重,股票换手率较高,因此股票收益不具稳定性,财富效应难以发挥。如果财富积累尚未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居民就可能将股票收入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股票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股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低,只有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后,居民才会逐步增加股票收入用于现期消费的比例。然而,在我国股市中,尤其中小投资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多年来股民损失惨重这样的股市,投资者不可能会有股票收入的财富积累。

(三)我国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破坏了财富效应发挥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重融资、轻使用的不良现象,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融资时,并不是出于发展主业的考虑,而是编造项目以图“圈钱”,结果造成募集资金投资不足,效率低下,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l)募集资金大量闲置;(2)募集资金大量用于委托理财;(3)随意更改资金用途。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证券法执行检查组披露,上市公司经常随意改变资金方向,并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解决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扩大股市规模,构建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基础。

要采取措施改变居民资产结构,特别是要使居民庞大的储蓄资产转为股票资产和其他各类证券及保险资产,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扩大。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扩大股市规模,扩大居民股票持有量,为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创造条件。扩大市值规模包括增加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调整一级市场的有关规定,平衡一、二级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如慎重对待以市场化名义高价发新股、高价配股;取消上市配额分配制度;实行有市场确定发行价格的原则,缩小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提高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比例,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等。必须注意的是,股市规模的扩大必须兼顾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以避免股市的大幅震荡。

(二)利用证券市场推行“富民政策”。

要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政府应把通过股市增进社会财富置于重要位置,即通过股市推行“富民”政策,让社会公众、企业、基金组织等均有限度的参与股市,共同分享经济增长、股市繁荣所带来的成果,形成股市与经济增长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稳定股市、规范市场、促进股市繁荣及稳定增长是我国股市启动消费、推进经济增长的根本之所在,没有股市的长期稳定与增长,短暂的股市繁荣对启动消费的作用极为有限。虽然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投资收益的分布格局不合理、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不高、国有股减持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政策主导股市暴涨暴跌等因素的存在使中国股市缺少长时期相对持续的繁荣、稳定,从而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发挥。但是,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效益的提高,各类性质投资基金的发展,市场行为的规范,中国股市对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将会日益显现。总之,健全股票市场的发展,发挥股票市场的正财富效应,重其视负财富效应,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三)培养上市公司及机构投资者的信托责任。

信托责任通常适用于受托人或监护人,上市公司要有这种责任心。你拿了股民的钱就应该为其利益着想,想着让股民有利可分,好好经营,不辜负股民对公司的信任才行。机构投资者从事受托投资业务,对客户也同样负有信托责任,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客户服务,为其挑选最好的股票,谋取最大的利益。别人把钱给了你,还交管理费,因为你承诺可以帮他赚钱,还答应按既定方针办,所以应该尽心侍奉,仅仅没有异心是不够的。但是这种责任心不是单靠呼吁就能产生的,应该有配套的法律惩罚措施出台,并严格落实下去才行。

(四)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格局正在由“政策推动型”、“资金推动型”向“质量推动型”、“信心推动型”转变。只有通过制度建设,为以机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从而确保各种投资主体能够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品种创新、机制创新,来培育一个体系完善、品种丰富、机制完善的证券市场,从而实现制度本身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市场运行格局的转变,才能实现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更大的发挥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要科学构建我国股市的稳定机制,从舆论机制、技术手段、政策手段等方面入手,减少股市的过度波动,包括尽快建立官方稳定基金,当市场大幅震荡时,政府能科学地进行调控,有序而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减小改革对居民的冲击力度,修正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鼓励其消费支出。

(五)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

只有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从而确保上市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作用。为此,一是要明确产业政策导向,有重点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股市可能存在的泡沫能通过经济增长得以消化为股市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中国股市的规模一定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在增加上市公司数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上市公司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国培。《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2]李学峰。《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2005.6.1.

负效应范文篇7

摘要:研究认为,教师绩效工资具有正向激励功能,但也会对教师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时应对其负面影响进行控制。

关键词:教师绩效工资

1研究背景

2008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目前所实施的绩效工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绩效工资,而是以职称工资为主、绩效工资为辅的一种组合性工资。这主要是因为,在未推行绩效工资改革之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结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四部分组成。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后,也仅是将原有的津贴补贴部分替换为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在工资总体中的比重并不大。因此,本研究所指的教师绩效工资并不是与学校发展状况完全联动的严格绩效工资,而是在政府财政支持下,依据教师业绩对教师部分工资所实施的一种再分配。

2教师绩效工资的性质

2.1从工作报酬的构成来看,教师绩效工资是一种高激励的外在报酬

一般来说,人们只要工作,都能从中获得报酬。作为一种外在报酬,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相当显著,因为这种工资回报与教师的资历背景无关,是根据工作质量“按质论价”的工资类型,它将工资水平、工作质量和学校期望教师强化的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正向强化的功能,因此有利于教师个人产生高的工作绩效,激励教师群体不断改善工作业绩。

2.2从变动程度上看,教师绩效工资是一种高争议的变动性工资

由于绩效工资的发放基础是学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外在评估,因此教师绩效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程度,还取决于教师之间的业绩比较,所以绩效工资不具有稳定性,它是一种持续变动的工资类型。同时,当绩效工资发生差异时,教师之间会就彼此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必然是觉得自己的绩效工资过高或过低,不公平感随之产生,教师之间的紧张状态会因此形成,所以尽管教师绩效工资具有高绩效的特征,但它也容易使工作者产生争议和不满,是一种高争议的工资类型。

3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潜在风险

3.1绩效工资的实施是否能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表明,不论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层次是高是低,也不论其所挣工资的总额有多少,只要员工的绩效确实能够得到经济回报,绩效工资就能够成为一种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手段。因此,绩效工资能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一个关键的条件:工资奖励必须与组织期望强化的员工绩效紧密相关。

这意味着,如果学校管理层不能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绩效工资就不可能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选择何种绩效考评方式,决定着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实践的成败。但令人头疼的是,学校不同于企业,教育成效有一个缓慢浮现的周期,因此要准确地判断教师的工作绩效困难重重。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传统的教师人事考核以及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指标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做法明显不适合于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实践。为避免此类弊端,不少研究者认为,学校应该通过“增值评估”的方式来考评教师的绩效,即以量化统计的方式来确定学生在某一年的进步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业进步程度来考评教师的绩效。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增值评估”在设计上更为公平、科学,但对学校管理层来说,从事“增值评估”就意味着学校必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长期的追踪调查和量化分析,技术难度和工作繁琐程度都将成倍增加。

此外,由于“增值评估”自身存在的缺陷,即使学校选择实施严格的“增值评估”,也仍然会面临其他问题:(1)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教师团体协作的结果,很难分清每个任课教师的贡献程度,依据学生在某科成绩上的进步程度来衡量单个教师的绩效水平是不客观的,因此从此角度出发,绩效工资仍然存在“吃大锅饭”的嫌疑;(2)对无法进行书面考试的科目而言,如艺术和体育等,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主观评价,如果学校要对这些科目的教师进行“增值评估”,评估的客观性很难保证;(3)对学校专职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来说,要通过“增值评估”来核定他们的业绩也很困难,因为很难用具体的数据来表明他们在一定周期之内的业绩改善程度。

3.2绩效工资的实施是否会对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表明,尽管实施绩效工资好处不少,但它也存在负面影响:绩效工资的实施会加大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经济刺激下,员工之间会过度竞争,破坏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团队精神。在有的情况下,当员工的绩效利益同组织的利益不一致时,还可能发生个人绩效提高、组织的绩效反而降低的现象。

由此看来,实施绩效工资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它或多或少会对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造成破坏。除去绩效考评指标公正性的影响之外,教师自身的判断和心态也会产生负面影响:(1)在高度稳定的学校环境中,保守主义的氛围非常明显,拒绝改变是不少教师的内心想法。当绩效工资实施后,教师之间的收入不断拉开差距,教师中的非正式团体会形成,抗拒情绪也会自内而外凸显出来,进而成为一种舆论浪潮,对学校管理层造成冲击;(2)尽管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工作岗位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对学校而言,不同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是不一样的。在学校的既定发展目标之下,如果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排序,就可以形成一个等级分明的系统。实施绩效工资之后,那些占据重要岗位的教师通常都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而对非重要岗位的教师而言,他们可能在先天上就失去了获得高工资的机会。因此,由于认知上的差异,主科教师与辅科教师、科任教师与管理岗教师及工勤人员之间会因为收入上的差距而产生冲突;(3)对高绩效教师来说,在获得高工资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群体的压力,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群体的“敌人”,求同心理极可能占据上风,因此他们可能会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以平庸的姿态回应绩效工资的刺激。

4结语

相比于以资历为基础的教师工资,教师绩效工资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在享受其正向激励的功能的同时,学校管理层也应该对绩效工资的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由于绩效考评方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又需要学校平衡教师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因此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注定是一项具有高度挑战性的复杂工作,只有秉承以人为本的精神,为每一位教师提供生存和职业发展的空间和公平机会,教师绩效工资才会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负效应范文篇8

一、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的原因。

(一)我国的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

股市健康发展所需制度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股东、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和司法保护框架;二是司法的独立性;三是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制度机制是否可不受约束地发挥对上市公司、整个市场、整个经济的监督作用。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股市跟其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同步,在我国这些必要的制度都是不够完善的。由于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股市的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收益。

(二)我国股市功能严重扭曲,从根本上限制了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

在我国,股市的主力是A股市场,而A股市场的定位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并且发行方式的限制使股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股市的这种定位,使得散户们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大部分代价,其整体盈亏状况令人堪忧。这种功能定位的偏差,很重要的一点与我们现行干部体制下低效率干部考评制度有关,即把股票市场上每年的融资额当成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在我国股市中,长期存在不考虑投资者,不考虑这个市场怎么为优化配置资源服务的问题。在我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中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达91.56%,其中更有6.35%的失业人员和22.9%的离退休人员。这部分投资者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把钱存在银行里多少年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所以干脆到股市里来试试运气,这就导致他们在操作中短期行为严重,股票换手率较高,因此股票收益不具稳定性,财富效应难以发挥。如果财富积累尚未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居民就可能将股票收入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股票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股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低,只有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后,居民才会逐步增加股票收入用于现期消费的比例。然而,在我国股市中,尤其中小投资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多年来股民损失惨重这样的股市,投资者不可能会有股票收入的财富积累。

(三)我国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破坏了财富效应发挥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重融资、轻使用的不良现象,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融资时,并不是出于发展主业的考虑,而是编造项目以图“圈钱”,结果造成募集资金投资不足,效率低下,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l)募集资金大量闲置;(2)募集资金大量用于委托理财;(3)随意更改资金用途。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证券法执行检查组披露,上市公司经常随意改变资金方向,并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解决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扩大股市规模,构建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基础。

要采取措施改变居民资产结构,特别是要使居民庞大的储蓄资产转为股票资产和其他各类证券及保险资产,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扩大。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扩大股市规模,扩大居民股票持有量,为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创造条件。扩大市值规模包括增加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调整一级市场的有关规定,平衡一、二级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如慎重对待以市场化名义高价发新股、高价配股;取消上市配额分配制度;实行有市场确定发行价格的原则,缩小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提高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比例,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等。必须注意的是,股市规模的扩大必须兼顾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以避免股市的大幅震荡。

(二)利用证券市场推行“富民政策”。

要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政府应把通过股市增进社会财富置于重要位置,即通过股市推行“富民”政策,让社会公众、企业、基金组织等均有限度的参与股市,共同分享经济增长、股市繁荣所带来的成果,形成股市与经济增长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稳定股市、规范市场、促进股市繁荣及稳定增长是我国股市启动消费、推进经济增长的根本之所在,没有股市的长期稳定与增长,短暂的股市繁荣对启动消费的作用极为有限。虽然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投资收益的分布格局不合理、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不高、国有股减持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政策主导股市暴涨暴跌等因素的存在使中国股市缺少长时期相对持续的繁荣、稳定,从而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发挥。但是,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效益的提高,各类性质投资基金的发展,市场行为的规范,中国股市对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将会日益显现。总之,健全股票市场的发展,发挥股票市场的正财富效应,重其视负财富效应,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三)培养上市公司及机构投资者的信托责任。

信托责任通常适用于受托人或监护人,上市公司要有这种责任心。你拿了股民的钱就应该为其利益着想,想着让股民有利可分,好好经营,不辜负股民对公司的信任才行。机构投资者从事受托投资业务,对客户也同样负有信托责任,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客户服务,为其挑选最好的股票,谋取最大的利益。别人把钱给了你,还交管理费,因为你承诺可以帮他赚钱,还答应按既定方针办,所以应该尽心侍奉,仅仅没有异心是不够的。但是这种责任心不是单靠呼吁就能产生的,应该有配套的法律惩罚措施出台,并严格落实下去才行。

(四)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格局正在由“政策推动型”、“资金推动型”向“质量推动型”、“信心推动型”转变。只有通过制度建设,为以机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从而确保各种投资主体能够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品种创新、机制创新,来培育一个体系完善、品种丰富、机制完善的证券市场,从而实现制度本身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市场运行格局的转变,才能实现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更大的发挥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要科学构建我国股市的稳定机制,从舆论机制、技术手段、政策手段等方面入手,减少股市的过度波动,包括尽快建立官方稳定基金,当市场大幅震荡时,政府能科学地进行调控,有序而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减小改革对居民的冲击力度,修正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鼓励其消费支出。

负效应范文篇9

鉴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提高学校目标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强化其正面效应,减少其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应从学校目标管理程序入手实行如下优化措施:

一、科学确立学校发展目标

1.科学分析,准确定位。目标管理要做到激励性与可行性的统一,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科学分析校情的基础上,抓住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既体现本校自身特点,又不致于过于拔高、不具备达成可能的学校发展目标。目前国外流行的“S、W、O、T”模式就是帮助管理者了解学校现状的有效工具。它包括4个因素:S(Strengths)表示实力。它要求找出学校的优势、强项。如队伍优势、质量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学校结构与管理制度及历史传统优势等等。W(Weakness)表示缺陷。它要求分析出学校在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行为习惯、工作效率与效益等方面存在的不足。O(Opportunities)表示机遇。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把握机会的预见性,及早准备。T(Threats)表示威胁。要求管理者有危机感,及早发现问题,早作对策。这一模式能较为有效地帮助管理者清醒认识学校实际,从而准确合理地制订学校未来发展总目标。

2.系列规划,协调近期需要与长远利益。针对目标管理中容易出现的“短期化”倾向,在学校的规划设计中,必须把长远发展蓝图的实现与中、短期目标的达成统一起来。要确定哪些是近期努力应达到的目标,哪些是经过不间断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当近期发展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相冲突时,一定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不要为一时得失而毁掉长远发展前程。长远发展目标是一个总体规划,近期发展目标是眼前可操作的具体步骤,一定要使这些具体步骤服从于总体规划设计,否则应该根据长远发展规划调整具体目标实施。

3.合理分解,双向构建目标体系。学校总目标确定之后,应根据学校系统各部门职能属性的不同进行目标的分解。这一步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部门本位化”现象的产生与否。学校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功能耦合系统。学校系统的复杂性要求管理者在目标分解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四个原则:(1)整合一致原则。即高层次的总体目标是低一层次分目标的依据,而低一层次的分目标应服从于、服务于高一层次的总体目标的要求。两者之间是整体与局部、主与从的关系。(2)均衡协调原则。正确处理好主次目标之间的主从关系,科学界定各目标之间任务范围、职责权限方面的边界关系以及各分目标实施进程中的同步关系。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管理死角或交叉管理现象,杜绝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利的纠纷,影响总体目标的达成。(3)双向构建原则。目标的分解与展开严格禁止自上而下的指令式。提倡通过协调式,即上下级之间充分协商与讨论,取得共识,最后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这种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构建而形成的学校目标体系有利于下级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正确理解和确定各自的职责、权利和责任。(4)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目标管理的有效与成功与师生员工对学校的信任度有关,而这种信任是与学校目标体系的明确度与稳定性紧密联系的。朝令夕改的目标显然不容易形成这种信任。因此在目标分解过程中要求各层次目标一般包括三项内容:①应该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②应该在什么范围,什么时间内进行?③应该如何衡量和评价工作成效?这种目标确定的是刚性任务,容不得耽误、数量不足或质量规格不符等情况的出现,它们是学校目标稳定性的保证。然而,俗语有云: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在稳定性、刚性的前提下,往往需要在经费预算、完成时间等方面预先留有一定的调整余地,有一定的弹性变化范围。这样就较好地克服了目标管理呆板僵化的负面效应。

4.制定实施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即把修定后为全体成员认可的目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每个人身上,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并以协议——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固定下来。目标责任书(或目标管理卡)作为控制目标实施与检评的依据,其内容应包括目标项目、权数、权限及条件、进度安排、自我评价、领导评价、奖惩等等。

二、完善管理机制,积极实施目标

实施目标是促使目标实现的核心环节。这一阶段需做好的几项工作是:

1、组建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为了使各部门、每个人的目标科学地组织起来,既不相互干扰,又能促进总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有一个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起码要符合这样的标准:①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②能根据上级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做出有影响力的决策;③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强,善于做思想工作,辐射力大;④干部服务精神好,群众信服、佩服。

2、科学授权,合理分工。现代学校管理组织复杂、事务繁多,再能干的校长也难以包揽一切,而且,目标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因此,科学授权与合理分工成了校长的分身术与成事术。所谓分工就要做好领导班子各成员之间职、权、责的分配;所谓授权是指管理者对下属授予部分权力与责任。在学校管理中常常见到校长做了主任的事,主任干了办事员的活,或者处、室间对有利的事争着管,无利的事则互相踢皮球。科学授权与合理分工要求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中避免职能的重叠交叉和管理的“真空”,因此,能较有效地杜绝这类本位主义现象的大量产生。

3.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目标管理强调目标是学校一切管理行为的导向标。管理者必须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密切关注学校管理活动的运行状态是否与确立的目标体系相符。一旦出现问题,管理者随时可以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迅速了解情况,并组织相关部门协同“会诊”,找对问题症结,形成对策,并迅速通过信息反馈渠道对不恰当的管理行为作出修正,确保目标管理不致于出现目标值的偏差。

负效应范文篇10

关键词:外部性;外部成本;产权;矿业权

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外部负效应是指采矿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或社会蒙受的额外的经济损失[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诱发的外部负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负效应

1.对土地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要占用大量农田、森林等其它重要生态资源,这可能破坏大片的土地资源。概括说来,采矿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有三方面:矿井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露天开采形成的露天采空区以及固体废弃物堆积占压土地。

地下开采后,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有标高向下沉降,最终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得多的地表下沉盆地。在盆地的中央地表下沉量最大,从中央到盆地边界下沉量逐渐减小;盆地内地表都向中心倾斜,在拐点处倾斜值最大;在最大下沉点至拐点之间地表下凹,在拐点至边界点之间地表上凹[2]。当地下潜水位很高时,地面沉陷后潜水出露地表,会使盆地内常年大面积积水,造成大量土地不能耕种。据统计,淮北矿区每采万吨煤塌陷土地4.2亩,其中积水面积占35%;季节性积水或荒芜面积占34%;仍可耕种但减产的面积占31%。当地下潜水位较低时,由于开采沉陷使地势变低和抬高潜水位,一方面使地面、地下径流不畅,在雨季很容易出现洪涝,使土地沼泽化[3];另一方面,在旱季潜水蒸发变得强烈,地下水易于携带盐分上升到地表,使土地盐碱化。土地出现沼泽化和盐碱化,使作物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一些重盐碱土上甚至寸草不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露天开采是把矿层上覆及其四周的表土和岩层剥离之后进行的,它对土地的破坏非常严重。因为,除直接挖损形成露天采空区外,还需寻找排土场存放比矿石量多几倍的土和岩石。如抚顺西露天煤矿,采煤2亿吨,已开挖形成一个长11km、宽2.5km、深288m的露天采空区,破坏土地近4万亩;排土场压占土地2.7万亩。据对我国一些露天矿的调查,每采1万吨煤要挖损土地0.87~1.98亩,排土场压占土地面积为1.23~3.18亩[3]。由于被挖损的土地已彻底破坏,不经复垦将毫无使用价值。

固体废弃物主要矿物开采及其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及泥态物质。按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采矿废弃物(采矿矸石)、选矿废弃物(洗选矸石)和煤矿坑口电石废弃物(粉煤灰)。随着煤矿地下开采范围的扩大,排到地面堆积起来的矸石越来越多而形成矸石山。据统计,我国现有矸石山1100余座,压占土地约15万亩;同样,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从火力发电厂排出来的粉煤灰由于只有一小部分被工业利用,其余大部分以1:10~1:20的灰水比排入到储灰场贮存,目前储灰场占地面积达到50多万亩。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全国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破坏与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土地破坏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破坏程度正在不断加剧。

2.对水体的污染

矿产资源在开采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是造成水源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突出表现在油气开采、煤开采和海洋石油钻探中,其采矿产生的废水、废液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以上,处理率仅为4.23%。特别是洗煤对水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不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直接降低水的可利用度。其中海洋矿产资源的开采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沿海污染比重的20%。重金属的采掘加工对水体污染也不可忽视。1997年全国矿业行业废水排放量为13.28亿吨,矿业相关行业废水排放总量是矿业的8.5倍。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己有850多条受到污染,污染率高达70.8%。许多有害物质进入了地表水体和农田,同时在排泄过程中以直接渗入方式进入地下含水层,造成周围地区的土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山西省因采煤造成18个县26万人吃水困难,30多万亩水田变成旱地。

3.对大气的污染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因煤矿开采而产生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每年达3950亿m3,相关行业是矿业的30.5倍。这些废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废气引起的酸雨,使全国每年粮食减收10%,约合1.5亿人每年的口粮[4]。酸雨还对铁路、桥梁等露天设施造成腐蚀与破坏。云南省某县的一个小硫磺厂土法炼硫,造成该区大气严重污染,成千亩的树林被毁坏。矸石山长期在露天堆积,易于风化破碎,产生大量粉尘随风飞扬,污染大气;自燃的矸石山还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不仅使矿区附近的草木枯萎,农业减产,而且使矸石山附近居民的呼吸道疾病和癌症发病率上升。据统计,全国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自燃的矸石山有250座,约占矸石山总数的23%,矸石山的燃烧可长达几年、几十年,剧烈燃烧时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碳的总体积可达每天数万立方米。

4.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矿产资源大多依附于一定的土壤,勘探、开采时不可避免会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矿业废弃物长期堆积在矿山周围,会逐渐导致矿区的土壤严重污染,造成土地肥力下降,致使大量农田废弃闲置。甘肃民勤盆地绿洲北部地带的沙漠每年以10m的速度入侵,废弃耕地达40万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亿元。据了解,我国准格尔煤田沙化面积己占煤田总面积的21%,其中11%为严重沙化土地,一些西部矿区己成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甘肃石羊河下游民勤县,因连年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每年以0.5~0.8m速度下降,水中矿化度不断升高,造成地表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使73万亩天然林、28万亩人工育林枯死,2528.5km2土地盐渍化[5]。

5.引发地质灾害

不合理的采矿活动会诱发地震、山体开裂、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因地下采矿引起的瓦斯爆炸、岩爆、矿井突水、矿震灾害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塌陷、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等次生地质灾害破坏的土地面积总计10万公顷以上,每年因地质灾害死亡上千人,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一些地区乱采滥挖以及落后的采矿方式,使围岩失去稳定性,从而改变了地质结构,而发生地质灾害。甘肃陇南滑坡区,滑坡分布面积达9067km2。有滑坡体12135处,这种严重滑坡与当地乱采铅锌矿有密切的关系。1980年湖北远安盐池磷矿发生崩塌,体积100万立方米,仅16秒钟摧毁了矿务局机关的全部建筑和坑口设施,造成284人死亡,经济损失几千万元;1994年12月浙江龙泉市小梅萤石矿因地表遭受乱采滥挖,致使矿区整条巷道塌陷,造成7人死亡;1996年8月,浙田县石平川钼矿区遭受滑坡、泥石流和尾矿库溃坝等地质灾害,造成57人死亡,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等。2001年11月,山西省仅在9天内连续发生5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死亡99人。这些数据惨不忍睹。

二、原因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外部性是典型的环境负外部性,对于它所导致的资源配置失效,可以从资源配置的两大手段——市场和政府干预——的缺陷这两方面寻找原因,即“市场失灵”与“政府。

1.市场失灵

(1)环境的“公有物”特性导致市场失灵。环境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正是由于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难以准确地规定,才导致了社会中每个团体或个人都将根据费用效益决策准则来利用资源环境,这样势必造成过度滥用环境资源的倾向,尤其是无偿使用环境资源的情况,从而产生严重的外部不经济。对于矿业主体而言,既然污染大气、污染地下水、破坏森林植被的权利是无偿即可取得的,既然矿业废渣的堆放是不用付出代价的,既然对土地的破坏是不受约束的,他如何能在自身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机驱使下去保护矿业环境,去承担所谓的“社会责任”呢?

市场经济作为交易的经济,其交易的实质内容其实就是产权的彼此让渡。因而,只有产权的界区越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才越清楚,市场机制也才可能越有效地发挥作用。根据产权的定义,环境的产权是指所有和使用环境资源以及享有良好环境质量的权利。在环境问题上,产权界定不明晰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技术、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环境的范围不易确定。另一方面,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过多而难以确定单个人的权利,进而其实现主体范围也不确定。这两方面的原因使环境资源的产权范围不明确,使其无法成为人们行为的激励机制去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由于环境的产权没有明确的归属,企业排放污染、破坏环境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它对其他主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无以衡量,也没有制度规定要求应对这种影响承担怎样的责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出于对自身成本收益的考虑,自然不会主动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环境资源产权的缺失就使市场机制在这个领域失去了其作用。

(2)矿产资源产权界定不清导致市场失灵。矿产资源与其他资产一样,也存在着产权关系问题。其界定不清同样会导致外部性的产生,使市场无法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1996年8月29日公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从法律上强化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其后1998年2月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肯定了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财产权属性,确立了两权有偿取得、依法转让的制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矿产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相混淆。还常常表现为所有权与使用权合一,产权界定不清:谁是国有矿产资源的人格化代表,谁代表矿产资源所有者综合管理国有矿产资源,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因而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经济权益没有得到实际的体现,使用权也没有得到规范和限制。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看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在国有产权的前提下,由国家所选择的人来行使矿产资源的其他权能。由于矿业主体作为权利的使用者,对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其为将来进行保护或投资的动力减弱,对经济绩效和对其他成员监督的激励降低,而国家要对这些者进行充分监察的费用又极其高昂,再加上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经济上的速度和政治上的稳定,从而导致大量的经济矛盾和社会问题积聚,如矿山“三废”严重,大气河流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矿区中大矿小矿林立,众多的非国有小矿在地下与国家大矿争斗,矿山安全事故频出,国家和公共利益严重受损。

因此,矿产资源产权界定不明确,产权结构不完整,产权交易机制不健全,也使得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导致了外部性的产生。

2.政府失灵

理论上,由于在外部性的克服上,市场存在着缺陷,政府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矿产资源产业中,因为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其产权结构不易界定,而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往往难以纳入市场机制调节的范围之内,这就需要政府建立政策、制定法规和改革制度来纠正市场的失灵。然而,有时政府的法律规章不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面把市场进一步扭曲,即“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不同,政府失灵主要是由于体制或政策法规的原因导致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分强调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制度的建设。环境的破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深层次的问题主要在于经济利益,要确保环境得到保护和优化,就要对个人或集团的利益进行有效的协调,而对个人或集团的利益的有效协调不是环保制度法规的能力所能及的,它需要一系列的有关利益协调的政策法规的共同作用。传统的环保措施大多采用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重收费而轻防治,重惩罚而轻奖励,重行政手段而轻经济手段,结果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对环境的种种破坏和污染。

(2)对与环境保护间接相关的制度缺乏关注。政府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往往忽视这些制度的环保功能。如在进行矿产资源所有制立法时,忽视不同所有制在环保问题上的功能。例如矿山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在法律上规定不明确,导致矿业秩序十分混乱,集体小煤矿盲目布点,星罗棋布,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争抢资源等非法采矿活动猖獗,不但破坏了资源,也危及了大矿和自身的生产安全。尤其是小煤矿遍地开花、井架林立,废碴、尾矿到处堆放,对矿山环境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又如在产权制度的建设上,忽视在法律上对产权进行明晰的界定对环境的保护作用。由于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不同的产权结构使人有不同的预期,因而导致不同的产权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激励,从而会对环境产生保护或破坏的作用。而现行制度对矿产资源产权结构中的各项权能界定不清,使作为所有者的国家的经济利益难以得到充分实现: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责任不对等,没有环境保护的动力,自然不会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改进和效率提高,导致“三废”大量排放,资源利用率低,复垦率低,对水体、大气、矿区土地、植被等破坏严重。

(3)政府在信息上的不充分导致决策判断失误。政府政策法规的效率和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标准、对照的依据是否准确,而这又取决于政府对信息掌握的充分程度。由于政府实际上难以在信息上具备充分条件,例如难以确定矿业活动对环境损害的规模,难以量化矿业企业给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难以预期矿产资源浪费对后代人的影响,因而在征税、罚款、补贴、制定排放标准时,都难以保证标准的准确与合理。即使标准尽可能地反映现实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政府也需要支付相当大的成本。

(4)利益集团的影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关的利益集团会运用种种手段影响决策部门,使之做出有利的决策。例如制定对某种矿产资源具有保护性的价格、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寻租现象的发生,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政府监督和执法的有效性。有的省级和省级以下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超越规定批准权限,违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审批发证或是未经授权擅自批准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等重要区域开采矿产资源。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或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超越权限擅自处置矿业权,擅自承包转让矿业权,从中牟取暴利。有的部门还非法将取得的矿业权转让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个体采矿者。这些无不跟某些个人和部门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公务员之家

三、结语

其实,政府失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对产权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刻,因而不能在法律和政策上体现和保证不同产权权能所有者的利益。因此,要克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外部性问题,本质上还是要从环境及资源的产权界定上寻求出路,通过外部性的内在化或建立相关产权交易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如排污权交易、土地塌陷权交易、土地占用权交易、水污染权交易等。对市场机制乏力的领域和难以“内部化于市场”的外部性辅之以政府的经济、行政和法律措施来完善市场。

参考文献:

[1]汪安佑.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及消除对策研究[J].问题研究,2002,6:100-102.

[2]邹友峰,邓喀中,马伟民.矿山开采沉陷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25-26.

[3]张国良.矿区环境与土地复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29.